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中学生管理论文范文

中学生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学生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学生管理论文

第1篇

良好的校企合作,能够促进技工学校加强“产学研”工作的开展。技工教育必须要积极的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在以前,技校要想将这三方面进行结合相当的困难。技工学校在开发项目时如果想要有较强的针对性,那么就必须要有相应行业的企业进行支持,因为只有在这个行业中的企业才对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有最新的资料。通过校企合作不仅仅是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具体的项目情况,而学校还能够反过来通过各种科研课题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学校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而更加有效的吸引学生就读。

二、校企合作有助于解决技工学校学生管理难的问题

技工学校学生管理难一直都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校企合作为技工学校的学生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途径,能够对技工学校学生管理难的问题进行改善。

校企合作主要有订定单培养、松散型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订单主动权在企业的手中,对于具体的学校、培养的人数与规格以及最后的考核和录用等,主动权都在企业手中。这就不仅仅是对学校的学生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自己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能够让学生加强自律,减轻学校的管理负担。

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能够让学生在就职前就可以拥有良好的职业意识,能够让他们通过实习拥有一定的顶岗生产能力。通过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接受企业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的管理,使得他们的适应能力增强,并且在具体的生产岗位上还有相应的师傅进行指导,能够让他们学习到学校中学不到的具体生产知识。在企业的实习过程中能够与企业的一线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对企业中的严格生产纪律和严格的技术要求都能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就能够有效的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改善自己的工作态度,进而能够对学校和企业的管理产生认同感,方便学校管理。

三、校企合作有助于完善就业指导,解决就业难问题

校企合作能够有效的完善技工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学生的就业有更多的帮助。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如果仅仅是通过各种教材,而没有加入各种鲜活的择业与就业事例,那么不仅仅是让学生对就业指导缺乏兴趣,同时也会让就业指导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就业指导中加入企业的指导,不仅仅能够增加各种事例,同时还能够使得就业指导的目的性更强。通过企业的指导能够让学生明确的认识到想要就业自身应该准备些什么,让学生能够从各方面都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进而提高就业的机会。

第2篇

1.年龄小,独立生活与自律意识差

根据数据显示,技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有的还未满14岁,初中都未毕业,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技校。由于他们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对是非无正确的判断能力、染有一些社会气息、抱着混大的意识,导致了管理的难度。在学习中,任着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学习习惯差。

2.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目标

有些学生并不是很清楚职业技术差异与普通初等教育之间的差异。根据调查,技校学生55%因为未考起高中或初中未毕业,18%以为未考起大学或高中为毕业,17%学生失学在家未就业,10%学生出外打个工。因此,他们的文化基础各不相同,缺乏信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3.受社会家庭因素影响,产生自卑心理,心理疏导难度大

中国是非常重视学历教育的,因此技校学生会存在一定自卑心理。大多数学生家庭情况不是很好,导致学生在学业上迷茫。部分学生,在家庭中缺少关爱,心理困惑较多,无法疏解[2]。还有的学生因为生活在离异、单亲、重组家庭中影响下,并且有处在青春期,学生就无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把教育孩子的担子交给婆婆、爷爷或者外婆、外公,老年人对孩子过分溺爱,使学生独立生活性差,依赖性强。

二、提升技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更新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创新技校学生的管理,主要是转变以往的旧观念,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法,把管理变为服务[3]。首先,要树立正确观念与服务意识,传统的管理方法就是让学生严格规范管理,各司其职扮演着自己的管理责任,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情绪反感。要以学生利益为主,了解学生需求,尽可能找到满足学生、老师、学校的的管理体系。针对学生的处分,必须要有正当程序、证据充分、有明确的依据、得当的处分,学生有对学校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才能维护学生的权益。

2. 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要想让管理更好,就要学生很好的配合,在工作中积极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管理的客体,还要让学生参与其中,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的从属与被动地位,这样就可以消除学生的而别管理的逆反心理。

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由于种种来自家庭与社会的原因,技校的学生会产生一些信心低落,厌学情绪。因此,要帮助学生认真看待自我评价,恢复自尊与信心。管理人员要多关心学生,在精神上给予支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亮点,不良习惯要加以改正,让学生学会扬长避短。创造合适的条件,多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尽力办好每一件事,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活动,让师生和谐相处,展现自我,提高抗挫折能力。

4.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技校学习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阶段。由于技校学生文化的差异,给指导老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总会影响课堂纪律。老师要让学生知道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的重要性。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文化水平,制定出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每堂课的教学知识,使学生能更好的吸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定期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耐心督促学生完成作业,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在技能方面,要多加练习。

5.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技校学生受文化程度的影响,阅读能力也有所差异。在学习中都包含了“写作”、“阅读”以及“口语交流”、“综合学习”四个主要的教学板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4]。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增加知识面,扩展语言词汇,提高了思维能力。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需要联系到自己的实际情况,用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进行合理的创意,思维得到启迪,培养学生善于想象、敢于想象、细细品味的良好习惯。要加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扭转学生叛逆的心态。

6.培养学生生活独立能力,促进良好的生活秩序和学习氛围

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才会使学习环境得到改善。老师在学生管理中,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时常到寝室指导整理内务,让学生独立打点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物品,这样可以养成学生独立的良好习惯。规范寝室管理制度,对各个寝室进行检查,并在每一个月评选出寝室之星,给予表扬与嘉奖,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独立生活的自主性,便于管理工作。

7.运用正确激励方法如果一个学生以前调皮捣蛋,上课学习不认真,行为习惯又差,经过了老师关心与劝解,改善了点滴不良习惯,老师应该给予表扬与嘉奖,让大家学习,对他的行为得到肯定,他就

会再接再厉,收到了更好的效果。激励措施一定要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是嘉奖还是惩罚,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方法。比如说,学校或班级中出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上课纪律习惯不是很好,老师上面说,学生在下面说,严重影响了其它学习的学生和校风。多表扬守纪律的学生,严格批评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可以开展一些主题活动达到遵守校纪校规的局面。因此,在管理中,不仅要坚持原则,也要要灵活运用,只要做到正确的大力表扬,错误的行为及时纠正,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降低管理难度。

8.和谐师生关系,关注学生情绪

第3篇

从制度责任观念到过程互动观念,为以人为本、以管理育人创造条件。英国思想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过程之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维度中,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个维度。生活和实践是教育的唯一源泉,教育要提供对生活的一种理解,最根本的是应提供一种“对现在的理解”。在过程教育中要实现教育的整合,把握教育的节奏,启迪学生的智慧。管理的基础是制度,它需要一整套的责任机制作保障,管理的实施条件是责任制度。在目标明确、制度合理、分工协作、责权清晰的管理基础上,在过程中体现主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平等协商,学生管理事务决策、议事规则、办事程序等经过成员协商约定,成员的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创造良好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管理育人环境。新时期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社会管理理念。高校在学生管理中,要针对学生实际,重在过程,体现互动,在动态中让学生感受、体验和生成,为成才素质教育创造过程教育条件,实现管理育人功能。

二、成才素质教育中学生管理方法的更新

(1)坚持依法治校,探索契约化管理模式,培养竞争、规则、正义、契约意识,是成才素质教育中管理育人的基础。坚持依法治校,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关键在于通过依法治校的环境培养教育对象的法制信仰、诚信正义、公平竞争、规则和契约精神等素质。坚持依法治校的基础应首先树立法治理念,学生管理工作要有合法依据、合法授权,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要合乎情理。坚持依法治校的前提在于制度设计及规则教育,制度设计一定要符合正当目的和导向,实际上这样的制度规定要符合制度本身所体现的理性、公平和正义,在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不仅仅是这样的制度规定,更要理解到为什么是这样的制度规定,理解到本身就应该是这样的规定,让制度的内涵和精神深入学生。学生始终坚持依法治校的探索,通过学籍管理、奖惩制度、自律协议、各种承诺书等方式将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按照主体间性哲学理论,学生管理工作可探索契约化管理模式,将学生管理中所涉及的学业、纪律、安全、后勤服务等要素写入合同,这不仅体现主体之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可是学生管理对象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很难使学生管理工作在契约的开始就概括所有情况,采取完全的行动对策,一些不确定因素需要事后救济,因此按照不完全合同理论,学生管理需要管理者拥有剩余控制权,以便在那些未被初始合同规定的或然事件出现时做出相应的决策。

(2)实施柔性管理,优化程序设计,增强工作说理性是成才素质教育中管理育人的关键。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它强调依据人们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采用非强制方式,对人们产生潜在说服力,从而将组织意志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柔性管理是高校“以人为本”学生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学生教育管理要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为己任,应用教育和引导方法,通过与学生平等互信、真诚交流和情感激励等来将管理的目标、外在的规定内化,让学生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参与选择、参与创作、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参与共建,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激励作用,遵循无为而治原则,将“以制度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变为“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学生教育管理,要优化程序,彰显程序价值,要尽到告知义务和合理注意义务,在应当预见或可能预见的基础上,要告知和合理注意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如学校学生管理中的公示制度、谈话制度、调查制度、申诉制度、特殊学生备案制度、人生规划课程以及有的学院采取的诫勉制度,实施学业纪律预警机制,这些方法为学生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家长联系制度、辅导员助理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校外导师制度等方式,为管理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注意工作的说理性,通过说理让学生产生尊重、增强信任、主动思考、主动选择,通过桥梁性语言,实现思想的交流融合,从而影响学生的行为。在处理学生个案时,更要体现说理性中优势谈判技巧,以达到双赢的结果。

(3)构建学生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是成才素质教育中管理育人的有效方法。在管理育人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着学生心理和权利两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权利意识,这是成才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学校心理健康网络体系的完善、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的建立和各种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管理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会有不同的诉求,会产生不同的矛盾,如何在各种利益博弈的基础上实现利益整合和权益保障,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为此,可通过学生提案制度、听证制度等方式表达学生诉求。通过建立多元纠纷处理机制和危机管理机制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关系,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纠纷处理和权益保障主体不应该局限在学校和学生双方,可尝试与学生第三方组织、家长第三方组织、社会第三方组织对接,弱化现有当事人地位,增强当事人对第三方的可接受性,有利于事件处理的高效、公正和认同感。基于此,可尝试地方政府教育协助制度、家长联席会议制度、师生第三方点评制度、设立教育调解中心等方式,建立开放式的管理育人参与机制。

(4)发挥群体效应,丰富管理载体,充实管理内容,创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平台,是成才素质教育中管理育人的核心。学生管理的对象往往有很多群体,不仅有正式组织,也有大量的非正式组织,各种群体通过活动对群体成员产生吸引力、内聚力和影响力,其往往具有榜样、导向和协调作用。因此,管理育人一定要加强载体研究,充实管理育人内容,打造管理育人平台。班级建设作为学生管理中的一个共性群体,加强班级建设是学生管理群体建设的基础。围绕成才素质教育专业文化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应当大力开展各种个性群体建设,如学校开展的国防生活动月、气象防灾减灾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活动月、学科及专业竞赛、艺术节、体育节以及党员论坛、阳光论坛、各种主题实践等活动,为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影响越来越广,内涵越来越深,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通过管理育人的平台和载体建设,制定学生成才素质教育大纲,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新路径。

第4篇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情况分析

1、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萎缩,招生连续滑坡

普通高中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逐渐放低了对学生的分数要求,从侧面也造成了中等职业院校以及技工学校的生源不断缩小,学生质量有所下降。因此,学校在进行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就增加了难度,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直接影响就业。就业情况的不乐观又反作用于学校,致使愿意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减少。

2、“零门槛”入学带来学生群体素质的整体下滑

职业教育,原本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来适应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属于优势群体的教育。但是,随着观念的改变,多数父母以及学生都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职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面对生源的不断减少,部分中等职业院校为吸引生源,甚至“零门槛”入学。这样一来,学生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很多学生在中考中失利后,就来参加职业教育,不仅在学习方面潜力有限,还在日常生活、思想品德、行为举止等各个方面表现不良。

二、中职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习行为方面的偏差

从学习行为方面来看,学生在整体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有很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专业课学习又缺乏兴趣,上课听不懂,下课不用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课下与老师缺乏沟通;不善于总结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纪律观念薄弱等。这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工作。

2、人际交往方面的偏差

从人际交往方面来看,中职生一般处于青春期的年龄段中,在生理、心理上不成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诱惑,表现出一定的迷茫和困惑;很多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一直受到不公平待遇,又由于自身性格、成长环境等因素,极度希望得到他人赞赏,常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流中急于表现自己,不注重方式方法,矛盾冲突不断。这些都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对中职学生管理创新的实践探索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者来说,在不断加强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各项劳动技能的力度外,更应该投入大量精力在矫正学生的行为问题上,这样做,才能为社会提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结合笔者自身的工作经验,学校可在管理创新以下几方面作出改善:

(一)敢于接纳和真诚对待学生的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学生的产生,究其原因,不仅受到不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研究如何把问题行为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有用之才,才是我们教育者不断追求的教育境界。本来,问题行为学生在心理上就十分脆弱,常常郁结于心,就常借助不良的行为得到宣泄。对待问题行为学生,切不可急功近利,一定要认认真,循序渐进。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找机会和时间去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个人经历、家庭情况,关心学生;和家长保持定时联系,常与家长分享学生的进步;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找到人生定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情感,使他们感受到自身的尊严;以身作则,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起来。

(二)把握社会主流,减少消极影响,引导正确思维。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认知上的局限性,在看待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各种事情时,不能够准确的把握社会想象的实质,常常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如很容易将一些非本质、非主流的社会现象当作社会的本质和主流,然后进行效仿。由此,教育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社会中存在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归类,在日常讲课中穿插案例分析,明确对错,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现象,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从而自觉地抵制社会对于自身的不良影响。

(三)优化育人环境、营造和谐积极的校园环境。

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要想消减校园不良环境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应对:

第一,开展各项文体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开展运动会,演讲比赛,智力大比拼等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自我风采,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逐渐形成积极进取的校园学风。

第二,发挥团委、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组织和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不拉帮结派形成小团体。

第5篇

首先是中职生生源状况。中职生普遍是初中毕业的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中职学习。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普遍较差,严重影响中职学生持续教育和发展。其次是中职生家庭状况。学生家庭情况复杂,且大部分父母教育孩子缺乏有效方法,家庭条件好的过度溺爱,差的过度自卑,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后是中职生现实状况。中职生正处于成长叛逆期,管理上难度较大,需要得到更多关怀。中职生自我定位和认知,对社会发展认知不够全面,在解决问题上方式方法失当,导致中职生总是层出不穷的出问题。

二、中职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

1.学校方面。近年来,随着公办职业院校的升格,私立院校才得以大规模兴办。在管理上,公办院校更重视高职生管理,忽视中职生管理,给中职生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私立中职院校由于以盈利为目的,学生管理人力严重不足,强调以学代管、以工代管,轻视学生管理,对学生管理方式方法研究较少,不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学生成长。2.家庭方面。学生家庭复杂,离异、单亲、留守儿童较多,送学生到中职院校学习只想着能混口饭吃,有的父母甚至只想给孩子找个安身的地方,对学生的关心和重视根本不够。3.社会方面。多数人认为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狭窄,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生除了能找到专业相关职业外,一样可以通过读书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二)方法滞后

中职教育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20年间,存在发展缓慢、重视较少、人员断层等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学校的管理趋向传统思维,强调严格管理下才能出人才的理念,培养的学生必须无条件地遵守教师规定,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三)评价单一

一直以来,传统教育都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机制,对个性突出的学生比较轻视。而职业教育的考核除理论成绩外,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院校培养着走向社会、岗位的一线员工,一个不善于与人交流,不善表达,不与人合作的员工是不会受到企业和社会欢迎的。

三、强化中职学生管理的策略

第6篇

对中间学生的管理更容易见效。由于优等生学习成绩好,参加各项活动也经常获奖,所以老师们都很喜欢。提起班上的优等生,老师们一般都是如数家珍。而对于平时在学校经常惹事,不好好学习的后进生,由于老师平时会把精力集中在整治后进生身上,无形中后进生受老师的关注程度也很高。于是就会造成老师们对优等生的表扬“锦上添花”,对后进生遇到的困难“雪中送炭”,往往对中间学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这样会严重伤害中间学生敏感的自尊心,进而挫伤中间学生学习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2改善中间学生管理的方式

①树立对中间学生正确的评价模式。受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一般辅导员在被优生和后进生吸引大部分注意力的时候,旁边默默无闻的中等学生就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被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下,他们中的大部分就默默地从沉默变成了沉没。高校辅导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间学生,同时也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充分调动中间学生的积极性,让中间学生在表扬中不断进步。同时老师也应该给予中等学生与优等生一样的关爱,“有教无类”,老师应该鼓励中间学生主动亮出自己,或许老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问候,一个微笑都会给予中间学生莫大的动力。

②及时把握关键时间节点。中间学生通常是因为学习成绩一般不受老师重视,没有表现机会进而自暴自弃,忽略自身的优点和特长,缺乏自信心,失去上进心的学生。所以在中间学生取得成绩时辅导员应该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进步,充分的肯定他的成绩,这对于不经常受表扬的中间学生来讲是很大的肯定,也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荣誉感。同时对中间学生的表扬也会给后进生们带来希望,使后进生觉得受表扬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遥不可及,在无形中对后进生也是一种鼓励。

③给中间学生提供展示机会。中间学生虽然在学习上与优等生相比会有一些差距,这主要是因为中间学生学不得法造成的后果,所以不能就此否认此类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势。辅导员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发掘中间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抓住学生与生俱来的表现欲望,给他们提供适合的展示平台,在取得成绩时不仅可以得到老师跟同学的肯定,也使中间学生取得成就感,消除心理障碍,重新树立信心。中间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且及时进行正强化,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

④进行针对性家访。辅导员在进行家访时一般会重点安排对优秀学生和后进生的家访,中间学生则很少会被关注到。所以辅导员在家访安排上扩大中间学生家访比重。在家访内容上应该将中间学生在校变现比较好的一面尽量多的反馈给家长,同时也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老师眼里其实是属于还不错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肯定会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使得学生无形中给自己施加压力,逼迫自己在学校争取到更好的表现。

3结语

第7篇

作为从事项目管理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笔者发现,以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项目管理的教学,教学效果相当不理想,因此一般项目管理教学都采用“案例+分析案例+理论教学”的方式来进行。然而这其中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

1.1书本中,课件中,教学中出现的案例一般都是针对性较强,专业性较强的实例,而学生们在学习项目管理

这门课时往往不具备与之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同时由于案例涉及到的专业类型也比较多,如一个经管专业的学生在遇到一个土建项目的管理案例时也会由于专业内容方面的欠缺而缺乏兴趣或理解困难。

1.2虽然大学生将来必将走向社会

但从现在来看,大学也不完全是社会,对于某些案例,学生在理解时会不自觉产生一种距离感,觉得不切近生活,不容易接受,比如在授课过程中讲授一个大型水利项目或一个大型IPO(首次公开募股)项目会使学生们兴趣不大,理解也有难度。

1.3理论难以联系实际,学生在课后实际生活学习中

很难主动将课堂上的知识联系起来,遇到问题,仍然保持原来的思维,使得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不容易实现。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们的项目管理意识和思维。

2培养项目管理意识和思维的实施和运用

笔者根据教学经历和思考,将其实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缩小案例范围,鼓励同学们寻找生活中的“项目”

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项目管理课程中的很多案例使得同学们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课程中的项目案例大多由学生们自己观察,寻找后提供。同时在课堂中注重理论在学生们实际生活学习的体现,培养同学们的项目管理意识和思维,即生活中“项目无处不在”,同时“有项目就有项目管理”的思维。

2.2注重案例讨论,让同学们把自己当成“项目经理”,相互成为“客户”

针对生活中,学习中的“项目”,让每个学生成为这些“项目”的“项目经理”,而互相又是这些“项目”的“客户”,即“客户”对“项目经理”不断提出新的要求,“项目经理”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对于项目的质量,成本等多方面不断加强管理。而老师更多的时候只是充当一个“咨询者”的作用(对学生们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和疑问给予解答或对客户提出的要求的解决给予建议和帮助)。如一个学生小组拟开展一个勤工俭学的项目,其他学生针对项目的内容,从“客户”的角度对项目的成员结构、时间安排、勤工俭学内容、资金来源和运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同时提出自己的要求和疑问“,项目经理”根据客户的要求不断加强对这个小组项目的管理,使之精益求精。这样就使得学生们在课余这种项目管理的意识和思维也在不断强化。

2.3大小项目相结合,注重以小见大

在学生们对于生活学习周围的项目进行管理之余,教学中也不断引入一些国内外的大型项目,引导同学们发现这些项目与生活中的一些项目的共同特点,尝试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进行管理。

2.4培养项目管理意识和思维的实际应用

笔者所教班级中有一个小组在课余承担了学院一次大型节日晚会的组织工作,学生们运用项目管理的思维对这次节日晚会进行组织,不但效果令人满意,同时还避免了学生工作中很多不容易处理的问题。

3影响项目管理教学中项目管理意识和思维培养的因素分析

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和思维容易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3.1学生素质

由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具备:项目管理特有的知识,一般管理的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使得这门课本身对学生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这门课要求学生在平时多思考,积极参与项目的发现和管理,所以这门课的课堂内容和案例内容必须适度适量,同时注意“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学生们的这种意识和思维。

3.2课程设置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也对这门课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很高要求,不合理的开课时间可能会影响学生们对这门课的认知和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项目管理在中国发展的时间较短,很多学校项目管理这门课的学时都较短,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项目管理思维和意识。

3.3教师能力

由于在教学中,对于生活中“项目”的管理,教师作为“咨询者”需要为“项目经理”提供帮助,而如果教师能力有限即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亦无法解决项目小组遇到的问题。影响课程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培养这种思维和意识。

4结语

第8篇

1.学生档案信息应该具有丰富性

学生的档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方便性,能在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信息,也能反映学生在学校期间的成长过程和情况。以前,我们收集到学生的基本信息就是静态的信息,根本不能反映学生受教育后的素质水平发生怎样的变化,实用性不高。如果能从实用性角度收集学生档案的信息,就会创新传统档案管理方式,使学生档案里的内容更丰富。

2.学生信息档案信息应该表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所谓具有多样性,就是使用多种数据真实反映出学生的成长基本情况。目前,我国已经有比较完备的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记载学生相关的静态信息和数据,同时能拓展记载学生成长信息基本情况,更加方便。我们必须使用影像记录等有效手段,将学生多方面成长信息同时记载和记录,这样不但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够实现自身价值,对于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和展现教学水平都起着促进作用。

3.学生档案信息服务应该具有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就是需要使用现代档案管理方式,重新进行审理档案管理规定内容,实现档案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既要有利于学生发展,又要在不损害学生权益信息提取的同时,做到灵活利用,真正达到服务学生和服务社会的目的。

二、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创新措施

1.做好原始材料档案管理工作

不管是企业人事管理还是学生档案管理,都应该遵守档案管理条例,从无到有和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程序。从形成来说,基本都是从最初的建立和逐渐收集信息最终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从管理来说,随着信息资料不断丰富和管理细节增加等,整体工作量随之增加。做好最初的材料收集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中职学校学生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档案资料在学生就业中具有特殊作用,我们需要改变以前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再整理档案的管理方式,从学生进入学校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建档工作,以免因临时需要却大费周章寻找,造成学生信息基本情况不完备和不准确等情况。在档案流转的整个程序中,应该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保证学生档案资料具有完整性。在档案材料收集和整体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学生的最新情况,及时收集各部门有关学生的最新动态,有关学生的入党和奖惩情况等重要信息,做到及时归档,使学生档案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且保证学生档案保持最新状态,真正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3.实现网络化档案管理

当前,我国一直在追求无纸化办公,当然无纸化办公应该进入到学生档案管理中。各学校应该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利用档案数字化管理学生档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关档案网站或者网页,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等情况,在网络上实现归档和检查,保障档案信息的唯一性和准确性,防止因同名同姓等情况造成档案信息混乱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该规范管理学生档案中的最初材料的内容、形式、格式等要求,利用当前先进设备和技术,将每届学生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建立学生档案管理数据库,使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相结合,综合管理学生档案。

4.构建档案管理反馈系统

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毕业生的基本信息,根据已经毕业的学生反映出的基本情况和了解用人单位所需的专业人才的标准,进行研究和商讨,及时调整学校招生计划、设置专业、计划教学、教学方式等,使学生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结语

第9篇

1.1中职学校对档案信息化不重视,投入少

中职学校对学生档案的管理还停留在手工纸质模式,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浅谈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冯杰阳泉市卫生学校山西阳泉045000够,对信息化管理硬件和软件都投入不够。学校在资金和技术上对学生档案管理支持力度小。

1.2学生档案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进程缓慢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档案管理还是手工纸质操作管理模式,造成了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水平较低、查找时间长,难以适应现代化教育迅猛发展的需要。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单靠增加档案管理人员是不现实的。必须借助信息化的电子工具管理学生档案,才能使学生档案管理规范、科学、系统、高效。

1.3缺少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管档人员缺乏信息化管理技术

学生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兼职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由于接受专门的学生档案管理的培训较少,而且其他工作较繁杂,他们一般难以实现学生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只停留在简单的手工查找的阶段,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工作量大、时间花费长、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成本极高,不适应现代学生档案管理的要求。随着中职学生数量的增长,这就要求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

2中职学校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2.1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的信息化,主要是学校领导要更新观念,提高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中职学校要建立学生档案信息化的新理念,做好宣传工作,更新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学校要加大投入,增配软、硬件设施,配置与档案信息化相适应的软、硬件。

2.2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

学生档案是学校档案的一部分,是学生的重要信息材料。用人单位、学校、学生本人经常需要查询学生档案,而传统的查询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有时会发生档案查找不到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档案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学校应用扫描仪、计算机和网络把学生档案以统一规范的数据格式录入计算机,以备查找,防止丢失。通过专用软件将学生档案中的录检表、学籍册、毕业生审核登记表、毕业生派遣花名册等分类编目、排序。在实行分类后,检索时可依据不同内容快速查找到相关材料信息。学校要配备电脑查询检索系统,向利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档案信息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立档案查询系统库,分析学生档案查找利用较多材料,有针对性的优先这些数据,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2.3档案管理人员的建设

第10篇

(一)加强制度建设

在大学生管理中,制度化管理是必要手段,因为大学生还处于心智发展不健全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确立、思想不够成熟,自我管控能力较差、易受一些歪风邪气侵袭,需要制度去引导他们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从而顺利完成学业。学生管理工作制度要具有逻辑性、创造性和现实性,既能规范学生行为,又能激励学生;既要使学生受到约束,又要让学生在约束下有充分的自由。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既要注意严谨,又要关注细节。管理制度不能成为约束学生的枷锁,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管理者不单是学生尽义务的监督者,更是学生享受权利的服务者。在制定制度时,学校应该广泛听取多方的建议和意见,结合本校实情,从而使其科学、规范、合理、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执行制度的时候,始终要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谁都不应该有特权和例外。只有严格执行的制度,才有生命力。严格按着规章制度和程序办事,也容易形成教育合力,使管理易于被学生、家长和社会接受,使教育目标更容易实现。

(二)构建校园环境

作为大学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建设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学生心情舒畅,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和学习中。校园环境包括园林景观和校园建筑,优美的校园建筑园林融多种艺术为一体,将各种艺术的美学特质渗透、交汇、同化,它体现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高校的园林设计应该既美观大方又优雅清净,高校的建筑设计既要宽敞明亮,又要体现大学的文化底蕴。绿色环保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温馨的生活场所和舒适的学习氛围。

(三)营造文化氛围

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大学特有的精神文化。校园的文化氛围包括学校的传统风俗、学风校风、心理环境、文化品位及活动构成的气氛。开展丰富多彩、多元化的学生集体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亲切感和凝聚力,引导学生适应,促进学生成才。学校可以完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建设学生活动中心,充分利用各种文化阵地和宣传手段,开展专家讲座、创新设计、才艺展示、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展及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科学严谨、自由开放的人文环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畅通沟通渠道

大学生从中学时期就处于父母的监护下,有不少学生学习成绩优异,而生活能力、应变能力、自我设计能力极差。这些缺点在中学时代表现得不太明显,而一旦进入了大学,离开了父母,他们就变得异常脆弱,面对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造成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增多,辅导员或教师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倾听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对他们进行积极规范和引导,规避不合理的需求,引导合理需求向高一层次提升,将学生的活力与动力激发出来。畅通沟通渠道可以帮助正处于转型期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良好心态,塑造健全人格,帮助学生保持积极情绪,疏导调控不良情绪,实现心理健康。

(五)鼓励自我管理

大学生是学校的被管理者,同时也是自我管理的主体。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想法,引导他们参与学校的决策和管理,赋予学生更多的自和参与权,给学生更多发挥才能的机会。要重视班团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允许学生干部对管理和决策提出批评建议。自我管理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增强了自尊心与自信,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鼓励学生自主管理并不意味着将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性地引导学生管理自我、唤醒其自主意识。

(六)运用现代手段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任课教师、辅导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飞信、QQ、微信等媒介将信息告知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生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及时公布规章制度、校园新闻、校园活动。校园网既是学生获取知识、传递信息的媒介,又是他们表达思想、宣泄情感的平台。不仅如此,通过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特性,学校各部门,例如教务处、图书馆、后勤、学工部,可以在网上征询学生对教学、管理等的反馈意见、建议,便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交流平台,使得学生管理信息更加畅通,保证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公开透明,实现了多样化管理的目标。

二、总结

第11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 自然规律

党的十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还严峻的形势下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发展的更高阶段的文明形态。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在应对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概括、总结和完善而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在哲学的普遍真理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理论体系,中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具有独特的哲学基础。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在长期对我国生态演变自然规律的自觉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的。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不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不能够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无限夸大自然对人的控制性,认为自然规律是神秘的、不可认识和利用的。而是以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为前提,尊重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追求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身、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体。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理论,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既不照搬照抄西方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也不脱离中国实际,打造“空中楼阁”,要辩证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又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尊重自然,要对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要用全面和系统的眼光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系列科学方法。

人民对生态文明理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是对自然规律由自发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自动利用的认识过程。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完全依赖自然,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只停留在直观、经验的程度,盲目崇拜自然,敬畏自然,机械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虽然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了大面积开荒屯田等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引l了自然界以干旱、涝灾、山洪、风沙等形式对人类进行的回馈,但总体而言,并没有对人类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这个阶段,只是人对自然规律的自发认识和运用阶段,人们处于只是被动地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受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发阶段。在这个时期,人们对自然的破坏非常微弱,处于能够顺应自然、但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都处于萌芽时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肯定阶段。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巨大解放,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被迅速释放,极大地刺激了人征服自然的欲望,扩张了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开始对自然资源、能源过度性地开发。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创造和增加,人的能力和作用被无限膨胀,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征服自然,甚至认为可以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改变自然规律,达到任意支配自然的目的。这个阶段是人片面夸大自身能力、违背自然规律的阶段,成为人类征服自然、背离自然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阶段。

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经过否定实现的。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两次否定,即由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事物的这种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否定之否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地从肯定到否定,又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充分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阶段,处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自觉时期,要求适应自然,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实现了对自然规律由自觉到自觉到自觉认识,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利用的质的飞跃。

哲学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过程,是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为前提的。对事物的认识,尽管曲折、反复,如果认识主体尊重实践的检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还是可以逐步获得真理性认识的。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为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认识论揭示了认识和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认识和实践作为矛盾的两个方面,各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把它们的不同作用片面地夸大,使之绝对化,是不正确的。不管是在农业文明时期,还是在工业文明时期,认识与实践相背离,认识严重脱离实践,导致人在自然面前要么妄自菲薄,要么妄自尊大。生态文明理论则要求把认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要求顺应自然,一方面强调人类在活动中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另一方面,人在按照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达到认识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任何实践都是在既有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类社会之所以高于自然界,是因为人类具有在认识指导下的实践能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人们的认识水平还很低下时,实践活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当人们的视野扩大、认识水平提高、逐步深入并理解了更多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之后,实践活动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和水平。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们片面夸大人在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产生了严重的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和人口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这是由于认识与实践出现了严重偏差,出现了片面追求局部利益、忽视整体利益,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发展造成的,导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面对这样的形势,只有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明确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再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表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因此,在生态问题上,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正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生态问题。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是建立在价值观和道德观基础上的。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价值由事物所具有的客观属性和人们对事物的主观需要两个因素构成。前者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后者是构成价值的主体条件。价值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抽掉了价值的客观基础,把价值的主体方面无限夸大,使之绝对化,这是完全错误的。人类中心主义把人视为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把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衡量自然万物的根本价值尺度,疯狂地进行毁灭性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对自然破坏能力的逐步加,对大自然不计后果的开发和掠夺,导致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

第12篇

(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既包括学校建筑、学校绿化环境等外在形态的内容,同时也包括学风、教风、校风、校园舆论氛围及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灵魂式的存在,它体现着学校的历史沿革和传承的优良传统,同时它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及人格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简单解释就是管理学生的工作。它包括学生从入学至毕业这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生活及行为的日常管理。同时它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及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可以增添学生管理工作的活力。校园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存在着,它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起到熏陶和启迪的作用。往往是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及组织能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让学生更加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它能将硬性化的管理工作融入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无形中去接受去遵循,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高校大学生正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期,校园文化通过校园人文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学校的优良传统的氛围中不断受到熏陶,学校传承下来的传统精神往往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严谨的教学态度、坚定的学习信念都将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位学子,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校园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管理的效果。高校大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生理上比较成熟,但在心理上仍然存在不稳定,情感丰富且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之涉世未深,对挫折和困难的承受能力差等特点,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校园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将管理工作中有形的管理化为无形的管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也对其形成了引导式的教育

(四)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校园环境因素和学校长期倡导的优良传统都对学习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这其中受到熏陶和启迪,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与此同时,学校是个小社会,在这其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为学生开展人际关系提供便利,让学生活动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心理素质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提高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对策

(一)注重对学校外部环境的建设。学校外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展现学校特点的重要参照。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同时也能够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在学校的建筑规划上要合理安排,科学布局,在建筑装饰方面注重体现学校的特色,融入学校的治学理念和办学风格,注重文化底蕴的塑造,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校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并通过完善文体设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进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13篇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对于实验课而言备课是精心准备课的过程,包括对教学内容细致的分析,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分组,选好实验小组长,并要求组内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

1.实验前的预习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不仅仅是备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和问题设置,还要设置一些活动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就能自主预习.例如,“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实验课,笔者在学生走进实验室之前,就布置给学生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阅读书本内容,课前自主完成实验报告册的相关内容,通过该环节的设置,有如下几点好处:(1)学生对显微镜有了初步地了解,课堂实验时步骤变得连贯了,摆脱了边看书边实践的陋习;(2)能够发现自己在阅读文本时的疑惑,便于在实验中进行有目的的尝试,最终释疑.

2.实验前对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

由于初中生物课少,实验课也不多,所以有时候学生进入实验室,就比较的兴奋,看到实验台面上的仪器没等教师布置任务就忍不住会乱摸、乱动,造成课堂秩序的紊乱,也容易破坏器材,为此,我们在编排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任命有责任心,稳重的学生做小组长,并明确小组长的职责,要管理好小组内部学生的操作与实践,要就探究任务在组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确保实验探究有序开展,在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实验器材准备

实验教学,实验器材和药品是完成实验探究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课前必须要结合实验教学的具体要求,将实验仪器、药品等物质准备落到实处,同时为了促进学生的思考,还要适当准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串接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主动构建知识,减少在教学内容之外的时间损耗.

二、优化探究过程管理

有效的实验教学必然是有序的,我们教师在生物实验课上要有时间管理和实现教学目标的意识.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我们生物老师要有效益观,即要科学设计教学流程,强化管理来提高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课前要认真设计好整个教学流程,思考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流畅、紧凑,朝着预定的教学目标稳步推进.学生的思维是需要特定的环境进行激发的,我们不能够灌输实验的原理、步骤和注意点,同时没有任何信息提示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摸索,耗时太大也是不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那么,怎么办呢?笔者认为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们可以围绕实验的主旨,给学生适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帮助学生理顺探究的方向,确保实践劳动的有效性.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积极地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容易导致学生分心的因素,提高学生实验探究的专注率.

三、抓“四表”管理

从初中生的学龄特点来看,当前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活泼好动,同时接受的信息量就比较大,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到了实验室,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容易导致秩序的混乱,或导致实验器材的损坏,或导致药品的浪费,或导致实验探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等,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笔者设置了4张表格,“座次表”、“教学情况记载表”、“教学情况反馈表”、“学生实验收获表”,借此强化对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的实际效率,减少耗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体验.

1.学生实验座次表

实验探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而学习小组的构建应该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笔者按照“优、差生搭配,个性心理相融”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并给所教班级的学生在实验室内编排固定的座次,学生的座位相对固定,有利于小组内部学生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学生与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提升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合作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获得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大丰收.

2.教学情况记载表

内容除应包括实验时间、年级、分组编号及实验内容这些传统的项目外,笔者还添设了学习委员和任课教师签名,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使用的仪器的重要性,继而在实验室就会注意,尽可能地减少损坏情况;除此之外,通过填写该表,学生更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内容、所用的仪器及名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秩序和爱护实验仪器的习惯,提高实验素养。

3.学生实验收获表

对于一些探究性实验,学生实验后作好记载,可以鼓励他们去改进实验,以便发现和辅导冒尖的学生,点燃学生科学“研究”之火,实验收获可以采用“学生实验收获表”进行记录.

4.教学情况反馈表

第14篇

关键词:学生管理;人文精神;渗透

学生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学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成长都具有重要影响。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人文精神,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使学生全面成长。

一、学生管理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原因

教育界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要原因,在于现代教育自身发生的转变。我国最早采取的是知识教育,认为只要帮助学生完成深度的知识储备,就能够借此帮助学生综合发展,不过这一想法在如今来看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开始“知识+技能”的教育方法,以知识作为学生发展的基础,将技能作为学生生存的工具,该形式在成立之初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过信息时代来临后,又衍生了新的问题,也就是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的一种教育形式,虽然并不是一个学科,其知识体系和教育复杂程度却远超过任何一门教育科目,这也让近年来的国内教育实践一直没有达成理想的成果。所以,本文就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但是,并不是直接在教育过程中展开,而是选择另辟蹊径,从学生管理层面入手,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当前并没有适合的教育手段,继续采用课堂教育,难以达成成效;二是避免学生反感,如果为学生开设人文精神的课程,会造成学生的学业负担加重,甚至会出现情绪反弹;三是管理层面上的渗透,相比于课堂教学有着更大的优势,人文精神的教育并没有严格的知识体系,因此采取集中教学的效率并不高。

二、学生管理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策略

1.借鉴传统文化理念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其中涌现出无数的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这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很多接受过西方教育体系的教师并不采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显然是对人类精华的浪费。而在人文精神的渗透上,笔者认为应当将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注入其中,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的思想,这也是人文精神所应重视的内容。鉴于此,笔者进行了长期的实践研究,从新生入学加入学生会群体后,便开展了人文精神的渗透。例如,新生加入学生会之前,笔者要求现有的学生会干部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任人唯贤,在学生会录取新生的考查中,凡是存在道德不健全的学生,一律淘汰;二是适当助人,学生会干部的主要工作在于领导学生会成员,并不是帮助成员,当成员发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采取一旁指点的方式,但是,绝不可以替代其完成;三是“放任自由”和全方面的监督,干部不可干涉普通成员的行为,应让其能够独立思考,自主发展,不过要进行适当的监督,避免成员走向错误的方向。这三个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从属关系,在以点带面的过程中,推进校园的互助。

而在班级管理方面,学校也在笔者的建议下以学长导员制,替代了聘用导员制。国内的高校中,除了名牌院校之外,所聘请的指导教师大多是应届毕业生,很多指导教师连自身的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更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在这种情况下,采取高年级带低年级的方式,既能够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职位,同时也可以加强彼此的联系,特别是对于新生而言,由学长作为指导教师,能够更好地加快其适应速度。

笔者在学生会和班级管理上采取的制度,主要来自“兼爱非攻”,也就是墨家的核心思想。笔者认为,校园管理并不需要商业社会“人吃人”的环境,应更加注重团体和谐的培养,所以,在学生会的设置中要求干部对普通成员不能够过多干预,而在班级制度中培养学生的“兼爱”思想。只有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才能够彼此间建立信任,进而实现对个体价值的关切和维护。

另外,除了制度的建立,在学生干部的培养上,笔者也采取了和谐统一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为:一是体制与效率并行。学生干部的工作效率较低的原因在于制度不完善,以往学校的团委部门并不直接为学生会制订管理制度,仅传达当前所要做的基本工作,具体事宜则由学生自己进行转化,但是,学生转化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制度不合理之处较多,造成学生会工作效率的下降。对此,笔者采取了制度干预的方法,以现代化管理经验和知识辅助学生进行制度建立,进而实现效率的提升。二是共性和个性兼和。学生会的工作必须有一致性,但是,所指的是行为道德标准的一致性和结果目标的一致性,不能够要求学生采取统一的行为方式,应当给予适当的发展空间,这也是尊重人本位思想和符合和谐需求的表现。

2.通过传承文化创新学生管理

在人文精神中,有一项便是对人类历史精神文明的保护,也就是文化的传承。近年来,国内教育出现了“大把抓”的现象,将所有传统文化都视为珍宝,并将这些内容强制性地传授给学生,这显然是非理性的行为。在文化的传承中,应该选择适合时展、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的内容,也就是“留其精华、去其糟糠”,传承并不是“复制+粘贴”,学生也需要转化和理解,将不经筛选的文化一次给学生,也很难保证文化传承的完整性。而为了有效地实现创新,笔者采用传统文化的实践的方式,例如中国闻名世界的武术。由于武术的种类较多,每种形式都有着特别的功效,其中以太极最为适合当代大学生,虽然其看似动作缓慢,但是在运动上却能做到“面面俱到”,可以使身体中的每一块肌肉都得到锻炼,而且,太极在精神层面上的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对学生的意志、情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促进太极在校园中的推广,笔者向学校申请了一笔资金,用于定期举办比赛、开设社团和推广,使太极的练习短时间内成为学校的潮流。

再来看创新管理方面。现代社会的创新行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误区,很多创新者为了创新而创新,并认为创新就是要与过去抛离,形成全新而独立的个体。事实上,继承和发展才是创新的基本原则,缺乏传统依据的创新,只能够称之为创造,而且实现难度之大,令人望而生畏。例如在管理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提供了理论支持,《孙子兵法》中便提出“上下同欲者胜”,其所指的便是团结,而团结也是现代管理的第一基本要素,如此来看,从人文精神层面进行创新管理,也正是现代管理的基本需求。另外,《孟子》中提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是从“以人为本”角度提出的组织管理思想。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精神与管理的关系,而在创新管理中抛弃传统,显然有失妥当。因此,有必要采取“创新不离宗”的主导思维,并结合中国传统“以人为本”思想,进行正确而合理的创新管理。

3.树立人文主体意识,建立新型协作关系

本文的研究主旨并不仅是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会之中,更是希望学生干部能够建立健康的思维和习惯,并在其影响下,实现校园的人文精神渗透。所以,在对学生会或班级干部的管理中,必须考虑到行为有效性和感染性,促使学生干部能够主动或被动地进行渗透。

而笔者认为,从人文精神某一方面进行渗透的形式,并不如直接传达核心思想简单有效,也就是传达“以人为本”的人生价值观。《孟子・尽心下》中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支持。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三方面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中,学生便是“本”,任何教育方式都有可能存在缺陷,但是,唯独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行为中的权益为目的的行为是绝对正确的行为。二是完善沟通,也就是要求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教师应该得到学生的尊重,但并不可以仍旧维持“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错误理念。现代社会是民主的,教师高高在上的思维将影响与学生的沟通,缺乏理解的情况下,也就无法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三是实现人本管理。除了教学之外,对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例如轮值班长,采取每周更换班长的措施并不会影响班级的管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对班长这一位置的理解,加强组织协同性和团结性。

而在个人塑造方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更加自由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自由观念,但是,这一方面必须有道德教育相辅。简单来理解,就是帮助学生在树立道德基础上,赋予其绝对自由的价值选择。在人文精神之中,并没有价值观的优劣之分,所以,仅采取了道德为基础的模式。不过,虽然尊重人文精神,却也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学校有责任避免学生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主流相悖,因此需要进行一些指导:一是严格要求教师,实现言传身教,只有教师先正己,才能正人;二是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例如公正、公平价值理念,笔者认为,只要传达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健康的,就能带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并不需要强加于学生;三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性,让学生认识自主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直接传达人文精神的手段。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探讨人文精神的渗透中,主要从传统理念、文化传承和以人为本制度三个层面出发:传统理念也就是依据传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习惯和礼仪;文化传承是从人文精神的历史传承层面进行剖析,主旨在于帮助教育执行者认识到传承和创新所应秉承的理念;以人为本则是从制度层面阐述人文精神,并希望教育者能够关注学生主体的价值、尊严,减少教育中强加的观念,除了基本指导外,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房巍,龚文.人文关怀精神下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6).

[2]仲昭慧.柔性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中的隐匿、澄明及复归[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9).

[3]王磊.高校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4,(3).

第15篇

关键词:中学外语教学师生关系建立建立途径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有效地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坚强、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会得到高效发挥。反之,消极不健康的情感,则会使智力活动受到抑制,降低学习效果。认为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态度、动机、个性、自尊与自信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外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是师生有目的、积极主动参加的双边活动。师生情感的交流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可见,外语教学中,师生关系对教与学的影响也是值得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师生关系”的定义

“关系”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皮连生,2002:326)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是教育和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媒介。

二、良好师生关系在中学外语教学中的地位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认识速度和质量与其认识密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事实上,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学生对外语学习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老师的关系。当今的外语教学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它不象历史、地理知识那样靠背诵语言知识就能掌握,也不象数、理、化那样靠透彻的理解、周密的分析。外语课堂教学比起其它学科来,在教学方法上、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在教学设备的运用上都应更加先进。

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往是学生获得有效输入和内化课内外输入并逐步转化成输出的最理想的途径,外语教学只有通过相互交往活动,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实际运用能力)。因此,为了保证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更应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

1.提高自身的素质,形成个性风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个文件中对外语教学质量提出了,“5个因素和1个公式”。这5个因素是:(1)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2)学生的来源与素质;(3)教材的质量;(4)教学环境与条件;(5)教师的素质。这5个因素中,前4个是可变因素,而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因素。1个公式是:教学质量=[学生(1分)十教材(2分)+环境(4分)+教法(3分)]X教师。这个公式中括号内4者相加是10分,而教师的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即教学质量越高。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对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建立一直合格的、新型的中学外语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是提高中学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2.真诚地理解、接纳全体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与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其它教育因素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可通过了解、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学习的爱好、困难,实现应有的“移情”,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用外语的交往活动,时刻注意学生那段时间中的使用外语能力的进步。师生之间只有在相互理解、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才能对教师所教学科采取合作的态度,乐于为他们所喜爱的教师而努力学习。3.给予学生期望与成功

根据“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那么,他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而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的更真诚的信赖和尊敬,产生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良性循环,会产生教师所期望的效果。让学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也是融洽师生关系、改善英语学习环境的途径。

4.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随着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语教学也就更显得日趋重要。作为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汲取某一方法的优点,筛除其不足之处以创造有效的方法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学习对象。正如Robinet说的:“优秀的教师总是充分利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最好的教学材料。”①方法一:创设适当的情景,在活动中学习。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可以给学生营造交际氛围,引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培养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景,将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力求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活泼。

②方法二:采用开放式或讨论式教学。复述、表演、辩论、演讲、口头作文等训练方法,均使学生通过实践来锻炼实践英语的胆量和英语口语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表现自我。

③方法三: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随着多媒体、影碟机、网络的广泛运用,英语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媒体,根据课文具体内容,制作直观易懂的课件,使课文中角色鲜活起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先进的媒体还可以增加课文知识的信息量,加大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提高单位课时的效率,使英语教学实现“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先进教学模式。

④方法四: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最好辅助形式,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事业,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课外活动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办英语小报,出英语墙报,组织课外阅读,开展英语歌曲、话剧表演等竞赛,办英语广播、英语讲座等活动。

另外,教育部新颁发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选修可作了初步的设想,也利于英语教师的借鉴,如语言知识与技能类(初级英语语法与修辞、英汉初级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语言应用类(文秘英语、科技英语、信息技术英语、初级旅游英语、初级经贸英语);欣赏类(英语文学欣赏入门、英语影视欣赏入门、英语戏剧与表演入门、英语歌曲欣赏)等。这些活动均能开阔学生视野,清除心理疲劳,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情感,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鑫英语教学中师生情感协调与缩小两极分化[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3(3).

[2]丛光.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的因素及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1993(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