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建筑环境心理学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教育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对学习的影响愈加重要。本文论述了信息化教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及特点,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与学的模式。

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重点和行动中都提出提高国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施国民信息技能教育培训计划,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改善教学效果。推广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学习,必须探讨有效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学习理论。

1对信息化教育及其特点的认识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非常关注的并具有深远影响的战略课题。南国农先生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和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分析信息化教育的本质,信息化教育对于教育能产生以下变化:有利于缩小地区教育差距;有利于低成本扩大教育规模;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其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等特点。

重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成为重要的学习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使得建构主义所倡导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得以实现,在信息化教育中贯穿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以及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积极探索,学习理论研究得到不断发展。强调“刺激一反应”公式,把学习者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逐步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分析,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尤其是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为结构主义,它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皮亚杰通过同化一顺应学说以阐明人适应环境的过程。其中,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个体认知结构发生的重组和改造。皮亚杰认为只有保持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才能实现主体与环境的良好适应,即当个体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同化环境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个体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刺激时,平衡即被破坏,而顺应(修改或创造新结构)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在“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的动态循环中,个体的认知结构就会逐步地建构起来。今天的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原理认为:

(1)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建构者。

(2)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认知过程不仅仅体现在个人内部,它也是整个情境的组成部分。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3)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经验解释,因而,不同的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不完全一样。这时,只有通过社会“协商”和时间的磨合才能达成共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其中“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信息化教育环境是学习者与信息进行交互的自我组织的学习环境(Raiber,1996),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在这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器”,而是对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学生面对的也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粉笔板书和口头讲述,而是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逼真生动的模拟实验空间和形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成为学习主人的体验中,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善。这恰恰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建立建构主义指导下信息化学习环境设计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吸收到许多来自学生的新信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习环境包括了“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协作和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学媒体不仅用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如呈现教学信息),也用来帮助学生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第2篇

【关键词】 建成环境 使用后评价 POE

1 使用后评价POE简介

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英文缩写POE。是指建筑物或环境建成若干时间后,研究者用规范化、系统化的方法,收集使用者对建筑或环境某方面的评价信息,并通过科学分析了解使用者对目标环境的评判。

POE的研究重点和应用方法是相似的。使用者是其评价核心,建筑性能是其重要概念,研究方法主观与客观相结合。建筑性能是POE的重要概念,它构成评价所需要的参照系统。

2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状况

目前,POE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发展成熟,许多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发展出一系列的评价理论和方法,POE研究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国外POE研究的发展已有学者进行过总结,笔者则要对国内的POE研究情况作一番梳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建筑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利用学术交流及翻译著作等方式,陆续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引入环境心理学等理论,使用后评价也随着环境心理学一起进入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对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由此初步展开,但在实践上还处于不自觉的理论吸收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涉足此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982年常怀生先生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介绍建筑环境心理学,首先在国内传播建成环境评价理论。他1984年翻译出版了《环境心理学》一书,其书中介绍了日本的建成环境评价实践。1992年起,常先生着手进行了住宅、医院和办公室等建筑类型的使用后评价。他的评价实践偏重于研究人与微观环境的心理互动关系。他还于1999年出版了《室内环境设计与心理学》一书,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杨公侠教授也是国内较早涉及环境评价的学者之一,他在理论推广和实践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结合视觉理论进行了许多建成环境的评价研究,他于1981年将研究成果编著成《视觉与视觉环境》一书出版。之后,他发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一文,重点介绍了英国学者坎特(D.canter)的“目标场所评价理论”和“块面语句法”。他还通过指导研究生及参与环境评价实践、结合上海地方情况做了一定范围的评价应用方法探索,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上海居住环境评价》一文中。

华南理工大学的吴硕贤先生于1990一1993年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4城市17个居住区进行生活与环境质量使用后评价。以人群的主观评价为核心,利用量化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环境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吴先生一直致力于使用后评价理论的推广,1998年,吴先生《提倡建筑师进行使用后调查》一文收录在《建筑百家言》一书中,文中强调了我国建筑界开展使用后评价的重要性。2009年发表《建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使用后评价》一文,介绍了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重要性、使用后评价的发展简史以及使用后评价的常用方法,再一次提醒国内建筑界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吴先生还招收博士生开展使用后评价的系统研究。

庄惟敏先生于1999年出版了《建筑策划导论》一书,他在书中系统介绍了日本住宅空间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建筑策划理论研究,系统地发展了以“语义差异法”为中心的建成环境评价方法,强调利用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评价现状环境实态、收集建筑策划基础信息的重要性。另外,庄生先还指导研究生在硕士论文中讨论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价之间的关系,提出使用后评价为建筑策划中的预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和评价方法借鉴。

胡正凡和林玉莲先生于2000年出版《环境心理学》一书。他们在“环境——行为”理论研究基础上,利用认知地图对校园环境和风景区质量做了评价研究。该书还介绍了POE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特点。

北京大学的俞孔坚先生以生态和人文精神对景观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偏重于景观美学、偏好及敏感度评价等方面。他的使用后评价研究对象主要是城市公园等景观环境,在他指导下,其研究生对具体公园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并将实践总结整理成硕士学位论文。

同济大学的徐磊青教授目前已经是国内从事建筑和城市空间与行为关系研究的重要学者之一。在硕士论文《场所评价理论和实践》中,徐磊青先生集中介绍了国外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评价理沦、使用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案例建立了上海居住环境评价模型。在博士论文中,他运用环境行为理论和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区的广场与步行街进行分析与用后评价,系统揭示了人与开敞空间交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朱小雷是吴硕贤先生的学生,在吴先生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文中他系统总结了自己读博时期参与评价实践,在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人文”的主观评价方法体系。该论文于2005年整理为《建筑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一书出版,对国内的建成环境评价产生在很大的影响。

为了了解近几年国内对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情况,笔者通过“读秀学术搜索”以“使用后评价”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并将搜索到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分类整理:

从数量上看,总体研究趋势是上升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使用后评价”感兴趣;从研究机构的分布情况看,使用后评价的主要研究中心在以吴硕贤先生为核心的华南理工大学。从权威杂志的发表情况看,《建筑学报》作为学界学术方向的领军期刊,2008年后就没有再刊登相关论文,《建筑师》《世界建筑》《城市规划》等其它学界权威期刊从没刊登过相关论文。这说明尽管有吴硕贤这样的学者在呼吁关注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但建筑学术界对此并没有显示出足够的热情。

3 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

结合上面的讨论,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研究特点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1)对建成环境进行使用后评价的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研究内容偏重于对国外理论体系的推介,以及对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索。

(2)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学术上,引领学术界研究方向的权威学术期刊,对使用后评价的关注度不高,国外大量的评价实践研究著作也没有翻译引进;实践上,主要是个别研究机构或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评价,少有由政府和学术组织发起的持续性评价研究实践,而且市场也缺少对评价需求的刺激。

(3)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评价结果没能有效地促进设计水平。评价对象虽然从居住区、幼儿园、宿舍、老人院扩展到城市街道、公园、广场等,但由于社会观念和发展的限制,评价研究同设计实践脱节,评价未能从根本上提升设计品质。

(4)具体评价方法的理论研究仍十分薄弱。目前大多数实践中使用的评价方法引用了

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中的研究方法,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情的、本学科的、实用的评价方法体系,这也是在业内推广使用后评价的重要障碍之一。

参考文献

[1] 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字】建筑环境心理学

建筑设计讲究“以人为本”,人的心理行为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依据。通过探索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建筑设计创作的把握,创造出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空间。

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更应该努力适应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对各种环境和行为的要求,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应用和实践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建筑环境主要由空间、形态、材料、色彩等元素以及它们的组合关系起作用,在具体实践应用中,必须考虑并协调不同的设计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恰如其分的把握各个建筑设计,创造出积极的建筑形体和空间关系。

建筑师的设计目的是为人们塑造适宜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的建筑环境情感。所谓建筑环境心理也就是人们对建筑环境是否满足心理需求的表达。建筑必须具备有益于人的心理和

生理发展的空间,才能反映生活的真谛。

为了更好地把握建筑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

对建筑类型的把握:

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要受到其内部使用功能不同,人们行为不同,需求不同等的因素影响。因而,要加以分类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幼儿园建筑要求活动室采光充足,争取直射阳光,而对于展览建筑,直射采光却恰恰是应该避免的。再如,商业建筑为人们各种交流创造条件,空间外向性明显,但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则应优先考虑私密性。由此,要想将建筑环境心理学正确应用于建筑设计创作中,必须与具体的建筑类型结合分析。

对我们学生而言,图书馆建筑可以算是十分熟悉的了。对于图书馆建筑而言,内部环境主要指阅读环境,包括光环境、声环境、色彩、空气质量等,其中光环境是视觉感知的基本要素,光不但从生理上影响人的视觉,还直接表达环境氛围,营造环境舒适度,甚至影响人的情绪。例如,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学生们更喜欢选择临窗或照明灯直射下的座位读书,明亮的光照下,读者更容易处于兴奋状态,心情愉悦。另为,色彩作为一种环境刺激,是通过视觉对人们产生影响的。一般来说,暖色调,如红橙黄等,能引起人们兴奋热烈的情绪;冷色调则抑制兴奋,使人心绪平定安静。色彩的协调搭配十分重要,合理的搭配使色彩避免单一,又不会过于热烈。

2、对人们行为的把握:

一切建筑都是为了让人来使用,为人而服务的,设计从人的行为出发,也是营造宜人活动场所的有效方法。

青岛是一座海滨城市,城市滨水地段大面积的海面形成连续的界面,空间广阔, 空气清新, 高楼林立的压抑、噪声在这里消减, 人们紧张的身心在这里得到抚慰和放松。

城市中另一独具特色的功能空间,商业步行街的设计。现代商业步行街最主要功能便是“以人为本”,为人们提供舒适购物、休闲、社会交往和娱乐等活动场所。对于步行街而言,

交通组织、娱乐休闲设施是设计要考虑的重点,人们在步行街中观光散步时,对外界环境的最低要求就是安全通畅,行走不会感到疲劳,游人可以享受步行的乐趣。,对于一条较为长一些的步行街,如果不在这条街中设置适当的娱乐休闲设施,人们活动后会感到疲劳。,一般来说,行走200步左右就会感到疲劳,所以在商业步行街使用后增设坐椅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而当这些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休息的行为要求,于是人们选择就近坐下,步行街上就会产生各种的休息方式 。北京王府井商业步行街、哈尔滨中央大街及成都春熙路商业步行街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因此,应该在步行街中增设适度的绿化休闲带,如花坛、座椅、书报亭、电话亭等各种休闲设施,丰富人们的行为类型。

人们往往是购物和休息相结合。另外,还要考虑特殊人群与步行街的关系,包括老人、残疾人、儿童等,这群人在商业步行街活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商业步行街的建设规划中,对这类人群的关注状况从一侧面反映着商业步行街环境的空间质量,同时也反映了这个城市的文明风貌。

在商业步行的设计中,应以人的尺度,人的需求及人的活动为根本出发点,提供同询、通讯、纳凉、休憩、售报、卫生方便等功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形成具有吸引力的购物环境。对人的亲切关怀还体现到很多细微之处,比如用舒适的木椅代替坚硬滚烫或冰砖的铸铁椅和花岗岩花台边座位,满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要求。

3、对人们需要的把握:

人们的需求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单纯以生存的角度要求建筑物环境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同时还有对美的选择性,要求心理的舒适性。

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其实,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等一切体验,都是从空间及其情景,即居住者的行为活动对内外部空间的体验与感觉产生而来的。因此,须特别注重在设计中力求创造出亲切、宁静、安全、宜人的居住环境,满足居住者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就居住环境来看,家庭影院的普及要求客厅的尺度加大;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要求对住宅层数、住宅户型、户型比例、配套设施、无障碍设计进行考虑;电脑的家庭化、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使二十一世纪的住宅不单有居住的内涵,还应有“居住+工作+购物+”。

在公共场合,如图书馆建筑中,人们愿意在开设有与外界景观相互沟通的大面积玻璃窗的餐厅就餐,愿意在靠近书架的地方阅览。因此,在建筑平面空间创作中,应表现出对这种双重目的心理需求的满足。

建筑色彩主要体现在人们视觉的感知。鉴于人具有良好的色彩敏感性,近年来,除对一般建筑的设计的色调材质更加精心之外,一些心理学家、医学家等越来越重视医院环境色彩对病人康复过程的积极作用,我们建筑师在室内色彩设计时,也应“对症下色”,根据不同年龄、病症的病人,布置不同的色调,比如在高血压病房采用蓝色给病人以安静之感,而在低血压病房则采用赫色,可提高血压。建筑师的创造性还能激发人们情感,调动人们的兴趣,开拓人们的想象,使之与建筑师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使之与建筑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与人对话。

在疏散设计中,将疏散方向设计为左拐弯,以满足人们遇到灾难,发生紧急情况下伴随逃命这一强目的行为产生的左拐弯习性,不同性质的公共建筑应将不同使用者的心理反应作为设计创作的出发点。比如在交通建筑设计中,旅客的心理特点大都表现为“生怕误了车(船、航班)而产生的焦虑心理;“人员密度大、环境噪杂、空气不畅”而产生的厌烦心理;“人员流动大,人与人之间基本上相互不认识”而产生的戒备心理。这些心理构造导致他们的行为特点是迅速 混乱、拥挤、易疲劳。因此,交通设计中应着重研究交通流线的畅通性.功能分区的合理性,空气调节的舒适性,指向的明确性。

从某种程度上讲,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就是通过对建筑环境的研究,寻求其最佳方案,根据人的心理需求调整、改善建筑环境。

我们作为准建筑师,应该加强平时的学习和观察,增强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环境的研究,创造出更具人情味,更能满足人需求的建筑和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家瑾 .居住区规划设计,重庆大学,2006

第4篇

本文作者:李岳川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近代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及其硕士生发表的一系列著述和学位论文为代表,在研究对象上集中在广东的三大侨乡,主要包括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2003)、赖瑛《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吴妙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朱岸林《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下面本文就这几部著作和论文进行详细的评析。唐孝祥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是一部从建筑美学视角对近代岭南建筑文化进行剖析的理论佳作,作者吸收和借鉴了现代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理论成果,在生存价值论的哲学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建筑审美文化机制的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以此为理论工具,作者对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进行了框架式的探讨。在论证岭南三大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机制和建筑适应性的基础上,《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这一颇有启发意义的概念,用来概括广东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精神,作者总结道:“从文化地域性格看,五邑侨乡建筑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强烈的时代性和独特的文化性”①、表现出“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兼容性特征和创新性特征②”;兴梅侨乡“聚族而居的居住模式反映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认同和持守……形式多样的客家侨乡建筑充分显示了对自然、社会和人文的高度适应性……建筑选址的风水观念反映了客家侨乡对建筑环境的审美选择”;而潮汕侨乡建筑则表现出“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精雕细刻的炫富心理”③。可以看出,相较于现有的侨乡建筑研究文献,《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表现出了相对宏观和系统的视野,它不局限于对某种单一的侨乡建筑风格进行描述,而是采用普遍联系的方法,论述了不同区域、不同建筑现象背后的共同的文化驱动力,以及受不同历史地理条件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不同地域侨乡建筑的发展所表现出的不平衡性。总的来说,《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对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特征的概括是框架和要点式的,它为建筑美学在侨乡建筑领域的研究确立了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其方向即是坚持主客体相互契合的辩证思路原则,而方法则可以概括为反映建筑审美标准辩证性的审美文化机制四层次说和建筑适应性理论。在唐孝祥教授指导的三篇硕士论文中,这些原则和方法被遵循和应用,使得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赖瑛的硕士论文《兴梅侨乡近代建筑美学研究》(2005)主要从审美文化背景、审美属性、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审美文化个性几个方面来论证兴梅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在审美文化背景的相关章节中,作者将兴梅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慎终追远、重本溯源的宗亲观念,自强不息、无私回报的文化心理”④,这是该文对主体审美文化心理的概括,而在客体方面,除了对自然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的一般性探讨外,该文主要概括了兴梅侨乡建筑人文适应性特征,即“重贵轻富的价值取向,趋吉避凶的艺术追求,进退两宜的文化心理”⑤,以及建筑美的表现形态,即“千姿百态的建筑样式,礼乐相济的文化意境,独具一格的环境模式”⑥,最后。根据主客体相契合的原则,作者概括了近代兴梅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即“尝试性的文化开放特征,恪守传统的美学特征,基于堂横屋的建筑性质特征”⑦。朱岸林的硕士论文《近代广府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在论文结构上和赖瑛的论文基本相同。主体方面,该文将近代广府侨乡的文化精神概括为“重商崇利、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开放融通、博采众长的文化心理,恋祖爱乡、实业兴国的民系观念”①。客体上,广府侨乡建筑的人文适应性特征被概括为“积极主动的开放品格,汇通中西的融合思维,勇于创作的创新精神”②,在建筑美的表现形态上,该文主要从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三个方面做了一定分析。吴妙娴的硕士论文《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美学研究》(2006)比起前面两篇论文有了一些新的视角,主要体现于该文对侨资与侨乡建筑发展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该文总结了近代潮汕华侨投资的一些特点,包括投资房地产业比其他行业利润更有保障;地区城市人口增加,有发展房地产业的需要;以及传统心理和市政建设对房地产业的推动等。此外,该文也同样从主客体角度概括了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主体上,潮汕侨乡的民系精神表现出:“尊儒重商、开拓创新的价值取向,团结自强、博采众长的民系心理,微观技巧、经验直观的思维方式,精美细致、雅俗共赏的审美理想”③,在客体上,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属性表现为:“因地制宜的地域性,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内涵深厚的人文适应性特征”④。总结来说,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表现为:“(城乡)建筑形制发展的不平衡性,建筑技术的务实性及建筑装饰的炫耀性”⑤。前者来源于“潮汕民系保守与开放的二重性心态”⑥,而后者则“体现了潮汕民系务实与虚荣的矛盾心理”⑦,“这种矛盾心理深刻地反映了潮汕文化中儒家主体文化与海洋性文化的抗衡,同时体现了经验性文化及商业文化在潮汕近代建筑上的影响”⑧。以上三篇硕士论文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所建立的建筑美学理论为指导,深化和拓展了广东三大侨乡的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由此我们得以更加全面的认识广东各地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如广府侨乡建筑的崇商重利、积极主动的开拓创新;兴梅侨乡建筑的重贵轻富、恪守传统与尝试性的文化开放;潮汕侨乡建筑的尊儒重商,微观技巧等。若对三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其各自的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地方乡土文化、儒家主体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三者博弈之下的不同结果,由于华侨群体的建造行为正是他们在中西文化抉择中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心理反映。是抛弃传统的建筑观念,对西方建筑文化全盘接收,还是兼容并包,择善而从,这并不是一个单项选择,不同地域的华侨群体生存方式不同,价值取向也有所不同,由此产生多样的侨乡建筑风貌。

尽管现有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该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作为审美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研究仍较为薄弱。主体审美心理没有客观的测量标准,华侨往往也不善著述,因此对其界定只能依靠对主体行为和建筑现象的解释。但现有研究往往从建筑现象做宏观的文化精神的概括,而对主体的社会构成,以及主体行为缺乏清晰的分析。第二,对于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的概括缺乏建筑学的特征。诸如“开拓创新”、“尊儒重商”等形容事实上是建筑反映出来的主体精神,这些精神特征不仅见之于建筑,也反映在服饰、家具等等其他物质资料中,而建筑本身的审美文化特征应当更加类型化。这方面研究的缺失实际上反映了对主客体联系认识的断裂。第三,关于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地域性格与经济、政治、思想等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现有研究还较为表面化。社会经济政治对于建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这种影响如何参与到具体建筑形态的塑形过程中去,这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现有研究往往回避的问题。第四,现有研究较为忽视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与侨乡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说,虽然他们认识到侨乡建筑文化是文化冲突和融合的结果,但仍然使用相对静态和孤立的视角来考察建筑现象,而忽视其动态和过渡性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及其在整个建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五,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现实意义还有待深入挖掘。侨乡建筑是中西建筑文化体系冲突、分化、整合与调适过程在民间演进的生动实例,与当代世界建筑文化多元融合的特征具有相似性,但鲜有研究讨论近代广东侨乡所发生的建筑文化适应现象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

解决以上学术缺憾的关键在于,寻求某种视角,或是某个概念,或是某种方法,来统合主体与客体,以及各种学科视野。正如唐孝祥认为,“美学的学科边缘性和建筑美学的边缘交叉性质,决定了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研究在对象上的复杂性,在目标上的多样性和在方法上的综合性”①。这一观点对于广东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研究也同样适用。但是难点也出现在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上,即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客体的研究倾向与主体研究结合起来,以及如何将传统的建筑学重现象的研究倾向与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视角结合起来。从而解决现有研究中各种视野和方法表面化和缺乏联系的问题,这里,我们试图引入“空间”概念作为建筑审美文化研究中联系主体与客体,建筑学与其他学科视角的一条桥梁。这里的“空间”不是单纯的建筑学意义上的空间,而是表现为多学科交叉视野的重合点。在社会学中体现为空间社会学,在经济学中体现为空间经济学,在心理学中体现为环境心理学等,空间概念的不同层面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提供了互通的渠道,近代广东侨乡社会处于空间转型的历史阶段,传统空间模式被逐渐消解,新的空间模式开始扩张,这是其建筑空间、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思想空间、艺术空间等各层面空间内涵的共同特征。其中,建筑空间与其它人工环境共同构成抽象空间的物质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各学科视角的侨乡建筑研究得以整合并系统化,同时我们也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体现出过渡性的文化地域性格,它既推动了社会的空间变革,同时也是社会空间变迁的结果。见表1。通过考察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所推动和反映的社会空间变迁特征,可以得出另一个推论,即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流行性和大众性,它表现为一种“建筑风尚”。由于社会空间不会因为孤立的、偶然出现的新空间形式而发生变迁,只有当一种新的空间形式为大众予以认可时,我们才能说整体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社会空间变迁,因此这里涉及到空间转型的动因、发展机制和结果。首先,从动因来看,任何文化模式在生长阶段都存在着空间的扩张现象,即通过对空间的占有,来实现文化原型的自我复制和繁衍。然而,客观空间的有限性则预示着增长的极限,导致了不同空间模式的冲突,近代广东社会的移民潮和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是空间冲突的表现;其次,从发展机制来看,空间文化模式转型是一种质变过程,与常态下的线性扩张不同,这一过程的空间扩张呈现指数化暴涨的特征,在物质实践上表现为某类建筑形式的流行热潮,流行既可以从原有空间模式的母体中产生,也可以通过跨文化方式产生,“当一种习俗经历了跨文化传播,就可能演变为另一文化圈内的时尚并被再次流行。当然,此时尚已非彼习俗,它是一种经过了异域文化再加工后的时尚”1,近代广东侨乡西式风格建筑的流行即符合这一规律,国人眼中的西洋建筑自然迥异于西方本国人的审美经验,在模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文化误读和自由发挥的情况,因此侨乡建筑普遍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最后,从结果来看,在流行阶段以后,空间的扩张或衰落消失、或衰趋于稳定、前者仅表现为一时的建筑风尚,后者则成为稳定的建筑风格,然而还有第三种结果,即介于二者之间,这也是近代广东侨乡建筑文化的演化结果,它们没有成为主流的空间文化模式表征,而是成为今天多元建筑文化的组成部分。

纵观近代广东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的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基础研究已取得了较为坚实的成果,但仍存在广阔的学术空间有待后继者深入发掘。笔者认为,主客体研究的联系性,以及建筑学视角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性是深化侨乡建筑审美文化研究的关键所在。而加强联系性的途径之一即是在研究中引入广泛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建筑审美文化与近代侨乡社会空间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审美文化的性质和地位上来说,侨乡建筑是近代民间建筑本土自主演进的一种途径,具有大众性、流行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它们参与到对传统地方建筑体系进行消解,和引入新的空间文化模式的历史潮流中,在民间建筑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今天,近代侨乡建筑审美文化成为广东两省侨乡空间文化模式创新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在推动广东地区的城乡建筑和社会发展,延续文化传统,促进侨务工作开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5篇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建筑体系结构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文化建筑在推动建筑体系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使传统文化建筑体系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改变了城市建筑结构的美观性。文化建筑结构具有独特的外部结构形态和内部结构环境,因此其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也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如今,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正在不断提升,在审美观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从审美心理的角度出发,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文化建筑;审美心理;环境艺术设计

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做出评价的过程,审美可以说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但是其也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审美心理的形成需要具有相应的物质基础和心理基础。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说,通过建筑结构的表达使建筑物本身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体现出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民族特性。文化建筑是一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是群众感知建筑和文化的直接表现形式,所以文化建筑的存在必须要依赖与环境,而且要与环境融合,才能实现其艺术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文化建筑的艺术特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使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符合大众审美需求,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文化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1、文化建筑

文化建筑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指的是允许人们参与、游嬉的,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场所,通常指的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建筑。另外,某些游乐园、学校以及历史遗迹也可以划分到文化建筑的范畴内。文化建筑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通过文化建筑的数量和规模,可以衡量城市发展的综合水平。

2、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指的是以环境为依托,结合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需求,运用建筑美学原理和物质技术手段,设计出符合大众精神文化追求的、具有合理的建筑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手段。通过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赋予文化建筑更饱满的文化教育内涵,同时也可以营造出具有人文精神特质的建筑结构。环境艺术设计遵循的是以人为本的根本思想,尊重人的需求,使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环境达到和谐、一致,以此实现与人类的和谐发展。对于文化建筑来说,环境艺术设计是其艺术性和文化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保证文化建筑使用功能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3、以环境艺术设计为载体的文化建筑

利用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为不同时期的文化建筑赋予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早在封建王朝,就应用相对独立的墙体组合来划分统治者和平民之间的领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艺术在文化建筑中的价值体现更加明显,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能够体现其文化价值的建筑,如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凯旋门等等,因此,想要使文化建筑的价值更好的体现,必须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的支撑作用来实现。

二、基于审美心理角度的文化建筑的审美特征

1、审美主体的大众性

如今,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渐增强,大众对生活中的文化因素有着更高的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是传达大众文化的重要途径,为了群众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建筑需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营造出不同的形象和空间文化,满足审美主体的大众性。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说,文化建筑应当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将日常生活作为其存在的环境,面向大众,为大众展示人类与环境的和谐一致。同时,文化建筑的室内和室外环境都应该是易于接近的,是可以为民众提供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场所。从审美主体的大众化角度来说,文化建筑要依靠自身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民众观众,才能实现其作为城市文化中心的功能。

2、信息传达的多样性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渠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网状的信息网络代替了以往在城市或者农村单一的信息交流模式,所以在信息的传播形式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语言文字的传播,图像、视频等方式逐渐走入大众,成为了新的信息体验方式。从这个角度出发,城市文化建筑必须要满足新时期信息传达的需求,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要实现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以新型的网状转播形态覆盖城乡群众的社会和生活的每个角落,使每个成员都可以获得更广阔的信息获取途径。

3、文化传达的模糊性

信息可以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两种,想自行的信息需要用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达,而非限制行的信息具有不确定性,一般只能用模糊的语言表达,信息主体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感知去判断。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所表达的信息,正是具有不确定性的非限制性信息,其无法通过精准的语言作为表达形式,需要通过建筑结构、建筑物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进行表达,而信息的内容则需要人们自己去联想和感知。因此,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所传达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会由于每个人不同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产生不同的结果。一方面,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内涵,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也不同;另一方面,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在信息表达方面具有很强的模糊性,所以人们无法对文化建筑传达的信息进行统一的、全面的思考,只能抓住其中某些重点内容进行思考。另外,文化建筑通常也包含大量的视觉符号,其传达的信息也由于不同人的感受和理解而呈现出不同的形式。

4、审美直觉具有直观性

文化建筑本身包含了丰富的视觉符号,视觉信息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感官方式,通过视觉符号的判断,人们可以对其所观察到的世界具有直观的认知和把握。与其他类型的感官相比,视觉具有更快、更直接的优势,而且视觉感官可以将文字、图形和形象进行紧密的连接,可以将单纯的视觉感受转变为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同时存在的多层关系,增强视觉感官的判断能力。因此也可以说,视觉感官是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也是审美直觉的直观体验。所以,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大多是利用图案、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视觉形式来呈现,而且依托视听媒介的方式对信息进行传达,使大众对其传播的信息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三、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

1、自由、快乐的审美需求

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应该为人们带来自由、快乐的感受,满足群众最基本的审美需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承担了更多的文化传播的使命。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传播传统文化的同时,满足人们群众心向美好,向往自由、快乐的审美需求被推到了更高的高度上。为了满足现代人们对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自由、快乐的审美需求,在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应当加入更多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要素,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贴近生活的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带给人们更多自然、真实的感受,也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自由想象的空间,可以从艺术中感悟生活的美好,也可以充分感受到人类在环境中的地位和价值。

2、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

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一方面体现在受众的感官需求方面,除了视觉感官,还需要满足听觉、触觉等多感官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体现在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方面,可以为人们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人们对于环境艺术的感知,要充分调动所有的感官,形成空间和时间上的共同感知,而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构建过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态、颜色、图形为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官感受,甚至可以通过花草给人嗅觉上的感官提讨厌,而这些不同的感官体验都需要以人们多元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多元感官艺术的审美需求反映的是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发展更加趋向于自然和纯朴的艺术审美表现。因为自然环境便是如此向人们提供多元而非单一的感官艺术体验。

3、动态的审美需求

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加深,一成不变的、被动的审美过程已经无法满足受众对文化建筑和环境艺术的审美需求,而应当为审美赋予更多动态因素,让人们看到运动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才能引领大众进入更高的审美层次中。动态的审美需求是环境艺术设计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人们对于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的体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外到内、由上至下不断变化的欣赏过程为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设计师,要充分利用文化建筑这种特殊的优势,利用不断变化的空间因素为大众营造出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不断变化的环境分为。同时,时间的推移也会使文化建筑在不同的时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时间要素形成不同的艺术形态,满足人们动态的审美需求。另外,让大众更多的参与到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的创作中,也是满足大众动态审美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在设计和维护时邀请群众一同参与,有利于在双方之间构建更有效的沟通桥梁,可以使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成果更符合大众的审美思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主要论述了审美心理视角下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问题,在时展的轨迹下,文化建筑的审美主体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大众性,而大众的审美追求以实现人的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朱发电和落脚点,虽然审美是一种心理活动,但是其受到环境的影响也较为显著,如、社会制度等等,因此,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要从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出发,体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文化建筑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涛.传达空间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李砚祖.环境艺术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李砚祖.环境艺术的新视界[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樊帆.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作家,2014-01-28.

[6]陈英桦.以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1-06-15.

[7]霍迪.从审美角度探讨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5-03-15.

[8]周剑.论文化建筑环境艺术的系统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3-11-18.

第6篇

人体意象是建筑文化的肇始

建筑艺术是改造自然的一种人类文化,它肇始于人的原始生存诉求。在解决了“食”的问题之后“住”变得至关重要,无论是早期的天然洞穴抑或简易的棚居,都基于对人类生命的庇护,即墨子、韩非子所言的与“禽兽虫蛇”、“风霜雨雪”相抵抗,以及实现休憩、调适与繁衍生息的功能,甚至包括亡殁之所的建造。于是,又产生了阳宅建筑与阴宅陵墓的划分,而在后世阳宅的发展中,空间的组织、细化和拓展,也无一例外地对应着人的多重需求。

建筑型制是人体意象的图式表达,文明之初作为未知宇宙中的渺小生物,人依托建筑与自然力相抗衡。因此,相对于宇宙而言建筑代表了人体,而相对于人体而言建筑又代表着宇宙。范·德·拉恩在《塑性数》中提出了3者间的辩证抽象关系,汉字中的“宇宙”二字也着实对应建筑中的“屋顶”和“梁栋”,由此可见建筑反映的是人的宇宙意识。同时,人类本能的自我仿拟及对宇宙穹体的观想,奠定了以圆为基础的建筑雏形,建筑的封闭和包容即是人对母体孕育状态的感知与模拟,球体形似宇宙、容器、胎育,具有包围、佑护的特质和安全感,是建筑形态的优化选择,这一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地几乎相同,被学者们称为子宫式建筑模式。法国1969年发现了30万年前的建筑遗址,21间棚舍均呈椭圆形平面围合;中国仰韶文化半坡村遗址、爱斯基摩人的雪砖冰屋,以及北欧拉布普人、蒙古人、索马里人的帐篷等等,都不约而同采用圆形布局,甚至中国的福建土楼也被日本学者茂木健一郎喻为吞容一切的子宫。具体来说,土楼以圆形实现完美防御的做法,再次延续了建筑的安全感来自人体意象的说法,建筑心理学认为人类处于封闭和内聚的圆形空间内,与外界的直接对抗将得到最大消解。此外,西方的建筑子宫说在中国文字里也能觅得踪迹,“子宫”的“宫”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室”,可见在中国先人的观念里,建筑和母体很早就建立了观想联系,西方心理学家更是普遍认为建筑源于对母体的眷恋。不仅单体建筑如此,聚落选址也遵循着圆形或包裹式的地形感受。美洲印第安土著部落与非洲马萨伊人的聚落由若干圆形建筑构成,中国的风水理念含蓄地表达着人对隐匿围护的择居需要,所谓背山、面水、左辅、右弼的最佳风水论,就是人对母体中所得庇佑的回归。因此,建筑实质上就是典型的以人类自我为主体的对世界的感知投像,以及对人体意象的逼真仿拟。如美国著名学者苏珊·朗格所说:“建筑创造了一个世界的表象,而这个世界则是自我的副本。”事实上,这一思维在原始初民对工具的选择上已略见端倪,圆形的砾石和圆柱形的木棒都是手的虚空形状的实体化,包括本能的弧线涂抹、自然堆放的圆形麦垛,都反映着人类行为心理的潜在倾向。

人体比例与模数制

是建筑数理观念的核心之粹

第一,西方数理思想下人体比例的建筑投影。西方文化渗透着理性精神。古希腊人认为宇宙是符合数理结构的,英文单词中的宇宙“cosmos”即意味着“和谐、数量、秩序”,毕达哥拉斯认为宇宙就是数字,宇宙中充满数字的依存关系,宇宙的和谐就是数字的和谐。人体与之同声相应,不仅拥有最完美的比例,而且在思想和艺术上都遵循数字法则。因此,柏拉图坚信美是理性的,作为万物的尺度,人体的平衡、对称、形态优雅和力学之美是建筑参照的依据。古埃及人最早在雕塑绘画中诠释了人体比例,但碍于保守的精神统治,形体较为僵化,严格遵照“三段式”和“正面律”的模式化改造,比较有失真实。公元前3世纪梅罗的维纳斯雕像,被称为人体最美的比例,其各部位尺度恰到好处。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基于严谨、科学的分析,在《建筑十书》中郑重提出神殿建筑应以完美的人体比例为基础,将人体规律投影于建筑,实现结构和视觉的静力平衡。他绘制了一个理想人形图式,以肚脐为中心画圆,伸展的手和脚将落在圆上,且人体高与展开的手臂等长,二者构成一个内接于圆的正方形,在细节的尺度比例上具备细腻和谐,如从下颚到前额发际、腕关节到中指指端是整个身高的1/10,面孔的前额至眉毛、眉毛至鼻底、鼻底至下颚将面部分为3个相等的1/3。人体的数理关系投影于建筑,产生了具有几何学特征的古典建筑型制,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就是这一综合体系的历史范本,其他又如科林斯的阿波罗神庙、埃伊纳岛的阿法亚女神庙、奥林匹克的宙斯神庙、 雅典的赫菲斯托斯神庙、雅典卫城、胜利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等等。这些建筑的每一个细节,甚至柱身的凹槽数都可以度量出与人体相关的黄金比例。不仅如此,神庙建筑的立面几乎完全符合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的“黄金分割律”,由多重长宽比值为0.618 的长方形组成,黄金分割被巴乔里称为神分线,它是具有普遍价值意义的审美分割比例,经验证自然界无数的动植物形态均符合这一比例,如海螺、向日葵等,而逐渐发育成熟的人体更是一个日臻完美的范本。

对人体比例与建筑关系的思考和实践,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建筑大师和艺术家们延续并推崇备至,他们相信艺术带有数理特征才会上升到崇高境地。建筑师阿尔伯蒂、菲拉雷特、弗朗切斯科等在维特鲁威的人体比例图式基础上,深入探寻建筑中每一个量度与人体的对应,发掘二者间的内在规律;迪·乔其奥分析了教堂建筑的集中式十字平面与人体比例的叠合、对位,论证人体是建筑的微观呈现;艺术家丢勒在他的《人体比例四书》中研究确立了26种人体比例关系;达·芬奇综合了他们与自己的见解,绘制了至为经典、方圆契合的“维特鲁威人”,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建筑设计的重要准则和方法。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延续前人的思路进行更为深邃的探讨,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图式分析和建筑应用上,他绘制的比例人,从脚底到高举的指尖与到头顶的高度比例为1.236:1,与达·芬奇图式中圆的直径与正方形边长之比1.2174:1十分接近,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像也具有黄金分割比例。在《走向新建筑》中,柯布西耶阐释了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黄金分割现象,并现身说法剖析自己的建筑作品,从建筑与人体的数理关系中衍生权威的立面比例与构图法则,体现了基于古典主义人体类比思路的建筑理论研究积淀。

第二,建筑模数制度的人体因由。在进行人体比例研究的同时,模数观念渐臻成熟。事实上,模数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明同步,从原始人以手的虚空形态抓取椭圆砾石、模拟双手相掬制造球体陶器,到早期中医以手为尺度判断自身穴位的“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等,人体模数的经验已渗透在生活之中,可见手是最早最基本的人体模数单位。古籍记载有“夫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又曰“步始于足,足率长十寸,十寸则尺,一跃三尺,法天、地、人,再跃则步”,这里指出中国古代尺度系统是以手足为模数并以十进制推衍而成,且风水素来讲求以“千尺为势,百尺为形”拟定建筑外部空间模数。对于模数观念的记载较早见于《考工记》,其中以“八尺”人的身高为模数测定轮径,以轮径推定车宽,以车宽衡定路宽,以路宽界定城池规模等,这些推衍归根结底都以人体为模数,所以人才是真正潜在的理性模数法度。同时,从以手长定尺长,身高为八尺的论述中可得出手长等于身高1/8。此后,由人体衍生而来的以“物”为单位的模数思想,逐渐在古建筑营造中得以普及,城墙用“雉”,居室用“几”, 厅堂用“筵”,门用“屙”,庭院用“寻”,田野用“步”,这些单位大多与人居器物息息相关 ,“步”则是人的活动尺度,如隋唐长安城由不同规格的里坊组成,里坊最大者为650步×550步,最小者为350步×350步。就建筑单体而言,中国传统建筑模数的成熟,通常以唐代开始对“拱”的运用、北宋李诫《营造法式》中“材”的度量、清代《工程做法》中“斗口”的方法为阶段性标志。唐代的“拱”断面遵循3:2的比例;北宋的“材”分八等,对应不同等级的建筑规模;清代的“斗口模数制”是从“材分模数制”基础上发展而来,共分11个等级,没有斗拱的小建筑则以柱径为模数。模数与建筑的严格配比,达成了人与空间的尺度协调,同时也较好发挥了力学效能。

源于人体的朴素模数思想是建筑营造的依据,这在西方文明史中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其理论研究脉络清晰。维特鲁威较早提出了模数的概念,认为人类祖先的模数观源于自身人体,是原始人在用步幅、手脚测量时不经意中获得的观念,萨拉米斯的一处浮雕遗址验证了这一说法,浮雕中刻有度量基础的人体各部分轮廓,诸如手臂、足、手及手指。维特鲁威坚称所有度量单位都是从人体测量获得,英文“尺”就是foot(足),英寸是指节,腕尺源于前臂,完美的十数与十进位体系也是因袭人的手指数量而来。因此,他认为人的整体与某一作为标准部分之间存在明确比例关系,即模数与倍数关系。而建筑的比例之美恰恰基于对模数的运用,正如他在《建筑十书》中对比例的界定:比例是在一切建筑中细部和整体服从一定模量而产生的均衡方法。如果建筑设计能依循人体模数关系来设定,则无论整体还是局部都会和谐优美。古希腊、罗马的神庙建筑就是模数的践行作品,通常以柱子的直径为模度,柱身、柱础、檐口、柱帽等均为柱径的倍数或分数。文艺复兴的建筑师菲拉雷特在《建筑论文》中称,建筑物的高度应按人的身高搭建,他的理论虽带有宗教色彩,但科学的人体测量方法使之在建筑模数研究领域获得一定成果,成为柯布西耶模数思想的先驱。勒·柯布西耶将人的躯体视作自然秩序的一种范式,他根据标准人体比例创建了“勒氏模数尺”,并在《走向新建筑》中强调一个模数赋予我们衡量与统一的能力,他将人体比例定位为长短、面积、体积在内的一种比例,并作为重要的设计工具在马赛公寓、朗香教堂等建筑中加以应用,试图在人与建筑之间建立和谐关系,并作为建筑设计人性化的基础。他的《模块化,人体比例的和谐度量可以通用于建筑和机械》的研究成果,对推动现代建筑的标准化、工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体仿生

是建筑空间结构探索的主线

关于宇宙、建筑、人体的对应,渊源已久。中国古老的开天说寓意自然为的人体化身,《黄帝宅经》亦有“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的对应比拟,董仲舒更是将这一思想完善为天人合一之说。建筑作为意象中宇宙象征,就是人类“象天法地”的产物。其首先它与人体的部件对应,如传统建筑构件常以骨架、骨干、脊椽、额枋、叉手、托脚、钩心斗角、门楣、门脸、门簪、耳房等命名。建筑的界面常隐喻为人的面部,如“正面”在英语中写作“facade”,源于“face”和拉丁文“faccius”中对脸的表达。同时,人体构件在称谓上也大多对应建筑,如结构、脊梁、天庭、耳廓、印堂、内壁等等。此外,中医的穴位名也常有借用,如中府、太仓、命门、风池、步廊、神门、意舍、志室、天柱等。另外,有的词汇已由抽象变为约定俗成,如称父母为“高堂”,称贤德之人为“栋梁”等。总之,建筑中人体隐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头脑中潜在的最原始的身体经验图式与建筑发生的对应投射。

人体与建筑的对应还体现在空间方位和布局上。方位意识是在人体自我认知的抽象概念基础上隐喻建构的,因为人体自身就是一个空间实体,具有上下、左右、前后、里外等空间位置关系。在各个语种里,人体与方位词的结合都基本相同,属于一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建筑布局中的人体对位,在宗教建筑和传统民宅设计中屡见不鲜。哥特教堂的十字平面被西方有关文献比拟为神秘人体,其左右侧厅相当于人的两臂,唱诗班的位置对应胸部,中殿对应身体下半部分,教堂尽端的后堂则象征人的大脑,是神坛所在,它以建筑的语言完好诠释了基督教关于上帝是宇宙大脑、万物是宇宙躯体的哲学宇宙观。以曼荼罗神秘图式为平面特征的佛教建筑,隐含着一个盘卧的人体,中央密室对应着人体脐部,内含繁殖和藏聚能力的“胎藏”空间,其三重圆坛与人体脉络相合,对于修行者而言,人体就是一个须弥世界的缩影。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九宫八观中的紫霄宫建筑格局及周边环境,也被喻为“逼真的人体修真图”。因此,正如阿德里安·斯托克斯所说:“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建筑与人的形体被当做至上比喻,在一个规则中被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而且,他认为人体的围封和显露对应建筑空间的围封和显露,建筑的门窗就像人体的吐纳器官,各区域的相互关联对应人体各部分的有机组织,二者结合往往寄寓一定哲思。以“人体内景园”为本的颐和园,以智慧海暗示人脑,排云殿喻喉部,云锦殿、玉华殿喻两耳,宿云檐喻人的面部,知春亭喻人的心脏,龙王庙为人之肾,目的在赏园之时达到“呼神存真,令六腑安和、五脏生华、返老还童”之境界,从而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至于传统民宅的合院格局,也是人体的对位比拟。清代客家风水师林牧曾针对台湾住宅平面提出“法人”设计思想,“正屋两旁,又要作辅弼护屋两直,一向左,一向右,如人两手相抱状以为护卫。两边护屋要作两节,如人之手有上、下两节之意,中厅为身,两房为臂,两廊为拱手,天井为口,看墙为交手”,其空间比例关系也参照于人体比例。

此外,建筑的人体仿生与隐喻手法同样为现代建筑大师热衷。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即突破了中世纪的教堂模式,抽象为人的听觉器官,寓意对上帝福音的洗耳恭听;格雷夫斯的环境教育中心、波特兰大厦、休玛大厦,矶崎新的日本群马县美术馆、富士县乡村俱乐部等等,都在造型或装饰上运用拟人化建筑要素,大量现代人体仿生建筑中有的含蓄隐晦、有的直白粗陋或充满诡谲气息。如日本建筑师山下和的人脸住宅被指荒诞不经,他将门窗做成眼睛,入口做成嘴巴,给人恐怖之感,是一件天真庸俗的移情之作。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戈地的卡萨·巴特洛公寓,内部柱廊设计成骨架、骨骼的形象,阳台仿造头盖骨建造,以纪念为民族主义献身的英雄们,但是手法过于直白、突兀。还有所谓人体博物馆,使人从巨型大口进入,经过气管一般的自动电梯,被送达各个内脏场馆,最后被排出体外。这些作品欠缺对人体美的建筑诠释,缺少必要的美学元素,但现代设计的乐此不疲和勇于尝试,在一定层面上可见一斑。人体仿生是建筑自古至今不可或缺的思路与手法,并且隐晦抽象的内涵设计被视为至高追求。

建筑的人体仿生不仅体现于建筑空间的人体对位,还见于结构与装饰之中。西方经典的5大柱式结构,以及中国传统木建筑中的斗拱构件,都是原始“人像柱”的抽象演变。“人像柱”的出现可追溯到史前非洲原始住宅的雕塑立柱,以头顶短柱的跪姿女像柱居多。据考证,以人代柱的做法是原始人祭制度的文化遗留,以活人祭祀的做法在世界各地均有劣迹,印尼加里曼丹群岛就有以女奴为第一根房柱奠基的残暴陋俗,因此,“人像柱”兼具力学承重和巫术意义,维特鲁威又为女像柱附加了负重惩罚一说,尽管并非出于审美初衷,但希腊女像柱对肢体微曲的艺术化处理,尽显女性的柔美端淑。希腊主流文化对人体的崇尚,以及人体拥有的数字性和谐,令其毋庸置疑的成为建筑效法的比例范本与形式装饰。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柱式再次被高度抽象和概括,最后定性为5种经典样式。其中多立克柱线条刚劲,柱身线条明显,高度是柱径6倍,对应着男子的身高特征,其代表建筑为雅典卫城的帕提农神庙;爱奥尼柱柔和典雅,高度是柱径8倍,柱身线条不明显,源于对女子印象的比例塑造,其代表建筑为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科林斯柱窈窕秀丽,柱头装饰繁盛,高度是柱径9倍,神似少女的曼妙身姿,其代表建筑为雅典的列雪格拉德纪念亭;爱奥尼和科林斯组合产生了华丽的混合式柱,另有类似于多立克的相对朴实的陶斯康柱式。

在中国建筑史中,奠基与奠门也经历了由“人牲”到“俑”,再到“人像柱”的图式衍化,此后,“人像柱”、画像石、门神等艺术形象成为传统建筑的重要符号。葬在殷墟基址入口的武士,有可能是门神的最早原型;而中国最早的“人像柱”应是汉代武氏祠的以手和头承托屋顶的大力士石刻柱。此外,汉墓中有大量模仿人体的柱式,如四川柿子湾和彭山崖汉墓,其柱式挺拔、手法写意,着装具有典型汉代人特征。到了汉魏,对称托举的两臂演变为曲拱,手与头成为斗拱的升和小斗,胸部成为栌斗,手腕关节成了斗下的皿板。再之后,斗拱脱离了人形的模拟,转变为具有人体特质、独具模式的建筑结构,而斗拱的铰打叠斗构造形式,实则是对人体脊柱的形象模拟。总之,斗拱脱胎于人体造型和机能模仿,以精妙构成突破了自身结构的价值,且兼备缓震消能的重要功能,完美诠释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哲思观念。

东西方的“人像柱”经由相似的演变过程,却在不同审美意识的作用下抽象为各具特色的建筑构件,一者追求外在形式的精美,一者挖掘内在意蕴的精髓,但二者对人形人性的认可和模拟,以及与建筑风格的协调、对功能的维护等方面,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谓殊途同归。另外,建筑装饰对人体的模拟,也有另一支更为抽象的图式脉络,它们转化为精致细微的装饰纹饰,附加在建筑各构件上,归纳起来大体有Y、T、X、S、O、十、口等形式,多以2方、4方连续加以构形,这些都基于人体的几何化抽离概念。

人体工程学从本质上

开启建筑对人体的全方位探知

现代建筑延续着与人体关系密切的课题探讨,并上升到理性学科的高度,即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的环境心理学、行为学、测量学等多支系的共同发展,进而成为建筑设计的首要准则和依据。学科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建筑对人体的开发摆脱了局限形体的窠臼,已深入到更广泛的领域,甚至架构在生物学等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同时,现代建筑设计也严格恪守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践行建筑与人的永恒主题。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筑教育的现状,重点强调了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设计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生态学等等,都对建筑学专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筑学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是建筑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院建筑学专业在专业目标教学体系化改革的基础上,强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探索在成功素质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为与国际接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在评估的标准要求下, 培养计划逐步规范,产学研结合较紧密。但总体而言,全国近80 所建筑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训的倾向,教学体系中主干课与相关课的关系呈纵向线型模式,基本知识的传授较扎实。但是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重书本轻调研, 重表象轻能力 

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大多重视和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多依赖于书面资料获取知识, 重视对优秀作品的表象学习, 轻视调查研究, 缺乏对深入、细致、艰苦的实地考察环节重要性的认识。而我们的设计课教学由于受课时的制约, 学生调研“走马观花”,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不够深入, 势必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重成果轻过程 

建筑设计作为主干课程, 我们一贯以“最终图面成果”为评判依据, 图面的表现技能则直接影响了其好坏的评价。而对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思考及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或少作评判依据。在此无形的导向之下, 学生往往只注重手上功夫的技能训练, 计算机制图等手段的运用, 而淡化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而涉及问题面窄,研究问题肤浅。 

(三)重仿学轻创新, 重专业轻综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量大、速度快, 查阅资料十分便捷, 加之我国建筑知识的普及性低, 人们对建筑好坏的评价常取决于表象、取决于 “新奇”。 出现了在建筑设计中拼凑“名作”、“复制杂志”的“仿学”现象。这样一来无形中抑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造成在特色与创新方面能力的匮乏。 

(四)重分值轻素质 

建筑学专业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征。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下, 大多数院校建筑学专业招生按分数线自高而低进行录取, 几乎无法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素质。招生中这种重分值轻素质的现象, 常常导致大学学习阶段“高分低能”的局面。 

二、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 

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特点是专业间相关课程的开放和专业的开放。如何发挥优势, 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探求自身培育特色, 形成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开放性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值得广泛、持续和深入地研究。专业间相关课程的开放,目前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12个学分的跨学科选修课,体现了专业间的开放性。根据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开设了建筑经济、建筑环境心理学、西方哲学专题、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建筑文化与评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筑摄影等选修课,这样,既可与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相接轨, 也可以使学生在建筑设计中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得以升华, 进而起到促进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的开放, 则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来源广泛和年轻富有活力的优势, 加大系内选修课的开课量。城市建设学院有建筑学、土木工程两个专业属相关学科,专业间选修课甚至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亦可以有一定量的开放性, 如土木工程的“房屋结构、地下结构、大跨度结构、特种结构、道路立交设计”及建筑学专业的“美术、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一)、建筑构造、阴影透视”等课程, 若以开放的观点来看待这样的选修课环境, 相信定会对学生的培养创造富有特色的良好发展空间。主要措施如下: 

1.贯彻整体优化的原则,修订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并严格执行,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改革设计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变类型教学为目标教学,重新修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在一至三年级实行教学年级责任人和骨干教师制度,而在四至五年级则实行教学专门化制度,强调教学的环节控制,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 

4.聘任教师实行公开评图制度,加强学生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5.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教学保障体系,以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正常进行; 

6.抓紧重点课程建设,以专业主干课(含试验课) 、专业基础课和主要基础课为课程建设重点,对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配备、教材及参考资料等均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出改革措施。从而带动了各相关课程的整体发展; 

7.发挥教学督导小组的作用。组成由系主管副主任任组长的督导小组,对教学计划、上课情况、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等作出评定工作; 

8.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习中的教学环节,规范实习要求和内容,全面提高实习质量; 

9.构建专职兼职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开放的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资质认证制度,扩大学生在教师评定过程中的发言权。 

三、在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 

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了避免技术基础课与设计主干课脱节的现象,要求按职业资格考试和专业评估要求培养学生。根据成功素质理论在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每个设计课程中,注重配合环境设计、建筑物理、技术、设备、防灾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按教学要求将技术基础课的知识贯穿到各个设计主干课教学环节中。该系列课程包括建筑技术、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力学及结构等,它的建设主要是解决与设计主干课程的配合、交融问题,使其真正起到为设计服务的作用。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1.三年级上期的设计课中,结合住宅设计将建筑构造的知识运用,让学生完成从环境设计、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构造设计等系列设计。 

2.在三年级下期的设计课中,结合科技设计将工业设计、智能设计等构造知识相融合。结合博览、美术建筑将建筑物理中的光学、热工等知识相运用。 

3.在四年级的高层设计中,要求运用建筑设备、建筑防灾知识。 

4.五年级的厅堂设计中,要求结合建筑物理的声学知识。 

5.毕业设计则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 

四、几点思考 

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学专业从起步到稳步发展,虽然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些特色,但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拼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何解放思想,树立“可持续性”的学科发展观念,完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本着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宗旨,我们初步设想:首先,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建筑学专业在成功素质理论教学体系中求发展,以加强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密切结合,为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立足“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思路,要积极培养、引进高、精、尖人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要研究探索学生乐于接受、行之有效和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方法。此外,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与应用。只要我们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建筑学教学体系一定会显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首届全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研讨会、专业教育评估研讨会资料汇编. 国务院学位办编印,1992. 

[2]林涛.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1). 

[3]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欧洲教育考察团. 欧洲建筑教育考察思索[j]. 建筑学报, 2000(6). 

第8篇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建筑教育的现状,重点强调了在成功素质教育理念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设计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如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生态学等等,都对建筑学专业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筑学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是建筑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我院建筑学专业在专业目标教学体系化改革的基础上,强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探索在成功素质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等建筑教育为与国际接轨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在评估的标准要求下, 培养计划逐步规范,产学研结合较紧密。但总体而言,全国近80 所建筑院校普遍存在着重技能培训的倾向,教学体系中主干课与相关课的关系呈纵向线型模式,基本知识的传授较扎实。但是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重书本轻调研, 重表象轻能力

从教与学两方面来看, 大多重视和强调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多依赖于书面资料获取知识, 重视对优秀作品的表象学习, 轻视调查研究, 缺乏对深入、细致、艰苦的实地考察环节重要性的认识。而我们的设计课教学由于受课时的制约, 学生调研“走马观花”, 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不够深入, 势必影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重成果轻过程

建筑设计作为主干课程, 我们一贯以“最终图面成果”为评判依据, 图面的表现技能则直接影响了其好坏的评价。而对设计过程中学生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思考及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或少作评判依据。在此无形的导向之下, 学生往往只注重手上功夫的技能训练, 计算机制图等手段的运用, 而淡化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因而涉及问题面窄,研究问题肤浅。

(三)重仿学轻创新, 重专业轻综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量大、速度快, 查阅资料十分便捷, 加之我国建筑知识的普及性低, 人们对建筑好坏的评价常取决于表象、取决于 “新奇”。 出现了在建筑设计中拼凑“名作”、“复制杂志”的“仿学”现象。这样一来无形中抑制了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造成在特色与创新方面能力的匮乏。

(四)重分值轻素质

建筑学专业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征。在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下, 大多数院校建筑学专业招生按分数线自高而低进行录取, 几乎无法考察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素质。招生中这种重分值轻素质的现象, 常常导致大学学习阶段“高分低能”的局面。

二、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

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特点是专业间相关课程的开放和专业的开放。如何发挥优势, 学习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探求自身培育特色, 形成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开放性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值得广泛、持续和深入地研究。专业间相关课程的开放,目前的教学计划中安排了12个学分的跨学科选修课,体现了专业间的开放性。根据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特点,我们开设了建筑经济、建筑环境心理学、西方哲学专题、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建筑文化与评论、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筑摄影等选修课,这样,既可与社会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相接轨, 也可以使学生在建筑设计中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深度得以升华, 进而起到促进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的开放, 则应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发挥教师来源广泛和年轻富有活力的优势, 加大系内选修课的开课量。城市建设学院有建筑学、土木工程两个专业属相关学科,专业间选修课甚至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亦可以有一定量的开放性, 如土木工程的“房屋结构、地下结构、大跨度结构、特种结构、道路立交设计”及建筑学专业的“美术、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一)、建筑构造、阴影透视”等课程, 若以开放的观点来看待这样的选修课环境, 相信定会对学生的培养创造富有特色的良好发展空间。主要措施如下:

1.贯彻整体优化的原则,修订教学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并严格执行,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改革设计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变类型教学为目标教学,重新修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在一至三年级实行教学年级责任人和骨干教师制度,而在四至五年级则实行教学专门化制度,强调教学的环节控制,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

4.聘任教师实行公开评图制度,加强学生参与意识与竞争意识;

5.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规范化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教学保障体系,以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正常进行;

6.抓紧重点课程建设,以专业主干课(含试验课) 、专业基础课和主要基础课为课程建设重点,对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师资力量配备、教材及参考资料等均进行了认真研究,制订出改革措施。从而带动了各相关课程的整体发展;

7.发挥教学督导小组的作用。组成由系主管副主任任组长的督导小组,对教学计划、上课情况、设计任务书的制定、各个教学环节的检查等作出评定工作;

8.完善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习中的教学环节,规范实习要求和内容,全面提高实习质量;

9.构建专职兼职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开放的教师教学业务能力资质认证制度,扩大学生在教师评定过程中的发言权。

三、在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的

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为了避免技术基础课与设计主干课脱节的现象,要求按职业资格考试和专业评估要求培养学生。根据成功素质理论在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每个设计课程中,注重配合环境设计、建筑物理、技术、设备、防灾等方面的知识要求;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按教学要求将技术基础课的知识贯穿到各个设计主干课教学环节中。该系列课程包括建筑技术、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力学及结构等,它的建设主要是解决与设计主干课程的配合、交融问题,使其真正起到为设计服务的作用。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1.三年级上期的设计课中,结合住宅设计将建筑构造的知识运用,让学生完成从环境设计、建筑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构造设计等系列设计。

2.在三年级下期的设计课中,结合科技设计将工业设计、智能设计等构造知识相融合。结合博览、美术建筑将建筑物理中的光学、热工等知识相运用。

3.在四年级的高层设计中,要求运用建筑设备、建筑防灾知识。

4.五年级的厅堂设计中,要求结合建筑物理的声学知识。

5.毕业设计则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

四、几点思考

城市建设学院建筑学专业从起步到稳步发展,虽然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一些特色,但仍然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拼搏。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如何解放思想,树立“可持续性”的学科发展观念,完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建筑学教学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本着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宗旨,我们初步设想:首先,强化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使建筑学专业在成功素质理论教学体系中求发展,以加强教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密切结合,为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立足“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改思路,要积极培养、引进高、精、尖人才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要研究探索学生乐于接受、行之有效和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方法。此外,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建设与应用。只要我们勤于思索,勇于创新,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成功素质教育理论的建筑学教学体系一定会显出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首届全国建筑学专业学位研讨会、专业教育评估研讨会资料汇编. 国务院学位办编印,1992.

[2]林涛.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 2004(1).

[3]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欧洲教育考察团. 欧洲建筑教育考察思索[J]. 建筑学报, 2000(6).

第9篇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74

服装设计与工程(理)

本科

27

表演

本科

40

舞蹈表演

本科

12

总计

 

153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团队意识以及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传统造型与造物理念,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服装创意设计和成品实现,从事纺织服装商品企划、服装产品设计、消费需求与流行现象分析、设计流程与管理、时尚文化研究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概论、造型基础、构成基础、色彩与图案基础、服装设计表现技法、立体裁剪、服装材料学、服装纸样、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程序与方法、服装市场营销、时尚摄影、时装展示与陈列设计、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礼服定制设计、专题设计、男女童装设计等。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与人文科学素养,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学科前沿及服饰传统造型与造物相关理念,具有较完善的专业技能、工程素养、服装产业领域实践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的工程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造型基础、构成基础、服装CAD、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材料、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工艺、成衣设计、针织产品设计、服装产品企划、服装市场营销等。

    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为文化创意及时尚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和服装专业基础知识,经过服装表演系统训练和实践,能从事服装模特、服装编导与活动策划、模特经纪管理、模特专业教育、整体造型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服装表演概论、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镜前展示、广告表演、服装摄影、舞蹈编导、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基础、服装工艺基础、服装买手、服装概论、服装市场营销与实践。

    舞蹈表演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掌握舞蹈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舞蹈表演基本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较好的舞蹈创作和改编能力,较强的舞台表演实践能力,一定的舞蹈演出组织、排练与协调能力,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能够在社会文化部门、艺术团体、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舞蹈表演、编创排练与教学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基训、剧目排练、编舞技法、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等。

 

联系人:刘怡宏    联系电话:89626346   邮箱:412321260@qq.com

 

 

 

 

 

 

 

 

 

 

 

 

现代手工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工艺美术

本科

145

公共艺术(手工)

本科

18

总计

 

163

 

 

    工艺美术专业(共145人)

工艺美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高水平课程群建设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本专业秉承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艺术设计融合教学理念,在传统工艺美术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产教融合、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引领下,依托校内外教研平台和社会资源,通过实训实践、项目工作室、大师进课堂、企业实习基地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能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工艺美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艺术市场经济规律、艺术生活消费、时尚动态,具备设计实践和艺术创作能力,能够从事现代工艺品设计制作、为工艺美术产业服务的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

工艺美术专业下设纤维工艺、染织工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金属工艺、首饰工艺等专业方向。

纤维染织设计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纤维染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纤维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纤维染织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白描、归纳水粉、立体构成、中国画(工笔写意)、新民艺学、地毯设计、织绣设计、材料实验、丝网印、手工印染与设计、染织发展史、市场学、印花面料设计、纤维艺术—平面形态、彩印、纤维艺术—空间形态、家纺产品工艺与结构、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陶瓷艺术方向(共26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陶瓷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陶瓷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陶瓷艺术史、陶瓷成型工艺(拉坯)、陶瓷成型工艺(泥条)、动物雕塑、新民艺学、浮雕、陶瓷釉彩、陶瓷装饰、陶瓷成型工艺(翻模、烧成)、陶瓷日用器皿设计与制作、服饰陶艺、陶瓷壁画、课题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琉璃艺术方向(共25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玻璃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玻璃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玻璃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玻璃艺术史、玻璃设计表现技法、模具制作、烧成与综合材料实验、玻璃后期加工、传统工艺雕塑、计算机软件、浮雕、吹制玻璃基础、动物雕塑、窑制玻璃课题设计、吹制玻璃课题设计、灯工玻璃、玻璃产品设计、玻璃首饰设计、综合材料研究、玻璃环境设计、热熔玻璃、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漆艺艺术方向(共2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漆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漆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漆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漆艺基础、立体构成、装饰基础、漆艺史、漆艺综合材料研究、写实漆画课题创作、漆立体脱胎成型工艺、建筑环境与漆壁画课题研究、漆器皿课题创作、装饰漆画、现代漆家具设计与制作、空间与漆塑课题创作、漆艺产品设计、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首饰艺术方向(共22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首饰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首饰艺术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首饰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材料与工艺基础、成型工艺、首饰制作工艺、皮雕工艺、镶嵌工艺、首饰综合材料、首饰加工、金属器皿簪花、金属焊接工艺、腐蚀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首饰展示设计、首饰文化、刻铜工艺、首饰起版工艺、首饰铸造、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金属工艺方向(共2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方向培养具备金属工艺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金属工艺艺术设计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金属工艺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色彩风景、素描人体、立体构成、泥塑浮雕、材料与工艺基础、表现技法、设计概论、动物雕塑、成型工艺、徽章设计、电铸工艺、铁艺设计、金属焊接工艺、锻铜浮雕、铸造工艺、金属器皿、人体雕塑、环境雕塑设计、产品设计、腐蚀工艺、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艺术实践、毕业创作、毕业论文

    公共艺术(手工)专业(18人)

    公共艺术专业是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培养学生从城镇化空间环境中,以艺术方式表现社会和生活公共性问题。本专业下设公共造型艺术、工艺装置艺术两个专业方向。开设课程注重拓展学生对材料综合利用的思维方式,使其在认识和了解空间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具备教学、研究以及在室内外公共空间进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能力,成为能胜任城市文化艺术相关领域工作的实践型文化艺术人才,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

    主要课程:公共艺术概论、形态训练、色彩原理、中外建筑史、立体构成、写生、装饰基础、雕塑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综合材料1、环境心理学、雕塑形态、园林设计、公共艺术策划I、金属装置工艺、浮雕、数字雕刻、模型制作、城市色彩设计、陶瓷设计、综合材料2、纤维壁饰、公共艺术策划II、陶瓷陈设、玻璃环境设计、金属装置艺术、艺术实践

 

联系人:李遵   电话:89626366  邮箱:1361967895@qq.com

创新创业学院(淄博陶瓷学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

专科

51

总计

专科

51

 

    艺术设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51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培养具备雕刻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传统雕刻工艺与现代制作工艺相结合设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够在产品设计公司、工艺美术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相关设计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产品设计师、雕刻工艺技师等职业,也可以个人从事雕刻产品、雕刻工艺品的设计与制作。如下表所示:

职业类别

初级岗位

发展岗位

设计类别

助理雕刻设计师

雕刻设计师

助理产品设计师

产品设计师

设计绘图员

产品设计师、雕刻设计师

技术类别

初级技师

高级技师

工艺美术师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主要课程:传统装饰文化与表现、传统绘画技法、雕塑、计算机辅助设计、玻璃内画技法、玻璃灯工工艺、陶瓷成型工艺、陶瓷釉色装饰、刻瓷工艺、品牌策略、文创产品设计。

 

联系人:杨友森   联系电话:0533-4126217   邮箱:2298033374@qq.com

 

 

 

应用设计学院分院2021届毕业生宣传材料

毕业生人数:

 

专业(方向)

学历

毕业生人数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专科

33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34

影视多媒体技术

专科

28

总计

 

95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  专科 (33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一定的文化素质、健康的体魄、较高的艺术涵养和审美水平,掌握视觉传播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完成广告、包装、品牌、界面等工作,并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设计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到设计公司、企事业单位及其他有关机构从事美工制作、书刊编辑、广告策划与设计、包装整体开发与设计、品牌设计与推广、新媒体交互设计等职业。

主要课程 :图形创意、编排设计、样本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字体设计、图形创意、书籍设计、摄影、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专科 (34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室内设计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建筑表现公司、房地产公司、室内设计公司、家具设计公司、软装设计公司、照明工程及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居住空间设计、家具设计、照明设计、软装设计、装饰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主要担任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职业。

主要课程 :人体工学、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建筑构造与测绘、建筑装饰预算、照明工程设计、家居设计与构造、室内设计专题、室内软装与陈设设计、景观设计、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  专科 (28人)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文化涵养和健康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意识,掌握数码图形图像和新兴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数字影像技术、网页设计等高技能复合型应用人才。毕业生能够在电视台、报社、数字影视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网络媒体制作部门从事平面设计、网络动画、纪实摄影、商品摄影、视频采集与编辑、影视后期特效等职业。

主要课程 :计算机图形基础、图形创意、商业摄影、数码图像后期、版式设计、分镜头设计、网络动画制作、数字音频、影像风格化设计、摄像基础与剪辑基础、平面卡通设计、三维造型、纪录影像、叙事视频创作、UI设计、影视特效与合成、品牌与栏目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