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公共建筑论文范文

公共建筑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公共建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公共建筑论文

第1篇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近年来人们所日益重视的一种新型施工设计观念,该种理念强调建筑设计和施工要建立在尊重自然环境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保证建筑设计的同时,要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最大程度的降低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保证建筑物的绿色环保的特性,真正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曾一度对自然资源过度的消耗和浪费,使自然环境不堪重负,这些不良影响最终将反映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来,人们在近些年来正在饱受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苦果,为此,建设一个新型绿色节能的生存环境刻不容缓。在建筑设计中,人们对环境改善做出的努力就是推出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为了寻求与自然环境融洽相处的契机,建筑设计者们正在不断努力尝试,新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旨在建设绿色环保的建筑,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环程度,降低资源的浪费,打造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绿色宜居环境。

2在公共建筑领域融入绿色设计理念的现实性意义

2006年6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的第一部多目标,多层次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并以此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体系。对于各级政府、业主和管理人员而言,一套系统完备的公共建筑绿色设计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的帮助其开展公共建筑的绿色化进程工作,还能够不断的提高公共建筑的绿色化程度。要针对一些绿色化程度比较高的公共建筑给予及时的奖励与表扬,而对一些能耗比较低的公共建筑,则给出整改意见并且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

2.1建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的降低能耗

缓解资源短缺局面公共建筑绿色设计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还能够大幅度的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程度,从而有效的缓解当前国内能源供需出现失衡的状况,为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2.2建立公共建筑绿色设计评价体系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对于任意的公共建筑而言,其都存在于社会环境中,都拥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因此和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对公共建筑进行评价时,要全面的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要对一项工程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也要从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和评价,来从中选择最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项目方案。这样一方面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提高了公共建筑的整体经济效益。

3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3.1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由于建筑是一个开放系统同周围所在的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设计而言,其要追求最佳的环境效益,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整体设计的原则。其次要坚持高效绿色的原则,对这个原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是要尽可能的降低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则是要采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从而实现建筑材料的无害化。最后要坚持灵活多适以及健康可持续的原则,要在设计的过程中灵活的采用适应性的设计策略,同时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面的考虑。

3.2绿色建筑设计的程序

通常而言,绿色建筑设计的一般程序分为:需求论证———方案设计———寿命周期的评价———施工图设计等方面。要根据相关建筑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步骤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

3.3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

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而言,目标论和过程论对其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目标论是指从多方面对绿色建筑的设计进行了目标的设定,从而为人们总结了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与构成绿色建筑的基本框架。而过程论即是将时间维度的概念引进了绿色建筑理论,认为其是一个伴随建筑全寿命周期每个阶段的持续概念。

4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途径

4.1采用新型绿色能源系统

目前在我国建筑施工领域,新型能源系统的应用已经在大规模试用和推广中,其中太阳能和风能以其无污染,能源可持续提供的优点受到建筑设计单位的青睐,太阳能转换设备可以通过收集吸收太阳所散发出的热能,使之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种能源,风能则主要用于发电,实现电力系统零能源消耗。在未来,新型能源系统将继续被开发和利用,逐渐代替相当一部分高耗能能源转化系统,真正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4.2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建筑设计中经常会使用一些新型的环保材料,这些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取代了以往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筑材料,不仅降低了建筑成本和施工难度,而且还实现了建筑的环保无污染,提高了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效能。

4.3降低设计施工中的人为施工污染

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施工污染,最为常见的就是由于施工材料和方法选用不当所带来的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如固体废弃物污染,空气和水源的污染,噪音污染等等,降低施工中的人为污染可以对环境改善做出很大的贡献。首先,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尽量在保证预算的前提下,选用更加环保污染低的建筑原材料,同时,建筑设计者的设计要尽量简约,避免产生多余材料的消耗;其次,施工人员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要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并管理好现场施工人员的污染环境的行为。

5结束语

第2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公共建筑项目得到的发展,并占据重要的地位,给人们带来便捷,也创建了崭新的城市面貌。首先,公共建筑主要是具有公用性或公益性的建筑,其中包含办公、商业以及旅游等建筑。因此,可以将一般大众有权使用的建筑称为公共建筑,而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也被称为大型公共建筑;其次,公共建筑有着公共性的特点。其占地面积较大,消耗资源较多,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共建筑运用公共资源来提升城市中综合条件的基础,这也是建设公共建筑的主要任务。因此,必须做好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通过满足公共需求来协调社会,促进社会发展。公共建筑项目管理质量的高低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公共建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管理的质量[1]。

2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现状

2.1公众参与机制上的不足。我国的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发展历史相对较为长远,加之在初创、形成以及推广等阶段的影响下,现阶段中已经建立出了一些相对有效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公共建筑项目不断增多的影响下,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公共建筑项目涉及到公共资源的运用,在决策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民意上出发。但是在一些地区中所进行的公共建筑项目决策时,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首先,公众参与渠道上的不足,从而造成了参与形式过于简单。一些项目从开始到实际建设都没有设立听取民众意见的渠道,即便是设计了也存在着设计不完善的现象,这样也就难以形成有效的参与模式;其次,公众所提出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更多是将公众参与转变成为了形式化的现象,只是简单的对公众意见进行征集,对于是否采纳等却并没有明示。在这一现象的长期影响下,使得民众的参与积极性逐渐降低,最终也就使得公共建筑项目建成后使用效果上严重不足,浪费资源[2]。2.2规划设计难以满足。经济实用的原则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能耗占据全国总用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尤其是对于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来说,其消耗上更加突出。主要是因为一些形象工程不断增多,加之其为了追求新奇等盲目跟随高标准,采取了较多的高能耗资源,并没有从节能环保等方面出发,不仅降低了公共建筑项目的实用功能,同时也造成了建筑规划设计的经济性严重不足。

3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公众参与制度。首先,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就要确立出完善的公众参与公共建筑项目建设的措施,坚持从原则性的规定上出发,以此来保证公众可以积极参与到其中。在公共建筑项目中,项目的决策到最终的运行,往往被看作是政府部门或是拥有政府性质的投资公司来进行的内部工作,这样也就降低了公众的参与权与知情权。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将参与权借助系统化的条文等进行明确规定,以此来实现公众参与的权利与义务;其次,规范法律程序。对于法律程序来说,就要在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规范,且从法律的角度上来说,就要从程序上来进行监督与约束,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与效果;最后要建立出相应的听证制度。作为公众直接参与到监督中的形式,就要做好完善与健全工作,在必要时还要在不同阶段进行,突出其侧重点[3]。3.2完善信息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出相应的项目库。也就是说通过拟建公共建筑项目,在网络上进行评估与论证,尤其是要从节约能源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上出发,始终坚持其环境标准。在评估阶段中不仅要从专家意见上出发,同时征集公众的意见,以此来提高决策的公共性,提高项目的可行性。只有在确保项目可以实现低能耗与少排放等目标后,才能优先获取支持。就项目库来说,借助计算机来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将入库项目标注在电子地图中,通过点击电子地图等来进行下一环节的操作。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中已经成功建立出了项目储备库,因此在实际中要做好项目入库工作,通过完善与健全以此来提高工作的效果;其次,完善项目资料库。对于已经完成的公共建筑项目来说,就可以借助资料库来进行完善,以此来为项目或是类似的项目提供支持。对于一些完成的工程项目来说,通过项目资料收集工作,也可以为其他项目提供论证与评估的资料。也就是说在项目决策或是实施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为其提供分析与评价活动。从范围来说,在决策阶段中就可以对项目进行的可行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在实施阶段中,也可以对实施的情况以及项目中的环境变化等方面提供跟踪评估资料。在完成项目施工后,也可以进行后评估资料。通过将资料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出项目的实际效果,对前期所进行的预判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来总结经验与教训,为以后的项目决策提供指导。就我国现阶段的公共建筑项目后评估管理工作来说,存在着较为松散的现象,在政策与法律等方面也缺乏相应的支持,这样也就造成了后评估工作出现了形式化的现象。因此,在实际中我国就要不断完善后评估体制,同时还要健全相应的规则与方法等,充实后评估指标体系,借助法律的形式来实现固定与完善,健全公共建筑项目管理,提高管理的效果。在项目库与资料库中,所收入的信息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想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则需要项目各个环节中所提供的信息支持,所以就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关系,保证各个环节上的有效配合[4]。

4结束语

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公共建筑项目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了社会与政府等方面的支持。因此,在实际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公众上的有效参与,完善信息管理与资金管理等工作,提升公众的满意度,提高社会效益。

作者:焦挺峰 吴青 单位:1.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捷宏润安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斌.瞿焱.公共建筑项目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11):176.

[2]王金玲.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设计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7):217+241.

第3篇

建筑能源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基本概况、建筑用能系统状况、建筑能源管理状况、文件检查、现场测试等多个方面。建筑基本信息和建筑用能系统的审计主要包括建筑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空调系统、照明系统、配电系统、室内设备系统、给排水系统、燃气系统、综合服务系统及特殊能耗等;建筑能源管理状况包括建筑能源管理机构及管理现状的审计;文件审查包括调阅能源账目文件、相关的用能设备原始文件,审阅能源管理文件,审阅设计图纸和运行记录等;现场测试主要包括大楼巡视和室内环境测试,其中大楼巡视是结合文件审查结果及建筑基本信息表,确定建筑能耗和管理的总体情况,并对大楼内的制冷机房、锅炉房等设备机房进行巡视,以便确定各用能系统是否存在管理不善、运行不当、能源浪费、无法调节等问题,而现场测试是从建筑内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中随机抽检10%的面积的房间,检测室内基本环境状况(温度、湿度、CO2浓度、照度)。

2建筑能源审计案例分析

2.1建筑概况

该建筑位于大庆市,总建筑面积70800m2,属于商场类大型公共建筑。地上4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22.2m,标准层高为5.1m。围护结构底部采用砖砌筑,外贴红磨光花岗岩,上部墙体采用高级外墙面砖,其他部分采用玻璃幕墙。

2.2建筑用能系统概况

(1)配电系统。该建筑设有容量为1000kVA的变压器4台,容量为1250kVA的变压器2台,容量为1600kVA的变压器1台。

(2)空调通风系统。该建筑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共有三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冷量均为500kW,两用一备,室内送风采用风机盘管,共有20台新风机组,制冷量在10~12kW,功率4.4kW。空调水系统采用两管制变流量冷水系统,冷却塔、冷冻水循环泵和冷却水循环泵均为三台,与冷水机组一一对应,根据商场室内温度控制启停。共有轴流风机43台,其中回风机21台,排风机22台,功率均为7.5kW。

(3)采暖系统。商场自配一台2MW燃气蒸汽锅炉,并设有换热站,高温蒸汽经换热站换热交换为采暖热水,采暖系统为散热器采暖及热风幕(只在商场进门口设置)。

(4)照明系统。建筑内设有筒灯、射灯、T5节能灯、卤素灯、日光灯等多种灯具,全楼照明总功率为1114476W。灯具主要靠员工自身手控,一个开关控制3~4个灯具。

(5)室内设备系统。建筑内共有300台电脑,50台传真机,200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43台熨烫机,92台饮水机,27台液晶电视(不含家电区样品),另有四楼餐饮、娱乐、美容美体、摄影设备若干,四楼设有影院,影院总功率为158056W。除影院外全楼设备总功率约497213W。

(6)综合服务系统。建筑内每层设有三对扶梯,一共4层,共有18部扶梯,单台功率11kW,直升梯3部单台功率18kW,货梯(液压电梯)2部,单台功率30kW,共计23部电梯,总功率312kW。其中直升梯从一层直达四层,在中间不停。

(7)特殊区域。该建筑一层设有消控中心,主要设备功率约为2000W。四楼餐饮区采用天然气及电进行烹饪,四楼餐饮区厨房用电设备总功率515317W。一楼超市区食品加工设备总功率约为653232W。

(8)给排水系统。给水系统主要分为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最高日用水量为473m3/d,最大时用水量58m3/h,生活用水系统最大秒流量为5L/s;室内消防用水量为70L/s,其中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用水量为30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火灾初起时十分钟消防贮水量为18m3。消防水源来自室外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540m3。

(9)燃气系统。建筑采用天然气锅炉作为冬季采暖热源,同时四楼餐饮区烹饪采用天然气。

2.3建筑常规年能耗概况

由于该建筑是商场类大型公共建筑,其照明用电在其电量总消耗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常年电耗相对比较平均,起伏不大,但是6、7、8月份是空调使用最频繁的季节,导致用电高峰出现在这三个月。年耗水量最低点出现在4月,分析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四月是采暖季与非采暖季交界,室内温度偏低,人员耗水量需求减少,二是四月是商场消费淡季,顾客量相对较少,所以综合以上两点原因,耗水量最低值出现在4月;而7、8两月是炎热的夏季,且是暑期消费旺季,所以耗水量最高;另外1、2月份是春节消费旺季,人流量相对较大,耗水量也有显著增加。耗气量在采暖季较高,在非采暖季很低,其中1月为年最冷月,耗气量出现最高值;随着室外气温的升高,耗气量由1月向两端逐级递减;4月、10月为采暖过渡季,耗气量明显减少;非采暖季燃气消耗来自四楼餐饮区烹饪用气,7月天气炎热,餐饮区以凉菜为主,烹饪用气量最少,出现耗气量最低值。

2.4建筑能耗结构

通过分拆计算得到建筑用电分项(即空调通风、供暖、照明、室内设备和综合服务系统等)能耗及占总能耗百分比。由于地处严寒地区,采暖能耗仍是所有能耗分项中比重最大的一项,占总能耗的35.08%,同时由于夏季短暂,空调使用时间短,所以空调能耗在所有能耗中所占比率并不突出,为8.58%;由于该建筑为商场类大型公共建筑,所以室内照明能耗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达到20.49%;另外,由于该商场集餐饮娱乐于一体,超市及四楼餐饮区有大量冷柜、烤箱及其他食品储存、加工设备,同时使用天然气进行烹饪,所以在特殊区域能耗一项比例较高,达到23.00%;商场内23部电梯能耗占总能耗比例的4.92%;而根据商场类建筑服务的特殊性,熨烫机、电脑、电视、打印机、传真机等室内设备所占比例为4.54%;消控室能耗仅占0.01%;其余未审计能耗占3.40%。

2.5节能潜力分析及改进建议

结合该建筑能耗结构特点,主要针对围护结构、空调系统、采暖系统、配电系统,提出节能改进建议。

(1)由于设计年代相对较早,并未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议进行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热桥部位做外保温处理。

(2)目前商场内冬季室内采暖温度设定为22℃。远远高于采暖设计规范对于冬季室内设计温度的规定(《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规定商场为15℃),建议将冬季采暖室内设计温度降低;建议过渡季节尽量使用室外新风,同时根据建筑内用途不同,调节不同区域的风机盘管,根据气温的变化和用冷场合的变化,适时增开或关、停冷水机组,在满足空调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少开机组和减少机组的运行时间,建议在大楼内布置一定数量的温度传感器,定时定点采集温度,根据温度实时控制启停冷水机组;建议将冷冻水及冷却水循环水泵改为变频。

(3)严格限制效果灯的功率,更换光源时尽量采用高效率光源;效果灯的开关时间一定要严格控制,非营业时间严禁开启;办公区的照明要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灭;目前商场内有电子镇流器和电感镇流器两种,当荧光灯作为商场的主光源时,采用电子镇流器或复合式镇流器来取代电感镇流器;可以通过采用分相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来改善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非办公时间关闭所有设备,切断电源,建议安装多功能电子定时器,严格控制用电时间;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饮水机、复印机、碎纸机等办公设备减少待机能耗,长时间不使用时关闭电源;使用空调时关好窗户,白天可拉下遮阳设备,并注意下班后关闭办公室空调风机;纸张正反面打印,开展无纸化办公,更换办公设备时,采购节能产品和设备,建议采用节能饮水机。

(5)扶梯可改为变频调速,安装红外传感器及变频器,有客流时高速运行,无客流时缓慢运行或停转;货梯严格限制非运货人员乘坐;条件允许时,或节能改造时,在直梯上安装电梯回馈装置。

3结语

第4篇

公共建筑总体空间的整体环境布局是一项具有一定全局性的问题,在分析中应该从建筑设计的整体入手,在综合考虑环境和空间中各个要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布局使这些因素能够在建筑中进行有机结合,得到协调一致的发展。单体公共建筑对于整体环境布局来说是一项局部性的内容,按照局部服从整体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实践中通常应该先从整体布局的设计思想入手,通过对各要素的合理分析和利用,解决全局性的建筑问题,继而对局部布局产生影响,使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这样才能保证单体公共建筑设计有据可依。同时,随着建筑设计中整体环境布局问题的深化发展,也要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总体设计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正和补充,使总体与局部布局能够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反复推敲之下,随着设计师设计思路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设计师有可能在公共建筑设计的实践中在实际建设布局的刺激下爆发出新颖的设计思路和灵感,进而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捕捉更为优秀的设计方案。相关研究实践表明,在公共建筑设计实践中只有对整体环境特色进行充分的考虑,才能在设计中正确处理好建筑设计室外环境与空间关系。这主要是由于只有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才能在建筑中取得紧凑的空间组合效果、良好的建筑通风和采光条件以及便捷的交通等优秀公共建筑的必备条件。同时,科学合理的总体环境布局也能够保证公共建筑与建筑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性,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此外,合理的总体环境布局,能够妥善处理好公共建筑中整体建筑与个体建筑在空间、造型、体量等方面的内在关系,使建筑在建成后能够与周边环境相互协调,既保证了公共建筑本身的实际功用和优美的造型,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建筑环境的艺术性。

2合理利用公共建筑整体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总体环境布局,特别是在建筑室外环境的设计和建造方面,在长期发展演进,中国内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建筑经验。通常情况下,在建筑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环境中固有特色的思想来表现一种建筑设计中的全局性设计理念,通过对空间环境中的有利因素进行合理的提炼,能够充分为我国当今公共建筑设计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也就是说,对造园学说中“因”与“借”的辩证统一关系加以明确和分析,才能真正发挥造园学说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的思想指导作用,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因”和“借”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要兼顾两种思想,才能充分利用建筑整体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保证建筑设计质量。如若只强调客观的因而对主观层面的借有所忽视,在建筑设计中以自然条件为支配,则必然会使总体建筑环境布局陷入到自然主义的僵化思想中;同样,若重视借而忽视因,也就是对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有所忽视,在设计中追求推理自然环境的抽象设计思想,就会使室外空间布局设计产生一种矫揉造作之感,影响设计质量。所以,必须准确把握建筑设计中的因借关系,掌握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的正确方式,在充分考虑建筑本身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建筑周围自然环境的个性特征,使建筑与环境水融,有机结合在一起,提升建筑设计整体艺术境界。对于室外环境的具体空间组合来说,在设计中应该对建筑周围的具体规划、交通情况和其他建筑群体的设计效果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因地制宜地将公共建筑设计与周围建筑整体布局相融合,保证城市整体建筑设计的艺术效果。例如,当公共建筑建设在城市主要道路的交叉路口时,为了兼顾这一地段、交通、主要街景等整体环境的特殊要求,建筑设计师一般在不损害本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以此特殊环境的自身特征为主要设计依据,比较自然的对建筑的空间和形体进行科学的处理,使建筑能够与室外环境真正达到和谐统一的建筑艺术效果。

3依照建筑设计构思图对建筑环境进行创造

对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整体布局环境进行设计,应该在利用建筑环境中有利因素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建筑环境中的个性景观特色,尊重设计者的创新构思需求,在适当的加工和改造之后,使环境传达出的精神情感,能够为公共建筑设计的总体设计布局服务,这在建筑室外公建的科学组合中,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特定的建筑环境必然存在一定的设计局限性,在某些层面上可能会与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相违背,甚至有时固定的环境现状会与设计者的设计意图相冲突,此时,设计者就应该在保留建筑整体环境中有利因素的情况下,着力改造环境中与设计者设计意图不相符的因素或不利因素,以实现整体建筑空间布局的和谐性。例如,我国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就为了充分表现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威严崇高地位,在室外空间设计中,创造性的建造了严谨对称的建筑空间布局。从正阳门一直到太和殿,长达1700m的距离,陆续设计了五座城门和六个风格面积迥异的封闭性空间。这一系列组织室外空间和环境布局的手法,是利用长、横、方等不同形状的园林院落与不同形体的公共个体建筑相配合而完成的,构成了具有不同建筑氛围的封闭性空间,使人们在欣赏中能够有节奏地由一个院落过渡到另一个院落,获得弦弦相应、步步紧扣的空间效果。在这一空间构图的序列设计中,由南至北,前面是相对矮小的大清门,两侧是对称性的廊子,构建出一个低矮、狭长的空间;北端是一个相对开阔的横长院子,矗立着高大威严的天安门。可以说,北京故宫在空间和环境氛围的营造上,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经典案例。

4结语

第5篇

1.1国内节能标准介绍

关于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以2005年4月4日建设部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准,此标准于2005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有关如何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主要的参考依据是于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1.2潜力分析

我国的公共建筑面积在46亿㎡左右,根据资料查找得知:写字楼、商场的能耗费用为72~200元/(㎡年);政府机构的公共建筑能耗费用为110元/(㎡年),虽然我国北方、南方的气候特点不同,但是总能耗相差不大。其中采暖制冷的能耗在45%~65%,如果按照节能标准为50%来进行的话,我国的公共建筑可以实现节能1.35亿吨,可以节省电能1600亿kWh,超过了八亿中国人口的年用电总量。

1.3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进展

建筑节能的展开主要是在北方的地区,但是对于公共节能的展开工作才逐渐开始,北方的采暖地区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运动已经开始,南方地区以及过渡地区,对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也在跃跃欲试,目前已经开始了相关的调研与准备工作。

2典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分析

2.1屋顶节能改造

保温层的厚度对于空调的能源消耗的影响最大,为了选取最经济最合适的保温材料与保温材料的厚度,分别模拟采用挤塑聚苯板(XPS)和硬质聚氨酯板(PU),来进行对于屋顶保温系统的实验,通过两种保温材料下的建筑保温性能的对比,分析适合作为节能材料的类别。XPS板的导热系数比PU大,所以在厚度相同时,采用PU板保温的节能效果比采用XPS板保温的效果要好。

2.2幕墙节能改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公共建筑在注重实用性的同时,更加注重美观性,大多公共建筑的护结构都是采用的玻璃幕墙,通过调查得知玻璃幕墙的能量损耗占整个公共建筑能耗的45%左右,玻璃幕墙包括明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点式玻璃幕墙等,目前新型节能玻璃幕墙已经被开发出来,即为动态幕墙,动态幕墙是一种节能型的维护结构,是由中空玻璃制作而成的,节能原理实际上是构建了一个竖向的通风道,类似于烟囱,空间会沿着垂直坡度而向上或者向下。空气由建筑的顶端排出,带走途经之处的热量,减少公共建筑的能耗。

3国外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先进经验

3.1能耗标准列入节能法规

国外的能耗标准制定分为两类,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分为自愿性标准与强制性标准,通过不同的标准实施不同层级的能耗标准制度,自愿性标准是政府激励居民节约能源的一种鼓励标准,强制性标准是相关产品、设备的最低能源效率的标准,节能法规一般三到五年更新一次。

3.2政府机构树立节能典范

美国的很多法律对政府机构的节能问题进行了规定,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提出了具体的节能目标,美国的政府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会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制定“白宫节能计划”。

3.3政府引导节能与市场结合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属于公共事业,并具有一定的市场性质,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首先政府带头引导全民节能减耗,再经过市场的推进作用,实现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完成,有专业的团队来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进行设计、投资、施工等。

4市场化途径下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思路

4.1政府办公建筑率先引领节能改造

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结合我国现有情况,完成对我国市场化途径下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经济作用下的改造首先要采用榜样示范的手段,形成激励机制,最后由市场来推进其发展运行。政府办公建筑的节能管理是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指南针,示范作用的主体非政府莫属,政府办公建筑的改造在作为风向标的同时,也具有信息源的作用。只有政府办公建筑完成了节能改造,我国的公共建筑的改造才能够具有良好的开端。

4.2建立准确合理的定额与审计制度

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需要依靠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标准技术文件,公共建筑能源消耗定额制度以及公共建筑能源审计制度就属于技术依据文件。在进行技术依据文件制定时,要具有针对性与多层性,对于不同类型的公共建筑制定不同的技术依据标准,如对于建筑面积在2万㎡以上的公共建筑,采用中央空调的公共建筑采用确定能源定额的方式,对于建筑面积小于2万㎡的公共建筑采用能源审计的方式,对能耗进行累计,超出能源定额则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罚。

4.3建立奖惩分明的能耗激励制度

在对公共建筑进行改造的同时,其中首要的任务是建立强制性的标准制度,对具体的节能标准提出严格的标准,使得市场化途径下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拥有法律法规的保障,在备有严格的节能标准之后,还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节能激励奖惩制度,超过节能定额的能源消耗,政府节能执法部门将对其进行累积记录,定期加以改造,实际能源的消耗低于定额的,政府的节能部门则对其予以奖励,建立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证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4.4建立市场化的建筑合同能源管理

目前来看,运用市场途径推进建筑节能改造的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建筑合同能源管理,所谓的建筑合同管理的概念是:愿意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的业主与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签订合同,随后的工作就是专业的建筑节能改造团队来为“客户”实施具体的节能改造措施。推进建筑合同能源管理对于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是必要且必需的,合同能源管理可以完成四项重要的工作,公共建筑能源的审计;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的设计;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施工;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维护与推广。

5结论

第6篇

建筑节能在整个节能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知道建筑能耗在社会整个能源消耗中占到30%以上,建筑节能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节能工作。特别是现有的许多大型公共建筑,数量特别巨大,能耗特别严重。目前,中国每年竣工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约为2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约为4亿平方米。

年初,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联合《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必须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有关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建设单位要按照相应的建筑节能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项目建成后应经建筑能效专项测评,凡达不到工程建设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当今,绝大多数公共建筑有一个共性,就是采暖能耗、空调能耗特别高。在公共建筑全年能耗中,大约60%消耗于采暖和空调,而其中的20~50%由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在围护结构方面,由于此类建筑大多数都要求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因而,玻璃门窗设计得尺寸很大,窗墙比很高,或干脆设计成玻璃幕墙结构。

玻璃与其优良的透光性能和特殊的质感在建筑上的运用是其它材料无法替代的。长久以来,由于玻璃材料本身的特性造成了玻璃自身的保温隔热性能差,不能满足现代建筑所要求的节能和舒适的要求。特别是那些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的大型公共建筑,过去,由于使用了不节能的普通钢化玻璃或普通中空玻璃制作幕墙,该部分建筑的能耗特别高,而且冬冷夏热很不舒适。

随着玻璃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节能玻璃象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真空玻璃的出现超越了以往所有的节能玻璃品种,标志着真空玻璃节能时代即将到来。

二、真空玻璃的基本结构真空玻璃是一种保温、隔声性能非常突出的高新技术产品

真空玻璃是由两块平板玻璃,中间由微小支撑物将其隔开,玻璃四周用玻璃钎焊料封边,通过抽气口抽真空,然后封接抽气口保持真空层的一种结构。为了长久保持真空度,延长真空玻璃寿命,新立基公司生产的真空玻璃在真空腔内还放置了吸气剂。微小支撑物是外径0.5mm,厚度0.15mm的金属环,由于体积微小,对人的视觉和玻璃的光学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真空玻璃的保温原理和结构与保温瓶极为相似,建筑上使用真空玻璃就好象把建筑罩在一个巨大的保温瓶中,保温节能效果可想而知。

三、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Low-E中空玻璃是目前市场上运用较为普遍、节能效果也很好的玻璃品种。

中空玻璃利用了空气导热系数低的特点。从传热学上讲空气虽然导热系数较小,但毕竟是要进行热传导,其它气体包括惰性气体也一样。中空玻璃由于存在着较大的空气传导热量,使得使用Low-E玻璃降低辐射热的最终保温隔热效果大为降低。只有真空状态才能消除热传导,使玻璃的综合传热性能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常规真空玻璃产品系列中的真空玻璃保温。最好的Low-E中空玻璃和充氩气的Low-E中空玻璃的保温。通过对比真空玻璃和中空玻璃不难得出下述结论:

1、真空玻璃热导随着所用原片的有效发射率的降低而迅速降低,中空玻璃热导降低的并不明显。

2、如果Low-E玻璃发射率做得很低,比如0.05以下,辐射热导到了几乎可以忽略的地步,此时再降低Low-E玻璃发射率对中空玻璃来讲意义已经不大,但真空玻璃传热系数可以做到0.5W/m2.k,而充空气的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只能做到1.60W/m2.k,充氩气的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只能做到1.23W/m2.k.

3、就传热系数K值而言,真空玻璃K值只有充空气中空玻璃的三分之一,充氩气中空玻璃的二分之一,在不考虑太阳光辐射的情况下,比如,夜晚,真空玻璃比充空气的中空玻璃节能近70%,比充氩气的中空玻璃节能50%.

4、在辐射热导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真空玻璃热导的主要来源是支撑物热导0.5W/m2.k,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望进一步降低该数值,比如在玻璃强度提高的情况下,减小支撑物直径或增大支撑物的间距都有望大幅度减小热导;充空气(或氩气)的中空玻璃热导的主要来源是气体对流传热和气体导热,为2.1(或1.5)W/m2.k,该数值不可能再有下降。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在保温性能上真空玻璃将超越中空玻璃(或充氩气的中空玻璃)更多。

5、由于真空玻璃的厚度通常只有中空玻璃厚度的一半,因此,真空玻璃的表观导热系数更显著地小于中空玻璃的表观导热系数。真空玻璃可以使用三块玻璃制成双真空层的真空玻璃,热阻增加一倍,热导降低一倍,而厚度在单真空层真空玻璃厚度的基础上只增加4mm,比中空玻璃还是薄。

可以说在保温性能上,现阶段真空玻璃已经大大超越了中空玻璃,将来会超越得更多。

四、真空玻璃的光学性能和隔热常规真空玻璃由两片玻璃组成,真空间隔层对太阳光谱是通透的,间隔层支撑物很小。

新立基公司所用支撑物为环形金属片,外径只有0.5mm,高度约0.15mm,即使按圆柱形考虑,每平方米约1600个支撑物对辐射的遮挡面积只有:1600×π×0.252=0.000314(m2),约占玻璃总面积的万分之三,故支撑物对辐射的遮挡作用可以忽略。

我们知道,建筑上的传热除了要考虑温差因素引起的传热外,还要考虑太阳辐射因素。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的能量与玻璃光学特性有直接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得热系数SHGC(太阳能总透射比)。

严寒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应多考虑冬季阳光的射入,以减少取暖热耗,选用得热系数大的真空玻璃对节能更为有利;夏热冬暖地区,夏季阳光强烈,气候炎热,冬季温暖,应多考虑遮阳,减少阳光的射入以节约制冷能耗,选用得热系数小的真空玻璃更为合理。

五、真空玻璃工程实例

1.天恒大厦工程天恒大厦2005年6月落成,位于北京东直门立交桥东南角,地上22层,地下4层,建筑高度89米,总建筑面积570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5A智能系统的高级写字楼。天恒大厦北侧有一面横隐框竖明框玻璃幕墙,西北角是一面横明框竖隐框,向内与垂直面倾斜15°的三角形玻璃幕墙。幕墙设计和施工单位是江苏省建伟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两面幕墙所用玻璃全部是新立基公司提供的真空玻璃。玻璃最大尺寸为1985×1161mm(矩形),其西北角幕墙由于是三角形立面,所用玻璃很大部分是异形(梯形和三角形)。两面玻璃幕墙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共用去真空玻璃3365块,合4848平方米。另外,大厦各种窗户所用玻璃也全部是新立基公司提供的真空玻璃。窗面积约2500平方米,用真空玻璃共用去1636块,合1540平方米。

天恒大厦玻璃的传热系数(K值)和空气计权隔声量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心检测,A结构真空玻璃K值=1.0w/m2.k,B结构真空玻璃K值=1.2w/m2.k.B结构真空玻璃空气计权隔声量Rw=36dB.天恒大厦幕墙玻璃采用FB双面复合中空的做法,除了能够使K值在NL真空玻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外,主要考虑了幕墙抗风压和人身安全方面的要求。与室内外空气接触的玻璃采用两块6mm钢化玻璃,有效地承受了正负风荷载,室内钢化玻璃还有效防止了人的身体对玻璃的冲击可能引起的伤害并保护了玻璃的真空部分。

2.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工程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落成于2005年3月,是北京市科委重点科研和“奥运科技专项”项目。该项目还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的技术集成平台,用于展示和实验各种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技术产品。

超低能耗示范楼座落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区,总建筑面积2930m2,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新立基公司的真空玻璃产品用于南立面幕墙玻璃和西面、北面的门窗玻璃。该工程幕墙部分共使用真空玻璃72块,合计74m2,最大玻璃尺寸为1982×1200mm;门窗部分共使用真空玻璃92块,合计50m2,最大玻璃尺寸为1356×964mm.幕墙设计施工单位是深圳市方大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门窗制造和安装单位是日本YKKAP公司。玻璃结构见图3幕墙玻璃K值=1.0w/m2.k,门窗玻璃由于在中空层玻璃上用一块低辐射镀膜玻璃代替了普通钢化玻璃,使得K值=0.9w/m2.k.幕墙玻璃考虑到面积较大和承受正负风荷载的影响,内外两面均为钢化玻璃。门窗面积较小,除室内考虑人身可能的冲击使用5mm钢化玻璃外,朝向室外的玻璃未使用钢化玻璃。

由于该幕墙为隐框幕墙,玻璃面积大,玻璃的自重和风压等荷载较大。

六、节能效果试验和分析

1、真空玻璃节能试验2003年冬季,在建筑科学院的协助下,进行了真空玻璃冬季节能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真空玻璃与中空玻璃相比有非常明显的节能效果。

该试验所用真空玻璃为新立基公司的产品,当时常规真空玻璃的K值为1.4w/m2.k,复合真空玻璃的K值为1.2w/m2.k试验是在北京市马家堡选用的两个同样户型、面积、朝向,同一层相邻的两户新建单元房501、502室中进行。该户型的南向房间建筑面积15.12m2,北向房间为10.8m2.外墙为240mm,砖墙加60mm厚聚苯夹心石膏板保温。实验过程是502户的南北钢窗保持原样,仅把501户南北钢窗拆下,换成塑钢窗。这就形成501塑钢窗与502单玻钢窗(南向),双玻窗(北向)的对比试验。试验期间塑钢窗按需更换,分别为中空玻璃(N4+A9+N4),常规真空玻璃(N3+V+L4)、复合真空玻璃(N3+V+L4+A9+N3)。试验的测量元件采用热流计和铜—康铜热电偶测温元件。测量元件布置在窗玻璃、窗框、阳台门肚板和房间的各内外墙上,通过BXSCC-1型便携式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每小时检测一次。试验从2002年12月11日开始采集,至2003年元月9日为止,共取得22昼夜实测数据。试验期间,南向阳台门窗户全部打开,使试验窗直接面临室外气候。房间房门关闭,室内供暖没有控制。

试验遇到北京多年未遇寒冷天气,连续几天下雪阴天,曾测量到日平均气温-7.9℃。日最低气温达-9.3℃的严寒天气。针对上述气候状况,采用南向有阳光,北向无阳光和阴天三种工况来统计试验结果。试验大部分时间室外的平均气温低于节能规范,即北京地区采暖期间室外日平均气温为-1.6℃。

2、天恒大厦节能效果分析以天恒大厦为例,假设该大厦分别采用白玻、普通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热反射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标准真空玻璃组合双中空六种情况,进行耗能比较。并对真空玻璃节能经济效益作估算。

以国内某玻璃企业生产的白玻、普通中空玻璃、热反射玻璃、热反射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和新立基公司为天恒大厦生产的真空玻璃参数为根据进行计算。

结论

(1)从全年节能来分析,复合真空玻璃比其它玻璃节能,最低的达28%,最高可达72%.

(2)北京属于寒冷地区,冬季复合真空充分发挥了节能优势。但夏天节能却不如热反射中空玻璃,其原因是真空玻璃的遮蔽系数较高,但降低其遮蔽系数又会影响室内采光和冬季太阳辐射进热。遮蔽系数应取合适值。从全年节能来看复合真空比热反射中空节能36%.

(3)与其它各种玻璃比较,采用复合真空,可节能、省电、节省电费开支,最低62万元/年,最高424万元/年,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同时由于节能,可节省发电燃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造福人类。

(4)由于节省能源费用,对于单片玻璃,使用真空玻璃当年即可收回投资,即使对于Low-E中空2年内也可基本收回多付出的投资成本。

七、结束语

天恒和清华工程分别落成于2005年9月和2005年3月,为两个工程提供的真空玻璃的生产时间是在2004年下半年。事实上,新立基公司真空玻璃的生产技术在这两年里又有了新的发展,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一,Low-E玻璃作为生产真空玻璃的原片,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南方玻璃集团和皇明太阳能有限公司的离线硬膜Low-E玻璃的辐射率都做到了0.11以下,这为大幅度降低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提高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两个工程NL真空玻璃部分的传热系数为1.3w/m2.k左右,而目前NL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已经可以做到0.85w/m2.k,LL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已经可以做到0.70w/m2.k.第二,研制成功了具有国内专利的夹层真空玻璃,使得真空玻璃又多了一个安全玻璃品种。

第三,真空腔内置入了吸气剂,使得真空玻璃寿命得到延长。

第7篇

首先,土建工程施工之前应当有足够的图纸会审步骤,明确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所应当使用的机械工具、施工的进度安排和具体方案等,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安排与调度,从而保证施工的组织与安全质量体系的完善。其次,应当按照施工进度安排好材料的运送和检验工作,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再次,根据现场具体施工情况,保证钢筋加工、模板加工及各种预埋件的加工,在预制场内进行水电、道路以及各种加工设备的完善,在现场进行放线确认,并精确校准已埋设备,与施工队伍保持联系,以顺利进行交接工作。

2土建施工过程各工种配合协调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作为一个整体的作业任务,需要各个专业之间相互的配合,使各个小作业积极作用于整个工程。各个工种之间工作内容与职业机能有所不同,只有相互理解和配合,才能更好地和谐工作。如果施工企业拥有科学的管理模式也有助于保证施工的进度和工程的质量。建立并健全管理制度,才能节省施工企业和各个工种的工作时间,并保证工程的速度、效益和质量。另外,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对土建施工也有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使其在施工中的作用最大化,才有助于土建工程的施工。加强各个工种之间的协作,需要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安排一个熟悉各个工种工序的人来领导并统一指挥所有的工种队伍,安排各个工种的作业时间以及作业区域。保证从设计图纸到修改再到施工,各个工种之间的配合协调一致。另外,要实行责任负责制,将各个工种的任务责任分派到各个工种,依据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奖赏。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确保工程的整体进度和施工质量。

3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首先,钢筋作为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原材料,要严格关注钢筋的加工过程保证其质量,在使用中要调直钢筋,根据设计图纸的钢筋长度进行切割,尤其要注意计算钢筋的弯曲程度和弯曲长度,在对钢筋进行弯曲加工时,要将所有钢筋的弯点以及对正位置等都加工成型。其次,要按设计图纸要求设定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可以统一都采用保护层垫块的方式来留足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绑扎钢筋时要把头朝里,使其不出现在保护层中。依据图纸的准确数字安排钢筋的高度、范围以及预埋的位置。最后,对于那些在施工中要特别注意操作的手法,以避免钢筋受力变形。

3.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在顶板模板安装时,首先要具体分析顶板模板安装的施工方案,结合实际的情况和工程特点以及施工的要求和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作出决策。当采用双层涂膜的胶合板做面板的时候,就要采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作为支撑系统。在梁柱模板安装之前要用全站仪来作详细的观测,用锤球进行垂直定位。确定制作模板的材料及尺寸后,做好加固处理。

3.3砖砌筑工程施工技术砖砌筑工程施工之前一天,要用水湿润砖,使其水分含量保持在10%~15%之间。砂浆料中水泥应当控制在±2%,砂应当控制在±5%以内,在使用砂浆搅拌机时,将搅拌时间控制在1.5min以上。砌砖之前的每次盘角应控制在五层以内,要注意砖层和高程控制杆皮板之间的角度。使灰浆接缝的大小合理,水平的灰浆接缝均匀。在一切都符合施工要求之后,再进行挂线砌墙工作。砌砖时应使用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瓦工施工方法,也即满铺满布、充分挤压的操作方法以此保证砖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

3.4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要严格依据设计和施工的基本要求进行配制,保证原材料的综合性能指标。在使用时应当关注当地的环境、气候,确定运输路线、运输时间等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水胶比,保证混凝土的良好质量。确保钢筋和预埋件的数量、位置等合理,并清除地基上的淤泥和杂物之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应提前在底层填加类似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的水泥砂浆,采取由低向高进行分层浇筑的方式,避免浇筑过程中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过程中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发生移位和变形等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应当采取不间断地浇筑混凝土的做法,以确保混凝土的完整性,并确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表面的光洁和平整。混凝土的振捣技术有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棒相结合的方式,也是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分层下料和分层振捣的工艺有助于确保每层的厚度。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法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振捣作业,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并确保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足够,能够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可以成为一个整体,如果利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就必须确保每层的浇筑厚度小于50cm。当将下层混凝土振捣密实之后再进行上层的浇筑,一直进行到梁底。混凝土是在水泥和水发生水化反应时产生凝结作用而形成,混凝土养护技术有自然养护、标准养护和热养护等三种方法,它是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的初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来构建一系列延缓水化反应作用的基本条件,也为混凝土的自然硬化提供必要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养护时间应在14d以上,应当根据建筑工程基本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法,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应当利用草帘、薄膜等物品覆盖,并在其上定时浇水以确保表面湿润。

4土建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的应用配合

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也应当积极地做好相互配合的工作,达到共赢的局面,建设出质量优良的建筑工程。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厂之后,应及时封存施工的机械设备,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零部件的丢失或者机械设备的损坏等情况。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认真了解和比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功用,应用于具体的施工范围与施工重点,并指派具体的人员进行管理,使用之前必须经过管理人员的审批和同意。另外,施工管理人员还要严格管理建筑工程所申报的机械设备运输的吊装计划,并据此制定计划书,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管理机械设备。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及时检测预留的孔洞位置、标高以及截面,在各项检测均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5结语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质量;监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造福子孙后代,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质量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施工中的核心问题,是决定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任务不断增加,在精品工程不断涌现的同时,出现的豆腐渣工程使国家蒙受重大损失,给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工程项目质量是决定工程建筑成败的关键,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心,它直接关系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随着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建筑施工管理规范的逐步完善,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结合近几年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体会,对房屋建筑的施工管理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和质量管理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看法和具体管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建筑工程一般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中施工,因此质量事故的发生总与自然环境,施工条件和各级管理机构状况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紧密相关。

无证设计,超标承包,违章施工,违反建设程序,不按规定招投标以及勘测不精确,地质资料掌握不详细,处理方案不佳,构造设计不当图纸计算不精确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发的重要原因。不按图纸施工,随意改动图纸,操作质量底下,施工混乱等也是容易造成事故。

更有甚者偷工减料,选择建筑材料劣质或假冒产品替代,比如劣质的钢材。

在传统设备管理体系中,设备管理在设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的维修方面,很少注意到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制造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

二、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

1.一些施工企业看重效益,不看重质量,低价购买一些不合格的钢材如地下小炼铁厂、黑工厂生产的罗纹钢或圆钢,或者是从废品回收站买来生锈钢材,致使钢结构强度和韧度达不到要求。这些材料若用在居民日常的平房建造中,由于这类住宅往往采用一层四合院结构,顶部不再承重和负载,一般不易发生问题,但如果用于楼房建筑,就容易出现断筋、开裂、墙体变形等质量问题。使用的砂子杂质含量大。一些施工企业为省工钱赶进度,一是以次充好,该用石砂时不用石砂,而用价格稍低的石粉代替或掺杂部分石粉;二是砂子不上铁筛,连大带小,一齐拌入混凝土中;三是砂子中泥土含量太高,不经水洗,直接用于施工。这些做法导致的问题是混凝土强度不够,取样打压后,不符合要求,用在基础上容易诱发桩基偏位,基础下坠,用于顶部时发生顶部开裂渗漏现象。水泥强度不够。从2008年起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325#水泥,可是一些企业见利忘义,抓住水泥市场紧缺的机会,只顾产量,不管质量,生产的水泥名为425#,实际上连325#的标准都达不到,致使灌筑的顶20天都拆不了模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2.施工人员未经正规培训。偏关县建筑市场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农村,大部分只是小学毕业,有的虽然初中毕业,但知识水平相当于小学文化水平。据调查,90%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是典型的“放下镰刀拿起瓦刀,放下锄头砌起砖头。

3.配筋不足。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在施工中,配筋间距大,配筋率小,就容易造成混凝土构件开裂,出现墙体或顶部裂缝质量问题。施工管理不善。施工中由于管理人员少,管理不到位,致使水泥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导致水泥强度降低,性能改变,或钢筋淋雨生锈,影响与水泥砂浆的结合牢固度。墙体砌筑施工时,干砖上墙,致使砖块与水泥沙浆的和易性下降,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在施工中使用木模板和竹条模板,造成水泥泥浆流失,砂石间胶结能力下降。

不按工程量计算所用材料,水灰比变大或拌制混凝土时水泥比例降低,出现露筋或表面不光洁问题。震捣不密实、不及时、不均匀、水灰比太小,导致浇筑的混凝土松散,内有气泡或孔洞,造成局部凝力降低,形成渗漏隐患。混凝土养护不足,导致混凝土中水泥固结缺水而不能充分水化,造成混凝土质量整体下降,大大降低强度。

三、结合自己工作经验的一些建议

第一,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人员,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IS0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自己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施工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企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项目经理合格与否是保证项目管理成败的关键。提高项目经理队伍素质,第一是实行项目经理资质认证制度,要经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实现人尽其才;第二是实行项目经理答问制度,对任何工程的投标或承包施工,都应由评委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提出问题让项目经理回答,再根据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是否中标或承担施工;第三是加强对项目经理的跟踪管理,通过详细、全面的资料,全面反映其管理水平,并运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把外部压力变为内部动力,促进项目经理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三,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通过教育宣传达到降低或减少事故的发生,要严防为赶工抢工而忽视安全生产。不能以牺牲安全生产和工人性命来换取工程完工和经济效益。做到警钟长鸣,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员工的安全观念、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者的责任、安全和健康操作程序和规程、防护及防护措施、健康和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估,应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

四、结语

目前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随着相关制度的推行,将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实施长效管理;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增强企业质量管理的自觉性,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程海英.建设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4,(4).

第9篇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以及工程招标管理体系。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招募一些值得信任的企业进行工作,这不仅对政府的城乡建筑施工投资预算起着重要影响,还决定了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和水准。在这一点上,要建立严格明确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体系,明确规定对工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下面从工程建设从事人员、建设公司自身与材料要求进行阐述。

(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以及施工技术管理监察体系。人员工作能力以及施工技术水平是影响施工预算的重要因素。施工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期间,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工作质量的监察,因此,在检查过程中监察人员要充分监察精确数据,不能允许误差过大情况的出现。注重施工人员的素质审核。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技术层面的工程师,还需要施工过程中的工人对施工方案进行严格的施工落实。必须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考核,全面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保证施工设计人员符合国家施工人员的工作技术掌握要求,加强施工监督和人员交换班监视,不能忽略施工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由人员过失造成的施工漏洞,以此来严格控制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中的人力资源雇佣成本预算。

(2)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与施工材料的质量把关。企业的预算工作是否完善是由经验来说明的。建立健全公民建筑施工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度,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质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外许多有着良好的内部结构和监管制度的公司对国内的公司制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适应市场需要的公司内部运转结构和模式,致力于各个项目之间的责任联系,促进各个项目环节之间组成的整体效果。让每个项目都有专业的经理人员进行负责,采取各个项目之间互相监督的方式和手段,督促项目经理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起由权威有规划权责明确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和来源的严格把关,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材料都应该是明确得到国家质量安全认证的合格产品,施工单位要定期更换材料供应厂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以确定施工预算能够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顺利促进施工完成。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成本构成以及特性摘要。现阶段国内的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主要由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工器具购置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前期准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及建设期货款利息等花销项目组成。工程特性就是指该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需注意的影响和性质。建筑施工期间工程师应充分考虑天气因素,掌握天气信息,雨水霜雪等都会对施工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工程师应加强防护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保证施工材料不会因受到任何破坏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施工完成效果。其次,加强地基的稳固工作。地基的稳固与否关系到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长短,地基稳固工作没有做好,很有可能导致墙体破裂等问题。如果在建筑施工的预算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就很有可能带来二次修理等问题,加大了预算的开销,影响施工后期审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结语

第10篇

甲方管理施工进程时应细分各方管理责权,只有权责清晰才能在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传统的大爷式管理已经成为施工管理的一大陋习,最理想的项目管理模式应该是工程质量符合甚至超出工程使用需求,工期充分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满足双方的经济效益,才能真正形成合力。甲方应派代表采用随机抽查法检查乙方是否按图施工,如施工存在问题,则应立即通知乙方返工,由乙方造成的返工应由乙方负全责,但需注意交涉期间应通过监理方进行。其次,严格检查乙方建设过程中是否有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为,如发现乙方用劣质建材,则应立即使其停工整改,视情节严重性或降低乙方等级,或吊销乙方资质证书。因乙方施工问题而导致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情况应按照规定勒令乙方进行修改,如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还应由乙方赔偿,构成刑事犯罪的应依法追求其责任,提高甲方的监管力度,使乙方按照规定要求从事生产工作。

2协调监理单位各项技术和甲方整体规划

明确监理单位职权,甲方应授权监理方开展监理工作,赋予监理委托范围内的各项建材使用与建设质量检验权利、建设进度监管权利、工程款结算符合的确认权利与否决权利等。权利交接后甲方应密切关注监理方的工作情况,比如工程质量检查是否严格,甲方应采取抽查实测方式检验监理方的工作,如检验结果不达标应勒令监理方督促乙方更换相关建材,或依《建筑法》条款追求其刑事责任。甲方应组织监理方定期召开监理例会,由设计、施工和建筑三方代表出席会议,商榷、研究工程造价、质量和进度等问题,监理方应担负记录职责并将会议内容收录在案。监理方不仅应提出涉及甲乙双方利益的问题,同时也要协调甲乙双方利益,以期尽早解决问题。

3着力提高甲方自身水平,促使其管理效率最优化

甲方在投资、质量和进度方面的管理应从以下环节入手:(1)着力提升甲方人员的管理能力,组织甲方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甲方工程师的管理能力。(2)深入研究合同细则,降低工程造价。工程合同管理应从合同谈判的初始阶段开始,直至保修日结束为止,强化实施阶段的管理力度,合同执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合同的履行成效,以便于日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这关系到甲方能否掌控主导地位。同时应像管理人员灌输合同管理概念,一切控制、管理程序都应按照合同的约定条款进行。(3)强化内外协调性,各个参建单位好比水,甲方则是一口大碗,如何做到水放于碗中使各方利益均平稳是管理的关键之处,也是难点所在,要想做到一碗水端平,就应管理好甲方人员,挖掘管理者的潜在资源,使甲方真正成为畅通、高效的信息集成中心,使各方信息的传递能够准确、通畅,使各方的工作能够得到其他部分的配合,并最终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4)落实项目责任制,甲方不应像守财奴一样凡是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就亲力亲为,这样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理,也会消耗甲方的精力,使各方围绕甲方的指令疲于奔命,笔者认为,甲方在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下放给各方权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各方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提高各方的工作热情。(5)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强化甲方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人力资源始终处于最主要地位,任何优秀的措施与机制都需要人力操作才能完成和实现,尤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机防手段永远无法满足管理需求,此时就愈加突显人防的重要性。甲方员工必须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此才能保证管理的实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协调甲乙双方的对立关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

4结束语

第11篇

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包括施工、市场、政策、人员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一)施工施工因素是影响

建筑工程造价最为直接和最显而易见的因素。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和设计策略是基于建筑工程设计图而制定的,因此要确保施工质量,首先要确保建筑工程设计图和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相符,这一要求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行高质量施工的基本前提,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现场情况高度相符,则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节约施工中因工程设计不足或设计缺陷问题导致的后期设计调整和修改设计图等额外消耗的时间、工程量和费用等,同时也有益于合理控制建筑工程施工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价值水平。

(二)市场市场是影响

建筑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其主要影响通过施工人员、材料、机械、工艺等市场价格的变化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会对建筑工程造价造成不确定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前必须合理分析建筑工程市场中人员、材料、机械、工艺等的市场价格走向,以期尽可能合理的预估未来时间段内建筑市场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加合理的进行建筑工程造价,为建筑工程的实践施工提供合理的造价评估,发挥出建筑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真实有效价值。

(三)政策政策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极为重要

在规模和影响力较大的建筑工程中,及时准确的关注相关行政部门出台的政策,不仅能够有效规避行政政策对建筑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可能借助行政政策中有利部分为建筑工程提供方便,为建筑工程建设中增添助力和减少阻力,从而节约了建筑工程中相关公关费用的消耗。具体在建筑造价实践中要根据相关政策严格管理设备台班费用、人工费用和定额单价等问题,从而有利于规避行政政策对建筑工程实践造成不良影响;而合理争取相关行政政策给予建筑工程提供的优惠条件或扶持措施,则可以帮助建筑工程降低开支,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建筑工程整体价值的高效实现。

(四)人员建筑工程造价中人员因素的影响直接而重要

人员因素的影响会涉及到建筑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而不单独存在某一个环节。人员因素涵盖的范围主要包括设计人员、造价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在建筑工程实践中的活动,而相关辅助人员在建筑工程建设实践中的表现也会对建筑工程实践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无论是关键环节的在职人员还是普通环节的辅助人员,他们的职业表现都会对建筑工程造价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建筑工程造价过程中要合理兼顾建筑工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术素养,要尽可能做到和工程实践中人员配置情况相符,避免造价和实践不符,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实践价值。

二、建筑工程造价降低的措施探析

(一)进行限额设计

在建筑工程造价中进行限额设计,有利于高效降低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有效避免建筑工程造价中出现脱离建筑工程实践问题。建筑工程限额设计的基本概念是立足获批总概算对建筑工程总体设计做合理有效的控制,简言之,就是在进行建筑工程总体设计时进行限额控制。进行建筑工程限额设计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立足于建筑工程总投资额度之上,对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进行限额管理,不仅有效的控制了设计中出现的浪费和不合理现象,同时也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总设计的有效完成,避免单一设计环节占用过多设计费用问题。总体而言,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开展限额设计,有利于借助建筑工程本身有限的人、财、物资源高效实现建筑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设计优化合理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有利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工程整体价值。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必须建立在细致周密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之上,并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制定目标明确的方案优化策略,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不合理不科学的设计部分进行优化调整。在具体操作中,基于建筑工程造价优化目标,对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过高费用和过度强调优质工艺等问题进行合理剖析并做出方案优化处理,以期在建筑工程设计优化中做到质量和价值相符,将一切不立足工程实践的问题清除干净,从而有效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三)强化控制建筑施工环节

1.实行成本责任制

在建筑施工环节实行成本责任制,具体实践中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领导责任管理团队,通过将建筑施工的成本责任分解,把建筑施工成本控制问题具体到相关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等身上,立足不同岗位不同工种所在施工环节占据的施工成本设计成本,强化成本核算,并对施工实践和成本责任进行合理分析论证,判定责任人工作效果。而在成本责任制实行过程中,因为成本控制目标和责任明确,工作人员往往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完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目标,从而切实现降低建筑工程造价的目标。

2.成本差异化考核

建筑工程施工实践中施工成本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预算成本、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之间通常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差异可能归属于有利差异,也可能归属不良差异,因此在实践中进行成本考核,必须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及时有效的反馈相关信息,进行差异化成本考核,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不合理成本考核问题出现和影响相关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问题,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并可能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工程造价的降低。

3.进行标准成本施工

建筑工程产品价格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取费、材料结算、预算单价和预算定额等规定,为了降低建筑工程造价成本,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尽可能科学的编制建筑施工方案,并对施工方案做进一步优化处理。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中,必须合理兼顾施工预算、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施工条件等,而后立足施工方案合理划定建筑工程施工的标准成本。

三、结束语

第12篇

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众所周知,由于建筑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其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作业通常都会在露天环境下实施。正是基于此导致了建筑施工现场具有人员流动大、联合作业工种多等特点。在此复杂的环境下作业极容易引发触电、物体打击、高空坠物以及坍塌等事故。但是在此环境下,施工方的安全防护设施并没有按照安全施工表配备。建筑施工通常将生产利益作为其首要任务,严重忽视了对安全措施防范的投入。同时,在施工现场中还存在一些使用不合标准的电箱或者是胡乱安装配备的电箱。施工现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

2、施工责任不明确。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企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也具有与之相匹配的安全责任制度。但是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的情况来看,并未起到实质性的效果。甚至有的施工单位具备完善的施工制度,但是安全责任完全是模糊不清。同时,有部分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安全责任落实这一方面并未按照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在安全责任方面不仅不考虑时间因素,也不考虑项目的实际因素。同时,还不会考虑人员变动等原因。施工单位关于责任落实的实际情况不能与时俱进。正式施工单位在责任落实方面存在这么多的问题,导致其在实施责任方面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等问题。而导致这方面的深入问题就是施工责任不明确。

3、施工工序不科学。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想施工质量获得理想的效果,就应当严格按照施工的工序来实施。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工序存在较多不合理的现象。有不少的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抢进度,不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不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导致的结果就是建筑施工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对策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不仅会影响施工的正常操作,同时还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因而,针对此种情况施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施工管理。

1、增强安全施工意识。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提高施工人员与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将直接关系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但是如果建筑企业与施工人员在尚未充分认识到安全重要性的情况下,安全施工仍然处于缺席状态。针对此种情况,建筑企业应当从上到下,加强对安全意识的树立,专门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施工的培训工作。经过此项工作就能够提高相关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

2、做好监理工作。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监理工作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施工中必然会涉及到与原来设计或者对建筑工程做出调整的部分。监理单位应当在此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监理人员是业主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桥梁。加强监理工作还能够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建筑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

3、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在建筑施工之前应当充分做好施工准备。管理人员通过组织协调控制建筑施工的具体情况,将建筑工程的项目完成。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有目的的组织协调控制能够为施工环境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就能够对建筑施工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进行很好的调配,协调各个工程与工序。

三、结语

第13篇

(一)关于建筑施工管理的前期准备环节分析

众多周知,不同的建筑项目其具体建设目标和复杂程度以及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都不尽相同。所以说,在每个工程施工的前期我们都必须要认真分析整个建筑工程的建筑目标躲在。针对目标做好必要的统筹工作和技术支持工作,这项工作要具体落实到细节上。笔者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对于物料和人力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说,我们在进行整个建筑工程资源配置的时候要找寻必要的平衡点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为施工单位节省开支。这是增强施工企业自身素质和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

(二)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1、要建立系统完善成本分析体系。所谓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体现一部分的内容也正在于此,我们要建立真个建筑工程的成本分析体系,这是一个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预测的必要环节。具体来说要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具体的成本分析体系建设:一方面进行必要的成本综合性分析,这是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之间的比较工作,是进行降低成本的核对工作;另一方面是对个施工组织之间性成本比较工作,以便推广成本节约经验。

2、完善材料管理方法,进行必要的材料成本控制。材料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指出最大的环节,一些大型的安装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可达到总成本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所以说,如何降低材料成本是我们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三)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1、制定进度计划。应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合同中的工期,编制出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这是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在制定进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其它种种因素对进度计划的影响。如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自然条件变化、材料供应变化、业主违约等等因素的影响。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及时对施工进行词整,并对进度计划进行必要的补充.以保证建设顺利进行。

2、组织进度计划的实施。施工进度计划经监理及业主审批后严格执行。施工单位要与监理及业主保持密切的沟通,定期向监理及业主报告工程进展情况,对监理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指令和赶工要求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监督各分包单位的工作,及时协调各分包单位的施工配合,合理的调配人力、施工物资和资金,并确保到位。

3、控制施工进度的有效措施:第一,组织措施:落实项目经理部各级管理人员的分工、职能和任务;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各个部分、各个阶段的进度控制目标;制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定期开好调度会议;健全进度记录和报告制度;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第二,经济措施:及时向监理和业主报告施工进度,申请进度付款,争取按时取得支付签证;做好自身的财务管理,控制成本。预测流动资金的需求,合理调度资金。第三,信息沟通管理措施:在内部要及时收集实际施工进度数据,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措施。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建筑行业如果发生事故,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体系中我们所要进行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策略。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的重要问题,这个环节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思想上要提升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防护意识;二是从实际技术上进行施工安全常识的普及。在笔者多年的工作研究经验中,一直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主要宣传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政策。在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每个人的心里。因此,笔者在这里要在此呼吁,施工未动,安全先行。

三、结束语

第14篇

关键词:建筑质量施工管理

0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4方面:①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生产要素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②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③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④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1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1.1成本最低化原则。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1.1.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1.1.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1.1.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1.1.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1.3质量控制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样就能精简人员,事半功倍。其次,应充分调动人的能动性。再次。绩效评估是调动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方法。另外,绩效评估对简单的工作相对容易一些,像一个工人砌砖的质量、钢筋绑扎的速度是很容易进行衡量和比较的。而对复杂的工作绩效评估就显得作用不大,比如解决一个工程难题,就很难用时间、质量等指标进行评估。综上所述。人的控制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

1.3.2材料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材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第15篇

(1)建筑工程管理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在二零一二年五月一号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法规,这套法规还是比较完善的,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后来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受到地区区域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法律法规的实施不能对每一个地区的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产生作用,有些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管理中仍然无法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不明确,无法真正的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因此,问题依然存在。

(2)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认识不够深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新时期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显露出来,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够深刻,对于管理工作普遍都是忽视,重点都放在施工技术方面,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人才等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经常会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3)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建筑工程体制的不够健全。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工程管理水平要求更加严格,但是由于我国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行业内没有形成专业的管理组织和机构,行业内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很是缺乏,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培训也是滞后,这些对于工程管理的水平和管理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制约。

2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

(1)建立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基本保障,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涉及到很多专业很强的问题,组织建立再到实施必须要由资深的建筑学科的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一同参与,同时,由于国外的建筑行业从技术到管理都较为先进,因此,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先进的理念,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综合结合,只有将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设置,才能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2)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有了工程质量保障体系,要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作为施工单位来说,要按照工程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体系更加的科学系统。

(3)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第一,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制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与项目管理责任是不同的,将施工工作的完成与施工成本责任的施工挂钩,确立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制,不仅施工管理人员要有这样的意识,同时施工人员也要有相应的责任,只有做到项目成本的精打细算,才能控制好施工成本。第二,施工项目分包的成本管理,建立施工分包对于项目部之间的劳务合同关系,施工对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现场实施的相关标准要受到项目部的监督管理。第三,施工队伍的成本控制要由施工队伍自己管理。

(4)提高管理部门的执行能力。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执法不严的现象,建筑市场的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为了避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作为政府,必须要完善相关的运行规则,只有以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确保法律规范落实到位,建设单位的质量只有在法律法规为依据而强化执行能力,重点加强建设单位的工程建设程序,在对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监督手续、竣工验收等方面继续严格的监督,才能提升管理部门的执行能力。

(5)创新工程管理理念。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不是以旧换新,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的理念进行完善,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工程管理工作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对原有管理理念以及实施,实现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在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创新需要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作为依托,那么在创新过程中要避免刻意的追求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而是要找准发展方面,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建筑行业需要结合,创新发展的速度要掌握适中,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逐渐的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的创新理念。

(6)统一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安全是建筑工程重点工作,没有安全就没有工程质量一说,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将工程质量与安全系统结合,无论是在查质量时还是在查安全时都要兼顾安全和质量,保正安全不达标的就不进行质量验收,质量不合格的就不进行安全达标评定,这样增强了工作力度和强度,并且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化,使得监管工作由被动局面转化为主动局面,大大提高了监管水平。

(7)加强工程信息化管理。当前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带来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了工作效率,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工程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以及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及时的信息,并且提供参考意见,这是高效的辅助手段,也是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同时,信息化系统可以掌握工程全方位的情况,包括施工进展、成本控制,然后进行分析,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及时的决策。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