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生全面发展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全面发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71-02

笔者在通读了红皮书后,又结合大学生发展的现状,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内涵的理解是: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应当不仅是专业人才,还应当是通才;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技术,还应有实际的操作能力;不仅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不仅是合格的专业人才,而且人品好,德行高,是有社会责任心和社会公德心的公民;思考、交流、评价、判断的能力良好,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在一定的领域进行创新;等等。

一、当代大学生应当全面发展的原因

(一)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科技和知识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

现在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相应地对劳动者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一样的要求。大学生光靠上大学学到的知识、技能去应对生活和工作,已经不大可能。社会要求其拥有广博的基础知识,且终身学习,遇到变换的环境能够灵活适应,有着很好的学习能力、会思考、能变通,综合素质良好。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知识爆炸”,整个知识体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技呈现出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趋势,不同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有识人士认为:现代世界理科和文科的裂缝必须用科技人文科学来缝合。[1]于是,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势必会有所调整,对于人才的培养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对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养成更加重视。

(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

著名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认为:在20世纪,大学确定它的地位的主要途径有两种,即存在着两种主要的高等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主要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哲学则是以政治论为基础。[2]强调认识论的人,在他们的高等教育哲学中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故推崇自由教育,即偏向于通识教育。持政治论观点的人认为,人们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深远影响,故其主张进行专业教育,认为培养社会上的有用人才比较重要。高等教育的两种哲学在历史上交替占据统治地位,经验即历史表明,当两者相互有机结合起来的时候,它们各自都会得到繁荣并发展。[2]从全球来看,追求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一致追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的同时,问题更加显现,主要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不尽人意。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刻不容缓,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大学生应当追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人才,应当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道:“一个公民或一个国民的职能在各个社会之间,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人,作为一个人,他的职能,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都是一样的,因为这个职能就来自他作为一个人的本性。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个社会中,只要存在着一种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的目的就都是一样的,就是把人作为一个人来改善他。”[3]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作为一个人,应该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逐渐去完善自己,这是一个人的责任所在。此外,马克思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总结和提炼,形成了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终极目的,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执意追求。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意义更加非同一般。而通识教育本质上同样是旨在注重理性的开发,目的即是使作为个体的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成为尽可能完善的人。

二、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由于历史形成等原因,较偏重于专业教育。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专业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它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与职业教育有类似的地方,主要是培养人做事的能力。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承担的重要使命,然而在高等教育中,如果过度重视专业教育,就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能力、素养、思维上表现得专业情趣过重,从而难以成为适应性强的社会人才。红皮书中哈佛大学的校长科南特指出,单单获得知识、发展专门技能和专门能力并不能为理解奠定宽厚的基础,而理解恰恰是维护我们的文明的基本因素。他说的理解,即是除了专业外的东西,你也要懂,不能只懂专业,不能片面发展,要掌握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运用中能做到融会贯通。书中建议大学生学位所要求的16门课程中,应有6门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这6门课,至少有一门属于人文学科、一门属于社会科学、一门属于自然科学。高校教学知识结构只有安排的合理化才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理论实践结合,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社会上反映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大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眼高手低,实际工作能力欠缺,这不能不说,我国的高等教育是在这方面存在很大的需要完善的地方。这样的一些报道总是很多,说许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不被企业认可,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工作技能,其主要原因还是与社会脱节。笔者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可以借鉴,上午进行课程学习,下午安排社会实践。进入高校的学生可以一边上课一边工作,把学习与工作结合,更能够让学生认清当前社会形势,同时可以按照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有选择性地学习,而不是学校的填鸭式学习。我们应当借鉴国外的有意义的适合于我们的一些做法,多让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个大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是第一位的。其次,大学生在大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学习,要学习知识,促进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再次,要多了解社会,多参加劳动和实践,要注重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精神。另外,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其拥有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需要依赖于课程改革,应当实行通识教育的方式,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包括以下课程:(1)德育;(2)中国传统历史文化;(3)西方语言文化;(4)数学和自然科学;(5)社会科学;(6)体育;(7)美育;(8)劳动和其他的社会实践等。[1]只有合理的课程安排才能更好地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四)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健全人格

对大学生的教育应该关注身心两方面的健康。但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问题颇多,倍受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强大动力,也是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社会调适能力,即理解他人、对他人的需求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并且礼貌周到;第二是自我调适能力,即了解自我,镇定从容地应对各种具体情况。高等院校需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测验,分析和研究其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高校应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格发展,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五)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多方配合,需要长期以来的努力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需各方配合的系统工程,而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红皮书中写到,对公民的教育当然不能只在正规教育中进行,因为未来公民的培养主要在家庭、教堂、大街或游乐场;但是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不能不尝试改善公民素质,因为我们整个生活的福祉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我国大学生的成长同样也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社会环境。此外,在大学生的培养上,家庭也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特别是在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上。书中也谈到家庭是最主要的道德教育力量。各方合力的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在研究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学生及其家庭状况,研究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资源,来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结语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高校恰当处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把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造就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另外,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保障也是至关重要,只有转变了教育观念,社会上有良好的环境,才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建忠.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第2篇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培育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理论支撑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之最高目标,是现实人类总体和每个人充分自由的发展。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谈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时,马克思常用的表述是“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在谈到全面发展的人的能力时,恩格斯说这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人的能力主要指人的劳动力、社会交际能力、管理力、科技研究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等。它是人们具有的表现、实现和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是其他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是人与人的特性方面的差异,如行为特点、爱好、性格、心理、气质等。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独特性发展。没有差异就没有个性,马克思强调人要“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二是人的自主性发展。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立才能自由,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

(三)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现实的人的本质,是由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来规定的,并且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人才能有实现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一再说:“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五)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在哲学里人的价值形式主要有:个人对社会的价值、社会对个人的价值和自我价值。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对个人来说,只有对社会有所贡献,个人才能更好地享受;对于社会来说,只有重视个人的需要,才能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上。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关系分析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理论指导意义。在人的素质结构中,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核心素质,它决定着人的其它素质的方向和性质,它要求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兼顾大学生其它方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还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提供反思的视角。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做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皆可以以“是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标准来衡量。

(二)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之一,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培育的目标涉及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等。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点则在于素质的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成果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野下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端正思想观念。传统教育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精神,要转变旧观念,确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人文精神当作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指标,把能否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理工科大学生,作为衡量学校理工科教学质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一个学校要把人文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就要既形成积极的舆论,又要加以深入研究,以提高水平、加大力度、强化思想和行为的自觉性。

(二)优化校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性情、提升境界、升华情感和内化人文知识的作用很突出。校园的第二课堂活动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它能够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经常邀请名校的人文学院专家学者或其他大师级人物来校讲学,定期开展人文讲座,进行深层次的人文知识的探讨;利用各种大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阵地。这里既有培养人文精神的课堂观问题,又有优化课堂教学的问题;既有教学内容问题,又有教学方法问题。教师应该牢固占领课堂这个培育人文精神的阵地。

第3篇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目标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教育,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

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它的时代性主要体现在: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它的针对性在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注重专业教育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尤其忽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教育。因此,我们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文化素养和艺术品性,为在专业学习中成为具有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未来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处事、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夯实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底蕴。其具体目标如下:

一、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养成,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理性意识、情感体验、生命追求、理论阐释、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和实践规范,是人类以文明之道大化于天下的生命大智慧”。所谓科学精神主要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精神价值的体现。要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不仅要在教育观念上,而且还要在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在教育管理制度和组织上不断加强二者的融合。

(二)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与智力的相互结合,这种结合既表现为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又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目前,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一条成功经验,是我党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和文化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出发点。

二、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优良大学文化氛围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优良大学文化氛围。而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因而,要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建构现代化的校园文化模式,就必须找准自己的目标定位。

(一)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出发点

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对于优化育人环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真正落实文化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以塑造校园精神为活力点

校园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所处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时代风貌的具体体现。只有弘扬反映时代特征、适合人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校园精神,才能使学校永葆生机与活力,这是学校发展的主题,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

(三)以校风、校训建设为核心点

校风、校训是校园文化的精髓,是学校对历史实践经验的扬弃与升华,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又有相对稳定的本质与内涵。校风作为一种精神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无形资产。

(四)以培养学生人文科学精神为落脚点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上,更体现在人的其他基本素质上,其中,人文素质的发展居于主要地位。它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从更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理性精神为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高境界、高品位、高素养、高本领”的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是培育复合型人才,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重要依托之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不仅是时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提升校园文化品味,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精神;有助于增强学生间的相互认同感、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充分开发以学生个体为载体的文化资源,使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将多元化的共存、共振变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夏宝慧:《高校校园文化模式构建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期。

[2]蒋德意:《论高校校园文化功能的拓展》,《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期。

[3]李恒川:《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