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药学学位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中药微丸载药量剂型制备工艺
Abstract:ObjectiveToreviewthegeneralsitu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elletsfromvariousaspectssuchasitsresearchdirection,types,conventionalexcipientsandtechnicalprocess.MethodsConsult,reviewandanalyzetherecentliteratur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elletsinformulaoptimization,technicalprocess,invitroreleasecharacteristicsandsoon.Result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elletisakindofdosageformwhoseexcipientsarefacile,technicalprocessesarevariousandimprovementisconvenient.ConclusionAsagooddosageform,traditioralChinesemedicinepelletshavemuchvalueforexploit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Pellet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dvanceinstudy;Review;Technicalprocess
微丸剂(pellets)又称小丸剂,是指直径约为1mm,一般不超过2.5mm的小球状口服剂型。我国古代就有中药微丸制剂,如“六神丸”“喉炎丸”“牛黄消炎丸”等,但这些微丸剂型多限于处方剂量小、治疗喉部炎症药物的应用,且制备工艺落后,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缺点。随着近现代药剂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微丸制剂与其他口服制剂相比,自身有许多优点,如一个剂量由多个分散单元组成,口服后可大面积、均匀地分散在胃肠道,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胃肠道的转运不受胃排空的影响,吸收重现性好;不同释药速率小丸的组合,容易实现预期的释药速率,达到理想的血药浓度;缓、控释微丸比单元的缓、控释给药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避免药物突释带来的危害;具有改良的灵活性,可进一步装囊、压制成片剂或包裹特定的衣膜等。因此,目前,微丸剂型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对提升中药制剂水平,实现中药制剂现代化也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微丸在研究方向、类型、常用辅料和制备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中药微丸研究的方向
目前,中药微丸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中药微丸原料的研究
制备中药微丸的原料多数是中药材的浸提物。由于中药浸提物粉体大都性质不良,存在黏性大、易吸湿结块、流动性差等问题,而微丸原料的性质又关系到中药微丸的成型和质量,因此,对中药微丸原料性质的研究非常重要。陈志杰等[1]对传统中药加工粉末和中药喷雾干燥粉末微丸成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材粉末制备微丸的成型性能良好,在分别以水、蜂蜜、蔗糖、PVP水或醇溶液等多种黏度差异较大黏合剂下,均能成型良好;而中药提取液的喷雾干燥粉末吸湿性较大,可塑性差,成型难度比中药材粉末大,仅以PVP乙醇溶液为黏合剂时才可避免微丸成型工艺中易吸湿、或黏附于锅壁、或易成团的难题。王鲁敏等[2]通过对葛根、柴胡等中药浸膏混合粉体为原料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微丸的研究,指出以中药浸膏粉体为原料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的技术关键是降低浸膏软材的黏度。目前,对中药微丸原料的研究仅限于通过制备成品的好坏和收率等来间接认识原料的性质,而对原料的性质如黏性、可塑性、流动性、吸湿性等的直接研究以及这些性质与中药微丸的成型性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未见报道,可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2提高中药微丸载药量的研究
由于中药浸膏粉体的不良性质,采用一般工艺制备微丸时常需加入大量辅料来帮助微丸成型,因此通常中药微丸载药率偏低。在中药微丸处方筛选时,辅料和药物有一个合理配比的问题,辅料的运用不能因降低浸膏的黏性而无限加大比例,需要兼顾微丸中有效药物含量的要求。目前,提高中药微丸载药量的方法有选用性能好的辅料、改进制备方法、精制中药浸提物以减少投膏量等。王鲁敏等[3]以中药石莲花与燕子掌的纳米浸膏粉体为模型药物,研究了挤出滚圆制粒法制备高含药量、高产率纳米中药微丸的工艺方法,通过采用适当的辅料(MCC和壳聚糖)和控制挤出机的挤出力(选择双螺杆挤出机、控制挤出孔板厚度)和滚圆机的滚圆速度(不同的滚圆阶段采用变滚圆速度的方法),首次成功地制备了高载药量的中药纯浸膏微丸,可使微丸中中药浸膏的含量由通常的20%提高到50%。李青坡等[4]以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为模型药物,对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高载药量微丸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转速和滚圆时间4个关键参数,可得到粒径分布窄、圆整度好、密度大、表面光滑的70%载药量的葛根芩连微丸,指出制备高载药量的中药复方微丸的要素之一是要解决复方提取物量大的问题,解决办法是在兼顾药效的前提下,对复方进行精制以减少复方提取物量。
1.3已有中药制剂品种改制微丸剂型的研究
1.3.1提高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刘旭海等[5]将已上市的二类新药博洛克胶囊(蚓激酶肠溶胶囊)改制成微丸剂。改剂的原因在于已有品种博洛克胶囊内的药粉吸湿性强,存放时易导致胶囊变脆而破损,并使内容物黏到其他完好胶囊的表面,从而影响成品的外观,造成药粉的大量浪费和增加药品的污染机会,延长生产周期。将其改制成肠溶微丸胃溶胶囊以后,胶囊内容物从粉末态改变成微丸,减少了药物的表面积和吸湿性,制剂的质量稳定性增加。微丸灌装不存在药粉浪费问题,不需要挑拣和抛光,减少了生产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1.3.2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程岚等[6]基于微丸剂比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释药均匀稳定、可靠等优点,将愈风宁心片改制成愈风宁心微丸。两者的溶出度比较实验结果是,Td由改剂前的61min减为改剂后的4.8min,T50由45min减为4.3min,表明愈风宁心微丸较愈风宁心片溶出快。何兰茜等[7]将元胡止痛糖衣片改制成元胡止痛微丸胶囊剂后,改剂前片剂的Td和T50分别为微丸胶囊的5.64倍和4.22倍,表明元胡止痛微丸胶囊比元胡止痛片溶出快,具有显效快的特点。
1.3.3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减少服药次数
方芳等[8]针对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脉管炎等的毛冬青普通制剂存在服药次数多,有明显“峰谷”现象,不良反应较多的缺点,将毛冬青普通制剂改制成毛冬青的缓释微丸胶囊,以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服药次数,使传统中药制剂现代化。将毛冬青总皂苷提取物与淀粉、糊精等辅料混合均匀,以黏合剂制湿颗粒后,包衣锅中滚圆,烘干,收取24~18目的微丸,再用乙基纤维素为包衣材料,PEG1000为致孔剂,用滚转包衣法将含药微丸包覆缓释衣膜后,装入1号胃溶性硬胶囊,制成毛冬青缓释微丸胶囊,经体外释放度试验,得出其体外12h的释药曲线方程为Q=18.415t1/2+29.649(r=0.9874),符合Higuchi方程,表明毛冬青缓释微丸胶囊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陈大为等[9]以乙基纤维素、硬脂酸镁等疏水性物质为骨架材料,以挤出滚圆法制备了灯盏花素缓释骨架微丸,以减少灯盏花素普通制剂的用药次数。经体外释放度实验,其体外12h的释药曲线方程为Q=33.09t1/2-0.67(r=0.9891),符合Higuchi方程,表明灯盏花素缓释骨架微丸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1.3.4减少服用剂量
何兰茜等[7]将元胡止痛糖衣片改为元胡止痛微丸胶囊剂后,减少了服用量。每粒元胡止痛微丸胶囊(内装微丸0.5g/粒)含原生药约1.03g,而元胡止痛糖衣片每片含原生药约0.67g,即每粒胶囊所含原生药量相当于1.5片糖衣片所含原生药量,服用量上,元胡止痛微丸胶囊服3粒~4粒/次,而片剂服用量为4~6片/次。元胡止痛微丸胶囊前处理工艺和片剂一致,其服用量减少在于改剂后成型的辅料用量比片剂的辅料用量少,提示微丸剂的载药量高于片剂。
1.3.5增加临床适用的新剂型
王征等[10]针对临床用于治疗各种血栓疾病的重组水蛭素在剂型上仅有注射剂,不能满足临床用药多样化要求的不足,将重组水蛭素研制成肠溶包衣微丸,使患者用药方便,可自行给药。
1.4中药复方微丸的制备
研究中医临床用药主要是中药复方的应用,讲究中药的配伍使用,发挥的是多种中药的综合效能。而中药复方微丸比中药单体有效成分微丸的制备研究更复杂,主要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成分间性质各不相同,导致性质差异较大的成分从同一制剂中释放的行为存在差异,从而可能影响中药复方的整体疗效。目前,对中药复方微丸的研究除了进行单纯的微丸制备成型工艺方面研究以外,也有人开始研究探讨中药微丸制剂如何制备才能发挥复方中药君臣佐使的用药特点,使之更符合中医药的基本理论。戚秋鹏等[11]对中药复方制剂万氏牛黄清心丸改制成万氏牛黄清心微丸进行了研究。采用在不同pH条件下溶解的丙烯酸树脂EudragitL30D-55和EudragitL100/S100的混合物为包衣材料,制备梯度释放的缓释微丸,再装胶囊,制备pH依赖型缓释胶囊。再选择复方中的难溶于水的盐酸小檗碱和易溶于水的黄芩苷为指标成分,采用模拟人体胃肠道pH变化的溶出介质进行复方微丸的体外释放度实验。结果表明,pH依赖型万氏牛黄清心微丸,可使复方中理化性质差异较大的化学成分在体内不同部位随着“膜溶”而基本达到同步释放,符合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对于中医药复方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2中药微丸的类型
按照中药微丸原料的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2.1中药有效成分的微丸制剂是以中药材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为原料,加适宜赋形剂而制成的微丸剂。目前,多见以单种有效成分为原料的中药微丸,而混合单体的中药微丸未见报道。宋磊等[12]以中药苦参中的有效成分苦参碱为原料,采用溶液上药法,以空白丸芯为载体,将苦参碱以溶液形式,采用流化床底喷装置包裹至空白丸芯表面,干燥后,在含药微丸外包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制备了苦参碱缓释包衣微丸。张俐伟[13]以特种红蚯蚓中提取的蚓激酶为原料,采用沸腾制粒装置顶喷制药丸,底喷悬浮包衣技术将其制成蚓激酶肠溶微丸。经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该品在《中国药典》规定的酸性介质中几乎不释放,而在仿人工肠液中则释放80%以上,达到了肠溶目的,保证了蛋白质类药物药效的发挥。
2.2中药有效部位的微丸制剂是以处方中药材经提取分离得到的有效部位为原料,加适宜赋形剂而制成的微丸剂。这类微丸剂的原料有的是某一类有效部位,如人参总皂苷、毛冬青总皂苷;有的是多类有效部位组成的复方,如葛根芩连微丸的原料[4]、万氏牛黄清心微丸的原料[11]。陈修毅等[14]制备了人参总皂苷磷脂复合物包衣微丸,以人参总皂苷与磷脂的复合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人参总皂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根据微丸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正交实验优化了微丸素丸的制备工艺。采用微型流化床包衣设备,将微丸包上HPMC薄膜衣,并测定了溶出度。结果人参总皂苷与磷脂的复合率可达100%,微丸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达到优秀,包衣微丸的溶出度比较理想,表明采用适当的制备方法和包衣工艺,可制得人参总皂苷磷脂复合物及其包衣微丸。
2.3中药浸膏的微丸制剂是以处方中药材经提取制得的浸膏为原料,加适宜赋形剂而制成的微丸剂。陈红霞等[15]以当归补血复方提取浸膏粉末为原料,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了当归补血微丸,并对所制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溶散时限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所制微丸圆整度、流动性好,溶散时限合格。
3中药微丸的常用辅料
3.1赋形剂由于制备中药微丸的原料常为不良性质的中药提取物,因此,通常需加入适当的赋形剂改变之,如降低中药浸膏的黏度而帮助成型。
目前,国内制备中药微丸最常用和最主要的赋形剂是微晶纤维素(MCC),国内无论用挤出滚圆制丸、离心造粒制丸还是流化床喷雾制丸,多将MCC作为中药微丸制备的主要辅料。MCC是一种成球促进剂,它能控制水在湿料中的分布和运动,能将水保留在球粒内部空隙处,使物料较易变形。MCC对不同性质和用量的药物均有良好的促进成球作用,所制微丸均有较好的圆整度[16],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不会出现塌崩现象[17],故是中药微丸中较理想的辅料,也有少数研究者[8,18]选用糊精或淀粉为主要赋形剂。中药微丸除以MCC为主要赋形剂外,还常加入乳糖、壳聚糖或微粉硅胶等辅助MCC调节中药浸膏的黏性和吸湿性。若制备缓释骨架微丸,则常加入乙基纤维素(EC)、硬脂酸(SA)等疏水性物质为骨架材料。
中药微丸由于其大部分原料是黏性较大的中药浸膏,故制备时常用的润湿剂为水或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即能使之黏结成颗粒,且乙醇溶液的使用可降低中药浸膏的黏性;一些黏性小或成球性差的中药浸膏原料,则常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水或乙醇溶液为黏合剂,常用浓度为3%。
3.2衣膜材料中药微丸丸心制备好以后,为提高制剂的稳定性或按规定要求释放药物,常在其外包裹特定的衣膜。所包衣膜主要有:胃溶性薄膜衣、肠溶性薄膜衣和缓释薄膜衣。胃溶性薄膜衣材料常用HPMC;肠溶性薄膜衣材料常用丙烯酸树脂类,如EudragitL30D-55,EudragitL100,EudragitS100等;缓释薄膜衣材料常用乙基纤维素。衣膜处方中的增塑剂常用PEG类、柠檬酸三乙酯、精馏椰子油、油酸等,有的还在包衣处方中加入滑石粉或微粉硅胶作抗黏剂。
4中药微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4.1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中药制剂中很早就有微丸制剂,早期的制备工艺主要是手工泛丸,存在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缺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剂设备、工艺及辅料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国内制备中药微丸的方法主要有泛制法、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法。
4.1.1泛制法
4.1.1.1传统泛丸法传统泛丸法主要依赖荸荠式糖衣锅。此法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但对操作者的经验要求高,并且其干燥能力低,间断喷雾,特别是水相喷雾生产效率极低,工艺重复性极差[19]。何兰茜等[7]采用传统包衣锅制丸法制备元胡止痛微丸。先取过30目筛的空白糊精丸芯于包衣锅中滚转,不断喷入复方提取药液润湿,并少量多次加入白芷细粉,滚至圆形小丸,干燥,筛取过20目筛的小丸,即得。
4.1.1.2离心造粒法离心造粒法是近年来中药微丸制备研究的热点之一,是利用改进的包衣设备进行微丸生产的一种方法。经过改进的包衣设备制备微丸具有干燥速度快,操作时间短,密闭操作、无粉尘飞扬、交叉污染小,连续喷雾、可采用程控操作,所制微丸真球度高等优点[19]。该法制备微丸时多以大小在600~400μm的空白丸核或含药母丸为底物,将底物输入到旋转的转子上使成底物的粒子流,再将药物与辅料的混合物及黏合剂分别喷入其中,增大,滚圆,制得微丸。宋洪涛[20]、戚秋鹏等[21]分别对离心造粒法制备麝香保心微丸和万氏牛黄清心微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离心造粒法制备微丸的工艺因素主要有:主机转盘转速、喷浆泵转速、喷气流量和供粉机转速。主机转盘转速直接影响粉末和黏合剂的混合均匀程度,其转速小时(100r/min),大部分粉末依附于底盘而达不到均匀润湿,大的聚集块与粉末并存,微丸收率低;喷浆泵转速影响黏合剂加入速度,喷浆泵速度增加,颗粒粒径迅速增加,喷浆泵速度过小,颗粒粒径偏小,喷浆泵速度过快,大颗粒显著增加,颗粒表面粗糙不均匀;喷气流量影响黏合剂的雾化效果,喷气流量偏小时,黏合剂雾化效果不好,颗粒粒径差异较大,当雾化条件改善后,颗粒粒径趋于一致,但喷气流量过大时,会引起大部分药物粉末溅起而不能依附于底盘而达不到均匀润湿,微丸收率低;供粉机转速关系供粉的速度,直接影响微丸的收率。而滚圆时间对微丸的粒度分布、休止角、松密度无明显影响。
4.1.2挤出-滚圆法挤出-滚圆法是近年来中药微丸制备研究的另一热点,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广泛应用的制丸方法之一,具有制粒效率高、颗粒分布带窄、圆整度高、颗粒表面光滑、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能适合工业生产需要等优点[7]。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是将药物和辅料细粉混合均匀后,加入黏和剂制软材,置于挤出机中,制得细条状软材,再倒入滚圆机中,在高速旋转的齿板上切断,滚圆,成圆球,干燥,整丸,即得。李青坡等[4]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影响成球的4个关键参数水分比例、挤出速度、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逐一进行筛选优化,结果制得载药量达70%、圆整度好、粒径分布窄、收率在90%以上的葛根芩连微丸。任谦[22]对挤出-滚圆法制备羚翘解毒微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研究了影响微丸制备的处方因素(MCC用量、润湿剂水的用量)和工艺参数(筛板孔径、挤出速度、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结果润湿剂用量、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是影响该品制备的关键因素,而筛板孔径和挤出速度对微丸粉体学性质无显著影响。根据目前文献研究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中药微丸的关键是控制软材适宜的黏度,主要是通过控制润湿剂或黏合剂的用量以及控制赋形剂的用量。在软材黏度控制适当的前提下,再通过控制关键工艺参数可制备理想的中药微丸。
4.1.3流化床法流化床法制备中药微丸是集制粒、干燥、包衣一步完成的制备方法,目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药物与辅料置于流化床中,鼓入气流,使之混匀,再喷入黏合剂,粉末间不断发生凝结形成颗粒直至需要的粒度大小停止喷雾,即可制得微丸,所得微丸可直接在流化床内干燥并包衣。另一种方式是以空白丸芯为载体母核,将其置于流化床中,鼓入气流,使成悬浮流化状态,将药物以溶液或混悬液的形式和黏合剂混合后喷入,包裹在空白丸芯表面,干燥,即得。后一种方式文献报道较多。张俐伟[13]以粒度直径0.7~0.9mm的市售空白丸芯为载体置于流化床造粒机中,将HPMC溶液与蚓激酶溶液混合后以顶喷方式喷入,制备蚓激酶肠溶包衣微丸的含药素丸。宋磊等[12]采用市售空白丸芯为载体,将苦参碱以溶液形式,采用流化床底喷装置包裹在空白丸芯表面制备苦参碱微丸。流化床法制备中药微丸需要控制的工艺参数有:流化风量、进风温度、出风温度、物料温度、雾化压力、喷嘴直径、喷雾速度。
以上常用中药微丸的制备方法除传统泛丸法外,均是借鉴化学药微丸的制备方法,在化学药微丸制备方法中还有液相中制备微丸、振动喷嘴装置法制备微丸(滴制法)、熔融法制备微丸等,这些方法未见运用到中药微丸的制备中,还有待于探索其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2中药微丸制备工艺研究中的评价指标中药微丸制备工艺研究中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圆整度、粒度分布、载药量、收率,如需进一步制成其他剂型,还需考察:堆密度、休止角、脆碎度和崩解度或体外释放度等。其中圆整度是评价微丸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反映微丸成球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微丸的释药特性与质量。反映微丸的圆整度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测定微丸的平面临界角来间接反映微丸圆整度情况,平面临界角越小,则微丸的圆整度越好[4];另一种是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测定微丸的最大径和最小径,以最大径和最小径的比值来评价小丸的圆整度。二者比值越小,圆整度越好[22]。粒度分布和载药量反映微丸的均匀性好坏,载药量与微丸的服用剂量有密切关系;休止角反映微丸的流动性;脆碎度反映微丸剥落趋势。以上中药微丸的评价指标能够全面反映微丸剂型本身的质量,但对于中药复方微丸含药量的评价,依然存在如何评价才能代表中药复方特点的问题。
5结语和展望
中药微丸剂型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植物和矿物类中药,还适用于有效成分性质特殊的动物类中药;制剂原料形式上既可以是中药的提纯物,即有效成分或有效组分,又可以是中药材或中药复方经提取的浸膏,也可以是中药材粉末。中药微丸的改良性能灵活,可以进一步制成胶囊剂、片剂,也可以在微丸外包裹特定的衣膜材料如肠溶衣膜、缓释衣膜等得到特殊性能的微丸。中药微丸制备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微丸生产的先进工艺大胆创新,制备方法多样,其评价指标也亦趋向客观和标准化。中药微丸自身具有许多优势。因此,它是一个研究开发中药新药的良好剂型,对于提高中药疗效、促进新药开发和推动中药的现代化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科研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志杰,郭红英.中药喷雾干燥粉末微丸成型工艺中粘合剂的选择[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2):33.
[2]王鲁敏.中药浸膏微丸的制备研究[J].制剂技术,2005,14(8):47.
[3]王鲁敏,潘家祯.挤出滚圆法制备纳米中药微丸的工艺研究[J].机械工程师,2005,5:68.
[4]李青坡,游剑,杨蕾,等.挤出滚圆法制备葛根芩连微丸[J].中草药,2005,36(10):1473.
[5]刘旭海,张俐伟,李立新.蚓激酶肠溶微丸的制备[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9):804.
[6]程岚,袁子民,赵琳,等.愈风宁心微丸与愈风宁心片溶出度的比较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76.
[7]何兰茜,潘琦,刘佩华.用微丸技术制备元胡止痛胶囊与元胡止痛片溶出度的比较[J].中成药,2001,23(4):240.
[8]方芳,张应辉,袁海龙,等.毛冬青缓释胶囊的制备[J].药学学报,2004,20(6):470.
[9]陈大为,张彦青,邹艳霜,等.灯盏花素缓释微丸制备工艺与处方优化的研究[J].中草药,2003,34(11):990.
[10]王征,杨丽,唐星,等.重组水蛭素肠溶包衣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行为考察[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5,22(6):413.
[11]戚秋鹏,王中彦,莫凤奎.pH依赖型万氏牛黄清心缓释胶囊的制备与体外释放[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35(4):219.
[12]宋磊,张亚琼,郭圣荣,等.苦参碱缓释包衣微丸的研制[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6):1238.
[13]张俐伟.蚓激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其胶囊剂释放度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2):75.
[14]陈修毅,王东凯,顾艳丽,等.人参总皂苷磷脂复合物包衣微丸的制备[J].中国药学杂志,2003,38(6):438.
[15]陈红霞,贾晓斌,陈彦,等.当归补血微丸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2006,17(19):1476.
[16]BeertL,RemonJP.Influenceofgranulationliquidonthedrugreleaseratefrompelletsmadebyextrusionspheronization[J].IntJPharm.1993,95(1):135.
药学微生物是一种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的专业之一。侧重于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基本微生物培养技术中,药物制剂的消毒,杀菌处理,药品和其他内容微生物检验的各个方面的生态。药学微生物重点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微生物理论,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为主,大多是“一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一教学模式,微生物繁殖不生动,形态逼真的内容,体育展示给学生。此外,教学条件,不能好学生的技能。出于这个原因,许多教师以提高教学效率做了很多工作。如制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后用长挂图也变得模糊,并不能体现空间感。这样一来,学生们会觉得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难以理解,微生物类变得乏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教学的兴起。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中合理教学手段的同时,逐步引入幻灯片,教学视频等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枯燥生动,可视化,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一定程度的兴趣。微课教学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微生物制药,呈现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多维空间。用图,文,声,像,传播的模式的各种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的集成,生动,直观,表达教学内容切合实际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内容课堂教学中,克服了传统枯燥和教条式的教学,提高主动学习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2微课教学的优势
2.1微课教学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成功率
在做一些实验教学,你可以实验原理,实验演示中显示的视频动画的形式,连同解释,使一些问题无法厘清的传统教学已经成为简化,学生容易理解。可以由学生自己和实验操作等关键信息的原则进行控制,如果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可反复观看这一部分,教师需要作出必要的解释和指导,减少对演示的复杂性操作时,在实验的成功率通常将改善。
2.2微课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主要由微缩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教学等手段来实验教学,可以使实验具体,生动,动态显示方式,便于学生观察,探究实验产生的直觉,感知和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
2.3微课教学有助于反馈实验信息
作为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的教堂,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反馈,所以老师在课件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验中,利用微课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过程。通过成像技术,将展示在大屏幕上的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讨论,实验操作的分析是标准化的,实验结果是合理的,这与传统的测试,直观,生动的对比。通过这些互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检测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3运用微课教学的注意事项
3.1课件设计突出重难点,切忌繁琐、冗长、过于华丽
传统医药微生物学教学的教师由参考书,口语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手段来解释,这是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利用微型教学,解决一些传统教学的问题。利用微课,教师要备课时要注意,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幻灯片,紧扣考试大纲,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如使用的不同的字体颜色,大小不同的文字,但也乐音斑点,视频等。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弄清楚的重难点内容,容易掌握。微课的课件设计应清晰,美观,有层次感,短,但并不复杂。没有太多的文字,字体要清晰,厚重,要与背景色对比强烈,以及为避免视觉疲劳要注意色彩搭配协调。你可以使用一些小插曲,但不是太夸张了。总体来讲,涉及微课课件画面,然后选择你要简单,明了,没有过多繁琐的新奇的电影,太华丽,以避免分散学生,学生的注意力,以教学内容的干扰的注意。
3.2微课教学是辅助工具,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微课教学的应用和发展,在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集成,同步输出,同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带领学生到微观的现实世界,感受真正的实验环境。如果忽略微类是一个辅助工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点上,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CAI播放模式,这将导致在一个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盯着文字,图像屏幕上,听着语音音频,形成了典型的计算机为主导的模式,老师只是计算机操作员,像一个剧场观众的学生,这种机械枯燥的教学,不仅模式降低了学习的学生的利益,也影响智力发育学生。因此,使用微课教学是不是教学的唯一模式,教学方法和微课教学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组合,以确保教师为主导,而学生主体地位,配套使用微课教学。形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4结语
药学微生物是一种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的专业之一。侧重于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基本微生物培养技术中,药物制剂的消毒,杀菌处理,药品和其他内容微生物检验的各个方面的生态。药学微生物重点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微生物理论,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是教为主,大多是“一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一教学模式,微生物繁殖不生动,形态逼真的内容,体育展示给学生。此外,教学条件,不能好学生的技能。出于这个原因,许多教师以提高教学效率做了很多工作。如制图,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后用长挂图也变得模糊,并不能体现空间感。这样一来,学生们会觉得微生物“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难以理解,微生物类变得乏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课教学的兴起。在继承传统教学方式中合理教学手段的同时,逐步引入幻灯片,教学视频等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枯燥生动,可视化,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一定程度的兴趣。微课教学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的微生物制药,呈现了丰富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多维空间。用图,文,声,像,传播的模式的各种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的集成,生动,直观,表达教学内容切合实际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信息内容课堂教学中,克服了传统枯燥和教条式的教学,提高主动学习的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2微课教学的优势
2.1微课教学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成功率
在做一些实验教学,你可以实验原理,实验演示中显示的视频动画的形式,连同解释,使一些问题无法厘清的传统教学已经成为简化,学生容易理解。可以由学生自己和实验操作等关键信息的原则进行控制,如果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可反复观看这一部分,教师需要作出必要的解释和指导,减少对演示的复杂性操作时,在实验的成功率通常将改善。
2.2微课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主要由微缩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教学等手段来实验教学,可以使实验具体,生动,动态显示方式,便于学生观察,探究实验产生的直觉,感知和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
2.3微课教学有助于反馈实验信息
作为一个完整的实验教学的教堂,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反馈,所以老师在课件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验中,利用微课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实验教学过程。通过成像技术,将展示在大屏幕上的学生实验操作,让学生进行讨论,实验操作的分析是标准化的,实验结果是合理的,这与传统的测试,直观,生动的对比。通过这些互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有效地检测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3运用微课教学的注意事项
3.1课件设计突出重难点,切忌繁琐、冗长、过于华丽
传统医药微生物学教学的教师由参考书,口语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手段来解释,这是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利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利用微型教学,解决一些传统教学的问题。利用微课,教师要备课时要注意,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幻灯片,紧扣考试大纲,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如使用的不同的字体颜色,大小不同的文字,但也乐音斑点,视频等。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弄清楚的重难点内容,容易掌握。微课的课件设计应清晰,美观,有层次感,短,但并不复杂。没有太多的文字,字体要清晰,厚重,要与背景色对比强烈,以及为避免视觉疲劳要注意色彩搭配协调。你可以使用一些小插曲,但不是太夸张了。总体来讲,涉及微课课件画面,然后选择你要简单,明了,没有过多繁琐的新奇的电影,太华丽,以避免分散学生,学生的注意力,以教学内容的干扰的注意。
3.2微课教学是辅助工具,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微课教学的应用和发展,在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集成,同步输出,同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带领学生到微观的现实世界,感受真正的实验环境。如果忽略微类是一个辅助工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主体这一点上,整个教学过程中全部使用CAI播放模式,这将导致在一个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盯着文字,图像屏幕上,听着语音音频,形成了典型的计算机为主导的模式,老师只是计算机操作员,像一个剧场观众的学生,这种机械枯燥的教学,不仅模式降低了学习的学生的利益,也影响智力发育学生。因此,使用微课教学是不是教学的唯一模式,教学方法和微课教学的教学方法仍是传统的组合,以确保教师为主导,而学生主体地位,配套使用微课教学。形成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
4结语
袁嘉丽等[10]依据微生态学原理,从小儿呼吸道微生态变化的角度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探索中医宏观辨证分型与现代医学的微观量化指标存在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复感儿肺脾两虚型及脾弱肝旺型患儿的呼吸道微生态表现为紊乱失调的状态,尤其是肺脾两虚型更为严重。付肖岩等[11]通过研究慢性腹泻脾胃湿热证与舌苔细菌比例、菌群密集度和菌群多样性的关系发现,脾胃湿热证组的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减少,细菌密集度明显增高,多样性明显增加。胡玲等[12]研究认为微生态失衡之“邪气亢盛、脾运失健、邪正相争”亢奋状态可能是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胃病脾胃湿热证形成的重要环节。脾胃湿热证是Hp相关胃病发生过程中邪气最盛及邪正交争最剧烈的阶段,Hp感染率高,胃黏膜呈现明显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上覆黄苔,甚则黏膜下出血的活动性炎症改变;脾气虚证的Hp感染率明显降低,胃黏膜呈现明显水肿或溃疡上覆白苔,甚则黏膜以白相为主的慢性炎症改变。陈晓刚[13]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再发性腹痛患儿的粪便标本中相应微生态检测指标的变化与脾胃湿热证主要临床证候的关系。结果发现,较诸脾虚证,脾胃湿热证表现出双歧杆菌与肠杆菌含量的相关性高,B/E值与腹痛程度、肠杆菌含量与腹胀频率的相关性高也是脾胃湿热证较诸脾虚证不同的肠道菌群变化特点;而双歧杆菌含量与食量减少的相关性增强则是脾虚证与脾胃湿热证不同的特点;此外,脾胃湿热证也表现出舌苔黄腻程度与肠道菌群失调的相关性。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属于中医学带下病的范畴,中医认为主要是湿浊蕴积生虫、虫蚀于阴中则痒。陈妮妮[14]对98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了解复发性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证候学特点、体质特征以及相关发病因素,通过内外结合法治疗,恢复肝脾肾正常功能,使阴道微生态恢复平衡,达到因人而异的个体化诊疗。
2中医临床应用与微生态
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调节机体使之处于平衡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与微生态学中微生态环境的平衡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目前很多学者从微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研究治疗疾病。小儿非细菌感染性腹泻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而微生态平衡则在腹泻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胡小英等[15]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中医药疗法(口服汤剂和小儿推拿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医药疗法对小儿急性非细菌感染性腹泻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但是短期内对肠道双歧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数量影响不明显。胡晓霞[16]采用对照试验,将8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经临床观察发现,中药疗法既能有效治疗局部症状,又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伴随的脾虚躯体不适症状,复发率低,疗效稳定性强。推测中草药不仅仅可治疗感染,还可作为一种微生态调节剂,扶持正常阴道内的优势菌,发挥其生物拮抗作用,从而达到重建阴道微生态平衡的治疗目的。陈莉[17]对60例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患者采用中西药对照的前瞻性疗效观察,发现舒乐宁洗剂对改善中医证候疗效与达克宁相似,对维持阴道微生态环境也有显著疗效。
3中药作用与微生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1]。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2]。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2]。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ADR的原因十分复杂,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药品因素(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患者自身的原因(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现60岁以下的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52/887),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113/713)[4]。(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2.3其他因素(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3)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6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15种以上药物合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只是程度不同,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3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从学习氛围来看,只有4%的同学认为周边的学习氛围较浓厚,有64%的学生认为学习氛围一般,而32%的学生认为班级学习氛围差,而只有24%的同学认为学习氛围对于学习成绩没有影响,32%的学生认为班级学习氛围严重影响到自己的学习,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学习氛围还是比较敏感和关注的。有达到52%学生们又很理性的认为学习风气好或差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身,又有一半的学生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管理和校园的文化氛围上面。这就要求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引导他们加强自觉学习,并同时也要强调教学的管理以及校园文化氛围建设。
2学习态度现状
目前,有56%的学生平时最关注升本,工作等信息,也有三分之一以上同学关注音乐,娱乐,体育、游戏以及电影等。对于学习态度方面,达到68%的同学学习比较被动,另有20%的同学对学习采取应付态度,更有2%的同学不能完成学业,学习放任。只有10%的同学学习积极主动。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学习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丰厚的奖学金以及整体氛围浓,有督促和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增加学习动力。
3学习目的与计划性
对于学习目的与计划性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现在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努力,有5%的学生无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不为将来担忧,又有15%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悲观,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只有30%学生在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而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计划性的也只有20%。学生的现况令人担忧,学校和教师都有义务去引导学生走出迷茫,指引方向,但是如何引导是值得去深思的。
4学生倦怠心理研究
进入大学后,学习上存有怠倦心理的48%,只有8%的学生没有倦怠心理,这是不太理想的数据,: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是近年来高校热点问题之一,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2],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等多层面去解决。
5学生遇到困难时候如何解决
调查数据表明,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学生更倾向于自己找资料或者请教同学,请教老师的占极少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学生们也更愿意向同学寻求帮助,或者不寻帮助,而不是找老师或者父母。这表明,现在的学生趋于成熟,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6就业情景的探讨
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秉承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科研素质为主旨,不断优化实验内容,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转变成“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
1.基础性实验的整合。本实验环节占实验总课时60%,对传统验证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增删和合并,优化实验内容,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各种常见剂型(如:片剂、液体制剂、软膏剂等)的制备工艺。
2.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与示范性教学。本部分内容占实验总课时的10%,通过选择典型药物改进成为综合性实验,以“黄芩苷片的制备”实验为例,从原生植物的认识到成品的质量检查,共分为7个阶段。具体实施情况见表1。本部分内容的开展主要围绕着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进行讲授,并通过教师示范性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对药学科研思路有清晰的认识,为设计性实验打基础。
3.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设计性实验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占实验总课时的30%。设计性实验由老师每次给出2~3个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包括:(1)文献查阅与综述撰写;(2)开展初步试验方案设计;(3)实验设计答辩,确定实验方案;(4)实验实施;(5)总结与讨论;(6)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在本实验环节中均要求分组组合实验团队,协作完成相关文献的查阅并撰写综述,在此基础上提交初步的实验方案设计书,学生通过PPT汇报实验方案开展实验设计答辩,经老师究其可行性方案审核后,最终确定实验方案,实验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发现问题后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解决不了主动和老师探讨解决。设计性实验的开展,使本科生较早地参与了真正意义上的科研活动,能够了解本领域较新的研究动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今后开展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药剂学》“三维一体化”实验考核体系。课题组在《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具体实践“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夯实基础性实验、开发综合性实验设计、完善设计性实验,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性实验实施评价考核方法,以检验设计性实验的完成情况及完成水平。设计性实验效果的评价和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不同[5]。验证性实验更多地关注实验结果是否和理论教学一致,而设计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评价实验效果时更注重实验实施的过程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等。
现将课题组制定的设计性实验实施评价考核方法介绍如下:第一部分考核内容为学生选题后,进行文献调研,撰写综述,根据学生综述撰写情况打分,本部分分值占15%。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为文献调研完成后,每个实验小组上交初步实验方案设计书,根据学生实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等情况打分,本部分分值占30%。第三部分考核内容为组织每个实验小组对实验方案设计书进行PPT汇报答辩。课题组老师听取汇报后,对其实验方案中的问题及可行性进行提问,共同优化实验设计方案,根据实施情况进行打分,本部分分值占15%。第四部分考核内容为开放实验室,每个实验小组实施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束后上交实验报告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本部分分值占40%。
二、“三维一体化”《药剂学》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创新性分析
1.教学模式多样化,重点突出设计性实验的开发,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在保留传统实验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思考如何进行科研选题及文献调研,开展实验设计、进行实验自我管理、实验结果分析汇报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为关键点,重点突出设计性实验的开发,旨在巩固传统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科研素质。
2.转变教学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学生简单重复验证性实验模式,转变成在授课形式向“教师主导-共同参与-学生主导”的三级阶梯模式过渡,在内容上以“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三维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导的创造性模式。
在门诊中开展药学服务,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患者向药物咨询师询问用药的相关知识,药师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或者实践经验不丰富,将不能及时或者准确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而影响患者对药师以及医院的满意程度。在门诊中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不仅能够满足患者需求,而且还能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指导。
2门诊药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本院开展的药学服务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患者不遵医嘱用药
患者只有掌握药物用药方法,药物治疗效果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如门诊患者较多,通常情况下,药师只将用药方法记录在药袋上,没有给予患者足够的说明,进而导致患者拿到药后,不了解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大部分患者感到病情好转时,往往停止服药,影响病情治疗效果。
2.2患者不理解特殊药物的用量用法
部分患者对口服用药的注意事项不了解,如阿伦磷酸钠片是一种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患者要在饭前服用,使用白开水送服,进而能够加速药物的吸收,且服用后不能立刻躺卧,避免导致食管发生不良反应。因此,药师在对患者配发药物时,要告知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便能够将药物的治疗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水平的有效对策
3.1提高药师业务素质水平
在门诊药学咨询窗口配备药学素质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药师,其自身具备的专业药学知识以及精湛的药学技能水平,能够及时、快速更新药物信息,对药物进行安全性评价,告知患者药物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最后给患者及家属提供较好的药学服务。门诊药房作为给患者转交药物的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水平的高低给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带来直接影响,因此,门诊药房药师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微笑、热情对待患者,积极回答患者疑问,提高患者满意度。
3.2药师及时反馈不合理用药
药师要对药物处方进行严格审查,分析用药的合理性,如存在用药不当或者错误的情况,则要及时反馈,并提出积极的改进方法。另外,临床医师接待患者较多,易发生写错现象,如用药、给药途径以及剂型错误等。因此,药师要对处方严格审查,避免发生医疗纠纷。由于药物种类较多,临床医师不能全面、完整掌握所有药物的成分,易导致发生重复用药情况,如药师审查过程中发现重复用药,则立刻反馈给医师,适当调整药物。此外,药师要与医师建立良好沟通,探讨药物特点、作用以及药理作用机制,实现用药一致性。
3.3引导患者正确用药
部分药方中仅显示药物名称和使用剂量,药物具体使用方法不详细。门诊药房直接与患者接触,负责解答患者疑问、提供药物服务以及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等工作。如对幼儿干粉混悬液进行调配时,需要运用标签进行说明,让患儿父母注意使用前摇匀、适量加水等,保证用药的正确性。另外,药师在对患者转交药物时,嘱咐患者及家属按时服药,不能随意调整药量,停药,并告知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患者发生恐慌,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另外,告知患者按照正确方法储存药物,避免药物发生变质、潮解等现象;禁止使用过期药物。
3.4建立药学服务平台
门诊药房可通过开通电话咨询业务以及网络服务等,给患者提供专业性强的服务平台,耐心、认真解答患者疑问;网络平台能够使患者自主查询药学相关知识,在线提问疑问,填写药物咨询服务记录,药师也要热情回答患者疑问,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增强用药安全性。
3.5药物监护与治疗评估
如患者病情比较特殊,门诊药师要为其建立药历,对药物治疗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目的、是否对症治疗、用药过程与用药剂量是否合适、用药后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以及用药后疗效等方面内容,另外,对药物治疗参数进行检测,极大程度保证用药的合理性。药学服务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性,门诊药师在与患者交流时,理解、尊重患者,建立友好、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用药依从性,合理使用药物,提高临床疗效。
4结语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的临床研究。方法运用中药明矾、皂荚、牵牛子外敷涌泉穴与常规治疗结合,观察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在改善呼吸频率,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X射线吸收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常规观察组(P<0.05)。针对病程较久(>1个月),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在常规治疗不易吸收情形下,加中药外敷涌泉穴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音在次日吸收的占90%,在3d内吸收的占95%。结论中药外敷涌泉穴是一种上病下治、内病外治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能在无损伤的治疗中取得疗效。
关键词:药物疗法,临床;中药外敷;涌泉穴;咳嗽/中医药疗法;儿童
本院于200409~200704,研制中药明矾、皂荚、牵牛子制成药膏,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咳喘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中医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小儿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的病例[1];西医诊断符合《临床治疗规范丛书实用儿科诊疗规范》中的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的病例共210例[1]。年龄47d至10岁;病程<15d156例,病程>1个月54例。排除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酸中毒、哮喘中的哮喘持续状态、咳嗽变异型哮喘不纳入。病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例。
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80例;Ⅱ组:常规治疗组76例;Ⅲ组:为门诊病例,单纯中药穴位敷贴54例。Ⅰ组80例,男32例,女48例;年龄1个月至1岁28例(35%),>1~2岁14例(17.5%),>2~4岁26例(32.5%),>4~10岁12例(15%),其中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21例,肺炎17例,哮喘42例;病程≤3d36例,4~7d32例,8~15d12例。Ⅱ组76例,男30例,女46例;年龄1个月至1岁26例(34.2%),>1~2岁14例(8.4%),>2~4岁25例(32.8%),>4~10岁11例(14.4%),其中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24例,肺炎12例,哮喘40例;病程≤3d34例,4~7d30例,8~15d12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西医病种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病例均为门诊病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2个月至1岁共54例,病程>1个月,均为支气管炎(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病例。
1.2辅助检查
1.2.1胸部X射线检查Ⅰ、Ⅱ组住院病例全部均做胸部X射线正位片检查。支气管炎、哮喘并感染患儿均为两肺纹理粗乱、模糊。肺炎患儿左或右侧肺下野或中、外带可见点片状渗出影,心膈等无异常。
1.2.2病原学检查共168例患儿做咽拭子培养或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咽拭子培养为正常菌群生长118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40例,咽拭子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3例,人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阴沟杆菌4例。
1.3治疗方法Ⅰ组: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Ⅱ组:常规治疗组;Ⅲ组:单纯中药穴位敷贴组。
1.3.1常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对症支持治疗:沐舒坦化痰,维生素K1解痉止咳等;支气管哮喘者选用支气管解痉治疗:氧气雾化吸入β受体兴奋剂万托林及抗胆碱能受体异丙托溴胺等,不用激素类平喘;针对住院病例,咳喘较重,唇周青,有三凹征者,肺部查体有痰鸣音、干湿啰音明显者,均在入院之初选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酚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改善肺部循环。
1.3.2中药穴位敷贴方法每晚用温水泡脚15min后,用鲜生姜擦涌泉穴至皮肤发红,将药膏涂在纱布上,敷贴于双侧涌泉穴处,6~12h/d,敷贴3~5d,观察疗效。药膏制作方法:明矾、皂荚、牵牛子各等份研成细末(江西省中医院药剂科自行加工),以生姜汁调末酌加医用凡士林及防腐剂调成药膏。
1.4观察指标
1.4.1呼吸频率改善的情况观察呼吸频率改善,主要针对急性病程<3d或4~7d之内者,呼吸明显增快,治疗后呼吸转平稳,恢复至该年龄段的正常频率。
1.4.2症状、体征的量化及疗效(临床疗效)见表1。表1症状、体征量化记录表
1.4.3Ⅰ、Ⅱ组病例治疗前后X射线变化吸收的情况。
1.5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和Ridit分析。
2结果
2.1呼吸频率的纠正Ⅰ、Ⅱ组病例在1d或1~3d内,呼吸频率恢复至该年龄段的正常频率。见表2。表2两组呼吸频率改善的疗效比较注: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优于Ⅱ组。
2.2临床疗效评定标准(1)痊愈:治疗5d以内,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治疗5d以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3)有效:治疗5d以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证候积分减少≥30%,<70%;(4)无效:治疗5d以内,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3临床疗效Ⅱ组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Ⅰ组。见表3。Ⅰ、Ⅱ组的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有效率明显高于Ⅰ、Ⅱ组。见表4。表3两组的疗效比较[n(%)]注:Ⅰ、Ⅱ组的痊愈与显效之间的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3组的疗效比较注:Ⅰ、Ⅱ组为住院患者,Ⅲ组为门诊患者。Ⅲ组为单纯穴位敷贴与Ⅰ、Ⅱ组综合治疗对比观察疗效。Ⅰ、Ⅱ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有效率明显高于Ⅰ、Ⅱ组;Ⅰ、Ⅱ、Ⅲ组痊愈、显效、有效与无效之间的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2.4胸部X射线改善情况Ⅱ组胸部X射线吸收率明显优于Ⅰ组。见表5。表5两组治疗1周后胸部X射线改善的比较注:Ⅰ、Ⅱ组病例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中医舌质、舌苔的观察与疗效结果分析3组病例,舌质淡红、淡嫩或舌边齿印,舌苔薄白或白腻,辨证属中医风寒或寒湿或痰湿型,其症状、体征改变的显效率明显较高,尤其第Ⅲ组病例外敷后,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音在次日吸收的占90%,在3d内吸收的占95%。
3讨论
婴幼儿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咳喘明显,呼吸加快,肺部啰音、痰鸣音较多或经治疗后持久不易吸收,肺通气及换气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及体质发育。本研究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明矾、皂荚、牵牛子研末外敷涌泉穴,取得较好疗效,且未见相同临床报道。此法源于陈复正的名著《幼幼集成》中的神奇外治九法中的引痰法[3],“凡小儿痰嗽,上气喘急,有升无降,喉中牵锯之声,须引而下行,用生白矾一两研末,少入面粉米粉亦可。盖生矾见醋即化为水,入面粉取其胶黏故也。好醋和做二小饼,贴两足心,布包一宿,其痰自下。”使上病下取,内病外治[4]。
明矾、皂荚、牵牛子据《中药大辞典》载,具有“祛风痰,除湿毒”之功。涌泉穴为足少阴经之根,足少阴肾经起始之井穴,此穴是足少阴肾经经气所出之处,可交通阴阳,又能络脾入肺,使药力循经,直达肾脾肺,调其功能,补其虚损,达到阴阳平衡状态。故用明矾、皂荚、牵牛子外敷足少阴肾经之涌穴,具有祛痰平喘、纳气归元之功。
故Ⅰ组常规治疗组加中药穴位敷贴组在改善呼吸频率,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胸部X射线吸收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Ⅱ组常规治疗组。Ⅲ组病程较久(>1个月),喉间痰鸣及肺部痰鸣在常规治疗不易吸收情形下,加中药外敷涌泉穴取得较好、较快的疗效,使病情尽快完全恢复,不致使在天气变化,家人患病,调护失宜的情况下,反复发病,体质下降,也体现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患病防复发的中医“治未病”思想。
【参考文献】
[1]戴慎.中医病症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58.
[2]陈吉庆.实用儿科诊疗规范[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0.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以人为本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地运用到“寻常教师家”。它以生动形象、声形兼备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以其信息容量大,交互能力强,操作方便等特点,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局面。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能够化静为动,变难为易,寓乐于教,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突出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使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中对课堂产生审美情感,使他们获得美的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等。因此,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心理等多种因素,要“以人为本”,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段精彩的开场白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投入到自主学习中去。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将文字描述的抽象情景、意境,创设成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一种场景,变成声情并茂的导入,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就能收到十分有效的效果。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先播放这首歌的MTV,使学生既为优美的画面、雄浑的歌声所陶醉,又被磅礴的气势、豪迈的情怀所折服,进而产生一种探究课文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又如在讲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看课文,集中听配乐朗读,优美的语言、动听的音乐、充沛的感情,把学生带入一个阳光明媚、鸡犬相闻、人们怡然自乐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沉浸在美好的世界,心灵得到净化。不过,这些视听材料必须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绝不可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和音乐替代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从而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忽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声像材料只是辅助,绝不可用它替代语言文字本身的学习,更不能先入为主地抑制学生的再创造。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快速下载学习资料。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寻资料,通过电子邮件等与教师、同学交互联系等方法完成语文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动脑、动口、行动并探索,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参与,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设计、自作及交流、评价的机会。如《三峡》文章是怎样把三峡形势的险峻和优美的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依据课文设计景图:将两座山绘成门样,两山夹缝中滔滔长江水急流回旋,冲破两山阻隔,一泻千里。远处,红日碧水间,一叶白帆飘荡而来。借助幻灯投影,物像直观,由文到图,学生就能理解“两岸连山,略无缺处“的意思,对文章的意境的理解就容易了,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多媒体的运用要以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为目的
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扬长避短,而不能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适合运用多媒体的情况而一味地配上多媒体课件。有时候,一节多媒体课下来,很多学生认为这节课除了教学形式新颖之外,自己其实什么东西也没学到,其原因是教师没有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语文教学并非全部是选文教学,它还涉及“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有些内容的教学就可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如“口语交际”这一听说训练就十分适合运用多媒体甚至网络手段。由于“口语交际”这一言语活动要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展开,而传统的教学不可能把生活场景真的搬进课堂,因此就产生了“要有真实的环境”而这种“真实的环境不可再造”的矛盾,此时就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甚至是网络手段模拟出逼真的言语交际环境,从而达到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目的。如教师可借鉴“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等形式,在“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想法和心情”的口语交际课中,可以要求学生学习“实话实说”,大胆地叙说自己对同学、老师、学校的看法;在“当众发表意见,态度要自然”的口语交际课中,可采用“焦点访谈”的形式,推荐几个学生当记者,采访其他同学。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样的训练中得到很好的培养,说不定以后就有记者、主持人在这些学生中产生。
总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既不能盲目地为追求潮流而过多使用,又不能因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而将其拒之门外,应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理性的认识,本着技术为教学服务的思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规律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以学生为本,合理运用,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从而开创语文教育崭新的局面。运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我们相信,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一、学位论文书写格式
学位论文一般顺次包括以下几部分:封面、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附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1.封面:一律使用我校统一的学位论文格式。其中论文题目应简练,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 中文摘要:置于论文的第一页,它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文字力求精炼、准确,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尤其要突出说明本文的新见解和创造性成果。博士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硕士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为便于文献检索,要注明3-5个具有代表意义和提纲挈领的“关键词”,排在其论文摘要的左下方。
3.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要符合英语语法,语句通顺,文字流畅。
4.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标题,标明与正文对应的页码。
5.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核心部分。一般包括文献综述、理论分析、论点、论证、结论和建议等部分。正文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充实,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晰整齐。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结,应该鲜明、精炼、完整、准确。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2万字,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2.5万字。作者引用的文献、资料及他人的观点必须注明出处,以避免论文抄袭现象发生。使用文内注释(在每一章后加注)。
6.附录: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对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可列入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推导、复杂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视本人情况也可无此项。
7.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引用文献的顺序列于文末。文献是期刊的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或期号)、页码;文献是图书的书写格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日期、版次、页码。
8.后记:主要是作者的致谢词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情。
9. 原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书:论文最后一页,格式见学校统一要求,需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
二、学位论文的印制规格
1.摘要:摘要两字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字间空一格。摘要两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用小四号黑体,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英文摘要,“ABSTRACT”用三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居中打印,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s”,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加粗,其后关键词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点标点符号。
2.目录:目录两字以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字间空一格。下空二行为一、二、三级(或章、节、小节)标题及其开始页码,章用四号宋体,节及小节用小四号宋体。
3.标题:文中每章标题以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章”下空两行为“节”,以四号黑体左起打印;“节”下空一行为“小节”,以小四号黑体左起打印。
4.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
5.图表: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图号按章顺序编号,如图3-2为第三章第二图;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表号按章顺序编号,如表2-1为第二章第一表。图名及表名采用五号黑体。
6.公式:公式书写应在文中另起一行居中。公式后应注明序号,该序号按章顺序编排,用小括号括起放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7.参考文献:中文在前,小四号楷体,外文在后,小四号Times New Roman体,按论文中参考文献引用先后顺序编号,每条项目应齐全。
8.后记:小四号楷体。
9.篇眉和页码:从第一章开始书写篇眉,篇眉为上粗下细文武线。页码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置于页面底端中间。第一章之前的页码按罗马数字单独编排。
10. 印刷要求:
(1)纸型与页边距:硕士学位论文使用国际标准16开纸型(184mm×260mm)打印,行间距20磅。页面分图文区与白边区两部分,所有的文字、图形、其他符号只能出现在图文区内。白边区的尺寸(页边距)为:天头(上)20mm,地脚(下)15mm,订口(左)20mm,翻口(右)20mm。
1、直观形象思维能力强
小学生总是对自己见到、摸到、嗅到、听到的事物感兴趣,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5岁的孩子你问他1+1等于几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给他一块糖,然后再给他一块糖,这时你问他一共有几块糖,他马上就会回答有两块糖。其实,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几,而是他们的认识和思维过程总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多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抽象概括能力弱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弱,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总是借助于对直观事物的了解。例如:在二年级时,讲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这节课时,学生对“平均”不理解,我在教学中正是利用直观的教具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的。我拿来20根粉笔,分给4个人,我是按照8、4、5、3的顺序分的,然后我问同学们“这是平均分吗?”学生回答“不是”。后来,我一个一个的分,正好每人都分得5根粉笔。学生说:“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个人分得的粉笔同样多。”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观的实物粉笔来实现的。
3、有效思维的时间短
由于小学生思维品质的特点,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那么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就较短。所以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有效思维能力。
4、小学生的思维浅显,不深入
由于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不强,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虑表面。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2、4、8、14、22__44、58中间的数应该填几,有很多同学找不到规律,就放弃了,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他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这样的等差数列,才算有规律,因为它们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差2。而2、4、8、14、22__44、58它们的差是2、4、6、8、10、12、14具有一定的变化,学生学习起来困难较多,这与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分不开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5、小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往往不考虑客观条件的变化,常以旧经验来解决新问题。比如,在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中,由于学生刚刚学习直角,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了思维定势,认为只有这样的角才是直角,而出现这样的时,在学生生思维中与以前学过的直角不一样,所以,误以为这个角不是直角。正是由于学生思维的这种定势,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练习。
二、正是由于小学生有以上一些思维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听力
让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边听边记,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训练学生的听力,我们可以把口算题,通过教师口述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也可以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凡是学生通过自己想,自己看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者适当点拨。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观察的材料,观察的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例如,出示一个游乐场的主题图,就应该让学生观察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几个人在玩过山车?几个人在玩跷跷板?……告诉学生观察的顺序,通过观察还应该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观察找到答案。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生求知欲望浓,想象力丰富,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想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例如,在讲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时候,我出示应用题“小红和妈妈去书店买《少儿百科全书》全套16本,每本15元,______?让学生把问题补充完整,再列式计算,这样既给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又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让孩子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只有学生动手参与学生才能记得牢,因为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不仅是身体的动作,而是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脑支配人体的各个器官进行协调的工作。操作中学生不但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发展思维。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学生用多种方法数出长方体有6个面。这时,我继续追问:“这些面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用手摸,有的学生用尺量,有的把两块长方体拼在一起进行比较,有的学生把长方体相对的边沿着外框画在纸上比较,等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初步感知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一样,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实践探索得出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刻,记得扎实,正是这样学生在思维中操作,在动手中思维,并通过语言将过程“内化”为思维,使思维得到发展。
三、在教学中还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师生要平等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参与学习。
2.教师要努力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只有教师真正的全面的理解学生,学生才能真正的敬佩你,当你真正的理解学生,那么学生所犯的一切错误你都能包容,理解学生的教师首先是大度的教师,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应抓住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一、开题报告的意义
从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角度讲,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文献调研的聚焦点,是学位论文撰写的散射点,是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进而讨论的报告会。开题报告是一个阶段性考核,是筛选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的一个首要环节,也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对研究生起到定位的作用。
从研究生的角度讲,开题报告的实质是向老师们汇报自己的学位论文准备情况,同时让老师们就自己的研究思路给予评价和提出建议,从而达到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同时能够在文献和研究方法方面从老师那里获得更多帮助。它既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前瞻性分析, 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有益的实践。
1.开题报告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开题报告包括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这对于论文之后的书写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探讨实际应用上是否具有一定的价值;选题的依据和国内外现状,用于文献综述的书写也可用做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选题的基本内容和研究重点,研究计划和思路及工作进度;选题的创新点和预期目标,主要研究方法,所需经费、人员及物资,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途径;研究的时刻表等。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题报告也是优秀的学位论文的一半。
2.开题报告可促使研究生做好各项论文准备工作。为使开题报告能顺利通过,这就要求研究生在开题报告前需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也要求系、教研室和导师对研究生的选题严格把关。对于选题合适,方法得当,措施落实的研究生批准论文开题;对于尚有不足的就要求再作修改补充,重做开题报告。这样才能从一开始体现对学位论文质量的高度重视。所以搞好开题报告既是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3.开题报告可使选题范围、目的更加明确。为做好开题报告,研究生需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国内外现状,还有哪些不足,研究的重点及有什么价值;了解现有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条件和手段。通过这一过程,可使研究生选题的目的更明确,才能有效的进入论文撰寫阶段。
4.开题报告起到学术交流的作用。只有在导师以及专家的指导下,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开题报告时的学术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开阔眼界,充分了解选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撰写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二、开题报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开题报告是建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要研究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出初步的方案,征求导师和相关专家组的意见,再对原始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通过充分的论证和优化,确定出最优的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准备质量的高低关系到论文的成败,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开题应有作用的发挥,降低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总体质量。
1.形式主义严重。学生对于开题报告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开题报告的性质、作用了解浅薄;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每位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相对增多,师生间直接交流互动相对减少,加之导师工作,导致导师时间和精力投入难以到位,影响开题报告的质量。
2.评审专家不对口。在开题报告评审专家的选择上有争议,由于时间、距离、经费等问题,难以保证评审专家的入座率,甚至有的同教研室老师也会因为课程安排冲突等问题而难以到场;有些专家与学生所研究课题专业不对口,难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导致学生开题时存在的问题难以察觉,影响之后论文撰写工作的进展。
三、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的建议
1.导师责任制。研究生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专业技能,完善自我,增强研究水平,加强科研思维。导师的职责决定了其在研究生开题报告中所承担的责任,这个责任是义不容辞的。学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方向、难易程度、价值性、创新性、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开题报告书写的规范性等等,都需要导师根据自身知识水平的积累和研究经验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换言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既与研究生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关,同时也体现了导师的指导和教育水平。所以要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与专家组共同参与监督管理,综合培养以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质量。
2.增强学术氛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是研究生教育阶段中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思维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美国学者从教育生态学出发,呼吁建立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合作、理解、宽容的环境中学习,并享受一种和谐的精神生活。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术素养,发展学术能力,培养科研思维,营造和谐的科研氛围,不仅要确定科研导向,同时要形成一种科研态势,促进导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首先对开题报告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做出科学、规范的规定。其次要有针对性、创新性,既要做到全校统一的规范性要求,也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要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未按照规定开题或开题报告不规范、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均不得进入撰写论文阶段;同时建立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研究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各院系的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各院系对导师和研究生的管理和监督。每位研究生能否开题,什么时间进入开题阶段,相关管理人员应配合导师及时的督促和检查。
最后针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监管,建立网络技术平台,积极介入,包括开题报告的培训教育,老师及师兄师姐的经验交流,指导答疑和评审等功能区。促进师生的互动,为学生的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提供便利条件。
综上所述,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位论文撰写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只有加强开题报告质量控制工作,才能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才能促进我校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一)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博士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为阐述、审核、确定博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内容而举行的报告会,旨在监督和保证博士生学位论文质量。
(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内容包括审核和确定博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选题依据包括: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已积累的与选题有关的参考文件等内容。具体内容可参考附件:《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
(三)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
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合格后可进入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阶段。为保证学位论文写作及答辩质量,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学期与进入学位论文答辩的学期之间应至少间隔一个完整的学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在本年级第四学期进行,第六学期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不能按期履行开题报告的博士生,其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按上述间隔要求顺延。
(四)专家委员会的组成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组成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三至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可以参加专家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专家委员会的主席。
(五)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方式和成绩评定
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的成员首先考察博士生与论文选题有关的近期研究成果,对选题依据和研究方案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审查和提出修改的补充意见。博士研究生根据专家委员会小组的评议意见,在对选题方案进行修正、按规定程序审批备案和存档,并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结果按考评成绩,分为通过、修改后通过和不通过三档。开题报告“通过者(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开题报告“修改后通过者”,须根据专家委员会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补充,一个月后送交开题报告专家委员会确定的专家审定,通过后,可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写作阶段;开题报告“不通过者”,须在半年以内重新准备开题报告,半年后由院系所为其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后,因特殊情况需变动论文题目和基本内容时,需本人书面说明、导师批准后重新组织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填写《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六)开题报告书材料的备案和管理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进行后,经开题报告论证专家委员会主席和专家委员会委员签字,再由院、系、所领导提出审查意见后签名,由院、系、所教务秘书暂存,毕业时,一份报研究生院存学校,一份存博士生个人档案。
(七)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其相关问题的说明(参考使用)
有鉴于论文开题报告对于论文写作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对开题报告的写作规范及相关要求做出如下说明:
关于开题报告的内容,作者应当说明:
1.论文题目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及其界定
2.论文题目选择的依据和理由
科学性说明/创新性说明/批判性说明
个人性目的/实践性目的/理论性目的
3.论文拟涉及的范围及其讨论的问题
研究性质界定:经验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描述/相关度与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与规范规定
对象特征界定:真实性/意义性;一般性/特殊性;变量/过程;描述/诠释;比较/因果;
学科和学科领域界定;
时间空间说明:
4.作者已经获得的文献资料以及对这些文献资料的占有和整理情况,
已获得的文献
作者已具备的知识基础
从已获得文献中提炼的概念框架和研究背景:假说/假设与流派分歧
5.论文拟完成的知识增长工作及其方向
基本理论预设和主要理论工具
描述性理论建构
与既有理论的差异/针对既有理论的修正
6.作者拟使用的研究方法及其所依据的理论说明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学理性的依据
研究技术与研究程序:学科的训练背景
研究工具与研究手段:基本条件的制约
7.论文工作大纲
基本的章节目形式安排
章节目安排中的逻辑结构或逻辑联系
8.参考书目
中文与英文分类说明
关键词 语料库 语步 学位论文 英语摘要 语言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English Abstract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Step Language in Dissertations
LI Dawei[1], CHANG Zhe[2]
([1]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46;
[2]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s,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rpus-based approach to analyze John Sinclair English abstract dissertations experimental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he concept of Swales pragmatic step,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the dissertation is typical language features step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ach language.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medicine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 English linguistic features foun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ents to some extent, basic grasp of basic writing featur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academic English.
Key words corpus; step language; dissertation; English abstract;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1 研究方法
基于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英语语料库》的建库平台,构建一个总词量约32万词的子语料库,其中包含540篇中医院校8年的硕、博学位论文的英文摘要。
首先对从CNKI优秀硕博论文库中随机抽取的每年30篇的中医药实验性论文摘要处理成为干净文本;然后,运用XML语言对其明显的结构语步分别进行标注;接着,用语料库软件分别提取相应语步文本,分别建立4个独立的语步文本库;最后,对每个文本进行词性赋码。
2 结果讨论
2.1 人称代词
本文通过研究他们的语步内频数来观察不同的语步中人称代词的真实运用情况。通过赋码软件的标注和语料库软件的提取可以得到这个人称代词语步内词频的分布图(图1):
人称代词有三类: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通过图1可以看出,第一人称代词I和we被用于目的语步,通过观察索引行发现,it多用来指代“本文”的研究目的;we多用来指代“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什么。而方法语步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we具有很高的使用频数,第三人称代词的宾语形式them次之,因为在方法语步中,论文作者常用we表示试验方法的操作者,用them表示实验对象,“我们”对一些“对象”实施了某种试验。
图1
同时第三人称it被大量使用在结果和结论语步,尤其是结论语步之中,结果结论多为客观的事实描述,论文作者采用it做主语表明客观性。
2.2 情态动词
医学论文的英文摘要中,情态动词在作者的观点表达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运用语料库软件,在赋码软件处理过的每个独立语步文本提取出所有的情态动词。情态动词出现的总频数为1210,占总词频数的比率为0.54%。从情态动词的分布途中,可以发现,在结论语步中出现了极高的频数;can的频数最高,其次是could,并且这连个情态动词主要被用在结论语步中。结论在实验性论文中是作者总结关于结果数据的概括性观点,经常被用来证实研究实验的目的。因此,在结论语步中,论文的写作者会使用can或者could来表达他们对某种治疗方法的肯定程度。
2.3 语态
语态是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的一种形式;在某种特定语境下,当动作的发出这不需要解释时,被动语态可以更好地强调作者的意图。因此,通过同样的方法,我们提取了每个语步内的被动语态。统计结果表明,方法语步中的被动语态出现的频数高达2199,要远高于其它语步。通过观察索引行可发现,在这一语步中,作者常常被用来表达:“我们”对某些实验的分组实施了某种治疗方法。实验的动作发出者均为“我们”, 因此,不必每次都进行解释,但是需要对不同的分组进行强调。
2.4 时态
实验型医学论文摘要有其独特地特征,因此,时态的使用有其特定的规律,并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在语料库软件中运用正则表达式,提取出每个时态,得到如图2中的分布情况。通过观察分布图发现,进行时、过去将来时和完成时在所有语步中均没有出现。图2的数据显示,一般现在时高频出现在目的语步和结论语步中。在方法语步中,最常用的是过去时态,也会偶尔用到现在时。
图2
在目的语步中,作者需要表达实验目的,所以他们多使用现在时来进行描述;大量的描述实验过程的句子出现在方法语步中,这些过程多发生在过去,所以方法语步多用过去时态。然而,在结果语步中,实验者为了强调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可这些实验结果又出现在过去,就表现出了有些人采用现在时,有些人采用了过去时态。在结果语步中,使用现在时还是过去时,目前仍存在学术争论。结论是结果的升华和作者自己观点的高度概括,多采用了现在时态。
3 结语
通过对中医药实验性论文的英文摘要全面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目的语步,常用现在时来描述实验目的,第三人称单数it表示论文,第一人称复数we做主语表示实验者。方法语步的最大特点是使用了大量的被动语态,多用过去时表示实验发生在过去。在结果语步中,现在时和过去时均被使用,现在时强调结果的客观性,而过去时强调实验结果得出的时间性。在结论语步中,采用现在时态来总结实验的结果,并表达他们的观点;这一语步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情态动词can和could。
总体而言,通过对中医药实验性学位论文英文摘要进行语言学的全面分析发现,中国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基本掌握了学术英语摘要的写作特点。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结论语步中使用了大量的情态动词,高于本族语者的使用,这可能是由母语负迁移造成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