美章网 精品范文 齐文化论文范文

齐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齐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齐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构建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使地域文化与旅游文化共同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的地理、历史、经济、社会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地方特点的文化。齐齐哈尔市建城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在历史长河里形成了多元的地域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催生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已经成为全国有名的绿色食品之都、装备工业基地、生态旅游之乡和历史文化名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当前,如何充分发挥我市地域文化优势,打造齐齐哈尔旅游文化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域文化内涵是塑造旅游文化的灵魂

在本地文化资源中,选择那些能吸引人的眼球的要素,开发出有说头、有听头、有看头、有玩头的旅游产品,提供有独特体验、有新鲜感受、有无尽回味的旅游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旅游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齐齐哈尔的地形地貌、人文历史独特,构成了古朴、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一是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市拥有世界闻名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最大的芦苇湿地。扎龙湿地是首批被国家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数以百万的游客。河流漫溢,苇草丛生,湖泊星罗棋布,是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据统计,扎龙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禽鸟296种。其中尤以鹤类居多而文明于世,世界上现有鹤类15种,在扎龙就可见14种鹤。我国有野生鹤9种,扎龙就有野生鹤6种。世界最珍贵的丹顶鹤不足2000只,扎龙就有400多只。因此,齐齐哈尔成为驰名中外的“鹤乡”。鹤文化已经成为我市的特色品牌,写鹤、画鹤、吟鹤、摄鹤蔚成风气,观鹤成为著名旅游品牌。一曲感人至深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歌颂为寻找走失的丹顶鹤而献身的我市姑娘徐秀娟。扎龙驯养的丹顶鹤曾在澳门、黄鹤楼放飞表演,独特、鲜明的鹤文化正在提升我市知名度和竞争力。此外,齐齐哈尔四季分明,沃野千里,空气清新,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达到326天。境内的“一江九河”未受污染,绿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14个中国特产之乡,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20个,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色鲜明。首批国家级梅里斯绿色观光农业园等就是生态休闲旅游的代表。风光旖旎的明月岛、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龙沙公园、穿城而过宛若晶莹剔透的城市项链劳动湖等构成了鹤城旅游文化的精彩华章。区位上,齐齐哈尔是我省西部与内蒙古东北部旅游的中心城市,有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观鹤节,鹤翔人舞,共同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齐齐哈尔的大湿地与大庆的大油田、五大连池的大火山、黑河的大界江、呼伦贝尔的大草原共同构成了生态旅游精品线路,成为中国十大完美旅游线路之首。

二是工业文化旅游资源气势恢宏。齐齐哈尔是重要的装备工业基地,为我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象马恒昌小组那样的产业工人在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有被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集团、“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有亲自选址,为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华安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及和平厂、建华厂等三大军工企业。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车集团,有全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的第一和第二机床厂,已有三家企业已经成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三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凝重厚远。齐齐哈尔城始建于1125年,1954年前曾作为黑龙江省省城达255年之久,是我省历史文化名城。有曾被写入历史教科书的昂昂溪文化和被学者称之为“北方半坡”的滕家岗文化遗址、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金塔子城遗址、有中国最北的“金长城”遗址、金代蒲峪路遗址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建于1695年的黑龙江将军府旧址,曾居住过萨布素和寿山等68位将军。有民国黑龙江省最早的行政机构黑龙江督军署旧址,有吕氏旧居等流人故居。有马占山将军打响全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可以说,完全可以打造成一条北疆历史文化游的精品线路。

四是民族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异彩纷呈。齐齐哈尔有达斡尔族、鄂温克族、蒙古族等35个少数民族,蕴藏着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宗教构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我国大陆唯一的五教道德院,有建于1939年东北著名的佛教圣地大乘寺,有建于1684年的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我省最大规模的卜奎清真寺,有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弥勒尔教堂等。这些建筑流光溢彩,无论是在设计、彩绘、建筑、造型和布局等都极具体现其科学、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价值。

五是关东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我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国齐齐哈尔关东文化旅游节,紧紧围绕冰雪文化、雪鹤文化、民俗文化等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之一。挖掘和弘扬生生不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闯关东”精神的内涵,为重振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雄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我市至今尚有山东村、山东屯的文化遗存,全市有七成以上人口是关内移民的后裔,生活和生产方式仍有关内习俗。电视剧《闯关东》就多次提及齐齐哈尔。全国闻名的甘南兴十四村就是典型的山东移民村,它已经成为我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村。我市历史悠久的冰雪游园开全国的先河,自1963年首届开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八届。冰浇艺术在全国更是堪称一绝,冰雕玲珑、雪雕奇伟、冰灯璀璨已成为旅游亮点,深受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文化的特色,旅游文化的灵魂存于地域文化的内涵。因此,齐齐哈尔要依托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资源,开掘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建设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创新性的旅游文化,全面打造文化鹤城,让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策动力。

二、依托地域文化生产力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

地域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的优势决定旅游竞争力的强弱,我们要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提升旅游文化的竞争力。

一是结合地域文化品位定位旅游文化特色。根据我市地域文化的特点和景观分布及自然资源现状,可以开发建设昂昂溪文化旅游、辽金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历史建筑文化旅游、工业文化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文化旅游、都市观光旅游九大系列旅游产品。鹤文化研究也要进一步挖掘内涵,以鹤文化与关东文化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齐齐哈尔的文化品牌。

二是提炼地域文化精髓包装旅游文化形象。要根据齐齐哈尔地域资源特点,挖掘、开发并创造出自己的个性化产品,力求与众不同。目前,我市已经形成夏秋有绿博会、观鹤节、小交会、和平节,冬春有关东文化旅游节、冰雪节等,构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旅游文化格局。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文化艺术品广场等作为展示和推介艺术作品和旅游产品的平台。

三是突出地域文化特点塑造旅游文化精品。当前,齐齐哈尔市的旅游业对文化的继承、传播和交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在认真研究、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确立目标、塑造形象,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注意研究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旅游景区、旅游管理、旅游商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促销的文化性。

三、以地域文化优势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文化的交流和相融趋势明显。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特性,并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经济需求的旅游文化产品,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促进旅游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解决人文资源开发滞后于旅游资源开发的问题。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文化兼承的产业,随着经济文化的互动和广泛交流得到快速的发展,加强我市地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品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要深入挖掘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的定位,突出生态特色,要大力实施地域文化发展战略,打造我市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和自然、人文、社会环境相适应,开发与本地实际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文化产业,以特色创名牌,以优势争市场,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之中。要依托我市多姿多彩的文化资源,深度开发和挖掘其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加快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同时要注重把发展文化产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要确立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多元化投入、多种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坚持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地域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机制开发地域文化资源。我市旅游产品档次低、品种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旅游文化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考虑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紧紧围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的发展思路,制定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其次要注重培养乡土文化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乡土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鼓励和引导他们创作出更多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出更多的文化艺术精品,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要延长旅游文化产业链条。旅游文化产业是综合性产业,市场空间大,社会效益大,最为直接的就是能够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相关产业收入的提高。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配合、相互协作,深层次地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作为重要内容。比如以达斡尔族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艺术表演、文化展览等,开发各类衍生文化产品,形成高效益的文化产业链。

第2篇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第3篇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第4篇

中华文化启蒙教育是通过对幼儿这一群体生命与成长的关注来实现诠释现实中的教育品格;在培养精神层面的发展以及深化文化内涵的同时,提出发展与创新文化的可能。实现文化的发展创新,优势与目标更多的蕴藏在幼儿这一群体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融汇了中华节日与饮食文化启蒙教育、中华艺术与游戏文化启蒙教育、中华礼仪与民俗文化启蒙教育、中华人物与发明创造文化启蒙教育等多种形式与类型的教育领域。

(一)丰富中华文化的课程资源

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开展传统文化启蒙教育,有着其他教育模式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也能够为保护和传承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找到更适合的途径和新生力量。我国传统文化只有依靠民族、社会和家庭的力量,才能实现不断延续、代代相传。将中华文化的优秀元素融入课程设计环节,从不同领域丰富幼儿日常的学习氛围,为幼儿成长增添更多的活力与动力,作为受教育者既可体验中华文化教育层面的意义,又为自身的成长发展吸收多元化的文化气息。

(二)促进幼儿民族情感的形成

许多人对传统文化往往存在误解,认为是封建落后的一套,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让孩子花时间和传统文化接触有些落伍,不如把时间精力花在学习外语等方面更务实。对传统文化的误解造成了目前幼儿教育在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出现了偏差和缺憾。其实,中华文化中乐观辩证地看待周围事物的哲学思想,对于教育孩子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民间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将心比心”、“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与目前的知识时代提倡的终生学习观、换位思考、坚守诚信等不谋而合。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眼界,同时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引导幼儿切实感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对幼儿民族道德感形成的影响

幼儿的道德情感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经过不断地社会实践逐步产生发展的,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会对一些行为产生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感受,从而认识到自己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尝试着采用一些道德方式去接触周围环境,以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道德结构。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展开,进一步为幼儿提供了道德情感体验的社会性刺激,使幼儿在成长中获得具体的情感感知,使得个体道德要求与社会道德要求一致,丰富与提升幼儿的道德情感。

(一)丰富幼儿民族道德情感认知

中华文化在华夏民族传承发展中,始终保持着一脉相承的文化气息。中国地域辽阔,民族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性与象征性,通过认识雄浑奔放的黄河,了解北方的中原文化;认识清奇秀丽的长江,了解南方的楚文化;认识广阔的大草原,了解西部的游牧文化。同时,幼儿对民间故事、民间艺术等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可借此来进行道德感教育,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与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传统作品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幼儿来说,贴近生活,更贴近他们自身的道德需求,使幼儿在领略中华文化的同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实现幼儿在成长中拥有自身的道德情感经历。根据幼儿道德发展水平与特点,将中华文化中的道德知识以容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提升幼儿对道德知识的获取。在成人的道德评价和各种榜样作用的影响下,幼儿自身的民族道德情感逐步形成,对于道德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从初步区分好坏的标准开始的。从最初只有同情感与怕羞等道德情感的萌芽,到集体生活中各种行为规范的掌握,是幼儿道德情感认知结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传统文化要素在幼儿成长经历中的渗透,对于幼儿道德认识的深化具有重要作用,以传统道德精神的存在影响幼儿民族道德认知的形成。

(二)帮助幼儿民族道德感行为的养成

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可以培养和熏陶人们的社会规范行为,也可以理解成对良好社会行为培养的影响。改善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如在家庭生活环境日益优越的情况下,幼儿与家长、伙伴交流的话语越来越少;独生子女家庭中幼儿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缺乏与他人分享、关心他人、主动去服务他人的意识。以上现象中的幼儿社会行为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孔融让梨》的古典故事、《三字经》中“父子恩、夫妇从。兄刚友,弟刚恭,长幼序,友与明,君则敬,匡则忠,此十义,人所同”等都体现了文化精神中的友爱与谦让、忠孝思想,有助于提前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相关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懂得相关的礼仪,尊敬父母,更易于其认识如何表达关爱,最终帮助幼儿逐步养成关爱他人与生活的良好行为。同时,在现实生活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观念中,从幼儿阶段着手进行感恩教育的想法较少,从而导致幼儿只知索取不懂回报等不良现象的出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幼儿学会尊敬老人、体谅父母、为家庭分忧解难,培养幼儿感恩意识并实现幼儿感恩行为的强化。

(三)促使幼儿民族道德情感提升

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内涵,不仅能使幼儿获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尊敬长辈的道德观念,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伴随道德观念所带来的愉悦情感。可通过情感环境提高自身的情感素质,实现民族情感的培养与表达。在新年吃年夜饭、拜年、走亲访友中,幼儿能感受到亲友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家庭生活的和谐安定,从而学会处理与父母长辈间的关系,实现与他人的情感对话与表达。在团圆的人伦精神影响下,体验节日中的真实情感,在意识到被爱的同时,学会如何更好的爱他人。

三、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对幼儿民族理智感形成的影响

(一)激发幼儿民族智慧潜能

引导幼儿开展古诗吟诵、童谣吟唱、绕口令、歇后语活动,进行创编儿童诗、顺口溜、相声,听成语故事、说成语活动,感受语言产生的魅力,对认知中华传统文化、开发幼儿智慧有重要作用,以不同的视听效果及传统文化气息感染幼儿的艺术表现力,激发幼儿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对传统艺术好奇与热爱的基础上,主动吸收与模仿好玩的情节,开阔眼界,同时领略中华民族地方特色语言的丰富化,并根据自身兴趣深层次接触这些文化,产生对家乡对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并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关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与价值,从语言、思维及艺术方面实现智慧的发展。民间游戏同样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有利于幼儿体能、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民间游戏成为幼儿快乐成长的关键内容,为幼儿提供更充沛的探寻机会,为幼儿智慧的拓展提供更多的条件。例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中,幼儿借助游戏去进行好与坏、善与恶的道德认知,了解危险及安全的常识,已达到提升自身机敏灵活、判断能力的目标。

(二)促使幼儿民族理智感行为的养成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因为环境与游戏的需要,幼儿会一起制作相关民俗事物。在端午节时,幼儿可通过参与包粽子、品尝粽子、做粽子形状的艺术品,去体验传统节日活动的丰富性。在此过程中,幼儿需要仔细倾听,观看教师操作时的动作,并在自己操作时锻炼动作的灵活协调性。这一过程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具有较强的兴趣性、游戏性,使其顺利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操作认知活动。通过融入活动并体验活动的乐趣,充分利用民俗文化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实现理智行为的养成。幼儿在认知基础上实现自己理智思维活动的形成,再协调动作综合完成活动的进行。更多的传统民俗活动倡导尊老爱幼、惩恶扬善、文明礼貌等传统美德,同时会体现人们对祥和乐利等方面的美好的愿望。在中华节日启蒙教育实施过程中,成人积极的情感态度对幼儿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同时促进幼儿的认知活动。幼儿在学习与接触过程中,不但认识中华文化,而且满足理智情感方面的需要,诱发探究与学习热情。

四、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对幼儿民族认同感形成的影响

(一)促使幼儿形成民族归属感

中华文化启蒙教育根据年龄分期使幼儿体验不同类型的中华文化,为幼儿自身创新与创作思维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源泉。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融入中华文化的优秀元素,可使幼儿充分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并深入了解自己的民族特色。可以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注入代表本地域鲜明特征的传统文化色彩,通过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打开幼儿教育领域的文化发展空间,实现幼儿群体的文化交流、传承和发展,使中华文化具有更广泛的包容性。以启蒙教育的形式传承传统文化,目的在于拒绝文化的中断与消失,通过优秀文化的渗透和有目的的创作实践实现传承。例如在幼儿认知自己民族的艺术作品时,通过动手制作简单的作品、展览与点评作品来增强民族意识,深刻感受自我创作所蕴含的民族情意。

(二)帮助幼儿增强民族使命感

中华文化中的审美教育培养人们欣赏美的能力,提升审美创造力,人在改造自然与社会的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营造美的世界、生活及作品。对于中华民族来讲,创新是更高意义的能力与精神,可以充分落实到实践层面。在已有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将具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思维运用到各种活动中,实现创新实践与创新思维的结合,对于幼儿心智的发展会产生很大影响,从而使他们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去完善自身的成长,为民族发展增添创新的元素与思维,从而逐步培养对国家、社会及自身的责任意识,了解作为中华民族一员所应负的责任与义务。

(三)促使幼儿体验民族自豪感

不同民族在交流互动时,通过对语言、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异同程度的观察、比较会形成不同程度不同意义的认同,进一步形成了民族自我意识。在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中,各民族会在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上形成自己固有的特征,形成容易辨别的民族属性,赋予强烈的民族情感,从而内化为民族的象征、民族个性。幼儿正是在逐步感知民族特征的过程中,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意识及民族自豪感。将生活与艺术结合起来,并把民族文化象征深化为自我创造的资源,提升创新思维能力,使幼儿主动认识并选择民族文化中感兴趣的方面,围绕兴趣点去进行探究与创新,从实际操作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体验参与过程的真实性与趣味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五、结语

第5篇

很多企业随着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对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有着特别强的需求,而规模越大的企业,文化形成越难以聚合,所遇到的不同思潮和利益比较越多。管理者总是要有平台将管理理念和企业走向思维不断地注入到管理的各个层次,让一种文化统领企业追求目标,由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便是办一份企业刊物,让上下思维融合,管理中心理念通过会议以外的渠道融入所有员工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友阿集团、苏宁电器、远大、三一、中联、老百姓、华天等很多企业,尽管经营性质不同,经营规模不同,但所办的企业刊物目标追求都是一致的,即:企业文化的旗帜,企业思想的窗户。海尔集团在扩张企业文化,抢占市场的努力中,宣扬得最多的是海尔文化。当海尔文化被张扬概括成一种精神凝聚时,海尔的员工把海尔文化内涵的标志指为一面旗帜,即为《海尔人》报。许多企业正是遵从这样的思想,在经营发展中,特别是在壮大以后的稳步经营阶段,从高管层即开始思考,如何把企业刊物培植、托举为企业文化的统领和管理思想的集合地。在做这些工作时,当然需要在具体工作动作中领导亲力亲为,甚至从报纸中心内容布置到通讯员的组织学习和培训,也有领导的亲自过问,并在投入上倾斜,使企业报在执行自己使命时,有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从而求得企业报刊在运作中,能更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和导向作用,在企业发展和经营管理中显示作为。没有这样的期待,其旗帜作用便容易弱化。

二、上下沟通的渠道,管理通达的桥梁

我们知道有规模有企业,生产单位并不一定集中,层次也相应较多。他们对企业中心工作和各方面动态的认识与了解,实际是对管理高层所需营造的文化的接受过程,企业内部没有横向的认识和融通,会形成班组的孤岛,也就是文化的各自领地,这是企业有效管理的禁忌,也是管理层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企业刊物可以很好地成为桥梁和阵地,甚至成为有形的聚合力量。但实际实施中,一是需要求企业刊物能有意识地承担好管理中的一些具体事物。若将企业任务部署、工作要求、消息、经营方针政策的传达和反馈等工作,由企业刊物来实施,很容易使其成为消息出自的权威和上下各层次的聚焦点。比如:企业在推行厂务公开时,企业人事聘任、工程招标、大型物资采购、与职工利益相关的措施、改革改制方面的举措办法等,其主要公开的途径选择的是企业刊物,产生的效果和持久性相比其它会议和通告,可能更具作用和成效。2010年湖南省举行厂务公开大会,大部分介绍经验的企业就直接强调,所办的企业报是厂务公开的主渠道。并强调,职工对厂务公开的认可是以企业报对有关情况报道的深度、广度和全面性来衡量的。当时正处于国退民进的时期,许多国有企业大力推动资产重组和推行股份制改造,面对许多新的资产注入,会议讨论别强调文化认同,其经验介绍表明,这项任务的相当部分工作基本由企业刊物来担当。这是因为企业刊物本身的功能和管理者给予的期待既是,通过专门的主题报道和舆论引导,加强对改革的支持力度,让企业明天进取的方向目标,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同时,企业的改革思路和管理战略、推进过程和进程,需要通过企业刊物作宣传,传达才能准确,也能更好将思维理念注入接受群体,这样既增加了企业民主管理的透明度,也通过企业刊物的及时报道,使员工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措施和方法有了共同的认可和深入地理解。也因此,企业刊物的工作成了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般的企业,实际已在为推进资产重组或进行重大变革及管理思维的实施做方向引导和理念传达。任何管理者都需要把管理思想敞开,让上下明确目标方向,很多实践已说明,借用企业刊物的窗口,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专用渠道。

三、肩负多项使命,召示企业精神

第6篇

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自身价值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合体,体现了企业上下的共同价值取向,因此对于员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网络时代通过多元性的媒介宣传企业、实践企业文化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企业上下共同的价值观念,进而引导员工的言行,达到统一思想、指引方向的目的,并通过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实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作用

相对于以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等内容为主要形式的企业管理方法,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作用更为隐性,其既不可能实现药到病除的目标,也不可能单一的进行单兵作战。由于自身的特点,其更趋向于长期性、联动性。但无论何种形式的作用,其对于企业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企业文化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管理氛围

新时期企业文化将以人为本作为其突出的特点,将更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这种转变使企业管理氛围更为人性化,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传统的命令式管理逐步向自律式的模式转变,有利于和谐企业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完善管理标准、绩效考核办法等形式来实现组织管理模式的人性化转变,从而构建了企业内部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创造了良好氛围。特别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导向性作用,来统一和规范员工的言行标准,使其能够自觉的遵照企业目标来约束自我的言行,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人性化。

2.企业文化更有利于树立统一的管理目标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手段的一种,始终要为企业管理目标服务。从企业文化的本质而言,其正是企业管理目标的集合。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文化正是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方向和标准。他用更为简洁、易懂的语言来时刻向企业员工宣告企业的管理目标,从而能够从思想上更为有效的告知、鞭策、激励员工。同时,卓越的企业文化是卓越的企业家的人格化。企业领导本身就是在用自身的影响力、感召力,引导和推动下级去完成企业的目标。而这种影响力正是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每个企业员工的身份背景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因此其价值观千差万别,而企业只有最大限度地聚拢员工思想,统一员工的价值观才能更好为企业服务。企业文化正是企业价值观的缩影,通过构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更为高效的建立员工对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将自身看做是企业协作体内的组成分子,从而为企业的整体运转服务。

3.企业文化更有利于建立规范的员工行为

一是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的体现,能够更好的凝聚人心,统一思想。进而将企业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员工的自律行为,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配合,从而实现行为的整齐划一。二是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一方面从道德角度,来约束企业员工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本质上的统一性,要求员工应当遵照和执行,提高管理的效益。三是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够营造出团结互助、携手共赢的环境,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创新,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并通过奖励、宣传等手段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氛围,实现引导规范员工行为的目标。

三、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

从以上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对于提高企业管理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也发现在如何实现企业文化向企业管理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有效便捷的举措并不多,企业文化更多的停留在纸上、墙上、网页上,真正进入员工内心的并不多。由此可见,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结合还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1.注重企业领导的示范

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领导者的示范作用则更是推进这一进程的重要力量。一是言行示范。作为企业形象代表的领导者,必须要用自身的言行来遵循企业管理的各项要求,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传递给员工企业文化的实际内涵,从而树立良好的榜样。二是注重构建。关注企业文化构建的具体举措,重视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在建章立制方面给予关注,指导管理者学会如何使用企业文化来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三是加强弘扬。将企业文化与企业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动作实际结合起来,用具体的制度来弘扬企业文化精髓,鼓舞企业员工精神。

2.注重管理制度的配合

企业文化促进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将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相结合,用文化的软影响和促进管理目标的达成。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企业要始终将人本主义作为管理的中心和出发点,从选人、用人、培养人等多个角度出发,管理措施用以往简单的以管理为主变为启发员工自我管理为主的形式,增强管理的人性化。二是规范内部职能体系。如借助企业文化的力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聘请人员时进行价值观考察,职位划分,岗位职责的设定等等都可以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度进行规范。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目标也可以根据企业文化的人文思想进行鼓励和促进,实现企业内部员工工作职责和工作执行力的全面促进。

3.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方面,要让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与员工共同建设企业的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加强对员工的人才培养。员工是企业的发展动力,好的企业都将人才培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提升员工的技能不仅有利于为企业获得更多利益,也有利于员工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员工的荣誉感和对企业忠诚度。通过增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促进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实现管理目标的实现。

4.加强新媒体的运用

第7篇

企业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都是人本管理,强调民主、平等,特别是对人权的尊重。而两者的工作对象基本相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企业文化作为两种科学、都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都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把培养人的集体意识,规范人的行为准则,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与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保证忠诚度实际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内容具有一致性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是在金融企业中建设职业文明,增强员工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创造一流工作业绩,提高企业整体执行力和竞争力为宗旨,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形象。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决定了它的管理形式不是外力强制性和制度约束性的,而只能是完全出自员工内心、自觉自愿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是一种精神文明范畴,通过具有精神统摄力的价值纲和管理理念来实施管理,是一种内化式的管理,从这一点意义上,企业文化建设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有内容上的一致性。

(三)目标具有一致性

企业文化建设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设企业文化、倡导企业精神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管理,增:请记住我站域名强企业活力,激发人的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通过对人民的指导理论的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全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团结和睦,万众一心,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第8篇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也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方式。企业文化更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置身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之中,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追求差异化战略,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文化的竞争上。因此,构建企业文化,管理者应更新观念,以人为本,深入群众,树立共同的企业文化价值目标。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价值;企业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FG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036-02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企业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可或缺。 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作风、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企业形象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是形成组织效能的共同认知系统,也是大家都能认可的习惯方式。企业文化更是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它对企业兴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置身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之中。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追求差异化战略,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文化的竞争上,因此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建设已成为必然。一、企业文化的作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内增聚力,外树形象,是企业潜在的生产力,是员工共同的精神支柱,是企业基业常青的力量。 1.导向作用。即把组织成员的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企业如果没有明确统一的目标,职工就难以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向共同的价值目标努力。2.凝聚作用。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和员工沟通的桥梁,文化可以全方位的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组织目标的旗帜下,形成一种合力,使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能树立与企业共荣辱同生存的信念。3.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设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崇高的群体价值观和信念的实现会让员工有成就感和荣誉感,精神需要获得满足的同时,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从而激励员工为实现自身价值和企业发展而不懈的努力。4.约束作用。规章制度构成企业员工的硬约束,而企业的组织道德、组织风气则构成组织成员的软约束。企业文化就是这种无形的软约束。它会潜移默化地在员工心中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缓解规章制度给员工心理上带来的压迫感,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5.外部影响作用。企业文化通过宣传塑造企业的形象,宣扬企业的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良性发展。因为文化的宣传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无形中影响着其他企业对本企业的认知程度。二、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美国管理学家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对国际知名的成功企业深入考察后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它们主张什么,并认真地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如果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理念不正确,我们很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也指出,对拥有共同价值理念的那些公司来说,共同价值理念决定了公司的基本特征,使其与众不同。同样,这些共同价值理念创造出公司职工的实质意义,使他们感受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价值理念不仅在高级管理者的心目中,而且在公司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它是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乃至整个企业经营运作、调节、控制与实施日常操作的文化内核,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企业价值理念,并使之转化为管理者和员工的自觉的行为规范。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只有转化为普通员工的信念,才能成为企业实际的价值理念;否则,它不仅对企业没有任何裨益,还会扭曲、损伤企业的形象。企业价值理念转化为全体成员的信念的过程,就是让员工接受并能够去自觉实施价值理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和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举足轻重。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知识资本”,所产生的生产力是企业寻求生存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它是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更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根源。企业文化的塑造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然而,最具适应力的企业文化应该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企业价值、员工价值。每一位企业的领导者都应该把握企业的价值理念,恪守自己所提倡的价值理念,通过企业文化的宣传使员工对企业价值理念产生内心的共鸣,把企业价值理念转化为内心的信念。只有这样,员工才能对企业价值理念的实质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才可能把企业价值理念贯穿到实际工作中。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的关系1.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本身是一个经济实体,从事着生产和经营展活动,但是,如果认为企业只有经济价值观,没有文化价值观就有失偏颇。因为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与企业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从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售后都直接影响这企业的发展。树立来的良好的文化价值观,才能设身处地的为消费者考虑,实现企业的诚信,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对企业的关注。2.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一个优秀的企业,一定拥有自己成功的企业文化模式,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认同与的影响下,才能使员工向着共同目标努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明确的文化价值观,那么员工就不能形成合力,没有奋斗的理想和目标,对企业而言这是危险的。所以,只有做到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企业文化才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四、构建新型企业文化建议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完善方面所取得了巨大成就,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企业文化对创造、提升企业价值的关键作用,并积极开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但是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以贯彻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主,要求企业文化工作者必须是具有较强的党性的党员干部,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种严肃的说教,流于形式,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笔者对如何应对这种局面,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更新观念,深入群众时代的发展必然会要带来管理的更新,如果企业的管理跟不上发展的步伐,那么肯定会对企业的运转产生负面的影响。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企业的管理手段,把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应该把树立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作为主导思想。企业文化是内生的,而不是外在的,企业管理者要深入调查,了解员工的生活,了解群众的疾苦,树立员工认可的的企业文化价值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抓住员工的心理,形成企业的凝聚力。2.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要坚持把人作为企业管理和一切活动的中心。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人,在企业中,创造物质生产的是人,创造精神思想的也是人。对员工的尊重、信任,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创新精神。要让员工主动积极自觉的接受企业文化,管理者就要融入员工的生活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要求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企业管理的主导环节。它是构成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动力,它是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传播作为经济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形式多样,表现手法各异,要想办法把企业文化融合于两个文明建设之中,就需要各部门全方位的配合,注意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积极宣传。好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些琐碎的积极要素基础上成长起来的。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存、发展,关键取决于员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管理者要积极加强全员素质教育,加强科学知识、管理能力、业务和技能水平等方面的教育培训,积极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使越来越多的员工及时掌握先进的生产技能,提高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因为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会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熟练的劳动技能;才会形成企业精神并在生产、管理等各方面促进企业的新发展。

第9篇

企业文化资本的形成既是货币形式投资的结果,又是思想意识重塑的结果。如通过各种培训、教育和有关文体活动来建立文化思维秩序和规范、设计企业形象等,以形成组织的主导价值观;通过领导风格、领导的集中关注度等,以形成组织的日常观念。文化资本直接影响组织核心理念、凝聚力和有效战斗力的形成和发育,而且,影响着组织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组织结构正常运行以及组织结构效能的有效发挥。

在传统经济学理中,很少将文化因素作为生产要素考虑到经济发展的模型中,因为,文化因素无论从本质,还是从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过程都存在一定的非理性。但随着社会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学家却对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出了新的解释。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及其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就是一个最有力的实证。

从文化资本对企业发展的经济意义角度看,企业卓越的文化价值必然造就诚信合作、有进取精神、有创新意识的员工;而且,在同质化的文化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易成本会减少,企业经营风险会相对降低。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有期可图。

从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当代世界性的文化氛围日益显著,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摒弃与融合已是大势所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正面临来自各方的挑战,这种挑战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经济因素,更深层次的挑战来自于伦理文化领域。经济的文化含量与文化的经济价值有机渗透、交叉融合,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源于经济与文化的整合而形成的经济文化力将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

传统意识理念里,通常只把企业的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视作资本,这种思维方式是很不科学的。要知道,任何技术都源自于创新,企业的创新动力来源于企业群体的创新精神,而企业的创新精神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至于人才,其真正的价值决定于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人才效应的功能,而人尽其才的哲学思维也正是企业人才观的核心思想,也即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企业的发展与持续于否决定于人才,而人才的集聚于稳定、人才效用的不断开启与挖掘取决于一个适度的企业文化环境。

企业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综合体,企业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因果循环流程。企业制度、企业创新活力、企业人际信任机制、企业生态伦理文化等等企业文化因子都不同程度、无时无刻不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卓越与否。企业文化所表达的形象性资本、规范性资本、气质性资本也正是企业发展过程复杂、动态的因果循环所需。

第10篇

1.1断续增长模式

断续增长模式是指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企业文化创新,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小幅下滑,如图1所示。

1.2持续增长模式

持续增长模式是指在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通过进行合理、有效的企业文化创新,使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不至于使核心竞争力因其他原因而大幅下降。

1.3循环往复模式

循环往复模式是指两个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结合处,由于企业根本没有处理好两个周期结合点,没有进行企业文化创新,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下滑到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的水平。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生命周期的三种模式,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极端的两种模式,一般不会发生,除非环境发生剧烈的变化;第一种是中庸的模式,也是极易发生的情况。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与创新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到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规避其风险。

2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思路及方法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以及生态理论等相关理论。通过上面的企业文化建设及创新生命周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周期三种关系模型,可以得到一些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启示,并可以利用上述理论模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5-6]。

2.1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展开。2.1.1企业文化建设要突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作用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的精神归宿,企业的一切行为都与之紧密相关。同时,企业价值观又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定位、经营管理,以及经营支持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一定要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突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作用。2.1.2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战略观服务战略是一个公司长远的目标,决定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有什么样的战略观就有什么样的战略规划,战略观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战略定位能力的高低。很好的战略定位能力有益于企业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和以后可能发展的状况,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引导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这一目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才能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使企业有一个动态、匹配的战略观。2.1.3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观服务经营管理是企业盈利的根本手段和方法,企业离开经营管理就如一架没有运转的机器,毫无生机可言。经营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事务性工作,它是企业战略观在经营管理层面的细化执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运转效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围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展开,使企业有一个动态的、协调的经营管理观。2.1.4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经营支持观服务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处于社会的大环境当中,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离不开周围良好的经营环境。比较友好的经营环境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使企业的运转更有效、更灵活;相对较差的经营环境使企业处于穷于应付的窘态。因此,企业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使二者共同达到一种平衡,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企业的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促进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使企业有一个融合的经营支持观。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要围绕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建设。以企业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为核心,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支持能力——进行建设。

2.2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路

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环境、规模等条件的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按照原来的思路和方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而不顾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则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境地。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和发展规律,上面列举的三种简化模式启示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尽量规避其不好的情况,促使企业文化动态发展,以适应企业环境变化引起的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变化。为实现这一目的,就要进行企业文化创新。只有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才能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方式,及不适应企业环境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不断地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使企业能够顺利地度过企业文化建设的两个生命周期的交接时期,不至于在企业文化生命周期交接处由于处理不当而致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丧失或者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在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时可以参考以下思路。第一,企业文化创新要结合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进行。企业文化的生命周期揭示了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为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要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企业文化生命周期包括文化探寻阶段、培育阶段、发展阶段、固化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要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以及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进创新,并在两个周期交会处进行创新,以防止企业在结合点处核心竞争力的大幅丧失。第二,企业文化创新要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进行竞争的源泉。企业文化创新就是要不断地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跟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变化而变化。第三,企业文化创新要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方面——企业战略定位能力、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经营支持能力——有机地统一起来。第四,企业文化创新要把创新的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企业文化创新的内容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目标创新、要素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创新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单个内容的创新易陷入极端,只有各个创新内容有机地统一后,再进行创新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实现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3结语

第11篇

企业经营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经济效益,目前,很多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存在道德缺失等问题,因此,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企业伦理”概念和学科起源于美国,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企业伦理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义。美国学者对企业伦理作出了以下总结:企业伦理是企业的道德规范准则,企业职工是道德准则规范的主要对象。但是更多学者认为:企业伦理是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范,其对象是企业全体职工。企业伦理的德行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企业伦理可以有效束缚企业职工的日常行为;第二,企业的生产经营受企业伦理的束缚;第三,企业伦理可以正确处理企业各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第四,企业伦理与法律效率具有较大差异,企业伦理的作用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认知以及企业规范进行确立。

2现代企业管理中伦理文化的现状

2.1企业文化认识扭曲企业伦理文化引入到我国企业建设中的时间有限,因此,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企业建设中具有非常强烈的个人利益意识,企业化理文化与企业建设紧密相关,但是其对个人利益却没有太大影响,所以职工通常选择置之不理或者可有可无管的态度,从而阻碍企业的发展建设,无形中也影响了自身的利益。这就是企业职工对企业文化认识的扭曲,将各种危害企业发展建设的思想,如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以及厚黑学扭曲下的“中庸之道”,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在实际的发展建设中,企业中个人最大化的思想很难实现最终受益的最大化,这个观念早在“均衡理论”中就得到了论证。总之,我国企业建设中存在的扭曲思想既不利己,又危害企业的发展建设,某些管理存在问题的企业受其影响更加严重。

2.2企业伦理概念模糊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管理理念逐渐融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现代管理理念引进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形成了企业伦理文化。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以中西方文化管理哲学为出发点,企业伦理逐渐发展起来。目前,我国企业伦理文化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实际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企业伦理概念模糊的问题。由于我国企业伦理从西方企业引进,很多文化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企业职工对伦理文化概念的认识仍比较模糊。

2.3企业伦理严重滞后我国企业伦理文化的形成仍处在初级阶段,很多企业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还是会受西方伦理观念的影响。我国企业本身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难题,现在,又面临着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问题,企业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经营管理显得尤为困难。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绝对有保障,其“滞后性”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对企业伦理文化的认识上,传统的文化思想为企业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企业整体文化处于滞后状态。

3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3.1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伦理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中有一部分内容以哲学观点为主,将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作为企业理论文化的后盾,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载体和源泉。企业理论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具有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有效束缚职工行为的重要作用,也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伦理文化主要分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部分,本文对其做了简单介绍。

(1)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内部。企业伦理文化和内部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企业伦理文化在内部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以及全体职工之间应该共同遵守的社会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西方国家将其称为劳资双方关系,在中国,由于管理者和员工只是分工存在差异,但是,他们都是社会的主人,以西方伦理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依据,中国企业伦理文化就是借助企业管理为手段,发扬中国传统美德,从而促进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之间共同发展的、相互协作的关系。

(2)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外部。企业伦理文化对企业外部的影响主要通过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得到,正确处理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外部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正确的伦理意识,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引导政府和企业之间树立正确的合作关系;第二,重视社会利益对企业发展建设的影响,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第三,重视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性,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伦理责任;第四,重视双方的共赢,正确处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3.2企业伦理文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以一定形态的企业文化为依据,为了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益,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创建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企业伦理文化可以提升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发展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企业伦理文化以社会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为主,企业伦理文化不仅具有积极向上、鼓舞人心以及引导职工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作用,还能促进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伦理文化要求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这就要求企业为社会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形态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已经落后于现代企业的发展需求。我国企业管理强调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伦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借助伦理建设的推动作用,创建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从整体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3企业伦理文化的本质规定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多,其中环境道德是现今企业承担的最主要的社会责任。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必须把环境伦理融入到企业的伦理文化中,为企业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企业伦理文化的本质规定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是21世纪企业向可持续发展努力的必然选择。近几年“,企业公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的企业建设也因此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企业伦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艰巨。从企业伦理文化的角度出发,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满足环境道德标准,企业发展建设必须遵守以下原则:第一,综合效益原则;第二,公平与正义原则;第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现代企业管理伦理思想要求企业在摒弃传统管理理念的前提下,结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树立全新的行为准则,使企业管理满足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

4结语

第12篇

1.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企业文化,并非企业内部各种文化的机械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自成体系的科学管理理论。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管理理论。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管理思想;二是管理实践。从其管理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部门,通过自己的管理实践,精心培育、倡导,塑造的一种为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从其实践的角度看,界定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宗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人员素质、企业形象等。这时价值观念是核心内容。由于企业的情况不同,所以各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各不相同。比如,我们安装公司提出的“团结、安全、奉献、创新”,只是体现了我们公司的企业的风格,而不是我们公司企业文化的全部。

企业文化是当代崭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它来自社会文化,但又高于社会文化;它反映社会文化,但又不是社会文化在企业里的重复出现。它把社会文化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转换成增加企业活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这种理论新就新在突破就经济论经济的圈子,把人看成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上研究企业管理的问题。因此,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单纯用钱管人,用规章制度卡人,用长官意志指挥人的老办法。企业文化管理理论是把管理的着眼点转移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上来。这是当今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科学途径,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2.企业文化的管理指导思想,应该是最大限度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现代企业的活力,不仅表现在生产水平上,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企业内在因素的提高及其手段上。曾经说过,生产力诸因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企业文化的管理思想,应该是最大限度的放在如何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上为最终出发点,只有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扎实、有效的节节攀升。如何做到这些?这就是企业文化管理所在探索的问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借鉴下成功企业里的经验。成功的企业把员工看作是“上帝”。员工一到企业,企业先想到的是员工的吃、住、行方面的问题,并且首先帮助解决,接着培训,上岗以后还有指导,企业还在员工经常去的场所,设置了许多建议箱,定时搜集员工意见、建议。对员工的意见、建议定期研究、回复,对有特殊意义的建议还要给以奖励,各级管理人员,按分工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手段,把员工凝聚起来。员工也为是该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这。这样的企业的员工主人翁意识树立了起来,以公司为家,以公司为荣。工作起来不是要,而是我要干。这样的员工,思想境界高了,企业自然也好了,企业好了,员工的后顾之忧也没了。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企业文化的管理实践要明确几个问题

企业文化既是管理思想又包含管理实践。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永远是空中楼阁。为此,我们在确定是或实践企业文化时,是要把如何管理好企业的抽象思维,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即把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的企业目标、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变为员工的努力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以后,企业就能无往而不胜。为此,要明确几个问题:第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企业的目标上。企业目标是什么?包含企业的经营方针、中长远发展规划、目标。具体说,应包含企业近、中、远期的产值、利润、效益、安全、技术发展方向、员工素质、管理水平等内容,形成“软”、“硬”结合的目标体系。进而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班组。使员工看得清,方向明,把握得住,这实现目标而尽心尽力。第二,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价值观念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对企业价值观念来说,主要是本企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的估价;二是,对个人来说,价值观念主在指对劳动价值的取向和估价。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价值观的确定同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企业就必须经常进行道德观的教育。通过教育,使员工增强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决心为企业有所作为。只有这样,我们安装公司才能受到社会的关爱、尊重,从而体现出我们的价值,此时自然也就扩展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和环境,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三,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企业精神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密不可分,是因为它与企业经济工作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这是因为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管理的主体———人的主体意识。企业精神在体现企业基本宗旨,是企业的明显标志;企业精神还要体现企业特征、发展方向趋势的文化追求;企业精神还要把员工自信作为企业的支撑点和活力源泉,这就构成了企业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发展的内动力;通过培育企业精神,把员工的个人命运与企业的生存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肌体,企业也就有了生命力。第四,企业管理标准和制度是企业文化的约束要素。超级秘书网

企业文化要求的各项工作,每个岗位都要有自己的工作标准,订出优秀、优良、合格、不合格的具体条件,作为要求、约束、检查、考核工作的准绳,形成企业的标准体系。比如:我们在施工每项工程时,都要有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安全等明确的、具体的指标。当然实施这些指标,离不开必须的规章制度作保证,特别是分配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劳动纪律、奖惩制度等。在执行这些制度时,还要与前边提出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进行,企业管理制度才能有生机。

第13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意环境;创意文化

当阿里巴巴收购雅虎时,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就明确指出:“有一样东西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就是企业文化、使命感和价值观。”

一、企业文化是时代的要求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有诸多不同的表述。据统计,国内外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大概有180多种,也就是说,几乎每个管理学家都有企业文化的定义。笔者比较倾向于我国著名学者魏杰在《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对企业文化的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据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现象都是以人为载体的现象,而不是以物质为中心的现象,由一个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普遍享用,而不是企业某些人特有,并且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世界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大凡来北京旅游的朋友都喜欢去尝尝全聚德烤鸭,在北京前门那的一家店,也是全聚德的起源店。一走进这家店的大厅,你就会有种穿越的感觉——好像回到了清朝。大厅里面有面老墙,老墙后面就是老铺,老式的八仙桌子,青色的地砖,木制的阁楼,还有老式的留声机、黑漆的柜台。服务员也是像清朝时的小二一样,青衣小帽的伙计热情地吆喝着,服务的方式也是老式的跑堂服务,这种怀旧的独特文化风貌就尽收眼底。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所带来的感受并不是美味佳肴所能替代的。

再者,一个公司要想长久地发展,进行扩张,就一定要把自己的企业文化和所要到达地方的文化恰当地融合起来。英特尔公司在中国发展时,就与中国的学校进行合作,到2011年,英特尔的未来教育项目在中国培训的教师总数就已经达到了170万名,资助国内高校的联合研究项目100多个,并且帮助建成了100所国内高校实验室。此外,英特尔还积极地参与到了中国式的文化活动当中。在中国推进建设新农村的活动中,英特尔的董事会主席克瑞格·贝瑞特博士就亲自到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姚家村进行考察。英特尔公司能在中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和它积极地融入中国式文化这种大的氛围之中的做法是很有关系的。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

文化不是空谈,不是几句口号或者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要去落地,去把它向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去做。

联想公司在创立之初确定了企业的核心文化是“企业利益第一”,后来演变为“主人文化”,这种文化就是指在一个企业最危急的时刻,会有主人站出来领导着全体同仁杀出困境,走向安全的道路,奔向目标。联想的主人是谁,是柳传志,是联想的高管,是联想的每一位员工。联想把这种主人文化彻底地融想的每一位员工身上,在危机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愿意、都敢于站出来为公司付出,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精神力量带动了联想的逆境重生,再一次发展。

联想的文化发展演变,是把自身的企业文化很好地传承了下来,这种传承是创新性的传承,是对于最初的“企业利益第一”的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运用。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个人都把公司看做自己的公司,那么他们付出的努力是不是会更加多。再者,中国人看重权力,希望做“老大”,有很重的权力情节,那么联想公司的企业文化就依据这一点进行了创新,有了独特的“主人文化”,让每一个人感觉自己都是老大,自己对于公司都有很重要的责任,这也造就了联想的成功。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纵观企业发展史,没有哪一家企业是完全依靠自身的扩张而得以成长,也没有哪一家企业不是靠兼并而得以发展的。”企业家的精神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源泉,那么企业员工或者子公司就是这个源泉产生后会进行的分流。对于这些分流应该怎么办呢?我想大自然都已经给了我们启示了。我们来看长江,长江的主干是非常庞大的,途经了、青海、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江苏、上海等省份,而其分流也很多,比如岷江、嘉陵江、沱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而且有的分流还汇成了大的湖泊,形成了“一干多支”的局面。那么在企业文化方面也可以建立这种“一主多元”的企业文化格局。

三、营造创意环境,孕育创意文化

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那么如何能够让自身的企业文化更加有创意,更加独特,更加吸引人呢?这就是围绕着文化来讲很直白的一点。文化对于企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想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其中重要的方面离不开文化对于企业员工的影响。而要让自己的企业文化更加有创意,这就需要一个有创意的环境去孕育你所需要的这种文化。

那么,怎样才能把环境打造得更有创意一些?笔者认为,要想使一个环境能够孕育更多的创意,这个环境至少要拥有三个要素:一是才能;二是科技;三是宽容。好的创意环境一定要足够宽容,能够容纳那些有才能的人。

企业家应该相信每个员工都可以有创意,而且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不断思考和不断尝试找到创意。那么,怎样才能使一个人变得更加具有创造力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要相信自己有创造力。每个人都要认为自己一点儿也不比所谓的天才差。如果你认为自己做不到,你就永远做不到;如果你认为自己做得到,你才会集中才力想办法去超水平发挥。人人都有创造力,不要限制自己,这点非常重要。

(二)要学会使用创意的三个要素。当任何人有想法出来的时候,我们都要肯定他,同时要包容他,任何改变都可能会带来困扰,不要因为暂时不当就抹杀创造力。台湾地区每提出一千件专利申请,最后能够变成产品的只有三件。当时无法用到的创意,不代表未来不能用。所以,任何一个创意都应该受到肯定和包容。

(三)体验生活。我们经常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需要认真体验生活,主动实践。从某个角度你所看到的东西是某一个样子,但换个角度,或者在另外一种情境下,其结果就会与原先截然不同。

(四)要时刻保持高昂的热情。永远都要抱有这样一个想法:怎么样可以让它变得更好?怎么样可以变得不一样?让这股积极的工作热情坚持下去。

(五)把自己变成T型人才。T就是talent,是才能的意思,而T这个字母看起来又是两边均衡的。未来社会所需要的是横跨双领域甚至多领域的人才。我们每个人需要拥有多项专长,如果某一方面的专长不能解决问题,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另一份专长,说不定就能顺利解决问题。(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魏杰.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生命常青藤. [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第14篇

初步设计内容包括:设计采用的标准规范、电源状况、用电负荷、负荷等级、功率因数补偿、全厂供配电系统、变电所布置、主要设备选型、控制信号和计量、继电保护、防爆区域划分等。对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应注意:设计范围和概算范围应一致;初步设计应能够实现且科学合理;设备选型应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并留有裕量;对总变电所设备和全厂其它设备的微机监控系统整体思路;对系统短路电流的处理方案;根据区域介质类型对防爆区域划分应正确;全厂各变配电所系统图及布置图进行审查;对场地和设备应留有一定的裕量等;

2 电气设备询价采购、供货商返资料给设计院

根据设备交货周期,到货时间,倒排设备采购说明书编制完成日期及技术附件签订日期。采购说明书应对电气设备的主要参数及配置作出明确要求。在与供货厂家签订的技术附件中应包括遵循规范、供货范围、产品性能、材料清单、试验项目、包装运输、资料返回时间及数量、联系方式等并附采购说明书,一般情况下选择 3~5 家资质优良,业绩较好的厂家进行谈判,尽量做到相关技术性能、供货范围一致,以便商务报价的可比性。根据技术协议中资料提交要求,供货厂家应按时提供相关资料,资料要求签字盖章、准确无误,以便提交设计院进行详细设计。设备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平剖面图、基础平面图、安装图、荷重等。设计院按照供货厂家提供资料进行土建及电气详细设计。

3 详细设计及土建施工

设计院根据供货厂家返回的资料进行详细设计,详细设计包括:配电室布置图,一次系统图,二次线接线图,电缆及桥架走向图,防雷接地图、照明、插座等图纸;还包括相关电气材料清单如动力和控制电缆、桥架、接地线、照明灯具、直流系统、交流系统、插座、轴流风机、防雷接地等材料的规格、数量等;土建施工时,尤其要注意防雷接地线,高、低压柜,保护柜等柜体相应的基础预埋,预埋件预埋时应注意数量和位置。

4 电气设备验收、就位和安装

在土建、结构完成以后,电气设备等相继进场,应组织专业人员对到货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包括核实到货设备是否与技术附件要求的设备品牌,数量,尺寸、备品备件数量、专用工具数量、图纸、出厂实验报告、质量证明文件是否要求一致,外观检查是否有破损;大型设备对运输及吊装过程有要求的,还需在设备吊装就位后检查运输或吊装过程中相应记录仪的相关数据,如变压器就位后应对安装在器身上的三维冲击记录仪数据进行检查,设备吊装,就位过程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大件吊装(如变压器吊装)时,需提前制定吊装方案。设备就位后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安装。

5 电气设备一次、二次连接、试验及单体调试

电气设备就位后,施工单位根据全厂电气系统图对一次部分各电气设备进行连接,根据二次接线图进行测量、控制、保护线路的连接。一次设备连接包括高压电缆连接,如 110 kV 电缆头制作连接过程需要请专业电缆头制作人员进行现场制作,一次设备母线连接应按照相关标准选用力矩扳手对一次导线的连接螺栓进行紧固,一次连接过程中完成以后,由监理人员逐个进行检查,确保每个连接螺栓达到规定力矩,且设备内无螺栓、垫片和工具等金属物品及其他杂物留存。动力电缆应挂电缆标牌,电缆标牌应注明电缆起点、终点、规格型号和长度等。二次回路的连接一定做到连接准确无误,二次线连接紧固,每个导线端应套有按照规定编码的线号管,在检查故障时有利于分辨。一二次连接完成以后,由安装单位聘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单位对电气设备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试验,如对变压器、电缆、母线、断路器等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对变压器油进行试验,GIS 进行气体分析,断路器还需做机械特性试验,直流电阻测量等试验,并对单个开关进行单体试验。对二次回路用实验台做加压通流试验,一方面反映测量是否准确,一方面确保保护装置能够动作;对 CT进行极性校核,保证 CT 方向按照要求指向正确。在一二次设备相应试验完成以后,应现场进行分合开关试验,确保控制回路正常,对于高压柜,应将断路器置于试验位置,通过给保护装置加压通流,使其保护动作跳开断路器,以验证保护传动的正确可靠。

6 微机监控系统组态及联动调试

第15篇

1我国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的研究应用现状

电气设备的维修在20世纪多采用的事后维修方式,但这种维修方式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事后维修不能及时的对电气设备上磨损的零件进行修理和更换,这会进一步扩大设备的损失。使检修的工作量加大,意外故障发生的频次高,且电气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导致设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开机,其检修费用也十分的高昂。于是,新型的维修方式渐渐被探索出来,我国在50年代由苏联引进了“计划预防维修方式,并沿用至今。这种新的维修方式要比事后维修方式要好,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定期检修仍旧会给设备正常连续稳定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状态维修理念被引入到电气设备的维修管理中,并收获了良好的电气设备维修效果。状态维修是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维修制度,实现设备的状态维修。首先对设备进行设备诊断,现代的状态监测诊断技术能够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简单直接的实时监控,有效的降低电气设备的故障发生概率,节省不必要的检修费用,使电气设备的使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为企业设备的安全运行、生产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产品的质量、降低维修费用和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未来,状态维修技术还将在我国进一步扩大其应用氛围。

2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状态维修方案

在这里主要介绍状态维修中的以可靠性为中心的化工企业电气设备维修方案。设备的进步给生产带来高效率的同时,给设备的维修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使电气设备的维修费用也一度的攀升,直接给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维修。可靠性维修就是再这样的情形下发展起来的。历经被动维修、预防维修、预测维修,以主动维修为为导向的可靠性维修迅速的发展起来。可靠性维修的特征和目标。预防维修、预测维修和主动维修是可靠性维修的三大组成部分。应用可靠性维修时,为避免过多的非计划停机事件的出现,应注意尽量避免被动维修。预防维修能够有效的减少的非计划停机,但也要避免维修过剩现象。预测维修既能减少非计划停机又能避免维修过剩,但却不能完全的消除设备馆长。主动维修力求能够从根本上使故障隐患得到消除,使设备的维修周期得以延长,减少企业在设备修理上的花费。可靠性维修的目标是使设备信息更好的被掌握,使设备故障尽量减少,使设备寿命得以延长,使设备维修费用进一步减少。可靠性维修的实施。可靠性维修在事实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可靠性维修的三大组成部分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主动性维修处在一个平衡状态,使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取长补短的良好循环模式。预测维修,负责电气设备状态的精确数据的提供,使电气设备的预防维修和主动维修之间形成一种平衡,进而达到满意的维修效果。可靠性维修管理的维修策略。视情维修,运用状态检测技术、设备性能检测技术等,选择设备的预防维修方式,再结合定期维修和定期报废,来适时地进行设备维修方法的更换;预防维修,是在定期的维修和检查后,安排进行的维修的方法,是用来补充视情维修的一种设备维修方法;事后维修,要注意的是这种维修方法主要是应用在不重要的设备上。要注意的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系管理在维修方法选择上是以后果评价作为依据的。要点包括。对于潜在故障,多采用的是强制性的预防维修,寻找故障多是通过在线或周期性的故障检查来完成的。对于危害安全的故障,多采用的是强制性预防维修方法,当没有适宜的消除故障的方法时,可通过设备和部件的重新设计来避免故障的发生。对于经济性故障,则要充分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进而来确定维修方式的选用。当不能采用预防维修方法进行设备维修时,可换一个角度,从技术改造、重新设计等方面进行故障的解决。

3结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