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分层次教学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职学校入学人数逐年递增。这些学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般,读高中后升入大学的可能性很小,便选择读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比例最大;第二部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好,但家庭困难。希望掌握一门技术,能早日就业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这部分学生有一定比例;第三部分,初中阶段学习成绩、道德表现均不好,家长考虑到子女年龄较小,只能送到学校希望有所改变,这部分学生比例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仍然按照同一标准、同一模式组织教学,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长此以往,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不但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继续升学深造和毕业后就业的竞争能力。因此,采用分层次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施方法
(一)分层次教学法实施的前提
分层次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是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所谓的“分层”并不是简单的按照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按照学生的自身条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在授课中结合教学要求对不同的组别设置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是工科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并具有一定的动手分析能力。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第一次课,精心准备几种常见电路的教学模型,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讲一讲对这些模型的看法;然后讲授课程中的五个基本概念;在此之后利用习题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一课时,对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掌握,然后将学生分为:A组,理论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强的学生;B组,理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C组,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D组,排斥学习的学生。
(二)分层次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为了确保分层次教学后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前面合理分层的基础上,应吃透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材的要求来分解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起点,制定出每组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1、课前预习。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需将课前预习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每一次下课前五分钟进行布置。例如:在讲解“R-L-C的串联电路”的前一次课,将预习内容分成四层。第一层,纯R电路、纯L电路、纯C电路三种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中,i与u的波形图的确定;第二层,三种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中,i与u的相位图的确定;第三层,三种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中,i与u的相量图的绘制;第四层,综合进行比较,得出结论:(1)纯R电路中,i和u是同相的;(2)纯L电路中,i比u落后90°;(3)纯C电路中,i比u超前90°。这样,学生能够象爬楼梯一样,一层层准备,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努力向上走。
2、课堂教学。在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取走小步的方法,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难度提高的知识点处以不同标记作为引导,提出不同层次学生需掌握的重点;并利用课堂上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辅导重点在于A、D两组学生。对A组学生提出实践性、综合性问题,引导他们课下进行思考,使他们能够触类旁通,为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对D组学生进行督促,通过检查笔记,重点提问,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R-L-C”时,将课程内容分为五层来讲解:(一)是R-L-C的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从介绍R-L的串联电路和R-C的串联电路,逐渐过渡到R-L-C的串联电路,明确各电路的组成。(二)是端u和i的相位关系,采用对相量图的分析,由浅入深地对电路呈电感性、电容性及电阻性三种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总结。在相量图分析上有一定难度,在授课中就要重点掌握B、C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C组学生,要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以相量为突破口使他们冲破难关。(三)是端u和i的大小关系,借助于数学知识,以勾股定理为工具,最终推出R-L-C的串联电路欧姆定律表达式,进一步引出电压三角形和阻抗三角形,指出二者的相似关系。(四)是R-L-C的串联电路的实际应用,通过讲解例题引出电抗器和移相电路,可借助于多媒体展示这两种电路中u与i的相位关系。这一层内容只要求A组学生掌握,对其他组学生加以鼓励,只要做对一点都要给予表扬,激发其学习兴趣。(五)是设置悬念,在R-L-C的串联电路中,当电路端u和i同相时,电路呈电阻性,电路的这种状态叫做串联谐振。那么,串联谐振电路的定义、特点及应用有哪些呢?告诉学生这是我们下次课即将介绍的内容。由此不仅给学生留下悬念,而且为学生预习提供提纲。
3、练习及习题。为了巩固分层次教学的效果,合理编排习题的难度是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应将习题设计成巩固基础知识的基本题,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运用的中等题,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提高题三种类型。要求A组学生会做全部习题,B、C组学生会做前两类习题,D组学生完成基本题,并鼓励B、C、D组学生选做较高类型习题,在作业中加以针对性辅导,以促进学生向高层次递进发展。
关键词:分层案例教学;计算机强化训练;实践教学
计算机强化训练(计算机基础训练)是大多数高校大一新生在修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公共必修课程之后的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公共基础实践教学课程,通过该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获得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能够培养运用网络、OFFICE等信息技术进行各自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撰写排版科技论文的能力。强化所学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为之后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及计算机应用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大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计算机强化训练课程的要求主要是掌握对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办公系列软件的操作和应用(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网络Internet的应用基础。随着我国在计算机领域的不断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高校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环节正在不断发生变化,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公共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学方法尝试。本文尝试对分层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强化训练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分层案例教学法概述
通常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已具备的能力水平及潜力倾向,将学生合理地分成多组能力水平有差异的组别并区别对待,这些组别在教师适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发展。案例教学法指的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分层案例教学法则是分层教学与案例教学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全新教学法,既根据学生的课程基础和实践提高进行动态分层,又结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挑战难度更大的实践案例任务。考虑到我校实际情况和新生计算机基础的水平差异,结合我校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尝试进行计算机强化训练实践教学课程的分层案例设计,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计算机强化训练课程的案例教学内容科学且分层次完成,这样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同学能够接受知识并达到教学目标,从实际应用入手来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实践能力。
2分层案例教学在计算机强化训练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1相对准确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分层
根据计算机强化训练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结合我校该实践课程的教学学时为期一周的集中强化实践安排(计算机强化训练课程均是安排在学生上完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下一个学期),参考上一学期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成绩,结合该课程的配套实验的完成情况,同时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据此来综合确定学生在计算机强化训练分层实践教学的分层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选择更高层次的实践案例作为实践任务。
2.2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实践教学案例
为了配合分层实践教学任务的开展,同时促进教师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并将重点放到通过具体实践案例的教学来引导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高上,需要积极搜集相关实践案例,并根据实践操作的难易程度来设计实践教学案例。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在计算机强化训练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期望学生掌握对计算机应用操作的基本技能,操作系统的熟练运用,常用系列办公软件的操作和使用(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网络Internet相关操作的应用。据此进行了大量实践教学案例的搜集整理工作,并根据操作完成的时间以及难易程度进行分层,让实践教学案例跟学生的实践能力分层结果相匹配。例如,在Word实践案例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大四毕业论文排版的需要,将各专业的论文排版规范分发给学生,并提供部分真实毕业生论文给学生进行按规范要求排版的实践练习,另外将求职信的撰写和排版以及简历的制作任务也加进来,让学生的实践教学更多地进行以后要用到的实践技能的锻炼。
2.3动态管理学生的实践任务
为了在体现因材施教的同时,对学生的实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了解,尝试对学生的实践任务进行动态管理。主要是利用学校实训中心的电子教室管理软件,让学生在完成实践任务以后及时上传到教师端。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以后领取新的实践任务。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实践教学氛围,也让分层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也提高了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
分层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应用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分层教学法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信息化教育环境的结合应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性发展,本文从高中语文角度,对信息化环境的分层教学法的运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中学语文;分层教学法
引言: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为上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支持。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性教育改革,分层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改革的新型教育手段,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同步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底蕴,是社会主义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形式。
1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层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性改革,在传统教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主体[1],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同一课堂中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教育形式,分层次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多整体性与多元化相结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高中语文教育中分层次教学,可以实现高中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层次化培养,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应用效率的到大大的调高。
2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设定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
层次教学法是我国实施全面性开放式教学的新型教育形式,实施分层次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活动性作用,促进高中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开展分层次教学形式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开展苏轼《赤壁赋》课堂教学,结合该班级学生语文学习程度,将语文课程教育目标设定为初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应用多媒体,设定《赤壁赋》的画面,初级目标,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对语文课文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等诗句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语文赏析能力;高级目标设定为对《赤壁赋》文章主题的深层次把握,为开展合理有序的分层课堂教学提供完善的教学计划。
2.2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层次化开展:
开展分层次教学法,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进行不同层面的知识引导,教师应当注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教学内容层次化教学,需要在把握课堂整体的前提下开展,避免教师开展分层次教学中,使学生体味到差别对待的课堂意味,教师要妥善处理好课堂中不同层次的语文知识结构的逻辑性连接。例如:某高中教师开展《赤壁赋》分层次教学,应用多媒体,引学生设置教学情景。教师:“请同学们依据你所看到的‘赤壁’[2],对苏轼眼中的赤壁赋进行赏析。”教师主要古文原文赏析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堂回答,在课程中主题深层次挖掘中,引导古文原文赏析较差的学生进行做答,同时又将重点放在对课问中主题深层次挖掘叫困难的学生中,从而达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层次化教学的科学有序的开展。
2.3引导进行层次化课堂思考:
高中语文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深入性研究,实现信息多元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灵活性应用。例如:高中语文教师结合多媒体视频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阿房宫赋》进行赏析[3],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艺术效果的视觉传达,达到对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达到增强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成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针对班级中学生对不同语文语言的艺术领悟能力,分别从艺术欣赏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对《阿房宫赋》进行艺术欣赏,达到对班级中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全面性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了矮广阔的发展新空间。
2.4层次教学法在课后反馈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法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应用学生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表现出的不同层次教学水平,结合课堂中分层次教学目标额基本应用情况,促进高中语文学生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达到新型教育理念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灵活应用和多元化应用。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结合班级中学生语文现代文解答的基本情况,实施课堂课后作业的分层次布置,针对不同现代文理解中,对议论文和小说类题材的把握,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电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欣赏能力的作用,充分应用多媒体吗,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分层次教学,促进高中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2.5层次教学法在课后辅导中的引申:
分层教学法是体现现代教育中“生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层次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体现在课后辅导中的引申。教师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微信,微博等形式[4],与学生进行课后语文知识的互动交流,及时对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困难进行引导解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分层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我国高中生文化底蕴的培养,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结论:
分层教学法是我国实施全面性改革探索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充分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实现了高中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环境,丰富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促进高中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作者:李春玲 单位:大庆市第五十中学
参考文献
[1]常志敏.疑探教学模式在集宁一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过程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娜斯佳(ZheldakAnastasiia).近20年俄罗斯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篮球选修课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2-0058-03
1 前言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已经是较普遍的现象,在篮球选修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的研究也不在少数,纵观前人的研究,其研究普遍认为分层教学法在排球技术教学的运用优势,并重点验证了分层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教学中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值得注意的是,前人的研究对分层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中运用细节、注意事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对分层教学法在篮球选修课中的作用方面的研究不够重视,存在研究重点失衡的现象,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结合分层教学法及篮球技术教学相关知识,分析分层教学法在大学篮球选修课中的分层实施,并阐述分层教学法在大学篮球教学中的作用,旨在为教师在篮球课中更好的实施采用分层教学法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分层教学法在大学篮球选修课中分层实施及其作用及运用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需要,通过图书馆、资料室以及计算机网络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收集,整理收集的材料用于撰写论文。
2.2.2 逻辑分析法
对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并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和普遍性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帮助。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分层教学法的概念
“分层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智力、心理能力、生理机能的不同情况,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不同方式、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法普遍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在体育领域也是较常见、有效的教学方法。
3.2 大学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实施
在任何课堂中,教师都应该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则是课堂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而在分层教学法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大学篮球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教师的课堂安排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下面主要针对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进行阐述。
3.2.1 大学篮球教学课中的“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要在课堂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就是教师,教师课堂分层是否合理决定教学的成败。可见教师对课堂分层的重要性。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综合分层教学法的要求,一般来说,在篮球教学中课堂分层类型有:学生分层、教学分层、目标分层、考核分层四种类型。
3.2.1.1 分层的划分方式
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是分层教学法能否奏效的关键环节,不管是男女之间或者同性个体之间,在各方面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对学生分层可以以性别、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划分。
3.2.1.1.1 以性别分层
以性别划分层次是篮球课中最常见的分组形式,其原因在于:“男女生在生理特征、性格、身体素质、篮球技术特点要求等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课堂中常采用男、女生分班或男、女生分组的分层教学方式,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男女生其各自的基本特征分别进行教学,从而达到区别对待的教学目的。
3.2.1.1.2 以身体素质状况分层
篮球课教学中,授课班级同学在身高、体型、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存在优良之分,由于学生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会往往出现有的学生能快速领悟技术要点,轻松完成教学任务,而有的学生因为自身条件不佳,通过努力后仍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直视学生在身体素质上的差异,并根据教学的进度和任务划分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层次进行教学。
3.2.1.1.3 以篮球技术水平掌握程度分层
在进行篮球课时,教师通过一段时间观察或者经过考核后,根据对学生掌握排球技术动作的水平及其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师能准确认识学生技术能力之后,对学生进行技术层次上的分组,划分出不同技术层次的教学群体,并根据各分层学生的技术水平有针对、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潜能得到开发,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分层要进行多次分层,因为篮球技术包含多项技术(运球、传球、投篮、篮板球、战术),这样既能不混淆分层层次,又有助于学生的技术学习,一举两得。
3.2.1.2 教学目标分层
要使分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学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从教学目标上应该和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强调针对性,实事求是的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练习要求低了,优秀生索然无味;要求高了,合格生消化不良,差生吃不了。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要求。
3.2.1.3 课堂上教学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不同层次中求发展,让篮球优等生得到优化,让中等生学得更好,激发合格生的学习兴趣,使合格生也达到篮球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及格”的标准。这样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而达到最佳的效果。在篮球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个层次的学习目标,课堂检验是否达标。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中各类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的成功喜悦,更好地促进发展,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目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各层次的学生的水平、能力相适应并要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2.1.4 考核分层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考核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要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层次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幅度上,着重认可学生努力的结果,做到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评价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和进步。通过考核,对各个学生进行多次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对进步明显的提高一个层次,这样做,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努力的方向。
总体来说,分层工作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的地基,教师是分层教学的主导。另外,以上提到的四种类型分层类型在个体上是不能相互独立存在的,在一次分层教学课中,对学生分层、教学分层、目标分层、考核分层是同时存在的,也就是说它们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3.2.2 教师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分层次教学就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的,使各层次学生在经过努力后能够登上不同级差高度的台阶为目标的,但是在分层教学中,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一定要遵守一定的教学原则。
3.2.2.1 教学中应遵守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是分层教学法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在篮球教学中,教师采用分层教学要根据学生真实情况结合篮球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分层、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如何考核等各方面,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观察和制定,只有最真实的,才是最适合学生的。
3.2.2.2 教师应把握学生分层不超过三层次
层次分配原则应以三个层次为好,层次过多,教师应付不过来,将不利于教师开展教学及学生练习效果,层次过少体现不出分层教学法的优势,少于三个层次学生将难以达不到所需的运动强度,将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分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层,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学班分成高中低三个梯次是较为合适的选择,这样既有利与教学的开展,也利于能在分层一个阶段后,在对进行筛选分层,利于不断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的提升。
3.2.2.3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应注意“隐蔽”原则
在篮球教学中,无论教师以何种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应该注意分层的隐蔽性,最好的分层效果要让学生对分层“不知不觉”,切忌将分层形式公开和明显化。因为分层在学生中毕竟会产生相互比较好坏的想象,而事实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只是根据教师个人所了解的情况确定的,会有所偏差。这样就有可能使未被列入理想层次的学生,产生被歧视感,觉得教师看不起自己,造成学生的自卑感,甚至出现不满教师,对抗教师的不良情绪,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2.2.4 学生分层要遵循“随机应变”原则,忌“一尘不变”
在经过初次分层定位后,同一层次的学生因为各方面的差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之间的篮球技术水平也会出现高低之分,因此,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篮球技术水平进行重新分层,只有根据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学生分层,才能不断保持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果分层保持长期不变,学生体会不到成功和进步所带来的喜悦与激动,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篮球的兴趣下降。
4 结论
中图分类号:G63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2017)4-0074-01
一、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简而言之,分层异步教学法是指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几个小组,针对各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切实做到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制定出难易程度各异的教学计划及目标,学生可自主选取学习目标来开展合作学习,在难易度适中的前提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师进行适当引导,教学氛围也会发生较大变化。
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分层异步教学法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当代小学生竞争意识较强,且急于表现自我,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这一特点开展分层异步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个性,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打破满堂灌的教学弊端,在尊重学生共性需求下实施个性化教学,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通过师生之间的密切沟通交流,教学质量可得到优化。第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教学相长是新时期教学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充分给予学生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可以根据学生对学习的感性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有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感兴趣,有的学生会感到焦虑,而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有厌倦的情绪,通过学习的情感体验对学生分层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自己心里清楚即可,而不应该把分层公开,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且这个分层的结果应该是动态的,一个学期甚至一个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当然对学生分组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采用同质分组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分组形式。
2、目标设计和选择
在设立教学目标时目标的难度应符合每层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层次不同的学生学习目标不尽相同,对学习活动要有不同难度的要求,相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目标的设定不能过高,否则学生达不到目标而导致分层教育失败,给教学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目标不易过低,这样对导致学生产生自满情绪。当学生达到设定的目标时,要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目标制定初期,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将目标变为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将目标告诉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分层设问
在分层异步教学中,教师在提问环节也需要分层设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当中。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问题的设置是针对哪一个层次的学生以及提问的目的。可以采用同一个问题采用多种问法,层层递进,这样既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又使问题连贯,利于问题的理解,保证学生能够理解基础的问题,同时又可以了解到一些发散性、开放性的问题。在呈现问题时,先呈现出大部分人通过思考可以得出结果的问题,再引出难度稍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最后对能力相对较低的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也能够解决问题。
4、个别指导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个别指导策略,就是指对于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个别辅导,教师指导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2)当学生完成第一级的教学目标,走向高一级的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起到帮助和指引作用。(3)在学生完成教学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提点,帮助学生挖掘更深层次的知识,完成知识的拓展,开阔学生的视野。
5、练习分层策略
数学是一门重视培养逻辑性思维的学科,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把理论知识创造性的运用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而且小学生具有学得快、忘得快的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仅仅读懂了题目的道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加强练习。除了课堂上的练习,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有差别的设计赋予创造性的课后作业,通过分层练习,有益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条理清晰的把握不同层次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锻炼。
6、做好后续的课程评价
分层异步教学法实施背景下,课程效果评估的方法也要进行相应改进,教师不可通过同样的试卷检测来进行教学效果分析。针对分层异步教学法的课程评估应结合学生的进步及课程表现来进行,在不同学习基础的教学评估中,教师可通过前后学生的进步空间、学习变化制定观察表,并以此为依据结合阶段性测试成绩来进行评价,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努力,让学生在自我要求中力求上进。同时可结合师生评估来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厚积薄发,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总结: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系统性的数学知识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培养,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对学生而言意义重大,因此,基于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强大,在实际应用在,教师应掌握好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设备及环境,为学生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意识。[本文转自WWw.dYLw. nEt 语文教育论文]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autocad 中职 项目 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 教学质量
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autocad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对于机械行业,该技术已经十分普及。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力发展cda教学已刻不容缓。因此,许多中职院校已把autocda作为机械工程类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绘制各种机械零件图和装配罔。但该课程包含的内容多、容量大,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再加上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差、层次参差不齐,这给autocad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大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精选教材。强调实践与应用
中职教材不像普高教材那样固定,同一专业可使用的教材至少有几_卜种。因此,选择一本合适的cad教材对于保障学牛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大部分autocad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过大,往往面面俱到。以这样的教材进行系统教学,往往理论知识学得过多,花费课时也较多,而实践训练不足,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非常不利,也不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
根据中职教育突出实践和技能训练的培养目标,中职autocad课程在教材方面可以选择那些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方式编写的教材。这类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上主要突出了易懂和实用原则,简化了复杂和繁琐的理论知识。另外,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讲解、引导,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大量实用的绘图技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中职教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应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传统的autocad教学都是按照教材编排的先后顺序逐一讲解。由于autocad的功能较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学习时间长,而且容易使学生学前忘后,也不能整体地去把握cad课程的内涵,所学知识缺乏连贯性,独立操作软件的水平不高,只能简单地模仿和死记硬背。
因此,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autocad的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如在autocad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一系列机械工程图作为教学项目。根据项目难度的不同,教师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依次进行教学。在每一堂课中都将要面对一个具体的项目任务,从而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对本次课的学习目标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明确学习相关知识的作用,然后再以项目为主,学习相关命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的实际训练为主导。学生在执行项目的过程中熟悉各个命令的操作,积累绘图的经验,最终达到灵活应用autocad软件,提高实际绘图能力的目标。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分析项目案例,讲解需要注意的事项,并且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充当问题引导的组织者,引导学生在对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寻求项目的解决思路、方案和最终的解决办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完成autocad的教学任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为了有效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在autocad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分层教学法。所谓分层教学法就是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强度的需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成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进行分层教学以前,教师可以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比如,通过前一两次的cad操作课练习,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运用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情况,把班级的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高层次的学生,应扩大其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其熟练掌握各种操作命令,并能灵活地使用各种快捷命令绘制各种复杂的零件图和装配图,且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对于中层次的学生,要求重点是掌握cda课程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熟练运用各种命令,并能独立完成一般零件图的绘制。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为主,仅要求能绘制一些最基本的图形。由于班上的大多数学生属于中层的水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以中层目标为主。为了照顾低层次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例子开始讲解新课,并且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单独指导,尽量做到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也可避免学生因学不懂而放弃学习的现象。为了照顾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在讲完教学内容后,再给他们布置一些有难度、有技巧的练习作为课堂作业,来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这种通过对教学内容南浅入深、分层推进式的讲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较轻松地理解、掌握知识点,极大地提高每位学生的自信心,使认知水平各异的学生在cad技能水平方面都能得到逐步提高,因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创设课外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autocda课外兴趣小组是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活动的小组。开展cad兴趣小组,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促进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由于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对cad很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非常快,有利于提高cad课程的教学质量。
通过创设cad课外兴趣小组,还可以培养每个班的学科尖子生。这些学生又可以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平时的cad教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帮助中低层次的学生解决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有利于分层目标教学法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异步教学法;球类选项课;可行性分析
1 前言
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体现“创造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一些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上也进行创新与改革,如开设了体育选项课程教学模式,但是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过于严谨,教学内容陈旧,课的结构过于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等现象,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结构并没有质的变化,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1987年7月至今,武汉师范学院的黎世法在发展异步教学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异步教育学。黎教授将人类社会教学实践发展分三个阶段:1、以个别教学方式为主的古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2、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近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3、以个性化教学方式为主的现代社会的教学实践阶段。而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属于现代社会的一种个性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黎世法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认为是“同步教学”,为了区别于同步教学,并突出最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理论的特点,黎世法提出了“异步教学方式”和“异步教学理论” [1]。现在异步教育学得到了许多专家和学者们的认可,在我国已经被运用到中学、小学的其它文化课学科中,但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还没有被推广和运用。本文从异步教学法的教学特点和高校球类选项课的特征分析入手,就在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中尝试运用异步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
2 异步教学法的特点
2.1 异步教学法学。异步教育学是一种以“学情理论”为基础,以“异步教学论”为核心内容的,能有效指导现代教育实践的现代教育学,异步教学法是异步教育学的主要教学方法。
2.2 异步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2.2.1 学情理论调查是基础。学情理论指通过分析研究数以万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而建立起来的学习理论。异步教学的源头是学情理论,而最优教学方式就是以学情为条件的最优化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越符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效率就越高。因此教学前学情理论的调查为以后制定教学计划的提供依据,教学前没有了学情理论基础,也就没有了异步教学法。
2.2.2 教学过程的强调异步化。异步教学法区别班级统一授课制,强调以个性化教学方式为主,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场所。1、异步教学强调学生的六步学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紧密的结合,达到“举三归一、以一反三”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学”和“启发”,解决不同的学习问题(举三),然后通过“复习”,将“自学”“启发”解决的问题和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归一);然后用这一系统化概括化的知识作指导(以一),通过“作业”和“改错”去解决它所覆盖的一类问题(反三)。2、异步教学强调教师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首先老师就所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给学生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按其法进行思考,在学生明了学情之后,就学习中存在困难与学生进行研讨学习,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最后进行强化总结。3、异步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将教师的指导形式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统一起来,以学生的独学为基础,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情,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教育能力和自主健身能力(它们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效果能及时反馈的个性化现代教学方式。
2.2.3 教学中注重区别对待。根据学生学情调查结果,将其分成不同的组别实施教学。异步教学法首先强调学生的独学,即学生一人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以及可利用的各种学习条件,遵循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自主学习。其次注重分层教学,根据班级里学生不同的水平,将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对不同的组别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要求,区别对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与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教师和全体学)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2.4 课堂上注重互动教学。异步教学注重合作学习:主要有生生互动(同学之间的研讨学习)和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学习)。生生互动包括两个学生间的“对学”、多个同学间的“群学”和 全班一起的“全体学”。师生互动是在教老师参与指导下,就学习中存在困难与学生进行研讨学习。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同时通过组与组和组内之间学生的互帮互学,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个体需要,解决了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的问题。
3 高校球类选项课的特征
3.1 普及性和趣味性。高校开设的球类选项课不论是大球篮球、足球和排球还是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中都属于普及性较强的科目。大部分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抱着对项目很大的兴趣来到各个选项课中。而且这些球类选项课在中学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开设过,学生都比较喜欢球类项目,课堂上教师教授也比较轻松。学生有球在手,不练习基本功还可以相互打比赛,课堂上气氛较好。
3.2 层次性和专业性。由于高校开设的球类选项课首先在中学、小学的体育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属于比较普及的项目,其次选项课大部分是凭着爱好选进各个项目中来的,因此许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基础,技术水平在学生间存着较大的差别,层次感比较明显。同时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差别也较大,故学生在项目的掌握程度上体现了明显的差别,有部分学生不需要学练就可以直接参加教学考核,有些身体素质较差、有不喜爱运动的学生需要努力学习后还不一定能达到考试标准。
公共体育课教学虽然不像专业队训练那样系统、全面,但是选项课教学内容就明显体现了项目专业的特征。由于选项课教学时间至少一学期,相对较长,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出了一定的专业特点。从项目基本的技术动作传授开始,到基本的战术讲解,最后实践比赛,这一系列安排都体现了明显的项目专业特点。从教学的教师安排上也体现了项目的专业性:各校在体育选项课的教师安排上,都是本着从事或擅长某专业的教师教授某专业的项目。
3.3 竞技性和实用性。球类选项课在教学中,经常会安排许多时间进行教学比赛。如篮球、足球课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半场或全场的教学比赛。即使教师不组织,学生也经常会自觉的进行分组比赛,所以球类选项课教学中竞技性很强。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球类选项课教学内容上,在我国目前高校体育球类选项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几乎都是教授那些最基础、最实用的基本技术。比如篮球选项课主要教授投篮(原地投篮、跳投)、行进间上蓝、简单的战术配合(二过一配合、一人掩护另一人投篮等)这些都是篮球比赛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动作。所以球类选项课在教学内容上均体现了较强的实用性。
4 异步教学法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1 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为异步教学法提供了必要的学情理论条件。由于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学生在某个项目的起点和身体素质条件上均不一样,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而异步教学法首先要求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掌握整体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情的不同再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如果学生间不存在着差别起点都一样,那学情调查也就失去了意义。没有了学情调查,自然也不会采用异步教学法。
4.2 球类项目具有层次性满足了异步教学法分层教学。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由于存在着层次性特点,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不能搞一刀切,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因此在高校球类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目前最合适的教法。而异步教学法在家学中强调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的不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组别,分别进行教学,考核时同样采用不同的标准进行教学考核。因此在高校球类选项课中应该采用分层教学法较为合适。
4.3 球类项目的系统性给异步教学法提供了时间保证。异步教学法的实施,从开始的学情调查,到异步教学过程,最后到教学考核一整套环节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才能完成。高校球类选项课的开设在我国各高校现在最少也要一学期时间,一学期十几周的教学时间可以为异步教学法完整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
4.4 异步教学法能体现 “以人为本”的教学改革思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围绕着“以人为本”指导思想,怎样才能在体育教学改革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异步教学法强调学情调查和异步教学(分层教学、互动教学、异步化教学等)都是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而采用灵活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处处都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思想。
参考文献:
[1] 黎世法.《异步教育学》[M].新华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2] 黎世法.《新课程异步教学方法论》[M].学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为了改变中职生不爱学习的现状以及传统呆板的课堂教学,作为专任教师,我们不断尝试采用各种不同的教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他们懒动手的课堂现状。基于这个教改的背景下,课题组萌发了本课题研究的想法,尝试将递进教学法应用到中职计算机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去。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S.布卢姆,在美国J.B.卡罗尔“学校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创建了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该理论提出了掌握学习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必须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依据布卢姆及其同事对掌握学习教学实施步骤的论述,掌握学习教学的程序概要为:为掌握学习定标、定向,为掌握而反馈-矫正,为掌握而分等。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给小课题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的对象、目标、内容
(一)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13级平面1班、平面2班和网络班、14级平面班、网络班、动漫班的学生,以13平面1、网络班、14动漫班为实验班,13平面2班、14平面班、网络班为对照班。
(二)研究的目标
尝试通过利用递进教学法,设置多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中能有所收获,改变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邮植僮餍巳ぃ提高学生参加市技能竞赛的成绩。
(三)研究的内容
1. 将课堂的一体化实训目标分割为多个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找得着自己能举手可及或跳一跳就能触及的目标,各取所需,从而提高学习兴趣。2.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实用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逐步完善课堂活动评价体系,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阶段、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方法
1.采用资料收集法、文献法了解当前我国对于递进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支持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2.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对一体化教学中学习操作技能的看法、困惑。3.采用课例研究法、集体研讨法,以观摩课等形式进行研讨,探寻设置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做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5月立项到2015年5月结题,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4年7月)
(1)文献资料研究
课题组深入学习了《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分层递进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课上的应用》 等有关的文献资料,找到了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也比较深入地了解了当前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利用。利用学习到的知识以及此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该课题的研究目标、范围、方法等进行了反复思考并作了具体的分析,初步理清了下一阶段研究的思路。
(2)进行调查调研和分析
课题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设计了前期《调查问卷》。2014年7月,利用学生放假前的时间对13级计算机专业学生就分层递进教学法进行前期问卷调查,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独立回答;9月份对14级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前期问卷调查,两次共发出227份问卷,回收问卷22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227份,有效率100%。
(3)选定实验班,制订研究方案
经过充分的文献资料研究、调研、访谈和讨论,课题成员统一了研究的思路,制订方案,选定实验班。以13平面1班、网络班、14动漫班为实验班,13平面2班、14平面班、网络班为对照班。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实施,在2015年4月份进行总结。通过递进教学,希望能提高计算机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实施阶段(2014年8月―2015年3月)
(1)制定分层递进教学策略及操作的具体要点(2014年8月)
1)教学目标分层递进
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为每个层次的学生量身打造相应的教学目标,它包括基本目标、应用目标、拓展目标。
2)教学内容分层递进
为了与教学目标对应,将理实一体化课堂的知识点划分为基本知识点、提高性知识、拓展性知识。基本知识点是最基本、最直接的部分,是专业课必不可少的部分;提高性知识是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稍微变转后的部分;拓展性知识是前两者的提升和发散,要求会更高。
3)实训练习分层递进
在教学过程中,因为目标和内容是分层的,所以实训练习也相应地划分为不同层次:基本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它们层层相扣,由浅入深。基本练习是该专业课中每位学生都要掌握的技能,单一的技能,只需要直接应用知识;提高练习是在将多项单一的技能合并应用才能做出作品的,要求能灵活结合、应用知识点;拓展练习是在灵活应用知识后,进行自我提升的练习,会插入一些课外的知识,以培养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
4)教学对象分层递进
根据分层递进教学需要,教学对象也需要进行分层。首先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以前的学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后将他们分为ABC三层。对于不同层次学生作业有不同的要求,C层次学生只要完成基本练习,达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目标,学有收获,有成就感,逐步培养学习和动手兴趣。B层学生要求完成基本练习,收获了成就感后,要求继续完成提高练习,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并努力向A层靠拢。A层学生除了要完成基本练习、提高练习以外,要挑战拓展练习,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提升,这一层次的学生是专业学习和技能精英,一般都比较灵活,接受能力强,应多点要求他们进行创新和创意练习。
5)评价体系分层
在本课题研究的策略中,每一层次的评价都分为A、B、C、D四个等级,A为最高,D为最低。对于C层学生来说,完成基本练习一半以下的评D;完成一半的评C;全部完成基本练习评B;尝试去做提高练习的评A。对于B层学生来说,只完成基本练习的评D;完成基本练习、提高练习一半以下的评C;完成基本练习和全部提高练习评B;尝去做拓展练习的评A。对于A层学生来说,只完成基本练习的评D;完成基本练习、提高练习一半以下的评C;完成基本练习和全部提高练习评B;完成包括拓展练习在内的所有练习的评A。
在这个评价体系中,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被评到A级,主要体现出鼓励学生努力向高一层次靠拢的思路。只要学生能表现出本人的努力,就能争取到评A级。同时,评价分别由学生评价、小组长评价、教师评价组成。
6)分组合作策略
在将学生划分层次后,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合成三人或三人以上小组,由技能较好的组员担任小组长,开展互帮互学,小组内各层次组员互相合作学习、讨论、交流,互相帮助,解决疑难问题,也充分发挥A层次的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
(2)按照分层递进教学策略进行教学(2014年9月)
课题组成员按照计划在实验班的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堂中有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互相进行研究,寻找解决办法。
(3)中期研讨,检查分层递进教学法实施的效果,对分层递进教学法进行调整改进后继续实施。(2014年12月)
课题组教师认真开展研究,将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论文、案例、课例等,并积极编写校本教材。
3.总结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
对照课题方案进行全面总结,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做好相关资料的整理和成果汇编工作,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与成效
(一)成果一: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实训练习,主动向高一层次发展,减少了厌学的情况,也保证了学习的量。(二)成果二:自研究开展以来,学生学风得以改善,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精英学生的技能提高得很快。学生参加省市学科竞赛、江门市中职学校技能竞赛的成绩获得突破。2015年参加江门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竞赛获得二等奖3人次,三等奖10人次,参加竞赛的学生全部获奖。(三)成果三:教师的组织教学、教研能力得到了发展。(四)成果四:逐步完善形成一体化教学中进行分层递进教学法评价办法,有效地补充了专业教学的评价体系。(五)成果五:撰写了研究报告、论文、课例、案例、反思等,编写校本教材,开展公开课和观摩课。
六、研究的反思
(一)存在问题
(1)由于在教学过程前对学生进行了分层,在实施过程中明确了不同层次学生应该完成的不同层次要求的实训练习,所以容易导致贴标签效应,引起个别学生的抵触情绪。(2)部分A层或B层学生在完成相对容易的基本练习、应用练习后不再主动向更高层次任务挑战。(3)C层次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有应付式学习的现象。(4)在分组进行练习过程中,有些小组长未能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只顾着自己的练习,不能很好地帮助到小组成员。(5)在研究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理论和实施支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难以提炼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体育课;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0-013.9]
1.前言
纵观人的整个学习生涯,小学阶段的学习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行为等为以后的学习产生着重大的影响。而在小学学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其重要的课程——体育课,就是一例。在当前推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树立“以人为本,健康教育第一”的教育观念,逐渐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模式下的教育目标、任务、过程和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提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过程就成了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对人学习生涯影响最大的小学教育的体育教育课程也就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那么更好的对小学体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被提上日程。
2.分层教学法的含义
目前,对分层教学法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解释。曲宗湖在1999年提出了“分层递进教学”的概念,即分层递进教学不同于传统的分组教学,其特点就是把技术水平接近的学生安排在同一层次组成小组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办法帮助下层学生向上层学生靠拢,上层学生更加优化,使各层面学生共同进步[1]。这是对分层教学法的比较早的定义。又有学者将分层教学法定义为,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层次把学生分出不同的组别,并加以区别对待,是“因材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2]。
也有学者将分层教学法定义为,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教学总体目标,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要求分组教学,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在这其中强调以学生为主,注重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关联[3]。
而本论文认为分层教学法,是根据课程的需要所要达到的整体的教学目标,将同一个教学班中有较大差异的教学对象,根据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并对每个教学层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在小的教学周期内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完成不同的教学任务,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每个教学层次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终使全部的教学层次都能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的分层原则
根据传统的教学法的教学程序,提出了分层教学法的教学程序的六个步骤,即教师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讲解学习内容、教师示范学习内容、学生自主练习、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进行总结,从而制定出分层教学的分层原则。
3.1 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原则
体育活动本身是一个体力与脑力综合活动的过程,它需要多种练习的整合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而在体育课中,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有差异,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强,在体育课上表现得较为自信,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运动能力较差,在完成体育项目时总是表现得很吃力,在体育课上很容易失去对体育的兴趣。要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又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课中运用分层教学法对其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把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评作为体育教学的分层原则。
3.2 学生兴趣差异原则
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做事成功的先前条件之一,一个人的兴趣表现在外部事物上可以称之为个体心理倾向,要使体育课能较好的进行,让学生学有所获,在体育课上教师教学时就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的兴趣,即学生的个体表现于外在的心理倾向,而且还要针对某些学生对体育兴趣淡薄的和没有兴趣的,教师要培养其兴趣,这也是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时重要原则的体现之一。
3.3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原则
教师根据学期设计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把这些教学目标细化为若干个小目标,如基本目标、中等目标和发展目标等,并将这些目标根据情况运用到体育课中,以此完成体育教学目标。
4.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中运用的优点
4.1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
这是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小学体育课程中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之一,小学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运用分层教学法将小学生按照年龄、身体状况、身高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的形成,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基础和为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作铺垫。
4.2 符合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的教学原则
在运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面临的对象相对较特殊,因为小学生比较容易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小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认识、体育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都相比其他年龄阶段的较差,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法时,必须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是学生学有所得,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4.3 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生对事物的注意力和兴趣有很大差异,在体育课上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直是小学教师们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之一,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小学体育课中,把注意力和兴趣爱好相似的同学被分到一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小结
在运用分层教学法时要始终以健康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为目标,让小学生从小喜欢体育,培养对体育的爱好,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体魄的形成,切不可为了目标而无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和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体育课中要求教师细致入微的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实际,课上教师要多用激励的语言,以鼓励为主,课后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和自身的教学进行总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体育课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让师生之间教学相长,优化教育过程,做到“各得其所”,从而达到师生喜悦,生生喜悦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俊平.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体育科研;2002;01
[2]任莲香.高校新生体育课分层教学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
[3]刘朝建.体育课分层法教学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0;02
[4]叶东惠.高校体育课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1999;03
[5]孔宜玲.新课标下“分层教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关键词:机械CAD;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一种微机辅助设计和绘图软件包,是当前最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利用各种指令绘制各种图样,涉及工程分析、数据管理与数据交换、文档处理以及软件设计等方面的综合性新技术,成为人们对产品或工程设计进行显示、修改、输出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传统的CAD实习的模式也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单调的机械训练、缺乏新意的课题,内容枯燥,使学生在基本技能的练习中极易疲劳,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没有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在CAD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将AutoCAD 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习机械CAD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掌握扎实的制图理论和熟练的计算机绘图技巧。
我们将Auto CAD可以看作是一种绘图工具:显示器可以看作是图板和图纸;鼠标和键盘可看作是铅笔,直尺和圆规。CAD里的工具还要比手工工具丰富的多,它极大地提高了绘图效率和绘图质量,是手工绘图效率的10-20倍,是机械设计及制图的一场革命。在教授机械CAD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把握好以下方面:
1 唤起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唤起兴趣是课堂效率的优化提升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获取成功的源泉,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保证。CAD实训课要上得扎实、上得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关键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CAD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以CAD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和愉快合作的舞台。计算机清晰的绘图界面,轻松的输入、输出方法,迅捷的绘图速度,很多同学瞪大了好奇的眼睛感到十分地不可思议。两张图纸一比较就有了明显的差异,CAD出的图纸标题栏、字体、线宽、线型、标注等规范统一,纸面干净,整体给人感觉很舒服。这样一来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渴望带领学生进入了钻研CAD的殿堂,学习态度也由以往的被动变为主动。
2 采用分层项目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分层项目教学法由根据学生实际划分层次,提出不同层度的要求,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服务者。
2.1 分层次
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于初、高中、中职及社会青年中,他们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对学生进行动态分层。对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度的要求,设计出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使认知水平较差的学生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也逐步提高。
在CAD教学教程中,分层次尤为重要,以中等生为基准,兼优等生和差生,采用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解答的质疑法。既安排统一授课的内容,又安排不同层次的作业训练,这是关键,学生共同练习,教师个别辅导,从而在多样化的、开放性的作业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培养想象力,发展创新能力。
2.2 项目设计
一般的教学流程都是从基础的命令讲解到实例的应用,而学生在学习基础操作之后,面对多而庞杂的实例却不知道如何下手。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堂课下来学生只会做老师演示的命令,不会举一反三,不知道在面对具体工程图纸时应采用什么方式来绘制。根据《AutoCAD》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将课程设计为很多个项目阶段,每个零件都是一个项目,实训内容以多套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和加工过程为导向。各个项目之间在难度方面逐渐增加,从而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掌握零件的设计与加工技术,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2.3 教学实施
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做促学”。教师在布置项目任务时,通过相应的讲解及演示,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教师担当项目实施中的引导者和教学服务者的角色,一切学习探索过程围绕项目的实施进行,学生完成了项目制作,也基本达到了教学和训练的目标。教师在每次上课过程中通过对作业的点评,把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一些梳理,同时指出学生项目作业完成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学习既学到技能又掌握了知识。
2.4 成果激励
成果激励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加强实训教学的考核对增强学生实训的自觉性,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实训中,每天规定学生完成一定的工作,然后根据完成的结果进行考核评分并进行评比展示,形成了同学们为了做出成果而努力形成学习风气。
2.5 教学效果
我们通过旨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培养了学习兴趣,积极自主地学习,进行知识的构建,拓展了思维,掌握了学习其他技能软件的自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把教材上的知识跟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综合就业能力得到提高。以提高学生技能和素质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实施CAD类课程项目教学,每个项目由由若干个明确的任务组成,每个任务又有“跟我一起学(知识点)”、“跟我一起做”和“你来做一做”等教学内容和师生互动、学生实践等环节,由浅入深、层层相关递进。这样,将知识点穿插于各实践活动项目中,学生能够学有所用,达到立即消化知识的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AutoCAD》课程中利用项目式教学法,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但与此同时,利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它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专业设计和操作经验,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3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努力在课堂中营造教师愉快地教和学生愉快地学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变“厌学”为“好学”,把愉快性原则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真正使课堂教学在愉快中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比如,故意“犯错误”让学生吸取教训。在104601班点评学生修剪命令时,我故意把图纸显示缩小以后做快速修剪,做完以后把图纸放大,很多没有剪干净的“小尾巴“露了出来,有的同学在偷笑。我相信这样一次“犯错”会让很多学生对修剪命令的理解更深刻的。而在给学生讲解如何在图纸中输写文字和标注尺寸时,故意不设文字样式,导致输写的文字变成了“?”,直径标注Φ也变成了“?”。这是很多初学CAD的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我就故意先把这个“错误”犯一遍,然后告诉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样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的更扎实了。实践证明,把层次目标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引入到CAD课程教学,教学效果比以往提高了很多。总之,学生参与是动力,分层教学是关键,项目实施是过程,师生协作是保障。只有教师会导,学生会学,CAD制图的教学质量才会得以切实提高。教学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选择、设计、组织各个教学项目,这样既能体现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特征,同时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顾元国.关于提高制图课教学实效性的探讨[D].职教论文.
一、概况
为了改革“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启动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初期实验研究工作。1998年9月被立项为县级科研课题,后又被批准立项为安徽省1999年教育科研课题,下达文号是“安徽省教育教委会文件教科研(1999)01号。”我们组成了30多人的课题组,组织了近百名中学语文教师,历时三年,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主要步骤是:拟订实验研究“子课题”44个,供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确定实验校、实验班和实验教师;课题设计者巡回作本课题的讲座,并将其撰写的研究论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印发至各校;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交流和总结各地在实验研究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观摩教学”活动,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示范课’教学”活动等,使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展开。根据本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安排,实验研究定于2001年8月结题。
二、方法
(一)启动。1997年下半年课题设计者提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课题后,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支持,随即深入学校进行广泛的宣传,所到学校的老师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进行实验探索,笔者又将该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设想,结合实验教师教学实际,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发至各校。老师们对课题的目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主动进行研究和探索。他们在探索中越发 认识了它的价值,积极性越发高涨。为了引导该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 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笔者又拟订了30个研究“子课题(后来增加到44个),让老师们在综合实验的同时,侧重研究一两个“子课题”或作老师撰写时的选题参考。由于“子课题”系单项或微观命题,教师难以孤立地深入地研究,且缺乏操作性,又无法测量,故不鼓励教师申报“子课题”作为实验课题。同时,一开始还有这样的考虑:因为我们的实验是探索性实验,尽管实验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也有失败的可能,一旦“点”上的综合实验失败,那木“面”上的“子课题”实验就失去了依托,就会造成损失。为了指导面上的实验操作,笔者又撰写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再探》、《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探》,提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回答了老师在实验提出的问题。至此面上的实验便在较为完整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为了使实验有组织地进行,我们还成立了三十几位教师组成课题组。
(二)发展。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
题。笔者深入到十几个乡镇和多所中学听评实验课,作本课题的讲座等。1999年10月被确立为省级科研课后,我们立即以科学的力法指导和规范实验工作。先后确立了严桥初中、旭光初中、赫店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校,还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确定了实验班。实验教师周可学、肖晓、丁少国、王开东、汤金玉、汪精平、马启群、丁•传铎、邢杨荣等老师,三年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实验,取得可喜的成果。同时面上的实验也//.3-间断。为了及时总结课题实验的实践经验和阶段性的成果,理清本课题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思路,进一步深化其理论研究和交流实验经验,我县分别于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和2000年12月召开了三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无城、石涧、严桥、白茆、太平’、二坝、泥汊、牛埠、赫店等乡镇和学校也分别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公开教学”和研讨会。全县绝大部分中学都把本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纽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列入了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三)深化。为了引导老师们的研究和探索沿着预期的目标锲而不
舍、扎实有效地进行下去,我县将“点”上实验教师的经验总结和在
省、市、县获奖的部分论文和优秀教案编印成册,供老师们内部交流, 1999年11月13日我县在旭光初中,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观摩教学’和说课活动”;20阗年11月28日在无为中学举行了“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示范课’教学”活动。以示范引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该教法引入了我县中学语文教师们的课堂。
(四)策略。一是我县中学语文教师均可自愿报名参加课题,也可以自由退出,凡一学期不进行教学实验,不撰写研究论文者,视为自动退出本课题组,即不在是本课组的成员和实验教师。因为本课题的实验是“志愿者”的行为,依靠的是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无强迫约束的手段和理由,只能以“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名号的微薄诱导力量劝阻畏难者。而对长期坚持实验者,我们及时为其总结经验,并给他们提供信息和理论帮助。
二是分阶段实施,即“先死后活再创新提高”。第一阶段一律运用“四阶六步”进行阅读教学,先在“必然王国”里运作。这就象新战士学打枪要“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中心”一样,先掌握要领,练好基本功。第二阶段,因在第一阶段“死”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寻找解决“四阶六步”在不同课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逐步使教师依照本教法的要义及其操作要领,灵活运用“四阶六步”,即可以单独使用某“阶”某“步”,又可以综合、变序、交叉使用。第三阶段在深入实践,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各自异步推进教学的实际需要,再创编其变式,既可以不断丰富本教法的内涵,又可以在体现本教法的共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展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色。第四阶段,逐步使本教法达到前瞻性和适应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灵活性和操作性的统一,逐步进入异步推进教学的“自由王国”,达成锻炼和提高教师,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是点面结合。我县既有实验校,也有实验班,也有许多志愿兵在当“无名英雄”。因此要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让“点”上的教师严格按程序操作,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让其出“纯品”,然后在“点”上进行“观摩教学”“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展示“正宗套路,’,让“面”上的教师听、评、学;同时让“点”上教师听到“面”上教师的意见,并学习“面”上教师在“自然环境”中实验的经验。同时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既推广“点”上的经验,又捕捉“面”上的“闪光点”。还编辑本课题的论文集供内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样不仅丰富了本课实验研究的内涵,活跃研究气氛,而且还兼顾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选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反映学习语文循序渐进认知规律的教学程序和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步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将课题设计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理论推向各位实验教师的课堂,接受检验,及时修正错误,并在广泛的实践中丰富、改造、创新、完善。如《初探》中编制的教学程序操作性不强,且与分层教学没有区别,我们就忍痛割爱,最终确定了老师们乐于接受的“四阶六步”作为
本教法的基本模式,深受实验教师们的欢迎。
五是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研究的信度。
三、结果
(一)构建了基本教学模式。经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反复验证,最后确定了本教法的基本模式——“四阶六步”。“四阶”
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同步教学——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一课外练习”。这每“阶”每“步”都贯彻了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思想;每“阶”每“步”都有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分层启动方法:都溶进了学法的指导和习得。因此,这“四阶六步”既是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的系统体现,又是分层教学和点拨教学的有效载体。(详见:安徽无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介绍,《语文教学通讯》2(》01年第6期)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成功地将全班的、分组的、分层的、个别的教学方法融汇贯通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异步推进,而且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异步推进,它把层次教学和点拨教学的理念溶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有序地展开。形成了依“序”而“活”,“活”中有“序”的教学特点。本模式还充分顾及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教学常规和习惯?就是每“阶”每“步’’的名称也采用了大家常用的术语,使老师们感到亲切和顺手。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老师们乐于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健立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机制。一是因材施教的机制。它打破了“—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教学目标更为分化具体,教学内容更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具有立体交叉性,为课堂开辟了多向交流的渠道,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机制。它根治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先生讲,学生听“一讲到底”、“满堂灌”的陋习。因为“异步推进”的课堂是容不得“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自然成了“犯规”的行为。同时教师也没有时间给每一个学生来一个“一讲到底”。教师只能用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进行“精讲”,学生相对有了充裕的时间“多练”了。三是教学的内控机制。在“四阶六步’’中,“四阶”是学生学习语文循序渐进的四个认知阶段,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异步推进; “六步”中的每一“步”都是面向全体、分类指导, 旨在推动全班学生异步前进。同时“四阶”是“六步”的目标系统,“六步”是“四阶”的操作系统。如“指导预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引读感知”,“同步教学”是“启读”,“组织讨论”,“异步训练”和“课堂小结”是“演读演练”,“课外练习”是“运用迁移”等。这样每“步”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就会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就能步步登高,拾级而上,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与系统效应,可有效地防止负迁移。
(三)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因课题实验的需要,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理沦,研究教法;并主动地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改经验。县教委每年举行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他们要登台发言,全县每年进行本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他们要撰写论文、实验报告、总结和教学设计等。各乡镇学校还举行了多次课题研讨会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他们都要一展身手。我县实验教师周可学同志代表本课题组在巢湖市20m年教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省市教科研部门专家的好评。目前全县已有几十篇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论文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省、市教科研沦文评选中获奖。
2000年我县举行了第二届“教坛新星”评选活动,共有几十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平,而只有8名教师经学校、乡镇教办室和教研片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参加了县级复评,而这8人都是本课题的实验教师。经过县评,有6人被评为县级‘墩坛新秀”,2人被评为县级“教坛新星”。这2人又评为市级“教坛新星”。可见在本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增长了才干,练就了高超的教学技艺,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促进了农村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以其指导思想明确,操作方法方便,赢得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欢迎,并激发了老师们的教改热情。三年来,我县已有近百名教师成功地将该教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的无“法”无“序”状态。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天天喊教改,但总觉得教改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通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教改已走进了自己的课堂”。大家知道,在农村推动教改难,坚持教改更难。而本教法有有形的模式和制约的机制,有明确的目标和浅近的理论,使教改永驻农村课堂成为可能。在高职评审或在平时的教学调研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些偏远的深山区和深圩区学校的老师们备教批都采用了本教法,就连一些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也将本教法运用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我县许多语文教师已初步尝到了本教法的“甜头”,现已形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改。
(五)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实验三年多来,各校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采用抽样的办法,将以下实验斑有关实验数据列表(或叙述)如下:
表一:严桥初中四个班初一入学成绩
表一:严桥初中四个班初一入学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一(1)6070.940%0 实验班
一(2)6268.937%0 对照班
一(3)6370.239.70%0 对照班
一(4)6268.635.50%0 对照班
表二:严桥初中1997—1998学年度参加巢湖市初一学年末统一考试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一(1)6080.863.30%17% 实验班
一(2)62 73入42%0 对照班
一(3)6372.441%0 对照班
一(4)6269.638.7%0 对照班
表三:严桥初中1998-1999学年度初二学年末考试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二(1)6086.780.20%3.4 实验班
二(2)6075.750%0 对照班
二(3)6174.349.10%0 对照班
我校“异步推进教学法”的研究于1999年9月向县教研室中报的课题,属“中学语文异步推教学法的子课题.经过实验组教师两年时间的研究与实验.形成了“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研究的阶段性成效.一改过去陈腐的作文教学模式:即指导、写作、批改、讲评的“一刀切”.表现为题目教师出.提纲教师拟,文章教师批,优劣教师评。教师“扶着走”、“一言堂”,根本不看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性和动态性.学生对作文视为苦差事.为了克服这些弊端,我们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和作文能力结构及初中生作文能力发展规律为依据,以“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四阶”、“六步”模式为指导,大胆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的“异步拟题”、“异步指导”、“异步训练”,“异步批改”、“异步评价”的“五异”作文教学法,并在全校的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可行性的研究.
二、实验目的:
l、运用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法旨在让每个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探索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3.验证“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一“四阶”、“六步”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四阶”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一同步教学一分组太论一异步训练一课堂小结一课外练习)
三、实验概况:
1.实验时间:1999年9月~200l年4月。
2,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人数52人).(二)班为对照班(人数50人,跟踪测验对比。
3、实验方法与结果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两班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情况。见表1、表2。
表l实验前两班学生对作文课学习的兴趣调查表
组别类别人数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讨厌不表态
百分比
实验班人数8人25人12人5人2人
百分比15.4%48%23%9.6%3.8%
对照班人数7人26人10人4人3人
百分比14%52%20%8%6%
表2:旭光初中初三实验后两班学生对作文课学习的兴趣调查表
组别类别人数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讨厌不表态
百分比
实验班人数24人20人6人2人0
百分比46.2%38.5%11.5%3.8%0
对照班人数9人23人15人2人1
百分比18%46%30%4%2
从表中可看出实验前两班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情况基本一致,但实验后情况就大不一
样了。这说明实验“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的
潜能。
(2)实验对比法:
将实验班按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班按传统的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在同一老师,相同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情况下,组织考核,根据“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为标准评分,并对两班成绩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见表3,表4。
表3实验前两班作文考核检验表
实验班对照班均差t值p值
X1S1
68.8513.8X2S2
6812.7X1-X2
-0.1t
-0.025p
p>0.05
表4:旭光初中初三实验前两班作文考核检验表
实验班对照班均差t值p值
X1S1
82.855.71X2S2
67.68.69X1-X2
15.25t
6.56p
p<0.01
从表3、表4中可看出两班作文成绩在实验前无显著差异,而实验后作文水平有了显著性差异,P<O.Ol,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
四、原因分析
实验班学生两年后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是我们在实施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时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把握四个层次,即①摸清学生底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划线分层教师对学生胸中始终有一本活档案。②训练体系分层,依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训练目标序列,(如:初一年级着重进行记叙文训练,包括叙事、写景、写人等训练;初二年级继续写记叙文.着重进行说明文训练,包括实物说明、事物功能说明、程序说明、事理说明等;初三年级继续写记叙文,着重进行议论文训练,包括一事一议、论证方法、想象作文等),使写作文过程有序化。同时还将训练内容分成若干有序的单元或专题,一次训练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从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到个别辅导都围绕训练专题进行突破。绝不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如记叙文可分为记人类、记事类、描写类三大块,每一块再划分,如记人类又可分为“记一个人”和“记一群人”两大类。说明文可分为说物式、说理式、说事式三种类别。议论文可分为阐释式(以正面立论为主)、批驳式、关系式(以辨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为主)、引申式(从寓言、故事入手引出哲理)、评述式(读后感、评论等)。这样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形成稳定的训练序列.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目标分层:对异步学生实行异步定标,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训练中都能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内达标或超标。④评价分层:以异步学生个体的纵向对比作评价标准,教师始终有一本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推进的动态发展档案(二)讲究三个“注重”。即:①注重文前的异步指导和文后的异步评价。如:学习《卖炭翁》一文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提出了不同的写作要求,A层(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将此文改写成白话文即可,A层中若再有困难,就降低要求,只要把文中情节叙述全、叙述通就算达标,若能重新构思情节讲述就算超标。B层学生中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充情节,丰富内容改写就算超标。c层学生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情节,文句流畅地表述还要求他们充分调协自己的感觉器官。力争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渲染那天气是如何的冷,老人是如何的苦,富吏又是如何的酷!这样的异步指导,避免因目标单一过高,使差生产生畏难情绪。另外每次作文后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千方百计、不拒形式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尤其是差生,哪怕是有点滴进步,都要适时指出来表扬一下,让他们谈谈写作的收获与体会,对写作产生好的情绪,使之喜爱作文.愿望作文,从而感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评分时也是异步给分,只要是进步的习作都舍得给分,用分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班内成立TA.个学习小组,组员优、中、差搭配好)比学赶超,相互竞优。有的学生一改再改,作了再作,老师讲评后,主动重写,让我再给他评分。如班上的“数学王子”高
伟,原来作文水平较差,有一次交来作文(《我们的教室》)不到半天,竟跑到我办公桌前要求再拿回去重写。一年下来,他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目前语文成绩也是同年级中的学科尖子。②注重每次习作的评注:先要求学生在作文过后立即给自己加个评注(一般要求指明写作思路、写作缘由、心得感受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写。其次是小组内质疑评议:让学生间互评互改,并将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讨论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请老师帮助,最后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点,反馈指导,让学生每写一得,掌握技巧,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写作兴趣,而且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评价作文能力。③注重平时的广泛阅读和创设最佳的写作环境: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崇尚开放型的大语文教学,走向社会,认识、熟悉周边生活,再来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定期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讲演会、故事会、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广学博览,常记常忆,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定期出黑板报,刊登历次作文中优秀之作,创设最佳的写作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焕发才华,激感。增强表达的欲望。
而对照班采用的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法。(一)教师拟题“一刀切”;(二)教师指导“一锅煮”,眼中只见教材,不见学生,学生在教师眼中也都是“千人一面”,没有差异;(三)布置训练时目标是一致,差生望目标而怯步,无从写起,结果抑制了他们仅有的写作兴趣,最后有的差生索性就不写了。这样恶性循环,越不写越差;(四)评讲教师是一人包到底,批几条眉批与总批,学生连看也不看。实践证明,实施“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法”,不仅教者能从繁重的批改中解放出来,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确实有所提高,改革传统的教学法已势在必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形式的作文教学更贴近了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每个学生都能带来自我写作的欲望和获得成功的体验,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2、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使学生习作的文风发生了变化。以前同一标准下的作文,学生总是无病、假话连篇、机械模仿、东拼西凑,实验异步推进教学法。异步学生异步设标,而且坚持写作向生活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解决了“源”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写真写实了,从而文风发生很大的改变。
3、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习惯从文到文地指导,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习惯包办代替,忽视对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习惯随意性作文.忽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有序性、实用性等。实施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后,这些观点都得以改变。
4、异步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理。每个学生在每次训练时都能目的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从而拾级而上,对学生有提优补差的效果。
5、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法,既承传教学上传统的经验,又广纳新思想、新方法,可行性强。
当然,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提高写作能力非一日之功,还须一番努力,我们只是通过实践初见成效而已,不妨让同行们试试。
(二)建议:
l、从小学开始就应重视作文教学,教师不可将它视为阅读教学中的附庸。
2、教帅在作文教学中,除对学生进行智力因索开发以外,更多的应考虑如何调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态度、习惯等心理品质),因为差生很少是先天就差,而是我们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忽视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泳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已经作为一种健身运动逐渐得到普及。作为高校来说,更好的发展游泳运动,普及游泳知识更应该走在前例。目前我国的很过高校都开设游泳课程,普修课,选修课等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游泳运动,但在游泳课的实施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游泳的教学方法就是重中之重,逐步完善游泳教学方法是各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2、传统的游泳教学方法
传统的游泳教学方法沿用了体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比如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和完整法以及错误动作法、重复练习法、交换法、竞赛法、程序教学法、模式教学法等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的学者不断提出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提出应当重视“快乐游泳”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观念上应该有所改变,不能再以竞技游泳教学为中心。将各种游泳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更有利于高校游泳的教学。
3、高校游泳教学方法的应用特征
随着高校游泳教学的不断认识和不断改革,游泳教学观念逐渐由简单的泳姿的掌握到快乐游泳。让高校游泳更加社会化、大众化,易让高校学生接受,而不是单纯枯燥的体能训练,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里掌握游泳这以生存技能。所以,高校游泳教学方法不断的接受新的元素,逐渐的进行自身的完善。
(1)游泳教学的讲解法和示范法。讲解法也即语言法,是指教师正确的运用语言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教学内容和动作要点的理解,促进学生对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的基本方法。动作示范法是游泳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同时也是最直接和效果较好的一种直观方式。它是教师(或所指定的学生)以具体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要领和方法。示范和讲解有机结合,在游泳教学过程中,示范特别重要,直观地观察动作有利于学生观察动作的实质,迅速、准确的模仿动作。
(2)程序教学法和模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是运用程序教学原理和特点,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设计和编制,按步骤循序渐进的一种教学形式。有实施程序、检测程序和游泳技术教学程序教材,在教学中会有学生的反馈。程序教学法可以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模式教学法是根据游泳教学的一般规律,制定出教某一游泳姿式的计划步骤,确定每次课的主体练习极其规格要求和考核标准,安排一个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游泳教学的分解法和完整法。在游泳教学中,分解法和完整法的单独运用,都存在局限和不足,而这两种方法的组合,则可以扬长避短,使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弥补各自的不足。在游泳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完整―分解―完整的组合教学方法。
(4)游泳教学的练习法和错误动作纠正法。游泳教学中通常采用的练习法包括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游戏法和比赛法。水中游戏要考虑学生的游泳基础、教学内容等的实际情况。在游泳教学中,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竞赛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游泳教学中,学生动作常会出现缺点和错误,要纠正和改正,否则学生易形成动力定型,会影响动作技能的掌握。纠正错误要抓主要矛盾,对学生的错误认真分析,区别对待,对共性错误集体纠正。
(5)分层次教学法和分组互助教学法。大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以及起始水平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要根据每个学生的起始水平和主观努力的不同,以及学生在水中的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分出层次进行教学。从实践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是游泳教学法中一个效果很好的教学方法。自由结合分组互助教学法,将学生自由分组,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岸上模仿练习和水中练习,由教师统一指挥,按组进行练习,定量完成教学内容。
(6)辅助器材和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辅助器材包括救生圈、浮漂、浮板、脚蹼、护目镜、呼吸管、鼻夹、竹竿、哨子等,在教学过程中,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辅助工具。针对初学者,一些教学辅助器材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多媒体计算机也应属于辅助器材这一列。教师可以结合动画示范和讲解,学生可以针对自身动作的错误,自行分析和纠正。
(7)深、浅水教学法。合理利用游泳池深浅水域教学的原则。安排具有救生员资质认真负责的教师作为游泳课教学时段的游泳教学安全负责人,在上课时合理划分游泳池教学区域和教学时段,统一对上游泳课的教师进行教学时下水出水指挥,监管制止教学时出现的违纪现象和危险行为。
4、高校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各种教学方法的衔接。现有游泳教学方法的论文对各个游泳教学方法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但缺乏其之间的有机结合。建议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任务有所侧重。需要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更有效的用于游泳的组织教学中。
关键字:层级适应;目标分层;模仿创新;递进指导;评价分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56-01
缘于偶然,接触到有关适应性教学的论文,拜读思忖,我认为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适应性教学是(美)加涅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到的,他认为"适应性教学这一术语通常指恒定地监控着学生的进步,并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变换教学内容的材料和管理系统"。①我们对学生分层次、递进式的进行写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到一堂课中就应该体现作文教学层级适应性,结合新课标的主体差异性,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教学法来实现:
教学法一、目标分层 兼顾积极情绪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常常疏于动笔、善于感性,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也要及时适应充分利用网络异彩纷呈、图文并茂地积极调动学生的写作情绪,选择趣味性素材。以情感为灵魂;以智慧为核心;以儿童心理为基点;以快乐为磁场;产生赫磁共振,开发孩子的潜力。
在一堂作文教学课中体现目标分层,学生分类的原则,兼顾情绪,积极备教法。也就是教师要建立一个调控所有学生的磁场。比如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的指导中,由于现代家庭婚姻的不稳定性,以及很多留守儿童的心理孤寂,不同心理因素的主导下让这类作文指导课陷入困境,很难兼顾整体。因此教师要指导不同类别的学生留心体验生活,对于家庭幸福的学生,教师可将作文选题目标1定为:写家庭成员的相亲相爱,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可以从家庭成员忘我工作的入手,写出他们在各自的战场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突出人的精神面貌或回忆家人团聚的欢乐时光,以感怀为层级目标;对于无心恋家叛逆成性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梦中的理想家@,找寻一些爱的依稀,在朦胧中鼓励这类学生,把回忆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经历,父辈对长辈的孝顺,家庭成员的爱好等作为层级目标,这样"家"的概念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选材时眼界也会更开阔。
教学法二、模仿为基础促成创新 分阶段递进指导
"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吃一锅饭,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实施作文分层次教学则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分层办法。教师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按2:5:3的比例将他们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②
分层教学作文时,教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要以模仿为基础促成创新分阶段递进指导。例如,根据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模仿时根据高层次从简、中层次详略适宜、低层次详尽的原则分别施教。如低层级学生从仿词造句模句式成段开始,中层级的学生模仿时以谋篇布局为主借鉴其谋篇布局技法。高层级学生,在模仿时要打破思维定势,从鉴赏语言的角度创新借鉴与吸收。
在分阶段递进指导时,可参考作文模块法的训练。如果一开始就让刚上中学的学生写一个完整的"长篇"他们当然会感到手足无措、望"文"生畏了。"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经过小学六年的序列训练,已有一定的基础,但要使他们作文能力有点起色还得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果对他们的作文能力估计过高,就会使他们产生迷茫与恐惧。"③所以教师安排模块训练内容时,要有分层级训练,在一堂课中将学生按层级分成几个写作合作组,教师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设置模仿写作模块,学生可以按自身能力选择层级加以挑战。例如人物对话描写,低层级学生完成 人物具体对话内容,再一层级完成人物对话时的动作和心理修饰,而高层级学生可以合作探究如何使说话人的形象栩栩如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将人物细腻化。
平时的训练中,也可以找一个共性的话题,写出变化如《他变了》、《我心中的榜样》、《对一件小事的思考》学生可以天天写,每天看到的东西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每天的写法也不同。然而,写作的任务还很远,更主要的是"有创意的表达",要让学生在多写的过程中找到他自身独特地组合文字的方式,找到自身语言内码,能够更多层次的引导不同的学生模仿和训练。
教学法三、评价分层适应 一个不能少
教学评价从功能的角度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而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而这里我要提倡的是对评价除了要分好对象,更要注重一个评价的分层适应,使每一个动笔写作的孩子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肯定,在积极情绪的营造中体会写作的乐趣。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是很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评价,"评价要根据各阶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等等,特别应当指出的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结果评价,应当持宽容的态度,多鼓励。"④
多样性宽容性的评价是重中之重。它是学生写作兴趣、合作主流意识、联想想象的动力催化剂。如果一堂课只是学生默默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那么这节课如死水般静寂,而有了评价和掌声,自然可以达到"吹皱一江春水"的效果。
为了适应层级教学,相关的评价也应该分层级,不能简单重复才会保证一个不能少。如:对于作文只是局部或个别句子、词语精彩,那么老师在评价的时候,就要抓住这些闪光点,来激发写作兴趣。表达老师的个人喜好,"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很美妙,独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很喜欢。对于高层级的学生写出来的隽永深长的文字,教师则不能个人主观全面评价,而是巧借这一样板学生互评赏析。教师的评价应该具有建设性的,促进高层级学生写作技巧和能力的双重提升。
综上所述:在一堂作文课中,高效全面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一个磁场合力,教师就要精诚思虑,确保每一堂课的层级适应性。
注释:
①出自《教学设计原理》226页(美)加涅著,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年11月1版
②《湖南教育》99年11期《怎样实施作文分层次教学》郑照明
[关键词]论文写作 选题方向 可行性
一、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性环节。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般写作的意义,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培养科研创新意识,锻炼思维组织能力,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激活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等。而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论文选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和指导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论文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价值。
二、论文写作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生受其自身知识的局限,选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题目范围过大。比如,有的同学选这样的论题:“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其二:题目不够新颖,缺乏创造性。笔者发现,如果选题是文学方面的,题目大都集中在《红字》、《苔丝》、《简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飘》等少数几部文学作品上。其三,学生思路太窄,部分题目存在某种雷同现象。以此为根据,笔者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三、论文写作中选题的方向
论文选题应该符合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一般来说,英语专业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选题:
1.文学、文化方向
对文学的研究指的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以及对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产生的背景、作家的风格、派别等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可以阅读一本或几本英语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个案或对比研究,或对一个或两个英美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或对比研究,包括作家的出身,所受教育,经历,爱情,家庭,所受其他作家思潮,哲学流派的影响等。也可以以文体分类的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等。
2.翻译方向
口、笔译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口、笔译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大致有以下范畴: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理论评介;译文评价;翻译与文化特殊用途语言翻译(如外贸、体育、旅游等专门行业汉英翻译);翻译与文体、修辞;翻译实践等。
3.英语语言学方向
语言学与语法有相关、相连和包容的关系。语言学和语法选题大致包括:语音学,音位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方言;语法学,词法,句法,功能,转换,对比等;词汇学;构词法;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对比;外来词语等。
4.英语教学法研究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外语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与新式教学法比较;各种教学法比较:优势和不足,相辅与互补;分层次教学,优势与弊端,可改进之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利用先进教学辅助设备和手段进行外语教学等。
四、论文写作中选题方向的可行性
关于选题是否有研究的可行性,Creswell 建议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首先,就时间、资源、语料收集而言,该题目研究是否可行? 其次,研究者个人是否对该题目感兴趣,以保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与足够的重视? 另外,该研究是否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观点?换句话说,应遵守论文选题的三原则:价值原则,能力原则,兴趣原则。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其次,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题,选择自己能够找到充足材料的题目。论文要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远见,应该发人深思,使人受益且获得新东西。
根据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原则,结合学生选题的方向及常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文学文化方向选题。这方面的选题资源很多,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学生很难跳出一个思维定式,经典名著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该说的已经都说了,怎么创新呢?能够有所突破很难。不过,为了避免学生选一些老掉牙的题目,可以选择新的突破口。比如,选题“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等,笔者认为,这是比较好的题目,写起来可以结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思也不乏味。还有,学生可以从所学课本取材,《高级英语》的课文大都来自原著,从这方面着手,既挖掘了课本,又开拓了知识,还完成了论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选题:“On the Culture Conflict of”Everyday Use“ by Alice Walker”。再者,也可以从影视文学选题。(2)翻译方向的选题。学生在这一方向选题思路很窄,容易集中,有可能选题部分或全部重复。诸如选题“Culture Difference in Advertisement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Proverb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Color Word and Its Translation”这些题目看似不同,其实写起来可以换汤不换药,可套用相同的写作风格,相同的提纲。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扩大视角,比如,“关于对外交流翻译中不足的反思”是一个较好的题目。可以从电影名的误译,旅游翻译的误译等多方面入手。(3)英语语言学方向的选题。这方面的选题令一般作者望而却步,因为涉及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或感兴趣的。但不容易与别的同学重复,也容易创新。比如,“网络发展中的英语进化”就是个不错的话题。(4)英语教学法方向的选题。此选题能查阅的文献很多,也能激发作者的兴趣,只是不太容易把握,涉及到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等。比如,选题“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需要做相应的实验。
综上所述,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查阅书刊文献资料,通过文献阅读,了解某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每个方向的选题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能力的学生也可有选择地把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文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或对上述学科进行某种类型的比较,寻找一个突破口,建立自己独特的课题,以便能够产生“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的突破性效果,能够形成“弃暗投明”、不落俗套乃至别开生面的选题风格。
五、结语
撰写毕业论文前应当重视选题,深思论文的选题是否有新意、有创见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与本专业有关系、选题范围是否过大。而且应当特别考虑论文题目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题目是否简洁、大小写是否符合规范等几个环节,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题目都不可晦涩难懂。
参考文献:
[1]田贵森,段晓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2]Creswell J W. Research Design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M] .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