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医药化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从中医药的角度来看
有机化学是药学研究与药物应用的有力工具。用于临床上的大多数药物(包括合成药、生化药、天然药等),其主要成分几乎都是有机化合物。因此,合理使用各类药物,充分发挥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避免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这都需要我们了解及掌握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性状。有机化学同时也是中药研究与创新的必备手段。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继承与发扬中医药在治疗疾病的优势与特色,深入研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与应用中药的特长,开发与创新临床上有效的中药新品种,是我国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临床上使用的中药方剂组成成分复杂,同一种中药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其所起的功效不同,这与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有关,可以说一种中药自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复方。比如:中药的配伍,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组合使用。在熬煮中药的过程中,药与药之间发生了某些相互作用,其实也就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使中药材中原有的主要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而结果是有的增进或减低了原有药效,有的则抑制或消除了毒性和烈性。因此,弄清每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对临床用药是多么的重要。这也就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有机化学的又一原因了。
(2)从化学学科的分类上来看
有机化学在大化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大化学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在大学的课程安排中,都是先学习无机化学,然后再学习有机化学,最后学习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即没有有机化学的学习,是学不好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化学还是中药相关专业学生考研的一大必考科目,考研的同学只有在学习有机化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优异成绩,从而成为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关键。由此看来,无论是从有机化学的历史上、从它与生活的联系上,从它在临床用药上、在中医药的研究领域上还是在大化学中的作用上、在学生考研上,它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2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有机化学虽然知识点多、记忆困难,但是只要你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它不是问题。
2.1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本职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1)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有机化学体系中,各部分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对某些知识不了解,那么在学到与之相关的知识时就会特别吃力。例如,醇、醛、酮这几章节的内容没学好,后面再学习糖类化合物这一章节时就很吃力。因为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糖类是多羟基醛(酮)及其缩聚物和它们的衍生物,糖的结构中含有醇羟基、醛基和酮基,它同时具有醇和醛、酮的性质。因此课堂上能不能跟随老师思路,不错过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2)老师在课堂上会反复的强调某些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而考试恰恰不都是考重点难点么?如果掌握了这些,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应该就不成问题了。(3)老师教学多年,不管是在知识层面上、解题思路上还是在常见错误分析上,经验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我们的大学教师,他们大部分都是优秀的硕士、博士甚至是教授。在课堂上,老师大都遵循着这样的古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古训必定有它的道理。老师除了传授给我们知识外,更多的是传授给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经验与方法,定能学好有机化学。
2.2课上做好笔记至于笔记
我建议大家记些老师强调的重难点、解题思路、方法以及例题。不懂的课下可以问老师,即使将来忘记了,还可以再复习。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做个有心人就显得特别重要,也许这就会成为你学习有机化学更好的捷径。
2.3课上、课下积极地记忆“记”即记忆
与数学、物理等理科相比较,“记忆”对有机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方法。这是由于化学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当然不能死记硬背,而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找出不同的记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有理解记忆、有意记忆、联系实验记忆、对比记忆、归纳记忆、趣味记忆、记错记忆等等,这么多方法并不是每个都适合我们,我们要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做好实验我们都知道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因此,要想学好有机化学就必须先要做好实验。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动手,不要眼高手低,而且要学会观察。前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曾在他的实验室的墙壁上写着6个发人深思的大字:观察、观察、观察!瓦特由于敏锐的观察而看到“水蒸气冲动壶盖”进而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由此可以看出观察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有机化学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实验不仅可以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反应,从而更轻松地记住反应。
2.5学会思考柏拉图曾说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华罗庚曾说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发明,都是和发明者深入看问题的方法密不可分的。可见在学习知识上,学会独立思考很重要,它会使你对知识有更透彻的了解。尤其是有机化学,更要学会独立思考,要能从个别想到一般,从现象想到本质,从特殊想到规律。
2.6培养信心与兴趣以上的学好有机化学的方法
蒙医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蒙药学专业是实践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专业。本专业是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经过长期的临床试验,从事药物及其制剂的设计、制备和分析检验、新药开发及药品注册、合理用药、药品营销等工作的实用型药学人才。精选课程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了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创新的核心。教材是教学内容重点部分,好的教材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根据有机化学的基本内容丰富、理论复杂而深刻、实验性较强、与不同专业和多门学科互相交叉的特点,必须把教材的选择和教材建设做好。有机化学的内容丰富而复杂,需要结合专业特色认真挑选有机化学授课内容。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特征性地引入蒙药的有机结构,化学成分,结构鉴定等的实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系统总结,将学过的知识串起来。蒙医药学教育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不断与现代医药学、中医药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准备精彩纷呈的教学内容,首先在准备每一堂课时,教师都必须为保证所授知识的准确性而翻阅足够多的参考类书籍,并在讲课当中以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掌握内容,并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教材,丰富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意识。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学科的专业,在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选材上需要注重专业特色,选用与之适应的教材内容和讲授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比较容易地接受知识,掌握要领。另外,尽可能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时代性。
二、教学方法
1.学生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需要一个衡量标准,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为主要学习方法,定期的教学考核很有必要,它可以有效地体现学生的知掌握情况,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考核中应注意选题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除一些有机结构性、常识性的题目外,其余的应该贴近现实学习过程进行拟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课堂中做习题、短时间的试卷测试、实验操作等,鼓励倡导学生对有机化学创新与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考核指标主要有出勤情况、课堂纪律、完成作业情况、实验课中的操作能力及学习积极性等几个方面。教师结合教学情况做好考核记录,课程结束时进行各章内容总结及每章之间贯穿起来整体总结,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定平时成绩。同时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考核方法,鼓励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蒙药学专业的学生进大学前一直是蒙语授课,蒙语授课和汉语授课转换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多媒体上多做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图表,让学生慢慢适应汉语授课。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只有通过多媒体慢慢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课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加一些与蒙药学专业相联系的知识,在教学中,列举一些与蒙药学的药物结构、药物分析和用途、药物合成等有关的实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联系到蒙药学中去,为将来从事蒙医药学研究的学生打基础。
3.合理使用双语教育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机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课时的多少也不一样,专业侧重点应当有所区别。双语教育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双语教育是指在学校里使用第二种语言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指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主要是英语)传授非语言学科知识的教学。有机化学教学本身有很多特点,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的有机化学教学又有与众不同的特殊性,尤其是对蒙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殊含义。汉语、蒙语,英语相结合的有机化学教学对蒙药学专业的未来肯定会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三、教学与蒙药学科研相结合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想教好有机化学这门课,一定要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可以说是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化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学生在课堂中获取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消化、理解和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学科教学改革及现代科研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既要发扬蒙药学的专业优势,也要应用现代教学与科研的先进方法和手段。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化学实验加深对有机化学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这个过程中更准确更全面地掌握知识。只有将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和应用知识。随着我们国家教育系统的完善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在课题研究实践中不断思考问题、激发创新思维,锻炼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能力,这也是促进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结束语
[关键词]医药无机化学开放性实验探索与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我校鼓励教师利用现有的师资、仪器设备等资源,以生动、有趣、创新的项目,吸引学生参加开放性实验。
针对我校的专业设计特点,作者尝试将“药用氢氧化铝悬浊液的制备和检验”引入开放性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实践研究,探索出开展特色开放性实验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一、突破传统实验教材的束缚,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放实验项目
与生产、生活及学生的专业相结合,可增强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趣味性、新颖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研究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了寻找合适的实验项目,我们鼓动学生一方面广泛查阅资料,另一方面仔细留意平时接触到的与药品有关的一些无机化合物。最终选定“药用氢氧化铝悬浊液的制备和检验”。这个实验项目很适合本校专业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氢氧化铝是简单无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学生都比较熟悉,但用于胃药的氢氧化铝要求是胶状的悬浊液,药品与工业品的质量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制备符合药用的产品,很值得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索。
二、指导学生广泛查阅资料,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做好预习
查阅资料可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和寻找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可促使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查阅专业文献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查阅资料可设计多种实验方案,能够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为学生能在同一实验中体验独创性,增强开放性实验的多样性和研究性。由于有关药用氢氧化铝制备的文献都是专利,在我校图书馆无从查取时,指导教师建议翻阅一些无机化学教材,了解了普通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然后再根据此药品的特征是胶体,查阅相关胶体制备、胶体提纯及药品检验等书籍,学生们最后设计了四种药用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案及其相应的提纯及杂质检验方案,并做好了预习报告及其它实验准备工作。
三、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和配制药品
药品的选择和配制是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学会自主选择和配制各种浓度的试剂。通过掌握溶液配制的各个环节及试剂保存、标签制作等实验技巧,让学生全面掌握了实验的全过程,提高化学实验的综合素质,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懂得爱惜药品,还让他们学会用实践探索的方法追求科学真理。在此次实验中,学生熟悉了电子天平、恒温磁力搅拌器等仪器的使用,了解了加速固体溶解的各种措施,掌握了不同精确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并经过多次实验尝试摸索出了各反应试剂的恰当浓度。
四、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实验手段,尝试不同的实验仪器
在实际科学研究中,我们常因受具体的实验资源的限制,需选择不同的实验仪器和不同的实验手段,或需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对实验仪器进行改造。训练学生在同一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实验手段,使用不同的实验仪器,可让其掌握不同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它们的优劣之处,能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况,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源进行科学实验研究。在此次实验中,为了达到在碱液逐滴加入时反应液保持在约60℃下被充分搅拌的实验要求,一些实验小组使用恒温电动搅拌器;一些用恒温水浴锅和玻璃棒;另一些则采用最简陋的装置,使用盛水的大烧杯、电炉和玻璃棒,教师指导学生将采用不同实验手段制得的产品进行比较,评出此实验的最佳使用仪器及其最佳工作状态。
五、引导学生正确的实验心理,制造快乐的实验气氛
学生在进行探索性的开放性实验时,由于没有成熟的实验方案可依照,没有教师的详细讲解,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经验不足等因素,会遇到比平时实验更多的困惑,甚至会出现实验彻底失败的情况,常缺乏对实验失败的心理准备,所以指导教师需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引导学生用“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辨证思想从看似失败的实验得出一些宝贵的经验或异常的发现,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科学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将消极情绪转移到积极的探索热情中去。实验成功时,教师要“趁火打劫”将他们暂时的喜悦转化为对该学科及该学科实验的浓厚兴趣。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实验心理,是全体学生快乐地进行开放性实验的保障。
六、引入团结协作机制和竞赛机制
在开放性实验中,适当地引入一些竞赛机制,如小组竞赛、个人竞赛等方式,设计一些竞赛内容,包括实验操作、实验设计、产品质量、创新思维等,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小组竞赛的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个人竞赛的方式能充分施展学生的个人聪明才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开放性实验中找到表现的机会,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互相欣赏的习惯。在本次实验中,为了能在小组竞赛中取胜,同学们自主选出小组长统筹工作,进行成员分工协作,没有出现平时实验的一人动手其他人袖手旁观的现象,还涌现出几个实验做得特别十分出色的学生。
七、组织召开实验总结会议
认真做好实验总结工作是完满完成科学实验研究的必需环节。在这次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先内部进行讨论,总结本次实验中的成败,对实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标出自身的特色,提出新的实验构想,然后在实验总结会议上进行汇报讨论,最后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新的期望,或提出下一步实验构想。还指导学生按照研究论文的标准做开放性实验报告,内容侧重于实验的设计、问题分析、实验方法、数据分析、实验结论、小组讨论、新的实验设想等。通过实验总结会议,学生提升了对实验的认识。
八、调节师生的主被动教学关系
中医药学是中国第一大发明,其意义远大于我国指南针、纸、印刷术和火药等四大发明。中医药学是中国的原创性医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全球化的发展,中医药在我国医疗界占据市场己十分紧迫,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势在必行。中医是最具特色的文化,要想做到真正的中西医并举,还是要靠我们这一代中医药学子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让中医药改变现状,超越现在,真正深入人群、走向世界!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优势
“神农尝本草”,自古以来,中医药有着悠久历史,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优势有目共睹。中医治病求本,中药不良反应少,很少产生耐药性,这些种种却鲜为人知,由于对中医中药的了解不够,使大家对中医药产生很多偏差的认识,中医药的优势应被广大群众所了解。中医过去在疾病治疗中总是处于从属地位,患者经常是走过很多家医院、做了全套的医疗检查、治疗未果,才想起中医。在2003年的“非典”中,中医对于这种病因不明,来势汹汹的疾病,通过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等屡获良效,中医彰显了它无穷的魅力。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办法防治“非典”,不仅疗效确切,而且费用大大节省。不仅在“非典”中中医药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接下来几年发生的甲流、龠流感中也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中医药对生命活动的认识,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把握人体复杂体系的有效途径。中医药学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认知方法及其个体化诊疗体系,反映了整体医学的特征。中医药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符合人体生理病理多样性的特点。中医药浩瀚的经典医籍,是人类生物信息的巨大宝库。
近年来,国家也对中医药的发展高度重视。我国已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制剂40余种,一批新的科研成果的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屠呦呦老专家的获奖,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至今在医疗保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世界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是由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决定的。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学术界、产业界所重视。进一步认识这些特色和优势,并在实践中加以发挥极为重要。
二、新一代的中医药学子如何使中医超越现状,走向世界
(一)要做到和中医“谈恋爱”——热爱中医,不离不弃是学好中医的重要前提。
只有真正的热爱中医,对中医时刻充满爱好与兴趣,才能有所收获,学有所成。纵观中医史,几乎所有的名医都是在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中、在长期深入的实践探索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学习中医,没有对中医的热爱,学习过程中就找不到情趣,就会味同嚼蜡,就无法把中医学好学透。这个比喻打得好,要和中医“谈恋爱”,这样,就会觉得对中医有了一份责任,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最伟大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把中医发扬光大,不仅要超越现在,更要超越过去中医所取得的成就。
(二)重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学好中医的基础条件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学好中医的基础,虽然对于初学中医的人来说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可能是枯燥的,难懂的,但是当你跨过这个坎儿,真正走入中医这个殿堂的时候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医是神奇的、博大精深的,她是瑰丽的宝库。现在有一部分人忽略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殊不知,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熟读《内经》,学好中药等这些基本课程是为以后研究发展打下的奠基石。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不可能有新的突破。
(三)跟名师,多临证——学好中医的必备条件
中医理论课程固然是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但是如果仅仅掌握好了理论知识,而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照样不会看病。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这是知识来源、作用以及提高的途径和规律。学习中医犹需如此,只有回归临床实践、所学才能被验证、巩固,才能获得新知,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从而推动中医发展。
(四)中医药学子要有时代责任、创新使命、民族情怀、国际视野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的研究能更本质地阐明复方作用的物质基础,发掘出中医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以探索复方制剂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复方是一个有层次和结构的有机整体,其作用和化学成分并不是单味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各成分的综合效果[6]。因此,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并指导临床实践是中药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中药选取选亳州售中药饮片,经副主任中药师鉴定。配对见表1饮片经常温干燥,分级粉碎2遍,过80目筛,防潮保存。
1。2 样品制备称取单味中药生药粉10。0 g,”对药“中每种成分各取10。0 g,用纱布包扎,分别放入250 ml烧杯中,加入150 ml二次蒸馏水,放在电热套中加热,沸腾后调节温度使之微沸,60 min后停止加热,将溶液过滤后分别得中药单煎液及药对组合的水煎液 表1 对药组合与对照组合的药物组成”对药“组合[7,8]对照组合苍术、白术 苍术、钩藤砂仁、白豆蔻 砂仁、茜草紫菀、款冬花 紫菀、土茯苓黄芪、甘草黄芪、苦楝皮天门冬、麦冬天门冬、钩藤羌活、独活 羌活、蒲黄半夏、天南星 半夏、蒲黄。
1。3 测量方法取30 ml上述中药水煎液于50 ml烧杯中,室温下测其pH,然后分别用0。1 mol·L—1NaOH溶液、0。1 mol·L—1HCl溶液滴定,每加入0。1 ml酸或碱测定1次pH,共加入3 ml酸或碱。计算加入一定碱液或酸液后溶液的pH,并计算溶液缓冲容量β(mol·L—1·pH—1)。
2 、结果
作者:梅全喜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建设
为了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科管部门必须加强科研基础工作的管理,并帮助科研业务部门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强研究室管理,建立实验室(研究室)工作制度①进入研究室(实验室)时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无菌研究室要穿隔离衣、帽、口罩。②研究室内要保持清洁整齐和肃静,不得存放非实验用物品和私人物品,不得高声喧哗谈笑抽烟。③一切物品要妥善保管,贵重仪器设备不可随意挪动,、贵重药品试剂应有专人专柜保存。④工作时要集中精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记录操作过程、数据、计算式和结果,记录字迹工整清晰,保持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可靠性。⑤下班或实验结束时要检查仪器,整理物品,搞好卫生,关闭水阀电源,确认无异常方可离开。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同时要方便科研,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经费由科研处统筹管理,并接受学校计财、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科研经费的使用应做到有计划地使用,坚持专款专用,合理使用,定期检查,节约有奖的原则,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逐级审批手续。对于取得立项资助的课题组应给予立项奖励,一般单位都是对科研项目立项根据来源不同,按不同比例提取经费,用于课题组的立项酬金。如某大学制定的立项奖励规定:凡是获得立项的课题根据资助的级别不同可分别获得资助金额不同比例的现金酬金,国家级项目20%;省级项目10%;地、市级项目5%。科研经费落实后,科管部门、财务部门应协同课题负责人一起研究制订经费使用计划,使科研经费充分合理地得到利用,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可采用“科研经费卡”的办法来管理,即由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发放科研经费使用卡给课题负责人,课题组负责人根据需要凭卡申请购买仪器设备,领取实验材料,报销科研旅差费用等,经费卡上应注明课题名称、负责人姓名及本年度经费数额等。各部门发放物资和报销单据后应在卡片上注明支出款数,这样既便于科管部门管理,又利于课题负责人在经费使用上做到心中有数。科研经费的使用亦应建立逐级审批制度,科管部门应根据课题经费总数额的多少而制订出申请支出额的大小分级审批制度。项目经费不允许课题组以外的人员使用,不得用于与课题无关的开支。科管部门应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如发现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超支使用等应立即停止经费使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予以纠正。严格经费总额控制,课题开支原则上不得突破下达的经费总额。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经费或专项补贴的项目,由课题组提出申请,科研处进行审核,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报上级计划主管部门予以增补,或通过其他途经予以解决。所有科研项目必须按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对已结题、评审、鉴定或验收项目所留存的项目经费余额(除本单位资助基金外),应提取一定比例奖励课题组人员。如某大学规定课题结余经费40%继续作为项目主持人的科研经费,转入其新科研项目的启动,60%作为项目研究人员工作酬金发放。实验动物管理制度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中药科研也不例外,而且实验动物的条件合格与否对研究结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合格的动物实验室(包括开放系统、半屏障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制订实验动物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动物实验的质量,使之早日达到国际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实验动物管理制度应根据国家科委提出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草案)》和卫生部制定的《卫生系统实验动物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中有关实验动物管理的精神,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订,它应包括动物房的设置与管理,实验动物的来源与供应、饲养管理,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职责,动物实验前后的处理,消毒隔离,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的控制等制度。另外,对动物编号标记,抓取固定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技术等要有详细的规定。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建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科研仪器设备是医院开展中药科学研究的主要物质条件,为了保证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防止器材损坏、积压和浪费,必须加强管理,各单位应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严格制订出以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计划、预算、采购制度要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和科研计划来制订科研仪器计划、预算、采购制度,并报有关领导批准后实再采购。要实行专人采购、责任到人,采购回的仪器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从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出发,积极引进和更新一些先进仪器。购置仪器设备必须先做好调查研究,避免盲目采购,防止浪费和不适用。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必须根据各种仪器性能制订出相适应的操作规程,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熟悉仪器性能,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者不能操作仪器。仪器使用、维修、保养制度①仪器使用前必须熟悉该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②贵重仪器应由专人使用,并建立贵重仪器使用登记卡,并实行使用登记、签名制度,以示负责。③仪器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性能,发现问题停止使用进行检修。仪器使用时,应轻取轻放,用后应以干净的软布或专用工具擦净仪器,盖好布罩,检查电源是否关好,各种开关旋纽是否回复原位。④仪器及其附件应由专人保管,应有固定放置位置,仪表、衡器、量器应定期校验,合格的应贴上合格证,并规定使用期限,到期再行校验。其它仪器也应按规定要求,定期检查,并做到防潮、防尘、定期上机械油等保养措施。⑤仪器用完后要清洁去垢,各种附件,电缆导线放回原位,防止接触水、盐及腐蚀物品及气体,经常保持各种传感器的清洁。⑥如仪器发生故障,应由专门技术人员检修,不懂机器构造原理者,不准随便拆卸。⑦建立器械检修卡,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型号、厂牌、安装启用时间、使用单位、保管人等项,每次检查或修理后,应详细在检修卡上注明故障原因或现象、检修情况、结论或意见,以供使用时参考。
科研课题管理
一个科研课题经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后,科管部门和药学部分管科研的主任即应向课题组下达好“计划任务书”,应做到组织、计划、措施三落实。分工负责严格明确科管和科研责任制,科管部门负责人和药学部分管科研的主任,要有明确分工,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并组织科研工作的实施、科研协作工作以及协调财务、后勤供应、人事调配等工作。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保证课题组长负责制的实行,课题组长对课题的实施及完成负有全责。签订合同凡已立题并实施研究的课题均应由医院或科管部门与课题负责人签订责任制合同。获得科技基金资助的课题必须由批准资助部门与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签订合同,协作课题应由协作双方签订合同,以明确各自的任务、责任、成果分享以及违约处理办法等。并经各有关单位领导的批准和签字盖章。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对重大的、关键性的课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倾向性支持和保证。定期检查每季度或半年要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检查的内容:研究进度情况,取得哪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还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等。若同时有若干个科研课题而要对比检查时,可采用下面方法进行检查评价。检查方法: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①计划执行情况:按原定计划完成年度任务或超额完成;②经费使用情况:按原定计划使用无超支挪用无非正常开支;③科研协作情况:开展科研协助是基层医院早出成果的有效方法[3],课题组人员学科结构合理、协作好;④仪器设备管理情况:有专人管理、有使用及维修记录元人为损坏;⑤科研档案管理情况:规范准确完整有专人管理有固定存放对各个科研项目进行评分,计出总分,得分多者为科研项目的完成和管理情况好的课题组,应予以表扬和奖励。得分少者为科研项目完成和管理情况差的课题组,应予以批评,同时应根据存在的问题及错误,帮助其解决和纠正。总之,医院中药科研工作是整个药学科研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医院药学全面转型的新形势下,加强医院中药科研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医院药学工作中,科研工作将成为主力军,科研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药剂科在医院中的地位[4],因此,加强医院中药科研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药学技术水平、提高药剂科在医院的地位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异域文化;认知能力
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广泛和深化,国际交往的空间不断扩展延伸,这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它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在于使学生对异域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加强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从中获得英语语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交流需求,真正成为融通多元文化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异域文化的内涵
所谓文化的异域性,实质上是跨文化交际中一方对他方文化的一种解释。异域性并不是一种性质或状态,而是对他方文化感知和解释的结果。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异域文化”可理解为“英语语用国家的整个社会方式。”这一界定的范围比较宽泛,既涉及日常生活方式和习俗,又涉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英语教学既要关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文化,还要注重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价值观念的文学艺术、思想流派、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认知是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根据学者对文化认知内容的划分,大致可分为观念文化、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已达成共识。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交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交际的能力)。美国语言学家Timonthy Light在《现代外语教学法》一书中说:“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一种语言的文化习惯,那么他就不会使用那种语言,尽管他的语音、语法都很好。”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应有的英语知识,但却不能很好地应用到交际语境之中,成了“哑巴英语”,缺乏适应社会发展的英语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异域文化植入,即直接把外国文化内容作为语言教学材料,或把外国文化中具有文化特异性内容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等作为必要的补充,是达到语言教学目的的关键。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也就是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语言知识、语言技能不是唯一的学习内容,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域文化的范围,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不断接触异域文化,感知异域文化,体验异域文化,培养他们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
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体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艺、宗教、习俗、礼仪、道德、伦理、心理、思维方式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中国加入WTO过程中所形成的中美两国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方式、决策过程时,要让学生了解中美两国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存在差异外,还存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教师如果不能有意识地激活这些知识,没有意识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就无法认知异域文化,无法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无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阅读不同的英语报刊,涉猎各种形式的外国文学作品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再将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学语言,更要学语言背后的文化。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进而培养对异域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促进异域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有机统一,激活异域文化英语教学中的异域文化导入同语言一样,是后天习得的。课堂除了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该成为学生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传授异域文化知识最有意义的方法是解释说明。每节课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如地理知识、历史事件、宗教信仰、文学作品、节日庆典,乃至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服饰、饮食、聚会、出行等,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和教材紧密相连,很大程度上能够激起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实践证明,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比对英语语言本身更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抓住时机运用异域文化背景导入教材的篇章学习。在讲解“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一课时,笔者先简述了感恩节的由来,由此引出圣诞节、情人节等一些西方国家的节日庆典。西方人庆祝圣诞节,除了互送贺卡、装饰房间、购买礼物外,还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如孩子们喜欢把长筒袜挂在壁炉上,他们相信圣诞老人会坐着雪橇,赶着鹿群,通过烟囱,在圣诞节的凌晨把他们渴望已久的礼物放在长筒袜里。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制作圣诞卡片、描述圣诞老人的形象等方式为学生认知异域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知不觉地认知异域文化。
一、深入了解、精心搭配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往往是邻近的几人编排为一组,这样只是强调了小组讨论的外在的集体形式,却没有注意到组与组之间差异,组内各成员搭配是否合理协调。这样的分组不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也不利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发挥。在分组时,教师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课堂讨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看全体学生或大多数学生是否都积极参与进来,要特别注意调动和鼓励“后进生”的积极参与。在小组安排上尽量使成员在性格、个性特征、学业成绩等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突出它的异质性。研究表明将每组学生优中差的比例控制为1:2:1较为理想。这样的混合分组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可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小组讨论创设最有利的条件。
二、充分准备、精选问题
师生合作式的课前准备是讨论方法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它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准备工作。
1.教师的准备
课堂讨论是通过教师命题来引导学生认识、探索和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思考能力的。因此,命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确定好课堂讨论题目是确保讨论成功的第一步。
1.1讨论的问题要利于解决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讨论的问题不可偏离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教师在确定课堂讨论题目时,要力求选择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力求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以此作为突破口,带动整个教学内容。如在“原电池”的学习中,可以就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①铜片上的气泡是什么气体?该气体是怎样产生的?②电子是哪种金属失去的?电子是否通过溶液流到铜片上?这些问题均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经过讨论后,学生对这一重点知识也就理解透彻了。
1.2讨论的问题要符合教材或学生的实际情况
讨论问题的确定,既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提出的问题既要有讨论的价值,又要有讨论的基础和条件。课堂讨论还要注意选择带有普遍性的难以理解和容易混淆的问题作为讨论题,这样容易吸引全体学生,引起大家的兴趣。
1.3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部分老师在组织同学讨论时,没有提出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即使提出了一个问题,也不是属于那种开放性的,而往往是封闭性的只有一个标准化答案的问题。这样同学们只要略加思考就能回答了。从本质上讲,唯有我们的讨论话题是多元的,但又是得到大家认可的,在讨论的基础上集中的答案才是有效的。例如让学生讨论辨别浓硫酸和稀硫酸的方法,最少的同学找出了5种,最多的同学找出了18种。这就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层面的差异性。
2.学生的准备
学生在讨论前的准备是保证讨论取得成效的基础。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有:①充分做好讨论前的预习,如认真阅读教材,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初步感知,并注意收集相关资料;②对老师提前布置的论题,要通过查资料等方法去初步分析,寻找结论,做好发言的准备。如:在学习“硫酸”前布置以下预习题:(A)初中已经学过硫酸的性质,为什么现在还要重新学习?(B)稀H2SO4为什么具有酸性?具有哪些酸的通性?(C)浓H2SO4如何稀释?(D)能否用金属和浓硫酸反应制氢气?(E)浓H2SO4和稀H2SO4比较有哪些特特殊的化学性质?(F)H2SO4有哪些重要用途?与其性质有何关系?
三、适时启发,深化讨论
组织讨论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学生开展讨论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把握火候,选择时机,进行启发点拨,使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启发学生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如在“盐的水解”学习中,让学生讨论“CH3COONa溶液为何显碱性?”,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很快做出结论:c(OH-)>c(H+)。显然,这样的讨论就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对此,可启发学生层层深入,直达目标:①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有哪些电离平衡?②到底是什么原因使CH3COONa溶液中c(OH-)>c(H+)?③Na+离子为何不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在课堂讨论中,一定要发挥好老师的主导作用,切不可放任自流,要让学生围绕所学的知识,所探索的内容、问题积极地去思考、交流,因此教师的“导”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如同“放风筝”,要让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飞翔,就必须要抓好手中的线,只有这样风筝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表现在诱导――疏导――引导――指导上。
对外汉语教学理念文化差异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综合国力增强,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和应用力调查报告》上,汉语被排在第二位,仅次于英语。“汉语热”的日渐升温,同时暴露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很多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语言结构系统和文字的学习掌握,却忽视了文化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在交流中因对交际礼节、民俗民风、历史沿革等文化因素的缺失,导致表达不得体、理解不达意的尴尬。因此,将文化教学引入对外汉语教学之中,选择恰当的文化教学手段,提高外国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对外汉语的教学意义
对外汉语教学是指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培养、训练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对以汉语研究、教学和翻译为职业的学生则必须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多半是成年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爱德华?安东尼说:“语言的背后是有故事的,并且语言不可以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基础形态,民族文化对于语言的约束性是非常明显的。民族文化的差别,发展文化的轨道在语言中会留下深深的印记,民族文化对语言的约束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达范围;另一方面,是表达方式。并且民族语言也反映出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民族文化对语言有着非常强烈的约束性,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语言也影响着地方文化。正如爱德华?安东尼在《语言》所表示的方法是,“语言是一种文化功能”“语言的内容,不用说是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的词汇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文化史和语言史沿着平衡的路线前进是完全正确的。”语言自身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自然载体,渗透了大量的文化内涵。并且人是使用语言的文化的缔造者,是一种高级的文化产物,不可能摆脱文化之间的约束。
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
人类在情感与思想上表达的方式不外乎就是语言,在这个社会中语言的表达是无法取代的,就像是字、词组、语法等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构成所谓的语言系统,不管是语言还是文化,它都必将是人类社会所必须的,是我们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体现。由此可见,在对汉语教学的进程中加入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时,可以使得学生了解并喜欢上中国的历史文化,这样能够更好去理解并运用汉语。可见,文化的差异是在语言学习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很难的到突破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最为根本的特征就是文化的学习与语言的学习是要有一定的统一性。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这个语言进行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并且通过语言学习、推广并且传播这种语言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进程中,通常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在语言上有些用法使得学生总是会弄不懂或是含糊其辞,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学生不能够进行完全的理解与掌握。也就是说,语言的核心就是词义,并且基础是词汇,而且词义与文化的关系最最为密切的,可以说词汇也就是表现着民族特有的文化精神的一种特殊语言结构的方式,在词汇结构中文化内涵的发掘也是需要花费很打的功夫。在对词汇的内部结构上看来,汉语的词义与词形中的关系要比西方中的表音文字是更为紧密,在汉语的词汇中一些词形是直接来表示词义的,可以说是包含着较为丰富的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的特征中,其固定词组与习惯语的作用是突显的,成语典故大都是与民族得习惯与心理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吕必松先生曾说过:“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就必须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因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使用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时,在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汉语词汇和语音以及语法的规则,这样使得学生能够在交际进程中的表达完全符合语言要求的规则要素外,还要帮助并且使得他们充分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和这种特定民族文化背景所产生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特征,能够让他们口中说出来的话非常得体并且有效地传递心中所想的信息。
三、对外汉语教学要求
1 医药档案的起源、形成与管理
1.1 医药档案的起源
出土卷于是出土医药档案的重要内容,其中以敦煌出土卷子数量居多,敦煌医学卷子的很大一部分保存收藏于海外。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了封存九百余年的近五万卷六朝和隋唐五代时期写录的卷子书籍,现称为“敦煌遗书”,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是二十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这批珍贵文物在发现后不久即大量外流,其中以英人斯坦因和法人伯希和盗劫的卷子(今编号为s和p)最多,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院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医经残卷有十余卷,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脉经》的片断及《玄感脉经》、《明堂五脏论》、《五脏论》和《平脉略》等。
针灸残卷有六卷,包括《新集备急灸经》和灸疗图等。
本草残卷有七卷,包括《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龙530卷,现藏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首残尾全,基本完整。《本草经集注》卷一,内容 包括弘景序、序例本文及陶注。抄写时间,一说据卷末所记为唐开元六年(718年);一说据不避唐讳及实物考证,为六朝写本。
医方残卷有三十余卷,共录方近千首。其中,有的题有书名,有的为唐人选录署名医家的医方,大多则不知书名及撰者。
藏医卷,是1983年罗秉芬和黄布凡编译出版的《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经藏医学家强巴赤列审订,内收敦煌石窟出土的用藏文抄写的四卷吐蕃时期的藏医文献。
2.3 以石刻为主的地面遗存的医药档案
石刻,是先在石头上写字再进行雕刻来传播知识的一种载体。在石头上刻字是原始人的一种风气,至今能见到的有石窟、摩崖石刻、石碑乃至庄重的“石经”。
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碑刻题记23600余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魏碑和初唐楷书艺术的代表作品。窟群中的“药方洞”洞壁上载有治疗40余种疾病的民间验方,用药150余种。摩崖石刻也是传播医药知识的方法之一。位于广西桂林南溪山的刘仙岩上,以粗健的楷书,书刻了宋代宜和年间,当地防治岚瘴之气所致病的药方“养气汤方”的来源、组方、煮服法与治疗效果。石碑传播医药知识较多见,四川绵阳李杜祠的石碑上以隶书为主,书刻了汉代名医涪翁隐居涪水渔父村时曾用针石治病取效的情况。北宋医官王惟一为铸造针灸铜人模型,首先辑写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不久将它用清秀的楷书写刻于石碑上,内容含十二经、657个穴位,供后人抄录流传,洛阳兴国寺的一块石碑上,用楷书刻写了宋代无际禅师留传后代的“换骨丹”药方。由于石碑上的宇可以不断地拓片流传,故为后来印刷术的发明打下了基础。
2.4 以编研成果形式保存下来的医药档案
档案汇编虽不是档案原件,但由于是根据档案编研而成,因此可以与档案原件具有同等原始性意义,它们也可被列为直接遗存。
论文摘要:本文旨在当前高职学生对英语目的语文化了解严重缺乏,高职类学校及老师时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认识不足,而英语交际的重要性经常会由此导致文化休克的情况之下,分析了培养学生目的语国家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意使高职的学生英语学习达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真正目标。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世纪,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人、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切使得我国与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学生理所当然把英语看成是走向社会、进行对外交往的必要工具。而过去对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仅仅定位在听、说、读、写、译技能层次上,现在看来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国际交往中,由于人们的交际背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思想方法、观念、心理、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就造成文化差异。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与风俗习惯,不可能进行顺畅、有效的交往。没有了这种交往,社会的封闭只会阻碍经济的发展,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因此,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首先意识到培养学生目的语国家文化意识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敏感度,避免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由于目前高职英语的教学仍是传统教学法,只停留在对单词字面意思的解释,对语法规则的枯燥无味的讲解,课后练习还是背单词、课文,做试卷。学生学习毫无兴趣可言,更谈不上学习积极性,这就造成一连串的不良影响。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对单词、语法的讲解与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交际礼仪、历史地理结合起来,就能大大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良好的学习动机,因为这种文化知识的学习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学习方法与途径上,都与单纯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机械学习有本质区别。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了解了月的语国家的文化,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也促进了语言的学习。比如:我在讲到句子:Are you married?时,我就说到,在国外婚姻状况是一个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要涉及到这个话题,要不会引起很不愉快的结果,甚至会导致合同、谈判等的失败。而我们中国人相互之间交谈时总是会问到:How old are you?Are youmarried?How many children are you?etc.这些都是外国人交流时忌讳的话题,这就是中西文化的差别所在,我们这篇文章是面试所以就涉及到询问个人基本情况,这是场合与要求不同。于是我又补充了:never married, separated, porced, engaged, widowed,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吸收知识,接受目的语文化的教育。
二、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英语教学不单纯就是语音、单词、句子、文章、语法等的语言教学,它应该还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教育。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结合自己每一节课的特点有意识地导人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真正掌握这些字、词、句的特定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涉及到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科技、文学、艺术等等,学生一旦掌握了它们,就大大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并且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他们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理解能力。比如:听力对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为了提高听力他们就到处寻找原因,毫无章法地加大听力的量,结果收效不高,他们没有想到这与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情况的熟悉程度密切相关。考查学生的听力,其实是对他们的英语水平、知识面、以及对这些知识综合运用及分析能力的检验。又如: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说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很扎实,语法学得很透彻就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恰恰相反,由于他们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给他们的阅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为一个民族的作品总是和这个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离开其中一方谈另一方都是不切实际的,任何语言都是由它所处的文化编织而成的。只有对目的语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真正掌握文章的精髓。 三、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交际对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有著名学者用Global Village来形容全球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频繁。而全球各国的文化存在很大差异,这就给人们的交流造成巨大的障碍。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communication,占一先生认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其功能角度来看,应分为两种一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际时,不直接影响传递信息的文化因素,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交际文化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而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如果犯一点语法错误本族人倒是可以原谅和宽容的,但如果犯得是文化错误,有时性质就比较严重,甚至于让外国人难以接受,往往会导致谈判的失败。而据调查在与外国人接触、交往过程中,文化错误远远高于语法错误,这些错误集中地表现在价值体系的冲突和文化习俗上,这样很容易造成交流、接触双方的感情上的尴尬与不愉快。比如:一位从美国来上海教英语的女教师,去了人民公园的“英语角”。回来后有人问她观感如何,她面带不悦之色说:“我好像去了一次海关或警察局,因为他们总问我’What’s your name?How old,you?What’s your husband do?Howmuch do you earn in China?”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还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在与外国人的交流过程中学会得体地使用语言。只有培养了学生对地位、角色、态度、目的、观念、礼节习俗等方面的文化敏感性,才能有效地克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文化方面的差异直接影响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习惯方式各不相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很有必要有意识地导人文化知识,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其语言理解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有助于学生对中外文化及其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
摘要:当今人类已经走入“地球村”时代,人类之间的交往已经关切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历史课教学不只是学史.鉴今,而且还要弘扬人类历史文化与文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理念,因此,历史课教学以和平文化为主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当代中学历史课教学应以和平文化为主流的必要性
1,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史鉴今是历史课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目前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的基本现状似令人忧虑,多数教师只是泛泛讲述某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就事论事,对于该历史事件有何深刻的内涵与现实影响,或给中学生以怎样的启示等方面做得很不够;相反,有的教师即使想挖掘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但是不正确的教学论、世界观给中学生以极大的伤害与误导。如在对“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这一历史事件的讲述和现实愈义的挖掘上,以不同的语言和观点来处理,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后果。
一种讲述是片面强调联军罪行,这会使学生形成狭胜的爱国主义观点和民族复仇主义,盲目排外。这不但影响当前的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更不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第二种讲述是片面强调外国实力强大,这会使学生形成崇洋的观点。中学生的鉴别力较差,听了这种论调的讲述,容易在心里造成妄自菲薄,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甚至衣、食、住、行都讲究洋化丧失了民族自茸心和自信心。
第三种讲述:八国联军侵入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我们痛恨战争,希望和平;同时,我们更要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样才能不被欺辱,才能维护世界和平”。这第三种讲述,较客观,教学观也较正确,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爱国激情、位憬和平、向往美好的情感,培养中学生的和平发展观点。这才是我们所倡导的主题思想。
在历史教学中,弘扬和平文化的主旋律和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从上面列举的三种讲述不难看出,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以不同的教学观去讲述,会使学生形成截然不同的历史观,对他们身心成长起着积极或消极作用。一个历史事件有不同的层面,对于中学生来说,很难全面、准确把握某一事件的性质、影响,而且他们世界观尚未成熟,分析、观察问题的观点极具易变性,如果以一种片面、消极的教学观去引导他们,在其抵制错误力极低的情况下,他们会毫无防范地接受这种片面观点,一旦这种观点被他们所接受,在他们个体中产生的影响又是很深远的,因为中学时期又是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因此,当前中学历史课教学必须以和平文化为主流。
2,是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要求
中学历史课教学要强调和平文化,以和平文化为主旋律,不但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更是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要求。在《教学的使命一一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宜言和行动纲领)一书中指出:“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倡导国际理解教育,导通过全面教育来促进和平与民主,重申了“和平文化”的思想,反对战争和暴力,并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过去那种“只教权力史而不教知识史,只教战争史而不教文化史”的局面。又指出“和平文化是一种广泛的、多层面的和总的概念,它意味着要有各种文化、意识形态和信仰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接受的精和平文化是信息的集合体,是一种道德,一种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为人处世和作出反应的方式。
3、是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当今世界已是“地球村”时代,国际关系已不是单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的关系,而是全人类的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与自然界的关系,而是全人类的问题。因此强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应尽责任和义务,也是涉及每个地球人生存与发展的前提。
二、如何弘扬中学历史课教学的和平文化
1、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更新中学历史课教学内容,树立和平发展的历史观,以历史的“和平文化”为主流。如果我们不顾及中学生的实际认识情况,不顾及当今人类和平发展的现状,大讲特讲权力之争、暴力战争等一些所谓“斗争文化”问题,那么就势必在中学生圣洁的心灵上打下暴力、复仇、争斗、、尚武等烙印,这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都是不利的,他们会用一种不健康的手段和观念来搞宗派、搞权术、搞争斗等,不利于形成和谐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同时对中学生本身来说也不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特别是在当今改革开放接纳外国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成果时,以及国际间团结协作谋求共同发展时,强烈的民族复仇心理会对此造成极大的心理障碍,这与当前经济发展、和平共处的国际大气候相违背。
2、我们应在历史教学中适应时代需求和中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加大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知识史、文化史和发展史的含呈与比重,并贯以和平发展的理念,让广大中学生了解到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革命传统,了解到世界各国的文化文明和科学技术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以及各国人民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这样不仅充实了广大中学生的知识含量,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激情、热爱人类文明的激情、热爱和平的激情,从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药学专升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
学生基础存在着较明显差异,对药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针对这一特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偏重补充、巩固药学专业基础知识,并增加综合性课程的比例,即以药学专业知识为主干,以化学和基础医学为基础,以外语、数学、计算机为基本手段,重点讲授药学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和前沿性内容。全日制专升本的学制为2年,其中还有一个学期为毕业实习,真正只有3个学期的课程学习时间,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安排十分重要。根据药学专业方向的需要,可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天然药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天然药物化学、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等设为专业必修课;并增设生理学、临床医学概论等基础性课程;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化学学科,在专科期间已学过,也是入学考试的考察科目,不必重复开设,可适当增加化工原理、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艺设计学等学科课时;同时,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文献检索能力和综合技能,开设英语、文献检索、计算机、医药数理统计等应用型和综合性课程。另外,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以中医学和中药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大学,可将中医药学相关知识如中药学、中医学概论、中药炮制学、中药商品学等课程设为公选课,让学生根据兴趣选修,利于他们结合药学与中药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特色和所长。教学模式由于专升本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应改变以往单纯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可借助录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多种教学技术,开展问题式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增加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讲授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科的当前现状及发展动态,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重点培养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例如,药剂学课程中讲授靶向制剂章节时,课堂讨论后老师要求学生选择一种靶向制剂,围绕其辅料、制备、优点和不足等,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论文,并以PPT的形式进行课堂汇报,通过小组答辩、教师点评的形式予以评价。此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巩固了相应的知识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组织能力。实验课的教学则可融合药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把药学各专业课程的独立实验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性实验。例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制备,通过分组,分别完成药物化学部分合成阿司匹林原料药、药物制剂部分制备阿司匹林片剂;药物分析部分检测阿司匹林原料及片剂的质量、药理学部分进行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生物药剂学部分开展药代动力学和稳定性研究等。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衔接,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提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也对每一门课程的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为他们步入社会、更好地开展岗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药学专升本毕业论文导师制的开展
由于目前大多数药学高等院校往往提前一年甚至一年半进行毕业论文的导师选报工作,而此时专升本学生刚刚入校,在校时间较短,不知道导师的专业方向,导师也不清楚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相互间缺乏了解,造成了专升本学生难以找到适宜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因此,学校在专升本学生进校后应给予学生与导师充分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网站上导师的相关信息、与导师的见面会等方式,使学生与导师间相互熟悉,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自愿选择导师,导师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考核,合格后开展论文指导。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选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进行文献查阅、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论文撰写等一系列工作。由于此时专升本学生也正在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可结合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课堂上寻求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而导师也应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依据毕业论文计划表,要求学生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等任务后进入实验室;同时指导学生在毕业环节合理安排好毕业课题、实习、考研等的时间,协助解决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地完成学业和就业。
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重庆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4130
国内刊号:50-1176/R
邮发代号:78-2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作者:李冬雪,徐益君
[关键词]中医药;科技发展;现状
[收稿日期]2013-09-16
[通信作者]*李冬雪,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Tel:(010)88225159,E-mail:lidx@cncbd.org.cn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当前,中医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范围内对中医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本文围绕政策环境、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科技成果等方面,梳理了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基本现状。
1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技发展,政策环境逐步改善
“十一五”以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来促进中医药的科技发展。2006年,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加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中医药理论传承和发展为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的技术方法和标准规范体系,提高临床疗效,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加强中医药工作,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到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2012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等,里面均涉及了发展中医药的内容。
各部门也大力协同,了很多相关规划及文件,推动中医药科技的发展。科技部2007年1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列为优先领域。2010年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到发展中药产业,提升中药工业,改造中药商业,培育中医药知识产业和服务业,将中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大健康产业。2020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点、布局合理、区域化协调发展的中药科技产业基地。2011年,科技部又陆续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等,均把中医药的发展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2年下半年连续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共列举了16项重点任务。
可见,近些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纷纷制定了各种规划及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为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大环境,也是中医药能够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2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持续增长,但同生物医药的其他相关领域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经费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在2007―2011年间保持逐年增长趋势,研发投入经费总额由2007年的188295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3399807万元[1-5],增长了约17倍,尤以产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最快,见表1。
表1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各部分R&D投入经费数
Table1R&Dfunds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万元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1650828106143681200823076396041959842009263525114820804220103536455674174144201139390667063293711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2.2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研发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中医药学科的R&D课题投入经费与其他生物医药相关学科相比差距较大,中医药学研发投入经费只有临床医学研发投入经费的约1/3[1],见表2。
表2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生物医药相关学科R&D投入经费数
Table2R&DfundsinbiomedicalfieldinR&Dinstitutionsanduniversityin2011万元
排名学科研发机构高校1生物学2596142263232临床医学621652263303基础医学37923988944药学61188566115中医学与中药学39390667066预防医学与卫生学36984215447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7281138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2.3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与化学药品制造业相比差距较大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中成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经费为3293711万元,不到化学药品制造业的1/3[1],存在较大差距,见表3。
表32011年生物医药各相关产业R&D投入经费数
Table3R&Dfundsinmanufactureofmedicinesin2011
排名分类2011年R&D投入/万元所占比例/%1化学药品制造业1044223255.322中成药制造业329371117.453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业265449414.064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248614013.17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年)“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且研发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3.1研发投入人员总量增长较快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医药领域的研发投入人员总量从2007年的18578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35597人年[1-5],增长幅度达91.6%,增长较快,见表4。
表4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
Table4R&Dpersonnel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ield人年
年度研发机构高校高技术产业200724558703742020082774106671366020093402104991546420103647109891045820113897117051999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2012年),研究与开发机构“按学科分组的R&D课题”、“按学科分高等学校R&D课题”、“高技术产业R&D活动情况”。
3.2产业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研发机构和高校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呈现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增长幅度分别为58.7%和34.5%;但产业的研发投入人员数量增长迅速,从2007年的7420人年增长到2011年的19995人年[1-5],增长幅度高达169.5%,并且占中医药领域研发投入人员总量的比例也由2007年的39.9%提高到2011年的56.2%,充分表明科研投入人员的主体正逐步由高校和研发机构向企业转移。
4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取得成绩显著
4.1“中医学”科研数量增长显著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数据显示,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学”文章的数量从2007年的15164篇增长到2011年的24620篇,增长幅度达62.4%,文章总数量的排名由2007年的第9名上升至2011年的第4名;并且在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也由2007年的不在前10名跃升至2011年的第6位[6],成绩显著,见表5,6。
表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论文数排名
Table5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takenbyCSTPC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农学农学中医学计算技术3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4基础医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农学中医学5农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农学6药学药物学中医学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7生物学中医学药物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8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预防、卫生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生物学9中医学预防、卫生化工化工化工10化学化学地学土木建筑土木建筑
表6国内论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个学科排名
Table6Top10listfornumberofpaperscitedbydiscipline
排名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1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医学2地学农学农学农学农学3农学地学地学地学地学4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生物学5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6基础医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基础医学中医学7化学基础医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基础医学8环境科学化学化学计算技术计算技术9计算机科学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技术中医学环境科学10电力与电气中医学中医学化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另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SCI/EI/CPCI-S收录的“中医学”论文数从2007年的63篇增长到2010年的450篇[1,4],增长明显。
4.2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明显增长2002―2012年期间,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和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3074件上升至9451件,增长幅度超过200%,增长明显;同时,2002年至2011年期间,涉及中医药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由692件增至6319件,增长了约8倍,增长更为显著,见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