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税源控管论文范文

税源控管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税源控管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税源控管论文

第1篇

本文作者:付亚荣李冬青付丽霞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华北油田

基础研究(学科分类:采油采气工程其他学科)。团队创新建立不同物性原油流变模型Binghum本构方程,揭示了影响原油低温脱水的因素,在系统回答影响原油低温脱水关键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原油脱水低温破乳剂的研究方向。

以中间基原油低温破乳剂研究为例进行说明。中间基原油Binghum流体的流变模式为τ=87.31-0.102γ。根据原油的本构方程和“改头、交联、复配”思路,研发出冀中南部中间基原油低温脱水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此实现了现场节能减排。团队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苯酚、四乙烯五胺、甲醛在同一体系中能形成具有互补性、优势性、高活性的破乳剂“头”——以甲苯封口、由酚醛、胺醛、酚胺树酯混合而成。并打破常规束缚制备破乳剂干剂,将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使中间体与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合,环氧氯丙烷封口,从而提高聚醚的活性。此外,团队创建了正交试验复配现场破乳剂的生产模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低温破乳剂CDKT-HB04的起始剂、催化剂等指标(见表2)。通常,需要考察的指标包括在45℃温度并持续90分钟状态下得到的脱水率,以及污水水质与界面。团队围绕影响合成的7个因素,按照具体情况分别选出考察、比较的条件:(1)因素A(起始剂类型):第一位级(水平)A1=酚醛、胺醛、酚胺树酯混合类,第二位级A2=多乙烯多胺类;(2)因素B(催化剂类型):第一位级(水平)A1=氢氧化钾,第二位级A2=氢氧化钠;(3)因素C(PO、EO的接链顺序):第一位级(水平)A1=PO—EO,第二位级A2=EO—PO;(4)因素D(封口剂类型):第一位级(水平)A1=环氧氯丙烷,第二位级A2=醋酸;(5)因素E(反应温度):第一位级(水平)A1=120±5℃,第二位级A2=125±5℃;(6)因素F(反应压力):第一位级(水平)A1=0.15MPa~0.30MPa,第二位级A2=0.20MPa~0.40MPa;(7)因素G(反应时间):第一位级(水平)A1=1~2小时,第二位级A2=2~3小时。对于合成的CDKT-HB04,需要考察脱水率(40℃或45℃、90分钟)、污水水质与界面。通过8次试验的合成结果,团队直接观察发现A1B2C2D2E2F2G1合成条件较好;通过计算极差数据观察发现A1B1C2D1E2F1G1合成条件较好。为掌握造成污水水质清、界面不齐的原因,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批正交试验。在分析污水水质界面的影响因素后,挑选出3个因素及其相应位级实施正交试验。选定的因素分别为:(1)起始剂类型,位级A1为四乙烯五胺、位级A2为酚醛树酯;(2)封口剂类型,位级B1是环氧氯丙烷、位级B2是甲苯二异氢酸酯;(3)PO与EO接链顺序,位级C1为PO—EO、C2为EO—PO。通过试验发现,第一次试验所得到的两个合成组合,其效果一致(见表3)。冀中南部某油田属中间基原油,脱水温度65℃~70℃,每年升温需要消耗大量自用燃油(不含水原油)。团队依照“改头、交联、复配”方式,研制出高效、适合中间基原油的低温脱水破乳剂;并根据制定的合成路线,在室内复配合成了36个低温原油破乳剂样品,用车城油田中间基原油按SY-5281对合成样品进行脱水性能评价。针对筛选出的10个具有较高脱水率和较快脱水速率的单剂,进行单剂之间1:1总加量200mg/L的二元复配,试验温度为45℃。得到两种复配破乳剂脱水率比剂提高幅度超过8.5个百分点。团队将脱水率、水质作为评价指标,对温度、破乳剂加量、复配比例3个因素各取5个水平(温度40℃~44℃,总加量分别为100、150、200、250、300mg/L,复配质量比分别为3:1、2:1、1:1、1:2、1:3)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中影响脱水率的极差不同:温度对脱水率极差影响小于2.5个百分点、复配比对脱水率极差影响最小,破乳剂的加量由100mg/L增为300mg/L时,脱水率曲线在200mg/L处出现拐点;复配比为1:2或2:1时,复配双剂的效果最好。因此,应用复配比为1:2或2:1双剂复配的破乳剂,在现场温度为40℃~44℃且实际加量为室内试验的1/2~2/3时,中间基原油脱水可满足生产需要。破乳剂成品则要求室内试验加药量在200mg/L、脱水温度为45℃时,90分钟的绝对脱水率最低达到93.5%,水质清、界面齐才能满足现场生产要求。因此,应利用控制图检验破乳剂的质量特性。绝对脱水率作为需要研究的重要质量特性,通过控制图加以控制。由于需控制的绝对脱水率是计量特性值,因此选用X-R控制图。以5个时段为一个样本,样本容量n=5,每小时取1个样本;收集25个样本数据(样本数k=25),按照观测顺序予以记录(见表4)。从表4可知,各样本平均值的平均值X=95.8384,样本极差平均值R=1.476。X图:中心线CL=X=95.8384,UCL=X+A2R,A2为随样本容量(n)而变化的系数。当n=5时通过查表得到A2=0.577,则UCL=95.8384+0.577×1.476=96.69,LCL=95.8384-0.577×1.476=94.9867R图:中心线CL=R=1.476,UCL=D4R=2.115×1.476=3.12174,LCL=D3R;当n=5时D3为负数,因此LCL为0。按照判稳准则观测X-R控制图,连续25个点其界外点数(d)为0、过程的变异度与均值处稳定状态,说明破乳剂生产过程稳定、可满足生产需要。由于X=95.8384与容差中心M=95.00不重合,因此对出现偏移的过程能力指数(Cpk)进行计算:Cp=(Tu-Tl)÷6δ=1.76,K=|M-u│T/2=0.5589,Cpk=(1-K)Cp=0.7763;统计控制状态下Cp=1.76>1,由于u与M偏离,故Cpk<1。根据对破乳剂的质量要求,当前的统计过程状态满足设计、工艺和现场生产要求。2007年5月起在冀中南部油田联合站应用时,原油脱水温度在40℃~45℃,低温破乳剂加量为50mg/L~80mg/L时,脱后原油含水小于0.2%、污水含油小于150mg/L,达到了原油外输标准,脱后污水中含油量达标。

石蜡基原油低温脱水破乳剂。团队以利用顶替学、胶溶学理论为依据,创建冀中南部石蜡基原油低温脱水破乳剂的生产方法,应用于现场并实现了重大突破。利用FC—N01碳氟表面活性剂能与所有溶剂互溶的优越性能及超低界面张力的特性,将脱水速度快、脱水率高、低温脱水性能好的多胺类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AE8051,与具有乳化降黏、油污重垢清洗功能的聚醚多元醇型SAA和高黏稠油的破乳脱水脱盐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二醇醚BP28,以甲醇和水为溶剂进行复配,突破了冀中南部石蜡基原油低温脱水的难题。2007年3月起在冀中南部油田的联合站应用,原油脱水温度为35℃~40℃、低温破乳剂加量在50g/L~80mg/L时,脱后的原油含水小于0.2%、污水含油小于100mg/L,达到了原油外输标准。脱后污水中含油量达标。

烷基原油低温脱水破乳剂。团队建立描述冀中南部环烷基原油特性的本构方程,找到其低温脱水的机理以及现场失稳的条件,提出了以含有松香胺的多胺类聚醚、烷基酚醛类聚醚、多亚乙烯多胺聚醚的复配路线。借助FC—N01碳氟表面活性剂的优良特性,以甲醇和水为溶剂,将含有松香胺成分的多胺聚醚,具有较强低温脱水、脱盐能力的烷基酚醛树脂聚醚和高黏稠油的破乳脱水脱盐剂多亚乙烯多胺聚醚进行复配,由此得到了冀中南部环烷基原油低温脱水的方法。环烷基原油即常说的稠油,其特点是黏度大、胶质含量高。稠油破乳一直是破乳剂研究的热点问题。提高脱水温度是满足破乳脱水必要条件(一般为60℃~65℃);同时,为了提高原油采收率,常采用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等方法;采出液多为O/W/O或W/O/W型乳状液,且含有一定量的泥砂。这些都需要提高脱水温度、延长脱水时间以满足破乳脱水的需要,由此造成大量的热能损失,也给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运行负荷,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根据冀中南部环烷基原油的物性特征及本构方程,团队关于破乳剂的研制技术思路是将含有松香胺的多胺类聚醚、烷基酚醛类聚醚、多亚乙烯多胺聚醚进行复配。通过正交试验,团队确定了适合冀中南部环烷基原油低温破乳剂的基础配方,其原料组分重量比为:多胺类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0%~15%,烷基酚醛树脂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30%~40%,多亚乙烯多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0%~15%;FC—N01氟碳表面活性剂0.05%~0.2%;甲醇20%~25%,水15%~22%。在具体操作上,团队将多亚乙烯多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多胺类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FC—N01氟碳表面活性剂、烷基酚醛树脂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4种原料,按比例加入搪瓷反应釜;缓慢升温至70℃~75℃,不断搅拌并加入甲醇;在继续搅拌30分钟后停止加热,边搅拌边冷却至常温。之后按比例加入水并同时搅拌,搅拌20分钟后出料,得到冀中南部环烷基原油采出液脱水低温破乳剂。2007年7月起在冀中南部油田的联合站得到应用,原油脱水温度在40℃~45℃、低温破乳剂的加量为50mg/L~80mg/L时,脱后的原油含水小于0.2%、污水含油小于120mg/L,达到了原油外输标准。

第2篇

关键词:地下水水源热泵节能

武汉香榭里花园位于武汉市汉口香港路中段,是武汉市地税局开发建设的职工自用住宅小区,整个小区占地17亩,东西方向长约140m,南北方向长约100m,临街有幢70年代兴建的8层住宅楼,长度约60m。小区由三幢13层的小高层住宅围合而成,总建筑面积为40856m2,其中1号楼1单元1~7层为办公用房,办公用房建筑面积2856m2。小区建筑高度40M,共有住户188户。

本工程98年开始设计,2000年开始动工兴建,2002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现已使用一个完整的空调制冷供暖季,使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

1.设计参数

空调室外设计参数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版)武汉地区气象参数选取,室内设计计算参数按表1选取。根据室内外设计参数,计算出的室内空调冷负荷如下:1号楼(综合楼)空调冷负荷1164.6Kw,热负荷931.7Kw;2号住宅楼空调冷负荷1058.4Kw,热负荷846.8Kw;3号住宅楼空调冷负荷1464Kw,热负荷1171.2Kw。空调总冷负荷3687Kw,热负荷2950Kw。

表1空调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序号

名称

夏季

冬季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相对湿度(%)

1

办公

26

60%

20℃

40%

2

客厅

27

65%

20℃

40%

3

餐厅

27

65%

20℃

40%

4

卧室

26

65%

20℃

40%

2.空调冷热源

该场地位于长江一级堆积阶地中部,地势平坦,地面标高20.5m,根据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2001年4月编制的“试验井水文地质报告”可知,场地内赋存丰富的地下承压水,开发利用条件极好,具备使用水源热泵的条件。

2.1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主要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场地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系统冲积层,为一元结构,自上而下分布为:杂填土,深度0~1.6m;淤泥质粘土,深度1.6~14.0m;淤泥质粉砂,深度14.0~17.0m;粉细砂,深度17.0~35.0m;属弱透水层,厚度18m;细砂,深度35.0~40.0m,主要含水层,层厚5m;含砾中粗砂,深度40.0~43.0m,砾径一般为0.5~1.0cm,主要含水层,层厚3m;砂砾石,深度43.0~46.0m,以砾石为主,砾径一般为1.0~5.0cm,最大达12cm,磨园度好,主要含水层,层厚3m;含砾粘土岩,深度46.0~47.0m,砾石大小混杂,以石英岩、石英砂岩为主,次为火遂石、硅质岩,为隔水层。因此,场地含水层总厚度为29m,其中主要含水层厚度为11m,分布在中下部。

2001年4月测得地下静止水位标高为17.8m(从井口标高21.0m算起埋深3.2m),含水层顶板标高3.5m,因此,地下水的类型为承压水,承压水头高度为14.3m。抽水试验系单井抽水试验,当用QJ-5/24型深井潜水泵抽出水量1200m3/d时,5分钟后地下水位基本稳定于标高14.7m处,水位下降值3.1m,水位稳定时间24小时。经过计算,水文地质参数为:渗透系数K值为14.55m/d,影响半径尺值为118.33m。

地下水为无色、无味、无肉眼可见物,实测水温为18.5℃,经水质分析,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型水,PH值为7.2,总矿化度980.75mg/l,总硬度535.12mg/l,属中等矿化极硬水。总铁(Fe)含量为16mg/l,其中Fe2+含量为15.8mg/l,Mn含量为0.44mg./l,CL-含量为84.72mg/l。不经过专门处理,不适宜饮用和生活洗涤用。

2.2抽水井和回灌井设计

抽水井、回灌井的布置及设计必须根据场地环境条件进行,在保证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地下水长期稳定使用的前提下,又不致造成地下水利用期间地质灾害的出现。经过计算机和水源冷热水空调机组的选型,地下水开采量必须达到满足高峰空调负荷的3000m3/d。根据此用水量和试验井抽水试验数据,抽水井设计为三口,每口井水量1000m3/d,三口井三角形布设,间距80~120m,回灌井五口,每口井回灌水量600m3/d,总回灌水量3000m3/d,五口井呈梅花形布置,井间距最小大于40m。当三口抽水井与五口回灌井同时工作时,即抽取的地下水经水源热泵机组利用后全部回灌入五口回灌井时,经电子计算机专用程序计算后,并绘制出抽水井和回灌井同时工作状态下水位等值线图显示,场地东侧基本没有变化(变化小于0.5m),场地南侧地下水水位有不到1.0m的沉降,大部分场地的地面沉降均小于0.5cm,只有场地南侧地面沉降有1.0cm。大部分场地(包括原有8层住宅楼)不均匀沉降小于0.2‰,不会产生不良地质现象或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地下水的开采与回灌设计由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并由湖北省深基坑工程咨询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了咨询审查,设计方案得到了确认和通过。

抽水井的井结构为:井孔深度47.0m,孔径500mm,井管直径273mm,井管为壁厚8.0mm的无缝钢管,管与管采用对口焊接,井管下置深度47.0m,自上而下0~23.0m为实管,23.0~46.0m为过滤管,46.0~47.0m为沉淀管。井管与井孔均必须圆直,井管下入井孔时,井管必须有找中器,管底必须用钢板焊死,井孔与井管间从下而上回填标准砾砂(粒径2~3mm)至深度18.0m处,再用干粘土球填至地面。采用包网填砾过滤器,过滤管在深度23.0m处与实管连接,过滤管表面由梅花形孔眼排列而成,过滤管表面必须均匀地焊纵向垫筋17根,垫筋外面用3层60目尼龙网扎牢(取水时要求地下水含砂量小于二十万分之一)抽水井施工完毕后必须洗井直至水清砂净,方可用水泵进行抽水,每口井均必须经过抽水试验和试运行,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回灌井的井结构为:井孔深度47.0m,孔径500mm,井管直径273mm,井管为壁厚8.0mm的无缝钢管,管与管间采用对口焊接,井管下置深度47.0m。井管从孔口算起0~34.0m为实管,34.0~6.0m为回灌过滤管,46.0~47.0为沉淀管,沉淀管底部用钢板焊死。井管与井孔间从下而上,回填标准砾砂(粒径2~5mm)到深度21.0m处,两用干粘土球填至深度10.0m处,最后用水下浇注法将水灰比为0.45的纯水泥浆浇注至孔口。采用缠丝包网填砾过滤管,过滤管在深度34.0m处与实管连接。过滤管的孔眼排列,孔径数量和孔隙率与抽水井的过滤管相同。过滤管表面焊接纵向垫筋的直径、材料、数量也与抽水井的过滤管相同,回灌井施工完毕后必须立即洗井,直至水清砂净,接着进行回灌水试验和试运行,并提出相应资料,方可投入使用。

为保证随时掌握地下水的使用和变化情况,还应该设置专门的水位观测井或利用抽水井与回灌井进行水位观测。抽水井与回灌井的科学设计和合理分布直接影响到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必须找有资质的专业水文地质部门进行设计,凿井施工也必须严格按《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GJJ10-86)执行,以确保成井的质量。

2.3水源冷热水机组选用

地下水在夏季和冬季的实际需要量,与空调系统选择的水源冷热水机组性能、地下水温度、建筑物内循环温度和冷热负荷以及热交换器的型式、水泵能耗等有密切关系。电脑软件选型分析及实际工程使用结果表明地下水使用温差较大时,水源冷热水机组的能效比较高,地下水的使用量较小,其配套井水泵的功率也较小。因此,在实际选用水源热泵系统时,应尽可能加大地下水的使用温差,减少地下水用量,这对提高水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和减少地下水量的开采,保护水资源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此合理高效地利用地下水资源才能产生最好的节能环保效益。经过多方技术论证,设计中最后选用意大利克莱门特公司生产的BE/SRHH/D2702型水—水螺杆冷热水机组3台,因地下水氯离子含量偏高(84.72mg/l),为防止水源冷热水机组被腐蚀和泥沙堵塞,地下水抽取后先进入板式换热器,设计中选用的板式换热器为阿法拉伐公司的M15-EFG8型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采用小温差(对数温差2K)设计,制冷时地下水进/出口温度为18/32℃,进入机组温度为20/34℃;制热时,地下水进/出口温度为18/10℃,进入机组温度为16/8℃,每台机组地下水冬夏季的使用量均为80m3/h。采用板式热交换器间接换热,水源冷热水机组的能效比约降低5%左右,但能保护机组稳定正常运行,提高机组的使用寿命。

3.空调系统形式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水环路的设计与常规冷水机组水系统的设计略有差异,必须根据各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进行考虑。用户侧及地下水侧空调循环水泵与水源冷热水机组均采用先并后串的方式,循环水泵既可与冷热水机组实现“一对一”供水,又可互相调节互为备用。对于水源冷热水机组来说其实现夏冬季节制冷供暖的转换,是通过水路系统阀门的转换来进行的,夏季用户侧通过蒸发器回路供应冷冻水,冬季用户侧则通过冷凝器回路供应供暖热水。因此夏冬季节水环路转换阀最好采用调节灵活、性能可靠的电动阀,采用普通蝶阀时也一定要采用关断灵活、密闭性好的阀门。地下水井抽水泵可采用深井潜水泵,潜水泵下放深度应在动水位之下5m处,安装要平稳,泵体要居中。一般依据井管内径、流量和扬程要求,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样本选配合适的水泵,再根据所需电功率选择电机及配套电缆。潜水泵的扬程应包括井内动水位至机房地面高度,管道及板式换热器阻力,水泵管道阻力及回灌余压。地下水回灌管道设计应根据各回灌井的距离进行阻力平衡计算,以保证各灌井流量的均衡。

空调室外水环路和室内立管均采用机械密闭同程式系统,每个户型由上至下均设有空调供回水管井,下供上回,户内空调水管路为异程式。每户供水管上设有分户计量装置,回水管上设有流量平衡阀。户内空调末端设备均为卧式暗装风机盘管,根据装修布置情况顶送顶回或侧送底回。风机盘管及户内连接水管的布置均根据户型设置情况尽量利用走道、进门过道,卫生间、厨房等对房间使用功能影响较小的位置,做到隐蔽、美观并与室内装修融为一体。空调室内供回水管保温采用难燃橡塑管套,室外空调供回水水管采用聚氨脂现场发泡保温直埋管,并作五层防水防腐保护层和玻璃钢护壳,穿越马路的直埋管增设钢套管,并保证埋设深度在1m以上。

4.空调自控及减振

克莱门特水源冷热水机组采用CVM300电脑微处理器,功能齐全,可自动调温,调节流量、故障报警、记录及自诊断功能,可进行联网监控,实现无人值守。多机控制系统除具备单机自动化配置及功能外,还具备显示多机组运行情况,根据回水温度电脑自动判断空调系统是部分机组运行还是全部机组运行。机组根据负荷侧回水温度进行逻辑计算,控制机组的运行状态及启停机,每台机组采用无级能量调节实现机组的高效节能运行。机组还具备控制多台压缩机的均衡运行功能,能控制调整每台压缩机的运行时间,确保压缩机的长期高效运行。

水源冷热水机组压缩机的下面设置弹簧减振器,减振效率在85%以上,即振动传递率小于0.15,降低了机组的振动及系统的振动,从而降低了机组的运行噪声。空调水泵、机组进出口均采用橡胶接头软性连接,冷水机房内的空调水管均采用减振支吊架,避免因机组、水泵及管径系统的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5.设计总结

香榭里花园水源热泵空调系统于2002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经过系统调试和一个完整的空调制冷供暖季运行检验,空调使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对今年6、7月份中央空调用电的运行记录进行分析,可以看到6月份日均用电量为4970Kw,按小区建筑面积40856m2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空调耗电0.122Kw/d,电费支出0.064元/d;7月份因连续高温日均用电量略有上升,达到6342Kw,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空调耗电0.155Kw/d,电费支出0.082元/d。以户均面积200m2计,一户日均空调电费支出为12.8元,月支出为384元,相当于一台2匹空调的费用支出,可以看出其运行费用是很低的,既低于常规冷水机组中央空调系统,更低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到,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费用之所以如此低廉,除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较常规冷水机组中央空调系统能源利用效率高,中央空调系统在大面积居住小区中使用较户式中央空调具有更大的负荷调节性和节能性,居住小区面积越大其用户空调的同时使用率就越低,其负荷的参差性就越大,中央空调系统满负荷运行的时间就越短,其优越性和节能性就越显著。按以上6、7月份的运行数据折算,6月份的中央空调系统每天满负荷运行时间为5.24小时,7月份的每天满负荷运行时间也仅为6.68小时,远低于户式中央空调系统和分体式空调器的满负荷运行时间。

香榭里花园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时,风机盘管采用了电动二通阀的变流量系统,热泵机组主机供回水总管上设压差旁通控制。因住宅小区空调同时使用率较低,其节能效果应是非常显著的,遗憾的是其主在后期因为控制整个投资成本,而砍掉了电动二通阀的节能控制系统,否则此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效果应更优于现在的实际运行情况。另外,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空调水泵的能耗占到系统总能耗的32%以上,因为住宅的同时使用率较低,空调负荷的变动性较大,通过空调水泵的联控和变频改造以适应空调负荷的变化,降低空调水泵的运行费用,其节能效果也将是较为可观的。

由此可见,在住宅小区中采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在有可长期利用的地下水源的条件下是确实值得大力推广的,其节能环保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在解决了投融资及物业管理的问题后,其给住户带来的舒适的中央空调系统和合理的运行费用及给开发商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超卓的楼盘形象,都将会是不言而喻的。

参考文献

1.陈焰华等,武汉地区水源热泵系统应用前景分析,暖通空调新技术,第4辑,2002

2.陈焰华等,住宅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2,2

第3篇

科研项目作为免税项目增值税进项税月末需转出,如不区分科研项目支出还是经营支出,则会产生很大的税务风险。例1:一家科研院所,2010年5月购进了一批材料10万元,进项税额1.7万元,其中:某科研项目领用4万元材料,经营项目领用6万元。当月将材料进项税额1.7万元进行了抵扣。月末未做进项税转出。2011年1月当地的税务机关在核查时,发现了某科研项目领用4万元材料,应进项税转出0.68万元,做出如下惩罚决定:该科研院所补交0.68万元的增值税,并处以0.34万元的罚款和相应的滞纳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免征增值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在实际操作别要注意区分免税项目和应税项目。在例1中,某科研项目领用的4万元材料涉及的进项税额不应该抵扣,在月末应做进项税转出0.68万元(4×0.17)。如果未做转出,税务机关可按已抵扣而未转出进项税额最低百分之五十进行罚款,并按税款额每天万分之五加收滞纳金。

科研院所每年的水电费是一笔很大的支出,由于对每个项目不会单独计量用电用水量,通常会将水电费等费用按项目工时或直接材料等的比例分摊进入各个项目,也包含免税科研项目和缴纳营业税的非应税项目,在分摊水电费的同时,应将免税的科研项目和非应税项目分摊的水电费对应的进项税额转出,单从核算上看都没问题,但税务检查时常常出现争议,存在一定的税务风险,会出现补缴税款和罚款情况。

在进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时,用于集体福利的固定资产不得抵扣;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包括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近年来,国家对科研院所的固定资产投资较多,科研院所在组织实施这些投资项目时,要注意这些问题,避免出现多抵扣少纳税的现象。

科研院所一般研发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经常会出现设备自己研发、自己制造、自己使用的现象。对于自制设备财务处理通常是按项目在科研成本中归集核算,待设备完成验收后,按照科研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减少该设备科研成本发生金额和修购基金科目金额,同时按自制设备的成本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在纳税申报时,未作视同销售处理。

新形势下科研院所承担了大量市场化研究和生产任务,由于科研院所产品具有研究创新的特点,项目研制周期往往比较长,产品交付验收后,在合同款没有全部到位的情况下,为控制经营风险,存在大量预收账款挂账现象,不按税法规定及时确认营业收入,不能按规定时点申报纳税,存在巨大的税务风险。

对于上述存在而常常忽视的增值税税务风险,根据科研院所的业务特点,对免税项目进项税转出的税务风险的管理,科研院所需要从科研项目源头上开始重视。随着国家科研体制发生变化,科研项目除政府拨款外需科研单位自筹部分资金完成,所以上报科研项目预算时要进行税务策划,尽量将涉及进项税转出购进货物等在自筹资金中开支,不涉及进项税转出的费用在科研拨款中开支。在下达科研项目任务计划时,分为国拨和自筹项目分别下达并分别核算,每月按在国拨经费中购进货物支出金额为依据,计算当月进项税转出金额。对免税和非应税项目中的水电费开支进项税额转出,依据我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兼营免税项目或者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而无法划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无法划分的全部进项税额×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增值税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根据此公式计算进项税额转出金额,按月及时进行进项税额的转出。对自制设备的税务风险控制,科研院所在自制设备完成验收后,要及时结转固定资产,同时要作为视同销售处理,特别要做好自制设备价格认定,自制设备计税价格最好征得税务机关的意见,税务机关同意后,按同类设备的价格来计算增值税,及时缴税。对预收账款的税务风险要积极进行防范,严格执行有关应税行为的时间规定,按照合同进展情况,履行纳税义务,将预收账款及时确认为营业收入,并在纳税申报时进行专项说明,待合同款全部到位的情况下,开具发票,避免重复纳税。

个人所得税税务风险及防范

科研院所作为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要及时准确计算个人所得税,并按时缴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总有纰漏,主要有:科研院所由于工作需要和受工资总额的限制,往往需要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退休的技术人员,或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如何界定上述支出的性质,是劳务费还是工资?在扣缴个人所得税时季节工、临时工等的支出,科研院所往往按工资税目扣税,存在个人所得税的代扣核算不准确的问题。评审费在科研单位是普遍现象,为了鼓励专家,在科研项目评审中给专家发放评审费,经常是拟制发放表,由领导批准,专家签领。项目评审费不按要求代扣个人所得税。对于上述存在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和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是科研院所要认真研究个人所得税条款,准确界定费用性质和套用税目。对于内部职工发放评审费应纳入工资范畴一并计算当月个人所得税;对于聘请的外单位专家,评审费应作为一次性劳务报酬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样就从源头上消除了税务风险。

企业所得税税务风险及防范

科研院所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除了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和税务风险外,还有科研院所特殊业务引起或忽视的问题带来的税务风险。

(一)税收优惠的事前审批与事后备案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科研院所要享受的减免税优惠,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报备,有些事项需事前审批,有些事项需事后备案,税务机关审批备案认可后方可享受税收优惠。由于历史的原因,科研院所往往以上级机关的批准文件为依据,而忽视事前审批与事后备案工作,会带来很大的税务风险。因此在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享受税收优惠需根据有关规定在要求的时间内到税务机关进行事前审批与事后备案工作。特别是在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备案中,要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程序,及时报送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费预算、开发人员编制和名单、费用归集表、项目立项决议文件、项目研究成果报告等。特别要注意在研究开发费用中列支的差旅费、办公费等是不允许加计扣除的。

(二)不征税收入

根据财税[2011]70号文件规定,只要符合文件规定的三个条件,科研院所获得专项财政资金可作为不征税收入。但同时规定,上述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科研院所往往忽视此条规定,造成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三)应税收入弥补免税项目的亏损

科研院所用应税收入抵补免税项目亏损,亏损只能用减免税项目所得来弥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合并计算应税所得和免税项目亏损,存在少缴企业所得税的风险。根据国税函[2010]148号规定,科研院所要分别核算应税所得和免税项目,对取得的免税收入、减计收入以及减征、免征所得额的项目不得弥补当期以及以前年度应税项目亏损。

(四)所得税汇算期前后取得有效凭证

科研院所在科研生产过程中,因债务纠纷,资金情况、质量问题等原因,难免会发生无法取得合法、有效的入账凭证,在实际执行中会遇到既未在成本费用发生年度取得,也未在汇算清缴时补充,但在以后年度取得该成本费用的有效凭证,不论业务发生多长时间,均在取得年度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第15号公告的相关规定,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可向以后年度递延抵扣或申请退税,但不能超过五年,五年后取得入账凭证在取得年度不能扣除。

其他税务风险及防范

(一)会计账务处理产生的税务风险

固定资产的盘盈和处置收入作为修购基金的增加,房租收入在事业单位会计中作为住房基金的增项处理,而税法会作为应税收入。对于这些会计处理与税法的不同,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进行收入的纳税调增,否则会带来少纳所得税的税务风险。

(二)转拨经费产生的税务风险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漏损

 

水是一种自然资源,生命之源。但它并非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城市供水系统是市政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城市基础设施,管网的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影响到城市正常工业生产和市民生活。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和避免管网漏损是城市供水企业需要解决的一个永恒课题。在这里, 笔者也就此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造成供水管网渗漏的原因

造成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很多,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引起渗漏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就淳安千岛湖城区而言,渗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材质量性能有缺陷

淳安千岛湖城区管网始建于1962年,现有管网中,2000年以前安装的管道基本上是铸铁管、水泥管、镀锌管。近年来,新型供水管道材料层出不穷,并陆续得到了应用。但限于城市供水的特殊性,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只能分期分批推进,不可能一步到位,因而其中老旧管道仍占相当大的比例。此前应用的管材自身都存在一定的性能缺陷,即使未超过其使用寿命,安装不当也会带来跑、冒、滴、漏等诸多问题:

① 铸铁管:管径通常应用DN(100-600)mm之间,淳安千岛湖城区上世纪90年代以前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采用石棉水泥接口,膨胀水泥接口,这类接口属刚性接口,在使用一定年限后该接口易受气候、地形变化而发生变形或破损。此类接口有热脆性,受拉应力影响,一旦外力作用不均匀,就可能导致环向纵向断裂,造成漏水。

② 水泥管:多用于管径DN200mm以上的管线,其自重较大,接头一般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存在的隐患主要是:如果基础处理失当,因地面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管道下沉,移位而渗漏,甚至因钢筋抗拉强度降低而造成管身环向裂缝导致爆管;另外橡胶圈易老化变形,水压过高时也易冲出。

③ 镀锌管:冷热镀锌管,一般应用于DN100mm以下的小口径水管,采用丝口连接,现供水行业已禁止使用。因如防腐处理不到位,使用中易氧化、锈蚀。另外,接口丝口镀层受损,很容易日久锈空,特别是冷镀锌管,锈蚀程度更为严重,易引发接口管箍断裂及管壁锈蚀剥落穿孔造成漏水。

④ 阀门: 因锈蚀、磨损而关不紧,闸阀的主要问题是密封性能差, 蝶阀的主要问题是转动机构可靠性差, 密封圈老化导致关闭不严,易拦截脏物、承阻大,易被脏物卡住而关闭不严。

2、施工安装质量不高

供水管网是地下隐蔽设施,主要管线深埋于地下,如果施工安装时没有严格按规范操作,即使出现了质量问题,短期内也不容易暴露,所以这是安装管道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 管线施工选址不当。主要表现在支管施工时,受窄小街巷的施工环境、小区地形限制,为降低作业难度因陋就简,将管道沿路边沟渠敷设,这样一方面管内壁受管道内余氯腐蚀会逐渐变薄,管外壁受地面积水或地下污水的侵蚀,易形成大面积的锈蚀层,抗压能力降低,而造成漏损。另一方面管线一旦发生渗漏将直接进入沟渠,难以及时发现,于是图一时之便,留无穷之患。

② 施工前对管材质检不够重视。无论是砼管还是金属管,在进入施工场地前经过多次搬运和装卸,很容易受损(如铸铁管易产生裂缝,防腐层不完整,水泥管易产生碰撞而断裂和接头破损)论文的格式。在实际施工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很少对管节进行探伤筛选, 使新铺设或改建的管线存在漏损隐患。

③ 施工时规范操作不到位。管道施工时未能严格按规范操作。此一 ; 安装前未检查胶圈接口, 接口的承插部位没到位, 借转角度过大及未进行必要的打磨和清洗。此二; 石棉、膨胀水泥接口填料塞得不均匀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敲打填料不密实,没有进行湿养护等。此三:基础加固处理不到位,回填层未夯实,管道弯头、三通、变径、堵板等部位未采用砼加固等。

3、城市规划设计不够完善

随着城市用水量的快速增加和城市面积的逐步扩大,相应地提高对城市供水的要求,同时也暴露出城市管网规划设计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① 对城市发展的速度预测不够。加上受资金等客观的制约,城市管网的规划设计缺少前瞻性,管道设计配置口径只考虑了当时的用水规模。如用户增多,用水量增多,就存在压力不够,要增大供水压力,管道内流速过快就容易产生爆管等现象。

② 排气阀设置不够。供水管道是有压管道,而在管网设计时通常只考虑在地形峰点设置排气阀,有的甚至没有设置排气阀,如停水或管网抢修通水后, 在管道内产生气流,很容易爆管。

4、淳安千岛湖城区属新建城市,回填区块多,基础沉降现象严重。管道渗漏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 千岛湖城区,地处山区,城市的扩建大多是挖山填湖,回填区的基础不均匀容易沉降,引起管道断裂或接口漏水的现象较多。

② 千岛湖城区近年来市政工程较多,范围又广,如排污水、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都需要开挖路面,容易造成不同程度土层不均匀下沉,因此不断产生管道断裂和爆管。

③ 市政施工、建筑业、车辆人为造成管网破损、爆管、渗漏也是主要因素。据统计,近年来淳安千岛湖城区人为造成管网漏水,占渗漏事故的三成以上。

二、减少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技术控制的几项措施

围绕管网漏损控制,供水企业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漏损率仍居高难下。结合千岛湖城区供水企业当前的实际来看,笔者认为,控制管网漏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应用新型环保管道材料

为了提高供水安全性,防止管道内水质出现二次污染,在新建或改建管网时应尽量选择新型环保管材,目前市场新型管材较多。如:球墨铸铁管、钢塑管、塑料管等。这些管材的性能都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选用。近几年来,淳安千岛湖城区选用的管材如下:

① 球墨铸铁管:管径≥100mm以上,选用新兴牌球墨铸铁管,该管材外壁喷锌,内衬水泥沙浆、保障水质、降低应力,提高了强度和延展性能,耐冲击,耐腐蚀,密封性能好,并且由原来的刚性接口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改为现在的柔性接口。以上是目前最佳选用管材。

② 钢塑复合管:管径≤100mm以下,选用金洲牌钢塑复合管,该管材内衬采用食用性聚乙烯、内壁光滑、摩擦系数小、流速快,不易积聚水垢,防止了二次污染,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对冲击、弯曲、压力及强度具有很强的承受力等优点。

③ 阀门: 建议尽可能采用闸阀,选用质量较好的铜杆或不锈钢杆闸阀。并有计划定期进行管网阀门巡检。

2、严把管道施工质量关

严格按照管道安装规范,把好施工质量关,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所以在管道施工中,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① 合理选择支管线,对窄小街巷应尽量避开沟渠。

② 切实做好安装前管材质检。如球墨铸铁管要做到:一看、二敲、三听,在管节下沟前,看是否有明显的裂损,用小锤轻击,是否有沙眼,轻敲后,听是否有细小裂缝的杂音。

③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要求。如球墨铸铁管,在管节连接时,应检查橡胶圈是否完好无损,承插口必须清洗、刷剂,切割段插口必须打磨,胶圈一定要进入密封槽内,接口承插必须到位,借转角度适当,弯头、三通、变径、堵板处必须用砼加固。

④ 管沟基础处理:应严格按管道安装规范要求,保证沟槽基础平整,对软基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夯实度达到95%以上。

⑤ 管沟回填:禁止使用机械野蛮回填,应按规范要求,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0.7m范围内,必须用人工回填;管顶0.7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回填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大于0.2m,管顶以上0.4m范围内不得用夯实机夯实。

⑥ 做好竣工验收资料,严格按规范进行竣工验收,通水前应对管道进行试水、试压、消毒等工作。同时做好管道施工资料的存档备案,方便以后维护维修。

3、逐步实现供水管网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

城市供水管网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是供水系统一个关键的战略方针。做好了才能保证城市稳步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① 城市管网合理的规划,应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管网的总体布局应满足现状用水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未来的需求。

② 淳安千岛湖城区,山区地形复杂,每条主干管道峰点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必须设置排气阀。

③ 千岛湖城区,从2005年开始,已结合市政道路改造,有计划地对管网中的陈旧老化和劣质管材的管道进行更新改造。

④ 建立一支技术高、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管网管理队伍。

4、加强提高检漏技术水平

随着城市路面硬化率的提高,管道漏点越来越不易发现,因此在完善日常巡检维护和发动市民报漏等被动检漏方式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多种技术手段和主动检漏,来提高检漏的准确率。目前千岛湖城区采用的检漏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听漏棒:工具简单,投入少,携带方便,灵敏度高,效果好,且不受环境限制等优点,适用于道路下的管道论文的格式。

② HG-10AII探测器:采用先进的探头,采集声波的方向性强,最大程度避免了来自空中的噪音干扰,充分考虑到仪器大部分于夜间使用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放大倍数,对地下管道漏点音量大小,采用以表头指标为主,耳机听为辅的方法,有利于操作人员辨别漏水音,判定漏点。

③ 区域检漏法:通过测定某个区域深夜瞬时最低进水量来判断是否漏水,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埋深区域,检漏前关闭区域内管段阀门。对比关闭前后的流量,若关闭后旁通流量明显减少则存在漏水可能,但需保证进水阀门性能良好。

④ 区域装表法:对某小区进水管道安装总表。抄表员在固定的日期抄录该区域内用户分表和总表之间的计量差进行检漏。

⑤ GPRS测压系统:淳安千岛湖镇2005年7月新建水厂日供水量5万吨,投资约20万,建立GPRS测压系统,供7个测压点,在中控室测压系统随时能反映管网测压点的流量、压力及爆管情况。

5、加大供水管网巡查检漏力度,把漏损率降至最低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巡查检漏是管网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通过管网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巡查供水管线,能及时发现漏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加以解决,以消除管网运行中的潜在隐患。把漏损率降至最低点。

①为了加强供水管网区域化巡查,自来水公司05年专门成立一支精干管网巡查检漏抢修队伍,每两人一组,负责巡查各自的区域。一是、对管网的暗漏进行排查。二是、对有违章擅自接水的单位或个人,依据城市供水条例处罚。三是、对供水管网沿线的施工工程、违章占压等情况与有关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以防发生各种意外。

②对管网突发性暴管和巡查中发现的漏点,由专业管网抢修队抢修,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首先把漏水管线阀关停,同时快速组织修复、供水,把漏损率降至最低点,保障正常供水水利论文水利工程论文,避免以往高处地形和口径偏细管网地段,缺水、断水或水压不够等现象。

③由于对管网暴管和漏水处能及时修复,及时供水,近几年来,用户来电来信投诉的就少了。

④快速查找供水管网暗漏,节约能源、提高效益。据统计2009间,共查处明暗漏点76处。其中铸铁管16处,占管网漏水量28.4%。水泥管12处,占漏水量22.2%。镀锌管48处,占漏水量49.4%。年减少自来水漏失29.8余万m3,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

总之,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降低漏耗率,保障供水,加强管网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供水行业的一个永恒课题。因此,必须提高供水企业对管网漏损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逐步应用新型环保材料,加大对超期“服役”管网的更新改造力度,广泛采用高科技检漏手段,不断提高供水管网管理的科学技术含量,并提升供水管网管理的整体综合水平,逐步形成严格而完整的漏损控制程序,以实现对管网漏损的有效控制。

修改后的文稿及图片

详细地址: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开发路500号

第5篇

二、强化政策管理。

1、加强现有的税收政策的贯彻执行力度,深化流转税管理。

2、完善减免税管理,严格执行相关减免规定,堵塞管理漏洞。

三、加强调研工作。做好增值税转型的调研和准备工作,积极应对流转税制改革。一要科学测算增值税转型改革税收收入的影响,按要求进行测算上报,为上级机关决策服务;二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税收政策以及中部崛起税收鼓励政策的研究;三要清理、规范流转税优惠政策。

四、按照精细化的要求抓好日常管理。1、加强税源管理,重点是税源监控和对本地区重点税源的管理;2、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管理。首先,要加强对一般纳税人的认定管理,严格按照总局规定的标准认定一般纳税人,坚持“三约谈一核实”的要求,把好实地核查、领导审核关,同时做好一般纳税人核查、审批等环节的工作,将年审纳入到日常管理中来;3、巩固和提高金税工程增值税征管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强化考核,以考核促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责任人,如有重大事件发生要向分局金税工程领导小组及时书面报告情况,确保金税工程增值税征管信息系统运行质量在全市名列前矛。4、加强发票管理,在一般纳税人中大力推广防伪税控系统版普通发票使用,提高个体工商户发票使用率;五是完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严格依照总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一窗式”管理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积极探索,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完善“一窗式”管理模式。重点是做好其他抵扣凭证审核检查工作。

五、推进流转税信息化建设。

1、做好建立流转税工作平台的准备,根据分局实际向上级

提出流转税工作平台的各项需求的建议,确保明年九月份前完成;

2、进一步提高金税工程数据采集和传输质量;

3、积极推行“一机多票”系统,认真核实一般纳税人增值

税普通发票(不含商业零售)的用量,做好企业DOS版开票金税卡的更换工作;

4、协助技服单位搞好企业端开票系统升级培训工作;

5、做好前期准备,有计划的在增值税专用发票月认证量在100份以上的一般纳税人中推行“网上认证”工作。

(二)所得税管理

一、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政策管理,做好税收政策的宣传、辅导和培训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进一步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政策、税源、征收、减免税和资料管理五方面的内容。

(1)在政策管理上,做好所得税政策宣传、政策执行落实、政策执行情况检查三个环节的工作。

(2)在税源管理上搞好所得税税源册籍管理,抓好税源普查工作,掌握税源动态变化情况。

(3)在征收管理上,健全纳税申报、征收方式的确定到税款入库等一整套管理程序。

(4)在减免税管理上,做到“三个严格”,即严格执行政策、严格申报程序、严格按权限办理。

(5)完善资料管理。使资料管理贯穿于所得税规范管理的全过程,建立所得税纳税资料的收集、整理、传递、归档保管、反馈等制度。

三、根据税收管理精细化的要求,进一步搞好所得税规范管理。建立税源登记制度,加强部门配合,主动取得工商、国税部门支持,定期核对纳税人的登记资料,发现漏征漏管户应及时补办税务登记并纳入正常管理。并及时对企业的各项有效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并将这些资料进行适当数据处理。

四、严格加强对纳税人的收入管理,监督企业如实反映收入,严格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收入的实现;

五、加强预征管理,根据纳税人的具体情况确定预缴的期限和金额,并严格按确定的金额预征企业所得税。

六、大力清理欠税,建立台账,逐户逐月落实收入进度和压欠情况

七、根据汇缴清缴改革要求,落实好20__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缴清缴工作,组织召开了一次由企业所得税纳税单位的财务负/:请记住我站域名/责人、办税人员参加的专门会议。安排布置二0__年度的汇算清缴工作。

八、进一步加强对纳税人的减免税、财产损失及税前扣除项目的审核报批,对按税收法规及有关规定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后方执行的税前扣除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审批权限对照有关规定认真审查,未经税务机关批准的,一律进行纳税调整,不得税前扣除。做到及时调查核实,严把政策关口,严格报批程序。

(三)征收管理

一、以提高征管“六率”为主要目标,围绕“征管六率”分析、查补征管漏洞,加强税源的有效控管,不断提高分局征管质量,认真做好催报催缴工作,如实编报征管质量考核表。

二、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交换与沟通,继续加大对辖区内漏征漏管户的清理,及时做好新办户的税务登记工作,及时、妥善地解决税收议,提高管辖争工作效率。

三、核实在册的税务登记户和注册登记户,及时发现和处理准备逃跑或已失踪纳税人,清理非正常户,追缴相关证件,并配合稽查部门追缴流失的税款。

四、认真做好个体税收的管理,积极探索科学的个体经营信息采集方式和公平、公正、先进的定税方法,完善电子定税管理办法, 及时调整行业参数水平。

五、结合实际推行经济、灵活、便利的多元化申报方式,做好同城办税各环节的协调工作,认真落实好下岗再就业个体经营者的税收优惠政策,公正执法,优质服务。

六、加强税收征管基础工作,继续完善税收管理员职能,提高征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七、加强纳税服务。进一步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把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作为管理与服务的结合点,以优质的税收服务引导纳税人提高依法纳税的意识。

工作论文

计算机论文

哲学论文

医学论文

法律论文

教育论文

学习论文

毕业论文

工作论文

管理论文

文人论文

财务论文

本类阅读TOP10

·班主任工作论文

·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小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初中班主任工作计划

·20__年度班主任工作计划

·党建工作论文-保持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

·德育工作计划

·学生会工作计划

·评价李鸿章

第6篇

    [论文摘要]税收精细化管理,越来越成为加强税收征管的强有力的方式,税收管理员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本文从精细化管理的角度对税收管理员提出了要求,提出如何在税收征管中对纳税人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对在税收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税源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理论引入税收征管工作,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税务机关的职责权限和“信息化加专业化”的工作要求,结合征管业务重组和流程优化,在对纳税人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特点,准确把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及变动规律,明确税源管理内容和标准,细化监控指标,优化管理流程,合理设置岗位职责,全面落实管理责任,实现税源管理的“零缺陷”目标。税源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精细化管理中税收管理员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其重要性

    针对目前经济税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税源分布的领域越来越广,税源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税源的流动性和隐蔽性越来越强,税源监控的难度越来越大。而税源控管能力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致使“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主要体现在税源监控人员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不了解、税源底数不清、掌握信息失真,申报真实性难以得到及时准确的分析和控制等。

    税收管理员是精细化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管理中的主体,是精细化管理工作中活的灵魂,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制约、监督和考核,从根本上影响着精细化管理工作实践的成败。开发区国税局在认真研究精细化管理工作理论的基础上,从人本管理的理念出发,探索出了一条税源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新路。

    二、税收管理员是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的主体。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

    1.对税收管理员的要求

    一是增强管理主体的工作责任感。积极引导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不断强化职责意识,认真做好每个岗位的工作,恪尽职守,精益求精。坚决防止和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事事、懈怠散漫的现象。

    二是加强对管理主体的教育培训。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加大了对税收管理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在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了税源管理干部的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过程中,税收管理员集中学习了省局制定的关于税源精细化管理的若干制度(办法),熟悉了税源监控的内容、指标、方法及标准。加强了税收征管法、财务会计、稽查审计、计算机技术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了税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是实行能级管理。合理划分岗位级别,通过考试、考核、竞争上岗等方式推行能级管理,科学测试和评定税源管理人员的能级,实行按能定岗、以岗定责,切实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税务干部选拔到税源管理岗位。深化劳动分配制度改革,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激发税务干部积极进取、力争上游的工作主动性。

    四是严格工作考核。对现有的税源管理考核指标进行了认真梳理,提高了考核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注重工作实绩,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能级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税源管理过程控制,形成了科学的考核机制。对税收管理员工作的监督考评坚持了以人为本、公正公开、注重实效、奖惩兑现的原则。

    坚持内外并举,通过设立举报箱、发放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和纳税人评判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质量,增强监督考评的客观性、全面性、真实性。

    坚持监督考评与效能监察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工作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将监督考评结果与税收管理员评先树优、能级评定挂钩,严格兑现奖惩,对发现的索贿受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和执法过错及时移交有关部门追究相关税收管理员的责任。

    2.税收管理员对纳税人的精细化管理

    税收管理员专职承担税源监控管理任务,主要职责包括税源监控、纳税评估、日常检查、纳税服务等。税源监控方面:运用“信息化加专业化”的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对纳税人涉税信息的采集、整理、比对、分析,对所有可能影响税收收入的源头进行监督控制。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税种及不同信用等级的纳税人,实施动态分类管理,全面准确掌握其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核算情况和涉税信息变动规律,堵塞税收漏洞,引导纳税遵从,突出税源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税收管理员有计划地对辖区进行巡察,充分利用外部信息管理系统比对信息或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发现漏征漏管户线索,对查找到的督促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罚建议。

    对申请领购发票的纳税人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初步核定其用票种类、领购方式(批量供应、交旧领新罐}旧领新)等,报经有关部门或负责人审批后反馈给办税服务厅。加强对纳税人使用、取得、保管、缴销发票情况的监控管理,督促用票单位和个人建立逐笔开具发票制度,加强对农产品收购、废旧物资销售、交通运输、海关完税凭证等发票的监控管理,把发票控管与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结合起来,认真审核确认生产经营行为的真实性,及时比对纳税情况,堵塞几种发票在抵扣税款方面的漏洞。

    实行动态监控,切实做好防伪税控系统、税控收款机、税控加油机等税控器具推广应用的监控管理工作和申报数据与税控数据的核对、记录工作。

    定期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实地了解情况,全面准确掌握其生产工艺、设备、产品、原料、销售、库存、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状况和成本、价格、利润等财务情况,通过对纳税人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的纵向比对、同行业纳税人涉税指标的横向比对、实物库存及流转情况与账面记录情况的账实比对,及时取得动态监控数据,找出影响税负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税负变化趋势。

    建立了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台账,积累重点税源企业档案资料,做好重点税源企业年度税收计划的编制和落实,实时监控税源变动,定期编写上报重点税源调查分析、预测报告。

    纳税评估方面:每一纳税申报期结束后,充分利用“一户式”纳税信息资料管理系统,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行业指标的横向分析和历史指标的纵向分析,对所辖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初步判断,并有重点地对零负申报、低于各税种警戒指标、领购发票数量增幅较大而应税收入计税依据和应交税金增幅不大、票表稽核有偷漏税嫌疑以及日管发现有疑点的纳税人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纳税评估对象。

    对纳税评估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如计算填写、政策理解等非主观性质差错,可约谈纳税人。通过约谈进行必要的提示与辅导,引导纳税人自行纠正差错,在申报纳税期限内的,根据税法有关规定免予处罚。对纳税评估发现需要进一步核实的问题,可下户做进一步调查核实,调查核实的过程和结果要进行记录。

    日常检查方面:针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某一纳税环节或某一方面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进行检查,及时了解纳税人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等不涉及立案检查与系统审计。认真搞好纳税服务方面,做好对所辖纳税人的税法宣传工作,对新出台的各项税收政策及有关规定,及时宣传到每一户纳税人,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重点税源、重点行业和纳税意识相对薄弱的纳税人进行重点宣传和讲解。

    三、管理主体精细化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挥信息化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建立起规范高效的税源控管机制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税源监控中的应用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化应用水平;二是要充分采集税源的基础资料。积极筹建“一户式”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实现税源情况“一网通”;三是要加快信息数据的处理。及时淘汰、更新垃圾数据,最大限度的提高数据信息的增值利用。

    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岗责体系

    一是要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保证税源监控岗位人员“不缺位”;二是对税收管理员队伍不断优化组合。挑选业务骨干不断充实到税收管理员队伍中。三是不断对税收管理员队伍进行“充电”,加大培训力度。

    同时,建立起合理的岗位体系。因事设岗,因岗配置人员。将涉及税收管理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细化、固化,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并逐一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和人员,对确实难以量化的要抓住关键部位、关键环节,选准关键控制点,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

    3.增加执法透明度,加大对税收管理员的监督考核力度

第7篇

论文摘要:从3个方面介绍了太原市国家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处推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和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的措施及效益。

推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和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以下简称“两个制度”)是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破解科学管理“三大难题”的重要举措。2008年,太原市国家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处立足实际,把握方向,精心组织,在探索中落实,在落实创新,较好地落实了“两个制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分析形势,把握现状,明确思路,找准方向。我处所辖涉外企业345户,注册地遍及6个城区,分布较为分散,区域特征不明显。2005年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后,我处根据管户特点,在税源管理上引入了分类管理模式,将纳税人划分为13个行业37个类型,将税收管理员分为5个税源小组.根据管户数量、税源规模,按行业实行分类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税收管理员工作。

太原市国家税务局的“两个制度”下发后.我处多次组织大家进行学习、讨论,对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同顾总结。大家认为,国际处在探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上,以加强税源控管、实现科学管理为目标的方向是清晰的,按行业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是正确的,是符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的,这些都为推行“两个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税收管理深人发展的问题:一是税源管理小组南科室指定,组长和人员的管理尚处摸索巾还未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二是税收管理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执法风险;三是税收管理员零缺位1=作调整不规范,缺位时临时指定或自由组合,具有临时性、不同定性,给税收管理员的考核和责任追究造成困难;四是处领导忙于日常事务,到企业渊研_T作没有J+J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难以达到全面、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分析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在全处推行“两个制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主管、协管共同管户.可以促进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税源管理水平;领导干部管户,可以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利于指导丁作,准确决策。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确定了在全处推行“两个制度”的工作思路:以继续实行税源分类管理为前提,以明确职责为基础,以加强考核管理为保证,协同推进“两个制度”的落实。

第二,振奋精神,统一思想,精心组织.顺利实施。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两个制度”顺利推行我处在明确了工作思路以后,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同志对实行“两个制度”仍存有顾虑。如:主管员的职责基本上与现在的税源小组组长相同,会不会名称变了,内容不变,换汤不换药;现有领导日常事务已很繁忙,实行领导管户,会不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税源管理小组过去实行双人管户,小组长由科长指定,现在实行主管负责制,需要经过考试考核进行选拔,有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担心协管员积极性不高,工作干劲不如从前;五考试的难易度不好把握,一部分同志认为应考些应知应会的知识,考得难了,对长期从事税源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年龄大的同志不利等等。

在摸清大家的思想状况后,我们及时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市局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引导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即:推行领导十部管户和主管协管制度不是缩减现有管理员,让一部分同志“靠边站”,更不是借此机会调整干部岗位,而是让有能力、素质高的同志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大家的标杆和榜样。而且主管资格实行两年一聘,成为主管并非一劳永逸,成为协管并非再无机会。人情人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了顾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处税收管理员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报名踊跃参加主管员的考试选拔,无一人放弃。主管员选拔考试结束后,1名公出差未能参加考试的税收管理员,主动要求单位组织补考。

二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搞好主管员的选拔工作。主管员资格通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按照主管员和协管员l:l的比例在所有税收管理员中择优选拔。税源管理部门正、副职不参与主管员资格的确认,执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为了真正能选拔出德才兼备、业务水平突的主管员,并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对主管员资格选拔采取集巾考试、民主测评、工作实绩考核的方式进行。

考试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税收业务、会计知识、法律常识等内容,着重考察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知识,处领导亲自监考、亲自判卷,力求使主管员考试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民主测评采取全科人员背靠背测评方式进行,主要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交绩、廉政等方面进行测评。工作实绩部分的考核,按照税收管理员“五清一会”的内容要求,依据所管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税源管理状况和辖区征管质量考核相天指标进行测评。

经过集中考试、民主测评、工作实绩考核程序,总分存前的5名同志在全处进行公示后经处领导集体研究确定为主管员,未取得主管员资格的税收管理员均为协管员,同时指定两名税源管理科副科长为主管员。正是南于思想重视、方法妥当、组织到位,我们在5月底就按照程序顺利完成了主管员的选拔工作,全处共确定7名主管员,以1名主管员和1名协管员为单位组成7个税源管理小组,并按行业将管户划分到组,各税源管理小组对所辖管户实行共同管理,按照主管协管岗位职责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

三是明确主管协管和领导十部管户丁作职责,进一步规范税源管理。按照市局《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规定,我处明确了主管协管和领导十部管户工作职责。在税源管理作中,主管员和协管员按各自职责履行所辖管户相应的税源管理职责,主管员负有本税源管理小组税源管理的领导责任.主管员、协管员对分管管户的税源管理工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对共有事项两人负有连带责任。

主管员对纳税人涉税事项调查、纳税评估和日常检金等制度规定需双人上岗的工作进行组织安排。每项具体业务需要双人上岗时,纸质文书南主管员、协管员按管户分别依据相关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制作,两人共同签字;需在综合征管软件巾操作的初审事项,由主管员进行.缺位时要进行操作授权。对不需双人上岗的事务性工作和不对分管纳税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日常税源管理事项,按各自管户分别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2名副处长在管户工作中担任主管员,并指定所辖管户所属的税源管理小组主管员或协管员为临时协管员,共同组成临时税源管理小组开展工作。对领导管户的选择,我们确定了3条标准:管户所属行业具有代表性,经济业务具有典型性,税源比重具有重要性。按照标准,我们筛选了4户企业.分别属于农副产品收购、免税农产品、房地产、分支机构四种类型,由每名副处长各管理2户。同时领导干部管户实行按年轮换制,调整管户要与上一批次类型不同。

领导干部管户的工作职责与税收管理员相同,但更侧重于了解和掌握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及税源监控情况,把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指导工作。,职责的清晰划分,避免了主管协管都要管、加重企业负担的问题,也防止了主管协管都不管,造成税源管理漏洞。

四是建立3个配套制度,促进落实,推动发展。为了确保“两个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我们针对运行巾发现的问题,建立了《主管员、协管员AB角零缺位制》《矛盾协调机制》和《领导干部管户考核办法》。针对以前税收管理员缺位时临时指定、捌整不规范的问题,我们规定了主管员、协管员缺位时的补缺方式,按确定的7个税源管理小组实行主管协管推磨式补缺,使补缺工作更加规范、快捷。针对主管协管在办理共有事项时现意见分歧的问题,我们规定双方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协商处理;对不能自行协涮的,南税源管理科长进行协调,科长在听取双方意见后,不以主、协管员身份及管户归属为依据简单划分,而应综合考虑进行协封;科长无法协调的,提交分管处长处理。针对担心领导管户流于形式的问题,我们通过《领导十部管户考核办法》加强考核。领导干部管户工作考核与其他管理员相同,由税源管理科科长按照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按月考核、按季打分评价,此外在年终要写关于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以及加强税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性测查研究报告,列入对领导十部的特别考核内容。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领导干部管户制度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分类管理模式

推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和税收管理员主管协管制度(以下简称“两个制度”)是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破解科学管理“三大难题”的重要举措。2008年,太原市国家税务局国际税务管理处立足实际,把握方向,精心组织,在探索中落实,在落实创新,较好地落实了“两个制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一,分析形势,把握现状,明确思路,找准方向。我处所辖涉外企业345户,注册地遍及6个城区,分布较为分散,区域特征不明显。2005年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后,我处根据管户特点,在税源管理上引入了分类管理模式,将纳税人划分为13个行业37个类型,将税收管理员分为5个税源小组.根据管户数量、税源规模,按行业实行分类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方式,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税收管理员工作。

太原市国家税务局的“两个制度”下发后.我处多次组织大家进行学习、讨论,对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同顾总结。大家认为,国际处在探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上,以加强税源控管、实现科学管理为目标的方向是清晰的,按行业进行分类管理的方法是正确的,是符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要求的,这些都为推行“两个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制约税收管理深人发展的问题:一是税源管理小组南科室指定,组长和人员的管理尚处摸索巾还未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二是税收管理员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执法风险;三是税收管理员零缺位1=作调整不规范,缺位时临时指定或自由组合,具有临时性、不同定性,给税收管理员的考核和责任追究造成困难;四是处领导忙于日常事务,到企业渊研_T作没有J+J制度的形式加以确定,难以达到全面、深入了解企业情况。分析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在全处推行“两个制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办法.主管、协管共同管户.可以促进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提高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能力,提升税源管理水平;领导干部管户,可以掌握第一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利于指导丁作,准确决策。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认识,我们确定了在全处推行“两个制度”的工作思路:以继续实行税源分类管理为前提,以明确职责为基础,以加强考核管理为保证,协同推进“两个制度”的落实。

第二,振奋精神,统一思想,精心组织.顺利实施。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两个制度”顺利推行我处在明确了工作思路以后,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发现一些同志对实行“两个制度”仍存有顾虑。如:主管员的职责基本上与现在的税源小组组长相同,会不会名称变了,内容不变,换汤不换药;现有领导日常事务已很繁忙,实行领导管户,会不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量;税源管理小组过去实行双人管户,小组长由科长指定,现在实行主管负责制,需要经过考试考核进行选拔,有没有必要如此兴师动众;担心协管员积极性不高,工作干劲不如从前;五考试的难易度不好把握,一部分同志认为应考些应知应会的知识,考得难了,对长期从事税源管理、经验较为丰富的年龄大的同志不利等等。

在摸清大家的思想状况后,我们及时召开动员大会,认真学习市局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引导大家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即:推行领导十部管户和主管协管制度不是缩减现有管理员,让一部分同志“靠边站”,更不是借此机会调整干部岗位,而是让有能力、素质高的同志在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大家的标杆和榜样。而且主管资格实行两年一聘,成为主管并非一劳永逸,成为协管并非再无机会。人情人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消除了顾虑,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全处税收管理员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报名踊跃参加主管员的考试选拔,无一人放弃。主管员选拔考试结束后,1名公出差未能参加考试的税收管理员,主动要求单位组织补考。

二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搞好主管员的选拔工作。主管员资格通过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按照主管员和协管员l:l的比例在所有税收管理员中择优选拔。税源管理部门正、副职不参与主管员资格的确认,执行领导干部管户制度。为了真正能选拔出德才兼备、业务水平突的主管员,并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我们对主管员资格选拔采取集巾考试、民主测评、工作实绩考核的方式进行。

考试内容涉及政治理论、税收业务、会计知识、法律常识等内容,着重考察税收管理员的综合知识,处领导亲自监考、亲自判卷,力求使主管员考试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进行。民主测评采取全科人员背靠背测评方式进行,主要从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交绩、廉政等方面进行测评。工作实绩部分的考核,按照税收管理员“五清一会”的内容要求,依据所管纳税人一定时期的税源管理状况和辖区征管质量考核相天指标进行测评。

经过集中考试、民主测评、工作实绩考核程序,总分存前的5名同志在全处进行公示后经处领导集体研究确定为主管员,未取得主管员资格的税收管理员均为协管员,同时指定两名税源管理科副科长为主管员。正是南于思想重视、方法妥当、组织到位,我们在5月底就按照程序顺利完成了主管员的选拔工作,全处共确定7名主管员,以1名主管员和1名协管员为单位组成7个税源管理小组,并按行业将管户划分到组,各税源管理小组对所辖管户实行共同管理,按照主管协管岗位职责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

三是明确主管协管和领导十部管户丁作职责,进一步规范税源管理。按照市局《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规定,我处明确了主管协管和领导十部管户工作职责。在税源管理作中,主管员和协管员按各自职责履行所辖管户相应的税源管理职责,主管员负有本税源管理小组税源管理的领导责任.主管员、协管员对分管管户的税源管理工作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对共有事项两人负有连带责任。

主管员对纳税人涉税事项调查、纳税评估和日常检金等制度规定需双人上岗的工作进行组织安排。每项具体业务需要双人上岗时,纸质文书南主管员、协管员按管户分别依据相关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制作,两人共同签字;需在综合征管软件巾操作的初审事项,由主管员进行.缺位时要进行操作授权。对不需双人上岗的事务性工作和不对分管纳税人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日常税源管理事项,按各自管户分别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2名副处长在管户工作中担任主管员,并指定所辖管户所属的税源管理小组主管员或协管员为临时协管员,共同组成临时税源管理小组开展工作。对领导管户的选择,我们确定了3条标准:管户所属行业具有代表性,经济业务具有典型性,税源比重具有重要性。按照标准,我们筛选了4户企业.分别属于农副产品收购、免税农产品、房地产、分支机构四种类型,由每名副处长各管理2户。同时领导干部管户实行按年轮换制,调整管户要与上一批次类型不同。

领导干部管户的工作职责与税收管理员相同,但更侧重于了解和掌握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及税源监控情况,把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指导工作。,职责的清晰划分,避免了主管协管都要管、加重企业负担的问题,也防止了主管协管都不管,造成税源管理漏洞。

四是建立3个配套制度,促进落实,推动发展。为了确保“两个制度”真正落实到位,我们针对运行巾发现的问题,建立了《主管员、协管员AB角零缺位制》《矛盾协调机制》和《领导干部管户考核办法》。针对以前税收管理员缺位时临时指定、捌整不规范的问题,我们规定了主管员、协管员缺位时的补缺方式,按确定的7个税源管理小组实行主管协管推磨式补缺,使补缺工作更加规范、快捷。针对主管协管在办理共有事项时现意见分歧的问题,我们规定双方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协商处理;对不能自行协涮的,南税源管理科长进行协调,科长在听取双方意见后,不以主、协管员身份及管户归属为依据简单划分,而应综合考虑进行协封;科长无法协调的,提交分管处长处理。针对担心领导管户流于形式的问题,我们通过《领导十部管户考核办法》加强考核。领导干部管户工作考核与其他管理员相同,由税源管理科科长按照税收管理员考核办法按月考核、按季打分评价,此外在年终要写关于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履行税收管理员职责以及加强税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性测查研究报告,列入对领导十部的特别考核内容。

第9篇

论文摘要:房地产行业的税收是地方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对房地产行业在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和管理方法。

随着城市建设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税收收入大幅增长,己成为地方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由于建筑房地产业涉及的税种多、征管的难度大.税源管理仍存在较大漏洞。为了提高该行业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落实各项管理要求的同时.通过整合现有征管资源.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搞好各征管环节的衔接。进一步做到应收尽收。现结合房地产业税收管理的实际。就加强房地产业税收管理谈几点意见。

一、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行业企业纳税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房地产行业企业是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开办的.这些企业曲解地方的优惠政策.甚至有的认为自己是招商引资企业.在税收方面享有优惠、得到“照顾理所应当: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自己的纳税义务和有关税收政策不清楚.特别是对预收房款、以房抵顶工程款、代收款项等特殊税收政策更是知之甚少。

(二)房地产行业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一是财务制度混乱。账务不全.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建账。二是收入不实。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采用预收售房款的形式.因未开具正式发票.预收款长期挂在账上.不作收入.有的甚至无账可查。三是虚列成本。多数房地产企业由于工期长,与建安施工结算不及时.成本核算未严格执行权贲发生制、遵循配比原则.有的仍然按收付实现制即对成本采取支付多少.就列支多少:对末售房面积。收入未转但成本已提前列支.造成收入、成本不配比。因而无法核实其真实成本,也就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盈亏情况。有的按预计数开具收款收据入账。造成成本虚增.同时存在大置的不合法凭证或没有取得凭证。

(三)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政策执行不能到位。目前。在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房地产开发、转让诸环节分别征收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契税等税种。由于涉及的税种较多,房地产方面的税收政策又不能及时、全面地送到纳税人手中,使一些纳税人无法对房地产相关税收政策有所认识。同时由于房地产开发商税收法律意识淡薄,又不积极配合也增加了征收难度.导致房地产企业相关税收政策执行不到位。

(四)税收征管力度不够,漏洞较为明显。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会计核算复杂,涉及税种相对较多.使得征管难度加大,再加上税务部门征管手段的落后。房地产行业税收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使得房地产行业的税收征管存在较多的缺失。主要原因:一是税务人员管理的不衔接。如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前期主要涉及施工企业的建安营业税,开发中期主要涉及到销售不动产的营业税.而在开发中后期涉及企业所得税。在通常的税收日常管理中,税务人员偏重于营业税的征管.而忽视了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二是行业税收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目前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有核定征收、查账征收,还有以工程为单位.待工程完工后进行结算征收等.而土地增值税则由于提供税款不多.计算程序复杂,以及预征政策落实问题.使得征管上存在较大的漏洞。三是发票控管力度不强。主要表现在:其一.施工企业结算不开具建安发票,无法确定工程成本。其二,房地产公司不开具销售不动产发票.在企业隐瞒有关情况时.难以确认收入,从而影响税款征收。其三.房地产公司与施工企业大量使用白条结算.混淆纳税义务时间.少申报收入。四是房地产行业流动性强。流云力jil生强是房地产行业的共同特点,目前,全市外来房地产开发公司都是外地的固定业户.往往以回总公司汇总纳税为由.不愿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但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他们中无一符合回总公司汇总纳税的条件.并且在我市累计经营期限大都超过了180天.应该接受经营地税务机关管理。流动性强的特点给税收管理带来一定困难.稍有疏松.极易形成漏征漏管。

(五)税收违法打击不够.检查工作力度不到位。

目前,地税机关检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性管理较弱,给那些少缴、不缴、甚至偷逃税款的人有机可乘。造成税源的白白流失。另外,对偷逃税的处罚不严.虽然刑法、税收征管法又寸偷逃税行为有明文处罚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税务部门往往以补代罚,以罚代刑,使偷逃税的人总存有侥军的心理。如契税是一次性的行为税,涉及的纳税人面宽且复杂.事后监督检查.追缴税款相当困难。目前.产权交易双方或者中介机构采取瞒报成交价,t丁立假合同等手段降低计税依据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由于税法对这类偷逃税行为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加上查处不严,致使开发商、中介机构以及产权承受人肆无忌惮地弄虚作假,偷逃国家税款。

(六)部门配合缺乏合力,税收管理外部环境有待改善。虽然新的税收征管法对有关部门协税护税职能作用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但现实中由于部门利益驱使.造成部门配合不力,协税护税组织不够完善.更增加了管理难度。税务部门在具体进行房地产税收征管过程中.一些基础信息来源于房管、土地等部门。但由于彼此不属于同一领导部门.以及没有一个具体的法律或规蕈来约束相关部门对房地产业的协税护税行为。致使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乏力。税务部门对房地产业税收的征管工作.普遍需要依靠相关部门的协助配合。才能掌握房地产企业的税源资料.但在买际工作中。出于种种原因很难形成部门合力.由于涉及的部门较多,其各自又有各自的管理程序,目前相互之间的合作只处于相互约定和协商的状态。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必须召开部门间的协调会议才可解决.缺乏相应的激励制约手段,未能实现信息共享.难以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源的源泉控制。

二、对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的建议

针对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房地产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发挥税收的调控职能,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落实各项管理要求的同时.通过整合现有征管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搞好各征管环节连接.实施一体化管理。

(一)优化服务,加强有关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财务核算的辅导。一是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在新闻媒体、税务网站上开辟宣传专栏,举办专门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将国家房地产政策特别是相关税收政策传达给每一个企业负责人、财务人员和办税人员:二是主动深入企业宣讲有关政策,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帮助健全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核算.减少房地产行业企业的纳税风险。还可通过设立招商引资绿色通道,优先为外来房地产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三是经常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将房地产税收管理情况进行专题汇报,向有关领导宣讲房地产税收政策,帮助分析规范房地产行业税收管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地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依法开展热情、规范的税收服务,提高企业自觉纳税的意识.使之熟练掌握税收知识和办税技能.用诚心、诚信营造良好经济税收环境,赢得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理解和配合,留住外来商家。

(二)革新税收征管措施,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一是全面推广分户全程管理模式。对房产开发项目实行“栋号管理".按施工栋号或商品房销售的栋号登记台账.一栋一档.全面掌握每一栋号的成本、核算和销售情况,实施税源监控:同时对房屋土地权属进行普查并建立征管台账:实现房管、土地部门的产权档案信息与税务部门共享.由档案建台账。通过三套台账完善管理模式。二是加强发票管理工作.把房地产企业向用户收取订金、预售房款的票据全部纳入地税发票管理。定期检查房地产企业发票使用情况.核对发票的金额是否与房屋实际销售的价格一致,对违规操作填开的发票.严格进行处罚。三是加大税收检查力度。打击房地产业涉税违法行为。重点对无证户、挂靠户、承包户以及以房易地、以地易房或私下交易方式从事经营开发的业户进行重点监控。同时抓好房地产行业专项稽查.堵塞漏洞。可以采取一条街一幢房产逐个清理的拉网式清查办法:对不依法接受税务管理或偷逃税行为情节严重.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严厉打击并公开曝光。起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作用.确保房地产业税收不流失。

(三)有针对性地采取核定征收的办法。对那些财务核算不健全.税基不真实,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纳税资料的纳税户.可以采取核定征收管理方法.包括定额征收和核定征收。对挂靠户、承包户应按照同行业同规模水平从高核定征收.在具体操作方面可以按照核定应纳税所得率确定应纳税所得额.按商品建筑面积乘以市场价格核定计税营业额等方法。

(四)加强联合控管力度.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房地产行业的税收管理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因此税务机关要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的控管网络.严密监控房地产行业税收的税源动态。首先.加强与土地管理、房产管理等部门的联系.建立信息共享传递制度。把握土地使用权的取得、项目审批、预售及销售、产权登记、二手房交易五个关键环节.全面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涉税资料。建立房地产税收电子档案,实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其次.以契税征管为契机.全面掌握税源信息。实施一体化管理。主要是以契税征管为把手.严格执行“先税后证"的有关规定。以证控税.堵塞漏洞.把住税源控管的关键环节。再通过征收机关闻的配合。准确、快捷传递信息。实现信息的互通共享。凡不持税务部门监制发票和税票.房产、土地部门不予办理产权证照。从制度上堵塞税收流失的漏洞。税务机关要充分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信息.明确责任人。跟踪掌握有关房地产税收的税源情况.对有关税收实施有效管理.提高税收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五)建立健全房地产信息库。按照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流程。在房管、规划、国土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健全部门联动的税收监控网络。多方采集房地产企业的涉税信息.对房地产权属转移双方的名称、识别号码.房地产的位置、面积、转移时间、转移价格等相关信息.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在登录入账的基础上全部输入微机进行管理.并及时传递、比对、整理、归集.按日录入.按周核对.按月订册,初步建成一个“集中管理、相互依托、数据规范、信息共享”的综合信息库.使之成为涉税信息处理中心和税源监控中心。同时,综合利用房地产转让信息.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随时掌握税源变化情况.让各种房地产信息归入税源管理档案.逐步实现各管理部门之间、各税种之间最大程度的信息互通共享。利用土地使用权交易信息,及时掌握承受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名称、土地坐落位置、价格、用途、面积等信息.了解或控制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税源,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对占用耕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及时征收耕地占用税。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房地产交易信息,掌握单位、个人在房地产二级市场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源信息.将转让方名称、识别号码,转让房地产的坐落地点、面积、价格与有关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漏缴税款的.及时进行追缴.切实加强在房地产二级交易市场转让房地产的有关税收的管理。利用契税征管中获取的有关信息,建立健全房地产行业税源台账和征收台账,跟踪掌握有关房地产税收的税源变化和征收情况,严格实行以票控税.促使购房者主动向房地产开发商索取不动产销售发票。从而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第10篇

论文摘要:面对“收入中心说”给税收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征管质量考核中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纳税中报方式陈旧,税源监控管理弱化,公平原则无法在税务管理中得以体现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专业化环节管理,是税收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要建立起一个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符合“wto”运行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严密、规范、高效的税收管理体系,就必须要淡化税收收入计划任务管理,强化税收管理质量考核,实现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分工、流程化操作、环节化管理,推进依法治税。本文将就如何改进我国税收管理工作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完善税收收入任务管理,逐步建立淡出机制

“wto”运行规则,要求税收注重体现一种“公平”与“中性”原则,强化依法行政,淡化税收收人指标考核,正确处理好税收收入计划任务与“依法治税”的关系,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增强税收收入计划的科学性。在确保税收收入计划任务时,要紧密结合经济形势的变化,科学预测税源,改变现行的“基数增长法”,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原则,根据税收收入的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关系,将gdp指标作参考,运用弹性系数法和税收负担率法,来科学合理地编制税收计划指标。

2.改变现行税收计划考核办法,实现税收计划数量考核逐步向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的转变,把是否依法治税作为一项主要的考核内容。

3.避免税收任务下达时的层层加码,国家在下达税收计划任务时,应考虑了各种相关因素,应将其指标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参考性的指导性指标,尽量避免地方政府脱离实际,层层加码,造成更多的负效应。

二、健全税收质量考核体系,实行全面质量考核

顺应依法治税和信息时代的要求,现阶段必须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增加考核指标,扩大考核范围,应制定属于税务机关职权范围内,经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考核指标,如:增设“征管档案管理合格率”“执法程序规范率”“执法准确率”,变“税务登记率”为“税务登记准确率”和“未登记处罚率”,改“申报率”考核为“申报准确率”及“未申报处罚率”考核。

2.简化考核办法,细化指标口径,规范指标台帐。要对各考核指标的取数口径进一步细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以体现一致与公平,同时根据各指标的不同,设计统一的标准化考核指标明细台帐,便于考核时的人为操作,提高考核刚性,考核宜采取日常登记台帐,季度生成指标,年度上级检查的办法。

3.提高各类数据采集与考核指标生成的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科学的指标考核办法,公平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严格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把征管质量考核与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征管方式改革,实现税收管理的信息化与社会化

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方式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税收征管大多以手工操作为主,手工操作的缺陷就是成本高、效率低、税收流失严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税收管理实际,笔者认为:在我国,应加快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探索推行各级征收单位征管数据库的集中,在市(地)范围内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征管数据库,为税务机关异地征收、纳税人异地申报纳税创造条件,从而便于获取和掌握全面、正确的信息,实现正确决策,提高税收政策实施的水准和质量。同时,在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双方,应加快办税和管税手段、方式的改革进程。即与纳税人、金融机构进行了三方计算机联网并通过互联网和电话中继线,在有条件的企业中推行了网上办税并对规模较小、不具备网上办税的企业甚至个体纳税人中推行ic卡申报、软盘申报和电话语音办税等多元化申报方式,使企业和个体户只要上网、通过磁卡或拨打办税电话便完成申报、缴税、政策咨询、涉税举报等项事宜,开展多元化的申报方式,给纳税人办税极大方便,不仅可简化办税程序,降低办税成本,而且使申报审核、税款征收、受理咨询等大量事务性工作,全部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减轻了税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实现集中征收,极大地提高了税收管理效率。

第11篇

论文摘要:面对“收入中心说”给税收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征管质量考核中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纳税中报方式陈旧,税源监控管理弱化,公平原则无法在税务管理中得以体现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专业化环节管理,是税收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要建立起一个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符合“WTO”运行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严密、规范、高效的税收管理体系,就必须要淡化税收收入计划任务管理,强化税收管理质量考核,实现信息化支持下的专业化分工、流程化操作、环节化管理,推进依法治税。本文将就如何改进我国税收管理工作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完善税收收入任务管理,逐步建立淡出机制

“WTO”运行规则,要求税收注重体现一种“公平”与“中性”原则,强化依法行政,淡化税收收人指标考核,正确处理好税收收入计划任务与“依法治税”的关系,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增强税收收入计划的科学性。在确保税收收入计划任务时,要紧密结合经济形势的变化,科学预测税源,改变现行的“基数增长法”,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原则,根据税收收入的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关系,将GDP指标作参考,运用弹性系数法和税收负担率法,来科学合理地编制税收计划指标。

2.改变现行税收计划考核办法,实现税收计划数量考核逐步向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的转变,把是否依法治税作为一项主要的考核内容。

3.避免税收任务下达时的层层加码,国家在下达税收计划任务时,应考虑了各种相关因素,应将其指标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参考性的指导性指标,尽量避免地方政府脱离实际,层层加码,造成更多的负效应。

二、健全税收质量考核体系,实行全面质量考核

顺应依法治税和信息时代的要求,现阶段必须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增加考核指标,扩大考核范围,应制定属于税务机关职权范围内,经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考核指标,如:增设“征管档案管理合格率”“执法程序规范率”“执法准确率”,变“税务登记率”为“税务登记准确率”和“未登记处罚率”,改“申报率”考核为“申报准确率”及“未申报处罚率”考核。

2.简化考核办法,细化指标口径,规范指标台帐。要对各考核指标的取数口径进一步细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以体现一致与公平,同时根据各指标的不同,设计统一的标准化考核指标明细台帐,便于考核时的人为操作,提高考核刚性,考核宜采取日常登记台帐,季度生成指标,年度上级检查的办法。

3.提高各类数据采集与考核指标生成的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科学的指标考核办法,公平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严格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把征管质量考核与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征管方式改革,实现税收管理的信息化与社会化

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方式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税收征管大多以手工操作为主,手工操作的缺陷就是成本高、效率低、税收流失严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税收管理实际,笔者认为:在我国,应加快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探索推行各级征收单位征管数据库的集中,在市(地)范围内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征管数据库,为税务机关异地征收、纳税人异地申报纳税创造条件,从而便于获取和掌握全面、正确的信息,实现正确决策,提高税收政策实施的水准和质量。同时,在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双方,应加快办税和管税手段、方式的改革进程。即与纳税人、金融机构进行了三方计算机联网并通过互联网和电话中继线,在有条件的企业中推行了网上办税并对规模较小、不具备网上办税的企业甚至个体纳税人中推行Ic卡申报、软盘申报和电话语音办税等多元化申报方式,使企业和个体户只要上网、通过磁卡或拨打办税电话便完成申报、缴税、政策咨询、涉税举报等项事宜,开展多元化的申报方式,给纳税人办税极大方便,不仅可简化办税程序,降低办税成本,而且使申报审核、税款征收、受理咨询等大量事务性工作,全部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减轻了税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实现集中征收,极大地提高了税收管理效率。

第12篇

论文摘要:面对“收入中心说”给税收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征管质量考核中指标体系不够完善以及纳税中报方式陈旧,税源监控管理弱化,公平原则无法在税务管理中得以体现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税收考核指标体系,实行专业化环节管理,是税收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要建立起一个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符合“wto”运行规则,具有

一、完善税收收入任务管理,逐步建立淡出机制

“wto”运行规则,要求税收注重体现一种“公平”与“中性”原则,强化依法行政,淡化税收收人指标考核,正确处理好税收收入计划任务与“依法治税”的关系,可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增强税收收入计划的科学性。在确保税收收入计划任务时,要紧密结合 经济 形势的变化,科学预测税源,改变现行的“基数增长法”,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原则,根据税收收入的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关系,将gdp指标作 参考 ,运用弹性系数法和税收负担率法,来科学合理地编制税收计划指标。

2.改变现行税收计划考核办法,实现税收计划数量考核逐步向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的转变,把是否依法治税作为一项主要的考核内容。

3.避免税收任务下达时的层层加码,国家在下达税收计划任务时,应考虑了各种相关因素,应将其指标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参考性的指导性指标,尽量避免地方政府脱离实际,层层加码,造成更多的负效应。

二、健全税收质量考核体系,实行全面质量考核

顺应依法治税和信息时代的要求,现阶段必须健全和完善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增加考核指标,扩大考核范围,应制定属于税务机关职权范围内,经过主观努力可以达到的考核指标,如:增设“征管档案管理合格率”“执法程序规范率”“执法准确率”,变“税务登记率”为“税务登记准确率”和“未登记处罚率”,改“申报率”考核为“申报准确率”及“未申报处罚率”考核。

2.简化考核办法,细化指标口径,规范指标台帐。要对各考核指标的取数口径进一步细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以体现一致与公平,同时根据各指标的不同,设计统一的标准化考核指标明细台帐,便于考核时的人为操作,提高考核刚性,考核宜采取日常登记台帐,季度生成指标,年度上级检查的办法。

3.提高各类数据采集与考核指标生成的科技含量,逐步形成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科学的指标考核办法,公平的考核激励机制,制定严格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把征管质量考核与目标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

三、充分利用 现代 信息技术。推进征管方式改革,实现税收管理的信息化与社会化

目前,我国税收征管方式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较落后,税收征管大多以手工操作为主,手工操作的缺陷就是成本高、效率低、税收流失严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税收管理实际,笔者认为:在我国,应加快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一套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大力探索推行各级征收单位征管数据库的集中,在市(地)范围内建立起集中统一的征管数据库,为税务机关异地征收、纳税人异地申报纳税创造条件,从而便于获取和掌握全面、正确的信息,实现正确决策,提高税收政策实施的水准和质量。同时,在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双方,应加快办税和管税手段、方式的改革进程。即与纳税人、 金融 机构进行了三方 计算 机联网并通过互联网和电话中继线,在有条件的 企业 中推行了网上办税并对规模较小、不具备网上办税的企业甚至个体纳税人中推行ic卡申报、软盘申报和电话语音办税等多元化申报方式,使企业和个体户只要上网、通过磁卡或拨打办税电话便完成申报、缴税、政策咨询、涉税举报等项事宜,开展多元化的申报方式,给纳税人办税极大方便,不仅可简化办税程序,降低办税成本,而且使申报审核、税款征收、受理咨询等大量事务性工作,全部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减轻了税务人员的工作量,也实现集中征收,极大地提高了税收管理效率。

第13篇

论文摘要 2005年3月底,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税收管理员制度(试行)》的文件。同年7月,国税总局局长谢旭人在召开的全国税收征管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了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在新的征管模式下,税收管理员的大力推行,将为完善我国的税收征管体制、强化税源管理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税收征管制度的改革出发,通过对税收管理员与税务专管员制度的比较,详细阐述了新时期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的重要意义。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分业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其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各类税源的日常动态监控和细化分析,提出初步性工作意见或建议,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强化税源管理、夯实管理基础、落实管理责任、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从建国到现在,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时为了满足税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也在不断推进。以现行税法的颁布为界限可将其变革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1994年以前税收征管体制的变革

我国自50年代至80年代实行征管于一身的模式,即以税务管理员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人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其组织形式表现为征管查由专管员一人负责,按具体情况设置税务工作岗位,税务人员对纳税户进行专责管理。税款征收方式为税务人员上门催款。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征管模式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在1988-1994年进行了以建立征、管、查分离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税收征管改革,在税务机关内部实行征管权利的分离和制约,同时实行专业化管理。

(二)1994年以后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

1995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模式,并于1997年在税务系统全面推行。各地税务机关在推行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取消了原来专管员管户制度,建立了办税服务厅。加上计算机网络体系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我国的税收征管走向了由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现代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以2000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为重要标志,我国税收征管改革进入了专业化与信息化并存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次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科技加管理”的工作方针。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在税收征管改革中又再次突出了“强化管理”的要求,

2004年税管改革又提出“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收改革方向,并在部分地区试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这代表了新征管模式下的一种分类管理与服务形式。

二、税收管理员和税务专管员制度的异同分析

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既不是税收专管员制度的翻版,也不是对其的全面否定。它是在客观、全面、辩证的分析过去专管员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在新形势和新条件下赋予其新的内容。

(一)税收管理员和税务专管员制度的相同点

实行税收管理员和税务专管员制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税源的管理。这一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监控管理有实效,管理员与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流动、财务核算水平等有着直观适时的了解,能够有效的监督各种税收政策的实施。二是分户、分类到人的做法使得税源管理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便于内部管理和责任划分。

(二)税收管理员和税收专管员制度的不同点

1、征纳关系的改善 

税务专管员时期的税款征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强制执行的行政行为,税收任务以政府的政策和指令性计划的方式下达。而税收管理员制度下的征收工作却是一种“协作管理”的行为,它建立在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的基础上,不再对纳税人各项涉税事务进行承揽包办,从而划清了征纳双方的责任界限。

2、征管职能的转变

税务专管员集“征管查”三项职能于一身,而税收管理员的职能范围明显收缩。它的定位侧重于管理环节。另外,在税收管理员制度下,法律和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措施都已经逐步完善,这就避免了专管员制度下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制约现象的再度发生,管理员的权限得到了限制。

3、管理手段的进步

税务专管员的工作主要靠手工完成,实行粗放式管理,效率较低,且管理质量难以保证。而如今,信息化手段使得税收管理员从大量重复性的人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税收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税源管理和精细化成为可能,税收执法透明度和税务行政管理的水平也得以提高。另外,在税收管理员制度下,各项征管质量考核指标的建立使得管理质量有了一定的保证。

4、业务素质的提高

税源的急剧扩大和税源状况的复杂性,是专管员制度下的“单兵作战”无法胜任的。现在的税收管理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税收实体法,对各个税种的征收管理标准有清楚的认识,而且还要按照程序法的要求,约束自身的行政行为,工作要求大大提高。但是,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在专业分工、集中管理、信息化和法制化的基础之上,它能有效发挥税务机关的整体优势,应对复杂的税源情势。

三、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意义

(一)加强税源监督管理,防范税收风险

按照属地原则落实分类管理要求,全面建立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制度,使得税收管理员对辖区内的税源和管户责任及其权限得以明确。通过税收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纳税人各种涉税动态信息,全面掌握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推动税收管理员对税源的积极管理,采集全面的、动态的一手税源资料,减少了税源漏管的可能性。

税收管理员税源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将税收管理员掌握的各类税源资料按照“一户制”管理的要求纳入管理系统中,实行集中管理,信息共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另外,税收管理员制度中的纳税评估也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税收管理员作为纳税评估工作的主体,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分管纳税人的有关情况,并在评估发现问题时进行实地调查,采取对应的措施。这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税源,还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税收风险。

(二)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优化纳税环境

首先,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后,对纳税人的服务变得更加直接。税收管理员可以直接下户,或者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自己的管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辅导,并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直接的收集和反馈,这种直接服务顺畅了双方沟通的渠道,提高了办税效率。

其次,主动服务成为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服务的一大特色。税收管理员制度要求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的动态,为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答疑解难,并自觉接受纳税人的监督。由于税源管理更加精细化,客观上要求纳税服务也必须更加细致、周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税企关系得以融洽。

再次,税收管理员制度使得税收管理员直接面对纳税人,因此,税务机关容易在第一时间获得纳税人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该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辅导,为纳税人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最后,税收管理员需要下户了解管户情况,因此,其接触到的人员就不仅仅是办税的财务人员,而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方面人员,这样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服务面就更广泛了。

三)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

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使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一方面,税收管理员按照规定与纳税人保持制度化的联系,提供专业的纳税服务和指导,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申报纳税,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管理员的实地调查报告,税务机关能够掌握税源户籍、财务核算、资金周转和流转额等关键的涉税信息,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14篇

论文关键词征管体制税收管理员税务专管员税源管理

税收管理员是基层税务机关分片、分业管理税源的工作人员,其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各类税源的日常动态监控和细化分析,提出初步性工作意见或建议,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是强化税源管理、夯实管理基础、落实管理责任、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要举措。

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从建国到现在,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同时为了满足税制改革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税收征管模式也在不断推进。以现行税法的颁布为界限可将其变革划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1994年以前税收征管体制的变革

我国自50年代至80年代实行征管于一身的模式,即以税务管理员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人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合一”。其组织形式表现为征管查由专管员一人负责,按具体情况设置税务工作岗位,税务人员对纳税户进行专责管理。税款征收方式为税务人员上门催款。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征管模式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在1988-1994年进行了以建立征、管、查分离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税收征管改革,在税务机关内部实行征管权利的分离和制约,同时实行专业化管理。

(二)1994年以后税收征管体制的改革

1995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新模式,并于1997年在税务系统全面推行。各地税务机关在推行这一模式的过程中,取消了原来专管员管户制度,建立了办税服务厅。加上计算机网络体系在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我国的税收征管走向了由传统的粗放型管理向现代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的道路。

以2000年年底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为重要标志,我国税收征管改革进入了专业化与信息化并存的新的历史时期。在这次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科技加管理”的工作方针。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在税收征管改革中又再次突出了“强化管理”的要求,

2004年税管改革又提出“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收改革方向,并在部分地区试行税收管理员制度。这代表了新征管模式下的一种分类管理与服务形式。

二、税收管理员和税务专管员制度的异同分析

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既不是税收专管员制度的翻版,也不是对其的全面否定。它是在客观、全面、辩证的分析过去专管员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在新形势和新条件下赋予其新的内容。

(一)税收管理员和税务专管员制度的相同点

实行税收管理员和税务专管员制度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税源的管理。这一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监控管理有实效,管理员与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资金流动、财务核算水平等有着直观适时的了解,能够有效的监督各种税收政策的实施。二是分户、分类到人的做法使得税源管理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便于内部管理和责任划分。

(二)税收管理员和税收专管员制度的不同点

1、征纳关系的改善

税务专管员时期的税款征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强制执行的行政行为,税收任务以政府的政策和指令性计划的方式下达。而税收管理员制度下的征收工作却是一种“协作管理”的行为,它建立在纳税人自行申报制度的基础上,不再对纳税人各项涉税事务进行承揽包办,从而划清了征纳双方的责任界限。

2、征管职能的转变

税务专管员集“征管查”三项职能于一身,而税收管理员的职能范围明显收缩。它的定位侧重于管理环节。另外,在税收管理员制度下,法律和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措施都已经逐步完善,这就避免了专管员制度下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制约现象的再度发生,管理员的权限得到了限制。

3、管理手段的进步

税务专管员的工作主要靠手工完成,实行粗放式管理,效率较低,且管理质量难以保证。而如今,信息化手段使得税收管理员从大量重复性的人工操作中解脱出来,税收管理效率大大提高,税源管理和精细化成为可能,税收执法透明度和税务行政管理的水平也得以提高。另外,在税收管理员制度下,各项征管质量考核指标的建立使得管理质量有了一定的保证。

4、业务素质的提高

税源的急剧扩大和税源状况的复杂性,是专管员制度下的“单兵作战”无法胜任的。现在的税收管理员,不但要掌握相关的税收实体法,对各个税种的征收管理标准有清楚的认识,而且还要按照程序法的要求,约束自身的行政行为,工作要求大大提高。但是,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在专业分工、集中管理、信息化和法制化的基础之上,它能有效发挥税务机关的整体优势,应对复杂的税源情势。

三、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意义

(一)加强税源监督管理,防范税收风险

按照属地原则落实分类管理要求,全面建立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制度,使得税收管理员对辖区内的税源和管户责任及其权限得以明确。通过税收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纳税人各种涉税动态信息,全面掌握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推动税收管理员对税源的积极管理,采集全面的、动态的一手税源资料,减少了税源漏管的可能性。

税收管理员税源信息共享制度的建立,将税收管理员掌握的各类税源资料按照“一户制”管理的要求纳入管理系统中,实行集中管理,信息共享。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税源的管理和监控。

另外,税收管理员制度中的纳税评估也是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税收管理员作为纳税评估工作的主体,可以最直接的了解分管纳税人的有关情况,并在评估发现问题时进行实地调查,采取对应的措施。这不但可以有效控制税源,还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税收风险。

(二)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优化纳税环境

首先,实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后,对纳税人的服务变得更加直接。税收管理员可以直接下户,或者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自己的管户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辅导,并对纳税人提出的问题进行直接的收集和反馈,这种直接服务顺畅了双方沟通的渠道,提高了办税效率。

其次,主动服务成为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服务的一大特色。税收管理员制度要求税务机关了解企业的动态,为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答疑解难,并自觉接受纳税人的监督。由于税源管理更加精细化,客观上要求纳税服务也必须更加细致、周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税企关系得以融洽。

再次,税收管理员制度使得税收管理员直接面对纳税人,因此,税务机关容易在第一时间获得纳税人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并对该纳税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辅导,为纳税人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

最后,税收管理员需要下户了解管户情况,因此,其接触到的人员就不仅仅是办税的财务人员,而是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方面人员,这样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服务面就更广泛了。

三)提高税收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

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使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一方面,税收管理员按照规定与纳税人保持制度化的联系,提供专业的纳税服务和指导,帮助纳税人及时准确申报纳税,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税收管理员的实地调查报告,税务机关能够掌握税源户籍、财务核算、资金周转和流转额等关键的涉税信息,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的税收管理,充分发挥税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15篇

论文摘要:对组织税收收入与依法治税之间的现实矛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两者矛质的方法,指出依法治悦是组织收入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坚持依法治枕才能阅满地完成收入任务,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依法治税成为我国当前税收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指令性税收计划对税收行政执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的矛盾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而日益显现。如何严格坚持和推进依法治税、如何处理好组织税收收人与依法治税两者的关系成为一个值得深人研究、努力实践的重大课题。

组织收入与依法治税之间的现实矛盾

(1)“收人中心说”带来的治税观念的误区。在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我国对税收收人实行计划管理,强调以组织收人为中心,以税收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考核工作绩效,在税务部门形成了“唯收人论英雄、唯收人论成就”的观念。税务部门任务观念很强,将主要精力放在平衡、调剂税收收人,确保收人计划完成上,相对而言,法制意识较为淡薄,不太注重自身征管质量的提高和执法水平的规范。

(2)税收计划制定的不科学性成为依法治税的重要障碍。从理论上讲,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对经济有调控作用,所以两者的内在发展趋势应是一致的。由于经济的发展呈波浪型的规律,税收收人计划应根据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编制,但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编制税收计划的主要方法是“以支定收”“基数增长法”,其公式为:税收计划二基数x系数+特殊因紊,即每年国家下达税收计划任务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需支出为基础,以上年实际完成数为基数,确定一定的增长比例作为当年的税收计划任务分配数。这种方法具有明白直观、简便易行、连续性强、较为稳定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各地的客观经济状况,对保证国家财政收人的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计划分配方法的缺陷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为:第一,基数对计划的影响程度较大,基数越大,税收收人任务越重。即上年度完成收人越多,意味着下一年度的收人任务越重,实际上是一种“鞭打快牛”的做法。一些地方的税务部门为减轻以后年度的任务压力.出现了有税不收等现象。第二,基数与依照税法有可能取得的税收收人不完全吻合,不利于公平税负和宏观调控。在税撅充裕的地方容易造成“藏富于民”,在税撅不足的地方容易助长收“过头税”,导致“寅吃卯粮”。第三,系数的人为操作性大,不是建立在对税源全面、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是通过财政预算反推出来的,可依据性较差,只考虑财政支出的增长需求,而没有充分考虑经济总量与结构的变化,从而容易导致税收什划的增长偏离实际税撅、税收任务崎轻畸重等悄况,会给执行税收政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晌。

(3)过度强调组织收人导致了对征管质量的忽视。组织收人固然是税务部门应尽的基本职能之一,但过度强调收人任务导致了税务部门对征管质量的忽视,有悖依法治税的原则和规范征管的要求。在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税撅充足,税务部门完成当年度税收收人任务后,放松了对漏征漏管户的清理,企业欠税大幅度地增加,压欠措施不到位,查处案件过程中随意性较大,甚至个别地方政府常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借口,超越权限要求税务部门特别是地税部门违法实施税收减免和制定片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这种做法一方面助长了企业的欠税、偷税的风气.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的蔓延,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税务部门征管水平和征管质量的提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脱离税源实际,片面迫求政绩和地方收人规模的最大化,税务部门在地方政府和收人计划的双重压力下出现了征“过头税”“空转税”“以票引税”等税收违法现象,有的地方为完成“屠宰税”“农业税”等收入任务强行拉牛拉羊、甚至按人头来计征屠宰税,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更不用提征管质量的提高和执法水平的规范了。

(1)正确处理好组织收入与依法治税的关系

依法治税是组织收人的基础和保障,组织收人是衡量依法治税水平和力度的重要结果,依法治税贯穿于组织收入始终。只有坚持依法治税才能圆满地完成收人任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组织收人与依法治税两者的关系,缓解、解决两者矛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强化税收法定原则,克服单纯追求收人的观点。在“依法治国”已成为宪法基本原则的今天,应重新对“依法治税”与“税收收人计划”进行定位。从理论上讲,税收计划是由财政机关和税务部门制定的,是税务部门内部的工作计划,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而税法是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及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的法律约束力,违反税法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孰轻孰重显而易见。再者,从当前形势上讲,虽说组织收人是税收的基本职能,却不是唯一职能,特别是我国加人WTO后,税收更注重的是体现一种“公平”和“中性”的原则,与国际接轨,“依法治税”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法”就是“税法”,“税法”才是全部税收工作的依据,而不是“税收收人计划”。组织收人应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应退尽退。而所谓依法治税,其内涵就是“应收尽收”,就是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税收规范性文件的要求,通过规范的税收行政执法行为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税款解缴人库,实现税款从纳税人到国家的财产利益转移,既不能有税不收,也不能因盲目追求完成税收收人任务收“过头税”。由此可见,“依法治税”与“税收收人计划”两者的定位是:在遵循依法治税这一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来完成税收收人计划。

(2)改变现行不尽科学合理的税收计划制定方法。税收与经济是木与本、水与源的关系,不能脱离经济去追求税收增长,更不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侈谈什么税收增长。所以,税收计划的制定应逐步改变现行的“基数增长法”,要以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原则,以经济发展状况为依据,特别是根据税收收入的增长与CDP增长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可以考虑运用GDP来编制税收收人,主要有弹性系数法(税收弹性系数是指税收收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和税收负担率法(税收负担率是指税收收人占GDP的比重)两种方法。

(3)改变税收工作考核办法。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征管格局形势下,各级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对税务部门工作业绩的考核标准应多样化,税收收人计划任务完成情况不应当成为考察和评价税收工作的唯一标准。能否完成税收计划任务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情况,所以在税收计划执行阶段,应当将税收计划作为预侧性、规划性、指导性计划,而不是强制性、必须完成的指令性计划,对税收工作的评价应该既有量的要求.也要有质的要求。没有质的量是没有意义的,应当适当弱化税收计划任务的考核,强化依法治税工作的考核,由税收计划的数量考核逐步转变为税收征管质量的考核,将重点放在考核税收管理的有效性上,具体包括税务登记率、纳税申报率、申报真实率、催报催缴率、税款人库率、滞纳金加收率、违法行为处罚率、涉税复议变更撤销率等指标。衡量税收工作的优劣,不应单纯看收人总童的多少,关键是看是否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缩小应征与实征的差额。

(4)切实改革政府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税收计划是财政预算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革现行的税收计划,在财政预算上必须坚持“量人为出”的原则,彻底改变当前财政支出制约税收收人的做法。如果财政预算与税收计划差别较大,由此产生的财政支出缺口,应通过紧缩支出、发行国债或者其他途径解决,而不是将组织收人任务强加于税务部门,这样可以避免因支出需要而迫加税收计划产生的负面效应,保证税务部门依法治税的独立性,做到依法行政、依率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