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

初中化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初中化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初中化学论文

第1篇

(一)乡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化学教学质量

化学学科实验性很强,但是由于乡村化学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化学实验并没有在乡村化学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乡村初中缺少专门的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无法进行实验教学,致使学生对化学知识不能有效理解与掌握,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能力不强,无法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开阔思维,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乡村化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方法不合理

由于乡村经济条件有限,大部分大学毕业生缺少到乡村任教的意愿,大部分形成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信心,学生对化学学习缺少主观能动性,不能进行自主学习,学习效率低下,同时乡村化学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课堂教学进行当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情形,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灵活的应对能力,有效的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够对课堂有合理有效的掌控,一出现事先没有意料的情形就不知所措,直接影响了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影响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乡村化学课堂教学当中,没有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大部分,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是一味地将化学知识等灌输到学生脑袋当中,而不是侧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和应用,注重结论,而不注重结论得出的过程,缺乏钻研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取根据教材讲教材的方法,而不是以教材为基础对所学知识展开联想,延伸,缺乏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不能够有效的带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反而使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距离感,造成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二、提高乡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率对策

(一)加强乡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化学教学质量

在乡村初中化学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化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或改造化学实验室。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重视起化学实验对学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将化学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提高化学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二)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化学课程效率

在乡村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适应学生的化学学习需要,提高教学方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信心,同时要不断充实化学教师师资力量,促进乡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和乡村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乡村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通过学习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化学注重的是理性思维,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和方法,比进行题海战术更加有效,记忆更加深刻,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总结

第2篇

    关键词:二氧化硫;教学设计;氧化物

    一、课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

    二、教材分析

    二氧化硫是本章学习中重要的氧化物,是工业生产硫酸环节中的一种重要的反应物质,也是学生初步认识环境污染中大气污染的一种主要物质。课本通过实验手段探究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了解掌握,树立较强的环保意识。

    三、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中将所学知识分解为一个个独立而又相连的模块,将这些相对独立的单元通过问题的设计巧妙地串联起来,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思考、探究来获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形体语言使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中,全身心地投入。比如实验的改进和增加,思考时允许同学之间小声讨论等等。

    四、教学目标分析

    1.在知识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识能力,不任意拔高,也不随意增加内容。

    2.在技能培养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可逆反应的概念),注意培养学生设

    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态度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态度,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通过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研究某物质的方法;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可逆反应的概念。

    六、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引言:据统计,世界上的古建筑在20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所遭受的腐蚀还要严重,有的已经面目全非。造成这场灾难的元凶是什么呢?它就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就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氧化硫有关(创设情景,激意)。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了解)

    提问:我们讨论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考虑?(分给学生每人一试管二氧化硫)

    学生:(思考后回答)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学生观察已经收集在试管中的二氧化硫,两个学生闻它的气味?(注意操作方法)

    引导:(1)为什么只让两位同学闻气味?(2)那么二氧化硫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性如何?怎样通过实验说明?

    教师:二氧化硫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

    学生实验1: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注意观察试管内水面的变化,做好后用橡皮塞塞住备用)

    思考:(1)怎样将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而又不至于气体逸散?(2)试管中水面上升包含着哪些物理、化学现象?

    现象:水面上升并迅速充满试管。

    讨论: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易溶于水,1:40

    由学生解释本实验里包含的物理、化学现象,并且能延伸到某些气体不易溶于水,但能跟溶液(酸、碱性)反应也会导致液面升高的现象。(创设情景,探索问题,以诱达思)

    投影: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颜色

    状态

    气味

    水溶性

    毒性

    密度

    无色

    气态

    刺激性

    1:40

    有毒

    比空气大

    (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问题:SO2是酸性氧化物吗?怎样证明?

    讨论: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看其水溶液能否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学生实验2:向SO2的水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并加热。

    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是酸性氧化物,SO2+H2O=H2SO3

    信息传递:H2SO3= SO2+H2O

    提问:观察上面两个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何特点?

    归纳:可逆反应的概念(见课本72页)

    教师:下面我们来研究气体接触有色物质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3:向SO2的水溶液中投入红色花瓣,观察花瓣颜色变化。

    师生共同得到如下结论:SO2可以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

    学生实验4:向品红溶液(2ml)中逐滴加入饱和SO2水溶液,并且边加边振荡。观察品红颜色的变化。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观察操作,并由实验得到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的结论。将褪色的品红溶液的试管口套上一个小气

    球,加热试管至液体沸腾,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套上小气球起了什么作用?)

    教师:刚才褪色的品红溶液加热至沸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说明了什么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析疑(师生共同参与):SO2的漂白原理是通过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不稳定物质的过程,它跟HClO,Na2O2,O3,H2O2的漂白原理不同。漂白后的物质易分解恢复原来有色物质的颜色,并且不是对所有有色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如紫色石蕊通入SO2变红色,但红色不会褪去)。

    得到二氧化硫的用途:漂白剂、消毒杀菌,用在食品上时需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如一些过于白净的面粉、馒头(有的还有刺鼻气味)是商家不规范使用的结果。往往会对人体带来危害(教师的诱导作用体现在学生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最终获得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问题:(1)请画出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据此分析硫元素的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2)SO2中的硫显示+4价,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判断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分析:S+6、S+4、 S0、S-2

    教师: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实+4价硫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价态的转化呢?下面我们来做两个实验(激发兴趣,引发探究,动手动脑,全员参与)。

    学生讨论得出方案:氧化性:SO2和H2S的反应;还原性:(1)2mlKMnO4溶液中逐滴滴加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2)向2ml溴水溶液中逐滴滴加饱和二氧化硫水溶液,振荡、观察。

    教师:通过两个实验观察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下面的变化:

    (1)KMnO4 ——Mn2+(褪色,被还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2)Br2—— 2Br-(褪色,被还原)

    SO2+H2O ——H2SO4(被氧化)

    要求学生写出二氧化硫跟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r2+SO2+2H2O=2HBr+H2SO4

    上述实验发生的反应证实了SO2具有还原性,其实还有像Cl2,O2等均能氧化SO2。

    (四)本课小结(师生共同回顾)

    SO2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毒、溶。

    SO2的化学性质:(1)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弱酸H2SO3;(2)具有漂白性,消毒杀菌;(3)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跟KMnO4,Cl2,Br2,O2等氧化剂及H2S等还原剂反应。

    (五)随堂检测:(投影)

    1.下列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有(      )。

第3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也产生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初中学生在积累生活常识、自主学习化学以及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化学信息、掌握与运用科学知识到生活中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已经出现瓶颈,主要问题包括:

1.教师考评机制陈旧。在以往的教师工作评价中,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这对初中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师往往为了追求高分,从而更加注重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学生化学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也不能更好地将化学知识有效融会贯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往往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即考试得分高,而实际动手能力差。

2.不注重实验教学。化学教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需要将实验教学放在重点,在“教学硬件四配套”工程的开展下,有些学校以课时紧为理由代替了以往缺乏实验药品与仪品的客观理由,将化学实验弱化,甚至都无法保障教师的演示实验,使实验室成为摆设,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约束学生思维。针对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而不是使学生被动接受化学理论知识,教师以讲为主,处于支配状态,设计的问题简单,思维难度极低,问题的答案规范、严格、标准,使学生逐渐失去了思考权与话语权,对化学课程产生了思维懒性,制约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与创造力。

4.把握不准教学内容与课时。化学教学的内容应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后确定重点,集中教授核心知识,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学科知识循序渐进的引导,在新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帮学生重温、消化、巩固之前所学的内容,而很多教师都把握不好这个“度”,教学内容广泛,缺乏重点,无视学生的阶段性认知,使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加大,新课进度快,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5.课中学习与课后练习的严重脱节。很多教师由于教学的节奏快密度大,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与训练便都留在了课后,而课后作业大多又是各地化学考试题,无法有针对性的对化学课程进行训练,不能及时真实的提高训练成果,无法巩固与提高课堂讲授的内容,学生极易产生抄、逃作业,对化学产生懒怠与厌烦心理。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问题的改进策略

为了更好地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活跃思维,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1.教师考评机制改革。制定教师考评机制时,应当摒弃传统的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理念。考评机制应当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和改革。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根据新教材对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同时注重学生系统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完成化学内容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堂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相融合,有些化学物品比较危险,教师在保障学生使用化学物品的安全前提下,进行实验流程与实验目的的详细讲解,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笔记,归纳知识点,具体了解亲身感受化学现象,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如果学生的实验安排确有困难可以分批次分阶段的安排学生进入实验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操作,同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气体的溶解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中打开碳酸饮料或是啤酒瓶时为什么会出现溢出的情况,从而引入气体溶解度的问题;教师还可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水的净化方式,从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通过讲解为什么日常生活中重要文件需要用碳素笔进行书写,从而引入碳的性质等。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可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活泼,而且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3.帮助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点。初中化学的难点一般有化学用语与化学方程式等,这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如何帮助学生记忆突破这些难点与知识的分化点,是教师需要重点研究与思考的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小组讨论,教师将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交流,指导各小组进行讨论,阐述讨论结果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常见酸根和离子时,教师可归纳总结出完整的酸根及离子体系,常见酸根包括:SO42-(硫酸根)、CO32-(碳酸根)、MnO4-(高锰酸根)、PO43-(磷酸根)等,常见离子包括:Cl-(氯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等。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教师在归纳总结后,可用一些顺口的语句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如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将元素化合价编成口诀帮助学生加深记忆与识别,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的化学知识进行巩固与强化,可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把握教学进度。教师应结合各种教材,如将人教与湘教、上教、鲁教等多种版本进行资源整合,以重点内容的传授为主,辅以拓展性知识,把握好教学进度,结合学生的阶段性认知进行新知识的传授与以往知识的温习。

三、结束语

第4篇

要想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就必须做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特性,为他们进行合理地分组,保证每位成员在小组学习当中都能够学到知识,做到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小组之间交流频率的增加,对于学生化学能力的强化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性格以及个人爱好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分组,也要尊重学生本身的意愿,让学生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同学在一组。坚持这样的分组原则,会让小组内部更加和谐,也有利于学生交流质量的提高。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时,要明确小组当中每个成员的角色,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合作当中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实际掌握知识的程度出发,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人数在4~6人,而且每个小组当中都要有一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起到引领作用。教师要让小组成员自主选择出自己的组长、小组讨论员以及记录员,并要求学生定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角色的变换。合理的小组安排是合作学习当中的重要保证。

(二)明确小组的学习主题

明确的学习主题,对于引导学生开展化学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初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活动应当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只有科学合理的学习主题,才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化。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来制订学习主题,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只有合理的、紧贴课本和生活的知识主题,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化学,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在确定了学习主题后,教师还要为小组内的学生分工,根据个人知识水平的高低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互动当中,让课堂讨论的气氛更加轻松。比如,在讲解“水的净化”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水净化的方法与意义”作为合作学习的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主题性探究。一些学生说可以用渗透法进行水的净化,水的净化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一些学生说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进行水的净化,水的净化可以杀菌。这样的主题可以让初中学生在思考之后有观点可以表达,促进初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参与,会使课堂氛围更加轻松,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小组合作学习评估的合理化

第5篇

概念作为知识的基础,以此为中心点而扩散出所有的化学问题、化学现象、化学应用.在教学中,利用拓展性的范例帮助学生将概念理解的透彻全面,使学生形成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以训练学生睿智的眼光.例如在学习有关“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时,为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可以先回顾“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知识回顾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建立铺垫.学生在新知识的探索中,教师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对比,诱导学生从概念、元素的形态、性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进行讨论,最终将学生的讨论进行列表归类,使用对比的方式建立列表,在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一一的对比分析后,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者之间的不同,几个不同的角度使学生对概念有了多个方面的延伸,对概念之间的区别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反问的方式来灵活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这样的问题给学生又开了一扇思维的窗口,建立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学生会从中找出特殊的元素来进行验证,氧元素形成的单质有氧气和臭氧两种,虽然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也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是混合物而不能称之为单质,这样使学生更深的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的前提上.通过这样的列表对比,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全面性.

二、规律探究,迁移性范例归纳总结

五彩缤纷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觉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实背后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存在.教师要善于从中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验,诱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灵活的实现思维的迁移和类比,对其中的化学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有关“酸的性质”时,就可以以稀硫酸作为典范,来进行猜想和实验验证,通过稀硫酸与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的变色,让学生迁移到酸可以使指示剂变色的通性;回顾实验室制取氢气,让学生了解酸可以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通过与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实验,让学生了解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碱反应;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让学生回顾与碳酸钙的反应,从而获得酸与盐反应的规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反应,使知识发生迁移,从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酸的五条通性,然而在具体的通性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特殊性的引导,例如硝酸不能和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故不能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通过这样的知识迁移,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可以通过其中的代表来学习一类物质的性质,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条理性,能够非常清楚地推导同类但不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三、方法指导,开放性范例合作学习

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点金石,有了一定的方法学生才会在解题时无所畏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我摸索,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聚集全班思维之精华,实现对方法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有关“差量法”时,教师就可以建立开放性的习题,组织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新方法的探索和理解直至熟练应用,有这样一道题:利用氢气还原10克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再冷却后称的固体的质量为8.4克,求反应中生成的单质铜有多少克?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讲解差量法,而是鼓励学生利用其它的方法进行求解,有的学生会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方法求解;有的学生会根据铜元素守恒的方法求解;等等学生会想到几种方法,在学生的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理解其中减少的量就是氧元素的量,而氧元素与铜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16∶64,从而利用比例将生成的铜直接求出来,这就是差量法的雏形,学生对这样的思维突破显得非常的兴奋,从而很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引导,不仅学会了差量法,同时还学会了灵活运用.通过这样开放性的范例,促进了学生相互之间的思维交流,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有规律的化学方法上,使得学生对化学方法的学习透彻、准确、灵活.

四、思想渗透,激励性范例思维突破

一句鼓励三冬暖,挫折、失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而激励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奋勇向前,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遇到思维的障碍处,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和精心讲解,而是要抓住学生思维的突破口,激励学生的深入思考,适时利用点拨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拨开乌云见晴日”.例如在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建立了“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的讨论主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的开始结合自己的知识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有个小组学生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的汽水瓶口,想通过燃烧的木条熄灭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这时教师的否定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可以从侧面进行鼓励,让学生思考自己思维上是否有漏洞,小组成员兴奋的说:“氮气也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一句话提醒了学生实验的不严密性,在学生受挫后,教师就要适时的给予鼓励,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亲切的指导使学生对新的探究充满了信心,及时地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同时深入到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讨上,最终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选择了使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通过这样的激励,使学生不再受思维的限制,可以转而利用别的性质来解决问题,激励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结语

第6篇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里,教师与学生总是处于对立的地位,大多数学生不懂得合作,缺乏团队精神.这与新课程所提倡的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在本次的新课程改革中,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被提出.在新课程实施中,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通,在教师间建立一种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摆脱“孤独”的处境,形成一种集体教育的力量;同时教师应该把合作展示给学生,教会学生合作,带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渐渐掌握合作的技能,在合作中得到共同的发展.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鲁教版)•第一单元“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中,教师就可以将合作学习贯穿其中.具体教学过程为:

(1)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设计方案.课前同教研组的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讨论在进行“影响蜡烛燃烧的因素”探究活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4人一组设计实验方案,并将方案写出待课堂讨论用.

(2)师生共同讨论,优化设计方案.探究实验开始前,每组派代表介绍本组的设计思想、实验原理、方案、实验步骤、所选仪器和药品.在代表发言期间,教师要求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其他组指出实验方案的不足之处,如有可能,最好提出改进方案,并可借鉴别人的优点,优化本组设计.教师根据讨论情况,适时提出自己意见,引导学生寻找合理的方案或提出自己的建议.

(3)分组进行实验,教师解惑答疑.讨论结束之后,各组采用本组认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教师帮助有困难的组完成实验.

(4)报告实验结果,讨论分析评论.待各组实验基本完成之后,教师要求各组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大家评价实验方案,得出最优方案,并对效果最好的小组给予适当奖励.

二、初中化学教师要挖掘自身的创新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教学观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与表现,它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学习和创新的结果.新课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化教学,允许学生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有多元表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下了极大的余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教师的可支配因素,使教师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性,能够更为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考试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这意味着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师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将作为课程有机构成部分的主体存在,他不再是一个执行者,而是一个决策者.在这样一种新的课程环境中,教师将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潜质、不同的特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气氛,设计出带有自身个性标志的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以更大的自主性进行教学,使教学取得最大的效益.

三、结语

第7篇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农村的化学老师由于长时间的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所以很难有新的突破,把新课改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理解成小组讨论,虽然有的化学老师在课堂上做了试验推广,一些小组建设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学生们所探讨的问题也是老师或者教材提出的问题,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比较少,或者可以说老师不太重视学生自己进行提问的环节.因为现在的物价在不断攀升,不同地区的教育经费也是不同的,所以就造成了城乡之间老师们的待遇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这也造成了很多的农村学校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还有就是农村会有老师缺乏的现象,所以有时候会出现一个老师兼多个课程和带多个班级的现象.

(二)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一点就是经费比较缺乏.在“一费制”实施之后,农村学校的经费本来就比较的单一,这一变化更给办学带来了困难,不管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教师的福利问题,农村教师和城镇教师的差距都比较的大.因为仪器和药品的缺乏,所以化学课中的很多实验只是讲讲,不能进行实际的操作.现在的社会对于一些中学的评价只是关注学生的中考成绩,并不关心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更不关心他们的潜能有没有被充分的挖掘.这也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学校都受升学率的压力,所以没有太多的心思去思考教育改革.

(三)教材方面的问题现在的教材和农村的生活脱离了.新的课程改革同时也有了新的教材,那些进行教材编写的专家大多数是一些来自城市的老师,所以他们并不了解农村的教学情况,所以很多的教材内容和农村生活并不贴切,有的还会把农村的一些素材改编成了城市的素材.虽然新课改提倡的是多样化的教材内容,但是在教材中还没有完全是给农村教育写的教材.现在农村的信息网络并不健全,老师和学生也没有条件上网查阅资料,这就制约了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所以,农村的老师在改革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顺利.

二、如何推动农村初中化学的新课改

(一)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面对现在老师对于教育改革和教育理念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所以农村的教师需要进行培训,可以参照老师们现在的教学水平,有针对性的对老师进行培训,真正的掌握好教学内容.课程改革的主要实施点就是课堂,老师们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把新课改更好地实施在课堂中.在对老师进行培训的时候,可以借助课堂来进行,在实际的临摹和实践中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改变学校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环境学校要适当的改变他们的管理模式,不断地加强宣传,在老师的评价上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制度,而不是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标准,真正走进化学课堂中去,在不断地模仿和实践中来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和家长对于化学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认识,可以给老师打造一种好的教学环境.不断地宣传新课改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的作用,改变家长片面的思想,他们有的觉得化学课并不重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从学生实际出发,开展化学教学农村学生的素质和城市的学生是有所不同的,新课改的出现就是不断地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所发展,所以可以在化学课的上课过程中,以实际作为出发点,可以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到课堂中来.教师要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在课堂上给孩子足够的学习空间,而不是仅仅是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总结

第8篇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学习方法,是创新的基础。因此,作为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做好学生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做一些课外小实验,合理布置研究性课题。作为一名教师还要勇于创新,根据教学需要和学校具体情况,大胆尝试化学实验改革,为在化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的学生培养目标服务。

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已经得到的结果”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这样的实验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实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教育、创造教育、个性教育。其目标都包含一个共同点:培养创新人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依照新课标理念,我们在教学过程别要注意纠正一些学生不爱动手、喜欢背实验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实验教学成为他们质疑、信息收集和处理、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科学探究。

二、改进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1.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尽管也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也是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何处等等。站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看,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更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可以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准备,自拟实验步骤,搞清实验原理;独立操作实验仪器,完成实验观察任务;独立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分析推证实验结果;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一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不停地动手、动脑,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演示实验为协同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适应《新课标》实施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应最大限度地将教师单独操作的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操作的协同实验,或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4、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传统学生实验多半是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被动地参与,我们的实验改革应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假设,然后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行实验。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敏锐观察,丰富想象,有效类比的周密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而形成的,既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5、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标》要求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这一点应反映在化学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动手、动脑,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是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进行一些小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大胆质疑,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第9篇

从1999年到2007年,在昆山市25所学校中ZP中学中考化学成绩的排名情况如下:平均分排名分别为25、25、18、15、19、17、、22、11;及格率排名分别为25、25、20、15、19、16、21、22、13;优秀率排名分别为23、22、18、15、16、20、25、19、9。

从中可以看出:从1999年到2000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是很差的,平均分与及格率都是全市最后一名,优秀率也排在倒数四名之内;从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虽然也有过小波动,但总趋势是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从2005到2006,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又明显后退;直到2007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才大踏步回升。

二、追寻ZP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滞后的原因

2001年以前的连续几年里,ZP中学中考化学成绩排在了全市最后一名。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通过仔细调查,查出原因如下:

1.化学师资力量薄弱。当时一个初中化学教师至少要带三个班级的化学课,而且有两个没有学过化学教育专业。他们忙于应付备课和批改作业,根本谈不上提高教学效率。

2.课堂效率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不到位,部分学生不愿与教师配合,甚至有的学生故意扰乱课堂纪律。这样的课堂状况是不可能有高效率的。

3.课后督促不够。据当时的两位初中化学教师讲,那时讲完课就万事大吉,不去管学生掌握的程度如何,更不高兴去搞什么面批、个别订正之类的辅导活动。

三、总结ZP中学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

从2001年到2004年期间,我校的中考化学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其成功经验在于以下几点:

1.加强了初中化学师资力量。连续几年的全市最后一名,引起了昆山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教育局帮助我校引进了一些优秀的化学教师。同时学校内部也作了适当调整,强化了初中部的化学教师,聘请化学教研员到我校进行调研,促进初中化学组迅速强大起来。

2.组员精诚团结共进步。一个团结、奋进的教研组,有利于发挥集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内每位老师的长处。初中化学教研组的教师经常集体备课,共享教学资源,相互帮助、共度难关。比如,有的教师做了优秀的课件或精选了习题,其他人都可以用。

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所教授内容的互动,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教师合作摆脱了教师成长的孤独境地,调动了教师成长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共建专业成长的氛围,实现教师专业成长。ZP校初中化学组在上学期被评为“苏州市青蓝文明岗”,精诚团结是取得进步重要的原因。

3.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初中化学教师是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课堂效率的:

首先,管好课堂纪律。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就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热烈讨论;在教师讲解时,就要管好学生闭上嘴,让他们用心去听;该让学生做实验或练习题时,就要让学生认真操作。

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学。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师生合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而展开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4.抓好课后督促工作。课后督促学生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保障。初中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尽心尽力。为此,我们初中化学教师力争做到:凡是布置的作业,必定检查或批阅;发现有不做作业的“漏网之鱼”,必定查出来补做;发现学生在作业中出错,必定让他们订正;尽量多给学生面批,加深他们的印象。抓好课后督促工作,促使过去我校初中化学成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四、促使我校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再上台阶的对策

由于我校距离昆山市内近、所在镇的经济发展快、三镇合并后学生规模扩大等现实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初中化学教学而言主要有以下措施:

1.保持优势,迎难而上。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我校已经有一些成功经验。我们不但要保持这些优势,而且要认清当前的困难:要把二流甚至三流、四流的学生培养成一流的学生。

2.帮助找回信心。自信是成功的保证。然而从小学升到我校来的学生,大多数基础不太好。化学要到初三才学,那些其他功课差的学生,早已没有学习信心,帮助学困生找回信心是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第一,采用“攻心战术”。作为初三化学教师,我每接一个班时,都先让学生明确化学是新科目,没有任何基础障碍,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可以学好化学。第二,对于其他科目差的学困生,化学教师应该多给他们关注和鼓励。每当他们达到一个较低要求时,就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在的初中化学新教材编排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拓展视野、练习与实践闪亮登场,五颜六色、栩栩如生的画面点缀其中。这些都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要利用好新教材的丰富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读书指导法、演示法、探究法、讨论法等,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4.建立学习档案袋。在档案袋里,主要记录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化学的状况,如记忆哪个化学符号较困难,学习哪些知识点时难以理解和掌握,做哪类练习题时容易出错,探究实验中的得与失,作业完成准确率,测验成绩,学习成绩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习心得体会及思想变化等。化学学习档案袋的建立,促使学生关注、重视并且正确对待化学学习与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对自己学习行为和化学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和反省的机会。

总之,我们ZP中学已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7—8.

[2]陈佩遐.中学教师合作教研的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第10篇

1.师生缺乏互动,课堂作业较少

课堂作业一直是巩固教学的有效方式,通过布置课堂作业,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对其进行有效调整.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作业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但是,从近年来的化学教学实践来看: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化学作业.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来看:首先,教学任务重是其重要方面.知识传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化学老师也一直讲知识传输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新课改后,化学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此,在化学教学中,老师既要对其进行知识传授,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增强操作力度.其次,是教学效率有待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作为化学教育的核心点,在化学授课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质量的提升,还必须保障教学效率,只有充分利用好教学时间,才能保障教学的有效性.而当前的化学教师很少能够做到效率与质量的兼容,在质量第一的环境下,很难提升教学效率.这也是师生互动少,知识掌握力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2.学生压力大,作业多

和课堂作业完全不同的是,大部分化学教师都很注重课后作业,特别是初三的学生.为了确保升学率,很多化学教师都会布置大量作业,校本作业是其最主要的方面.事实上,题海战术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反而出现了物极必反的现象.在全日制教学的当下,学生的白天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在化学作业繁重的情况下,化学与其他学科一起占用着学生的休息时间,导致睡眠不良,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

3.作业把握不当

在新课改实施以来,虽然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学生的教学教育上,仍然使用的是统一的方式,欠缺关注.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自身素质不同,使得学生成绩差异越来越大.也正是因为这种学习差距,面对同样的校本作业,后进生完成起来很艰难,学习好的同学很容易,从而也让后进生逐渐对化学学习失去信心.同时,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在设计初中化学校本作业时还存在问题,作业难易度把握不力,最后对校本作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初中化学校本作业设计的反思

1.提高作业质量,降低作业数量

题海战术是传统教育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一方面对提高学习成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主动改变教学观念,将提高做题质量放到重要位置.在题型设计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题型多样化和学生的思考范围,从而达到提高思考能力的要求.例如,在“应用与练习”中,要求写出2H与O两种符号的意义,并列举了很多碳元素与有氧元素,让其他学生分析这两种元素的存在、相对质量、原子序数与元素符号.之后又要求列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并且认识各种元素.看似简单,实质上是在巩固知识点,让学生熟记元素符号与名称,通过参与“元素翻翻乐”等游戏,提高作业质量,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各个知识点.

2.均衡作业难易程度

从校本作业反馈的信息来看:学生成绩差异造成了作业两端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差异,通过差异化教学,科学设计作业题型与难易程度.将全班学生与作业都分成不同档次,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并且在已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在化学作业布置中,除了有目的、有针对的作业布置,还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方向的练习.

三、结语

第11篇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受原有教学思路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只一味传授知识,死记硬背,不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发展和产生的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束缚在老师设定的方框内。这在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升学率也提高了,但却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不到发展,学生只是一个装知识的容器,这是严重背离素质教育的理念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摈弃“填鸭式”的教学思路和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作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营造创新氛围,善于引导,多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得到释放,视野也开阔了。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一个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二、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开发学生智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对任何事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因此,教师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直观形象生动地把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殿堂,让学生明白化学不但有趣而且很重要,以便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了解和探究与此相关的物质奥秘,从而使他们产生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化学的愿望。

三、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的优势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参与、动脑思考的课堂气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小组实验。在分组实验时,突破原有的教学思路,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在科学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另外,有些实验难以操作或有一定的危险性,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难题。直观、生动的动画设计让学生身临其境,饶有兴趣,既学到了知识,又加强记忆,能力也得到提升。

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重在应用。化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生活,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为关键。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结语

第12篇

1.作业的设计应体现主观性

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在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水平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业设计必须体现学生的主观性态度.当前教育模式需要突破原有应试教育的限制,改变仅注重学生应试能力培养的方式,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业设计因人而异,以学生主观性为设计基础,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概括.重视各个方面素质培养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

2.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实践性

在化学教学中,涉及到众多类型的实验,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理解能力,作业实际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实践.知识体系和生产生活有紧密的联系,作业结合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系生产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作业中找到生活中的原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3.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合作性

在化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实验教学,在学习知识之余,布置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类的作业,与同伴进行合作,彼此间交流,交换意见.让学生彼此间进行交流和互动,在学习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学会交流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设计具有探究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体系有大致的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转变学习理念,从接受知识转化为探究知识,进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究

针对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需要重视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在实践中保证作业的设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下将对个性化作业设计的方法进行分析.

1.开发教材中的个性化作业

初中化学教材是学习的理论基础,教材内容广泛,涵盖的知识面广,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魅力,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以教材为基础,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学到很多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内容,部分内容由于过于生活化,因此对考试成绩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很多教师认为做此类作业是消耗时间,因此忽视该部分作业.其实这些作业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多关注身边的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布置相关习题.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十二单元中学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该课知识.人体必备的六大营养物质分别为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让学生自主探究六大营养物质的特征,并根据自己的实践调调查,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含有该物质的食物及人体中有哪些重要的蛋白质,有什么作用?此类实践类作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能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开发生活中的个性化作业

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联系,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将生活中体现化学知识的案例作为作业,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能仅教给学生基础化学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有透彻的理解.在作业设计中结合课程要求、教材内容及具体情境有针对性的开发个性化作业.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七单元中学到《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在作业布置中需要让学生自主整理燃料对身体的危害,对土壤的危害及对动植物的危害.同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对周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论述.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化学知识,更能对周围环境有更好的认识,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提升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对表现不好的同学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大化学”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在化学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化学作业设计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实践能力.教师要将教材知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结合在一起,保证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例如在初中九年级化学教材下册第11单元中学到《常见的盐》,为了探究碳酸盐和酸的反应,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知识,让学生进行家庭自主实验.让学生取少量的纯碱放入玻璃杯中,取少量的食醋倒入玻璃杯中,观察两者间的反应.利用家里的存在化学现象解决问题,例如家里烧水的水壶里、洗澡的喷头上及饮水机的出水口等存在白色固体,用食醋浸泡一段时间,观察其变化,并做好记录.实践类作业能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能力结合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进行自主实验,考验了学生独立学习和设计的能力,进而开发更多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实现在“做中学”,这使以纸笔作业为主体的作业系统中多了另一种形式,此类实践操作性较强的作业,考验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其次学生间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创造了探究性思维教学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4.个性化复习整理作业

第13篇

轻松的课堂环境不是对学生的放纵,而是在个性张扬中的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成熟而且天马行空,教师如果不加以调控就会使学生的思维脱离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变得难以控制而没有达到互动的效果;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兴奋点,优化学生的生成来引导调控课堂互动,从而引导互动能够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例如,在学习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结合学生爱喝饮料的素材,让学生讨论饮料中的气体是什么?学生都会回答出是二氧化碳;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观察饮料瓶上的说明,上面的表述却是碳酸饮料,从而在学生心中建立了问题:为什么进去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却写着碳酸饮料呢?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产生了质疑,有的学生说这是饮料商的表述错误,应该叫二氧化碳饮料,随着几个学生的附和,所讨论的问题变得有点脱离主题;教师这时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以参与学生讨论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学生通过实验来对表述进行验证,学生转而讨论如何验证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经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和猜想,学生采用了紫色石蕊来验证,通过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发现溶液变红色,说明了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酸,结合学生对酸的认识从而确定了该酸为碳酸,也还了饮料商一个“公道”:称为碳酸饮料是正确的.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成来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正确互动,使得课堂教学高效、实用.

二、利用重点探究,突出互动内涵

课堂互动犹如层层剥茧,要能够逐渐地突出课堂的核心问题才是课堂互动的内涵所在.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引导学生逐渐找到问题的关键,从而由散开式讨论逐步过渡到集中式讨论,将学生的思维慢慢地转向对重点知识的思考上来,从而顺利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利用“燃烧的手帕烧不坏”魔术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了手帕表面的酒精发生了燃烧,教师顺势让学生讨论酒精燃烧的条件?结合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学生了解到了燃烧需要可燃物和充足的空气;但是随着学生的进一步互动,又出现了新的疑问:为什么酒精燃烧完了,手帕不跟着燃烧而灭了呢?根据学生的经验手帕应该是特别容易就会燃烧的,这个实验与学生的经验发生了冲突,这也促进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引发了学生对燃烧条件的怀疑,从而建立了问题的重点:是什么促使酒精能够燃烧而手帕不可以?在学生的不断互动中,学生会发现不同的物质在燃烧时需要的温度不同,就像一根火柴能够轻松的点燃一张纸而不能轻松的将桌子点燃,从而让学生理解了着火点的概念.解释了实验现象的真正原因:酒精和手帕的着火点不同,酒精中的水吸收了酒精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变为水蒸气,而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不会燃烧,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了解了着火点这个概念,掌握了现象背后的内涵.

三、灵活教学手段,提高互动效果

第14篇

学习一门新的学科,入门教育有关键性作用。一旦学生对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尤其要重视初中化学入门教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感受知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初中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了解初中化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对学习初中化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乐于通过学习课堂上的内容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当学生对学习初中化学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学习起来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

二、现在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素材库

教师在教学前要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准备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因素,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搜集有关素材,并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制定合适的教学课件。通过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课件的制作,为初中化学教学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

2.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教学内容丰富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质量,促进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教学情境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与讲课内容相关的自然、生活、社会等情景,让学生在最接近真实情景的环境中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受。通过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应用各个器官了解化学本质、认识化学现象,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化学老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方式播放一些声形具备的录像,激发学生对奇妙化学世界的浓厚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化学与生活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从而对化学知识产生求知欲和探索欲。

(2)突破难点在初中化学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传统方法无法讲解和学习的难题。如果用电脑模拟,则反而会取得比较显著的效果。比如,讲解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氧化汞的分解微观过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设计模拟动画,让同学们在模拟动画形象生动的展示中,清楚地看到分子、原子等微观颗粒分离、组合、变抽象等直观画面无法表达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考

为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让现代教育技术发挥更合理充分的作用应该注意一些应用问题。

1.把握好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

教师应该明确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方式,是信息传递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新课标明确指出:“化学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教学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一些化学实验室不能完全被电脑模拟实验取代。

2.把握质量与容量的关系

第15篇

1.新课程改革的标准要求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学习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是能够使用适当的方法,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初中阶段化学课程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学习.教师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信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将科学逻辑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学会这种方法之后,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的信心,这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学生的主观需要

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正处于智力发育时期,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这时候,教师只要将科学逻辑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就能够利用这种方法更好地进行学习.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复对知识进行讲解,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影响复习效果.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尊重他们的思维情感,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在生活学习上对他们多进行帮助,教授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最终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二、科学逻辑方法在初中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科学逻辑方法主要有分类、比较、归纳等.科学逻辑方法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十分频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逻辑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复习。

1.分类法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分类法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要求将化学知识综合整理归纳,使用分类法可以有效地将知识变得简单、有条理.初中化学的学习主要涉及基础概念知识、基本化学符号、基本的仪器等.知识结构琐碎、零散,但是只要将其进行分类,就能够根据知识结构进行记忆,快速提高复习效率.

2.比较法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比较法是确认各个分析对象的差异点以及共同点的逻辑办法.通过比较的办法可以有效确认事物之间异同点,使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加整体,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3.归纳法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归纳学习方法是将需要研究分析的事物特点、性质进行概括总结.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