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生态渔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水环境修复的目标是将生态系统恢复到未被破坏前的近似状态,并能够自我维持动态平衡,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具体措施包括降低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开展生境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及水生生物种群保护与恢复工作。水污染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技术、化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三个类别,其中生物技术应用最普遍,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方法。水生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的同时将污染物分解,并有效控制水中N、P等营养物质释放,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抑制藻类生长,稳定水体生态平衡。对于受干扰的自然水体,一方面要建立人工鱼礁、牡蛎礁等工程设施,人工鱼礁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首先列入国家计划,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和钢铁,当前也有利用生物制品如牡蛎壳作材料,为典型优势生物如华盛顿近岸河口太平洋大蟹提供栖息生境;另一方面要建立重要物种自然保护区,除了保护自然生境外,更重要的是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对自然栖息地进行修复和重建。国内处理水体中污染物较常见的操作方式有设置生物浮床、混养底栖生物和投放微生态制剂等,修复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此外,也要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入总量,尤其重视养殖区域的非点源排放,从源头防止生态环境破坏。人工设施方面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试点建设人工鱼礁,使用的材料从早期的旧轮胎、旧船体等废旧品逐渐发展成现在的钢筋混凝土、钢材、玻璃钢,并逐步从小型鱼礁过渡到大型鱼礁。人为构建牡蛎礁也显著增加了礁上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总生物量,提高了固碳能力,同时鱼类洄游通道和产卵场人工修复措施已成为我国的研究特色。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自然保护区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投资10年间增长了2.3倍,达到82.5美元/hm2。根据我国国情,构建水生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步骤:①评估拟建区域内的资源总量,渔业资源调查是珍稀水生生物种群保护与恢复工作的前提,首先要建立长期基础性调查体系,由国家资金持续稳定支持;②根据实际需求建立新自然保护区和加强现有保护区管理,目前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2349个,其中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230个,约占总数的10%,目前存在缺乏专门管理机构,未建立健全规范的水质和生物监测流程等问题,并亟需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③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恢复被破坏的渔业资源,其中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是重中之重,主要利用放流个体标记和回捕率分析来衡量,目前除传统实物标记外,分子标记和耳石标记等新型标记法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此外,增殖放流对野生种群规模和遗传多样性、生物群落结构、生态系统的影响及风险防控研究也需要引起重视。
2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如松花江水污染事故、太湖蓝藻暴发、铜矿水渗漏事故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污染了水环境,因此,事故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方面的研究非常必要。总体来看,发生频率高、污染影响大的水环境污染事故主要有溢油、化学和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等几个类别。针对海底管道泄漏和海底井喷两种原油泄露源,分别对应水下干法、湿法维修和盖帽虹吸法、打减压井法等不同的封堵技术。2010年美国BP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案例中将上述关键技术结合运用,形成了一套应急处置方案,最终原油消除率达到80%以上。针对化学物质和有毒有机物泄漏类污染事故,标准的处置流程为:首先,采取措施堵塞排水口,尽可能减少化学物质随着排污水管线流入天然水体;其次,根据自然条件如风向等确定污染区域,进行布点采样监测,确定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然后,根据泄漏化学物质的性质,选择燃烧、投加活性炭、投入试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微生物分解等手段,降低污染物浓度;最后,对污染区域进行跟踪监测,掌握污染物变化趋势,确保完全消除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针对重金属污染处理的传统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法、硫化物沉淀法。目前,污染小、去除率高的电化学凝聚法及微生物和植物吸收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更适用于静态水体(如湿地或池塘)污染时使用。例如有研究表明利用凤尾蕨除砷,3个月内砷浓度可以从10.2μg/L降至2μg/L,砷积累量达161mg/kg。针对水体富营养化,通过研究藻类生长机制、环境条件等控制因素,用生态工程技术控制藻类暴发,能够从源头抑制水体富营养化。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突发性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但处置水平还稍显不足,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重点进行关键技术、装备和材料的研发,形成应对不同类型污染事故的标准流程。针对海上溢油开发环保型表面活性剂、高性能吸油毡等,还可进行微生物分解原油的筛选和探索,从根本上提升溢油应急处置能力。针对化学物质污染,在我国苯类物质泄漏事件的发生几率较高,目前常用燃烧法进行处置,但难以完全消除有害影响,对其消解规律和新型治理方法的研究应引起特别重视。针对重金属污染,我国学者对砷、铬、镉等的处置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以铁或铝作为阳极,生成的氢氧化物可作为絮凝剂与砷酸根离子发生反应,达到除砷效果;以水洗废啤酒酵母为吸附剂,对镉的去除率大于96%;采用堆肥-零价铁混合渗透性反应墙(permeablereactivebarrier,PRB)除铬,去除率接近100%,但利用电化学和植物吸收重金属的方法还未见报道。针对水中的氮、磷以及有机污染物积累引起的藻类暴发,大部分湖泊地区采取人工打捞收获藻类的传统方法,虽然能有效减轻局部水华灾害,缓解藻体死亡分解引起的毒素污染,但只是暂缓蓝藻进一步蔓延,并造成人力资源、水资源浪费,亟需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转变污染处置的理念,从治理转变为预防,研究控制藻类爆发的有效方法。
3重点发展方向
通过对渔业生态环境学科研究现状的系统梳理,可以看出近十年我国在生态环境学科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的技术和流程也日趋成熟。而针对目前的政策导向和研究热点,今后应更重视机理性、规律性研究和基础数据库构建,明确学科重点发展的方向。
3.1国家级大型环境监测数据
网构建研究我国环境监测网的基本架构已经比较成熟,未来研究重点应放在运用新型设备采集监测数据,并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构建大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新型水质监测设备如电化学传感器能够显著提高监测相关参数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工成本。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属于政府支持的长期基础性科研数据库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环境监测专题数据库,涵盖所有监测点的监测指标如水温、水体pH、典型污染物的浓度等,由环境监测站定期录入,可供环境相关研究人员查询;此外,还包括遥感影像数据库,涵盖全国多时相的卫星影像和资源卫星数据。
3.2灾害预警的机理性研究
目前,我国对环境灾害的预警还停留在经验预测法和统计分析法,对灾害的机理性研究偏少,理论研究方法比较落后,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并且我国对赤潮预警的研究相对较多,对其他环境灾害的研究目前还很欠缺。下一步的研究重点首先应该放在构建稳定合理的赤潮灾害预测模型上,选取赤潮多发的典型区域,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合理运用数值分析方法如模糊推理法,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耦合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赤潮的发生、发展、、维持和消亡过程,尽可能排除环境因子选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提高赤潮灾害预测的精准度。除赤潮外,洪涝、海冰、海啸等由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环境灾害都可借鉴这种数值预测方法。
3.3分子水平上污染物对生物毒理作用和遗传变异规律研究
目前对常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富集状况和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较多,但污染物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毒理作用和遗传变异研究还不够,特别是重金属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和沉积,长期过程中对本体细胞产生的影响,其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机理等仍没有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挖掘。加强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能够明确污染物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具置和作用机理,并跟踪和监测DNA的变化,从而为研究消除典型污染物危害的方法提供基础和依据。
3.4水环境修复与健康养殖的整体策略
研究人工鱼礁、洄游通道等设施的构建都是水域环境修复的常用手段。目前,海洋牧场、池塘一体化养殖等整体性环境修复与健康养殖结合的策略逐渐受到关注。该策略把资源环境、装备、养殖等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在一定水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湖泊、池塘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水生生物聚集起来,对鱼、虾、贝、藻等生物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放养,在海上范围更广,称为海洋牧场;在淡水池塘中的一体化养殖则需要更多的人工干预如投喂、水质监测等。海洋牧场和池塘一体化养殖既能够修复被破坏的环境和自然水体中的生物群落,又能够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是目前环境修复的研究热点。
4展望
本文作者:赵良庆 程克群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循环模式与生态功能区耦合依据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注重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积极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手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我省各地具体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别,决定了循环农业模式本身的区域性和局限性。循环农业的普及、推广和发展并非模式的复制,更不应该是技术的复古,即便是已经被证明成功了的循环农业模式也要因地制宜,盲目模仿可能因为地域特征和环境的变化而导致失败[3]。那么,如何能够寻找到本区域最适宜的循环农业模式呢?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不仅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因盲目的资源开发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还可以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支撑能力。生态功能区是指根据区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系统受胁迫的过程和效应、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安徽位于我国东南部,地处东经114°53′—119°38′和北纬29°22′—34°40′之间。长江、淮河横贯境内,将全省分为皖北、江淮和江南三个区域,地形由平原、山区、丘陵相间排列,生态环境总体上较好,但由于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分异明显,气候条件不稳。按照地貌和水热等自然条件将安徽省划分为五大生态功能区,即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皖西大别山生态区、沿长江平原生态区和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4]12。生态功能区的划分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生态建设,促进循环农业更好地向低碳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循环农业模式选择
1.沿淮淮北平原生态区。该区包括淮河以北及沿淮地区。行政上分区包括亳州、阜阳、淮北、宿州、蚌埠、淮南等六市全部及六安市霍邱县、寿县、合肥市长丰县、滁州市凤阳县、定远县和明光市的部分地区。总面积4.36×104km2,占全省面积的31.1%;土壤类型以砂姜黑土、潮土为主;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300—2 400小时,年均气温14℃—15.3℃,年降水量约750mm—900mm之间,年蒸发量1 600—1 900mm。该区是我国古老的农业耕作区之一,农垦历史悠久,自然植被绝大部分已不存在,人为开垦种植程度高,农业耕作制度一般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二熟制,北部萧砀一带有成片果树分布,是我省重要的粮、油、棉和水果产区之一。该区适宜的模式有立体型农业模式、两淮煤矿塌陷区生态复垦与利用模式、沿淮行洪区适应性循环农业模式、城郊生态循环模式、“四位一体”循环经济模式、“销”一条龙循环农业模式、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模式。2.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该区位于安徽省中部,行政分区上包括合肥市辖区、长丰县中南部、肥东县、肥西县,滁州市市辖区、凤阳县和明光市的南部、定远县大部、全椒县、来安县、天长市的全部,六安市的霍邱与寿县南部、舒城县北部,原巢湖市居巢区、庐江、无为、含山及和县的北部地区。总面积3.18×104km2,占全省面积的22.7%;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100—2 200小时,年均气温14.7℃—16.0℃,年降水量约900mm—1 100mm之间,年蒸发量1 400mm—1 700mm。该区人口密度大,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工业与城镇集中,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严重。农业耕作制度一般为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制,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产区之一。该区适宜的模式有:立体型农业、区域循环、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水源节约型循环模式,畜禽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循环模式,“十节二减”循环农业模式,城郊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资源再利用循环农业模式,休闲观光型和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等。3.皖西大别山生态区。该区位于安徽省西部。行政分区上包括六安市的金寨和霍山县的全部、舒城县的部分地区,安庆市的岳西县的全部,潜山、太湖县的大部分以及宿松的部分地区。总面积1.39×104km2,占全省面积的9.9%;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和山地黄棕壤,属亚热带湿润区与暖温带半湿润区过渡地带,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900—2 100小时,年均气温14.0℃—15.0℃,年降水量约1 250mm—1 400mm之间,年蒸发量1 400mm以下。该区人口密度较小,但由于多数地区为山地,人口主要集中于山间盆地及沟谷平坦地带,是我省重要的林果生产区之一。农业耕作制度一般为一年二熟或三熟制,是我国重要的粮、油产区之一。该区适宜的模式有:立体型农业模式,区域循环模式,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休闲观光型模式,绿色、有机(菜、果、蔬、茶)循环农业模式,农资减量化模式,“销”一条龙循环农业模式,“十节二减”循环农业模式,区域大循环农业模式等。4.沿长江平原生态区。该区位于安徽中南部,沿长江两岸呈南西—北东走向。行政分区上包括合肥市庐江县的南部,铜陵县南部,马鞍山市区,宣城市宣城区和郎溪县大部,芜湖市辖区、芜湖县、无为县,南陵与繁昌县北部,池州市贵池区、青阳和东至县北部地区,安庆市辖区、枞阳、怀宁、望江县全部、宿松县大部,桐城、潜山、太湖县南部地区。地貌以湖积平原为主,水网、圩区、岗地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沙洲也较为普遍。总面积为2.32×104km2,约占全省面积的16.6%;属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带,水热丰沛,年均日照为2 000—2 100小时,年均气温15.7℃—16.6℃,年均相对湿度75%,无霜期230—250天,年均降水1 050mm—1 400mm之间,年蒸发1 500mm—1 800mm;土壤类型有粘盘黄棕壤、红泥土、黄红壤等,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在广大湖沼水域中,水生、湿生植被如芦苇、菱笋、莲等群落分布较多。本区城镇密集,经济发达,人为活动频繁,土地利用率高,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业产区,也是安徽省沿江工业城市集中分布区域。农耕制度为一年两熟和三熟制,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和棉花产区之一[4]40。该区适宜的模式有:农牧、农水结合型循环农业模式,秸秆直接还田循环模式,矿区废弃土地生态复垦与利用模式,区域循环模式,绿色、有机(果、蔬、茶、菜)循环农业模式,农村庭院型循环农业模式,“销”一条龙循环农业模式,立体种养模式,区域循环农业模式等。5.皖南山地丘陵生态区该区位于安徽南部,行政分区上包括黄山市全部,宣城市广德县、宁国市、旌德县、泾县、绩溪县的全部以及宣州区的南部,芜湖市南陵县南部,铜陵县南部,池州市青阳县、贵池区和东至县中南部和石台县全部。总面积2.76×104km2,占全省面积的19.7%。该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一般年平均气温为15.4℃—16.3℃,年平均降水量1 200mm—1700mm之间,蒸发量1 200mm—1 400mm,年平均无霜期230天左右,日照时数1 800—2 100小时[4]48;土壤为红壤、潴育水稻土和石质土、黄壤、暗黄棕壤等。本区自然植被保存较好,自然与人文景观丰富,是安徽省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山间盆谷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以一年两熟制为主,主要农作物为水稻、油菜、玉米大豆、山芋、苎麻等,也是安徽乃至全国著名的茶叶产区,还有香菇、石耳、笋衣、蕨菜等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该区适宜的模式有:循环性生态观光模式,休闲观光型发展模式,特色古民居村落模式,绿色、有机(果、蔬、茶)循环农业模式,农业副产物再利用模式,村庄中循环经济模式,“十节二减”循环农业模式,区域循环农业模式和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等。
1.1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缺乏完善性,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我们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以知识为本位,培养的学生个体总是具有被动的适应性,这与当前高校提倡创业教育背道而驰。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造能力测试与评定纳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因而缺乏严格的监督机制和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另外,国家制定创业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初衷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并没有覆盖高校全体大学生。
1.2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对于创业教育没有形成合力
政府对于创业教育的投入不够,不能给予本身缺乏经济基础的大学生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制度支持。部分高校未能提供足够的配套政策和财力支持,没有组建专业的教师团队,使得创业教育流于形式,没能有效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比如,对于原本没有创业实际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而言,在培育、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时往往是力不从心。社会以及企业资源没有被充分挖掘到高校的创业教育环节之中,学生的创业平台匮乏,机会很少。
1.3缺乏积极的创业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等级观念和小富即安、安贫守困的小农意识,以及存在静态的、循规蹈矩式的弱势文化倾向,都阻碍着创业精神的弘扬和创业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良好创业环境的形成。
2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2.1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内涵
2.1.1生态位中的生态位理论生态位理论是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竞争性、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的重要理论。生态位理论揭示了生态个体、种群和群落生存与竞争的基本规律,它不仅在现代生态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还推广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等领域,形成了可操作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工具。“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群落中,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相关联的特定时间位置、空间位置和功能位置。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亲缘关系的、拥有相同生活习性的物种,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他们一般不会在同一个地方出现,生物链就会在出现时间或者是食物供给等方面把它们分开。我们把眼光放在动物界,就会发现没有哪一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否则,物种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对此我们称之为生态位现象。
2.1.2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揭示了每个生物单位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拥有一个最适合自身生存的时空位置——生态位。该理论持有生命系统的共性,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笔者将高校创业教育视为一个生命体,它植根于政府、高校和社会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作为其中一个生命因子,同样遵循生态位理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由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因子组成,各因子之间及其与外部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系统。其中作为“生物群落”的教育主体和客体,作为“无机环境”的政府、企业、家庭等构成同一整体,它们在各自生态位置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且彼此之间协调运作。
2.2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
2.2.1明确高校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作为高校创业教育的主体,高校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文化氛围等四个方面,因而其生态位主要体现在:第一,确立正确的目标定位。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拓型的学生,通过创业教育的培养,大学生能够具有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生活、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高校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应该着重内在精神的培养,减少功利因素,建立起符合创业教育规律的目标体系。第二,设置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建设上,应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加以体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结合普通高校特点的创业教育目标与定位,改变“为提高就业率或者创业大赛名次而进行教育”的功利性做法,建立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把创业精神的培养深深植根于课程开发当中,使高校创业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第三,建设高水平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前提,为此不仅要注重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要重视教师的实践经验,积极引进一些创业家、风险投资人、实业家进入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以专题讲座、专项教学、创业论坛等形式丰富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普通高校应大力支持专职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参加创业相关活动、企业家交流创业经验等方式,丰富教师的创业经验,提高师资队伍的创业培训能力。应有计划地支持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建立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丰富创业课程授课内容,使教学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高校创业教育可以实现“以创业推动就业”的目的,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打下基础。第四,营造积极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所具有的正向功能,营造有利于提升创业素质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划出一个创业园区,作为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基地。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与创业园区配套的制度建设,例如:理顺大学生创业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创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机制;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等。
2.2.2明确政府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生态位政府是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在为高校创业教育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一,进一步制定完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税收、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多个方面,但由于我们在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工作起步比较晚,该类优惠政策并没有形成体系,同时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关注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我国创业政策的制定要系统考虑,可以结合高校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将政府和社会的指导、扶持和保护融汇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全过程,使得政府的优惠政策对大学生创业起到保障的作用。第二,拓宽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渠道。一是政府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财政支持,通过财政渠道建立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制定相应的贷款申请和发放流程,建立完善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二是鼓励权益资本,尤其是私人权益资本对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投资,同时要对权益资本的投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三,协调各部门关系,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持保障系统。高校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学生、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关系,对于政府而言,也涉及到各部门沟通,比如教育部、财政部、金融系统等多个部门,所以政府必须建立一个总体协调的机构,开展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工作。同时,政府可以研究建立一套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给予大学生在创业政策、资金支持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支持。
2.2.3明确企业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第一,企业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实现二者之间的有效对接。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要与高校的产学研用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同时,企业也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培养人才。第二,企业要参与高校创业教育。直击高校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自身的师资力量欠缺实践经验,这是高校创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而言,他们所拥有的丰富经验正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目前,很多高校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在通过邀请企业家到学校举办讲座或者聘为兼职教师等方式,为大学生创业传授经验。所以,企业及企业家有责任为高校创业教育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2.4明确家庭在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家庭的支持是学生创业的坚强保障。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要想使创业意识深入人心,就需要把创业教育植入家庭教育之中。每个家庭都应该树立创业意识,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创业观念,这是提高孩子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应该引起每个家庭的重视。
一直以来传统“灌输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凸显,特别是在“情感类”的课程教学中尤为明显。音乐是一种情感的抒发与表达,是用音符进行情感的交流,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主动放低自己的身段,与学生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然而,当今的音乐教育却是音乐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台下被动的听,音乐教学认知模式是一种单向的主客作用过程,教学等同于训练和控制,学生成为被塑造被灌输的客体,造成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情感上的交流,丢失了音乐教育育人的根本意义。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没有全面的去了解,缺乏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得不到表达,对音乐抒发的情感无法增强,导致课堂沉闷,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生态观视野下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打造生态化音乐课堂生态的观念本质上就是生命及内在联系的观念,以生态的观念来看音乐及音乐教育必须以生活世界为根基,注重精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唯有如此,音乐及音乐教育系统才能健康的生存和发展。由于音乐本身有着非语义性、情感性、直觉性等诸多特征,这也就要求音乐课堂教育教学方法要区别于数学、英语等课程教育,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基于生态观的音乐课堂教育要关注音乐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开展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等一系列音乐审美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来认识音乐世界;运用感悟、体验、探究性教学让学生用心去感悟音乐,让学生体会到音乐背后的人文情怀。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拍、音色变化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二)形成开放性教学内容生态化的音乐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运用与讲解,要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生活的感悟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延伸教材的意义,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比如以“梁祝”为例,“化蝶”部分是很具有抽象含义的,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添加进自己的人生阅历,帮助学生理解蝴蝶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同时,教师也要认真倾听学生对教材内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与学生进行音乐上的交流。其次,教学内容应具有开放性,要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当今社会新媒体发展迅猛,多样化的音乐无时无刻充斥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广播、音乐书籍、电视音乐节目、网络资源等都可以成为学生音乐教育的辅助教材,教师可选用一些对学生有积极作用的内容应用于教学中来,加深书本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保持教学内容的生态性与开放性。
李南(1978-),男,河北联合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港口经济学。
赵冬梅(1969-),女,河北联合大学财务处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摘要:港口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何实现港口经济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协调成为关注要点。首先介绍了港口的发展沿革及临港产业发展阶段,然后描述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状态演进,并重点论述两者的动态平衡关系,最后提出协调措施。
关键词:港口;临港产业;沿海;生态文明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深化,港口作为开放经济的重要窗口,获得了飞速发展,其功能日渐完善。在这种趋势下,一方面临港产业获得了较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由于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的加剧,造成了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本文将全面检视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之间的互动联系,进而为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准备。
一、 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沿革
港口是集合流通、商贸、工业等诸多板块为一体的综合系统。港口作为连接陆地和海洋的综合枢纽,是海陆区域发展大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早期港口的主要形式是临海而建的码头,主要用于货物运输,功能比较单一。伴随着经济发展,港口也从最初的单一功能逐渐演变为地域贸易和物流的枢纽。依托港口的区位优势,在港口附近区域会逐渐出现临港产业活动。临港产业活动对港口高度依赖,并逐渐形成直接产业、关联产业、依存产业和派生产业四个类别[1]。近些年,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世界航运中心向亚太地区的偏移,中国港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世界港口格局中塑造出占据领军位置的中国板块。而作为港口经济的主要部分,中国的临港产业已成为一种主流的增长动力。
二、 沿海地区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2]。生态文明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人类遵循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成果。沿海临港地区的生态文明会主要经历以下阶段:第一,生成阶段。在港口发展早期,由于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出现,自然环境由最初的相对原生态朝着适宜生产和居住的方向发展。第二,发展阶段。一方面,港口及临港产业所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污染物也会被消化稀释,经过循环更新,继续向港口系统输入各种资源条件。第三,平衡阶段。当港口及临港产业无序扩张到一定程度,废弃物的排放量超出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时,就会打破平衡,从而限制港口经济发展。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保持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动态平衡[3]。
从多国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演进状况来看,因为前期调控和防范不力,已经大都处于平衡阶段。比如日本就是在认识到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临港产业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的情况下,提出临港产业绿色发展目标[4]。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生态破坏问题也越发突出,如赤潮的频发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等。因此,加快推进中国沿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港口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成为了紧迫要务。
三、 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相互影响
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为两方面:第一是沿海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文明给港口及临港产业带来推动力,即相互益化作用;第二是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要求与港口及临港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即相互约束作用[5]。
1.相互益化作用。良好的生态文明是沿海地区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港口及临港产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双方的相互益化作用如图1所示:
(1)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对港口及临港产业的推动作用。第一,为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提供资源支撑。良好的生态文明为沿海港口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岸线资源、渔业资源和土地资源。港口功能的升级换代、港口区域对高端要素的吸引,这都需要高水平生态文明的支持,进而促进临港产业的拓展和空间结构的演变。第二,有利于提升沿海居民的生活质量。良好的沿海生态文明能够吸引更多人口向临港产业聚集区迁移,提高港口城市的影响力。第三,改善港口区域的投资环境。良好的生态文明不仅能够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涌进,其便利的区位优势和交通运输条件也能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第四,增强港口区域的品牌影响力。良好的生态文明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可以扩展港口品牌,提高知名度,无形中促进港口区域的进步。
图1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相互益化
(2)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促进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改善。第一,在港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源源不断地吸引更多人口来此工作和定居,形成集聚效应。第二,在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中,如果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海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其实有助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维护。第三,港口及临港产业能为环境治理提供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港口经济的实力越强、就越能为沿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注入越多的动力。第四,港口区域的人口聚集可以实现污染集中治理,降低治理成本。
2.相互约束作用。港口及临港产业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相互约束,如图2所示,一方失序会对另一方造成负面影响。
图2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相互约束
(1)生态文明遭到破坏会影响港口及临港产业的发展。第一,遭到破坏的生态文明不能持续为港口及临港产业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第二,遭到破坏的生态文明以灾害事件的形式影响港口及临港产业。第三,生态文明水平的下降需要投入巨额治理费用,会损伤港口城市的经济实力,减慢临港产业的发展速度。经验表明,很多国家都走上了一条“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生态治理的巨额投入直接或间接地束缚了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
(2)港口及临港产业过度发展会威胁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第一,港口规模的粗放扩张会损害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特别是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干散货种的数量增加,会在邻近区域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第二,沿海地区生态文明水平与周边的人口密度和居民生活强度紧密相关,随着临港产业发展而相应聚集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总体索取力度会加大。第三,濒海土地无序利用对沿海生态文明产生危害。随着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减少,很多沿海地区选择吹填方式来扩充产业发展用地,这会造成严重的生态失衡。
四、 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调控方向
图3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的动态平衡与调控
可见,港口及临港产业活动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要想推动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并建设维护好生态文明,必须深入理解双方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调控措施,建立动态平衡,见图3。近些年,由于中国港口及临港产业发展非常迅猛,已经影响了沿海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以下举措来恢复和提升双方的和谐关系已经迫在眉睫。第一,整合港口资源,加强港际协调,优化货种结构,实现集约发展。要化解港口间或港区间的过度竞争,保护岸线资源,将各项港动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第二,针对部门特点,制定完善港口规划、建设、运营的法律法规,对生态破环行为适用明确的惩罚机制和补救方案。第三,以生态文明理念为行动指南,建设沿海地区生态港口群,构建港口生态产业链,使其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
总之,港口及临港产业与沿海地区生态文明之间应该形成共生共荣、相互协调的良性循环态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要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渗透到港区建设和作业的各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沿海地区环境的负面影响,做到高效节能、达标排放,实现港口经济与沿海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河北省临港经济区生态安全调控机制研究”(编号:2014031420);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集体行动框架下的临港产业共生机理与模式研究”(批准号:BJ2014082);2013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策研究”(批准号:HB13JJ050)
通讯作者:李南
参考文献:
[1]郭可.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的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2
[2]FANG Anwen, WANG Dengju.Research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J].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4):19-33
[3]张建新.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模式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175-178
1.1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林业发展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建设可以治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以及洪涝灾害等问题,在保护湿地以及森林资源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除了治理生态问题以外,还有构建和传播生态文明的使命。
1.2生态文明是林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
进行林业建设就是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从而解决各种湿地锐化、沙地石漠化等生态问题,并缓解可能存在危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灾害,充分发挥林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节能减排、调节气候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只有通过加大林业建设,才能实现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3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
林业以森林资源为主要经营管理对象,是规模巨大的循环经济体,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重要保障。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发展的社会系统,加大林业建设不但可以解决各种生态问题,还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种物质资源,例如,木材、药材、竹材等等。林业的各种材料在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桌椅、竹炭纤维衣物等都是在林业生产材料发展起来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相应的物质作为基础,林业建设正好符合相关要求,所以说林业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2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2.1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所以,要建立生态文明系统,就必须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在自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林业以及森林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任何动植物都有其适合生存的环境和条件,要根据相应的条件以及自然生态规律进行林业的建设。林业发展中物种的选择、繁殖的培养、建设规模的大小、格局的布置、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看自然环境能否有相应的承载力。在自然承载力的范围内,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相互协调。
2.2发展现代林业
现代林业是朝着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的,现代林业能够满足社会多样化的发展模式。现代林业以先进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多目标经营的方式进行林业的发展,在林业的建设中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以及物质装备进行管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管理林业,从而提高林业的科学化、机械化以及信息化的水平。现代林业以森林为平台作为切入点,大力传播生态文化,培植森林生态文化产业。通过构建林业生态以及文化体系,提高林业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所以,首先要加大绿化的面积,积极进行林木的培育,从而扩大林业的的面积;其次,对林业进行改革,构建适合树木生存的管理机制;最后,对森林用地进行科学地管理,包括林地、湿地以及沙地,通过相应的林业防控机制避免灾害的入侵。
2.3创新发展形式
创新是行业生存的根本。在林业的发展中,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动力。只有创新林业发展形式、创新发展思路、发展机制才能确保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要进行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教育,使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加强人们的林业生态责任意识。通过加强林业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宣传,提高林业生态文化的实力,合理规划设计森林博物馆、森林标本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植物园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风景园林景观、古树名木和革命纪念林,方便人们对森林有所了解,认识生态建设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3结语
1.美国高校充分发挥创业教育的主体作用。
美国高校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截止到2005年,在美国4200多所高校中,已有2000多所大学和学院开设了3000多门创业教育课程,设立了44种学术性期刊和277个创业教育捐赠席位,成立了100多个有关创业的研究中心,累计超过4.4亿美元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百森商学院、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等高校一直走在美国各大学创业教育的前列。首先,任何一种系统的构建,都要以一定的目标为支撑,准确定位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构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第一步。随着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创业教育工作者认识的加深,美国创业教育的目标逐步由培育创业者,使受教育者能够创办实体企业的“功利性”目标向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受教育者能够独立地工作生活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非功利性”目标转变。作为全球创业教育成功实施的典范,斯坦福大学在创建之初就确立了鲜明的办学宗旨,即“使所学的东西都对学生的生活直接有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作为全球创业管理教育和研究最著名的商学院,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宗旨是全力帮助学生发展创业式的思维方式、进取心、灵活性、创造力、冒险的愿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视市场变化为商机的能力。其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业教育的内核,是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主战场。尽管美国各高校创业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基本已经系统化,并由基础课程——其他课程或法律课程——企业战略的金字塔课程模式向所授知识以创业为核心,成环状向外辐射散开的圆形模式转变。作为全球创业性大学建设领导者,麻省理工学院形成了创业相关知识普及——创意资产纸质化——创业实践体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破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围墙,涵盖了教育过程的全链条。在百森商学院,为学生安排了科学系统的创业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其理论课程包括由一系列选修课程组合的4个整合模块和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支持课程组成的22门课程,其实践课程包括机会识别训练、商业计划书撰写、促销训练和模拟创办企业等。再次,师资力量不仅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更是创业教育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一环。美国高校一般鼓励和选派拥有丰富创业经历和良好创业素养的优秀师资从事创业教育,还注重吸收社会上既有学术背景又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行业领导者等担任兼职教师,不仅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创业教育在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最后,高校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既是创业教育成功的潜在软动力,更是创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持久动力。美国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创业文化,以潜在的动力推动着青年广泛参与到创业教育及教育活动中。据调查统计,美国18-29岁的青年中超过60%的人想要拥有自己的企业,18-34岁中80%的青年想成为企业家,在他们的创业动机中,个人独立愿望超过了对财富的追求。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创业论坛、MIT10万美金创业大赛、创业俱乐部等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交流学习和提升能力的平台,《科技创业》《斯隆管理评论》《MIT“创新影响”研究报告》等评论杂志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有效的传播途径。
2.美国政府为创业教育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作为支持者,在政策法规和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推动着创业教育的发展。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14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DoingBusiness2014)显示,美国的法律环境、管制规则和企业营商环境的宽松程度在全球18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4。在政策法规方面,早在1953年,美国国会依据《小企业法》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有意于经营的小企业者创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了白宫小企业委员会和国会小企业委员会,协同SBA工作。截至目前,SBA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公共创业投资的提供者,是美国最大的对小企业的独立融资机构。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就提出要为大学生“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为其价值取向,并颁布了《贝多法案》(BayhDoleAct)、《小企业创新发展法案》(SBIDA)等公共政策,促进了大批实验室发明成果开发成产品并推向市场,推动了高技术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迅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美国政府愈发重视高校创业教育,在2011年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总统提出把创业教育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并启动了“冲顶赛跑”的竞争项目,旨在资助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创新实践项目。在市场运行机制方面,一是美国政府简化了创办企业流程,设立了一站式创业窗口,仅需5天即可完成一个有限责任公司从注册到运营的6个环节:预定公司名称,提交公司组织文件,制订并通过公司经营协议;申请联邦的雇主识别号;注册征收营销税;在劳工部的失业保险部门注册;购买雇员补贴和伤残保险;在两家报纸上公开公司的组织文件并提交证书和公开宣誓书。二是美国政府降低了创办公司的准入成本,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以2014年为例,美国的人均国民收入总值为50120美元,注册一个新企业则仅需750美元(其中第一个环节缴275美元,第六个环节缴475美元,其他环节免费),最低实缴资本为0美元。三是美国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制定了多项创业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1978年将资本利得税从49%降至28%,当年美国的创业投资额增至5.7亿美元;1981年政府进一步将资本利得税降至20%,带来了创投行业的第二次繁荣;2000年《新市场税收抵免方案》(NMTC)出台,规定投资者如果投资在促进低收入地区发展的“社会发展基金”,可以从所得税中获得税收抵免。
3.美国社会为创业教育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
社会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真正“舞台”,一个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在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社会支撑体系,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各种中介服务。一是创业交流会、创业俱乐部、创业研究会、家庭企业研究所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课程补充,协助学生在校园内与金融界、商界、学界等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交流合作,最大程度获取最新资讯与资源支持。二是由杰出创业者、风险投资家、管理、法律、会计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智囊团,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辅导,协助学生发展创意、确定商业模式和经营战略。三是科尔曼基金会、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中心等支持创业教育发展的基金会每年都会以商业计划大赛奖金、论文奖学金等多项奖金和捐赠教席的形式向高校提供大量的创业教育基金。
二、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自1997年正式开展,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逐年上升,2013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已达到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但从整体来说,我国创业教育成效并不显著,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充分借鉴美国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成功要素,对于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高校、政府和社会“三位一体”,构建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高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活动,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引导和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但政府、高校、社会大多孤军作战,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因此,我国创业教育要取得突破,必须科学构建“高校为主体、政府和社会为支撑”三位一体、相互联动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和社会中的一切资源和力量,实现各组织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为大学生创业构筑广阔平台。
2.有效整合资源,促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良性运转。
人才、信息和资金等“能量”是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得以良性运转的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借鉴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高校应增加与政府、企业、行业、其他高校机构以及各地校友组织的沟通联系,争取形成固定合作关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层面开展专项服务,引进各类资源,拓宽资金支持渠道,从而实现政策、技术、资金、渠道、咨询等创业要素的聚集,进一步改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打造优良的创业教育平台,共同推动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3.优化环境,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浓厚氛围。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门话题,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劲推动力。本文从生态文明视角对企业环境责任的主要内容做了深入研究,剖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与本质,重点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政府、社会、法律等多个方面提出加强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环境责任 环境评价 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十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在获取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能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等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人们对工业文明展开理性反思,驱使人类在更高层次上探寻新的文明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即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企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就是必须承担环境责任。
一、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积极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破坏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逐步形成和正在积极推动的一种文明形态,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形态。
1.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生态心理、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2.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特征,生态文明建设不但要做好其本身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更重要的是要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1)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要求我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
(2)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特别是领导干部;法制建设,发挥法律法规重要作用;重视生态行政建设,增强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生态民主建设,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3)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注重生态道德教育。
(4)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生活方式革新。要求我们:建立法制、民主、安定团结、高效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指导,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风气的社会潮流;实现人口良性发展,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
二、企业环境责任
1.企业环境责任的内涵
企业环境责任源于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合理利用资源、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对社会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不仅关系到会议营销企业长远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环境责任的内容
企业环境责任包括:第一,应在产品的设计、材料选购、工艺制造、成品出厂等环节,严格按国家标准,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努力降低直至消除污染物,与周边自然环境及当地民众和谐相处。第二,对自己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估,淘汰落后生产工艺,采用清洁生产、少废无废工艺,加强绿色科技产品的开发,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进行环保生产与管理。第三,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回收利用率。建立节约型发展机制,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的最大增值。第四,注重研发无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产品。在产品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时候,积极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
3.生态文明建设与企业环境责任的关系
(1)企业环境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内容之一,企业环境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
生态文明是在反思传统工业化带来的污染损害和生态透支的基础上,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基本理念,以建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目标,以合理布局、节约资源、加强环保、建立制度为主要任务的成果总和。生态文明建设需发挥市场机制与公众参与作用,而这两方面力量发挥作用,都离不开一个主题“企业的环境责任”。
(2)生态文明建设是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前进的不竭动力。
在30多年前环境保护起步时期,企业的环境责任可以用“谁污染、谁治理”来概括,很多企业的环境责任就是治理自身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即使是法律规定,仍有大量企业履行不了这个责任。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循序渐进,越来越多企业要做大做强,直至与国际接轨,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愈加充分,特别是关系企业的形象,不少大企业开始把绿色战略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性:一、保护环境有利于维护环境安全、保障公民和全社会的环境权益。二、保护环境有利于协调企业与政府、社区的关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基础。三、保护环境有利于企业发展与参与国际竞争。据估算,我国每年至少有70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壁垒”的影响,而且还有逐步扩大的趋势。由此可见,企业必须狠抓环境保护以保证产品畅销,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环境责任也就登堂入室,进入了股民、公众、企业高管的视野。
三、加强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的建议
为达到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统一建立真正的生态文明,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正确积极引导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这其中不仅包括硬性指标的规定,还要与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自身相结合,双管齐下,使它们共同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
1.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
让相关法律更加细微化,以防一些小作坊、小工业钻法律空子。完善营业执照审批过程,对审批对象的行业领域进行深入分析,涉及到可能对生态环境存在隐患的,要严格审查,加强其环境指标管理。在原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的环境法律基础上,还应该制定《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行业环境保护法》、《禁止企业污染物排放》《城市发展规划中生态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来加以完善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性政策。同时,还应设立专门生态环境保护的约束性道德机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门基础性知识课程,定期对人民群众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
2.构建环境责任评价指标
企业环境评价是利用适当的指标,将组织环保的绩效转化为简单易懂的信息,通过评估环境现状与既定环境目标之间的差距来反映企业管理水平,展现企业对环境所做努力的程度,使之能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本文简单探讨一些供参考的环境评价指标:
(1)环境指标的计量。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不同的能源乘以一定的系数,转化为初级能源所耗费的量。导致全球变暖的气体单位排放量都转化为二氧化(CO2)的单位排放量。导致臭氧层破坏的气体单位排放量都转化为单位氟里昂(CFC-11)的排放量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固体废弃物的废置量。导致酸雨产生的气体单位排放量都转化为SO2的单位排放量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2)资源利用率。单位产品的能源、原材料、水源消耗量,通过比较这些指标,可以控制成本,减少能源,原材料消耗,节约资源;
(3)循环利用率。这其中包括固体废弃物、原材料、机器设备的循环利用。从企业的各个运营环节节约成本,进而衍生出循环再利用成本与循环再利用利润等一系列环境指标;
(4)单位利润下的废弃物排放量指标。包括单位利润中废水排放量指标、废气排放量指标、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指标。
从以上环境评价指标中反映企业单位净利润下,能源、水源、原材料的单位利润所耗用的能源原材料成本与循环再利用创造的价值,直观的反映企业单位资源的成本投入带来的经济效益。单位利润中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量,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更加直观的反映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结合下的全面状况的改善,从而促使企业通过改善环境来提高经济效益。另外,单位废弃物治理成本指标,反映企业在治理废弃物方面的投入,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对环境绩效的重视程度。
3.加强企业内部环境责任建设
为了企业自身能够认真承担环境责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需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承担环境责任建设。
(1)完善企业内部结构建设。在企业内部设置环境责任监督管理部门,有专门人员负责宣传、监督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环境责任的履行,加强企业内部的环境责任控制.
(2)加强完善企业内部承担环境责任审计工作。不仅要注重经营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审计,还要对企业环境责任贯彻落实情况予以审计评价,进而更好的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环境责任。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进行环境责任意识的大力宣传,提高企业内部成员的环境素质,以便将环境责任落实到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
(4)制定企业内部各部门环境责任指标。根据不同性质的部门,制定相应的环境责任指标。衡量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环境责任工作的履行情况,使得企业生产更加经济、节能、高效。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日渐被重视起来,企业作为社会主体应积极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我国不仅要更加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还要制定一系列环境评价指标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推进我国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志颖,刘应文.财务视角下国有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研究.财会通讯,2010年第10期
[2]刘淑华,李呈.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思考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10期
[3]刘永祥,张友棠,杨蕾.企业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研究.财会通讯,2011年第5期
关键词:林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532157
前言
当代林业进步迅速,然而有数据显示,林业发展是以生态文明的破坏为代价,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泄问题十分紧迫,生态文明的恶化越来越严重,故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与效果日渐显露。时代的持续进步,民众的环保认识也跟着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慢慢被纳入国家工作的计划当中,变成了往后的重要研讨工作。
1 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1.1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在全体社会发展中发展林业起到的影响相当重要,林业建设可以有效防治自然灾害等问题,如:空气污染、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及洪涝灾害等,在维护湿地和森林资源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林业除了整治生态问题之外,还有构建及宣扬生态文明的职责。
1.2 生态文明是林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及方针
实行林业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加强植树造林的力度,普及植被的覆盖率,因而解决各种湿地锐化、沙地石漠化等生态问题, 而且恐怕存留损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灾害,充分表现林业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洁净空气、节能减排、调整气候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只能经过加强林业建设才可以实现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推进人与自然的谐和发展。
1.3 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
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体系,加强林业建设不仅可以处理各种生态问题,还能为社会的发展供应各种物质资源。林业的各种材质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表现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普及民众的生活水准,例如平日生活中用到的桌椅、竹炭纤维衣物等的来源都是从林业生产材料得到的。
2 发展当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提议
依照当代林业与生态文明高度紧密的关系,与当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性,个人觉得发展当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应当采用以下的对策。
2.1 强化林业资源维护与管理
最近几年,在各级有关林业主管部门不断努力下,我国的森林资源维护管理持续强化,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积蓄稳步提高,森林质量慢慢提高,为开展生态林业以及民生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可是,随着我国城市人口与工业迅速扩大,森林资源管理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慢慢显露出来。要是任由其问题持续发展必定严重影响林业 “双增”方针的实现,严重妨碍当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进度。充分认识维护发展森林资源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兴中国的重要含义,稳当解决好经济发展和森林资源维护的关联,用力强化对森林资源维护管理工作的引导。严格按照林地维护利用规划审核建设项目林地的使用,掌控用地范畴,固守林地红线。要踏实推进地方人民政府森林提高指标年度审核评价事务,把森林资源数目增减、质量起落与维护管理当作目的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严苛审核,严苛赏罚,推进责任落实。要把维护发展森林资源当作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的重点工作,突出工作目标、简单强化管理,为生态文明建设付出新的贡献。
2.2 加强林业投入帮助力度
林业生态建设是全世界公益工作,所以,开展当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一定提高政府的投入和支持,保证生态工程所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到位,实在加强对林业部门的帮助力度,保证生态林业建设成功推进。
2.3 加速林业科技改进
科学技术日益渗出于经济开展与社会生活每个范畴,变成促使当代生产力进展的最生动的要素,而且归根结底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决定性能量。所以,发展当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进展,基本出路在于科技。加速林业科技改进,是建立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重要支柱,是改变进展方法、促进林业产业进级、实现绿色提高的庞大动力,是强化林业变革、实现林业发展以及对民有利的有效办法。更进一步普及对林业科技改进重要性的意识,加强责任感和职责感,坚决推行通过科教的兴林策略。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和创业技能等基本素质,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能够进行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在国外,创业教育被称之为继文化教育、技能教育之后的“第三本教育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一同被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向创业型经济转型,创业教育模式应运而生。80年代是美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90年代开设创业课程的院校发展到1050所。90年代,美国创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杰弗里•蒂蒙斯教授的著作《创业学》发展成为世界创业教育的框架和标准。截至2007年,美国实施了8种创业教育计划,创业课程已超过5000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近年来,我国也更加重视创业教育,提出了创业教育的理念,鼓励大学生创业。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占20%-30%,而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仅占0.26%,可见,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十分淡薄,创业能力十分低下。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在创业教育方面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也十分关注高校创业教育研究,涌现了一批关于创业教育的论文和专著。这些研究成果分别从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剖析了大学生创业意向、分析了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经验。然而,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近年来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与探索因此迫在眉睫。
二、创业教育理论基础
创业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创造力开发论,认为开发人的创造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基本途径。高职创业教育既要关注学生潜在创造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的现实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高职学生通常可以表现出一般创造力,获得一般水平的创造性作品。德国心理学家海特纳将创造力分为:真创造力、类创造力、假创造力三种。高职教育开发这三种创造力都很重要。美国心理学家阿迈布丽还提出了创造力的结构理论,认为创造力主要由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和工作动机三大要素所构成。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等人对成就动机进行了归因分析,以归因理沦为指导,能够培养学生的坚韧品质,这是学生创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格要素。人职匹配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特质因素论”和“人格类型论”。美国职业心理学家威廉斯(E.G.Willianson)以帕森斯(F.Parsons)的职业指导三要素思想发展形成了特质因素理论(Trait-FactorTheory),该理论推动了人才测评在职业选拔与指导中的运用和发展。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Holland)提出了人格类型理论。由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以及职业倾向性,高校创业教育应顺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个体找寻与其自身人格类型重合的职业环境的能力。而学生技能形成理论认为,学生创业活动需要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协同,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要达到自动化的水平,必然经历大量的训练过程。
三、典型案例及分析
(一)创业典型案例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9—2012届《毕业生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Mycos大学生年度就业报告)》显示,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优秀毕业生王辉以其创业事迹当选2012“感动江苏”十大人物。王辉现任年销售额100多万元的常州橙果广告公司总经理。5年前王辉从徐州来常州就读。在校期间,他从发单员、酒店跑菜员等兼职工作起步逐渐走向自主创业。学校为他免费提供了设施齐备的工作室等各项支持。成功创业之后,他情系母校贫困生,从2009年到2012年,累计有6000多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帮助。学院在创业设计类大赛连续数年获得优异成绩。2011年学院组织师生参加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金蝶杯”大学生创业设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大赛学生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等部门主办的2012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上,信息系学生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4位老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轻工系以金诚塑业创业社为基础成立了金诚塑料材料有限公司,经营成效良好。系部为公司的成立与运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多次召开会议,以毕业生成功创业的案例激发学生增强内部凝聚力,弘扬创业创新精神,将公司做大做强。优秀创业榜样韩春生是管理系2006届营销专业毕业生。他毕业后就职于常州百兴集团,从普通业务员到业务经理,再到自主创业。2010年,韩春生注册成立南京百润纺织品有限公司,年总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2005模具班的学生李加贵一度成为常州大学城的“风云人物”,刚进大学他就开始创业。在校四年的创业经历为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走出校园后他又站在了一个更大的舞台。由于他的拼搏与创业精神,获得了一千万元的投资基金,并创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模具系2008成型331班学生马艳东,他家境贫寒,为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学院多次为其颁发助学金。2012年2月应聘江苏恒立高压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部设备管理员,不到两年的时间成为公司采购物流部主管。2014年4月,马艳东作为院助学成才典型被上报省教育厅。常州科教城其它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经典案例也不胜枚举。据《常州晚报》2014年10月9日报道,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朱志获得了“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证书。
(二)创业事迹的特征分析
大学生成功创业的事迹不断涌现,这与学校重视创业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这一中心工作任务紧密相关。通过典型创业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首先是他们在校就读期间接受了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创业理念扎根于心,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与动机;在创业的过程中,他们始终受到学校的关注与支持,创业指导部门不仅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还帮助他们合理选择创业途径,提供创业方法指导与精神支持。所以面对创业过程中的重重阻碍,他们能够不断坚持,走向成功。在他们创业有了一定起色之后,他们均不约而同地想到感恩母校,主动帮助母校学生,回馈社会。
四、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策略
(一)高校创业生态系统
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创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创业教育应建构包括学生主体、高职院校、社会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生态系统(如图一所示)。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生态系统理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由学校微环境和社会宏环境构成,对创业教育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社会宏环境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等外部社会环境,为创业教育提供政策方针、财政拨款等有效支持。政府机构通过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形成公平的法律环境、市场竞争环境,为创业提供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行政服务。学校微环境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是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高校学生是实施创业教育主体以及检验创业教育成果的主要对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必须以市场为驱动,把握政策,深化行业、企业、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创业。高职院校以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支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宗旨,发展创业教育,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才能孕育创业人才。首要在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还要熟悉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方针、政策,为学生创业提供高效率的政策咨询服务,为学生创业提供及时的资金资助或策略支持。科学分析创业教育的现实问题,探索具有现代性、开放性、多元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建立公平、竞争、合作的创业环境,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营造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制定与实施一系列针对毕业生的创业指导服务计划,构建创业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创业教育策略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技能传授。为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方针政策,加大学院就业创业教育力度,更好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教育模式,大力推动创业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业精神,学院将创业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做到培训规范化、实践社会化、资助项目化、支撑基地化和教育网络化,多层次、多途径、全方位推进,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设置职能互补、利于创业教育的配套创业教育管理与培训机构。学工处、教务处、市场部、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以就业创业为目标整合自身的职能、资源、渠道,建立专门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统筹毕业生的信息咨询、方法培训、跟踪指导等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设计的灵活性等要素,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实效性的帮助。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做中学”,强调学生以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院充分重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种典型课程对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意义。以学科课程让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知识,为创业实践做准备;以活动课程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从而提高创业能力。第三,营造创业教育校园文化。通过营造以“爱岗敬业、自强不息”的邓建军精神为核心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在校生创业理念,增强对于未来创业的心理准备与适应性,激发他们创业的热情。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创建了一个文化品牌———校友大讲堂,内容包括校友的独特奋斗经历、校友的成长经验、就业创业专题报告会等,旨在汇集校友精神资源,加强个性化指导,为在校生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其勇敢地面对就业竞争现实,克服各种困难心理,鼓励学生甘于吃苦,参加社会实践。第四,从创业教育与实践平台建设、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建设等层面构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学校创业园与创业基地,或与外界的创业园与创业基地合作,多渠道、多层面、多维度地为学生提供创业锻炼的环境。为推进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搭建创业项目的交流平台,学院多次举办《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班,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创办企业的构思变成现实。第五,科学设置创业教育的资助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的资助体系。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引导学生从事初级的创业尝试活动,资助学生参加各种创业相关的学习活动。学院以大学生创业类社团为基础成立由教师、在校生、毕业生共同经营管理的创业公司,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六,建设创业信息网,提供了多元信息资源。采集实用有效的信息资源,积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
五、结语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林业资源 可持续发展 资源消耗结构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一、引言
建国以来,中国的林业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逐渐成熟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的林业生态建设获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发展道路,并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林业生态建设经验。
在肯定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所遭受的破坏,意识到我国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各种严峻问题。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对生态环境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可以说,改善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对林业建设的主导需求,我国林业建设也逐渐进入了一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全面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崭新阶段。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及时总结林业生态建设的问题,并且积极寻找和制定相关的对策、措施,以此来实现依靠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观点去进行国家林业生态建设,实现林业生态、国家经济和社会效益等诸方面的和谐与统一。
二、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林业既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并且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目前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林业生态建设速度缓慢,林业科技水平滞后,人工林的生产水平低下。
在世界上,我国的森林植被总面积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但是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等数值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甚远。由此可见,我国的林业生态建设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从科技进步水平看,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率不足5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林业建设的技术装备水平方面,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在人工林的生产水平方面,具有先进林业建设经验的南非、意大利等国家仅用1~3%的森林植被面积就能够提供50%以上的木材,而我国的人工林生产水平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资源消耗结构层次较低,林木资源利用率较低。
从林木资源的消耗结构上看,我国的林木资源消耗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主要表现在:我国工业用材的比例偏低,并且在工业用材中以传统的锯材和机械加工用材为主,严重忽略了造纸材和人造板用材这两大领域。衡量消耗产出的另一个指标,就是林木产品产量与原木消耗量的比值,它反映了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其比值越大,则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就越高。在这个数值上,我国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相比,各项数值都非常低,这说明我国的林业资源利用率非常低。
(三)社会林业意识不强,林业生态建设的行政推动力不足。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思想意识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社会对于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林业建设缺乏普遍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战略目标,很多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都错误地把林业生态建设“定位”为一个基础产业部门,严重忽视了林业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公益性质,忽视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上述错误观念的存在,致使林业生态建设的行政推动力大大减弱,很多业务部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保护的矛盾时,错误地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弯路,往往得不偿失,甚至造成环境的持续恶化。
(四)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健全完善的投入机制。
林业生态建设的受益者不是国家,也不是政府,而是整个社会,因而我们说它也是一项公益事业。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理所应当该由政府来投资建设,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有关林业生态建设的财政转移或者支付体系,也没有相对健全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这些资金、制度方面的弱点,都无法适应林业生态建设的需要。
三、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林业生态建设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准,本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实现自然资源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针对我国当前的林业生态建设问题,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科学区分功能,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 ,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针对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速度缓慢的问题,笔者建议国家及地方的相关主管部门应该认真分析当地现有森林资源的分布状况、植被特征和自然环境,并据此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形成集生态、防护、美化、效益于一体的全方位发展。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步伐,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不能只靠人工,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因此我们提出了科技兴林的发展战略。科技兴林,要求我们加强林业队伍建设,坚持科技兴林战略,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
(二)科学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木资源利用率。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面临着消耗结构层次低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科学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在这里,笔者建议要做到三个优化: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索林藤、林药、林牧等立体复合经营的模式,解决林、牧、农在空间上的“争地矛盾”;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发展木材的精深加工业,适当延长林业资源的产业链,实现林业资源的多次增值,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三是优化发展模式,林业企业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逐渐向节约型模式转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三)提高社会林业认识,增强林业生态建设的行政推动力。
在生态建设中,需要不断地深化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决策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树立和坚持“生态优先”的战略思想,明确优良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完善投入机制。
该措施主要是要解决资金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资金流的来源、经过和最终用途上着手分析。首先,根据林业生态建设的公益性特征,其资金来源首先应该以政府投资为主,加强国家机关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支持力度;其次,在确定资金来源的前提下,要切实落实好配套资金的准时到位,尤其是各级地方财政部门、安全环保部门、以及林业管理部门都需要共同承担责任,确保专项资金的按时到位;第三,就是要遵守“谁受益”和“谁投资”这两项最基本的原,并以此为指导,制定并出台相关的投资政策;第四,要制定优惠的政策,合理引导集体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的积极投资,实现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多方集资集劳。
参考文献
1.姜士平.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09期
2.王纲.张康.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1年15期
3.王富昌.林业生态建设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7期
4.邱国强.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8期
5.刘金凤.对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13期
6.尚彬.刍议林业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2年20期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区域品牌的“市场失灵”现象,运用相关经济学原理解释共同拥有某个区域品牌的企业之间出现的恶性价格竞争和产品同质化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品牌商业生态系统,以期改善区域品牌生存状态,提高我国区域品牌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区域品牌面对的是一个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的买方市场,而传统的经营模式、竞争战略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越来越迟缓和被动。
区域品牌是一种公共资源,良好的区域品牌会有正的外部效应,凭借地理位置接近、文化背景相似、产业的相关性发挥优势,由众多企业共同创品牌,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增强企业间的合作,解决单个企业创品牌难的问题,有助于本区域内部企业的成长,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但与此同时,由于信息的传输比以前更容易、成本更低,市场中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多,消费者的选择倾向随着信息的快速流动也动态地改变,因此企业感到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
区域品牌“市场失灵”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一)恶性价格竞争:企业的“囚徒困境”
共享某个区域品牌的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所采用的经济竞争方式主要有非价格竞争和价格竞争。为什么企业更偏好价格竞争方式?
非价格竞争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广告宣传、重组分销和售后服务四种方式。企业进行产品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忠诚的且在价格上不敏感的购买者,但企业要投入高昂的研究及开发成本。为产品做广告宣传及创建企业品牌,是企业谋求市场地位的途径之一,而这也会造成较高的交易成本,规模较小的企业难以承担。为了打败竞争者和吸引忠诚顾客,企业还可以选择重组分销渠道,包括发展新的后勤网络、批发站点、专有零售商店、邮寄订购商业等,这也要耗费高昂的成本。对于技术复杂或难以使用、难以修理的产品和服务,售后服务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竞争工具,但投入可能极高。
在一个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差别程度小、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企业都认为自己的行为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此无论其它企业采取什么措施,降价是自己的占优策略。如果某一个企业降价,其他企业感到自己的市场小生境范围不稳固,为了保护市场小生境,其他企业也会选择降价。每个企业从个体理性角度出发所选择的占优策略,在冲突对抗的条件下,非合作博弈的结果是陷入“囚徒困境”:企业互不合作引发恶性价格竞争。
(二)区域品牌的“搭便车”效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刃剑
当企业感觉自己的市场小生境不够安全时,可以进行产品创新以获得先驱者利润,或者选择工艺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但为什么会出现产品同质化的现象呢?这是由区域品牌产权的特点决定的。区域品牌产权的特点,使其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主要表现在:非竞争性,即当一个企业在使用区域品牌这项无形资产时,无法排斥其他企业使用它;非排他性,即企业不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拒绝使用这项无形资产。区域品牌的这种属性给企业提供了一种“搭便车”的激励,而这种“搭便车”效应是一把双刃剑。
西方经济学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起作用是有条件的。如果存在公共资源、外部效应、不完全信息,市场机制就无法导致资源的最优配置。企业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区域品牌外部效应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客观上也将导致市场失灵。本文认为从商业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解决区域品牌的“市场失灵”问题,为制定和执行区域品牌竞争战略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区域品牌商业生态系统构建
商业生态系统是指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这种经济联合体不是企业之间简单的结合,它的核心是相互关系—共同进化(强调共同体内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方式和相互作用结果的高度整合)。商业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包括核心企业,消费者,市场中介(包括商、销售渠道、销售补充产品及其提供服务的人),供应商,风险承担者和有力的成员(如政府部门、立法者和各种协会等),一定程度上还包括竞争者。也就是说,它至少必须包括能完成一个产品或服务所需的各种系统成员。
(一)形成共同的区域品牌价值理念以突破低价竞争的囚徒困境
前文论述的“囚徒困境”抽象出企业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社会经济运行需要合作。经过N次重复博弈,企业会从不合作变为合作。如果必须经过N次博弈,甚至无穷多次博弈,才能达到“合作”的结果,事实上就否定了合作,这是囚徒困境的“困境”。竞争的经济效率取决于市场系统中所有因素之间的竞争性互动。所以,第一次合作就必须建立在敢于“牺牲”的基础上,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是突破囚徒困境的前提。
(二)建立“商业生态系统—顾客”互信机制
互信机制有别于传统交易中的诚实理念,诚实理念在于向顾客“说了什么”,而互信机制则在于代表了顾客的利益,以顾客的真正利益需求作为价值创造的导向。“商业生态系统—顾客”的互信要转化为真正的市场价值,需要双方愿意主动共享需求的信息,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对方的信息。
(三)建立商业生态系统价值创造、价值分享机制
商业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网络组织思维模式,其竞争力可以由其运营价值的大小来衡量:处于不同“活性结点”上的企业在生态系统协作框架之内,通过分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所创造和增加的价值总和。商业生态系统为目标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以及提品或服务的商业模式是其运营价值的载体。
关键词:现代林业 发展 生态文明 建设
1 引言
生态文明是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新论述,是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后的一个新亮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为其中一项新的要求。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在调节人与自然和谐中起到关键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2 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2.1 林业的决定性作用
林业不仅肩负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使命,还担任了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的职责。被誉为“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地球的癌症” 和“地球的免疫系统” 的分别为森林、湿地、荒漠和草原,它们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4个子系统,发挥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的为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经科学研究表明,70%以上的森林和湿地参与了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林业不管在当前还是在今后,都将是一项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条件。
2.2 林业的推动潜力
森林生态系统由于其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完全符合了“三r”原则,即降低资源消耗的reduce原则、重新利用废弃物并使之资源化的recycle原则、重新建立再循环的reuse原则。并且森林生态系统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还具有可降解性。从再生性来看,森林在支持经济发展中,是一项用之不竭的能源资源,被称为第4大能源资源。
2.3 林业的特殊任务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不仅为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其还是最经济的吸碳器。经科学研究表明,森林在光合作用下,其每生长11ti蓄积,就能将1.83t的co2吸收,同时释放1.62t的o2。当前约有2.48万亿t碳储存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其中在森林生系统中就有1.15万亿t。只有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才能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在《京都议定书》中就有明确规定,工业直接减排和森林碳汇间接减排是2条减排途径。森林碳汇减排与工业减排相比,不仅投资少、代价低,且综合效益大,为此,其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和共同选择,还被列为“巴厘路线图”的一项重要内容。
2.4 生态文明是林业生态建设追求的目标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同时,不仅使林业建设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全面实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的过程也即建设现代林业的过程,为此,要用现代林业科技对植树造林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支撑,对森林、湿地、沙漠等生态系统进行建设和保护,以此来提高森林整理质量和综合生产力水平,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基础,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3 用现代林业理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
3.1 遵循自然生态规律
(1)坚持采用生态文明思维,对林业建设与发展进行谋划。
(2)在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中树立生态生产力理念,以此人们协调、保护、适应自然和自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生态合理性平台上对关系到林业建设发展的战略问题、重要决策以及重大项目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4)在资源和环境可承载与可恢复范闸之内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增加经济总量时杜绝单纯依靠资源投入来实现,避免出现耗竭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以自然生态规律为依据,以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
3.2 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加强碳汇工作力度
(1)建立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探索以提高森林资源利用为目的的森林资源管理新模式。
(2)创新技术,大力推广新技术项目以使得木材利用率得以提高。对森林资源使用结构进行积极调整,以使得木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3)尽快用新工艺与设备取代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对粗犷型设施要加大对其维护,加大对更新
项目的投资。
3.3 壮大林业产业实力
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要求,并与林业资源利用现状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调整林业经济结构,不断扩展林业发展空间,从而逐渐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逐渐转变现代林业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由资源型林业转向生态型林业。推广林业特色产品的开发,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产业的规模,向着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使得资源利用效益得以大大提高。
3.4 培育生态文明观念
要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的活动,并组织开展对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工程的建设,要让生态文明观、道德观、政绩观和消费观牢固树立于全社会中,要让广大人民群众逐渐形成尊重自然和善待环境的良好习惯。此外,还要积极推广绿色教育的开展、绿色文化的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家园的建设,要使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大大提高,要让每个公民都能全身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 江泽慧.现代林业[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1):17~18.
[3] 陈节江.简述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内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6):42~43.
1技术与成效
1.1创新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云和县属浙南山区,山多地小,造成本区域具有明显的垂直性气候差异,山区气候特征明显,形成了光、热、水、气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为创新种植模式提供了生态环境条件。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发展的要求,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作技术和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模式,研究示范推广了稻-鱼﹙鸭﹚、耳﹙菌﹚-稻、稻田养鸭、稻田养螺(甲鱼)、稻药轮作、果药套种等多种农作制度,年均推广耳-稻轮作面积150hm2,稻田养鱼230hm2,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中耳-稻轮作栽培模式、浙贝-水稻模式分别获丽水市十佳和十佳优秀农作制度新模式。
1.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根据减少农业投入品减轻农业污染的要求,实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清洁化生产,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规范农业生产和使用农业投入品。云和县年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340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314hm2的73%。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和水稻统防统治面积1600hm2,通过推广应用生物、低毒、低残留农药,2013年化学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较常规减少20%左右,病虫危害损失率下降5%以下。据调查,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全年平均用药防治3次,667m2农药用药量(有效成分)为258g,常规区全年平均防治5次,农药用药量为319g;水稻统防区平均节约工资84.1元;统防统治区平均667m2水稻产量497kg,比常规区增产9%;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比常规区667m2节本增效124.5元。
1.3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三品一标”认证按照质量安全、环境生态的要求,实行农产品安全、绿色生产。以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围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企业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开展工作,实行“三品一标”(一标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云和县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整体认证)1160hm2,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1个。开展“三上墙、两规范”,即安全责任制度、内检员责任制度、质量安全承诺书要上墙,生产记录、农资管理要规范。
1.4做好畜禽粪便处理促进畜禽清洁养殖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加快推进“五水共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根据云和县委《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编制了《云和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调整了云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出台《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按照畜禽养殖“减量化、规模化、生态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通过建设沼气池或格栅式厌氧沉淀池,利用农田、园地、林地等就地和异地消纳畜禽排泄物等措施,使沼液和污水进入氧化塘,畜禽养殖场达到了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生产工艺标准。逐步实现养殖场排泄物达标排放。
1.5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沼液(渣)综合利用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千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治理等紧密结合,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以“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与改造圈舍、改造厕所、改造厨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模式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共建沼气2543户,服务网点31个。年处理养殖污水15.3万t,年产沼气100万m3,年提供沼渣沼液肥2.5万t。通过引导和扶持养殖户走向养殖-沼气-种植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6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为进一歩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标准化和经济生态化。农业部门积极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2012-2013年向浙江省农业、财政厅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1项,争取项目资金280万元,2014年储备生态循环项目5项。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云和县畜禽排泄物、作物秸秆、食用菌废菌棒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0.7万t,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56万t。
2工作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云和县农业部门成立农业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农业局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的领导。以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为主,成立农业治水办公室,农作站、质监、畜牧等相关专业的技术骨干为成员,负责规划、指导全县农业治水各项工作。
2.2制定方案整治农业水污染根据浙江省农业系统水环境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云和县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结合云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云和县农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治水目标、任务及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水环境治理。
2.3政策激励积极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2007年以来,云和县出台的云和县粮食生产意见,明确对水稻开展统防统治给予600元·hm-2补贴,对全年统防统治33.3hm2以上的合作组织财政再给予150元·hm-2的奖励,有力地推进了统防统治工作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应用。云和县政府出台了《云和县农业产业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等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通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使畜禽养殖逐步达到水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工艺标准。
2.4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和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好做法、经验和好模式,以生态循环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生态循环示范项目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3问题与讨论
生态语言学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整体性”(ho-lism),即语言不是一个孤立的、自己自足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是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生态学的观点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需要建构一个结构完整,各要素相互关联、融合的知识体系,并在外语教学过程发挥其协调和整体效应,才能更好地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Haugen于1972年把语言所处环境分为心理和社会两个领域。心理领域是指某种语言和其他语言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社会领域是指某种语言和该语言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领域。因此,外语教师的知识体系生物链中除了学科知识素养外,还有学科教学理论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生态因子的构成。然而,长期以来,该知识体系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对于语言学习,人们偏重的是其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等静态知识,外语教学中片面强调词汇、语法规则的记忆和翻译练习。其结果就是过于拘泥于语言本身的形式,忽视了母语和外语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以及语言所具有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语言教学的完整性被分割开,从而导致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掌握处于一种失衡的状态,语言的实际运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薄弱,外语能力难以提高。对此,外语教师需树立整体、全面的语言教学观,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除了扎实的语言知识和高水平的语言应用技能外,还应具备宽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先进的教学观和教学能力,并善于在整体性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探究各知识内容的内在结构和逻辑联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例如,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语言知识积累和较高的交际技能,让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融合在以交际意义为中心的活动中;语言不仅是交际的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师应增强跨文化意识和理解,并将之渗透于语言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外语教师要善于将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相互融合,借助二语习得、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和技能,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学科的相关内容。
2培养和提高整合教学的能力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外语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影响外语教学动态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们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各因素间相互关联,只有在协同作用下才能促进教学的发展。外语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计划、内容与资源、外语教学理论、手段与方法等构成了教学结构的物的客体。它们不是封闭、固定的,而是开放、生成、可调整的。因此,外语教师不再是静态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应成为动态的信息、资源、情境的创造者和建构者,通过不断培养和提高对教学各要素的整合、管理及协调能力,稳定教学结构的平衡性,优化教学效果。外语教师需要全面提高整合教学的能力,即整合教学模式和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整合教学相关理论等。例如,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等相应的外语教学理论被提出。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和消化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需要,结合当前的科学前沿成果,把独立、分散的教学要素有规律地进行组织、整合和运用。传统的外语教学范式为“2+1”模式(理论、方法+教材),信息化环境下外语整合教学模式是“3+1”模式(理论、方法、技术+教材)。现代科技信息的进步带来了教学结构中的扩容。教学材料从纸质的平面课本教材扩展到数字视频、数字音频、多媒体软件,教学素材从文字扩充到多元认知的图、文、声、像的结合;教学手段从“黑板+粉笔”为主要媒介发展到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教学和学习资源也由单一性、封闭性发展为开放性和多样化,如在线外语学习系统、外语学习网站、博客论坛、在线讨论和数据文件等。教师应发挥关键性主导作用,使扩容后下的各要素保持互相平衡、并能相互借力,共同提升教学效果。外语教师一方面需要学习和了解信息知识,掌握信息工具的使用;另一方面还应结合教学的需要,获取、鉴别和加工处理各类信息源,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各教学要素后呈现于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教师需要提高驾驭信息的能力,优化资源,以保证应用的有效性,避免盲目“拿来”,造成过度地使用或滥用。大学职能的转变使外语教师长期以来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两大任务,时刻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于教育教师评价系统中存在的高度“轻教学,重科研”现象,导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倾向于将重心放在科研,且与教学过度脱离的失衡状态,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由于生态观下各生态因子是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因此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将有助于该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博耶(Boyer)在1990年提出了“教学学术”理念,指出教学的学术性以及与科研之间的平衡关系。亨德森和布坎南(Henderson&Bushanan)指出了“教学的学术研究”的3个要素:“研究他人在教学中的学术成果;反思自身的教学与学生学习;交流有关教学的实务与理论观点。”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仅仅着眼于科研中对语言新知识的发现与探究,还应与教学实践有机整合,把教学也视为学术性工作,审视和分析外语教学中的问题,研究和探索知识传播的艺术与学问,让学生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以推动知识的传承与运用。
3建立教学生态主体间的互动与和谐
生态思维取向认为,生态主体与周围环境应保持高度的适应性和平衡性。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个体和环境互动的结果。外界因素对教师专业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要达到良性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信息与能量的交流,与外部环境处于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生态中的两个核心主体,两者不是传统机械,二元对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教师不再是权威和指挥者,或教育情境的控制者,而是同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在关系的流动与互动交往过程中,与学生协同合作,创造民主、和谐、高效的外语学习环境,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无定法”,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风格和行为特点,根据他们的理解能力,学习动机和需求,结合信息技术条件,在教学目标、内容、模式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做出以之相适应的调整。例如,首先,外语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做好语言输入的优秀样板。其次,外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言使用的互动合作特征,灵活运用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手段,创设协同交互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语言组织,内容建构的同时,二者形成真正的对话和交流,进而实现意见、情感与思想的交换和分享。学生的学是教师教的延伸,同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另外,生态思维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中最理想的方式之一就是同行间的协同互动,交流合作与分享。个体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旁观者,而是不断互动、相互关联的共同创造者。生态学观点认为,具有相同生态位的主体之间容易产生竞争和相互排斥。因此,教师间有必要建立一种协同合作,平等互助,和谐共赢的群体才能保证教学系统的生态平衡。由于教师职业和工作性质的独立性和个体性,教学工作往往是一种个人活动,教师在教学或科研方面经常是孤军奋战,很少沟通,这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教师如果脱离其所在的群体和组织,仅仅靠个人的力量和努力是难以实现进步与发展的。外语教师之间的合作是多层次和多维度的。例如,在空间上既可以是同校,也可以是校际,既可以是地区间的,还可以是跨国间的;在水平层次上有新手教师、资深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专家型教师以及外教等各类教师之间的相互指导、互动与交流;在学科上既可以是同学科的,也鼓励打破各学科间的森严壁垒,超越不同学科的界限,汲取不同学科的线索和知识源泉,融合各学科的优势;在合作方式与途径上,一方面可以组建不同的团队,如教研组、学科组、课题组,开展说课、教学示范、观摩、专题研讨与学术会议等活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网络共享平台,通过博客、论坛、QQ等形式共享彼此间的教学资源,或对某一教学问题展开即时深入的探讨。由于教师个体间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的交流,有助于集思广益,改进和优化教学教育行为。因此,教师群体间需要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促进教师学习心境的提升和学习动机的激发。
4加强与内外环境的互动与协商
教育生态学认为,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生态系统的运动和发展总是经历着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由平衡到失衡再到平衡,即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的发展的过程的。教育生态的主体要获得发展,就必须使自身的发展与环境的发展(主要是社会环境)保持一致,必须使自己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由此可见,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与周围环境密切关联,首先需要立足于学校定位和办学条件的内部环境。例如,地方本科院校的外语教师不能盲目模仿重点老牌院校的发展模式,过于专注学术上的科学研究,而应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条件设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并非孤立于社会而存在,还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延伸到社会,置于更为开放的环境中,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互动与协商。现今社会市场对外语人才提出了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的要求,需要在能力上体现复合型和应用型的特征。然而,传统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外语教师绝大多数都是纯外语类,即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理论型人才,师资的同质化现象突出。因此,外语教师应依据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深化与社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实践中提高知识、技能与素质,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将积累的实践经验反馈于教学,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培养出市场需要和认可的外语人才。教师要多方位地参与外语教学相关的社会交往和实践,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反思语言的社会功能与信息交流功能,积累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素材,将有利于在教学中创设生动的交际情境,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另外,教师通过加强与与社会的沟通,及时了解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后的真实状态,发现教育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例如,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上缺少协作精神,单独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对于团体合作却显得格格不入。在教学中则应注重团体协作意识的培养,多融入团队合作的活动。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