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影响愈加重要。本文论述了信息化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及特点,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与学的模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行动中都提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学习,必须探讨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学习理论。

1对信息化教育及其特点的认识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并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课题。南国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分析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信息化教育对于教育能产生以下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

重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得以实现,在信息化教育中贯穿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学习理论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强调“刺激一反应”公式,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分析,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尤其是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皮亚杰通过同化一顺应学说以阐明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和改造。皮亚杰认为只有保持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主体与环境的良好适应,即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同化环境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刺激时,平衡即被破坏,而顺应(修改或创造新结构)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就会逐步地建构起来。今天的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认为:

(1)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2)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过程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内部,它也是整个情境的组成部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一样。这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能达成共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信息化教育环境是学习者与信息进行交互的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Raiber,1996),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而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粉笔板书和口头讲述,而是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逼真生动的模拟实验空间和形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成为学习主人的体验中,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善。这恰恰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建立建构主义指导下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来自学生的新信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环境包括了“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协作和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媒体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也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第2篇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使用后评价 POE

1 使用后评价POE简介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英文缩写POE。是指建筑物或环境建成若干时间后,研究者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收集使用者对建筑或环境某方面的评价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

POE的研究重点和应用方法是相似的。使用者是其评价核心,建筑性能是其重要概念,研究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建筑性能是POE的重要概念,它构成评价所需要的参照系统。

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

目前,POE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评价理论和方法,POE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国外POE研究的发展已有学者进行过总结,笔者则要对国内的POE研究情况作一番梳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及翻译著作等方式,陆续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使用后评价也随着环境心理学一起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对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由此初步展开,但在实践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理论吸收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涉足此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2年常怀生先生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首先在国内传播建成环境评价理论。他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书中介绍了日本的建成环境评价实践。1992年起,常先生着手进行了住宅、医院和办公室等建筑类型的使用后评价。他的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他还于1999年出版了《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杨公侠教授也是国内较早涉及环境评价的学者之一,他在理论推广和实践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结合视觉理论进行了许多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他于1981年将研究成果编著成《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出版。之后,他发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一文,重点介绍了英国学者坎特(D.canter)的“目标场所评价理论”和“块面语句法”。他还通过指导研究生及参与环境评价实践、结合上海地方情况做了一定范围的评价应用方法探索,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上海居住环境评价》一文中。

华南理工大学的吴硕贤先生于1990一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4城市17个居住区进行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吴先生一直致力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的推广,1998年,吴先生《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收录在《建筑百家言》一书中,文中强调了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2009年发表《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一文,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方法,再一次提醒国内建筑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吴先生还招收博士生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系统研究。

庄惟敏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他在书中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另外,庄生先还指导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讨论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使用后评价为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评价方法借鉴。

胡正凡和林玉莲先生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北京大学的俞孔坚先生以生态和人文精神对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偏重于景观美学、偏好及敏感度评价等方面。他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公园等景观环境,在他指导下,其研究生对具体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并将实践总结整理成硕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的徐磊青教授目前已经是国内从事建筑和城市空间与行为关系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在硕士论文《场所评价理论和实践》中,徐磊青先生集中介绍了国外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评价理沦、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建立了上海居住环境评价模型。在博士论文中,他运用环境行为理论和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进行分析与用后评价,系统揭示了人与开敞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朱小雷是吴硕贤先生的学生,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文中他系统总结了自己读博时期参与评价实践,在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人文”的主观评价方法体系。该论文于2005年整理为《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出版,对国内的建成环境评价产生在很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对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情况,笔者通过“读秀学术搜索”以“使用后评价”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并将搜索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类整理:

从数量上看,总体研究趋势是上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使用后评价”感兴趣;从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看,使用后评价的主要研究中心在以吴硕贤先生为核心的华南理工大学。从权威杂志的发表情况看,《建筑学报》作为学界学术方向的领军期刊,2008年后就没有再刊登相关论文,《建筑师》《世界建筑》《城市规划》等其它学界权威期刊从没刊登过相关论文。这说明尽管有吴硕贤这样的学者在呼吁关注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但建筑学术界对此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热情。

3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

结合上面的讨论,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1)对建成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偏重于对国外理论体系的推介,以及对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2)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学术上,引领学术界研究方向的权威学术期刊,对使用后评价的关注度不高,国外大量的评价实践研究著作也没有翻译引进;实践上,主要是个别研究机构或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评价,少有由政府和学术组织发起的持续性评价研究实践,而且市场也缺少对评价需求的刺激。

(3)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评价结果没能有效地促进设计水平。评价对象虽然从居住区、幼儿园、宿舍、老人院扩展到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但由于社会观念和发展的限制,评价研究同设计实践脱节,评价未能从根本上提升设计品质。

(4)具体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仍十分薄弱。目前大多数实践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引用了

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本学科的、实用的评价方法体系,这也是在业内推广使用后评价的重要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字】建筑环境心理学

建筑设计讲究“以人为本”,人的心理行为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依据。通过探索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建筑设计创作的把握,创造出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空间。

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更应该努力适应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对各种环境和行为的要求,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应用和实践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建筑环境主要由空间、形态、材料、色彩等元素以及它们的组合关系起作用,在具体实践应用中,必须考虑并协调不同的设计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恰如其分的把握各个建筑设计,创造出积极的建筑形体和空间关系。

建筑师的设计目的是为人们塑造适宜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的建筑环境情感。所谓建筑环境心理也就是人们对建筑环境是否满足心理需求的表达。建筑必须具备有益于人的心理和

生理发展的空间,才能反映生活的真谛。

为了更好地把握建筑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

对建筑类型的把握: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要受到其内部使用功能不同,人们行为不同,需求不同等的因素影响。因而,要加以分类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幼儿园建筑要求活动室采光充足,争取直射阳光,而对于展览建筑,直射采光却恰恰是应该避免的。再如,商业建筑为人们各种交流创造条件,空间外向性明显,但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则应优先考虑私密性。由此,要想将建筑环境心理学正确应用于建筑设计创作中,必须与具体的建筑类型结合分析。

对我们学生而言,图书馆建筑可以算是十分熟悉的了。对于图书馆建筑而言,内部环境主要指阅读环境,包括光环境、声环境、色彩、空气质量等,其中光环境是视觉感知的基本要素,光不但从生理上影响人的视觉,还直接表达环境氛围,营造环境舒适度,甚至影响人的情绪。例如,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学生们更喜欢选择临窗或照明灯直射下的座位读书,明亮的光照下,读者更容易处于兴奋状态,心情愉悦。另为,色彩作为一种环境刺激,是通过视觉对人们产生影响的。一般来说,暖色调,如红橙黄等,能引起人们兴奋热烈的情绪;冷色调则抑制兴奋,使人心绪平定安静。色彩的协调搭配十分重要,合理的搭配使色彩避免单一,又不会过于热烈。

2、对人们行为的把握:

一切建筑都是为了让人来使用,为人而服务的,设计从人的行为出发,也是营造宜人活动场所的有效方法。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城市滨水地段大面积的海面形成连续的界面,空间广阔, 空气清新, 高楼林立的压抑、噪声在这里消减, 人们紧张的身心在这里得到抚慰和放松。

城市中另一独具特色的功能空间,商业步行街的设计。现代商业步行街最主要功能便是“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舒适购物、休闲、社会交往和娱乐等活动场所。对于步行街而言,

交通组织、娱乐休闲设施是设计要考虑的重点,人们在步行街中观光散步时,对外界环境的最低要求就是安全通畅,行走不会感到疲劳,游人可以享受步行的乐趣。,对于一条较为长一些的步行街,如果不在这条街中设置适当的娱乐休闲设施,人们活动后会感到疲劳。,一般来说,行走200步左右就会感到疲劳,所以在商业步行街使用后增设坐椅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而当这些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休息的行为要求,于是人们选择就近坐下,步行街上就会产生各种的休息方式 。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及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步行街中增设适度的绿化休闲带,如花坛、座椅、书报亭、电话亭等各种休闲设施,丰富人们的行为类型。

人们往往是购物和休息相结合。另外,还要考虑特殊人群与步行街的关系,包括老人、残疾人、儿童等,这群人在商业步行街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规划中,对这类人群的关注状况从一侧面反映着商业步行街环境的空间质量,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风貌。

在商业步行的设计中,应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提供同询、通讯、纳凉、休憩、售报、卫生方便等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购物环境。对人的亲切关怀还体现到很多细微之处,比如用舒适的木椅代替坚硬滚烫或冰砖的铸铁椅和花岗岩花台边座位,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要求。

3、对人们需要的把握:

人们的需求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单纯以生存的角度要求建筑物环境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同时还有对美的选择性,要求心理的舒适性。

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其实,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等一切体验,都是从空间及其情景,即居住者的行为活动对内外部空间的体验与感觉产生而来的。因此,须特别注重在设计中力求创造出亲切、宁静、安全、宜人的居住环境,满足居住者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就居住环境来看,家庭影院的普及要求客厅的尺度加大;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要求对住宅层数、住宅户型、户型比例、配套设施、无障碍设计进行考虑;电脑的家庭化、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使二十一世纪的住宅不单有居住的内涵,还应有“居住+工作+购物+”。

在公共场合,如图书馆建筑中,人们愿意在开设有与外界景观相互沟通的大面积玻璃窗的餐厅就餐,愿意在靠近书架的地方阅览。因此,在建筑平面空间创作中,应表现出对这种双重目的心理需求的满足。

建筑色彩主要体现在人们视觉的感知。鉴于人具有良好的色彩敏感性,近年来,除对一般建筑的设计的色调材质更加精心之外,一些心理学家、医学家等越来越重视医院环境色彩对病人康复过程的积极作用,我们建筑师在室内色彩设计时,也应“对症下色”,根据不同年龄、病症的病人,布置不同的色调,比如在高血压病房采用蓝色给病人以安静之感,而在低血压病房则采用赫色,可提高血压。建筑师的创造性还能激发人们情感,调动人们的兴趣,开拓人们的想象,使之与建筑师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使之与建筑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与人对话。

在疏散设计中,将疏散方向设计为左拐弯,以满足人们遇到灾难,发生紧急情况下伴随逃命这一强目的行为产生的左拐弯习性,不同性质的公共建筑应将不同使用者的心理反应作为设计创作的出发点。比如在交通建筑设计中,旅客的心理特点大都表现为“生怕误了车(船、航班)而产生的焦虑心理;“人员密度大、环境噪杂、空气不畅”而产生的厌烦心理;“人员流动大,人与人之间基本上相互不认识”而产生的戒备心理。这些心理构造导致他们的行为特点是迅速 混乱、拥挤、易疲劳。因此,交通设计中应着重研究交通流线的畅通性.功能分区的合理性,空气调节的舒适性,指向的明确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就是通过对建筑环境的研究,寻求其最佳方案,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调整、改善建筑环境。

我们作为准建筑师,应该加强平时的学习和观察,增强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环境的研究,创造出更具人情味,更能满足人需求的建筑和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家瑾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庆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