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脐橙产业是赣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指出了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建设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面积超过30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7%,土壤为红壤和紫色土,其中富含大量脐橙所需的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是发展种植脐橙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据统计,2006年,赣南脐橙发展到91333hm2,产量63万吨。建成无公害水果基地73333hm2、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脐橙)基地县4个、脐橙出口基地5533hm2,年出口港、澳、东南亚、北美等地脐橙18万吨,占赣南脐橙总产的近30%[1]。但在果业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为此,加强赣南脐橙生态基地建设,实现生产方式和形态的转变,促进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赣南以脐橙为主的果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根据赣南脐橙生产现状,分析了在发展生态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建设赣南脐橙生态果业基地提出优化措施。
1赣南脐橙栽培的生态问题
在脐橙基地建设中,赣南始终坚持生态化开发,注重农业生态保护,探索了一条被称为赣南模式的“猪—沼—果”模式。在实际生产中,不规范的脐橙栽培技术和发展规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1果园建设水平低,水土流失严重
脐橙果园建设要严格执行标准,配套健全设施,尤其是果园梯田和排水灌溉设施要符合标准。但是实践中果园建设与生态建设没有完全同步,对生态保护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围绕脐橙产业协同作战搞好生态建设,造成果园建设与生态建设分家。虽然有的脐橙园修建了梯田,但是修建技术不规范。如一部分果园选址不科学,选在坡度25°以上的坡地、低洼地、平地;脐橙园四周没有开好防洪沟、排洪沟,每条梯田、梯带也没有背沟或竹节沟,不利于排水和降低果园水位;果园灌溉条件差,电不通,路不畅等,果园规划和建设的弊端直接带来水土流失,造成果园生态潜在的破坏。
1.2防护林建设滞后,降低了风沙危害
防护林的目的是减少风沙,增强抗御干旱、干热风、冻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因此,应选择适应当地种植条件、速长高大、长寿、经济价值高、主根发达、水平根少、与脐橙无共同病虫的树种。但据调查,赣南80%的脐橙果园没有建设防护林,部分果园虽建有防护林,但是建设水平低,布局不合理,防护效果差;树种选用不合适,如马甲子、刺合欢等树种矮小,防护范围小;防护林距离脐橙果园太近,容易串根,造成争水、争肥、争阳光等。
1.3“猪—沼—果”模式需要加大推广力度和完善
“猪—沼—果(菜、鱼等)”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被称作“赣南模式”。推进这种模式,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沼气液、沼气池利用技术方法需要完善。
1.4无公害技术薄弱,存在危险性病虫害的潜在威胁
果品安全是影响赣南脐橙声誉的关键。尽管赣南无公害生产技术推广工作已经提上日程,但是,工作力度不大,效果较差。因此,至今赣南脐橙加工业示范基地没有被列入国家柑桔非疫区建设项目区。随着脐橙规模化发展,病虫害增多、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等加重,土壤污染,土壤结构破坏,果实品质下降,给脐橙产业带来严重影响,破坏了脐橙生态系统平衡。
2建设脐橙生态果园的发展措施
2.1抓好果园基地建设
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在无公害脐橙基地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并向产业经济带、专业经济区延伸。在基地规模扩张的同时,注重增强基地的科技含量,提高质量。在脐橙园规划建设上,更应强调生态果园建设的重要性。
2.2加强脐橙生态果园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
一是增加与赣南无公害脐橙生产有关的科研投入,加强常规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开发赣南脐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农药残留快速测定设备、有机农药肥料生产、脐橙保鲜防腐技术与设备。二是生态建设与果业建设相结合。要达到高标准建园,果园必须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做到山、水、园、林、路综合配套,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原则,严格按照“三大一篓”(大穴、大肥、大苗和营养袋假植)与“三保一防”(保水、保肥、保土、防护林)标准和要求施工操作,防止水土流失。
2.3严格执行赣南脐橙质量标准
2006年《赣南脐橙》国家标准(GB/T20355-2006)成为我国首个脐橙国家标准。要按照标准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约束生产经营者种植加工行为,最大限度地通过促进生物循环,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经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以提高赣南脐橙产量和品质,维护和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4狠抓赣南脐橙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技术
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求,无公害产品生产应具备下列条件:①产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必须经农业部农垦环境检测中心审定;②原料作物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操作过程须符合无公害标准,并接受监督;③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包装贮运须符合卫生标准,最终产品须经国家检测。
2.4.1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建园。为防止大气、水、土壤受废气、废水、废渣及一些天然有害物质污染,宜在远离城区、工业区,离交通要道的直距离在500m以上的地方建园。
2.4.2强调重施有机肥和有益复合菌肥(如EMCM等)。提倡种草、覆草、埋草,合理配备化肥用量和比例。采用无污染水源灌溉,应用滴灌、喷灌、沟灌等方式合理供水。
2.4.3推广套袋栽培。最好全园全树皆套,这是在生物防治体系难以建立和生物农药效果不佳情况下,无公害水果生产最有效的手段。
2.4.4防治病虫上全面实行病虫害综合防治(IP计划)。以农业措施、人工防治、利用天敌和增树体抗性为主,尽量使用无毒害的植物源、矿物及生物农药和农药增效剂。减少喷药次数,做到不用含重金属的农药、剧毒农药、高残留农药和杀性农药。
2.4.5在包装、贮藏保鲜、运输过程中严防果品污染。牢固树立环保意识,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保鲜技术,采取合理的采后处理方式。按市场需求进行严格的分级、清洗、消毒、打蜡、包装和贮运,防止果品的采后污染。
2.4.6改善农产品的经营方式,大力开展赣南脐橙的绿色营销。对取得绿色证书的进行注册,挂牌销售,优质优价,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2.5继续坚持和完善“猪—沼—果”模式
“猪—沼—果”模式的工程建设,是指“户建1个沼气池,人均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667m2果”,就是把养殖业(猪)、农村能源建设(沼)、种植业(果)以沼气为纽带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生态规律,形成物质、能量的生物循环链,带动生猪和果业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猪粪下池发酵产气,供农户照明、做饭,沼渣用来肥果、喂猪等[2]。实践证明:这种猪、沼、果复合型生态果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运行能遵循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生态上自我维持,经济上有生命力,环境上无污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做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的统一。在今后脐橙生态果园建设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已建脐橙果园的80%以上、新建果园的100%,推广应用”猪—沼—果”模式,并且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为果业生态发展更好地提供技术保障。
3参考文献
关键词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
3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
关键词:中古、华北、鹿、生态环境
近半个世纪以来,华北[1]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问题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一些学者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本地区森林的分布与破坏、河流上中游的水土流失、下游河道变化以及平原地区湖泊淤废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为研究这一地区的生态变迁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迄止目前,关于先秦时代这一地区的野生动物种群及其分布的历史变化,考古学和动物学界已有一些学者作过甚有成绩的探讨,而对此后的情形虽有若干片断论说,但专门系统的研究则仍然缺乏[2]。
华北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与地理分布的历史变化过程,很有必要作为一个专门课题加陨钊胩教郑夥浅S兄谖颐侨嫒鲜兜钡氐纳淝ㄊ贰U馐且蛭谝桓鋈范ǖ牡乩砬蛑校吧镏掷嗉捌渲秩菏康谋浠唤鍪粲谏淝ǖ囊桓鲋匾矫妫乙彩嵌陨淝ǖ淖芴宸从场2还匀唤缰卸锏闹掷嗉倍啵颐俏薹?也无必要)一一加以考述,比较可取的做法是选择那些具有生态标志性的动物、特别是与人类关系曾较密切的大型经济动物作重点考察。恰好,关于这些动物历代文献记载较多,考古资料也较为丰富,这使我们有可能对它们进行较为具体的历史研究。
鹿类动物[3],是大型陆地野生食草动物的典型种类,也是重要的经济动物。在历史上,鹿类曾对华北居民的经济生活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反过来说,华北地区鹿类种群数量与分布区域的历史变化,乃是当地人类活动改变生态环境的直接后果之一,是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历史表征。本文尽量汇集各类文献中的零碎记载,对中古即公元3—9世纪华北地区的鹿类动物及其分布情况作较为详细的考述,并对其所反映的若干生态史问题稍作推论,为开展对华北生态史的综合研究整理一点基础资料[4]。
一、中古以前华北的鹿类
为更好地说明鹿类动物与生态变迁的关系,我们先来追述一下中古以前的情况。
在农耕和畜牧出现之前,由于人口十分稀少,技术能力极其低下,采集、捕猎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还十分微弱,华北生态系统基本处于原始状态,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尚未受到破坏。因此,远古时代这一地区分布着种类众多、数量巨大的大型野生动物,甚至还有犀、象等后来只分布于热带地区的动物活动[5]。其中,鹿类动物是一个最为庞大的家族,也是当地原始居民的主要捕猎对象和食物来源之一。新石器时代的华北虽然已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但捕猎野生动物仍为当地居民谋取食物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鹿类动物仍是他们最重要的肉食来源。这一情况,已为大量考古实物资料所充分证明。
袁靖曾“比较全面地收集了目前所知的我国各个地区新石器时代的54个遗址或文化层中出土的动物骨骼资料,并对它们按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分别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根据他的研究,这些遗址(年代约在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间)中所出土的野生动物骨骼,主要集中在梅花鹿、麋鹿、獐等鹿科动物[6]。笔者据其文附表资料统计,属本文讨论范围内(袁文分列为黄河中上游地区和黄淮地区)的35个遗址或文化层所出土的野生动物骨骼中,鹿类骨骼的数量居于绝对多数[7],一些遗址所出土的鹿类骨骼数量很大,比如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一、二、四、五期文化层共出土有167具,白家遗址出土有218具;安徽濉溪石山子遗址出土数量更多达353具;山东泗水县尹家城遗址也出土有125具之多。这些事实说明,新石器时代鹿类动物在华北的分布十分普遍,并且种群数量之大应居于陆地大型野生动物之首。
到了商周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牧业已取得一定发展,但人口仍然稀少,土地开垦尚不甚广,包括鹿类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仍有广袤的蒿莱丛林和辽阔的湖沼草泽可供栖息繁衍,因之彼时华北地区的各种鹿类种群数量众多,其中麋(即俗称的四不象)的数量最为庞大。
商代的情形,甲骨卜辞的记载可以说明。根据这些记载我们看到:在当时,捕猎野兽仍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卜辞中关于“麋擒”、“逐鹿”、“射鹿”、“获鹿”、“画鹿”、“获獐”之类的文字相当之多,可知鹿类仍是最重要的捕猎对象。据研究者统计,见于现有甲骨卜辞中的鹿类猎获数量,仅武丁时期就达2000头之多[8],每次捕猎常常所获甚丰,猎获的鹿类常在百头以上,其中有一次“获麋”的数量竟多达451头[9]!殷墟动物骨骸出土情况证实了甲骨卜辞记载的真实性。根据古生物学家的鉴定和统计,殷墟出土的野生哺乳动物骨骸,千数以上者有肿面猪、圣水牛和麋,獐和梅花鹿的数量也在百数以上[10]。这些无疑反映:当时安阳及其附近地区的鹿类种群数量众多,分布密度相当高。否则,以当时的狩猎技术条件,捕获如此众多的鹿类是不可想象的。
至西周初期,这种情况似乎仍无太大变化,《逸周书·世俘解》中有一条材料记载说:
武王狩(发生在武王伐纣之后不久,在殷都附近进行),禽虎二十有二,猫二,麋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氂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罴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麇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11]。
这可能是一次动用大批军队而进行的大规模围猎活动,一共猎获13种野兽计10235头,其中包括麋、麈(鹿群中之雄性头鹿)、麝、麇(即獐)和鹿(应主要为梅花鹿)等在内的鹿类动物8839头,占全部猎物数量的76.5%;而麋又占鹿类之中的大多数(超过59%)。尽管《逸周书》是否为信史,历来史家均有怀疑,这段文字所载是否确实也不得而知;但其所反映的情况,在相当程度上是合乎情理的[12]。
自西周至春秋时代,华北平川草泽地区仍有大量的麋鹿栖息繁衍,山丘林地中也是獐、鹿成群。《诗经》的记颂反映:当时许多地区仍有广阔的“町疃鹿场”[13],到处有“呦呦鹿鸣”,成群的鹿觅食徜徉于苹、蒿草丛之中[14];行人在林野发现死獐、鹿的现象时有发生[15]。其它文献也有相似的记载,如《史记》卷4《周本纪》有云:“麋鹿在牧,蜚鸿满野。”虽是一种政治比喻,但也反映了当时郊外多麋鹿的事实;在春秋时期,有些地方甚至仍然麋多成灾[16]。因此之故,在当时鹿类的遇见率仍相当高。据《春秋左传》“鲁宣公十二年”记载,在晋、楚邲之战(战场约在今河南郑州、荥阳一带)期间的某一日,参战士兵曾两次遇见了麋(一次有麋六头),且有捕获。这些事实说明,在当时,鹿类特别是麋鹿,仍是常见的动物。
但是,自战国以后,华北地区人口有了很大的增加,同时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耕垦技术能力大大提高,广袤的丛林草莱不断被垦辟为农田,这使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不断缩小,鹿类的种群数量也不断减少。因此,虽然战国秦汉文献中仍不时有关于鹿类的记载,但鹿群的数量已远不能与以前相比。从文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习惯于沼泽湿地的麋,在秦汉时代已少见踪迹;其它梅花鹿、獐等等,也逐渐由平原向山区退避。所以战国秦汉文献所显示的鹿类遇见与捕获概率已远低于春秋以前,东部平原地区则基本不见有捕猎鹿类的记载。这些正是战国以来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由于农业的高度发展而发生了显著变化的反映。
不过,直到中古时代,华北地区的人口密度毕竟不象晚近时代那样高,生态环境破坏也不似近数个世纪这样严重。根据各类文献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本区域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在西部山区,仍有大面积的树木丛林;东部平原地区还有一些水面广阔的湖沼泽地[17]。这些都给大型野生动物保留了一定的栖息场所。因此,在中古时期,华北各地山岭丛林之中仍有成群的獐、梅花鹿、麝等鹿类动物活动;麋也并未绝迹,在河流和沼泽附近,偶尔还可见其踪迹。在历次战乱和人口锐减时期,比如魏晋北朝时期,由于土地荒芜,草莽复生,包括鹿类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虽不及春秋以前那样数量众多,但较之两汉时期似乎有所增加。
二、中古华北的主要鹿种及其分布
历史文献关于中古华北鹿类的直接记载虽然不少,但资料极为零碎,并且对于鹿类的种属时常记载模糊,叙述起来相当困难,更无法从统计学上作出数量说明。在此,我们仅根据有关资料,就主要鹿类种群及其分布情况作些描述。
根据现有资料,我们大体可以分辨出,当时这一地区的主要鹿类有梅花鹿、麝、獐和少量的麋。至于其它属种,则无法断定。
1、梅花鹿梅花鹿(学名C.Nippon),古文献中或作斑鹿,可能是中古华北分布最广的鹿种,大抵各地丘陵山区多树木丛林之处,都有梅花鹿的出没。它的分布区域,可以根据当时文献中关于白鹿的记载来加以推断。
现代动物学研究表明,所谓白鹿,不过是梅花鹿隐性白花基因的表现型,是一种罕见的变异现象,发生机率极小。因此,有白鹿出现的地区,必定有梅花鹿的生息,而且其种群数量还极有可能是相当大的[18]。
从很早的时代开始,中国古人就以白鹿出现为“祥瑞”,因帝王圣明仁德所感而至。《宋书》卷28《符瑞》中说:“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因之,地方一旦发现有白鹿出现,必定要报知朝廷,捕捉到了以后都要上献皇帝,至晚从汉代开始,这已形成了一种惯例[19]。以白鹿出现为“祥瑞”的观念,自然是虚妄的;但史书关于白鹿出现的记载,一般来说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地方官员已将捕获的白鹿上献给了朝廷,所以史书才记载了下来。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有谗谀之臣谎报的情况。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有关记载,推知当时梅花鹿的种群分布情况。
魏晋南北朝文献关于白鹿出现的记载,主要见于《宋书》和《魏书》。《宋书》卷28《符瑞》中所载,可确认属于本区者共11次,时间起于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终于刘宋后废帝元徽三年(公元475年)。其中言“献”者6次、言“见”者2次、言“闻”者3次。至于出现地点,该书称黄初元年有19个郡国上言白鹿出现,令人怀疑,(很可能是因其年曹丕废汉建魏、即位称帝,地方州县为了献媚,故而编造此种“祥瑞”上报,表示曹氏篡汉是“上应天命”。)其余10次,分别见于扶风雍县、天水西县、东莞莒县岣峨山、文乡县、谯郡蕲县、彭城县、徐州济阴县、雍州武建县、梁州和郁州;《魏书》卷112下《灵徵志》下所载,可确认在本区范围内者有22次,时间起自北魏道武帝天兴四年(公元401年),终于东魏孝静帝武定元年(公元543年),其称“献”、“获”或“送”者,共17次,称“见”者5次。除一次出现地点不详者,其余分别见于魏郡斥丘县、建兴郡、定州、乐陵、代郡倒刺山、相州、洛州、京师(平城)西苑、秦州(2次)、青州、司州(4次)、荆州[20]、平州、齐州、济州、徐州和兖州。
关于隋唐时期白鹿出现,《隋书》和两《唐书》没有集中的记载,《册府元龟》则记载有13次,其地点分别在华池之万寿原、骊山、麟州、沂州、九成宫之冷泉谷、济州、潞州、皇家禁苑(2次)、华山大罗东南峰驾鹤岭、皇家闲厩试马殿、亳州、同州沙苑监,以关中居多[21]。
根据上述记载可知:在中古华北,许多州郡都曾有白鹿出现,而以多丘陵山地的州郡较为频繁;处于黄淮海平原的诸州郡也时见报道。由于京畿附近常禁民间私猎,而皇家苑囿往往养有数量不小的鹿群,因此,白鹿较多出现于这些地方。这些事实说明,梅花鹿在当时这一地区曾有相当广泛的分布,在丘陵山地较多的地方和京畿附近,梅花鹿的种群数量较大,分布密度较高;东部平原地带也有不少分布。
2、麝中古华北的另一重要鹿种是麝(学名Moschusspp.)。在我国,麝有两种,即马麝(学名Moschuschrysogaster)和原麝(学名Moschusmoschiferus)。著名的香料——麝香,系麝的包皮腺分泌物,是一种具有强烈芳香气味的外激素,为世界三大动物香料之一(其它两种分别来自灵猫和河狸)。在中药学里,麝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材。据现代药学研究,麝香对人的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能兴奋呼吸中枢和血管舒缩中枢,中医用于治疗急热性病人的虚脱,中风昏迷和小儿惊厥等症,疗效显著。
因《大唐六典》、《通典》、《新唐书》和《元和郡县图志》等保存有较详备的唐代各地土贡麝和麝香的资料[22],故不需太费力气,我们就可以比较清楚地确定当时麝的主要分布区域。据《通典》记载,在唐代,麝香被制成颗粒,诸州上贡数量自10颗至30颗不等[23]。当时除华北州郡贡麝香外,南方各地特别是山南、剑南也大量土贡麝香,说明麝香在当时是一种大量需用的药用香料,颇疑与唐代社会上层、特别是皇室多患“风疾”有关(“风疾”问题将另文讨论)。至于直接贡麝,大约是供皇家苑囿豢养并取麝香之用。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代贡麝和麝香的州郡,属于本区(或部分属本区范围内)的有共有22郡,其中贡麝的有同州冯翊郡、庆州顺化郡、丹州咸宁郡、延州延安郡、灵州灵武郡、虢州弘农郡,贡麝香的有商州上洛郡、岚州楼烦郡、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门郡、妫州妫川郡、檀州密云郡、营州柳城郡、河州安昌郡、渭州陇西郡、兰州金城郡、阶州武都郡、洮州临洮郡、廓州宁塞郡、叠州合州郡、宕州怀道郡、甘州张掖郡。
一般说来,能上贡麝或麝香的地区,即有麝的栖息。由以上记载可知,唐代在燕山——太行山一线以西以北、青藏高原以东的许多州郡土贡麝香或者麝,甚至距长安不远的同州亦以麝香称贡,说明这些地区均有麝的活动栖息。但黄河下游州郡,则不见有贡麝香的记载,说明唐代麝在那些地方很少分布或没有分布。考虑到麝的生活习性特别是食性,东部地区可能一向不曾有过大群的麝。
3、獐獐,古文献亦称麇(学名Hydropotesinermis),也是中古华北的重要鹿种。相比较而言,獐不象梅花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并能够提供珍贵的鹿茸,亦不似麝是麝香的主要来源,因此它在古代的声望不及于后二者。不过,獐乃为当时重要的捕猎对象和重要的野味肉食来源,分布区域也相当广泛。在古代,獐的隐白基因表现型——白獐,也被视作一种吉祥物,史家谓:“白獐,王者刑罚理则至。”[24]即白獐的出现,是帝王施行刑罚平正公允、合乎法度的一种自然感应。因此,地方发现白獐出现都要报知朝廷;如果捕获白獐,也必定上献。我们从《宋书》、《魏书》及《册府元龟》中找到与本区有关的记载共27次。具体情况如下:
《宋书》卷28《符瑞》中载有17次,其中言“献”者12次、“见”4次、“闻”1次,时间起自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终于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除1处记载称19个郡国上言白獐出现不可靠(理由见上文)外,其余记载所涉及的地区有:琅邪、魏郡、义阳、汲郡、梁郡、汝阳武津、东莱黄县、马头(属豫州)、济阴、东莱曲城县、济北、南阳(3次)、北海都昌、汝阴楼烦;
《魏书》卷112下《灵徵志》记载有7次,6次言“献”、1次称“见”,时间起自北魏明帝永兴四年(412年),止于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549年),出现的地区分别是章安、怀州、豫州、华州、徐州(2次)和瀛州;
《册府元龟》卷24《帝王部·符瑞》三记有3次,2次言“见”、1次称“献”,分别为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豫州)、十五年(海州)和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许州)。
据以上记载可知,当时白獐基本出现于本地区的东部,太行山脉以西则很少见,这似乎表明当时獐主要分布在本区东部。这是由于史料记载缺失,抑或实际情况即如此,尚须进一步考证。从我们所搜集到的资料看,至少关中地区还栖息有一定数量的獐,例如唐文宗开成四年四月,“有獐出于太庙,获之。”[25]这或可认为是从禁苑中逃逸出来的,不能算作自然分布。但孙思勰也曾提到:岐州有上等的獐骨和獐髓,可以入贡[26]。不过,喜于溪河水际活动是獐的生活习性,只要其它条件具备,东部湿润多水区域更适合它的栖息。这样看来,当时本区东部獐的分布较多,故白獐出现亦以东部居多,似也合乎情理。
4、麋比较麻烦的是麋(学名Elaphurusdavidianus)。如前所言,在远古至于春秋时代,麋鹿曾是东部湖沼草泽地区的优势鹿种,种群数量十分庞大。但是,随着土地不断被垦辟,自战国秦汉以后,这一地区的麋鹿日益稀见,在诸鹿之中,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减缩最为明显,以至一些学者曾认为:西汉以后麋已在这一地区绝迹。[27]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至晚近时代,麋不但在华北、甚至在整个中国都逐渐完全绝迹,清代晚期仅北京南郊皇家苑囿中尚有少数豢养,八国联国攻进北京后,竟被洗劫一空,致使中国麋种断绝。直到20世纪80年代,始由英国乌邦寺公园引返其种,现于江苏沿海地区辟有麋鹿饲养场。在中古时代,麋在华北地区的分布已经很少,不过并未绝迹,北魏道武帝天兴五年(402年)曾发生过一场天灾,史称“是岁天下牛死者十七八,麋、鹿亦多死。”[28]可见当时华北地区还有麋分布。因此,我们从一些零碎的资料中,尚可约略寻觅到麋在本区活动的踪迹。
首先,在华北北部边缘草原地带水源丰富之处,似乎还有些麋群活动。例如《魏书》卷28《古弼传》载:公元444年,魏帝复畋于山北,“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以运之”。如文中“麋鹿”乃指麋一种,则那里的麋鹿种群仍甚不小;若是“麋、鹿”两种的合记,则当地至少也还有麋的活动。无独有偶,唐·张读《宣室志》卷8记载说:侨居雁门的林景玄“以骑射畋猎为己任”,“尝与其从数十辈驰健马,执弓矢兵杖,臂隼牵犬,俱猎于田野间,得麋、鹿、狐、兔甚多”,表明今山西北部地区尚有麋的存在。此外,位于陇右道廓州化城县东北七十里的扶延山中,也“多麋鹿”[29]。
内地亦见有麋的记载。如虢州、邓州、济源等地在唐代还有麋栖息。《新唐书》卷215《突厥》上云:“虢州负山多麇麋,有射猎之娱。”[30]同书卷162《吕元膺传》也说:“东畿西南通邓、虢,川谷旷深,多麋鹿……。”至于济源地区,初唐人王绩称其居住河、济之间时,“亲党之际,皆以山麋野鹿相畜。”[31]今山东高密、江苏洪泽湖一带,在唐代也有麋群栖息。前者见于《元和郡县图志》的明确记载[32],后者则在《千金翼方》有所反映[33]。
由此可见,直到唐代,华北一些地方尚有麋活动,只是其种群数量远不能与先秦以前相比,活动区域也极为有限,与同时代的梅花鹿、麝和獐相比,数量也要少得多。这自然是因为原先最适于麋生息的东部平原沼泽地带,此时已变为农耕经济的中心区域,各地湖沼草泽虽未至全部淤废,但可供麋栖身之处已经不甚广;虽然山区川谷溪涧也适于麋鹿生息,但毕竟不能容纳很大的种群。
三、中古华北的猎鹿和鹿产品利用
以上根据各类文献的记载,对中古华北主要的鹿类种群及其分布情况进行了梳理,试图说明当时这一地区尚有种群数量相当可观的鹿类资源。为了进一步证实上述意见,以下再对中华北的猎鹿和鹿产品利用情况略作叙述。
中古文献关于华北地区猎鹿的记载甚为不少,不过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豫西山地以西地区。为方便起见,我们最好分区述说。
1、北部沿边地带华北北部沿边是草原地带或者毗邻草原,那里的野生动物资源较之内地远为丰富,故射猎活动亦比内地频繁。
文献反映,在北魏前期,都城平城以北地区、特别是今阴山一带,是鹿类及其它野兽栖息的渊薮,为获得充足的生活资源,当地居民经常性地进行大小规模的围猎活动,狩猎业甚至是北魏前期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大规模狩猎活动经常性地进行,魏王也常亲自出马。黎虎根据《魏书》统计:北魏前期5帝在位的85年间,共计出猎67次,平均每1年零3个月即出猎1次[34],每次围猎都是收获甚丰。如公元413年,北魏明帝拓拔嗣“西幸五原,较猎于骨罗山,获兽十万。”[35]鹿类动物乃是最重要的围捕对象;《魏书》卷4上《世祖太武帝纪》更称:“神麚四年(公元431年)冬十一月丙辰,北部敕勒莫弗库若于帅所部数万骑,驱鹿数百万,诣行在所,帝因而大狩以赐从者……。”虽然这一记载可能有较大夸张成分,但即使没有数百万而只有数十万,其场面也是极为壮观的;同书卷28《古弼传》又载:公元444年,魏帝复畋于山北,“大获麋鹿数千头,诏尚书发车牛五百乘以运之。”一次围猎活动能有如此大的鹿类捕获量,对于今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说明狩猎地区的鹿类种群数量十分庞大惊人。鄂尔多斯沙漠南部地区,也有大量鹿群活动,猎鹿活动也是经常性的。北周时期,宇文宪之子宇文贵年方十一年,“从宪猎于盐州(今陕西定边一带),一围中手射野马及鹿一十有五。”[36]也许这段记载有夸张成分,但如非当地有很大的野生动物种群,以一持弓小儿,在一次围猎中即能射得野马及鹿十余头,无异于天方夜谭,史书中也不能出现这样的记载。在幽州地区,鹿类动物也是重要的捕猎对象,当地甚至有人以驴子驮运鹿脯南下至沧州贩卖[37]。直到唐代,文献之中仍多记载北边地区的弋猎之事,比如张读《宣室志》卷8即记载有数事。其一云:振武军都将王含之母金氏“常驰健马,臂弓腰矢,入深山,取熊、鹿、狐、兔,杀获甚多。”又云:侨居雁门的林景玄“以骑射畋猎为己任”,“尝与其从数十辈驰健马,执弓矢兵杖,臂隼牵犬,俱猎于田野间,得麋、鹿、狐、兔甚多。”如此之类,不能俱引。正因为这些地区鹿类资源丰富,当地人们猎鹿活动频繁,唐代所在地区的诸州郡有多种鹿产品上贡朝廷,除上文所列麝香之外,灵州、蓟州贡有鹿角胶,胜州、麟州贡鹿角,会州贡有鹿舌、鹿尾等等。
2、关中地区关中地区的鹿类资源一向较为丰富,由于一些王朝曾在关中设置禁苑豢养鹿类,所以当地的鹿类有不少实际上处于半驯化状态。在唐代,关中地区的鹿类资源仍然相当丰富,卢纶《早春归周至旧居却寄耿拾遗湋李校书端》诗就曾提到周至一带“野日初晴麦垅分,竹园相接鹿成群”的景象[38];当时文献中甚至不时出现关于鹿类进入京城街市、太庙乃至直入皇宫殿门的记载,说明在隋唐时期的关中甚至长安城附近,鹿类的遇见率还相当高[39]。这可能因为当时国家对畿内百姓的捕猎颇多禁令,故鹿群可以相当自由地活动。尽管在当时民间猎鹿受到禁止,但皇帝和王公贵族则时常纵猎于荒郊旷野、射鹿娱乐,这些在当时的诗文中多有记颂,毋须具引。
3、秦岭东部—豫西山地隋唐时代,在秦岭东部——豫西熊耳山、伏牛山和崤山地区,即自洛阳往西南的邓、虢、商等州,都有很多鹿群分布,猎鹿活动亦相当频繁,史书记载颇多。例如唐初突厥可汗颉利归降后,常郁郁不乐,太宗为顺其物性,打算任命他做虢州刺史,因为“虢州负山多麇麋,有射猎之娱”[40];有时皇帝也带着大批人马前往这一地区狩猎射鹿,如《册府元龟》卷115《帝王部·搜狩》载:“(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冬十月,狩于陆浑县;戊辰,较猎于韭山,上自射禽兽,获鹿及雉兔数十,令代官厨应烹之羊,尽放令长生焉。”直至中晚唐时期,邓、虢一带仍是鹿类众多,许多山民不事耕种,专以射猎为生,号称“山棚”,“山棚”常将猎获的鹿负载入市鬻卖[41]。商州地区的射麝活动,在唐诗中有不少咏颂,如张祜《寄题商洛王隐居》曾提到当地逸人野老“随风收野蜜,寻麝采生香”的隐居生活[42];有些村落乃因居民多事猎麝而被称为“采麝村”[43];由于朝廷土贡所迫,商州一带不少百姓直至垂白之年仍不能结束猎麝生涯,曹松在《商山》一诗中说:“垂白商于原下住,儿孙共死一身忙,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44]。
4、太行山区南部太行山南部东西两侧在中古时期也曾是猎鹿的好去处。东侧的邺郡一带鹿类甚多,猎鹿之事时见记载。魏文帝曹丕与其族兄之子曹丹出猎,“终日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它书皆引作二十)。”[45]在当时的工具条件下,如果没有较大鹿群存在,以数人出猎一天即能猎获九头獐、鹿,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曹魏时期,国家曾在这一地区设置了大型苑囿,禁止民间猎鹿,致使荥阳周围鹿群成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大臣高柔极力主张取消禁令,听民捕猎[46]。直到唐代中期,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捕猎还可猎获到獐和鹿[47]。济源一带在唐代亦为猎鹿之所,637年唐太宗曾率队前往济源之山狩猎,所获之鹿被送往有司造脯醢以充荐享[48];裴休兄弟在济源时,曾有猎人以所获之鹿相赠[49]。至于其西侧诸州,也颇有猎鹿的记载,比如隋代皇帝就曾在汾阳宫附近(位于今阳曲)举行围猎,随猎的杨暕“大获麋鹿以献。”[50]再往南的潞州林虑山区,也是鹿类甚多,708年8月,唐中宗曾亲自“逐鹿于潞河”[51]。
在中古文献中,我们尚未找到关于黄河下游地区猎鹿的记载,虽然不能因此认为当地完全没有捕猎鹿类的活动,但与前述地区相比要少得多大概是可以肯定的。
猎鹿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获得所需鹿类产品。鹿类动物遍身是宝,比如鹿茸、麝香、鹿角胶、鹿骨、鹿尾、鹿筋、鹿胎、鹿肾等等都是十分名贵的中药材,鹿皮可以加工制成各种服饰,而鹿肉则具有很高的滋补营养价值。在中古时代,鹿类产品已被广泛地开发利用,比较显著的是它们的药用,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孟诜的《食疗本草》和苏恭等的《新修本草》,都十分强调鹿产品的医药价值,尤其是麝香应用非常广泛。不过,作为药材的鹿产品,流通区域较广,华北居民所用的未必即产自当地,故对此我们不作详述。但当地人所食用的鹿肉,则应为本地区所出产,文献中关于加工食用鹿肉的记载为数不少,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地鹿类资源的丰富程度。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卷8、卷9中记载有多种鹿肉加工方法,如以獐、鹿肉加工“五味脯”、“度夏白脯”、“甜脆脯”和“苞牃(以鹿头为原料)”等等。此外,在当时,獐、鹿肉还可以加工酿制成肉酱,该书卷8就对采用獐、鹿肉加工“肉酱”和“卒成肉酱”的方法进行了专门讨论。在《齐民要术》有关加工烹饪方法的记载中,獐、鹿肉出现的次数远超过除鱼之外的所有其它野生动物,如兔、野猪、熊、雁、鸧、凫、雉、鹌鹑等等,这说明在各种野味肉食中,贾思勰显然最为重视獐肉和鹿肉,也说明獐、鹿肉在当时是比较常见而易得的野味食料。直到晚唐五代时期,韩鄂在《四时纂要》中仍记载有用獐、鹿肉加工的“淡脯”、白脯和干腊肉的方法[52]。这两部关于农事和日常家庭生活的著作一再谈论鹿肉的加工食用,并与牛、羊、猪肉相提并论,表明鹿肉在当时并非太难得的野味。
关于唐代上层社会加工食用鹿肉之事,史书记载甚为不少。唐制规定:宫廷所需肉酱的加工事务,由光禄寺掌醢署负责,肉酱种类则是鹿、兔、羊、鱼等四醢[53]。在祭祀供品中,则有鹿脯、菁菹鹿醢、葵菹鹿醢等等鹿肉加工食品[54]。除了鹿肉酱之外,当时甚至还专用鹿尾作酱,安禄山就曾向唐玄宗进献过鹿尾酱[55]。在唐代,皇帝常以赐食表示对大臣的褒宠,其中鹿肉是常赐的肉食口味之一[56]。唐玄宗天宝时期,哥舒翰与安禄山、安思顺之间发生了矛盾,唐明皇想作和事佬,趁其三人来朝之机设宴招待他们,“诏尚食生击鹿,取血瀹肠为‘热洛何’以赐之。”[57]这些事例说明,在唐代上层社会的饮食中,鹿肉食品是相当常见之物。
百姓食用鹿肉的实例文献记载虽然不太多,但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比如《颜氏家训》载:北齐时,有人用数块獐肉招待女婿,而女婿竟认为岳父真是悭吝至极,因此非常愤恨以至举止失态[58],这说明獐肉在当时并不算是珍贵难得的美馔。隋唐之际的王梵志曾在《草屋足风尘》一诗中谈到:贫困人家食具不完,有客相过,仅能以“鹿脯三四条,石盐五六课(颗?)”相招待,也说明当时在某些地方鹿肉并非难得的珍味,所以贫穷人家也能存些鹿脯即干鹿肉[59]。颜真卿在生活穷困、妻子生病时,曾向李太保某乞讨过新好的鹿肉脯[60]。如此之类,不一一具引。
要之,在中古时期,华北不少地方捕猎鹿类的活动仍相当频繁,猎鹿活动发生的地域,以本区西北部为主,这也与当时西北部地区鹿类资源较丰富的情况基本相合。但东南部也有一些鹿类栖息,特别是在丘陵山地鹿类也还比较常见,何以这些地区不见有猎鹿的记载,尚待查证。同时,尽管中古华北鹿肉不如家养畜肉那样易得常食,但也远不象晚近时代这样稀罕,故当时文献之中还颇有一些关于鹿肉加工食用的记载,特别是指导日常生计的《齐民要术》和《四时纂要》等,都专门提到鹿肉加工方法,这从另一侧面证实当时华北地区尚存在较为丰富的鹿类资源。
四、从鹿类推测中古华北生态状况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对中古华北地区的鹿类种群及其分布情况,已经取得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只是我们对于不同鹿种的分布密度,尚无法作出具体判断。这一方面是由于鹿是移徙活动的,即使在当代,也很难就某个地区野生鹿类的分布密度获得一个精确的数据,通常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或者统计捕获率、遇见率等等,取得一些相对数值;另一方面更由于现存中古文献可供利用的相关数据实不足以作这方面的尝试。因此,我们只能就总体情况概略地说,当时华北仍有不少地方存在数量相当可观的鹿类。之所以作出这样的估计,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文献有不少关于白鹿、白獐和贡麝、麝香及其它鹿产品的记载;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关于猎鹿活动的记载中,时而出现相当不小的捕获数字,而文献关于食用鹿肉的记载亦可为此提供佐证。隋唐文献不时记载有獐鹿进入长安城中、甚至闯到皇宫附近,我们可据以推测:当时长安附近、关中地区的鹿类种群数量甚为可观。
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野生动物的生存和繁衍,都是与一定的生态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相适应的。就生物环境而言,各种动物的分布范围、种群大小和密度高低,既取决于食物资源的分布及其丰富程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不同动物之间复杂的竞争、共生与捕食关系的影响;而所谓经济动物,则与人口密度、经济生产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动物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减少,分布区域的扩大与缩小,绝对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而是对生态环境及其变化的综合反映。相应地,特定区域中动物、特别是某些典型动物的种群大小及其分布情况,也就成为判断该区域整体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这就容许我们根据鹿类的情况,对中古华北的生态环境状况稍作推测。
首先,鹿类作为典型的食植(食草)动物和重要的经济动物,其分布范围与种群大小,既与森林、草地特别是其中可食林、草种类的分布与丰俭程度直接相关,更与人口密度、生产类型和经济活动强度(在农业时代主要是土地开发强度)有很大关系,人口增加、土地开发,以及相应发生的森林、草地的减少,必定会导致鹿类种群数量的下降和分布区域的缩小。从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这种关系是比较清楚的。以《诗经》时代与中古相比较,前一时期人口尚少,华北还存在着广袤的森林和草场未遭砍伐开垦,鹿类喜食的植物如苹、蒿、芩之类仍很丰富,“畋猎”虽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但民俗与国法对野生动物的季节性保护还是相当严格的,所以其时华北地区还到处是“呦呦鹿鸣”的景象。但到了中古时期,森林植被状况已大不如《诗经》时代,与远古更无法相比,故鹿类的栖息范围及种群数量相应地也就小得多,曾经是鹿类优势种的麋鹿,种群数量更是明显减少。只是与晚近时代的情况相比,中古华北的鹿类资源仍可谓丰富。
仅就中古时期本区鹿类的种群数量与分布情况而言,其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也有一定的显现。我们注意到:这一时期华北地区的鹿类资源,从分布区域来说,以西北山地高原区较为丰富,北部边缘地带因属草原或毗邻草原,其种群数量更是相当庞大;而文献关于其东南部鹿类的记载相对较少,且现有的记载亦大抵多在拥有山地丘陵的州郡。这些情况,毫无疑问与有关地区的农业开发强度较弱、林草地较多有关,可与森林、草原变迁的研究成果互相映证[61]。
进一步检核各类史书的相关记载还可发现:它们主要出自唐以前的文献,出自唐代文献的则较少。这似乎表明,中古时期华北地区的鹿类资源,存在着前丰后俭的情况。我们知道,魏晋北朝时期,北方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动乱状态,人口密度一度下降到了相当低的水平,土地荒芜的情况十分严重,农业经济曾经相当低落。但这种令人慨叹的社会经济衰退,也带来了一个从生态的角度看来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后果:即自然生态环境的恢复,特别是草场和次生林的扩展。由于这种恢复和扩展,鹿类等野生动物获得了扩大其种群数量和栖息范围的机会。故此,魏晋北朝文献关于鹿类的记载、特别是关于白鹿与白獐出现的报告较多,涉及的地区也较广,连在汉、唐时期均曾是农业繁盛、人烟稠密的东南部地区,也分布有相当多的梅花鹿和獐。但是,随着这些地区的农业经济逐渐恢复并取得进一步发展,人口密度逐步提高,一度荒闲的林草地又被复垦为农田,丘陵山地的林木亦由于各种需求的扩大而大片地遭到砍伐,可供鹿类活动的空间再度渐趋减缩,其种群数量亦渐减少。如此一来,唐代文献关于鹿类的记载不如前一阶段多,乃在情理之中。反过来看,中古华北鹿类的种群数量、地理分布及其变化,亦正是对当时森林、草地盈缩变化的间接说明。
其次,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判断一个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鹿类作为动物界中的一个族类,虽不能完整地反映某个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但仍可据之对动物种类多样性与资源丰富性作出某种推断。这是因为:其一、鹿类曾是华北最为重要的野生经济动物,自远古以来即是当地人们捕猎的首选目标,仍有较多鹿类可供捕猎,即意味着尚有众多其它可供捕猎的野生动物;其二、在各种高等食草动物中,鹿类是对生境、特别是林草地的要求比较严格的一类,鹿类的种群数量和地理分布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反应比较灵敏,有较多鹿类存在,即意味着整个生态环境尚称良好,其它野生食草动物亦应较为丰富,至少在华北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是如此;其三、鹿类动物是生态“食物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食物链”中,鹿及其它食草动物属于“一级消费者”,是大型食肉动物的捕食对象,数量众多的鹿类及其它食草动物存在,为食肉猛兽提供了食物条件,相应地,后者亦必定存在着一定的种群数量。
也许对当时文献关于猛兽的记载略加征引,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以上观点,并增进我们对中古华北野生动物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整个生态环境状况的认识。
曹魏时期一位名叫高柔的大臣,针对朝廷禁止百姓在禁苑中捕鹿发表了一段非常耐人寻味的议论。据高柔称:由于国家禁止在苑囿一带捕猎,致使方圆千里之地,鹿群恣意繁衍,附近以耕稼为生的百姓深受其害。他非常忧虑地指出:当时“群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赀。民虽障防,力不能御。至如荥阳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元元之命,实可矜伤。方今天下生财者甚少,而麋鹿之损者甚多。”[62]因此他主张放宽捕禁,允许百姓猎鹿。为了陈明利弊,他还特地作了如下的估算,称:
……今禁地广轮且千余里,臣下计无虑其中有虎大小六百头,狼有五百头,狐万头。使大虎一头三日食一鹿,一虎一岁百二十鹿,是为六百头虎一岁食七万二千头鹿也。使十狼日共食一鹿,是为五百头狼一岁共食万八千头鹿。鹿子始生,未能善走,使十狐一日共食一子,比至健走一月之间,是为万狐一月共食鹿子三万头也。大凡一岁所食十二万头。其雕鹗所害,臣置不计。以此推之,终无从得多,不如早取之为便也。
在这一估算中,他提到了鹿和以鹿为食的虎、狼、狐、雕鹗,其中鹿的数字特别大,一年中要被猛兽捕食掉的即可达十二万头;其它动物的数目也甚为不小:虎有600头,狼有500头,狐则多达10,000头。我们无法知晓这些数字是否是经调查所得,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其数字有很大的夸张,也并非完全是信口开河。高柔并不具备现代生态学知识,但他所举陈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数量比例却是符合生态金字塔理论的。无论如何,至少,当时该地区栖息有数量可观的虎、狼和狐等食肉野兽这一点,是完全可信的。
这里介绍的是某些生态设计的衡量标准。然而,要提醒设计者的是,生态设计不只是满足这些标准,而是要尽量全面的确保一个设计: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的不可再生能源产生最小的系统影响(或者产生最大的有益影响)。
生态设计牵扯到对设计的整体考虑,对被设计系统中能量和材料的慎重使用。通过设计、努力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牵扯到被设计系统中从原料到废弃物的周期。
我们可以在一套包括建设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框架里,构筑这些需要考虑的要素。这些相互作用类似一个开放系统的概念。基于以上要素,这些相互作用可被归纳为几种基本类型:
被设计系统的外部相互依赖性(系统的外部或者环境关系);
被设计系统的内部相互依赖性(系统的内部关系);
能量和物质的内外交换(对系统输入);
在一个设计的生态研究途径中,我们必须同时考虑所有这几方面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二、关键的衡量标准
1.评估对建筑的需求:把使用者置于硬件之前考虑;评估提供内部环境系统保障的水平。在对设计进行投资之前,从生态敏感的角度,评估设计要点、项目依据和使用者要求。
2.评估建筑用地:地段规划(例如建筑位置、凹凸轮廓、道路和铺装区域等)应该基于生态的土地使用方式。建筑要布置在地段内,对所处地方的生态系统产生最少的破坏和影响的部分。结合有当地特色的动植物种群,提高地段的生态价值。
评估风对当地的影响:减少风对步行者和周围建筑影响。
检验对其他建筑的阴影遮挡;确定建筑在地段中的位置,要避免存在的对附近建筑和地段的遮挡。建筑的体形可以基于地段的日照包络线,从而避免对附近的地段潜在的阴影遮挡。这一点影响到比邻地段潜在的太阳能应用以及温带气候地段的越冬情况。
检验室外噪音:通过设计,保证暴露的最近的居住建筑室外的噪音强度,低于一天中早晨7时至夜间11时中任何时段的背景噪声水平不少于5分贝,并且不超过至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7时中任何时段的背景噪声水平。
3.评估建筑的属性:加入材料的完整再生周期和再生可能性因素,考虑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用到的材料里体现出的能量价值的作用。考虑地方性材料在建筑主要构件中的作用。
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检验建筑生成物中材料和能源流动带来的环境影响。
评估自然资源消耗量和再生材料:具体安排材料来考虑自然资源枯竭(例如木材/来自可持续资源的木材产品)。适宜条件下破损材料的再利用。
评估危险材料:在任何可能的、无法获得经济的可供选择方案的场合,避免具体使用已知的危险材料(如木材防腐剂)。
评估建筑施工的影响:建筑施工操作不应当导致地段内以及附近地段的生态系统破坏。一个"可持续"的设计的长期成功,也需要对施工、委托和建筑使用的控制予以格外的重视。
需要承包商写进合同的环境操作包括:发展及实现一个该工程的环境方案;尽可能减少废物;充分利用能量及其他资源,防止污染;尽可能利用再生或可再生材料或部件;尽量减少交通需求(包括运进/出材料);合理地处理不可避免的废物,包括完全服务从有关法规。工程结束时清理现场。
评估外部景观设计:通过地段规划和景观设计可以实现微观气候改善。四项主要因素影响人的舒适度:日光辐射、气温、空气流动、温度或降水。当这些要素的综合效果不对人产生不适的压力时,条件就达到了人的舒适范围。室外气候越接近这一范围,创造室内气候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少。景观形式能够对建筑的能量消耗起到有益的作用,因而减少费用,改善微观气候。景观设计应当以改善建筑周围空间的微观气候为目的,为使用这个空间的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提供一个建筑与景观结合的设计充实地段的特征。被设计的系统与景观植物的结合,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弹性。利用竖向景观和植物降低周围的气温。
4.评估建筑操作的影响:最大限度地被动式能量系统利用周围能量的渠道:建筑体形、建筑朝向、立面设计、日光控制装置、建筑外观色彩、竖向景观、自然通风,要设计能够让所有使用者理解并且实现控制的简单的控制措施。
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更新资源(例如光电能源)。
减少由于消耗能量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控制二氧化碳生成少于50千克/年·平方米。
控制酸雨: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应低于200毫克/千瓦小时。
避免由于CFCs,HCFCs和卤素引起臭氧消耗:使用不含卤素的无臭氧消耗制冷设备;结构与围护部分用无臭氧消耗的隔离。
通过设计,实现可循环材料的储存:适宜条件下,为隔离储存供再利用的废物和可循环的收集物,提供充分的空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的被动系统。被动吸烟和潮湿:把占多数的空间设计为自然通风,禁止在室内吸烟;避免需要潮湿的植物;在非自然通风场所,慎重设计温度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应当在C25升/人(例如不经过再流通的完全新鲜空气);利用自然通风装置。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和人工照明的被动系统:通过照明,在办公室提供高质量的视觉舒适。尽量扩大利用日光的工作面积,达到用于办公的总面积的至少80%,达到英国制定的日光照明标准BS8206的第二部分。有输出波动的所有灯具(例如荧光灯),都应当安装高频镇流器;使用灯具隔栅或特制玻璃等。
检验热舒适和过热:尽量减少由于利于被动式设计因素来补充计划中的自然通风和夜间制冷措施,而产生过热不适风险。通过CIBSE一致的计算实现令人满意的操作。
控制室内噪音:在办公室和会议室所实现舒适的声学环境。私人办公室和小会议室――40分贝;大会议室――45分贝,建筑的声音隔绝和降低噪声与英国标准BS8233:1987一致。
检查寿命周期内的能量消耗(例如能量转换的有效性),尽量减少操作中的能量消耗,它本身正是在建筑能量使用中占最大份额。
评估水污染:减少地段内水流失,以从地表水流失方面,在源头管理污染。促进水分吸收和返还地下水。
评估交通运输能量:尽量减少地段内小轿车停车;制定政策鼓励公共交通,不提倡使用小轿车。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微粒过滤;
评估空气质量/二氧化碳;装修/保养;通过可开启窗提供自然通风,保持CIBSE推荐的换气率。避免空气闭合流通;利用室内植物吸收VOCs。
设计内部水保存:以减少从干管到饮用水的需求量为设计目标。水循环计划;雨水利用;废水处理计划:下水道沉积物利用;水效率管理措施;水泄露;景观地区的浇灌系统应当利用;雨水应当被收集并循环(如用于卫生间冲水)。
减少或恢复废弃材料和热量:通过设计,恢复由建筑操作而产生的废弃材料和热量;考虑储藏运输供循环的材料。
检查内部装备:基础建筑提供可以变动位置的会议室和商务中心。通过设计,避免浪费;家具布置允许经过最小的改动而实现灵活的人员分组安排。检查危险材料的使用。
5.评估在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所有材料和设备的修复:充分考虑再利用和修复的可能性。
1河流与城市生态
城市生态建设就是城市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创建一个物质循环畅通、能量流动高效、系统过程稳定、结构和功能协调的生态系统,为城市人口提供一个与社会和自然发展相匹配的、持续稳定的物质环境,保证城市人口的身心健康发展。河流本身所具备的物质静态和动态特性,为城市生态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1.1河流与城市水源
水在人类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许多城市人均用水量(除工业用水)已达到100L/d·人以上,如此庞大的用水量从就近河流中引取,具有投资少,稳定性高等诸多优势。城市生产中所必需的大量的各类工业用水从就近的河流中解决,也具有明显低成本、高稳定的优势。地下水可以作为城市的水源,但是地下水安全性、卫生性、稳定性,经济高效性等方面都无法与地表河流相比,且城市地下水在很多情况下,大部分补给量仍来源于河流,河流水量的减少、水质的恶化均会影响到地下水量的时空分布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且大量使用地下水,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地面沉降而加剧地质与洪涝灾害。尽管人类可以远距离调水,但是伴随而来的将是高的供水成本。可以预见,河流在未来仍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最佳水源。
1.2河流与城市热岛效应
人们由于固有的群居性或共同防御的需要而向城镇集中以来,就试图改变其周围的环境。在建设城镇的过程中,人们剧烈地改变地表下垫面性质。结果,地表上的幅射平衡改变了,空气动力糙率的变化影响着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以及机动车辆大量排热,城市热岛效应强度正变得越来越大。河流水体的高热容性、流动性以及河道风的流畅性,对城市热岛效应减弱具有明显的作用,城市温度夏天剧烈升高和冬天的剧烈降低的幅度将在城市水体的抑制下变得较为温和。
1.3河流与城市洪涝灾害
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近年来均明显增加,这与河流泄洪功能减弱密切相关。不恰当的城市开发使许多河流的河道越来越窄、河网越来越被分割,废物倾倒使河床越来越高,河流正常的自然地理过程被打乱,严重影响了河流本来所具备的泄洪功能,加剧了洪涝灾害。而城市化过程中,不透水面积增加和敷设排水管道,引起径流量增加,峰现时间提前和增多洪峰流量发生的频次,使城市区域水文特征发生显著的变化,这更需要河流有较强的排洪能力。
1.4河流与城市绿化
城市绿地诸多生态功能,受到城市绿地量微小的制约而不甚明显,城市绿化土地的机会成本高,使得城市绿地建设也受到土地的限制,且城市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城市绿地建设和管理技术难度加大,而河流两岸、河心沙洲为城市绿地建设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将河流两岸建设成为城市绿带,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绿地建设成功的基础。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便是成功的典范。可以说河流的绿化基地功能在未来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1.5河流与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多样性对一个城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生存适宜度提高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河流影响和丰富人类精神领域的最突出表现是其景观效应,或者说河流除作为物质资源——水源外,还是一种刺激感观、活跃情操、平心静气的精神资源,是分布广泛而又作用突出的景观资源。河流及其自然特征,明显有别于以水泥和钢材为主要材料的街道、楼房和汽车等的城市景观,河流的物质特性、形态特性、功能特性的介入,将提高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为城市的舒适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1.6河流与城市生物多样性
城市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已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组成部分之一。河流与城市常见景观有较大差异,形成城市殊的生物生境,也形成城市中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区域。河心沙洲和河流两岸的绿地,为较多种类的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生存和繁衍的场所;同时河流本身又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水生动、植物生存的自然环境。河流已经成为城市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重要基地。保护河流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有支持作用。
1.7河流与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是城市建设密切关注的内容之一,城市交通用地紧张、城市道路环境容量狭小,已成为交通建设的制约。河流两岸的岸堤以及河流穿市而过的分布格局、大面积的开敞空间,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了路基,也为防止交通线两侧的大气、噪声污染提供了环境容量。国内许多河流两岸的交通线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主干线,未来的城市交通建设如能充分利用河流空间,将起到节约投资、提高效率、保护环境的作用。另外,开发河流的水运功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
1.8河流与城市文体娱乐
城市中文体娱乐场所的稀少、自然区域的消失,已经严重影响了城市人口的生活质量,河流可为缓解这种局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水上各种运动的开展,可提供新的文体娱乐形式,河流两岸、河心沙洲的自然景观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场所,在城市人口单调的生活环境中,河流的自然特征,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总之,河流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一种自然地理要素,其生态建设意义多种多样,已经和正在被城市建设者所关注,其生态功能的应用,也逐渐被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中。
2城市生态建设与河流开发应用
2.1保持河流本来的自然地貌特征
河流形态、河床地貌是河流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然特征,其过去、现在和将来严格受河流自然地理发育过程的控制,且经久不变地作用其中。人类开发利用河流资源包括利用河岸地貌资源,必须遵循其自然规律。城市河道地貌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城市生态建设。大量建筑在季节性的河道上建成,加剧了城市洪涝期间的灾害强度,如湘南地区99,洪水不仅推毁了郴江两岸的碍洪建筑,也使郴州市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灾害,损失惨重;河道的狭窄化使河流水文特征、泥沙输送堆积方式发生变化,加剧了河岸护理难度;城市河道的人为改变,影响了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时空分布,也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水源状态,如兰州市50年代,黄河南北两个河道的合二为一,使得后来靠南河补给的地下水补给水减少,高矿化水侵入,致使自来水厂的大量水井供水量下降,供水水质不适合饮用,造成极大的损失,而原来的南河河道由于地势较低,平时是污水集聚地,洪水时是洪涝灾害的首先袭击之地。因此,维持城市河道地貌形态的本来面貌,对于一个城市系统整体的稳定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2维持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水文循环是河流的时序特征,河流的流速、流量的季节性变化与河流两岸居民、河流两岸工农业生产及河流生物的季节变化节律相匹配,河流水文特征人为改变后的状态和依靠河流而生的生态系统节律不相匹配,直接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的变化。最明显的例子是河流上游水库的兴建,使得河水温度变幅变小,河流流量均化。现以兰州市为例,冬日河水的温度变高,使城市起雾频率与强度加大,影响城市生活、生产与环境。而河流流量的均化,使得春季枯水季节出露的沙洲变小、消失,许多候鸟失去了家园,原来许多靠洪水生存的大片林地只能枯死,而原来河流季节性水量变化所抑制的许多有害生物物种却在较少变化的环境中时常爆发。这直接导致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改变。
河流水文特性的变化经常地与河道地貌变化紧密相关,保持河道地貌在许多情况下也保证了河流水文特征。城市生态建设中,评价河流水文变化对城市的影响,可为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尽量减小或者通过管理来弥补其负面影响有建设性的意义,也为城市许多生态问题的治理提供依据。
2.3严格控制河流污染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河流的水污染从污染类型到污染强度都在加大,中国大陆80%以上的河流受到污染,许多大江大河的城市段已达不到Ⅲ类水水质标准,鱼虾生物基本绝迹,而代之以适应污染的各类底栖微小生物类群,河流水体的颜色、气味均不同程度的恶化,部分河流甚至成为污水通道。城市景观由于水质受到污染,景观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河流两岸居民的身心健康。水质污染导致河流及其两岸的生物多样性下降,特别是一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潜在价值的物种消失。
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河流如果成为城市排污场所,意味着河流生态功能的消失,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
2.4综合规划,协调河流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河流作为城市的一个自然地理要素,是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城市建设反过来对河流也有显著的影响。沿河的土地利用方式既受河流的影响,也对河流的各种功能产生作用。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既要尊重河流的自然规律,也要充分开发河流的各项生态功能,使其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这就要求综合规划河流,对河流进行适当的功能定位,在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协调各类功能,让河流的自然规律与城市发展相匹配,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
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环境、自然保护、旅游娱乐、交通运输等各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有重要意义。河流的自然地理规律是河流生态功能发挥的基础。尊重河流的自然规律、维持河流的地貌和水文特征、保证河流水质、协调城市建设与河流的关系,是城市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和出发点。
参考文献
[1]周淑贞。城市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207-215
[2]杨凯,袁雯。环境水文与城市[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13-17
[3]吴雅琴,胡秋发。洪水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简析[J]。湖南水利,1998,(2):30-31
[4][英]M.J.霍尔。城市水文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14-32,143-194
[5]李佩成,薛惠锋。论景观水资源[J]。水科学进展,1995,6(4):336-340
OnRiverAndUrbanEcologicalSystem
LIZheng-zui1WUYa-qin2
[论文摘要]江苏重视沼气建设,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治理环境污染,在农村和城市生态建设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中国的环境在世界上处于落后状态,污染的环境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阻碍着经济的正常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当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一、生态环境恶化,改善迫在眉睫
国务院总理同志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在2004年全球118个国家的生态现代化指数排序中,中国名列第100位。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量、废物处理率等30个指标的分析表明:瑞士等15个国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中国等26个国家属于世界较低水平。我国环境事故、生态危机都进入高发期。民以食为天,而食品受污染的事件频频发生。污染的空气,造成的肺癌成为头号杀手!1/4的人喝不上纯净的水,松花江、太湖污染引发饮用水危机。90%流经城市的河流受到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问题……
江苏尽管经济发达,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明确将环保优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节约优先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选择了236家循环经济试点,一手抓环境保护,一手抓生态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促进生态循环,改善卫生环境状况,保障人民健康是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发展循环经济,净化生态环境
新型农村沼气作为一种生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投入最少的“减量化”,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污染排放量最小的“无害化”为原则,达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的经济增长模式。
围绕建设生态省的总目标,江苏以推进生态农业县建设为抓手,实施“三清工程”(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立清洁生产技术保障体系。人畜粪便以及有机废物的传染病源,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沉淀作用,能杀灭病菌和寄生虫卵,能有效防止疾病传染。实施大中型畜禽场有机物污染治理的能环工程,推广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等综合利用技术,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沛县的养殖业发达,但畜禽排泄物造成了农村环境脏乱差。在龙固镇三里村结合“一池三改”的实施,成功推广了“畜沼菜”、“畜沼粮”、“畜沼果”等多种生态良性循环模式。不仅农村居住环境得以改善,还增加年收入3000多万元。
以往江都市银河生态农业园产生的粪便和污水造成环境污染,让周边农民不堪忍受。2002年,建起了一座沼气塔,开始了农业生态圈的运作。在生产过程不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奶牛粪便液通过污水管输送到沼气塔,经过发酵后产生沼气,供农家炊事,将污染物资源化,形成了良性生态循环,彻底改变了环境。
赣榆建造农村户用四位一体式沼气池26500只,大中型沼气工程7处,创建集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20处,建造生活污水净化装置216处,总发酵容积273000m³,净化生活污水34万吨,建造2万户的“生态卫生厕所”。
江苏省积极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利用厌氧发酵和好氧降解技术,将农村的粪便、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促进了生产、生活用水的良性循环,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三、沼气综合利用,发展生态农业
利用农村沼气,因地制宜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效率,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涟水、东海、金湖、邳州等地开展了水稻沼液浸种试验示范,水稻单产可提高8-10%。沼气余渣的肥效是普通农家肥的三倍多,沼液可以用来施肥、养殖鱼虾。通过走“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种养业生物链模式,改善了土壤的板结情况,使农产品品质得以提升。
沼气不仅为农户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清洁能源,而且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了农民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还将农户的生产、生活、种植、养殖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带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废弃物资源化,沼气发电制热
南京水阁垃圾场在1997年利用沼气发电,2002年并网。天井洼沼气发电厂每月能发电50万度,供应5000户居民用电。轿子山开创国内第一个填埋场沼气制热项目,每天3500吨生活垃圾通过卫生填埋产生沼气,用来发电制热。南京三大垃圾场一年产沼气全用于发电制热,减排的甲烷相当于50万吨二氧化碳。目前,南京垃圾填埋场日均发电10万度,日产95℃热水8001000吨。沼气不仅将废弃物资源化还把臭气熏天的垃圾场变成了环境优美的绿化带。
1979年,江苏省沼气研究所(现常州市生态技术应用研究所)在武进建立了沼气发电站,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江苏省最大的沼气发电项目在常州市康乐农牧有限公司投入运行。年出栏生猪6万头,废水达4万多吨,现在达到零排放,年发电40万度。武进绿杨花卉有限公司,用猪粪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和秸杆气混合发电,解决花木大棚所需能源,沼渣给果树、蔬菜施肥。溧阳市乾丰养殖有限公司的大型沼气工程于2007年开工,可年产沼气300万立方米、发电40万度,解决了畜禽污水排放的难题。
无锡益多环保热电有限公司每天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每小时发电2.4万度。沼气制蒸气,以每小时100吨的产量供新安、华庄两地的60多家企业使用。无锡桃花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产沼气发电,每小时发电1960度。徐州国际农业科技园,利用城市粪便发酵的沼气发电。
我国城市的沼气资源充足:1.工业污水、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技术,1m³的污泥可产生10m³左右的沼气,可发电15度以上。2.生活垃圾。一吨生活有机垃圾产生的沼气量约为100~200m³,可发电150~300度。3.我国年产酒精约400万吨,产生的沼气就可发电18亿度,产生0.3MP的蒸汽200万吨。我国年产柠檬酸70万吨,发电总量可达2.1亿度,产生0.3MP的蒸汽24.5万吨。
沼气发电的生态、能源和经济效益尤为突出。作为节能产业,生态循环经济,沼气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良途。
参考文献:
[1]江苏省农林厅.“十五”期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2005.3.
1.1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
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从其对旅游管理的影响方式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其中内部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主要成分,分别是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这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因为都处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内部,对社区生态旅游活动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所以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主要管理目标。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活动中,当地政府向社区生态旅游活动提供必要的政策和基础设施支持,保证社区生态旅游活动能够有效的进行,同时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水平提高后,当地政府也会从中受益。旅游企业是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企业一直处在主体地位。社区居民是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的主要实践者,向游客展示当地的社区生态文化,保证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实现,同时也从中获益。由此可见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因为共同的利益需求而推动社区生态旅游发展,同时也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利益诉求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主要内部影响因素。
1.2社区生态旅游的外部影响因素
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外部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包括有旅游者、非政府组织以及外部环境。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虽然当地居民的地位因为自身独特旅游形式而极大的提高了,但是社区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游客的需求对其影响还是基础性的,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其自身的组织形式、实现形式和管理形式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会受到游客需求的影响,会呈现出一种顺应游客需求发展的趋势。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机构和社会基层之间的一种积极交流方式,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有了极大的发展。其在旅游活动中的积极影响开始得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和政府部门的承认,在社会生态旅游活动中非政府机构能够充分的发挥咨询、沟通、协调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以及运用合理的手段来干预旅游活动,达到对当地居民利益和当地独特人文环境和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外部环境是社区旅游活动开展的有效保障,在制度、技术、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对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和发展提供支持。
2.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出现的问题
2.1社区居民的主动性难以充分发挥
社区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对旅游目的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这一全新的定位将旅游活动中的社区居民地位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居民基本上处于旅游活动的主体地位,其对社区文化的展示是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要“景观”。但是目前在我国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传统的旅游活动思想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进,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忽视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将社区中的旧建筑和旧物件当做社区生态旅游的主要景观,歪曲了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本质。造成了当前我国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单一性和被动性局面。因此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活动中当务之急是要积极引导,从思想上、制度上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和规范,让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不断提升,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将当地社区的独特文化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完美的诠释出来。
2.2地方人文特色缺失
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旅游业的发展虽然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旅游业和游客的大量涌入会对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开展之前,具有社区生态旅游开发价值的区域往往都因为与外界的相对封闭,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形式,但是随着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开展,游客和旅游企业的大量涌入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新鲜思想和文化,导致当地独特社区文化存在的基础动摇,独特的社区生态文化形式开始进入退化道路。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因为经济利益的驱使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到旅游服务活动中来,这也是社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随着当地居民对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参与度逐渐增强,当地社区文化的特色习俗和人文传统就会消失。即使出于保护社区生态旅游项目的目的对传统习俗进行表演式的诠释,其本身具备的社区文化意义也已经不复存在了。
2.3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
在我国,社区生态旅游发展最大的障碍就是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的低下不仅对社区生态旅游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第一,旅游企业的恶性竞争,当前因为国内旅游行业发展形势一路看好,大量的社会资金、资源涌入到旅游行业,造成了旅游行业内部的旅游企业数量众多而且质量参差不齐,相应的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的管理规范的缺失,也加剧了旅游企业之间的这种恶性竞争。第二就是旅游企业的产品创新力度小。社区生态旅游是一个对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创新性要求很高的旅游形式。社区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就是居民和游客的参与性。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实践中,因为受到旅游企业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行程安排的影响,社区生态旅游活动成为了一种类似自然景观观光的活动。丧失了其原本的意义和价值,旅游企业管理水平的低下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
3.加强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净化旅游市场,为社区生态旅游提供有利的发展环境
旅游市场作为旅游活动进行的主要环境,其自身水平的提高和品质的净化,能够保证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在加强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活动中净化旅游市场是一个必然选项。当前我国的旅游市场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大多数都是受国民旅游需求爆发式增长驱动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性进步,旅游热将会逐渐降温,人们的旅游需求会逐渐呈现出一种理性化的形态。所以对旅游市场的净化是一种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较高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首先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以法律的形式对社区生态旅游活动进行监管,做到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活动的“有法可依”和“依法管理”。其次是对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旅游消费观念的教育,让消费者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更加尊重古老而独特的社区文化,最大限度的保证社区生态文化的独立性和延续性。第三,要对社区生态旅游活动所在地政府进行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宣传,让当地政府和民间团体认识到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巨大作用,积极的参与到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来,开展旅游目的地的社区生态文化独特性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3.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
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作为一个系统性的活动,需要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和社区居民的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其运作效益,所以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完善的制度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科学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活动形式,其在运行中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些经济效益的科学、合理分配,是保证社区生态旅游活动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在具体的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该积极的参照国内外的先进利益分配模式,将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产生的收入按照合理的比例反馈给当地居民;第二,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当地政府机关的指导作用,采取积极的监管措施保证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相对弱势的社区居民的合法利益,同时也要积极的引导当地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中,从当地的旅游特点出发进行积极的自主创业。从制度上、资金上和技术上给予支持。
3.3强化居民教育,提高旅游参与度和管理意识
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与传统旅游活动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活动中社区居民的参与,所以强化对社区居民的教育,提高旅游参与和管理意识是当务之急。首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居民参与制度,让居民对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本质和外在表现形式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同时对社区生态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在具体的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应该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结合当地的社区文化特点对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的社区文化意识、社区文化展示、以及旅游服务意识进行教育,让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能够游刃有余。其次,建立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社区生态旅游活动是一个系统性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旅游企业对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题设置、主打思想是活动的关键,在具体的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居民对旅游企业的这一主题和思想的有效认识和结合,能够保证社区生态旅游活动的实践效果。第三,建立健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发生问题和矛盾的解决机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问题和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问题解决机制,保证在社区生态旅游活动中游客与社区居民、游客与旅游企业、社区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能够及时的解决。
4.结论与建议
目前,关于河道最小环境用水流量的研究成果很少,浙江省未见有相关的研究成果,但在流域规划、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又不能回避这一问题,本文将对此提出一些估算方法,以供同行探讨。
1、河道最小环境用水流量的内容
一般而言,河道最小环境用水流量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用水:水污染防治用水、河流生态用水、河流输沙用水、河口生态环境用水、河流景观与娱乐环境用水等,但在浙江省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过程大量引水工程、发电工程导致其下游脱水段内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所必须的用水量受到影响,因此浙政发[2001]84号文中的“合理的最小流量”还包括满足下游原来以该段河道为水源的居民生活、生产用水最小流量,其中包括水量的要求和水质的要求。
2、最小环境用水流量的估算方法
2.1下游生活与生产用水
在浙江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造成坝址下游河道水量的大幅减少,如电站引水发电导致大坝至电站厂房区间缺水,而供水水库为保证供水水质,多从水库中直接引水或从电站尾水中取水,导致取水口下游河段水量减少。根据水法有关规定,在河流水量减少引起的环境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影响区域内的居民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因此,首先应详细调查受影响区域的人口、耕地、工农业生产现状、取水口及用水量、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情况,估算其现状生活、工农业、畜牧业等各项用水,并预测规划水平年其用水量。在以生产生活用水为最小下泄流量控制的情况下应考虑有效利用系数和不均匀利用系数,河道因缺乏调蓄容积,为保证用水高峰时取水要求,生活生产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小于0.6,不均匀利用系数一般大于1.5,灌溉水量可用每1万亩需水流量1m3/s估算,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小于0.7。
2.2水污染防治用水
经过近年的环境整治,我省河道除平原河网地区外大部分河段能满足水功能区划的要求,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后由于蓄水、引水后必须有足够的下泄流量以维持河道水质满足原有功能区划的要求。根据受影响区间人口、工农业、畜牧污水排放量的现状和预测水平年的预测情况,计算维持目标水质所要求的水量。
2.3河流生态用水
生态用水较难确定,对有些涉及重要水生物资源的河流,其最小下泄流量应根据维持保护对象所必须的生存条件如一定的水深、流速或者浅滩等需要的水量为最小下泄流量。对一般河流,如无特定的水生物保护种类,可采取按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比,如法国规定最小河流量生态用水流量不应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10,即使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3/s的河流其最低流量下限也不得低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20。对我省大多数山区河道而言,水生生物量贫乏,按此要求对水电工程的效益产生较大影响,而对保护生态的作用却不明显,本文建议采用最近十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最小生态流量,对丰枯悬殊较大的山区河流,这一流量一般对工程效益影响较小,同时维持河道不因建设水电工程而断流。
2.4河口生态环境用水
我省河流多为独流入海,当流域规划中涉及蓄水、跨流域引水等对下游水文情势改变较大的水利水电工程时,必须考虑河口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本省实际,河口生态环境用水主要为压咸用水、维持河口冲淤平衡用水、水用水生态,一般以前二者为控制水量,即河流最小流量满足压咸用水和河口冲淤平衡用水时,也能满足水生态用水的要求。
河口冲淤平衡与年水量关系更为密切,引水对河口淤积的影响分两种情况,即长年引水引起的累积性淤积和每年的季节性引水引起的季节性淤积。根据浙江省水利河口所的研究,其允许范围为常年性引水不超过河道总径流量的30%,季节性引水不超过当时河道径流量的50%。
压咸用水的确定则更为复杂,与河床形态、潮差、潮位等相关,一般应通过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后确定。
2.5河流景观与娱乐用水
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河流景观与娱乐用水也成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在山区河流,如水电工程下游有景观、娱乐用水要求,其水量往往较大,需要有一定的水深、流速,根据控制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可以推算在一定水位下的断面流量。具体的水量根据不同的娱乐功能确定,如下游有漂流等项目,则需要的流量较大,天然状况下为季节性漂流的,通过控制水库发电流量可延长可漂流时间,对原为全年可漂流的河段,则要求电站不仅满足最小流量要求,还应有均匀发电的要求,避免因发电流量的不均匀对旅游活动造成不安全影响。
最终要求的最小下泄流量综合上述几种环境用水流量后确定,一般取上述各项环境用水中的最大值,但对其中的耗水项目,应考虑扣除耗水量后能否同时满足其它项环境用水的需求。
3、对生态省建设指标中主要河流耗水量不超过40%的理解
在《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中有一项是对水环境的保护指标,明确省内主要河流的年水量消耗<40%。对此项指标的理解关系到我省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总量,对今后水资源开发规划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该项指标的理解有几个方面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
首先,要确定我省的哪些河流必须进行耗水总量控制,根据《浙江省河流简明手册》,我省有主要河流,分别为苕溪、运河、钱塘江、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的河流有25条(包括支流)。在进行耗水总量控制中是否对流域的支流进行控制、控制到哪种规模的河流是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我省正在进行主要流域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对跨行政区域的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的综合规划也在进行之中,本文认为这些河流应纳入耗水总量控制的范围。
其次,耗水总量的计算问题。耗水量主要为工业、农业、生活等各项用水的耗用量。由于各河流的径流总量是通过控制站的径流量确定的,在径流量中包括了上游区域各项用水的回归水量,即已经扣除了上游区域各项用水的耗水量,以此为基础计算耗水量控制指标,将导致指标值偏小,影响规划的科学性。应以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为基础计算耗水量指标。
其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在我省,存在许多引水供水工程,引供水量往往占坝址区总径流量的50%以上,对其下游区域的用水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而相对于整个流域而言,这些水量所占比例则较小。因此,要确定耗水量控制是从整个河流考虑还是仅根据河口水资源量考虑。
河道最小环境流量问题与耗水量控制指标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如果耗水量指标作为一项必须遵循的硬指标,则在进行河流最小环境流量计算时,除满足下游河道前述各项用水要求外,同时还应满足耗水量小于40%的要求。
4、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几点建议
为改善我省的河道水生态环境,有关部门作了大量的工作,如万里清水河道规划、钱塘江引水入城专项规划、浙东引水专项规划等规划已在制定或即将付诸实施,对改善区域水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以配水、调水为主的治理方式受到水源总量的限制,在改善受水区水环境质量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取水区的生态、水环境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取其它的工程或非工程性措施,改善生态河道环境,以减少引水、配水量,从而减轻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1)加快污染源治理进程
污染是造成目前我省河道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02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25.9亿吨,比上年增加6.6%。其中工业废水16.8亿吨,占废水总量的64.9%;生活污水9.1亿吨,占废水总量的35.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为57.9万吨,其中工业废水中COD排放量为28.4万吨,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为29.5万吨。全省河流据水系、运河和湖库的170个省控河段断面水质监测结果统计,有33.6%的断面水质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其中10.6%的断面水质为Ⅳ类,23.0%的断面水质为Ⅴ类和劣Ⅴ类(其中Ⅴ类为11.8%,劣Ⅴ类为11.2%),鳌江水质主要为劣Ⅴ类,占总评价断面的75%;大部分干流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无法满足功能要求;平原河网水质主要为Ⅲ~劣Ⅴ类,87.5%的断面不能满足功能要求,总体水质很差。这样大面积的污染单靠配水不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而且效果也难以得到保证。治理应是改善水环境的主要手段,尤其在平原河网区,水体自净能力小,而人口稠密、工业发达,污染负荷大,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工业污染的治理通过污染物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措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村镇生活污水排放及农田面源污染正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也是下一步污染治理的重点方向。通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为集中兴建污水处理厂创造条件。
(2)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扩大森林面积
水土保持对水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水土流失导致土地涵水能力降低、河库淤积,洪水和干旱频发,另一方面,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随土壤进入水体,成为河网、湖库的富营养化的成因之一。水土保持可增加蓄水能力,削洪增枯的效果明显,根据有关资料,对一个中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和森林植被建设对洪水的削减能达到30%~70%,而且洪水历时延长2~6倍。在枯水期,一个森林覆盖率65.9%的小流域与一个森林覆盖率仅32%的小流域相比,其枯水径流大1.4倍;此外水土保持还可改善水质、减少泥沙淤积、增加湖库水量体调蓄能力。全省的水土流失面积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2.57万平方公里下降到1997年的1.9万平方公里,10年左右的时间下降了6700多平方公里。自1997年以来至去年底,全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又下降了3000多平方公里。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我省目前尚有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而且森林的质量不高、林相单一的问题依然存在,进一步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3)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循环率和中水回用率
减少工农业的用水量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我省工农业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用水量急剧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枯水年份我省农田灌溉定额高达600~1000m3/亩,多年平均灌溉定额473m3/亩,灌溉过程中半数以上在中途渗漏,采用漫灌又要浪费30~35%。;污染水再生回用率仅为1.27%(2001年),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6%,而国外先进工业企业的水重复利用率高达90%以上。
针对上述问题,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积极开发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治污技术,提高中水回用率将减少水资源耗用量和污水排放量,对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北京市就提出了到2008年中水回用率要达到50%的目标,这种再生水可用作城市用水、工业冷却水、环境用水、地面冲洗水和农田灌溉水,这是保护供水水质和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我省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省份,有条件在此领域作出更大的努力。
(4)推广河道生态护坡技术
细菌和微生物在水质净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河道被硬化后,切断了水体内各生态要素与底质、岸边间的物质、能量及信息的流动,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使河道的自净能力大为降低,水体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灵性,一旦污染物排入造成的污染很难自然净化。生态护坡技术在目前我省正在实施的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中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生态护坡技术应该具备以下的特点:a、护坡应保留足够的孔隙率以保持水体内外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利于各种微生物的生存;b、河道尽量保持自然的形态,维持丰富的河滩、河曲、洼地、等景观,以利于不同类型的水生生物的生存要求;c、植物护坡应尽可能利用自然植被,避免单一化,同时也可防止外来生物的入侵,丰富物种的多样性;d、护坡的形式应是结合实际,避免陡化、硬化,为水生物的憩息提供友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沈国舫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
现如今生态旅游以自然资源为核心,本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发展成为一种既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还能对旅游者传达认识自然、保护自然观念的旅游活动。在当今世界旅游发展中,生态旅游的发展最是引人注目。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年均以25%—30%的速度快速成长,在世界旅游业的平均增长中保持领先。特别在生态旅游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促进上,使得很多地方借助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来有效提高当地政府和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在开展生态旅游中还有效强化了旅游者自身对生态的意识,进而影响到居民和政府对生态观念的重视。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旅游形式,远超于人们心中一般的旅游活动。它不仅把生态性、自然性带入到旅游活动中,还融入加强自然资源保护责任的环保意识。而其中,导游作为生态旅游全程陪同,在开展以及引导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只有正确认识导游的服务管理,才能让导游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价值,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生态旅游中导游的重要作用
(一)激发游客生态环保意识
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认识自然、享受自然以及保护自然,游客在旅游中做到享受自然很容易,要做到认识自然进而保护自然却并非易事,而导游恰恰能通过不同方法来提升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导游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生态旅游知识,采取一定的情感激发的方式将生态保护知识传达给游客,达到提升游客生态意识的目的。导游主要通过三点来实现:(1)传播生态旅游知识;(2)影响旅游者的态度和价值观;(3)教授生态旅游中所需的各种技能。
(二)领导游客安全、有效的游玩
导游在旅游团队中的基本职责是组织、指导、沟通、协调游客进行旅游消费,尤其是在生态旅游中,导游更要协调好团队中各个成员的关系,组织游客开展多样的旅途活动,确保旅游安全顺利地进行。因此,在生态旅游过程中,导游要紧紧做好以下两个方面:(1)协调游客与当地居民的关系;(2)组织游客,确保途中安全。
(三)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导游在生态旅游中应当善于协调处理各方的关系,不仅要积极配合景区管理与规划,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还要用优质的导游服务,有效宣传生态旅游的意义,增加游客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最终使游客充分享用景区资源,正确保护生态环境。导游还是生态旅游的名片与代言人,是旅游景区与游客之间的枢纽。导游的言行举止代表着当地景区甚至是当地城市的形象,对当地的旅游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游要以整齐得体的衣装和文明的举止迎接游客,给游客留下美好印象,更重要的是用丰富的生态知识和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严以律己的环保行动,宣传当地景点以及居民的生活习俗和人文风情,塑造出生态旅游整体形象,吸引游客的注意,让游客觉得“物有所值”。
三、生态旅游导游服务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兴起,相应的导游服务管理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游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技能有待提升
在生态环境区工作过程中,导游常常出现对自我的定位不明确,缺乏对自身职业的正确认识,容易出现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踏实,缺乏工作热情等问题,甚至缺乏基本的服务技能,不能带动旅游者的游览热情。同时,导游未能及时满足和答复旅游者在游览中提到的各项要求。甚至导游带领旅游者“走马观花”,完全没有展示出生态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旅游者未能感受到生态区的主要精神,进而造成旅游者不值得再来的失望感。
(二)选拔、培训导游的标准偏低
很多生态旅游区在招聘导游时,对外在条件和学历层次的制度未设约束,选拔过程也相应过于简单,最终导致诸多生态旅游区的导游素质参差不齐。另外,在导游工作者的培训中,只是简单地进行服务技能培训,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的培训与熏陶则很少关注,这就使得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导游员的素质和技能。在工作中,相关生态旅游机构还缺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预警和指导。
(三)激励机制不完善
同一生态区,导游的收入状况不尽相同。工龄长、资格老的导游一般可以享受到固定工资和相应保险,而新进导游基本没有这种待遇,而且旅游生态区导游无法取得“灰色收入”。和其他旅游景区一样,生态旅游区的导游激励作用也极为重要。然而,在许多旅游景区,很多优秀导游人员不能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表彰。再加上相应景区没有建立成文、规范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员工的工作业绩,最终造成导游员失去了对旅游景区的信心,进而离职,最终导致很多相关生态旅游区的工作人员流动状态过于频繁。随着当今高新电子科技的运用,除了以上主客观原因外,还会出现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和管理的缺乏。电子信息技术在生态旅游区运用能够有效弥补人力资源上的不足,让旅游者及时、多方位地掌握生态旅游区,立体地了解景区信息。然而,在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景区不注重对相关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没有充分发挥景区里电子信息设备的作用,甚至因为电子设备的破损影响到景区的整体面貌。
四、生态旅游导游服务管理解决策略
通过对以上生态旅游导游服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导游服务管理相关解决策略。
(一)加强对导游生态道德修养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导游必须做到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提升旅游者的游览热情,生态导游更是要在生态道德的修养上不断加强。只有强化了自身的生态环保意识,在面对游客时导游才能用自己的切实行动传达出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理念,积极引导游客,提升游客环保意识。
(二)培训提高导游在生态旅游中的各项能力
(1)拓宽培训内容
除了传统导游在培训中要培训的课程外,生态导游必须对生态学、环境学、林学、自然地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加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以提供优质的导游服务,真正展现出生态旅游的知识性、教育性和高品味性。
(2)提高实践能力
生态旅游是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旅游,导游与游客会亲身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不过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致使生态旅游遇到的状况和问题比较多。因此进行情境和实践培训,提升导游的实践能力,能有效地降低风险、减少损失,确保旅途顺利完成。
(三)健全服务管理体制
(1)成立专门的生态环保机构,对生态导游行为进行监督
随着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欢迎,生态导游相应的规模也庞大起来,这就容易出现生态导游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影响着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通过成立地方性生态环保机构,通过与当地旅游局和景区管理部门进行协调与配合,采取多种方式如调查问卷、投诉电话等对生态导游带团效果进行评估,还可以有效监督导游的自身行为,及时发现自身素质有待提升的地方,并对其加强学习及提升应有的素养,对生态导游的不文明行为和非环保行为及时指正和警告,甚至可以申请让有关部门撤消导游资格。
(2)完善考核制度
在传统的导游资格考试中,对门槛设置较为宽松,进而导游很少掌握自然学科知识,出现对其认识的薄弱甚至一片空白。因此,对生态旅游导游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亟待进行进一步完善。我国生态旅游导游资格的认证考核是通过专门的主管部门来组织进行的,包括传统考核以及加试考核。考核主要针对在生态旅游景区内和已取得导游资格证的导游进行考核。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对专业知识方面,没有考核通过获取生态旅游导游资格证的不允许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导游服务中。
(3)对协调生态导游工作的法律法规进行落实
关键词: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中山陵园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南京市旅游业的龙头,是南京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是又一正确的、进步的观点。
景区生态文明,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景区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景区文化伦理形态。它对景区未来的长期发展将起重要作用。其内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对应的是树立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明确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景区每一个人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2.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生产。同样,要树立相应的生产观。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景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旅游产品的生产,不论是景点再造,还是旅游纪念品开发,都要遵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最少、对环境影响最小、再生循环利用率最高的原则。
3.景区自身与自然互利的消费。即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提倡“有限福祉”的旅游方式。人们对休闲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旅行。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新的任务,它既得益于景区先期的建设与发展,反过来又能更好地保护与改善现有的生态面貌,进一步促风景区事业的协调发展。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基础,是城市生态的重要品牌,也是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十分宝贵的资源。中山陵是南京市的城中之山、城中之林、城中之园,在保障南京城市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大力加强景区生态文明建设,应将之放在城市建设国家生态市的目标要求的大环境中,在保护现有环境综合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力度,使之成为南京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一服有强有力的助推剂。
2.建设绿色的景区、人文的景区、和谐的景区。景区建设生态文明要紧跟“绿色城市”的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工程,进一步抓好植被修复工作,把景区的山水城林相结合的独有特色和历史文化内涵,进一步体现出来、彰显出来,向世人展示人人向往人人流连的一幅和谐景象。
(1)绿色景区,就是要体现出高度的生态文明。不仅表现在整个景区外在清洁环境,有绿荫覆盖,更在于通过生态产业体系建设,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完全统一。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中,生态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因之,绿色景区的建设对于风景区来说至关重要。
(2)人文景区,即要积极倡导景区文化建设。生态指自然形成的自然状态,当它进入人文领域,它就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也起着重要影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点是传承文化的载体。旅游景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注入有助于提升旅游的质量和品位,反之,就会失去吸引力和生命力。注重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积极建设人文景区是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建设景区生态文明不仅要保护自然生态,也要注重景区人文内涵的建设。
(3)和谐景区,即在景区建设生态文明中,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着力增强景区生机和活力,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不断完善景区协调机制,推进特色服务文化,围绕“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鲜明、旅游经济繁荣、景区安定和谐”四个方面的目标,做到年年有起色,事事有突破,逐步全面形成科学发展的基本格局。三、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1.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绿地、森林是生态建设的根本。它们是自然环境的净化器,对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着巨大的吸储作用。应继续加快绿地建设,加速紫金山林相改造,加快环保投入和排污治理,保护好现有森林与湿地,重视水体建设,有效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全面优化景区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建立起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全社会对自然、绿色、可再生、可降解的林产品的旺盛需求,坚持利用技术、土地、品牌的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要节约资源能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调整森林资源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规划上,实行规划线与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在树种选择上,由单一树种向生物多样性树种搭配转变,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加强队伍建设,加大执法保障力度,排除一切对景区生态文明建设不利的人为因素,引进高新技术与人才,提高景区的科研与管理水平,促进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2.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制造和谐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重在转变观念。要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积极开展种类多样的生态教育和文化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旅游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互补互进;要充分发挥中山陵国家首批5A级景区及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的功能与作用,在向社会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起积极作用,将景区建设成为南京市生态文化体系与建设的重要阵地,推动南京城市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制造和谐的生态伦理,用自然的“道德良知”与“生态良知”来进行服从生态规律的科学生活和绿色消费。大力弘扬景区博爱精神,推进特色服务文化,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评价一切活动,使人们将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作为对后代应承担的道德责任自觉遵守。
一、北湖区生态公益林现状。
1、概况。
全区土地总面积83382公顷,其中林业用地面积58737公顷,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19734公顷,共涉及64个村,主要分布在南溪、大塘、永春、芙蓉、江口等乡镇。
2、结构。
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19734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3.6%,其中有林地14227公顷,疏林地1013公顷,灌木林地2512公顷,未成林地322公顷,宜林地1660公顷。在生态公益林中树种结构有杉木林6117公顷,占43%;马尾松林2134公顷,占15%;楠竹林4268公顷,占30%;经济林285公顷,占2%;其它1423公顷,占10%。其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海拨较高的山区,而西南山区以丘陵为主,河流依山切割(是珠江、湘江的源头),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岩性差异大,其面积16182公顷占生态公益林总面积的82%。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1、绿化总量小。
从目前北湖区的生态公益林情况看,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还较小,有林地占公益林总面积的比例相比之下还很低,绿化总量小。另外生态公益林中,宜林地面积1660公顷,占公益林面积的8.4%,建设任务仍很艰巨,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工作力度。
2、林分质量差,防护效益低。
一是生态公益林防护效益较差,林地利用率低,防护功能弱,特别是占生态公益林面积5.1%的疏林地,其蓄水、保水、生态保护的功能更逐薄弱,如何种、造、封、育相结合,加快疏林地的改造,提高其生态防护效果,已成为当前北湖公益林建设的难点问题。
二是林地树种结构不合理,占生态益林面积72.1%的林地其主要树种为杉木,马尾松,楠竹。其针叶林的生态效果差,如何构建以阔叶林和常绿树种为林种的生态公益林,更加充分地提高林地利用率、加大防护效果也必将成为北湖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又一难点问题。
三是林分结构不合理,在杉木、马尾松纯林林中,没有形成乔灌草复层异龄结构。纯林,单层林多,混交林、复层林少,防护效益和防护功能弱。
四是纯林林中杉木林林龄已为成、过熟林,其生态防护效果已大大减弱,在当前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条条框框中,如何提高林分质量,进行林分改造,增强林地生态防护效果也必将成为北湖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前瞻性问题。
3、管护投入少,机构不健全。
多年来,在全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中,“重造轻管”的问题仍然突出,造林投入多,管护投入少,甚至于几乎没有投入,形成“春前大造林,秋后不见林”的现象,对森林资源的管护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机构不健全,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当前,仅靠各乡镇林业站人员来管护,人少,资金少,形不成合力。加之分布广泛,占地面广,对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力量薄弱,手段较落后,建成完备的生态公益林监测和管护体系任重道远。
4、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低,林农管护积极性不高。
当前北湖区生态效益补偿金在4.75元/亩,而除去管理、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林区道路维护、资源监测等费用后,实际补偿到农户的为3.5元/亩,按当前市场商品林的利润收入100元/亩.年计算,其收入比为1:30,这严重地挫伤了林农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所以如何多渠道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切实提高林农管护积极性的矛盾也日益明显。
5、公益林管护机制不力。
当前,北湖区正加大林权制度的改革力度,而生态公益林由于林农“自扫门前雪”的管护机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生态管护(特别是森林防火)的效果,基于此。如何改革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也必将成为北湖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关键。
6、林农受经济利益驻动,滥砍滥伐林木和乱征占用林地相当突出。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公益林区村庄建设正如火如荼,而小村庄的建设必将砍坏和影响林木、林地的生态防护效果,再加上受经济利益的驻动,滥砍滥伐林木和乱征占用林地现象漏禁不止,如何加大监管力度,促进偏远小村庄的生态管护矛盾也日益突出。
三、发展对策和思路。
综上有关问题,站在全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高度,北湖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必须在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改革创新上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树种结构,逐步形成合理的乔灌草复层异龄结构,建设混交林、复层林相结合的生态公益林体系,提高公益林防护功能。
1、加大生态公益林的宣传力度。
一是完善宣传设施。在区划的公益林区交通路口设立、更新宣传牌、监督岗、公示栏;二是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宣传针对性,针对群众最为关注的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热点问题及时释疑解惑,做好群众长期维护和支持公益林建设的思想工作;三是把宣传工作纳入当地政府、部门领导的考核机制,不断强化生态公益林管理意识,从而把生态公益林建设当地一件关系地区生态安全的大事长抓不懈;四是加大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力度,通过各种方式使群众家喻户晓。
2、多渠道争取资金,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
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建议政府要随着财政收入增大,逐步增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投入,提高辖区内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建议补偿到20元/亩.年;二是建立受益者合理负担的直接补偿机制。依托森林资源开展旅游的,应从旅游经营收入中提取一定资金,直接用于生态公益林补偿;三是从水资源发电企业收取水资源费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建议按0.1元/吨收取用于补偿;四是从区域内矿产资源单位收取费用对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建议按0.5元/吨收取用于补偿;五是鼓励社会各界通过认养、冠名等方式,捐资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六是以森林生态公益林为背景,发展生态经济,以森林、乡土文化及绿色农林产品为资源,以林区环境为特色,为城市游客提供健康、休闲、度假、观光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友好型旅游业,切实提高公益林附加值。
3、科学规划,全面建设。
认真搞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制定全区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本着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以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扩大生态公益林总量。
4、扩大绿化总量,提高林分质量。
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基础上,增加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分质量,培育复层异龄混交林是增强公益林生态防护效益的关键措施。通过造、封、抚、引等措施,培育复层混交林,同时加大科技力度,对仰天湖等生态公益林地处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变化频繁的地带,其造林难度较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科技含量,建设高质高效的生态公益林。一是对宜林地进行全面造林,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建设等方式加大投入,因势利导大力扩大公益林绿化总量;二是对灌木林进行乔木树种补造;三是对纯林(特别是杉木林)进行林分改造和梯度经营。建议采用三三制,即对纯杉木林中成、过熟林按山势分成上中下三块,保上留下砍中间。通过5年时间,对中间地块进行复层异龄林改造,然后再视山势、林龄等情况逐一改造;四是加大对西南山区生态公益林的楠竹低改和种植,对可以发展的地块大力发展楠竹种植,切实提高林地利用率。
5、健全管理机构。
加强对西南山区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必须从上至下健全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机构。一是采用长效性机构,建议由当地政府成立专门性机构,并切实由财政解决机构人员编制、经费、设施等费用;二是采用固定性机构,建议聘请人员,其经费从生态公益林补偿费中列支。
6、改革林农管护机制。
显然,分散、独立的林农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和生态建设的重任。建议采用股份制托管,比如说:某村某组,其公益林面积500亩,组上集体公益林100亩,村民共20户,公益林面积400亩。可对其组上500亩公益林进行股份制托营,即不改变林地、林木产权下,抚、造、育由各农户承担,而管护由组上按各农户面积比例折股份联合托管,其生态效益补偿金在当年验收合格效益补偿金基础上按股份比例发放。这样,一是在经营导向的带动下有效解决了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中“管不到”的难题,切实改变生态公益林少数人管护,多数人观望的局面,使全体村民主动站到守林护林的第一线,形成相互监督、齐抓共管、群护群治的形势;二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效解决了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中“管不好”的难题;三是在责任机制的促动下,有效解决了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中“管不了”的难题。
7、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1.1法律不健全。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管理内容还不完善,特别是有些行业还没有法律约束,在标准与法规上缺憾较多,法规不是走在发展前面,而是发现问题后进行补救的一种措施,形成了无法可守的弊端。这种法律上的不健全,就导致了非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企业发财了,社会和人民健康受到了损害,有些企业没有安装环保设备,大量排放有毒物质,居民对该类破坏行为产生了极度不满的情绪,但又无处申告,这种经济与生活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严重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和进步,长此以往将陷入恶性循环。社会呼唤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制度的出台已经成为人们完善法制观念,健全法制社会的根本。
1.2工作不到位。
可以说石化企业是形成三废的主要产业,社会发展离不开石化产业,只能通过合理途径解决石化高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强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方向。我国许多监督管理部门人员素质不高,检查范围不宽,经常会出现,执法人员前脚走,企业后脚就犯规,无视监督管理部门整改见议。从社会层面看,对生态经营管理理念贯彻落实还不够彻底,没能深入人心,人浮于事的现象还存在,特别是宣传没能到位,更不深入。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对生态的理解也不同,存在许多偏颇。另外,一些监督管理部门自身就欠缺有效规范的生态管理经验,更没有形成管理经营体系,对工作制度不能及时修改和完善,也检查了,也处罚了,但就是对企业生态建设工作效果不明显。
1.3资金不足无法改造。
对废物开发再次利用是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较多、不见效果。其实排污对于企业来说很简单,安装一套过滤装置就完全可以实现空气净化标准。难的是怎么能将废物变为可以利用的宝物,石化产业是一个大的系统,各个生产环节如果治理得当,则完全可以变废为宝,石化企业环保改造其实比其他企业更为明显。我国石化企业有大有小,大的就那么几家,竞争对手不多,在节能改造上还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主要就是小的企业,他们资金不足,竞争能力弱,只能靠其他方式来实现赢利目的,再一个政府把有限的资金都投放于大的生产型企业,对小企业扶持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企业如果再投入节能改进,是很难担负起这笔支出的,特别是一个节能改造需要大量投入,对本身就不怎么赢利的小企业来说,无疑雪上加霜,对生产就没有资金了,进而形成现在的耗资高、产出低的不良群体现象。2008年奥运前期,我国出台了塑料购物袋限制条例,但效果并不明显,反倒形成企业塑料袋收费和人们不理解的情况。环保事业只有公众团结一心才可以齐头并进,如果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将环保事业看做与个人利益相关的问题,都使用环保绿色产品,那么社会全面实现环保的目标并不难。
2有效应对策略
2.1树立生态经济管理理念,提升环保意识
在新的社会形态中,石化企业应采用生态经济方式科学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保证经济效益前提下,考虑到社会效益,给社会和人们一个无污染、低毒害的生存空间。石化企业要从根本上进行管理,从战略层面给企业重新定位,严格审定产品销售渠道、净化生产能力、健全市场渠道,从各个方面把握产品质量,给人们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管理人员环保生态理念的提升,也是带动企业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企业可以联合相关部门不定期举办环保活动、环保知识竞赛、开展生态经济问答等丰富活动,对企业内部进行全员环保意识教育,树立员工责任感、使命感,增强环保信心和能力,为创建文明、和谐、环保的现代城市环境共同努力。
2.2扩充经费投入,实现清洁生产
石化企业加强新技术手段应用,通过使用良好的设备系统,把石化企业高污染、能耗高的环节进行环保处理,各个环节实施节能降耗目标。特别是在生产中对有毒物质要有效控制,堵塞各种管理上的漏洞,积极采用降低污染的环保清洁手段。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扶持项目的政策,对节能好的企业进行一定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从侧面给予肯定,帮助企业从高污染企业走出来,把社会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值。
2.3实现绿色消费,提升商品流通安全环保
石化产业链较长衍生产品较多。我国每年生产的塑料袋高达160万吨,制作出一吨塑料要耗费三吨石油,每年生产塑料的石油要用掉480万吨。塑料袋是不分解的白色污染主体,成分为不可降解的聚乙烯,我国出台了有偿应用塑料袋的相关规定,也是限制使用塑料袋的一种方法。只有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把绿色消费意识植入人们头脑中,销售方以及生产主体应承担宣传管理责任,增强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尽量的做到资源节约,有效处置消费剩余物质。甲醛、汽油、硫酸等也是石化产品,销售方在经营阶段中应确保平衡统筹,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合理的组织营销,加强经营管理指标力度,科学进行消费管控,行使社会责任。运输、采购要用可靠的设备容器和专业用具。对经常应用的阀门部件和易形成老化变形的各类密封原件,要明确检定维修、更新应用的具体时间的周期,严格按照规章执行,在运输中,要让运输人员知道运输物质的属性,精通预防泄露或散失的技术策略,提升环境保护以及安全工作意识。对那些不重要但能普及知识的产品,要把相关信息准确传递给消费者,倡导合理消费。对销售以及运输阶段中形成的废料,要创建专项处理废料的工作机构,进行有效的处置。
3结语
关键词教学学生态度策略
AbstractStudent’sattitudeaffectsalotonhisstudy.Changingthestudent’sattitudetomakehimbevigorousinstudyistheproblemwhichtheteacherhastofaceandtrytomanage.Thepassagediscussedsomestrategyforteachertochangestudent’sattitudeonstudy.
Keywordsteachingstudentattitudethestrategy
在教学中,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该课程。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该课程的态度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前提;学生已有的态度,对于学习与他的态度相一致的材料有助益,而对于学习同他的态度相矛盾的材料则有阻碍;学生具有积极态度时,学习材料通常不会同他的已有观念发生对抗,有可能同认知结构中的相应观念形成更清晰、更牢固地联系,因而学习以后不易遗忘。因此,形成和改变学生的态度,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持积极态度,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得不面对并试图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态度结构的态度策略
社会心理学把态度视为对任何给定的客观对象、思想或人,都具有认知的成分、表达情感的成分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并认为人们努力在各种态度之间、特定态度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成分之间保持一致。特定态度的三个组成成分倾向于一致,这意味着某个成分的变化将导致其他成分的相应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影响学生态度的某一成分而使学生的态度发生变化。
1、认知改变策略。学生对学习材料或某一课程,会在心理产生许多与此相关的认识和信念。这些认识和信念可能是关于该课程内容的,可能是关于该课程形式的,也可能是关于该课程结果的,还可能关于该课程与其他人或物的关系的,每种认识和信念在重要性上和在其效价的强度上是有差异的,它们的综合就形成了学生对该课程的不同的态度。教师通过各种方法改变学生对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认知来影响学生的态度,致使学生对学习该学习材料或课程形成积极态度,这就是认知改变策略。学生对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认知的改变可导致对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喜爱,也可直接导致学生投入到该学习材料或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去。
多属性态度模式提供了改变态度认知成分的策略基础。运用多属性态度模式,认知改变策略的具体方法有:
改变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这种方法就是改变学生对课程某方面或几方面的信念。由于受先验经验或态度的影响,部分学生会认为学习没多大意思、知识没多大用处、上课很无聊等。为了改变学生的这种信念,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讲授不断提醒学生该课程对其在某方面是“更好的”或“最好的”,如,对高职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课程开端介绍课程体系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或未来职业相关度讲解;在开始讲授课程中某部分内容时,提示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在某方面的意义或作用;案例选择时,贴近学生的实际。改变评价的关键是课程表现出对学生的意义。
改变学生对课程的相对评价。学生对课程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认识或重视程度,常常会看重某方面而认为这方面更重要,改变学生对这些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是认知改变策略的另一种方法。在高职中,有些课程是专业基础课,有些是专业课,还有些是通识课;有些是侧重学习职业知识,有些是倾向培养职业能力,有些是增加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强调这方面,说服学生更重视这方面。
增加学生对课程的新认识。这种方法就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增加新的概念。可以增加一个以前被学生忽视的方面。例如,对高职学生,告知课程成绩40%~60%取决于学生的课堂或平时表现;考试内容着重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或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等,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重视。也可以增加课程与众不同的方面,例如,告知学生本课程是精品课程;课程内容的许多方面是教师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看法等,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的积极评价。
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课程。这种方法是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看课程,如把课程看成是学生自己的某种资源,怎样拥有它、怎样有效利用它;从职业生涯角度看课程;从经济角度、消费角度看课程;从时间利用率上看课堂学习,等等。如果学生认同,就会改变学生对课程的观点。
2、情感迁移策略。教师利用学生对某事某物某人的积极情感并把他们迁移到对于课程内容的好感上来,这就是情感迁移策略。这种策略,从原理上看,是建立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利用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来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在教学中,可用的方法有:
给予学生不同的肯定。对于学生的进步、与众不同的回答、个性的作业、闪光点等,予以积极的反馈,形成学生积极情感,这会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喜爱,进而就会增加对课程学习的投入。
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喜欢的刺激。课件制作与呈现中,对于色彩、图案、动慢或音乐的选择,结构的编排,考虑学生的喜好或赏心悦目,逐渐地学生就会把与该课件形式联系的正面情感就会转移到课程学习上。
激发学生对课程本身的情感。上课时,使用幽默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讲课的激情与热情,以增加学生对上课的喜爱。上课所举的案例或例子与学生所关注或喜爱的对象、事物结合,使学生对该对象或事物的积极情感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也产生同样的情感。
师生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对自己的形象进行有效管理,以增加自身对学生的吸引度,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积极情感,进而学生就会把这种情感扩展到教师所授的课程中去。
学生对课程的喜爱会增加他对课程的正面认识与评价,进而增加他们对课程学习的投入度。
3、行为参与策略。行为参与策略就是指教师利用学生其他需要,如好奇、表现、成就等等,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对课程形成积极态度或改变学生的消极态度。因为,学习行为可以先于认知和情感而发展,导致认知或情感的形成,促使积极态度形成;也可以与认知和情感相对立的形式发生,导致认知或情感的转变,也促使积极态度形成。如一些实训类课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就在于学生的行为参与。
行为参与策略,主要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为基础的。与经典条件反射一样,操作条件反射也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个联结,但它强调强化物的功能和强化的时间。例如,如果学生出现积极的课堂行为时,立即给与鼓励性言语的强化,对课堂的积极态度就会发生。如果学生的学习行为,带来了批评或时间浪费或痛苦,则会对课堂产生否定态度。因此,行为参与策略的关键是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或发生学习行为并同时确保学生感到这种参与或行为是值得的。
行为参与策略的具体做法除了实训类课程的实训法实验法演练法外,还可以是:要求学生做课堂笔记并予以检查;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来讲解;让学生举出与概念相关的案例或例子;给学生案例,让学生分析;让学生对某内容提问,并奖励问题提得最多的或最具特色的或最深刻的学生;促使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回答课堂提问,并给于不同的奖励,如主动发言(不考虑正确与否)给予最高等级、被动而正确回答了问题给予第二等次成绩、被动而不太正确的回答给予第三等次成绩、被动又错误回答记为差,导致学生积极发言;布置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并给予及时反馈。
可以运用逐步升级技术促使学生发生学习行为、一步步进入学习状态。
二、源于态度条件的态度策略
学生的态度是习得的,是各种主客观因素不断作用影响的结果。态度形成与改变过程的多元变量研究表明,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与学生内在的心理状态有关,也受外界情境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施加对态度形成与改变因素的影响,来改变学生对课程的态度。
1、动机唤醒策略。学生对课程的态度主要取决于该课程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因此,改变态度的一种有效的策略就是唤醒学生的动机,使他们的特定的需要显性化,导致态度改变。
心理学研究表示,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课堂学习有关的动机主要有认知需要、自我提高的需要、附属需要等三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这些动机,使学生投入到该课程的学习。
认知需要,就是想了解与理解要掌握的知识、要阐明与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需要,一般来说,主要是从好奇心与探究环境等的心理素质中派生出来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一些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相关知识,尝试解决问题,经历学习情景。
自我提高的需要,就是个体的那种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在学习中表现为,一方面,学生力图用学习成绩来取得名次或等第。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或学习行为的赞许,促进学生努力取得更好成绩,来唤醒或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另一方面,同学业上的失败相联系的那些可能导致丧失自尊的威胁,也促使学生发生学习行为,努力学习。因此,失败的威胁也是教师用来形成与改变学生的态度的一种方法。但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不能让学生一直遭到学业上的失败,一直得低分,那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将引起学生的回避和退缩反应,导致对学习的消极态度。
附属需要,指的是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等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对高职生来说,来自同学(特别是异性)的赞许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的积极评价,学生对某教学活动结果的个人或小组评优,来唤醒与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使学生更积极投入学习。
2、归因引导策略。归因理论认为,态度形成和改变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自我知觉)和经验进行思辨的产物。学生对他们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完成得好坏及其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或信念,这些看法或信念影响或构成他们对课程的态度。这些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看法或信念也就是归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归因进行引导,使学生做出合理、积极的归因,就是归因引导策略。
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外在归因就是把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归因于对学习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内在归因则归因于包括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努力以及其他一些个人所具有的东西。归因研究(Weiner等,1978;Sohn,1977)指出,当把成功与失败归之于内部原因时,会引起最强烈的情绪反应;当把成功与失败归之于外部原因时,则引起最微弱的情绪反应。不同的原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因努力而取得成功,导致极度的兴奋、非常高兴和狂喜的情绪;因幸运得到成功,会引起意外和惊讶;因能力而成功,导致胜任和自信的情绪;失败则导致无能和无望的情绪。当把失败归因于缺少能力时,会引起最严重的不快;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会感到比归因于能力更严重的羞愧。
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原因的稳定与否是指,原因是不是学习者内在素质或外在客体比较持久的特征。有些外在因素相当稳定,如某些任务的难易程度等,而有些外在因素相当不稳定,如运气等。同样有些内在原因相当稳定,如能力等,有些则不稳定,如努力等。原因的稳定与否的归因结果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结果产生影响。把学习成绩归于努力的学生比把学习成绩归于能力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坚持的时间更长,把失败归于能力的学生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花的时间更少。因此,努力这种归因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习行为或学习成绩以恰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分析成败的真正原因,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使学生乐意努力学习该课程。
3、认知失调策略。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当一个学生对某个信念或态度对象持有相互冲突的想法时,会产生不愉快地感觉或失调,这将驱使他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的状态,使相关的态度之间或相关的态度与行为之间变得比较协调。对于对学习或课程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教师可以使他们产生认知失调,从而使学生的行为或态度发生变化。
认知失调的研究(J.Brehm,1956;L.Festinger,1957)表明,当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之后,他就会倾向于为自己所做出的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辩护。因此,当学生的态度与他的学习行为不一致时,当他们不得不做着相对无趣的作业时,就会产生失调。因为行为本身是难以收回的,所以通常只能改变态度以消除失调。教师可以利用正面诱因如奖励,吸引学生去做与他的态度不一致的学习行为,也可以用负面诱因如惩罚,来威胁他,让他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在这里,改变态度的诱因水平有一定的限度。一般地,过高或过强力的外部奖励,会降低学习的内在价值,并且也降低了学生对这一学习活动的感兴趣而体验到的愉快程度。
4、榜样提供策略。学生的态度形成与改变受其周围的人影响,其中榜样的影响是较大的。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程内容与教师自身教学行为为学生提供榜样。
就课程内容而言,只要涉及到人就可能提供榜样。教师在讲解内容或案例与例子时,选择一些学生关注或喜欢或仰慕或崇拜的人物,有意识地把这些人物与学习材料联系起来,如这些人物如何看待这些知识、如何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这些知识给这些人物带来了什么益处、没有相应知识给这些人物造成的遗憾,等等,向学生传达这些人物对这些知识的积极态度,引导学生形成对课程的积极态度。
就教师而言,教师对课程的态度,是认真负责还是敷衍了事,是热爱教学还是完成任务,是喜欢课程内容还是程序化讲授内容,等等,影响并形成了学生对这课程的不同态度。因此,教师要控制与设计自己的教学行为,用自己对课程内容的专业与权威、热爱和激情来为学生树立榜样,产生正面、积极的榜样力量。
总之,影响态度的许多因素是可能由教师操纵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一些态度策略使学生对课程的态度更为积极。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麦克米伦,何立婴译.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美]J.L.费里德曼,D.O.西尔斯,J.M.卡尔史密斯著,高地等译.社会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关键词:城市生态墙
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道路污染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防治这样严重的污染?除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装置等,还可以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建立生态墙,形成“绿色屏障”,利用植物吸尘、杀菌、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声,提高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等功能来综合防治道路污染,从而改善市民生存环境。
生态墙是从生态学和植物生态习性原理出发,以植物为建墙主体,使围墙在功能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环保功能。
一、生态墙的种类
根据道路功能性质、景观空间构成、立地条件、市政公用及其他设施关系,将生态墙分为以下4种。
1.观赏型生态墙
在城市道路两侧建造观赏型生态墙,把乔木、花灌木、藤本植物、地被合理搭配种植,充分利用各种植物的耐阴、喜阳等生态习性以及抗污染、杀菌、滞尘、降温、隔声等能力,形成既有生态效益,又有景观效果的绿色风景线。
2.防护型生态墙
在长距离无人区,为了加强防卫功能,起到减弱风力,降低噪音、遮挡灰尘的作用,同时还将路边不好的地形地物进行隐蔽,起到净化空气,绿化美化作用。在郊区道路和高速公路两侧种植防护型生态墙,利用一些带刺的植物,一方面直接起到防护功能,另一方面增加了绿化量,同时增加了抗污染、防尘、降噪的功能。
3.经济型生态墙
在收费站、加油站、住宅等地的墙体附近建造经济型生态墙,即在墙旁土地上种植具有吸盘的藤本植物,使墙面披上绿色外衣,不仅美化墙面,还有防止风雨侵蚀、日光暴晒的作用。在收费站附近道路两侧,则可利用花、果、叶、根等均可入药的植物,形成整形的绿篱,既可创造经济收入,又富有季相变化。
二、生态墙的技术措施
1.植物的选择
(1)观赏型生态墙通常选用易成活、生长快、寿命长、根系深、萌发力强,并且适应性强、抗污染、耐干旱、抗风和抗病虫害的常绿树种,如侧柏、桧柏。同时采用耐修剪、枝叶密、病虫害少、发芽早、耐旱,耐寒,寿命较长的小乔木与灌木?如黄杨、女贞等和花卉配置,形成层次感。也有采用色彩、质感对比较大的花灌木或花卉片植成图案,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直线几何形的图案显得严谨大方;曲线纹理式的图案则显得流畅富有动感。还可选用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紫藤、凌霄、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作绿墙,花朵盛开时能够形成独特的景观。
(2)防护型生态墙栽种的植物具有耐旱、耐贫瘠,易栽植成活,生长健壮,养护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的特点,选用一些带刺的植物如火棘、马甲刺、枸橘、藤本月季、蔷薇等植物作绿墙,增强防护作用。
(3)经济型生态墙用爬山虎、五叶地锦、常春藤、牵牛花、凌霄等藤本植物进行墙面绿化,不仅能形成绿色花纹图案,而且富有季相变化。在收费站附近种植枸杞、沙棘、麦冬等药材植物,不仅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还能创造经济收入。
2.生态墙绿化实施的保证措施
(1)为保证在1年内达到基本上看不见土石,需加大种植密度。(2)花木种植时,要施足底肥,注意浇水。(3)土壤肥力差的地段,应加换客土。(4)种植后3个月内,应追施以氮、磷为主的肥料,并定期喷施叶面肥。(5)大苗应用三脚架固定。(6)种植时间宜在冬末春初进行。(7)为确保苗木供应到位,应提前培育或预购。
三、生态墙的效益
生态墙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建成后不用连续投入却能持续产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1.经济效益
【关键字】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生态学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
第1章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发展方向。
1.1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生态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生态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
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1.3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与条件
校区基地环境、土壤、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第2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规划设计的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规划设计的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生态环境艺术式学校的原则
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态景观规划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这要求:A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B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C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D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比如,园路的设计走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出入方便,大乔木的位置要考虑到是否影响师生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风及安全问题。
(5)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
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第3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
3.1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总面积约80公顷。东临邰城路,南接陕西省饲料厂,北靠渭汇渠,西面为大片的绿地。整个规划地被城市主干道划分为三部分。
3.2规划的指导思想
运用生态学原理,力图在有限的环境空间中解决功能与形式美的矛盾,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生态条件,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宜人的校园生存环境。
3.3布局手法
规划布局手法是条带加组团的布局方式。
道路交通
设东北两主入口,并有60M的景观道通入校园;连接两次入口的自然环路为车行道(14M),引导车流;教学实验区道路采用规则式棋盘式布局(7M);学生生活区道路自成体系,各组团均有或纵或横主路(20M)引向自然式环路;体育运动区道路将各场地整齐分割成各功能小区,相互联接,并有道路引向主环路。
建筑楼群
教学实验楼建筑群成条带状布置,为东西走向;宿舍楼为组团式布局。
3.4布局结构
总体布局可用“一心三带四区”来概括。
一心:为核心生态区。其内绿地连片布置,形成整个校区的中心绿岛,并与其它各功能区的条带状、环状、团片状绿地共同组成纵横交错的校园绿色网络系统。它由树木园、植物园、苗圃三部分组成。树木园、植物园内树种繁多,内置花架、铺装步道、坐凳;苗圃内设一大型温室。此区不仅满足了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而且方便学生课余休息和晨读。
三带:全院三条主干道构成一横一纵一斜三带。一横一纵为东、北主入口各宽60m的景观带,其两侧配置高大乔木,构成林荫道,中间为宽20m的绿地,两景观带交汇处为一圆形广场,其内设置有升旗台、雕塑以及一圆形礼堂,产生对景的效果。此种设计使入院者视野开阔,心情不受压抑,并且高大乔木与绿地的规则式条带状布局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的严谨、有序、端庄、优雅的高品位、高质量。斜向景观带采用节点呼应手法,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信息交流中心分别位于其起点、中点和端点处,遥相呼应。大学生活动中心有建筑组合成麦克风型,内设影剧院、咖啡厅等活动场所,意寓此为大学生文化传播地,提高了学生文化生活质量。在信息交流中心旁边,为园林园艺和校园特色(植物标本馆、昆虫博物馆、校史馆等)两大展示大厅,供人参观欣赏并可由此加深对本校的了解。斜向景观带为步行道,植物配置采用渐变式,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校园景色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
四区:按用地功能不同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
教学区
由条带状的公共实验区、公共教学区、各院系楼群和图书信息中心组成。其中以教学楼、办公楼为主体,并配置雪松和彩色植物图案。植物配置丰富,装饰性较强,其目的在于为全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体育活动区
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对内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园西面,连片集中布局,通过其间道路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小区。以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类运动场为主体,适当配置耐践踏的草坪、生命力强的植物,供活动后短暂休息。对外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规划地的东北角,由于此地濒临城市主干道,交通方便而设在此处。
学生生活区
采用组团式布局,各个组团镶嵌于大片绿地之间,通过道路、公共绿地,运用艺术手法将其内的建筑和大大小小的空地有机的组合,达到和谐的境界。从建筑的通风、采光、用材,植物的遮荫、减噪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型设计规划理念。组团内又分别包括商业服务中心、食堂、浴室和休息运动广场,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教师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