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农村科技服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市三大主导产业中,农业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农村科技体系发展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市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的各基层涉农站所组成,在历史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由于乡镇机构的多次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由乡镇回归到主管局,造成乡镇政府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指挥失灵。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全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专项的科技服务经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科技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效益不高。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工作方法单调,手段陈旧,环节单一。仅限产前、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流通、贮藏、加工服务缺少;只靠行政推动,信息引导、示范带动缺少;主动服务、现场指导缺少。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调(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作用。
(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1.强化政府科技服务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加强和完善市、乡镇科技服务中心等推广机构的建设,努力构筑农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资服务实体,组建了40余家乡镇科技推广服务站、962个村级服务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深入到户的市、乡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服务站和服务组的组建,不仅进一步畅通了农村科技信息渠道,满足了农民对科技服务的新需求,而且还净化了乡村农资市场环境,为广大农民培养了一批科技服务队伍。但在政府主导科技服务方面,还应该注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是作为全市公益性科技服务的龙头,市科技服务中心要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如与电台、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媒体联办科技专栏,构建行之有效的科普平台。
二是要设立开通科技服务热线,构建了实时、高效的农业生产领域智能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要发挥互联网在科普方面的优势。创办科技服务专业网站,构建现代网络传播平台。
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成立顾问团,组织科普志愿者成立科技支家下乡服务队,构建了立体互动的专家服务平台,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借助田间指导、媒体讲座等形式,构建较为完备的科技培训平台。同时,发挥示范基点和中介组织优势,推广、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成果,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开发平台。
五是结合**市的实际,围绕畜牧、食用菌、中药材和果品四个主导产业,重新调整科普协会成员,重点针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聘请省市专家、**市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农村致富能人成立**市科普工作队,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实地指导,深入乡村一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责任制,实现科技服务的“零距离对接”。
2.适应市场需求,着力培育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主体。
一是积极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服务主体,并以政府角度进行扶持,使他们成为全市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二是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对接,构建“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运作、多方参与”的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传播模式。另一方面,还依托一些科技含量高、社会与经济影响强、对大众科技服务热忱的涉农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和营销大户,建立科技信息产业联合体。通过对这些联合体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出去,辐射、传播给周边农村,带动了农民致富。
(二)发挥优势与创新模式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一是在做好“科技之冬”等传统科技服务及“科技信息村村通”、“户户通”等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同时,继续强化“公司+园区+农户”、“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等科技服务新模式,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二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与高度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之间矛盾为重要载体,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三)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1.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科技服务新手段。
2.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快捷、实用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四)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1、不断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建设。
结合**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在乡镇、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推动乡镇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乡镇、社区每名党员分别于村、社区结对,并要求结合结对村、社区的实际至少为结对村和社区做一件实事、好事。
2、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村专业协会、科普基地、科技能人。经过多方积极努力,目前我市石咀蛋鸡协会已通过省级审核,并被省科协推荐参加全国评审。
3、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科技服务能力。通过科技合作,借助技术、成果、人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如近年来**市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会同有关部门,邀请有关专家、组织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全市各个乡镇及产业基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余次,参加农民达10000万余人,发放科技光盘200张,科技资料40000余份。
关键词:磐石;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发达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国家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加强,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广大农民对科技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磐石市三大主导产业中,农业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农村科技体系发展创新的要求更加迫切。
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磐石市一直秉承着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要由政府的各基层涉农站所组成,在历史上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事业滑坡。由于乡镇机构的多次改革,多数原农业科技服务单位“三权”由乡镇回归到主管局,造成乡镇政府对乡镇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指挥失灵。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创收上,造成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推广等科技服务工作缺人干,科技服务在乡镇出现断层,导致科技服务事业滑坡。
(二)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下降。目前全市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经费短缺问题,有的乡镇没有专项的科技服务经费。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村科技服务部门的科研和培训条件落后,工作正常开展没有物质保障,农业科技到位率下降,难以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科技服务方式陈旧,服务效益不高。一些农业科技服务单位工作方法单调,手段陈旧,环节单一。仅限产前、产中技术指导服务,产后流通、贮藏、加工服务缺少;只靠行政推动,信息引导、示范带动缺少;主动服务、现场指导缺少。导致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调(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农民干、帮助农民销的作用。
(四)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由于基层农村科技服务部门条件艰苦,经费缺乏,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学习、培训、进修、考察,造成知识老化、技术过时、观念陈旧,创新能力较差。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农村科技服务队伍现有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很难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广大农民对“专、精、特、新”的技术需求不能满足。
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引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农村科技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1.强化政府科技服务的主导作用。主要是加强和完善市、乡镇科技服务中心等推广机构的建设,努力构筑农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近年来,磐石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资服务实体,组建了40余家乡镇科技推广服务站、962个村级服务组,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深入到户的市、乡镇、村组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服务站和服务组的组建,不仅进一步畅通了农村科技信息渠道,满足了农民对科技服务的新需求,而且还净化了乡村农资市场环境,为广大农民培养了一批科技服务队伍。但在政府主导科技服务方面,还应该注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是作为全市公益性科技服务的龙头,市科技服务中心要构建“媒体宣传、热线咨询、网络传播、实地指导、教育培训、示范开发”六位一体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如与电台、电视台等传统新闻媒体联办科技专栏,构建行之有效的科普平台。
二是要设立开通科技服务热线,构建了实时、高效的农业生产领域智能化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三是要发挥互联网在科普方面的优势。创办科技服务专业网站,构建现代网络传播平台。
四是组织农业科技专家成立顾问团,组织科普志愿者成立科技支家下乡服务队,构建了立体互动的专家服务平台,发挥培训基地作用,借助田间指导、媒体讲座等形式,构建较为完备的科技培训平台。同时,发挥示范基点和中介组织优势,推广、转化先进农业技术成果,构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开发平台。
五是结合磐石市的实际,围绕畜牧、食用菌、中药材和果品四个主导产业,重新调整科普协会成员,重点针对基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聘请省市专家、磐石市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农村致富能人成立磐石市科普工作队,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咨询、实地指导,深入乡村一线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和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和技术难题,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责任制,实现科技服务的“零距离对接”。
2.适应市场需求,着力培育多元化的科技服务主体。
一是积极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协会、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服务主体,并以政府角度进行扶持,使他们成为全市市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
二是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对接,构建“政府引导、项目扶持、协会运作、多方参与”的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传播模式。另一方面,还依托一些科技含量高、社会与经济影响强、对大众科技服务热忱的涉农龙头企业、专业种养大户和营销大户,建立科技信息产业联合体。通过对这些联合体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把先进实用的技术出去,辐射、传播给周边农村,带动了农民致富。
(二)发挥优势与创新模式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一是在做好“科技之冬”等传统科技服务及“科技信息村村通”、“户户通”等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同时,继续强化“公司+园区+农户”、“龙头企业+科技示范户”等科技服务新模式,实现农村科技服务形式的多样化。
二是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与高度市场化的现代农业之间矛盾为重要载体,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销售”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科技服务新模式。
(三)传统服务方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1.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在农村科技服务中的作用,逐步形成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的科技服务新手段。
2.利用现代传媒技术,构建快捷、实用的现代化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
(四)体系建设与能力建设相结合,提升农村科技服务水平
1、不断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建设。
结合磐石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科普组织,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在乡镇、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推动乡镇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乡镇、社区每名党员分别于村、社区结对,并要求结合结对村、社(下转218页)(上接217页)区的实际至少为结对村和社区做一件实事、好事。
2、继续推进“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农村专业协会、科普基地、科技能人。经过多方积极努力,目前我市石咀蛋鸡协会已通过省级审核,并被省科协推荐参加全国评审。
3、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科技服务能力。通过科技合作,借助技术、成果、人才,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现有农村科技服务人员的从业能力。如近年来磐石市紧紧围绕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会同有关部门,邀请有关专家、组织涉农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全市各个乡镇及产业基地,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共举办科技培训班20余次,参加农民达10000万余人,发放科技光盘200张,科技资料40000余份。
(一)实证模型的设定
在本文中,病患在住院医疗服务中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行为是一个二分选择变量,对此,本文选择Probit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已有文献研究表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供给者的行为、消费者疾病特征、医疗保险介入都是影响医疗利用的重要因素[8],因此,本文将病床密度、医生密度、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信息不对称以及新农合住院给付结构等作为关键解释变量,从而考察新农合制度下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以及高科技医疗服务市场是否存在供给诱导需求现象。Xi包括了医疗服务市场竞争度(如病床密度和医生密度)、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医患信息不对称、新农合的给付结构(包括补偿比例与封顶线)以及其他控制变量。由于二元响应模型的回归系数的经济解释比较困难,因此,估计各自变量的边际变化对选择概率的边际影响的偏效应对回归系数的解释更为合理[9]。
(二)变量选择
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新农合制度对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设备利用行为的影响,在控制起付线、报销比例、封顶线等需求层面的制度因素的同时,本文还将供给者层面的因素纳入到实证分析框架中,以此讨论我国新农合制度下农户病患高科技医疗服务的利用是来自病患的道德风险还是来自医生的道德风险,从而为新农合政策的选择提供比较科学的实证依据。因此,本文选取了医生密度与病床密度、医患信息不对称、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新农合制度给付结构、农民个人特征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的变量。
1.医生密度与病床密度医生密度、病床密度测度了医疗市场的竞争程度,一般而言,随着市场竞争度的提高,造成每位医生所面对的病患减少,医生需通过诱导需求来维持其所得[10]。医生为了自身利益,可能会利用信息上的优势来给病患提供不适当的医疗服务且造成医疗市场失灵。
2.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理论假说认为,不同的偿付方式会对医疗服务供给者的行为产生不同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从而改变医生的治疗方式。一般而言,偿付方式主要分为按服务项目付费制和按病种付费制,按病种付费偿付制度相对于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而言能够形成对医务人员的内部激励机制,使得医院从诱导需求的激励转变为降低医疗成本的激励。在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也已经有关于支付方式改革的试点,比如福建已经实行对新农合制度的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的试点。
3.医患信息不对称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决定了诱导需求的程度。医生对于患者的诱导需求受到患者所掌握的病情以及相关的医疗知识的影响,两者呈现反向变动关系,即患者掌握的信息越多,医生的诱导需求量就越小;患者掌握的信息越少,医生就越能够实施诱导需求。本文参考Kenkel[11]的做法,选取了中国农村常见疾病高血压、尿毒症、心脏病等主要症状及其常规治疗作为农民医疗信息的掌握程度的了解,共计8大项29小项。如果农民答对则给+1分,若答错则0分,然后加权平均法得出综合得分。分值越大说明农民掌握的信息越多,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小,其高科技医疗利用量也越少。
4.新农合给付结构医疗保险补偿水平越高,供给方更有动机和空间去诱导病患使用更多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假说认为,补偿水平越高,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就会越高。给付结构包括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三个变量,其中起付线、报销比例均分为乡级、县级以及县外三个等级。但由于起付线与报销比例之间存在着共线性①,故只选择报销比例与封顶线。显然,报销比例越高,农民通过新农合报销得到的金额就越多,越能减轻农民的自付医疗费用,从而,农民对医疗价格的变动反应比较不敏感。因此,病患越容易受到医生的诱导,从而增加高科技医疗利用。同理,住院封顶线越高,则对于高额住院医疗费报销的比例也就更多,即农民获益越多,其越能接受更多的高科技医疗设备检查服务。
5.交通距离是指患者家到就诊医院的距离,衡量了病患的就医时间成本,反映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6.农民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变量包括家庭年收入、农民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和文化程度等。其中,疾病严重程度由通过询问病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以及身体三方面的疼痛程度所表示,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极度”五个等级,分别赋值0、1、2、3、4,然后加总(取值范围为0~12)。也就是,分值越大,疾病越严重。
(三)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2012年7~8月对福建省13个样本县、25个乡镇(街道)、50个行政村(居委会)进行的实地调查,重点收集2011年患病农户的数据。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样本农户。共发放问卷400份,剔除“2011年未患病”的农户样本69份后,回收有效患病农户问卷331份,其中,有110个患病农户仅发生了门诊治疗,其余221个则发生了住院医疗消费。由于目前新农合制度仍以“保大病”为主,故本文只分析农户病患住院期间高科技医疗服务的利用行为与影响因素。农户调查问卷包括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农户就医行为以及常见疾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结石)医疗知识三部分内容,其中对农户家庭基本情况的调查包括:家庭人口结构、交通和医疗机构可及性、收入和支出情况。在对农户就医行为的考察中,询问了农户2011年的实际患病及就诊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就医过程中是否发生CT、X光或MRI等高科技检查等情况。同时,还询问了农户对高血压、心脏病及肾结石等常见疾病相关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主要变量描述如表1所示②。
二、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汇报了高科技医疗检查服务利用选择决策方程的回归结果。实证结果表明,伪拟合优度R2为0.1291,似然比统计量为100.7301,且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这说明该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最后一列反应了各变量对高科技医疗利用决策的边际效应大小。回归结果表明,“是否已婚”这一变量对患病农户高科技医疗利用选择行为的影响具有正向作用,且在10%的水平上具有统计显著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平均而言,已婚人群比未婚人群发生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概率高11.56%。除此以外,年龄较大者、疾病严重者更容易发生高科技医疗利用,这说明,人们对健康风险具有很强的规避意愿。家庭年收入对生病农户选择高科技医疗利用消费的影响为正,这说明家庭收入状况较好的人在生病后更有可能选择高科技医疗服务治疗。回归结果表明,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与封顶线对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决策的影响为正,其中,住院封顶线对高科技医疗利用在1%的统计水平上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这体现,报销水平越高,农户在就医时更倾向于利用高科技医疗设备检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病患和医生双方的道德风险:一方面,当新农合住院补偿水平越高时,农户获得的预期收益越高,缓解了农户健康需求的预算约束,从而使其对医疗服务价格变动的敏感性降低,因此提高了使用高科技医疗服务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病患本身医疗知识的缺乏,农户在就医时更多地信任医生为他们做出治疗选择,但在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医生有能力诱导病人的医疗需求,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高科技医疗设备检查,从而导致参合农户利用高科技医疗服务的倾向性提高。边际效应结果表明,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平均而言,住院封顶线每提高1万元,生病农户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概率将增加13.9%。本文最关心的是供给者诱导需求因素对参合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选择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病床密度、医生密度以及新农合支付方式是否变革等变量对高科技医疗检查决策(如CT、MRI或X光等)利用具有较强的统计显著性影响。首先,作为市场竞争度的变量,病床密度和医生密度对生病农户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决策分别在10%与5%的统计水平上具有正的显著性作用。这表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上病床密度和医生密度越高,市场竞争越激烈,生病农户会增加对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的可能性。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在患者自由选择医院和医生的环境下,当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医院为了提升医疗质量、吸引医生和病人,从而倾向于多提供可以提高医院品牌的各项设备,而且高科技医疗设备的使用与医疗质量的提升具有密切的关系[12],因此,在医疗卫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医院之间的竞争常以非价格方式为主,其中最突出的形式就是医武竞争(medicalarmsrace),最终导致高科技医疗服务量的扩张。另一方面,上世纪80年代,全国医疗卫生领域“放权让利”的改革造成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薄弱,加上医患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医疗服务供给方为了减少医患纠纷,会进行“防御性治疗”,从而增加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更为重要的是,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程度增加,致使单一医院或医生面临的病人数量减少,而医生具有医疗服务供给者和病人的人的双重角色,有能力因自身利益而诱导病人增加医疗需求,最终获得或维持其理想收入。而且,我国公立医院的偿付机制和医生的收入分配机制长期扭曲,让公立医院在医疗市场上自我盈利,鼓励医生从药品回扣、医疗检查等方面获取收益,于是,医生有动力诱发病人增加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量。其次,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这一变量对高科技利用的影响在5%的统计水平上显著为负,这说明了相较于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或总额预算制降低了医生提供高科技医疗利用的可能性,可能的原因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通过按病种付费或总额预算制将合作医疗基金的部分风险转移给医疗服务供给者,从而建立起一种风险共担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医疗服务供给方会主动减少过度医疗服务成本以降低成本,从而建立起医疗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最终达到控制费用的目的[13]。这体现了实施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此外,医疗信息得分变量对病患就医时高科技医疗利用决策的影响为负,这说明病患掌握的医疗健康知识越多,其就医时利用高科技医疗服务的概率会降低,但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在医疗领域中,医疗服务具有信息不对称、垄断等特殊性,而医生具有医疗服务供给者和病人人的双重角色,可以凭借其在医疗专业信息上的相对优势,影响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即使患者能获取各种健康信息,但是由于治疗效果的不确定,其仍然无法拥有完全的信息,也很难自行评估医疗质量的好坏。也就是说,在医疗服务利用决策上,患者的选择权其实是幻觉的甚至是没有选择权的,从这一角度而言,患者对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决策的影响作用是有限的,边际效应结果也显示,农户医疗信息得分每增加1分,其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率仅降低0.01%。交通距离反映的是农户就医的时间成本和获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回归结果表明,交通距离对生病农户的高科技医疗服务利用决策在10%统计水平上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原因可能是农村交通与交通工具的改善使农户外出就医的便利性增加,从而提高了农户的医疗服务利用概率。
三、结论与建议
农村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振兴林业,保证生态体系的完整性,才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乡镇林业站是林业科技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乡镇林业站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快慢。乡镇林业站科技人员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到党政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乡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完整程度,直接关系科技作用的效率。林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推广,不仅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促进了林农增收[2]。
任何一种林种或水果,都有各自的生长特性,对土壤气候条件有特定的要求,而农民却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需要林业科技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乡村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体制问题。《国家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农业技术推广法》都明确了农村科技服务相关的管理体系是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然而,实际工作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多头领导,往往造成事出多门,结果却不能各负其责。有关部门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实际上停留在口头上、纸头上、形式上,没有真正摆上议事日程,没有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村级科技服务网络更是一片空白。
2.资金问题。当前科技投入资金的主要问题一是少,二是不到位,三是使用分散。目前乡镇本身经费普遍短缺,很难对林业服务体系进行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另外,乡镇林业站的办公经费也十分短缺,组织农民培训、印发科普资料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使得乡镇林业站工作很难有效运行。
3.科技成果转化率问题。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涉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成果转化后的跟踪服务等方面,但是由于农村普遍存在信息闭塞、农民文化及素质普遍不高等问题,导致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第一线效率慢。
4.科技人员使用问题。一是上级领导为缓解财政困难,大幅压缩科技人员的使用经费。如2008年灯塔乡政府对乡镇农、林、水等各大科技人员分流,政府只补助每年3000元的基本生活费,连养老保险都要想办法解决,要求他们自主创业,进行有偿服务,造成基层科技人员为生活而奔波,被迫放弃职责,使得农民对有偿服务产生疑惑,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二是由于上级有关部门对基层科技人员的培训、知识更新缺乏主动性,乡村基层部分科技人员缺乏钻研精神,科技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很难跟上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同时很多地方对科技人员没有考核、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做多做少,做好做差一个样,极大地挫伤了科技人员对林农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5.科技服务内容问题。目前许多山区乡镇林业科技服务设施陈旧,内容欠缺,实用性差。技术偏向实用少,与服务对象的目的有很大差距,从而影响整个林业科技体系的成效。
6.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问题。山区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若采用有偿服务,一部分群众会放弃,认为林业是粗放经营,即使按照传统的方式经营,也有收益。同时,由于林农自身并不富裕,若采用有偿服务,林农会无力进行投入。所以许多乡镇基层科技人员只能利用召开村干部以上会议之际宣传、普及、推广一些实用科技知识,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推广。
三、建议与对策
1.加强领导,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集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乡镇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财政、科技、科协、主管部门等方方面面,如何协调并形成合力极其重要。各级政府应该负总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协调相关部门关系,重点抓好法律、政策、资金的落实,并从农民的基本利益出发,发挥各自的职能,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做好组织管理工作[3]。
2.解决好科技服务体系的资金问题。考虑到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无偿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有偿服务内容,作为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要发挥政府桥梁和纽带作用,并需制定预算,积极争取经费。
3.不断提高乡镇林业系统人员业务水平。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加适用于现代农村林业实际的科普知识[4]。
4.乡镇林业科技人员要重调研干实事。乡镇林业科技人员要深入农村调研,掌握农村林情,广泛收集信息,把市场的需求与农村林业的开发相结合,使林地生产力效益最大化,使经济效益高效化,使林农增收快速化。
5.给予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一定政策上的倾斜。上级部门应对乡村镇科技人员及农村林业科技服务工作给与政策性倾斜,保证基层单位科技人员的待遇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在晋升技术职务时,以考核其科技服务推广业务水平和实绩为主,对学历、论文、成果、外语等适当放宽。
6.加强对乡镇基层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科技水平。加快科技服务网络的建设,做到乡镇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有完整的设备,如电脑教室,村村有科技联络员等。
7.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应点面结合。林业科技转化,必须经过较长的时间推广,建立示范点,做到以点带面。
参考文献:
[1]詹祖仁.林权制度改革后新型林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林副特产,2007(5):87-89.
[2]江淑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考[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233-236.
论文摘要: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与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农业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相对薄弱、经济欠发达的河西走廊来说,农技服务在推动农技成果转化中显得尤为重要。运用SWOT分析理论对甘肃省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几点对策与建议。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由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机构或实体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SWOT[1]分析理论是西方国家应用的一种战略选择方法,其中“S”代表Strengths指自身的优势;“W”代表Weakness指自身的缺陷;“O”代表Opportunities指面临的外部机遇;“T”代表Threats指面临的挑战或威胁。在此分析工具中[2]S、W是内部因素可控,O、T是外部因素。本文旨在探索河西走廊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以进一步提升本区的农业科技水平,切实解决“两会”关注的民生问题。
1甘肃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体系分析
1.1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自身优势S分析
(1)地理优势。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000km,海拔一般1100~1500m,大部为祁连山北麓冲积-洪积扇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扇形地中下部,地面物质较细,大多为黄土状物质,便于引用河水灌溉,形成绿洲农业区。走廊内部已完成或正在完成中的黑河、疏勒河、石羊河三大内陆河流域生态功能区建设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相衔接,是促进河西走廊农业跨越式发展与实现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
(2)星火产业带建设构建了科技服务平台。《甘肃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出台后,重点实施“六个工程”、发展“十四个产业”、构建“一个体系”和“两个平台”,简称“61412”计划[3]。经过几年的发展,河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整体框架初步形成,建立了各种新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同时组织体制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政府直接主导提升到农民自发组织合作社再到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在供需双方之间的有效转化。
(3)农业科技成果累累。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等科技计划的支撑及省科技厅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农业科技取得了重大进展。据统计,近年来甘肃农业科技获得了飞速发展,每年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200项左右,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70%左右[4]。同时,河西走廊以杂交玉米制种为主、瓜菜、花卉制种为辅,制种面积已达10多万hm2[5],已建成成套种子生产加工线30多条,年加工能力达5亿kg,是全国最大的制种基地之一。
(4)优秀的农技服务人才是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目前河西地区现有科研推广机构90多个,技术人员3000多人[5]。有30多个国家和省级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长期在河西开展农业科技工作。同时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探索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新途径。武威市是我省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试点地区之一,在不到1a的时间里,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产业结构,已选派3批420多名科技人员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实施科技项目142项。科技特派员通过与农民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把科学技术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使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恩惠,为“兴农、富民”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1.2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劣势W分析
(1)土地产业工人整体素质相对偏低。低素质人口群主要集中在农村,传统耕作观念和种植习惯根深蒂固,市场化观念淡薄,大部分农民对现代科学技术和耕作方式吸收转化能力差,造成农村科技推广工作进展缓慢,再加上对成果的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农民又害怕担风险而安于现状,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农业科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机构设置不准确、职能定位不明确。目前农技机构均在县、乡镇设立站所,每站所设若干名农技员,负责本乡镇的农技推广工作,而在农村种养结构趋向复杂化、技术和品种更新周期缩短、生产规模大小不等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农民对农业新技术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也满足不了技术人员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方法和思路创新。农技推广部门所承担的社会公益性职能虽说其他部门无法替代,但随意将农技推广机构进行撤合并的情况时有发生。调查表明,当前大部分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服务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时间较短、承担行政工作的任务较多,工作效率、效能明显降低。
(3)经费不足、渠道不畅。从甘肃省实际看,近年财政用于农技推广的经费虽较过去有明显增加,但由于支出渠道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相当一部分资金成了行政事业性费用,一部分被挤占挪用,最后真正落实到推广部门的经费寥寥无几。
(4)专业水平滞后无力应对服务对象对信息需求的动态化要求。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调研报告报道,全国农技推广人员中具有与所从事的推广活动相关的专业学历的不到55%,接近一半的推广人员没有受过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正式教育[6]。且基层农技队伍大多已多年未得到补充和更新,知识结构老化,掌握的技术十分有限,无力应付当前信息需求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形势。
1.3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机遇O分析
(1)经济全球化推动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入世贸组织对于我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来说,是1次良好的机会,可尽快获得各种需要的信息资料,及时引进先进设备、高科技和管理经验,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长补短、加速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带来良好机遇。如武威地区甘肃省农垦研究院近几年发展的金盏花产业,酒泉、张掖的制种等产业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信息化资源为畅通市场化农业创造了条件。信息资源的富足和信息渠道的通畅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在我省河西建成了甘肃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农村信息化等基地4个,如果将这些信息资源有效加以利用,既能够引导农民有序经营,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又能够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施对农业市场经济的有效调控、规避市场风险,同时能够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有力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化配置。
1.4河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威胁T分析
甘肃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自启动建设以来一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列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到2006年,产业带区域内6市22县GDP达到1038亿元,占全省45.6%,产业结构调整到14∶56∶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53元[7],比全省水平高出近1倍。但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一是主要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小,商品量相对较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加入WTO后国际农资大量进入、农产品进口激增、出口困难,严重影响农民增收及农产品加工等相关行业;二是农业生态环境开发与整治面临新问题,由于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加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问题日益严重,河西地区沙漠延展、沙尘暴频发,风沙危害加重,草场退化、灌溉农田盐渍化也在扩大,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困难;三是农业科技教育还很不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还有相当一部分科研成果转化不成现实的生产力,节水灌溉、良种繁育、抗旱防雹、荒漠化治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重大技术亟待突破。
2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战略组合分析
通过对目前河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自身的优劣及所处环境带来的机遇与威胁的分析,认为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优势非常明显,走廊内对科技的潜在需求大,这为体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平台,同时主体组织多样化,并形成多种科技推广服务的新模式??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业产业协会等,为完善创新体系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前提。但是这些潜在的优势条件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诸如河西的牧草、孜然、啤酒花、啤酒大麦及洋葱等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其核心问题是区域内部的消化能力弱,极易受市场的冲出。显然要完善农村服务体制,构建适合区域发展的模式,首先必须练好“内功”,才能有效合理的利用外部条件,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和改变自身弱势的战略才是目前最需要的选择。就甘肃内陆河西走廊来说,目前外部环境的威胁还没有达到急需要防御的阶段,所以弱点——威胁(WT)防御性战略还不是最佳选择。而优势——机会(SO)战略、弱点——机会(WO)战略、优势——威胁(ST)战略三者之间优化组合的战略,将会是适合甘肃河西走廊建设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较佳现实选择。
3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战略组合选择思考,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本着体系结构合理化、利益最大化原则而选择SO、WO、ST战略组合中最适合的1个、2个或多个混合战略组合。因此河西走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模式必须围绕这些战略组合选择进行建构、整合资源,建立多方参与的新型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
3.1继续创新农村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
吸收东部发达地区的有益经验,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个人向农村科技推广事业提供资助,对提供资助者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赞助支持农村科技推广事业发展。另外还可采用发行福利彩票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来支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2产学研相结合,完善农村农业教育推广体系
以甘肃农业大学、省、地方农业科研院所为依托,创办农村科技服务中介组织,参与农村科技服务。必要是以产业为纽带建立产学研推广示范基地,使科研成果与推广基地紧密结合,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服务工作,鼓励成立各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
3.3加快河西走廊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村科技服务搭建获得信息的平台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电视广播频道、互联网站、专业服务热线电话,因时因地因需常年提供社会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同时建立河西农业资源、生态、灾害等动态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研发目标性强的农业专家系统,完善河西走廊农业信息资源库,为农业管理部门、农产品生产经营部门和农民提供决策、生产和营销信息。
3.4营造创新环境,从制度上激励农村科技人员创新
增强河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主线和根本途径。结合农村具体实际,必须建立包括精神理念、制度规范和物质载体等多角度的农业创新文化和环境,以尊重农技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成果为基准,完善农业技术职务体系,拓展科技研究人员的发展空间,同时提高技术人员薪资待遇,建立具有社会竞争力的行业科技人才薪酬体系。要“以人为本”和“以技为本”为技术人员的研究活动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条件,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认真落实鼓励科技人员的政策措施。
3.5以农民、农村为服务主体,实行“从下到上”的科技推广模式
传统的农技推广方式是从上到下的“贯彻”式推广,这种方式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提高大面积农作物产量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推广方式往往忽视了农民的实际需求,甚至脱离实际,难以被农民接受。这不仅难以实现推广的目标,还损害了政府在农民中的威信。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最终价值体现在农民素质提高、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推广课题的设定不能脱离农民的实际状态和农民自身的愿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该重视掌握农民心态和愿望,按照农民意愿开展推广活动,即“从下到上”的工作方式。在技术推广“Plan-DoEvaluation-Check”(计划-实施-评价-反馈)循环过程中,首先根据农民需求,设定推广课题,制定推广计划,按计划进行实施,然后进行评价,再将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推广计划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推广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以得到及时研究解决。形成以服务对象——农民为中心的推广、科研紧密协作的推广体系。避免科研、推广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推广工作效率和科技成果的应用率。
总之,在农业这个大系统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调整农业发展模式,科学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农业信息,整合技术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力量。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在推动河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目前已经形成的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复杂化、服务对象分散化的农村科技服务现状,如何协调众多农村科技服务主体、采用不同策略扶持不同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建立一个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当前河西农村科技事业面临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当前河西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SWOT分析,一方面利用外部机遇,发挥体系自身优势;另一方面要避开和减少内部弱点及外部威胁,最终实现模式创新。从而为解决现阶段新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志民,欧阳晓光.多模块复合型:我国现行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架[J].科技与经济,2005,18(2):41-44.
[2]海因茨·韦里克[美].管理学:全球化视角[M].马春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甘肃星火办公室.甘肃省星火计划与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情况汇报[EB/OL].(2007-04-17)[2008-05-18]Http:/news/detai/php?n-no=41605?dir=/新闻动态/通知公告.
[4]魏邦龙.甘肃省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研究[J].2000,16(1):25-29.
[5]甘肃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甘肃省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情况汇报[R].兰州,2007.
农村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振兴林业,保证生态体系的完整性,才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林业增效、林农增收,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乡镇林业站是林业科技服务的主要力量之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乡镇林业站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科技成果的运用,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快慢。以某镇为例,该镇岭根村猕猴桃生产基地,从2002年开始,科技人员先进行试点,在阳坡与阴坡采取搭架与不搭架,施肥与不施肥等方式对猕猴桃进行对比无公害栽培试验,结果发现:北坡搭架施肥到第5年,产量9480 kg/hm2,平均市场售价5元/kg,产值达到4.74万元/hm2,投入与产出比例是9∶1左右。岭根村群众在掌握栽培技术的同时,全村猕猴桃也达到无公害栽培标准,到2009年,该村栽培猕猴桃面积扩大到30 hm2,年均产值90多万元,该产业成为岭根村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林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推广,不仅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也促进了林农增收。
任何一种林种或水果,都有各自的生长特性,对土壤气候条件有特定的要求,而农民却缺乏这方面的科学知识,需要林业科技人员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本镇某村一位村民1998年盲目引进油桃栽培,选择在海拔高、晚霜期长、pH值大的潮湿地种植,结果造成8万元的经济损失。可见,加强农村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十分重要。
2 乡村林业科技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体制问题。《国家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农业技术推广法》都明确了农村科技服务相关的管理体系是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然而,实际工作中,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存在多头领导,往往造成事出多门,结果却不能各负其责。有关部门对农村科技服务工作实际上停留在口头上、纸头上、形式上,没有真正摆上议事日程,没有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村级科技服务更是一片空白。
(2)资金问题。当前科技投入资金的主要问题一是少,二是不到位,三是使用分散。目前乡镇本身经费普遍短缺,很难对林业服务体系进行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另外,乡镇林业站的办公经费也十分短缺,组织农民培训、印发科普资料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使得乡镇林业站工作很难有效运行。
(3)科技成果转化率问题。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涉及科研项目的立项、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成果转化后的跟踪服务等方面,但是由于农村普遍存在信息闭塞、农民文化及素质普遍不高等问题,导致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第一线效率慢。
(4)科技人员使用问题。一是上级领导为缓解财政困难,大幅压缩科技人员的使用经费。如1998年某县政府对乡镇农、林、水等各大科技人员分流,政府只补助每年3000元的基本生活费,连养老保险都要想办法解决,要求他们自主创业,进行有偿服务,造成基层科技人员为生活而奔波,被迫放弃职责,使得农民对有偿服务产生疑惑,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二是由于上级有关部门对基层科技人员的培训、知识更新缺乏主动性,乡村基层部分科技人员缺乏钻研精神,科技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很难跟上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同时很多地方对科技人员没有考核、绩效评价等方面的激励机制,做多做少,做好做差一个样,极大地挫伤了科技人员对林农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5)科技服务内容问题。目前许多山区乡镇林业科技服务设施陈旧,内容欠缺,实用性差。技术偏向实用少,与服务对象的目的有很大差距,从而影响整个林业科技体系的成效。
(6)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问题。山区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若采用有偿服务,一部分群众会放弃,认为林业是粗放经营,即使按照传统的方式经营,也有收益。同时,由于林农自身并不富裕,若采用有偿服务,林农会无力进行投入。所以许多乡镇基层科技人员只能利用召开村干部以上会议之际宣传、普及、推广一些实用科技知识,或者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推广。
3 建议与对策
(1)加强领导,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集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乡镇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财政、科技、科协、主管部门等方方面面,如何协调并形成合力极其重要。各级政府应该负总责,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协调相关部门关系,重点抓好法律、政策、资金的落实,并从农民的基本利益出发,发挥各自的职能,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2)解决好科技服务体系的资金问题。考虑到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无偿服务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有偿服务内容,作为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要发挥政府桥梁和纽带作用,并需制定预算,积极争取经费。
(3)不断提高乡镇林业系统人员业务水平。乡镇林业站的科技人员,要加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增加适用于现代农村林业实际的科普知识。
(4)乡镇林业科技人员要重调研干实事。乡镇林业科技人员要深入农村调研,掌握农村林情,广泛收集信息,把市场的需求与农村林业的开发相结合,使林地生产力效益最大化,使经济效益高效化,使林农增收快速化。
(5)给予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一定政策上的倾斜。上级部门应对乡村镇科技人员及农村林业科技服务工作给与政策性倾斜,保证基层单位科技人员的待遇和必要的工作经费,在晋升技术职务时,以考核其科技服务推广业务水平和实绩为主,对学历、论文、成果、外语等适当放宽。
自2010年任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以来,唐忠民深入推进吉林农信创新转型与改革发展,积极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和服务民生的金融支撑作用,在加快自身科学发展的同时为全省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唐忠民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和监管政策要求,加强与地方党政的沟通协调,与各市(州)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度融合地方经济,突出打造普惠金融、农业产业化金融、县域金融、城镇化金融、生态金融和全民创业金融“六个金融”,大力支持“三农”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
倾心金融服务社会民生。唐忠民倡导普惠制金融,推进城乡基本金融服务均等化。潜心打造“民生工程”,深耕农村金融市场,研发百余种金融产品。强化科技支撑,增强服务功能,面向千家万户开展普惠型服务。大力开展“三帮扶”活动,在全省60个村建立帮扶联系点,通过信贷支持、传授致富技术、引进致富项目、培养大学生村官、培养致富带头人,助推农民共同富裕。
积极推进改革和转型创新。唐忠民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自我发展组建与“富帮穷”并购模式相结合,农商行组建工作扎实推进,系统内农商行总数达到9家。扎实推进省联社去行政化改革,着力打造科技、融资、清算、培训、信息和法律咨询“六大服务平台”,增强中后台支撑功能。加快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加强业务支撑能力和金融科技服务水平。推进县级行社流程银行建设,配齐“三长”,完善法人治理,强化营销总部、经营管理总部的功能,推进贷款集中远程审批等业务管理模式创新,初步实现流程化、专业化管理。撤销市(州)办事处,设立区域稽核中心,增强了风险管理职能。
关键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而农技推广体系又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是发挥新形势下科技对“三农”支撑作用的重要依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尤其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普遍扎根农村,直接联系千家万户,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和前沿,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技术支撑过程中起着“大楼底座”和“神经末梢”的关键作用。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求,农技推广体系中人才缺乏、素质不高、职责不清、机制不活、服务手段落后等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日渐暴露和凸显,新形势、新任务都迫切要求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地处太行、太岳、中条山三大山系之间,属于丘陵山区。全县40万口人,54.6万亩耕地,其中五分之四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并且很少有5亩以上的大块平原地,立地条件决定着我县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很低,加之人均不到2亩地,如要粮食获得高产,势必通过提高单产来实现,而要实现粮食单产的提高,加大科技的投入最是关键。
看一下我县的科技资源现状:目前,全县在编在岗农业、畜牧、蚕桑、林业、水利、农机等农技人员565人,其中,县局345人、乡镇220人。大专学历以上人员占11.8%;初、高中学历人员占88.2%。且人员老化、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
科技资源的溃乏与落后的农业生产现状决定着加强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着更加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二、存在问题
1、人才缺乏
一是总量不足。乡镇农科站大多站只有1人,且身兼数职,一人得负责技术、植保、土肥、果树、环保、农产品安全、食用菌、蔬菜、新能源等多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还要忙于政府日常事务和中心工作,很难分出心力来搞研究,搞创新,搞推广。
二是专业人才缺乏。以乡镇蚕桑技术员为例,22名技术员中大专学历只有4名,占总人数的18%,初、高中学历的占到82%,且大多不是蚕桑专业毕业的,只是在实践中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由于自身素质的欠缺,接受新技术的能力非常有限,更谈不上搞科技创新。
三是人才队伍老化。由于近年没有分配或招聘到农业系统的农业专业人员,造成农业战线人才短缺、人员老化且后继乏力,工作热情和激情不高。以蔬菜技术人才为例,目前,全县只有5名技术员,且年龄均在46岁以上,外出学习机会少,知识更新慢。2010年以来,全县共发展设施蔬菜1500亩,全部聘请的是山东寿光的技术员。
2、服务网络不健全
服务网络在村级基本形成断层,村委一级没有设立专门负责农业技术的人员及科技服务点,服务网络到达不了最需要的底层,很多农业技术、信息要想真正推广到农户、农民、种养大户、经营户很难。
3、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待遇没有保障。以乡镇农技人员为例,“三定人员”就有12个,工资虽有保障了,但养老保险、医保等长期没有解决。二是装备水平很低。大多数乡镇农科推广站只有1-2间办公室。靠“一张嘴、两条腿”搞推广的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推广经费缺乏,没有新技术研发、推广财政专列经费。
4、机制不活
在现行的体制下,基层农技人员没有量化的目标、任务,职责不清。并且缺乏合理的竞争上岗、考评、晋升等激励机制,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业活力。
三、建设内容
1、加强培训,建设队伍。一是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不仅要定期派送县、乡两级农技人员到高校、农业先进县学习新技术。还要广泛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综合能力。二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快培养农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科技示范户、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民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信息员、沼气工等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种养大户、农村大户、经纪人等农村经营型人才。真正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硬的人才队伍。
2、健全服务网络。实施全省“一乡一站、一村一点”全覆盖工程,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农技推广站,每村建设一个科技服务点,培育科技示范户,建成“县农技推广部门—镇农技推广站—示范户—辐射户”的农技服务网络,并且每村要有专门负责科技工作的两委干部,解决村级科技服务环节薄弱的问题。鼓励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机构。
3、加大投入,提高装备。要抓住国家今年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基本覆盖农业县(市、区、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覆盖全部乡镇”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主要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建设,逐步改善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条件和水平。同时,市、县财政也要逐步加大最基础的农业科技推广及农业综合开发经费投入,购置、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并且实现“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收入平均水平相衔接”。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协调推进的系统工程,其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技术也十分广泛,主要有各类产业发展技术、环境治理技术、基本建设技术、管理技术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软技术”。高校要整合力量,集成学科优势,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注重创新机制,政策激励。要从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和人才需求出发,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推广教授岗位制度,引导和激励一批优秀教师深入基层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以大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与“三农”密切结合的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深入农村“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新观念。
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应当注重科技引领,地校合作。要突出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服务、农民科技培训等方式,培育农村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要以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为纽带,建立多种形式的校地合作模式,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校地共赢。
论文摘要农村技术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的桥梁。文章介绍了山西省农村技术市场的发展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山西省农村技术市场提出了5点具体意见。
1山西农村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自主的基础,而我省发展农业面临着土地减少、水资源贫乏、人口增加等诸多制约因素。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使我省5年实现粮食自求平衡、农村达小康目标,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
农村技术市场是科技与经济的桥梁。发展和开拓农村技术市场,加速沟通科技部门与农业和乡镇企业的联系,加速农业和乡镇企业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向商品形态、由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缩短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一体化进程,才能实现科技兴农。
山西省农村技术市场发展形势一直较好,特别是国家科委于1992年确定洪洞县、襄汾县为全国农村技术市场试点县后,我省农村技术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市场先进县和乡,如朔州城区、夏县、侯马市、寿阳县、大同市小南头乡等。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农村技术市场管理薄弱,大多数技术市场管理机构无编制、无人员、无经费,难以开展经常性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二是缺乏发展和开拓农村技术市场的优惠政策,难以调动科技人员、乡镇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三是普遍没有实行技术合同,现有的技术市场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四是技术信息少、资金少,难以转化技术成果;……。
目前,要发展和开拓农村技术市场,就必须逐步解决农村技术市场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同时要加强和开发农村技术市场的服务功能,扎扎实实为农业和乡镇企业办一件或几件实事,转化一项或几项技术,推销一个或几个新产品,逐步把农民及乡镇企业吸引到技术市场上来,靠技术市场求生存、找出路、谋发展。
2关于发展山西农村技术市场的几点意见
(1)紧紧围绕山西省科教兴农的5大重点工程吸收、应用、推广新技术。
种子工程、节约灌水工程、旱作农业工程、农畜产品加工工程、人才开发工程等5大重点工程的完成,要靠科技,要靠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此,要充分发挥农村技术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凡有利于完成5大重点工程的科技成果,应及时汇报、积极吸引、认真推广。其中:种子工程:应抓选育,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有条件的县,应逐步形成新品种选育、引进、试验、生产一条龙服务。节约灌水工程:应研究当地的实际情况,引进、推广先进节水技术,有条件的,可引进高效节水技术设备。旱作农业工程:应抓改土和保墒新技术和设备。农畜产品加工工程:应抓农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包装技术和设备。
人才开发工程:应抓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特别是宣传普及实用技术,培育农民科技人才。
(2)积极为省科委确定的龙头企业服务。
山西省科委为了打好科技扶贫攻坚战,搞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1997年培育和完善了大约100个以科技为先导的“公司加农户”龙头企业。农村技术市场应把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要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深入了解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技术现状、农户要求及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二是尽快研究掌握龙头企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工作,引进科技成果,帮助技术改造等,提高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协助龙头企业引进人才和资金,促进龙头企业攀登新高峰;四是发现和培育各行各业的新的“公司加农户”龙头企业;五是不断总结农村技术市场为“公司加农户”龙头企业服务的经验,并在适当的时候,召开专门会议交流、研究。
(3)建立农村技术市场网络,交流情报,开展联销。
农村技术市场受县域和地(市)域的影响,各方面的交流都比较困难,因此建立省、地(市)、县(区)、乡(镇)四级技术市场网络交流情报、开展联销十分必要。
交流情报。即要求省、地(市)、县(区)、乡(镇)四级科技部门各指定一名技术市场管理人员负责搜集农村技术市场买卖双方的供求信息,然后由下而上逐级传递,每传递一次,接受部门应整理、过滤一次,对本地区能够消化的供求信息,不再向上传递。反之,仍应向上传递,一直传递到省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省市场办对下边传递的供求信息应认真对待,整理后输入计算机,并尽快将供求信息传递到有关部门,然后将供求衔接情况逐级或直接反馈回去。开展联销。联销是技术市场服务的一种形式,负责农村技术市场技术信息供求的人员可兼任联销员。联销员的主要责任是负责技术成果和新产品的销售。联销方法同情报交流。联销侧重推销县“龙头”企业产品、各种优良品种、各种新肥料、新的农作方法以及适合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科技成果。
(4)开展技术市场“结对”活动。
技术市场“结对”是指省、地(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协、高新技术企业等具有新技术开发能力或拥有大量技术信息以及能够开展技术咨询或服务的单位与县结成一对,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促进农业和乡镇企业经济的发展。1996年,太原市科技咨询中心与平遥县结对,该中心到平遥县技术信息,平遥县到太原市考察技术,彼此建立了感情,取得了信任。“结对”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城市、农村技术市场并肩发展。今后应把技术市场“结对”活动列入各级科委技术市场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1997年年底,各地市均应建立一个技术市场“结对”试点。“结对”的对象可以自已找,各级技术市场管理部门亦可牵线搭桥。根据情况,1998年将召开一次技术市场“结对”经验交流会。
今年来,浙江省衢州市科协根据市委决策部署,充分结合实际,扎实开展“百千万先锋行动”,深入推进“三走进”活动,走进社区农村、服务民生,走进企业、服务发展,走进科技工作者、服务成长成才,真抓实干转作风,践行群众观。截至4月中旬,衢州市科协领导干部深入村、企开展调研9次,谈心谈话52人次,排查问题6个,开展服务活动10多次,真心实意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推进建立了浙江省首家光伏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
一、走进社区农村、服务民生。积极动员组织单位全体在职党员到所居住社区注册报到,参加社区活动,带头履行社区居民应尽义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柯城区府山街道城站社区,认领“微心愿”,进行“微服务”,落实帮扶资金5000元。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参加“万名党员志愿服务日”活动和“万名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等活动,为社区发展服务。联合举办“迎新春,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联合举办“智慧浙江”科普报告会、科普图片展、科普之夜文艺晚会、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向市民普及科学知识;邀请浙江省政府应急管理专家组委员、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赵国秋主任做客“科学+咖啡馆”为大家主讲“幸福了吗”讲座,帮助大家从心理学角度化解压力,提升幸福感。深入开展进村走访和“干部基层结亲”活动,与5户家庭困难的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针对每户家庭的不同情况,提出了高山蔬菜规模种植、绿色畜产品养殖等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并指导结对村开展农村实事项目建设。针对“一村一品”需求,组织科技专家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培训,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技术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二、走进企业、服务发展。集中开展了“走进企业”活动,到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龙游、常山相关企业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实情、办实事。深入浙江名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衢州飞瑞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浙江深泰克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走访,了解生产经营状况。根据企业需求,推动建立浙江中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还邀请褚君浩院士为衢州光伏企业作了一场光伏产业形势学术报告,并与企业进行了互动问答、交流,给企业解疑释惑。市科协会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多次上门为衢州飞瑞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服务,力促成立“浙江省绿色产业发展研究院衢州中科光电研究分院”。联合省科协、龙游县科协举办2013年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来自全省工业、农业、医疗战线的20余位资深专家,分赴该县各乡镇(街道),开展蔬菜、水稻、葡萄、笋竹等专题技术培训,医疗专家下基层义诊,专家与企业家“手握手”等11大类19项惠民服务活动。联合巨化集团公司科协、常山县科协开展科技服务企业行动(走进常山)活动,组织6位化工专家为浙江常山鸿运化学有限公司、浙江常山科润化学有限公司、浙江富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常山相关企业开展一对一“保姆式”科技服务,开展技术咨询、项目论证、技术培训等,现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和在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碰到的其他难点疑点问题。
三、走进科技工作者、服务成长成才。开展了走访人才活动,多次赴上海等地走访褚君浩等院士,为衢州企业牵线搭桥。深入开展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研究成立衢州市交通运输学会和营养学会,推进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为促进学术繁荣、学科发展、人才成长和科技进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启动开展第十五届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联合市教育局举办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活动,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黄勤妮、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安琦、绍兴市新昌中学特级教师黄林、台州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陈征燕等5位青少年科技辅导方面的专家来衢授课,来自全市中小学校的110名科技辅导员参加了培训,为提高衢州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能力和水平服务。(浙江省科协)
关键词:学科评估 学科建设 农林高校 项目评价
一、学科建设与学位评估
今天,随着大学规模的增大,学科的规模也在增大,学科建设已成为学校工作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学科建设的状况上根本反映和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大学的优势与特色主要通过学科建设水平来体现,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学科[1]。教育部先后于2002-2004年、2006-2008年和2012年在全国开展了三轮一级学科的评估工作,第一轮评估分三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共有229个单位的1366个学科申请参评。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的学科基本上都申请评估;第二轮评估分两次进行,共有331个单位和2369个学科申请参评;第三轮评估一次性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包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参评单位总体情况见表1[2]。
表1参评单位总体情况统计表
全国高校中,有363所高校的4166个学科申请参评,具有“博士一级授权”学科的参评率为80%。表2 各类学科参评情况统计表。
表2 各类学科参评情况统计表
该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主要构成是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等四个一级指标。第三轮评估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关注的”学生评价、论文评价、科研评价、特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
表3 本学科参评情况
二、突出学科特色,强化分类指导
高校学科建设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第 一类是经过长期建设已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第二类 是经过努力,已基本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的部分学科;第三类是已 有了发展苗头的新兴、交叉学科;第四类是还达不到应有水平的少数一般学科。第一类和第二类一般属于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高校发展必须突出自身特色,以特色强校,以特色发展,以特色取胜[3]。特色办学集中反映在学科建设上,学科的特色决定着高校的办学特色。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围绕“林业工程”一级学科进行特色建设,发展“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4个学术型硕士点。建立起以植物资源化学与生物质材料为特色,以林业工程学科为优势,材料、化工、轻工、家具、新能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生物质复合材料、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工程材料、生物质吸附材料、生物质化学品、生物质清洁生产六个研究方向。构建一个以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整体水平较高的学科体系,进一步彰显福建农林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优势。
三、挖掘现有问题,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从这次学位评估可以看出,全面贯彻落实以质量为核心,树立注重质量的良好氛围,淡化规模为导向的主要思想。因此,我院林业工程重点学科近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绩,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研究生数和高水平论文数也有明显提升,同时毕业生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以及我省林产加工行业、制浆造纸行业、材料加工行业的业务骨干,但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特别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含提名)和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还有待新突破;博士到海外高水平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偏少;省级以上专业建设、规划教材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及教学成果偏少等。因此,学院着力从海外和国内985大学引进优秀博士,通过出台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措施,形成大家齐心干事业、为学科发展做贡献的良好氛围。
四、调整成果评价模式,强调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
本次学科评估,邀请大量行业和企业人士及所有参评单位本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社会声誉进行全面评价,形成了“崇尚创新、重视质量、社会参与”的科研评价新模式。同时,在主观评价部分增加了社会服务和学术道德等内涵。
两年来我院专利授权50多项,但成果转化极少。根据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以提升我校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学院大力支持和强调专利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鼓励专利成果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着力推进我省竹木加工产业技术升级,以提高竹木利用率、竹木产品附加值、节能降耗为目标,开发新型竹木生物质材料并实现产业化;参与建设国家级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构建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和创业育成一体化的新型农村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学院为牵头单位的“福建省竹加工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和“福建竹加工产业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和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成快速的竹加工产业科技服务网络系统。通过技术服务企业帮助一些企业、总结一些经验、锻炼提升专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校在我省竹加工产业的统领地位及在全国的影响力。以科技服务的突出成效推动我校“林业工程”重点学科发展。学院在生物质材料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实力,具备承担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的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具有持续创新能力。
五、创新学术论文,营造学术论文的良好氛围
这次评估首次采用“定量与定性、质量与数量、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的“多维度学术论文评价”方法。就是将论文“他引次数”及“ESI 高被引论文数”与最新发表的高水平期刊论文同时纳入评价指标等,创立了学术论文评价的新质量文化。我院“林业工程”学科近两年来发展较快,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600多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70多篇,其中Ⅰ区13篇,但论文“他引次数”不多。学院教师普遍使用定性理论分析,基本属于个人观点陈述型和经验总结型,定量模型分析、实证研究和大规模的统计调查研究极为稀少。虽然我院学科建设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研究结果基本是具体学科经验的总结;研究方法仅限于表层分析,研究深度不够,得出的研究结论缺乏了更多的实证基础,所进行深刻的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统计调查的研究也不够[4]。因此,营造一个素质精良的科技创新队伍和坚实的学科基础、良好的科研平台基础以及显著的前期科研成效,定能促进我学科建设更上一层楼,并在生物质低碳加工、生物质化学利用和改性、生物质功能材料、生物质工程材料、生物质吸附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科技影响力。
六、创新学生质量,开创学生的新视角
此次评估是以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强调学生为本,注重在学培养质量与毕业后发展质量相结合的评价理念为模式。引入用人单位对“学生毕业后质量跟踪评价”;新增学生派出留学、交流指标,鼓励对学生培养的投入;引入教育部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情况指标,促进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全面提高。为提高学生质量,开创学生新视角,我院加强闽台交流,与台湾虎尾科技大学、嘉义大学、台湾大学等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英国布鲁内尔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UNB)、加拿大国家林产品创新研究院、英国皇家建筑研究院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派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校读书。我院毕业生已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以及我省林产加工行业、制浆造纸行业、材料加工行业的业务骨干。
综上原因,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巩固原有基础,进一步完善人才 队伍,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使其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我院将立足于海西经济社会发展,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基础,以提升学科与研究水平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水平提升。努力打造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升级版”,基本建成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高水平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建淮.关于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1(7):20-21
[2]” 2012 年学科评估―0829 林业工程“,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3.4
关键词:农学会;现代农业;农业科技服务;创新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和资金的支撑,农学会在农业科研、科技咨询、农业科技推广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学会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体制不顺、政策保障乏力、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队伍建设不规范和自我发展能力薄弱等等因素制约了农学会优势作用的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管理的加强与规范,农学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困难;从整个社会、经济、科技改革的进程来说,农学会的改革相对滞后,发展陷入困境。特别是与省会城市相比,由于历史原因,地(市州)、县农学会存在人才引进难,科研院所相对少,科技工作者队伍群较小等发展难题,会员对学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通过剖析农学会发展中遇到新问题和新弊端,探索农学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对于发挥农学会服务现代农业建设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农学会发展现状
湖北省农学会依托农科教结合这个平台,注重理论、实践、科研相结合,充分发挥会员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针对湖北省“三农”等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湖北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一是通过深入开展学术交流,广泛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及技术咨询,积极倡导现代农业。先后举办了学术性活动70余次,参加活动人员2500余人次,收到各类学术论文350余篇。组织“三农”专家对“农业科技教育”、“三农”问题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开展项目咨询,服务地方经济。以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在科技普及和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二是积极搞好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农学会以“种、肥、药、饲料”四类产品为核心,每年组织各方面专家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如“大别山农民科技节”、“送科技下乡,促春耕备耕,帮农民增收”活动、“全国秋冬季送科技下乡”活动、“科技赶大集”活动、“科普列车老区行”活动等。分发的技术资料每年都在10多万份以上,现场咨询和技术培训班人数在5万人以上。并以电视媒体为媒介,以组织农民知识大奖赛、开办农业技术专栏等形式,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2新时期农学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湖北省农学会的发展存在先天严重不足,大多数农学会本质上还是依靠政府,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模式仍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烙印,自身发展能力薄弱。从整体看,直接独立承担政府转移职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同时,在机构保障、政策环境、人力资源、经济支撑等方面,农学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匮乏窘迫的问题。
2.1体制不顺,政策缺乏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一些弱化的职能本应由包括农学会在内的社会服务机构承接,但行政事业单位还“恋恋不舍”,不愿将弱化的职能交给包括农学会在内的社会组织去做,导致学会活动范围狭窄和受限。
2.2保障乏力,缺乏激励
农学会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团体,政府对科技社团采取限制竞争政策,规定的收费项目范围过小(只能收会费),对学会的激励措施缺乏。在省级和市级层面开展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学术活动资助、先进学会表彰,对推进学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经费缺乏,表彰奖励也是以精神为主、物质为辅;在县区层面激励学会工作的措施几乎是空白。
2.3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从调研情况看,湖北省各级农学会挂靠在政府农业行政部门,没有独立办公和活动场所,工作人员均为兼职。在全省17个地市州农学会中,只有3、4个还在正常开展工作,县级农学会中仅有10个左右的县市仍在开展工作。大部分农学会不能够按时换届改选,有的学会连续多年没有换届。同时,理事会成员变化大,调离、退休等情况均有,学会领导机构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学会工作处在停滞半停滞状态。
3湖北农学会创新发展新思路
3.1加强农学会自身建设
在目前农学会挂靠局面短期内不可能彻底改变的情况下,农学会要积极主动处理好与挂靠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关系,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的支持、指导,健全学会领导班子,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学会章程,探索学会改革创新,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扩大创收渠道,拓宽联系会员渠道,创建品牌活动,增强学会活力,提高学会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水平,不断扩大农学会社会影响力,开创学会发展新局面。
3.2创新农学会工作方法
创造性的工作要有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思想观念上,可以把管理学中的“经营”二字引进学会管理,强调“经营学会”。利用市场机制,使学会通过社会服务获得有利于增强实力、持续发展的资本。同时,创新沟通方式,创新成果交流机制,创新激励机制,以及创新会员合作机制,在农学会内部,积极培养学术团队,将学会内部会科研、懂经营的各方能手团结起来,促进优秀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
3.3拓展农学会服务对象和领域
坚持开门办会,扩大会员领域,应当改革农学会组织形式,要强调学会的学术性、群众性、社会性,各级学会都要在省市范围内发展与吸纳各行各业的科技工作者,尤其是有学术知名度有活动能力的专家和青年科技工作者,优化队伍结构。吸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会,一方面通过学会给他们提供帮助,另一方面通过他们更直接地实现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发挥农学会的支农作用。
3.4争取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变革方向,未来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范围、步伐、力度会加大加快,会把一些事务性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农学会应当抓住政府转变职能的契机,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凝聚各方面智慧与共识,引导群众、企业合理反映诉求和维护权益,发挥农村生产技术服务职能。
4农学会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对策建议
4.1利用农学会科技创新优势,实现农业科技与农民需求对接
农学会集中了全省农业战线上的优秀科技人才,可以充分利用其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优势,发挥农学会组织优势,积极推动农业科技人员学术交流与合作;发挥科技资源整合与农民需求的对接优势,以整合科技资源和了解农民需求为着力点,实现科技资源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同时,地市(州)、县农学会依托农技推广中心、乡镇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本地区农业实际需求有了准确了解,进而实现了农学会、科研院所专家资源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农民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使得科技资源与农民需求,通过农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三方联动,供需对接。
4.2利用农学会的横向联系优势,加大科技支农力度
农学会可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合作,建设科技支农决策服务平台,打破传统的科技工作无偿服务的格局,以“会(农学会)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的产学研结合的新形式,更充分地发挥农学会的技术科技优势,使合作社始终保持较强的技术科技后盾。
4.3利用农学会的学科群优势,满足农业科技的多样化需求
依托涉农学会及各专业分会的多学科专家资源和科技资源,不断延伸和拓展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在服务内容上,从传统的种植、养殖拓展到民俗旅游、医疗保健、心理卫生、农村应急避险、基础文化、农业政策、金融知识等多方面内容。在培训对象上,从农民拓展到各类农业科技、管理、营销、生产人员。在服务阶段上,从产中、产后,向产前的规划、良种引进等转移,体现农学会科技支农综合配套的优势和特点,适应现阶段农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4.4利用农学会的专家库优势,构建科技专家志愿者服务团队
探索学会承担社会责任的新途径,建立了一支科技专家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优势,通过不同学科专业、各具所长科技专家信息资料的公开上网,直接拉近了科技需求与专家服务精神、社会责任之间的距离。发挥专家学者作用,拓展科技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科协.发挥学会联合作用,服务农村科技发展———北京涉农学会联席会议工作模式探讨[J].学会,2009(10):43-45.
[2]周大亚.促进科技信息的扩散及应用:以中国农学会为例———科技社团服务技术创新案例研究之一[J].科协论坛,2014(9):9-11.
1.1明确办刊宗旨、稳固读者群,突出办刊特色,创建名牌期刊首先,期刊的采编人员要对稿件进行甄别和选择,从源头上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有效。借助专家库这一优势资源,先期优化选择,缩小农民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刊宗旨、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领域的变化,调整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的办刊目标。根据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倾斜与调整来策划选题,从而增强刊发文章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报道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农业期刊要确定刊物的类别,是学术还是科普期刊。学术期刊要增强自身的推广作用,与科普类期刊实现有针对性的链接,把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第一时间介绍给农民,配合科技工作者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再次,期刊要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期刊需求。要建立自己的读者群,积极接受读者反馈的建议,使读者成为期刊的共建者,不断整合编者、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增强期刊的凝聚力和办刊水平。此外,期刊还要开辟专栏,创建名牌期刊。名刊名栏是期刊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一线农艺师为期刊撰写文章,形成稳定、有序的作者群;另一方面,设置专栏有助于不同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使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编排更为紧密集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订阅期刊,真正实现期刊作为信息媒介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
1.2加强与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缩短发稿时间,及时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农业期刊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各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同时,缩短发文时间,这就要求期刊要拓展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优质的作品中选编刊发。编辑也要树立时间意识,加大编审力度,把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出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的目的。
1.3加强编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培养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刊物,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农业期刊也不例外。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库已经收录了各类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各高校优秀的硕博士论文,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科技者浏览、学习、交流的需求。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建立“农业数字期刊群”实现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要想长足发展,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除了要有稳定的作者群提供优质的稿件外,还需要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编辑人员要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4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提高农技推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靠政策积极有效地促进农业期刊的发展。
1.5建立过刊赠送制度,延伸期刊的读者群,增加传播手段期刊是连续性的出版物,期刊社每期刊印都有剩余,部分期刊积压形成过刊。可以把这些过刊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发挥作用。此外,农业类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可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把作为作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农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定期组织专家赴实地进行农业考察技术推广,将科技信息的供体和受体联系起来,形成良性的科技生态链,巩固期刊的科技纽带作用。
2结语
1明确办刊宗旨、稳固读者群
突出办刊特色,创建名牌期刊首先,期刊的采编人员要对稿件进行甄别和选择,从源头上保证科技信息的准确、有效。借助专家库这一优势资源,先期优化选择,缩小农民的选择范围。根据办刊宗旨、农业产业调整和重点领域的变化,调整报道重点,有针对性地确定阶段性的办刊目标。根据科技的进步、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政策的倾斜与调整来策划选题,从而增强刊发文章的指导性、时效性和多样性,及时、准确地报道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其次,农业期刊要确定刊物的类别,是学术还是科普期刊。学术期刊要增强自身的推广作用,与科普类期刊实现有针对性的链接,把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第一时间介绍给农民,配合科技工作者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再次,期刊要确定自己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有不同的期刊需求。要建立自己的读者群,积极接受读者反馈的建议,使读者成为期刊的共建者,不断整合编者、作者与读者的智慧,增强期刊的凝聚力和办刊水平。此外,期刊还要开辟专栏,创建名牌期刊。名刊名栏是期刊吸引作者和读者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吸引学术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一线农艺师为期刊撰写文章,形成稳定、有序的作者群;另一方面,设置专栏有助于不同学者展开学术讨论,使期刊的内容更加丰富、信息编排更为紧密集中,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去订阅期刊,真正实现期刊作为信息媒介服务“三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目的。
2加强与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
缩短发稿时间,及时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农业期刊为信息交流平台,加强与各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减少重复性的研究,同时,缩短发文时间,这就要求期刊要拓展稿源,建立稳定的作者群,从优质的作品中选编刊发。编辑也要树立时间意识,加大编审力度,把研究的最新成果第一时间出去,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农民的目的。
培养高效的复合型人才当今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网络刊物,手机阅读已经成为未来期刊发展的方向,农业期刊也不例外。中国期刊网和万方数据资源库已经收录了各类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各高校优秀的硕博士论文,极大地满足了农业科技者浏览、学习、交流的需求。随着网络在农村的普及,建立“农业数字期刊群”实现农业期刊的免费浏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期刊要想长足发展,实现服务“三农”的目标,除了要有稳定的作者群提供优质的稿件外,还需要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编辑人员要熟练掌握、应用多媒体等网络技术,通过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4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提高期刊的办刊水平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服务业对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提高农技推广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依靠政策积极有效地促进农业期刊的发展。
5建立过刊赠送制度
延伸期刊的读者群,增加传播手段期刊是连续性的出版物,期刊社每期刊印都有剩余,部分期刊积压形成过刊。可以把这些过刊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继续发挥作用。此外,农业类期刊有着自己固定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可以合理利用这一资源,把作为作者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农民有效连接在一起,定期组织专家赴实地进行农业考察技术推广,将科技信息的供体和受体联系起来,形成良性的科技生态链,巩固期刊的科技纽带作用。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