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桥梁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桥梁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桥梁工程师职称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桥梁工程师职称论文

第1篇

(一)教材滞后、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在传统的教材中,教材建设与国家现行桥梁建设实践相脱节,理论知识多,工程实际案例少,课程教学内容组织比较离散,没有按照职业角色来设置课程内容,不能反映最新的桥梁施工技术,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模块,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偏离,学生在学习了全部学习内容之后,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不知道该怎样把学校所学知识与岗位工作要求快速对接,不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授课计划安排不够合理

传统的授课安排是在一个学期内将本门课程讲完,由于本门课程知识点多,要想在一个学期内将各种桥型的施工技术全部讲完,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教师要考虑如何在短时间内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又要考虑如何在短时间内接受全部的学习内容,结果显示,效果甚微。由于知识点密集,课时有限,老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只能讲授基本桥型的施工技术,只能对各种施工方法进行概念性介绍,对新型桥梁结构施工技术介绍较少,特别是复杂的施工工艺,学生很难理解桥梁施工的详细情况。(三)教学方法、手段单一原有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单边式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脱离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采用教多学少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深入企业调研,开发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指导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教学文件[1]。为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团队成员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的新趋势,针对岗位任职要求,邀请企业专家与课程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开发课程标准。通过反复论证与修改,按照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总结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结合在建的桥梁工程施工项目、工作任务和相关理论知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通过对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等工作岗位的任务分析,结合行业标准、规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四个学习情境,共十个学习性工作任务,突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训练。

(二)根据岗位需要,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是科学设置教学内容[2]。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专业素质,课程围绕桥梁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全过程,以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按照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设部批准的市政行业《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设计了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桥跨结构施工、桥面系施工和涵洞施工四个学习情境,共十个工作任务,将知识点嵌入工作任务,分两个学期讲解。在教学中本着知识面“精、新、实用”的原则,强调理论与实际的高度融合,突出岗位能力的培养。

(三)结合高职特点,编写特色教材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材建设。教学团队成员与企业专家一起通过研讨论证,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紧扣教学内容的变化,采用“任务驱动”的编写方式+,平衡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比重,引入实际工程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新教材的编写是按照四个学习情境、十个工作任务划分的,每个工作任务按任务单、资讯单、信息单、计划单、决策单、实施单、检查单、评价单的顺序编写。在任务单中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对工作任务进行描述;在资讯单中给出该任务的资讯问题,并给予资讯引导;在信息单中给出与任务相关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资讯、信息引导以及对任务的理解,填写计划单、实施单,再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填写检查单、评价单。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注重实例的针对性、连续性和整体性[4]。在编写特色教材的同时,还编写了与之配套的能力训练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自我测试。教学团队人员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节假日、暑假去企业录制相关施工视频,制作课件,准备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相关文献供学生查阅,并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课程网站建设以辅助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按照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组织实施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教学法。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学习情境中的桩基础施工任务为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了充分的教学资源,如特色教材、课件、施工视频、桥梁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图纸等。在资讯阶段,教师布置桥梁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钻孔及浇筑水下混凝土工作的内容,将学生分组,布置工作任务,并给每组同学分发施工图纸、活页教材等资讯材料。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资讯材料,明确工作任务,学习信息单及技术规范,发现问题及时向老师提问,教师通过总结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重点难点统一讲解,对于复杂的施工工艺,为了加快学生对施工过程的理解,发挥课件、施工视频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升学生对工程施工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掌握桩基础施工的基本内容之后,进入计划阶段,根据所给施工图纸,编写给定桥梁的桩基础施工交底方案,然后讨论编写的桩基础施工技术交底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进入决策阶段,方案论证结束之后,进入实施阶段,编写交底方案,最后小组自查,教师检查,并给予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入了实际的工程案例,模拟了真实工作任务,使教学更接近实际,有效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强团队合作精神。这种做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而且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教学做合一。

(五)专兼教师结合,提升团队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的充要条件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桥梁工程施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学安排中,学校聘请部分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授课,给予相应补助,兼职教师讲授时能够将理论更贴近实际,学生学习效果较好。对于在校教师,为确保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果,注重双师型队伍建设,提高团队教师自身知识与技能。一是团队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利用暑假、节假日定期去龙建路桥等企业实践锻炼,锻炼期间,不但可以在企业对课程进行调研,录制相应的施工视频,获取真实的教学资源,而且可以了解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掌握新的施工工艺、新技术,增强自身的职业技能。二是积极参与说课比赛、微课比赛等教学能力大赛,参加科研项目,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教学能力培训,考取执业资格证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三是做好新老教师结对子工作,新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要做好新教师的帮扶工作,互相帮助,提高专业技能。

三、课程改革的效果

第2篇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和水组成,各种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搅拌混和。原料配比不同,拌合出来的混料的使用性能和混凝土浇筑质量也不一样。在混凝土拌合作业中,一般采用水灰比、砂率和胶骨比三个关键性指标进行控制。通过对这三个指标的科学设计和拌合时的严格遵守,从最根本上达到对混凝土质量予以初步控制的目的。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对工程质量要求和施工条件有着全面、清楚的把握,认清数理统计和非数理统计方法的区位,正确选择统计方法,科学开展混凝土强度等级评价工作。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对混凝土构件结构有着深入、清楚的认识,明确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混凝土结构件截面大小、钢筋密度、水泥砂石等相关质量参数。二是要对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要求有着清楚的判断和把握,选择的水泥和砂石的品质和规格必须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对于各种原材料的质量参数必须清楚。三是对混凝土混料拌合、浇筑施工和后期养护等工艺有着深入的了解。以上是开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的基础前提,设计人员只有做到以上种种后,才可能设计出符合施工要求、便于操作、成本低廉的混凝土配合比。

2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1控制好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于工程质量至关重要。混凝土施工是桥梁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桥梁工程极高的安全质量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当前,国家和行业对于桥梁施工混凝土原材料有着明确的规范。实际工作中,要严格依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选择、采购、检测和使用混凝土原材料。对于进场的原材料,要认真检测、检查,确保其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及其他相关规范要求。做好施工设备维护、校正工作,防止因设备故障、误差造成的工程质量风险。

2.2控制好混凝土拌制与浇筑

进行混凝土拌合作业时,施工人员要严格依照设定好的配合比施工,对于水灰比、骨料含水量、砂子含水量等重要参数进行认真测定与管控,在此基础上,对拌制作业的用水量进行科学测算。外加剂在混凝土原料中所占比例很小,但作用巨大。为保证外加剂添加准确,需使用精度更高的小案秤进行称量,避免因外加剂添加量的误差引发混凝土质量问题。混凝土的拌制作业须由专门人员负责,严格按照规定顺序投入原料,以确保水泥拌合物和外加剂的充分分散。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搅拌时间应比设计时间多出一分钟。混凝土拌合料坍落度也是评价混凝土混料拌合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拌合人员随时测量,以保障混凝土质量。初次拌制混凝土时,为方便搅拌机持浆,应在维持原有水灰比的调节下酌量加入少量水泥和细骨料。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采用分层浇筑、分段浇筑的方法,每层混凝土厚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混凝土整体高度尽量控制在2米以内。浇筑过程中要避免浇筑设备和模板、钢筋、预埋件及预应力钢束管道等发生碰撞。待浇筑作业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对梁体底板、项板面进行全面清理,去除多余的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裂缝。

2.3控制好混凝土振捣

为保证浇筑充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对预应力钢材锚端等关键部位进行振捣和检查,如果工作需要,还应该进行钢筋人工捣固作业。现阶段混凝土振捣施工的主要设备是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作业时,要严格控制振捣程度,避免出现漏振或过度振捣。实际工作中以气泡停止生成且混凝土没有沉降为准。混凝土振捣作业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通过适量洒水的方式保持混凝土必要湿度,并要在混凝土表面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过快蒸发。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不能低于14天。

2.4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强度

由于预应力的存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的3到6天里,混凝土会发生张拉现象,为保证混凝土不会因此开裂受损,在达到该阶段时,混凝土强度需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实际工作中,应由检测人员对施工及后期的混凝土进行强度评定。检测人员使用和实际作业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分别浇筑六组抗压模型,并制作三组弹模试件,以用来进行混凝土弹性模量测试,为预应力的计算提供参考依据。预应力计算与混凝土强度检测要同步进行,以确保混凝土抗压强度数据真实准确。随着施工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检测试件的数量也随之增多,越来越复杂精细的混凝土强度数据计算需要更多的混凝土试件。

3梁段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

梁段是桥梁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梁段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秉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做好混凝土入模作业,避免压扁、碰坏管道。二是严禁施工人员在未捣实的混凝土表面随意走动,防止出现混凝土假空现象。三是进行腹板混凝土浇筑时,要以卸料钢板对进料口进行覆盖,以免混凝土洒落在顶板上形成蜂窝。四是要严格按照预定顺序对腹板和底板倒角处进行振捣,振捣工作要一次完成,振捣作业要严格控制振捣质量,确保振捣密实,避免腹板梗角处出现外鼓、上部出现悬空的现象。五是在浇注新的一层混凝土前,施工人员要对侧模和底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模板稳定牢固,不会因浇筑载荷发生形变。模板变形的同时混凝土也会变形,进而引发混凝土质量问题。

4结束语

第3篇

1.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

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的技术专业性要求非常的高,例如桥梁墩、桥台以及基础等部位的施工环节中技术的要求专业性是特别高的,另外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的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等非主观条件进行考虑,从而从各个方面不断地对施工所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解决,这对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完成具有关键因素。所以,工程项目负责人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技术部门,他们要具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勤劳务实的态度与精神,这样才能有效合理地解决施工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从而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2.工程项目进度的控制与管理

在施工初期的准备阶段,首先要制定一个施工工期的目标,在施工前相关的施工规划人员应该依据这个总规划安排工期并绘制施工总进度的网络计划图,在这个计划图中应该明确地标出施工中的关键的顺序及关键线路,而工程项目着重对这些关键的工序及关键线路进行施工控制和管理工作。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也应依据工程的各个阶段的不同计划的实施要求来制定阶段性的网络计划表,另外监理工程师还要求定期检查计划的实施状况。

3.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后,工程项目应该在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的指示下,逐渐形成一种质量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并高效优质地完成各个分项的工程质量计划。此外,工程项目部还应该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安全标准来建立健全安全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任何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进而形成一套完善的安全质量控制管理网络。

二、影响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

1.设计因素

桥梁工程的施工离不开设计,对于工程的造价预算、质量安全、工期长短及施工的难易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可是,一方面因为初期的设计勘察工作的费用不足,使工程的规划仅仅停留在现有的资料分析上面,缺乏对施工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分析,尤其是对全面的地质勘察资料以及涉及的要求严重缺乏,从而导致设计方案选择不当。严重缺少新型材料及新技术工艺的应用,对于初期的基础工作欠缺较多,对于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施工工期及设计周期比较短、低价中标,施工的质量安全很难得到保证。因为费用比较低且周期较短,创新思想及竞争激励的体制不强,设计也只是停留在符合单项技术规定的指标,因为不合理的设计而造成质量不安全以及各种浪费等问题,已经对桥梁工程的施工带来了不利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施工技术的进步。

2.人为要素

影响施工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为因素,造成这种影响因素的原因不仅仅包括管理者管理素质,还包括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我国桥梁工程因为质量原因引起事故多次发生的原因是领导者的素质偏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安全。另外一方面,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也会对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监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3.施工及材料方面的要素

建筑的材料是桥梁工程施工的物质性的基础,想要保障桥梁的质量,我们必须要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如果施工材料有质量问题,那么会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工程,这个工程的质量也不会达到标准。目前,很多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很多建筑材料质量都没有达到相关质量标准,因此使得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4.机械设备的因素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设备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及时的维护保养也是保证其良好运行的关键。5.环境的因素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技术环境、劳动环境及管理环境,然而劳动环境对桥梁施工质量影响最为严重,比如气温、土质、空气湿度等都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6.工程进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工期越长越有利于施工质量。如果一味的赶工期,会对桥梁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劣质工程。最常见的情况即为混凝土浇筑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其释放水泥遇水后产生的热量,如果为了赶工期,将大体积混凝土在很短时间内浇筑完成,会由于内部产生温度应力而造成混凝土开裂。

三、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措施

1.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在桥梁工程施工前,应首先对全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培训教育,组织学习质量安全管理等知识。在施工中,应该对施工的人员定期进行质量安全考核,不仅对专业技术进行考核,还要对施工人员的相关质量安全的标准进行考核。

2.深入研究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工序

在施工之前,首先应该对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如:自身的资源(材料、资金、施工队伍、设备等)制定相应的施工工序并最大化的去优化每一道施工工序,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确保每一分项的工程都能在其承受能力之内,这样可以保证工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促进工程高效的进行。

3.完善监理组织,明确质量控制目标

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监理合同,起先要建立完善的建立组织单位,其中对于质量控制的关键性岗位,选择具备专业知识并且拥有相应的职称的人员担任总监、驻地监理工程师、道桥工程师、测量工程师,使监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理工作。

4.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

开始,我们应该选用招标的形式对工程施工材料的厂商进行合理规范的选择,并且建立工程施工材料厂商的档案。在采购中,应当要求销售厂商出示产品的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等。然后,各工程单位应该进一步对所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工作,以保障工程的材料、配件及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再次,建立并且完善材料的运输及存储管理的规章制度,防止出现工程材料的损坏情况。进场的材料等应当进行分类,并对来源、加工等进行标注说明。最后,应注意工程产品、成品及半成品的后期保护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对其进行合理妥善的保护。

5.合理的进行分工,制定明确的责任制

健全的责任制有利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个工程小组甚至是个人,并明确个人应该担负的责任,尤其是要强调收料员、工人、主要及其操作员等直接控制工程质量的人员应担负的责任,他们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汇报工作情况,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工作是严格按照各项要求进行的,还要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及时向上汇报,各级管理人员也要明确具体的分工和职责范围,这样在施工现场出现状况的时候有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处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

在签订了施工合同后,工程技术部应该编写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规划,经过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到监理的单位批准。项目的总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注意做好图纸审查等工作,在施工前应该观察图纸是否有错误,将工程质量的隐患消灭在施工前。为确定施工的人员对图纸完全领会,工程技术部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向施工班组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