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课堂讨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课堂讨论还应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有多种解决途径,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引、点拨,讨论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48-02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课堂讨论法主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商量,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的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
一、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堂讨论前师生都要在思想、知识和资料上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没有准备,讨论中学生就可能陷于被动,教师也可能难以引导讨论深入下去。所谓准备,对学生来讲就是要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对教材进行预习;对教师来讲就是要把重点部分揭示出来,还要指导学生的准备过程,如认真划分小组,培养学习骨干,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发言。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课文介绍的是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有过三次相遇、相处并成了好朋友的故事。这时,我提问:“一个世界有名的大科学家和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不仅有利于导入新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思维的积极性。
二、选准课堂讨论焦点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听到有的教师说,课堂讨论真累,有时候冷冷清清,有时候没完没了,弄得该上的内容没上完,甚至拖堂。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教师组织讨论时没有合理组建讨论小组以及选准讨论的焦点,导致课堂教学结构呈涣散状态,也使部分学生无所适从、紧张不安,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难以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种最佳的状态。所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学生的契机,选准讨论的焦点内容,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思辨能力。
三、把握时机
时机是具有时间性的机会,是事物发展的连接点和转化的关节点,抓住了时机也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因此,要有效地开展课堂讨论,教师还需要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捕捉讨论的最佳时机。常见的最佳时机有:
1、当需要突出重点时
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课堂教学必须重在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使得突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而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讨论的方法,则是突出重点的有效办法之一。这样不仅准确把握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而且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的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当需要扩展和深化知识时
大纲和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课堂教学必须抓纲靠本,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教授的内容全部就是照本宣科,照念教材。课本中的有些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予以进一步拓展、充实、深化,以拓宽视野和发展思维。
3、当学生的认识普遍发生偏差时
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认识偏差,与学习活动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利用它引发讨论,对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有效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4、当教师的提问出现“卡壳”时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由于受智力因素(比如认知结构等等)和非智力因素(比如兴趣等等)的影响,课堂中出现卡壳、冷场现象并不少见。当一出现这种状况,教师既不能一手包揽,给他们灌输知识,也不能“穷追猛打”,一定要逼迫他们说出答案,更不能冷言相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发挥团队精神,依靠集体智慧,使"卡壳"的学生茅塞顿开,明确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哪里。
5、当学生的思维进入“低谷区”时
课堂教学的构思和组织,要以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教学为中心。从一节40分钟的课来看,学生的思维活动并非时时刻刻都处于亢奋状态的,而是有张有弛,高低起伏的,一旦发现学生的思维进入“低谷区”时,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拉开发散思维新的一幕,将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一个新的,使学生对文本解读更加深入。
四、小组讨论和大组讨论结合
对于全班性的大组讨论来说,小组讨论可以起较好的酝酿作用。绝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喜欢以及习惯在大众面前发表自身的看法,小组讨论的气氛适于学生敞开心扉自然真实地畅谈发表言论,同时也能够方便大家集中精力,使大家的话题有所集中,认识有所明朗。在此基础之上,可以更好地活跃大组讨论的课堂气氛和效果,特别在人数较多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尤为突出。当然,小组讨论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对于一些简单性话题不需要进行大组讨论,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讨论话题或者需要进一步深入讨论的话题,则应该开展全班性的讨论。一方面让学生打开视野,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在大组讨论中老师可更有效地发挥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启发引导作用,使讨论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以及更广的范围内进行。
五、准确评价讨论结果
课堂讨论结束之后,各组可推荐代表发言。此时,教师要对讨论结果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讨论的气氛是否热烈,讨论进行中存在哪些问题,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结论是否合理,等等。
对于课堂讨论中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要点名表扬;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或未曾发言的学生,教师可不点页名批评。这样做有助于维护课堂纪律,更好地组织下一次的课堂讨论。
对于讨论中取得的进展和成效,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对于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则要客观对待。对于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条理而富有逻辑性的学生,教师要加以肯定;而对于学生在语言表述中存在的逻辑问题、语法问题,教师要认真指出,及时纠正。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恰当的讨论问题,精心设计讨论运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使讨论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罗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讨论[J].基础教育研究.2002(S2)
[2] 温雪梅.课堂讨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0(15)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关键词:讨论,“思维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跳一跳,能摘到”,“三会”,两极分化。
《标准》基本理念第一条中用比以前更为明确的语言提出:“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了实现学生能生动活泼的学习,能充分的展示自己,能在思辨中去探求新知,课堂讨论便成了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新课程实验已经3年有余,对课改实验,广大实验区的教师投入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课程给实验区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当前,课堂讨论主要存在讨论小组的设置比较随意,讨论时机把握的不够好,讨论方法不科学以及讨论氛围没形成等问题,从而导致课堂讨论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没有任何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本人结合我教学实际来谈谈体会!以便同各位同人共享。
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策略
该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课堂讨论呢?我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找准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讨论,但总是收效甚微。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只是把课堂讨论作为其教学的一个应有步骤而已,并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讨论。他们只注重课堂讨论的这种表面形式,没有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只是将讨论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上,只要是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就可以了。其次是有些教师安排了问题过多,课堂讨论的分量把握不当。这样就会使学生讨论得过于简单,任务繁重,不仅不会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还浪费了课堂教师讲解的时间。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其目的和任务,认真组织好课堂讨论。而且教师要提出的问题尽量有趣,切中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个问题好奇,才会想知道答案,才会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而且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设计一些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避免提出一些过于简单甚至是无效的问题。我们以《赤劈之战》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1.假设你是一名古代的将军,在用兵打仗的时候,你希望率领的兵马多还是少,为什么呢?在课前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在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听讲。
2.很多人在作战的时候都希望带领更多的兵马,那么我们能说兵马带的多就一定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吗?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期间,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问呢?难道所率领的兵马少也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吗?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就会去探究问题的答案。
3.在本次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可以向学生问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曹操的兵马是周瑜的好几倍,但还是败给了周瑜呢?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选准课堂讨论的焦点
经常会有些教师报怨,在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要么没有氛围、冷冷清清,要么就是十分热烈、没完没了,导致课上的内容都讲不完,造成拖堂的后果。我认为,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应该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内容,找准时机。只有这样做了,课堂结构才不会涣散,学生才可以找出问题思考的关键所在,让学生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教师要抓住提问的时机,选好课堂讨论的焦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现列举一些讨论的焦点:
《丑小鸭》――为什么丑小鸭长大以后会变成白天鹅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呢?长得丑就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吗?
《凡卡》――为什么凡卡这么小的年纪要去做学徒?为什么他不和爷爷一起生活呢?他的爷爷难道不爱他吗?
三、要确保课堂讨论的方向,不能偏离教学内容
1.充分对学生提出问题
使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根据问题进行发言,同时教师要对学生不断引导,尽量提出一些发散型的问题和评价性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使学生围绕问题互相评价。教师最好提出一些巧妙的问题,比如: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词语来表达你的想法?除了这些词语以外,还有其他更好的词语吗?如果让你写出和作者一样的场景,你会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呢?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鼓励学生发言,开阔学生的思路,让他们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2.要给学生营造活跃的讨论气氛
人在有动力的前提下,就会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通过营造活跃的讨论气氛,学生们就会受到这种气氛的感染,积极参与讨论。老师可以选择表扬和鼓励学生的方式创造这种气氛。比如说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可以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可以说“这位同学表现得不错”等话语。老师也可以与学生眼神交流,给其以肯定的目光。肯定的话语不能过于单一,要学会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肯定话语。
3.讨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探究思考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一词,最初由“inquirelearing”翻译而来。探究性学习是人类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使用科学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等基本特征。探究性学习可视为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形成理念、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是指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它并不排斥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探究活动,开展探究性学习,那么,一节课是不是有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稍作调查,我们就会发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探究活动的低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活动的盲目性。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学生学习时产生的困惑与问题,对于一些学生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是无需“兴师动众”组织探究实践活动的。在教学中教师缺乏教学目的性和针对性,一味滥用探究活动,营造表面的“热热闹闹”的学习气氛,为探而“探”。其实只需给一两分钟,学生便能独立解决。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教学实则浪费有限而宝贵的学习时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探究活动的无序性。学生的制约能力较差,自由探究活动时,课堂难于掌控。如果教师没有较好的调控能力,学习过程有时会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浮燥的状态,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只是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现在的“旁观者”,使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3.探究活动的被动性。探究过程中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活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以自我为中心。彼此之间的合作不是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前提下进行的。
我们的老师总还习惯于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某一个科学的结论。而为了学生能尽快获得结论,老师则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维往老师所想一面引导,而至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其他问题,老师们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同时学生一旦得出了某一个科学的结论,也就宣告本次探究活动结束。
在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探究活动、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4.探究活动的浅表性。学生的探究还只是停留在嬉玩活动的层次。虽然在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得到了陶冶,但是热闹有余、思维不足,探究的更重要的任务建构知识层面缺失,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后续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列举的这些现象绝非个别现象,可以说在数学课堂中还有着很大的普遍性,而这样的现状却直接影响着我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可以说也关系着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我们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课中,教师要对探究活动的安排和开展进行科学的分析,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探究。
二、有效探究的特点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判断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最好依据。有效的探究活动必须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活动和问题探究”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弘扬学生人格主动精神,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能突出地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1.有效探究活动以学生为本,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热情,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活动。如果学生对所设置的活动内容缺乏兴趣或设置的活动内容脱离学生的基本背景,并得不到相应的材料资源的支持,学生就会对探究活动失去热情,活动只停留于表面,缺乏思维的参与,这样的活动就成为一个无效探究活动。因此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2.有效探究活动注重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启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发现和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研究数学的过程和方法,至少能实现三维目标中的一个,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探究活动的基本模式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资料(实验操作)──分析资料(或实验现象数据)──形成科学结论──交流讨论──提出新的问题。作为课堂探究活动,可以是上述过程的全部,也可以是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或某一个环节,只要学生能通过探究活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或学会了某种科学的方法、技能或形成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能很好地达到其中一个目的,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称为一个有效的活动。应改变以通过探究的学生是否取得成果或得出正确的结论作为衡量探究活动有效性的标准的观念。
三、有效探究的实施策略
1.确立探究任务和目标的有效性
教师要使学生在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保持动机和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能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有形的探究任务带来的压力及来自实现某个具体目标的动力是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通过文字、语言帮助学生明确每一项探究活动的任务,让学生把握探究的目标;其次,每一项探究活动后都要组织交流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成就感;此外,可能的话,应鼓励学生将其探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并转换为可操作的实际方案。目标的确立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确立要适度。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本班的学生学习需求水平而确定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目标是针对学习者个体发展,培养目标而确立的,因此,培养目标要适合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活动都能得到最佳的发展。
(2)目标实施有梯度。在学生群体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都有很大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活动状态。这样,课堂教学中,任务的实施应该考虑多层次、有梯度的进行,让所有学生都能进步。
(3)目标完成有效度。效度是检测目标和结果是否一致。为了达到活动结果与课堂设计目标的一致性,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目标)时,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结合实际,确立效度较高的课堂教学设计活动方案。
2.探究中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转换的有效性
在探究活动中,常有教师从探究的选题、方案设计、资料调查及实验操作等整个过程,全部设计安排好,学生按照教师编写好的“脚本”,按部就班地进行探究活动,整个过程步骤整齐划一,结论一致,探究课变成了基本操作训练课,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教师应改变这种角色,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唱主角”,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探究型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见下表:
传统课堂教学探究型课堂教学
教师角色知识的权威者比学生多些经验的求知者
学生地位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
与学生关系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记住我告诉你的知识”为编剧、导演、平等的参与者
信息化的社会文本,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形式,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学校以外的互联网、各种媒体等多种途径。学生与教师一样能通过各种途径取得信息,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的地位已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求知的参与者进行角色的转换。
探究型课堂的实施的一个基点是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充分肯定。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应具有积极、主动的状态,饱满、高昂的热情,独立、自主的精神,超越教师、教材和自我的意识。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非认识因素的影响,学生主体不一定能呈现出上述理想状态。教师应做的事情首先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勇于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深入持久地探究问题,从而使活动卓有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角色、师生关系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关系将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指导无知的学生,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群个体在共同探究有关问题过程中的相互影响。通过共同学习和交互作用,学生也将慢慢释放潜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在探究型课堂的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交往不再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式,教师要着力进行角色的转换,即有演员转变成“编剧”兼“导演”。所谓编剧,指教师必须对活动过程进行设计和组织;所谓导演,指教师必须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提供活动的社会与生活背景;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让学生进入角色,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完成相应的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做的是设计者和组织者的工作,真正的演员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由演员到编剧兼导演的角色转换,清楚地表明教师在活动中首先应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和调控,通过对活动的设计、组织和自身参与发挥起主导作用。从活动的微观过程看,教师则要重视扮演角色的又一转换,即由讲授者转变成指点者,从系统讲授和全面描述转变为听取和提高与质疑和点拨,而且教师的指导与点拨要适时、有效,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因为教师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多长时间),使学生失去了本可以“发现”的机会;有时因教师介入过晚,以致于学生过久的处于无助状态。在活动中重要的是给学生以适宜的帮助,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创造机制得到启动。进而呈现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话敢说,消除师生间的心理紧张气氛,让学生把求新知,喜探究的天性发挥出来。教师积极倾听的意图,不再是证实某种立场或想法的正确性,不再仅仅是裁判,而是要将学生不同的观点联系起来,积极的与学生的想法共舞,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里悟得新的知识。
在探究型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相应地对学生认知程度和心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我们的学生也有惰性,尤其是在学生完全自主学习、在学习遇到困难时,其逃避困难,选择享乐的弱点也会暴露出来。因而教师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针对学生的认知偏差和心理障碍,发挥其诊治作用。在活动中,通过诊治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及时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判断。
3.探究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一需求。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使学生在“愤悱”的状态中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集中注意,积极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有:
(1)从现实生活中或实际需要中诱发学生发现、提出问题。
案例1学习“统计图的选择”时,设置情境问题:
①你知道12月10日是什么日子吗?请同学们观看中央电视台为此制作的焦点访谈的录像,想一想,“中国艾滋病调查”节目中用了哪些统计图?
②这三种类型的统计图各有何特点?调查中用这些统计图你有什么感受?
③你能举出生活中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实例吗?
④制作何种类型的统计图,可以直观、清楚地反映如下信息?
a.反映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
b.2050年各大洲的人口具体数据;
c.2050年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
这些问题可以诱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统计图的作用是不同的,那么如何合理地作出选择呢?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探究欲望强烈。
案例2学习浙教版八年级上“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第一课时时,先多媒体出示杭州与上海的三天的华氏温度(见表1),(老师:同学们看了这三天的华氏温度后,想知道什么?)(学生:这三天的摄氏温度分别是多少度?)再多媒体出示杭州与上海的三天的相应摄氏温度(见表2)。(老师:现在三天相应的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都已经展示在同学们面前,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学生:我们想知道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老师:根据所学的知识同学们如何来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叽叽喳喳,“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模”……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表1表2
这样一则看似简单的生活背景材料,通过几个层层推进的情境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且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2)从学生的认知冲突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当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启动的时候,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激发其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使其思维处于高度自觉和主动地位,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吸收到所要探究的问题上来。
案例学习“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探索”时的教学片段:当代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俗话说:“事事留心皆学问”.牛顿就是因为留心——苹果为什么会往下面掉?最终揭示出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万有引力。同学们,今天也让我们做一回有心人,留心我们身边的事物,提出一些问题(出示一副三角板)。同学们对等腰直角的三角板有哪些认识?(学生从点、边、角等方面回答)对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呢?它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那么它们相对的三条边是否也是1:2:3呢?
“学贵有疑”,适当的悬念,巧布某种卡壳,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强力的学习内驱力,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而且能促使学生在广泛学习、比较的基础上观察、试验、猜测、估计,在发现矛盾、发现疑点的过程中提出质疑,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批判、勇于反驳、勇于否定的精神。
(3)从学生学习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案例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如图,已知:∠1=∠2,为了使ABC≌ABD,必须补充一个条件,请补上这个条件。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有的成立,有的不成立。那么,共有多少种填法呢?(边,角,周长,面积,相似,对称,外接圆、内切圆半径……)其中哪些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来研究,效果非常明显。
(4)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列尔耐尔说“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案例在学生已经探究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SAS)”后,老师追问:“它们的夹角”能否改成“一角”?(学生沉思了一会儿后:“可以的”、“不可以”、“改了以后不一定全等的”……)老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讨论、探究。碰到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已有探究基础的学生探究欲望非常强烈,这样的探究适时,高效。
四、开展有效探究的成效
1.开展有效探究,教学效益高。
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可谓是终身受用。有效探究所关注的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深层次参与)而不是追求例习题的数量。应彻底转变传统应试教育课堂教学中的“多(题目多)、难(题目繁、难)、快(讲课快,学生自主探究时间非常少)、死(题目死、方法死)”为“少、优、慢、活”。真正的有效探究学习是比较费时的,我们经常一节课只研究一个问题(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或层层深入),有时到下课还没有研究结束,但教学效果特别好,学生体验的是过程,得到的是思想方法,是情感体验,是个性发展,学生会学,乐学。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本身,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多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激发和爱护学生的探究热情,给学生创造探究的时空,学生的探究能力定会得到提高。
2.有效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但很多学生一般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学习中难以形成愉快体验。究其原因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被发现、创造的过程,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误解,认为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和定理的堆砌,学习就是记忆和模仿,为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使学生对数学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有效探究注重数学探究发现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像数学家一样“再创造数学”,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由少数天才创造的,而是经过努力一般人都能学好并有所发现的。教师不断为学生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深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在省特级教师孙迪如老师的指导下,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与组内的其他教师一起组织过许许多多次的有效探究(附件中有几个典型案例),教学效果显著,所教的学生在2006年杭州市中考中取得了103.6分的平均分,优秀率高达54%。有效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探究教学在真正意义上提高了教学的效益。
五、开展有效探究的建议
1.合作讨论应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合作讨论”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而课堂教学的一切形式都应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有些教师不管什么内容都要以合作讨论为方式进行,不注重合作的实效性,这是不可取的。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是可以解决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自信心的一个很好途径,如果这时仍然用“合作讨论”的方法,将会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剥夺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和享受快乐的权利。因此,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内容就应该让学生先自己探究,避免学生不加思考,盲目地听从他人的意见。学生的“合作讨论”应该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进行,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2.有效探究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不同基础、不同年级的学生探究问题的难度和教师指导的“度”是不同的。学生的有效探究是指学生本身真实的内在活动、亲身感受和体验(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有实力、有能力、有用处,对学习充满信心),而不是用所探究的问题的难度来衡量,这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衡量标准截然不同。有效探究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给出问题比较简单,对探究的主要步骤和思路给予比较明显的提示;中等层次——给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新颖性,探究步骤和思路给予简要的启示,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较高层次——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给出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解题的思路给予“暗示”,给学生创造的时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独特的想法不硬性加以干涉,师生互相讨论和诘难、相互启发和鼓舞,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指明方向,同时又从学生身上吸取思想的活力和大胆的想法,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育》初中版2006.52006.9
[2]《试论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刘东平
[3]《教学设计》盛群力等
[4]《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堂讨论出现的问题
(一)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数课堂讨论往往流于形式,不注重效果。老师一宣布讨论,前排同学回过头来与后排同学围成一个小组,每个人都在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满教室都是激烈的讨论声,当老师喊“停”的时候,声音戛然而止。在小组汇报时,发言的同学也只是代表了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小组的意见,这样的小组讨论也就成了形式。
(二)课堂讨论时间不够
教师设计了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学生讨论之后,在全班交流、汇报时,往往一、两个学生发言后,由于课堂教学容量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只好匆匆收场,很多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没有机会交流,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
(三)少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由于学生学习上的差距,在小组讨论时,学习好的学生不会等其他学生发言,而是先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学困生无所事事,甚至说闲话,不参与讨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创造讨论交流的机会。
二、合理地进行课堂讨论
针对以上课堂讨论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课堂讨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一)充分备课
认真钻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
(二)设计有价值的讨论题
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艺术性,选取能突出本课重点、难点的问题,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还要完成教学任务。
(三)创设平等宽松的讨论环境
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规则。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四)留有足够的讨论时间
讨论中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汇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课堂中的讨论交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五)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课堂讨论;静思;合理指导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69-1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新课改已是进行得如火如荼。《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中应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不应再是教师“灌、抱、喂”的“保姆式”教学。一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教师,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堂讨论应注重实效
在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艺术美的同时,要把“让学生学会什么”落到实处。“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吕叔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育只有建立在“教会学生学”的基础上,才算真正地找到了根,落到了实处。这就是语文课的“内容”,如果脱离了内容,任何鲜活的形式都只是哗众取宠而已。
“讨论”这一教学环节也是如此。讨论式教学是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合作、学会创新。我们要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锻炼,知识得到生成,而不是只有那些优秀的学生得到发展,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去思考,都在倾听,具有敢于和同学争执,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
二、正确看待课堂讨论中的“静”
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一出现沉默现象就是自己的提问或组织教学有问题,未能激发学生的情趣,引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怀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因为讨论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讨论的主体对外来的信息都要经历一个辨认、选择、加工、处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认同或排斥,不断重组信息,形成新的“模块”。“静”其实并不可怕,它恰恰说明了学生对课堂、对问题的投入程度;如果教师不因此“诚惶诚恐”,反能适当地诱导、耐心地等待,必定会等来学生火山爆发般的激情。
笔者对此感受最深的是在教《社戏》一文时:“社戏精彩吗?”“不精彩!”“可是作者为何如此怀念社戏呢?”喧闹的课堂一下变得悄无声息,气氛也沉重起来了。学生或紧锁眉头,或闭目凝思。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王×豁地站了起来:“老师,我觉得作者可能是在怀念和小伙伴们自由自在的儿时生活吧。”他的回答仿佛引燃了蓄势待发的火种。学生们各抒己见,或支持,或补充。无疑,这一两分钟的沉默,给予了他们迸放思想之花的机会。
三、课堂讨论需要合理指导
讨论是课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模式,但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会变成“放羊式”的讨论,就容易失去方向,也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组织和调控。
首先是问题的选择。应避免“满堂议”,以精要为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设置讨论的问题。能在课堂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可以多角度多层次考虑的、一些综合性、开放性的或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问题等等,都适合安排课堂讨论。问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其次是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把握。木桶里的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根,而在于最短的那块。(木桶理论)“五根手指三长两短”,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决不能容忍他们“随大流”、“吃大锅饭”,教师应明确讨论的方法和目的,让他们意识到“我”与他人,是平等的学习者;意识到“我”在讨论中,要积极参与,要虚心倾听,要分析思考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关键词:讨论法;语文课堂;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05-01
一、讨论法的意义与好处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并朝着更加务实的方向日趋理性地健康地发展,教师们也多由以前的“满堂灌”转化为关注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上来。这是教育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而讨论法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灵活、热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讨论法呢?讨论法有什么意义和好处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的体会,谈谈自己的看法。
1、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讨论能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谁也不能做旁观者。学生由被动听讲转化为主动参与,思考,自己的体验、判断能迅速及时地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这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兴趣,调动他们参与,这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
2、促思增能,培养分析创造力
讨论法能促进他们思考分析。学生们为了在交流中有良好的表现,往往更加集中注意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运用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知识积累,分析判断,冥思苦想。而在交流中,同伴的新的思想观点,又进一步点燃其思考的激情,让他们去发现、探索、思考。学生的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培养。
3、及时反馈,提高教学针对性
讨论法能较好地照顾学生的新发现、独到的思考,并及时反馈到教师这里来,进而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和不足,发现教学的问题,及时调整方向。当学生们对文本理解出现偏差时,或者对知识把握存在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及时纠正、补充。
4、交流碰撞,培养团结协作习惯
学生在讨论探究中产生情感体验,思想碰撞,这一切都依赖于团结协作、并伴随着情感交流而实现的。讨论法能培养学生协作的习惯,增进他们的团结和友谊。通过讨论,交流了思想,融洽了感情,提高了学生们与人相处、合作的能力,兼容并接纳他人的胸怀和习惯。
5、畅所欲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班级教学模式下,尽管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但公开集体发言的机会还是很有限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过讨论,很多原本性格内向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变得健谈起来。因此,长时间坚持运用课堂讨论法,必能对提高学生表达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是不是只要采用讨论法,就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呢?事实上,和其他教学手段一样,讨论法也有其注意要领,并且教师使用时必须从课堂和学生实际出发。
二、如何增强课堂讨论的有效性
讨论法如果把握不好,不但收不到教师期待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事与愿违,学生乱成一团,毫无收获。久而久之,会让学生养成懒惰、浮躁、态度不严肃等不良习惯。
1、科学合理组建讨论小组
分组很重要。科学的分组,应该是人员搭配合理。学生性格多种多样,能力参差不齐,有善于深度思考的,有偏重感性认识的;有富于创造的,有喜欢借鉴学习的;有乐于表达的,有相对腼腆羞涩的。教师在分组时,须对“学生资源”宏观整合,优势互补,让各组都能讨论起来,让人人都能活跃起来。这样,有的小组争得面红耳赤,热火朝天,有的小组则群龙无首,冷冷清清,收获寥寥。
2、合理设置讨论问题
讨论要有质量,首先是要选择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这是齐前提,是方向。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拿来讨论半天,为讨论而讨论,浪费时间不说,还容易养成学生坏习惯,败坏课堂风气。什么样的问题具有讨论价值。
3、精心捕捉讨论机会
讨论应该用在什么时候?简单地说,就是应该用在最有必要讨论的时候,用在“非讨论不可”的时候。教师抛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让学生措手不及,可能出现讨论冷场、中断,或者讨论质量低下。而且,一些学生可能自己不动脑筋,等着别人给他提供现成的答案或结论,久而久之,容易养成学生懒惰、依赖性强的毛病。
4、教师精当指导点评
讨论法固然要充分体现课堂民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毕竟是不够成熟的,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不可袖手旁观,不闻不问,而应或点拨,或调控,或总结,对课堂讨论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引领作用。
(1)营造氛围,鼓励放开。
(2)及时引导,随时调控。
(3)讨论手段多种,形式多样。
(4)调和“众议”,合理作结。
参考文献:
[1] 杨翠蓉.张振新《论有效的课堂讨论》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2005(5).
[2] 《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美)黒尔.(美)斯蒂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1.
[3] 庄《课堂讨论的四大策略与五个“避免”》发表于《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4] 崔 燕《浅议有效的课堂讨论》发表于《中学语文》期刊.
一、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课堂上只听到老师在说话,没有学生的回应,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注意力是无法坚持四十五分钟的,甚至老师的说话声正好起到催眠曲的作用,即使不瞌睡,也是人在心不在,或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如何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唯有师生互动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不失时机的围绕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用一个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把学生的思维钳住,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请学生上台板书方式和上台操作方式,这样既维持好了课堂纪律又保证了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互动可以让师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一般水平的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就算懂了,其实不然。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概念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盲目的自满情绪,这样对提高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难点很有用。特别是在学生一般认为理当如此的地方,可提出与常规看法相悖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或以题目的本身提出疑问或变换题目的条件,来拓宽学生的视野,诱发学生发散思维,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师生互动对老师而言,也是一个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些重要物理概念,老师很清楚,认为很简单,很好理解,就以为学生应该是理解了的,其实不然,因为学生毕竟是年龄小,见识少,生活经验少,分析事物的能力差,接受知识需要一个过程。老师必须多举实例,让学生在头脑里除掉不正确的似是如非的认识,建立起具体的正确的物理模型,才能真正掌握物理概念。
互动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师生互动,老师会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教案设计,授课艺术各方面的不足之处,即时地采取补救措施,避免“煮夹生饭”
三、互动的方式
(1)相互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正是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通过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通过提问,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发现自己能成功掌握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的喜悦,树立起自信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信息交流。教师也可直接表达关心学生的情感。通过提问,能够发现作业、考试中的抄袭现象,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提问不仅是老师向学生发问,也可以是学生向老师发问,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冷静考虑,合理处置。即使学生提问中显露出错误,除了要纠正错误,还要加以鼓励。
(2)上台板书方式,比如一些作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的上讲台板书,没人自愿上台就请一位上台,其他同学会非常关注台上的同学的解答过程,对照自己的解答思路,从中学习别人的经验,发现别人的错误,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学生喜欢,精神焕发,不会疲劳,记忆深刻,效果非常好。对自告奋勇上台解答的同学即使做错也要特别加以表扬鼓励。
(3)上台操作方式,一些实验课,也可以请学生上台操作,老师在一旁指导和纠正不正确的操作,对其他同学能起到示范作用,因为实验小组较多,老师不容易发现各小组的不正确操作,此法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下段时间里,学生会很顺利的正确的完成实验,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四、师生互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只提问好学生,不提差生;专提一小部分学生,冷落了大多数学生;或对差生进行惩罚性提问,给学生难堪。应该是易答的问题提问差生,答对了一定要给予表扬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心。中等难度的则提问中等的学生,较难的问题提问优等生。
(2)对解答不出或解答错误的学生不要过分批评指责,应以正面教育为主。
(3)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
一、情景激趣,引发思维
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节课时,利用多媒体把"神州五号"发射上天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配以讲解四个重要时刻,从学生熟悉的时事引入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又很好的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再如:从随意的谈话引入:"小朋友,都成过公共汽车吗?"于是随着"嘟、嘟"一声,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了一辆正在行使的公共汽车,可以清晰地看到车上有8名乘客,随着刹车声响,汽车到站。这时老师问:"汽车到站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有人上车,有人下车)那么车上还会有多少乘客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猜一猜,可以自己用鼠标移动电脑图像中的人物上车与下车"。这下学生们可来劲了,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车上的几个人"拉"下来,再把马路边上的若干人"拉"上了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生活中碰到的场景搬进了教学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动态的图像与音频信息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的表达、再现出来,使学生在细新颖而富有童趣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
二、展示过程,突破难点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回放功能,将教学中重点涉及到的知识形成的过程全部进行回放再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利用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觉察的关键点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范围之内。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鲜艳色彩、旋转的画面,直观形象地把两个一样的梯形通过旋转180度平移一系列动感的画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屏幕上生动逼真地显示了图形的剪拼、旋转、平移的过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创造了美的情景。
教育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所以课堂讨论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采用。但实验调查显示,由于课堂容量太大,钻研上不够深入及教师应变机智不够等原因,使教法留于形式、大多数教师放不开、无法受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目前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缺陷
1、讨论的问题深度不够,讨论的价值不大。
讨论的问题要有艺术性、科学性,不是每个问题都需要开展讨论,要有的放矢,要为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服务,但在平时的听课评课活动中,部分教师的课堂讨论成了求热闹的摆设。例如,第十一册《詹天佑》一课的教学。教师在个别学生示范讨论后,随即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于是,学生甲问:“詹天佑你听说过吗?”学生乙回答“没有。”①原来这样简单的问题,看似热闹,其实意义不大。
2、讨论的时间不够,留于形式主义。
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往往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是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唤醒和发展,但有些教师只是把讨论作为课堂教学点缀。学生讨论刚刚开始不久,有时甚至才发表了一个意见,其他同学还没来得及发言,教师就匆匆收场。这时,学生的思维尚未碰撞、激活,讨论尚未进入实质性阶段,而且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学生未完全弄懂,在学生“讨论”正浓时突然打断,往往使听课者和学生大惑不解。
3、讨论只涉及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并无来往。
不知是什么原因,普遍的语文课上小组合作大多即使安排了,由于事先缺乏合理的分工,只有少数学生参与,侃侃而谈,其他人无所事事甚至说闲话,不参与问题的讨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是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种课堂讨论是不利于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只会形成“话语”、“霸权”。因此,在课堂讨论时应该有意识地、尽量多地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
二、呼唤有效的课堂讨论
(一)讨论内容的精心组织。
小学课堂讨论通常只是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几分钟而已,对讨论效果如何,不作探究,讨论内容的组织更是随心所欲地进行的,而不去探讨组织什么样的内容,进行讨论才有价值,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不管什么样的内容能引起学生极大关注并能展开讨论,这是值得教师们细细探究的。
1、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精心选择能展开的内容进行讨论。
课堂讨论组织的好坏,产生的成效也迥然不同。组织的不好会出现冷场现象或偏离中心议题,变成拉瓜杂谈,貌似热闹,但无成效,讨论的议题必须富有知识结构和思维内涵,而且难度适中。讨论题的设计从以下各方面去展开。
(1)从学生认知情感方面展开。
要使课堂讨论能够展开,教师要善于寻找疑点,巧设问题,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特别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然而学生的认知过程还伴有情感因素,只有以情感为动力,以认知为依托,做到情理交融,才能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巧设的问题也能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也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培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使课堂讨论能在充满情趣而且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如:《跳水》中“孩子听到下边的叫声才醒悟过来。”有些学生问:“为什么孩子才醒悟过来?他悟到了什么?”学生你一句我一句,课堂气氛趋向。通过讨论学生们感受到了情况的危急。因为这一问题学生都有各自的见解。因此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给予了自由表达见解的机会,并且从中给予了表扬或中肯的建议,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而产生成功的喜悦感,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讨论中。
(2)从议题的难易度方面展开。
把握好议题的难易度应从学生知识的基础和认识水平为主要依据,提出问题的难易度应略高于全班的中等平均水平,因为太高和太低会导致多数学生坐冷板凳、兴味索然或对答如流,无法做深层次的展开而进行讨论,就不能达到教师的预定目标,不同的难易度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二)讨论时机的把。。
俗话说得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关键是要我们抓住机遇。时机把握的好坏产生的作用也不同。
1、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时。
启发。所以,恰如其分地组织讨论,效果往往非常良好,这种心态教师完全可以从学生课堂的回答和情绪反馈中察觉到。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应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把他们的能动性调动起来并且通过讨论,让学生不仅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磨练。
2、当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状态时。
一、有目的地讨论,把握讨论契机
课堂讨论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使师生、生生之间都能够形成信息情感的交流,可以集思广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讨论、开展合作学习无疑是学生自主学习、探求知识的好形式,它是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交往共同发展的多向的互动过程。而有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或操作不当等原因,使课堂讨论在教学实践中走入了误区。例如采取“分组式”讨论教学,一般先给出问题,最恰当的讨论契机是当学生们经过思考,开始嘀嘀咕咕地小声交流时。此时学生通过思考,对问题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行为学上讲,小声交流就是拥有结果但不明了的表现,学生开始主动交流见解,内心对完善自己的认识有比较强烈的需要。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时采用课堂讨论,效果则较好;在新课讲授完后,让学生讨论一节课的收获,以这种组织方式作为课堂小结,效果也较好。
二、关注素质发展,培养合作能力
数学课堂除了注重学生的知识目标,更应关注育人、发展的目标。课堂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教师应采取措施,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与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为全体学生,尤其为学习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堂参与机会,互相帮助,达到对不同思维和方法的解释与分享,并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全班共有的认知成果,达到知识共享,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如讨论前分好小组、学困生做讨论记录、让学生参与讨论的评价之中等。
三、考虑客观因素,谨慎采用讨论
实践表明,在学生群体中困难生较多的班级,课堂讨论效果较差。一是课堂难以控制,学生中“天南海北”聊天、思维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情况较多,开展难度大;二是学生本身知识水平限制,讨论深度低;三是学生心理“自卑”因素多,参与积极性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开展课堂讨论,应先解决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再有效地开展讨论。在人数非常多的班级,教师在开展讨论之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课前提前让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分阶段准备,防止课堂上花较多时间组织学生讨论。
教师还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及时总结,给予适当鼓励。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比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把条件中的数值变换一下,请学生仿照例题板演,然后再进行变式训练或者下一个题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切记不可以打入“冷宫”,要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并学习数学。
关键词:课堂;优质;提问;讨论;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7-02
优质的课堂提问与讨论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开展教学的重要手段与组成部分。将课堂提问与讨论科学化,将使教学在时间有限的课堂中得到最大的效率。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有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最终学生的成绩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说明单单依靠学生的热情是不够的,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的质量是关键,所以教师应该提高对优质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的重视,不能把课堂中的讨论与提问停留在表面,要善于深化课堂提问与讨论,通过对教学理论的学习以及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不断使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趋向科学化,使其真正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一、优质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的意义
优质的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已经是各个高校必要的教学程序,两者都能够实现教学信息的反馈,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启发式教学的最好体现。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设置答疑,通过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学讨论是以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开展辩论,从相互交流与学习中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二者在教学过程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设置答疑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通过提问开展的讨论也充分体现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理念。优质的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加深,更重要的是能够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在教师的提问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并在讨论中将思维保持在活跃的状态。所以,优质的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不仅使教学形式得到丰富,同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是进行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优质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课堂讨论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同时能够体现谦虚、互学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优质的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能够弥补师生双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在交流中可以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对学生得到的结论给予补充,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够使教学更加的全面,可以弥补教师在教学准备上的不足。
3.有助于实现教学信息的快速反馈。科学的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可以起到开阔学生思维、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目的,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是教师审查学生在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最好方法,能够使教师直观地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的偏重点以及教学手法的转变提供依据。同时教师能够在课堂讨论中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差异性,可以在教学的开展中对个别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监督与指导,从而实现所有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课堂提问与探讨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中,教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对课堂提问以及讨论的认识直接决定着课堂提问与讨论的时效性。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依旧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主要是因为教师对课堂提问与讨论的手法掌握不完善、认识不充分导致的,这些存在的问题主要围绕没有实现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首先是对提问的问题题目把握不准。教师对课堂提问题目的把握不准主要体现在对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上,简单的题目不仅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导致了学生因为题目的简单而降低在课堂上的求知欲。而过难的题目则会影响学生的信心,与学生的能力现状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会使课堂提问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其次是课堂提问时机把握不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展中不善于对教学情境的营造,比如在刚进入课堂,学生的情绪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就进行提问,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使教学信息的反馈也缺乏科学性。
2.课堂讨论缺乏有效性。课堂讨论缺乏有效性的原因包括对讨论问题题目与时机的把握不准,同时也包括教师的重视与自身的定位存在问题。首先是教师缺乏对课堂讨论的认识,将课堂讨论停留于形式化,即使是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也鼓励学生讨论,或者有的教师不重视课堂讨论,依旧运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次是对讨论的控制不足,教师如果不能明确地提出问题的核心,很容易导致学生的高谈阔论,对问题的解决没有意义。再次教师定位存在问题,将自己定位为讨论的旁观者,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能参与进学生的讨论中,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在课堂讨论的效果。
三、优化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的策略
在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的优化中,要将重点放在实现其有效性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了解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并对现状能够科学地分析。针对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优化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的策略总结为以下几点。
1.科学地做好选题工作。正确科学地选题是实现课堂提问与讨论有效性的关键,合适的选题是调动学生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的第一步,在课堂提问与讨论的选题中,要注意做到选题的针对性,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尽量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这样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与研究问题的动力。选题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现状,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同时要注意选题的新颖等。
2.做好提问与讨论的准备工作。教师在提问问题以及发起讨论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自己能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核心有所把握,然后做好引导学生的准备,尽量创造与选题相关的情境,在适当调动起学生积极热情的同时开展问题的提问与讨论。在课堂中,要重视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消除分歧并得到科学的答案。其次要做好对课堂讨论的把控,积极地投身于学生的探讨之中,做到善于鼓励学生等。
3.教师要善于作出总结。教师的定位不仅是问题的提出者与参与者,更重要的是教师是问题的最终总结者。教师要通过总结来给出学生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答案,在肯定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是寻找问题答案、深化学生知识层面的一种手段,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得到统一的、科学的答案,所以教师的总结对课堂提问与讨论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德营.浅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本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