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林学毕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临床医学论文4000字(一):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论文
[摘要]为进一步深化医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众多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开展了院校(医院与学校)合作机制建设。本文深入总结与分析了渭南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医教协同背景下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如通过院校合作平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建设、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实现了基础—临床、理论—实践、课堂—工作环境的一体化教学,探讨了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深度合作机制,以期为深化与完善临床医学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教协同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院校合作改革
2014年,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指出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应强化临床实践教学,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医学院校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使医学人才培养成为医教协同的系统工程[1]。医教协同作为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策略对高职院校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主要对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医教协同,院校合作”背景下实行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总结与探索,以期为深化与完善临床医学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1.现阶段,我国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弊端
一方面,我国为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健需求正逐步完善初级卫生保健体系,鼓励农村基层订单式定向医学教育,这对高职医学职业教育的发展来说是极大的机遇[2];另一方面,如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基层医疗工作者,成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课题。目前,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缺乏自身教育教学特点,类似压缩版的本科方案:教学设置上仅有课时与学制长短的区别;教学模式多沿用从基础到临床“2+1”的传统形式职业教育,即两年高职在校理论学习,一年临床实习;理论授课比例高,实践授课比例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不匹配。
2.“1.5+0.5+1”的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改变上述问题,我们实行“1.5+0.5+1”人才培养模式,减少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学生仅需1.5年的校内公共基础课与医学基础课学习;后续1学期进入医院,进行临床专业课学习;随后再有1年临床实习。校内教学环境还开展了床旁教学、案例分析教学,以便于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临床思维方法及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3]。临床学习为学生增加了临床实践的机会,使其更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能深入了解医院机构设置、运行方式,缩短了临床工作适应期,实习效果显著提高。
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医教协同背景下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在调研高职临床医学专业适应岗位核心能力需求的基础上,学校整合了医学教育资源与三甲医院进行合作,以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保健机构的实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开展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根本,以典型的临床工作任务为教学重点,以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内容为教学核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養、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致力于医疗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构建校企合作的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与医院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学骨干共同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规范的教学体系,实行临床专业课医院内授课与实践的模式;共同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规范师生管理;共同制定教学管理制度与教学督导制度,以规范教学,保障教学质量,提高了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效果(见图1)。
3.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群,对行业临床医学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要求进行调研,由行业专家与教学骨干共同参与,研究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按照工作任务中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驱动[4],以三年制医学高职教育特点为准则,严格遵守基础理论必需(适度)、够用,坚持专业课程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原则,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临床医学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见图2)。
(1)理论课程教学。理论课程采用“前期校内,后期院内”的方式授课,学生前三个学期在校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第四学期进入医院,由临床经验丰富、执教能力强的医师与教师共同授课,完成临床专业课学习。院内教学的安排为早上理论课、下午实践课,实现了理论、技能学习与岗位需求零距离。
(2)实践课程教学与临床实习。实践教学及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由一线医师讲解,规范性、可操作性强,学生需掌握临床助理医师要求的常用技能操作,如心电图、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肝脾触诊等内容;典型病例分析、床旁教学为学生建立了立体化的临床思维,使其对疾病的认知更为全面。学生的临床实习不少于40周,包含内、外、妇、儿、急诊等科室,毕业时学生应具备开展融诊断、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医疗服务能力。
4.开展基于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教学
学校以满足基层医疗岗位需求为目的,以院内授课为契机,将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向临床实践操作方面进行调整,开展了真实医疗案例结合PBL教学法的专业核心课教学。
5.培养“双师型”教学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临床教学改革和推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学校以专业教研室为核心,跨专业、跨院系、跨单位整合校内外师资力量,基于医教协同,学校和医院共同实施教师成长计划。院内授课教师由三甲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担任,医师可通过校内的示范课、公开课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校内专职教师也要进入教学医院顶岗实习,以保障教学紧跟专业发展不脱节,进一步提升教师实践能力[5-7];学校与医院共同指导学生临床技能比赛,密切进行医教合作,规范专业教学与实践,为今后合作开发课程奠定基础。学校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支理念新、能力强,以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为引领,以教学骨干为主体,专兼结合、梯队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8]。
6.对教学过程实施全程质量监控
学校成立了以医学院分管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在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项目的框架下,建立符合临床专业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办法,从制度入手,论证适用于临床专业建设的实施细则,严格把握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对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教务处质量科制定了专业建设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和课程建设质量评估体系,行业专家与教学骨干组成教学督导评估小组会同教务处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估,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1.立足行业需求,构建“医教协同,医教一体化”教学体系
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医教协同,医教一體化”的教学体系,实现了基础—临床整合、疾病—系统整合、案例—病历整合,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临床课教师将工作中用到的新方法、新药品、新技能渗透于教学过程;专职教师将医学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机制融入临床实践中,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结构,革新课程内容。
2.改革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发展内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职医学“工学结合”的理念,即院校合作[9],利用医院和学校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10]。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基层医疗及社区保健工作岗位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医教协同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工学结合、院校合作、顶岗实习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3.构建“双元育人,过程共管”的院校合作机制
学校应依托院校合作平台,积极构建双元育人机制,创新医教协同合作方式,探索医教一体化教学体系,致力于培养有质量、有奉献精神的复合型人才。院校合作使专业建设和临床服务共生发展、螺旋提升;打造了双重身份的教学团队,将“双师”素质落到实处,形成了医教协同育人的核心竞争力[11]。在现有基础上,学校与教学医院共同探索“院中校”,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
结语
医学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久、复杂的工程,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提升医学人才质量,使医学人才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对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稳定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12]。“医教协同,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医院两种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有助于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并兼顾职业能力培养,对学生建立完善的临床素养大有裨益,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院校合作仍需不断完善与深化。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形态学实验考核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探讨了医学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形态学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力图从多个角度提高学生基本能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形态学实验考核
医学形态学实验包括解剖學、组胚学、病理学实验等,为医学生进一步学习疾病状态下人体组织器官功能代谢变化、临床表现打下坚实基础。对学生的识别能力、表述能力培养也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医学形态学实验考核多是简单的识别,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本课题将原组胚学、病理学实验融合为一门课程-形态学实验,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等多种方式进行形态学实验考核,力图从多个角度提高学生基本能力。
一、考核方法
(一)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分为平时考勤、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平时考试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5%、10%、20%左右。平时考试成绩主要为每单元或章节学习结束后,学生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虚拟切片系统对正常人体组织结构或病理变化进行识别,识别对象主要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图像或虚拟图像。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分为标本识别、标本特点描述及临床应用分析,占总成绩的65%,其中标本识别、标本特点描述为笔试,临床应用分析为笔试加面试。
参照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形态学实验期末考试分三站进行。
第一站,标本识别。识别对象为10个病理大体标本、5张组织学切片、5张病理学切片,标签全部覆盖或撕毁;病理标本为装入透明标本瓶的实物标本,切片放在显微镜下,教师调好观察视野,学生考试时可调粗细螺旋但不得调换视野。每组20名学生,考试开始前分别坐于20个考试标本前,考试开始后考生将标本名称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每个标本识别时间为1分钟,1分钟后由监考老师统一组织学生按一定方向轮转对下一个标本进行识别,每组考试时间为20分钟,考试结束后学生携带答题卡进入第二站。
第二站,标本描述。考生自行挑选在上一站识别的标本(答案考生已写在答题卡上)3~5个,对其组织或病变特点进行描述,考试时间限时10分钟,考生答毕上交答题卡后进入第三站。要求学生挑选描述对象时必须同时挑选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且组织切片中须同时包含正常组织切片及病理切片。
第三站,临床应用分析。考生抽取试题,按要求面向3位监考老师口述答案,每位考生考试时间5分钟。试题主要为某一形态组织结构在临床中的应用,如组织学结构在临床中的应用、病理变化引起的临床表现等。
考生进行第二站、第三站考试时,采用半开卷考试。考前1~2周时间,允许学生将其本人认为重要的内容总结、抄写于一张A4纸上并带入考场,A4纸上明确标记班级、姓名与学号等考生信息。学生进入第二站时,学生可以参考且仅能参考自己总结抄写的A4纸内容。
二、讨论
本课题将原有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实验内容整合成形态学实验。学生学习时将正常组织结构与疾病时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相结合,将大体病变现镜下改变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系统性思维训练。课程考核时,考评对象要包括正常组织结构,还要包括病理变化,体现课程内容的融合,提升学生临床系统思维训练效果。
考核形式多种多样,既要平时考勤、平时作业,还要进行期末考核,线上线下相结合,而且试题形式也是多种多样,这可以从多种方面提升学生培养水平。注重平时考勤与平时考核,也就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工作纪律的培养;线上与线下考核相结合,注重引导教师、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也不能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显微镜的使用,病理大体标本的观察等;考核过程中,试题库不断更新,考核内容需不停更换,甚至监考过程都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判断,与传统的单一标本识别相比,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更有利于教学相长。
形态学实验三站式考试,模拟执业助理实践技能考试模式,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熟悉、适应资格考试;其次,三站式考试,既有笔试又有面试,既可锻炼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还能锻炼其临场应变能力;第三,既有基础性的标本识别,又有标本特点描述及临床应用分析,使学生尽早将基础与临床关联,提升其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一)研究对象
通过电子邮箱和纸质问卷两种途径,对莆田学院临床医学院2008级毕业生发送66封电子邮件,回收57份,有效答卷回收率86.36%;对2009级学生发放55份纸质问卷,回收52份,有效答卷回收率94.55%。共计109份有效答卷。
(二)测量工具
采用杜天骄编制的《医学生就业压力问卷》测定压力均值,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按1(无压力)~5(压力很大)级评分,得分越高压力越大。其研究认为,量表压力源从大到小分别包括社会环境压力、家庭支持压力、岗位要求压力、个人素质压力、专业供求矛盾压力、就业指导压力以及学校影响压力7个分量表。本次调查的Cronbach’sAlpha系数(内部一致性检验)为0.945,信度良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测量自我效能感均值。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量大学生的应对趋势,量表含有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按0(不采用)~3(经常采用)级评分。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类别的差异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三组以上类别的差异性分析采用F检验,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般现状
总就业压力得分为(3.061±0.622)分,压力水平中等偏上,在正常范围之内,最高为4.19分,最低为1.57分。得分区间在1~2分的占3.67%,2~3分占44.04%,3~4分占43.12%,4~5分占9.17%。七项压力源中,社会环境压力[(3.401±0.800)分]和家庭环境压力[(3.208±0.934)分]是临床毕业生最主要的两项压力源,其余为个人素质压力[(3.046±0.688)分]、就业指导压力[(3.042±0.736)分]、岗位要求压力[(2.974±0.592)分]、学校影响压力[(2.963±0.694)分]、专业供求矛盾压力[(2.801±0.672)分]。
(二)就业相关影响因素对总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对不同年级、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有无意向单位五个方面的总体就业压力、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及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见表1。不同年级、学生干部担任情况对学生的就业压力感知、积极应对、自我效能感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女生在面对就业压力时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在自我效能感方面明显低于男生;所处家庭经济状况越差,相应的压力感知越大,诉诸积极应对的频率也越高;未确定就业单位比确定的学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在应对方式上,积极应对的均值明显高于消极应对。可见,面对就业压力,毕业生采取积极主动的问题应付方式的频率次数上升。调查发现消极应对在各因素间差异均不显著。调查结果显示专业地域优势在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三个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结合Schwarzer的表述,本调查中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值为2.243分,总体水平中等偏下;低效能者(得分低于2分)占12.84%,表明被试偶尔会自信心不足,需要帮助其找出优势、悦纳自己;得分在2.1~3.0分的占80.73%,表明被试抱有一定自信心,感觉有能力胜任一般工作;高效能者(得分在3.1~4.0分)占6.42%,表明被试自信心过高,需要帮助被试进行客观评价,避免盲目自信。此次调查的男、女生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前人研究。
(三)总就业压力、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临床医学生就业压力、应付方式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见,总就业压力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极显著正相关。以总就业压力为因变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及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采用逐步进入法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有积极应对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可解释总方差的16.7%,结果见表3。其中,消极应对被排除(与其余因素间无显著相关性),一般自我效能感为反向预测源,得分越高,压力水平越低;而积极应对为正向预测源。
三、讨论
(一)莆田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环境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临床医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临床医学专业性强、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毕业后就业面窄、薪资待遇底等限制因素成为临床医学生顺利就业的限制性因素。首先,莆田学院临床医学生的构成五成以上家庭经济条件中等偏下,学生自我认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偏低;其次,新办本科院校在近年的发展中存在诸多挑战,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还有待提升,近两年的就业质量也随着社会对医疗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呈稳中有降的发展趋势,就业难度略有提升;再次,福建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系统,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特别是近年来由地方卫生部门与高校合作招收定向委培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的加剧;此外,通过五年的专业技能培养,结合必要的就业指导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积极开展师生座谈会、职场模拟面试大赛、专家讲座以及QQ群、微博、微信等多渠道积极调试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拓宽就业途径,提升就业能力,鼓励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毕业生总体压力水平中等偏上(得分3.061分)。
(二)莆田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源及自我效能感分析
通过压力归因调查发现,社会环境压力和家庭环境压力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压力源,社会、家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期望水平和大学院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到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而专业供求矛盾压力对毕业生的影响,相比杜天骄的研究明显下降,推断这与福建省内医疗卫生市场需求量较大存在一定联系。就自我效能感而言,总体得分中等偏下,低于其他高校的总得分。其中,女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男生,对压力的感知力也略高于男生,这与之前的研究相符。就应对方式而言,倾向于积极应对,并与就业压力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表现为:在高水平的就业压力和相对偏低的自我效能感的推动下,毕业生面临学校、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交互影响,及时的介入与调试可以帮助学生积极应对所感知的就业压力,更多地咨询诉说、倾诉内心烦恼,征求他人意见,同时克制负面情绪、改变方式方法来进行自我调适已达到较佳的心理状态,为顺利就业做准备。数据显示,在高就业压力、低自我效能感的交互作用下,辅导员介入并参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调适工作,引导其合理释压是必不可少的。经过五年的专业技能培训、就业能力开发及就业心理疏导,学生能够相对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定位,大多数人都能及时调整就业心态,妥善处理就业压力,使之转化为就业动力。
(三)高校辅导员在临床医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应对策略
菲林试验是有机化学中一个著名的试验。菲林试验确立于1848年,然而在国内外有机化学教科书和其他文献上,关于菲林试验对醛酮鉴别的适用性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菲林试剂与醛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沉淀,与酮不反应。菲林试剂可以鉴别醛与酮;菲林试剂与脂肪醛反应,与芳香醛不反应,与酮不反应。菲林试剂可以鉴别脂肪醛与芳香醛及酮;只说水溶性的脂肪醛能还原菲林试剂;说法不明确。“典型的脂肪醛起反应”,“有些芳香醛不反应”;美国《化学教育》杂志1960年第4期RalphDaniels等人将有关反应分为三类:第一,生成无色溶液,同时有黄色到红色氧化亚铜沉淀,属于这一类的化合物有葡萄糖和其它还原糖、α-羟基己二醛、乙二醛和丙酮。第二,发生复杂的变化,生成红色或深棕色胶粘的沉淀。上层液体可以是蓝、绿、棕、黄或橙色。沉淀不是氧化亚铜。属于这一类的化合物有:乙醛、巴豆醛(2-丁烯醛)、肉桂醛、3-羟基丁醛。第三,试剂的蓝色溶液保持不变,有或没有不互溶的有机层。属于这一类的化合物有苯甲醛、一般芳香醛、异丁醛和丙酮。鉴于这种情况,给有机化学教学带来不小困难,而且教学实验中也发现实验结果与理论有不符的地方。我们用在水中溶解性不同的18种醛和6种酮反复进行了多次菲林试验。
1实验方法
1.1菲林试剂的配制菲林试剂Ⅰ:溶解34.6g五水硫酸铜晶体于足量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500ml。菲林试剂Ⅱ:溶解173g结晶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及50gNaOH于足量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500ml。
1.2实验方法在试管中加入1ml菲林试剂Ⅰ和1ml菲林试剂Ⅱ,摇动,使混合均匀,微火加热至沸腾,移离火源,加入样品(液体样品0.1ml~0.15ml,相当于2滴~3滴;固体样品则加0.1g,研细后加入),充分振荡,置于沸腾水浴中加热3min。析出暗红色结晶性粉末状沉淀者表明为阳性反应。如沉淀物外观为暗红色或深棕色树脂状,可倾去溶液,用乙醇处理沉淀一、二次(每次约1ml),此时如果析出暗红色结晶性粉末状沉淀,亦表明为阳性反应。必要时,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2结果及讨论
实验结果见下表1和表2。
表118种醛与菲林试剂的反应情况(略)
注:“+”表示反应;“-”表示不反应;按《海氏有机化学辞典》正丁醛为非水溶性,异丁醛为水溶性。
从表1可以看出:水溶性醛类都可与菲林试剂起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非水溶性醛类与菲林试剂不起反应。乙醛、巴豆醛在菲林试剂中置沸水浴上加热,的确如Daniels等人所说,常产生红色或深棕色胶粘的树脂状沉淀物,但并非没有氧化亚铜沉淀。实际上,试管底部沉淀下来的氧化亚铜的量相当明显,虽然两者颜色酷似,但树脂状物为块状,而氧化亚铜为结晶性粉末状,摇动试管,可看到结晶性粉末状的Cu2O散开。如果按本文所述的用乙醇处理,树脂状物可溶解,而Cu2O不溶于乙醇。暗红色结晶性粉末用水洗涤后便清晰可见。将之于显微镜下观察(10×40),并与用葡萄糖生成的Cu2O晶体作比较,可以看出:乙醛、巴豆醛所生成的暗红色结晶性沉淀与葡萄糖生成的Cu2O晶形是一样的。由此可见,乙醛、巴豆醛与菲林试剂能起反应。需要指出的是,乙醛、巴豆醛与菲林试剂反应生成的Cu2O与树脂状物的相对量与实验条件关系很大。如果进行菲林实验时,不是把盛混合物的试管直接置入沸水中加热,而是先置于冷水或温水中慢慢升温到沸腾,则生成大量树脂状物质。如果升温时间足够长,几乎可以全部生成树脂状沉淀物。因此,严格按照实验条件是非常必要的。肉桂醛与菲林试剂于沸水中加热3min没有沉淀析出,也没有树脂状物质。肉桂醛有机层浮于菲林试剂溶液表面,剧烈振摇,也无树脂状物质生成。肉桂醛与菲林试剂充分混合后,溶液出现微绿色,并非反应迹象,而是肉桂醛的黄色与菲林试剂的蓝色按照“三原颜色”原理形成绿色。将苯甲醛与肉桂醛延长在沸水浴上加热的时间,发现苯甲醛、肉桂醛与菲林试剂的反应惰性。从两者水溶度及结构分析,两者都是非水溶性化合物,结构上都无羟醛缩合的必要结构,在菲林试剂中确无树脂化的可能。异丁醛与菲林试剂反应时生成暗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这也与Daniels结论不一。甲醛与菲林试剂反应,不仅能生成Cu2O沉淀,有时还能形成铜镜。这是因为甲醛被菲林试剂氧化成甲酸的同时,生成的Cu2O沉淀继续被还原成Cu。这与加入甲醛的量有关,也与试管的洁净程度有关。糠醛在菲林试液中全部溶完,加热1min就可产生大量的Cu2O沉淀,反应迅速,结果明显。菲林试验的沸水浴中加热时间,通常文献记载,加热3min~5min。本实验采用加热3min。出现沉淀的时间先后不一,没有一个明显的可作鉴别的时间界限。
表26种酮与菲林试剂的反应情况(略)
从表2可以看出:酮类都不与菲林试剂反应,这一结果与文献记载一致。
4结论
4.1水溶性醛类与菲林试剂起反应在所试验的18种醛中,水溶性醛类(不仅是水溶性的脂肪醛,还有水溶性的糠醛)与菲林试剂起反应,一般2min~3min即可形成沉淀;非水溶性的醛类与菲林试剂不起反应(不论是脂肪醛还是芳香醛);酮类与菲林试剂不起反应。
4.2进行菲林试验时要注意菲林试剂溶液要先用微火加热至沸后加入样品,样品加入后要立即充分振荡混合并立即置于沸水中加热;沸水浴加热的时间严格控制为3分钟。
参考文献:
[1]邢其毅.基础有机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有机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3]邢其毅.有机化学基本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4]吉林师范大学等五院校.有机化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关键词:林学院;就业工作;服务;满意度
根据西南林业大学大学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细则,本文采取学科专业问卷调查,对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2009级林学专业2013届的全部毕业生,进行就业问卷调查,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为林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调查问卷基本内容
1、调查问卷设计
为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林学院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基于现阶段社会就业和学院专业发展需求,结合林学院各专业学生就业现况,围绕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服务过程中的班主任、专业导师、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学院四个不同层面和角色开展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内容,设计了6个题目,针对各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改善就业工作服务的有效对策和建议。
2、调查方法
为确保调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问卷选择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2009级林学专业2013届林学、林学(双外语)、地理信息系统、森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与管理、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等八个专业290名毕业生,进行全部调查。样本即为该院2013届林学专业全体毕业生,不存在抽样样本。
3、调查问卷统计
(1)调查发出问卷290份,收回29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100%。
(2)调查的四个层面6个题目内容没有偏重,所以统计过程中采用的是自然平均法,没有进行加权平均。
4、调查结果分析
统计结果与实际工作中反映情况基本吻合,调查结果可信,对现阶段林学院就业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二、 调查结果
1、班主任就业服务工作
根据问卷“您对班主任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是否满意?”这一问题调查统计,48.99%的同学对班主任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满意”,28.38%的同学“基本满意”,13.18%的同学“一般或不确定”,9.46%的同学“不满意”。统计显示,班主任在就业工作服务上虽能认识到个人角色责任,但服务还完全到位,有待再细致、再深入开展。
2、专业导师就业服务工作
依据“您对学院专业导师的就业服务工作是否满意?”问题调查,30%的同学对学院专业导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满意”,47.59%的同学“基本满意”,20.69%的同学“一般或不确定”,1.72%的同学“不满意”。可以显现林学院专业导师就业服务作用发挥的还不彻底,学生对于专业认识还不够充分,就业开拓性不够,普遍缺乏自信。
3、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就业服务工作
在“您对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是否满意?”问题调查统计中,39.37%的同学对学院专业导师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满意”,41.46%的同学“基本满意”,16.72%的同学“一般或不确定”,2.44%的同学“不满意”。毕业论文指导老师从专业上直接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对口性和针对性,反映出论文指导老师在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
4、学院就业帮扶服务工作
在“您对学院就业帮扶服务工作是否满意?”问题调查统计中,29.97%的同学对学院就业帮扶服务工作“满意”,43.21%的同学“基本满意”,22.3%的同学“一般或不确定”,4.53%的同学“不满意”。反映出学院在就业帮扶服务工作还有待加强宣传和继续努力。
5、学院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针对“您对学院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工作是否满意?” 问题调查统计中,32.99%的同学对学院就业帮扶服务工作“满意”,44.67%的同学“基本满意”,20.27%的同学“一般或不确定”,2.06%的同学“不满意”。体现出学院在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工作上仍需加强多途径方式进行信息全覆盖。
6、学院总体就业服务工作
在“您对学院开展就业工作总体是否满意?”问题调查统计中,31.03%的同学对学院就业帮扶服务工作“满意”,45.86%的同学“基本满意”,18.97%的同学“一般或不确定”,4.14%的同学“不满意”。肯定了学院在就业服务工作各个环节的努力,同时还有不完善和有待加强细致工作要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班主任就业服务工作,以观念引导为先,树立正确就业意识。
班主任应该学习和认识到,随着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层次和各行业的岗位都成为毕业生的选择对象,就业方式多样化,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正在为广大毕业生所接受。毕业生越来越关注收入、社会保障、培训、发展空间等与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一方面要服务社会,创造价值,另一方面也要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合理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社会是林学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只有兼顾个人和社会的共同需要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2、加强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在就业服务工作中的毕业生专业技能培养作用,提升毕业生就业综合竞争力。
各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倡导一种带有全局性的、旨在提升大学生整体社会竞争能力的就业指导理念。就业之道是实现大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变。这要求学院要加大各专业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林学特色专业技能培养,突出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相近或相同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倡导和鼓励毕业生专业多证毕业。
3、加强专业导师就业服务工作,深入职业规划教育课程
加强专业导师的就业指导工作,让专业技术的使用与社会应用更紧密联系。职业规划和相关就业指导课可提前到大学一、二年级开展,并将其系统化纳入学分考核。一年级可侧重职业基础知识教育,二年级可侧重自我认识和社会拓展教育,三年级开展择业与创业教育培训,四年级则可侧重应聘面试模拟,并指导其适应职业和社会。除此之外,各专业应根据各自专业设置的特征因地制宜分解就业指导课,侧重专业所需。
4、保持学院就业共走的既定成效,继续拓宽渠道,全面促进就业,扩大就业面。
继续扩大各专业“产、学、研”的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工作,在科研纵向和生产横向上,横纵互相拉动就业,拓展就业空间,寻找社会机遇与需求的突破口,逐步推行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
建立就业服务网络信息平台。坚持软、硬件一起抓,既要强化硬件建设和管理,同时也要完善软件信息升级,及时更新并跟踪就业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就业工作内容。
关注特殊群体,建立帮扶政策,促进就业。建立一对一就业帮扶方案,充分了解国家就业优惠政策,加大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和预征入伍的宣传,鼓励参与村官、西部志愿者等基层就业机会的争取,促进各个层面多元化就业。(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
2.本科论文写作过程细化性分析
3.提高农学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途径
4.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模式探索
5.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从高校本科论文环节浅谈本科评估与教学管理
7.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8.有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问题的思考——以历史学为例
9.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创新性研究
10.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11.财经类本科毕业论文形式与选题研究——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视角
12.本科论文新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本科论文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4.对艺术类本科论文的几点思考
15.自学考试本科论文预申请管理系统设计
16.护理本科实习生毕业论文回顾分析
17.对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思考
18.基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导师制运行模式探索
19.联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动因、困难及出路
20.跨校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初探
21.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平议
22.本科论文的创新性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23.金融学应用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实证研究——以某地方财经高校为例
24.“全过程”本科论文写作中科学素养的培养——以法学专业为例
25.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论文选题的分析和思考——以南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本科论文选题为例
26.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因素探讨
27.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
28.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本科论文质量
29.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几点建议——以钦州学院为例
30.关于图书馆服务职能与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点思考
31.二类院校本科毕业论文外审制度利弊及对策浅析——以陕西榆林学院为例
32.中日化工类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育方式比较
33.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
34.工商管理函授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35.理工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36.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动机研究及其启示
37.略论大数据时代下本科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网络交互平台的工作机制
38.护理本科毕业生对毕业论文撰写的相关态度和行为调查
39.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40.体育专业本科论文写作不应取消而应加强
41.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现实思考
42.以案例分析为创新路径的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
43.论“本科毕业论文存废之争”对当前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影响
44.强化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探索与应用
45.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46.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
47.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交互式教学模式探索
48.关于提高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究
【关键词】林学专业;产学研合作;培养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1]。这种教育模式充分利用高等学校与有关企业、科研院所等的不同学术环境和不同资源,充分发挥不同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目的,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2-4]。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利于书本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辩证统一,有利于高校课堂与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这种教育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突破了在相对固定的校园课堂授课为主的人才培养的单一的模式,是企业参与办学的一种形式,也是社会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开放式教育模式,对于企业和学校都是有利的。
黄山学院林学专业起源于安徽省黄山林业学校,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林业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林学专业设置2个培养方向即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方向和城市林业方向,其中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方向毕业的学生主要进入林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调查和编制经营管理措施;城市林业方向毕业的学生主要进入苗圃、园林公司,从事园林苗木培育、城市绿化施工和养护。
1 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黄山学院构建相对完善的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训教学、生产实践、社会服务贯穿到教育全过程,对林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我院林业类专业设立以来,非常重视院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近几年来,根据林业类专业行业的特点,与林业类专业生产单位合作,构建了集教学、职业培训、技术推广、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在校外建立起紧密合作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感受职业环境,熟悉职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为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奠定基础。
2 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
①参与林区技术服务,为现代林业做出贡献
A、帮助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受绩溪县林业局的委托,林学专业师生分赴绩溪县所辖的林场和自然保护区,完成全县森林资源调查任务。
歙县坑口乡人民政府委托林学专业师生对枇杷品种改良进行研究,为该地枇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B、参与全省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我院林学专业师生完成了休宁县林权发证的前期工作,为林权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②积极融入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受歙县建设局和小川乡小川村村委会委托,生环学院多次组织林学专业学生深入小川村,在实地调查、测绘、广泛征求村民及当地党政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小川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的建设基本思路,对小川村的村居建设和山地综合开发进行详细规划。
3 学研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因此,林业类专业通过吸收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锻炼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通过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加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论文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确保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黄山学院林学专业学生结合林学专业老师主持和参与的“微生物防治黄山松红蜘蛛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废水利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引进”,“安徽省山核桃遗传资源调查编目”,“阔叶箬叶无性繁殖生产技术标准”等课题进行技术研发,完成力所能及的外业调查、数据资料整理、调查报告撰写等工作,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林学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红豆杉种子育苗、扦插繁殖等技术实践,培育的红豆杉形成了5000株的规模,后续将进行盆景制作等进一步学习。林学专业学生还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黄山绿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参与进行香榧嫁接快繁,油茶苗木繁育等技术研究,现已可进行规模化生产。
黄山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林学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养了创新人才,增强了学生创业能力,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创造了条件。林学专业学生,在参与森林资源清查及其它大量的专业技能实践、林业类行业技术研发、社会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林学专业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经过几年建设黄山学院林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也成为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也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左健民,张丽娟.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2(5):115-117.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5.
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职业竞争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对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毕业设计作为园林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就针对传统的论文撰写与答辩环节而言,形式还较为单一,且与就业岗位出现严重的脱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就应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做好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确保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竞争优势。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更多创新性、技术型以及应用型人才。而毕业设计指导作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因此,为了实现对学生毕业设计的高效化指导,高职院校就应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了解当前园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以此才能保障设计指导工作的展开能够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性,确保促进学生良好就业。本文就针对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模式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1毕业设计指导构建模式研究
前期准备。论文题目的确定给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方向。而为了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设置能够更好地符合当前企业单位的发展现状,高职院校就应深入企业展开调研,并建立相应的毕业设计题库,确保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高职院校还应做好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及时的征求企业和行业的意见,确保毕业选题的合理性。此外,对于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应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结合岗位需求,来培养更多园林技术方面的全面型人才。例如,可供学生选择项题目的题库主要有:(1)园林规划设计方面。(2)园林植物栽培养护方面。(3)园林工程施工方面[1]。制定编写毕业设计相关文档。毕业设计文档的编写,可给毕业设计工作的展开提供理论性指导和技术性支持。因此,指导教师、系部领导以及行业专家就应根据当前园林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编写学生实践手册,确保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指导教师则应将格式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实践报告范文等编制成文档,确保毕业学生毕业设计能够更具规范性和合理性。制定学生毕业设计的实施方案。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往往较为盲目,且抓不住设计的核心。而为了给学生毕业设计的展开提供更专业化的指导,就应制定详细的毕业设计实施方案,确保将工作落实到每个细节处。此外,还应规定学生在每一阶段和时间内必须完成的项目内容,促进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建立指导老师全程负责制。为了确保园林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贴合岗位的发展需求,在第三学期开始,就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规划,制定指导老师全程负责制。其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一个小组的毕业题目相似,而每位指导老师一般需指导3~5个小组。在指导的过程中,老师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监督,以此就能保障毕业设计工作开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2]。
2毕业设计过程监控模式
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毕业设计往往依托实际的研究课题,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就应要求学生应严格按照相关工作流程展开,确保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选题。在毕业设计进行选题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发展进行选题,确保毕业设计教学的展开,能够有效地符合未来的就业形势。此外,对于选题的时间不应过久,否则就会影响后续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资料收集。当选题完成以后,就应开展资料的收集工作。而对于资料的收集,学生可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完成对毕业设计的初步构思。此外,为了保证资料搜集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老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现场展开对资料的调查,并对毕业设计所涉及城市的人文风貌、历史文化进行了解,以此才能给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更多理论性依据。详细设计。在进行具体的毕业设计时,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必要时小组之间还应加强合作,以此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成果汇报。当学生完成一小节或者完成整个毕业设计后,需要向老师进行汇报。而指导老师就应针对毕业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专业化指导,确保给予学生更专业化的意见,帮助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3-14]。
3结语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不断地做好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工作,对于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毕业设计指导构建模式,进而做好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监督,保障毕业设计工作开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此就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园林行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安琦.关于构建“校企联动”学生毕业设计创新指导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12):58-59.
[2]权国政,艾百胜,周杰,温彤,何乃军.构建交叉学科毕业设计新型指导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135.
[3]王湘平,王学斌.论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5):227-228.
[4]李乾军.关于本科毕业设计的几点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03):154-155.
[5]胡松梅,龚泽修,禹华芳.高职园林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与过程监控模式研究[J].现代园艺,2018(07):150-151.
[6]温庆杰,东兆星,柳志军.多专业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构建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06):110-113.
[7]廖志凌,刘贤兴,杨泽斌,孙宇新.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01):110-113.
[8]吴益锋,张淑敏,田夏.上海交通大学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7):193-195+205.
[9]呼汉卫,刘正远,张茂仁,陈阿梅.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394-396.
[10]汪灵,林金辉,龙剑平.理工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指导法研究与实践[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6(04):88-91+114.
[11]李俊龙,胡锋,吉东风,李海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08):41-42.
[12]毛小庆,韩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133-136.
[13]李立新,田广增.“开放式”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06):54-55.
关键词: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规范;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112-02
一、引言
我国高校生物学领域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三个密切相关的本科专业,并制定了相应的专业规范。如何体现各自的科学、技术及工程内涵与特色既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人才市场和报考学生和家长极为关心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这三个专业的本科专业培养规范,上提出一些参考意见,以期为专业的进一步规范、教学计划的修订,为社会及学生和家长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
二、专业类型
生物科学专业为传统典型的理科专业,培养科学型和教学型人才,授理学学位;生物技术专业以理为主、以工为辅、理工复合,培养应用研究型或技术型人才,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生物工程专业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复合,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授工学学位。其专业类型的描述和划分比较清晰明了,比较规范和恰如其分。
三、培养目标
从专业规范中培养目标的描述(见表1)来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差异很小,仅有从事生物科学与从事生物技术之差,但从目前的就业市场来看从事生物科学与从事生物技术差异很小,难以界定。而从专业类型可知,生物技术专业可授理学、农学或林学学位,这些特色理应在培养目标中有所体现。
四、公共基础课
在三个专业的本科培养规范中,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两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和自科)完全一致(见表1),而生物工程的公共基础课形式上有一定差别,可本质上看不出有多少差别,也缺乏需有差别的理由。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来看,三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要求可统一,学分要求也应统一,要求工科学生在这一环节增加近一倍的学分极不公平。线性代数等可在公共基础选修要求中解决。
五、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体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的循序渐进过程(见表1)。然而从科学到技术的差异很小,仅增加了工程基础课4学分(约11%),应为技术基础课,且应明确例举。从技术到工程的专业基础课要求有了明确的变化,按课程类别从科学到工程变化率近50%。学分的控制宜统一,且应规定生物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最低学分要求中技术基础课学分应达20%以上,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最低学分要求中工程基础课学分应达40%以上。且可给出典型的工程类专业基础课名录,如机械零件、电子电工基础等课程。另外生物工程专业基础课将《机械设计基础》列为可有可无的选修会造成该专业工程基础的严重缺陷,且应在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中保留生物技术专业的细胞工程、酶工程等选修课(见表1)。
六、专业课
专业课的设置也体现了从科学、技术到工程的循序渐进过程(见表1),从科学到技术的专业课调整率达30%,而从技术到工程的专业课虽然有较大变化,但所列举的课程多为非典型的工科专业课(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回避了典型的工科专业课如氨基酸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等。学分的增加也不尽合理,三个相近专业,不论理科还是工科,学分基本要求应尽可能一致。向上浮动及在各选修课程间适当调整则是各校应有一定的自。另外生物工程是典型的工艺类专业,专业必修课缺工艺类专业应有的分析检测课也会给工艺过程及产品研发和生产中的质检质监和质控及产品安全留下隐患,故建议3+X模式中3应包含专业分析、X应例举氨基酸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有机酸工艺学、酿造酒工艺学等。
七、实习及毕业实践环节
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实习及毕业实践环节完全一致(见表1),未能体现从科学到技术的差异特点以及生物技术可授农学或林学学位的特色。毕业设计是工科工艺类专业最为特色的实践环节,但在许多学校以“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出现,实际实施则只做毕业论文,没有毕业设计,使毕业设计名存实亡,致使许多学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根本就不知道何谓毕业设计,许多学生甚至把毕业论文当作毕业设计。建议明确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为必修环节,可以设计论文二者兼顾,至于是“大设计小论文”还是“大论文小设计”可依各校情况而定,唯有如此,生物工程专业才能名符其实。
八、师资要求
师资的最低要求在规范中描述不尽一致,应加以统一。且应规定专业课的师资要求,因为能承担专业课的老师一般能胜任专业基础课,而能承担专业基础课的老师则不一定能胜任专业课。这在工科尤其如此。故除规定学历职称要求外,应规定专业要求,即“本科为相应或相关专业”的师资应大于专业师资总数的50%。
九、其他
近年由于社会办学、企业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网络教学、数字图书资料等多元化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和方式的发展,统一实践等硬件条件形式较为困难,而且也不符合时代要求。建议教室(专用或生均面积)、专业课实验室(面积及专用设备)、图书资料数据库量设定为刚性要求,研究所(室)或技术中心、实习基地规模和数量等宜设定为柔性、选择性或特色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科学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1,1(2):3-9.
[2]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技术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1):3-10.
[3]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工程专业规范[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2):3-10.
关键词:旅游管理 教学 团队建设
一、基本情况概述
北京林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211工程”国家重点大学。该校园林学院是我国建立早、规模大、师资力量强的园林教育基地。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前身为创始于1994年的森林旅游专业,1999年教育部学科专业调整为旅游管理专业,2002年获得旅游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成为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截至2010年,为国家培养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600名、硕士40余名,并对全国各地高校和景区的进修教师、管理技术人员进行了专业培训。围绕人才培养建议重组旅游师资团队,突破以往的教育理念与机构设置框架的束缚,整合院内或校内乃至校外各种旅游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面向旅游景区的“六项全能”(满足食、宿、行、游、购、娱需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北林大旅游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北林大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档次。在培养人才的环节上树立“以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训为推动环节,以科研为发展导向”的大旅游教育观,按照“产— 学—研”一体化的思路,构建教学—实训—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式、拓展型旅游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行旅游景区与院校结合的管理运作模式,配合旅游景区的运营,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为旅游人才培养铺路架桥,保证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达到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熟练的标准;在办学方式上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教师互访、学术交流等形式,积极开展和加强国内外横向联系,实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向国内高水平看齐、与国际接轨。依托所在的园林学院,面向旅游规划、旅游景区的管理与建设,培植专业特色。应特别关注生态旅游景区的规划、管理与建设,如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农村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郊野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二、团队建设任务
1、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
完善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形成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的组合模式,重点在学科创新与发展方面下功夫,在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学科的学术统一性,加速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2、平衡教学团队的专业结构
现有教师的专业背景集中在风景园林学、地理学、林学、外国语等方面,这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跨学科特点还有一定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科体系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力度与广度。旅游管理学科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研究多基于地理学、文化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风景园林学和林学等多学科。在不断完善学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力量,打造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学科特色。
3、构建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目前学科没有教学科研载体,学科团队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之外,鲜有机会参加专业相关课题以及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造成社会影响力与学科知名度与国内同学科相较差距逐渐扩大,使得学科在专业前沿探求等方面机会少、后劲不足,从以往研究生毕业论文可以明显发现,目前学科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体验、旅游影响、统计方法等方面,尽管这些研究对于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但却较少涉及学科核心的旅游管理技术与方法、旅游规划技术、生态旅游核心技术等的相关应用性的研究,这与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应用研究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由于没有教学科研载体作为学科团队交流的平台,学科师资之间学术交流较少,出现研究方向与课题的重叠,无法更好地发挥学科交叉互初具优势,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课题方向较为集中,也无法体现目前学科所具有的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文化四个研究方向。
三、团队建设途径
1、研究与建设
(1)团队特色
①旅游管理学科团队由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10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拥有博士学位者6人,另有3人博士在读。此外,多为教师具有在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国的海外留学和访学经历,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团队教育背景多元,由园林、林学、地理、管理等组成,学术结构交叉性好、互补性强,学科发展比较平衡。
③团队以青年教师为主体,思想活跃、乐于进取,有较强的团队凝聚力,勇于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和前沿化的科研思路。
④注重与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团队教师在旅游规划、生态旅游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
⑤团队重视学科交流与对外拓展,与学界与业界均建立了广泛的交流机制,这些交流与合作为学科发展了拓展视野、加速了学科总体水平提升。
(2)专业特色
北京林业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在园林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旅游管理教学团队吸收了我校园林教育的经验、融合了旅游学科的特点,形成了以园林学为背景,融生态旅游、旅游规划设计、景区管理、旅行社、会展企业等方向于一体的特点鲜明的旅游管理专业特色。
(3)课程特色
①课程门数多,课程体系完备。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选修模块三种类型,专业基础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旅游地理学、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环境解说、旅游调查方法、节事及活动策划、旅游英语、旅游综合实习等,专业核心模块包括旅游规划、旅游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会展旅游策划与管理等,专业选修模块包括生态旅游导论、旅游地学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目的地管理、世界旅游地理、旅游英语口语、世界遗产概论、旅游社会学等,形成了“金字塔结构”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特色”的培养目标。
②内容更新快,实践应用性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对旅游管理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多,与产业活动结合紧密,教学内容紧密与行业特点相适应。
2、配套建设
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教学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包括对教学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配套教学管理措施落实和制度建设等,简要论述所在单位为保证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1)创新性教学改革措施
①在对目前旅游行业发展和旅游教育对策研究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制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布开展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②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特点,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鼓励双语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索。
③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和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等形式,推行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验教学或实践性教学
①旅游管理专业实验、实习课程数量较多,主干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有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环节的加强,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
②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一般都给工作实习或指导教师的科研和设计实题进行,科研与实践选题比例大于80%,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均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3)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培养的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强化实践基地建设,学科与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市多家旅行社、饭店、会展公司建立了广泛的业务联系,为学生广泛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性课程奠定了基础。转贴于
(4)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建设主要是积极参加学校的网络教学建设体系,部分课程已进入教学平台,具有全套教学文件和教学课件,为学生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照项目任务书中关于在项目执行期间的改革活动规划,深入总结自项目生效以来围绕项目目标开展的各项研究与改革,如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各类教学研究的初步成果等。重点论述项目研究的整体思想、调研结果、推进情况和初步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柔性;导师制;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071-02
作为地方民族院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我校林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是园林绿化、种苗、花卉等公司,也有部分就职于省内县(市)林业局下属林站或者基层科研机构(如地、市(县)林科所),其就业去向基本是比较明确的。我国的本科教育一直以来十分强调本科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其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基础知识多而不牢,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为此,我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使用了“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即前两年按学科大类(平台)进行通识培养,后两年按学科专业方向(模块)进行专业培养,这种培养模式针对综合院校就业取向不明确的学生是合理的,对学生就业选择是有利的,但是对就业取向比较明确的地方民族院校林学专业采取“平台+模块”,其通常做法是大量削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学时数,减少实习、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其结果是削弱了专业基础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对以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地方民族院校来说,解决厚基础与重应用、宽方向与强创新的矛盾,培养具有良好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应对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和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重要举措。既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受制于课时不足,许多课程的实验、实习流于形式;②受实习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大学生难以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③校外实习基地容纳能力有限、实习内容单一。借鉴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在本科教学改革中引入导师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已被我国一些高校实践证明,对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谓“导师制”就是给本科生配备导师,由导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特点的知识和能力培养方案并督促学生有效实施,最终达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师生互动交流、指导学生拓展素质、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等。导师制作为一种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模式,可以促进本科生创新思维的拓展和实践技能的增长,通过因材施教提高了本科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对于他们进一步深造或者进入社会顺利开展工作大有裨益。但该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困难,表现在本科生导师制被赋予太多内涵,学生主动性未能有效激发,从而挫伤了师生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导师制的有效性、探索实施的可操作性,我们在林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中引进和实施了柔性导师制这一新理念:强调本科生培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导师制调动和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主要做法如下。
新生结束军训转入专业学习前,通过入学专业教育课程对本科新生进行专业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现状;此后组织本专业所有老师在第一学期开展一次以本学科发展前沿介绍,或者老师自身科研项目及成果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专业及学科发展现状、加深对本专业老师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了解。从第二学期开始至大学毕业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结合教学授课进一步介绍专业发展前沿及自己的科研选题,为学生选择导师提供更多信息。一旦确定导师,则导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一直贯穿到学生毕业。由于柔性导师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要从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综合考虑出发,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同时,导师也要做到对每个指导的学生有较深入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因材施教得到良好落实。通过一年大学生活,大学带给学生的新鲜感逐渐褪去,而对于自己发展方向的选择:是工作还是考研则是此阶段学生心中的主要纠结。此时的学生非常渴望能得到导师的及时点拨,而导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特点的了解和对专业和社会需求的把握,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在专业发展方向选择上摒弃盲目从众心理。导师通过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考研及就业准备情况进行不定期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分析把脉,不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在现行课程体系的学习中,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通过吸收学生参与导师科研项目部分研究环节或者指导学生开展自选课题研究,可以在不增加课内学时情况下提高大学生参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时间,通过参与科研实践,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这些实践技能熟练运用到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实施中,可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恩施州素有“鄂西林海”的美誉,湖北民族学院林学专业担负着为本地区培养林业管理和科研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使命,而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基层林业工作的艰巨性,对于将来从事这一职业的林学专业学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笔者在基层林业系统的大量调查走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专业知识与技能、基础知识及实际工作经验是林学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良好的适应社会能力、解决基层问题能力则是基层对林学本科专业学生应具备能力的基本要求。为此,学生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立足鄂西南、面向基层、面向林区,服务武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能在林业、农业、城乡建设等行业从事经济林栽培、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种质选育与遗传改良、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森林生态建设等方面工作,具有实践创新意识、精神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柔性导师制的核心是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良性机制,改变了以往人才培养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的模式,这种转变使得建立以培养学生林业科学研究能力、林业科学研究精神和林业科学研究意识为目标的渗透本科全过程的实践环节成为可能。所谓“全程实践”模式是指将实践创新技能培养贯穿于大学全过程中:一年级带学生深入林场开展实践调查,了解民族地区林业现状,让学生初步形成对林学专业的感知;二年级安排学生到林业站进行参观、考察并和基层工作人员开展座谈等;三年级学生义务参与林站、林业科研单位的生产、科研活动,让学生获得初步基层工作体验;四年级安排学生到不同条件的林业相关岗位顶岗服务,及时接受社会实践知识,为独立承担工作奠定基础。这一模式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林业实践中,循序渐进地适应从“学生”到“工作人员”这一社会角色的转变,使之成为具备林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实践者。
在林学专业推行柔性导师制四年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理论知识掌握牢固,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了一定科研和实践创新素质,为他们毕业后深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校、院两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还有部分学生参与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参与各级各类项目达到十五项,这些项目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林学专业毕业生连续三年取得了学位授予率100%,就业率100%佳绩,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实践证明,在师资相对缺乏的实际情况下,这种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好的柔性本科生导师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能够发挥更大作用,能够较好满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月秀.林学类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2):17-19.
[2]丁林.本科生导师制:意义、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74-77.
[3]郭欣欣.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07.
[4]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5]施拥军,黄坚钦,汤孟平.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8,(9):60-62.
[关键词]生态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4-0085-03
生态学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其知识体系涉及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与人类和生物生存、现代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息息相关。[1]目前,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最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2年)》中,将生态学由原来隶属于生物学的二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说明了国家对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培养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是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实践教学是完成高素质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2][3][4]开展实践教学是将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实际应用相耦合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试验场。[5][6][7]林业院校具有深厚的林学背景,如何更好地发挥林业院校特色,推动林业院校生态学的实践教学水平,是提高林业院校生态学整体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这一薄弱环节,提出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旨在为学生创新培养和生态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生态学是以生物学、地学等为基础的综合性、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和问题。
(一)教师和管理人员主观上不重视实践教学
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普遍存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的倾向。应试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年青教师实践教学经验欠缺,一些骨干教师也因科研任务繁重,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时间不足,尤其是实验和实习教学,这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知识理解留于表面,甚至存在盲区。许多学校教学质量检验标准不科学,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检查也只针对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而实验及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好坏则很少关注。此外,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人员偏少,一位任课教师要承担1个甚至多个班级的实习教学,实践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这种教学思维不可避免地导致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如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实验仪器设备严重短缺,实践教学队伍人员偏少,实践教学过程敷衍化和形式化。这是大学生态学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内容综合性和系统性较差
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单一课程为依托,自成体系。这种单科的实验实习模式把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割裂开来,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连贯性、系统性较差,学生缺乏宏观、综合的思维训练。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无法将其他学科的实践内容与生态学实践内容有效结合。同时,以单一课程为依托的实验实习模式还存在实习地点和实习内容重复的现象,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由于实践课隶属于不同的专业课程,再加上生态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较快,各门课程都制定了相应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内容,这造成了各课程的实践内容与操作方法的重复,以及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如普通生态学、气象学、林学概论和地学基础等课程都设置了生态因子的测定实验,但多数高年级学生在完成多门相关课程后仍无法将生态学与相关基础学科的知识有效耦合。
(三)学生主动意识不强,缺乏学兴趣
教学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仅仅依靠教师的 “教”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要改变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窘境,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中来,去感受实践学习中的乐趣,这恰恰是实践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们整w上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考核体系及标准不科学、实践内容走马观花、与实际生产管理活动相关性较差,造成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学习兴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组织性、纪律性散漫,对学多采取应付的方式。加之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学生对提出的科学问题不能做深入研究,教学实习更像是一次科学研究的“演习”或者“旅游参观”。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该环节往往与学生的择业产生严重的冲突。按过去的教学组织模式,毕业生产实习和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奔波,频繁参加各种招聘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甚至参加试用单位的各类培训,学生无法安心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这导致其毕业论文质量大打折扣。
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及对策
关键词:林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13-03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1]。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不断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就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林学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实践,浅谈几点改革思路与经验,以供参考。
一、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林学类专业的特点,以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训练及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加强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归并、整合教学实验和教学实习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应用性实验与实习内容,逐渐构建起了由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学年论文、创新创业实验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构成的四个层次,八个模块,多元化互补,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全学程不间断的递进式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2]。所构建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实践教学的培养计划又是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体系保障。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首先,在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类型和门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注重不同课程间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有机地整合相关实践教学课程,减少相近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为学生开设综合性的、设计性的、系统性、应用性的实验、实习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其次,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引入试验、实习课堂,不断更新课程实验、实习内容的同时,及时将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实习技术手段引入课堂,确保学生实践的是最先进的内容,操作的是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运用的是最先进的技术,掌握的是最先进的知识。第三,将实际生产中、科学研究中、工程项目中、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入实践教学课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兴趣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相关学科的实习、实验及各类创新或科研项目,选择相关学科的教师担任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不断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技能。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林学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与优势,积极探索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批判式会课模式
根据专业的特点,在课程结束后,举办课程实训或教学实习作品或成果展,让学生对自己及他人作品、实验结果、实习成果的优缺点及创新之处进行相互点评,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与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性思维。
(二)“学中用,用中学”模式
有效地利用学年论文、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赴林业局、自然保护区、企业等单位参与一线生产劳动、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使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发现欠缺与不足,变被动的学习实践为主动的学习实践。
(三)“以赛促学,以奖促学”模式
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机会的同时,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申报各级专利,激发学生创作、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四)顶岗实习模式
归并零散实习为综合性大实习,并将综合实习与学年论文相衔接,将实验、实习时间与内容聚零为整,然后让学生在企事业单位以“工作”的形式系统参与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创业训练模式
由学校有相关经验的教师或外聘的企业领导担任指导教师,以创办一个实体或企业为目标,以项目的形式,让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六)学研结合模式
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教学实习等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承担的工程以及学校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所承担的研究项目相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七)社会实践模式
充分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布置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调查、调研、体验、创作等任务,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八)境外或国外短期访学模式
加强学校与境外或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境外或国外暑假短期访学项目或夏令营活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给学生创造学习国外先进的实践方法和技术的机会。
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
多渠道、多途径地筹措资金,加大对实验室资金投入的力度,及时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及时地进入实验室。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合理有机地整合,不断完善和拓展实验室的功能,增大其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率。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师科研实验室、学校公共平台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价值;加强仪器设备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共享,提高其利用率。
(二)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在对现在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加强校际、校企、学校与科院院所,学校与各级农林政府部门以及管理部门的合作,积极拓展条件优越、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优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同时,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所属单位的共赢机制,使所属单位愿意作为实习基地并积极配合实习工作,确保实习基地的可利用性与可持续性。充分利用学校在校外所建立的定位站以及“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所设立的试验站和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建立校内外相结合,以校内研究型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外延的综合型教学基地。与国内其他开设有此专业兄弟院校或周边开设有类似专业的兄弟院校进行联系和充分的沟通,建立校际间教学实习基地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实现多校共建实习基地[3]、共同维护实习基地、共同管理实习基地、共同使用基地,既拓展了实习基地,又相对节约了教学实习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三)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
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研究所、研究中心、示范基地、试验站、定位站等资源优势,多方面筹措资金建立各类创新工作室、创新实验平台实验室、实验示范中心,并由相关专家和教师担任负责人,为学生创新团队提供场所和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技术优抛及影响力,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积极为学生争取各类由企业资助的创新项目、设计资格、设计项目以及研发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和亮才现艺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才兴趣和积极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技术队伍建设
首先,吸引和选聘优秀博、硕士研究生从事实践技术工作,为实践技术队伍补充新鲜的血液的同时将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带入课堂。其次,学校出台政策,鼓励一部分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实验技术工作,将科研思维与科研素养带入实践教学。第三,聘请校外科研单位、林业生产单位以及涉林企业的优秀科学技术人员兼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带入实践教学。第四,有目标有规划地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或学习进修,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实验技术水平,确保实验技术能及时得到更新。第五,在实验室设立勤工助学或实践锻炼岗位,让一部分优秀的硕、博士研究生担任助理实验员和实习协助指导教师,协助实验技术人员准备实验、实习,承担部分实验、实习课程的教学任务,缓解实验技术人员不足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五)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首先,以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创新拔尖人才示范区、实验示范中心、精品课程建设、优质课程建设、网络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契机,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验实习教材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其次,打破学院之间、学科专业之间、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界限,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师资、课程、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充实践教学资源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之间交流与合作,实现校际之间实践教学资源的共建、共用与共管,积极开展校际之间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扩充、优化实践教学条件与资源。第四,借助现代先进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手段,对现的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对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加以科学利用,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不断改进。如:建立网络实验室、电子标本室,利用网络与远程教育平台充实教学资料,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
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与质量监控体系
(一)注重过程考核
改革以实验、实习报告作为实践课程考核成绩主要依据的考核方式,将实验、实习的预习与准备、设计与操作过程、所取得的成果作为实践教学考核的主要依据与指标,加大其在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验、实习的创新设计和动手操作,防止实践过程中不加思考地按步照搬式操作和仿照他人的照猫画虎式操作。另外,对于教学实习、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具体表现在考核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防止学生消极应付,弄虚作假,不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或不尊重实习单位指导人员,确保考核成绩客观公正。
(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实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不同实践内容的特点,建立健全不同实践教学内容的质量监控体系。监控体系按实践教学的进行过程可分前期准备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教学效果监控三个阶段;按监控内容可分为对教学的安排准备的监控、对教学条件的监控、对指导教师教学准备与具体组织的监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实际操作等的监控;具有全面性、动态性、随机性的特点[4]。可保证能随时、随地、随机、全程、全面地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完善成熟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包含制度体系、操控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奖惩体系等,既科学合理、全面规范、简洁明了便于实际操作,又行之有效,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奖惩体系
建立起符合不同实践教学特点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奖惩体系,由学生、教学督导组、学院、教研室多方面对实践教学的前期准备、执行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创新性进行客观、综合的质量评价,对评价高的给予奖励,对评价差的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的处罚,以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确保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精力投入。对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除在课程考核成绩上给予充分肯定外,设立“优秀学年论文”、“实习标兵”、“科技创新奖”、“教学实践先进个人”等奖项,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获得校外各级、各类实践教学类竞赛、比赛奖励的学生,学校也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精神。
六、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一)规范制度建设
将实践教学的各个阶段及各个环节的重要内容以制度、规章或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必须执行管理制度[5],规范实践教学行为,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及责任,确定实践教学奖惩办法,使实践教学各个阶段与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同时,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另外,加强实践教学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使广大教师和学生熟知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并自觉地遵守,避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使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可有可无。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在政策和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稳定教学管理队伍的同时,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加大教学研究经费的投入,设立教学管理专项研究经费,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及教学管理中所出现新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提高其解决新问题、新情况以及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一支拥有先进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具有迅速应变能力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现代化高水平实践教学管理队伍。
(三)发掘管理职能
以学生为本,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增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主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掘教师在实践教学管理上的积极性和潜能,使教师将参与实践教学管理视为自己的本职与责任,自觉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明确各系及基层教研室的责、权、利,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系及教研室的管理职能。创新学校与学生单位的合作与协作机制,使实习单位乐意并主动承担学生在其单位实习期间的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史金联.高校实践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
[2]赵梅,常伟东.对本科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J].高等理科教育,2006,(6).
[3]陈子辉.高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
[4]陈西府,周海.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J].高校理科研究,2007,(34).
[5]尹秀英,王嗣敏.加强实习实践教学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收稿日期:2013-08-24
信息知识信息知识方面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医学生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并能够安装连接基本的输人输出设备,但并不精通计算机知识,所掌握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比较粗浅;对于分类法、主题法等信息组织知识以及各种信息源的特点,大多数学生不够了解,这将影响其对信息的获取能力,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教育;在专业英语知识方面,绝大多数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并不理想,这对于其获取国外最新信息非常不利,专业英语教育需引起医学院校的足够重视。信息能力方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网络搜索引擎已成为学生普遍使用的检索工具,且绝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他们大多清楚信息需求,并能制定出检索策略,但对于比较复杂、高级的检索方式仍不能较好掌握。在专业资源和学术资源的检索利用方面,大多数医学生不能较好地使用专业网站和专业数据库。对于信息的分析、评价,大多学生不能做出很好的判断。在信息的吸收、创新方面,也普遍欠缺信息重组、迁移和创新能力。信息伦理从信息伦理方面的统计结果来看,医学生有着较好的信息自律、自控能力,较少受到垃圾信息的影响,且能文明使用网络交流。但需要注意的是仍有少数学生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些,因此信息道德教育仍然不能轻视和忽略。此外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需要加强,很多学生不能做到规范引用版权信息,对侵权行为的认识不够到位。和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信息素养。基于此提出以医学生为主体,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学院管理人员、学院教师协作,共同培养医学生信息素养的模式。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协作,达到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最终目的。
学院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信息素养的认识。(l)独立学院管理部门应与图书馆合作,在新生人学时由专人负责安排参加图书馆入馆教育。通过讲座、实地参观、网上自学等多种形式,介绍图书馆布局、馆藏纸质资源和医。运用信息素养实践与创新实践与创新信息素养的培养主要在大四和大五两学年中,在这期间医学生的学习进人了实践研究阶段,包括医院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由于这一阶段的特殊性,医学生可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与医学学科馆员、教师合作,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医学资源高级检索技能,来探索医学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自己的信息技能,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培养在临床医疗实践和临床研究实践中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完善信息环境建设信息环境是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物质基础。在调查中了解到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近年来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发展迅速,并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其中仍存在硬件投人不足、忽视软件投人、网上资源建设落后、资源共享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学院应进一步完善信息设施、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l)加强硬件设施建设,购置网络传输设备,配备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等。(2)重视软件建设,搭建方便医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网络平台,进行教学软件的开发和教育资源的整合。(3)学院还可以与图书馆员合作共建医学学科导航,根据不同的研究方向,编制各种专题信息导报,提供该领域最新发展情况、技术及前沿动态,并通过E~n面l及时给予推送。(4)学院还将信息素养渗人校园文化中,开展信息技术竞赛活动和网络道德教育,为学生信急素养的培养奠定充分的物质基础。
独立学院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大学4年或5年内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大一是基础,大二、大三是关键,大四、大五是实践与创新阶段。因此以独立学院为监督机构,通过学科馆员和教师的紧密合作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医学人才。
作者:徐世妍 顾骏 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南通大学图书馆
三年的博士生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论文即将完成之日,感慨良多。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导师张新时院士,从论文的设计、野外试验及论文的定稿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倾注着先生的心血。先生以严谨的治学之道、宽厚仁慈的胸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我树立了一辈子学习的典范,他的教诲与鞭策将激励我在科学和教育的道路上励精图治,开拓创新。
我要以最诚挚的心意感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杨玉盛博士,感谢他对我论文的全力支持,为我提供了所有实验的的条件,从实验的思路、经费、人员到实验仪器,感谢他的团队——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的全体同仁们,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论文。感谢重点实验室李旭、李春林老师,从实验场地的建设到实验条件的准备给我提供的便利;感谢杨智杰老师,是他教会了我一台台实验仪器的使用,是他在酷暑炎阳天下帮我做一整天一整天的实验,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总是提供无私的帮助;感谢实验室钱伟老师,在仪器的使用、实验的安排、实验条件的准备上给我提供的帮助;感谢实验室王健老师,在我艰难奋战的日子里给我生活上的各种帮助,鼓励我、为我分担各种困难;感谢实验室谢锦升、陈光水、马红良、郭建芬老师,给我提供的实验思路、实验方法上的指导;感谢实验室曾宏达老师,无数次花时间为我处理电脑的问题;感谢实验室研究生韩志刚,教我使用仪器,一次次帮我做外业实验,一次次仪器出问题时想尽各种办法帮我解决。感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的研究生们,在此,我不能一一的列举他们的名字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一年多来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关心,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开心而充实,他们将是我记忆里最美的风景。在此,我还要郑重感谢我的“饭团”同志们,崔纪超,李机密、黄玮、杜紫贤,他们给我单调枯燥的科研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在我实验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放下自己的工作无私的为我做一切,在我心情低落时为我分忧,在我信心不足时给我打气,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我帮助、给我鼓励,难忘我们在一起时的欢乐和搞笑,一路笑声洒落在长安山脚下。
我要郑重地感谢我的硕士导师,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吴承祯博士,我虽然已毕业离开了他,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好像依然还在他的指导之下,学术上碰到难题了我第一个就想到了找他,而他总是会耐心认真的以他博学的知识为我解答,从我论文的初始思路到实验的实施再到实验数据的分析,每一步都有吴老师精深的思想在里面,我感谢我的恩师。
感谢我在福建师大的舍友,文雅香、柯春婷、贾瑞霞,她们让我毫无条件的住进了她们的宿舍,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了我极大的便利和帮助,在我实验紧张的时候帮我做实验,在我心情低落时为我分忧解难,快乐而温馨的宿舍生活总能带给我一份好心情,心情就是生产力,难忘过去的一年多我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
感谢我的师姐,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老师龚吉蕊博士,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听我讲我的论文,讲我的实验,讲我碰到的困难,给我提供解决思路,帮我修改论文;感谢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老师黄永梅博士,和我讨论我的实验思路,给我积极的建议。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务科崔维佳老师,感谢他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感谢他为我提供的很多便利;感谢和我一起奋战的博士班的朋友们,吴晓旭,张智才,徐蕾,夏虹,林艳,国巧真,吴建寨,陶岩,闫玉春,刘扬等等,感谢他们为我料理学校的各项事务,和我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忧乐。
开放实验室是指在时间、空间和内容等方面开放的实验室。广义地讲是指从事开放性实践活动的实验室,把实验室的资源提供给进行实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人们。狭义地讲,开放实验室是指仅对在校学生开放的实验室,供学生自主做实验、从事科研活动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林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学院重点建设的综合、开放性实验室,也是为适应“本科教育质量工程”重点建设的创新实验室。几年来在该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和内容
由于高校性质不同,表现出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开放实验室,因此开放实验室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我院林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是综合性开放实验室,为适应教学、科研对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需求,更好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我们对林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采取了全天开放的形式,即在实验时间、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对本科生、研究生及教师和科研人员全天开放。在开放的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承担林学、森林保护等专业本科生“生物技术概论”、“林木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以及研究生“林业生物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在实验教学方面,学生除了指定的实验项目外,学生也可以自选实验题目,自己安排时间,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
2.承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课题(项目)和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项目的实验和研究任务。林学院本科生每年申请获批的我校“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项目15~20项,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项目3~5项,其中大部分实验研究是在林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的。3.承担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实验研究任务。每年在林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实验研究的本科生约20~25人,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实验研究的研究生10~15人。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期间实验室全天开放。
4.承担教师及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的实验研究任务。几年来共承担国家“863”项目“耐盐、抗虫转基因杨树新品种的选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菌根真菌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生态系统重建的作用机制”、“落叶松-杨栅锈菌DNA多态性及小种SCAR标记”以及省部级课题和校内课题等15项课题的实验研究任务。
二、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1.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对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和研究人员全面开放,实验室的硬件环境必须要有保障。随着实验项目和实验时间的增加,在使仪器设备使用率提高的同时,对仪器设备的需求量(包括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所以,增加实验室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室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几年来学校及学院对林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先后购置了PTC-200,HybaidPXⅡ基因扩增仪、冷冻高速离心机、凝胶成像系统、电泳系统、细胞融合仪、分子交联仪、超低温冰箱、Leica荧光显微镜等大型设备30余台件,实验室目前有仪器设备90多(台)件,总价值133.6万元,可进行基因扩增、基因克隆、分子标记、原生质体融合、分子定位等实验和研究。除了保证本科生和研究生“生物技术概论”、“林木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林业生物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外,也为实验室对博、硕士学位论文以及教师和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的开放提供了硬件保障。
2.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开放后,进入实验室的人数增多,实验项目及内容和实验时间也不尽相同,这不仅使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同时也给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一系列列问题,因此开放实验室能否良好运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方面,先要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完善开放实验室管理体系和考核办法。我校实验室管理处对全校实验教学中心、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学院又根据林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放的情况制定了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等相应的制度,其中一些规章制度直接上墙公示,使进入实验室的学生或其他人员能够随时看到并遵守这些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建立为开放实验室的运行奠定基础,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细节问题需要考虑。如实验室的开放使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但同时导致仪器损坏率也相应增高。由于学生对仪器设备不太了解,操作不熟练,造成仪器设备不同程度的损坏。即使是一些教师和研究人员也不一定对所有仪器都能熟练操作,由此导致仪器损坏率增高,增加了维修设备的费用。由于有些大型仪器不能很快修好,会影响实验的继续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编写了《常用仪器使用手册》,挂在实验室墙壁上,并对初进实验室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对于一些贵重仪器则在每台仪器上都配有详细的操作使用说明和要求,如《荧光显微镜操作规程》、《高速冷冻离心机普通操作规程》、《HybaidPXⅡ基因扩增仪操作规程》等。使用大型仪器要登记,并填写使用记录,做到责任到人,使仪器的损坏率明显降低。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专业实验队伍和技术力量不足
实验室开放之后,实验内容增多,除了教学计划内的实验外,还有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以及学生申请到的“基地”科技创新项目和“挑战杯”科技创新项目,虽然这些项目都有指导教师,但教师不可能随时跟随学生进实验室进行指导,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因此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实验技术人员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能给予解答或解决。因此要使实验室做到全方位的开放,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包括实验教师在内实验技术队伍。学校各级领导及管理部门应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在建立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的同时,鼓励实验室工作人员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并建立相应激励机制,调动实验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实验经费不足
实验室开放后,由于实验内容增多,而且很多实验是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实验费用远高于传统实验的费用。实验经费不足,影响了实验的开出,达不到开放实验教学的目的。为了保证开放实验的正常运行,学校应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从源头解决制约开放实验室的问题。对科研项目的开放项目,学校或学院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如一些仪器设备的有偿使用等,以便给实验室一定经费支撑,保证开放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使其进入良性循环。
3.要找到有效的实验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