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西方文学鉴赏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西方文学鉴赏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绷发的根本原因:一是无法可依,二是公众教育法治观念的淡薄,从法治的视角探讨了知何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侵害了学生的生命健康权,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因此,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理论界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事故发生后,如何恰当处理的问题上。这些研究固然有助于事故的合理解决。但是,在残酷的事实面前,无论责任由谁承担,对于给学生、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都是于事无补的。所以,对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一定要把立足点放在事故的防范上,在研究如何处理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如何预防,以期尽可能地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

2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实质分析

2.1国内理论界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研究现状

要研究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防范,就离不开寻求此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关于发生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国内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械等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而导致的学生伤害事故。第二,由于体育教师的过失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如教师责任心不强,上课过程中放羊式教学以及擅离职守。第三,因学生自身原因而导致的伤害事故。如学生不遵守纪律、不按动作规范要求练习等。第四,因学校的有关制度、措施不健全而导致的伤害事故。第五,意外事故。

现在对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是比较全面的,对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现象的罗列上,没有从更深层次上寻找事故产生的根本原因。要从源头上、根本上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就必须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发现造成事故的根本原因。

2.2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

首先,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发,从根本上是因为无法可依。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进行单独立法,从目前体育教学中可以作为规范的法律法规来看,可引以为据的仅有《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是,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办法》律层级低、效力不够。其他相关法律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现有的许多教育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具体的罚则。相当多的条文只注重行为模式而忽视法律后果,即法律只是规定了应该怎么做,而没有说如果不这样做,又会怎样。由于没有具体的罚则,缺乏强制性规定,难免会使有些行为模式的规定形同虚设,根本无法执行与落实,造成实践中的有法不依,从而有损于法律的权威性。第二,在学校职责问题上,存在严重的法律规定泛化的现象,使学校在组织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难以明确自.身的职责,不能明确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范围,从而缺乏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第三,教育领域存在大量法律调整的真空地带。有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法律就没有明确制定。无法可依,使得学校体育的教育和管理应有的法律依据。

其次,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发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我国学校体育的法制意识淡薄。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我国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范围不广。根据对某一中型城市的某区中小学500多名教师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接受调查的教师知道有《体育法》、《教育法》等相关法律,但却仅有20%的教师读过。而对于教育部门的《学生伤害处理办法》则仅有不到40%的教师知道有这个部门规章,至于其内容知之甚少。可见教师普遍缺乏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制思想淡薄。因此,出现了政府机关、教育机构和学生等对各自职责认识模糊的现象。事实上造成了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上的空档,为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第二,由于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尽管我国制定了多部法律,但在实践中却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比如,我国相关的法律明文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置体育设施和器材,然而由于体育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而导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仍频繁发生。由于法律的不执行或执行的“弹性”多于“刚性”,导致人们认为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是“软法”,不解决实际问题。

3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防范的法治化思考

要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还是要依靠法治。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来规范学校体育的管理,即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的法治化。

第2篇

论文摘要:针对文学理论概念多、理论性强、发展变化大以及具有抽象思辨性的特点,师范院校中文系文学理论教学要加强对文学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要对教材作出适当调整,顺应学生的接受水平;要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践,重点培养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文学理论概念多、理论性强、发展变化大,具有抽象思辨性,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有畏难、冷淡情绪,甚至有些反感。在这些心态下,想学好文学理论课是很困难的。如何针对文学理论学科本身和师范生的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文学理论教学活动,是多年以来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对文学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兴趣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不是培育作家的摇篮,也不是栽培编辑、记者的花圃,而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基地。对于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学生来说,学好文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文学理论课程作为理论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为学生学好文学史、文学批评以及其他文学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树立了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源于文学理论。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分析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文本解读的应试化,有些教师在分析文本时完全是按照高考题型来进行设计和讲解的;文本有机整体的破碎化,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个层次都与整个文章有着内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教师将文本肢解得零散破碎,使活生生的文章成为一具“僵尸”;文本分析的模式化,主要表现在文本解读的主题思想、层次结构和写作特点上。这些倾向实际上都是不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特征和缺乏现代文学理论素养所导致的。

理论是人的灵魂,没有理论的头脑,就是没有灵魂的头脑。因此,师范生必须培养自己的理论兴趣。只有具有了扎实的文学理论知识,才能明晰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文学评论的基本过程,掌握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二、对教材作出适当调整,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

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大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一学生对文学名著阅读甚少。笔者对所在院校中文系进行的调查显示,在语文教学大纲推荐给中学生阅读的30种文学名著中,只有10%左右的学生读过其中的大约10%。而上海译文出版社针对大中学生阅读名著进行的调查显示,85%的大中学生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不读名著,他们爱好甚至迷恋的是言情或武侠小说、时尚音乐、流行电视剧、好莱坞大片和网上聊天。也就是说,中文系学生在大一时对中外文学史非常陌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非常少,艺术感受能力差,理解能力弱,理论素养低。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采用的文学理论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这套教材原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九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其编写者主要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著名文艺学教授,他们研究视角多样、文学观念开放、学术视野恢弘,使该教材获得“高、大、全”的美誉。“高”主要指起点高,编写者站在当代西方文艺学学术视野的高度,广泛吸收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以及接受美学、叙述学的新知识,使教材内容新潮、学养深厚。“大”主要指体系巨大,这本书包括五编十六个章节,体系繁杂周密。“全”主要指理论全面,马列文论、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兼容并包。应该说,编写者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让学生尽快掌握最新的文学理论知识,但是忽视了大一学生的知识背景,脱离了大一学生的审美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望而生畏,听课也常常跟着感觉走。

针对教材与学生知识、经验脱节的矛盾,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就要对教材“消肿”“减肥”,对教学内容调整和压缩,以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例如:教师可以不追求理论体系的完备,而是先讲学生最熟悉的知识。教材的第四编文学作品包括了文学作品的基本体裁、文学典型、文学风格等。对这些内容,学生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审美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第四编调整到课程的最前面,然后可以讲授教材的第二编——文学活动,让学生明白文学的性质和作用。事实证明,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效果非常好。因为按照教学的可接受性原则,教学的内容、分量、进度、方法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讲授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在经过一番努力后能够掌握的,这样才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进步。

三、密切联系中学语文教学实践,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培养目标是中学语文教师,要求毕业生具有体会、领悟、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高雅的艺术品位、敏感的语言直觉、自觉的文体意识、熟练的鉴赏方法等。因此,在文学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在教授文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特别加强了文学文本和文学鉴赏两个章节的讲授和练习。例如:我们在文学鉴赏课的教学中主要讲授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学鉴赏的性质、过程、意义,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趣味问题;二是文学文本、文学语言的相关知识,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知识积累问题;三是鉴赏的方式方法,如评点式鉴赏、语义学鉴赏、接受美学鉴赏、文化学鉴赏等,主要解决文学鉴赏的操作方法问题。

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联系中学语文课本,选择语文课本中的作品来阐释、印证相关的理论。例如:当讲述文本具有一种能够召唤读者进行阅读的结构机制,存在着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时,我们就要求学生鉴赏语文课本中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课文后面“思考与练习”的引导倾向和教学参考书的主题提示主要都在批判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虚荣心,实际上这部小说的主题内涵是十分深广的。当马蒂尔德夫妇归还了借钱买来的项链后,她那人性中坚强的一面开始显露出来,“路瓦栽夫人懂得穷人的艰难生活了,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就设法偿还。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开始与生活抗争,挺起头来正视现实中的厄运”。通过这些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马蒂尔德的性格还具有善的和美的一面,她热爱生活,自尊、刚强、诚实、天真,能与厄运顽强抗争,表现出了一个人的尊严和自强。同时,小说还给我们以人生的启示,即生活中不要忽视某些偶然的因素或小事,它常常会扭转和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前程。通过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既理解了文学理论知识,学会了鉴赏方法,又熟悉了中学语文课文,为以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打下了基础。

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学理论

大学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对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教师来说,如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种感觉器官,让学生去听、去看、去讲、去动,使学生能够把枯燥抽象的理论与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学习文学理论才是关键所在。

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单纯讲理论,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二是侧重文学现象的介绍,虽然形象生动,但冲淡了学科的理论性。我们认为,必须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理论框架的规范下,以基本观点为支撑,运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质疑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及各种教学方法的配合,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我们在讲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时,首先播放电视剧中的片段,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就容易理解两者在艺术表现手法、作者情感倾向、典型塑造上的不同。学生学得轻松,教学效果自然好。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人本主义 多元化 新课程 人文素养 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29-04

在社会科学领域,文艺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于20世纪中后期有了很大发展。文艺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发展的现状及走向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特别是指导着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文艺理论思潮对我们正确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及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意义有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一、 东西方文艺学发展现状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可以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主要思潮。20世纪初,西方人本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莎士比亚关于“人是宇宙的精神,是万物的灵长”的人文主义思想,并重新强调了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他们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并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在萨特的存在主义文论中就曾提及。但真正丰富人本主义观点的是瓦莱里的象征诗论、庞德关于感情与理性的“复合” ,特别是克罗齐关于艺术是抒情的直觉和表现的表现主义文论,甚至是弗洛伊德 “无意识” 所剖析的文学中表现的个体精神史的创作理论,都是人本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因。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较早提出有关科学主义的文艺理论。其后继者布拉格学派的文艺理论因受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主张研究文学的内在规律,即使文学之为文学的文学性,即文学中的语言形式和结构。科学主义反对人本主义的文论观,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强调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因为它一经创作就具有了“客观性”,它是独立于作者、社会、意识形态之外的,文学是由结构、语言、语义和形式等实在的物质承担的。科学主义文论观反对文学创作的主观理论,试图从可确切的科学研究性的角度把握并揭示文学自身的内在规律。这在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文论中尤为明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在研究侧重上,有两次历史性的重大转移:一是由侧重作家研究转变为侧重文本研究;二是由侧重文本研究变为侧重读者接受研究。拜伦作诗不需要思考,他是用天赋在作诗;安娜・卡列宁娜是一个激情饱满的觉醒者,是一个敢于反抗一切不平等、敢于追求自由的托尔斯泰式的人物。19世纪,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主流肯定了文学作品对社会、对自我、对作者自身精神意识的重塑与创造,强调文学创作的天才和“主体第一性”,这是人本主义文论在作品上的印证。但20世纪20年代之后,随着俄国形式主义、语义学和新批评派的崛起,西方文论研究的重点开始发生悄悄的转移,从研究作家为主逐步转向研究作品为主,他们甚至不再关心作者的生平和心理,不再关注他们天赋的文才,他们试图割断文学作品与作者、读者的联系,只孤立地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罗兰・巴尔特甚至声称:作者死了。20世纪30年代,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文论在重点研究文学作品的同时已经开始关注读者的接受问题,特别是萨特对读者的再创作给予的高度评价和英伽登关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再创作的系统理论的出现,第二次研究重点再次发生了转移,一直到60年代出现的解释学和接受理论再次把这一研究重点推向了,特别是结构主义文论的出现,更使其达到了顶峰。

当代西方文论最重要的特征是出现了两个转向:一是“非理性转向”;二是“语言论转向”。非理性转向主要是就人本主义文论而言的。19世纪以前的西方古典文论同古典哲学一样,是理性主义占主导地位,人能主宰世界的理性精神被看作人之为人、人高于动物的本质所在,这是那一时期,甚至更前的一段时期的所有西方思想家共有的理想。在那时,人文主义其实就是一种初期的人本主义,理性是主宰一切的“神灵”。但叔本华和尼采打垮了黑格尔曾引以为豪的理性人本主义,他挑战传统,发出了人可以超越自身理性的哲学观念。这种绝对夸大人的理性对世界的改造和创作性的文学观念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所谓的“非理性转向”。他们认为传统理性不能认识这个世界,不能解释人类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是理性无法涉及的,但确实客观存在的,于是,情感、直觉、无意识、意识流、思维前逻辑、审美期待视野等种种心理活动拓展了人们对于自身意识的认识。这些“非理性”的文学观念挑战了“理性”无法解释的文学创作现象,伽达默尔“合法的前见”的提出,卡西尔对“隐喻思维”的重现等,都从不同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中非理性的方面加以发现和张扬。但越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越是难以解释更多的文学理论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无定的文论阐述和解释,于是科学主义文论预示着“语言论转向”的出现,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文学理论的一次文本主义的理性回归。“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恩格斯),哲学对人认识世界何以可能的探询,由真理转为了有待证明的理论转变,决定了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哲学观念对经院哲学推崇的信仰的反叛,也成为了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础。这种哲学转变和发展在文学研究中就表现为“语言论的转向”。维也纳学派的石里克在《普通认识论》中认为这种转向使传统的认识论本体得到了解决,思考表达和陈述的本质,即每一种可能的语言(广义)本质,代替了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于是人们的问题不再是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又是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以及我们为什么知道人区别与动物而称其为人?任何非理性和主观判断和建立在为实证的客观数据上的论辩都被否定了,在文学上,强调了对于文学作品应先在语言层面上检验命题的真伪的观点,反映在文学理论上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义学和新批评派,一直到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

受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文艺理论在20世纪有着巨大的发展。中西方文艺学的现状牵动着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的发展;同时,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文艺学理论调节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20世纪末,语文教育教学经历了从饱受质疑到成为评论界“众矢之的”的过程,穷途末路之后是改革的势在必行。随着新大纲、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以及各地区优质课大赛的不断举办,文学教学的发展极其迅猛。但是,“松绑”后的兴奋之余,新的问题也逐步产生。

(一)问题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分析过度理性化,缺乏感性的整体把握与直觉领悟上的积极引导

感性的整体把握是对具体对象的直观映像总结,是从作品整体出发,俯视整部作品的思想情感。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化的机械拼凑,一部作品的整体思想情感远远超出了各部分审美价值相加的总和,必须站在高处从作品全局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洞若观火的效果。 另外,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直观映像的总结,是激发潜意识思维活动的积极手段,有助于文学审美中深刻独到的自我感悟的形成,是培养审美“悟性”的有效方法。如今的文学教学理性有余,灵性不足,精彩言语被处理得过于技术化,往往被割裂开来深度挖掘、客观分析,脱离了作家、历史及社会背景、语境的精彩言语被咀嚼得干瘪枯燥,来自整体把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阅读美感被武断的分析式教学切割得支离破碎。文学鉴赏需要感性的整体把握。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性和解读的多向性,有的教师对文学作品片段式的“死抠”、穷形尽相的分析本身就极度损害作品美感。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忽略了文学创作的非逻辑性,而一味把文学教学法与自然科学教学法等同,用理性“肢解”式的分析去影响学生的审美状态及心情,太过侧重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注重整体感悟的培养,使学生得不到真正来自文学审美的,而文学教学也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二)问题二:功利化的拓展延伸影响对文本的深度把握

1.文学教学中的功利化拓展行为

新课程对综合性学习的强调,使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提升课堂教学品位以及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方法就是大搞课外拓展延伸。无论文本是否适合“涉外活动”,一律大肆迁移拓展,而对文本的阅读却是粗略的,对学生的引导由领悟文学魅力,变成多方向、多角度积累文史常识。于是,课堂虽热闹非凡,“听取蛙声一片”,但很难见文学课堂特点。这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2.教学中的刻意表演行为

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民主性,于是,不少教师力求用丰富的活动来诠释互动的精彩,大量具有表演色彩的文学鉴赏课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课不注重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而更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多媒体教学的紧密配合。这些课内容定型而程序化,课堂热闹非凡,却缺乏思维的碰撞和对学生想象和感悟的有效引导。这样的做法限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真正的感悟,从而使文本教学陷入一种肤浅而简单的对话当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也因肤浅而无法提升。一味追求热闹的形式,一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老师的主导角色,使得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荡然无存,更不用说贯彻新课改理念了。

3.太过夸大学生自主能力的行为

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创新思维既是大势所趋,那就应当放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由学生备课、上课这样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力求一节课40分钟,教师只讲授10分钟。这样的行为必将导致学生在文学方面的肤浅认知。

三、东西方文艺理论发展趋势指导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革新对策

(一)发扬人本主义,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种思想影响着我们在文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性格,从整体接受的角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用感性的整体把握取性的支离破碎的分析。总而言之,诵读有加深感受的妙处,也给学生再次体会文本的动力,同时,朗读引导学生将自我情感与作品的思想情感相融合,从而使得学生更深地走入文本。它体现了重视人、重视人性,彰显人性光芒的人本主义理念,也是高度重视人的个性、心灵发展和打造个人新的精神史的体现。

(二) 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向启示我们,在文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两次历史性转向皆因西方文艺理论研究对文本本身以及读者自身感受的重视,体现在教学上,则是引导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的魅力。

新《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学教学中,学生的感悟是调动自身的情感,对文本进行广泛的想象联想,并结合自身的深度理解所形成的。感悟越多,文本解读得越深,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情操和人格也得到了升华。文学教学,与自然科学及一些实用性课程教学不同,它无法通过井井有条的理性教导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它给学生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思想上的碰撞和共鸣,灵魂深处的浸染。所以,它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自身的体会和审美的偏好,实现对文本意境及思想的深度挖掘。

文学作品中有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黑云压城城欲摧”“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闹”“压”“横”“拥”字,放在作品中品味别有一番味道,而一经理性剖析,文学审美的意趣就荡然无存了。面对文学作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把精彩言语放在文本之中去感悟,以精彩言语为切入点,与文本对象整体产生共鸣,与此同时进一步体味精彩言语特殊的表达作用。这样,文学教学的引导才真正具有特色,而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会随之逐渐提升。

(三)以中国文艺学多元化发展为鉴,在文学教学中要多元化理解作品

多元是指建立在不同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美学观基础上的不同形态的文艺学。多元化理解文本,以百家之长促进个性化解读,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文学世界的丰富性和人文性对学生人格的塑造、个性的培养有很大帮助,因此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文学作品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在文学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理解是必要的。所以,教师在文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元化理解文章,提升自己多角度、多层级、多方向鉴赏文本的能力,不强求学生必须与主流理解一致,培养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创造性和积极多样认识的意识,也应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合理化想象与联想,在文本中形成自己的个性解读。总而言之,既要鼓励学生多元化感悟文学作品,也要注重文学教学价值定位和文学内在价值理念的一致性。如果文学教学能摆脱功利性,潜心钻研,努力开拓、努力用先进的文艺理论思想武装自己,那么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营造出生机盎然的绿色语文教育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钱中文.文学原理―― 发展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第4篇

一、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性

(一)丰富学生的跨文化知识

文学本身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包含了文化的各种特征和因素。西方文学深深的扎根于西方文化的土壤之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学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手段,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在学生获得文学知识、提高文学鉴赏力的同时,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历史发展和哲学思想等。一个学生如果意识不到所学语言国家文化因素在前其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的话,那么该生对该国语言的学习将无论如何大达不到精通的地步。因此,英语教学过程中强调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并用,并将文学作品作为综合而集中地体现和传递文化的最好媒介,使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获得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反过来深化语言的学习。

(二)英美文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习俗,加强文化交流

语言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英美作品中包含着西方文化礼仪和思维方式,这为学生了解西方提供了大量鲜活的实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便可渐渐学习到西方的风俗和交际习惯,学会如何与西方人士相处,如何理解英美人士的幽默,甚至如何与他们很好地交流沟通。

(三)文学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美文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本文由收集整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培养文化鉴赏和跨文化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尽情翱翔于历史的海洋中,亲身感受英美人民文明的进程。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可以体察到人类对平等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为之而奋斗的艰苦历程,也会领略到历代战争和经济危机给英美人民带来的灾难,可以感受到世界人民对和平的企盼,对帝国主义的嫉恶,对人类命运的迷惘和关切。在这万花筒般的天地里,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将会得到纯净升华,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辨将找到正确的航向,他们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将得到验证、巩固和进一步的补充和发展。

二、英美文学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

英美文学课涉及范围广, 时间跨度长, 包括英美两国的众多作家和作品, 可课时却有限。英美文学课教学内容比较多, 既包括文学史, 又包括作品欣赏, 因而与课时少的矛盾比较突出。许多教师在处理英美文学教学内容时, 往往是面面俱到, 对教学内容详略主次不能作到科学的把握合理的取舍。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陈旧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大多数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那种注人式、满堂灌的四段论教学方法或视文学课为泛读课教学方法; 不用或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学生主体地位被忽略,教师主体性危机也在不断的加剧,英美文学课堂改革的步伐极其的缓慢。崇高的社会理想让位给个人理想, 而个人理想又表现为趋于实利的内涵这一现实使大多数学生对文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无法意识到文学课在其语言学习、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此外,学习方法不当,自主能力不强,依赖心理严重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三)国内教育考核制度的限制

“根据调查,目前超过50%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的形式。”一方面倡导开放性、对话性这一互动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却紧扣课本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在高分的“威逼利诱”下,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地一字不差地记笔记,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会被渐渐瓦解,他们也由积极地吸收知识变为消极地接受知识,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力。因此,考核制度不改革,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就会毫无前途。

第5篇

论文摘要:影视文学批评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高校的教学中还处于思考与探索阶段,在民族院校中更是如此。在借鉴前人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研究的成果、总结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阐述强化高校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的必要性,并最终探讨提高学生影视文学批评能力的途径,希望通过这样几方面的论述,和同仁们共同探索影视文学批评教学之路。

影视文瑙冷是电影文学与电视文学的合称,是新兴的文学样式。影视文学的历史远不及传统的诗歌、兑肩女文汉戈剧,然而,凭借电影、电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影响,影视文学在一个世纪以来迅玉孟发月是,成为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以至于一上舍弃了影视文学,当代文学便显得残缺不全。但是在高校教育中富有文化含量且影响人终身发展的影视文学批评教学却是一个薄弱点。因此,加强影视文学作品的教学是时展的寰导璧薯,影视欣赏的开展将会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抚岑一个新的生长点。

一、存在的问题

丰目又寸于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而言,影视文学应该说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人们对影视文学的认识非但不及传统的文学样式,甚至七匕刁互如又寸影视艺术的了解。我们已有数以百计的交日本文学史和对各类传统文学体裁的研究专论,我们也刁尽乏影视艺术史、影飞见哩论甚至影视制作各个环布亏的专论,但说到影视文学作品教学的习究状况,则不免相形见细。当今的影视文学还处在年轻阶毛n,虽然影视文学批评的教学应该是高校中文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但就目前课堂教学现来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在鉴赏实践训练课上会发现:学生分不清戏剧艺术与剧本之间的差异、分不清景爹视艺术与影视文学之间的差异,且在对剧本与藻丝视文学进行鉴赏时不能结合戏剧与影视艺术的特点和要求;在鉴赏交流活动中,学生交流最多的是诗歌和刁、说作品肩交文次戈匕,只有个同学涉及居鉴赏,基本没有涉及影视文学的鉴赏。即便涉及到影视文学,也只是停留在“看”的低层次学生通常会被作品情节的曲折、场面的火爆、人物命运的坎坷等吸引,为之动容和感慨,远未达到对影视文学内涵和意蕴“鉴赏”和“批评”的高度。更为尹龙重的是,在对我校民族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他在7TH少观看电视作品,电影则更少,这样扎七鉴赏根本天访戈起。

二、原因的分析

综合分析上述大学生在影视文学鉴赏中存在的问题彦割京因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影视文等特比评教学的重要性被忽视。影视文学批评既是一门艺术教育课,又是一门美育课。由于影视艺术的大众化特点和影视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寓教于乐的特点,能够通过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待点以及风格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培养和增强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这样的一门课是应该受到重视的,可事实恰恰相反。就目前堂教学现状来看,影视文学教学的重要性并未引起学校和老师的高度,有时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越图比境地。在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中,专科阶段没有安排影视文学扎七评课程,本科阶段这门课也只是属于选修课。同时配备的教师也很少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素质,实际授课也很随意。对于严重缺乏影视作品积累的民族学生没能够做适当的引导,而是直接进行王里论讲授,这就如同从未看过《子夜》,去要空空地分析吴孙蒲这一人物形象一样,绝对不会收到好的授效果。其次,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的内容简单化。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看,各校对于影主见文学批评教学内容的设计可谓五花/又门,或者手巴这门设训一为影视基础知果,或者将计‘为影视作品分析课,甚至索性把它设计为影视作品又见摩课。问其故,都说因为缺乏一部比较成熟的教材作为设计程内容的依据。诚然,不拘泥于教材本应是素质教育和创新型教学的-勇原贝,同样一门课程也允许有与众不同的材受形式,但是,凡事总得有个规矩,不拘泥于教材并不等于不要教材,教无定法也并非随心所欲,不然,这些既缺乏目标规定性又缺乏讲授系统性的故法就会给该门课程的教学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那么,联系民族院校在高校教育中的特殊,在影视文学批评课的选材上可以突破教材指定的范例,进行影片分析时侧重选择一些有代表胜的反应民族生活的作品,这样对课程内容的灵活置能够以兴趣带动学习,然而实际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学内容简单化的问题,真正联系学生实际清况的教学探索很少。再次,影视文学教学的方式单调化。目前我们在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时,方式极类单攀调,基本忽视了影视文学独有的特点,而简单的将影视文学作品作为一般的文学作品来教授,导致影视文学作品独有的感染力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真正打动学生,提升文学审美能力。另一极端做法就是大量运用现代化媒付次影示教学内容,用观看影视作品代替文学作品的解读,用新技术代替对语言的,用图像和声音代替对文字的体认,学生的兴奋点往往只停留在视听尧乡觉上,只满足于声像画面带来的直觉衫习惑,感官的愉悦替代了}胜层面的思考追问,以肤浅的感性内容替代了深度的生活体验,批变万丈了看电影看电主见剧,成了一种休闲交是乐活动。综上,影视文导特比评教学的重要性被忽视、教学内容简单七、教学方式单调化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必要性的探究

1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是文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教育除了加强传统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居文学样式的教学之外,还需要补充翻社洋血液。而影视文学的教学应该说是最有生命力的,它融合了文学、音乐亲留舀、美术、雕刻等多种艺术形态特点尸手力口上电脑合成等科技手段,无仑是画面的动感、质感还是音响效果,都是相当出色的。影视文学暑本本身来源于文学,和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刁、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扦清,散文的意境,都为影视文学创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营养。影视文学作品教学是实施语文综合活动的最佳平台。它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清的共鸣;它可以让学生发掘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它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表演房论等方式来提高鉴赏水平。在影视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者阶导以提高,审美能力不断得到加强,艺术品位也随之逐步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胜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应该把影视文学作品澳女学方文在文学教育的卫匡璧慈位置。

2.影视文学批评教学是提高民族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鉴赏影视文学作品质己指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又寸影视艺术的美学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斤欠赏者本人又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与体验,因而能夕读彭视文学作品的各个层面进行更深人的读解,并在址匕着鳌础上通过欣赏,受到美的感染,在心王里仁得到愉悦。这就说明如果学生对影视作品没有一沪定的感受和积累,则提高审美与鉴赏能力等目标京允无异于一纸空谈。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就成了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原著刁屯和由此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鉴赏,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人点。学生下门对原著小说的理解和我们对改编的影视文学作品的讲解可以互为参照,其间的异同可以帮助学生衫成对影视文学作品的初步感受与经验素材积累,学生头脑当中会对影视作品的独特之处留下深刻印象,对人物形象的理助释更加彩磷夕火,特别提岁寸影视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从而使其对影视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得到提高。

在高等民族师范院校中文专业通过影视文学扎七评教学来提高民族学生的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其原因是:现代的中小学生刃见看影视作品已成为他们继学校教育之外最主要的受教途径之一,而观看影视作品对其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初步刃爹成影响重大,所以,他下门的邓昨誉行为必须受到正确的引导。而类似于笔者所从教的学校培育的大学生将来恰好是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们的教育者,即未来的中刁、学语文教师,其清感态度和价值劝职寸中小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异绮与难以估量的作用。所以,提高民族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大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是一项有益于后展的、意义深远的事业。

四、影视文学批评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通过对民族院校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对他人关于影视文学批评教学研究成果的借鉴,归纳出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影视文学批评能力培养的途径,可以简要概括为:观看与解读、扎叶乎与实侧劫大样层层递注、层层深人的环节,下面力口以展开论主。

第6篇

这种绝对夸大人的理性对世界的改造和创作性的文学观念发展到极致,就出现了所谓的“非理性转向”。他们认为传统理性不能认识这个世界,不能解释人类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是理性无法涉及的,但确实客观存在的,于是,情感、直觉、无意识、意识流、思维前逻辑、审美期待视野等种种心理活动拓展了人们对于自身意识的认识。这些“非理性”的文学观念挑战了“理性”无法解释的文学创作现象,伽达默尔“合法的前见”的提出,卡西尔对“隐喻思维”的重现等,都从不同方面对人的本质力量中非理性的方面加以发现和张扬。但越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越是难以解释更多的文学理论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非理性因素的存在造成了无定的文论阐述和解释,于是科学主义文论预示着“语言论转向”的出现,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文学理论的一次文本主义的理性回归。“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恩格斯),哲学对人认识世界何以可能的探询,由真理转为了有待证明的理论转变,决定了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代表的理性哲学观念对经院哲学推崇的信仰的反叛,也成为了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基础。这种哲学转变和发展在文学研究中就表现为“语言论的转向”。维也纳学派的石里克在《普通认识论》中认为这种转向使传统的认识论本体得到了解决,思考表达和陈述的本质,即每一种可能的语言(广义)本质,代替了研究人类的认识能力。于是人们的问题不再是问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的本质又是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世界的本质?以及我们为什么知道人区别与动物而称其为人?任何非理性和主观判断和建立在为实证的客观数据上的论辩都被否定了,在文学上,强调了对于文学作品应先在语言层面上检验命题的真伪的观点,反映在文学理论上就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语义学和新批评派,一直到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受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影响,中国的文艺理论在20世纪有着巨大的发展。中西方文艺学的现状牵动着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文学教学的发展;同时,文学教学应该依据文艺学理论调节自身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20世纪末,语文教育教学经历了从饱受质疑到成为评论界“众矢之的”的过程,穷途末路之后是改革的势在必行。随着新大纲、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行,以及各地区优质课大赛的不断举办,文学教学的发展极其迅猛。但是“,松绑”后的兴奋之余,新的问题也逐步产生。

(一)问题一:文学教学过程中,文学作品的分析过度理性化,缺乏感性的整体把握与直觉领悟上的积极引导感性的整体把握是对具体对象的直观映像总结,是从作品整体出发,俯视整部作品的思想情感。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化的机械拼凑,一部作品的整体思想情感远远超出了各部分审美价值相加的总和,必须站在高处从作品全局角度出发,才能达到洞若观火的效果。另外,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直观映像的总结,是激发潜意识思维活动的积极手段,有助于文学审美中深刻独到的自我感悟的形成,是培养审美“悟性”的有效方法。如今的文学教学理性有余,灵性不足,精彩言语被处理得过于技术化,往往被割裂开来深度挖掘、客观分析,脱离了作家、历史及社会背景、语境的精彩言语被咀嚼得干瘪枯燥,来自整体把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阅读美感被武断的分析式教学切割得支离破碎。文学鉴赏需要感性的整体把握。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性和解读的多向性,有的教师对文学作品片段式的“死抠”、穷形尽相的分析本身就极度损害作品美感。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忽略了文学创作的非逻辑性,而一味把文学教学法与自然科学教学法等同,用理性“肢解”式的分析去影响学生的审美状态及心情,太过侧重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注重整体感悟的培养,使学生得不到真正来自文学审美的,而文学教学也就成了一张空头支票。

(二)问题二:功利化的拓展延伸影响对文本的深度把握1.文学教学中的功利化拓展行为新课程对综合性学习的强调,使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提升课堂教学品位以及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方法就是大搞课外拓展延伸。无论文本是否适合“涉外活动”,一律大肆迁移拓展,而对文本的阅读却是粗略的,对学生的引导由领悟文学魅力,变成多方向、多角度积累文史常识。于是,课堂虽热闹非凡“,听取蛙声一片”,但很难见文学课堂特点。这是舍本逐末的表现,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2.教学中的刻意表演行为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民主性,于是,不少教师力求用丰富的活动来诠释互动的精彩,大量具有表演色彩的文学鉴赏课也就应运而生了。这种课不注重对文本本身的挖掘,而更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多媒体教学的紧密配合。这些课内容定型而程序化,课堂热闹非凡,却缺乏思维的碰撞和对学生想象和感悟的有效引导。这样的做法限制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真正的感悟,从而使文本教学陷入一种肤浅而简单的对话当中。学生的鉴赏水平也因肤浅而无法提升。一味追求热闹的形式,一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老师的主导角色,使得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荡然无存,更不用说贯彻新课改理念了。3.太过夸大学生自主能力的行为新课改强调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认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及创新思维既是大势所趋,那就应当放手将学习的自交给学生。由学生备课、上课这样的活动搞得风生水起,力求一节课40分钟,教师只讲授10分钟。这样的行为必将导致学生在文学方面的肤浅认知。

东西方文艺理论发展趋势指导下中学语文文学教学革新对策

(一)发扬人本主义,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以单个的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观———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个性、个体的心灵活动并试图重建个体的精神史,强调文学表现中的“非理性”的直觉对与文学创作的第一性。这种思想影响着我们在文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陶冶学生的性格,从整体接受的角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用感性的整体把握取性的支离破碎的分析。总而言之,诵读有加深感受的妙处,也给学生再次体会文本的动力,同时,朗读引导学生将自我情感与作品的思想情感相融合,从而使得学生更深地走入文本。它体现了重视人、重视人性,彰显人性光芒的人本主义理念,也是高度重视人的个性、心灵发展和打造个人新的精神史的体现。

(二)西方文论的两次转向启示我们,在文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两次历史性转向皆因西方文艺理论研究对文本本身以及读者自身感受的重视,体现在教学上,则是引导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的魅力。新《课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文学教学中,学生的感悟是调动自身的情感,对文本进行广泛的想象联想,并结合自身的深度理解所形成的。感悟越多,文本解读得越深,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得到了提升,情操和人格也得到了升华。文学教学,与自然科学及一些实用性课程教学不同,它无法通过井井有条的理性教导使学生获得某种知识,它给学生带来的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思想上的碰撞和共鸣,灵魂深处的浸染。所以,它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自身的体会和审美的偏好,实现对文本意境及思想的深度挖掘。文学作品中有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黑云压城城欲摧”“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中的“闹”“压”“横”“拥”字,放在作品中品味别有一番味道,而一经理性剖析,文学审美的意趣就荡然无存了。面对文学作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把精彩言语放在文本之中去感悟,以精彩言语为切入点,与文本对象整体产生共鸣,与此同时进一步体味精彩言语特殊的表达作用。这样,文学教学的引导才真正具有特色,而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会随之逐渐提升。

第7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三源泉,语料库,文学教学。

1英美文学与古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文学作品离不开原型,也可以说原型是文学作品的大语境。原型来自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从祖先那里由遗传得来并持续到现在[1]。而神话艺术是上古时代社会、文化系统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正因为神话参与建构原始人的思维模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千百年来,它成为原型后深藏在人们的深层意识中。古希腊神话,作为希腊最早的意识形态,它是欧美民族的原始先民以特有的幻想和想象方式,对民族发韧期那艰难、悲壮的漫长历程的艺术记载,是先民在上古严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为生存而进行拼搏奋斗的艺术表现,这里孕育着人类的智慧,抛洒着人类苦难的泪水[2]。从中可以触摸到希腊民族那丰满而活泼的心灵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希腊神话作为人类的童年文化,为英美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的母题,并由这些原型衍化、滋生出众多的文学作品。神话所蕴含的内核,理性的光芒,跃动的火种,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积淀在欧美民族意识的深层,影响西方作家尤其是英美作家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模式。希腊神话对欧洲文化有特别大的影响,古罗马人在用武力征服了希腊后被希腊文化所征服并继承了希腊神话,于是罗马神话中的神与希腊神话中的神相混同,都被赋予了同样的经历和个性,只是在罗马神话中诸神有了拉丁文名字,于是希腊、罗马神话便融为一体,统称希腊罗马神话[3]。

英美文学作为英语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渗透着大量的希腊罗马神话。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西方的文学家们就经常以希腊罗马神话为素材进行创作。如在英国文学当中,莎士比亚曾多次运用希腊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弥尔顿、济慈、雪莱、萧伯纳等许多诗人和剧作家也多次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神话中的神和英雄们以超人的力量和顽强的意志同不公的命运和邪恶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故事同样启迪、激励了许多美国诗人和作家,如美国诗人朗费罗曾做诗讴歌为人类盗取天火而遭受天罚但仍顽强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另外惠特曼、约翰巴斯和约翰厄普代克等都借古代希腊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文学名著[4],它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圣经》的故事和传说等还是西方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英美文学中很多伟大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和小说都取材于《圣经》故事。英国诗人米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和《复乐园》,拜伦的神秘剧《该隐》与王尔德的《莎乐美》,惠特曼的《草叶集》中的“亚当的子孙”,艾略特的《贤人朝圣记》等都取自《圣经》题材。有的文学作品连题目都出自《圣经》,有的文学作品更把《圣经》故事的寓意融汇到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如美国戏剧家米勒表现现代人社会生存问题的名剧《堕落之后》,斯坦贝克的《伊甸园之东》等都寓意于人间并无乐园之说。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的标题取自《旧约传道书》。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直接引用《圣经》中的诗行、布道、箴言等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不了解《圣经》故事背景的人在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时难免流于表面和肤浅,甚至可以这样说,不了解《圣经》就不能侈谈英美文学。 综上所述,自文艺复兴以来,英美文学作家深受这三大源泉的影响,创作了许多不朽的文学作品。不了解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文化,就很难理解英美文学的本质及其文化语境,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这三大文学文化语境的系统资料,为此笔者构建了一个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的语料库。

2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语料库的构建

语料库可以简单地看作是用于语言分析的语言语料的集合。英国著名语言学家john sinclair认为语料库是一个存储于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的集合(包括书面和口头语言材料),用来反映语言的状态和变化特征[5]。国内近年来建立了许多语料库,但大部分是用于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词典编纂、教材编写或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等[6]。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语料库,与现有的其它语料库有较大区别。构建语料库时首先要考虑建库目标,因为它决定语料库的类型和规模,决定语料的选择和整理,其次要考虑语料的来源,另外还要考虑检索软件的选用等方面。

三源泉语料库的构建目标:本语料库中要包括比较完整的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知识的语料,提供比较全面的背景资料,它的构建不仅要为广大英美文学教师、学者及英美文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鉴赏、解读英美名家名作的语料源,还要为英美文学鉴赏以及研究提供一个科学的平台,并且还可以用来改进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文学、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有助于英语专业学生达到《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掌握文学评价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开阔思维,拓展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与文化环境的了解”[7]的目的。

语料库的语料来源:本语料库的语料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有关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典故的书刊、杂志,有的来自市场上公开出售的数据光盘,有的来自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源,有的来自国外大学图书馆,有的来自中国知网数据库等。笔者按照建库的目标和要求对语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整理,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知识体系的语料库。

语料库的结构:构建的“三源泉”语料库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①希腊、罗马神话语料库,其中包括英文语料greek and roman ghost stories,myths and legends from greek and roman sources,old greek stories,stories from greek tragedians,roman stories等,汉语语料《古希腊罗马神话与传说》、《希腊罗马神话》、《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故事》;②《圣经》故事语料库,其中包括英文语料bible stories and religious classics,the wonder book of bible stories,wee one's bible stories,the holy bible(king james version),bible stories from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等,汉语语料《圣经的故事》、《圣经事典》、《圣经故事赏析》、《基督教与圣经》、《圣经文学》、《圣经全传》等;③学术期刊语料库,主要包括近几年来国内专家学者发表的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对西方文学,尤其是对英美文学影响的论文几十篇,如“论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希腊罗马神话与欧美文化”、“圣经与西方文学”、“圣经:英美文学的创作母题”等;④网络资源库,本语料库还利用internet网的优势资源,建立与“三源泉”有关的文学背景、文学知识及文学评论的超级链接,这些链接除文字资料外,还提供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等有关资料,如online-mythology.com;greekmyt hology.com;blueletter bible.org;geocities.com/athens/delphi/8991/roman.html等网站上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三源泉”语料库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语料库检索软件的选用:目前,功能强大、使用简单的计算机检索定位软件可以从网上免费下载,如英国利物浦大学mike scott与tim jones联合开发的microconcord软件,可以支持多文件多关键词的同时检索,支持通配符检索等,运行速度快,操作简单。而wordsmith软件功能更加强大,不但具有词语检索、共现上下文等常用功能,还可以计算出检索词语的统计值及统计分布规律,能识别文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和词组等,它们都是语料库的常用检索软件。

“三源泉”语料库的构建完成之后,启动上述的定位检索软件就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等获得大量相关的文学语言实例和丰富的文化语境,同时发挥文本库的功能,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操作方便、快捷、准确。

3英美文学“三源泉”语料库的应用

该英美文学文化“三源泉”语料库可以应用到以下方面:

1)“三源泉”背景知识查询。由于本语料库包括了与古代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和《圣经》有关的大量文本、图片、音频、视频资料、较为丰富的网络资源链接和相关学术评论文章,英美文学专业学生和爱好者可以比较容易地查询到他们在英美文学学习中遇到的与“三源泉”有关的文学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有关文学人物、原型、典故等的来源、背景和使用语境等。

2)文学课程教学。语料库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意识和学习能力并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研究能力[8]。语料库中除提供了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的背景知识外,还包含一些图片、音频、视频片断,评论文章和链接网站等,可以为英美文学专业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学习和欣赏资料,大大丰富了文学课教学内容。比如,在讲授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的剧本《卖花女》时,许多教材上只有几段节选。学生在读完节选段落时,仍觉得意犹未尽,想了解得更多。利用该“三源泉”语料库,学生不但可以观看根据该剧本改编的电影片段,可以阅读作品中的人物评论及相关的学术论文,还可以从语料库中找到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pygmalion) 原型的动人故事,从而进行拓展阅读。这样的文学语料库在大大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还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另外,学生还会根据语料库中的介绍,进一步利用网络链接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它感兴趣的文学文化知识,在拓展文学课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彩。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方便地到语料库中去寻找、探究答案,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基于语料库的文学教学不但能为语言、文学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模式,并且计算机的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以及软件的强大功能也更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和进一步研究。

3)英美文学研究与分析。利用文学语言语料库对文学语言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是比较方便的。语料库为文学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基础,学生和研究者可以利用语料库进行词汇、语句、典故等统计,发现语言规律、特征,可以利用语料库研究和分析一些典型的文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学生和语料库使用者可以到语料库查询,利用计算机特有的检索和统计技术对相关资料进行检索,对英美著名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典故、箴言的体裁(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人物(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者《圣经》中的神、英雄或普通人物等)、场合语境(具体的使用语境及与上下文的关系)和寓意(取自“三源泉”中的最初意义还是作家进行隐喻、引申、指代等)等进行具体统计和分析,以反映作家的写作风格及其受“三源泉”的影响等,大大拓展了英美文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

在构建英美文学文化语境“三源泉”语料库的过程中,将语料库语言学知识、先进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运用到英美文学的研究和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去,拓展了国内英美文学研究的视角和范围,为英美文学爱好者和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了有效的学习资源和研究平台,能为层次较高的文学学习者提供丰富而真实的语言基本模式,体现多媒体技术的多维性、集成性和交互性[9]。但是,笔者构建的这一文学语料库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信息量及检索手段尚须扩大与更新,要想使它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学工具和研究平台,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笔者会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实践中使之逐步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jung c g.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london:routledge,1968:119.

2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m].曹乃云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6.

3陶洁.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4刘丛如,吴向军.《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以莎士比亚、海明威为例[j].中国宗教,2006,79(6):45-47.

5 john sinclair.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6文渤燕.语料库及其作用[j].国外外语教学,2001,94(2):32-35.

7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 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第8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育价值;模式;方法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也是一束光芒,照亮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开设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学是语言的精髓,文学欣赏会直接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经过基础的语言教学之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无疑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系统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文学阅读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平台。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法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损害。另外,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再加上课时少,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中这种“灌注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二、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维为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堂专题讨论,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发散式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作为活动的文学涉及作家、作品、读者和作品反映的世界四个要素,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搞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讲授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方法,分析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有效渗透现代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水平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礼仪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因此,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诸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体现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界的思辨传统,尽管这些流派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毫无疑问,在英美文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的鉴赏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不同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赏析同一部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启迪,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读书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只是闭卷考试,还包含撰写小论文。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既是英语语言文学课,也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有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将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意志,养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参考文献:

[1]Brooker,PeterandWiddowson,Petered.[M]·APracti-calReaderinContemporaryLiteraryTheoryU.s.: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1996·

[2]Fish,StanleyE.[M]·IsThereaTextinthisClass?TheAuthorityofInterpretiveCommunities.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0·

[3]Gadamer,Hans-George.[M]·ThruthandMethod.London:SheedandWard,1975·

[4]Harding,D.W.[M]//“PsychologicalPrecessintheReadingofFiction”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2(April1962)·

[5]Holub,RobertC.[M]·ReceptionTheory:ACriticalIntroduction.LondonandNewYork:Methuen,1984·

[6]Mailloux,StevenJ.[M]//“LearningtoRead:InterpretationandReaderResponseCriticism”StudiesintheLiteraryImagination?(Spring1979)·

第9篇

一、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

英美文学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英语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英美文学也是一束光芒,照亮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路途。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意义和作用在于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深化学生在基础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审美的敏感性,以及敏锐感受生活、认知生活的能力,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开设本教程的目的是直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使学生掌握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首先,文学是语言的精髓,文学欣赏会直接有助于英语水平的提高。在经过基础的语言教学之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无疑是学习外语的一个系统有效途径和必要阶段。文学阅读能使语言学习有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展的主旋律。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是英美文学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良好平台。

我国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这种教法抑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复杂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而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都在这刻板、僵化的模式教学中渐渐丧失,学生的自主性受到压抑和损害。另外,该课程由于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的风格也纷繁多样,再加上课时少,其结果可想而知。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但整体印象只是模糊一片。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教学中这种“灌注式”的单一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一门课,成为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二、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讨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思维为了改变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授课形式,我们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课堂专题讨论,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进行发散式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独到的见解和进行相互之间的讨论,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文学教学课堂中来。作为活动的文学涉及作家、作品、读者和作品反映的世界四个要素,它不仅仅是语言艺术的形式,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讲,它是复杂的社会生活的浓缩。而文学作品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记录。作为读者的学生只有把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投入到作品里面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才能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实现对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调动学生的情感反应,让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性的抽象与概括,搞统一理解模式和死记硬背。这样,在使学生切身感受语言大师们的语言艺术、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从文学作品中认识社会、体验人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在讲授18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时,我们采取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的方法,分析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差异。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将自己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以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鉴赏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有效渗透现代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提高学生多角度分析文学作品的水平学习英美文学,了解西方文化,实际上不仅仅要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礼仪习俗,更要了解西方的心灵史和思想史。因此,我们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把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有机地渗透进去,让学生更深入透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和要旨,并指导他们自己加以运用。我们知道,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了解一些西方哲学理论和心理学观点。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意识分层,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萨特的存在主义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是社会历史研究方法,注重的是人物分析、主题分析,而兴起于20世纪下半叶的文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为我们读者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不同的认知方式,读者可以利用诸如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当代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作品。多元的西方文化及其流派体现了西方多元的思维方式和学术界的思辨传统,尽管这些流派都有其无法克服的弱点,有的流派甚至走向极端,但是对它们的了解和掌握既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使我们对文学的掌握和讲授获得更多的张力,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毫无疑问,在英美文学中运用文论教学可以教会学生一种认知方式,一种文学的鉴赏方法。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通过借鉴不同的文艺批评理论,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某个作家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与研究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阅读视角,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也正是文学教学的目的所在。不同理论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来赏析同一部作品,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而且他们会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中收获快乐,获得启迪,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读完整的作品。作品选读虽说是精选经典作品的华章彩段,但由于是只选片断,破坏了作品固有的整一性,难免有支离破碎的感觉。只有认认真真读过莎士比亚一个剧本,学生才能对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真正有所了解,才能说“我读过莎士比亚”,才能与人讨论莎士比亚,也才能写出有自己见解的评论文章。阅读文学作品要从整体上去感受、体验,学生才会有所震动,有所启迪。

2·讲欣赏作品的方法。在传统的文学史课上,教师往往以“满堂灌”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文学知识。其实,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百科全书光盘等途径搜寻到这些知识。因此,英美文学课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欣赏和分析作品上面。以英美小说为例,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析主题表现、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叙述角度、象征细节、语言风格等。

3·写读书心得。读书贵在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文学作品可以为写作提供题材和内容,写作则又深化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两者互为补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家均为语言大师。学生通过阅读,受其熏陶。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不只是闭卷考试,还包含撰写小论文。按照上述思路组织教学,英美文学课程既是英语语言文学课,也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既有丰富的感性经验,又有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将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

意志,养成健康和谐的人格。

参考文献:

[1]Brooker,PeterandWiddowson,Petered.[M]·APracti-calReaderinContemporaryLiteraryTheoryU.s.:Pren-ticeHall/HarvesterWheatshea,f1996·

[2]Fish,StanleyE.[M]·IsThereaTextinthisClass?TheAuthorityofInterpretiveCommunities.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80·

[3]Gadamer,Hans-George.[M]·ThruthandMethod.London:SheedandWard,1975·

[4]Harding,D.W.[M]//“PsychologicalPrecessintheReadingofFiction”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2(April1962)·

[5]Holub,RobertC.[M]·ReceptionTheory:ACriticalIntroduction.LondonandNewYork:Methuen,1984·

[6]Mailloux,StevenJ.[M]//“LearningtoRead:InterpretationandReaderResponseCriticism”StudiesintheLiteraryImagination?(Spring1979)·

第10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 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demands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upon college students,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or English majors is facing increasing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reformation, for the sake of abi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paper is intended t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analyze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abi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make some tentative experiments in teaching conception, contents, pattern and means of teaching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cultural quality as well as the literary attainment.

Key Words: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eaching; ability-oriented education; cultural quality

在过去十多年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曾经是英语专业主要支柱课程的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文学内容在不少高校英语专业大纲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许多英语专业学生甚至在大学四年没有上过一门文学课。文学似乎已成为用来点缀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课程表的一件饰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更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已转向与市场关系更为密切,并且有助于就业的实用性课程,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等。文学课程受到冷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所有讲授外国文学课的教师都有责任为英美文学课程大声疾呼,强调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要地位,准确把握其培养目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英美文学教学走出困境,并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英美文学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文学教育自古就具有深厚的传统,从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的语言功能,到梁启超的“熏、浸、刺、提”的社会功能,再到鲁迅弃医从文,疗治国人的“劣根性”以图国家的振兴,文学可谓渗透到了人类历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一代又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重要武器。而对于生产力突飞猛进,物质文明不断前进的现代社会,文学丰富的“内在价值”对于人类的精神世界则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慰籍孤寂的心灵,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伟大的人格,还可以抵御物质主义侵蚀,防止人的异化与物化,为人类开拓广阔的精神空间和心灵世界,这是文学非功利性的一面,也正对于英语专业学生,乃至于全体大学生,接受系统的英美文学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更加全面了解西方社会与西方人,借鉴西方人文精神的精华,反观本国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丰富自己的母语文化;更进一步深化英语语言的学习,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和更深刻的层次上进行学术、文化、教育、贸易等方面交流,以期达到吸收西方文化精髓和远播中国文化精华的双重目的。

二、改革英美文学教学以推进素质教育

为了摆脱英美文学教学目前的困境,达到英美文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英美文学教学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诸方面。

1.转变教学理念。从事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抛弃过去那种认为文学教学就是课文分析、知识灌输和教师“一言堂”的观念。教师应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过去的单纯的灌输知识,转向重点培养学生赏析、思辨和创造的能力;教师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改变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学习观念。同时,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教师和学生从观念上转变了,才能纲举目张,否则其他问题无从谈起。

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英美文学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作品意义挖掘和实现过程,也是新意义的创造过程。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主张,要重视读者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应该重视学生对作品的参与和理解,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共同分享阅读体验。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才能开拓他们的视野和思想,才能使他们的分析和审美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才能使文学课程为启迪思想、激发创见、开发潜能的人文素质课程。

2.更新教学内容。在实际的英美文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两个制约英美文学教学效果提高的现象:

⑴长期以来英美文学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注重从思想内容、写作特点与手法对作品进行“八股式”的分析和文学常识的单向灌输,对于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分析方法介绍偏少。学生缺少理论指导,不能科学和深入地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分析、思辨和鉴赏能力的提高,以致影响其毕业论文的水平。

⑵大多数英美文学教材按照年代顺序编排,教学从早期诗歌等古代作品开始,到20世纪初或20世纪中叶就结束了。这就给教学进程的安排造成两个困难。一方面,早期作品难度较大,要么生词太多,要么篇幅太长,要么背景遥远,教师往往忙于讲解语言难点和讲述故事梗概,缺少对作品的审美解读,也导致了课程进度缓慢,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另一方面,教材对20世纪中叶以后及当代作品、思想和流派的介绍偏少,甚至缺失。加之,受授课学时所限,教师只能浮光掠影地对这一时期进行介绍,对这一思想和流派异彩纷呈的时期了解甚少,学生很少读到更贴近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的作品,从而造成了学生文学史知识的断裂和不完整,这也势必影响到学生整体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为此,笔者在英美文学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在教学中产生了明显效果。

①对于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时期,不占用太多的课时,做轮廓式的介绍。主要以史为纲,明晰其产生和发展背景,明确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各种体裁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语言难点为中心,指导和帮助学生课下自学其作品,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对于20世纪中叶以后的现当代时期,适当增加学时,在强调其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前提下,着重介绍在这一时期涌现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品、文艺思想和批评方法,并列出参考书目,布置数个有代表性研讨题目作为作业,供学生在课下阅读之后思考讨论,并以书面作业的形式上交讨论纪要和心得,一再监督和检查其自学效果。这样既解决了教学进度问题,又弥补了教材的不足,比较全面地涵盖了英美文学的发展史,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思辨和分析能力,经过实践,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③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进度问题,在授课前与讲授《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的教师沟通,了解其教学实施计划和其授课重点,并随时了解学生学习英美两国历史发展背景的具体情况,从而做到根据教学进度,对背景介绍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师的重复讲解,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3.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应把原来以教师为主导的单向讲解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的,启发式的和研讨式的教学模式。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不错的反响。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和讨论,加强师生的互动,使其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堂。在教学中加大了文学作品赏析部分的比重,节选了一些对学生具有显著启发和教育意义的经典作品,进行课前预习性阅读,并留出问题供他们思考。对于戏剧片断和诗歌,则要求其在课堂上表演或吟诵,体会其含义和韵味,然后就提出的问题展开课堂讨论,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开始,有些同学不愿或不敢发言,但随着教师的引导和讨论进入,热烈的课堂气氛和文学自身的魅力逐渐吸引着愈来愈多地学生参与进来,有时大家为一个问题争论不休,课堂俨然成为了辩论课。尽管有些学生的观点还不够成熟,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但在教师的热情鼓励和正确引导下,他们愈来愈喜欢文学了。文学成为学生感悟人生哲理,启迪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大课堂。

4.改进教学手段。首先,笔者在课下精心制作了英美文学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资源授课。在课件中适时地加入了图片、图表、音频和视频资料,并根据教学需要,充实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圣经和欧洲文学等辅知识,营造了立体式的文学欣赏环境。这样不但增加了授课的直观性、生动性,使其很快进入课堂角色,还便于知识的识记,有助于其学习兴趣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由于不必忙于作笔记,学生的注意力更加专一,为其积极思辨和课堂互动提供了条件。同时,每次课都留下相应的思考题,在下次课上进行讨论,并对其发言情况进行记录。另外,每学期撰写不限题目的小论文,以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这样就加强了对其课下自主学习的监控和学习效果的检验。

三、结语

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素质以外,还应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英美文学教育可以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实现素质拓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背景支持,这是别的学科与科目无法取代的优势。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和困境,每一位英美文学教师和研究人员,都有责任肩负起素质教育的重担和使命,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和创新,勤奋工作,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范谊、芮渝萍:《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与层次定位》,《外国文学研究》,2005.3。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罗益民:《阅读经典与英国文学教学》,《外国文学研究》,2004.2。

[5]史慧风:《关于英美文学改革的思考》,《绥化师专学报》,2002.3。

第1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障碍;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的发展,独立学院作为一支新的教学力量站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前沿。依靠母体高校的教学经验和自身摸索,并考虑学生实际特点,独立学院在英语专业教学上一直以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为主,较少涉及跨文化交际的内容。但全球化趋势和新的教育形势使跨文化交际倍受外语界的关注,甚至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即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在外语学习中十分重要,它不但能促进不同文化交际双方的沟通,理解,容忍等,并能进一步推动外语教学的专业化和教育性。因此,笔者结合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现状,分析其在跨文化交际中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特点与学习现状

众所周知,独立学院以三本院线录取招生,生源质量和社会认知度均处弱势地位,其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态度上也有诸多差异和复杂性。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学生大多英语基础知识底子薄,听说训练少,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认真,无系统的学习方法,语言使用随意散漫,缺少规范性。对待专业学习功利心强,渴望走捷径。就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多数学生对所报专业认知度差,基础知识薄弱,听说训练少,却好高骛远,学习功利心强,渴望走捷径;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认真,无系统的学习方法,从而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缺少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差。到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在专四、专八考试和考研就业的压力下方才感到自身基础词汇积累和阅读量都太少,而文学鉴赏、文化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等人文素养又太过欠缺,导致在口语或书面语中表达力差,缺乏思想的深度。这些跨文化交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出英语专业学生不但缺乏日常交际会话的基础训练,甚至在母语文化和国际时事等基本常识上信息严重匮乏。在教学互动和跨文化交际时,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仅限中学水平,常受母语思维和中国式英语的影响,无法完整和清晰的表达自己,导致词不达意或理屈词穷。

三、跨文化交际案例中的交际障碍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生在一定文化价值观支配下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人员交往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和水平。由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在基础文化常识和文学修养上底子薄,听说能力差,极度缺乏自信,不敢或很少进行英语交际。他们迫切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所以渴望在日常交际口语中有所突破。在跨文化交际的真实情景中,笔者从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值得反思的案例,暴露出中英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导致的交际障碍,影响了交际的成功。

(一)称谓和委婉语导致的交际障碍

一位英语专业大一新生在问答互动时提到尊敬的女老师“Teacher Wu”,当被纠正为“Miss Wu” 时,才忆起中学就学过的称谓习俗:在美国文化中,对老师的尊称一般为“Mr.Smith”、“Miss Green”、或“Dr.Brown”、“Prof.White”(如果获博士或教授头衔),而 “Teacher ”只限于幼儿园孩子对其教师的称呼。而学生用“Sir”、“Madam”等词汇来称呼外教以为更尊重时,外教却更倾向于让学生直接称呼他的First Name以示交流关系的亲密。这种称谓的差异恰恰显示出东西文化的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称上课的人为“老师”,以示礼貌、尊重;“老”在中国被视为资历和权威的象征。而美国文化中,“老”是忌讳的,所以“老年人”很少表达为“old people”,而改为委婉语“senior citizen”(高级公民)。不同英语文本中委婉语的使用也常让英语专业学生产生误解。一次翻译互动中,对课文中短语说某人在 “do his business”,很多学生直译为“做生意”,而结合其文章该短语是委婉地表达“上厕所,解手”的含义。这表明独立学院学生缺少语境的灵活理解和文化上的通识。汉语对于上厕所也有许多委婉幽默的表达,有人用 “上一号”来表达上厕所,或“小号”表示“小便”,“大号”表示“大便”;有趣的是,在美国也有用“Number one”(一号)来表示“小便”,“Number two”(二号)则是“大便”;类似的委婉语在美剧及诸多媒体中经常使用,造成诙谐幽默的效果,使学生捧腹,激发了对英语社交用词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进一步扫除交际误区。

(二)文化内涵和词汇空缺导致的交际障碍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对跨文化交际力不从心的最典型问题就是交际中需要的口译。“口译是一种语言化的跨文化交际,译者的任务就是要尽量消除两种文字间的文化交际障碍,包括弥补或衔接双语在翻译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实现双语文化内涵的对接。而在文化差异中,语言文化的不同导致的词汇空缺现象是英汉语互译中比较普遍的问题。”[1]独立学院学生由于知识面较窄,对母语文化和时事背景常识了解都很粗浅,导致在中英文化交际的口译中错误百出。一次与外教交流时某学生介绍喜欢的手机品牌,急中生智把“三星”、“苹果”手机居然译为“Three Stars","Apple",令人啼笑皆非,显然这是中国式英语思维的后果;另一次口译训练,学生将汉语中熟人见面的打招呼“吃了吗?上哪儿去啊”,直译为“Have you eaten your dinner? Where are you going”,这样的表达让外教听起来“awkward”(别扭)。因为中国文化中这充满人情味儿的问候语,在西方文化如此表达却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英语文化中习惯问候语一般应为“Hello”、“Good morning”或“Lovely Day,isn’t it?”,而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饮食文化决定了交际问候的习惯。但崇尚独立和自由的西方人却不习惯“出门呀?”“在干嘛呢?”这一类涉及隐私的问候。

英语中许多与宗教、神话、政治相关的词汇,若不了解其文化内涵是无法口译的,而汉语中的许多文化概念,如成语谚语等,在英语中也无对应词。如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激励人们坚持锻炼身体,一些英语专业学生参考汉语“jiaozi"(饺子)和“tofu”(豆腐)的直接译法,将“三伏”和“三九”译为“threefu”和“threenine”,让听者莫名其妙,其实该谚语只需译为“In summer we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很好地表达了原句的含义。可见词汇的空缺和对母语文化内涵诠释不当造成了学生交际的误区。

(三)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导致的交际障碍

在跨文化交际的案例中,不同文化下思维模式造成的交际障碍最为普遍。某英语专业学生遇到这样的案例:在朋友旅行归来后,汉语往往说“你一路上辛苦了”饱含关切,但若对外国友人这样表达“I’m afraid you must have a tiring journey”,会让他们听起来很不自然,因为这种场合下英语表达应是“Did you have a good trip?”或“Did you enjoy your trip?”等相对抽象的句子。另一次,为表达对外国友人的关心,天冷时见他穿的有点薄,学生说“It’s rather cold.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天很冷,你最好多穿点衣服)这种以对方处境为出发点,考虑对方感受的思维模式,正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重视礼仪和为他人幸福感着想的交际理念;而西方强调个性独立和自由,认为动向、穿着等属个人隐私,不愿受别人询问或干涉,因此对上述交际中的中国式关心感觉不快,引发交际误解。

还有一个中外师生互动的有趣案例。某学生向一名外籍英语教师请示要求延迟论文的交稿时间。学生详细解释了原因,由于近日父母前来大学所在城市看望生病的朋友需要自己陪同,交通住宿种种不便,造成无法按时完成论文的苦衷。学生本期待外教给予同情和理解,而外教听完后,却和学生谈起自己近期点滴生活和工作情况,以及家庭中种种琐事。当学生困惑于外教何故向他说这些却不谈论文时,外教故作惊讶说“I’m sorry,but I thought we were talking about our problems...No extension.”(抱歉啊,我以为我们在对彼此诉苦呢。论文不能延期。)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以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来期许美国教师给予宽容回应,或表现迟疑婉拒;而真实情境的交际英语则很直接,这位外籍教师掌握了该学生的心理特征,巧用中国式的语言方式,即“background- hint- confirmation”(背景-暗示-确认),却以西方人的理性和逻辑,回击了该学生拐弯抹角的心理暗示,坚守了教师的严格职业原则。

四、克服障碍的对策与思考

通过以上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实例的分析,笔者认识到要改善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的。“外语教学不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唯一途径,历史、地理、文学等科目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介绍文化知识。实际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仅靠外语教学远远不够,它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大环境的支持,而且也有待其他学科的密切配合。”[2]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普遍阅读量小,在母语文化上都浅尝辄止,学习方法死板老套,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时,多数被动消极,无所适从。针对这些特点,笔者提出一些教学的思考和对策。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以兴趣和好奇心为导向,在阅读和学习英语中接触各种词汇、句式、语法、修辞等语言知识时,对其加以社会文化诠释,让学生感受这类语言现象中的背景词、文化感彩词、禁忌委婉语、谚语习语等丰富的文化内涵,幽默、反讽等巧妙的表达方式,从而挖掘语言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交际中着重介绍与社交准则相关的文化项目,如礼貌用语、习惯称谓、寒暄方式、社交礼仪,及西方人常用的肢体和手势语;或通过媒体视频来直观了解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模式、语言和非语言行为。

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乔布斯说过拥有“a beginner’s mind”对任何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求贤若愚)。放下大脑中已知的惯性思维和偏见,以一种初学者的求知欲和谦逊的心态去看待一种新文化。带领学生鉴赏不同文化的经典作家作品,让学生用心领略不同文化下的思想精髓,通过阅读经典文学和相应的影视赏析,提升母语和英语文化的常识和人文素养。妥善利用西方影视作品直观导入跨文化交际案例,用以借鉴与分析,评论其文化魅力,以初学者的心态进行跨文化交流。

加强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树立跨文化教学观念,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能力。”[3]让学生关注比较东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批判性思考。在传授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时,多比较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在思维方式、时空观、价值观、审美观、社会规范、交际原则、语义系统、话语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透过西方思维视角,鉴赏剖析英语文章,鼓励学生展开思辨(critical thinking),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的差异性,避免用自己的文化标准去要求或解释别人的行为。“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要素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重要一步。”[4]通过批判、借鉴和创新,使学生超越文化隔界,以开明的态度从不同视角来看待母语文化和异族文化,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和自我文化中心论,真正领悟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相对论,深刻体会“”的理念,才能更好的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朱慧.商务活动中英文口译的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6):166-18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06):2-7

[3]孔德亮,栾述文.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外语界,2012(02):17-26

第12篇

1.引言

 

艺术真实是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真实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在人们过多的关注西方文学艺术真实观的同时,笔者认为我们也应关注到中国艺术真实理论的变化发展。笔者对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这三大类文献进行了简要梳理。硕博论文类文献,以关键词“艺术真实”在知网搜寻硕博论文情况,截止2015年5月,共计279篇论文。由于艺术真实一直是关注的热点,期刊较多,根据本文研究的范围,所以只选取了文学理论核心期刊类具有代表性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其中《文艺研究》有12篇、《文艺理论与批评》有6篇,《文艺报》有5篇,《文学评论》有8篇,《外国文学研究》有4篇,《文艺理论研究》有26篇。

 

根据专著类书目的介绍及评述,笔者发现国内艺术真实论的专著多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本文主要列举的艺术真实论专著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

 

再者,经过国内文献研究的整理,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艺术真实理论线索的文献不多。笔者发现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艺术真实理论尚有挖掘的空间。在古代文论中,很难找到有关于艺术真实理论的专论,但是其中关联性的线索是有迹可循的。笔者的问题是,中古国代文论中能否通过这种源头性线索的梳理来建立起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的理论框架。笔者试从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相关线索以验证其探寻其可能性。

 

2.国内艺术真实论研究概况

 

笔者基于国内艺术真实理论专著、文艺学专业的硕博论文及核心期刊文献的综合分析,将国内艺术真实理论研究的问题及特点概括如下: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2.1艺术真实论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80年代

 

围绕艺术真实论进行探讨的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艺术真实论专著主要有: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萧殷论文集《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和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这些著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受思想及现实主义思潮的影响。这些艺术真实的观点主要围绕生活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等。

 

陆贵山的《艺术真实论》首先在概述部分梳理了中西方艺术真实理论的历史发展。《论生活、艺术和真实》是萧殷收录的个人论文集子,主要论述了生活、艺术和真实的关系。此外,在文学写作实践方面也给年轻人指出了宝贵的意见。朱立元、王文英《真的感悟》一书首先梳理了西方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和中国艺术真实观的演变,并比较了中西方的艺术真实论,建构了艺术真实论的动态模型。张炯《文学真实与作家职责》一书共分为五辑。在本书中,张炯指出“作家的职责在于暴露”,他认为作家应该“全面地辩证地反映生活真实的问题”,弄清楚“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区别问题”,并要“准确地描写人物和关键的关系问题。”

 

2.2艺术真实概念的模糊不清

 

艺术真实的概念含混不清首先则体现于用法的混乱。如“艺术的真实”、“文学真实”、“文学的真实性”等。理论家们在运用此术语时则呈现自说自话的局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给读者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其次,艺术真实的概念在文艺界的讨论中众说纷纭。众多理论家关于艺术真实的概念也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反而从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艺术真实与生活的关系中间接阐明观点。再者,艺术真实的概念界定也出现了变化,热衷于探讨艺术真实的性质,由以往的二元关系模式(如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等)走入了多元动态的关系模式(如朱立元提出的艺术真实“创作—作品—鉴赏”的动态模型)。

 

2.3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

 

国内艺术真实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极强的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当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不能普及性的运用并解决问题时,研究者会开始审视理论的更新与发展。如赵炎秋在《“艺术真实”辨析》一文中通过三类教材艺术真实观的比较,他指出了艺术真实研究的局限。颜翔林在《艺术:“真实”与“真理”的缺席》一文中运用怀疑论美学质疑“艺术真实乃文学之生命”的命题叶茂康在《“真实是艺术的生命”再认识》一文则主张推到“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他将“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一命题界定于现实主义范围之内。生琳,黄浩在《对现实主义艺术真实论的历史告别—新时期以来艺术真实问题讨论的基本思考与批判》一文中,结合网络文学,武侠,科幻小说以及网络统计数据,质疑已有的艺术真实论命题。

 

2.4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

 

中国古代艺术这是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古代文论中梳理出的相关线索的文献较少。在此只列举部分文献,以咨参考。除了陆贵山《艺术真实论》(见本书21-24页)和朱立元《真的感悟》中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真实理论的相关梳理外,还有以下文献做出了相应的梳理。如张新艳硕士论文《论艺术真实之维》、朱述超硕士论文《袁枚“性灵”美学思想研究》分析了袁枚的性灵论,指出其情感论与真实论的统一。此外,王汝梅《白居易的文学真实论——谈小说理论的萌芽》一文中论述了白居易的文学艺术真实论并指出“我国古典诗论,从诗的主客、形神、虚实、有无、真魇两方面的对立、融合关系探求艺术真实,大道了极其精妙的程度,表现了特有的民族风采。”蒋述卓在《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一文中,从古代文论“真幻”、“情真”等范畴分析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

 

3.小结

 

综合上述,国内艺术真实论文艺理论研究特点主要有四点,一是艺术真实论的文献专著主要集中于20世纪80年代;二是艺术真实概念模糊不清;三是艺术真实理论研究呈现了极强自省意识及融合力;四是中国古代艺术真实论还有发展的空间。艺术真实理论作为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依旧还有继续探讨及研究的潜在空间。

第13篇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制订新的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是: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高中学生;使学生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生活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智力,具有较高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个性;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据此,应确立如下基本原则:

(一)确立适应21世纪社会生活的语文教育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加强语文应用的实践,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在读写听说的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质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高尚的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和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加强语文素质教学,适应多样的需要,发展学生的个性。优化课程结构,必修课保证高中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选修课和活动课适应分流学生的分流要求。

(四)构建现代化、民族化的语文学科高中阶段的教学体系。要吸收现代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汉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

(五)与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相衔接,力求比较明确体现高中阶段的提高要求。

立足现实,面向21世纪现代化社会,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可以作如下规定: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好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语言训练,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较强的现代文阅读、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较强的语感,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有独立自学语文的能力,养成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根据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对高中生提出基本要求和分流要求。

基本要求,即各类高中毕业生应达到的共同要求:

养成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现代实用文的能力、鉴赏文学作品的初步能力和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初步能力,具有写作一般现代实用文的能力,具有适应一般交际的听说能力;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素质。

分流要求,即不同流向的高中毕业生的导向要求:

A.准备升入文科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语言、文学的较高修养,掌握写作实用文的规律和较高的写作能力,具有基本的民族文化素质。

B.准备升入理工科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阅读一般科技著作的能力和写作科技小论文的能力。

C.准备就业的毕业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一般职业应用文的能力。

二立足现实,面向21世纪社会

1978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和制订新教学大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全国实施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92年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一个是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后一个大纲初中、高中的内容合在一起。

1992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是个新大纲。新大纲规定初中语文的教学目的是: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新大纲以上述教学目的为基础,以读写听说、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和课文、48项能力训练、20项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为框架,来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体系。这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新体系分列读、写、听、说的教学要求,分解读、写、听、说的训练点(能力和技能),有科学性和创造性。

然而,新大纲还是一个“试用”大纲,有待修改、完善。例如,加强语文素质教学,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知识分类分点,能力分类分层;教学要求同能力训练、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相协调;课程结构同教学目的相配合等,这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1990年的初中、高中合册的语文教学大纲,是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本;1986年本又是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修订本。而1978年本又是以1963年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为蓝本的。这四个大纲之间的关系是继承多于创造,共性强于个性。

1963年教学大纲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78年教学大纲拨乱反正,规定的教育目的同1963年的基本相同,也是提高使用语言文字和三种能力(读、写能力和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986年教学大纲,增加了听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高中增加“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990年教学大纲修订的原则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降低难度、减轻负担”,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降低写作教学要求,改为:初中“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高中“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初中文言文教学只提“能顺畅的朗读文言课文,理解基本内容”。此外,1986年和1990年大纲都列出“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与“基本课文篇目”。可见,以上四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从1963年到1990年)都以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和相关的部分基础知识为框架,来构建中学语文教学体系。看来,共同存在的问题是:1.中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不突出,2.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分类分层不清楚,3.语文素质的内容不完整,4.高中和初中的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初中、高中的教学要求特别是高中的“提高”要求不具体,5.课程结构不合理。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必须看到,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信息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语言交际能力,具有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现代社会开放态势要求快速而又准确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语文的实用能力。现代社会文化交流要求具有民族文化素质,具有文学欣赏的能力,以利于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民族文化。而现代语言学、文学等的发展,又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制订新教学大纲,就要面向21世纪现代化社会,为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社会的人才服务。

三建立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语文教学体系

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独自思考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也是文化载体,饱含民族文化。

民族的根是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素质的根是语文素质,所以语文素质理应是“民族的根之根”。

语文学科要构建现代化和民族化相结合的中学语文教学体系,要以“语言知识和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素质”为框架,构成既综合而又分析、既自足而又开放的教学体系。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框架三要素具体内容如下。

(一)语言知识和能力——核心任务自1963年以来的历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提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任务,但是地位不突出,知识和能力的系列不完整。

在语文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是核心任务,是语文的“牛鼻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教学,一是语言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包括语音、汉字、语汇、语法、修辞以及相关的语言文化,要精要、好懂、有用。二是在文章、文学等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可以专门开设“语言应用”或“语言表达”课,来完成语言教学任务——培养语言能力和科学地认识母语。

(二)听说读写能力——主要任务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语文学科实用价值之所在。当然,语言教学也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这是一条途径;另一条更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文章和文学作品教学,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可以专门开设“现代文读写”“文学欣赏”“听说训练”课,来完成语文的主要任务。

(三)语文素质——基础任务语文素质,除了理所当然包括语言、现代文读写、文学欣赏等知识和能力外,这里主要指同语文相关的民族文化素质:民族当代文化的素质,民族文化传统的素质,民族审美情趣的素质,民族精神的素质。语文是民族性最强的学科,不加强民族文化素质教学,语文就失去了文化基础,失去了“民族的根之根”的特性。可以开设“中国文学名著选读”“中国文化名著选读”“中国文化史话”课,来完成语文的基础任务。

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框架“语言知识和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素质”三要素,决定了语文的“一语四文”的教学内容。

语言:要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理解和使用语言文字的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语感,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强烈感情,对母语有初步的科学认识。

文章:要具有较强的阅读和写作现代文的知识和能力。听话、阅读要准确、快速,说话、写作要通畅、得体。

文言文:要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文的段或篇,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要具有初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文学欣赏:要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知识能力,能够分析、理解艺术形象和语言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

文化修养:要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了解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精神,要了解东西方文化的一般情况。

四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分流和发展个性

要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适应不同流向、不同程度、不同办学模式的学生和学校。

语文学科课程结构如下:

必修课──各类高中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学科课程┤必选课—文科选先修

│││

语文学科┤选修课──┤理工科生选修

│││

│任选课──┤

││

│就业生选修

│校内课外活动课——专题讲座、课外阅读、课外口语

││交际等

活动课程┤

社会实践活动课—社会语文实践调查和服务等

必修课,确保各类高中毕业生的基本要求,确保高中生的基本文化素质。

选修课和活动课确保分流学生的分流要求,发展个性。

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都分成若干科目,供学生分年级分层次必修和选修。选修课分必选课和任选课。

必修课科目可以开设(各类学生必须学习):

高一:“语言运用”“文章读写”(写作行为、章法训练)

高二:“文学鉴赏”“文章读写”(实用文体训练);

高三:“中外文学名著鉴赏”“文章读写”(综合训练)

必选课科目可以开设(文科学生必选二三种):

“语言表达”“实用语法修辞”“文学评论”“文言文选读”

“中国文学简史”“中外文学名著选读”

任选课可以开设(各类学生任意选学):

“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文秘初步”“实用美学”

第14篇

论文摘要:文学理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本身的概念繁杂,抽象艰涩,教师教学不得法,教材遴选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教学的困境。本文本着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困境的梳理,从教师业务水平、教材把关和重视文学作品三个方面尝试突围。

1、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1.1文学的边缘化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学在当时的大学校园中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一大批热血沸腾、好学上进的青年选择去读文学名著,即使非中文系的学生也会手捧一本小说或文学理论,那时的校园中可谓是无人不读文学作品。但到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文学逐渐被边缘化,文学名著和文学理论在大学校园中变得无人问津,即使是中文系的多数同学也只会在考前背一背教科书、习题集,平时对文学专著则毫无热情。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表达出的正是这种喧嚣时代的精神失落,因为人们似乎一下还不能接受文学的边缘化,不能接受人文精神的下滑,但这一切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木已成舟。

1.2文论的平面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海德格尔、维特格斯坦、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哲学家纷纷举起消解本质主义、消解深度模式的大旗。所谓的本质主义也就是,它并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一种超越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的存在,坚持宏大叙事或元叙事,而后现代却正是解构元叙事的,这种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文学的原本深度、崇高被后现代的平面化、庸俗化了,大家不再将文学奉为经典,不再对文论顶礼膜拜,认为本质是不值得关心的,而是越来越关心平面化的知识,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他们以西方的这种先声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虽然有些盲目,但是毕竟影响到了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1.3教学的困境

文学理论与文学相比,更加抽象和艰涩,更加的玄妙,学生要接受则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同学在上课时也会开小差,根本不听老师在讲授什么,这就使得它具有了比文学更为复杂的困境原因。再者,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学校选择的教科书严重的脱离了时代脉搏,或者不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要么过于专业,要么不够深刻。此外,一些教师的上课方式相对的落伍,照本宣科或严肃刻板的教学,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得文学理论的教学陷入困顿之中。这些实际困境,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会更不愿意涉及文学理论,总之,文学理论的教学困境突破势在必行。

2、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突围

2.1教师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

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以解决困境通常为众多的老师所忽视。但教师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能使学生信服,学生将彻底失去听课的兴趣,一切的困境出路都将是空谈,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一个课件用了一年又一年,从不变动,严重落后于时代精神,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可多面的提高,既要博览群书,对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著作,比如像《诗学》,像《文心雕龙》等认真阅读,也要时刻关注到前沿的文学理论知识,不能让自己落伍。只有认真去阅读,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只有紧跟前沿信息,才能在给学生讲授时不慌乱。同时,教师一定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不要太过于古板,要适当的严肃,适当的幽默风趣,循循诱导,让学生在自然、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2.2教材遴选的把关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上课的凭据,教材的水平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质量。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虽然现在多数学校选择的都是新近一来的文学教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像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王一川主编的《西方文论史教程》等等,这两本教材,在体式上是不同的,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比较概论性的,而王一川的《西方文论教程》则相对有背景分析,个案分析、深度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局限于一本教材,像《文学理论教程》这类的书籍,可以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涵盖的形式、内容、风格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像《西方文论教程》这样的书,则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扩展性,能够增加学生的对于文学理论的兴趣爱好。此外像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则是一些融合古今中外的专题,使得学生能够对中西文论能够融会贯通,所以这些教材各有优长,在遴选教材时,一定要照顾到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只有好的教材做保障,学生在预习或复习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温故知新,教师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发挥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3重视文学作品,简化文学理论

以上的教师业务素质,以及教材的重视中,都涉及到学生兴趣的问题,只要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只有以上两个方面是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众所周知,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学理论是从文学作品中产生出来的,如叙述学和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没有文学作品的支撑,很多的文学理论是比较艰涩。教师在讲授某一专题时,可以给学生列出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相结合的扩展阅读篇目,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那么难以理解,而且在对文学作品的体会、领悟和分析中,随着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语言的直觉敏感力,篇章结构的把握力,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力的提升,会使得他们的将其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或在文学作品的品读中读出理论的味道,或是带着理论的思维去阅读文学作品,这样对于理论知识和文学作品的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在讲课中,穿插文学理论阐释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阐释,使得学生感受到文学理论的用处,不是毫无价值,而是却又其用的。

总之,要解决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困境,既需要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循循诱导,也需要学生在刻苦能力中培养起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只有如此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陶东风主编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第15篇

近代以来,印度文明在与西方不断碰撞接触的过程中,不但催生了印度民族主义意识,还促使一部分得风气之先的文化精英如泰戈尔与室利・奥罗宾多两位被视为印度比较文学先驱的大家,在东西文化大框架下进行自觉的文化比较,比较文学意识随之产生。印度独立以来,作为一门学科的比较文学不断向前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比较文学进入全新发展时期,印度学界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互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加之印度学者的英语优势,以及海外印度学者如加亚特里・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等人的独特声音,他们在当今国际比较文学界的声音不可忽视。可以说,印度是目前比较文学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印度声音在世界比较文学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笔者根据在印留学期间的访学和研究,在此就独立以来印度比较文学发展概况做一简介。

一、独立后比较文学发展的一般情况

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告独立。从此,印度比较文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49年,加尔各答大学聘请了R.哈克勒主讲比较文学。1956年,与加尔各答大学同处一城的贾达瓦普尔大学设立比较文学系。比较文学正式成为印度大学里的一门独立课程。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由提尔亚德教授主讲比较文学,还聘请了两位美国的比较文学教授。该系1958至1959年共招生25人。该系教学大纲规定,本科生三年内必须学习梵语和法语或德语或孟加拉语,并学习印度文学史与西方文学史。硕士生还需进行专题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同时攻读美学,并研究各国文学之间的影响关系。1961年,《贾达瓦普尔比较文学杂志》(Jadavpur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创刊,到2005年为止,共出版年刊42期。该杂志主要涉及比较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问题,同时也介绍欧美等地比较文学发展的近况。该系还定期举办比较文学专题讲座。不过,该系的设立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印度比较文学界的元老S.K.达斯先生曾回忆道,当比较文学系首次在印度落地生根时,许多人皱起眉头,更多的人则质疑其学术地位的合理性。①但无论如何,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的设立是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桩盛事。(2005年8月19日,笔者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访问该系的学者,同该系退休教授、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阿米亚・德夫先生、现任系主任I.钱德教授和该系教师S.C.达斯古普塔女士进行了学术对话。据了解,2005年该系招收45人攻读学士学位,60人攻读硕士学位,25人攻读博士学位。该系目前有12位教师,其中女教师5人。该系主要教学以下课程,如印度文学、欧洲文学、梵语诗学、民间文学、佛教及耆那教文学,还有关于不同国家文学如加拿大文学等的“区域研究”。)

进入70年代,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稳步发展。1977年,德里大学沙拉万学院英语系组织了一次比较文学专题讨论会。这是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学术讨论会,与会者初步酝酿成立印度比较文学学会。1979年,印度南方的马德拉斯(今金奈)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院,该院于翌年出版了系列讲座文集《比较文学》。

1980年,德里大学成立了比较印度文学学会(Com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 Association)。风格独特的“比较印度文学”即印度不同语言文学的比较研究开始进行。比较印度文学学会于1984年举办了首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1983年,印度全国比较文学学会(Indian National ComparativeLiterature Association)正式诞生,同年:在贾达瓦普尔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984年,印度南方喀拉拉邦首府特里凡得琅成立比较文学学会。1985年,泰米尔纳杜邦的马杜赖成立达罗毗荼比较文学协会。1987年,印度北方西姆拉的印度高级研究学院组织召开了为期一周的国际比较文学讨论会。中国学者乐黛云先生向大会提交论文《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两年后出版会议论文集《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1988年,比较印度文学学会与印度全国比较文学学会携手成立印度比较文学学会(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eiation of India,简称CLAI),学会诞生地是海德拉巴。这一历史性事件宣告印度比较文学已走过乍暖还寒的春季和阴晴不定的夏季,来到属于收获的秋季。

值得注意的是,在80年代里,印度比较文学界进行了大量的学科理论探讨,出版了一批相关专著,如前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阿米亚・德夫的《印度比较文学观念》(1984)、N.D.森的《比较文学论文选》(1985)、S。马宗达的《印度视野中的比较文学/(1987)等。一些学者如阿米亚・德夫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比较文学印度学派”的口号,以与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抗衡:“25年前,艾金伯勒在辩论比较文学法国学派的文学性时说过:‘比较不是理由’。或许在比较文学印度学派即将诞生之际,我们应该提出一个口号:‘比较正是理由’。因为,我们的主张是,在一个多语种国家,特别是在一个既为多语种又属第三世界的国家,文学研究必然是以比较方式而展开。”①印度学者关于比较文学的探讨,某种程度上为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比较文学印度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进入90年代以后,印度比较文学发展的一个新动向是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这显示印度比较文学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1990年,印度比较文学学会在喀拉拉邦的圣雄甘地大学举行了两个学会合并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次年,按照1860年印度学会注册法案,印度比较文学学会正式注册为全印学术团体,其地位得到法律形式的承认。1993年,印度比较文学学会在德里大学举办了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同年,古吉拉特邦苏拉特市的南古吉拉特大学成立了印度历史上迄今为止第二个比较文学系。该系有三名教员,系主任是阿斯文・德赛教授。笔者2005年7月访问该系时了解到,该系的最大特色主要是进行印度不同语言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该系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也多与此相关。该系只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1994年,喀拉拉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中心。1996年,在安得拉邦海德拉巴的泰卢固大学举行了第三次全国比较文学会议。此后,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开始固定为两年召开一次。1999年、2001年、2003年、2005年分别在德里大学艺术与

商业学院、喀拉那大学、迈索尔印度语言中央研究学院和南古吉拉特大学比较文学系举办了第四、五、六、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几乎每届都有国外学者参加,反映了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的开放性,也体现了世界学术界对于印度比较文学研究的高度重视。总体而言,90年代以来的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势头良好,呈现出兴旺景象。据了解,印度现在已有十多个比较文学研究中心,除贾达瓦普尔大学和南古吉拉特大学设立单独的比较文学系外,还有相当一些大学的英语系、印地语系等教学机构也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培养比较文学专业的人才。

下面分别就近年举行的第六届和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做一简介。2003年在迈索尔举行的第六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实际上也是一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与会者中有欧阳桢和来自西方的D.菲格拉和A.洛佩斯等人。会议主题是:Lin-guistics Hegemony and Identity(语言霸权与身份认同),子议题分别是霸权与翻译、英语霸权与印度语言、文化身份与语言、诗学传统与区域身份、全球化、移民、政治与阐释学、风格与性别等等。2005年3月在南古吉拉特大学举行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该次会议主题是:Poetics of the Margins:Reinventing Comparative Literature(边缘诗学:重构比较文学)。子议题分别是:文化身份与文学,全球化与特殊性,杂糅文学;移居与流亡,流散文学,殖民与后殖民范式,中心与边缘质疑,女性写作与属下研究,翻译,部落文学;霸权的威胁,古吉拉特文化身份,古吉拉特部落文学,等等。从这两届会议来看,除了保持传统的印度自身文学比较研究外,印度比较文学研究关注的焦点紧跟世界比较文流。第七届会议出版的纪念文集《交流》,将1906年泰戈尔发表的关于比较文学的演讲列为印度比较文学发展史重大事件的第一项,将室利・奥罗宾多1920年发表的系列论文《印度文学》列为第三项。

由于英语的优势,印度学者融入世界比较文学圈是非常得心应手的事情。近年来,热衷比较文学研究的印度学者积极参与国际对话。例如,2004年8月,第十七届国际比较文学会议在香港举行,印度比较文学学会派出9人代表团参加,其中有德里大学的C.莫汉(此次会议上被选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南古吉拉特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A.德赛、贾达瓦普尔大学比较文学系教授S.C.达斯古普塔博士等人。

二、“比较印度文学”简介

在印度,单就语言而论,其地位重要且拥有自己文学的至少在20种以上。因此,印度学者认为,印度文学既是单数(一元)也是复数(多元)。如S.K.达斯便以“Indian literatures”和“Indian litera―ture”两个并列术语来指称“印度文学”。①印度不同语言文学的内部比较研究(印度学者所谓的“Com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即“比较印度文学”)正是在这种单数与复数印度文学并存的基础上产生的。所谓“比较印度文学”,是指印度内部不同语言文学如印地语文学、孟加拉语文学、泰米尔语文学、古吉拉特语文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从时间上来看,20世纪70年代属于印度不同语言文学比较研究的形成期。

1974.年,印度大学基金委员会接受R.K.达斯古普塔的建议,在德里大学现代语言系开设“比较印度文学”硕士课程,后又变更为级别稍高的哲学硕士课程。1976年,纳根德拉教授在德里大学组织了一场比较印度文学学术讨论会,次年出版论文集。1980年,比较印度文学学会在德里大学宣告成立,它于1984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学术会议。1988年,比较印度文学学会并入新成立的印度比较文学学会中,从此它以新的面貌继续着自己的使命。1992年,南古吉拉特大学成立比较文学系,该系教师主要擅长印度内部文学比较。2003年印度比较文学学会会议上,A.K.莫哈巴特拉博士在第一场专题讲演中演讲的内容便是有关奥里雅语、印地语和孟加拉语文学中的语言身份认同问题。2005年3月第七届印度比较文学会议上,关于比较印度文学研究的论文有增无减。

就比较印度文学的代表性著作而言,可以略举几例。1984年,由K.M.乔治主编策划的大部头著作《比较印度文学》第一卷出版,次年出版第二卷。1991年和1995年,S.K.达斯先后出版《印度文学史》第一、二卷。1992年,I.N.乔杜里出版《比较印度文学:几种视角》,对印度性等与比较印度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做了分析。近年来,比较印度文学研究的专著不断涌现。

比较印度文学研究的大力提倡者阿米亚・德夫认为:“正是S.K.达斯提出这样一种观点,比较印度文学可以提供一种必要的方法,使文学研究以印度视角而展开。”②S.K.达斯在《为何比较印度文学》一文中为比较印度文学寻找学理依据。他认为:“我们的比较文学必须成为比较印度文学,因为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够成为我们文学研究的基础。”他说,多语言是印度社会和文学的一个事实。印度文学史即为一部多语种文学史。其次,印度属于第三世界,这一事实提醒印度学界,不能轻易取法西方比较文学,因为:“为了使印度文学规避这些心理限制,我们必须从内部考察自己的文学,从而使我们不带偏见地观察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学。”S.K.达斯向印度学界说明:“我们不是从比较文学走向比较印度文学,而是从比较印度文学走向比较文学。”①2005年8月,阿米亚・德夫先生在接受笔者访问时说,比较印度文学是真正的比较文学。它对于研究互有关联的印度不同语言文学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因为印度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学。他认为:“比较印度文学是比较文学印度学派的重要特征之一。”②S.C.达斯古普塔女士则认为,应以“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India”的名称来取代“Corn―parative Indian literature”。因为前者既注重印度区域文学之间的比较,又关注印度与国外文学的比较。这表明了部分印度学者对于比较印度文学内涵的进一步思考。

S.K.达斯为比较印度文学正名的诚心可鉴,但若按照目前比较文学中国学派提倡的跨文明研究标准来衡量,它至少要在跨文化和跨国界上栽两个学术跟斗。实际上,多语言和第三世界语境只是印度学者自说自话,比较印度文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所谓的“Indianness”(印度性),为多语言、多宗教、多人种、社会问题复杂的印度寻找文化纽带,从而促进全印人民的凝聚。

印度学者认为,印度文学存在一种“泛印度意识”。尽管印度文学是由不同语言创作的,但其间的“泛印度意识”清晰可辨。这种意识暗示了一种

内在的印度性:“这种泛印度意识来自于某些原型观念,这些观念是印度文化、历史和思想的产物。”③还有学者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是印度文学体现的差异性,最难明白的是它的一致性,这是一种内在和观念的东西……我们的问题是十五种或更多的语言怎么能够创造一种文学?我们怎么适应语言的复杂性与文学的单一性?”该学者认为,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印度这样一个多语种国家的文学的民族性定位:“印度性体现在这个国家的多种文学中。”④D.S.米什拉先生告诉笔者:“我不认为印度比较文学仅仅比较印度区域文学。因此,马拉提文学和印地语文学的比较不是地道的比较文学,但是这种比较却是眼下发现印度性的一种必要手段。因为这毕竟是印度。”⑤在这种借比较研究寻找印度性的过程中,比较印度文学研究的目的一目了然。

凭心而论,比较印度文学研究对于当今世界程度不同地与印度有同样语言和社会问题的国家而言,不失其借鉴意义。例如,中国文学除了汉族文学外,还存在藏族文学、蒙古族文学等少数民族文学。如果将这些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或者在少数民族文学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将会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使我们更好地书写一部完整的多民族中国文学史。当然,这种借鉴只能是一定的方法论借鉴,不能将之上升到与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同等的水平。毕竟,这种内部文学比较的局限性非常明显。

三、梵语诗学批评简介

独立以来,印度学者在印度诗学与西方诗学比较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在这种深层比较中,印度学者获得了一种文化自信。M.S.库斯瓦哈指出:“如果在亚里士多德的火炬光焰照耀下能够发现印度古典文学的价值的话,为何不可按照《舞论》和《韵光》的标准来阐释斯宾塞、肖伯纳、艾略特、尤金・奥尼尔或华莱士・斯蒂文森?”⑥一些学者认为,古典梵语诗学与西方现代诗学一样,皆具现代运用价值,二者可以互补,前者可以解决后者力所不逮的问题。这就涉及当代印度部分学者大力提倡的具有跨文明性质的梵语诗学批评。它是指以梵语诗学原理如味论、韵论、庄严论、曲语论、合适论等分析鉴赏西方与东方文学。

1991年,由印度文学院与迈索尔韵光文学标准中心联合主办了一次历史性的学术讨论会,主题为“East West Poetics at Work”(运作中的东西方诗学),体现了印度学者化古典为实用的清晰思路。I.N.乔杜里在开幕式致词中呼吁印度学界重建文学评论标准,以利西方读者以恰当方式欣赏印度文学。这次会议是梵语诗学批评发展道路上的一件大事。与会者来自印度各地。他们提交的论文多是以梵语诗学为工具分析阐释印度与西方的文学作品。自此,梵语诗学批评在印度学界不断展开。

1997年,印度学者P.帕特纳克出版了新著《美学中的味:味论之于现代西方文学的运用》。该书分别利用梵语诗学味论中的九种味(味、滑稽味、悲悯味、英勇味、暴戾味、奇异味、恐惧味、厌恶味和平静味)批评西方文学,偶尔也涉及中日印文学。作者认为,在一个理论正变得越来越技术化的学术世界里,干巴无味而又错综复杂的辩论正困扰着现代文论家。幸运的是,“味论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明白易解。”运用味论评价当代作品,肯定会遇上一些困难。但理论是活生生的,它会在成长变化中适应时代的需要。作者说:“希望味论这一宝贵理论能被现代论者继续采用,以使古老传统长存于世。”①

2004年,S.K.沙尔马教授出版新作《恭多迦的曲语论在英语诗歌鉴赏中的运用》。沙尔马利用曲语论体系,对英国诗人雪莱、拜伦、济慈、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等人的诗歌进行阐释。该书比前述那本运用味论进行梵语诗学批评的著作更见功力,也更具梵语诗学批评的示范价值。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印度梵语诗学批评已成一定气候,但其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梵语诗学必须进行自身的现代转化。单就味论而言,九种味的处理太过简单化,不能完全包容现代作品。用味论阐释西方作品可能导致削足适履的结局。因此,在运用于评论之前,对味的概念必须进行修正。②

梵语诗学批评在目前印度学术界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它的发展前景怎样,人们将拭目以待。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