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文化对比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西文化对比论文

第1篇

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文化对比教学理论的使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随教学内容、学生反馈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而适当调整。总的来说常用的有教师直接对比法、按教学反馈对比法和激发学生主动对比法三种。

1教师直接对比法

比如在讲到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时,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一介绍柏拉图的生平、思想体系和对后世的影响就会显得枯燥乏味。笔者在谈论到这部分内容前会布置学生查询和阅读中国古代圣贤孔子的资料,在课堂上教师主要介绍柏拉图,当遇到其经历或者观点上与孔子有契合处时会邀请学生讲解有关孔子的相关内容。譬如笔者提到柏拉图在早年时期曾旅行至埃及、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最后苦于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开办学校向青年们传授他关于道德和政府的理论,他所创办的“学园”成为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这时学生已通过前期准备了解到孔子的经历,他们能够指出孔子在一生中花极大的一部分时间来周游列国,在从政失败,没能找到赏识他建议的君主后从事教育兴办私学,开创中国私学之首。学生们此时会惊异于东西方两位先哲在经历上惊人的相似,因此对了解柏拉图思想表现出强烈的愿望,教师这时由浅入深,在学生建立了对柏拉图初步了解后引入较为难理解的这位哲学家的思想体系,笔者从两位先哲对人之本性的观点开始,学生通过提前阅读了解到孔子认为所有人本质上是善的,或者说经过教化后可以成为善的。笔者在此解释柏拉图与孔子思想的迥异,柏拉图认为大多数人容易被暴君或贪欲欺骗,因此他们需要被控制,而掌握控制权的人,即“护卫者”能懂得普遍的真理[3]。孔子强调的是广泛的人类行为,他的中心思想是“仁”,即各种美德,以及由此引出的一套修身达人的伦理观念和道德教化的政治观念[4]。而柏拉图则强调受过精心教育的统治阶层的行为。通过解释在人性看法上的差异,教师进一步扩展到他们各自对理想政府和社会规范等方面观点的不同,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课堂讲解中扮演一定角色能够加强他们对目标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课程中师生的积极互动改变了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孤立学习的方式,将死板的教师“一言堂”变为轻松活泼的“中西文化历史小型研讨会”。

2按教学反馈对比

除了邀请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进程中和教师一起通过中西方对比探讨西方文化发展的特点外,教师还应该时刻密切关注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反馈。当学生表露出对某些历史现象的发生表示不解时,教师应该认识到这样的原因往往是由于中西历史发展上造成的文化差异构成了学生理解的障碍。笔者在开始讲授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首先介绍古罗马在进入帝国时期后从公元一世纪后期到西罗马灭亡的三个多世纪内绝大多数皇是非正常死亡,这些贵为皇帝者的结局均十分悲惨,他们或被敌军杀死,或被自己人杀死,抑或因绝望于别无选择而自杀。学生对此表示非常惊讶和不解。这时教师应适时指出学生们之所以感到困惑是因为这一阶段的罗马皇帝与我国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的命运千差万别,因此文化教学中初步的自身文化和目标文化的对比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进一步对比说明古罗马帝王和中国皇帝主要的差别。首先,皇帝的出身和人选不同。罗马帝国的元老院、禁卫军和军团互相倾轧、不择手段的把代表自己利益的人推上皇位,内战由此频仍爆发,国无宁日。政局混乱导致皇位的风雨飘摇,帝王如同走马灯似得更换。因此,对每一位罗马帝王来说时刻都是危机四伏、性命攸关[5]。而中国从夏朝的禹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到秦朝时确立了延续整个封建时代的帝王世袭制,这种世袭制通常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方式。虽然无法保障候选人有做明君的资质,但这一制度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皇位的平稳过渡和朝代的稳定[6]。因此与古罗马历史相比,因为争权夺位导致皇帝的非正常死亡在中国历史上是较少的。在解释完皇帝来源不同后,教师可扩展到皇帝权力方面,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古罗马皇帝和中国皇帝,比如把开创罗马帝国时代的屋大维和确立封建帝制的秦始皇进行对比说明。通过教师及时的讲解和阐释引发学生对目标文化的反思,能够提升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客观分析能力。

3激发学生主动对比法

第2篇

[关键词] 东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 对比研究

一、大众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以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为根本目标的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代表知识分子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工业化背景下由消费意识引导的、以普通大众为指向的通俗文化)。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的大众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异军突起,在今天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增强的大环境下,关于大众文化理论尤其是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更加成为焦点。

大众文化建立在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上,反映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思想、体验和感悟,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商品化和娱乐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借助大批量生产、面向大众传播,使大多数人形成一致的生存方式和趋同的需要并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最终在趣味、意义、信仰和价值上共享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二、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 (Frankfurt school) 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西方国家的文化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对大众文发表见解。但总体趋势是我国学者更多地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持“拿来主义”,以启蒙者身份自居,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单横移,用以批判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理念,必然由于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差异产生西方理论的语境脱离,带来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错位。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出补充或反对声音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葛兰西(Gramsci)费斯克(Fiske)、旅美华人徐贲等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新思路。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意义重大。任何一种体制下、任何一种文化下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众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于大众文化的正确界定、预测、和建构、改造对于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大众利益与幸福的人文关怀等意义重大。既然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实际是属于非大众的文化精英,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精英们完全可以在引领大众文化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的事业上起到精英作用。其次,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下对于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当代文化研究与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他人为镜,知己知彼。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带给我们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出现某些弱势文化趋同于强势文化的现象,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大众文化向东方的辐射,对于应该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者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探究本土大众文化的发展格局,并对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走向及内部规律进行破解,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抗争西方大众文化的霸权话语,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并最终服务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根本目标。

现今,我国对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判中,有忽视社会、历史与文化差别,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的现象。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第二,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和独特功能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本质内涵的深层次发掘,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主要是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理论上的不足。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区别。

西班牙文学理论家乌纳穆诺在其《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向一个人建议他应当成为其他的某些人,就好像是向他建议说他应该停止成为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必须守护他个人的人格,而如果他愿意改变他的事项与感觉的模式,这也只是当这一项改变能够进入他精神世界,这一项变动必须发生在他个人的连续体之内。”其核心在于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坚持本我文化、思维模式的固守性,如果想要对之进行渗透、引导,只能以进入其精神内核的形式和强度促使其自我潜意识的革命,通过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大众文化个体精神世界。

基金项目

横向课题: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主持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 马丽娣

资助单位:锦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 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3] 大众文化教程,陶东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Raman Selden, Practicing Theory and Reading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第3篇

(一)相同的动物形象表达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动物形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有可能会截然不同。比如说,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两者都是出现在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大型动物。在西方社会中,“dragon”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非常凶恶、残暴,是邪恶的代名词。在现代英语中,“dragon”通常指代凶暴之徒,同时也可指,比如:dragon’s teeth(相互斗争的根源),dragon’s pond and tiger’s cave(龙潭虎穴),chase the dragon(吸毒)。另外,西方把凶暴、泼妇般的女人称为“dragon”,如She is a real dragon.(她是个母夜叉。)而在中国,“龙”这一动物蕴含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形象。有关“龙”的形象,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图腾形象。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开始从事生产活动了,这使得他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先民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他们模糊地猜测:应该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神物主宰操纵着整个自然界。“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理解,也就从这个时期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灵动物;“龙”更是作为古代皇帝皇权的象征,如皇帝上朝坐的“龙椅”、穿的“龙袍”等。因此,在中国,“龙”是一种吉祥、喜庆的文化形象,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膜拜。

(二)不同的动物形象表达相同的文化内涵

处在中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只有一小部分汉英动物习语,它们的动物形象相同并且表达相同的文化信息。如在汉语习语中,“蜜蜂”往往代表了勤劳与忙碌;“鸟儿”象征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狐狸”,顾名思义,就是狡猾奸诈的意思。同样,在英语动物习语中也有相同的表达,如:as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as free as a bird(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as cunning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奸诈)。以上所列这些例子,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动物的特性,同时也传达了相同的文化内涵。尽管如此,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性,大部分英汉动物习语会引用不同的动物形象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被赋予一种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勤勤恳恳、性格倔强的动物形象。因此,在汉语动物习语中,有关“牛”的习语也不在少数。如:“力大如牛”比喻人的力气很大,“老黄牛”赞扬一个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而在西方人的文化意识中,“马/horse”是一种具有力量和速度的动物。较之“牛/ox”,“马/horse”被赋予更多的寓意。因此,就出现了这样的英语习语:as strong•30•as a horse(力大如牛),work like a horse(老黄牛)。另外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是汉语的“虎”和英语的“lion”。在汉语中,“虎”被看作是百兽之王。因此,“虎”也就被人们赋予了威武、勇猛的动物形象,如“猛虎下山”“卧虎藏龙”“如虎添翼”等。而在英语中,“lion”取代了“虎”的地位。英语中有关“lion”的常用习语有: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asbrave as a lion(勇猛如虎)。

二、动物习语英汉对比所反映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通过对以上英汉动物习语的比较与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来探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

任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自然地理坏境。每种文化都因地域、气候、环境等的不同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心理和思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长期生活在某个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人们对于他们所处的周围环境会有一个心理适应性。中西方国家,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造就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人们主要靠农耕劳作来获得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而“牛拉犁”则是农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劳作方式。这样一来,“牛”这一动物就和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了,于是创造了许多有关“牛”的习语,如“小试牛刀”“风马牛不相及”“吹牛”“牛头不对马嘴”等。从反映农耕生活的电影、电视以及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牛一直在默不作声、毫无怨言地拉着犁来来回回翻新着田地。所以,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牛”就是一种力气大、任劳任怨、勇于奉献的动物形象。在汉语习语中,人们通常用“老黄牛”来称赞一个人脚踏实地、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另外还有“力大如牛”“牛脾气”“孺子牛”等表达。而西方国家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别很大,就英国来说,它是一个四面临水的岛国,多山地,不适合进行农耕活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海洋和水域密切相关。英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四面临海)和自然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孕育了发达的捕鱼业和畜牧业,这也对英语习语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英语中与鱼有关的习语随处可见,如:dull fish(枯燥乏味的人),big fish(大亨),fish in the air(白费力),neither fish nor fowl(非驴非马),fish in troubledwater(浑水摸鱼)等。

(二)的差异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对文化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佛教(Buddhism)、道教(Taoism)和儒教(Confucianism)的影响。一些汉语习语也深受这三个教派的影响,如,当人们遇到今生今世无法回报的大恩大德时,会说“来生做牛做马来回报你的恩情”。“牛头马面”“人面兽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习语也反映出了中国的。另一方面,以基督教为主的西方国家,人们深受《圣经》、耶稣基督的影响,也出现了许多这方面的习语,如: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man without religion is a horse without bridle(人物宗教犹如马无笼头);The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江山易改,本性难移);lion in the way(拦路虎);separate thesheep from the goats(明辨好坏)等。再如,英语习语“aspoor as a church mouse”用来形容某人一贫如洗、非常贫穷。因为教堂是教徒们进行宗教活动的庄严肃穆的地方,没有人在这里吃东西,自然也就没有食品储藏室,老鼠想在教堂里找到吃的东西,根本就是枉费心机,所以有“穷得像教堂的老鼠”这一表达。

(三)风俗习惯的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反映了该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于政治、经济、、文学作品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在风俗习惯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的特色。首先,从饮食习惯上来看,中西方传统饮食习惯截然不同。在中国的饮食习惯中,羊肉在许多地方都很受欢迎,所以就出现了很多跟“羊”有关的习语,如“羊肠小道”“挂羊头卖狗肉”“羊毛出在羊身上”“羊质虎皮”等。而临海、温暖湿润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西方国家发达的捕鱼业和畜牧业,因此西方人偏爱鱼类、牛肉、鸡肉等。并且在西方国家中,鸡肉是最便宜的一种肉类,牛肉是相对较贵的一种。因此,就有这样的习语:sell chicken’smeat by hanging ox’s head(挂羊头卖狗肉)。此外,还有chicken-hearted(胆怯的)、walk turkey(前后左右颠簸)、asred as a turkey(因生气而满脸通红)等。其实,从宠物习俗上来看,由于各个民族的差异性,宠物文化也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中西方都有养狗的习惯,但是对狗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狗”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动物,被人所鄙视,因此就出现了相关的习语“狗腿子”“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汉奸走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人急造反,狗急跳墙”等。而在西方社会中,“狗/dog”被看作是人类忠实可靠的朋友,尤其是那些独居的老人,更加看重这份特殊的感情,甚至把“狗”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于是就有了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has its own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top dog(优胜者)等表达。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点,可以通过中西方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方式看出。通常情况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直观的、具体的模式;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倾向于理性的、抽象的模式。换言之,中国人喜欢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比较抽象的东西,而西方人刚好相反。比如说,英语习语“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就与汉语中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着相同的文化含义。汉语中用“虎穴”和“虎子”两个具体可观的意象来表达这一抽象的概念。

三、结束语

第4篇

【论文摘要】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应有机地结合起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和英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此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一、对文化的界定

文化或文明是人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所拥有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其他能力和习惯的统一整体。(Tylor, 1871:123,转引自陈申,1999)

根据不同的标准,文化可有不同的分类。Allen和Vallette (1977:325)把文化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大文化”指一个 民族对文明的所有贡献如艺术、音乐、文学、建筑、技术、科学发现和哲学等。“小文化”是一个民族总的生活方式,比如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政治系统等。具体地说就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举止行为,包括:人们吃什么,怎样谋生,组织社会的方法,对朋友及家庭成员的态度,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达同意和不同意的语句,必须遵守的制度等。

二、文化教学的孟要性

长期以来,文化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学生学好语法词汇等知识就能在高考中取得较高分数。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基本是以应试为主导而文化渗透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总结其原因如下:(一)英语教师认为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在完成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再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二)教师缺少合适的文化教学资料,他们认为自己对西方文化了解得不透彻而且缺少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三)学生认为文化知识的学习是浪费时间,他们更愿意把时间用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

然而,高考中亦不乏对学生文化知识及跨文化能力的检测,日常生活中也屡见因相关文化的不熟悉导致交际失败的例子。这就提醒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能仅局限于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等的教授,还要辅以文化教学,因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不是与听、说、读、写并列的第五种技能。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Kramsch ,1993:217)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生应熟悉我国社会生活,能用英语介绍祖国文化(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3)教师应把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显性教学活动、隐性影响和中西文化对比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Chen, Wang &Cheng, 2004:46)

三、中西文化对比的孟要性

不同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环境、政治制度、习俗及价值观而导致不同的文化特征。保菲,2007:48)而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障碍大多来自于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间差异的不了解。(刘长江,2003:18)

邓炎昌、刘润清(1989:2)指出“由于文化差异,严肃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哄堂大笑;无恶意的话可能会造成不愉快;外国人说的笑话可能会使我们不知所云。”张晓燕(2003:33)认为外国人可以原谅中国人语音、句法等方面出错却不能容忍其文化交际错误。比如,中国人习惯上问的“你吃饭了吗?”,“干什么去呀?,”“你多大了?,”“结婚了吗?”等问题。会使西方人感觉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因此“增强高中学生对目标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理解是极其重要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对于不同文化群体进行理解认同的最有效的时期。"(Robinson,1985:48)

四、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

近年来,中外许多语言学家和教师就文化教学的策略作了研究,提出诸如“文化胶囊”、“文化申”、“文化同化”、“文化插曲”、“文化岛”等方法。

本研究采用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对某中学高一两个班(控制班和实验班)进行了研究。控制班沿用任务型教学法,实验班采用中西文化对比方法和任务型教学法。并运用测试、问卷调查、课内外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

两种文化对比的方法如下:

(一)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文化内容进行中西对比。

比如第五单元涉及电影,笔者为学生放映了《一个都不能少》、《英雄》、《夜宴》、《天下无贼》、《侏罗纪公园》、《大白鳖》等中外电影。同时组织学生对张艺谋、冯小刚、Steven Spielberg}成龙、章子怡、刘德华、Meryl Streep .Keanu Reeves等中外导演和演员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第十二单元涉及文学艺术,笔者引导学生就达芬奇、樊高、毕加索、齐白石、徐悲鸿等中外著名画家的人生经历、著名作品及绘画风格等进行了比较与对比。

总体来说,中西文化对比的方法主要用于新单元的导人并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结合。其宗旨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其艺术鉴赏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跨文化意识。

(二)每两周进行一次中西文化对比讲座。

内容主要包括中西词汇、习语、习俗的比较。其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更好地与说英语国家的人们交流。

(三)为学生放映中外名著名片。

如《乱世佳人》、《出水芙蓉》、《魂断蓝桥》、《泰坦尼克号》、《罗密欧与朱丽叶》、《卡萨布兰卡》、《哈里波特》、《与狼共舞》等。其宗旨是向学生呈现直观的中西文化材料,强化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Herbert (1989:582)指出“适当选择使用电影录象,能潜在地提供目标语言及文化的深层知识,这仅次于与目标语言使用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第5篇

具体实施措施笔者把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环节分为课堂讲授、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和课外作业等多种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情景教学课,双语运用专题讨论课,双语运用专题辩论课,中西文化比较研讨课。情景教学。中西文化比较双语课程呈现情景模拟系列训练时,设定多个文化场景,分别组织学生进行实训,由此形成系列训练。通过实训,学生从中西方文化不同角度进行双语呈现的表演演示,进而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中相关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表演中英语与汉语的比例为1比9。文化表演内容用英文,理论阐述用中文。双语运用专题讨论课。选取一些专题内容,如,中西方建筑文化,中西方艺术,中西方宗教文化,中西方思维方式等,让学生提前做好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师做好课堂策划。在讨论中,教师用双语教授学生文化专题的精髓,并与当前文化现象紧密结合,提出若干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用中、英两种语言参与课堂,提出自己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并作出对比。讨论中双语的比例为5比5。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描述用英文,而文化的引申与思考则用中文。双语运用专题辩论课。选取若干具有可辨性的专题,如,中西方教育差异,中西社会规范体系等。教师先用双语传授基本知识,然后给出辩题,让学生课下收集资料,为辩论会做好准备。辩论课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辩论总结陈述部分用英文,自由辩为中文。在双语的辩论中让学生对某一文化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更全面地了解他国文化,深入思考本国文化。中西文化比较研讨课。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同学课下撰写小论文,确定一次课,进行研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其论文的基本观点。论文写作采用中文,阐述语言使用英文。除此之外,笔者还采取了提纲下自学,分组集中,课内实践,课外实践等方式按照一定的中英文的比例进行授课,以期实现此课程的双语教学理念。

二、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在双语教学模式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其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对很多文化现象有了深刻认识,如,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的文化传统,如何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学生通过客观平实的剖析,从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以及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等诸多层面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再解决“中西之争”以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问题。英文的使用使得老师、学生都要去查阅原版资料,同时要用另一种语言的思维习惯来进行对比,更彻底使用对比的方式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现在有很多院校都与国外有着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交流,或与国外院校合作办学,这为教师带来了进修或考察的机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和专业水平,也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利用这些条件,可明显提高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三、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受许多客观与主观条件的制约,主要体现在:第一,教材缺乏。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较好的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双语教材,老师只能查阅各种单语版本的教材与参考书,然后经过教师的组织与加工,变成双语授课材料。这样的讲义系统性、科学性、逻辑性自然比不上很多单语教材,而且理论深度也不够,在指导学生深度比较方面就捉襟见肘。第二,学生英语水平制约。学生的英文水平,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较差,使得双语教学理念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准确、流畅地叙述完某个文化现象,更无法用恰当的语言对其进行评价。老师上课英文讲得多,学生就会听不懂,进而听得不耐烦,思想就不能集中,老师必须又用中文赘述一遍,影响了教学进度。第三,师资匮乏。合格的双语教师是双语课能否很好实行的关键。而目前全国各大院校的双语教师均较匮乏,很多高校都是用英语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担任双语教师。英语教师英语水平高,而专业知识薄弱,专业课老师专业基础扎实但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第四,双语课和双语教学理念不统一。至今学术界对双语教学及双语教学实施的意见仍不一致。即使是在较早实行双语教学的北美一些国家,对于双语教学的批评也是不绝于耳。在此种情况下,双语理念的实施更是举步维艰。

四、解决措施

第6篇

国内很多研究和教学工作者都认为有必要在中国学生英语写作课上引入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增加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李卫清曾在《思维方式与英语写作》一文中提出,在打稳、打牢、夯实语言的同时,如何多侧面、多渠道、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学生有意识地理解、接受异族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消除自己对文化差异、思维差异的误解、尽量避免汉语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李卫清,87-93)与传统的写作方法对比,刘华指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语法正误,或单纯教授英语句法、篇章结构的特点,而应把英语写作这一文化行为置于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中,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思维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语言特色(必要时,要进行一些专题讲座),以加强文化导入的力度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中国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在写作教学中,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逐渐转换思维模式,或至少限制中式思维在英语作文中的体现。(刘华,61-63)国外一部分二语写作的研究者也提出了文化比较的重要性。Rivers认为在写作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注意该语言的语意的区别差异(semanticdistinctions)和句法结构(syntacticstructures)的运用,还要让他们适应该语言思维表达的逻辑方式以及掌握段落展开的模式的不同,甚至包括写作的风格等等都要他们学会与之适应。(Rivers,317)而Atkinson更进一步讨论了如何把二语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融入二语写作课堂中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Atkinson,49-63)

2设计与方法

2.1实验对象

本实验随机抽取英语系一年级随机分班中的一个班作为实验对象,人数为40人左右。另随机选取一个班为比较班,人数要求相同。

2.2设计

实验采用前测、后测定时作文的方法。作文限制时间相同,作文类型相同,作文要求相同。前后测的作文由同一教师评分。实验进行20周,约为一学期。实验班和比较班由同一教师采用相同教学方法授课。在实验班增加有关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具体活动包括:1)制定课外阅读书目,分组阅读,以书中所论文化现象为讨论主题,每周一次组织课外讨论,每组轮流做host,时间为60分钟。2)课堂report,每周一次,每次由2人(班内随机组合)作10分钟左右的report。Report的内容可以参考以下书目,或者由学生自己查阅,在做report前一周征询教师意见。教师务必确保report内容的连贯、非重复性以及一定的理论价值。参考书目:1.徐行言主编,2004,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张从益等,编著,2004,AComparativeStudyofWesternandChineseCultures,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3.郑春苗著,1994,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2.3步骤

2.3.1前测

实验班和比较班同时进行时限60分钟的当堂作文。作文要求可参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两个班级作文要求完全相同。

2.3.2实验

实验班和比较班其他课程完全一样。实验班学生分为20组,每两人一组。在活动1,即课外阅读输入活动中,每组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挑选的阅读书目中有关文化的内容,提出讨论主题,组织讨论,并邀请教师参加点评。在活动2中,即课堂report,一人搜集中国文化,一人收集英语国家文化。每周一次,用课前10分钟作report。实验持续20周,约一学期。

2.3.3后测

实验班和比较班同时进行时限60分钟的当堂作文。作文要求完全相同,且作文类型与前测相同。

2.4结果评论

2.4.1实验班前后测结果评论

对实验班前后测结果采用t检验,可以得出前测和后测是否差异显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阅读和语法水平均有提高,这也可能是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原因。所以,为了检验文化阅读及中西文化比较report是否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显著效果,还需要进行其他分析。

2.4.2实验班和比较班后测结果评论

利用方差分析对实验班和比较班的后测结果检验,即可以得出实验班和比较班差异是否明显。如果差异显著,即可以得出文化阅读和中西文化比较report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显著效果。

3结语

第7篇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第8篇

You Hongyan

【论文摘要】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常把英汉文化等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在理解方面造成了许多误区,阻碍了外语水平的提高,影响了教学效果。语言、文化和社会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语言的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刘道伍. 汉英文化对比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池州师专学报,2001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习得;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平衡与对等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EdwardSapir(2002)曾经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英语作为西方语言的代表,带着国际语言的通行证,乘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向着东方古老国度长驱直人,一路卷着“英语热”的狂潮,源源不断地将西方文化输送到了中国,并以语言所特有的穿透力给中国的民族语言与文化注入了异族成份。

如今,英语及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汉语语言的使用及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带来重大变革。今天的中国人,可以身着西式服装,手捧代表爱情的玫瑰,在情人节(SaintValentine’Sday)的派对(pany)上向情侣表达爱意。

在亲朋好友的生日宴会上,人们吃着具有西方色彩的西式蛋糕,唱着西方传统的生日歌(HappyBirth—daytoYou),没有了寿桃、寿糕和寿面,看不出一丝中国式生日的痕迹。更令中国古人难以预料的是,中华民族延续了数千年的“红白喜事”风俗,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已今非昔比,面目全非。人们已不再遵循红与白的界律,而纷纷效仿西式婚丧嫁娶的风俗。可见,西方文化的入侵已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将面临极大危险,甚至有被完全异化的可能。当然,造成这一危险局面的因素很多,而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作为“英语热”狂潮的弄潮儿——大学英语教学。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文化现象

大学英语教学是我国英语语言技能习得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平台。现阶段,我国各大专院校针对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语言习得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参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但课程中充斥着大量反映西方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各类语言材料,而与中国有关,反映中国文化的英语资料可谓凤毛麟角。不仅如此,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介绍。杨杰瑛(2003)在其《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人》,就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林汝昌先生(1996)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人分三层推进的文化教学思想:(1)讲授目的语的语言结构知识,消除外语学习中影响理解和使用的文化障碍,重点是导人有关词汇的文化因素和有关课文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2)较为系统地导入相关的文化知识,根据每篇课文或每册书的内容,归纳出能涵盖课文或全书内容的文化框架;(3)导人更为广泛的文化容,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哲学传统,即综合与概括一种文化的社会模式及其价值体系的文化表现形式。可见,为了全面准确获取英语语言技能,我国英语界已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导人提到了极高的意识日程,并在研究与教学中付诸实践,这在无形中为英语语言传播西方文化又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使得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

当然,语言与文化互为一体,相辅相成。英语教学不可能游离于文化之外,2004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后文简称《课程要求》)在“课程设置”中说明:“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如果只放在以单一西方文化构建的语境中进行,那么,根据文化迁移理论(陈莉萍,2001),中国大学生的本族文化特质将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与同化,并在英语学习实践中趋附“亲西方”的文化倾向。

“亲西方”的文化倾向对中国大学生传统民族价值观的培养十分不利。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当我们看到指代中国航天员的英语词汇“taikonaut”出现在西方媒体时,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当听到有关北京奥运会的英语报导时,我们同样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然而,这些有关中国及中国文化的语言资料在现今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缺失,致使积压在中国学生心底的传统文化沉积和火热爱国热情,在英语习得过程中,无从展示和表达而表现出异常压抑与郁闷。当看到《新编大学英语》(第四册)中由美国球星卡尔-马龙(KarlMa—lone)描写的文章AthletesShouldBeRoleModels时,对其中所提及的令许多中国球迷耳熟能详的大牌球星,如查尔斯·巴克利(CharlesBarkley)和迈克尔·乔丹(MichaelJordan)等,我们除了对其报以崇敬与羡慕外,一种本能的民族自豪感却在每一个中国读者的心底隐隐作痛。中国也不乏星级的体育明星,姚明、刘翔、李宁、邓亚萍等等,这些令中国人感到光荣的明星尽在眼前,关于他们的英语资料也唾手可得,可为什么在中国大学英语教材中却无从查找?一个既不是学者也不是专家的普通美国球星所写的普通文章,在中国却被作为经典带人大学英语课堂,让中国大学生字斟句酌地拜读,品味美国人的光辉与荣耀,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悲哀。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一方面,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大学生,身为国家栋梁之才,将来既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也是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同时还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当这些未来的治国先锋站在国门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中一味追捧西方文化,而对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谈及,这将是每个中国人所不愿期待的一幕。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亲西方”文化导向已给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观念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中西文化对等交流教学模式的建立

根据《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目标突出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即英语教学应最终服务于学生的语言交际,而文化交流是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正如《新编大学英语》(第4册,2005)前言所称:“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媒介,而且思想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因此,在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表达、传播本国文化的能力。”

据此,在学生英语语言交际中,中西文化间应保持对等关系,即二者的含量及地位相等,如用数字表示,应是1:1的比例,而且这一平衡比例应落实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教材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程晓堂,2002)“教材是开展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什么样的教材最适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及如何编写科学适用的大学英语教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课程要求》(2004),“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也是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重要理论依据。据此,我国近年出版了大量关于英语专业和非专业的英语教材。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广大学生,目前各大专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包括《新编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等。如果从传授语言技能角度来看,这些无疑都是深受普遍欢迎的好教材。但从文化视角来看,上述教材普遍存在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严重问题。笔者对现行最具影响力的三套大学英语教材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所含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的比例非常小,参见下表:

上表显示,三大英语教材中,中国元素的缺失情况相当严重,各类教材所承载的语言内容大都源自英美国家,体现的是西方文化,而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中国大学生,代表的是中国文化,两个代表不同文化的教学主体在实践中相遇,并发生碰撞,由于教材中国元素的缺失,以及学生特殊成长阶段的可塑性心理,致使西方文化随同英语语言一起传输给中国大学生,随着学生语言技能的不断提高,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文化必将对学生的本族文化产生迁移作用,并对后者带来巨大影响。

因此,为了保持语言习得和文化传承间的平衡关系,以及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对等地位,大学英语教材应按相应比例增加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英语语言材料,正如(1997)所言:“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

(二)课堂教学

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所用教材中国元素的严重缺失,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也存在明显“亲西方”的不良现象。课文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词语讲解等无不围绕西方文化而进行。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只以传授目的语的语言技能为己任,缺乏培养学生语言文化双向对等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势必在课堂教学中陷入“一心只围西方转”的尴尬境地,并给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带来不良影响。为改变英语教师只顾目的语语言技能传授而不顾本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现状,大学英语教学相关部门及任课教师应按中西文化平衡比例调整和改造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1.相关知识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是各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顾名思义,相关知识补充指的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目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偏重语言技能的传授以及英语教材中的“亲西方”文化倾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限于语言知识的增加,或限于文章作者生平简介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介绍。尤其是后两类的相关知识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英语教学的西方文化内容含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比例失衡情况更为严重。

实际上,相关知识补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利用得当,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一剂良药。针对大学英语教材中语言资料的西方化特征,任课教师可就文章主题、内容情节、历史背景、语言结构等,通过对比法、文化旁白和同化法等(杨杰瑛,2001),按一定比例,增加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相关知识,以求得课堂教学中的中西文化比例平衡。

2.中西角色交流.

中西角色交流主要适用于由外籍英语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英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中国执教,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地道、原版的英语语言,极大方便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另一方面,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作为西方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无意中向中国学生传播着西方文化。目前,由于教学双方文化意识的缺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是在单一文化语境中进行,致使外籍教师借助西式语言资料向中国学生传递来自西方的文化信息和基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

为改变这一现状,由英美外籍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从文化层面,按对等平衡原则组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其中,中西角色交流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一个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代表中西不同文化的教学双方,以语言技能实践方式进行现场文化交流与对话。假如课堂教学的主题是西方节日,那么外籍教师就可被视作了解西方节日的专家,中国学生便可通过课堂语言交流方式从其身上学习掌握有关西方节日的各种知识,而外籍教师也可把中国学生看作精通中国节日的专家学者,在课堂语言交际中向其了解中国节日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虽然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材料饱含西方文化特征,但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师生语言交际却涉及了浓郁的中国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国元素的不足,进而达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西文化的平衡与对等。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

1引言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都是以语法教学为主,很多人学了十来年英语,最后发现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虽然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却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与之相提并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一片空白,以致于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经常会遇到很多困惑,比如说想与外国人交流,却找不到正确的话题,甚至与该语言国家的人交往时屡犯文化错误,导致交际失败。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特定的文化。了解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相关语言。因此,学习英语,也应该学习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利于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

2中西文化差异

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中西文化差异的几个例子:

(1)隐私:中国人彼此了解的事情越多,关系似乎就越亲密,而美国人却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亲也不能过多地询问自己的私事。西方人很重视“个人隐私权”,不喜欢别人问有关个人问题,象年龄、宗教、收人、婚姻等。

(2)谦虚: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因此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Here’Ssomethinglittleforyou,it’snot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very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

(3)地点:中国按照从大到小的规律,西方按照从小到大的规律。

(4)礼物: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

(5)邀请: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受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

(6)告别:英语常说“Goodbye”或“Solong”,汉语则除了“再见”外,主人还会说“慢慢走”、“小心点!”或“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若用英语说:“Pleasewalkslowly或Becareful或Takecareofyoursel~’则外国人听了会感到困惑:难道走快了就不礼貌吗?在此场合主人只要说“Byebye”或“Thankyouofrcoming”或“Seeyounexttime”就很得体。

3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原因或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某些语言的表面含义与在实际交流中表达的含义可能不同。老师在讲课时,只有让学生明白了相关的文化,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可以说英语和汉语不仅只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字,它们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如果不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在日常交流中,就可能因不懂某些单词或句子的深层含义而引起误会。所以要通过多途径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例如:

3.1词汇的理解

单词是英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首先应了解单词的文化含义。比如inpidualism这个单词,字面意义是“个人主义”,在中国人眼里,这显然是个贬义词,而在美国人看来,inpidual—ism是积极的,它强调个人的主动权和独立性,甚至是隐私,应该受到尊重或保护。显然,这个单词在美国人眼里表达的情感与我们字典里查到的意义相差很大。

3.2日常用语的运用

在日常的交际用语中,也存在文化差异,我们合理的运用,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很多英语教师在讲课时会告诉学生,中国人和讲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不一样。中国人见面常礼貌性地问“你去哪儿?”“你吃饭了吗?”而美国人会把这种问候看成是打听他的隐私。他们的招呼语是纯问候型,而不用给出具体的答案,如“Goodmorning”“Goodatfernoon”“Goodevening…‘Howa_reyou?,,“HOW’Severythingwithyou等。又如:在致谢语中,中国人在致谢时常用“辛苦了”、“累了吧”、“麻烦了”,而英美人在对予自己帮助的人表示感谢时直截用“Thankyou”。或因感谢程度不同,说“Thank you very much”、“Thanksalot”、“Manythanks”。在对感谢进行回答时,汉语常用“不客气”、“不用谢”,而英语中常用“Youarewel—co m e”、“Notata11”、“It’smypleasure”,千万不能说”N0thanks”。如果不了解这些常识,我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就会出现用语错误。

3.3中英谚语的对比

谚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许多谚语都无法在另一种文化中直接寻找对应语句,而是需要通过意义的领悟和文化的理解来进行相应的翻译。中国的一句俗语“望子成龙”,中国人翻译成“Chineseparentswanttomaketheirchildrendragons.”西方人他们会觉得很惊讶和奇怪,因为在西方人眼里,“dragon”(龙)是与“devil”债鬼)相提并论的,象征着灾难和凶恶,这主要是西方人不懂中国的历史,“dragon”(龙)代表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但中西文化中也有很多共同的内容。如Nopains,nogains.(不劳而获);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liveandlearn.(活到老,学到老);Don’tiudgeapersonbyhisappearance.(不要以貌取人);outofsisht,outofmind.(眼不见,心不烦)等等。

3.4肢体语言的体会

肢体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另一重要工具,也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不同国家的人同一肢体语言表达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中国人可用伸出手,手掌向下挥动的方式招呼别人走过来,而在美国,这是唤狗的手势。竖起大姆指,在中国表示称赞,澳大利亚人却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可见,要想用正确的肢体语言与其它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也必须体会这些国家的肢体语言文化。

4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直接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交往也不断加强,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也越来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长期以来的语法教育、哑巴英语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现在的英语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但由于文化的影响,学生仍然不能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毫无障碍的交流。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在语法教学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中西文化的教学。英语教学如果能将文化的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有利于认知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从而奠定相互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用正确的语言与西方人进行正常交流,减少用语失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11篇

摘要:

许多学者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做出过研究,表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文章首先论述了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然后对高职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除了是门语言基础课程以外,也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对其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但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仍然“没有可以依据的完整的文化教学大纲”[1],对于英语课堂中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讨论尚在宏观层面。本文旨在分析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1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足够完成日常英语对话。但是,当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时,常常不知所措,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究其原因,正如张友平指出:“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和母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熟稔与思辨。”[2]英语对高职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而对英语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学生能否利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1.1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记录和反映文化;文化也在方方面面影响和塑造着语言。Nieto指出:“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3]同样,Samarar也提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他们相信,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语言表达和象征着文化,是文化现实的形象体现。”[5]因此,语言与文化是共生关系,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定会面对目的语文化问题,而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定会触及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文化通常被分为两类:根据LEE[6]的定义,较为明显的文化因素如节日、习俗、历史、地理等被称为CulturewithaBigC;而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下的因素如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则被称为CulturewithaSmallC。这种分类的好处是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

1.2学习需求和兴趣

不同于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育重视英语与职业行业的结合,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应用到商务、外贸、展会等行业中,一旦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理解不足,容易造成沟通上的偏差和误会,影响业务的开展和完成。因此,从人才培养和与职业接轨的角度看,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文化教学十分必要。另外,兴趣是重要的学习动机。据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十分浓厚[7]。而且学生对关于西方国家政治、地理、节日风俗等文化知识显示出极大热情,报读相关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也常超出预期。可见,高职学生不仅在工作、学习层面需要英语文化知识,在情感上也十分愿意学习相关内容。

2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由于文化的定义过于广泛抽象,英语学习过程中又缺乏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氛围,在实际课堂上,文化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可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2.1适度引入文化理论

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抽象概念。在讲授、分析和讨论文化现象和知识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而一些学者对文化的阐述和理论则正好可以给文化教学提供帮助。如有关“冰山理论”的文化:位于水面上的冰山可以看作语言、食物、服饰等明显可见的文化范畴,只占文化的一小部分;而位于水面下的冰山则表示意见、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隐含的文化因素,占文化的极大部分且更为根本及重要[8]。这一理论使学生对文化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也明白到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惯、节庆习俗、行为方式上的不同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另外,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1)权利距离;2)个体/集体主义;3)男性化/女性化社会;4)不确定规避;5)长期/短期导向也是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文化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利用一定的标准去分析、探讨和研究文化知识,因此,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选取较为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的文化理论,使文化讲解更为直观具体。

2.2善于利用图像、影视作品

视听结合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事实也证明,图像和影视作品较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愿望。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差异时,可给学生展示组图“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组图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对待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例如,对待天气,西方人偏爱晴天,而晴雨天气对东方人的心情影响不大。又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西方人倾向于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个体,而东方人则偏向以孩子为中心,等等。然后再针对这些对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及发表个人看法。再有,在讲授非言语交际时,可选取电视剧“LietoMe”某些片段,让学生感受中西方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上表达的异同。还有,涉及西方餐桌礼仪时,可截取电视剧“DowntonAbbey”中某些场景进行讲解。虽然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广泛,但若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花费颇多精力选取材料和设计教学步骤:首先,在教学前应对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和截取,务求选取能合理贴切、客观直接地阐明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次,应该控制影视作品播放的时长,始终带领学生把焦点放在将要讲授的文化知识上;再次,课前还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巧妙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最后,在课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重新审视所选的图像或影视作品,并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或方法。

2.3中西文化对比与反思

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文化是成功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前提。如果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刻了解和反思,再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生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之中,难免会忽视身边的文化现象。对此,教师应适时指出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例如,在讲授美国核心价值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时,可先指出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价值观col-lectivism(集体主义),并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常见的能体现集体主义的例子,然后与individualism作比较,最后再帮助学生找出中西价值观差异在历史、地缘、政治等方面出现的原因。熟知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象并了解差异出现原因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尤为重要。当文化敏感性提高了,学生在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时,便能迅速根据目标语文化习惯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完成交际任务。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采取更多其他的教学手段。在碰到西方典型文化词汇(如:sin,apple,yuppies等)或意象词汇(如:owl,bluebird,bat等)时,可对其进行讲解和分析。例如,sin(原罪)就是一个有宗教内涵的词汇。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影响颇深,而“原罪说”则是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通过给学生解析原罪的含义、构成和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能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及其根源有进一步的了解。又如,bat(蝙蝠)这一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相差甚远。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所以在很多的建筑、雕刻、画像、刺绣等都出现蝙蝠的形象,代表着幸福。但是,在西方,蝙蝠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化身,象征着神秘阴森、邪恶等。通过对文化词汇和典型意象的讲解,学生在读懂字面意义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加深理解。还有,教师可给学生展现跨文化交际案例,如跨国公司广告、由价值观各异引起的交际冲突、肢体语言造成的理解有误等,引导学生分析例子、归纳交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挖掘交际失败的深层理由,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技巧。再者,还可组织学生对英语经典名著赏析、扮演和改编,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教于乐。

3结语

总之,高职跨文化交际教学应从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在介绍文化现象的同时,利用相关理论、影视作品等手段,较为客观地展示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世界观等,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另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土、本国文化的了解,进而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文丽,李晓红.高校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2):136-140.

[2]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03):41-48.

第12篇

许多学者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做出过研究,表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文章首先论述了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然后对高职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除了是门语言基础课程以外,也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对其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但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仍然“没有可以依据的完整的文化教学大纲”[1],对于英语课堂中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讨论尚在宏观层面。本文旨在分析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1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足够完成日常英语对话。但是,当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时,常常不知所措,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究其原因,正如张友平指出:“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和母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熟稔与思辨。”[2]英语对高职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而对英语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学生能否利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1.1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记录和反映文化;文化也在方方面面影响和塑造着语言。Nieto指出:“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3]同样,Samarar也提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他们相信,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语言表达和象征着文化,是文化现实的形象体现。”[5]因此,语言与文化是共生关系,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定会面对目的语文化问题,而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定会触及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文化通常被分为两类:根据LEE[6]的定义,较为明显的文化因素如节日、习俗、历史、地理等被称为CulturewithaBigC;而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下的因素如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则被称为CulturewithaSmallC。这种分类的好处是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

1.2学习需求和兴趣

不同于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育重视英语与职业行业的结合,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应用到商务、外贸、展会等行业中,一旦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理解不足,容易造成沟通上的偏差和误会,影响业务的开展和完成。因此,从人才培养和与职业接轨的角度看,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文化教学十分必要。另外,兴趣是重要的学习动机。据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十分浓厚[7]。而且学生对关于西方国家政治、地理、节日风俗等文化知识显示出极大热情,报读相关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也常超出预期。可见,高职学生不仅在工作、学习层面需要英语文化知识,在情感上也十分愿意学习相关内容。

2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由于文化的定义过于广泛抽象,英语学习过程中又缺乏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氛围,在实际课堂上,文化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可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2.1适度引入文化理论

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抽象概念。在讲授、分析和讨论文化现象和知识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而一些学者对文化的阐述和理论则正好可以给文化教学提供帮助。如有关“冰山理论”的文化:位于水面上的冰山可以看作语言、食物、服饰等明显可见的文化范畴,只占文化的一小部分;而位于水面下的冰山则表示意见、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隐含的文化因素,占文化的极大部分且更为根本及重要[8]。这一理论使学生对文化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也明白到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惯、节庆习俗、行为方式上的不同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另外,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1)权利距离;2)个体/集体主义;3)男性化/女性化社会;4)不确定规避;5)长期/短期导向也是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文化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利用一定的标准去分析、探讨和研究文化知识,因此,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选取较为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的文化理论,使文化讲解更为直观具体。

2.2善于利用图像、影视作品

视听结合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事实也证明,图像和影视作品较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愿望。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差异时,可给学生展示组图“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组图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对待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例如,对待天气,西方人偏爱晴天,而晴雨天气对东方人的心情影响不大。又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西方人倾向于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个体,而东方人则偏向以孩子为中心,等等。然后再针对这些对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及发表个人看法。再有,在讲授非言语交际时,可选取电视剧“LietoMe”某些片段,让学生感受中西方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上表达的异同。还有,涉及西方餐桌礼仪时,可截取电视剧“DowntonAbbey”中某些场景进行讲解。虽然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广泛,但若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花费颇多精力选取材料和设计教学步骤:首先,在教学前应对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和截取,务求选取能合理贴切、客观直接地阐明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次,应该控制影视作品播放的时长,始终带领学生把焦点放在将要讲授的文化知识上;再次,课前还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巧妙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最后,在课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重新审视所选的图像或影视作品,并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或方法。

2.3中西文化对比与反思

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文化是成功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前提。如果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刻了解和反思,再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生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之中,难免会忽视身边的文化现象。对此,教师应适时指出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例如,在讲授美国核心价值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时,可先指出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价值观col-lectivism(集体主义),并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常见的能体现集体主义的例子,然后与individualism作比较,最后再帮助学生找出中西价值观差异在历史、地缘、政治等方面出现的原因。熟知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象并了解差异出现原因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尤为重要。当文化敏感性提高了,学生在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时,便能迅速根据目标语文化习惯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完成交际任务。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采取更多其他的教学手段。在碰到西方典型文化词汇(如:sin,apple,yuppies等)或意象词汇(如:owl,bluebird,bat等)时,可对其进行讲解和分析。例如,sin(原罪)就是一个有宗教内涵的词汇。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影响颇深,而“原罪说”则是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通过给学生解析原罪的含义、构成和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能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及其根源有进一步的了解。又如,bat(蝙蝠)这一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相差甚远。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所以在很多的建筑、雕刻、画像、刺绣等都出现蝙蝠的形象,代表着幸福。但是,在西方,蝙蝠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化身,象征着神秘阴森、邪恶等。通过对文化词汇和典型意象的讲解,学生在读懂字面意义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加深理解。还有,教师可给学生展现跨文化交际案例,如跨国公司广告、由价值观各异引起的交际冲突、肢体语言造成的理解有误等,引导学生分析例子、归纳交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挖掘交际失败的深层理由,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技巧。再者,还可组织学生对英语经典名著赏析、扮演和改编,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教于乐。

3总结

总之,高职跨文化交际教学应从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在介绍文化现象的同时,利用相关理论、影视作品等手段,较为客观地展示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世界观等,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另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土、本国文化的了解,进而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文丽,李晓红.高校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2):136-140.

[2]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03):41-48.

第13篇

关键词: 语言与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导入 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

1.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运用语言时,虽然说出了完全没有语法错误甚至用词漂亮的句子,但在实际交际中运用却行不通。这是由于学生们往往从汉文化角度出发,并运用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思维,即“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结果在对外交往中不能用地道的语言得体地进行交际,常常会犯文化错误,使双方很尴尬,甚至会出现许多误会。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因素,努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培养社会需要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2.为什么英语教学要导入文化内容

2.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整个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语言与文化总是被一起研究的。语言教育学家拉多(Lado)曾经指出,如果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要学习一种语言,必须同时学习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要加强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2.2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直接地影响我们的语言运用,语际间不同的语言习惯所引发的语言失误,实质上是由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的差异所造成的。如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吃过饭了吗?”,“上哪去呀?”,其实并不是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或去了哪里,这只是一种greeting的方式,而英语国家的人却没有这一习惯,反而认为是一个question。又如很多学生与外国人进行实际交际时,很喜欢连续问以下几个问题:“What i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ere are you from?”“Where do you work?”等。这些日常用语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没什么不妥之处。但如果将汉语的习惯与文化模式套到或强加到英语上去,就会产生误解和理解上的偏差,外国人有可能会感到纳闷甚至愤怒。他或许在想:为什么要问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而且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那些问题通常只有在拘留所或警察局之类的机构里才会被问及。从以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社会习俗对语言运用的影响。这都大致说明了一个问题:英语教学中不能不同时注意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重视文化导入,才能减少学生在运用英语时犯“文化错误”。

2.3教学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文文化和科学技术文化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加剧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使各国间交往的需要更加迫切。跨文化交际型的现代外语人才越来越为社会所需求,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交际”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已写入各级学校课程要求,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是为更好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很难想象,一个不具备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人能正确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适当导入文化知识有益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鉴别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文化导入的内容

3.1适当导入中国文化。

我国外语教学追求的沟通目的从来是传播与吸收相结合,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应指点破中心国与国的界限,而进行互补互促的交流,使外语教学所涉及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互相融合。导入西方文化,前面已作充分的论述,其意义不言而喻。但对于中国文化导入这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在英语教学中却显得非常不足。这就极有可能造成学生在英语表达上的空缺。在交际中因不知道如何用英语表达本国文化现象所表现出来的无奈常令人处于尴尬的境地。如我们知道国外有“老人节”,在中国也有“老人节”,若将简单地译成“The Old People’s Day”,很容易使外国人产生误解,应译为“Double 9s Festival”才能反映出该节日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意味及其时间,不至于与国外“老人节”混为一谈。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适当导入中国文化,除了有利于消除中西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困惑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把中西文化交融起来,达到成功交际目的。

3.2文化导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文化,指经济、政治、史地、文艺、科学的技术,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民俗体育和当代社会情况。

(2)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社会准则,如称呼、招呼、问候、询问、致歉、道谢、告别、打电话等用语的规约及风俗习惯;社会知识,指家庭各成员、同事朋友、上下级之间关系、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如西方社会强调的个人奋斗,独立性、隐私权等;思维特征,指中西方思维特征的差异。比如,讲时间和地点时,一个从小到大,一个从大到小。

(3)词语的文化内涵。词义之所以多层次,在于词不仅是现实的象征符号,而且也浸透着人们对现实的感受、观念和看法。例如,privacy是一个文化内涵相当丰富的词,我们知道不应该向西方人询问有关年龄、收入方面的问题,但privacy的含义绝不止这些。因此,在英语教学的一定阶段导入的文化内容应当包括介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词语表达法在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理解这些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4)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植物名词、颜色、数词等。如汉语常用龙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有崇高至尊的地位,而对欧美人来说,龙却象征灾难和凶恶;汉语中用“眼红”表示嫉妒,而英语中却用“green with envy”表示“black tea”译为“红茶”而不是“黑茶”等。

(5)体现一定文化内容的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等。如:“as poor as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

(6)非语言形成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手势、身势、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以及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观念等。

4.导入文化知识的几个策略

文化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代型人才。

4.1更新教材内容和课程设置。

培养交际型特别是跨文化交际型的新世纪人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材和课程设置应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教学目标,加强对现行教材的建设就是一个基本方面。在各级英语教材中,绝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原文或原著的基础上改编或编写的,而改写后的文章虽然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但毕竟不是“原汁原味”,换句话说,就是多多选用真实(authentic)的语言素材。如直接选用欧美的原版教材,以此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这类教材语言地道,英语和外国文化结合自然,是掌握语言最好不过的教材。此外,还可配合英语教学,编写相关的介绍外国文化背景知识的教材和用英语表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合英语学习的教材,这样才能更好地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减少在交际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课程设置的更新就是改革单一的课程结构,实行多样化,开设一些专门的文化课。可在现有英语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与英语文化有关的课程,但在选择教材要特别注意与英语教学的密切配合。必要时,还应鼓励学生选修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以促进英语文化学习和母语文化学习的积极互动。

4.2采用文化对比,减少语际失误。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语、告别、做客、谦虚、道歉、赞扬等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并且在语言形式和运用中的表现进行归纳和总结。这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促进作用。文化对比应以差异和冲突为重点,着眼于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例如,“black coffee”译为汉语是不加奶的咖啡而不是黑咖啡。在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中不能见“红”则译为“red”,见“black”则译成“黑”,否则就会导致文化冲突。要排除这种不同文化交际上的文化障碍和冲突,最重要的是找出两种语言中文化的差异因素,即采用对比的方法。

4.3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教学目标要求把文化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把英语学习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创造更佳的语境。这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发挥视听媒体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提供一些原版的视听材料或可供教学用的原版影片,通过画面能使学习者感受到语境的存在,根据语境的提示来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掌握说话人的意图。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与目的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有效地引进视听材料,提供可视性画面、场景的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这与老师责尽口舌来讲解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4.4丰富并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学习者如不及时在交际中内化其记的社会文化知识,其社会文化能力乃至整个交际能力仍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在设法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英语交际活动和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书籍。如听英语讲座,听英文广播,观看影片,阅读英语报刊、小说,参加英语演讲比赛,开英文晚会,等等,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有较大作用,也大大拓展了运用英语交际的空间。

4.5英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师应尽可能熟知不同文化,注意积累与文化背景相关的知识,让文化教学贯穿于整个语言教学过程。教师本人应对中西文化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理解力和扬弃贯通的能力,在教学中,适时、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两种能力:一是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即对英语文化和国语文化的理解能力;二是用英语准确介绍本族文化的表达能力。老师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和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准确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导入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更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教学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有效地进行文化导入、是实现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措施。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传授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化素质。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尽可能地传授文化知识和进行中西文化对比以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更好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校平.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A].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戴军熔.拓宽文化视角,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0,(4).

[3]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4]王得杏.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

[5]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A].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论文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6]吴琼.文化导入――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4).

[7]张哲.强化文化平等交流意识,改革外语教学和教材内容[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

[8]张正东.中国外语教学理论与流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第14篇

关键词:设计; 文化; 思维; 差异

2012年6月8日,伦敦奥运组委会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设计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很容易将该火炬与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进行对比,两者风格迥异,体现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逢的重要的盛会,而奥运火炬又作为一届奥运会的一个象征,深受重视,因而我认为奥运火炬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艺术品。接下来我就通过对Barberosgerby奥运火炬和祥云奥运火炬设计风格的比较来粗略的谈一下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对各自国家工业设计风格的影响。

12年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火炬形状是易让人牢牢握住的三棱形状,金色代表了奥运圣火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火炬造型时尚现代流线型强,设计元素简单但却独特。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祥云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无论从整体设计风格上的形状,颜色,纹饰还是寓意元素的运用,两个火炬都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西当代设计风格的一个差异,我认为是中西各自的文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工业设计这一门类的不同见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祥云火炬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又不乏现代感。相对于祥云火炬,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体现的英国传统元素较少,多体现一种现代感。这种对待传统元素运用的差异的原因我认为这是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性质造成的。从文化上来讲,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而英国相对于中国是低语境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中国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英国相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正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这种特殊的重视体现在当代设计上就是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中国人希望弘扬历史文化,借助产品设计来体现历史,体现传统。而西方等国家,注重未来,这点我们从电影电视剧中也能有所感觉,西方的电影很多都是反应未来的生活,而我国的电影历史剧很多。由于这种认识的不同导致西方国家在设计上现代感甚至是未来感特强,而中国在设计上运用传统元素比较多。而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因而我们看到祥云火炬并不是一味的使用传统元素,而是在现代的设计中糅合传统元素,是两者达到一种统一,甚至升华。

人们的行为习惯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受各自的文化深刻影响的。中西方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因而对各自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等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在工业设计中,中西设计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做同一类设计时,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切入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产品设计。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的设计师的切入点往往是感性的,类比的,甚至是一种比喻式的手法,习惯将设计赋予一定的寓意,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运用了纸卷轴这一造型元素,使造型上具有纸卷轴的特征,让人们能够联想到纸卷轴这一事物,从而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过去辉煌的技术。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赋予产品一定的寓意,增加卖点,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好的影响,某些设计只追求形态上的寓意而忽视了与产品本身特点的联系,是我国的设计普遍出现一种杂乱,低水平的局面。而在西方设计中,切入点较为理性,逻辑性比较强,而不会过多考虑这种寓意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很重要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从文字上来看,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的,比如说甲骨文,是用图形,画来代表事物,而西方使用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用一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件事物,这种文字的差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较为理性,对事物更喜欢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西方人较为理性,对待事物更为理性,解决问题时逻辑性比较强,讲究合理性,而中国人多靠自己感觉来。这也同时影响了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技起步很早,但是发展缓慢,这是由于中国人在发现并解决问题时讲究一种经验性,不过多考虑背后所藏的原因。而西方,解决问题时逻辑性强,多乐于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用理论来证明经验的可行性,这导致了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而中国一直滞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在设计上的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较为保守含蓄,讲究和谐。而西方的文化略带侵略性,较为进取,寻求个性的发展,张扬自信。这种文化差异中西方的设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的设计较为大胆,创新,讲究个性,造型上也很有特色,流线型造型突出。由于我国文化讲究静,而西方讲究动,我国的设计很多都体现一种沉静的感觉,而西方的设计风格上,动感,力量感很强。

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不断于设计融合,各个国家对设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合理运用,形成了他们国家设计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在设计中应体现自己国家文化的精神,并通过工业产品将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意,还具有我国的独特的文化风格,从而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真正摆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罗怡.《在中国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2)Linell Davis. 《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李梁军 托马斯・霍夫曼. 《全球化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4]汤志坚等. 《世界经典产品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15篇

【论文摘 要】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掌握新文化的过程。大学生英语技能的提高,既体现在他们对语言的口头表达上,也体现在他们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上。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渗透文化教育。文化差异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客观存在,且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研究并解决这一问题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着一些老问题,如传统的英语教学法,只过分强调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使用语言时必须符合语法,对交际语言的使用是否得体却极少关注。结果虽然有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学到不少语言知识,而且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实际效果不佳,这主要是语言使用不得体所造成的,我们并不否定准确的重要性。但应该指出,语法正确的话语并非都是得体的。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的共性,认为语言具有普通的表达力,在翻译中表现为“用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只是它们的形式各有不同。翻译研究的中心任务就成了探讨不同语言之间在形式上的转换规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把同样的衣服摆放在不同的衣箱里,摆法不同罢了。因此语义——句法模式就成了主要的研究模式。在翻译研究中,一切与语言内部结构无关的因素也被排除在外,翻译的任务只是按语言规律去解码与编码,整个翻译过程被简单化、机械化和程式化了。在这里起作用的只是语言的规律性,在这种理性的支配下,以科学模式建立翻译学的构想也随之而来,但是这一构想随着解构主义大潮的到来幻灭了。

目前大学非英语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不强,而且缺乏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力度不够、内容单一、缺乏系统的计划。文化学习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凸显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即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提高既需要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掌握,也需要对语言使用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学好语言。与学习母语的过程相比,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往往是漫长的和十分痛苦的。学外语的最大障碍是缺少与目的语的接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缺少语言环境。在本国语言的强大母语氛围中学习一种在你周围世界中听不到、用不上的语言,其困难程度无异于在浴缸中学游泳。

每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价值观念有延续性,具有潜在支配作用,但同时又因时代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使其价值标准产生变化,从而影响行为模式的变化,形成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文化变迁中居重要地位。因此,脱离文化的背景,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只会使学生将本国生活习惯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学语言上去,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事倍功半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是世界文化面临的危机,中国文化也由于其经济的不发达而出现了“缺失”或“失语”现象。学外语,是出于交流的需要,目的是能够与外国人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了解、吸收他们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学外语更要注重以我为主,要学会如何准确地用外语去介绍和传播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放弃民族特点与文化身份去学习外语是不可取的。

三 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

教师要提高文化教学的意识,才能通过教学影响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文化教学,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文化。

1.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

要培养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首先要使他们把握目的地语文化的基本知识,注重中西文化差异。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有时在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上甚至表现出相反的倾向。比如,中西文化差异的一个著名例子就是所谓的中国人比较保守、性格内向,西方人善于交际、性格外向。产生这种社会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追根寻源可以从奈达的所谓生态学乃至物质文化上找到原因。中国在地理环境上属于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几乎没有内海,辽阔的内陆远离海洋,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农耕型社会,倾向于固守耕地、较少流动,整个民族特性趋向“保守”,表现出农业文明的稳定持重。西方则相反,欧洲大陆实际上被地中海、黑海、波罗的海等内海所分割,古希腊和古罗马属于海洋——商业文明,因而欧洲人适应于流动生活,并具备向外开拓的精神。加上在远古时期,欧洲有许多游牧民族,随处迁徒,造成了西方民族性格的流动性和外向性。这说明生态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极其深远。

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汉英写作的篇章结构上。英美人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中国人喜欢有所铺垫,然后再触及要点。学生受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写英语作文时往往过于含蓄,入题慢。要写好英语文章,就得研究如何遵循英语文章的写作规律。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一方面要向学生分析、对比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写作时有所考虑;另一方面通过大量训练,锻炼他们用英语思维的能力。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2.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为学生创造英语学习的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不仅应该掌握英语国家的历史、风俗、价值观等文化知识,也要对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有充分的认识,这种对多元文化的掌握会增加教师对文化教学的敏感性,从而调动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意识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意识,除了要发挥他们自身主动认知的能力,还要加强外界的刺激,既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语言交际中体会到文化无处不在,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讲述文化故事、推荐文化读物、开展有文化体验的影视欣赏或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活动等。学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化交际的乐趣,才能提高文化学习的意识。

4.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

大学英语的课时非常有限。因此,仅靠教师在课堂内传授有关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反映英美国家文化的书籍,以积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拓宽西方文化视野。另外可以举办中西文化比较讲座,有条件的还可以开设中西文化比较的选修课,以专题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质疑,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任何科学有效的系统化的文化教学模式,很多文化教学还只停留在随机的层面上。英语教师应该特别对文化教学中几个主要变量,即环境、教师、学习者、教学法、教材、测试等进行研究,通过大胆尝试和密切的配合,摸索出一套长期有效的、系统的文化教学模式,使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融会贯通,通过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吉伟.大学日语课堂交际活动的设计与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