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论文范文

中西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西文化论文

第1篇

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精神确实孕育和促成了西方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它所包含的科技文明几乎改变了整个世界,它是引领西方国家走向先进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文化(也包括世界其他各民族文化)莫不从中受到影响和冲击,并且获益。西方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种先进的力量,代表了人类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它绝不是全部。

这种现象(即交互影响)的原因是与两种文化的不同含蕴有关的。中国文化是龙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西方文化是斯芬克思文化,是个体文化。中国文化着眼于整个社会群体,着重于处于群体中的人的关系。它提倡儒家的积极入世精神,也不反对退而求其次,讲求修身养性,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它是以多元思想并存为基础的。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提倡个性,提倡战斗精神和勇士精神,它以二元的两极对立为依据。这两种文化,各有其文化的精神内核,它们可以相互补充,不能笼统地说谁好谁坏、谁高谁低。

当代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开放的社会,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也带来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但绝不是一种文化主宰全球。各种文化都必然有自身利弊得失的两面,也有符合与不符合历史的两面。中西文化的交流,就是一个互为补充、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国第三次文化转型,必然要汲取西方文化精髓,以促成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促进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迈向先进的境地。它也必然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不离自身的文化精神,从而求得在平和的心态中的稳进,也得以保持心性的崇高,不离生命的本原,同时也使整个群体祥宁合乐,更加融合一体。中国第三次文化转型之所以尚处于探索时期,就是因为中国人在文化转型中的迷失。我们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时,往往会迷失自我,盲目追从。这也导致了当代的一些中国人追求西方文化的表层浮浅的东西,甚至其中的糟粕,而不能得其文化的精髓,也不能发扬我们自己文化的精髓,因而造成了一种虚浮的表象:西方文化在中国大地大肆盛行,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中国本土文化缺失没落,大家不知道如何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也不知道如何挽救古典的传统文化。其实,这只是表象,中西文化真正内在的关系,还是交互影响的。

中国文化的第三次风骨转型是在20世纪末,也蔓延到21世纪初。以上论述和观点也可以用来说明在世界文化大融合中,龙文化所扮演的角色问题。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或者可以说,龙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代名词。简单说,龙文化在21世纪世界文化大融合中,是边缘而不废,它在不断地复兴。正如前面对中国文化的阐释,龙文化体现着群体性、多元性和人文关怀。龙文化与西方文化,以及世界其他文化有着一些共通的因素。这是因为,所有的文化都是以人为中心,都体现了人、人的意志和人的生存状态。

第2篇

在问候方式上,中国人与西方人也有所不同。中国人在见面时,会询问对方一些关于近况的问题,如工作如何、结婚与否、工资怎样等。中国人把这种问候方式当成是关心的一种表现。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集体之中,因而问一些现状问题是对对方的关心,并没有侵犯隐私之说。但是,西方人却与我们不同。他们有着强烈的隐私观念,在见面问候打招呼时,人们通常会问一些有关于天气的问题,而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年龄等问题通常不会提起。在具体交流中,西方人对于自己的家庭、工作等私人问题不会过多涉入,他们很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文化差异还有很多。比如,在时间观念上,西方人的时间观念要比中国人强很多。他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因而在约会与会谈时,西方人都会严格地遵守时间,进行精心的计划,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浪费对方的时间。但是,在中国情况有所不同。在邀请别人吃饭、约会时,人们通常会早到,以示尊重。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表现。中西方文化冲突还表现在餐桌文化、礼仪文化等方面。由于篇幅问题,这里不再赘言。

二、中西文化冲突的解决对策

1.改变思考方式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为人处事、接人待物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思维方式不同,说话、意识也会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适应对方的思想与行事方式,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人重视整体与集团意识,因而在说话办事时,会把集体利益放到首要位置。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们有着典型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具体的跨文化交流中,我们一定不要将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强加给对方,这样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交流就不会顺利进行。比如,在中西方跨文化谈判中,中国人喜欢在开始就将整体的思想总结出来,在这之后再慢慢地进行细节的讨论,中国人习惯于在整体之下一点一点地进行细节的论述。而西方人的思维却与之不同,他们在谈判开始时就会对细节进行讨论,在谈判的最后他们才会将结论表现出来,并认为只有一步一步地将细节规划好,结论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后,我们在具体的交流过程中,就应学会改变思考方式,去适应对方的思考方式,这对于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的解决十分有效。

2.对西方文化与礼仪的学习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在具体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受到了各种各样冲突的威胁。中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不同,二者间的礼仪、观念与为人处事方式也存在很大不同。学习西方文化与礼仪是十分必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注意中西方风土人情、文化礼仪的不同,而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电影、电视、书籍等。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交流开放的世界,西方文化也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那么,对西方文化与思维的掌握就不是难事。比如,在一些欧美的电视与电影中,我们就会看到很多与中国人不同的说话方式、问候方式与思维逻辑模式等;又如,在一些书籍里,我们也能看到中西不同的文化特征。只要稍加注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就是十分容易的。此外,时常关注一些国际的时局动态,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也很有好处。西方国家的重大改革、社会福利政策以及西方国家的战争关注等,都会让我们不同程度地了解西方,对于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三、结语

第3篇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对古希腊奥运会的继承和发展,在欧洲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产生之后,人们对古希腊奥运会的向往之情日益明显,终于,在各方人士的不断努力下,现代奥运会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步于1894年国际奥委会的成立,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以“更快、更高、更强”为口号的它越来越为人们所期待。

1.1体育文化的发展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交流的障碍也越来越小,体育文化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也受到了世界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宽度也在不断的拉长。早期的体育更像是人的一种生活的本能,是人们为了与大自然、与野兽争夺生命权而产生的本能行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独一无二的智慧使得人在自然界中的主导地位逐步确立,体育运动也逐步发展成为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活动,体育运动的方式也逐渐增多,直至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成为人们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的重要方式,一代代的流传下来,从而成就了我们今天璀璨的体育文化。

1.2世界性的奥林匹克

现代奥运会是全球影响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它是人类在体育发展史上的得意作品,它充分发挥了体育运动的各项功能,为人们呈现了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全方面的体育文化。奥运会就是体育文化的一个饕餮盛宴,它在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去追求、去实现、去超越自己的梦想,把体育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奥林匹克文化不仅仅是一项体育文化,更是包含了哲学、政治等文化的综合体,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平定团结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它是世界人们共同的文化瑰宝。

2.中西文化相互交融下的湖湘文化

湖湘文化是一种较为独立的文化集合体,它是伟大的、玄妙的、独树一帜的,但同时也是封闭的、排外的,与外界文化格格不入的。作为一个不与海洋接壤的、深处大陆内地的省份,湖南打破这种封闭状态的过程是很艰难的,湖湘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很是经历了一番一波三折的过程。自从发生以来,西方文化开始逐渐侵占中国文化市场,但是,却并没有得到湖湘地区人们的回应,湖湘人们对所谓的西方文明根本不为所动,普遍采取抵制、蔑视的态度。直到19世纪的60年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开始大举入侵湖湘地区,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湖湘体育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压力,但也促进了湖湘体育与西方体育的第一次融合。到了1894年,甲午战败,湘军一败涂地,湖湘人们真正意识到抱残守缺带来的只能是落后和挨打,只有虚怀若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此之后,在湖南地区先进人物的带动下,湖湘文化开始了向西方文化学习的历程,湖湘体育文化更是通过不断地对比、学习西方体育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断为自身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而迅速实现了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接壤。可以说,打开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大门,促进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大改革、大进步。但是,这样的融合却并没有持续太久。1898年,保守派开始发难,夜郎自大的痼疾在他们的心中占据了上风,他们依然忘记了自身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而转向了内斗,他们开始大力阻扰湖湘体育文化向西方体育文化学习。但是,希望的种子却并没有泯灭,它隐藏在湖湘人们的心中。所以,1901年,当国家政策略有宽松之时,就出现了一批奔赴西方学习的湖南留学生。特别是爆发,清王朝的腐败统治被后,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的趋势愈演愈烈,并在等伟大人物的支持和带领下,最终实现了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大融合,为湖湘体育文化傲立世界舞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中西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社会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西方奥林匹克文化以体育运动为媒介,向湖湘地区源源不断的传送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精神,这种以体育形式传播的文化精神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湘地区正是因为融合了西方体育文化的精髓,才保持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骄人成绩。

3.1提升了湖湘地区人们的凝聚力

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是一项世界级的体育运动,更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实力。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展以来,特别是申奥成功以来,湖湘地区的人们进一步意识到了体育文化是关乎整个湖湘地区集体荣誉的一项活动,激发了湖湘地区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使得湖湘人民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了一起。

3.2激发了湖湘地区人们的竞争意识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相对来说是很公平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权利参加,因而,要想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脱颖而出是很有难度的,这为湖湘地区的体育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推动着湖湘体育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这种意识的培养对湖湘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3.3提高了湖湘地区人们的个人素养

奥林匹克运动会非常注重个人价值、个人素养,这种对个人的尊重,激发了一个又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鞭策了无数的人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拼搏,不断的超越自我。这对于过分重视集体意识、轻视个人素养的湖湘体育文化起到了很好地纠正、推动作用,有利于湖湘文化的长远发展。

3.4拓宽了湖湘地区人们与外界的交流面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展和湖湘体育文化的不断进步,使得湖湘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湖湘文化接触到了西方更广阔的文化领域,使得湖湘体育文化有了更多进步的空间,这对湖湘体育文化解除桎梏、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地机会,促进了湖湘体育文化的多样化、全面化发展。

4.结语

第4篇

西洋绘画又可以分为:油画、水粉、水彩、素描等。虽然是简简单单的几个画种,但是他们对绘画技巧的要求之多、内容之丰富也是毋庸置疑的。他们要求有光影、明暗、冷暖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又要有度,不能盲目的乱变化。西洋画最早进入中国是在传教士来华传教时开始的,当国人看到西洋绘画的时候很是惊讶,众说纷纭。18世纪的官员、批评家、画家邹一桂就很好的概括了西洋绘画的特征,他说:“西洋善勾股法,故其绘画於阴阳远近,不差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布影由宽而狭,以三角量之。画宫室墙壁,令人几欲走进。学者能参用一二,亦具醒法;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故不入画品”。这很有力的说明了西洋绘画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对形体的塑造、光影、明暗、冷暖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正是有了这些要求才有了姜绍书的评价“利玛窦携来西域天主像,乃女人抱一婴儿,眉目衣纹,如明镜涵影,跃跃欲动。其端严娟秀,中国画工,无由措手”。自从利玛窦来华传教后,大量的西洋绘画开始流传到中国,在我们大力发展国粹的同时又得以见识到了更多的画种,也让我们了解和认识了西洋绘画。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相比较,不仅仅是思想的不同,在题材和技法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二、绘画题材和技法的差异

(一)中国绘画起初的中国画在人物画方面是以记录为主,主要是记录王公贵族的生平事迹,还有大的事件和活动。如阎立本的《步辇图》,就是记录唐太宗接见禄东赞时情景的一幅绘画。在山水画方面主要是以名山大川为主,或是林间小屋,但都是要有诗情画意的,让人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画面有那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如五代时期荆浩的《匡庐图》,画中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林中幽径,所表现的主要是一种意境感觉。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了傅抱石对绘画的评价,他说:“西洋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所以中国画是抽象的和象征的”。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说明,正是因为是哲学的才会是那样的耐人寻味,正是因为是文学的所以才会是那么起伏跌宕,然而又不失精彩。在技法上,中国绘画有勾、皴、点、染。强调笔法和用墨,设色方面主要是要求随类赋彩。他们的每一种表现都是不一样的,而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譬如中国绘画技法中的用墨,它又分为泼墨、破墨、积墨等,他们在绘画当中的每一种用法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一种用法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而有时候又要几种混搭才能使画面出效果。这就是中国绘画变幻莫测的地方。

(二)西洋绘画西洋绘画最初的题材都是来自于圣经,多数是关于上帝或天主,因为西洋画家多数信教,大多数是教徒。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关于爱情的,那是他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西洋绘画也很讲究技法,绘画时追求构图的完整、比例、还有透视。绘画的过程中,讲究光影、冷暖。西洋画家们运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西洋绘画的视觉真实效果,使画面有栩栩如生的感觉。正像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卷六《利玛窦》条理中这样评论了一幅西洋绘画:“所画天主,乃一小儿;一妇人抱之,曰天母。画以铜板为登,而涂五采于上,其貌如生,身与臂手,俨然隐起登上,脸之凹凸处正视与生人不殊”。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很明确的看出西洋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差异。然而在中西绘画的差异里不仅仅是题材和技法的差异,也还有材料等方面的差异。

三、绘画材料的差异

第5篇

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在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中,相同色彩的颜色词汇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red(红色)”无论在汉民族文化还是在西方民族文化中,都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在英语中有如下表达“ared-letterday(喜庆的日子),red-blooded(精力充沛的,活跃的,血气方刚的),redcarpet(迎接贵宾用的红地毯,隆重的接待)。在汉语中红色的褒义色彩尤为明显,如“开门红”中的“红”代表了好运气。此外汉语中还有红双喜、红榜、红旗等词语,“红”都象征着“吉祥、昌盛、喜庆”。不过,在西方民族文化中,“red”常给人以愤怒、危险、恐怖、战争的感觉,于是便产生了redrag(斗牛用的红布,激怒人的东西),redalert(紧急警报),redhands(血腥的手)等象征意义。“white(白色)”在汉语中常与丧事有关,人们用穿白戴孝来表示对于去世的亲人的哀悼和怀念。而英语中的“white”代表着纯洁和幸运,如awhiteday(吉日),awhitelie(善意的谎言)。“yellow(黄色)”在古代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和尊贵,如“黄道吉日”。在中国古代帝王穿黄色长袍,寺院中有权势者也穿黄袍,黄色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严。而在英语中“yellow”只代表一种颜色。在古希腊“purple(紫色)”象征着权势,古罗马皇帝、红衣主教以及有权有势所穿的长袍的颜色都接近于紫色,tobeborninthepurple便表示“出身名门”的意思。

二、部分词汇的伴随意义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种语言中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往往不能产生相同的联想和意义。例如:在中国,人们看到“松、竹、梅”就会联想到“岁寒三友”,联想到“斗霜傲雪”、“高风亮节”的伴随意义。而在英语中,西方人不会由pine,bamboo,plum产生这样的联想,也就不可能有相似的伴随意义。同样,汉语中常赞美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而英语中却鲜有这方面的表达。中西方文化对于“西风”(westwind)也有着不同的理解。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当西风吹起来的时候,英国正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而在中国,正是深秋或隆冬。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赞美了“westwind”,认为它象征着希望和力量。可这样美好的意义在汉语中却成了凄凉、萧条的代名词,如“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汉语中的有些词语在英语中是空缺的。例如:粽子、饺子、土地庙、中山装、旗袍等等。

第6篇

语言可以说是人类交流所需的最重要的工具。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语言都不能够脱离了文化而单独存在。这也直接导致了语言具有一定的文化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差异也造就了现今汉语中委婉语的多样性和其独特性。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历史虽然不如中国这样悠长,但是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经历以及其国家的本质等因素也成就了其不同于中国的委婉语的出现。

1.中西方委婉语中的宗教因素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大部分都是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国家,自然宗教在其文化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西方国家的宗教中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所有人都应当尊重并敬畏他。因此,在西方国家的很多委婉语中都不难发现宗教对此的影响。西方宗教最重要的《圣经》一书中就有明确的提出;“不可妄称耶和华上帝的名字,妄称上帝者,耶和华并以为他有罪。”所以在西方的语言中有很多委婉语来指代上帝的名字,例如人们会将上帝耶和华称呼为“主、全能者、至高者”等。而在英语中也经常有一些表达来委婉的称呼上帝,比如KingofKings,OurFa⁃ther,TheCreator,HolyOne,TheLightoftheWorld等。英语中对于上帝的委婉语数不胜数,甚至有时候还会看到用Dog的拼写方式来代指上帝的情况。但对于上帝的委婉称呼并不是唯一的一种常见的受宗教影响的委婉语。在西方国家中,地狱(hell)、魔鬼(demon)等词语也是只能在特别正式的场合才能够出现的单词,平时是需要使用委婉语来代替的。而西方国家中关于“死亡”的委婉语也大多与宗教挂钩。例如英语中会将“死亡”说为“toanswerthefinalsummons,gotoheaven,seetheangels,tobecalledtoGod”等等。从这些短语的运用中,不难看出西方人认为“死亡”的终点是天堂,是响应上帝的召唤。中国人,与之相对应的,从古至今的信仰都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没有特别固定的源自于某种信仰的委婉语。但是我们也很容易找到一些汉语中和宗教有关的委婉语。由于道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很多表示“死亡”的委婉语都来自于道教的思想,例如“驾鹤西去、羽化登仙、仙逝”等等。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来自于佛教的“圆寂、坐化、转世”等等。他们分别体现了佛教和道教对于“死亡”不同看法,因为在委婉语的使用上也必然不同。

2.中西方委婉语中的价值观体现

除开宗教因素对于委婉语的影响之外,另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中西方社会中的不同价值观。这些不同的价值观直接折射在了委婉语的不同表现中。这里谈一谈关于“老”的词汇。在西方社会中,因为其所存在的个人主义,大部分人都以变老为耻。老年人都会尽力展现自己的能力并尽可能的将自己打扮的年轻一些。年轻人也早早的就自立门户,对于赡养老人这一点也并不是很重视。因此,“老”在西方社会中可以说是一个不太好的单词。因此为了避免说出这个单词伤害到他人,在英语中不难见到一些委婉语来表示“老”。例如:seniorcitizen,elderly,mature等等。人们在交际的时候都会尽可能的避免提到“老”这个单词。但是相反的在中国,人们一直将“尊老爱幼”看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整个社会都十分尊重老年人,年轻人也会尽力的担负起赡养老人的义务,而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的福利政策以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因为在中国人们并不会以“老”为耻,甚至大家都会认为老年人是“财富”。

二、结语

第7篇

(一)中餐体现和谐的饮食观念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兰州牛肉拉面是兰州的著名风味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兰州牛肉拉面就好像绵延万里的古丝绸之路一样。始于清朝嘉庆年间(1799年)的兰州牛肉拉面,从河南省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处学成的系东乡族马七六带入兰州的,后经后人陈和声、马宝仔等人以“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统一了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在其后两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以面质精细、肉烂汤鲜的一碗面享誉天下,蜚声中外,让全国各地的人民了解了兰州牛肉拉面,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食客的好评和荣誉,被誉为“中华第一面”,成为餐饮业的一束奇葩。中国哲学作为东方哲学的代表,最主要的体现是宏观、直观、模糊以及不可捉摸,而前面讲的这种饮食观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不谋而合的。调和是中国菜肴的主要制作方法,而调和出一种美味使人们在用餐时所向往的,这种调和所讲究的就是适度、分寸,就是菜肴中所有的物料以及配料的配合,这也就是说明了中国哲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二)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管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西方人讲究的是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等其他的营养品,最重要的是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哲学的特点是形而上学,而西方的这一哲学体系同他们的饮食观念是相适应,食物之理味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食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他们之间相互连贯,便结成形而上学哲学。肯德基炸鸡,全世界的肯德基炸鸡几乎都是一个味,包括他们的产品包装、用餐环境的装修以及服务员的穿衣几乎都是一样的。肯德基炸鸡油的温度、时间以及每次放置几块,这些都是机器设置好以及严格要求的,我们只需要严格遵守以规范行事,这是为什么全世界的肯德基都是一个味道的原因。另外,配料的预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这些都是规范化的烹调的基本要求。

二、中西饮食差异的原因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的体现就是和谐,同样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渗透着和谐。在烹饪中“,和合”的思想体现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五味调和”的基础是保留原味的自然之味,而指导这一调和就要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共享”的方式是中国人请客吃饭所采取的,大家喜欢围聚一席,共享良辰美景,共品桌上佳肴,这种集体主义思想大概源于“饮食所以合欢也”,强调一个“合”字。强调个人主义为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与尊严对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个体的特征与差异极其注重,这种与中国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取向也必然体现在西方饮食上。西餐中除少数汤菜,如肯德基里面的蔬菜鲜蔬芙蓉汤,是一碗里面是多种素菜原料集中在一起熬制而成之外,正餐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及时有搭配也是在盘中进行。例如,肯德基里面的“黄金咖喱猪扒饭”,就是一个盒子里面下面放一勺米饭,米饭上面的一边是猪扒,而另一边则是煮青豆,加两片番茄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味道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泾渭分明。“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都在以上体现出来。另外,西方人请客吃饭一分餐制奉行。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想吃什么就点什么,各点各的菜,按照自己的用餐习惯随意添加调料,彼此互不影响,连极小的孩子都有专门的高凳子,自己的一份菜,一套餐具,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得尊重。

三、结束语

第8篇

先看前一阵被吵得沸沸扬扬的某矿泉水广告,“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我们不去理会实际中的争论,只去看广告语言中所蕴含的世界观,这其中所表达的是人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崇敬,是“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理论。这与中国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业型经济是分不开的,作物能否丰收、人们能否生存几乎全靠大自然的恩赐,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需要适应大自然。所以,自古以来,中国人所追求的是人与世界的和谐,是物我的交融。再看一则西方某投资公司的广告,“把明天握在你自己手中”。这里强调的则是个体的人,突出的是人的个性,世界由人掌控。西方的传统经济模式是海洋工商型经济,无论是捕捞还是经商,人们漂泊都在海洋上,不得不与狂风斗、与暴雨斗,这就决定了西方人主客分离的思想,他们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并存与对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更加突出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和改变,他们更加追求个人的进取和自我的发展。

二、从广告语言看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周围事物的评价标准和看待方法。中西方人们所追求的也有所不同,中国文化以整体作为价值基础,西方文化重视的则是个体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传统价值观就是集体主义,个人是集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人应当服从集体,个人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应当与集体一致。“选号码就像进饭馆,选人多的,神州行,听说将近两亿人用,我相信群众,神州行,我看行”,中国某通讯公司的这则广告充分体现出了中国人的心理和价值取向,从表面看,这体现出了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大家认为是好的,那我也认为是好的。深入思考一下,便能发现其中所蕴含的集体意识,个人基本上听从集体的意见。中国的价值体系是建立在义务的基础上的,宣扬以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为重,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体利益。相对地,西方文化所关注的是个体的发展,西方价值观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推崇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强调个人权利不可侵犯,关心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认为集体的存在是为了个体更好发展。美国某人寿保险公司的广告词:“除了对你所关心的人和财产之外,你没有任何义务。”这句广告语明确地体现了西方的这种个人至上的价值体系。西方文化中的这种价值体系是以权利为基础设立的,认为每个人都是不依赖于他人而存在的独立自主的个体,每个人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主动维护自己的利益,才能够满足个人的生存、发展需求,也只有每个人都进步了,社会才能发展前进。这种价值观充斥着竞争概念,逼迫和激励人们主动进取。

三、从广告语言看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即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它是以一定的民族或区域为界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决定日常言行的思维定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美国作者明恩溥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称为“拐弯抹角的功夫”,他在《中国人的气质》一书中写道,“中国人在谈到任何一件事情时似乎都更愿意绕圈子而不愿意谈及真正的理由,除去猜测他们所言之真实以外似乎别无他法。”这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所重视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为这样会更有意境、更加传神。比如某芝麻糊的广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江南的水乡小镇、一首朴实悠扬的民谣和一个可爱的男孩,最后在小男孩馋馋的舔碗边时才正式出现广告词,“一股浓香,一缕温暖,南方黑芝麻糊”。这样的广告意味深长,让人不禁想尝一尝这种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消费者。与之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多都比较直率,直入主题,让人一目了然。比如,某著名咖啡的广告“味道好极了”。这表现出西方文化的率直,正如在课堂上一样,他们遇到跟老师不一样的观点,通常会直接与老师争辩,甚至有些问题很尖锐,但西方人并不觉得不自在,反而觉得这是正常的事情。

四、结语

第9篇

在英汉文化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颜色词是红(red)、白(white)、黑(black)和黄(yellow)。而在不同的文化及环境中,这些符号也各有其所指。

(1)红色(red)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红色作为一种符号象征着喜庆、吉祥的意义。在中国,“红”总是同嫁娶联系在一起,比如喜字都是个红色的。过年时,家家户户贴的福字也是红色的,挂的灯笼以及除夕之夜要放的鞭炮,皆为红色。除此之外,与吉祥、兴旺、热闹等有关的事物,在汉语中都喜欢用“红”来表示,如“红利”、“红火”、“红包”等。表示顺利和成功时,也用“红”表示,如“披红”“、开门红”、“满堂红”等等。

一个符号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代表或象征多重意义。在政治领域中,红色(red)是政治色彩最浓的符号。例如,中国的五星红旗是红色的。这时红色的“所指”是革命的象征,更体现的是爱国爱民族的感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虽然也是一种醒目、庄严的色彩,但并不具有浓烈的喜庆色彩。英语中的红色多具贬意色彩,象征着“暴力”“、犯罪”“、”“、负债”等。如女性的红衣衫、红嘴唇和染红的指甲往往跟性或联系在一起,并且这个代表颜色的符号还会使人们想到有另一个词scarlet,常含“”之意,如美国作家霍桑代表作《红字》The Scarlet Letter)中的女主人公因通奸犯戒被罚佩带红色A字(adulteress的首写字母),红色“A”就是符号,意味着她有的行为而受到惩罚。

除此之外,在西方文化中,红色(red)可以用来象征浪漫的爱情,比如红玫瑰或红色心状物。人们的颜色观随着不同文化的融合与渗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中国人也会用红色玫瑰表达爱情,许多西方人也接受了东方的颜色观,会在喜庆的日子穿中国传统的大红色唐装。

(2)黑色(black)

在中国古代,黑色是带有褒义的颜色,它象征尊贵、威武、庄重、肃穆的符号。但是颜色的所指意义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或丰富,“黑”的“所指”与表征的事物也更丰富了。“黑具有邪恶的涵义当在六朝时候,佛教色界善业一向名白,白业即善业,而黑业就是恶业,《俱舍论》卷十六云:诸不善业,一向名黑,染污性故。随着佛教影响扩大,黑的邪恶涵义就为人们接受了。”如今,黑色也可以作为恐怖、黑暗、阴险等给人不光彩意义的符号,比如汉语中有“黑手”、“黑幕”、“黑帮”、“黑心”、“黑店”等词语,都是用的黑色来表征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黑色也带有贬义,象征着死亡与灾难。例如,在葬礼中,人们都身着黑衣以表哀悼。“black Friday”,这是耶稣的受难日,象征着灾难。黑色在西方文化中也表征着倒霉、沮丧之意。如black letter day凶日、倒霉的一天,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a black eye丢脸,black dog心情沮丧、不开心。

在中国文化中,由于黑色象征着死亡、恐怖等意义,过去人们都会对黑色产生畏惧甚至避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中西文化的融和,在中国黑色也可以象征庄重、高雅,这一点与西方文化是一致的。比如在庄重的场合,人们会身着黑色的衣服。

(3)白色(white)

在中国文化中,提到白色,人们通常会将其与悲伤、悼念、不吉利、恐怖等含义联系在一起,如“白事”、“”。因此,也可以说白色是死亡之色。白色也会与带有贬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占人便宜会被称作“吃白食”,把没良心的人称作是“白眼狼”等。与之相反,在英美文化中,白色作为一种符号,则象征着纯洁、正直、善良等意义。例如,在西方新娘所披的婚纱是白色的,婚宴的蛋糕要撒白色的奶油,为亲友准备的礼物要用白色的包装纸,甚至请柬也是银白色的。除此之外,白色也通常会象征很多美好的事物。例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a white day(吉祥的一天)、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等。但是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在我国的文化中也慢慢地接受了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想,比如,在结婚的时候,新娘会穿上洁白的婚纱,以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纯洁。在服饰方面,人们也很喜欢白色的服饰,以显示优雅。另外,白色也有一尘不染的含义。比如家里的墙,人们通常粉刷成白色的;中国人也经常将“白云”、“白玉”视为高洁之物,象征纯洁、高尚、清白等意义。

(4)黄色(yellow)

在中西文化中具有符号表征功能的颜色除了红、白、黑以外,还用一种可以作为符号,象征丰富内涵的就是黄色。黄色之所以可以视为符号,是因为它能够象征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中国,黄色是帝王之色,象征着神圣、富贵及权势。例如,中国古代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他所居住的是金碧辉煌的皇宫。因此,黄色作为一中颜色符号,特别是在中国的文化中,具有崇高、尊严、吉祥等意义。比如中国人习惯表达的“黄道吉日”、“黄金年代”、“黄金周”等。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黄色也有其所指意义,象征着腐败、堕落、病态等的符号。比如在一些含有低级趣味的报刊杂志通常用yellow journalism表达、低级报刊用yellow press表达等。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如今中国文化中也将黄色赋予了较为接近的意义,也会用黄色来表征一些低级且不健康的事物。

2.颜色符号的分析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外语学习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文化来理解另一种语言现象与使用规则。在跨文化交际中,不能用一种语言或文化中的某一种符号运用到另一种语言或文化中。但是,由于文化、历史社会制度等原因,人们在交际时产生各个方面的差异。然而,一种符号的指称意义、其所指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一种语言现象中的符号在另一种语言中或许同时存在,但也会有不同的所指。

第10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153-154

第11篇

1.1耻感文化观

耻感文化在中华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耻感文化的历史渊源也颇为悠久。“耻,古作,《说文》曰:‘辱也,从耳,心声。’《六书总要》曰:‘,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四书之一《中庸》中也有关于“耻”的描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翻开《论语》,孔子师徒对话,最精彩、最深刻、最集中的部分,就是如何做人,其中仅是对于知耻的论述就有多处。从《论语》中孔子弟子记载的孔子所言来看,孔子是以有违仁和礼为耻。儒家把耻感同道德联系起来,认为耻感是成就道德理想的基本环节。时至今日,“知耻”与中国人而言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追求中的重点。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树立人们心中的道德标准,充分发挥道德的自律作用,从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入手,自发地、自觉地“以荣为荣”“以耻为耻”,进而“尚荣弃耻”,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人们心中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知耻之心”的树立和培养,则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罪感文化观

在西方社会中,“罪感文化”作为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基底,对西方人的心理和价值取向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关于“罪感文化”,西方人对其下的定义是“提倡建立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其发展人的良心的社会的文化”。这个含义也告诉我们,在一个罪感文化的社会里,人们普遍地认为,如果违背“道德的绝对标准”,就会感到罪。西方的罪感文化以基督教“原罪说”为形成基础,“原罪”教义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提出来的,在他之前是没有“原罪”一词的。在基督教里,“原罪”具有模棱两可的意味并被人所责诟,但原罪说的提出却是奥古斯丁对基督教教义学和神学所作的重要贡献。奥古斯丁对“原罪”的定义是:“原罪,就是那从一人入世界,又传给众人的罪,就是使婴儿也要必须受洗的罪。”因此人类是有为善的可能性,但是后来罪介入了,产生了恶,人的善就不再完全了,这样,人的善性因为先天的原罪性而不能得到救赎。人不能靠自己来得到救赎,而必须靠上帝的救赎才可以得到拯救。

2“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冲突

2.1起源不同

若要研究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冲突,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二者形成的内在因素。儒家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而西方的罪感文化则深受的影响。各民族在起源时由于环境的不同、生活经历的差异和人类创造力潜能的不同发挥等因素,形成了初始的民族文化差异。开始时,这种民族文化差异可能很小,随着几千年来在各自地域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差异变得越发明显。“耻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精神价值高于生命价值。这也正是为什么“面子”在东方文化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东方人十分在意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评论,他人眼中的自己比自己眼中的自我更加重要。“面子”一词只有简单两个字,却蕴含了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东方人最典型的社会意识。

2.2强制力来源不同

“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构建社会的方式是有显著差别的,前者依靠外部力量,后者倚重内部力量。所谓“耻感”或“知耻”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外部的力量。“耻感文化”源自社会及他人所施加的强制力。正如本尼迪特克所说:“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应来做善行。羞耻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一个人感到羞耻,是因为他或者被公开讥笑、排斥、或者他自己感觉被讥笑,不管哪一种,羞耻感都是一种有效的强制力。但羞耻感要求有外人在场,至少要感觉有外人在场。但是在一些民族中,名誉的含义就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自我而生活。这里,即使恶行未被人发觉,自己也会有罪恶感,而且这种罪恶感会因坦白而切实得到解脱。“罪感文化”所体现的是一个由内向外的心理过程。他人是否在场或知晓并不是内心愧疚最根本的来源,自己的内心才是痛苦的源泉。只要认为自己没能达到自我期望,或者违背了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那么罪恶感就会产生。这完全与他人无关,是不存在侥幸的,因为人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罪感文化”由此看来比“耻感文化”更加直接作用于人的内心。

2.3解脱方式不同

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采用迥异的解脱方式。在罪感文化中人一旦觉察到自己违背了绝对的道德标准便会产生一种深重的罪恶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恶行不被人发现,自己也会受到罪恶折磨,尽管这种罪恶可以通过忏悔来得到解脱———这就说明,在“罪感文化”中,引导人们向善的是一种来自人的心灵深处的自发和自主的力量。这一点,从西方电影中频繁出现人物去教堂忏悔的桥段中就可见一斑。而“耻感文化”中引导人们向善的则是一种从外部提醒和推动的力量。与“罪感文化”的自主性相比,“耻感文化”要求有外人在场,至少要当事人感觉到有外人在场,这种心理所与“罪感文化”对待“恶行”的心理上来说是有所差异的。东方人不会在做错事的情况下,主动找人倾诉忏悔,因为他们会认为这会破坏他们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或影响自己的社会地位。忏悔于事无补,只会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因此“耻感文化”下的东方人会默不作声。

3“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启示

第12篇

1.不同社会风俗和礼仪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社会习俗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人们的言语和行动。对于不同的社会风俗,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有不同的表达。与人交谈时,对于年龄和薪水等方面的隐私中国人与西方人是有差别的。中国人会问别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西方人通常认为这样的问题会暴露他们自己的隐私,这些问题使西方人感到不舒服。对待时间这个问题,中西方也有不同的观点。西方人比较注重时间观念,他们认为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生活态度。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不守时,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人大多认为应该给别人做充分准备的时间,可以原谅别人迟到几分钟。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西方人喜欢看别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尊重和眼神的交流。然而,作为一个中国女孩,并不习惯长时间看着别人的眼睛,与他人交谈时,当别人盯着自己看时会感到不自在。中国人的热情好客闻名于世。当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主人做很多好吃的食物,将有助于他们感情的加深。所以当外国人来到中国,如果主人没有意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会说“多吃点”。主人甚至给客人盛相对较多的饭,使外国人感觉尴尬。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当客人来家里吃饭,主人通常会说“Helpyourself”,希望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扫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深层的文化内涵。

2.不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对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谦虚在中国是传统美德,即使知道自己是优秀的,但在别人赞扬自己时,也要说:“你过奖了。”当别人赞美西方人时,他们会说“谢谢”。中国人提倡谦虚而西方人更喜欢自信。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确认和尊重他人,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他们认为应该保持谦虚。在英语学习中,教师表扬学生并要求同学们为他鼓掌,学生会感到害羞,然后教师希望学生不要骄傲而加倍努力。这体现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思想。但在说英语的国家,学生从来不会隐藏他们的自信和快乐。人们会说“congratulation”来代表他们的祝愿。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影响英语学习观念。西方的独立意识强,每个人的生存方式和平等取决于自己的能力,个人的利益是第一位的,不关心其他人的事务。而中国人推崇集体主义,关注自己的利益,又满足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利益,父母和教师不会给学生太多的干扰。在中国,教师要先教学生爱祖国,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最后是自己。中国的孩子总是会说“我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父母”。在中国有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然而很少有讲英语的人有这样的想法。针对这些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外语为工具,对异文化进行探究,以达到对异文化更深的了解。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跨文化教育的深入,人们将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元性,逐渐对异文化采取平等、开放的态度。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途径

1.提高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意识和教学质量

教师作为跨文化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应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实现跨文化的培养教育目标。由于教师的跨文化教育意识较弱,缺乏一定的跨文化价值观,因此教师除了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外,还应具备跨文化教育的基本文化素养和技能。从事高校跨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加强对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通过对比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了解其他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东方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差异,以帮助教师认识和了解外国文化和多元文化,开阔跨文化视野。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要强调培养文化意识,增强解决文化多样性问题的专业技能,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教育心理学研究。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比较等方面的学习也需得到相应的加强。在课堂中,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欣赏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建立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教师文化视野的扩大,能帮助学生形成公平的文化意识和世界观。在语言和文化的密切结合中,教师可帮助学生体验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此外,英语教师也应该丰富英语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大量如教育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他们应善于认识和了解英语学习规则,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应符合语言学习规律。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知道在外语教学史上的一些关键的教育学学派,适当借鉴前人的一些外语教学经验,了解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以便他们能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中达到跨文化教育的要求。

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学习态度

如何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教师应明智地看待文化差异。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杂志、实践交流,来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根据文化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教师可以研究不同文化并且在跨文化教学中运用相关理论。教师应努力将教学重点从教师“教”转向学生“学”不能只传授知识,要从主题、文化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等方面引导学生。他们可以定义跨文化交际的类型和范围,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的话语和通过话语内容学习文化。教师应鼓励学生培养文化平等和语言平等观念。在文化研究中,教师应克服文化偏见,消除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的限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文化策略和训练文化策略的机会。跨文化教育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文化内涵的继承来体现,教师要发展各种教法,将跨文化教育贯穿于阅读、口语、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扩大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整个英语教学看作是一种文化;可以改变一些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均扩大他们的思维方式。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内容不应局限于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意识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要求人们认识到从全球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包括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了解整个世界。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时有一个开放的心态,鼓励他们把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认识世界,形成全球和国际意识。

三、结语

第13篇

关于委婉语的定义,常见的说法有:(1)“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不够尊重的表达方法。”(2)“委婉语就是用婉转或温和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事实或思想.以减轻其粗俗的程度。”委婉语,是指“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张涤华.1988)。存中国,避讳,又称讳饰,源于周朝,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英国作家GeorgeBlunt于l6世纪80年代初首创euphemism一词.将其定义为agoodorfavorableinterpreta—tion(Enrich1985)。

二、中英“死亡”委婉语异同分析

汉语和英语中对死亡的说法均有很多不同的表达.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生死观

(一)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共性

从死亡的意义来讲,中西方都涉及为国献身.具有不同程度的爱国主义色彩,因此为国而亡的委婉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英语巾有groundedforgood.makingtheultimatesacirfice.todoone’Sbit,tolaydownone’Slife;汉语中有“为国捐躯”、“以身殉国”、“殉国”等。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中西方文化所共同倡导的。英汉委婉语都有通过身体反应表达死亡的描述。例如汉语巾川“停止了呼吸”表示生命的终结,英语中也有相应的tobreatheone’Slast。汉语中有许多与“气”相关的委婉语,如“咽气”、“断气”、“气绝”等。此外,英汉语还从人体的不同部位描述死亡,如汉语中的“闭眼”、“瞑目”,“心脏(或脉搏)停止了跳动”等说法,英语中也有从咽喉或心脏部位对死亡进行描述的,如tohavethroattrouble或one’Sheartstopsbeating等。英汉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均大量使用比喻,二者相同的是都将死亡比作休息或是睡眠:汉语中有“长眠”、“安息”、“沉睡”等,英语中有tosleep,tobegonetosleep,tobeatrest.tohaveofundrest,tobelaidtorest等。另外,两种语言中都有将死亡比作回家,如汉语中有“大归”、“长归”、“大还”、“回老家”的说法;英语中有tobeathomeandfree,togotoone’slonghome。togohomeinabox等表达。

(二)从“死亡”委婉语看中西文化的差异性

从死亡委婉语看出中西伦理等级观念差异。我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严明,上下尊卑区分很清楚。《礼记•曲礼(下)》就明文规定:“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士日不袜,庶人日死。”在西方,对于不同阶级的死亡的不同婉称就比较少见。西方人大都崇尚个体主义。崇尚人生来平等的理念,即所谓的“Allmenarebornequal”欧洲中世纪曾流传着一条古老的格言:“Popes,Kings,beggars,andthievesalikemustdie.”(人固有一死,不管教皇、国王、乞丐和小偷都一样。)(束定芳,1995)在这样一种土壤中。自然不可能产生那种社会阶层等级分明的委婉语。中英表达“死亡”的禁忌语反映了东西的不同。在中国,人们多信仰佛教、道教等,为多神论信仰。道教认为生与死是没有区别、互相转化的,这是一种达观淡泊的生死观。因此,受道教影响。就会有“物化”、“遁化”、“迁形”等表达。然而,道教强调长生不老,肉体成仙.因此,又有“羽化而登仙”、“升天”、“仙逝”、“驾鹤西游”等说法。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以后,产生了独特的生死观。佛教认为人是在“六道”中轮回的.苦难和烦恼没有止境.只有皈依佛门才能修成正果,脱离苦海。因此,佛教把死亡称为“坐化”、“归寂”、“圆寂”等。在西方,人们多信奉基督教,在方面呈一元化。从死亡委婉语看出中西价值观念差异。东方文化更注重死亡的社会价值,所谓“杀身成仁”、“求生以害仁”,汉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如壮烈牺牲、英勇就义、为国捐躯、以身殉国、马革裹尸等就都充满了悲壮的爱国主义色彩。

三、结语

第14篇

生态文化是基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形成的,是民族文化发源的基础。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和位于欧洲西部的英国因地域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生态文化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大部分领土为内陆,男耕女织是千百年来汉族人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因而对脚下的土地有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体现在汉语中就有诸如“土生土长”、“土里土气”、“土办法”、“土崩瓦解”等与“土”有关的词汇。而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常年与海打交道。因此,英语中不乏与“water”、“boat”、“fish”等有关的表达。例如,“getintohotwater指“陷入困境之中”、“onthesameboat”指“荣辱与共”、“abigfish”指“大亨”、“fishintheair”指“缘木求鱼”、“teachfishtoswim”指“班门弄斧”。气候的不同使得人们对风的看法也大相径庭。明代诗人兰茂在《韵略易通》里作了一首《早梅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这带来春天气息的东风颇受人们喜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可以助一臂之力,被人们赋予吉祥好运的意义。与之相反,“西风”在汉语中则代表凄凉萧瑟的含义。李白在《忆秦娥》中写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诗人用西风和落日来烘托汉王朝陵墓凄惨荒凉的景象。然而在英国情况却恰恰相反,欧洲大陆吹来的瑟瑟东风远没有来自海洋的温暖西风受欢迎。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名篇《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中用脍炙人口的名句来表达对未来的期待:“Oh,thewest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啊,西风,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生态文化的差异使中西方对于季节的感受也不尽相同。中国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夏天在中国人眼中最是炎热难耐。汉语用“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等成语来形容夏季。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量颇多,一年当中多数时间是阴雨连绵的。人们在夏季能享受到难得的和煦阳光和万里晴空。因此,英国人向来对夏季充满了喜爱和向往之情。莎士比亚在其诗句中也从不吝啬对夏季的赞美,在其十四行诗中将友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我能否将你比作夏天?你比夏天更加可爱温婉。)

二、宗教文化与汉英语言中西文化差异

宗教既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和形式内容上的稳定性。宗教既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也是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5]千百年来形成的宗教文化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本民族语言也带有宗教色彩。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逐渐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相融合,成为汉族主要的。汉语从佛教中引申出许多表达,例如:“不看僧面看佛面”、“临时抱佛脚”、“送佛送到西”、“借花献佛”等等。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文化融合历史、哲学、法制观念、伦理道德于一体,是西方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包含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又开启了近现代哲学的篇章。[3]《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著作,是许多西方人士每日必读的精神食粮。基督教文化对于西方人士的影响也不仅仅体现在每日祈祷和每周的教堂礼拜,更体现在人们言语行为以及思维方式上。英语中有大量词汇、典故来自基督教文化,例如:“Baptism”(洗礼)、“Lord’ssupper”(圣餐)、“Trinity”(三位一体)、“PromisedLand”(应许之地)、“HolySpirit”(圣灵)、“akissofdeath”(死亡之吻)等等。由此可见,汉英语言中很多词汇都要在相应的宗教文化背景下加以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偏差,造成语用失误。比如,英语中“GoodFriday”字面意思是“美好的星期五”,但实际上是指“耶稣受难日”。西方人认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那天正是星期五。耶稣死后三日复活,就是西方的复活节。因此,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被称为“GoodFriday”,用来纪念耶稣基督的牺牲。因为这个典故,“Friday”常常与厄运联系在一起,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而也就有了“BlackFri-day”(黑色星期五)这个说法了。龙在中国文化里代表神圣、尊贵与吉祥。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中华民族也自称是龙的传人。龙在汉语里具有赞美之意,例如:“龙马精神”、“卧虎藏龙”、“龙凤呈祥”等等。然而在基督教中,龙是魔鬼Satan(撒但)的化身。《圣经》启示录12章9节记载:“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由此可见,龙(dragon)在西方文化里是罪恶的根源,是引人犯罪的魔鬼。鉴于中西方对龙认识的差异,汉语中赞美经济腾飞的“亚洲四小龙”只能转而译为“fourtigers”.

三、社会文化与汉英语言中西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是长期以来受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影响而沉淀积累下来的文化。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语言文化上能够寻得踪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代表尊贵、权势与地位。古代帝王均穿戴黄袍。但是西方文化中表示尊贵的颜色通常是紫色(purple)。[4]英语经常用purple一词表示地位显赫,例如:“tobeborninthepurple”(出身显贵)、“marryintothepur-ple”(嫁入豪门)。然而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多表示胆小、卑鄙或低级趣味的意思,例如:“ayellowdog”(卑鄙的人)、“yellowpress”(低级趣味的刊物)。美国动画片DespicableMe(卑鄙的我)采用小黄人这样的角色形象十分贴切地呼应了主题。乌鸦在英国社会文化中有较高的地位。伦敦塔里的乌鸦更是被视为英国的守护神,由政府负责开支精心饲养。英国人的神鸟在中国却成了厄运和灾祸的代名词。人们常用“乌鸦嘴”来形容一个人说了不该说的话,也用“天下乌鸦一般黑”来形容某种黑暗势力。中西方社会文化对狗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西方人眼中,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人们通过语言表达了对狗的喜爱之情,例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luckydog”(幸运儿)等等。然而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狗常常代表卑劣的品行。汉语中关于狗的成语多数是表示贬义的,例如:“蝇营狗苟”、“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等等。中西方社会文化的不同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禁忌语方面也有较大差异。[7]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十分深远。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讲究谦虚谨慎,人们常用“虚怀若谷”来夸赞一个十分谦虚的人。古汉语中更是有很多自谦语,例如:“寒舍”、“在下”、“敝人”等等。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赞扬或夸奖,他常常可以这样回答:“哪里哪里,我做的还不够好。”但受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影响的西方人则欣赏自信、诚实的品质。当被他人褒扬和肯定时,thankyou是最合适的回答。如果过分谦虚,就有可能被误认为不自信或是虚伪。比起中国人,西方人更看重个人隐私和形象。“你看起来很累,要多注意休息”这句话在汉语语境中并没有什么不妥,可以理解为说话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是礼貌的表现。但如果对英国人说:“youlookrathertired,pleasehavearest”,则会引起对方极大的反感。听话者会认为此刻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很糟糕。除此之外,汉英语言禁忌语还体现在词汇的选择上。例如,中国人崇尚尊老爱幼,而西方人则十分忌讳说他人“老”。因此英语中常用“senior”(年资较深的)来代替“old”(老)。再如,汉语中“农民”一词并无贬义,而英语中常常使用“famer”而不是“peasant”.虽然这两个词均有“农民”之意,但后者常常表示言行举止粗鲁、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含义。

四、物质文化与汉英语言中西文化差异

物质文化是指各国家民族在相应的物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和“饭”两个字在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这样的物质文化反应到语言中便形成了诸多与吃相关的表达。比如,“丢饭碗”、“吃闲饭”、“吃醋”、“吃紧”、“吃香”、“吃不开”、“吃官司”、“吃不消”、“吃不了兜着走”等等。这些表达多数已经不单单与吃饭相关,而是具有了更进一步的引申意义。因此对于不熟悉中国文化的西方人来说是不太容易理解的,如果直接按字面意思理解会与本意相去甚远。以“丢饭碗”为例,中国人常把工作比作饭碗,因而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丢饭碗”应理解为“toloseone’sjob”(失业)比较贴切。而在西方物质文化中,米饭(rice)不是常见的主食,并且用餐的餐具也不是碗筷而是餐盘和刀叉。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人常以面包做主食。因而“bread”(面包)一词常出现在俗语俚语中,用来指代与生计有关的含义。例如:“outofbread”,字面意思是“面包没了”,实际含义表示“失业”。这和汉语里的“丢饭碗”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如,“breadline”指“领救济金的队伍”、“breadearner”指“养家糊口的人”、“breadandbutter”指“生计”等等。除面包以外,土豆也是西方国家的主要食物,因而土豆常用来比喻各种人物和事物。比如,“couchpotato”指的是经常坐在沙发里看电视的“电视迷”,“bigpotato”指“大人物”,“hotpota-to”指“棘手的问题”。西方国家较早的完成了工业革命,物质资源相对丰富。美国的汽车产业比较发达,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由汽车带来的快节奏生活也丰富了美式英语词汇:“drive-inbank”(汽车银行)、“drive-incinema”(汽车电影院)、“mo-tel”(汽车旅馆)等等。中国汽车的使用没有西方国家早,因此“汽车”一词要影响汉语的表达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马”都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因此,“马”也随之融入了汉语之中,例如:“一马当先”、“马不停蹄”、“马到成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等。

第15篇

(一)审美方面的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在审美方面也大不相同。比如红色(red),红色在中国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总是与褒义联系在一起,如开门红、红红火火等;英语中的红色也有类似喜庆、吉祥的意思,如red-letterday喜庆的日子,即便如此,其实红色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往往与死亡、流血、危险等有关,是人们不太喜欢的颜色,如:redlightdistrict红灯区,tobeinthered透支、负债,tocatchsomeonered-handed当场抓住某人做坏事。在中国,蓝色带给人一种宁静、清凉、安全的感觉,人们喜欢蓝色的天空和蔚蓝的大海;但在英语中,蓝色通常与忧郁、悲伤的意思联系在一起,如:inabluemood,feelblue表示“情绪低落”,“忧郁”等。

(二)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称呼。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中国人习惯带着称谓去称呼别人,如“王老师,李书记,张主任”等,这样称呼表明了对他人的尊重;而在英语中,一般不用称谓称呼别人,通常用Mr,Mrs,Miss,Ms加姓就可以,所以在英语中我们不能说“TeacherWang”(王老师),“NurseZhang”(张护士),“EngineerLi”(李工程师)等。另外,西方人喜欢对方称呼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听起来感觉亲切友好,“Oh,please!Don’tcallmeMrs.Sawyer.CallmeBarbara.”问候。中国人见面的寒暄语通常是“你多大了?”、“你结婚了吗?”、“你每个月工资多少?”等,这么问候被看作是对他人的一种关心,在中国人看来没有什么不妥。然而在英语中,这样的问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在西方国家里,收入、婚姻、女性的年龄、体重等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忌讳别人提及。西方人非常重视隐私(privacy),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通常,英国人见面时习惯于谈论天气,美国人则愿意谈论橄榄球赛等比赛。赞扬。中国人把谦虚看作是一种传统美德,当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也要谦虚一番。假如一位西方朋友赞美一位中国女士的衣服漂亮,中国女士就会不好意思地说“It’sjustso-so.”,甚至会说“No,it’snotnice,andIthinkit’sveryugly!”面对这样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实事求是。而按照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会很高兴、坦然地说声“Thankyou.”表示接受。致谢。英语中“Thankyou.”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即使是亲戚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不例外。妻子为丈夫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丈夫也会说一声“Thankyou.”。但在中国,家人或亲戚朋友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者就会觉得太见外,有距离感。

二、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的障碍,促进交流和理解的策略

以上的比较仅是中西文化的一部分差异,中西文化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其它方面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如果脱离文化背景,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所以文化的学习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把文化教学列为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重视跨文化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把侧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应试能力上,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传授。我们的教学是脱离了文化的教学,结果学生只会机械地套用汉语来使用英语,产生了许多所谓的“中式英语”,这是我们在教学方面的失误。此外,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外语学习主要来自于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所以教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讲授是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并且意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紧迫性。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多与外教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

(二)增加文化教学的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英美文化知识纳入到语言教学中。在语篇讲解当中向学生渗透文化知识,并进行汉英两种文化的比较。中西文化的比较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讲到西方的圣诞节,可以和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可以了解两种节日的起源、饮食和庆祝方式等差异。此外,教师应该设计情景让学生去实践和感受,比如打电话、问路、看医生、上饭店等,安排学生分角色表演,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常用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在实践中让学生深刻地感受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课外积累由于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是有限的,想在课堂上完全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不现实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下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注意文化知识的积累。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的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收听像VOA、BBC等英语广播节目,欣赏英美原版电影,从而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以及民族特点等。这样的学习过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阔眼界,丰富英美文化知识。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