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职能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企业工商管理的含义就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模式等,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过程。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企业工商管理能够规范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标准,主要包括日常工作、财务状况、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企业工商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保证管理质量,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以往的工商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改善公司管理的方式,发挥各职能的作用,推动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工商管理不同职能之间的关系
(一)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引导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管理职能属于工商部门对企业行使的主要职能。但行使该项职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总体来说,工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引导所管理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式展开工作。此外,还要带动弱势产业共同发展,引导企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产业;另一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发展饱和的产业进行分流,拓展外地市场。为弱势产业积极引进资金,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工商管理部门的服务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对象主要是处于困境和发展受到阻碍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对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由此可见,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是为监督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状况,还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新时期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在职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体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按照地区划分,很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工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还减弱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体制,为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标准,规范企业的工商管理行为。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工商管理是一项相对具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且涉及内容较多,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然而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中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除此之外,很多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人才培训时,只是单一的传授书本理念,且教学内容陈旧、考查方式单一,还忽视了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实际,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真正的将掌握的管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在培训时,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引导管理人员区分现代的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三)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执法力度不够
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市场和企业两方面,还是我国依法治国的直接体现。然而目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相对薄弱,执法手段也比较缺少。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得出,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和强制执行权进行了分离,很大程度的削减了执法的权威性。此外,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地方保护现象,限制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甚至出现私自规定工商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当地政府的认可才能对企业开展管理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公正,也对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带来了不利影响。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遵守依法行政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工作效率,运用依法治国的方针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
(四)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有待完善
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也是影响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其管理体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管理效率。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可以协调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不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会从根本上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无法发挥管理职能。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不完善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职能划分不明确和内部审计职能不健全。因此,为了完善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就要根据管理范围和内容划分职能,为审计建立健全的部门职能,从而达到各司其职的效果。
四、结束语
1.企业会计的特点分析
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职能更倾向于企业内部会计,这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及企业发展条件所客观形成的。企业内部会计除了完成基本的财务工作外,还负责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材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步完善,企业会计已经开始从传统财务性会计向全面化、多功能管理型会计转变。从表现上看,好像是会计工作的本质发生了转变,实际上其只是会计在财务管理工作上的一个延伸。因为管理会计是在完成其基本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下而进行的全面化发展,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其主张是通过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来实现对企业未来经营发展行为的预测、现在经营发展行为的控制以及过去经营发展行为的评价。通过对过去经营行为的评价和现在经营行为的控制来实现对未来经营发展的前景的预测,使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能够更加的清晰和明确,从而在经济效益上得到提升。
2.企业会计的职能分析
从企业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其职能主要可分为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首先,企业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的财务资料用专门的会计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其目的是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其次,财务会计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根据自身所进行的决策预算来进行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控制,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经营的效益。最后,利用现有的会计资料,对其进行充分、合理的定量分析,从而保障财务预测和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为企业健康、长足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的必要性分析
企业要想真正的得到发展,仅靠创造高效益是不够的,其必须要在创造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对成本的控制,才能够实现持续、长久的成功。“高效率”是我国企业的一大优势,中国企业的“高效率”是全球都予以赞赏的。然而,我国企业的效益率却是全球中下游水平,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高效率”却不“高效益”的情况,与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有着重要关系。随着国际贸易的逐步发展,国内企业受到的行业竞争越来越大,如何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就成为了我国企业首要面对的问题。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其基本工作职能就是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管理会计通过对企业全面经营行为的控制,实现对各部门经济活动的约束,从每一个工作环节入手实现成本控制与节约,避免浪费情况的出现,这无论是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说,还是未来发展前景而言都是具有关键意义的,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会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三、企业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会计能够提升企业财务预算能力
从我国目前的企业发展状况来看,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及会计都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管理者认为财务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这种错误的认识不仅会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企业成本支出,还使会计无法发挥出对于企业全面控制和管理的工作效果,使得企业发展变得异常艰难。管理会计的出现能够有效改变企业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及会计的错误认识,通过对企业全面财务管理的预算将企业的所有行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行为的控制,以达到发挥企业财务预算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会计能够改善企业行为调控水平
每一个企业为了便于管理都按照工作类型成立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存在是为了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然而众多部门存在的客观现实就为企业在管理上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部门之间协作水平偏低、各自为政等行为的出现都会使企业的管理工作遇到偏差,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能够通过对企业自身定位及其发展方向的掌握,在按照企业经营目标的要求下结合企业现状来实现对企业各部门工作行为的控制与调节,从而提高企业各部门自身的工作效率,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工作协调性,从而实现企业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另外,企业会计利用其参与作用也能够通过对企业各部门实际工作表现的掌握,来对其业务量和额定收益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分析出各部门的目标成本及其边际利润,发现部门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
3.会计能够提高企业考核评价水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企业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员工的实际贡献效率,因此加强对企业员工工作效益的考核与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科学而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所带来的作用不仅仅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其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能够使企业各个管理职能之间得到更好的衔接与落实,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及其经济效益。为了更好的发挥出企业会计的工作实效性,可以在进行企业效益分析时充分的利用企业会计成本来进行考核与评价工作。
1.1从所属国家的阶级本质划分。从所属国家的阶级本质看,可以划分为剥削阶级历史类型国家的行政职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职能两大类。前者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奴隶制国家的行政职能、封建制国家的行政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行政职能。甚至还可以作更多的划分,如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等。
1.2从作用的领域来划分。从作用的领域看,可以划分为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能等。这些职能集中体现了国家在全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整体作用,因此,有人格这些职能称为行政管理的总体职能,也可以称为基本职能。1.3从管理过程和方式来划分。从行政管理的过程和方式看,可以划分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协调职能、控制职能等。这些行政职能不仅为不同类型的国家所必需,而且为不同领域的行政管理所必需。这是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为维护自身良性运转所必须具有的共同的职能。与行政管理的总体职能相对应,有的人将这些行政职能称为分部职能或者运作职能。
1.4从作用性质来划分。从作用的性质看,可以划分为统治性职能、保卫性职能、管理性职能、服务性职能等。随着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的发展,相应地,有些职能逐渐强化,有些职能逐渐弱化。
1.5从所控制的幅度来划分。从所控制的幅度来看,可以划分为高层次行政职能、中层次行政职能、低层次行政职能。
2基本职能
2.1政治职能。这是行政管理员主要的职能,从世界范围来说,任何一种类型的国家,都无不以政治职能作为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它最鲜明地反映国家的本质以及一定时期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方式和作用。政治职能也称阶级统治职能,它是指通过行政强制力机构(加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事机关、情报机关等等),行使约束性、控制性、防御性、保卫性以及镇压性的功能。以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及内外环境,这是任何国家的行政管理都不可缺少的职能。
2.2经济职能。这是行政管理员重要的一项基本职能。从国家产生开始,就以不同方式并在不同程度上实际存在着这一经济职能。它鲜明地体现着上层建筑决定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特性。国家的经济职能是通过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如经济计划部门,农业、工业、商贸部门,交通部门等)对社会经济的领导、组织和管理来实现的。
2.3文化职能。这也是行政管理最古老、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管理方式。文化职能一般是通过文化督理机构(如教育部、文化部门、科技卫生部门、体育部门等)实施领导、指导以及管理实现的。
2.4社会职能。这是行政管理内容员为广泛、丰富的一项基本职能。一般地说,凡致力于改善、保障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事业和措施,均可以包含在此概念之中。按照的观点,凡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功能,即与阶级统治职能或政治职能相对应的管理职能都称为社会职能。行政管理的社会职能一般是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如民政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对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等事业实施管理来实现的。
3运作职能管理的运作职能
在现行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的角色充十分重要,是不可或缺的。但在这过程中,不同地区的条件不同,经济较好的地区,地方政府要努力保持;经济较差,地方政府要促进其发展。从总体来说,传统的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可以概括为:(一)制定计划,明确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综合研究影响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因素,包括潜在的和外显的,制定符合地区实际的计划。战略规划和计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指导经济发展。企业以此为依据,根据市场状况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决策和相关内容。
(二)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区域发展环境十分重要,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或几个要素处于主要地位的环境各要素,影响这一时期区域的性质和特征,有时还起决定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环境的质量,满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速度,政治、经济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培育良好的环境,帮助企业发展。
(三)建立和培育市场
目前市场存在不少问题,如产权关系不健全、市场主体不明确、市场不完备,缺乏统一公开市场规则,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地方政府要健全市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各类软件,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同时抓好各类市场硬件建设。如建立健全各类市场交易的规则,使市场交易公平,市场秩序良好,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保护;创造有利条件将权利还给市场,培育各类行业管理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让它们监督管理市场,并提供适当服务,沟通企业市场与政府。(四)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业关系着一个地区经济稳定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个人的地位和尊严。地方政府要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地方政府开展各项建设,履行经济职能,要从实际出发,分析地方财力是否充足,人民群众是否能够承受,关注基层群众,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维护社会公平。
二、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如何创新
全球性金融危机要求我国地方政府全面提高经济管理能力,各级地方政府要借鉴相关企业管理理念思潮,运用新的管理理念指导政府管理工作,才能增强政府管理的能力和绩效,解决地方政府管理面临的许多问题,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知识管理的理念
1.知识管理概述及政府知识的构成
知识管理认为组织各项能力的提高要借助集体的力量,依靠团体的智慧共享各种知识。这是一种新的管理方法,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地方政府的知识可以概括为意识形态知识,行政知识和业务知识。意识形态知识主要包括我国的国体、政体、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理论知识等,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行政知识包括如何分析政策、研究政策、如何决策和在决策中获得的经验等。业务知识主要是指政府内部业务流程、各个岗位职责、部门隶属关系、业务要求、技能等,也包括政府公务员在长期工作中所积累的工作经验。
2.地方政府要努力做到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可以增加政府管理所必须的知识,并使这些知识不断更新。首先,知识共享可以促使知识融入个人的思想,使知识在运用过程中其价值将会呈几何倍数增长。其次,通过知识共享,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能提高。创新知识才能实现管理创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和信息量大量增加,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创新知识,这就出现了个人知识拥有的相对匮乏性与知识需求的全面性之间的矛盾,知识共享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矛盾。最后,政府管理的灵活应变性可以借助知识共享得到提高面对社会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政府要有效预防、积极响应、灵活处理,体现出很强的应变能力。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要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执行能力,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文化管理的理念
1.地方政府文化概述
当代企业通过建设企业文化来提升竞争能力,地方政府部门在经济管理中引入文化管理的理念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们拥有自身组织文化。所谓地方政府文化是地方政府权力建构、自身定位、工作理念以及运行机制的体现,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存在、运行、发展的轨迹。其中地方政府价值取向是关键,这种取向表现在政府自身的规章制度,运作模式以及工作人员的观念,心理,行为和言语。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1.1趋势曲线分析智能电力监控系统能够提供清晰的曲线图,这个曲线有历史曲线以及实时曲线,可以将其作为对比,显示在分析界面中。通过调用相关回路曲线界面就可以准确分析出回路当前运行情况,是否有运行负荷出现。举个例子:可以借助实时的曲线,分析该回路电气设备是否会引起信号波动;检查系统曲线历史,更加方面工程人员对检测配电网进行质量分析。
1.2报表管理在Acrel-2000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中,具备了报告管理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再次设计,设计出类型多样的报表,这可以实现自动化设计。自动生成的各类型的报表,有操作记录报表、历史报表、运行报表等等。这些报表可以被查询和打印出来。而且,还实现自动化时间累计报表记录,想要进一步了解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就可以调出这些报表,便一目了然。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出新报表符合。
2自动化防误系统功能的实现
2.1图形模拟语言操作以及模拟语言操作控制方式预演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图形界面来对设备进行有效模拟。在判断是否存在误操作的过程中则主要是根据设备运行状态、电网结线方式以及设备类型来进行科学判断。当设备存在误操作的行为时就会被禁止,并且系统也将会通过文字的形式来进行警示,这一种形式非常方便设备工作人员进行查看。在预演过程中如果是要模拟操作满足防误规则,则是需要通过图形模拟来产生操作结果。这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预演操作步骤的结果来进行模拟预演控制。当出现严重错误的时候就需要实现停止模拟语言操作的继续进行,可以由用户来自行选择处理方式。采用这样一种方式是有助于实现误操作的。
2.2设备对位和用户权限管理功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在配网自动化调度的时候需要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来进行数据交换,通过这样一种措施将能够实现系统得到现场的一次设备状态的功能,通过该措施将能够确保设备状态同现场的实时对位。数据交换的主要内容是接地开关、断路器、接地线以及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的状态信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系统设备无法自动采集信息的情况,此时就需要通过手工来进行采集状态设置。系统本身是具有自动记忆设备状态功能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
2.3调度系统在智能操作票系统中,审核预令和正令监护执行是两大功能模块,通过这两大功能模块就能够实现调度操作票“拟票、审核、预令、监护以及执行”全过程。将能够实现全过程计算机的规范化管理。该调度系统本身是具有以下功能的:一是防止调度误操作功能。系统中智能辨识操作票中每条指令都能够显示在防误模拟系统上。工作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操作结果。此时如果存在误操作,系统就会立即给出文字以及语音报警。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该系统是具有完备的操作票全过程管理功能的,其中的正令监护执行功能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通过该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全过程防误。二是系统采用了操作仿真、网络拓扑以及潮流计算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会使得系统维护起来更加方便,简单。通过这些技术将能够有效实现王孙计算分析、操作仿真以及调度员潮流等功能,最终能够实现适合地区电网的DTS功能。三是能够减轻工作强度。该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减轻工作强度,调度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典型操作、模拟操作和智能成票方式来作为操作命令,系统内部是不需要用键盘来输入字符的,不通过键盘输入就能够有效生成操作命令,进而规范调度操作命令。
3结束语
关键词:设备管理节能故障诊断建筑能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内设备数量和复杂性都显著增加,使得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建筑能耗)越来越大。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社会经济越发达,生活水平越高,这个比例越大。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45%。我国尽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都还不高,但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25%,正逐步上升到30%。不论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建筑能耗状况都是牵动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在建筑的总能耗中,用于采暖、通风和空调的能量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一些大城市,夏季空调已成为电力高峰负荷的主要组成部分。1998年,上海住宅空调安装率超过70%,空调用电负荷高达300×104kW以上,占高峰用电负荷的1/3,产生166.2×104kW的供电缺口。
所以,节约能源,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节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内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果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使各种设备安全、有效、稳定地运行,出现故障能快速排除,则可以节约能量;如果管理方法比较陈旧,出现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则会浪费很多能量。
在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中,往往是在有明显迹象表明设备性能变差时,才去确定这台设备是否应该检修,或根据规程已经到了大修期限,才着手组织大修。这样就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其运转情况无法统计准确;二是本可不必大修解决的问题拖到了故障累积成必须大修的程度,导致设备维修费用升高。传统的维修思路是:当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无法工作后才去寻找故障,找到故障后才去修理。这样做的结果,首先是设备停止运行,影响了正常服务,其次是故障往往不仅是部件问题,甚至到了必须更换主要部件的地步,使得维修成本剧增;三是故障只在设备运行时才表现出来,当设备停止运行后,有些故障特征就不再表现,各种故障数据也再无法采集,这就给故障排除带来很大困难。
按老办法管理,由于建筑设备的分散性和复杂性使设备工程师劳动强度增大,维护质量跟不上需要。那种靠填写值班日志、抄表记录、出现报警信号后才去排除故障等人工方法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虽然新的系统有了类似黑匣子之类的自动数据记录器,但也只能做事后分析,不能做到提前预测故障和及时排除故障,能量的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极大浪费。
因此,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探索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特别是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方法、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至关重要。
近年来,已有人研究了比较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其主要思想是监控各个系统中每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采集各设备的运行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将数据送入中央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判断出各设备当前的运行情况,若有故障趋势,及时发出警报。在这种设备管理系统中,设备故障检测及诊断技术占有很大比重。所以,本文着重讨论了空调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系统的建立过程。
1.HVAC系统工作特征分析
HVAC系统是由管道连接各种空调设备而组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系统,如果系统中有一个运行参数发生变化,则其它的运行参数也会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特性。
空调系统外在参数的变化是通过影响机组内在参数而引起空调系统性能变化的。这些内在参数主要有:蒸发温度、冷凝温度。
1.1内部参数与机组性能的关系
如图1: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或热泵机组就如一个水泵,“扬程”为(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将热量r从低温处送到高温处。蒸发温度越低,冷凝温度越高,制冷量就越低,压缩功Aw越大。研究表明:冷凝温度每上升1℃,制冷量就下降2~2.5%;蒸发温度每下降1℃,制冷量就下降2~3%。
图1图2
1.2影响冷凝温度的主要因素(对水冷冷凝器)
冷却水流量如图2为某一冷水机组的冷却水流量与冷凝温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知,冷却水流量减小,则冷凝温度增加。
冷凝器污垢冷却管一旦有了污垢,传热系数就会下降,从图3中可以看出,冷凝温度及冷凝压力就变高。
图3图4
另外,冷却水温度、蒸发温度及不凝性气体也影响冷凝温度。在一定的冷负荷条件下,冷却水温度越高,冷凝温度也越高;当制冷负荷增大时,蒸发温度变大,则冷凝温度增大;如果有不凝性气体,则冷凝器的传热系数变小,冷凝温度升高。
1.3影响蒸发温度的主要因素
冷冻水流量从热平衡原理得知:冷冻水在蒸发器中的吸热量等于制冷量。如式1:
(1)
℃(2)
其中:W为冷冻水流量;t进为冷冻水进水温度;
t出为冷冻水出水温度;t0为蒸发温度。
c为水的比热;φ0为制冷量;
由1式可看出:假设制冷量φ0不变,冷冻水流量W减小,当冷负荷条件不变时,t进不变,则t出必然下降,在由2式可知蒸发温度就会下降。
冷负荷条件同样由1、2式可以看出:假设冷冻水流量W及t进不变时,φ0减小会导致t出上升,就会使蒸发温度上升。
蒸发器污垢蒸发器污垢会使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变小,蒸发温度降低。
2特征参数的选择
虽然HVAC系统非常复杂,但也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成。譬如: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冻水循环系统、制冷剂循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等。所以,故障发生时,它总是隶属于某一层次,在这一层次中,总有一个或几个特征参数的变化与之相对应。利用故障的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提出诊断模型,并对原因参数和结果参数进行分类,从而实现对故障的正确诊断。针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应该选择不同的特征参数。下面是几个有代表性的特征选择方法。
2.1对制冷系统
因为空调系统的内在参数是直接反映系统性能的参数,所以很多研究者在选择特征参数时都选择了像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内在参数作为故障特征参数。但不同的故障能使内在参数产生相同的变化,以致有时直接用内在参数的变化不容易分辨不同的故障。因此,可以利用内在参数求出诸如机组或其元件的效率、换热量等间接特征参数,再通过实验及理论分析确定出各故障对应的间接特征参数的变化范围。下面即采用了间接特征参数来判断一冷水机组的故障。
各故障对应的特征参数如下(表1)
表1故障名称
特征参数
冷冻水流量下降
,,
冷却水流量下降
,,
蒸发器盘管污垢
,
冷凝器盘管污垢
,
压缩机内部故障
,,
电机/传输故障
,,
下表为各故障的判断规则(表2):
表2操作条件
趋势
类型
用于检测及诊断冷水机组故障的各特征参数
蒸发器
冷凝器
压缩机
机组
Qevap
CHWTD
APPRe
UAe
Qcond
CWTD
APPRc
UAc
ηisentropic
ηmotor
COP
基本状态
正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放热量变化
升
正
Ø
Ø
Ø
Ø
-
Ø
Ø
Ø
Ø
Ø
+
降
正
Ø
Ø
Ø
Ø
-
Ø
Ø
Ø
Ø
Ø
-
负荷变化
升
正
+
+
+
-
+
+
+
+
+
+
+
降
正
-
-
-
+
-
-
-
-
-
-
-
冷冻水流量变化
升
误
Ø
-
-
+
Ø
Ø
Ø
Ø
Ø
Ø
+
降
误
Ø
+
+
-
Ø
Ø
Ø
Ø
Ø
Ø
-
冷却水流量变化
升
误
Ø
Ø
Ø
Ø
Ø
-
-
+
Ø
Ø
+
降
误
Ø
Ø
Ø
Ø
Ø
+
+
-
Ø
Ø
-
蒸发器盘管污垢
升
误
Ø
Ø
+
-
Ø
Ø
Ø
Ø
Ø
Ø
-
降
Ø
Ø
-
+
Ø
Ø
Ø
Ø
Ø
Ø
+
冷凝器盘管污垢
升
误
Ø
Ø
Ø
Ø
Ø
Ø
+
-
Ø
Ø
-
降
Ø
Ø
Ø
Ø
Ø
Ø
-
+
Ø
Ø
-
压缩机内部故障
升
误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
Ø
-
电机/传输故障
升
误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
-
表中的各个参数分别表示(某些参数如图4所示):
蒸发器的换热量;
蒸发器中冷冻水进出口温差;
蒸发器中冷冻水与制冷剂间的最小温差;
蒸发器的传热系数(蒸发器传热面积×单位面积传热系数);
冷凝器的换热量;
冷凝器中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
冷凝器中冷却水与制冷剂间的最小温差;
冷凝器的传热系数(冷凝器传热面积×单位面积传热系数);
压缩机的定熵压缩效率(实际压缩的耗功量与理论耗功量之比);
电机效率;
机组总的性能系数。
从上面的表中可以看出:冷水机组的大部分故障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比较明显,各自对应的特征参数的变化差别比较大,但有些故障的特征参数变化的差别比较小。如冷凝器污垢与冷却水量下降这两个故障。
这两个故障中,蒸发器、压缩机中的各个参数及机组的整体性能参数都对这两个故障不敏感,而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冷却水与制冷剂间的最小温差及冷凝器的总传热系数这三个参数差别比较明显,所以,可从这三个参数的变化上判断出究竟是那个故障。
除了利用内在参数进行故障检测及诊断外,还可以采用外在参数进行故障检测的研究。可以通过监测水泵、风机等电机的用电负荷进行HVAC系统故障检测,通过分析诸如空气流量、电机转速等外在参数与电功率消耗之间的关系去检测、诊断故障,或者在电机刚启动后,分析电机的机械动力物理模型,从而得出空调系统的故障。
2.2对供暖系统
在对HVAC系统的故障检测及诊断技术的研究中,对供暖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表6给出了针对供暖系统故障与特征参数的对应关系。图4给出了供暖系统故障判断结构图。
表6总结果
症状
可能的故障
居住者感到不舒服
在房间被使用时室内温度过低
加热曲线不合理
室内温度补偿器失灵
控制阀阻塞
室外温度传感器损坏
能耗过大
在房间刚开始被使用时室内温度过低
突然加热过晚
水离开锅炉的温度最高值定得过低
阀门阻塞
在房间被使用时室内温度过高
加热曲线不合理
室内温度补偿器失灵
控制阀阻塞
…….
…….
图5
从表6及图5可以看出,对供暖系统故障的这项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预处理器,将三个参数(室内温度、室内温度、供水温度)的72个值预处理,求出日平均温度等值。二是分类器,将求出的值进行分类,从而得到“使用时加热不足”等6个故障。
对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选用不同的特征参数进行故障检测研究,以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故障原因。
3建立故障及正常状态数据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找到了针对不同的空调系统各种特征参数,有了这些特征参数后,就需要将之汇总起来,建立数据库,以便使通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来的数据与之相对照,从而判断出系统的运行状况。
4编制系统软件,对数据库进行训练和改进
以上步骤完成以后,就要编制系统软件,建立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并将各个模块有机地连接起来。然后,利用专家知识对系统进行训练,使系统达到预期效果。
5验收、鉴定、试运行
为满足故障检测及诊断的实际需要,所开发的智能诊断系统必须先经过实验系统的运行,在此过程中,对诊断系统中的错误之处加以改正,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使诊断系统能更加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早已经不适应智能建筑的要求,实现设备预测维修和设备主动式智能化管理已迫在眉睫。HVAC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技术是建筑设备领域的一个新课题,其中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既需要有空调、制冷方面的专业知识,又需要计算机、自动控制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运用数学知识。目前,这一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也还有不少技术难题没有解决。但是,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整个建筑的性能以及对节能的贡献来考虑,都应积极开展HVAC系统故障检测及诊断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ohnM.House,WonYongLee,DongRyulShin.ClassificationTechniquesforFaultDetectionandDiagnoseofanAir-handingUnit.ASHARETransactions,105,1999
2.MeliStylianou,DariusNikanpour.Performancemonitoring,Faultdetection,anddiagnosisofReciprocatingChillers.ASHARETransactions,102,1996(Ⅰ)
3.IanB.D.Mclntosh,JohnW.Mitchell.FaultDetectionandDiagnosisinchillers-PartⅠ:Model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ASHARETransactions,106,2000(Ⅱ),268-282
4.EdwarsSJ,etc.Expertsystemforreal-timemonitoringandfaultdiagnosis.NASA-CR,1989
5.XiaomingLi,Ph.D.,Jean-ChristopheVisier,Ph.D.,HosseinVaezi-Nejas,Ph.D.ANeuralNetworkPrototypeforfaultDetectionandDiagnosisofHeatingSystemsASHARETransactions,103,1997(Ⅰ),634-644
6.BinChen,JamesE.Braun,Ph.D.,P.E.SimpleRule-BasedMethodsforFaultDetectionanddiagnosticsAppliedtoPackagedAirConditionersASHARETransactions,107,2001(Ⅰ),847-857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AT89C52为核心的无线式智能防盗报警系统,它具有8路无线防区,当有人非法进入防区,防区的传感器会发出信号无线传送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就会发出警报;这个系统带有键盘,可以使用键盘进行各种操作以满足大部分保安和报警需要。
关键词:AT89C52无线智能报警系统
Abstract
ThepaperintroducesawirelesssecuritysystemthatisbasedonAT89C52.Ithas8wirelessblocks.Ifintrudersbreakintoablock,thesensoroftheblockwilltransmitasignaltotheMicroControllerUnit.AtthesametimetheMicroControllerUnitwillmakeanalarmsound.Thewirelesssecuritysystemhasakeyboard,whichenablesonetoprocesskindsofoperationtosaveone''''svaluablepropertiesfromanykindsofharms.
Keywords:AT89C52,wireless,securitysystem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但是,当人们在享受先进的人类文明时,如果意外事件突然发生,比如发生火灾、入室盗窃、突发疾病等等,往往会给人们的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有时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因此,人们有必要对诸如此类事件进行防范。
安全防范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安全防范意识愈来愈深入人心。现在人们采用高科技技术对火灾、盗窃、紧急求救等可能发生的会造成财产损失和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事件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有险情就会发出警报,有时还可以采取应急措施来排除隐患。现在已出现很多种类的报警器或报警系统,比如汽车报警器、家用报警器、公共场所报警器等,近来又出现了智能楼宇和小区集控系统,前面的几种报警器功能比较单一,属于早期的产品,而后者的系统复杂,功能强大,科技含量很高,但价格不菲。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想设计一种实用性好、适用广泛、可靠性高,能满足大部分保安和报警需要,同时又具有可扩展性的报警系统。根据导师的分配,我负责完成智能无线报警系统的设计。
二.报警系统功能介绍
*防盗、防火、防毒气多功能集于一体
*8路无线防区
*使用键盘进行各种操作
*具备防区总设和撤防方式
*具有密码设定和修改功能
*报警响应时间可编程
*14位8组电话号码存贮功能
*自动电话拨号
三.智能无线报警系统概述
一个报警系统是由传感器、微控制器、报警单元和指示装置等部分构成。传感器感知报警信息的变化,微控制器则对从传感器接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并根据用户设置的报警参数来做出合理的处理,通过报警单元和指示装置告知用户。
1.传感器
传感器是整个报警系统的"触觉",如果没有传感器或者传感器失灵,则报警系统就无法检测报警源的信息,也就无法做出任何报警处理,从某种意义上说,传感器是现代智能报警器的"眼睛",传感器的种类和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报警器的类别和性能。
专门用做报警传感器的传感器有:红外线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离子烟雾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等。其中红外线传感器用来探测人体移动、声波传感器则探测玻璃破碎时发出的声音,通过这两种传感器可以感知有无非法入室。当报警器装备了它们后就具有了防盗、防劫功能;离子烟雾传感器则是用来探测烟雾的浓度,在发生火灾前或火灾时总会有烟雾产生,因此离子传感器被用做火灾报警传感器;而气敏传感器则是用来探测有毒有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汽油蒸汽等等)的浓度,如果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超标,则会造成及其严重的后果,所以现代的智能报警系统少不了气敏传感器。
以上只列出了四种常见用在报警系统中的传感器,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
2.微控制器
微控制器(MicroControlUnit简称MCU)主要用于控制领域,用于实现各种测试和控制功能。MCU是现代所有智能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按照人们预先设计的顺序和方法对事件进行连续不断地判断处理。微控制器已经成为目前高科技产品的控制处理中心,虽然它只能程序式工作,不懂得随机应变,但如果我们设计出完善、可靠的程序,则它就会做得"天衣无缝",完全胜任一个控制和决策者,值得一提的是它可以时刻工作,而不知疲倦,因此它很适合用在实时监控系统中。
报警系统是个实时系统,它需要对各种报警源信息进行实时判断和处理,同时它还要对各种事件和用户参数进行综合处理,以满足各种不同场合不同用户的需要,如果一个报警系统没有微控制器,就如同于一个人没有了大脑,因此好的报警系统得拥有性能优异的微控制器,拥有微控制器的报警系统就可以成为自动的和智能的报警系统。
3.报警和指示
报警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出现危急情况之前或之时给人们以告示、提醒或根据用户所设定的处理方法和步骤进行自动应急处理,以至达到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或减少发生意外情况时造成的损失。报警和指示是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传感器、微控制器构成了报警系统的三个最基础的要素,传感器是"眼睛",微控制器是"大脑",而报警和指示就是"手和脚的行动",它可以向人们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各报警器的信息,当有报警情况时还可以响应从微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做出相应的各种报警行为。
4.键盘控制面板
键盘是实现人机对话的一种重要输入方式,在各种智能仪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我们常常需要用键盘向微控制器输入数据或对程序的进程进行管理。用户通过对键盘进行某些操作,设定报警系统具有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功能,使得报警系统更加富有人性化、智能化。报警系统可能还有很多单元部分,这里只讲了其中重要的部分。
目录
摘要2
一.前言3
二.报警系统功能介绍3
三.智能无线报警系统概述3
1.传感器3
2.微控制器4
3.报警和指示4
4.键盘控制面板4
四.硬件设计5
1.防盗、防火灾等方面的设计5
2.微控制器的选择6
3.报警和显示设计6
4.键盘设计6
5.器件介绍7
1.89C527
2.24C028
3.HT-12E9
6.系统电路10
1.无线信号发送电路10
2.无线信号接收电路11
3.数据存储电路12
4.双音多频拨号电路16
五.软件设计16
1.主程序16
2.键盘扫描和键值处理18
3、无线报警信号接收程序19
4、双音多频拨号原理20
六.系统设计的实现过程23
七.系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3
八总结与体会24
九.结束语24
十.参考文献25
十一.附录26
十一.附录
(一)、键盘操作说明
1、开始按下"*"键后,蜂鸣器发出一短促键声,表示主机认为键盘操作开始。
2、密码输入当按下"*"键后,若设有用户密码,则接着输入密码(1-6位阿拉伯数字),然后按"#"键确认,若输入密码正确,则蜂鸣器在按下"#"键后发出一短促键声,否则发出两声短促键声。如输入错误则须重新输入密码。
3、设置要对系统工作参数进行设置,则需在输入密码后按"设置"键,之后可以进行下述操作。
(1)、区域设置按"1",接着输入"1"到"15"的区域号。
(2)、防区总设防/撤防设置按"2",接着按"设/撤"键对报警系统的设防和不设防状态进行设置,设防时总设/撤指示灯亮。
(3)、各防点设防/撤防设置按"3",对各报警源进行单独的设防和不设防进行设置。
(4)、密码修改按"4",修改方法:新密码+"#"+新密码+"#",如果两次输入的新密码不相同,则将保留旧密码。
(5)、故障检查按"5",此时有故障的防区点指示灯会闪烁,表示该防点探头出故障,需要进行检修。
(6)、清报警和故障信息"6"+"#"+"6"+"#",使用此功能后,主机将清除此前的报警信息和故障信息。
(7)、报警延时时间设置按"7",可以在1-9分钟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8)、电话号码设置按"8",可以输入8组电话号码,每组电话号码允许最大16长度,不足16位的按实践长度输入即可。
(9)、遥控方式设置按"9",可对4路遥控器进行遥控方式设置,此设置提高了用户使用遥控器的灵活性。
4、"#"键可以退出各功能
一、管理会计的内容及特征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科学地运用相关技术方法,进行数据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据以对经济活动进行衡量、评价和预测,从而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服务的一门新兴学科。基于企业经营活动及其战略目标和客观要求,管理会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是动态变化的,总括起来可分为两大信息系统:(1)有关“规划和决策”的信息系统。内容包括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与评估,对企业长期性投资进行可行性论证与规划,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促进资源的有资产利用。(2)有关“控制与业绩”的信息系统。内容包括对企业经营过程的反映、指导、协调,对企业经济活动的严格监督,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效果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
作为一种会计工作,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而与财务会计并列,主要为微观经济管理提供信息服务。其基本特征:(1)管理会计侧重于内向服务,根据企业内部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结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及电子计算机,进行选择、计算、分析,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的决策者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确定目标、做出决策、加强控制和进行业绩考评。(2)管理会计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程序,或者说,不受“公认会计原则”的束缚。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上的需要,各级管理人员可以运用各种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去获取相关信息。(3)管理会计着眼于预测未来,要求提供各种预测信息,因此,管理会计在决策分析中使用历史成本,有时是在估算的基础上提供信息,不要求十分精确。(4)管理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是为了企业内部决策之用,因此,针对企业管理决策者的具体要求,编制不同的报表,提供不同的信息。(5)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要求要十分详细,以便于对企业经济活动实行分门别类的数据控制。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既然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那么企业的经营目标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也就是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促使人、财、物等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围绕着基本目标而形成的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有:(1)全面反映企业资本金的占有及运营状况,合理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2)存货计价和确定收益。(3)注重搜集内部审计资料,以便于为控制企业经营过程提供相关的系统信息,并为日常活动决策提供数据分析。(4)管理会计师对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有一个全面了解,帮助增进相互间的信息交流。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确切地说,是参与企业管理)。管理的含义是指协调企业所属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管理的内容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个方面。管理会计的管理职能以企业经营活动的时间顺序划分,可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三个环节。
事前管理有:(1)预测。采取各种技术方法广泛搜集有关企业内部条件、竞争者经营状况及市场变动趋势等数据资料,据以对企业长期投资项目预期收益及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与推测,并整理出比较详细的书面报告或报表材料。(2)决策。决策是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关键一环,也正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根据管理决策者的特殊需要,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主要是在对各种数据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可行性方案比较、评估权衡之后,向决策者进行正确抉择或优选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来。(3)计划。计划可理解为经营目标的具体体,根据项目的目标、特点,所具备的条件,对企业资源进行全面的规划和安排。
事中管理有:(1)组织。根据计划安排,帮助管理者以最小的费用多方筹措资金;兼顾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双方要求,合理调整资金结构(包括来源结构和使用结构);根据生产资料的库存情况,协助管理者做出日常活动安排。(2)控制和监督。管理会计主要是通过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制度、库存模型、网络等方法,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时提供有关成本变动、经费使用和损益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向管理者提供有关调整原有计划、修订经济指标、完善经济措施的建设和参考方案。
事后管理有:(1)核算。就是对企业所发生经济数据进行记录、分类、对比。(2)分析和考核。即评价企业活动,衡量管理者和经营者业绩,并对改善企业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参考意见。
1.1智能车辆管理系统功能(1)车辆管理.其主要功能有:车辆信息采集、分类;车辆权限管理(包括车辆禁、放行);车辆报警;对进出校园的车辆实现快速识别,提高车辆通行效率;车辆收费;车辆服务;车辆应急处理.(2)道路监视.对校园全部出入口、主要交通要道和停车场实行24小时监控,随时掌握道路状况,保证道路畅通.(3)预留接口,以便今后与其他系统集成.
1.2设计原则本系统设计方案中遵循稳定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开放性、规范性、扩展性、易操作性、安全性、易维护性和高度兼容性等原则.
1.3设计依据本系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华南师范大学交通秩序管理规定》、其他相关国标及部标等相关规定.
2系统的构建
整个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在校园宽带网络之上,系统主要由交通管理中心、车辆进出口管理终端、无线对讲系统和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2.1系统结构图系统的结构图见图1.车辆进出口终端采集车辆进出数据;视频监控终端采集视频信息;无线通信系统保证指挥调度顺畅;车辆数据及视频信息通过校园网传送到交通管理中心,交通管理中心负责处理信息(包含利用GIS实现地理定位)、在大屏幕显示信息、存储信息及事件处置。
2.2车辆出入管理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集感应式IC卡(校园卡)技术、远距离智能识别技术、车牌识别、视频监控、图像识别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实现车辆出入的全自动化管理,即对车辆出入控制、核查、显示及校对车型、车牌等进行科学而可靠的管理.系统采用了国际上领先的远距离无线识别技术和双卡认证技术,其实用性、先进性、安全可靠性、性价比较高.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布局图见图2.车辆出入管理系统功能:(1)基本功能.具有远距离智能车卡、月租卡、临时卡、管理卡和特权卡等各种管理权限和工作模式,可根据要求设置成不收费或分时段计时收费方式,不停车收费(ETC).(2)远距离智能识别功能.校内车辆或月保车辆若配备远距离识别智能车卡(放在前挡风玻璃处),该车进、出校区无须停车刷卡,离出入口4米左右,系统会远距离识别,自动抬闸放行.(3)自动出卡功能.对于临时进入小区卡的发放,采用自动出卡机自动出卡(人工发放亦可).(4)中文显示功能.采用高亮度LED显示屏,全中文显示操作提示、时间、卡有效期、收费金额以及问候、祝福的相关信息.(5)语音提示功能.正常操作可提示“请取卡”、“欢迎入场”、“一路顺风”等相关信息,误操作或非法操作则给出相应提示.(6)对讲功能.在管理中心安装对讲主机,各出入口安装对讲分机,保证各出入口和管理中心的联络.(7)车牌自动识别功能.本系统可同时启用车牌自动识别功能,即车辆出入时系统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并连带核对入场时IC卡号,以增强车辆身份管理.(8)图像识别功能.在车辆出入时,自动摄取车辆外型、颜色、车牌号码等图像信息,可对比识别并存储供查阅.(9)双卡认证功能.车辆出场时,对车辆和驾车人双重认证,避免车辆被非法盗走.(10)防砸车功能.采用专用技术配合车辆检测器实现防砸人、车功能.
2.3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主要部署在出入口、停车场、主干道及危险点上.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见图3.(1)视频监控系统遵循NGN网络架构.①控制流与业务承载流相分离;②业务流不依靠流媒体服务器转发,克服系统瓶颈;③更高的系统稳健性:核心服务器故障,业务可正常运行;④模块化结构,便于系统升级和新业务开展;⑤可平滑扩容,适合大规模部署.(2)系统特点.①标准的全IP架构[6];②显示清晰.一次编码,全网数字化,提供端到端的高清晰动态图像,实现所见既所得,可以把校园监控清晰地进行大屏显示,采用H.264/AVC编码标准[7];③使用方便.前端云台、摄像头、报警器和广播等高速响应,以快速控制现场,方便校园网的监控需求;④存储可靠.专业、稳定可靠的存储,实现端到端的集中存储,集中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校园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安全可靠调用所需图像.
2.4交通中心管理系统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交通管理中心作为华南师范大学保卫处的事件处理中心、调度中心和数据中心,是整个项目建设的核心.它包括了基础环境、信息系统集成、大屏幕电视墙以及系统操作平台的建设.基础环境按现在常规的标准建设.这里主要描述大屏幕电视墙系统的建设.整个大屏幕显示系统的建设要求整体设计美观、大方、合理,充分显示现代化的特点并与大厅格调及工作性质相融合.大屏幕显示系统能显示从网络送来的各种信息,局域网上任意一台PC、工作站和服务器都可以大屏幕作为自己的虚拟,对监控信息、信号、电子地图(GIS)、图像胶片、照片和摄像机等多种图像信号进行投影、放大、播放和下载.大屏幕显示系统主要由投影显示部分、信号处理部分和控制终端组成,可对视频信号、音频信号和各种计算机图像信号进行综合展示,形成一个查询准确、显示全面、操作便捷、管理高效和美观实用的综合监控管理系统.为了节省投资及运行成本,大屏幕系统不采用传统的DLP投影显示系统,而是采用通用的6块55英寸的高清晰液晶监视器,以2*3排列方式组成一面布局平衡的大屏幕显示墙.
2.5视频、语音报警系统本系统利用校园网络技术在校园实现以下功能:(1)报警系统集成到校园的整个安防系统中,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地图及其他系统进行报警联动.(2)实现多路电话进行排队显示主叫号码并显示报警地点.(3)数据网络系统,能实现多条件录音和视频查询、播放.(4)可以同时接受多起报警,系统自动排队接入系统,并进行录音,同时根据警力分布情况进行出警调度.(5)可远程进行语音报警录音和视频查询,并且主机可控制终端的开机与挂机.
3结束语
射频识别系统是由射频标签、读写设备和计算机三部分组成的。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读写设备通过相关发射设备发送固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发射设备工作区域时,会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标签接收到感应电流后被激活,并通过自身内置的发射线将自身的编码等信息发送到系统的天线调节器,天线调节器再将接收到的载波信号传送给读写设备,进行信号的解调和解码,最后将解码信号输入主系统处理,由主系统判断标签的合法性,并发出指令处理和控制不同的标签。射频标签和读写设备之间是通过耦合元件实现信号空间耦合的,并在耦合通道内实现数据的互相交换和能量的传递。射频信号耦合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种。
1.1电感耦合
电感耦合是依据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通过空间中的高频交变磁场实现的。电感耦合一般被广泛应用于中频或低频的近距离射频识别车辆管理系统中。其识别距离一般为10~20cm,最长不超过1m。因为电感耦合本身没有电源,所以,芯片的能量全部来自读写设备。读写设备的发射天线线圈能够产生穿透线圈横截面的强电磁场。其中,小部分的磁力线能够进入射频标签的发射天线线圈,并与电容形成一个振荡回路。当其通过振荡回路时,射频标签发射天线线圈的电压达到最大,整流后可作为射频标签芯片的能量使用。
1.2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这种耦合方法主要是基于雷达原理,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中相关的传播规律发射电磁波,且反射电磁波会携带一些相关的信息。这种耦合方式在高频或超高频的远距离射频识别车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识别距离一般为3~10m。
2车辆管理系统的组成原理
在现存的车辆管理问题中,小区车辆管理问题占有较大的比例。以小区的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为例,系统地研究了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的相关工作原理。小区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一般是由读写设备、控制中心(计算机)和射频标签卡三部分组成的。在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中,先要设置1个控制中心,也就是主计算机系统。这台主计算机内置了小区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的软件,可以自动运行,一般不需要人为干预,只是在发放射频标签时需要工作人员操作。控制中心可以通过停车出入口的读写设备及时掌握各时间段车辆进出停车场的相关情况,并及时将相关信息输送到主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实现闸机的开关、车辆数量的统计和停车费用的计算等。小区车辆管理人员可以及时查看相关数据,大大节约了相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使用系统的过程中,车辆拥有者要先注册并领取1张射频标签卡,并将车辆数据、标签卡身份代码输入控制中心的数据库中建立关联。当车辆出入停车场时,停车场出入口的读写设备会将经过车辆的射频标签转为身份代码,以确定出入车辆的相关信息。
3射频识别技术存在的问题
3.1射频识别技术还不成熟
由于能支持射频识别技术的设备并不多,而射频识别信号又极易被阻挡,所以,使得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得比较缓慢。另外,射频识别技术本身的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不能很好地实现,比如,读写设备的制造、芯片的设计制造、发射天线的设计制造和数据库软件开发等都没有达到既定的要求,这就给射频识别技术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3.2标签识别率不高
在使用射频识别技术识别标签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金属对电磁波的吸收造成空间电磁波减少的现象,这对识别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识别的准确性,是目前需解决的主要问题。相关技术开发人员提出,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提高射频识别系统的标签识别率,比如采取多次读取射频标签的方法,有效提高射频识别的识别率。
3.3不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在射频识别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数据安全性较低的情况。因为目前使用的射频识别系统没有相应的安全机制,不能有效保障车辆和用户数据的安全,这就引发了数据被窃取的情况。倘若射频标签中的相关数据信息被窃取并非法使用,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这种问题,具体的解决方法有两种,即设计更大的内存容量、将微处理器设置得更加复杂。用这两种方法实现加密算法的复杂设计,防止数据被窃取带来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结束语
关键词:智能小区Lonworks网络组态王LNS技术
一、智能小区的现状与发展前途
1.智能小区的概念
智能建筑是计算机、通讯、建筑艺术以及图象信息等多种技术集成后经先进设计和严格施工而得到的具有安全、高级、舒适、健康、温馨等特征的建筑。它涵盖智能自动化、信息化、生态化等多方面的内容。
把智能建筑技术扩展到一个区域的几座智能建筑进行综合管理,再分层次地连接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的区域被称为智能小区。即采取集中控制、模块化结构的设计方式,所有子系统的管理都集中在综合控制中心。综合控制中心的管理人员可以查询和确认小区内住户家庭中的安全状况及三表状况等。智能小区是继智能建筑之后的又一个热点趋势。
2.智能小区的现状
当前智能住宅小区应用系统的基本配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通讯系统:提供用户话音通信,视频广播,宽带信息服务。
安全防范系统:
a)小区周界报警,设置红外、微波等装置,中心能够显示各报警路段和报警时间。
b)摄像监视,小区重点部位设置相应的探测器或摄像机,监视有关信息和传输图象并进行记录和存储。可视对讲。
c)小区居民室内具有燃气泄露报警、门磁、红外、玻璃破碎、漏水检测、紧急求助等功能。
d)小区室外公共场所设置有线广播系统。
e)通过智能卡或其他形式对进出车辆进行管理和计费。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a)通过给排水监控系统的监视,显示有关的运行状态。
b)电梯工作状态的故障状态及所在楼层位置受到监视。
c)照明设备的监控。
物业管理系统:
a)配置实用的计算机物业管理软件,实现小区物业管理计算机化,建立小区管理信息系统。
b)实现远程抄表功能。
c)各系统实现信息连通,统一管理。
当然,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其他功能的添配。
但是,目前智能小区建设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般小区为了实现集中监控的目的,在中央控制室设置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中央站,分站则以微处理机为核心,形成集散型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而其分站的微处理机有以单片机为主的486、586等,有进口的DCS模块。要么产品先进性不强,要么成本较高。使得智能小区管理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和先进性不高。同时由于智能小区工程建设是分期进行的,这也使得系统增容的可扩充性也不强。
也有一些智能小区控制系统按功能划分,各子系统之间垂直分割,不能共享信息,设备重复投资。
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
考虑到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智能小区系统采用LonWorks总线技术,使整个小区的网络达到先进性。
LonWorks控制网络包括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通道连接起来的智能模块即智能节点,节点间通过LonTalk协议进行通信。智能模块可以编程实现信息的发送和对外来指令的响应。因为智能模块具有成本低,兼容性好的特点,考虑到智能小区工程建设分期进行的实际情况,非常有利于系统增容的可扩充性。
目前推出的LNS构架的智能小区控制系统,完全是因为LNS多客户多服务器技术可以给网络使用者带来很多好处:大大减少开发时间和费用;简单的系统集成;访问数据不受限制等等。这也是本文所述演示系统采用LNS构架的原因。
3.智能小区的发展前途
智能小区在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小区建设在未来将逐渐深入到建设智能化家庭的建设。比如使小区居民可以在家实现“电子货币”交易或网上购物、网上医疗诊断、参观虚拟博物馆和图书馆、点播VOD家庭影院;甚至在外的小区居民或者智能小区管理控制中心都可以对小区居民家里的空调设备和家庭电器进行遥控,能够随时随地查询和确认家庭中的安全状况等。总之,未来智能小区的设计将坚持人性化的系统设计思想,最大限度地向居民提供温馨舒适、方便周到和经济的服务,处处为居民着想。
其次,“节能”的思想。环保是21世纪的重要主题,所以未来的小区建设将更多的考虑到环保问题。主要体现在小区住宅能源的供应上,要本着节能的原则,让小区设施在成为服务环节中的一员的同时,使小区居民、小区设施、小区环境高度统一、和谐,融为一体。二、LNS技术
LNS(LonWorksNetworkService)是Echelon公司最新开发出来的LON总线的开发工具,它提供用户一个强大的客户/服务器网络构架,是未来LON总线的可互操作性基础。使用LNS提供的网络服务,可以保证从不同网络服务器上提供的网络管理工具可以一起执行网络安装、网络维护、网络监测;而众多的客户则可以同时申请这些服务器所提供的网络功能。
LNS提供压缩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模式,大大减少了用户开发时间和对系统的要求。它将网络变成一个层次化的对象,通过对象的属性、事件和方法对网络进行访问。且访问数据不受限制,允许用户同时使用多台人机接口(HMI)、SCADA站、数据站,同时访问网络上的数据。且为使用户的系统设计简单,LNS尽可能的提供了自动化的功能。
LNS构架和主机是无关的,它支持任何平台的用户,这些平台可以是嵌入式的微处理器,也可以是WindowsPC机、UNIX工作站。主机是通过LNS的API(ApplicationProgrammIterface)来操作LNS的。LNS主机API是一个代码层,对不同的开发平台提供各种不同的编程工具,从而大大简化了系统集成。
LNS构架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的组件:网络服务服务器(NSS)、网络服务器接口(NSI)、LCA对象服务器和LCA数据服务器。
三、LNS构架的智能小区安防及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LNS构架的智能小区演示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如三表的远程抄表、安防技术、联动控制、家电控制等,现就远程抄表和安防技术对其管理进行较详细说明。
1.下位机硬件结构
下位机硬件主要包括智能节点、路由器、时钟模块和接口卡。
现场信号有三表读数、各报警传感器和执行器的状态等,将这些信号与神经元芯片相连,加上一个收发器即可构成一个现场智能节点。由于神经元芯片有11个I/O口和2K的RAM,加少量调理电路即可直接与三表信号量相连,而报警信号则可直接与神经元芯片相连。最后将所有的节点都挂接在LON总线上,网络拓扑可为总线型或星型或自由拓扑型。节点间可通过LonTalk协议相互通讯。
由于智能小区建筑的分散性和各栋楼施工要求可能不同,使用路由器将大大突破传统总线的局限——不受通信距离、通信介质和通信速率的限制。使得在一个小区内可兼顾技术与经济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通信介质,在不同的段内兼容不同的通信速率。
2.上位机监控与管理
上位机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和LON总线进行通讯,LonmanagerDDE、LNSDDE和LNSAPI,已自主完成了多种驱动软件的开发。实现了与FIX、INTOUCH、KingView等多种工业组态软件与LON网络的连接,方便了用户界面的迅速开发。同时也支持Delphi、VB、VC、EXCEL等语言的开发。
基于智能小区控制对大量的控制设备和过程监控装置之间的通讯的需要,上位机一般采用具有“监控和数据采集”功能的组态软件,如FIX、INTOUCH、组态王(KingView)等,以便能以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对众多的控制器和其他现场部件进行控制和监视,且能随时对各种事件作出反应,并且不丢失任何重要数据和报警信息。
我们在演示系统的上位机采用组态王(KingView)来监控和采集数据。
组态王有着易于使用的图形界面,方便智能小区管理员的操作。组态王的网络功能使小区监控现场与各个部门建立起联系,在任何需要的时候把现场的信息实时的传送到控制室,保证信息的畅通。
组态王能连接PLC、智能仪表、板卡、远程数据采集装置(RTU)等数百种外部设备,组态王通过驱动程序和这些工控设备相通讯。组态王软件系统与最终用户使用的具体的PLC或现场部件无关。对于不同的硬件设施,只需为组态王配置相应的通信驱动程序即可。
组态王同时保留了DDE(动态数据交换)通讯方式。组态王通过DDE(动态数据交换)和其他的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通过DDE,开发者可利用PC机丰富的软件资源来扩充“组态王”的功能,比如用Excel从“组态王”的数据库中读取数据,对生产作业进行优化计算,然后组态王再从Excel中读出结果来控制各个生产参数;可以利用VISUALBASIC开发服务程序,完成数据采集、报表打印、多媒体声光报警等功能,从而很容易的组成一个完备的上位机管理系统;还可以和数据库程序、人工智能程序、专家系统等进行通讯。
在智能小区的控制中,驱动软件我们选用LNSDDEServer。
LNSDDEServer能完成LonWorks智能模块和Windows应用程序间的数据交换,使得Windows应用程序可以作为一个DDE客户程序来监控LonWorks网络,即采集Lonworks网络数据并发送一定的指令来改变LonWorks网络的某些操作。在智能小区的控制中,下位机设备就是由基于LonWorks网络的智能模块构成,因此在上位机组态王就可以通过LNSDDEServer与下位机智能节点和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进行通讯。其具体配置步骤如下:
先在组态王的设备库中选择DDE,然后按“设备配置向导”的提示一步步完成即可。第一步选择“DDE”;第二,“给安装的DDE设备指定连接对象名”对话框中,输入连接设备的逻辑名;第三步,“服务程序名”则是与“组态王50”交换数据的程序名,一般是I/O服务程序,或者是Windows应用程序:“话题名”则是指本程序和服务程序进行DDE连接的话题名(Topic)。“数据交换方式”一般选择“标准的Windows数据交换”;最后单击“完成”即可。组态王50将自动完成驱动程序的启动和通信,不再需要用户人工进行。
然后,在定义I/O变量时,在变量属性的“连接设备”项中选择使用上面定义的逻辑连接设备名,在“项目名”中输入DDE会话的项目名即可。注意,只有I/O类型的变量才有这两项。
这样,定义好的变量就可以自动启动LNSDDE与下位机的智能节点进行通讯。
上位机还可以利用VISUALBASIC开发服务程序,完成数据采集、报表打印、多媒体声光报警等功能。在VISUALBASIC可视化编程工具中,DDE连接是通过控件的属性和方法来实现的。对于作为“顾客”的文本框、标签或图片框,要设置LinkTopic、LinkItem、LinkMode三个属性。如果组态王作为“顾客”想VB请求数据,需要定义变量时说明服务器程序的三个标识名,即:应用程序名设为VB可执行程序的名字,把话题名设为VB中窗体的LinkTopic属性值,项目名设为VB控件的名字。
总之,两种方式的数据采集都是通过驱动程序和下位机交换数据的。从而很容易的组成一个完备的上位机管理系统。
3.网络功能
组态王5.0可运行在基于EtherNET网络结构和TCP/IP网络协议的网上,使用户能够实现上、下位机以及更高层次的厂级连网。
TCP/IP网络协议提供了在不同硬件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组成的网络上进行通信的能力。一台PC机通过TCP/IP网络协议可以和多个远程计算机(即远程节点)进行通讯。在“组态王”的网络结构中,直接参与现场控制的PC机作为网络服务器,其他站点作为网络客户机共享服务器中的数据。
用户要实现“组态王”的网络功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将“组态王”50安装在网络版Windows3x、Windows95或WindowsNT上,并启动TCP/IP网络协议,即利用“组态王”网络功能的PC机必须首先是某个局域网上的站点并启动该网。(2)客户机和服务器必须安装并同时运行“组态王”。
四、总结
利用LNS构架的智能小区演示系统,在上位机通过组态软件如组态王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监控,便于智能小区的集中管理,且界面友好简单,控制快捷可靠。下位机采用LON控制网络,成本低,可扩充性。整个系统开发时间和费用小,集成简单,且安全可靠,是智能小区控制可选的最佳控制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阳宪惠主编的《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语文知识 技工教育 技能 能力
当前,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技工学校是承担技工教育的“主阵地”,是为社会输送大批技能人才的“加工厂”。而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岗位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对生产一线从业人员的文化层次、操作技能和技术水平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上轻语文重专业的观念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技工学校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及能力的形成,这对学生将来的就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技校教育应重视学生语文知识及能力的培养。
一、技校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及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
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技工教育面临空前严峻的形势。生源少,招生难。学生综合素质每况愈下,这已是全国范围内的技工学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学生质量的下降表现在多方面:知识面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有些学生到技工学校就读,还包含着许多的无奈,不是家境困顿,就是为家长所迫,再则文化分数太低,实在挤不进高中的大门。绝大部分技校生都认为,自己到技工学校是为了学一门技术,学会计算机操作、维修安装电器等技能就行了。因此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上,只要专业知识学好了,就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赚大钱。学语文没有用,有的甚至还有抵触情绪。这些因素给技工学校的语文教学带来了诸多难度。在平时批改作业时常发现学生老写错别字,作文表达不清,没有条理等等。如:有个学生违纪了要写检讨,交上来的却是“捡草书”。语文考试,有些连作文都不写。也可以说,长期以来技校的语文课在一些人眼里并不象专业课那样被重视,成为可有可无的一门课。不少学校出现语文课的“学生厌学、老师怕教”的现状。
然而是否像有些人所言,语文教学在技工教育无足轻重呢?其实并非如此。语文是我国的母语,不容分说,语文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作为技校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尤其重要。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学会辨别事物的本质,理解别人的言行举止,从而达到人与人互相沟通的作用。大家都知道,其他学科的定义、概念的叙述和诠释,判断、结论的演绎和推理,都必须依托语文来完成,犹如鱼水一样,没有语文知识为基础,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技校生应具备较好的阅读、写作和听说等能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语文知识与专业课程学习的关系
当今社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已从过去单一技能型人才逐步转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技校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法律、人文等知识,而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工具,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语文课与专业课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一些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之所以常常不理解、甚至误解,就是因为缺乏语文知识。正如建造一栋楼房,不打好地基,是不可能修好上面的房子的,同样,语文学得不好其他专业课也难学好。语文是基础,它有助于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技工必须重视语文知识学习,才能为专业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发现,语文知识丰富的学生,他们的阅读、理解、记忆能力较强,对专业课的学习能容易掌握。如:在讲授齿轮的画法时,通过老师的点拨,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就可把画法要领编成口诀:
齿轮画法三个圆;粗线、细线、点画线;
要问它们是什么;顶圆、根圆、分度圆。
编成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的口诀,给同学们增添了乐趣和兴趣,能使教与学事半功倍。这样的口诀过目不忘,考试时谁还能错呢?可以说语文知识学得好的学生其专业课的成绩也较优秀。例如:本人所带的03模具1班的李广炎、覃健斌在参加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的征文比赛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而他们参加学校的技能竞赛也能屡屡获奖。
三、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知识是我们适应社会和工作的基础。技能是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练习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如学习绘画、打字、开车、修理等等。
学生就业既需要知识也需要技能,知识是掌握技能的基础。例如:如果没有语文知识就很难掌握车辆的结构和性能,维修车辆技能的掌握就会受到限制。知识的多少决定着技能掌握的快慢和深浅,技能的掌握又反过来促进知识的学习。可见知识与技能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 知识与技能又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它们获得的途径不同,知识可以从书本上来,而技能只有通过实践和反复操作才能获得,通过反复训练可以使局部动作联合为一个完整的动作技能。一般的理论教育不能代替技能的训练,因此,在从事一种新工作之前,都需要进行技能的训练,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他们在实践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知识只有通过技能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要把知识变成生产力必须依靠技能。因此,用人单位更需要掌握了一定技能的人,仅有知识而缺乏技能所谓“高分低能”的人是不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如在文员的招聘中面试时,人家不会问你懂得打字吗?而是问你每分钟打多少字。又如一些企业在我校招聘时就给几张机械图样让学生看看之后就一个一个地问,通过考核筛选,高分者入选。
语文知识可促进技能的掌握和提高,从而形成能力。本人在技校既教语文也教机械制图,发现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逻辑及审美思维,做事很有条理,作图规范整洁、布局合理。如设计的小花瓶、小葫芦等工件比例恰当,在车床制作出来尺寸大小适中,美观大方。而对语文缺乏兴趣成绩较差的学生,所制作的工件肥瘦、高矮失调,形状古怪,难看至极。
四、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语文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能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可以说知识丰富的能力相对较强,有知识的人未必有能力,但语文知识掌握不好,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其关系成正比关系。
语文知识与能力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只有具有某方面的知识才会具有某方面的能力,举一才能反三,无知必然无能;能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只有具有一定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去获取知识,有能促进有知。
能力是一种机能;知识是一种经验,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懂得公式、定理、概念这属于掌握“知识”;正确运用公式、定理、概念则属于具备“能力”。所以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多不一定能力强,有“文凭”不一定有“水平”。二者的关系表现为:其一:能力离不开知识,并以知识为基础。其二:一旦有了相应的能力,如学习能力,又能促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是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能力低下难以知识渊博。能力与知识既有区别又相互作用。
五、能力与技能的关系
技能通常是指人们按某种规则或程式掌握专门技术的运作方式。它是在一定生理条件的基础上,在心理活动支配下,按某种要求,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通过人的外在的比较固定的活动方式即“规定动作”表现出来的,可视可辨;人们通过仿效、学习可以掌握技能,例如体育课上学习打篮球的“三步上篮”动作。能力是人的生理、心理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没有什么固定的外在活动方式可以表现,看不见、辨不出,因而人们无法仿效和学习能力。彼此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能力可促进技能的熟练掌握
同是学习某一种技能,能力强的人不仅用时少,而且质量高。
2.技能,特别是熟练的技能,可以推动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掌握了“三步上篮”的技能有利于发展打篮球的综合能力,掌握熟练的做图技能有利于提高工件制作能力。但这并不等于说技能就是能力,体育教练的技能一般都比较熟练,但其参赛能力却未必强于他手下的优秀运动员。
语文知识的作用不仅仅是充实人生,还可以提高生产力,有知识的人和没知识的人,所做的事情不一样,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同。生产能力不同,创造的价值不同,得到的受益当然不同。一个人生产能力越强,受益就越高。而人的生产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的存量。可以说:知识丰富人生,技能与能力可改变命运。语文知识是台压路机,可辗平形成技能、能力的障碍,让人驶向成功的高速路。
语文知识与技能及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可以陶冶情操、拓展视野,提高人文素质,从而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与能力,也可增强学生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伍棠棣等主编:《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版
2.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国内外智能社区与能源管理系统实践
1.1智能社区
1.1.1天津梅江生态智能社区
天津梅江生态智能社区是由天津市政府统一组织建设的大型社区,特色是生态加智能,其智能化系统按照建筑智能化的建委B级标准建设,包括家庭安防、周界防范、LED、设备监控、停车场、可视对讲、背景音乐、巡更、小区网管中心等系统。6表远传是梅江智能化的核心内容,社区对于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等6家专业公司的资源都进行了较好的整合,建立了电表、煤气表、热力表、纯净水表、中水表、自来水表远程自动抄表系统,这些表都通过家庭智能终端,转换成IP包,通过以太网和远传抄表系统传输到专业局,再由专业局送到银行。所有数据是按照各专业局的要求,全程、全网地由住户传到小区再传到社区,中间所有数据不产生任何污染。
1.1.2中新天津生态城
生态城的建设目标为:建设环境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地方经济,为企业发展和创新提供机会,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促进形成社会和谐且广泛包容的社区,社区居民有很强的主人意识和归属感;建设一个有吸引力的、高质量的宜人居住环境;采用适宜的环境技术和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更高效的利用资源和能源,产生更少的废物。(1)“选址”体现自然生态原则和经济生态原则;(2)“产业选择”体现经济生态原则;(3)“绿色交通”体现社会生态原则和经济生态原则;(4)“能源节约高效利用”体现自然生态原则。
1.1.3贝丁顿—英国的零能耗社区
零能源消耗社区—贝丁顿,又被称为“贝丁顿能源发展”计划。此计划在2000年到2002年之间完成,自始至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理念。贝丁顿零能源消耗社区的设计原则包括:(1)零能源消耗,只使用基地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及树木废弃物的再生能源;(2)高品质,提供高品质的公寓;(3)能源效率,建筑面南,使用三层玻璃及热绝缘装置;(4)水效率,雨水大都回收再利用,并尽可能使用回收水;(5)低冲击材料,材料来自35英里范围内的可再生及回收资源;(6)废弃物回收,设有废弃物收集设施;(7)共乘制及鼓励生态友善的运输,鼓励居民以共乘方式取代自行开车;电动及油气双燃料车比汽柴油车享有优先路权,停车场提供电力充电设备等。
1.1.4弗班—德国可持续社区的标杆
德国弗莱堡市郊的弗班区被誉为德国可持续社区的标杆。“学习型规划”奠定了弗班社区成功发展的基础,它结合民众参与和共同治理的精神,让市区规划能够有最大的弹性,同时也让市民能够进入决策过程。由“弗班论坛”所策动的广泛民众积极参与的各项活动,推动了“弗班可持续模式”计划,以合作参与方式、可持续社区理念来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弗班可持续模式”计划在节能减排、减少交通、社会整合及创造可持续邻里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成功的经验。例如,使用80%木屑及20%天然气的高效热电联产再生能源装置提供弗班区的供暖系统,通过好的隔热及有效的暖气供应大约可减少60%的二氧化碳排放;提倡“生活小须有车”的交通概念,减少了35%的车辆。与此同时,社区提供各种替代的运输方式(例如共乘、便利的大众运输);通过弗班论坛负责的社会工作,居民可参与更多的社区活动,例如创造合作社商店、农民市场及邻里中心等。
1.2智能社区能源管理
1.2.1日本藤泽SustainableSmartTown能源管理
由松下集团联合埃森哲集团、日本设计、住友信托银行、三井物产和东京燃气等日本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共同开发的藤泽SustainableSmartTown(藤泽SST),将以建设“通过电力信息网络的融合为区域住民提供无负担的最适控制的智能街区”为目的,实现“松下科技与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建成能源自循环型安心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便捷、绿色的人居环境,项目概况如表1所示。预期到项目建成后将实现消减70%以上CO2排放量和节约30%以上生活用水(同比1990年)的目标。
1.2.2日本横浜SmartCityProject(YSCP)能源管理
与众多正在建设的中小规模的智能社区项目相比,拥有386万人口的横浜市正计划通过对现有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来验证横滨型智能城市模型的实用性,以期为今后海内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大中型城市的智能化建设提供蓝本。该项目预期在2050年前实现人均CO2排放量比2004年度减少60%以上。为此,中期目标是在2025年前实现人均CO2排放量减少30%以上的同时,比照2004年度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提高10倍(约17PJ)。
1.2.3日本北九州市以区域节电用户为核心的区域能源管理系统
富士电机参加了北九州市的“以区域节电用户为核心的区域能源管理系统的开发”项目的规划,推进了以北九州市东田地区为对象的创建低碳城市活动。该地区是能源供需先进示范地区,目标是实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活动中开展节能活动的区域社区。所采用的控制区域整体能源以实现低碳的技术包括可再生能源与热电联产系统的协作技术、向电动汽车供电、借助电动汽车的放电充分利用电力、采用区域设置型蓄电池的电力稳定化技术、各用户的能源的可视化以及通过动态价格和环保返点制度抑制需求的措施。如图1所示,实证项目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对象区域的能源供应方和用户,区域能源管理系统进行电力、热、氢的计量、使用计划、供需平衡控制以及与电力系统的协作。该实证项目的成果,在能源综合管理方面,有可能成为今后向日本国外推广的环境和谐型紧凑型城市的示范实例。
2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系统发展目标
在智能社区能源管理中,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电力与信息技术,对设备和业务进行横向协同管理,促进能源流与信息流的有机融合,达到能源互联安全化、能源消耗可视化、节能增效可控化,充分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大力推动管理节能和绿色用能,从而实现“社区用能的智能化、低碳化、节约化”的智能社区能源管理总体目标,如图2所示。
3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系统管理驱动因素
以能源互联安全化、能源流动可视化和节能增效可控化的发展目标为导向,采用平衡计分卡法,改变原有以收益为单一驱动因素管理理念,从团队成长、内部管理流程、客户和收益四个维度进行管理驱动因素分析,通过得出能够均衡满足发展目标的驱动因素,为业务体系、组织体系和流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系统管理驱动因素分析见图3所示,在发展目标下,通过因果关系分析,综合考虑了不同维度管理驱动领域和因素的平衡发展,如:外部衡量和内部衡量之间的平衡(客户和运营商VS流程和员工)、成果和执行动因之间的平衡(响应迅速VS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社会收益)、定量衡量和定性衡量之间的平衡(劳动生产率、社区用电设备可靠性、投资回报率VS业务执行力、客户满意度、社会收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提高收入、降低成本VS客户满意度、团队满意度)。通过对几个维度驱动因素的向下分解,可形成管理驱动拓扑图如图4所示,如团队管理需专业配备齐全、岗位与技能匹配合理等,内部管理需业务内容覆盖价值链、流程设计有序合理等,取得较好收益需运营策略合理化、节能增效服务主动化、外部合作协调化等等。
4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系统管理业务体系
4.1业务价值链
在低碳、人文、生态的现代智能社区的发展理念下,在低碳化、可视化和节约化的社区能源管理目标下,智能社区能源管理需考虑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结合现代信息、通信、计算机、高级量测、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多元化的优质用能服务体系,通过发展目标分解,得出智能社区可持续能源管理闭环价值链如图5所示。
4.2业务内容
围绕智能社区实现可持续能源管理的服务宗旨,结合业务管理全覆盖能源管理价值链的管理目标,根据社区能源管理价值链设计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系统管理的业务体系如表3所示。
5组织团队
5.1组织架构
结合低碳能源系统的运行特点和业务体系,参照组织团队不同构建方法的优缺点,采用业务划分法进行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系统管理组织团队的构建,业务团队可能分属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组建的管理组织团队如图6所示。
5.2人员配备
围绕团队专业配备完整、岗位技能匹配合理等管理目标,结合管理业务内容和职责架构,考虑从专业、业务、职级三个维度对管理组织团队进行人员配备需求分析,如图7所示,可沿业务维逐层展开制定网格化人力资源需求计划。图7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系统管理组织团队职责架构6结语本文根据上海崇明陈家镇“和谐社区、绿色家园”的发展规划,结合陈家镇智能社区“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管理系统”的技术设想,围绕“能源互联安全化、能源消耗可视化、节能增效可控化”的发展目标,采用平衡计分卡法对智能社区低碳能源系统的发展目标进行了管理驱动因素分析,通过构建覆盖价值链的业务体系与工作团队,实现对社区低碳能源系统可持续管理的探索。
目前,随着我国各城市不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建筑能源的管理已经从原来的单个建筑的管理发展到面向整个城市建筑的能源综合性管理。目前,不管是城市的有关管理部门还是能量使用单位,都需要建立有效的建筑能源管理体系,在对建筑能源消耗监测的基础上进行能源的审计,最终实现建筑的节能。
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简单的理解就是物与物之间相连的网络。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和工业化时展的产物。物联网技术主要由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而成,能够借助互联网将生活中的一切物品的识别、定位、远程控制和管理等通过专用的传感器设备进行互联互通。物联网技术是对互联网的一种拓展和延伸,是一种在21世纪全面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网络。在如今,由于不断有各种不同领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形成,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之后,进一步提升了建筑的能源管理能力,节约了更多的能源资源。
3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与物联网的融合
智能建筑作为信息技术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产物,主要是以建筑物为平台,依靠相关的建筑设备和对象,借助智能化的技术,为人们提供一种全方位的舒适的建筑环境,体现了建筑的安全性、高效性、节能性和环保性。时代的发展,对于建筑智能化集成管理就必须对建筑的能源进行管理,将各种系统进行综合、协调和控制,实现对建筑的统一管理,提升建筑内整体的能耗水平的下降。在智能建筑中,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主要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现场层、网络层和管理层。在现场层中,主要包含的是现场采用的各种设备,如传感器、智能仪表等。在现场层中,通信一般采用的是现场总线标准。网络层则是现场层与管理层之间进行有效通信的桥梁,实现设备的采集指令的发送和采集信息的传送功能。管理层则主要是实现对现场设备统一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并将现场采集到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保存,此外,还具备报警功能。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对于实现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与物联网的融合奠定基础。现场层能够采用物联网技术所需的各种智能化设备。网络层能够实现不同方式的通信,满足物联网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需求。管理层能够有效采用物联网技术中的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的处理。在物联网技术与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良好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当前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将完善后的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接入到物联网平台,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出物联网技术的优势,实现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
4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中的有效运用实例
物联网技术作为当前最新型的技术,在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中,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从前文论述可知,物联网技术能够与能源管理系统的三层结构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也验证了上述说法。本文以某小区的能源管理系统为例,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中的有效运用。
4.1能源管理应用方案架构
某科技园区的能源管理应用方案进行分析。其能源管理系统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
4.2能源管理系统功能
在此能源管理系统中,能够按照三层架构模式进行设计,实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能够对建筑物内的各分项能耗进行计量,例如对水、电、煤气、温度、湿度、冷热流量等信息的采集。(2)对建筑能耗进行公示。在数据采集之后,一方面将数据传入能源管理系统供有关人员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节能措施,另一方面,能够将相关信息借助显示屏显示,方便唤起公众对建筑能耗的关注。(3)对建筑的环境以及重点的设备进行监控。引入相关的传感器设备,实现对建筑内的给排水、空调、照明、电梯等系统的运行进行监控,方便远程进行节能诊断。(4)便于进行能耗审计。(5)对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并远程控制有关设备的运行状况。
4.3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