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一政治论文范文

高一政治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一政治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一政治论文

第1篇

当代的学生是社会的储备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高职学生也是。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者和行动者,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观直接影响着整个民族的整体道德素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所以高职学校应该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教学的主要重点上,在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不忘记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健全的人才。高职学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用和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头脑,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拥护者,社会主义建设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职思想教育体系所必不可少的步骤,是高职学生思想教育进步的内在需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是学生道德观念建设的内在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使学生了解并熟悉社会主义的捷径。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

1.坚持的指导地位。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要坚持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的教育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在,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主导的地位。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时,必须坚定不渝的始终坚持在高职思想教育全过程的指导地位,坚持用引导学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所在,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并积极的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建设者,高举中国特色的伟大旗帜。在意识形态领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

想要构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要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教学体系的主体。包含:“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几方面内容。要以这几方面为主题构建新的符合新时代背景的高职思想教育体系。引导高职学生以八荣八耻为准则,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理论思想指导,建立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社会荣辱观,并坚定不移的拥护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培养出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学生。

3.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高职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尽量的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发感悟,进行自我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和特点,并结合教育发展的规律,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还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关注学生参与的热点话题,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尤其是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最直接、最根本的问题,让他们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真正的了解并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作用,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接触最先进的政治方针与思想,了解新的动态、新的变化。

三、总结

第2篇

关键词:思政教育和谐社会构建

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理所当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

1.1精神激励功能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实践中,我们党正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激励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夺取了一个个伟大胜利。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激励作用仍然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如春风化雨,启迪人的思想,感化人的心灵,激励人们前进;通过关怀体贴,信任理解,使人心灵得到慰籍,情感得以交融,精神得以振奋;通过设置激励目标,增强人的动力,激发人的奋斗热情;通过鼓励参与、鼓励竞争,增强人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有效促进人们积极向上,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精神激励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要通过这种精神激励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和谐社会是一个美好的蓝图,是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社会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和凝聚力作用。

1.2信仰定位功能信仰的存在,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它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或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所以,理想和信仰不但给人以行动的动力和勇气,而且它能塑造人的高尚人格,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我国目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冲突愈益激烈和公开化,这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合理性的怀疑,由此导致理想信念上的动摇,心理上的离散和行为上的无所适从。针对此种情况,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对理想目标的认同和信仰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与方向上来。

1.3疏导防范功能保持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疏导,即对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是强制压服、简单堵塞,而是疏通开导、说服教育。采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可以达到使后进者感动、感化和感染的效果,使不同意见得到交流和统一。思想政治工作能发挥其预见性、预期性和预防,把消极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的功能是其他手段所难以取代的。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2.1教育体系方面的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实现这种理想状态,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这个要求,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校园建设和管理,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的科学体系。一是要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转贴于中国重点是要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抓不懈,强调德育首位;把学校、家庭和社会高度统一起来,建立起协调的、高效的德育网络,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主体之间的合力,实现教育目标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二是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建立和谐的服务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关注学生中的各类弱势群体,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力量。三是建立和谐的育人体系。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创新,以建立和谐的教学体系。要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创新育人方式,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2.2教育内容方面的要求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人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也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产物。这就对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进而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奋斗的方向,从而发奋图强,努力成才,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之所在。二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境界,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三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和谐社会构建中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3.1要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但在实践中却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窄化为政治教育,割裂内容的关联性;片面强调最高理想教育,忽视内容的层次性;片面强调社会化教育,排斥内容的个体价值取向性。在新的世纪,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主动进行改革,要关注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关注生活,和实践密切结合。

第3篇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公民的意识已经觉醒并不断增强,特别是权利的意识日益增强,权利的诉求强度不断加大,大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件日益增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同时强调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让法治成为人民的一种信仰,成为了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每一个社会主体认识到自身拥有的权利并主动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即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实现,是落实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具体举措。目前,大学生的权利和责任意识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虽然学生的权利意识认知水平不断增强,权利行为与权利维护的内容不断扩大,涉及学校管理、消费和兼职等方面的问题。然而,许多高校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将管理权扩张,这必然与坚持依法治国的理念中要求保护学生的权益产生冲突,甚至有可能引发或激化校方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了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同时,近年来,高校中“90后”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多。这一代学生善于学习新鲜事物,追求自我实现,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务实趋向,思想虽早熟但却不够成熟,缺乏基本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极易出现偏差。加上全球化、国际化和多元化思想价值的冲击,他们很容易迷失方向,不能正确定位,不能很好把握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和使命,责任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出现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同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2权责意识的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把权责意识的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权责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权责意识提升能满足学生现实需求的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立德树人的目标。

2.1对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满足和实现是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权利意识是权利主体对权利的认识、把握及态度等方面的总和。责任意识是社会主体对自身承担的义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对于大学生来说,法定的权利与责任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然而,实际生活中,学生的许多权利往往被忽视,有的甚至被侵害,从而引发了学生对自身应享受权利的维护。这种权利维护的诉求,如果得不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不仅严重地影响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和建立,而且必将进一步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让每一个社会主体认识到自身的权利并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涵盖的主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培养目标具有前瞻性和长远性,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持久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必须以学生现实需要的满足为基础。而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满足正是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即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权利与责任,达到权责意识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权责意识的培养帮助解决学生现实需要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在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实现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2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权责意识培养的思想基础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建立较为完善的体系,培养了一批专门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为权责意识的培养提供课程、人员、理论和实践等多方面的支持,必将推动权责意识教育工作的开展。当前在校的学生权责意识的突出表现为权利意识的增强和责任意识淡薄。他们一方面期盼能通过合理、高效、直接的方式表达自身的权利诉求,然而,另一方面缺乏对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担当。他们的这种个性特征,容易产生只知权利的享有,缺乏责任担当的意识。要想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责意识观念,自由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和熏陶,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的权利诉求与责任担当才会得以实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以“纪律与法治”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权责意识实现的重要思想基础。

2.3权责意识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对确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学生的权责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和“责任观”,纠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和偏见,必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途径更加宽广,切实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发展。对学生权责意识的尊重和满足可以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过来,做好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便可以准确认知并积极实现自身的合法权利,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责任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3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3.1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建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理念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认识特定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想、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准则等方面深层次的概括和提炼,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主题地位不够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没有形成平等的关系,教育者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只重义务、责任而轻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根据当前的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和大学生个性特点,重构一种培养学生权责意识的教育理念。(1)建立法治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开展权责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民主的价值观念,有助于推动我国公民社会走向成熟。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应该是一个倡导公民具有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公共精神的公共生活空间。然而现实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许多高校将自身管理权延伸到学生生活的许多方面,忽略了对学生的合理权利的维护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无法实现保障学生权责意识的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时刻遵循法律优先原则,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理清高校和学生间在法律关系下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在充分保障学生合法权利的基础上,制定学校规章制度。同时,遵循法制法规中有关正当程序的原则,充分尊重法律赋予大学生的权利与责任,建立完善的权利救济渠道和救济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的目标。(2)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大学生权责意识的形成过程是学生主体不断接受教育、不断内化的过程,权责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文化知识、道德的传授,更是学生主体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行为。这就需要注重激发和引导学生主体意识。然而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独立性,当有的学生的权利无法实现时,他们就会产生挫败感,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也势必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削弱其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应该切实地把学生的权责意识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首先,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的利益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其次,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注重挖掘学生内在的能动因素,在权利行使与维护过程中,在责任意识培养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责权主体的地位,树立师生平等观念,切实维护学生的利益。只有不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角度出发,才能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扎实基础。

3.2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

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元素和突破口。(1)继承传统内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权责意识的培养,即是学生具有权利义务意识,在现实生活中懂得正当行使自身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用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和法律地位,具有社会责任感。责任意识教育强调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责任,这些意识的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的内容相一致。因此,权责意识的培养始终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与时俱进,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新内涵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用能反映现代特点的人和事来感染、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权责意识培养过程中个体的权利认知、权利行使、权利维护、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等环节的实现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更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让权责意识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在大学生权利意识不断觉醒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制教育的内容方面应该更加丰富。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包含有法制教育的内容,但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权责意识的呼唤,必将使法制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仅仅注重法制教育还是不够的,大学生权责行为问题中,对权责认识不到位是一个大问题,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应该包括全面积极宣传大学生的权责意识和唤醒、引导大学生权利和责任行为活动等内容。

3.3以权责意识为切入点,挖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采取科学、正确和适当的方法,根据时代的特征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定目标,圆满完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是道德灌输。这种方法是以一种单向的、直接的说教方法去教育学生,缺少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和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思想层面问题的解决。因此,只有创新和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提升其实效性。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将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责任师真正带到实践中去,他们也能在实践岗位上得到锻炼和一定的利益回报,也能做到互利共赢。3加强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农林高等院校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实践平台,具有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学生才有平台学以致用,才有机会了解本行业、企业。学校所传授的专业课程应与企业目前所需要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结合,对于传统的落后的技术应该有选择的加以了解,专业课本知识应跟上本行业的需求,甚至需要更前沿的科学技术,以培养出的学生真正能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又了解本行业前沿动态。专业导学课中,学校应该在本行业中聘请知名行业、企业相关人士做职业指导讲座和本行业发展报告,让学生能够更正确的认识所学专业;毕业实习环节中,学校应该联合企业让学生真正到企业中去,给予他们一定的职位,让他们更切实际地得到体验。临近毕业学年,学校应组织学生模拟面试,邀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做就业指导,丰富学生的就业知识和就业技能。虽然很多学校已在这方面做了工作,但力度不大。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使企业对学校和学生有更深的了解,有主动性和选择性来吸纳优秀毕业生,也能够提高企业在本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学生资源,为企业和优秀人才搭建双向选择的招聘平台,促进学生就业甚至是行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4结束语

第4篇

校园公益广告不仅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了促进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重视相关策略的运用.

1.传播作用.校园公益广告具有传播信息,启迪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日常行动的功能.同时,校园公益广告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涉及到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生的道德准则,保护校园环境,维护自身健康与安全等内容.这些不同的信息以校园公益广告的形式传播出来,能够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枯燥无味的特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趣味性的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也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2.优化作用.校园公益广告通过校报、宣传栏、互联网、手机等形式进行宣传,这些媒介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利用校园公益广告的娱乐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不仅改变了以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一、抽象的方式,改进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能够实现寓教于乐,在娱乐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增强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3.强化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通过合理利用校园公益广告,能够强化工作效果.通过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现代信息传播平台,能够增强公益广告的趣味性、生动性.制作水平高,富有哲理的公益广告能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就是从学生的情感出发,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相关的内容,并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作用,进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动,达到校园公益广告预期的目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尽管在心理上受到相关知识的熏陶,但这种熏陶和影响是浅层的,难以持久发挥作用,而校园公益广告正好能够巩固和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学生在收看公益广告的时候,一旦对广告内容产生认同,就能够从心理上引起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当学生注意公益广告的内容,就会刺激到在大脑里存在的相关内容,已经存储于大脑的信息将会再次被提醒,从而起到强化作用.

4.塑造作用.优秀的校园公益广告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学生则在公益广告相关内容的指引下,通过自我审视、潜在改造或者是教育重塑等方式不断完善自我,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规范,促进自我素质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

二、充分发挥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策略

正因为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园公益广告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使得校园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结合校园公益广告的特点和功能,笔者认为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掌握科学的公益广告宣传方法.通过合理利用公益广告,能够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为了促进公益广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掌握合理的宣传方法.

第一,理性与情感的结合.在公益广告的应用上,通过将理性和情感结合起来,提高公益广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功能.在这里,理性主要是指在运用公益广告的时候,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的方式,达到说服学生的目的.而情感主要是指通过合理选用公益广告的内容,运用感性的力量感染对象,从而实现特定的目的.例如,在图书馆、教室、阅览室等学习场所,为了达到感染和鼓励学生的目的,使他们更好的学习,可以设置名言警句,“行成于思毁于随,业精于勤荒于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等等.设置这样的格言警句,通过运用说理的方式,能够让人受到启迪,也能够催人上进,为学生的学习创新更好的条件,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的言行,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取得进步和提高.另一方面,公益广告中如果运用感性的力量,改变格言警句的严肃性,运用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受到启迪,从而指导自己的言行,起到利用公益广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目的.例如,在洗手间、洗衣房等,为了唤起学生节约用水的理念,可以将广告语设置为“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在这则公益广告的设计上,通过拟人手法的运用,从而让人产生联想,领悟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并且在学生之间能够形成共鸣,从而提高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为提高工作效率,应该注重将理性与情感巧妙的结合起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对其中的重要部分进行加工,并赋予一定的艺术手法,然后以公益广告的形式说服学生,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目的,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在校园公益广告宣传中,通过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法,有利于起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广告具有为学生提供娱乐的目的,如采用文学性、艺术性的形式,可以满足学生精神上的需求.而学生又是一个善于模仿、渴望新知、勇于创新的群体,追求的是自由,厌恶呆板的说教方式.因此,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公益广告作为载体,在广告主题和宣传词等方面进行创新,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采用灌输式的方式,将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从而丰富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享受到娱乐,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公益广告不能过多的包含通俗娱乐或者一些表层信息,以免影响工作效果.学生在接触不同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长时间沉溺于通俗娱乐和表层信息中,会降低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或者丧失社会行动力.而如果适当运用敲警钟的方式,即在公益广告宣传中,提示某些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唤起学生的危机意识,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从而促进学生迅速采取行动.例如,在劝说学生注意口腔卫生,养成刷牙习惯的公益广告当中,在广告宣传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强调牙病的痛苦,展示齿槽溃烂的画面,并配上文字说明:“如果不刷牙,你也会这样.”该校园公益广告在设计中,通过采用警示的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在看到这则广告的时候,能够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注意自己的口腔卫生,增强了学生的爱牙护牙意识,有利于实现广告设计的最初目的.

第三,明示与暗示相结合的方法.明示是指校园公益广告给出明确的结论,所表达的观点鲜明,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通过学生的学习之后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例如,在学校的走廊、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公共卫生公益广告当中,可以设置以下广告用语:“痰纸一挥间,风度尽逝矣.”通过设置这样的广告词,明确指出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行为有失风度,强调学生在公共场所要讲卫生,讲文明,有风度,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提高行为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而暗示是指在学校公益广告宣传当中,给出提供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将观点和要说明的问题隐藏于材料中,让学生通过阅读而给出判断,从而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

2.整合多种媒介形式.不同的学生在获取的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校园公益广告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借助互联网、电视、广播、校报等媒介,而不同学校的基础设施存在着差异,如果设施不完善,必然影响到校园公益广告作用的发挥.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传播媒介,对不同的媒介进行有效的整合,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促进校园公益广告更好的发挥作用.

第5篇

关键词: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迅速、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这样就急需一大批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专业人才。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这一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外经外贸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必须进行改革,以培养出既有坚实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又有扎实的外贸实践经验功底的实用型人才。

一、培养目标和规格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外贸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即具有必备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又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熟悉外经外贸行业管理并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2.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锐意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能够适应外经外贸岗位工作,并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草拟和翻译国际商务函电的能力,起草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的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法律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等。

二、课程设置

依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要按照“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随之而变。应在原来的“老三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增设以下课程:国际融资与结算实务、报关实务、报验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等。通过以上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看懂并分析各类英文进出口合同和信用证;根据合同和信用证能独立办理报验、报关、托运、投保手续等;根据合同、信用证及装运资料,制作所需结汇单据并送交银行,其中以报送、缮制单据这两方面的能力为重点,真正作到“宽基础、活模块”。

2.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是一种以纸面贸易单据流转为基础的贸易方式。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平均每做成一笔生意需要大约30份纸面单证,全世界每年因贸易活动而产生的纸面文件数额巨大,并且每次重复输入数据都可能产生错漏等方面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运作的信息化、电子化,改革以往以贸易单据流转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实现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创新。为了实现这一创新,还应开设计算机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类课程。

3.为了培养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实用型人才,还应开设大学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以及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懂WTO规则的外贸专业人才。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设置原则,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改革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把“活模块”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等。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去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好方法。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外贸案例教学,将学生引进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能够巩固所学外贸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模拟公司教学法。所谓模拟公司教学法,就是在人为创造的仿真商务环境中,由学生自主地组建公司并作为公司成员开展工作。公司的业务,如:商品、单价、经营方式等,可以模拟一家真实的企业来进行。在模拟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商检、保险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符“合行为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3.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仿照科学研究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单存、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外贸岗位的需求。

这几种方法,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外贸理论加以演化、通俗化,使枯燥的理论浅显易懂,有利于培养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比较强的实践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四、教材建设

构建一套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首先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选用或编写具有高职特色,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要优先选用规范的高职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其次,要不断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始终瞄准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最新动态和本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书本中没有涉及的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本学科、本专业上最前沿的经贸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如: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商贸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发展,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逐步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信息化和无纸化,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在选择外贸英语函电教材时,内容要包括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几大部分。在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从网络、电视、报纸和期刊杂志等传媒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跟踪和瞄准专业学术的前沿问题。我国加入WTO已有好几年了,可以结合外贸教学的有关内容,举行WTO知识讲座,讲解WTO最新游戏规则,使学生获得最新经贸知识,并能了解国际经贸专业学术的最新动态。配合教学内容改革,有些教材要进行整合、归类,突出重点,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度,技能上强调“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与此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发、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和教学音像制品。

五、改革考试办法

考核办法以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每门主干课程都建立科学合理、便于实施的考核大纲和细则。考试改革要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使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上来,使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理论课程中可采用笔试、口试、面试等,开卷、闭卷均可:在实践性课程中,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特别应注重实践性考试,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直至达到目标要求。

六、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围绕适应培养外贸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的要求进行。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主体是专业教师队伍。在师资建设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与普通高校相比,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更为全面,并且有较高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尽量吸收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并鼓励外贸专业教师到实际外贸工作部门锻炼或兼职,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培养“双师型”教师,逐步优化“双师”结构,形成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1:1的专兼结合的外贸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七、依靠行业、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1.成立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聘请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各行业、企业负责人、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成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教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等献计献策,参与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

2.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其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所以,高职院校应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拓展教学空间,与外贸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共建协议,确保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对稳定,培养外贸实用型人才。在实训中,使学生直接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熟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外贸谈判等方面知识,掌握企业商务流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实现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

第6篇

1.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外贸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即具有必备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又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熟悉外经外贸行业管理并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外贸人才。

2.培养规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锐意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能够适应外经外贸岗位工作,并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草拟和翻译国际商务函电的能力,起草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的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法律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等。

二、课程设置

依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设置要按照“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随着培养目标的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随之而变。应在原来的“老三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增设以下课程:国际融资与结算实务、报关实务、报验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等。通过以上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看懂并分析各类英文进出口合同和信用证;根据合同和信用证能独立办理报验、报关、托运、投保手续等;根据合同、信用证及装运资料,制作所需结汇单据并送交银行,其中以报送、缮制单据这两方面的能力为重点,真正作到“宽基础、活模块”。

2.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是一种以纸面贸易单据流转为基础的贸易方式。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平均每做成一笔生意需要大约30份纸面单证,全世界每年因贸易活动而产生的纸面文件数额巨大,并且每次重复输入数据都可能产生错漏等方面的问题。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迫切要求实现全球运作的信息化、电子化,改革以往以贸易单据流转为主体的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实现国际贸易流程和交易方式创新。为了实现这一创新,还应开设计算机类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类课程。

3.为了培养国际上通用的国际贸易实用型人才,还应开设大学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泛读以及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英语谈判等课程,培养出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懂WTO规则的外贸专业人才。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课程设置原则,形成以职业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改革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中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方法,把“活模块”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可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可采用案例教学法、模拟公司教学法和研究性学习方法等。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去思考,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研讨,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的好方法。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启发性、研究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能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通过外贸案例教学,将学生引进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能够巩固所学外贸理论知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模拟公司教学法。所谓模拟公司教学法,就是在人为创造的仿真商务环境中,由学生自主地组建公司并作为公司成员开展工作。公司的业务,如:商品、单价、经营方式等,可以模拟一家真实的企业来进行。在模拟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商检、保险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这种教学方法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符“合行为导向“”,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

3.研究性学习法。研究性学习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仿照科学研究过程来学习科学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改变学生单存、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民主的学习环境,倡导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们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外贸岗位的需求。

这几种方法,都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外贸理论加以演化、通俗化,使枯燥的理论浅显易懂,有利于培养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有比较强的实践技能的综合型人才。

四、教材建设

构建一套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在教材建设方面,首先应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选用或编写具有高职特色,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要优先选用规范的高职教材,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其次,要不断更新教材,使教学内容始终瞄准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最新动态和本专业学科的前沿知识。再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书本中没有涉及的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本学科、本专业上最前沿的经贸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及时传授给学生。如:随着信息技术在国际商贸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发展,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逐步实现国际贸易活动的信息化和无纸化,已成为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在选择外贸英语函电教材时,内容要包括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和电子数据交换几大部分。在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从网络、电视、报纸和期刊杂志等传媒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跟踪和瞄准专业学术的前沿问题。我国加入WTO已有好几年了,可以结合外贸教学的有关内容,举行WTO知识讲座,讲解WTO最新游戏规则,使学生获得最新经贸知识,并能了解国际经贸专业学术的最新动态。配合教学内容改革,有些教材要进行整合、归类,突出重点,理论上以“必需、够用”为度,技能上强调“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与此同时,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教学活动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发、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和教学音像制品。

五、改革考试办法

考核办法以能力考核为主导思想,每门主干课程都建立科学合理、便于实施的考核大纲和细则。考试改革要实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利于推动教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从而使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真正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上来,使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在理论课程中可采用笔试、口试、面试等,开卷、闭卷均可:在实践性课程中,以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结果考核为主,特别应注重实践性考试,允许学生多次参加考试,直至达到目标要求。

六、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要围绕适应培养外贸应用型技术管理人才的要求进行。构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模式,主体是专业教师队伍。在师资建设方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除应具备各类教育教师都要具有的素质外,还应具备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各种素质。与普通高校相比,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更为全面,并且有较高的专业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要尽量吸收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作专职或兼职教师,并鼓励外贸专业教师到实际外贸工作部门锻炼或兼职,坚持“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原则,培养“双师型”教师,逐步优化“双师”结构,形成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1:1的专兼结合的外贸教师队伍。只有这样,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七、依靠行业、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1.成立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聘请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各行业、企业负责人、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组成专业指导与合作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请他们来校,对专业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产教结合、实习基地建设等献计献策,参与制定指导性教学计划,修订和完善实施性教学计划。

2.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技能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其中有相当部分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才能获得,所以,高职院校应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拓展教学空间,与外贸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互利互惠机制,共同建设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匹配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签订共建协议,确保校外实训基地的相对稳定,培养外贸实用型人才。在实训中,使学生直接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熟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和外贸谈判等方面知识,掌握企业商务流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水平与能力,实现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

总之,要以转变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宗旨,以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为核心,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以“会做人,能做事,有知识,懂技能”为人才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外经外贸专门人才。

本文关键词: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第7篇

 

一、课堂探究活动及其理论基础

 

课堂探究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合作活动,主动参与探究、生成知识、发展能力。一般来说,探究式课堂包括以下环节:创设情境、组织参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适时点拨、交流成果、成果评价。从教学实践角度,课堂探究活动运用最多的是问题探究活动,课堂探究活动方式又可以分为自主探究活动、合作探究活动。自主探究活动设计相对简单,往往以单个问题的形式引导,一般不需要书面提示,也不需要太多情景铺垫,书本上已经有的大多数探究活动属于这一类型。合作探究活动相对复杂,往往以一系列情景和问题的形式出现,既有相关性又各自独立,往往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要答好审题和合作至关重要。

 

课堂探究活动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体验的时间和机会,集中学生“生活智慧”,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学习的质量。课堂探究活动的思想源于西方教育思想,后来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课堂探究活动的主要理论基础:

 

1.布鲁纳发现教学法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提出,在学习观念和原理时,教师不是直接呈现答案,而是提供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搜集证据、有所发现。这种教育思想在西方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都秉承了学习者自主探究精神。这种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激励、激发潜力,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习形成持久的记忆。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主要有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人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拥有八种主要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创新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多元智力理论在创意思维开发和多元评价体系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探究式课堂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同时关注学生心智和人格精神。

 

二、课堂探究活动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美好生活经验分享与创造新生活的共同梦想是学生积极交流的原动力,因此,探究问题的设计必须围绕生活与成长展开,精心设计。一节成功的课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课堂探究活动的成功首先要有科学的设计。一般来说,高中政治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要关注以下问题:

 

1.主题明确、新颖、生活化

 

问题设计始终围绕主题展开,主题明确,切合书本的重难点,兼顾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需求。这样的主题才有深厚的基础,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台阶可上、有理论提升空间。主题要具备新颖性,匠心独具的主题设计往往受到人们的青睐。“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创新的源泉,生活化的主题契合学生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为生活质量的提髙引路。有用的知识,必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2.自主学习不可缺位

 

自由阅读是自主学习的方式,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在学生课前有一定预习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一定的探究问题。知识预习是没有问题预设的、纯文本式的、自由阅读和自主学习,这个过程是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所不可替代的阶段,很多后进生就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补充”完成这个阶段才进步的。观察高三文科班的后进生高考分数未必比中等生考的分数差,就是因为后进生在高考压力下回头看书了,中等生则因为没找到更上一步的台阶而裹足不前。

 

3.问题设计要具有连贯性

 

探究活动的问题设计,可以是基础知识的探索过程,也可以是知识运用基础上的能力提升。共同点在于主题一定要有探究价值。书上写得明明白白,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不可能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或者思考讨论后也不会有定论或思想提升空间的,也没有设计探究活动的意义。从运用效果来看探究活动对中等难度的知识理解和问题解决实施较佳,这也符合“猴子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常识。同时,探究活动更关注过程,过程合理了学习效果才能更好。问题“支架”搭得好,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才更容易成功。

 

4.重视过程与结果生成的关系,给予全面评价

 

评价标准应多样、全面,运用“在场”评价法。经历同一个过程,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这是基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商优势和先天不足。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应用多元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回应要积极、全面地看待,善于发现人的闪光点,评价标准不应“一刀切”。突出“在场”评价法来探究学习的质量。“在场评价法是对建立在科学主义基础上的考分评价法的扬弃,是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在场’评价法包括学生的参与场、思考场、情绪场。”

 

在一节公开课“社会发展规律”上有这样的活动设计:(1)请分析本班重名的人,并请他本人来说明为什么取这个名字?(2)名字对你的影响有哪些?问题设计来自生活,尊重学生生活经验,知识点紧紧围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对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展开,学生反响强烈,乐在其中,理解知识透彻,能力在实践应用中提升,教学效果很好,令人欣赏。

 

三、课堂探究活动的实施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合作探究活动的成败最后往往取决于学生的合作参与度。发挥整体的最优效益,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既竞争又合作?这不仅是教学上的难点,也是管理中的难点。因为人是复杂的,人与人的合作更复杂。我的做法是:讨论时鼓励积极参与,并制定奖励机制——书本知识运用的较好的小组可免默写检查只提供答案,甚至给予一定的待遇——连续胜出的组有下次合作探究活动的评审权。开展探究活动,还需要必须特别关注一些问题:

 

1.需要践行民主和创新思想,培育人性化的课堂

 

政治课体现国家意志,多考虑社会需求,实际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态度决定一切”说得夸张了些,但反映出积极的学习情绪带给学习效率的几乎决定性的影响。不要苛求每位同学的心态和情绪都恰好调整到最佳,大多数人在状态就可以了。我认为90%的同学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就可以实现“10带1”的较佳效果,对于个别集体氛围带不动的老师就要及时重点关注、交流一采用重点进攻的战术。比如,按此计算,文科一个班不足50人,每周5节课,课上5人有问题,每天专攻一个,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绰绰有余。

 

2.需要重视探究过程的信度,提高探究参与能力

 

有效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民主化的过程,平等对话才能提高探究过程的信度。合作探究活动的过程参与是否真实有效,表现在小组合作诚意高与参与人数广,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提高。

 

3.需要既放飞学生思维,又紧销探究主题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探究活动的参考答案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型的,预留的思维空间要广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可能。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的时间也会延长、内容也会增加,思考会更深人,更可能会提出问题,从而克服蜻蜓点水式的教学。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教学案例,作为说明。在必修3“文化生活”第十课“文化生活的中心环节”这一课,我实施了一次合作探究活动:谁感动了我。这是一次失败的课例,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总结经验教训。高二学生前一天晚上集体观看了“2013年感动中国”,课上我设计了合作探究活动,6人小组(共7组)具体讨论、上台发言(时间共10分钟~15分钟),合作探究主题:……感动了我,围绕话题:(1)感动我的人物或事迹,可以是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也可以是身边的人或事。⑵对我的道德品质的启发。(3)据此提出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建议。在讨论的环节大家很热烈,只有一个女生组出现了冷场,我指导她们猜拳决定发言人,但最后这组依然没人上讲台,这对我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在发言的环节,其余6组的发言赢得了大家的积极关注和笑声,但是1组脱离话题被我当场指正〇5组发言人都是本班活跃分子能脱稿即兴发言,观点代表性不强,参与度受限。最后所有组的发言都回避了第3个话题,这影响了我的信心。这是我保留的精心设计啊,就这样白费了,接下来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中上完课的。

 

依据课堂探究活动的特点与原则,现对以上案例分析改进如下:首先,探究活动设计环节不完整,没有强调自主学习。不可忽视学生的新课预习环节,仅课上看两眼而没有对书本知识的思考是不够的,课前提前预习,学生对道德建设与道德楷模的关联度的理解会更深刻,参与和发言就会更深人。其次,探究活动问题有待改进。探究设计围绕的话题由三个减少到两个就更容易集中,或者第三个话题不删除,增加适当的书本提示——即教学支架搭稳,降低难度,增强与书本知识的关联度,探究活动也许就会反败为胜。最后,学生有新的认知,以人为本。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如这次探究活动心理预期设置适度,教学效果就会比现在要好。还可以建议学生改进发言稿,内容不仅是个人观点关键词,还要包括其他同组同学的观点要点,形式从纯文字稿换为图像框架,启动左右脑共同工作,形成思维创新。

 

四、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目的论 《政府工作报告》 文本类型

一、引言

《政府工作报告》这类严谨的政府文件,翻译必须准确达意,因为一个词的译文的不恰当可能会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本文作者将从词汇和句式等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结合赖斯文本理论原理,旨在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合理的理论指导,提高翻译质量。

二、理论基础――目的论与文本类型理论

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翻译目的引入翻译批评,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莱斯认为理想的翻译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翻译,即译文必须在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目的方面都与原文对等。同时,她提出将文本分为三类: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 )、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 )、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莱斯认为“文本分类是选择不同翻译标准和批评标准的依据”。信息性文本关注文章内容和话题本身,旨在给读者传递真实世界中的事物,比如传播信息,知识和意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准确,完整的再现原文内容。就风格选择而言,应以目的语文化的主导规范为指导。表达型文本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审美因素,信息方面只是补充,在翻译时译文应传达原文的审美及艺术形式。呼吁型文本目的在于呼吁或说服文本的读者或接受者案某一种方式行事。在翻译中感染读者,打动读者是遇着的首要任务,有时可以在文本内容、形式和风格上略微调整,以便在译文读者中创造与原文同等的效果。

三、《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特征和语言特点

1.文本类型及功能。根据莱斯的文本划分,第一,《政府工作报告》具有信息型文本的性质,它阐明了中国政府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提供了其工作的纲领和指导思想。它的功能是传达中国政府工作信息,让国内国外读者了解政府的工作和中国的国情。第二,《政府工作报告》具有呼吁性文本的性质。《政府工作报告》一大重要作用就是呼吁海内外读者响应、支持、理解中国政府开展的工作。

2.《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点与翻译策略。

(1)同义词的重复。重复用于强调内容或感情,先前的一些研究认为重复是单独用一样的词,或用一样的词组成短语、句子和段落。如,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

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量关心、量直接、量现实的利益问题。出现重复的部分可以是形容词、副词、名词和动词等等。实际上,只保留重复部分的第一个,去掉之后的重复部分,句子还是完整的,句意也没有改变。还有 一种重复是同义动词重复,如“谋和平、维稳定、求合作、促发展”中的“谋”、“维”、“求”、“促”也属于同义重复,不用想方设法使用不同的动词翻译,这四个字可以翻译成同一个词,即pursuit。可以这样译:the pursuit of peace,stability,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这样合并动词翻译简洁明了。

(2)四、八字词结构。汉语擅长用两个动词组成谓语,表语或者定语,可以增强语气使语言更有张力,实则表达同一个概念,在英文行文中要减译。如,推广应用直接译为popularize,繁荣昌盛直接译为prosperous就可。还有“…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都是八字词重复,都在说明一个意思,第一个可以翻译为trend,第二个可以翻译为isolation。中文中有很多这样的动词名词都在传达同一个信息,这是中文行文习惯,那么在汉译英时要酌情删掉重复的部分,先为中文减负。如,坚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中的“调整优化”,优化升级,提高加强,保障改善民生,加强完善,都属于同义动词重复,取其最核心的那个词进行翻译即可。

(3)同义句重复。除此之外,汉语还喜欢使用同义句,用后一句来肯定和加强前一句话。如,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持之以恒、坚定推进,也要照顾到不同国家国情,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和“不可能一蹴而就”属于前后呼应,意思重复,需要合并翻译。可以这样翻译:We have a long, hard journey to go before we can keep the world economy strong,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That entails not only strong,sustained commitment but also due respect for diversity in national realities,development paths and methods.

(4)无主语句。无主语句就是一句话只有谓语和宾语,或者只有系表结构,无主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常见。对于无主语句的翻译我们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找到句子隐藏的主语,在翻译时添加上;二是将句子翻译成被动句。如,坚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很显然,上述例子有许多谓语,没有主语,对于汉语读者,我们知道动作的主语一定是政府,这句直接添加一个主语,可以这样翻译We remain committed to upgrade the economic mix with the ai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 economy。汉语是意合语言,汉语的语法和语言习惯允许这样的省略,如果非要汉语像英语那样主谓宾齐全会是汉语冗长嗦。又如,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Steady progress is being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s of industrialization,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urbanization,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本例无主语句中宾语的形容成分非常长: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如此长的形容成分,不适合英译时翻成主动态,因为这样大部分的内容会堆积在句子后半段,所以本例的英译没有添加主语,而是将宾语提前,改成了被动态,使译文读起来更通顺,符合国外读者语言习惯。

(5)逻辑关系隐晦的长句。为了细致说明情况和事实,《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非常多信息量很大的长句,这些长句基于意思,在结构方面比较松散。如,我们将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上述是比较长的句子,每个句子包含了数个小分句,但一个连接词都没有,逻辑关系不明显,需要仔细阅读后才能体会到。对于这样的长句子我们一般切分成数个小意群,每个小意群单独成句。可以这样翻译We will address the pressing challenges in the economy and continue to implement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a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We will maintain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in macroeconomic policy and make our policy responses more targeted,flexible and forward-looking in the economy.

四、结束语

翻译不仅要实现语言间的转化,也要实现语言习惯,文化背景,逻辑思维和审美方面的跨越。这要求译者要跳出中文思维的框架,重新审视原文,梳理原文,对其进行拆分重组,删除多余的成分或者补充上意思不完整的成分,才能得到理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张瀚文.目的论视角下的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3]杨敏.《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D].山东大学,2012.

[4]王默寒.目的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中译英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第9篇

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教师,笔者常常思考何谓有效教学,怎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是我们通过各种技巧,实施各种活动,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就达到了事先设置的教学目标呢?还是更应该追求力图让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自主地进行思考,并从中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呢?从效果看,前者可以较快地让学生达到教学的知识、技能目标,而后者较慢;从影响看,前者容易让学生成为温顺的服从者,而后者更容易让学生形成独立见解,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从情感培养看,前者让学生体验的是水到渠成的顺利,而后者则使学生遭遇到峰回路转的曲折。在冰心翻译的纪伯伦的《论孩子》中有这样的话:“你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笔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爱,教学的根本任务不是训练学生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教师的观点,做一个合格的模仿者,而应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所以,有效的高中政治课堂应当是师生双方“心动大于行动”,思维的火花在师生的互动中不断地闪烁,应当有碰撞、有异见、有争论、有质疑。

一、让问题意识成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路标随着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一堂课所展示的知识点很多,信息量非常大。

但是从课堂知识的结构来看,脉络应当是非常清晰的,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提纲挈领,让学生更明确本课时知识的逻辑结构,教师还可以通过设问的层次性表达,让学生在理解上由浅入深,实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一个个“热点”和“”。当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已经普遍使用了问题式教学,但不同教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提问把握的时机、内容、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大量听课评课所得的经验,笔者认为如果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需要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一)“小”与“大”的关系教师的提问设置,有“小”有“大”。

只要问题设置得当,无论“大”、“小”,都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小”是指教师问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否则,问题设置过于宽泛,学生可能找不到回答问题的抓手。例如,一位教师在讲“廉”的含义时,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广”,然后提了一个问题:“表意的广像什么?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不知道从何说起,一片默然。教师设置这个问题的初衷可能是要学生联想,“广”字像我们所住房子的侧面。但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生活常识,无法明白教师发问的意图,自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再如,一位教师在讲人大代表的职责时提问:“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是怎么出来的?”这个问题设置得太大了,远离普通百姓的生活常识,极少学生知道人大代表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当然很难准确回答教师的问题。所以,教师提问的角度一定要小,所提的问题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身心实际,并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契合。“大”是指教师所设置问题的内涵要大,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和思考。一位教师在讲《意识的能动性》时给出了“2009年全球廉洁指数分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问:“你能从这张图得到哪些信息?”通过观察,学生不仅直观了解到了世界各国廉洁度的差异,而且通过分析还能够发现廉洁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度。这个问题设置可以充分证明人的意识具有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动性,达到了设置这个问题的效果。(二)“易”和“难”的问题“易”就是指教师的问题设置应当有明确的指向性,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教师意图并能做出较为接近的回答。

“难”是指教师设置的问题能够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或者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设置的问题太容易,往往会失去所设问题的价值。例如,一位教师对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香港民主化程度在数据方面进行比较,并问学生:“你选择生活在什么年代的香港?”其实,教师提供的数据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了学生,90年代香港的民主化程度远高过70年代。显然,教师的设问过于简单,丝毫没有起到让学生“心动”(即激发思考)的效果,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相反,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设问太难,学生如同原地跳跃而摘不到果子,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因此,教师对有难度的问题不妨通过设置数个存在逻辑关系的简单问题来实现。例如“我国公民为什么必须依法诚信纳税?”

这个问题层次较多,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将其演变为四个小问题:

(1)为什么要纳税? (学生很容易想到纳税的重要性)

(2)我国公民为什么要纳税? (因为我国公民与税收之间独特的关系: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任何国家征税都有法律依据,这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对我国来说,还是公民对国家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是十分光荣的行为。)

(4)为什么要诚信纳税? (诚信纳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陆伯鸿老师曾经说过:教师精讲的标志就是进行启发式的教学。通过层层有效提问,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既能由知识的外围触及知识的核心和实质,实现对知识的透彻性讲解;又给学生提供逐级而上的梯子,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实现思维的层次性跨越。《学习的革命》中有一句值得我们教师深思的话:“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会问问题。”在一堂40分钟的课上,要使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那么教师设置问题的方法与把握提问的时机是关键。

二、让问题意识成为点燃学生探究欲望的火种“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当然,好的、有效的课堂从来就不只是教师依靠自己的知识、技巧让学生较为顺利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应该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为目标。所以,课堂提问,不仅要以学生为对象,更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有疑问,培养学生提问,让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剖析知识,整理结构,实施方法,体验过程,树立观念,从而更好地向课堂教学目标靠拢。(一)让学生善于接受,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创造力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

创造力从何而来?笔者以为,应来源于人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真正困扰教师的也许不是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欠缺,而是学生不知道自己欠缺在哪里,更不知自己为何有此欠缺?我所教班级的一位男生,对于数学科目平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每逢考试,分数总不理想。我问他原因?他也不明所以,老师讲的都能听懂,笔记也都认真记了,就是一到做题就不会了。相反,一位同事的孩子被保送北京大学,谈起经验,他说,自己的孩子特别懒,老师讲的方法,他认为还太复杂,他会想方设法去找更为简单的方法。对于公式,他不愿死记硬背,而是设法弄懂公式的原理。两个孩子的差异在哪里?前者只知接受,不愿思考;后者穷根究底,追根溯源。在学习生活中,质疑的兴趣、能力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往往更大。因此,有效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接受,更要教会学生有穷追不舍的质疑精神,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高一年级,笔者曾做过一个对比实验。每节课都会留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经济活动主体的拓展。在A班,会联系最近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学生极有兴趣,听得非常认真;在B班,我安排学生按照学号一个不落地收集资料、做成PPT课件,自己演讲,我只提供参考意见。一开始,B班学生发言质量不尽人意。但半个学期过后,情况开始转变了。A班上课秩序依然良好,但B班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程度、对上课发言的期待程度,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深度都要高过A班。此外,还发现原来成绩并不太好的几位男生, 其实理解能力相当强,对政治课的学习参与度明显增加。在高三的教学中,笔者更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将知识点的复习问题化,各种类型的题目审题、解题问题化,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自学预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这些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增强。比如,前不久,就有学生对练习中的一道题目进行质疑:“经济适用房属于社会保障中什么内容?”标准答案为“社会互助”。但学生认为经济适用房具有社会福利性质,同时适用对象是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应该属于社会救济或者社会福利。虽然,查遍现有资料,还不能确定答案。但学生这种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独立思考的良好倾向,已开始显露出来。爱因斯坦说:“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想,这应该是有效课堂追求的吧。(二)授人以渔———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仅有问题意识还不够。

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如果只是有许多没有质量的问题和想法,学生的质疑也只是摆设而已。因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敢问、爱问,还要通过多种方式懂得“会问”。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提问。其实,经济生活和许多现象包括的道理具有相通之处。例如在分析“国家在新疆地区试点资源税改革的意义”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类比思考:“同济一附中的学生为什么必须穿校服?”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教师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小问题:A学生为什么穿?(是由他的自身性质决定的)B学生穿校服有哪些好处? (即意义)这样,许多经济问题也都以类似方法分解为几个简单的并在逻辑上关联递进的问题。抓关键词教会学生提问。学生的提问也得有抓手,特别是有时材料涉及的知识较多,学生容易顾此失彼,挂一漏万。这时,只要紧紧把握主语、宾语等关键词语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例如在分析“国家在新疆地区试点资源税改革的意义”时,只要把握“国家”、“资源”、“税”等几个关键词,就可以将材料转化为三个问题:A国家在做什么? (宏观调控,给主体行为定性)B为什么要对资源征税改革? (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资源节约使用的好处)C为什么进行税的改革(税率的地位,税收的作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使学生明白如何从多角度提问,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考虑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会层次性提问。例如,2010年上海高考政治试卷的论述题,看起来在教材中有专门的论述,但是据笔者了解,许多学生仅停留在对“和平发展”整体性原因,即使谈到国内外原因,也只是谈到最浅的一层含义。如果将这个问题细化,可以列出四个小问题:A为什么要发展?B为什么要(或能够)利用和平实现发展? C为什么要和平? D为什么要(或能够)通过发展促进和平?能提出并分析上述四个问题,答案也就迎刃而解了。富于问题意识的教师应善于提问,善于提问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第10篇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实行师生互动创新、共同完成教学过程的模式,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这种角色的转换对新课改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应该怎样转换这种关系呢?可以尝试以下四种办法:(1)高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需要学校、教师多对学生关心、爱护、包容,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多思考学生的感受、倾听学生的想法,不但要学生尊重教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知道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想活跃起来,积极探索新知识,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教师要激励学生,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切不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及问题,这样做学生才可能更愿意配合教师,加强合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4)教师要接受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发挥创新的想法、让学生自由地理解、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当教师的观念转变之后,新课改自然顺利进行。同时,这也需要教师与学生经过不断地磨合,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

2.学生教材的问题。

学生教材是经过专家不断推敲、论证,最终形成的最适合某一阶段学生的最佳书籍。但是毕竟教科书中的知识是有限的,每一堂课的时间也很短暂,怎样使学生增大学习兴趣、学到更多的知识呢?这又是新课改提出的另一新要求,要求教师不再像以前照搬照讲课本,而是要按着预习、思考、上课、作业、复习、反思的进程学习,在上课之前学生是带着疑问在听,这样更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同时在课堂上发言、讨论,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自己复习反思后再做作业。教师要明白教材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是真正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在书外、在实践中、生活中。

3.教师备课与动态生成问题。

在每一堂课之前,教师都会进行认真备课,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希望按照自己备课的顺序来进行,不希望有偏差,以此来完成教学任务,这也是传统教学模式课堂评价的标准。但是讲课过程中,每一节课内容不同、学生不同、学生的反应不同,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是很正常的,即动态生成问题,教师在这方面要灵活应对,妥善处理出现的意外情况,这样更能增加课堂气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教师要正确对待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中教材知识传授不再那么重要了,教师要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表现、发挥、意见。这让教师们一时难以接受。怎样对待这个问题?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快速改变观念,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去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

5.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教学手段。

提出新课改后,许多学校开始针对新课改的要求进行变化,教师开始从多方面改变教学手段,但是存在一些误区:以为增加了现代设备(多媒体、扫描仪等)的应用,增加了学生间的小组合作、讨论,就达到了新课改的要求。然而,到底什么是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教育课的要求呢?这并不是一个定性、定量的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达到新课改中要求的教学目标。

第11篇

关键词 人文关怀 高校思想政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含义

所谓人文关怀,指的就是要关注人以及人类本身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人文关怀在它最基本的层次就体现出了人的价值、尊严以及人的发展和生命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人的精神生活和需求,这些方面都是以加强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的是教育双方的思想意识上的交流,以及原本意义上教育与被教育者双方的地位平等性,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达成“共赢”的局面。在进行人文关怀的过程中,高校要更加注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应当将大学生看成是拥有独立个性以及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这样的话,就能够将高校的人文关怀工作落到实处,充分调动大学生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2 高校思想工作中进行“人文关怀”的基本要求

2.1 在进行人文关怀的工作时,要学会尊重人

尊重,是与人相处最起码的要求,而表现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就要求尊重人在发展、生存和享受上的需求,不应当将人作为一个客体、工具或手段而存在的。学会尊重不仅仅适用于社会,也适用于各大高校,因为一个良好的尊重人、尊重知识的风气能够很好地建设一个和谐的校园。特别是现在,人们对精神满足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高知识分子人群的不断增加,更加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可以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一定的程度决定了人的自觉性。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做好“尊重人”的工作,坚持做到尊重每一个教师和学生。

2.2 在进行人文关怀的工作时,要学会利益上的引导

人们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种不同的需求,对于这些需求的追求是人们活在这个世上的动力来源。只有满足了自己对于利益需求的欲望,才能够丰富自己的思想。但是一旦追求这种利益的欲望被镇压了,人类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最终导致停滞不前。因此,在做好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就应当重视引导好学生在利益上的追求欲望,通过帮助学生处理好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等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利益观。

2.3 在进行人文关怀的工作时,要学会关爱人

关爱,是人特有的品质。关爱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促进人与人之间在各方面的情感交流,当这种情感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就会产生责任。因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要学会关爱人,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多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最终营造人文关怀的良好氛围。另外,通过关爱之情,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地位以及在高校所具有的作用,从而更加有力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建设更美好的高校。

3 人文关怀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必要性

人文关怀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因此,进行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思想政治工作非常有必要,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人文关怀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在本质上的回归,这种本质主要是体现在以人为出发点进行的培养人、教育人的活动。高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促进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其次,人文关怀符合了现代教育的理念,是适应时代精神的需要。在当今这个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过度的追求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学校园也不再注重培养综合型的人才,而是转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因此常常会出现人在精神生活、道德等方面的缺失,使得人的现代化远远地落后于社会的现代化。因此,加强人文关怀的建设,不仅仅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更是适应时代精神的需要。

4 开展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如何做好“人文关怀”的工作,特别是在今天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进行人文关怀的工作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价值理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始终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给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空间。同时要将这种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的工作中,成为一个学校办学的最基本的理念。其次,人文关怀要贯穿在教学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在教育内容上,必须选择符合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风格、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以及能够考虑到大学生的个性差异的教材;在教育方法上,要采用对话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通过QQ、微博等网络交流工具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并适当地关爱学生。最后,要营造和谐的高校人文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在进行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传播与培植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校园的内涵上不断地挖掘和提升,同时加强对人文学科的重视,弘扬人文精神。

5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在科技、经济、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各方面的高端技术人才大量的涌现。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建设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社会发展越快出现的问题也就越多,特别是在人地现代化跟不上社会的现代化这一问题上。因此,在不断发展经济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回过头来审视一下问题的原因所在,特别是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上的不到位以及人文关怀的缺失,直接导致了一些严重的后果。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需要,更是从根本上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勤,李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J].浙江学刊.2010(3).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情境;好奇心;教学氛围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高中政治教师就必须重新调整教学定位,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教学方案的设计,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激励性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降低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学习的被动性、盲目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知识应用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高中政治教学更具有效性。

一、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教学情境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学习兴趣,而教师主要是发挥教学引导作用,所以教师在政治课堂上的作用不应当是统治性的,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教学情境,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反思、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神奇的货币”的教学中,每个高中生都在应用人民币,但是对于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却比较抽象,对此政治教师就可以引入“你知道货币是怎么产生的吗?”“为什么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等问题情境,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课堂问题进行趣味化的讲解,进而充分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充分发挥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时,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发现中感受高中政治课程的学习魅力,在发现中收获更多的成功体验和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养成。例如,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单个网眼为什么捕不到麻雀而整张网能捕到,“田忌赛马”运用的是什么样的思维方法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知识的魅力和应用价值,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三、丰富高中政治问题教学途径

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政治课堂的主人,而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政治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丰富高中政治问题教学的途径,在政治课堂上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空间和自主学习时间,丰富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让每个学生在政治课堂上都可以积极思考和展示自己,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对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使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将抽象化的政治知识形象化、具体化,成为高中政治问题教学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辅助手段,同时高中政治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合作、多交流,如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任务,让小组内的学生集思广益,多加强合作与交流,在集体的学习环境下实现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的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合理分组,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些与哲学矛盾相关的Flas、寓言故事情境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思各种矛盾的两面性以及转化策略等,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营造探究性的政治教学氛围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表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同样应将政治理论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有效的结合。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是创新和进步的起点,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教学氛围的营造,这样才能保持好学生的问题探究热情,敢于在课堂上进行发问和质疑,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评价环节中,很多政治问题的解决可能会有多种途径,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公布的“答案”进行质疑和完善,不要总是开展“标准化”的问题教学,这样更能保持好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发现热情,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政治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所以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措施,充分激发学生在政治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有效促进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第1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实践 创新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向当代大学生传授中国化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观念、认识以及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良好的高校课堂的建立,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个人的发展。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以及方式,才能不断提升相应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良好促进作用。

一、高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课程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没有成功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课程成为一种形式和任务,相关的教学内容演变为考试重点,对课程中蕴含的深刻的理论基础没有进行很好的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

在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方面的落后,使得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老师对教学的相关进度、内容和方式进行安排,学生只是在被动的参与,这是一种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理念的一种背离。老师是课堂的主体,使得课堂只是在一种“教”的氛围中,而真正参与“学”的学生没有进入到学的状态,与老师的教学相脱离,从而使得学生没有从课堂上吸收到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相关政治理论是我党、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并且借鉴各民族、国家的优秀思想成果而得出的,具有坚实的现实土壤,是经得起检验的真理。理论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的更新,加深实践者对其的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我国的现阶段教学中还是以一种注重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的方式在开展,学生也主要是从课程上学习到相关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实践环节少有接触,这使得学生在认识相关理论知识的时候是理论与实践想脱离的,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式枯燥,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堂氛围沉闷,是现存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又一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关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还是枯燥和陈旧的,课堂氛围不浓厚,使得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没有积极的学生互动,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由于教学观念、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阻碍教学发展的因素,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在高校不断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的重要方面。

(一)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也应该不断融入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增加课堂活跃度的一些新兴的教学方式。比如运用网络进行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并且能够结合到当今的热点话题,引发讨论,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面貌和精神的塑造作用。

(二)积极互动教学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积极的增加学生的互动,通过学生的参与,改变课堂的氛围,并且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更好的达成。互动会使得整个课堂更加的生动和有趣,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三)增加实践环节

理论产生于实践,也运用于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不断巩固相关的理论基础,才能真正学到和用到相关的知识。在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极实践,并且分享实践的心得和成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近距离地去接触到相关的政治理论,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的内涵基础,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总结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门有着深厚理论和实践基础的课程,其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在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明,没有相关的实践环节以及教学方式的陈旧枯燥等,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相关制度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过程,增设更多的互动参与环节,以及鼓励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面貌,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1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本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1.理论上,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一命题的基本问题进行哲学研究和分析,有助于正确处理基本问题与其他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构建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理论构架体系。

2.实践上,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选择问题,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当中的培育和践行,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

3.学科建设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宣传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属于理论二级学科范畴,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路径,有助于丰富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内容,从而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二、国内外关于本问题研究的现状

本课题研究既需要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又要梳理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均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关于意识形态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研究

国外学者不仅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而且也十分关注意识形态的教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德育课程理论和德育课程实践的研究上。对如何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作了一些研究,并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如杜威的《教育的道德原理》、查赞・巴里的《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等,基本观点认为,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灌输,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而党的十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二十四个字,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也随之繁荣起来。国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教育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如韩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周中之和石中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等等。论文方面数以万计,如陈力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国外学术维度》、周中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韩振峰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本途径》,等等。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质和内容、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经验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教育的路径和方法等。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理论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如周琪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等,这些研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方法、对策以及路径方面的研究。

(1)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关系研究

做这方面基本问题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其中钊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研究》一文中做了初步的探讨,他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具有相当紧密的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辩证统一的。[1]

(2)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难点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薛明珠、陈树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一文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难点进行了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增加了融入的难度;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层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梳理;教学方法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效果评价困难。并提出了具体恶实施途径: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拓展第二课堂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法。[2]

陈延斌、周 斌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这篇文章中,分析了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信仰存在一定程度、范围的弱化;实用主义增强与理想信念弱化交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性的认识显现出两重性的倾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有待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亟待改进的问题与环节,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实现有效融入具有极大的意义。

(3)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胡绿叶、何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路径探索》一文中提出三条路径选择:以提升教师素质槠鸬悖展开理论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为主线,精选教学内;以大学生认知律为导向,创新教学方法。以校内外教学资液为载体,拓展教学途径。邵 银 、余 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分别从四门思政课特点出发,提出了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侧重点问题:“基础”课重在帮助大学生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资源;“原理”课教学重在帮助大学生理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南;“纲要”课教学侧重于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概论”课教学重在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属性,提高大学生对价值观的鉴别和选择能力。陈宗章在《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一文中设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现路径:规范化路径,即合理规范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计划大纲,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依据,使之成为总体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要有制度化的考核评估机制;生活化路径,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体现生活内容,在生活叙事中展开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成为大学生生活的新常态;社会化路径,即搭建社会化的教学实践平台,展开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加强大学生面向社会的志愿者活动等。王占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一文中,提出以下几条途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体系,从根本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感知;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从手段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认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体系,从环境上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所接受。

三、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以上国内外关于意识形态基本范畴、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支持。但是已有的研究尚存在不足:

1、鲜有对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及局限进行研究。

2、主要集中于“融入的路径和策略等方法论上”的研究,体现出一种急于求成的倾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维度和文化维度问题缺乏细致的思考和探索。

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条件研究不足,对融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重视。

4、技术性路径研究呈现出简单重复的研究状态,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

5、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存在误区的思考。

参考文献:

第15篇

关键词: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权益保护

1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解释,行政诉讼原告分为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

原告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第24条规定"依照本法提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有权提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讼。有权提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讼。"以此规范可见,我国行政诉讼原告分为两类: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从而具有原告资格、行使诉权、作为原告、参加诉讼,则这类原告被称为"原始原告";若作为原始原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但是受侵害的公民已死亡、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终止,无法亲自行使诉权、作为原告,这就出现原告资格转移和继受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已死亡的公民的原告资格可转移给近亲属,已终止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原告资格可转移给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这就是承继原告。本文将主要探讨的问题限定为公民的原告资格转移制度,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原告资格转移问题不作论述,所以下文涉及到的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都是专指公民。就公民而言,原始原告就是指认为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享有原告资格的公民,承继原告就是指因原始原告死亡从而继受其诉权的近亲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1条将承继原告的范围限定为原始原告的近亲属。

2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确立的目的

《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诉讼中各项制度都是围绕这个宗旨并以实现这个宗旨为目的而构建的,行政诉讼原告制度也不例外。在原始原告亲自行使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由于原告资格并未发生转移、承继原告不会参与到诉讼中,所以原始原告制度涉及的权利保护对象就是单一的原始原告。但是,在原始原告死亡,原告资格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因为涉及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两方,所以在原告资格转移制度权益保护对象的确定这个问题上学界一直有争议,笔者赞同的是保护综合权益的观点,即认为构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是为了保护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双方的合法权益。

有学者认为,当原告资格发生转移的情况下,承继原告继受原告资格参加行政诉讼并从诉讼结果中获得实质性的权利,由于原始原告已经死亡、行为能力已经丧失,同时权利能力也消失,所以原始原告不可能再亲自参加行政诉讼,也不会通过行政诉讼得到任何权益。概而言之,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的设计是为了保护承继原告单方的权利。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害的是原始原告的合法权益,也正是为了给原始原告合法权益受侵害提供司法救济才开启了行政诉讼,也就是说,行政诉讼起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原始原告的合法权益。在原始原告死亡、发生原告资格转移给其他利害关系主体的情况下,由于原始原告的各项权利伴随着主体的死亡而不复存在,所以已死亡的原始原告已经没有任何权利,但是笔者不同意上述学者观点的是,笔者认为即使原始原告享有的法律上的权利已不存在,但是死者仍享有相关的利益,如名誉、荣誉等利益,这些利益仍然受到法律保护。所以笔者认为,行政诉讼确立原告资格转移制度是为了保护原始原告和承继原告双方权益。

3 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保护的具体权益

通过上述论述可知,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的目的是保护综合权益。原始原告制度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但在原始原告死亡的情形下,有学者认为,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保护的是原始原告的身后权,"身后权就是指人死后应当享有的权利,或者说,身后权是指死者的权利。"传统民法理论认为,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公民死亡后民事权利即不复存在。同样,在行政法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的死亡会带来其行政法上权利的消失。但是很多国家在立法上却注重对公民死亡后人身权的延伸保护,如《捷克民法典》第15条承认公民死亡后的人身权利即身后权仍然可以得到法律保护,能够行使诉权的主体包括死亡公民的配偶、子女、父母。《匈牙利民法典》第86条规定,公民死亡后,其名誉仍不受侵犯,有权请求保护死者名誉的主体包括其亲属和遗赠受益人。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5项也主张死亡公民的名誉仍然属于法律保护的利益,其近亲属有权行使诉权寻求法律救济。这些立法例实际上是对传统民法理论的一种突破和发展,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基于善良风俗原则所作出的规定。身后权包括身后姓名权、身后肖像权、身后名誉权、身后荣誉权、身后隐私权等。有学者认为,当公民死亡后,与其人身相关的权利就会转化为身后权而继续受法律保护。原始原告生前受行政机关违法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受到损害的权利,在原始原告死亡后,其生前受到损害的合法权利通过转化为身后权的形式而继续受到法律保护并且仍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途径加以救济。只是在原始原告死亡的情形下,其不能再亲自行使诉权,原告资格必须转移给与其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主体,通过承继原告行使诉权、参加诉讼的间接途径来保护原始原告的相关利益。所以,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承继原告行使诉权来保护原始原告的相关利益。

对于上述学者对身后权的观点,笔者不是全部赞同。首先,在原始原告生前存在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利的事实,这一事实启动了行政诉讼程序。其次,在原始原告死亡之前,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都是原告的合法权利。但是当公民死亡后,权利主体资格消失,也就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权利,而法律保护的仅是死者的相关利益,而不能称其为"权利",如上述我国最高院在审理名誉权案件的解答第5项所述,该法条中保护的是"死者名誉",而不是"死者名誉权"。所以,笔者认为,就原始原告而言,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保护的是原始原告在生前的一些与人身相关的不能转让的权利在死亡后转化为死者的相关利益,而且这些相关利益基本上都是与人身权相关的,而不是所谓的"身后权"。

就承继原告而言,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当原始原告死亡后,承继原告只能是原始原告的近亲属,毫无疑问,将承继原告的范围限定为近亲属是出于保护亲权以及对死亡公民财产继承的考虑,但是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与死亡公民有利害关系但又不是近亲属的其他法律主体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法律救济的情形。所以承继原告范围的限定明显过窄,不利于全面保护相关利害主体的合法权利。

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保护承继原告三方面的合法权利:第一,原始原告在生前可转让的权利(大多数为财产权),在公民死亡后,这些具有可转让性的权利不会转化为死者的相关利益从而继续受法律保护,而是转化为与公民有利害关系的主体的相关权利从而继续受法律保护。如,原始原告在生前受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罚没的财产,当公民死亡后,公民生前所享有的财产权不会转化为死者的相关利益,而是在公民死亡时,公民生前所享有的财产权转化为近亲属的继承权或者公法债权人、私法债权人的财产代位权等其他权利,权利主体发生变化,这些权利主体可以据此取得原告资格、以自己名义提讼、作为原告、参加诉讼。第二,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也保护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所波及和影响到的承继原告的利益。有时一个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虽然只是针对一个行政相对人的,但是其影响力的波及范围却是很广阔的,行政相对人的利益直接受侵害,与行政相对人有关的其他主体的利益也会间接受到影响。如一个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到行政相对人的名誉权,而且也牵连到行政相对人家庭成员的名誉权受损,这时,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具有原始原告资格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保护名誉权,但是,如果作为原始原告的公民死亡,则其家人可以继受其原告资格以自己名义提起行政诉讼,在这种情况下,承继原告请求保护的不仅仅是已死亡的原始原告的名誉利益,而且还有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所影响到的与自身相关的名誉权。第三,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也保护承继原告的诉讼权利。虽然诉讼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作为公民维护权益的重要手段,但是权本身也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诉讼权利的享有和行使是承继原告其他相关权利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手段。但是,在有些情形下,承继原告行使继受的诉讼权利并不是为了维护原始原告的权利或自身其他与原始原告有关的权利,这种权的行使对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追究相关行政机关的责任,有着重要意义。如,行政机关违法对行政相对人不予颁发驾驶执照,在原始原告死亡的情形下,其近亲属取得承继原告的资格,从而行使诉讼权利,但是即使原告胜诉对原告也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为原始原告已经死亡,行政机关不会再向其颁发驾驶执照,而且也不会向承继原告颁发,所以,承继原告不会因为诉讼而取得实质性的权利。

4 现行原告资格转移制度规定的不完善以及笔者的修改建议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直接影响到相对人一方的诉权,影响其合法权益保护的宽窄,因而需慎重对待。美国行政法学者伯纳德・施瓦茨曾说:"行政法的任何方面都没有有关原告资格方面的法律变化迅速。"因此,应高度重视并努力完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为公民提供一种"无漏洞的权利救济"。

《行政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确立了原告资格转移制度,同时明确了承继原告的范围--原始原告的近亲属,这种规定是为了保护亲权及近亲属的继承权,但是其他大多数与原始原告有利害关系却不是其近亲属的主体的合法权利却被忽略,导致权利保护的片面化,有悖于行政诉讼保护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这就要求扩大承继原告的范围。根据上述分析,原告资格转移制度保护的权利包括原始原告生前的财产权在其死亡后转化为其近亲属的继承权、债权人的财产代位权等多种权利,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承继原告的范围扩大为"与死亡公民生前有法律上利害关系而且不继受死亡公民的诉讼权利就会损害其相关合法权利的有关主体"这种开放式的规定。这项规定的适用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是与死亡公民生前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如是死亡公民的近亲属或者债权人等;其次,必须是不继受死亡公民的诉讼权利就会损害其相关合法权利。如在原始原告死亡后,如果其近亲属偿还了债务,则债权人的债权没有受损害,也就不用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来加以维护,在这种情形下,债权人就不享有承继原告的资格;如果债权人的债权没有得到清偿,只能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身债权,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就享有承继原告的资格。这种开放式的规定能够及时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从而全面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原告资格转移制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美]伯纳德・施瓦茨著,徐炳译.行政法[M].群众出版社,1986.

[3]杨立新.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J].法学研究,1995(2).

[4]刘庆国.身后权与法律保护问题[J].学术界,1997(1).

[5]方世荣,梁洪霞.论行政诉讼中公民死亡后的原告资格转移问题[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