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范文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自动化节能技术论文

第1篇

钢铁冶炼系统中,节能技术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方法单一上。我国钢铁冶炼行业运营中,节能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虽然钢铁冶炼行业积极提倡节能,但是其在实际节能中,仍旧采用的是单一的节能技术,无法在根本上降低钢铁冶炼的能源消耗,很难提高钢铁冶炼生产的效率。钢铁冶炼系统中,如果要引入先进的节能途径,就要以冶炼系统的整体为主,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如果缺乏资金支持,钢铁冶炼系统的节能技术,就无法落实到位。钢铁冶炼行业,综合考虑到钢铁利用率、节能减排指标等,已经注意到成本投入在冶炼系统节能中的重要性,关键问题是,社会对钢铁的利用率,不能为钢铁冶炼行业带去足够的资金效益,进而阻碍了节能新技术的发展,增加了钢铁冶炼系统的节能压力。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

2.1能耗大。虽然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看不到其本身存在的弊端,其中,摆在当前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对于能源的消耗过大。在电气工程自动的发展系统本身带有复杂性,被应用的范围逐步扩大,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电气自动化是以消耗电能为主,作为当下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对其本身最为基础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在运作过程中保证误差小,并且准确有效,所以,就需要大批量的电气设备共同运作,如此,对于电能的消耗可谓是不计其数,与我们国家提出的走绿色节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存在差距。2.2质量水平较低。就现阶段的发展而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的飞速的提升,但纵观整体发展情况而言,其质量水平还处在发展低端。尤其是最近几年,人们对于生活追求的品质不断攀升,相应地也加大了对电气自动化水平的要求,但是我国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对于相应的管理流程和先进的发展模式还不能很好的予以把控,特别是在自动化工厂的生产环节,相关人员只关心结果而忽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如果电气的生产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用电事故,严重的会造成爆炸、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出现,需要引起人们的深思。2.3集成化程度低。 顾名思义,集成化的主要运作原理就是把所有需要的东西做还集合工作,上文已经提到过,虽然电气工程自动化近年来的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起步过晚, 虽然在努力的向集成化方面靠拢,确切的来说,现在还处于自动化阶段,技术水平发展有限,集成化技术还不成熟,各个体系和功能之间还无法做到有效的集成连接。所以,还达不到及时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气自动化功能的发挥,使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滞后。

3对电气自动化工程中节能设计技术

3.1减少线路传输产生的耗损。由于无法对线路上的电流做出改变,所以也只能通过减少电阻来有效降低电能在传输中产生的耗损。所以,可以从这几方面做起,减少导线电阻:(1)使用功率较小导线;(2)使用相对较短的导线。这样做可以避免在布线过程中少走弯路,减少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减少电能耗损,同时在安装变压器时候与负荷中心保持较短的距离,也是减少供电的距离;(3)使用截面积大较大的导线,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用较大截面积的导线,有效减少电阻产生的耗损。3.2无功补偿。电力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配电设备中的无功功率占有较大的容量,所以存在较为严重的电能耗损的情况,不仅影响到电压,还对整个电能的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使用者来说,无功功率主要表现在功率低,尤其是当功率过低的时候,用户需要向相关部门缴纳一定的罚款,因此如果说能够使用合适的无功补偿设备,就可以保证功率的平衡,有效提高供电质量。工作人员在操作中要尽量减少对电能不必要的耗损,从而确保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如果导线受到电阻的影响,那么由电机产生的电能就不能被变压器更好的吸收,同时没被吸收的那些电能在电流传输的过程中会被释放出来。同时由于无功功率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可以让电容器和无功功率进行抵消。利用电气相关设备在进行无功补偿时候,有几处要格外注意:(1)利用电容器在进行无功补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电压容量,电压负荷,自然功率,目标功率等参数来确定电容器的容量,同时如果在无功补偿的环节中发现产生了谐波,需要通过串联定量电抗器来消除谐波;(2)以参数的物理量来确定无功的电流,功率的参数,从而有效避免投切振荡现象。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对于节能设计的要求是为了响应绿色生产的理念,也是为了响应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现阶段在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节能技术仍然需要进行不断完善和发展,不断优化配电设计,在科学利用电力资源的同时,还需要不断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并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作者:吴尚坤 单位: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陆伟.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07).

第2篇

1 电气自动化的,节能概述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重要的电力学科,与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运行成本、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当前电网线路中有大量谐波,从节能和消除谐波方面考虑,电气自动化系统应积极利用有源滤波器、无功补偿、变压器等技术[1],减少电路传输损耗,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效果。

2 电气工程的节能设计

2.1 高运行效率

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应尽量选择节能型的电力设备,通过减少系统损耗、无功补偿、均衡负荷等方法,治理电网线路的不平衡电压,平均分担导线负荷压力,不仅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并且获得明显的节能效果。例如,在电气自动系统配电设计时,可合理选取设计参数和调整电路负荷,从而提高电气系统电源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和运行效率,直接或者间接地降低电能损耗。

2.2 完善配电设计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物理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配电设计应首先考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适用性,满足供电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和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容量要求以及电气设备度对控制方法的要求等。在设计配电系统时,除了要满足电气设备和用电设备的运行要求外,还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灵活、易控、稳定、高效等。其次,重点考虑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性,第一要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线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第二,在设计走线时,应严格控制水平导线的绝缘距离,第三,确保导线的动态稳定、热稳定和负荷能力的裕度,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中配电设备和用电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应做好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接地和防雷设计[2]。

3 节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3.1 加装有源滤波器

电网线路中的大量谐波易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电气设备出现误操作,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在电气设计时加装有源滤波器,消除电网的大量谐波,降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线路损耗。随着电网线路中各种电气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电网线路谐波也不断增加,这时基波电压和谐波阻抗电压易发生重叠,导致电力系统电压发生不同程序畸变,引起电气设备误动作。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加装有源滤波器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有源滤波器使用功率宽、动态性能好、反应速度快,并且可有效补偿电网线路的无功功率,通过有源滤波器过滤电网线路的谐波,有效减少电气设备的误操作和误动作,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效果。

3.2 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在电气自动化设计中,可适当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减少电路损耗,确保电网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强无功补偿装置补偿电网线路的无功功率,应满足以下要求:其一,根据电网无功功率情况,设置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参数物理量,可有效避免无功补偿装置发生投切震荡、无功倒送等情况;其二,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时,对电网线路的局部区域进行就地补偿,特别是用电量较大的线路,不仅可保障电网供电质量,而且可有效减少电网线路无功功率的长距离传输,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其三,为了获得更好地武功补偿效果,在选择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切方式时,由于无功补偿装置的分担方式、投切开关方式、按编码分配方式、按比例分配方式等难以达到预期的无功补偿效果,因此最好采用具有调节平滑、跟踪准确、适应面广等特点的模糊投切方式[3];其四,在使用无功补偿装置对电网线路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时,要根据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具体运行参数值,如目标功率因数、配电电压值、电流负荷等,来合理确定电容器容量。

3.3 优化变压器选择

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节能效果,应优化变压器的选择,一方面,电气自动化系统应尽量选择节能型变压器,降低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另一方面,变压器电气设计,通过在三相电源上均匀分解单相设备、单相无功功率补偿装置、三相四线制供电等方式,减少电网线路的不平衡负荷,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3.4 减少线路传输损耗

由于电网线路上有电阻,在电能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有功功率损耗,虽然这部分损耗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通过一定措施,最大程度的降低线路损耗。第一,增大导线横截面积,在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气特性基础上,适当增加导线横截面积,降低导线电阻,从而减少线路损耗;第二,合理设计布线路径,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在导线布线时,应合理设计布线路径,避免线路过度弯曲,可有效减少导线电阻;第三,减少负荷中心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缩短供电距离,减少电网线路传输电能的功率损耗;第四,为了减少电网线路电能损耗,尽量选择电导率较小的导线材质,提高电网线路的节能性。

4 结语  [本文转自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物理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点击进入DyLw.NeT 第一 论 文网]

在节能减排的社会大环境下,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结合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要求,积极应用多种节能技术,优化电气自动化系统节能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节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作用,减少电网损耗,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建华.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与创新[J].制造业自动化,2012,06:142-144.

第3篇

关键词:工程设计;安全供电;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能源的短缺越来越引起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其中,电力能源的耗费和电力设计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在追求智能楼宇、博物馆建筑、住宅楼和校园建筑的舒适、安逸、安全和人性化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既要做到合理、达到用户使用需求,又要兼顾到节能设计。

一、电气工程设计原则

1、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在做水库工程电气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适用性,就是要能为水工设备的运行提供必要的动力:为在水库建筑物内创造良好的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应该满足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应能保证电气设备对于控制方式的要求,从而使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供电系统高效、灵活、稳定、易控、多样、便捷、畅通。其次考虑的是安全性,电气线路应有足够的绝缘距离、绝缘强度、负荷能力、热稳定与动稳定的裕度;确保供电、配电与用电设各的安全运行:有可靠的防雷装置:防雷击技术措施;在水库特殊功能的场合下还应有防静电、防浪涌的技术措施;按水利建筑物的重要性与火灾潜在危险程度设置相应必要的技术措施。在满足水库电气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技术,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2、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

在满足水工建筑物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建设投资,最大限度的减少电能与各种资源的消耗。选用节能设备、均衡负荷、补偿无功、减少线路损耗、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提高电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间接或直接损耗。

3、合理调整负荷,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在满足水工建筑物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时尽可能提高电能质量、合理调整负荷、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在特殊用电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节约电能。

二、供电节能技术

1、减少电能传输的损耗

电路线路上必然会存在电阻,因此只要有电流通过线路就会产生有功功率能耗,对于这样一种形式的能量损失,我们就需要根据其能耗的机理来进行设计处理,考虑到线路上的电流是不允许改变的,因此就只能够在线路的电阻上做文章,也就是说,只要能够在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的状况下减小线路上的电阻,就能够有效的起到节能的作用。我们更进一步的来探讨,与线路电阻有关的是线路自身的电导、线路截面和线路的长度,相应的节能方式也就可以分为三个大类:一是选用电导率比较小的金属材质来作为线路的输电导线;二是尽可能的减少线路的长度,这一点可以通过线路少走弯路、不走回头路来实现;三是适当的增大导线截面的面积。

2、变压器的节能设计

变压器是电力自动化工程中的重要设备,承担着转换电压、电流和功率的重要作用。变压器是耗能的大户,当变压器处于空载运行状态时,低压系统的能源损耗绝大部分是变压器自身的运行损耗。因此,变压器的节能设计是否合理是整个电力工程节能设计的关键环节。通常,变压器的节能设计要从下面几个环节来考虑:

(1)减少变压器的型材损耗。例如,变压器用的硅钢片、钢材、铜线和绝缘材料、绝缘子和变压器油等都是正常变压器所构成所必备的材料,这些材料的设计选择如果不合理,要消耗供电系统的大量电能,若是本着厉行节约的理念,在满足变压器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周密合理地选择材料和运行介质,可为电力工程间接地节约施工成本和节约电能。

(2)为降低变压器的电能损耗,配电线路和配电柜,应尽量选择铜材并且采用换位导线措施,基于降低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考虑,应降低磁密并应尽量的选取冷轧用的高质硅钢片,在满足设备运行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采用较薄的硅钢片,达到节能的目的。

(3)选用节能方式的变压器。目前,S11和S10都是为节能的设计要求而“量身打造”这种变压器不仅继承了原有变压器的优点,还具有高效的节能特性,从生产长期运行来看,节能效果比较显著,可作为节能设计的首选变压器。同时,设计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变压器接线方式,合理的接线方式对节能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同时,在变压器的生产运行期间,不应让变压器长期过载运行,使得变压器处于超温运行状态,这样不仅加速变压器的老化,同时也增加了变压器的电能损耗。

(4)在工厂车间或大型智能楼宇,由于生产负荷率很大,变压器按设计规范要求通常都放置在电力负荷的中心位置,尽量地与冰冻机、空压机、大型引风机、离心机等大的生产负荷放置在一起,这样便于生产管理,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现场电缆的长度、减少输配电线路的事故率,降低线路的电压降和电能的损失,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电能的质量。具体的放置位置要根据生产现场工艺设备的分布和实际情况来布局。对于大型的智能高层建筑,为了经济考虑,应尽量放地下层,因为智能高层用电量大的电气设备多数在低层。

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通过供配电系统的合理设计来实现节能无疑是最为直接也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一是尽可能的减少配电的级别,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供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二是要要结合实际的用电状况来对供配电的状况进行确定,尽可能的保证变压器处于负荷的中心位置,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供电半径,从而实现电力节能,并且,这样一种节能方式还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供电的质量。

4、照明节能

在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中,还可以通过照明节能来实现,具体来说同样是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直接利用高效光源,传统的白炽灯虽然简单便宜,但是其发光的效率比较低;另一种就是充分的利用自然光,这就需要对构筑物的门窗进行扩大,或者是对建筑物或者是构筑物选择一个较好的朝向。

结束语:

电气系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而对于电气自动化中的节能技术而占也正处于发展阶段。现在的节能技术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而今后研究的节能技术将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现在要做好电气自动化的节能设计则应该从导线的选择到最后安装的完成都应该做到最好,并且还要让节能技术在电气系统中发挥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江,浅析220 kV变电电气自动化[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6)

[2]刘沫然,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期刊论文]-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4)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智能楼宇;节能技术;施工要点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modern people, energy-saving concept of life and keep on introduc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ergy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nevitable trend, The following article will intelligent buildings, energy-saving construction of key issues concerning the simple exposition though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certain force.

Key words: construction; intelligent building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construction point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6-0020-02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为智能建筑工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全球资源性紧张趋势的加剧,如何更好的将节能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并使其能够更好的与智能建筑形成良好的统一体便成为现阶段建筑工程领域内的一道最新研究课题。下面本文将从智能楼宇的特点、智能楼宇与节能建筑以及智能楼宇的节能建筑施工应注意的要点三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重点论述。

1智能楼宇的特点

智能楼宇作为信息化技术与建筑技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以其特有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各项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当中,他的出现不仅符合了当今的时展,更满足了人们对于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需求。智能楼宇是不是特殊的建筑,它主要由4A组成,即;大楼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安全自动化系统。智能楼宇自动化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具有互操作性,因此,还需要有一个能实现集中管理与协调的系统,以便各个子系统能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共同构成建筑物的自动控制网络。

1.1环境方面

舒适性;高效性;适应性;安全性;方便性;可靠性。

1.2功能方面

具有高度的信息处理功能。信息通信不仅局限于建筑物内,而且与外部的信息通信系统有构成网络的可能。所有的信息通信处理功能,应随技术进步和社会需要而发展,为未来的设备和配线预留空间,具有充分的适应性和可扩性。要将电力、空调、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构成综合系统,同时要实现统一的控制,包括将来新添的控制项目和目前还被禁止统一控制的项目。实现以建筑物最佳控制为中心的过程自动控制,同时还要管理系统实现设备管理自动化。

2智能楼宇与节能建筑

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是建筑维护结构使用保温材料,而且与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能量的管理模式密切相关。国外专家对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分析表明,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规划成本占总成本的2%、设计施工成本占23%;而在运营使用过程中的成本占75%。在我国往往只重视降低建设过程的成本,忽视建筑运营使用过程的成本。要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智能建筑技术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帮助建筑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和人工成本。因此,我们可用建筑智能技术实现建筑节能,如运用楼宇自控系统的节能策略与技术措施等,就有巨大的节能潜力。

3智能楼宇的节能建筑施工应注意的要点

3.1设计、施工中应力求产学研结合、不断创新

由于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嵌入了智能化系统工程,为配合节能与用能技术措施的智能控制方案与产品都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独特性与复杂性,传统用于建筑的监控设备与系统已不能充分满足要求,因此,在建筑节能工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新装备,在运行过程中不断积累数据,优化控制与管理模式,完善并提升建筑智能化节能控制装备的功能。在建筑节能工程大规模推进的早中期,产学研结合研制新型节能装备尤为重要。

3.2工作思路与模式上应不断寻求改进

智能化系统工程节能技术措施以往主要集中在能耗设施,如冷热源、空调等的节能控制方面,现在则应转为“全面用能管理,精细节能控制”。无论是设备系统的工艺控制,还是日常管理,只要有一定的节能空间,就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凡是有利于用能管理的参数,智能化系统就必须准确地采集并完整地存贮,通过对各类实时信息与历史数据的分析,管理当前的用能设备,优化今后的用能控制与管理策略。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施工不仅是主观地配置功能,采购设备现场安装,而应与建筑、设备、物业等专业联合,对建筑物的能源系统进行分析与诊断,紧密结合建筑方案、设备工艺、管理方式,提供全面的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优化完善。能源合同管理及节能工程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和实施优化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工作模式的转变意味着智能建筑工程界整体将提升一个层次。

3.3加强标准的健全与建设导向

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已制定了地方的设计标准,相关部门也在制定综合布线标准,但整个智能建筑系统的行业标准或全国性的规范还没有形成。依据什么标准进行设计,要达到什么样的智能等级及设备水准,如何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技术标准,如何进行工程质量评定和验收,这些都是建筑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有不少投资商、设计单位和系统集成商对智能化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不知智能建筑的真正含义,搞不实宣传,有的投资商在已建、在建的智能建筑中提出了不切实际的智能化要求,在具体建设中还带有一些盲目性,特别是在设备选择或系统集成方面往往屈从潮流或随意拔高,导致设备和设施不能正常运转,造成投资上的极大浪费。由于存在这种盲目性,使得当前智能建筑在舆论导向上存在过热现象。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的创新和改进。

3.4提高和培养智能建筑设计队伍的素质

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不能长期把智能化系统设计委托给国外设计单位或系统集成商。实质上智能化系统设计仅是整个建筑物设计工作的一部分,智能化系统设计应服从于建筑设计,整个建筑物的设计工作应由建筑专业牵头,统筹考虑并统一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智能化建筑,建筑设计单位仍然是主体设计单位,系统集成商仅是配合单位。

实践表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不能各自为战,国内已出现过多起由于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没有同步而引发的设计事故。为使两种设计形成有机的联合体,国内有条件的设计单位应调整专业设置,把自动控制、通讯、信息、计算机、建筑设备等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智能建筑设计队伍。对于独立于建筑设计单位的系统集成商,除服从于主体设计单位外,其设计成果还应纳入建筑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综上,建筑能耗与工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属于民生能耗,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节能应被理解为“建筑合理用能”,不仅仅是单纯地抑制需求,减少能耗,而是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和舒适感的需求下,尽量降低能耗。绿色建筑强调的是结果,智能建筑强调的是手段。智能建筑是绿色建筑重要的实施手段和方法。以智能化推进绿色建筑,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是智能建筑发展的方向和目的,也是全面实现绿色建筑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羊梅;智能建筑专业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陈南;;智能建筑中火灾信息探测算法分析及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控技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李伟;段培永;谢秀颖;王敏;;开创智能建筑专业的试点,推动专业发展[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范娟;郑学汉;刘娟;;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智能建筑嵌入式节点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天津)'2008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第5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化建筑是时展的产物,智能化建筑的发展为整个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智能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智能建筑的节能问题依然存在,并没有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做好与建筑节能相关的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解决施工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不断提升节能技术水平,使智能建筑实现其最佳节能效果,从而有效降低智能建筑的能源消耗,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智能建筑的概述

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设备、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的建筑。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通过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建筑环境,降低日常使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费用,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人们的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从而提高建筑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

智能建筑是通过对建筑物的四大基本要素,即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以及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优化设计,提供给人一个投资合理同时拥有幽雅舒适、便利快捷、高度安全的高效环境空间。智能建筑物能够帮助建筑的拥有者,财产的管理者感受到在诸如费用开支、生活舒适、商务活动和人身安全等方面得到最大利益的回报,这也是智能建筑设计的目的所在。

二、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1、空调、照明等方面存在浪费现象

智能建筑大量采用了自动化设备,设备运转时间较长,这就使得智能建筑的电能消耗比起一般建筑来说要高很多。智能建筑一般采用的是中央空调,室内温度设置不合理、空调装机冷量过大或者设备散热等问题都会给空调带来不必要的负荷,这就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消耗。另外,智能建筑在灯光照明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浪费现象。如在室外阳光充足的时候,室内也会存在灯火通明的情况。建筑的照明设计不够科学,人为的照明能量消耗,使得建筑电能的节能目达不到。

2、智能建筑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

虽然建筑智能化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在建筑设计、设备安装维护等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是建筑智能化仍然存在着部分工程技术问题,同时管理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许多智能建筑管理人员无法有效的应用建筑智能化系统。目前来说,许多核心的智能化设备需要通过进口,国内管理人员不完全清楚智能化设备的运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不能使设备达到最佳节能效果,从而造成了一些能源浪费现象。

3、智能建筑建设规划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浪费现象

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规划不到位,也会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了浪费现象。如对施工人员在用电、用水无法形成有效的控制,会造成施工过程中水电的浪费。在购买建筑材料时,没有规划性,对市场了解不够,不能选择新型的节能建筑材料,从而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另外,对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垃圾处理不注重节约,有些处理方式非常简单,只是一味的填埋或搁置一旁,不能够对建筑垃圾做到循环利用,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

三、智能建筑节能新技术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应用无线传感器技术构建智能建筑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结合智能建筑节能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运用切实可行的数据传输协议,能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保证节能系统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感知主要是用温湿度、照度、气体浓度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进行感知,实现数据采集的功能。为保证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准确的信息采集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温湿度、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易于部署、成本低等特点,已成为建筑节能改造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物理环境的感知,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式传送至服务器。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通过先进算法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设备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主机控制器对某个设备直接控制。

2、楼宇照明节能新技术

在楼宇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是通过时间表的方式,不同时间触发照明的启停及调节,这种方式实现了照明控制的自动化。

为完善的控制和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目前已发展出成熟的智能照明技术,采用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布线方式为总线式,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而且易于扩展,有很高的灵活性。智能照明协调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为:启停控制、开关状态检测;室内外照度检测;调光控制;场景控制;人体感应控制;手动、遥控控制。典型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能效果如下图。

3、门禁一卡通技术

传统的门禁系统属于安防的一个子系统,随着安防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视频监控、门禁和防盗报警功能已进一步融合,迈向高度集成化,体现了现代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要求。

通过一卡通刷卡进行出入管理的同时,通过控制器实现对报警系统的撤防或布防。正常情况下,刷卡撤防只针对有权限的人员通过后自动实现撤销特定的防区:在人员离开房间时,通过刷卡加密码的方式,进行布防,同时联动关闭室内所有灯光、空调风机,以实现智能化节能管理。

另外一个重要的应用是一卡通和酒店客控系统融合。当客人离开房间时,客人顺手取走房门卡,节电开关延迟一定时间后自动断电,确保节能和安全。有的酒店还建立了重要客人数据库,客人登记时,客房空调自动开启,客人到达时,房间已达到该客人喜好的温湿度,在节能的同时,还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

4、综合布线系统“全光网”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重要的通用传输系统。光纤的原料主要是石英,在地球上约占总矿藏的14%,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制造成本日益下降。光纤目前多被应用于网络主干,即垂直主干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的系统布线,随着光电转换设备、光纤端口价格下降,光纤在水平子系统中应用呈上升趋势。现代的第三方数据中心和智能建筑的综合布线正在向“全光网”靠拢。“全光网”具有节省资源、保护环境、高带宽、高可靠性和扩展性强的特点。

5、空调系统变风量技术

据统计,我国建筑物的能耗在国家总能耗结构中占30%~40%的比重,暖通空调系统设备耗电量占建筑物总耗电量的50%~60%。提高空调系统节能效能,是建筑节能研究的重要课题和方向。

变风量空调系统(VAV),是一种新型节能效果显著地空调系统,是通过送入各房间的风量来适应负荷变化的系统。当室内空调负荷改变导致室内空气参数变化时,空调系统自动调节进入房间内的风量,将被调节区域的温、湿度参数调整到设定值。送风量的自动调节可以很好的降低风机动力消耗,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

空调通风系统其它一些新技术如冷热源群控技术、Lonworks技术、通透以太网技术近年来得到很快的发展,为现代建筑降低能耗、提高舒适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加快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探讨

1、加强智能建筑有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智能建筑节能技术水平

技术人员相关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要,对建筑节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可以组织优秀专家讲座,对智能技术节能技术进行学习。另外,可以邀请智能设备商家对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使技术人员有实践的机会,还要注重后续人才队伍的培养,使我国的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2、做好建设规划,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用到水电,使用过程一定要得到控制,不可过度使用,出现浪费现象。在建筑材料中,许多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要慎重选择,我们尽量选用一些可再生资源,像是石膏、泡沫玻璃、废弃植物纤维等,根据研究表明石膏类的建材经过燃烧后能量消耗比起水泥、石灰要低很多,这样就可以做到能源的节约,石膏可以循环使用,利用石膏代替其它建材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垃圾制造,保证建筑材料的利用率,不要浪费,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未来资源的充足。

除此之外,还要有效的处理建筑垃圾,使垃圾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进行建筑垃圾处理时要慎重,不可一味的填埋及漏填搁置,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利用起来,像是一些石头、沙子等都可以用来铺路,在一些坑洼处用其进行填埋就很好,不仅有效的处理了垃圾还能节约了一部分用来修路的资金投入,可谓两全其美。

结束语

智能是手段,节能是目的,建筑节能已日趋成为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作为人居住和活动场所的建筑物要适应信息化带来的变化,所以,在讲求节约社会的今天,节能要从每一个方面做起,对于建筑这个耗能大头,更应该做好榜样,从材料、结构,技术等方面的一点一滴做好节能。

参考文献

[1] 章海 探讨智能化建筑节能的技术与应用[期刊论文] 《建筑・建材・装饰》 -2012年12期

第6篇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改良

0 前言

在汽车行进过程中,发动机毫无疑问地扮演者重要角色,发动机是整个动力系统的起始处,包括引擎等,因为发动机的核心部分是引擎,所以很多人就把发动机简单的称为引擎。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所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多,产业链条越来越长,发动机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也在努力的研究着不同用途多种类型的发动机,但是不管发动机的种类怎么多种多样,其基本前提都是要燃烧某种燃料从而产生动力。发动机燃烧燃料实际上就是在消耗不可再生能源,而如今我国正乃至世界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两大难题,那么,发动机节能减排就是我们首要攻关的。总而言之,加快节能技术的研发,就要重视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起相应的体制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加大节能力度。

1 发动机节能技术的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已对经济汽车型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这样可以通过发动机的改良使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与此同时也对发动机中燃料的要求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范,提高汽油等燃料的使用效能,在减少引擎摩擦、保持引擎洁净方面,经济型汽车当仁不让的占据重要地位,不仅如此,还能使燃料充分燃烧而带来环境效益。中国的乙醇生产量和使用量都非常大,虽然已经在节能减排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于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下去。就技术研究来说,电控喷射系统的硬件要进一步更新,以保证他更加节省能源,采用多气门技术是控制发动机节能的保证,增加气门数量对节能减排有非常大的作用。总的来说,全面采用多气门技术和汽油直喷技术对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2 汽车发动机进行节能改良的措施

2.1 对汽车发动机自动化系统的研究

从制定系统化控制出发,有助于提高发动机的自动化水平,很好的开发机动化的性能。在硬件集成上, 通过接口总线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展,在发动机系统中建立比较集中的电控发动机,使开发装置得到更好的校正,这样就可以实现电控发动机自动化标定实验。实验中主要对发动机的软件系统进行设计,提出相应的流程、模拟配置及通道动态配置等设计方案。系统设计过程中有明显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可分为简单的模拟发动机的冷却冷却技术实验,二是自动化发动机控制中考虑设备控制器的波形与三角载波相比较以此来确定信号状态。

2.2 对汽车发动机转速的模糊控制的研究

在以前的控制领域中,控制系统的动态模式的精准度是评价控制好坏的重要标准,详细的系统动态信息是达到精确控制的关键。对于不易看懂的系统,变量过多往往难以快速的描述系统动态,从前的控制理论对于系统的明确有强大的控制力,但对于不易看懂的系统则束手无策,因而就需要用模糊的数学来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模糊推理的环节也需要进行一定的仿真计算,而闭环控制仿真计算和模糊合成算法是模糊计算的独特计算方式。

2.3 生物质气化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1)对气体进行净化。对可燃气中焦油的处理是生物质气化运用技术中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当前在世界各国处理焦油最普通的方法分别是过滤法和水洗法,不能不说这两种方法有他的可用之处,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使得净化不够彻底。在比较大型的气化炉中慢慢采用的是催化分裂解法,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处理可燃气中焦油得含量。

(2)废水处理改良措施。对焦油和排灰的处理,需要气化装置和净化装置用很多的水,这些水中含有焦油等有害物质,排放是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且如果有可能,应该对它进行循环使用。

2.4 汽车发动机喷射方式的改良

节省能源的新方式就是转变发动机的喷射方式,通过活塞泵提供的压力将汽油供o气缸内的电磁喷射器,接下来通过电脑控制喷射器,在恰当的时间吧燃料直接注入燃烧室,将燃烧时内的形状设计好,让混合气体产生涡流,在此情况下让空气和汽油充分混合,保证在点火时能充分稀薄燃烧。汽车发动机在低速或中速运转时,采用分层注油的方式,并未完全封闭节气门,空气进入气缸后,撞到活塞顶部,如果将其顶部设计成特别的样式,能使火花塞周边形成希望中的涡流,压缩的流程结束后,喷射的部位将少量燃油射出,形成可以燃烧的气体。分层注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发动机的经济效益,燃烧实室的其他地方需要空气含量较高的混合气体而在转速低、负荷小的情况下火花塞旁边需要形成浓度较高的混合气体。经过技术改进,小排量的发动机与大排量的发动机在负荷性能大致差不多。作为较好的空气压缩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具有更精细的特征的优势。如图所示,对汽车发动机喷射方式进行的改良,从而到达了节能的要求。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汽车自动化系统控制、发动机转速的模糊控制和发动机喷射方式是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研究的入手点,我们也应该从高新技术领域出发,除了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外,还应该寻求更多更有效的节能方法,特别是对汽车发动机的进一步研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字:建筑电气 ;节能设计 ;新思路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s, people for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also had a higher request, especially the electrical design for building more attention. China's current energy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scarce,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is very importan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building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the new ideas.

Keywords: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energy saving; new ideas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是建筑能源的消耗大国,能源资源相对紧缺,这一成为制约我国建筑电气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说加强建筑电气节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建筑电气节能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发展战略。首先来简单的论述一下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分析。

一、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

1.1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有待提高

要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目标,最首要的任务是要保证节能技术的研发。我国的建筑业兴起时间不长,建筑节能理念更是刚刚兴起,因此说从技术方面做得还不够完善,从目前的调查情况中发现,我国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对外具有依赖性,对内具有欠缺性,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建筑电气目标实现的困难。节能技术的瓶颈成为制约我国建筑电气持续长久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需要格外关注。

1.2缺乏必要的建筑电气节能管理

除了技术的支持外,还需要有管理作为辅助支撑。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建筑电气节能管理方面还比较欠缺,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理念,相关的法规也不完善,这就使得电气节能管理处于无保护的境界,既无条例的制约,有无法律的强制保护,这样不利于节能的实现,需要改进加强。

1.3建筑工程电气节能设备应用不到位

技术的支持和管理的支撑能够保证电气节能目标的实现,同样节能设备的应用也能够实现节能目标。可是经过调查发现,由于节能意识欠缺,在建筑电气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者往往没有应用节能设备,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对于变压器的使用有时没有分清规格,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在今后的施工中需要关注。

上面几条论述了在现阶段我国建筑电气节能的现状,指出了节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国大多数的建筑电气施工队伍还是秉承着节能的原则,能够合理的利用资源,实现节能的目标。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论述几点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节能的新思路。

二、建筑电气节能的新思路

建筑电气系统节能设计的主要努力方向是减少电能损失。节能要点包括:

1)优化诸如变电设备、配电线路等以降低供配电系统电能损耗;

2)采用高效节能高效且经济可行的电气设备;

3)优化管理,提高供配电设备运行效率;

4)提高用电平均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提高系统功率因数。

进行节能设计时要根据所设计建筑的实际用电负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正确选择和配置变压器容量和数量,合理调整负荷,实现变压器及配电网的经济运行。提高线路设计的节能水平,最大限度建筑少输配电环节无谓的电能消耗。

下面着重介绍以下几种节能设计方案:

2.1供配电装置的节能设计新思路

2.1.1变压器的节能设计

我们应该在考虑变压器损耗和短路平衡关系的基础上,选择使用短路阻抗能力最为适合的变压器,以保证供电设施的有效协调。而在电压器的节能调节上,我们可以运用硅钢片的调节能力,将电阻降到最低,从而使电流不断地增大;通过负载量的调节功效,运用微分法进行计算,有效的降低变压器的损耗,使其功率得到很好地提升。同时,我们还应当加强节能型变压器的使用以及创新改良力度,不断挖掘变压器的低消耗潜能,使其能够更好的为节能限电做出更大的贡献。

2.1.2提升功率因数

我们通过不断提升功率因数,以降低线路中的无功功率,从而使一些附属设备中因为电感性所产生的滞后无功电流不断降低,进而降低整个线路中的功率消耗,以达到我们节能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电感性较强的电气供电设备增设补偿性电容器以及采用无功补偿的技术手段,以降低电气设备的功率消耗和使消耗掉的功率快速得到补偿等方式来完成我们节能的计划。

2.2照明的节能设计新思路

照明节能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不降低生产、作业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条件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中光能的损失,最有效地使用照明用电。做好照明节能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2.2.1根据视觉作业要求,应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确定合理的照明标准,不同场所应有目的地进行照明。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条件差别较大,民族习惯不同,因此还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规范推荐的高、中、低值中确定合理的标准,对标准值的确定应掌握适度,并合理利用局部照明。

2.2.2充分利用自然光

照明的最佳光源是阳光。太阳光是免费的,不需电力,也不造成污染。在写字楼里,如果在设计时能在大楼内部引入自然光线,员工会情绪更好,效率更高。在医院里,住在靠近窗户附近的病人康复得更快。现在有些窗户可以对光谱进行选择,引入日光的同时还可保持舒适。有一些创新的技术如侧窗、天窗、光栅板和光线管道等,可将日光引入大楼内部。在灯具布置时,将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跟据日照强弱来进行灯具控制也是照明节能的有效手段。

2.3采用建筑设备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监视和测量是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的三大要素。通过应用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化控制等智能化技术,对建筑物内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给排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照明和其他各类用电设备系统的运行实施能效管理,确保各类设备系统运行稳定、安全可靠,从而达到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的目的。

2.4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节能

要想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目标,除了要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和加强管理之外,还需要保证施工的每个环节实现节能,这就要求在设备选择上格外注意。首先需要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型号和规格。为了实现节能的目标,减少电能的损耗,可以适当的降低变压器的负载率,但是这样又会造成工程投资的提高。采用非晶态合金作为变压器的铁芯,这样能够拥有特殊的磁特性,与普通的材料相比同容量能够降低损耗达到80%左右,所以说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十分重要。其次要选择合适的电缆和电线。线路要尽可能走直线以减少导线的长度,低压线路要少走回头先,减少电能的损耗,同时要保证变压器接近负荷中心,减少供电的距离。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增加导线的截面,还可以利用某些季节性的负荷线路减少线路和电阻。最后需要注意保证电动机的节能。实现电动机的节能主要需考虑电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功率因数,因此说要实现电动机的节能,在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正确掌握其负荷特性,分清是否是连续的。而为了降低无功功率流动引起的能量损耗,需要改变电容器集中安装的做法。

三、结束语

建筑电气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对建筑物将来的使用及维护也密切相关,我们设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设计中努力实现电气工程的高水平配置,减少日常生活中的隐患,以达到节能、实用、环保以及易操作等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加实用、更加贴切、更加安全的电气使用条件。

参考文献:

[1]夏治蜂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 民营科技,2012年08期

[2]聂英君 浅谈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25期

第8篇

(1.武汉大学采购与招投标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后勤保障部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模糊控制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本文以工程实例详细地介绍了模糊控制节能技术系统的构成,功能和特点,为中央空调的控制提供了全新的理念。

关键词 模糊控制;节能技术;系统

Applicationofafuzzycontrolofenergy-savingtechnologyonthecentralairconditioner

DuanZhaoxia1,LeiBingshan2

(1.ProcurementandBiddingCenterofWuhanUniversityHubeiWuhan430072;

2.WuhanUniversityLogisticsOfficeHubeiWuhan430072)

【Abstract】Fuzzycontrolisacomputernumericalcontroltechnologybasedonfuzzysettheory,fuzzylanguagevariableandfuzzylogicreasoning。Inthisarticle,weIntroducestheCompositionofsystem,functionandcharacteristicsofEnergysavingtechnologiesoffuzzycontrol,andprovidesanewideaforthecontrolofcentralairconditioner.

【Keywords】Fuzzycontrol;Energysavingtechnology;System

1.引言

(1)公共和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负荷主要来自于围护结构传热(包括太阳辐射)、新风负荷和室内热源。围护结构和新风负荷是随室外气象条件而变化,室内热源则是随人员散热量、设备散热量逐时变化,因此,空调负荷是逐时变化的。由于空调系统一般是按照设计最大负荷来选择冷水机组及水泵,且水系统的设计又考虑了10%~20%的富裕量,因此,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部分负荷下运行。现阶段大多数大型建筑空调水系统均为定流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水流量不能跟随负荷变化,水泵始终按照设计负荷全速运行。因而冷水机组和水泵容量远远大于实际需要,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居高不下。因此,构建一种自动分析和控制的系统,确保系统始终在最佳工况下运行,是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最有效的方式。

(2)本文以我校某医院内科(移植医学)病房综合楼(7.2万m2)中央空调所安装的节能控制系统为例,全面阐述该套节能控制系统组成和控制方式。该系统中央空调由3台直燃机、4台冷冻水泵、4台冷却水泵以及6组冷却塔风机共24台风机组成。系统机房运行最大负荷输入功率627KW/h,冷冻水泵及冷却水泵实行3用1备的原则,冷却塔风机根据冷却出水温度变化变频自动开启。末端最大输入功率340KW/h,按正常的运行工况看,该系统的在夏天开机状态下的运行能耗为967KW/h,即每小时耗电量967度电左右,夏季全天的耗电量超过1.8万度电。

2.模糊控制节能技术的系统组成

2.1模糊控制的概念及组成。

(1)模糊逻辑控制(FuzzyLogicControl)简称模糊控制(FuzzyControl),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通过系统的运行状态参数采集,被控过程的信息归纳以及数据总结,利用库存数据,把历史数据与过程状态参数结合起来,经过模糊计算推理,构成一组自适性完善的控制参数,适时自动优化群控策略,确保系统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始终以最佳工况运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运行能耗。

(2)系统节能控制组件包括:模糊控制器(数据库、逻辑推理机、信号输入输出接口、处理器等)、变频器、信号输入反馈连接、动力连接、CRT触摸屏界面等。基于模糊控制的中央空调变流量系统框架如图1。

2.2主控模糊控制器。

主控模糊控制器由模糊化接口、数据库、规则库(知识库)、推理机、解模糊接口等构成。它的输入变量都选用受控变量,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受控过程中输出变量的动态特性。其中相关参数的采集是通过现场模糊控制箱中的PTIU模块和SIU模块对系统参数进行采集,主机工况通过DIU模块采集,系统扫描周期为0.5秒,用半双工的方式将所有模块连接,并实时的将数据传给上位机数据库,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断的以历史数据及规则库中的数据进行交换,模糊控制器不断的对数据进行优化,并根据模糊控制预期算法模型和系统特性及循环周期,通过推理预测未来时刻系统的运行参数,达到对系统参数的优化,主控模糊控制柜置于空调机房中,通过通讯线缆与冷冻水泵智能控制柜、冷却水泵智能控制柜、冷却塔风机智能控制箱、现场模糊控制箱等设备连接。通过协议解析,与各控制柜进行通信,通过对空调系统全面的参数采集,实现对空调系统运行的集中监测、控制和管理。

2.3冷冻水(冷却水)模糊控制系统。

(1)冷冻水模糊控制系统设置水泵智能控制柜4套(冷却水模糊控制柜4套),实现对空调系统的4台冷冻水泵变频节能控制。每台水泵智能控制柜经通讯导线与主机模糊控制柜连接,并接受、反馈和执行由控制系统发出命令。根据模糊预测算法模型、系统特性及循环周期,通过统计的方法计算出空调主机的输出负荷,推理预测未来时刻系统的运行参数,达到冷冻水回水温度的精确控制,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温差空间,降低水泵运行能耗(冷冻水温度运行区间见图2)。

(2)水泵智能控制柜设置就地/远程转换开关,转换开关置“就地”位可在柜上进行水泵起、停、调速,当处“远程”位时,由模糊控制器控制空调主机、冷冻水泵起、停,对冷冻水泵进行速度调节。模糊控制器依据所采集的实时数据及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计算出负荷需用制冷量及最佳温度、温差、压差和流量值,并与检测到的实际参数作比较,根据其偏差值控制冷冻水泵的转速,改变其流量使冷冻水系统的供回水温度、温差、压差和流量趋于模糊控制器给定的最优值。

(3)当水泵智能控制柜启动后,模糊控制器向对应变频器发出控制指令,变频启动冷冻水泵,冷冻水泵启动后,按模糊控制器输出的控制参数值,调节各冷冻水泵变频器的输出频率,控制冷冻水泵的转速,动态调节冷冻水的流量,使系统在保证末端空调用户的舒适度需求的同时,可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

2.4冷却风模糊控制系统。

(1)冷却塔风机控制系统设置冷却塔风机智能控制箱4套,冷却塔风机智能控制箱6套以及阀门控制箱5套,箱内配置数字量接口单元以及相应控制电路,用于自动控制6组24台冷却塔风机的启、停;冷却塔风机智能控制箱经通讯总线与模糊控制柜连接,从而实现塔风机的自动启动、停止控制。

(2)模糊控制器依据当时的环境温度、湿度、末端负荷、冷却塔效率特性、空调系统散热量,进行模糊推理运算,计算出系统最佳转换效率对应的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并控制冷却塔风机的运行台数,动态调节冷却塔风机的风量,使冷却水的进口温度逼近最佳冷却水进口温度,从而保证中央空调系统随时处于最佳效率状态下运行。本系统中阀门和冷却风机联动运行。

3.系统功能

3.1运行状态监控。

(1)系统软件界面采用三维流程图显示,可在CRT上直观的反映现场系统的管路及设备的安装布置状况。流程图上显示了各个设备的一些主要参数,以便于操作员可以直接观看。操作员可以在流程图上点击任意设备进入该设备参数的详细显示/控制界面(运行管理界面见图3)。

(2)在各个界面上可完成中央空调系统工艺设备状态的监控,包括制冷机组的运行/停止/故障状态,单位时间能耗,累计能耗,单位时间制冷(热)量,累计制冷(热)量,累计运行时间等。同时可监测水泵(风机)的运行/停止/故障状态,运行频率,单位时间能耗,累计能耗,累计运行时间等以及阀门的开/关状态,故障等。同时,也可实现对中央空调系统各热工参数的监控,包括温度、压力(差)、流量、热量等。

3.2系统控制模式。

(1)本控制系统设置有“运行策略”,在“运行策略”中提供了手动工频软启动、变频自动、变频手动等多个控制模式供用户选择使用(控制模式选择界面见图4)。

(2)手动工频软启动控制方式:在各个智能控制柜或现场模糊控制箱上,将变频/旁路开关打到旁路上,由操作人员在现场直接进行启动、停止或调节操作。此时软件系统不能进行任何关于设备启停的操作。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使用“手动工频软启动”模式实现设备的工频运行,为系统提供了一种备用的使用方法。

(3)变频自动控制方式:系统将按照预先设定的设备关联方案、时间表、节能优化方案,由控制程序自动实现设备或执行机构进行启动、停止或调节操作。此时系统采用具有人工智能的模糊控制,根据系统的负荷及历史运行记录来推断该状态下应该启动哪些设备,所有设备均是根据模糊规则和优化算法模型来自动控制,以实现经济高效运行。

(4)变频手动控制方式:在各个智能控制柜或现场模糊控制箱上,由操作人员在现场直接进行启动、停止或调节操作。此时软件系统不能进行任何关于设备启停的操作。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使用“变频手动控制”模式实现设备的人工手动调频运行,为系统提供了一种备用的使用方法。

3.3设备关联、系统群控及泵组优选。

(1)自动关联:在模糊控制状态下,按照设备运行的时间或设备故障情况,由程序自动组合设备(执行机构)之间的关联关系。

(2)人工关联:在系统组态过程中,由操作员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关联计划,来指定设备(执行机构)之间的关联关系。

(3)自动机组群控:自动机组群控控制模式可根据根据流量与温差来计算当前负荷(或直接通过能量表测量出负荷),并以当前负荷大小、历史负荷记录及负荷变化率,通过模糊推理规则来推断当前最佳的主机运行方案,同时经过相应的安全性判断之后确定最佳的主机运行台数及需要投入运行的具体机组。系统根据负荷来自动启、停主机,且负荷设定分为多个级别,可灵活避免中央空调机组的喘振现象出现,同时挖掘制冷机组的最大节能空间。

(4)基于时间策略的机组群控,是依据预先设置的“时间表单”自动启动或停止相关设备。用户可根据气候变化和实际需求情况,制订相应的时间表,由程序按照事先设定的时间自动起停设备或开关执行机构。在自动控制过程中,系统实时计算当前负荷所需的冷冻水流量,并推算在满足该流量及压力条件所需运行的并联冷冻水泵台数及其工作频率,使该状态下所消耗的功率最小,以实现最佳节能。

3.4控制参量的设置、权限管理及计量。

(1)在设备显示/控制界面,可完成对各设备的监测,也可设置或修改系统运行参量和设备控制参量,包括: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风机、热水泵电机远程手动控制频率设置;调节阀开度设置;主机冷冻水出口温度低温报警点;主机冷却水出口温度高温报警点;主机冷冻水流量低报警点;管路压力高、低报警点;冷量分支路计量。

(2)系统的用户操作管理级别分为四级:普通级无需进行身份认证,只能监视设备运行状态和参数。操作员级需要进行身份认证才能进入,可以进行设备启停操作,修改设备运行参数,也可以修改自身密码。管理员级需要身份认证才能进入,可以添加/删除操作员,可以修改时间控制程序、服务质量需求和其他一些运行策略。用户对超越自己权限的功能进行操作控制,系统将无任何响应。

(3)本控制系统设置了各种计量装置或仪表,可实现的能耗计量包括:各个机电设备的电能消耗量,各个空调主机的能源消耗量和各个空调支路的输出冷(热)量。

4.模糊控制的技术特点

智能模糊控制技术,与楼宇自动化采用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等控制技术相比,具有明显技术特点:

(1)首先,它是以技术工程师的丰富实践经验和思维过程构建的模糊规则为依据进行推理与判断,模拟工程技术专家做决策的过程来解决复杂专业问题。它无需对被控对象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只需作模糊描述即可实现控制。

(2)其次,模糊控制是通过引入模糊逻辑语言变量及它们之间构成的模糊关系进行模糊推理,从而使计算机控制进入那些基于精确模型无法控制的区域,以便获得基于精确模型控制所无法达到的精确控制效果。

(3)最后,鉴于模糊控制先进的控制功能,用它控制的变频调速可以实现中央空调水系统真正意义上的变温差、变压差、变流量运行,使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可根据对被控动态过程的参数收集识别,自适应地调整运行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控制效果。显然,凭借着这种复杂非线性,才使得模糊控制成功地控制和克服了被控中央空调系统的非线性、时变性及不确定性等复杂性,从而达到很高的控制精度,实现中央空调系统的最优化运行——安全、舒适、节能。

5.结束语

该套模糊控制节能系统自2010年安装调试完毕,至今已运行了4年,效果良好。通过对本地区类似项目进行比较和统计,该系统能耗大幅度降低,每年可节约能耗在50万元以上。如果以设备使用寿命为15五年计算,可带来至少70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且在使用模糊控制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后,中央空调系统实现了计算机管理,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得到大大提高。同时,水泵实现在低频状态下启、停,大大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和对电机的磨损,减少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实践证明,它是中央空调这种多参量、非线性、时变性且参量间耦合很强的复杂系统最适宜的控制方式,也是目前最先进的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玉街、蔡小兵、郭林.中央空调系统模糊控制节能技术及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北京:2012年12月.

[2]薛一冰、杨倩苗等.建筑节能及节能改造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北京:2012年9月.

[3]华常春等.建筑节能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2013年10月.

[4]胥海伦.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运行管理的节能措施.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2.2.

[5]陈晓锋.中央空调变流量节能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实现.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6]刘毅,张泉.空调变流量系统的分析与探讨.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2.

[7]孙一坚.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续1)水流量变化对空调系统运行的影响.暖通空调,2004.

[8]高养田.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技术发展.暖通空调.1996,26{3}:20~26.

[9]尹应德.空调水系统的模拟和节能调节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10]孙一坚.空调水系统变流量节能控制.暖通空调,2001.

[11]李玉云.中央空调水系统节能技术措施的探讨.《节能》,2002.

[12]徐剑波,周亚素.空调冷却水系统模糊控制的研究.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0(2).

[13]李玉云,王永骥.人工神经网络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暖通空调.

第9篇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erter,transformation of bucket wheel reclaimer motor control with frequency converter. The frequency converter can provide favorable protection for the reclaimer trolley travel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its superior speed regulation performance and perfect protection function. Therefore, it can extend the service life of traveling motor and reducer etc. main parts , and reduce the maintenance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st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at the same time.

【关键词】变频器;斗取料机;小车行走电机;运用

【Keywords】inverter; bucket wheel reclaimer; trolley motor;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F34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5-0139-02

1 变频器的应用及结构特性

变频技术是先进的电力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合二为一的高效节能技术。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1]。变频器主要是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具备自动节能器监视变频器电流的功能,与设置的变频器最大输出电流相对比。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从而进一步保护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消耗,为生产企业降低生产经济成本。随着生产企业的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变频器是由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两部分组成:主回路的作用是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其次是通过直流中间回路将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平滑滤波,最后再通过逆变电路将直流电再次逆变为变流电。控制回路则是完成对主回路的控制,并对转矩计算的CPU及相应的电压、电流检测回路进行控制。变频器的控制方式为动态矢量控制,就是通过控制系统高速计算给电机驱动所需的最佳控制电压及电流矢量,最大限度地发挥电机的输出转矩[2]。

2 原有的小车电机控制系统

斗轮取料机小车是一台往复式运动的设备,使用单台15kW的异步电动机进行驱动,通过牵引钢丝绳拖动小车进行往复运动。其控制方式最初采用两个交流接触器控制小车行走电机正反转,在小车的两头安装限位开关控制小车的行程。由于电机工作需要频繁的正反转切换,启动时的冲击力,造成减速机、钢丝绳等机械设备频繁损坏,电气设备中的交流接触器使用寿命减短,需要经常更换,造成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长,维修工作量大,并且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小车运行速度无法进行调节,造成在取料过程中会出现过载情况,取料量无法控制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

3 使用变频器调速控制系统

3.1 变频器的选用

根据取料机小车的电机参数以及使用环境,我们选用了型号为FRN18.5G11S-4CX的富士FRN系列交流变频器,它是由富士电机株式会社研发、生产、销售的世界知名变频器品牌之一,在世界各地占有率比较高。主要用于三相异步交流电机,用于控制和调节电机速度。该变频器不但可以通过其键盘面板实现正反转的启动停机操作以及频率的给定,也通过外部接线的方式进行控制,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调整变频器的参数设定,实现设备的保护功能[3]。

3.2 变频器的接线

针对变频器主回路的接线,由于原小车电机控制系统中,使用了两个交流接触器进行控制,在改为变频器控制时,需要将原交流接触器拆除,将电源端接到变频器主回路电源输入端L1/R、L2/S、L3/T,将电机线接到变频器输出端U、V、W,并且输出侧不能连接进相电容器和电涌吸收器,还有就是接地端子必须有良好接地,一方面可以防止电击及火警事故,另外也能降低噪声。

对于控制回路的接线,可将原控制回路的正反转开关接到变频器的正转运行/停止命令端FWD、反转运行/停止命令端REV以及变频器的接点输入公共端CM[4]。当端子FWD与CM端之间闭合(ON)时,电机正转运行,断开时(OFF),电机减速停止;当端子REV与CM端之间闭合(ON)时,电机反转运行,断开时(OFF),电机减速停止。同时将小车行程两端的限位串联到控制回路中,利用限位进行自动正反转控制。在操作台上增加调速电位器,接入变频器模拟输入端子13、12、C1、11,实现变频器的调速。在检查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接线正确无误,并且试运行小车行走机构没有电机旋转不平衡、加速或者减速不平稳等异常后,即可给变频器送电设置参数。根据电机的参数设定电机额定电压、电机额定电流、电机额定频率、电机额定转速等,根据机械设备负载性能的要求设定相应的加减速时间。由于生产工艺的需求,还要对变频器的运行频率进行限制,所以需要设置频率的上限[5]。针对运行中的过载保护,利用变频器的报警输出继电器,设定相应的报警电流,实现超电流快速跳闸,从而保护设备不受损坏。

3.3 变频器常见故障判断及检查方法

①变频器报OC1、OC2、OC3则是过流故障,主要检查电机连接端U、V、W有无相间短路或者对地短路,未发现短路现象则复位变频器,并运行电机查看运行电流是否过载;

②变频器报OU1、OU2、OU3则是过电压,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超出参数设置范围,询问操作人员是否突然加速运行而突然停止设备,检查设备动作时主电路直流回路电压是否在保护值以上[6];

③变频器报OH3则是变频器内过热故障,检查变频器风扇是否运作,散热片是否堵塞,测量变频器工作环境温度是否在规定值内;

④变频器报OL则是过载故障,检查电机功率与变频器内电子热继电器额定值是否匹配,电子热继电器设定值是否合适,电机运行是否有机械卡阻;

⑤变频器报FUS则是熔断器短路,检查变频器内部熔断器是否断路;

4 总结

变频器调速系统的使用为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减少了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利用变频器的调速系统实现了取料机小车运行速度的控制,速度变化平滑[7]。变频器在保护跳闸后,键盘面板上将显示相应的故障信息,在处理故障时可根据故障信息进行排查,大大减少了维修时间,变频器的使用还有节能降耗的功能,降低企业的生产经济成本,再降低了电气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检修和排查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金延斌. 变频器在斗轮堆取料机行走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1):244.

【2】杨珉. 变频技术在煤场斗轮堆取料机上的应用[J]. 广东电力,2004(02):83-85+88.

【3】郭x. 高压变频器在煤矿主扇风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与节能分析[A]. 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冶金自动化》杂志社.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5年会论文集[C].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冶金自动化》杂志社,2015:5.

【4】李俊. 高压变频器在循环风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J]. 水泥,2015(04):55-56.

【5】矫健. 中压变频器在新烧结除尘风机节能改造中的应用[A]. 中国金属学会.第九届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中国金属学会,2013:6.

第10篇

关键词:MVR 蒸发 增压

1.中药蒸发浓缩技术的现状

近二十年来,我国中药生产企业提取液的浓缩主要采用双效、三效蒸发器,这两种蒸发器为我国中药产业改革原始的提取液蒸发浓缩方式,步入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轨道,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中药浓缩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然而,这二种蒸发器应用到中药生产,普遍存在由于蒸发过程中大量热量的排出,造成能源消耗较大,热量利用率不高。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近十年来逐渐发明了采用带热泵的双效蒸发器,实现了低温加热,低温蒸发,采用凝结水串级自蒸发结构,不仅可以回收凝结水的热量,而且各效间由于液封的存在,杜绝了各效间漏气,与传统双效蒸发器比:节约蒸汽36%以上,节水30%以上。而后随着蒸发浓缩技术的发展,逐渐产生了超滤和反渗透膜浓缩,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但由于超滤膜、反渗透膜等膜由于受中药的腐蚀、中药杂质较多等影响,造成膜寿命的降低,从而使浓缩成本上升,另外,由于对膜的影响,也是适用的范围有所局限。

2.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的介绍

MVR(mechanicalVaporREcomression)蒸汽浓缩法是指利用涡轮发动机的增压原理、经特殊流体设计而组成的蒸汽机械增压式蒸馏浓缩系统的简称。这种工艺系统,将使密闭容器内经加热生成的二次水蒸汽,在通过蒸汽压缩机时被再压缩增压至107摄氏度的高压气体。这种增压蒸汽即可作为再生热源而循环应用于原水的继续连续蒸发,又在循环传热的过程中使增压蒸汽本身也得以迅速冷却或冷凝,直至成为洁净纯水,同时可以在这种结净冷凝水排放的过程中利用其残热对流入的原水实施热交换。

2.1.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的组成:

2.1.1.预热器:很多情况待蒸发的原药液在进入蒸发换热器之前的温度较低,为了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热能,经常采用列管式或板式换热器对原药液进行预加热,使其温度升高。

2.1.2.蒸汽压缩机:它是MVR系统的核心和关键部件,它通过对二次蒸汽进行压缩,提高系统内二次蒸汽的热焓,为系统连续提供热量。根据原药液的流量和沸点升高值等特性,可以选择罗茨或离心压缩机进行蒸汽的压缩,但由于中药具有成分的不确定性和较强的腐蚀性,因此压缩机的材质应采用耐腐蚀、不脱落、不对中药产生污染的材料,一般选用优质的不锈钢材质。

2.1.3.汽液分离器:它是蒸汽和浓缩液体进行分离的装置。对于有结晶的原液,可以将分离器和结晶器设计成一体,再加装强制循环泵,完成汽液分离,浓缩和结晶的功能。

2.1.4.蒸汽换热器:预热后的原药液通过进料泵将其载入蒸汽换热器与由蒸汽压缩机产生的蒸汽进行换热,使其迅速汽化蒸发。根据原液的特性(粘度,是否有结晶和结垢等)选择换热器的形式和面积。

2.1.5.控制中心:采用工控机和PLC构成MVR系列的实时监控中心。通过软件编程,实时采集各种传感器的状态信号,从而自动控制马达的转速、阀门关闭和调节、液体的流速和流量、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和调节等,使系统工作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同时该设备还具有自动报警、自动记录参数和提供报表的各种功能。

2.2.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的节能原理:

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同原来的双效、三效不同的是,原来的三效、双效采用的二次蒸汽直接加热药液使其在降压状态下蒸发,二次蒸汽热晗较低,热量较低,致使蒸发量较少。而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主要采用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时二次蒸汽压缩产生热能,热能被循环利用,热能在系统内几乎无损失,将蒸馏水和浓缩液的输出热能与原液进行交换,使其热能得到高效利用。MVR节能蒸发器,其原理是利用高能效蒸汽压缩机压缩蒸发产生的二次蒸汽,把电能转换成热能,提高二次蒸汽的焓值,被提高热能的二次蒸汽打入蒸发室进行加热,以达到循环利用二次蒸汽已有的热能,从而可以不需要外部新鲜蒸汽,依靠蒸发器自循环来实现蒸发浓缩的目的。通过PLC、单片机、组态等形式来控制系统温度、压力马达转速,保持系统蒸发平衡。

2.3.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的特点:

2.3.1.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在浓缩过程中,由于采用物料输送泵进行料液的输送,提高了料液在管内的流速,使料液在物料管道内的停留时间只有数秒钟乃至数十秒钟。这样短的时间内, 而且管内存液量小, 故特别适用于热敏性料液的浓缩, 例如牛奶、橘子汁、医药的青霉素和链霉素、以及农药的春雷霉素和赤霉素等等, 可避免或减少物料的热分解。

2.3.2.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结构简单主要有蒸发器、加热器和压缩机, 维修方便,可在减压、常压和加压下操作运行。

2.3.3.由于受料液流动方式的影响,该设备针对料液的浓缩比不能太高,如浓缩比过高, 则因料液少, 管壁湿润差, 会造成固体溶质粘附在壁上的“ 干管”现象, 不仅增加热阻, 而且容易堵塞加热管,造成药液的损坏。

2.3.4.只适用于蒸发中等粘度的料液,不适于有晶体析出的物料,不适于易结垢物料。

3.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温室效应,能源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和不可缺少。为进步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我公司于2011年引进了MVR蒸汽浓缩设备,首先应用到了中药提取液的浓缩过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与常规蒸发器比较

3.1.1.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每蒸发一吨水消耗20-70度电(视液体成分而定),而常规蒸发器消耗1.25-0.3吨鲜蒸汽,两者消耗都随溶液沸点、减水沸点的差值而增加,对同一种溶液,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能源消耗量和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常规蒸发器,是一种高新节能蒸发技术。

3.1.2.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不需要循环冷却水,没有冷却水消耗。不需要建设高污染的燃煤小锅炉或高成本的燃油锅炉。蒸发器比常规蒸发器更节水、更节能环保。

3.1.3.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应用范围广,所有常规蒸发器应用的领域都适用于该蒸发器,机械式蒸汽再压缩蒸发器蒸发温差小,更适用于热敏性溶液。溶液在蒸发器内流程短、停留时间短,因而溶质不宜变质。

3.1.4.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采用全自动电脑控制,并且可以在低负荷下稳定运行。

3.1.5.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属于国家科委颁布的高新技术范围,按高新技术认定分类该高新技术属于高效节能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高新技术推广范围。

3.2.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3.2.1.节能:该设备采用电能转换为热能,充分利用了二次蒸汽的热能,降低了能源消耗,同时产生的凝结水在充分和原药液进行热交换(预热),使其热能得到高效充分的利用,没有废热蒸汽排放,节能效果十分显著,相当于10效蒸发器的效果,另外产生的凝结水可再次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3.2.2.设备环保: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不需要生蒸汽、不要锅炉、不需要烧煤、不需要冷却水,只要有电,就可以用机械压缩式蒸发器。从而降少了CO2,SO2的排放,减少了粉尘和固体废渣的排放,减少污染,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

3.2.3.低运行成本:由于节能效果显著,使整个蒸发器的运行成本也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是传统蒸发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3.2.4.自动化程度高:MVR蒸发器配置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整个蒸发器实现在从原液加注、预热、蒸发、清洗、保养等步骤的自动化控制。避免了人为失误,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

3.2.5.占地面积小:MVR蒸发器由于采用了压缩机来循环使用二次蒸汽,提高了能效,因此比传统蒸发器紧凑。

针对MVR技术的特点,热敏性强、浓缩比不高的液体均可以采用该技术。该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节约能源,经实际应用和对比,该技术相比以往的三效蒸发技术可节能达到57%,吨产品综合耗能成本为73.5元。

4.MVR低温降膜蒸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展望

由于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具有较高的节能效果,使其受到各个企业的青睐,但目前由于蒸汽压缩技术国内技术还不够成熟,致使目前该设备的投资成本较高,一次性投资较大,因此目前只有经济实力较强的大公司才有能力得到应用。因此若使该技术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必须首先提高国产蒸汽压缩技术,降低一次投资成本。

另外,MVR低温降膜蒸发设备在实际的使用中,会降低中药浓缩成本50%以上,对于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中药生产企业,估计有一年的时间即可收回投资。

对于目前中国生产现状,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技术水平还不好,设备技术处于高耗能阶段,面对中国目前能源状况,能源逐渐紧缺,能源消耗成本越来越高,MVR蒸汽压缩设备随着技术的进步完善和蒸汽压缩技术的国产化,我认为在未来的几年将迎来飞速发展,在中药浓缩领域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技术提高。

参考文献:

第11篇

现阶段,人们对各种家用电器和楼宇自动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节能环保意识普遍增强。安全合理、高效美观的住宅建筑电气设计不但成为广大设计人员的研究重点。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建筑电气设计时既要考虑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又要考虑一些建筑使用上的特殊需求,往往使得建筑电气在设计上出现不完善和不合理的现象,给日后使用、维护带来不便甚至埋下事故的隐患。本文就住宅建筑方面的电气设计进行探讨,结合真理道甲一号的项目工作经验,抛砖引玉。

关键词:电气工程设计;安全供电;节能降耗

中图分类号:TU9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新的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已经于12年4月1日正式生效。和旧规相比,新的规范里面将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同时也反应出人们在追求智能楼宇的舒适、安逸、安全和人性化的同时,也开始注重电气自动化工程的节能设计。在设计时既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方便人们的使用需求,又要兼顾到节能设计。住宅及住宅小区的电气工程直接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各级政府的关注重点,无论是商品房还是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安置房、定向安置房等住宅的电气设计,都与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因此都必须在电气设计施工中体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的原则。

一、电气工程设计原则

1、设计前调研,精确计算,优化供配电设计。

在电气工程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适用性。在设计之初,必须进行各类电力负荷的计算。电力负荷是供电设计的依据参数,是电气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各城市、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需求也就有区别。城市电力系统的规定、要求也是千差万别,供配电系统在满足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要求的同时;应能保证控制方式的灵活多样要求,从而使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供电系统高效、灵活、稳定、易控、多样、便捷、畅通。其次考虑的是安全性,供配电系统应保证适度余量,针对真理道甲一号工程不同子项的特点,对各单体高层住宅楼、地下车库及小区内学校、幼儿园、小型商业等多种负荷进行相关调研、估算。在经过多次负荷计算、系统优化的基础上确定最终的供配电方案。本工程包括由市政道路划分形成的三个地块,即A、B、C三个小区,每个小区内分别设置专用及公用变电站。在设计中,通过对变压器选型、回路划分、线缆路由及整定、无功补偿、系统防雷、防火灾漏电报警等多项技术手段实现电气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2、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

首先,应对各类负荷充分考虑其运行特点,对各类负荷的最大负荷出现的时间段进行分析、调研及估算,在系统设计中有效的“错峰填谷”,使变压器尽量在经济负载率下长期、稳定运行;其次简化配电级数,配电回路。有些工程的配电系统设计得比较复杂,配电级数过多,使供电系统故障率增高,故障面扩大,不易管理,操作维护不方便等。为能正确理解配电系统的配电级数和保护级数,提高设计水平,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特撰此文以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详《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一2009)第4.0.6条的相关规定)。

第三,优化主干线缆路由,减少线路损耗;设置安全的无功补偿,提高电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尽可能减少建设投资,最大限度的减少电能与各种资源的消耗。

第四,选用节能型设备,如选用节能型变压器、各类高效电机、电子镇流器等低能耗、高效率的电气器件降低运行与维护费用,减少电能的间接或直接损耗。

设置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风机、水泵及公共照明等负荷分别管理,有效提高效率,节能降耗。

3、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各类负荷按照明、动力、空调、水泵等分类别设置计量装置。计量装置包括机械式电能表,数字式电能表、多功能电表及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为系统运行提供记录、分析、监控、报警等多项功能。

二、住宅电气设计中的自动化节能技术

环保理念在现代电气设计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进行设计考虑时,应尽可能的使用先进技术和设计理念。尽可能的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实现。

1、配电设计考虑三相负荷平衡。保持三相负荷平衡,将负荷均匀分布在三相电源上。三相配电的各相负荷应保持三相负荷的平衡(最大相负荷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最小负荷不宜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2、地下车库以高效节能细管径(T8)紧凑型荧光灯为主。荧光灯灯具选配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不低于0.9。疏散指示灯、出口标志灯选用发光二极管(LED)。

3、带防护罩灯具效率≥60%,开敞灯具效率≥75%。

4、照明功率密度值低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5、配电箱靠近负荷中心,尽量缩短低压供电线路长度。

6、照明采用统一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分组分时控制,实现节电。

7、设置功率因数集中补偿装置,补偿到0.9以上,并设置3、5、7次谐波吸收装置。

8、经济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电力干线的最大工作压降不大于2%,分支线路的最大工作压降不大于3%或分支线路的长度超过30m时,线缆截面积相应增大。

9、选用低能耗、高效率的变压器及电气元器件如节电信号灯等。

10、动力、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设备负荷按照明、动力、空调、水泵等分类别设置计量装置。

11、集中采暖系统要求供热公司二次设计时,考虑计算机节能控制系统。

12、高次谐波谐波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制的泵房、换热站等,应由相关厂家及配套单位考虑设置高次谐波抑制的相应设备及措施。

在设计时,我们应当积极开发新能源,积极推动太阳能、地热能、原子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这些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它将是解决世界能源危机的根本措施。我国已有这方面的研究应用,如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水能源热泵系统及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系统等。这些系统高效节能、无污染,不失为一种有效利用自然能的好途径。

三、电气工程中一些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不能只停留在按图施工的水平,要全面熟悉设计图纸,努力并善于发现图纸中的不足,与设计、施工方沟通后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施工方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审查,要求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技术措施,而且应符合经会审的设计图纸及国家现行的有关电气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落实,工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2、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中必须根据已会审后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要求严格坚持执行和落实“三检”制,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 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记录好监理日志。

结束语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人们所使用的电气设备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分布广泛,使得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建筑电气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对建筑电气设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电气设计前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对设计中的每个环节都要实施有效的控制,尽量使电气设计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方便,以减少和避免住宅电气事故和电气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江,浅析220 kV变电电气自动化[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6)

[2]刘沫然,发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期刊论文]-科学时代(上半月)2010(4)

[3]邓超,浅谈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期刊论文]-新一代(下半月)2010(2)

[4]刘松才,工厂供电.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5]杨治业,变压器试验技术(16) [J].变压器。2004

第12篇

2013年新入选 CODE 期刊名称

H700 江苏农业科学

H199 江苏农业学报

G046 江苏医药

G397 江苏中医药

H28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H701 江西农业学报

A11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X002 交通科学与工程

X020 交通信息与安全

X672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X685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L587 节能技术

W567 节水灌溉

K553 洁净煤技术

V049 结构工程师

G869 结直肠外科

G316 解放军护理杂志

A121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G295 解放军药学学报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671 解放军医药杂志

G315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G961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G507 解剖科学进展

G049 解剖学报

G358 解剖学研究

G050 解剖学杂志

G886 介入放射学杂志

N048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M051 金属功能材料

K022 金属矿山

N083 金属热处理

M012 金属学报

E599 经济地理

H266 经济林研究

N749 精密制造与自动化

G953 精神医学杂志

T102 精细化工

T955 精细化工中间体

T542 精细石油化工

G677 颈腰痛杂志

Z553 净水技术

G553 局解手术学杂志

T512 聚氨酯工业

R016 绝缘材料

G052 军事医学

J056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G187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F018 菌物学报

M018 勘察科学技术

A645 科技导报

S812 科技管理研究

R588 科技进步与对策

A083 科技通报

W027 科技与法律

A537 科学技术与工程

A075 科学通报

W514 科学学研究

第13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电气设计,节能设计,方案措施

中图分类号:TU85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电气能耗逐渐增大,从我国国家建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得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建筑能耗已经达到中国全国能源总体消耗百分之三十多,而且,这一比例正在逐年增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建筑电气设计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设计不合理,忽视环保节能设计研究,因此造成建筑电气消耗尤为严重,进一步加重了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的能源压力和环境危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全面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就必须从建筑电气设计中探讨出节能设计技术,减少我国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的能源压力。

二、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原则

1.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意义

(一)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压力,建筑能耗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耗主体之一,其能耗几乎占据了我国整体能耗的三分之一还多,不科学的建筑电气设计加大了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增添了我国能源负担。因此,加强对能源的控制,提高对各种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要坚持的策略。建筑电气设计是降低建筑能耗最为关键的环节,将节能环保的设计观念贯穿到整个电气设计中来,从而推进我国建筑降低能耗的进程,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

(二)是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建筑电气设计,既可以据不同的实际状况满足建筑物所有的基本功能,而且还从建筑物的照度,温度,湿度,色差色温,气流,通风等各种细节作出合理科学的设计规划,既可以减少建筑的资源能源浪费,又大大提高了居民居住的舒适度,有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完善和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制定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并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已于2005年7月1日起实施。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候,要严格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进行建筑节能设计,降低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既满足建筑功能,又经济节能。要立足国情,立足本地的发展实际情况,无需过多花费投资达到节能目的,而是要通过建筑电气的合理设计,采用合适的设备材料,完善运行方式,针对建筑物不同的 处所,不同的照度,温度,湿度,色温等一系列的建筑物功能要求,采取合理的设计,做到物尽其用,避免浪费。

(三)科学严谨设计,合理严格施工。要采用先进技术,降低能耗。要通过不断的观测和实验找出建筑物容易存在的能源浪费点,在这些和建筑物功能无关的能量消耗上重点关注,采用先进的技术,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降低细节处的浪费,做到整体的节能。

三、现代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案探讨

1.精确严密计算。对各种电气设备的负荷能力做出严密科学测试,得到准确数据,做出精确严格的核算。计算的结果将会对电气设备的设计和安全有着重大影响,同时,严密的计算,也是可以采取经济手段的前提。

2.科学设计建筑内的配电系统。鉴于每幢建筑的不同特点,要据实际情况对低压高压,供配系统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既可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营,又可以保证供电用电的稳定和安全。

3.照度标准在电气设计中的选择

选择照度是照明设计的重点。照度太低,会损害工作人员视力,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且不合理的高照度则浪费电力。因此,选择照度必须与所进行的视觉工作环境相适宜,按国家颁布的《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选择照度。

4.选择合理的照明方式

照明方式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在满足标准照度的条件下为节约电力,应恰当选用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方式。

5.科学设计电气设备的开关方式

要据不同情况选用开关方式。电气设计中有很多开关方式,在不同用途的建筑中安装不同的开关控制方式,有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更可以方便操作使用,提高居民使用的安全稳定性。右图是电气设计中常用的一些开关控制方式,根据不同的特点,加以对比,设计安装合理的开关程控措施,有助于贯彻落实节能措施,达到降低能耗,方便生活的目的。

6.设计合理的供电线路和导线截面

根据建筑的规模、用电负荷性质及容量,使电气间位置合理的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减少供电半径、减少电能的损耗。据统计,照明线路的损耗约占输入电能的4%左右,影响照明线路损耗的主要是供电方式和导线截面积。

7.选择低能耗的电气设备

在对建筑用途有了深刻的了解的基础上,对照明做出科学设计,同时,使用光效高,能耗低,使用寿命较长的电气设备,同时,要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减少安全隐患。在设备设计过程中,可以采购一些高效节能设备,比如节能灯,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建筑的功能完整,又可以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还大大降低了消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8.加强防护措施设计。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且越建越高,遭到雷电的袭击概率也日益频繁,对建筑采取防雷设计,做好接地设计工作,可以有效保障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9.减少电气能量损耗

(一)减少变压器的能量损耗。建筑电气对变压器的依赖性非常强,变压器在长时间的运转下造成的能耗也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在安装中最好选择合理的变压器如选用节能型变压器。综合考虑投资和设备运行费用,对负荷进行合理分配,选取容量与电力负荷相适应的变压器, 使其满负荷高效运转

(二)减少线路上的能量损耗。电气工程对线路的使用量和消耗量非常之巨,据有关统计, 线路的损耗约占输入电能的4%左右。因此设计时,在满足允许载流量运行电压损失等各种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根据建筑的规模用电负荷性质及容量,使电气位置合理的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另外应按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电缆及导线的截面,从降低电能损耗。

四、结束语

建筑电气设计是降低建筑能耗最为关键的环节,将节能环保的设计观念贯穿到整个电气设计中来,从而推进我国建筑降低能耗的进程,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步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电气节能化技术设计,将会有着自动化和节能化的发展趋势,因此,我国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自己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新设计理念,提高设计水平,对建筑电气设计做出合理规划,并采取合适措施,保证整个系统的政策运营,减少浪费,降低消耗,促进我国节能步伐,推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李蔚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措施 [期刊论文] 《电气应用》2007年5期

[2]龚国栋 浅谈建筑电气设计的节能 [期刊论文] 《浙江建筑》 -2007年1期

[3]张成明 浅谈建筑电气设计的特点及节能方案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3期

[4]刘启寿 浅议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 [期刊论文] 《知识经济》 -2012年5期

第14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以电能为研究对象的电气工程专业,在高等教育众多专业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长久以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着强大动力[1]。“十二五”以来,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国家的重大需求[2]。其中新能源、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及可持续性发展,对高质量、创新复合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就对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天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设立以来,始终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在探索建设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电气工程专业的道路上积累了宝贵的改革实践经验。

1.培养目标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地方及相关行业的重大需求,本着服务社会的宗旨而制定的。在“十二五”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形势下,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为:

“本专业围绕电气自动化和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两个方向,主要学习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电气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运算、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培养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电力电子技术、电机系统运行及控制、自动控制、电力系统、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究开发、电子与计算机应用以及风力发电领域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由上述培养目标可以看出,结合我专业特点,在原基础上增加了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培养方向,以满足“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中电气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修订后的培养目标中重点强调了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是工程应用型人才,以缩短或省去用人单位二次培训,从而满足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培养要求

培养要求除保留了学生应掌握相关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等基础科学知识等外,根据修订后的培养目标,对培养要求进行了调整,主要包括:重点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如增加理论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环节、提高实验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践课程的工程性、增加企业实践的机会;针对新设立的“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具有该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需了解该领域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该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和实验等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体系优化

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要求的实施,我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优化,主要包括:通识类课程整合、学科基础类课程细化、专业课程更新以及课程实践拓展。

3.1通识类课程整合

结合我专业的特点,将《积分变换》课程纳入到《信号与系统》课程,归入学科基础类课程范畴;将《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纳入学科基础课程范畴。最新的2013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中通识类课程所占学分已降低至76分。

3.2学科基础类课程细化

学科基础类课程保留了原有的《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等课程;将原学科类基础课程中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归入专业基础类课程,如《电气工程专业概论》、《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外语》等。学科基础类课程学分降低到28分,专业基础类课程调整为18分。

3.3专业课程更新

我专业最新的培养计划中,增设专业方向类课程,目前,拥有“电气自动化”和“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两个专业方向,其中在“电气节能与风力发电”专业方向中设置了《新能源前沿技术讲座》、《风力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技术》、《电动汽车驱动及其控制技术》、《电气节能技术》、《微网技术》等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前沿类课程。专业方向类课程总学分为17分。

此外,丰富了专业选修类课程。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设《电气工程仿真与计算》、《特种电机及其驱动技术》、《DSP原理及在电气传动中的应用》、《电机设计》及《电磁兼容技术》等特色课程,使可选的专业选修类课程总学分达到了21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选择,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

3.4课程实践拓展

课程中的实践环节是支撑理论如何应用于实际场合的重要环节[4]。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传统实践环节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培养要求,因此课程实践环节的优化势在必行,主要涉及实践领域的拓展和实践方式的转变。

在实践领域拓展方面,我专业响应“十二五”发展纲要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号召,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综合投资”等经费的支持下,构建了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实践平台、牵引系统实践平台、潜油电机系统实践平台、纺织机电系统实践平台、电气工程虚拟仿真等多个创新实践平台和风力发电机技术实验室、单片机技术实验室、工业控制实验室等多个专业教学实验室,为丰富专业课程实践环节、接触更新的课程理论应用场合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在实践方式转变方面,除了通过购置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增强实践环节的可参与性、自主开发性、创新性等之外,一方面,成立各类兴趣小组、电子俱乐部等,建立校内的实践基地,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设计类竞赛,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开拓校外实践基地,通过学生到企业实习,深化对学生的工程意识的培养,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状况,促进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尽可能保持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一致性,目前我专业拥有与新能源、电气节能等领域相关的校外实践基地近20个。

4.结束语

通过对“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深入理解,结合我专业的特色优势,积极推动新形势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与优化,完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实验环节的创新性、与企业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的工程性,从而使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满足国家、社会以及行业对我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讨论稿)[C]. 第三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2005: 1-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2, 11-33.

第15篇

关键词:空调系统 节能

中图分类号: 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01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舒适生活的需求,空调系统在整个建筑行业中设计更加重要,系统的复杂化和庞大化导致空调系统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针对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在本方案中探讨了北方地区空调系统采用不同的节能措施和自动控制策略,对整个智能建筑运行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并提出实际中建筑节能的实现。针对酒店的空间面积大,冷负荷的变化大,采用了“主动节能”的控制策略。

由于建筑物中空调系统绝大部分不会处于满负荷工作,冷水机组不用总是满载运行。末端用户如能具有很好的冷量控制,使得冷水机组的产冷量与用户的需要相匹配,就可以通过调节主机运行,提高其制冷效率,达到冷冻水泵、冷却水泵节能效果。如果末端用户采用变水量时,冷冻水系统可以根据新的运行工况提供新的水量,通过减少流量供应和调节阀的节流损失,同时控制水泵在效率最高点运行。在多台并联冷水机组运行时,尽量使机组处于满载状态运行是节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通过台数控制使冷水机组提供的制冷能力与用户所需的制冷量相适应。因此,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实时检测、判断用户制冷量需求来确定投入运行主机台数以实现台数控制。

进行台数控制的优化策略为:第一,控制系统冷冻水的总流量始终保持在恰好满足系统负荷要求的水平;第二,根据系统的负荷量和当前冷水机组供应能力的差值,决定下一次启停的时间。原则上应该选择能够满足同时负荷需要,且最接近系统需求值的工作方式。控制的关键在于在调试中找出最佳的启停切换点,还要在运行台数控制的程序中,使冷水机组处于最佳工作效率点周围。其实际负荷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实际负荷的需要调节机组的运行,计算方法为:设冷冻水供水温度(t1),冷冻水回水温度(t2)和流量(G),瞬时负荷为Q,Cp为水的比热。

负荷

优化设备启停时间也很重要,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室外温度、系统容量、建筑物特性来优化启停时间,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行时间。在首先保证机组最大效率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多台冷水机组在部分负荷条件下的最优化时间运行。

冷源系统经常性的处于部分负荷情况下,使得变流量调节变得十分重要。水泵的能耗,可占空调系统总能耗的10%~20%,采用变流量调节系统,就可使水泵能耗根据流量的增减而增减,从而达到显著的节能效益与经济效益。冷却水的设定温度如高于设定值时,控制冷却塔阀门开启,关闭旁通阀,冷却塔风机随即开始运行。如冷却水温度降到某一设定值,控制风机进入低速运行。如果冷却水温度继续下降,降到某一设定值时,就必须关闭风机,通过旁通阀调节使水温保持在可接收的限度。

由于空调系统在整个建筑中能耗巨大,所以控制设计目标放在了节能减排上。除了避免在处理空气过程中冷热量抵消还应该能提供良好的可控性。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可通过采取工况分区、自动转换、烩值控制、变风量控制、变设定值与变新回风等多种节能控制手段来实现节能优化控制。同时满足控制需求和最佳节能。这样就要求系统集成设计的特点应通过集中监测与科学管理来提高效益,加强协调控制,力争全面节能。一般通过以下典型做法:

第一是通过空气的预冷和预热。通过楼宇自控系统可对空调设备设定最佳启停时间缩短不必要的空调设备运行时间。例如多数办公与商场等建筑物夜晚是不需要开空调的,可以通过提前提前对建筑进行预冷和预热来保证工作开始时室内环境的舒适。同时因为温度是惯性很大的被控参数,在下午可以通过提前关闭空调,使室内温度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降低来达到节能减排。在预冷、预热时,一定要关闭室外新风风阀可以减少获取新风而带来的能量消耗。

第二可采用全热式交换器。室内新气为夏季供冷、冬季供暖,而排出的空气温湿度与室内空气是相同的,可以通过全热式交换器来进行排出空气与新风的热交换来减少新风的热处理量。

第三是按需供冷。在满足用户对冷量的需求的前提下,可对冷源系统实行节能控制。利用网络控制技术,对末端设备、冷水用户和冷源进行监控,发现冷需求和用冷时间请求是呈链状传递。

如图所示为一变风量空调系统的监测与自动化控制原理图。(如图1)

在空调监控系统实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特点和大厦的空调方式以及负荷特点,来采取对应的节能措施,以实现真正意义上节能减排。

本方案中的空调设计:(1)空调水系统:本工程为两管制变水量系统。建筑主体水系统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1~4层,第二部分为5~23层,均接自制冷机房分水缸,水系统定压、补水由制冷机房解决。(2)空调风系统:新风由各层百叶窗引入,本工程客房、办公、包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另外大会议室、大堂采用热回收式新风处理机加风机盘管加排风,多功能厅采用吊顶式空调机组加热回收式新风处理机加排风。(3)消防中心设分体式空调、电梯机房设分体式空调。

本方案中自控的实现:工程中采用了美国艾顿系统,具体控制内容为:制冷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系统。空调机组和新风机组冷水回水管上设动态平衡电动双通调节阀,通过调节表冷器的过水量以控制室温或新风机组送风温度。风机盘管设三速开关,且由室温控制器控制回水管上的双通阀开度,以调节进入风机盘管水量。空调机组、冷水机组、风机盘管上双通水阀均与风机做联锁控制。同时冬季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停机时,双通水阀应保留5%开度,以防加热器冻裂。冷热源、空调系统、通风系统采用集散式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系统)微机控制中心设在制冷机房控制室内。

参考文献

[1]李忠意.基于能量的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开发[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2]王孟.基于现场总线的楼与自动化系统的节能设计与集成研究[D].西华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