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社群营销论文范文

社群营销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群营销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社群营销论文

第1篇

广告营销人员带來极佳的机会。其中企业对消费者在网际网路中进行交易的购物网站有着蓬勃发展,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广告形式。如何设计购物网站广告内容,对消费者产生最佳沟通效果,便成为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关键词:超媒体消费者信息处理、虚拟社群、在线购物、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于物流业务的成熟,使得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有了实现的基础;加上消费者对于在线购物消费态度的接受与改变,致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Hoffman and Novak提出超媒体计算机环境媒介的概念说明企业与消费者透过网络媒体进行互动的方式,并将之定义为:“一个动态的分散网络,可能具有全球性规模,以及可存取网络的软硬件,使顾客或企业得以互动的方式存取超媒体内容,并透过超媒体进行双向的沟通”。此模式证明了消费者与超媒体环境互动存在的事实,因此消费者在进行在线购物时主要的环境来源为整个购物网站所营造的环境,是以企业试图将营销广告的信息融入媒体环境中,以刺激消费者,并进一步引起消费或其它企业目的。由于全球信息网是目前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最普遍应用的媒介之一,因此许多企业均选择在这样的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上进行广告宣传与交易。很明显,此种计算机媒介环境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同时,由于其扮演信息传送者与信息接收者间的桥梁,所以对于信息接收者而言,将影响其后续的信息处理方式。然而,在考虑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所提供的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时,也不能忽视消费者的真实情境,因为他们接触各种不同的信息,因此,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产生的产品信息量对广告效果影响是巨大的。

综上,本论文即以企业的观点,探讨在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的购物网站广告情境中如何产生好的广告效果?调查消费者本身产品认知的高低是否会对广告效果具有影响?针对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的广告效果进行探讨。针对上述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的广告效果,亦有助于实务界的广告主或购物网站经营者制定广告策略与经营模式,会有更好的经营成效。

一、超媒体的营销意义

在一般的计算机媒介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透过媒体达成的,超媒体,而媒体则为分布式计算机网络。此模式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人们不仅可透过媒体与人们进行互动,尚可直接对媒体进行互动,如微薄、微信等网络工具。在超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消费者使用媒体时将注意力放在计算机屏幕上,形成焦点性注意力,经由消费者内在与外在的动机作用,将提高消费者涉入的程度,涉入程度不同亦将对广告效果有所影响。

因此,在不同媒介之间,无论是传统媒体或是网络媒体,最大的差异在于其动静态程度的差异与人机互动性的有无。具有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媒体,在提供动静态讯息及具有大众传播、面对面沟通的媒介特性下,对于传播者而言将有更多元的整合与应用机会,例如电视广播一般作为短期密集曝光的媒体,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认知,而为了提供更详细的产品讯息,又必须透过平面印刷媒体,以作为长期持续曝光的媒介;如今超媒体传播模式将创造出更多应用可能,高度互动性的新兴媒体,在提供动静态讯息下,应能同时发挥长短期曝光的营销目的。大部分的研究都认为媒体特性中互动程度高,将可影响广告效果的发生。

二、超媒体时代的广告诉求与消费类型

首先传播者必须要思索超媒体时代对目标阅听众传递出什么样的讯息,才能得到预期的响应。而在设计超媒体时代传播讯息内容时,依据超媒体时代营销的进程可将讯息种类依序分为理性诉求、感性诉求、道德诉求。其中感性诉求又特别分为恐惧诉求、性诉求及幽默诉求三种。超媒体时代对于产品而言,所产生的关心程度,对某产品高涉入度代表了该产品对于消费者是重要的、攸关的、珍贵的,反之,若为产品低涉入度,则代表该产品对于消费者是较不重要的、意义较不重大的、较无趣的。

根据以上两面向所划分出的超媒体时代消费者行为共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情感型、习惯养成型、自我满足型。信息型的消费者行为通常发生在购买汽车、房屋、家具、或新产品时,因此是属于高涉入-理性思考型。情感型的消费行为则发生在购买珠宝、化妆品、流行时尚商品、或摩托车时,此为高涉入-感性思考型。习惯养成型的消费行为则是发生在购买食物、家用杂货时,是属于低涉入-理性思考型。最后一种则是自我满足型的消费行为,通常发生在购买烟、酒、糖果等商品时,属于低涉入-感性思考型。超媒体计算机环境对于消费者的影响,以购物网站信息内容对于顾客所产生的作用,达到吸引顾客上网的目的,或是消费者本身特性而产生不同的信息反馈行为。

超媒体沟通环境不仅改变了现有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与惯用方式,超媒体本身更是许多新技术的创意来源,因此超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沟通环境可能在广告效果上亦有所差异。本研究发现在高动态程度与高人机互动性的媒介特性下,若搭配感性诉求的广告设计,将导向更佳的广告效果发生。以超媒体网络营销为目前一大趋势,因此了解网络广告与平面媒体之间广告效果的差异,显得更有其必要。在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中,消费者除接受超媒体电脑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外,同时也与信息来源互动。因此在线广告的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将会产生影响。此外,由于不同的消费者会有差异的信息处理行为,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消费者对于信息处理的能力未必相同。显然广告商须针对消费者特性对广告策略进行调整。

三、超媒体环境下的虚拟社群广告传播形式

虚拟社群为一群具有共同想法的人,透过电子媒介进行沟通与分享,而形成社群关系;同时,该社群具有成长性与专属的运作规则,并能创造出该社群专属的社会与文化。虚拟社群为基于超媒体时代下,由各种网络活动所进行的一种沟通行为;久而久之由于兴趣、需求、互动的结果产生了一股凝结力,而形成一种信息分享、社会互动、信任、需求、情感的虚拟社群专属文化与资产的社会现象。

虚拟社群的划分主要可以由三种划分,分别是:消费者性质与商业性质、需求性质;

(一)消费者性质与商业性质

由消费者属性以及商业属性可以把虚拟社群分成两种类型:

1、消费者性质

(1)人口结构型社群

是由特定的性别、年龄或其它的人口统计所组成的社群对象。如女性、中年人或婴儿潮人口为对象的社群。

(2)地域型社群

围绕在同一个真实的地区而成立,由共同的兴趣所组成,社群上所提供的消息多与该地区有关,主要以此维系该地区成员的情感以及互动行为。

(3)主题型社群

此种社群主要是以兴趣联系为主。如以嗜好与业余消遣为焦点的。

2.商业性质:为满足某一类别公司的需求,如小型企业或中型企业,而该团体不属于任何产业,参加社群的成员有共同的信息需求,并希望在互动中获益,在于促进商业活动的进行。

3、需求性质:除了前述的2种区分法外,若以需求的观点将社群的类别按照人的基本四大需求区分成关系型社群、兴趣型社群以及交易型社群等类别。

综上所述:虚拟社群在网络媒体上出现的类别虽无固定,但相同的是虚拟社群以各种形式之电子网络论坛或经营网络互动版块的方式来交换意见。大家在进行购物决策前,尤其在购买不太熟悉或价值较高的产品时,希望能在获得完全的信息前提下做出明智的选择,就会去往自己的虚拟社群进行讨论。那么,如果虚拟社群消费者得到的信息越丰富,则其购买态度也会越直接,相对也越容易产生实际的购买行为。如果如果卖方对消费者嗜好的资讯广告的无法适当得知,那么市场就会变得很没有广告效应。

另外,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电子购物系统—OTO(线上线下)是否能够如实体商店一样提供相同的信息环境。超媒体时代下网站必须提供消费者足够的个人化信息需求,这些需求包括产品咨询服务、技术支持服务等提供消费者关于产品的搜索功能、以及提供聊天室等,让消费者与其它使用者交换心得及信息的交流性资料。 超媒体时代讯息的呈现方式越丰富,其广告沟通效果越好。另外产品型态与不同讯息呈现方式搭配的效果,并不会导致较佳的网络营销广告效果。消费者得到越多的信息则将有较高的购买意向,以及较佳的整体态度。

四、超媒体对消费者的影响

本论文以基于超媒体计算机媒介沟通环境下的电子商务购物网站之网页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但目前网络环境下应用的广告工具并不单以网页广告,如弹跳窗口、flash 广告等。

同时,由于超媒体计算机媒介环境的特性,未来网络媒体广告的呈现方式将有可能是由许多不同的网络的广告工具组成一个广告群组,用来提供消费者广告信息,超媒体时代的消费者对于广告营销信息的理解程度较高,这将会影响其广告态度,据此,本研究对广告认知-理解的定义为消费者在接受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资讯后,在其内心会产生的主观理解。

1、消费者在超媒体中对产品属性了解变强。

2、消费者在超媒体中对产品体验的结果:在获得该产品时,功能性还是心理满足。如,在看到数码像机后可以拍出照片或是可以留下记忆的满足感。

3、消费者在超媒体中产品价值获得产品的结果:消费者在大量的超媒体广告信息中,对外心理态度的变化,例如,消费者获得数码相机后,可能会吸引周遭朋友羡慕的眼光。

因此,消费者因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而对广告理解与广告效果的影响结果,取决于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是否足够。当购物网站提供的产品信息量是足够的情况下,消费者较容易对广告产品产生正面的态度;另外购物网站若提供与该商品相关的虚拟社群參考

信息者,则更可提升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与对产生更好的广告效果。

另外,针对超媒体的广告理解与广告效果的主要效果分析,无论是专业背景或是一般使用者背景的虚拟社群心得,对于提升消费者的广告理解或广告态度与品牌态度,都可获得不错的效果。在设计超媒体网站广告内容时,可忽略消费者是否懂广告产品,并应增加虚拟社群对该产品的讨论和炒作的内容,重视与善用虚拟社群信息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马艳. 我国网络广告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 今传媒, 2009,(02)

第2篇

【关键词】在线客户 客户忠诚度 影响因素

引言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10亿,使用率提升至39.0%。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在线客户忠诚度的研究和关注。根据帕累托二八定律可知,网络企业的80%的业绩是由20%的客户带来的。因此,在线客户忠诚度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出于文献可得性和现实应用等因素考虑,国内研究文献只取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范围内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成果,国外研究文献仅限于Elsevier Science Direct Databases数据库收录的外文期刊研究的学术成果。鉴于电子商务于近十几年间才得到快速发展,本文选取2000年以后的在线客户忠诚度的研究文献,检索自2000年至2012年12月被收录到上述两个数据库的关于在线客户忠诚度的学术文献,通过多方式检索、甄别和剔重,得到3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篇英文核心期刊论文,将这64篇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分析的基本文献。表1是各学术论文的年代分布。

通过图1可以看出,2009年以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明显增多,在线客户忠诚度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在线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2.1 信任对在线客户忠诚度影响研究

大量研究文献显示,顾客信任是顾客忠诚度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为了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更需要关注顾客信任方面的研究。在64篇论文中有29篇论文涉及信任这一因素。

邓贺赢(2001)在B2C顾客忠诚度分析中认为,顾客的信任度是困扰企业客户忠诚度培育的一个重要因素[1]。C.Flavia?n等(2006)实证分析得出客户对网站信任增加,网站忠诚度相应会增加的结论[2]。魏毅峰等(2006)认为网上顾客购物的最主要支持力是对网站的信任感。由于网上的交易活动具有距离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顾客只能依靠网上企业形象和承诺来作出购买抉择,所以信任变得尤为重要[3]。

王秀芝等(2008)对186名网上购物消费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的零售网店感知对信任感和忠诚度的影响。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重复购买的顾客,信任感对顾客忠诚起部分中介作用[4]。周涛(2009)研究发现用户信任及虚拟社区感对忠诚度具有显著作用[5]。陶雪萍等(2009)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建立了网络信任对网络忠诚的影响路径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网络信任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网络忠诚:一是网络信任直接正向影响网络忠诚;二是网络信任通过顾客满意中介变量正向影响网络忠诚[6]。Kim Jiyoung等(2009)提出在线忠诚度结构模型,并使用软件AMOS分析,结果显示在线信任与在线忠诚度有直接的正向关系[7]。

Kim Myungja等(2011)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以在线旅游产品和服务购买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线信任对忠诚度有正向影响的结论[8]。I. B. Hong等(2011)研究了B2C在线集市顾客信任对顾客态度忠诚度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客户对中介方的信任对顾客态度忠诚度有正向影响,客户对卖方的信任对顾客态度忠诚度没有影响[9]。S. San-Martin等(2012)通过对比西班牙和日本的青年网络用户得出,客户服务特征是提升两国消费者信任的最重要信号,跟消费者忠诚度紧紧相连的结论[10]。

2.2 价值对在线客户忠诚度影响研究

大量文献研究显示,价值与忠诚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价值是影响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更需要关注价值对忠诚度影响的研究。在64篇论文中有13篇论文涉及这一因素。

L. C. Harris等(2004)以网络动态服务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感知价值对忠诚度有正向影响[11]。田玲等(2006)构建了客户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认为客户认知价值是评价指标体系之一[12]。金立印(2007)以中国网络虚拟品牌社群成员为对象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虚拟品牌社群的社交价值、信息价值和娱乐价值对于社群成员社群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具有积极的作用,财务价值、社交价值、信息价值和娱乐价值能提升社群成员的社群忠诚度,社群意识较强的成员对社群比较忠诚[13]。

杨惟舒等(2011)认为电子商务环境下影响顾客忠诚的主要因素包括内在价值[14]。李宏伟(2012)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客户忠诚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电子商务忠诚的诸多影响因素,其中,价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15]。

2.3 转换成本对在线客户忠诚度影响研究

大量的研究表明,顾客转换成本已成为影响顾客忠诚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转换成本更显重要。在64篇论文中有16篇论文涉及这一因素。

张言彩(2006)认为网络经济环境下, 影响顾客忠诚的因素包括转换成本[16]。G. Balabanis等(2006)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店感知转换障碍对电子商店的忠诚度的影响,发现感知转换障碍与电子商店忠诚度正相关[14]。裴剑平(2007)分析了在网络营销条件下影响顾客忠诚的因素,其中转换成本是重要因素之一[18]。

Chang Hsinhsin等(2008)提出综合理论框架,检验顾客转换成本与网络忠诚度的关系,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客户转换成本是满意度和忠诚度关系的协调因素[19]。Yang Haoerl等(2009)构建了在线游戏服务模型,交易成本是模型中的一个维度。他们实证分析得出交易成本对在线游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影响在线忠诚度的结论[20]。唐莉斯等(2012)以SNS网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用户的转换成本与用户的忠诚度正相关[21]。

2.4 服务质量对在线客户忠诚度影响研究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的成败,关系到企业能否保持住具有较高忠诚度的客户。大量研究发现,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服务质量是影响客户忠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64篇论文中有22篇论文涉及这一因素。

盛天翔等(2008)采用了基于PLS统计分析方法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网上交易服务质量4维度对顾客满意及服务忠诚度的影响情况[22]。王秀芝等(2008)对186名网上购物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网店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度的影响因顾客类型和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4]。

常亚平等(2009)构建了一个B2C环境下网络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机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服务质量可以划分为服务过程质量、服务结果质量和服务补救质量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会通过网络顾客满意这个中间变量正向影响顾客忠诚,服务结果质量还直接通过顾客信任正向影响顾客忠诚[23]。

Yang Haoerl等(2009)构建的在线游戏服务模型中,服务质量也是其中维度之一。实证分析服务质量维度对在线游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影响在线忠诚度[20]。Chang Hsinhsin等(2009)研究了电子商务中客户交互质量对忠诚度的影响。通过建立认识-影响-行为模型,使用结构方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客户交互质量正向影响客户满意度,进而影响客户忠诚度[19]。郭鑫(2011)以购物网站为研究对象,就购物网站服务质量4维度对顾客满意度与顾客忠诚度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购物网站服务质量的安全性、便利性、沟通性和互动性对顾客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4]。

孙莹(2011)根据SERVQUAL模型, 研究基于网络购物的服务质量各维度与顾客满意和服务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及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显著相关,但服务质量各维度对顾客满意和服务忠诚度有着不尽相同的影响[25]。

2.5 其他因素对在线客户忠诚度影响研究

除了以上4种重要影响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电子商务客户忠诚度。Kim Woogon等(2004)通过因素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验证在线虚拟社区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是会员身份和需求实现[26]。魏毅峰等(2006)认为影响网上顾客忠诚的因素有顾客的安全感 、网站形象(网站功能、网络技术)、消费者个人特征(他(或她)的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收入、前期交易的经验等)、商家信誉(服务效率、可靠性状况等)。崔维军等(2006)认为在线客户忠诚度的驱动因素分为5个方面:产品,品牌建设,网站内容与技术,安全与信任,客户服务[27]。

C. Flavia?n(2006)实证分析客户的网站熟悉度和网站的有用性对客户网站忠诚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客户网站熟悉度和网站的有用性与客户网站忠诚度是正相关[28]。裴剑平(2007)分析了在网络营销条件下影响顾客忠诚形成的因素,认为除了三个直接驱动因素(顾客满意、转换成本、关系信任)以外,还有三个调节因素(产品经验、利益相关性、替代选择性)[18]。L. Casalo等(2008)通过5个假设检验,验证网站有用性、网站声誉、网站满意度对网站忠诚度有直接和正向影响,同时客户熟悉度是网站有用性、网站声誉、网站满意度对网站忠诚度影响的中介[29]。

史达(2009)提出了研究互联网环境下顾客体验与顾客忠诚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网站的教育性、娱乐性、遁世性和美感对于创造良好的用户网站体验,并进而提升在线客户忠诚度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30]。Yang Haoerl等(2009)构建了在线游戏服务模型,经验值也是其中维度之一。实证分析证明,这一维度对在线客户游戏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影响在线客户游戏忠诚度[20]。Lee Chengwen(2010)主要使用典型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在线游戏获得商业成功的用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验证了商业运作和游戏设计对在线用户忠诚度有正向影响[31]。

讨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对电子商务客户忠诚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分析和方法研究上;国内有关电子商务客户忠诚度的研究文献大多属于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的文献不多。因此,从研究方法和深度上来说,国内电子商务客户忠诚度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电子商务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上,各国的学者由于提出的假设条件不同,因而验证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大的差别。同时,由于研究的行业或样本调研的范围不同,分析的结果也有很大差异。如大多数学者研究发现信任与忠诚度有正相关关系,而个别学者通过对信任分类研究,发现信任与忠诚度并不全是正相关关系,廖列法等(2010)对C2C电子商务的研究发现,消费者网络市场信任与网络市场忠诚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32]。

因此,对电子商务客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并不是通用的。对电子商务企业和客户进行细分并进行分析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邓贺赢. B2C顾客忠诚度分析[J].经济管理,2001(24):50-53.

[2] Flavián C, Guinalíu M, Gurrea R. The role played by perceived usability, satisfaction and consumer trust on website loyalty[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6 ,43(1): 114.

[3] 魏毅峰,王传美. B2C 电子商务顾客忠诚度的路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 (28):76-77.

[4] 王秀芝,吴清津,唐碧翠. 消费者网店感知对信任感和忠诚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08,42(5):42-46.

[5] 周涛,鲁耀斌. 企业网上社区用户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4):128-131.

[6] 陶雪萍,朱帮助. 网络信任对网络忠诚影响路径的结构方程模型[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3):382-386.

[7] Kim Jiyoung, Jin Byoungho, Swinney J L. The role of etail quality, e-satisfaction and e-trust in online loyalty development process[J].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 2009, ,16(4): 239247.

[8] Kim Myungja, Chung Namho, Lee Choongki.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trust on electronic commerce: Shopping online for tourism products and services in South Korea[J]. Tourism Management , 2011 ,32(2) :256265.

[9] Hong I B, Cho Hwihyung. The impact of consumer trust on attitudinal loyalty and purchase intentions in B2C e-marketplaces: Intermediary trust vs. seller trus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11 ,31(5): 469-479.

[10] San-Martín S, Camarero C. A cross-national study on online consumer perceptions, trust, and loyalty[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 2012,22(1): 6486.

[11] Harris L C, Goode M M H. The four levels of loyalty and the pivotal role of trust:A study of online service dynamics[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4,80,(2) :139158.

[12]田玲,支芬和,牟静. 电子商务时代的客户忠诚度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 (34):96.

[13]金立印. 虚拟品牌社群的价值维度对成员社群意识、忠诚度及行为倾向的影响[J].管理科学,2007,20(2):36-45.

[14]杨惟舒,杜梦菲. 关于电子商务环境下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探究[J].中国商贸,2011(26):110-111.

[15]李宏伟. 电子商务客户忠诚影响机理及提升途径研究[J]. 江苏商论,2012(7):49-52.

[16]张言彩. 基于网络经济的顾客忠诚度模型[J]. 江苏商论,2006(9):49-50.

[17]Balabanis G, Reynolds N, Simintiras A. Bases of e-store loyalty: Perceived switching barriers and satisfac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 2006,59(2):214 224.

[18]裴剑平. 网络营销中的顾客忠诚形成机理研究[J].商业时代,2007(24):29-30.

[19]Chang Hsinhsin, Chen Suwen. The impact of customer interface quality, satisfaction and switching costs on e-loyalty: Internet experience as a moderator[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 ,24(6):29272944.

[20]Yang Haoerl, Wu Chichuan, Wang Kuangcheng.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online game service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 2009,36(2) :18161825.

[21]唐莉斯,邓胜利. SNS用户忠诚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2(1):102-108.

[22]盛天翔,刘春林. 网上交易服务质量四维度对顾客满意及忠诚度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6):37-41.

[23]常亚平,刘艳阳,阎俊,等.B2C环境下网络服务质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机理[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6):94-106.

[24]郭鑫. 购物网站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与忠诚度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33(3):120-121.

[25]孙莹,杜建刚,李文忠. 基于网络购物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及忠诚度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1(1):95-97.

[26]Kim Woogon, Lee Chang, Hiemstra S J. Effects of an online virtual community on customer loyalty and travel product purchas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4,25(3) :343355.

[27]崔维军,包金龙. E忠诚度: 从建模到实施[J].江苏商论,2006(8):24-25.

[28] Flavián C, Guinalíu M, Gurrea R. The influence of familiarity and usability on loyalty to online journalistic services: The role of user experience[J]. 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 2006 ,13(5): 363375.

[29]Casaló L, Flavián C, Guinalíu M. The role of perceived usability, reputation, satisfaction and consumer familiarity on the website loyalty formation process[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8,24(2):325345.

[30]史达. 互联网顾客体验与顾客网站忠诚度的关系研究――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基础[J]. 财经问题研究,2009(1):30-36.

第3篇

摘要:面对网络书店的激烈竞争局面,如何形成网站的“黏着力”是一个核心问题。网络书店应通过构建虚拟社群维持网民关系,提升人气,创造网民与网站、网民与网民之间的良好互动。

关键词:网络书店虚拟社群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书店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网络书店以其丰富的品种、优惠的价格、便捷的购买方式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再加上配套的物流与支付渠道的完善,网络书店经营业务呈现出蓬勃的增长态势。据2009年一季度的调查显示,网络书店的销售份额已超过了全国图书零售市场的10%。越来越多的传统书店“试水”新媒体,网络书店经营者也纷纷拿出各种策略吸引网民,提升人气。在目前各大网络书店产品质量和价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何将网民聚集到网站当中。创建网民与网站的密切联系,形成网站的“黏着力”,是一个核心问题。而虚拟社群的应用是网络书店创造经济价值、打造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一、网络:独特的消费场域

网络书店经营依托的平台主要是网络媒体。网络书店并不是将传统书店简单移植到互联网当中,其本身蕴含着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和营销方式,这是由网络媒介的特性所带来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他给媒介下的定义是:媒介是我们适应环境时产生的无意识效应。每一种媒介承载的感知或意识偏向——我们最意识不到的方面,正是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东西,比媒介“内容”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网络媒介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交互式媒介。它通过构建虚拟社群满足人们的沟通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体验。在传统的书店营销中,人们或许看重的是品质、价格和渠道,但在网络环境中,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交互性与虚拟社会属性赋予了书店营销新的生命力。

从传统书店到网络书店,产品(内容)或许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消费情境已全然不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们在网络书店上消费的不光是书籍,还有一种文化体验,这种文化体验由网站提供的多样化服务所营造,并在网站与网民、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中形成。在新媒体环境中,决定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因素除了商品的外观、品质和价格之外,还来源于一种基于认同之上的归属感、沟通中的愉悦感,以及互动过程中的社会身份赋予。所以,如果网络书店仍只是一味地用产品种类和价格优势去吸引顾客,而不注重挖掘基于互联网的用户需求,那与传统销售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也不能发挥出网络媒介的特点和优势。

具体而言,网络书店消费与传统书店消费的区别在于:

1、网络书店将“人与书”的关系提升至“人与人”的关系。在传统书店当中,每个消费者之间基本处于隔离的状态,他们因为偶然的因素聚集到书店,各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然后离开,彼此之间没有直接交流的机会,关系是松散的。在网络书店当中,网民不只是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图书,还可以了解其他网民在读什么书,发表了什么样的评论,并能直接与其他网民就同一本书展开讨论,在互动中创造关系,通过关系产生认同感。群体传播的形成和互动关系的创建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心理体验。

2、网络书店将“纯书店”的形态变为“书店+书斋”的形态。传统书店与书斋是分离的,书店是公共场所,而书斋是私人领域。网络书店则可将两者结合起来,除了能为网民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还能使每一个网民拥有自己的私人书斋。公共空间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模糊了,网络书店营造着一种“家”的氛围,这个“家”是个性化的,反映着网民个人的品位和爱好,并能由此衍生出新型的网络人际关系,使网民与网站的关系更为密切。

3、网络书店将“一对多”营销变为“一对一”营销。对消费者而言,传统书店提供的服务是粗放的,图书按类别上架,消费者在各类图书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传统书店很少考虑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延伸提供得较少。而网络书店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营销,将每一位网民看成有独特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向的个体,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用最适当的诉求方式向网民促销。提供贴心的服务。提高网民的满意度。

网络书店作为一种独特的消费场域。网民个人拥有极大的自主性,他们不仅可以快速搜索到自己需要的书籍,还可以对书籍进行评论,表达自己的独立观点。另一方面,在网民之间,以书为纽带构建起某种联系和默契,他们可能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可能会选择同一本书或同一类书。他们可能都热衷于参与到书籍的评论中去,并通过网络来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简而言之,以网络为媒介的传播不只着眼于资讯的传送接收,它更重视参与和互动,进而建构起一种共享某种价值的“伙伴”关系。

二、网络虚拟社群及其特点

虚拟社群“由一群具有共同兴趣的人有意识地组成”,可能保有真实社群的特征,包括互动、共同的目标、认同感和归属感、各种规范、不成文的规则等。虚拟社群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持续性的互动,并从互动中发展出互相信赖及彼此了解的气氛。台湾学者万荣水、粱瑞文将虚拟社群的演变归纳为四个类型:一是传播资讯、经验分享;二是线上交友、凝聚情感;三是消费兴趣、产品及内容导向;四是强调即时互动的社群连结。虚拟社群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通过发表讯息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体验,并通过网络平台结识朋友,在互动中形成情感认同。虚拟社群在网络购物中的应用还体现在。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个人化的服务,优化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强烈的“黏着力”。并能利用即时互动机制。将网民集结起来,形成一个有共同目标、利益诉求和认同感的群体和团队。“一旦虚拟社群形成,它最宝贵的资产有两项:一是社群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对社群的忠诚度,一是社群累积了丰富的成员资料,对成员的生活风格、消费风格以及购买习惯了若指掌”。

网络虚拟社群的特点:

1、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之上。网络虚拟社群并不以地理区域和面对面沟通为前提,而是具有相似兴趣爱好的人通过网络聚在一起,分享经验,交换心得。讨论大家关心的话题。网络书店突破了原来地理上的局限性。联结起所有网民个体。同样作为爱书之人,能够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畅所欲言。

2、通过沟通与交流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虚拟社群的形成来自于“互动”,网络成员在充分的讨论中形成某种文化共通感,满足他们学习、分享、兴趣、幻想、建立新友谊的需求,增加归属感。

3、在群体环境中塑造自我形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除具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之外。还有两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群体交往中,个人往往根据特定的交流情境选择适当的言辞和表达方式,以期获得他人的尊重。实现自我的价值。虚拟社群的匿名环境鼓励人们去创造网络身份,网民通过表达个性化的观点,对社群产生影响,获得杜群对自我的评价,不断完善自我形象。

三、网络书店开发和经营虚拟社群的方式

现代营销理论强调4C原则,即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和Communication(沟通)。4C理论认为,企业应充分了解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减少顾客精神和体力的耗费,并通过积极有效的双向沟通。把顾客和企业双方的利益无形地整合在一起。在网络营销中。我们可以对4C理论中的Communication(沟通)原则进行引申:网络营销不仅要实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沟通。还应为顾客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创造便利条件,即通过建构虚拟社群来提升顾客体验,增强顾客心理上的认同感,进而树立电子商务网站的良好形象和口碑。稳固现有顾客,吸引更多潜在顾客。

网络书店开发和经营虚拟社群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建立开放式讨论平台。网络书店通常都会提供评论功能。对于每一本图书,网民都能自由地发表评论,分享关于同一本书的读书心得和体会。如当当网,在每一本书的内容介绍之后,提供了便捷的“写评论”功能,并可以选择“心情指数”和“阅读场所”,同时可以对该书评分。开放式讨论平台的建立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用户的主体性得以发挥,在多元评论的表达中形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经验分享,共同体会读书的乐趣。对于要选购书籍的网民来说。其他网友的评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在阅读他人评论的时候,网民还可以评判其“有用”或者“没用”。网民的投票代表了群体对于某篇评论的认可度,对于评论发表者而言,这无疑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卓越网除了为网民提供针对书籍本身发表的“用户评论”功能外,还提供了允许更随意交流的“用户论坛”,网民可以自由发起话题,这使得网民的线上交流更为轻松。

2、挺供博客(个人空间)服务。博客可以抒发和记录个人情感,展现个人思想,是网民进行自我表露的重要途径。博客以其对话和互动机制使网民聚集起来,在张扬个性的同时也促成了交流圈子的形成。在当当网上注册之后,网民即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个人空间中除了有订单管理、账号管理等常规内容之外。还可以集纳网民发表的所有评论文章,并能查看到其他网友的留言。网民与网民之间可以互相“关注”,这类似于博客订阅(RSS)功能,一旦网民的个人空间有了更新,“关注”他的其他网民就能即时获知。通过这种方式,网民之间建立起默契,能实现深度交流,继而产生认同感和凝聚力。当网民之间发展出密切的人际关系时,他们将舍不得离开这个社群。将博客功能做得较为完善的是亚马逊网站(),它提供了包括作者博客、编辑博客、专家博客等几种形式,并将博客文章按主题(topic)分类,为网民浏览博客设置了便捷通道,其评论、推荐、定制、订阅功能也一一俱全。

3、提供“个人化”平台。网络书店在构建虚拟社群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每一个网民个体的需求。为网民提供个人化的特色服务,使其在网络中找到“家”的感觉,这样才能实现顾客维系的目标。当当网提供了面向网民个人的“在线书架”功能。使用“书架”功能,可以将自己的图书整理到书架上,并标注哪些正在读,哪些已经读过,哪些还没有开始读。网民可以用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将读书生活延续到互联网中。每个人的书架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阅读喜好,通过网络的联结,网民可以认识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

4、设立评论员制度。对于网民的原创评论,网站应建立适当机制予以评价和鼓励。“评论员制度”是激发网民的积极性、增强网民的归属感、提升其忠诚度的重要途径。例如,当当网将评论员头衔分成初级、中级、高级、特级、专家级五个级别。评论员头衔的获取与网民写评论的积极性和评论的质量直接挂钩。卓越网则将那些优秀的评论者分为千佳评论者、百佳评论者、十佳评论者、最佳评论者。当网民拥有这些“荣誉”之后,将会提升其在卓越网中的地位和声誉。并能参加卓越网组织的各类活动。网络书店设立的评论员制度能够赋予网民某种网络身份,使网民不断确认自己是属于哪个群体或文化圈子中的一员。

5、利用信息关联技术满足网民需求。利用语义分析技术和关联技术,网络书店可以根据网民的信息选择为其提供同类商品推荐及相关商品资讯。即以内容为导向。挖掘网民的消费兴趣,为网民量身定制产品清单,让网民充分感受到网络书店的便利性,帮助网民节省寻找商品的时间和成奉,实现网站与网民之间的利益整合。当当网和卓越网都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当网民选择某一本书的时候。网站会自动关联到相关商品,并以“购买此书的顾客也购买了”、“查看此书的顾客也查看了”、“相关新品推荐”、“浏览更多同类商品”等方式列举出来。网站还能通过分析网民的浏览历史来进行书籍的个性化推荐。

6、由网民作为信息生产者对网站内容进行创造和提升。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信息生产者的角色体现了网民的主体意识。网民通过适当的形式为网站作出贡献,有利于增强其对网站的归属感,前文提到的为网站写评论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当然。还可以通过更多途径来实现网民协作创造的主体性。例如,蔚蓝网为网民提供了“添加标签(tag)”功能,每个网民都可以自主为每一本图书添加个性化标签,同时可以根据标签来查看相关的图书列表。标签是由网民创造的一种图书内容索引形式,它成为传统图书分类法的有益补充,为网民获取图书信息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指引”。

7、举办网友活动。传统书店为维系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通常推行会员制,定期举办会员活动,例如书友会、读者见面会、人文讲座等。这种形式在网络书店的经营中仍可以采用。网络书店可对网民资料进行分析归类,举办适合各个群体的网民参加的特色活动,将网民的线上联系延伸至线下。为拓展网民的现实社会关系创造契机,同时进一步巩固社群关系,增强社群意识。不过,从目前网络书店的经营现状来看,由网站组织的面向网友的活动还显得不太丰富,活动创意性也不够。

第4篇

关键词:精准营销 旅游电子商务web 2.0

旅游业被认为是最适宜开展电子商务的行业。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较好,但存在着业务范围单一、缺乏互动、个性化服务不突出、安全和法律保障不健全、盈利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营销费用,精准地与目标消费者沟通,并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精准营销的出现将有助于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实现更精准、可衡量的营销目标,实现低成本成长之路。

精准营销的理论内涵

精准营销(Precision Marketing)由营销权威菲利浦·科特勒率先提出,“具体来说,就是公司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需要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的营销传播计划,还有更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由于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市场不断细分,大众传播的到达率越来越低。而信息化时代,顾客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企业要确保顾客资产的保值、增值,就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精准地了解顾客需求、锁定目标顾客、精准地沟通信息,是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前提,是维系顾客忠诚及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基础。

精准营销的理论基础是4C,即客户(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精准营销就是以顾客为中心,凭借现代的信息技术,建立精准的顾客沟通体系,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该理论有三个层次的含义:

精准的营销思想。营销的终极追求就是无营销的营销,到达终极思想的过渡就是逐步精准。彼得·德鲁克认为,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完全适合他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已经准备来购买的顾客。精准营销改变传统地大众传播为小众传播,将目标市场锁定在最有价值的顾客。正如营销大师阿尔里斯所说,营销应放弃每一个人奢华的宣传而只是影响真正起作用的那些人。

实施精准的体系保证和手段,而这种手段是可衡量的。先进的网络技术是实施精准营销的技术依托。它们让品牌的信息能准确地到达顾客,进行长期个性化沟通,保证每一分的市场投入都有可衡量的回报,使营销达到可度量、可调控等精准要求。

达到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目标。更精准地传播为企业节约大量的营销费用,更注重对直接销售沟通的投资,尤其是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的投资,也极大地降低了营销成本。同时,精准沟通带来的高响应率、顾客忠诚和交叉销售、向上销售和延伸销售将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回报。

精准营销的实现必须依托CRM,即公司凭借强大的顾客数据库,详细地了解每个有价值顾客的信息,定制化其市场供应品、服务、项目、信息和媒体。互联网是实现精准营销的最佳平台,窄告、竞价排名搜索、博客、论坛等精准营销形式都是通过网络营销来实现的。

总之,精准营销是信息时代一种更节约、更精确地营销传播手段,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营销费用投入不足,或大企业营销传播浪费的现象,为顾客提供定制化服务,培养顾客忠诚,使企业低成本持续成长。菲利浦·科特勒认为,更加精准是营销发展的趋势,未来营销将是大众营销的衰落和精确营销的兴起。

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困境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政府旅游网站、专业旅游网站、旅游搜索引擎、企业自建网站等多样化的旅游网络信息框架。它们主要执行信息宣传、企业介绍、电子商务的职能,其中旅游电子商务涉及B2B、B2C业务,以B2C业务为主导。专业旅游网站是旅游电子商务的主体,如携程网、e龙网。一些企业自建网站,如青旅在线、华夏旅游网等也依托企业自身实力开展电子商务。目前,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主要涉及酒店、机票预订以及旅游线路的推荐,其盈利来自目的地酒店的盈利折扣返还,以及机票和线路预订的差价和服务费用。网站实行网上预订,网下交易的运营模式。虽然携程网已经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但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网络营销严重滞后,主要表现为:

旅游产品线范围狭窄,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旅游电子商务都局限在酒店和机票预订,产品线单一。大部分旅游企业都采用选择性渠道策略,以提高产品的网络分销率,这使得不同旅游网络商之间,以及与旅游企业自建网站之间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

网络营销沟通形式单一,对旅游者没有吸引力。众多旅游网站以公司信息和特色产品介绍为主要的沟通手段,网络广告也是粗放式的投放,并针对所有的网民,传播效果很差,且很难评估。这些旅游网络信息基本被旅游企业垄断控制,并经过精心编写。对旅游者而言,网络传媒只不过是旅游企业新的自控媒体而已,缺乏可信性。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旅游信息不对称,旅游者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控制着网络旅游信息的,旅游者因精力和财力的限制,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信息的不对称性加剧了旅游企业的不诚信现象,使旅游者处于弱势地位。

大量的中小旅游企业被忽视,缺乏发展机会。中小旅游企业因营销费用所限,其优秀的旅游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在依靠旅游者主动寻找的网络世界,企业知名度就是通行证。虽然旅游网络营销提供了一个廉价地旅游营销的平台,但因知名度不高而少人问津的旅游网站比比皆是。因此,旅游电子商务仍是大企业的阵地,中小企业鲜有机会。

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功能差。旅游电子商务的对象是具有时尚意识地新一代散客旅游者,他们追求新、奇、特的个性化旅游产品,但众多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只是将企业线下的内容搬到了线上,没有任何的创新,给予旅游者的选择范围也只是企业线下经营范围内的产品,无法真正实现一对一的定制服务。

总之,传统旅游电子商务的技术支持是Web 1.0,它只能提供简单的信息介绍、预订及网络办公服务,无法实现旅游企业与旅游者的互动沟通,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偏好知之甚少,精准营销更无从谈起。

旅游电子商务中精准营销的应用

(一)旅游比价搜索引擎为实现长尾经济提供机会

旅游者从网上获取旅游信息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Jupiter Research新近的报告显示,美国在线旅游市场最大受益者是GOOGLE、YAHOO这两大搜索引擎商,而不是最大的在线旅游预订网站Expedia。搜索引擎根据旅游者输入的关键词在浩瀚的网络信息中进行检索,将最符合要求的信息呈现给顾客,不仅为顾客节约了大量时间,也使信息传递更加精准。我国新兴的旅游比价搜索引擎,如优客、万里等都是专业性的旅游精准营销平台。这些专门的旅游比价搜索引擎为中小旅游企业提供了与大企业同台竞争的机会。 根据Chris Anderson的长尾理论,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催生了产品的多样化趋势。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原来无利可图的80%利基产品提供了低成本的营销平台,打破了它们的营销瓶颈。一旦所有利基产品集合起来,就能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实现企业的长尾经济。众多的中小旅游企业就是利基产品的拥有者,它们通过与知名的旅游比价搜索引擎商结盟,让自己的多样化产品通过搜索引擎强大的推荐和匹配功能实现精准营销,从而获得长尾经济的利益。同时,旅游搜索引擎也会因为多样化的旅游信息而受益。

(二)网络社群可提供天然的分众市场和旅游者信息

Web 2.0网站最大的特色就是用户的积极参与和集体智慧。Web 2.0网站上的信息全部由网民贡献,网民是信息的发源地和传播者。网民在博客、论坛、社区发表个人言论,讨论、评价旅游产品和服务,利用相关群体的影响力引导其他旅游者的选择。Web 2.0网站利用分类、Tags等技术,根据旅游者的喜好分成不同的社群,这些社群就是一个个天然的分众市场。

旅游企业可以将与本企业产品定位一致的社群作为目标市场,实施精准营销。这些社群成员基本上都是活跃的意见代头人,他们会利用网络口碑营销影响更多的潜在旅游者。而且旅游者发表在网络媒体上的言论,是其消费体验后的真实心理感受,是旅游企业可以免费获得的市场资料。旅游企业可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这些旅游信息,锁定重要的目标客户,开展一对一的定制服务。同时,也可以及时地了解旅游市场走向,快速地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定位。

(三)窄告方式可实现旅游广告的精确匹配

传统的旅游网络广告投放是“广而告之”,大部分营销费用被浪费,而且属于强行干预用户体验的干扰式广告,使网民不胜其烦。窄告就是“窄而告之”,通过运用高端互联网应用技术、业界独有的窄告系统,使广告客户的广告内容与网络媒体上的文章内容、浏览者偏好、使用习性、浏览者地理位置、访问历史等信息自动进行匹配,并最终到与之相匹配的文章周围。

旅游企业可以加入窄告联盟,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设置关键词,只要旅游者浏览新闻网页,企业的广告就会出现在网页周围,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因为浏览相关网页的客户都有购买的意图,广告的精准投放更增加了被点击的概率。同时,窄告是按点击收费的,使旅游企业更好地衡量广告效果。

第5篇

项目背景

转型创新。证券行业不断创新发展,兴业证券积极探索财富管理转型与业务创新发展,业务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对组织能力提出新的要求:(1)原先简单交易业务下的“单兵作战”模式需向财富管理与创新发展下的“1+N”协作模式转型;(2)各新设网点急需“Team Leader”开拓业务。 “MiniMBA”旨在培养符合公司发展新需要的管理人才。

需求分析。先要对典型用户进行画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了三个基本维度。(1)一般背景:学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各单位的一线经理人,一般带领3-12人的团队。(2)管理提升:有意愿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带领团队取得成功。(3)专业提升:结合新的业务发展需要,有意愿提升各类新的业务知识技能。

此外,潜在学员大部分是85后,爱好广泛,是移动时代的跟随者,对于新的学习方式接受度高,同时又易放弃,对于认可的团队,投入度比较高,有黏性。85%的社交沉浸于微信,微信对于时间的占有率非常高,社群学习、在线学习无疑是可探索的重要学习渠道。

设计运营

为确保培训真正提升学员管理能力、提升团队绩效,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运营非常关键。特此,项目组在训前积极开展多维度的能力“测评调研”、品质课程挑选,并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翻转课堂、行动学习、案例教学、拓展体验、社群学习、游戏化竞赛等等,积极营造乐学、分享的学习氛围,倡导学以致用,不断实战提升。

测评调研。为使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训前开展测评调研。围绕拉姆・查兰领导力体系,从“管理自我”、“管理他人”、“带领团队”等几个维度,调查学员对自己管理能力的评价、培训期望,同时调研主管对学员能力的评价与培训需要,分析两者需求的平衡点。调研分析发现,大家对“影响他人”、“发展他人”、“团队建设”、“绩效导向”等能力维度的提升需要相对都比较迫切。

课程安排。结合各类调研需求,量身配置线上管理+线下专业双通道课程。

线上开设权威在线管理课程:《发展他人》、《影响他人》、《团队建设》、《招聘》、《绩效导向》、《管理你的团队》、《压力管理》、《情绪管理》,共8个模块、26门课程;其中《发展他人》、《影响他人》、《团队建设》三大模块下的11门课程为必修课,其余为选修课,另与中国证券业协会、纽约金融学院合作引入各类创新转型类专业课程。

线下安排《证券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战略》、《营业部绩效管理与业务发展》、《团队管理c公司战略及业务发展》、《分公司机构业务之“新三板”干货》、《理财如水》、《客户培育与销售心得》、《客户维护与产品销售》、《财务报告分析:价值发掘和风险识别》等专业课程,以及《情境领导Ⅱ》、《了解自我―性格类型》等课程。

学员选拔

公司根据培养的目标、学习的要求,分别从“学员的资质”、“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意愿”等多方面,开展“网申”、“笔试”、“在线竞赛”等多项活动选拔“MiniMBA”学员。

团队组建。在“MiniMBA”学员的选拔中,选取“影响力中心”的学员担当模拟公司“执行长”为整体的学习过程起监督和效果保证作用,“合规官”记录养分和资本金等变化情况,协助执行长及时公布排行榜,同时创新设置不同的职位,发挥学员的特长和积极主动性。小组长即每个模拟公司的CEO,负责本组学习情况监督,由组长自主制定表格,督促组员学习,当资本金落后时,制定策略逆袭,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生态循环。

学习激励。“MiniMBA”项目对于线上课程的运营,将所有课程设定成任务,每周。设置两条外部激励线:

1.公司资本金力促团队上市:每个小组模拟一个公司运作,目标是上市;公司可以经营由执委会制定的常规任务,也可经营创新业务,为自己赚取资本金,教务组的课程任务需要资本金购买,完成课程任务也有资本金的奖励。特别的任务有额外的资本金可以赚取,每周公布各公司的资本金排行榜。每个公司的目标是在结训时拥有良好的资产进行“上市”。最终,脱颖而出的三个团队,在毕业典礼上模拟IPO路演展示他们的成果,角逐最佳上市,他们在结业典礼上采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比如CEO宣讲、模拟财经访谈节目等,极大地感染了现场其他学员。

2.个人养分成就“梦想树”:针对个人的“梦想树”,在开始学习之初,为每个人种下梦想的种子,学员的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的行为的考核均记录在“养分”中,记笔记、晒笔记都可以获取养分,养分用以浇灌“梦想树”,达到一定养分值“梦想树”就可以长大,直至长成大树,开花结果。最终养分还可以在“梦想图书馆”中兑换图书,支持持续学习。

在线学习。在线学习是符合年轻人学习的新趋势。“MiniMBA”学员分布于全国各地,在线学习可以有效地弥补面授学习的时长,降低培训成本,并使学习更加个性化。

在课程的选择上,内容符合大家的需要,并优先考虑高品质的在线课程。引入中欧商业在线、中证协、纽约金融学院等知名在线课程,给学员提供丰富的管理+金融双通道的课程。

为鼓励大家更好地参与在线学习,学习运营进行了充分的游戏化学习设计,用积分、徽章、排行榜这些外部激励迅速激发学员的兴趣,使学员建立目标感,不断地为了目标完成课程的学习。鼓励学员写在线学习笔记,组织微信群内“晒笔记”、“晒学习心得”,同时辅以新的挑战,竞争与合作并存,激发持续的学习热情。

面授集训。对于学员的“校园情结”的营造,项目与武汉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作授课,组织大家面授重回校园,邀请学长、学姐和学员分享,和中欧商业在线联合颁发结业证书,通过细节充分地营造“MiniMBA”的仪式感,让学员认真对待每一个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践行“学以致用”,将在线的《发展他人》4门课程与版权课程《情境领导II》互相浸润,翻转运营:

集训前:学习4门《发展他人》在线课程,学员可以根据所学的工具,结合实际工作问题,提交一个mini案例。最后共收到37篇案例,教务组从中选出10篇优秀案例,制作成微信文章,由学员们投票评选出“最佳案例奖”。

集训中:参加面授课程《情境领导II》。有了前期的学习,很多知识点可以直接匹配,全面导入、融合。由于中欧商业在线的每门课程均配有情景案例,面授时可以直接用案例中的故事作为研究点――在线课程里的某主角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他的上司用了什么样的辅导方式?为何采用这种方式?学员用“情境领导”的方法论去一一梳理、诊断。

集训后:重新回顾之前提交的优秀案例,审视真实的工作问题;有了中期解决模拟问题的经验后,学员们更有自信了,能用新的视角与工具,更深入地分析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有效性,融会贯通地学以致用。

中后期的线下翻转也促使很多学员去温习线上课程,把第一次学习时可能忽略的知识点学到位,产生了线上线下互相促进的良好循环。训后发现,学员不仅将管理课程应用到工作中,指导下属提高胜任力、辅导新员工的营销技巧,还应用到生活中指导亲人写论文等,工作和生活中的行为都发生了改变。

社群学习。社群是“MiniMBA”培训在线学习的载体之一,在社群中,学习者可以分为四类:成就者、探险家、社交家、围观者,每个类型的学习者需求不同,“成就者”更看重在游戏中战胜他人,争夺第一,积分和徽章的外部激励对其有正向的作用;“探险家”更喜欢新的刺激和体验,喜欢在游戏化和社群中发现新鲜的事物;“社交家”对社群的依赖性比较高,期待在社群中和朋友一起完成任务;“围观者”在社群中相对沉默,但是时刻关注社群产出的干货,希望能时刻享受到社群的“社群福利”。社群的运营要满足这些不同类型的学员的需求。

社群中学员不断成长,因此每个阶段的需求不同;新手阶段,刚进入社群并且对游虻墓嬖蛄私獠欢啵此时学员需要的是社群内部的社交,通过社交建立对社群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如损友益友大挑战等,使学员更好地融入群体。当学员对规则和课程的学习进入常态后,需要持续的新任务和新的课程,保持学习的频率和稳定的新刺激。当学员对所学习的内容成熟后,需要的是“专家”身份的认可和更高的挑战。对于成熟的“专家型”学员,号召担任业务知识的答疑专家,给予养分的奖励,将认知盈余和群内的分享精神发挥到底,并且形成社群分享的习惯,每周日晚上8点进行微信群答疑,由其他组的成员支持并整理产出干货内容。

学习成效

“MiniMBA培养计划”自2015年启动实施以来,已累计培养250余名学员。在线课程完成率95%以上,名列业内前茅。训后反馈,学员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团队绩效明显提高,并陆续晋升到更加重要的管理岗位。

学习反馈:项目训后评估的综合得分均在98分以上,满意度100%。每个学习班一般培训3个月, 96个学时的课程,其中在线学习48个学时,在线课程完成率98%以上,名列合作伙伴在线学习榜单前茅。学员还自主提交了学习笔记、Mini案例、 学习心得等数千篇。通过紧张快乐的O2O学习,大家产生了深厚感情,向各自单位同事重复推荐,再报名数量不断增加。

能力提升:项目持续近100天,能力自评、上级评估,前后测评数据显示,学员各项能力均有提升,特别是“影响他人”、“激励员工”等方面尤为明显。在训后调研中了解到,学员在工作中表现积极。一些学员还在竞聘面试中表现突出,管理意识、素养显著提高。

绩效提升:学员管理结业案例不断反映,在近百天的学习中,大家学以致用,辅导、发展团队成员,提升状态、改善业绩,团队绩效提升显著。有的引领团队,开拓业务,名列前茅;有的辅导新人,突破业绩,顺利转正。在一些班级学习过程中,正逢公司金融产品营销竞赛,“MiniMBA”学员表现优异,所在团队的销售业绩明显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第6篇

论文摘要:微博营销在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中新颖的,独特的一种营销模式。随着微博的兴起和走红,这个新平台,逐渐被商家所关注,并开始尝试进行营销应用。微博营销具有门槛低、成本低,互动性、传播性等优势;又具有塑造品牌营销、及时并接受信息、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起感情的互动等价值,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有效营销手段。

微博营销,即借助“微博”实现“营销”。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因为微博的短小精干,受到许多快节奏的人的喜爱。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底,国内微博的独立用户估计为6500万。其中,行业老大新浪微博上的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 5000万,平均每天的微博内容超过2500万条。同理,微博转播的快捷,信息反馈迅速,相关信息的超链接,都深受一些企业的喜爱。它是新媒体时代的特殊产物,简短的文字,却潜藏着巨大的营销机会。微博营销,成为电子商务中新颖的,独特的一种营销模式。方便,快捷,广泛,互动,实时都是微博营销独有的特色。随着微博的兴起和走红,这个被称之为“最优秀的病毒营销阵地”的新平台,逐渐被商家所关注,并开始尝试进行营销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织围脖”的阵营中。这是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争,落败者可能失去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的话语权。几大门户网站都在大力发展微博业务,国内微博用户总量正在飞速增长。知名企业、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网络媒体以及越来越多的机构都开始进驻微博,巨大的微博市场带来的营销商机是不言而喻的,微博营销必将成为新媒体时代企业营销制胜的新法宝。

1、微博营销的优势与价值

1.1 微博营销的独特优势

微博营销与短信、电子邮件、论坛、博客等其它网络营销方式相比,其具有的网络营销优势主要在于:

门槛低、成本低:微博营销的门槛低、成本低,是大中小型企业皆适用的营销方式。

实时性、随时性:微博内容的实时性、即时性,可实现与客户及时互动,实现顾客关系管理的创新。

互动性、传播性:微博信息的互动性、传播性,可以为企业建立起高效的传播平台,迅速积累起关注度与知名度。

聚合性、社群化:微博用户的聚合性、微博信息的社群化传播,可以让企业推送的信息更加精准地投向特定用户群体。

开放性:微博平台的开放性,使其可以在技术上保持不断创新,为企业营销应用提供定制化地服务。

1.2 微博营销的巨大价值

微博旺盛的人气和眼球效应本身就代表了巨大的营销价值,对于企业来说,目前利用微博来获得营销上的成功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1.2.1 品牌营销

微博营销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品牌营销收益,具体表现为微博营销可使品牌影响力扩大、企业形象得到传播,甚至一些企业在微博上成功度过公关危机。如戴尔电脑近两年频遭网络公关危机,但自其建立起财富500强企业中数一数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尤其是微博后,极大地扭转了公司品牌和产品声誉被消费者贬损而带来的不利局面。

1.2.2 信息与收集的平台

企业可以使用微博检索工具,精确目标受众,对企业品牌、产品和相关的话题进行监控,并从追随者处获得建议和信息反馈。一旦在微博上发现负面信息,就能以最快速度给予响应。此外,地方企业和商户还可以利用微博直接发送优惠信息和活动资讯到用户手中。

1.2.3 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起感情的互动

微博作为社交网络的一种,能提供给企业和消费者直接互动的机会。微薄的社会性决定企业不能过度企业新闻、新品、活动信息,更多的是要与追随者沟通、交流。微博的分享性,让企业及时触摸到消费者的心理、产品感受和最新需求,是企业获取市场动态的有效工具。同时,通过及时对消费者在微博上的反馈作出反应,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客户服务,也促进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虽然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赢利,而在以上三项微博营销的价值中,最终要的应是利用微博与消费者建立情感的互动。微博这个平台的最大作用不是直接做生意,而是跟消费者建立起情感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忠诚的客户,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2、微博营销的策略与方法

2.1 抓粉丝就是抓效益

需要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人气是微博营销的基础。在微博中,粉丝就是一切,有粉丝就有影响力,有粉丝就有话语权。名人在任何时候总是能迅速被大众挖出来并紧紧追随,同样,名企也相应能够获得较好的关注。一般的企业若要获得更多粉丝,则需要多花很多心思。各种线上有奖活动无疑是吸引粉丝们的有效办法。有奖活动能在短期内迅速有效地提升企业官方微博的知名度,增加粉丝数量,但是形式过于简单。在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粉丝团之后,就该换花样玩玩了,因为现在是到了建立粉丝忠诚度的关键时候了。很多微博通过有特色的信息分享,如笑话分享、创意分享、实用信息分享等方式持续争取粉丝的关注。

2.2 平民化口味

由于微博具备全天候24小时、一对一、一对多、即时性等多种服务特性,所以微博为企业客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窗口。微博可谓是服务型企业笼络人心的最佳阵地。服务型企业在进入微博时,往往在第一时间就建立一个客服账号。这个微博客服,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可以做到售前咨询调研、售后用户体验调查及即时咨询;客服账号可快速响应一对一的个人咨询需求;针对较为普遍的问题,还可以以广播的形式公告大众。

2.3 微博营销树立品牌

纵观当今经营比较成功的企业微博,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与消费者的互动让品牌放下硬邦邦的身段,摈弃过往冷冰冰的形象。用人性化的语言在与“粉丝”们进行着人际沟通的企业微博。微博不仅是以一种告知性手段来塑造品牌,而是通过互动来构建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身份认证、情谊归属,甚至是精神归属感。品牌的营销和塑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在微博时代,企业必须不断地通过内容的推送与消费者进行关系互动,在点滴间塑造品牌。

参考文献

[1]Sandy Carter.营销2.0最佳实践——网络营销时代的 ANGELS 制胜法则[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第7篇

在社群化时代,培育一种适合消费者的品牌仪式,将是搭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情感关联的有效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品牌跳出同质化竞争,塑造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更是品牌凝聚和抚慰消费者,进而塑造自身品牌社群的密码和利器。

粉丝忠诚的藏宝图在哪

“忠诚客户”对于公司的价值早已深入人心,俗语称之为回头客,现在流行说粉丝,其价值包括能够给公司带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溢价、更广的传播和更长的缓冲等,进而赢得更持久的收益。“忠诚客户”是企业经营的“圣杯”,如果能够获得它将有助于企业保持“基业常青”。

多少年来,无数人都在努力寻找获取“圣杯”的藏宝图。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认为满意可以带来顾客或品牌忠诚,只要使顾客满意,他就会再次光顾或忠诚于你的品牌。然而,到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满意与忠诚之间并不是线性的,非常满意的顾客也不一定忠诚。接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顾客关系管理(CRM)便应运而生。商界人士寄希望于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挖掘客户需求,满足并超越其期望,以获得顾客满意和忠诚,进而赢取顾客的终身价值。

然而,这种方式未免有些机械化,掌握顾客信息是一回事,将其转化为忠诚顾客则是另一回事情。航空业和酒店服务业还专门开发了常旅客计划 (FFP: Frequent Flyer Program),即顾客忠诚计划 (LP: Loyalty Program),现在又逐渐演变为各个商家普遍发放的会员卡。但这种会员卡策略的形式大于内容,有多少持有会员卡的顾客是忠诚的?

当下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互联网的出现及移动互联网的拓展对我们日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这进一步又形塑了新的商业环境,社交网络化、市场碎片化,虚拟与现实在碰撞中交融,消费成为人们抚慰心灵的方式,整个商业环境呈现出全新特征。其中之一便是消费社群化,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消费市场正在迅速分裂成一个个亚消费群体。在这些群体内部的信息交流日益深入和全面,而群际间则无法沟通,甚至可能会充满仇视,如“果粉”和“果黑”。传统的营销逻辑已很难适应新的社群化时代,未来企业必须能够适应碎片化的市场,主动迎合社群化市场分解的现实。

粉丝对品牌的忠诚体现了其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关联,基本的产品满意和忠诚计划中的小恩小惠很难激发这种情感关联,进而也就难以培育品牌忠诚。什么因素能够激发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关联?通常熟悉的增强消费者的品牌体验、塑造品牌认同、品牌信任、品牌承诺和品牌依恋等因素,对激发消费者的品牌情感关联和品牌忠诚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都很有价值,但却主要在行为意愿或心理层面,与实际行为之间还有一定距离。

那么,企业采用什么方式可以兼顾意愿和行为来塑造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呢?在社群化时代,培育一种适合消费者的品牌仪式,将是搭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情感关联的有效方式。它不仅有助于品牌跳出同质化竞争,塑造与众不同的品牌形象,更是品牌凝聚和抚慰消费者,进而塑造自身品牌社群的密码和利器。那么,究竟什么是品牌仪式?品牌仪式能够为企业创造哪些价值?应该如何培育受欢迎的品牌仪式?

什么是有效的品牌仪式

融入生活的仪式化行为

人类是一种仪式化动物,其日常生活中充满着仪式化行为,从晨起到睡前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有仪式的踪迹。除此之外,还有春节、中秋节、生日和婚礼等特殊时刻的庆祝仪式。这些仪式或仪式化行为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建立生活秩序和规律,给人以放松感、平静感和归属感。

我们所生活的消费社会,吃的、穿的、用的或占有的产品或品牌都具有着象征意义,它帮助我们建构自我和进行社会交际。消费和品牌成为我们建构独立自我和社会自我的工具,自然也融入到我们日常的仪式化行为当中。

玩微信的消费者或“刷”或“晒”,都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仪式,这源于他们对安全感、归属感的需要,渴望成就感和被关注。此外,微信也创造出一些新的仪式化行为,“餐前拍照”就是其一。现在不少微信使用者吃饭前的一个指定动作不是祷告而是拍照,然后分享到朋友圈。

不妨借用网上的一段访谈来感受其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价值。微信控Sharly说:“拍美食是一场全民狂欢运动,过程也十分欢乐。一个人对着一片面包拍、两个人对着一两杯咖啡拍、三个人互相拍盘子里的食物,一群人各拍面前盘子里的食物。各种姿势搭配各种愉悦的表情,分享在朋友圈,之后方才心满意足地大快朵颐。”从这段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消费者在通过社会化分享增强存在感的同时,可能也增强了吃饭的食欲。

除了这种日常的仪式化行为外,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和“双十一”都是重要的购物狂欢仪式。双十一是消费者对实惠和打折心理的一种仪式狂欢,不管最终是否真的得到了实惠,在双十一当天,消费者还是抱着满心的期待而战斗。

品牌仪式的特征

所谓品牌仪式,就是消费者与某品牌之间的一种仪式化互动行为,它能够为消费者带来特殊的情感体验,进而增强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关联。品牌仪式作为一种日常的仪式化行为,具有如下特征:

特征1:动作程式化

品牌仪式通常由几个或一系列行为动作构成,它一般会遵循一定的操作程式。从如何开始,到怎么执行,再到如何结束,每一个步骤都有一定的方式、顺序和规则,这使得品牌仪式成为一种标准化的行为动作,便于人们学习、模仿、掌握和分享。

特征2:行为例行化

当品牌仪式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该行为往往具有日常性、例行化的特征。品牌仪式的重复进行可以是每日必做的常规动作,也可以间隔一定时间周期化展演,否则可能会给品牌仪式的行为人带来异样感或不协调,感觉生活中似乎缺了什么。

特征3:展演象征性

品牌仪式是一种社会化行为,无论是由个人独自完成,还是由群体共同展演,其行为动作对行为人来说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的体现与品牌仪式对行为人的实用价值并不冲突,二者同时存在于品牌仪式行为当中,只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关注的重心可能有所不同。品牌仪式的象征性也使其区别于人们生活中的习惯和日常惯例,后者虽然也具有周期性重复的特征,但并未被行为人赋予更多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也不体现太多的象征意义。

特征4:意行合一性

品牌仪式作为品牌消费的一个行为过程,它是消费者与品牌的一个接触点,体现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激发了消费者认知品牌和自我的心理过程,进而有助于形成与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情感关联。所以,品牌仪式将消费者和品牌的相关行为过程与其对品牌价值与精神的认知过程整合于一身,体现了意(品牌认知)和行(品牌消费)的合一。

这一行为要优于传统的促销策略,如价格折扣和广告宣传。价格折扣在短期可能会激励消费者更多购买,但对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和认同作用不大,甚至有负面影响。广告宣传虽然是对品牌价值观的一种传播,但仅有视听刺激而没有实际体验,消费者涉入程度不够,印象未必深刻。品牌仪式是对二者的有效补充,它既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品牌体验,又激发消费者对品牌价值观的认知,将其与自我价值观建立联结,进而形成认同和情感关联。

特征5:影响递增化

对于消费者来说,每一次的品牌仪式化行为都是一次很好的品牌体验过程,它加深了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的印记,在无意识中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关联。所以,品牌仪式的影响作用表现出逐渐加强的特征。此外,品牌仪式在营销刺激逻辑方面也有别于传统理念。传统的营销刺激逻辑是从意念到行为,即通过影响和改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态度,进而激发行为意愿和行为。而品牌仪式的刺激逻辑刚好相反,它是从行为到意念,即通过影响和改造消费者与品牌相关的行为模式,在周期性重复过程中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情感关联,其影响作用将随着消费者品牌仪式化行为的不断重复而逐渐增强。

因产品类别、品牌档次、消费场景和消费人群的不同,品牌仪式的这些特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如高档奢侈品品牌的仪式化行为可能会更复杂、更正规一些,而日常的快销品品牌的仪式化行为则可能会简单和松散一些。对于不同的消费人群和不同的仪式展演情景,品牌仪式也会有所差异,当然对消费者的影响作用也会不同。

品牌仪式的独特作用

当品牌仪式逐渐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时,只有通过品牌才能满足消费者的这一仪式化需求,那么品牌将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品牌仪式的独特作用体现在共创价值、归属感、情感关联和品牌忠诚三个方面。

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共创价值

品牌仪式体现了品牌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有助于企业与消费者共创价值。无论是高端的奢侈品品牌还是日常的快销品品牌的仪式化行为,消费者均参与其中与企业共同创造价值。

人们在消费高档奢侈品时,除了在意产品本身的品质之外,更看重品牌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和象征价值,而仪式化的消费过程往往是激发这种尊贵、奢华和神秘消费体验的关键。如功夫茶、雪茄和啤酒的品味都有一定的步骤和程序,有的甚至包括繁琐的规矩和礼仪。

雪茄有选择、切口、预热、点火、反吹和品吸等多道工序,功夫茶的操作程式和泡法程序就更多。健力士啤酒 (Guinness) 的品牌口号是“好东西属于那些愿意等待的人 (good things come to those who wait)”。它缓慢的倒酒方法很有讲究,消费者倒酒时需要与酒杯呈45度角缓缓倒入,且倒至四分之三时停下,静置后再将整杯加满。在最后加满时,应向前推,而不是向后拉,使泡沫充满杯沿且没有溢出,这将产生其能够持续至最后一口的乳脂状泡沫。整个过程这样完美倒一杯啤酒需要119.6秒。

在这样的消费体验过程中,人们平日紧张而浮躁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缓解和放松,忘掉那些世俗纷繁的烦恼,体味一种完全平静、舒适、稳定的状态,进而有助于消费者认识自我和建立自信。这就为消费者创造了价值,而这种价值产品本身难以提供,是由消费者通过仪式化的消费过程与品牌共同创造出来的。

品牌仪式不仅限于奢侈品,日常快销品品牌同样可以有自己的品牌仪式。奥利奥 (Oreo) 的“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尤其是儿童吃奥利奥饼干的指定动作。他们吃的不只是饼干,更多的是由这种仪式化动作所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价值同样是消费者与品牌共同创造的结果。

增强消费者的归属感

品牌仪式化的行为过程激发了消费者对某一品牌消费群体或亚文化的认同,增强了其对该品牌社群和品牌文化的归属感。品牌是一种符号和象征,当消费者进行品牌仪式化行为的展演时,能够增强其对自我形象的认知,从而在心理上寻求对某一消费群体和文化的认同。

品牌仪式化行为的象征性展演有助于消费者进行社会分类、比较和积极区分,行为人能够将自己与那些做相同仪式化行为的消费者等同起来,并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更容易感知到彼此的认同和归属,也更容易凝聚到一起,进而形成围绕某品牌的消费社群。可见,品牌仪式促进了品牌社群的形成,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和品牌社群的认同和归属感。

拿星巴克来说,消费者到星巴克喝的是咖啡吗?可能不只是咖啡,消费者喝的是一种远离家庭和工作之外的短暂放松和惬意,这正是星巴克努力打造的“第三空间”概念。星巴克在2010年推出的“在仪式中得到抚慰 (Take Comfort in Rituals)”的营销活动,深受星巴克迷们的认同和赞许,进一步增强了对星巴克的归属感。

增强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关联和品牌忠诚

培育品牌仪式的益处在于搭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情感关联,进而维持长期的顾客关系和品牌忠诚。品牌仪式具有意行合一的特征,品牌仪式化行为的展演过程充分融合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情感,从而有助于形成消费者与品牌的情感关联。

人们的自我分为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品牌仪式对消费者的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具有双加强的效果。一方面,每一次的品牌仪式化行为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一次品牌体验,影响到人们的经验自我。

明尼苏达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授们最近的一项研究认为,仪式化行为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喜欢程度,从而愿意消费更多和支付更高的溢价。他们使用巧克力、柠檬水和胡萝卜来做实验,结果发现仪式化行为可以增强并提升参与仪式对象随后的消费行为,被试者会认为巧克力更可口、有价值和值得尽情享用,消费过程也更有乐趣。这种仪式化行为之所以能够提升消费水平,其背后的作用机制是由于仪式化行为增强了个体涉入的体验程度,进而对消费产生了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品牌仪式具有影响累积的特征,周期性重复的品牌仪式会强化消费者的记忆自我。

可见,品牌仪式就像一个锚,将消费者与品牌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品牌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增强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如何培育受欢迎的品牌仪式

按照仪式产生的来源,品牌仪式的培育方式可以分为消费者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两类。

消费者主导型品牌仪式培育指的是品牌仪式原型来源于消费者日常约定俗成的消费行为模式,企业发现了这一消费习惯,对其加以改造甚至直接采用,使其与品牌的价值观和精神协调一致并将其确定为品牌消费的正统模式加以推广。

久负盛名的科罗娜啤酒饮用仪式,即只有在科罗娜啤酒瓶口放一瓣青柠才是正统的饮用方式,这样喝起来才有感觉。但为什么要这样仍然是个迷,没有人确切地知道来由。这并不影响科罗娜品牌仪式的形成,当这种饮用方式在消费者中广为流行时,科罗娜品牌发现并利用了它,将其确立为科罗娜啤酒正统的饮用方式,进而又在消费者中大力推广。这为科罗娜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也凝聚了诸多忠实的顾客。奥利奥“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的品牌仪式也属于此类。

消费者主导型品牌仪式培育方式比较巧妙,它省时高效,且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因为它本身就来源于消费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尤其是那些新产品和新品牌。针对这些新的产品和品牌,以及那些并未能在现有顾客中发现约定俗成的消费行为模式的品牌,企业也可以考虑自己发起设计品牌仪式,此即企业主导型品牌仪式培育方式。

这并不是说企业完全独立地设计出一套品牌的消费行为模式,然后将其强加给消费者,这样做往往不会奏效,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企业应做好扎实的市场调研,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所设计出来的品牌仪式化行为应能迎合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并体现品牌的价值观和精神。

不管是消费者主导型还是企业主导型,好的品牌仪式应能很容易地被消费者学习、模仿、掌握和分享。所以,企业在培育品牌仪式的过程中,应把握一些基本的原则。

第一,简单持久。企业所培育的品牌仪式应该比较简单,容易被消费者采纳,在其意识中形成印记,不容易遗忘。这种简单还体现在便于企业和消费者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推广和传播,而且企业要尽可能保持品牌仪式化行为的稳定和持久。

第二,高度相关。企业在培育品牌仪式时,要考虑消费者为什么愿意做相关的仪式化行为。生硬、复杂和冗余的消费方式,往往很难被消费者所接受,也很难融入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所以,企业设计出的每一个仪式化行为都应贴近于消费者的现实生活,是消费者所切实需要的。

第三,应景适宜。品牌仪式具有社会性,往往与一定的时间、场景和空间相关联。所以,企业在培育品牌仪式时,可以将品牌仪式与特定的时间和场景相联系,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点,比如晨起的时候、早餐时、地铁中、工作时、健身时、晚餐和睡前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节日、生日和婚礼等都可以成为品牌仪式设计的关键时刻。这种应景适宜有助于品牌仪式产生锚定效应。

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 融媒 新思维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当下,传统媒体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新媒体,竭尽一切力量坚定不移地走融合媒体发展之路,但是,成功者在哪里、可借鉴者在哪里、盈利者在哪里、佼佼者又在哪里?

笔者认为,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对互联网文化属性的认识不深刻,对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了解不到位,对互联网的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不透彻而造成的。所以,更新思维是当务之急。“我们正将自己带向一个全新的世界――媒介互通,万物互联。”①关于互联网视阈下融媒新思维和路径,以下作者从十组关键词展开论述。

一、亚文化、泛娱乐

在这场媒体革命中,新媒体的亚文化特质和现象不可忽视,他们与主流媒体有着诸多鲜明差异特征,比方社群性、偏离性、边缘性和挑战性,互联网的互动性是亚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再生更加便利,势不可挡。应该肯定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新媒体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政治意识、主流意识、阵地意识、大局意识的准确把控和引导,在传播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审美取向的传播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巩固和壮大了主流舆论阵地,值得赞许。同时,亚文化在新媒体异彩纷呈的展现,也促使传统媒体和主流文化再也不可忽视新媒体的众多亚文化实践及其文化意义。亚文化已经登堂入室,进入了传统媒体的视野,引发传统媒体的关注。如《众媒时代》一书所述: “亚文化部落的觉醒,以及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碰撞,对于媒介是否有传播学上的意义?在亚文化崛起的当代,媒体业应当如何拥抱新的部落?”努力做到“内容觉醒:关注多元议题;产业觉醒:关注亚文化经济;思维觉醒:关注社群传播”。②在这一方面值得传统媒体思考,应加强这样的沟通与对话,在融合和转化的过程中走向多元与开放。亚文化部落崛起,势不可挡;亚文化已是互联网重要的文化属性;不争论、不回避、不退让、不胆怯;定战略、谋策略、建团队、上项目;亚文化以青年人为主体,未来市场份额、亚文化市场潜力与商业机会巨大。

2014年“泛娱乐”一词被收录到国家文化产业报告之中,迅速成为席卷互联网发展的一大浪潮,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简称“BAT”)三大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泛娱乐战略。腾讯的泛娱乐战略,是以腾讯互娱知识产权(IP)为纽带,覆盖了腾讯视频、腾讯游戏、阅文集团(包括腾讯文学+盛大文学)、腾讯动漫(投资了哔哩哔哩网站,简称“B站”)、QQ音乐、腾讯影业、企鹅影业、腾讯体育等王牌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阿里巴巴泛文娱版块”囊括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影业、合一集团(优酷土豆)、阿里音乐、阿里体育、UC浏览器、阿里游戏、阿里文学、数字娱乐事业部。百度提出了“内容生态”战略,包括以百度文库、百度文学、纵横文学、熊猫阅读为代表的阅读资源;以爱奇艺、视频软件PPS影音、百度视频为代表的视频资源;电影产业方面,百度入股了华策影视、星美集团、百度糯米电影以及百度音乐等。“BAT”三大公司在泛娱乐领域的布局和布点都已就位,接下来谁更棋高一筹,就得看各自生态内的整合和协同能力。同时,国内小米、华谊、艺动、通耀、360等企业也纷纷将泛娱乐作为公司战略大力推进,泛娱乐市场的冰山一角处于刚刚开启阶段,无穷金矿有待开掘。③

二、社群、交互

在新媒体,“社区、社交、社群”三组词均十分重要,其中以“社群”最为重要。社群就是让参与社交媒体的人唯你马首是瞻,对你有崇拜感,形成精神依赖。要在社交媒体的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的社群,因为没有自己的社群,永远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社群建设上抓住五个要素: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关于社群经济,“罗辑思维”应该是最早的定义者和实践者,起初“罗辑思维”只是一个视频自媒体,随着点击率与粉丝量的不断增加,它逐渐发展成了一个人气极其火爆的“知识型社群电商”。“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反复强调,“社群关键不在于有多少人,而在于影响力度有多大”。“罗辑思维”一直不断探索如何增强社群的黏性。④尤其是两年的跨年演讲影响力剧增,成为一个热点。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传播规律上有什么区分?在文化根基方面传统媒体是“内容”,新媒体是“人”;在系统特质方面传统媒体是“封闭的和集权的”,新媒体是“开放的和分权的”;在产品生产主体方面传统媒体是“媒体自身”,新媒体是“媒体和用户”;在对用户的态度方面传统媒体是“俯视的和教化的”,新媒体是“平等的和参与的”;在文化特质方面传统媒体是“庙堂式的”,新媒体是“江湖式的”;在接受终端方面传统媒体是“单一、单向和固定的”,新媒体是“多屏、移动和交互的。”新媒体最重要的特质“交互性”,除双向交互以外,它的表现特点还有:二次元的平面交互、三次元上下左右交互以及多维交互。还应理解“互联网是人的网络,而不是计算机的网络”。⑤

三、场景、仪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为王,所有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场景的,所有关于移动互联网的战争都是基于场景的争夺。

我们身处在场景媒体时代,无场景无阅读,无场景无点击,无场景无流量,无场景无收益。“场景颠覆传统流量入口,反映的是这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变化,是基于体验美学的场景经济范式。”⑥美国科技博客作者罗伯特・斯考伯(Robert Scoble)和谢尔・伊斯雷尔(Shel Israel)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阐述了构成场景的五种技术力量无处不在,即“场景五力”――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掌握这五种力量,所以这场景五力正在改变着消费者和用户的体验,而且它们也深刻地浸入了传播场景。我们发现做新媒体的人无时无处不谈场景,不场景说明你还不会做新媒体。了解场景,就站在了风口上,谁能占据场景,就能赢得未来。身处场景媒体时代,媒体必须重塑与人的连接,重新构建媒介消费生态。胡正荣教授在《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战略》中所述:“Web3.0是场景细分时代,以场景、细分和垂直、个性化服务为特征”“需要以用户为中心(UC)、以位置为基准(LBS)、以服务为价值(VA)。”做新媒体就是要抓住和利用“移动、客厅、消费、汽车”等大大小小的细分场景。

互联网仪式和礼仪实现了互动性、移动性、跨越时空性的表现特征。仪式在新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也是“加冕与脱冕”巴赫金(M.M.Bakhtin)的狂欢理论的一大特征,在狂欢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仪式和礼仪,模拟给国王加冕和随后脱冕,以及再为奴隶或小丑加冕,这种更新交替、肯定与否定不断地仪式重现,为用户提供了无穷的快乐。新媒体重要的是能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仪式再现化分享。比如:2015年春晚的“摇一摇”,2016年春晚“咻一咻”,都是仪式再现化。比如微信群抢红包,红包本来是春节老人给小孩发红包的仪式,到了互联网上就成了抢红包,很多用户连一分钱的红包也不愿意错过。掌握仪式,把更多的仪式放到新媒体的空间中,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社群。视频弹幕评论、网红直播打赏、狂欢节购物等也是新媒体仪式化的表现形式。利用互联网传播形态,设计、组织、再现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仪式,是吸引用户和占据市场的重要手段。

四、、狂欢

当下,让民众拥有相当自由发言权的新媒体社交平台比比皆是,除微博和微信外,还有知乎、论坛、贴吧、分答、得到、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AcFun、龙珠、繁星、全民TV、一直播、papi酱等一系列各式各样的平台和自媒体平台,他们都以每个用户的相对独立性,对社会热点、民生生活、文化娱乐、家长里短等无所不包的议题各抒己见,有文本性的,也有视频类的,内容特点多为幽默诙谐与讽刺搞笑,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思维,逐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新媒体“和狂欢”阵地。当代社会文化体系对分为:一是大众文化层,学术代表有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二是精神分析层,学术代表有拉康・雅克(Jaques Lacan)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三是意识形态层,学术代表有斯拉沃热・奇泽尔(Slavoj Zizek)。

抓不住在新媒体中就难以立足,笔者认为当前新媒体分为两种:认知的和反抗的。众多的新闻媒体客户端就是一种认知的。认知的是主流媒体的主要产品,用户大量信息获取均来自这一领域。

在新媒体,更重要是反抗的,根据英国伯明翰学派的观点,抵抗是亚文化的核心特征,表现为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对于支配阶级和霸权群体的一种抵抗,比方说 《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将矛头直指电影《无极》当中的文化霸权。具有反抗的作品,阅读率高,转发率强。大众对于陈词滥调的抵抗,正是希望从主流媒体所强迫灌输的理解方式中解脱。如“大象公会”发出的文章“中国男人喜欢什么样的狐狸精?”(阅读量215万+)、“怕上火,难道你就不怕肾衰竭吗?”( 阅读量80万+)都是反抗的的表现。

巴赫金提出的狂欢理论,对新媒体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网络社区里,人们实现了交互式的去中心化的交流,是一种特殊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广场式交往,每个用户都拥有自己的表达权利与自由,每个用户同时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在开发的网络里没有谁拥有天然的霸权。凡人可以说话,弱者尽情狂欢,参与狂欢的人只有一个身份――网民。如:“双11”的狂欢、“双12”的狂欢、“6・18”的狂欢让用户时时刻刻都感觉在狂欢的状态里。“映客、花椒、YY、斗鱼、虎牙、美拍”等全民直播网站充满了和狂欢,用户在直播平台上撒花、送保时捷等行为都是狂欢的表现。网络的互动性、匿名性与巴赫金所说的狂欢世界极为相像。“全民狂欢本就是摆脱了常规的生活状态,人们大可不必像平时那么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相反,尽可以在嬉笑打闹、放纵自我中释放心灵的快乐和生命的激情,这种生活就是‘翻了个的生活、反面的生活’。”⑦在社交媒体中,每一个人都过着一种狂欢式生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抛在了一边,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们在生产、解读、建构中产生社会互动,形成狂欢的力量。”⑧网络新媒体的狂欢包括了情感狂欢和思想狂欢两种。狂欢的两个原因:不受现实、等级区分、身份地位、社会秩序等约束;身份的隐蔽性、发言的自由性、人与人的虚拟性。

五、分众、差异

分众和精准传播已是新媒体的重要因素。

在融媒时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信息的海量堆积和渠道的无所不在使得信息对于用户而言不再稀缺。相反,用户的注意力作为一种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准天然资源,成为市场追逐的对象。所以,新媒体进入分众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时代,掌握用户基本数据是做好“分众”传播的前提和条件,收集掌握用户的具体数据至关重要,依据每一个用户数据的个性需求,推送用户所需的信息和产品,要在优化信息、规避同质、实时传送、提升价值等方面下功夫。新媒体在分众化的传播上大有可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宽带技术、双向交互功能和移动终端便捷性,做好分众传播。做好分众传播的六个要点是:搭建平台、组建社群、汇集数据、按需分类、精准传播、个。

“居正出奇、创造差异”“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这都是营销学的核心。

新媒体企业与波特五力模型恰恰相反:购买信息资源是高价的;提供用户服务是低价或免费的;入行门槛很低;替代品遍地都是;同行业竞争十分惨烈。按波特五力模型的基本要求来说互联网企业是基本不能投的,所以互联网每天都有新注册的公司,每天也有关闭或破产的公司,是进进出出最频繁的行业。就像硅谷天使投资界思想家彼得・蒂尔(Peter Thiel)所说:“如果你已经开始运营自己的公司,你必须谨记幂次法则,把公司运营好。最重要的事情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市场可能会胜过其他所有市场。”⑩“差异化”是办好新媒体的关键,产品的唯一性、平_的独特性、社群的黏合性、渠道的快捷性、服务的体贴性、技术的先进性等方面都能做到最好,你就达到了“与众不同”,有了这“与众不同”就有可能立足于新媒体的基本素质和条件。对用户而言还要在移动化服务、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垂直化服务上下功夫,因为这是做好新媒体的又一核心。如星座漫画大师“同道大叔”的微信公众号每篇文章的阅读几乎都超过10万+。这就是“我们需要更上一层楼,也需要与众不同。”

六、移动终端、粉丝经济

2015年以来,移动终端、智能硬件、直播应用三大“介质”正深刻地颠覆着媒介生态。目前,媒体已形成共识:移动终端的访问量占据媒体的半壁江山,而这一趋势还将进一步扩散。美国移动商业先行者查克・马丁(Chuck Martin)专注移动互联网研究15年,一直是数字互动市场的重要级专家,他很早便精准预测到互联网革命的冲击并预言:移动革命将全面改变你我生活。由他撰写的《决胜移动终端》专著,描绘了移动营销当下和未来的一幅生动图景,让人们认识到运用移动终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英国的保罗・斯盖尔顿(Paul Skeldon)15年来也一直致力于移动领域的研究,他的专著《移动就是一切》一书提出的观点:未来一切都将是移动的,以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已经开始改变这一切,移动电子商务事实上已远远超出了商务的范畴,它是人类未来生产与生活的方式。移动时代来势汹汹而又瞬息万变,近年来,媒体机构在移动时代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创新速度远不及移动技术的革新。各大新闻媒体机构都在积极追赶移动终端的变局,所以,移动浪潮下的媒体正在觉醒,谁在“移动优先”的战略和战术上占领了制高点,谁就能在移动终端上抢占先机。“得移动终端者得天下。”

粉丝经济的特点:有明确的成员关系,有持续的相互交往,有一致的社群意识和规范,有一定的分工协作,有一致的行动能力,有很强的黏合性,有消费的忠诚感,形成了强有力的“圈子经济”。

粉丝经济最佳者就应是“小米”品牌了。

(当年雷军的手稿图)

在2008年,雷军就提出了“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七字诀,以及“参与感、把用户当朋友、社交化媒体传播”的互联网群众路线,更重要的是他在时就提出基础是“粉丝文化”惊人之语,这不就是“粉丝经济”之原型。当小米开发产品时,数十万消费者热情地出谋划策;当小米新品上线时,几分钟内,数百万消费者涌入网站参与抢购,数亿销售额瞬间完成;当小米要推广产品时,上千万消费者兴奋地奔走相告;当小米产品售出后,几千万消费者又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每周更新完善之中。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撰写的专著《参与感》一书,对小米的参与感三三法则,三个战略:做爆品、做粉丝、做自媒体;三个战术:开放参与节点,设计互动方式,扩散口碑事件;先做忠诚度,再做知名度;不是做广告,而是做自媒体等观点进行了详尽阐述。粉丝经济分为两种形态,包括品牌的粉丝经济和偶像的粉丝经济。

七、技术、数据

新媒体一靠技术,二靠内容,而且是技术先行。科技延伸了媒介,媒介通过科技而大转变。在发展新媒体过程中,要重视互联网的三大定律: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和迈特卡尔定律。当然首推是美国英特尔公司(Intel)创始人高登・摩尔(Gordon Moore)的摩尔定律,他将中央处理器(CPU)集成电路的复杂度预期设定为每两年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根据英特尔中央处理器从1971年到2004年的历史发展数据,说明了每两年增加一倍的摩尔预测,与发生的实际数据达到完美的吻合。吉尔德定律(Gilder's Law)是指主干网带宽的增长速度,它与摩尔定律是紧密相连的,主干网带宽的增长速度是运算性能增长速度的三倍,根据摩尔定律每两年运算性能提高一倍计算,主干网的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大概是每八个月增长一倍,所以摩尔定律是吉尔德定律的前提和条件。迈特卡尔定律是由以太网的发明人罗伯特・迈特卡尔(Robert Metcalfe)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该定律则为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提供了一个估算的模式: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迈特卡尔定律则从宏观角度解释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渊源――这就是随着一个技术的使用者的不断增多,每一个使用者从使用中获得的价值不断增加。互联网三大定律的共性是提升扩大的同时使用者的费用不断下降,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技术公司的不断崛起为这三定律的共性提供了最好的诠释。

“数据流动性越强,生成的结构性也越多,使用者关系越清晰。”因为,今天是一个数据运营、用户经营时代。要想达到精准传播就必须掌握一手的大数据,建立属于自己的云计算系统。大数据与云计算密不可分,没有云计算(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技术支撑就不存在数据的获取、储存、归类、分析、处理、分发、运用、管理……大数据的五大特点:海量的数据规模、高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甄别数据的真实性、以低成本创造高价值。以《今日头条》为例,它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个性化推荐引擎产品,精准定位人群进行传播,根据用户所在城市,自动识别本地新闻,精准推荐给当地居民。还可根据用户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征,自动计算并推荐其感兴趣的资讯,用户阅读时,能够在0.1秒内计算推荐结果,3秒完成文章提取、挖掘、消重、分类,5秒计算出新用户兴趣分配,10秒内更新用户模型,用户用得越多它就越懂用户的爱好和需求。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消费者触摸时间的增长,用户的精准属性(自然属性、性格标签、人群分类)、精准消费时段、精准位置已经全部数据化,自然意义上的消费者成为数字系统中可跟踪、可预判的“消费者画像”。正如张波在他的专著《O2O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革命》一书中所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行为规律都被记录成数据,都可以找到规律、做出分析,人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而来源就是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制定战略布局,利用大数据谋划战术策略,利用大数据组织产品制作,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传播,利用大数据做好服务转型,利用大数据深入经营用户。数据越多就越有逻辑,逻辑越多决策就越准确。

八、链接、矩阵

链接是互联网的特质,没有链接就不存在互联网,更不存在新媒体。内容产品是否具有奇异性、唯独性、超凡性、“病毒”性是超级链接的关键,产品能否实现转化和变现就在于更多的链接实现点击。新媒体的产品能使更多用户链接观看、倾听、转发、购买、使用、把玩……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我特意提到“把玩”一词,“玩”就是一种体验,就是娱乐、开心和消遣,新媒体是让人玩的地方,让人产生的地方,让人尽情狂欢的地方。在唐兴通专著《引爆社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4C法则》一书中说:“如何在大众传播中引入人际传播模式,发挥人际优势,也将成为将来大众传播的新趋势,重点是人与人的连接。”

矩阵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环节。要在自己的数据库和云端储存上建立矩阵总控平台,包括中央厨房及平台与端口间的矩阵连接,尤其是多灶眼中央厨房非常重要。没有矩阵就形成不了合力,形成不了品牌;没有矩阵就是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加大;没有矩阵就是散兵作战,形不成集团作战效应;没有矩阵永远是小农经济,形不成自己的生态闭环。

九、竞合、共享

“互联网时代,仅凭一己之力无法获得成功。”

在美国,苹果公司、脸书(Facebook)、谷歌、GoPro四大公司集体碾压传统媒体。苹果推出新闻(News)服务:传统媒体遭受冲击;脸书新闻快线:绝杀主流媒体;谷歌“新闻实验室”:超人拯救新闻业;GoPro开放视频平台:媒体帝国计划。实际上,科技公司觊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版图由来已久。苹果新闻(Apple News)已吸引超过50家全球一流媒体入驻,其中包括纽约时报、路透社、彭博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每日邮报等。脸书与多家媒体进行深入合作,其中有大西洋月报、国家地理、纽约时报、卫报、英国广播公司(BBC)、BuzzFeed网站等媒体。互联网科技公司凭借算法、流量、平台、技术优势,技术公司的内容之路看起来“一往无前”。传统媒体却再次站上了十字路口:左手对抗,右手合力。传统媒体机构将来与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它们的技术、网络、数据、平台、社群、链接、交易等诸多方面的优势太大了,无法抗拒,越早携手越好!

移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使用权胜过所有权”已经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词语,它使得一直闲置的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并且影响着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习惯。优步(Uber)、空中食宿(Airbnb)是共享经济下的第一批创业公司,目前,这股热风也刮到了新闻行业,曾经“闲置”或开发不够的资本、人力和社会资源开始在编辑室里大显身手。共享概念包括众筹、众包、联盟等。资深财经女主播黎婉仪《风云再汇》节目众筹开创了财经社交平台的先河,为媒体的转型在众筹、众包和联盟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放和共享是搞好新媒体的关键,平台开放,欢迎共享。在共享经济的感召下,共享平台、共享数据、共享通道、共享资源、共享社区、共享收益。这是一个共享经济时代,共享更多时候是基于人格的背书,这意味着可以长久收获越来越多的信用,与他人共享越多,你获得就会越多,越是共享,就越是获得。

十、估值、盈利

全球代表性媒体估值有四种趋势:一是传统媒体估值相对低迷。根据2015年9月风投数据公司(CB Insights)的统计数据,老牌媒体《华盛顿邮报》估值2.5亿美元,《波士顿环球报》估值仅为0.7亿美元。传统媒体估值不高已成普遍现象。二是对互联网原生媒体估值看好。以报道青年亚文化起家的免费杂志和媒体联合企业微思(VICE)为例,在资本市场上该公司估值达到了25亿美元,其视频内容、多元业务和盈利模式矩阵,为微思带来超高溢价。三是财经媒体获得高估值。2015年7月,《金融时报》集团被日本经济新闻社以13亿美元价格收购,这一价格实际上高于媒体本身盈利能力,究其原因,这可以归于财经媒体的品牌溢价,以及在资本市场上占据的话语权。四是与社交科技公司横向比较差距巨大。微思在资本方面表现亮眼,但要与科技巨头估值相比就不在一个量级,科技媒体的估值令人惊叹,脸书估值为3401亿美元。照片分享网站品趣思(Pinterest)估值110亿美元,尽管到现在品趣思还一分钱没有赚到,但其清晰的定位模式和用户画像,以及商业潜力,让资本对其分外偏爱。品趣思估值是互联网媒体微思(25亿估值)的4.4倍,是传统媒体《波斯顿环球报》估值的200倍,社交科技公司因其巨大的用户量,商业模式的清晰可见,获得资本市场青睐,而这一势^,让所有媒体望尘莫及。

传统媒体可能有利润空间,线性的增长还有,但指数级增长不大,所以,没有溢价空间,价值不高。互联网科技公司可能暂时无利润,线性增长一般,但未来指数级增长巨大,所以,溢价空间很大,估值水平很高。“形成这种估值的原因是现在衡量企业价值的模式变了,指数级的增长取代了线性的增长,这就是从0到1的创业维艰法则,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大公约数。”

要想有好的估值应从这方面着想:拥抱“社区、社交、社群”吸引流量;“精准”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服务;“科技”的先进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盈利模式”是清晰可见并能持续增长;给你我他充满“愿景”。

盈利模式要清晰可见,短期砸钱是可以的,长期砸钱是不可能的。盈利的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强力爆款内容;二是打造全产业链的生态圈。就像美国作者安妮塔・埃尔伯斯(Anita Elberse)著《爆款――如何打造超级IP》一书所述:“最终,在数字化的引领下,一起产业皆为娱乐业,所有行业都要运用爆款策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全产业链布局的生态圈,包括新闻、财经、网络文学、娱乐、影视产业、游戏、音乐、咨询、体育、旅游、电商等产业矩阵,从上游的IP版权起步不断衍生扩展,达到优质流转,以及二次价值变现,形成独有的商业模式和生态闭环。实现盈利的思考方向包括融汇资源、搭建平台、采集数据、再造云端、跨界连接,交叉矩阵、凝聚社群、服务用户、精准传播、情怀销售、共享收获、提升估值、品牌溢价、充满愿景。

提高拥趸转化率,加速迭代更新,降低获客成本,增强流量变现,实现盈利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结语

互联网视阈下的融媒新思维和路径有三点:一是尊重互联网的文化属性。二是尊重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三是尊重互联网的经济发展趋势。科技延伸媒介,媒介更新人文,人文重塑商业规则。要清楚:“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家庭。”要坚守底线勇开拓,敢于创新不逾矩。始终坚持以用户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技术为基础、以投入为前提、以资本为纽带、以盈利为目的,完成媒体转型升级的蜕变。

注释

①③韩布伟《泛娱乐战略》,北京妇女儿童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第78页。

②④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70、78、260、84页。

⑤兰迪・扎克伯格(Randi Zuckerberg)《社交的本质 扎克伯格的商业秘密》,中信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200页。

⑥吴声《场景革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2月版,第41、115、120页。

⑦叶虎《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网络传播》,《理论建设》,2006年第5期,第66 ~ 68页。

⑧马思远《反抗的:讽刺性段子的生成机制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16年5月,第32页。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决策。百度百科,http:///link?url=Ecf7xESKW_5eWTLbTnAnNZWFmvA_JHTWagTmDfla4TwqR9uobJYqw7DCs48QOyH80WH7LX8f4N2s59uz-Q4dKJuzIuIqXdhYctVvmk61H3g9tVp73Riuhr-iO08IGstojy2qJcvA0G_s9slWncHtFa.

彼得・蒂(Peter Thiel)《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中信出版社,2015年1月版,第122页。

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创业维艰》,中信出版社,2016年2月版, 第294页。

查克・马丁(Chuck Martin)《决胜移动终端》,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35页。

黎万强《参与感》,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埃克里・奎尔曼(Erik Qualman)《互联网领导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版,第185页。

第9篇

据美联社援引百威集团副总裁RicardoMarques的话称,2016年百年美洲杯首次在美国举行,美国代表队也将参加今年的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我们希望见证一个有史以来‘最美国’的夏天……”百威官方也表示,产品更名为“美国啤酒”旨在激发起消费者庆祝百威和美国都崇尚和认同的自由和真实的价值观。

将爱国情怀融入消费主义,业已在学者群中获得过实证研究支持。《国际体育营销与赞助杂志》(l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Sponsorship)曾发表三位合著者(YongjaeKim、Kitae Yim、Yong Jae Ko)的学术论文,称通过从三项不同范围的体育赛事中收集的数据为消费者固有的爱国主义与国际赛事期间品牌投放广告中爱国情怀的积极反应之间的正相关性提供了证据。

三位研究者分别从2006年国际足联世界杯、2008年首尔奥运会、以及2008年韩国职业足球联赛三大赛事中收集实证数据。他们的结论之一是,包含爱国主义元素的SI(体育赛事参与)对Brand Attitude(品牌态度)的直接影响存在于国际赛事中,但在国内赛事中并不体现。

当然,此次百威商标的更名,其生效时间段内不仅仅有2016年夏季奥运会、美洲杯足球赛等国际性体育赛事举行时点,还有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独立日、劳动节,以及11月8日的美国总统选举日。而且,百威多年来有着夏季营销的传统,在夏天这个啤酒消费旺季,整个行业都会迎来两位数增长的销售井喷;从2011年起,百威每逢夏季都会推出专门的夏季装,上面印有美国国旗、自由女神像等,激发民众爱国主义情怀,向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美国国庆节致敬……难怪《洛杉矶时报》谈及百威啤酒今年的商标更名举动时,不无概括性地形容这家啤酒公司“视图将美国生活中三个核心事件(政治、体育和长周末)资本化”。

也有人质疑百威并非纯正“美国血统”,因为其母公司安海斯-布希(Anheuser-BuschlnBev)是一家比利时企业。不过,从源头考据而论,百威最初的确是一家美国啤酒制造商,于1852年在圣路易斯创建;而比利时酿酒商英博公司在2008年收购了安海斯一布希,从而形成了“百威英博”这家大公司。

尽管并非每一位消费者都会从心底由衷地(对于打“爱国牌”)买账,但不少人承认,“在独立日那天打开一罐印有‘America’的啤酒时,上传一张自拍照到lnstagram上的诱惑依然可以说是难以抵挡……”

事实上,百威绝非第一家在品牌标识中纳入“美国”字样的公司。其他耳熟能详的品牌还有,“AA美国服饰”(American Apparel),美国女孩娃娃(American Girl Dolls),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等等。

《预测市场成功》一书作者Robert Passikoff在《福布斯》杂志上撰文分析道,当涉及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时,“挥舞国旗”与“有能力让国旗在人们心中舞动”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对此,消费者心知肚明。换言之,“笃信”是爱国消费主义中的一个核心一一当用户越是能感受到一种特殊的情感价值、并将之与品牌联系起来,那么他们也会越相信这种情感、并基于此来产生行为。

总部位于纽约的品牌研究咨询公司BrandKeys针对2014年225个“被认为含有美利坚爱国主义元素”的品牌深入作了一项统计排名。该项研究抽样问询了4680名消费者(年龄跨度为16~65岁),调研问题涵盖了围绕“爱国”而细分的多达35个“价值维度”来让受访者打分,并综合统计出哪些品牌更能(或不能)让消费者起身致敬。

最终得出的前50名“最有爱国情怀”的品牌(其中包括若干并列名次),以百分比未表征品牌在用户爱国情怀上的感召力一一并无令人惊讶的是,与美国军事相关的品牌(包括Air Force、Army、Coast Guard、Marines和Navy)获得了100%的满分。

而紧跟其后的品牌有――吉普(Jeep/98%);李维施特劳斯(LeviStrauss/97%);可口可乐(Coca-Cola/95%);高露洁(Colgate/93%);迪士尼(Disney/93%);箭牌(Wrigley’s/93%);芝宝(Zippo/93%);福特(Ford/91%);哈雷戴维森(Harley Davidson/91%);拉夫劳伦(Ralph Lauren/91%);苹果(Apple/90%);吉列(Gillette/90%);好时(Hershey’s/89%);沃尔玛(Walmart/89%);亚马逊(Amazon/88%);新百伦(New Balance/87%);AT&T(86%);谷歌(Google/86%);脸书(Facebook/79%);通用(GE/79%);eBay(73%)。

与爱国消费主义相关联的一个现象是“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Consumer ethnocentrism)。据研究,怀有高度民族中心论的消费者群体会将本国产的商品和国外产商品刻板地划分成“内一外”两派,甚至还可能认为消费别国商品是“不恰当、不道德的行为”。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 

 

微博营销是新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营销对象,企业利用更新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随着微博的传播效益逐步显现,微博已经成为推广旅游的利器。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开始重视微博营销的作用,通过应用微博这一社会化媒体营销平台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一、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的融合 

当前,信息化浪潮仍是主要的技术革新因素之一,互联网的生活化、产业化应用将持续推动整体经济的变革,中国在线旅游的发展面临着深阔的蓝海。旅游业作为网络营销的主要产业板块之一,微博营销发展迅速。微博与旅游目的地营销有以下契合点: 

1.受众基础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96.0%,增长率居互联网应用之首。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8.7%。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至38.5%。新浪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其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微博8600万条。微博用户基数庞大,增长率高,保证了微博营销足够大的覆盖面,增加了与目标受众接触的可能性。 

艾瑞咨询的《2010年中国微博发展现状及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微博用户各年龄段中比例最高的为19-24岁,占29.9%,其次为25-30岁,占21.2%。微博用户半数以上是19-30岁的中青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旅游频率较高,如果他们在微博中对某一旅游目的地留有较深印象,会增加他们到该地旅游的几率。同时,如果这些人习惯了从微博获取旅游信息,即使他们现在的消费能力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同样会给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利润。 

根据易观国际对2011年8月主要微博网站uv地区分布的研究,上海、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是微博的主要用户群。微博用户集中在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一方面保证了信息扩散的速度,另一方面,又与当前主要旅游客源地相重叠,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微博营销的效果。 

2.体验共性 

旅游需要的体验传播,而体验传播离不开网络这个环境。网民通过互联网、局域网、无线网等渠道,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上传各种信息。通过标签、分类等方式创造虚拟社群环境,使具有相同个人兴趣喜好或者共同体验的群体建立起某种经常性的联系。 

微博用户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关注某旅游机构、企业或旅游者,通过微博内容、评论转发、活动互动等方式获得旅游信息;另一种是加入旅游相关的微群,微群内的成员共享旅游体验,相互传递信息。 

旅游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前习惯于上网查看相关评论,在微博互动中获取旅游行为和旅游体验、心理偏好、观光度假决策、分销渠道选择、目的地选择等更加“真实”的旅游信息,影响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和消费倾向。旅游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品的购买是一种体验的购买。微博与旅游的体验共性为它们的融合铺平了道路。 

3.信息需求 

微博形式精简,操作便捷,功能强大,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特别适合在移动客户端浏览和,与旅游“在路上”的状态不谋而合。此外,微博信息生成群体庞大、传播速度快,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最新动态,时效性强,抢鲜度高,能够满足旅游者对目的地信息的需求。 

二、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 

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得到了旅游目的地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其树立品牌形象与推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优势显而易见。 

1.参与互动性强 

每一个微博用户都可以和任何其他用户接触交流。传者在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人所的信息。微博模糊了传者与受者的界限。通过一对多的互动,实现几何式的传播效果。 

旅游目的地通过微博旅游产品信息或旅游行程中的所见所闻,传播给受众。这时,直接接触到的受众又作为传播者,形成一个信息树,与周边的受众发生联系,把信息传播得更远。通过这种扩散机制,信息扩展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微博分享自己的沿途风景,旅行社、导游、旅游景区、酒店的服务,也成为了消息的传播者。旅游者在微博参与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在粉丝互动中体现微博营销的价值。参与和互动的高强度性是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的鲜明特性。 

2.效果实时反馈 

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以网络为载体,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传播旅游目的地信息,达到潜移默化诉求的营销效果。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可以随时获知对微博营销的反应状况并且对这种反应做出深入分析,而受众也能够迅捷、方便地反馈意见,大大提高了反馈的可信度。此外,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非常强大,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即时更新微博,实现实时通信。因此,微博营销的效果明显,能够得到实时反馈。 

3.营销精准度高 

对受众来说,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有选择地接收信息或即时反馈信息,这样不但保证了选择信息和信息的自由,而且大大提高了微博营销的有效性。目前大部分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实现了实名认证,这种基于信任链的传播,减少了大量没有意义的垃圾信息的传播,这种形式可以使用户既能成为信息的者,又能接受到较为有效的信息,还可参与互动沟通,提高了用户的使用黏度。另一方面,对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来说,可以主动寻找和关注目标用户群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企业提高粉丝活跃度和转化率,实现精准营销。 

4.营销成本较低 

首先,通过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减少了对收费昂贵的相关媒体(如电视)的依赖,从而为游客降低了成本。其次,微博的自媒体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内容生产的成本。最后,旅游目的地开通官方微博越过了中间商,开创了直接对客营销的时代,解决了旅游目的地在超细分市场营销中面临的高成本困境,可以为游客削减成本,增加价值,从而获取竞争优势。因此,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有着以小搏大的特征,用较低的成本,实现迅速的传播,这对提高旅游营销的整体性价比有着很大的帮助,其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三、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策略 

微博营销在我国还属新生事物,旅游目的地要重视微博营销。旅游目的地微博营销要想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应用,还应在以下几方面有所提高。 

1.强化服务功能 

微博营销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主动传播。在营销信息时,只有取得用户的信任,用户才可能转发、评论,才能产生较大的传播效果和营销效果。 

作为旅游目的地营销的平台之一,微博不应仅仅是提供旅游信息的平台,还应成为提供服务的平台。微博的使用给旅游目的地提供了一个与游客直接沟通的平台,能够使对方获得被重视的感觉,使其愿意与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建立友好的关系。可以用平易近人的语言、贴近生活的内容以及人性化的回复,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通过提供贴心的人性化服务,为受众解决切实的需求,让受众感受到人文关怀,逐渐地让受众将官方微博当作一个可信任的朋友,而不仅仅是一个官方的营销工具,赢得受众较高的信任度和忠诚度,这样就能达到良好的营销结果。 

2.突出专业精品 

由于微博里新内容产生的速度太快,如果的信息没有被及时关注到,那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的信息中;其次,一条微博文章只有140字,微博的传播承载力有限。因此,旅游目的地官方微博应成为对游客有用的专业工具,而非为了短时间的汇集人气而偏离旅游服务的正题。要做精品内容,要形成品牌效应。对于一些品牌景点,比如安徽的“一品黄山”、浙江的“海天佛国普陀山”、四川的“童话世界九寨沟”等等本身就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的名牌,在介绍时,要突出品牌信息,在第一时间吸引眼球。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自媒体广告互动论文摘要:自媒体的发展使网民成为了广告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分享者,本文提出了自媒体时代的广告应该更加注重互动和参与,可以运用合适的网络传播平台,以小博大灵活运用多种自媒体工具、用“关系”作为自媒体广告传播的策略精髓。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不但结合相簿、博客、个人新闻台的个人化媒体,成为网络新宠;Podcasting技术出现,更让个人广播电台成真。即时通讯工具如QQ、MNS,还有博客、播客、维客等的运用正式宣告了网络Me—Media时代的来临。Me—Media又称为自媒介,它是一种非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形态,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广告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广告内容的制造者。由于个体网民藉由网络成为了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分享者,所以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广告更加注重“参与”和“互动”,以“更消费者中心”为主导的互动营销开始倍受瞩目。目前,网络自媒体广告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运用活动网站作为广告传播平台如果说企业网站是展示企业的综合性的窗口,而活动网站则是企业为了特定的主题活动的开展而设立的网站。从网络营销获奖案例开看,目前很多企业都拥有一个这样的活动网站,作为和消费者进行营销互动的平台。首先,活动网站有专属的主题和专属的产品,它是为了特定的产品或产品类别而设立的;活动网站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如台湾ING安泰人寿在2003年SARS期间推出的活动网站“零距离,多关怀”,就是以所有关注SARS,关注健康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受众;第三有时间性,活动网站是为了特定的产品而开展的主题活动,为了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一般都有时间设定,消费者的参与期限大都在15天一1个月之内,随着本次活动的结束,往往会开始进行下一个主题和产品的网络营销。在活动网站的内容设置也有着一些固定的模式:首先要有互动的内容和环节,互动具有娱乐性。如第三届e时代行销王第六名得主华南银行为了开拓年轻客源推出的主题为“上万人讨伐机车老板”的营销活动。活动网站中推出的“你的老板机车指数全台大调查”活动,简单十个问题,就吸引了一万多人的参与。第二在活动网站的设置上要使网站内容能够在更大空间得到传递(转发/下载)。为了延续活动网站的吸引力,活动网站的内容往往会有“下载”、“转寄”等环节的设计,号召网友把活动网站与产品、服务有关的一些相关符号进行大范围传递.第三在活动网站中,要让产品/服务或产品/服务的特色巧妙出现,尽量消除商业色彩。日产汽车的“情无间,找出TIIDA是谁”的活动网站,但是整个网站没有专门的对车本身的介绍,而是把车的功能和特性巧妙转为一位叫TIIDA的人身上,对这个人本身充满疑惑的追寻过程的描述其实就是对车的描述。利用好活动平台,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化身为与消费者沟通的一个工具,既能消除了明显的商业色彩,同时也能让消费者在娱乐互动的过程中认识和接触自己产品和服务。二、“以小博大”灵活运用各种自媒体工具网络自媒体的广告传播,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灵活运用多种自媒体工具,如Blog,电子邮件等等。这些工具的运用使得企业网络营销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谓是“以小博大”。以第五届e时代行销王第二名得主新光三越十五周年度第一波活动为例,就利用了blog进行“喀嚓喀嚓!瞎拼女王选拔”活动。有450位Blogger,在自己的blog大谈血拼乐趣、大秀血拼战果,同时间接创造数十万的浏览量。另外,第一届e时代行销王第一名得主索尼推出“寿司机”数码照相机就是利用了电子邮件营销促进销售。台湾索尼特意制作了一些数字照片与漫画结合的图片,里面有一碟子的寿司,其中摆了一个与寿司大小相差无几的数位相机。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网友,如果网友觉得好玩,又可以随手转寄给几个好朋友……。就这样,SO—NY“寿司机”的电子邮件,迅速被转寄开来。小小的一封email,最后为索尼卖出3000台寿司机。

病毒式营销也是很多企业进行网络广告传播的不二法门。病毒式营销的理念是互动为本一体验、互动、精准,以新方式新创意激发病毒扩散,鼓励用户主动体验,最终实现病毒载体与品牌气质的共振。这种依靠网友之间的口碑传递信息,不仅能为企业的活动成功吸引了人气,而其活动本身的开展主要依靠网友之间的互传,也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三、以“关系”作为自媒体广告传播的策略精髓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必须利用各种自媒体工具和消费者博感情,创造有效沟通。第四届金手指网络奖7一Eleven的营销活动“唤醒最初的感动滋味”,利用台湾兴起的怀旧风,从网络活动中各个环节体现怀旧,和用户拉近距离。如在活动网站的设置上,推出“小时候大代志”和“青春大车拼”两个主要单元。“小时候大代志”,是用网络投票的方式,各为19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网友,整理出大家印象最深刻的20件大事,再让网友票选。同时,为了配合怀旧风,他们还推出了《7一WATCH>)专刊。7一Eleven这次的网络活动非常的成功,换旧话题的持续经营,拉近了和顾客的距离。可见,没有关系的塑造和沟通,网络自媒体的广告传播就不会成功。通过以以上三个策略总结,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在网络活动中比好玩、搞社群、重情境。企业广告传播开始不再执着于直接有交易行为,而是透过日益精进的网络表现,展现品牌价值、沟通品牌形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网络传播时都会强调设计要诉诸人们的感性情绪和经验,愈来愈多的营销注重“故事性”,即人与产品是在什么情境里面互动。所以,网络自媒体时代,广告传播处处体现着一种更消费者中心。也许还是唐佩伯斯和玛莎罗杰斯在《一对一企业》中说得好,“我认识你,你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我会为你做到。下一次我会记住。”

第12篇

论文摘要:自媒体的发展使网民成为了广告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分享者,本文提出了自媒体时代的广告应该更加注重互动和参与,可以运用合适的网络传播平台,以小博大灵活运用多种自媒体工具、用“关系”作为自媒体广告传播的策略精髓。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不但结合相簿、博客、个人新闻台的个人化媒体,成为网络新宠;podcasting技术出现,更让个人广播电台成真。即时通讯工具如qq、mns,还有博客、播客、维客等的运用正式宣告了网络me—media时代的来临。me—media又称为自媒介,它是一种非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形态,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可以从事面向多数人的、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广告内容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广告内容的制造者。由于个体网民藉由网络成为了信息的创造者、传播者和分享者,所以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广告更加注重“参与”和“互动”,以“更消费者中心”为主导的互动营销开始倍受瞩目。

目前,网络自媒体广告传播策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运用活动网站作为广告传播平台

如果说企业网站是展示企业的综合性的窗口,而活动网站则是企业为了特定的主题活动的开展而设立的网站。从网络营销获奖案例开看,目前很多企业都拥有一个这样的活动网站,作为和消费者进行营销互动的平台。

首先,活动网站有专属的主题和专属的产品,它是为了特定的产品或产品类别而设立的;活动网站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明确的目标受众。如台湾ing安泰人寿在2003年sars期间推出的活动网站“零距离,多关怀”,就是以所有关注sars,关注健康的人为自己的目标受众;第三有时间性,活动网站是为了特定的产品而开展的主题活动,为了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一般都有时间设定,消费者的参与期限大都在15天一1个月之内,随着本次活动的结束,往往会开始进行下一个主题和产品的网络营销。

在活动网站的内容设置也有着一些固定的模式:

首先要有互动的内容和环节,互动具有娱乐性。如第三届e时代行销王第六名得主华南银行为了开拓年轻客源推出的主题为“上万人讨伐机车老板”的营销活动。

活动网站中推出的“你的老板机车指数全台大调查”活动,简单十个问题,就吸引了一万多人的参与。

第二在活动网站的设置上要使网站内容能够在更大空间得到传递(转发/下载)。为了延续活动网站的吸引力,活动网站的内容往往会有“下载”、“转寄”等环节的设计,号召网友把活动网站与产品、服务有关的一些相关符号进行大范围传递.

第三在活动网站中,要让产品/服务或产品/服务的特色巧妙出现,尽量消除商业色彩。日产汽车的“情无间,找出tiida是谁”的活动网站,但是整个网站没有专门的对车本身的介绍,而是把车的功能和特性巧妙转为一位叫tiida的人身上,对这个人本身充满疑惑的追寻过程的描述其实就是对车的描述。

利用好活动平台,让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化身为与消费者沟通的一个工具,既能消除了明显的商业色彩,同时也能让消费者在娱乐互动的过程中认识和接触自己产品和服务。

二、“以小博大”灵活运用各种自媒体工具

网络自媒体的广告传播,还有一个很大的特色,那就是灵活运用多种自媒体工具,如blog,电子邮件等等。这些工具的运用使得企业网络营销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可谓是“以小博大”。

以第五届e时代行销王第二名得主新光三越十五周年度第一波活动为例,就利用了blog进行“喀嚓喀嚓!瞎拼女王选拔”活动。有450位blogger,在自己的blog大谈血拼乐趣、大秀血拼战果,同时间接创造数十万的浏览量。

另外,第一届e时代行销王第一名得主索尼推出“寿司机”数码照相机就是利用了电子邮件营销促进销售。台湾索尼特意制作了一些数字照片与漫画结合的图片,里面有一碟子的寿司,其中摆了一个与寿司大小相差无几的数位相机。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网友,如果网友觉得好玩,又可以随手转寄给几个好朋友……。就这样,so—ny“寿司机”的电子邮件,迅速被转寄开来。小小的一封email,最后为索尼卖出3000台寿司机。

病毒式营销也是很多企业进行网络广告传播的不二法门。病毒式营销的理念是互动为本一体验、互动、精准,以新方式新创意激发病毒扩散,鼓励用户主动体验,最终实现病毒载体与品牌气质的共振。这种依靠网友之间的口碑传递信息,不仅能为企业的活动成功吸引了人气,而其活动本身的开展主要依靠网友之间的互传,也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

三、以“关系”作为自媒体广告传播的策略精髓

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必须利用各种自媒体工具和消费者博感情,创造有效沟通。

第13篇

论文摘要:虚拟现实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旅游由现实空间发展到虚拟空间,也使虚拟旅游成为可能。本文首先阐述了虚拟旅游的涵义与特征,然后在分析虚拟旅游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对其盈利模式和运营策略进行了探讨。

虚拟现实技术从兴起至今已经二十多年 ,发展迅猛,渗透至各个行业。1995年,Williams和 Hobson首次指出,虚拟现实技术必然对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业将步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也可称之为虚拟旅游时代。美国民众与互联网研究机构 Pew Intemet American life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当前美国所有的互联网用户当中,45%的成年美国网民曾有过虚拟旅游的经历;而据西班牙旅游局统计,西班牙70%的人的出行决策是通过Intemet获取的。可见,旅游信息网络化已成趋势,虚拟旅游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虽然目前虚拟旅游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潜力却极其巨大。

虚拟旅游是现实旅游的补充和完善,对现实旅游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突破。虚拟旅游这一研究主题的提出使得旅游学由现实空间发展到虚拟空间和网络空间,涵盖范围更广,学科体系更加完整。对于虚拟旅游的研究,虽然有现实旅游的相关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可以借鉴,但它毕竟属于旅游的全新领域,其功能结构、盈利模式和运营策略等问题仍需探讨。

一、 虚拟旅游的涵义与特征

(一)虚拟旅游的涵义

所谓虚拟旅游是指以包括虚拟现实在内的多种可视化方式,形成逼真的虚拟现实景区,使旅游者获得有关旅游景点信息、知识和体验的过程。通过互联网和其他载体,虚拟旅游将旅游景观动态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游览路线、速度及视点,还可以参与发生的事件,或与其他参与者进行交流。

除了虚拟旅游的概念中所包含的直接效用之外,它还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意义:

1.用于旅游规划。由于虚拟旅游用计算机模拟景区,能逼真地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可操作性强,并易于修改,可以预见其必将在旅游规划设计中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

2.再现旅游景观。针对那些已经不存在的旅游景观或是即将消逝的旅游景观开发虚拟旅游,是保护、再现和传播自然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可以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3.弥补现实缺陷。虚拟旅游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 生存和休闲空间,在其中 “人性”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社会在精神文化功能上的缺失。

(二)虚拟旅游的特征

虚拟旅游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1.超时空性。虚拟旅游能将过去世界、现时世界和未来世界拥有的物体和发生的事件单独呈现或进行有机组合,并可随时提供给参与者。

2.交互性。交互指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沟通,虚拟旅游利用多种传感器与多维信息空间发生交互作用。

3.高技术性。虚拟旅游依托于现代化的虚拟现实技术及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脱离了高新技术,虚拟旅游就不可能产生。

4.经济性。虚拟旅游摆脱了客观条件的限制,降低了费用,避免了多种不可抗力的约束,从而使得 “旅游”更加便宜。

5.多感知性。虚拟旅游环境能够给予旅游者景象、声音、接触、经历等多种感知,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由于时间、空间、经济等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多数人的旅游需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时基于计算机网络具有交互式多维可视化等特点的虚拟旅游就成为灵活便捷的选择。虚拟旅游与现实旅游的差异见表 1。

二、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与盈利模式

(一)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

虚拟旅游网站是一个集成虚拟旅游体验、游客交流、旅游信息和网上预订等服务的智能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组成:

1.虚拟景观游览。虚拟景观游览系统将景区的实地情景真实再现于网络中,这是虚拟旅游的核心组件。借助导航模块和电子导游系统,游客可以循着系统预先设定的线路漫游也可以自选线路漫游,不仅能通过显示器观赏这些景区的风光,而且可以通过虚拟人物的手势或口令参与到游戏情节中,以了解景点的人文历史或者进行用餐、购物等消费,从而获得宛如实地旅游的体验。

2.旅游信息规划。虚拟旅游的发展同现实旅游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虚拟旅游往往扮演实地旅游前先期体验的角色。因此,虚拟旅游便成为潜在旅游者获取各种旅游相关信息的一个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利用智能化的系统工具,虚拟旅游可以全面整合旅游者对目的地“食、宿、行、游、购、娱”这些咨询需求,为其提供一个规划旅游行程的网络应用服务平台。

3.旅游电子商务。虚拟景观游览系统与虚拟旅游社区对广大旅游爱好者来说是具有魅力的 “圣地”,同时也吸引了旅游相关机构的聚集,成为重要的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供旅游者了解、购买或预订旅游相关商品和服务。 比如美国的 “第二人生”网站,大约有460万会员在其提供的拥有 1000多个景点的虚拟世界中旅游,同时吸引了IBM、喜达屋酒店以及便捷航空等公司,方便了游客进行网上购物与预订。

4.虚拟旅游社区。旅游不仅仅是狭义的景观欣赏,更是一种情感的皈依,人际的互动不论对现实旅游还是虚拟旅游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虚拟旅游社区是人们通过互联网围绕旅游生活而形成的生活空间。围绕旅游话题,社区成员通过文字、声音或视频进行广泛开放的交流,一方面,可以将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其他成员共享,从而使旅游体验升华;另一方面,也可以分享其他成员的旅游经历,并获得各种旅游知识,为实地旅游做准备。

(二)虚拟旅游的盈利模式

虚拟世界本就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对于虚拟旅游如何实现收益的问题,国内外仍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就目前来看,基于虚拟旅游的基本结构体系,它的盈利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旅游目的地营销。虚拟景观游览系统对旅游目的地起到了实地旅游之前的有形展示作用,在这种营销模式中,虚拟旅游网站可收取大量的广告费用。这也是目前虚拟旅游网站的主要利润点。虚拟旅游给旅游者提供了一个获取旅游信息的平台,而对那些知名度不高的景区而言,则是一个新的宣传手段。因此,虚拟旅游运营商应该主要瞄准那些有潜力但现在还比较冷清的3A或4A级景区。

2.植入式广告。当虚拟旅游网站具有较高知名度并达到一定会员规模的时候,可以与除旅游目的地的其他企业接洽,将其商业广告内置,以获取广告收入。例如,在虚拟景观游览系统的某些场景中,增设客户品牌的酒店、餐馆、茶社、商场等,或者是企业标识、吉祥物、产品广告牌等等,但要注意广告的投放技巧,避免生硬的植入,最好使其自然地融人虚拟旅游的情节之中。

3.虚拟货币及物品出售。虚拟旅游可以与网络游戏相结合,在游戏环节中通过出售虚拟货币及物品等方式来盈利。借鉴网络游戏买卖武器装备的做法,虚拟旅游也可以让旅游者兑换虚拟货币进行虚拟旅行装备的交易,或者在虚拟旅游目的地营造自己的观景别墅或产权酒店等等。

4.旅游收入分成。虚拟旅游网站通过旅游信息查询与旅行线路规划的功能,一方面可以帮助旅游者设计和实施旅游计划,另一方面可以向景区、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等旅游企业推荐顾客,从而与这些旅游企业对旅游收入进行分成而获得收益。其实,虚拟旅游运营商与这些旅游企业的合作还可以更加紧密。例如,用户通过注册参与虚拟旅游,若达到一定积分或级别即可获得相应的实地旅游价格折扣,就会带来更多的实地旅游消费。

5.网上购物或预订。虚拟旅游与现实旅游是紧密联系的,在旅游电子商务这一功能结构中,一旦游客对于虚拟旅游相对应的现实景观或物品产生兴趣,网上购物或预订便可产生利润。即使用户不会真正来到旅游目的地,带有当地风情的衣帽、饰品、书画、手工艺品、土特产品等旅游纪念品的销售也会为虚拟旅游网站的盈利提供更大的空间。

6.会费征收。在虚拟旅游社区中,人们按照不同的旅游兴趣形成不同的社群,通过人际交往获得高度的社会认同,找到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归属,并且通过自我形象设计和空间环境设计,实现自己的梦想。基于这些需求,虚拟旅游网站可以向长期参与者定期收取会费,并开发出某些只针对会员的高级服务,比如用户将虚拟财富兑换为现实货币的时候,可设定只有会员才能享受这项服务等。

虚拟旅游的功能结构与盈利模式的对应关系见图1它表明了虚拟旅游网站各个功能模块所能产生的利润来源。

三、虚拟旅游的运营策略

虚拟旅游的不良体验会削弱现实旅游的吸引力,甚至会导致潜在顾客群的流失。因此,虚拟旅游网站应该采取有效的运营策略,提高顾客体验价值。

1.完善虚拟旅游功能。虚拟旅游是相对现实旅游的一种旅游方式,与现实旅游的综合性相比,虚拟旅游也不仅仅是虚拟景观游览那么简单,应当结合现实旅游中食、宿、行、游、购、娱的多方面和全过程逐步完善其价值功能体系,从而推进现代旅游体系深入发展。

2.更新虚拟旅游产品。信息爆炸的时代,虚拟旅游网站所提供的冗余信息和过时信息可能会干扰旅游者对有用旅游信息的正确分辨与选择,使其难以确定旅游目的地、旅游内容和旅游进程。因此,虚拟旅游网站应该利用丰富且清晰、及时且准确的旅游信息来吸引旅游者,并面向不同类型的旅游者不断推出新颖的、独具特色的虚拟旅游产品。

3.控制虚拟旅游成本。虚拟旅游从构思、研发到设计生产,要经过结构设计、信息收集、信息数字化、模型构建、建设数据库、程序调试、广告宣传等阶段,往往一个小规模景区的构建也需要几个月乃至几年的时间,特别是调试阶段,需要认真细致地对每个环节作检测,所耗费的时间与人力成本很高。因此,注意控制虚拟旅游开发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才会增加盈利的可能性。

4.开展虚拟旅游合作。现在80%的旅游网站以地方信息或单一旅行社信息为主,服务范围也局限于区域性。另外,旅游企业自己招募人员来完成虚拟旅游的建设,由于人、财、物等原因,质量也不高。旅游企业之间紧密的合作,特别是高科技专业虚拟旅游制作公司的引入将会使虚拟旅游的发展更加迅速。

5.加强虚拟旅游宣传。虚拟旅游网站 自身也有一个向用户宣传推介的问题。虚拟旅游企业应采用整合营销传播的方式。比如通过在宣传册、馈赠品上标明网址,在广播或电视广告中展现站点,向顾客发送电子邮件并促进顾客之间的口碑推荐,在热门网站及旅游相关媒体上刊发报道或文章等来提高知名度和访问率。

参考文献

[1]WiUiams P.&Hobson J.S.P..ViuflRea1.ity and Tourism:Fact or Fantasy?[J].Tourism Manage- ment,1995,16 (6):429—435.

[2]于萍 .虚拟旅游初探 [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7O一74.

第14篇

何为新媒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另一种新兴媒体形态,主要运用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通过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设备,向用户提供速度更快、内容更广泛的信息与娱乐服务。自面世以来,新媒体因其成本低廉、即时开放、个性互动、信息海量、分众融合等特点而广受各大企业的热捧,逐渐成为企业塑造品牌形象、管理客户关系的重要平台。当下,不少企业在各个新媒体平台开设了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优势进行企划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及事件公关等等(如图1)。

新媒体时代的崛起虽然为企业提供了事件营销、客户体验优化的平台,同时也放大了危机事件带来的影响。据调查,74%的客户在日常生活中都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站、商家评论等方式或讨论购物、服务体验等信息,这种“人人即媒体”的传播方式进一步扩散了声誉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其负面影响将呈爆炸式扩散。那么,如何创立并维护个性化的自媒体门户,真正做到吸引用户、创造价值以及进行必要的危机公关与舆情应对,成为企业在当下的重要挑战。以下选取几个跨界案例来阐述新媒体在企业运营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案例1】小米的借势营销:来自星星的你

2014年年初,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红遍整个亚洲,女主角千颂伊的那句“初雪应该喝啤酒吃炸鸡”成功打造出了啤酒炸鸡的王牌套餐。2月27日,在这部韩剧即将播放大结局的日子,小米公司在微博推送了一张图片,内容是一张贴在小米餐厅的通知:“鉴于《来自星星的你》今晚凌晨播放大结局,如果千颂伊没有和都敏俊在一起,周五午餐食堂将提供免费啤酒和炸鸡,以示安慰。届时,请各部门安排好就餐时间,有序领取。”这条诙谐有趣、贴近当下潮流又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微博一发送便得到了大量转发,并迅速蔓延到微信、社交网站、电视等其他媒体平台,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

次日小米公司趁热打铁,又发出后续消息:“不管今天是否下雪,不管叫兽二千结局如何,欢迎来自星星的你免费吃炸鸡喝啤酒,共庆小米2S直降400元!PS:老板说了,喝醉的同学下午就不用上班了哦!见者有份,想来的请举手。”与此同时,小米官网推出的“啤酒炸鸡”系列、“叫兽二千”系列手机保护壳、手机后盖等配件也被粉丝们一抢而空(如图2)。

这无疑是一个借势营销与社会化营销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一方面巧妙利用当下时尚热点促进了小米手机与周边产品的销售,另一方面从侧面宣传了小米公司的员工关爱与人文关怀,打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客户能够选择的范围非常广阔,想要在众多同类产品中突出重围,不仅需要质量过硬的产品与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样需要根据用户的偏好与需求,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以产品为核心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营销活动,吸引用户参与其中。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助力品牌的塑造,使企业资讯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得到充分的二次曝光与传播,才能够创造更佳的用户体验与大众接受度。

【案例2】余额宝的危机应对:“暂无收益“事件

2014年2月12日,由于用户规模增长速度过快,收益发放的文件大小超出了系统阀值,余额宝系统在凌晨进行了紧急升级,导致当日早晨用户在查询收益时发现页面显示“暂无收益”,这一时间在用户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与猜测。虽然支付宝方面紧急辟谣,证实了“暂无收益”事件是一场虚惊,但已有不少用户选择抽逃资金。

针对这场危机事件,2月12日下午,支付宝迅速在微博平台推出了“拯救文案师”行动,声称:“余额宝页面‘暂无收益’文案确实不够清晰,想出这吓人玩意儿的文案师已经被关进厕所了。请亲们帮想想,在余额宝收益暂时还没有显示的时候,页面上应该显示什么文案比较合适?2014年2月20日前转发微博并写出文案,我们会挑选最佳文案一条,并给予1000元现金奖励!”半小时后,文案征集活动继续升级加码,“2月20日前转发原微博,为支付宝文案抓虫,包含余额宝文案征集奖励在内,我们将累计抽出10条最佳文案,每位奖励1000元!”这项活动一推出便即刻引发了海量转发,并且催生了不少有趣的文案,如“数钱中”、“快马加鞭中”、“变本加利中”等提示语,包括目前余额宝所采用的“客官别急”提示语也是通过这次“拯救文案师”活动征集的(如图3)。

支付宝这场危机公关无疑是成功的,它充分利用了新媒体时代突发事件处理的“黄金4小时”法则,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公关反应,并不止步于纯粹的道歉与情况说明,更通过在微博等平台制造相关的正面话题进行发酵,使得一场原本形势严峻的危机事件在轻松诙谐的气氛中演变成了一场大众狂欢。《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作者麦克・卢汉曾在书中提到,“媒介即信息”,随着互联网这种高维媒介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不断增加,传播速度持续放大,人人都是自媒体的趋势也迫使企业比以往更为注重危机公关及舆情应对,否则稍有不慎,突发事件一旦发酵成引发重大舆论影响的事件,便是众口铄金。

【案例3】Wind资讯的知识大讲堂:万得大学

学经济或是热衷于投资理财的人大多对Wind资讯并不陌生,不仅国内一大部分知名金融学术研究机构和权威监管机构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此,大量国外经济类的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也常常引用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作为佐证,其主营产品财经数据库囊括了股票、基金、债券、外汇、保险、期货、金融衍生品、现货交易、宏观经济、财经新闻等领域的资讯与数据。

近年来,除了微信平台常规的“Wind资讯”微信公众号和理财APP、股票APP等金融终端,Wind资讯又在2011年推出了名为“万得大学”的公众号,不仅以“知识大讲堂”的形式定期推送金融理财知识,还在公众号内提供了架构清晰、内容完整的从业辅导教材,包括了证券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分析与证券交易等科目,用户可自行选择目录或章节进行学习。此外,万得学堂设置了“名师讲堂”的栏目,按照不同主题分类打造出一个高品质的整合资源平台。作为一个面向员工、用户及公众的开放式学习平台,“万得大学”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大量订阅,并且,自2011年启动以来,已有数万人参加Wind资讯认证考试(如图4)。

这种在新媒体渠道建立开放式学习平台的模式虽然无法创造直接的利润增长,但能够培养一群高质素的资深粉丝,让志同道合的人结成社群,创造新的利基时长,同时能够将做平台做公众号积聚的注意力倒灌回Wind资讯的主营产业链,提高整个产业的附加价值。“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认为,在未来的体验经济时代,市场上将只存在两种必然:一种是资源,另一种则是运营资源的平台。那么在这种趋势下,Wind资讯对新媒体平台的利用无疑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第15篇

【关键词】新媒体;酒店营销;网络直播

疫情催化了直播模式的爆发和成熟,各行业都启动了直播电商、短视频电商等带货模式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活力。酒店业也开始尝试旅游直播等新媒体营销模式。五一前后,多地文旅局局长直播“带货”促消费,旅游业高管、主播推介旅游资源、开展带货,成为热点新闻和营销事件[1]。截至2020年10月28日,携程直播GMV已超过24亿元人民币,累计观众超过1.5亿。

一、酒店业直播营销发展现状

(一)直播平台。酒店开展直播主要依赖四类直播平台:第一类是主流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酒店一般在这类平台有旗舰店或品牌店。主流电商平台注册用户多,浏览量大,直播各类功能都很完善;第二类是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这类平台销售属性不强,用户更关注内容。酒店在这类平台直播需要先生产优质内容,获得流量后再开展销售;第三类是微信等基于社交媒体的平台,如腾讯直播、微信小程序等,酒店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直播,可分享直播链接到好友或群聊,进而引导用户转化为社群、公众号用户,增加用户粘性,累积私域流量。第四类是旅游中间商或自有平台,如连锁酒店官网、携程途牛等。国内主要的旅游OTA早在2016年就开始尝试“旅游+直播”模式,疫情后直播业务快速发展。(二)直播场景。酒店可以根据经营特色设定直播场景,目前在酒店直播中常见的场景有“直播+餐饮”、“直播+实物”等。“直播+餐饮”适合餐饮产品有知名度和优势的酒店,2020年年初,因为疫情损失惨重的酒店餐饮部门就开始尝试大厨直播做菜,顺势推出外卖服务。万豪、洲际、希尔顿、香格里拉等国际知名连锁酒店集团,纷纷在抖音、淘宝和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五星大厨烹饪教学直播,观众可以在直播活动中参与秒杀自助餐、点心、年卡等多种餐饮产品。一些酒店的宴会部通过云端直播展现宴会厅主题布置场景,方便客户对婚宴、会议产品进行选择预定。“直播+休闲”模式适合酒店客房、健身房、游泳池、酒吧等休闲类产品的销售。酒店利用健身房、酒吧等资源,推出各类“云生活”直播,如云健身、云派对、云调酒等。上海外滩W酒店推出“云端派对”,有100万派对爱好者们上线参与互动[2]。“直播+实物”适合酒店用品和当地特产的销售。一些位于景区、度假区的酒店可根据自身特色推出景区门票和酒店的套餐产品。

二、酒店直播营销存在的不足

(一)透支流量,使酒店卷入价格战。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旅游业整体需求下降明显,虽然酒店通过密集的直播卖出了一定数量的产品,但未来一段时间内消费者对酒店产品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不会再重复消费和关注直播。高星级酒店由于品牌效应和用户基数的原因,直播效果较好,但大量普通酒店和特色民宿得不到关注,花了时间精力直播却没有订单。酒店为了通过直播吸引消费者往往推出低价优惠产品,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忠诚度比较低,消费决策更关注价格。目前酒店直播,大多采用“直播+预售”模式,通过低价引流,酒店一旦失去价格优势就会被消费者抛弃,这并非长久之计,会让整个行业卷入价格战,进而影响酒店品牌形象和服务品质。(二)酒店客房产品需求频率低,达不到预期经济效益。酒店客房产品消费频率低,消费者不会冲动购物,往往会花更长时间做决策。酒店客房间数是有限的,不同于日化产品可以大量上货。直播带货更适合的品类是低单价且重复购买率高的产品,快速消费品(洗护用品、卫生纸、家居用品、零食等)就更适合网红直播带货模式。酒店产品是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结合,其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消费过程几乎同时进行。另外酒店产品包含大量人工服务,更强调个性化,无法实现统一生产标准。酒店产品作为非标准品,过去因为低消费频率、高单价的特征难以开展直播营销,现在直播预售看似销量增加,但单价降低,总体来看经济效益反而下降了。(三)直播平台成本高,后期退单率较高。由于对直播销售模式不熟悉,许多酒店会选择机构开展直播营销,需要付出购买直播时间段的坑位费和10%~30%的售货提成佣金,请明星或网红主播还需要另外的支出,与线下模式相比较直播需要付出的成本有时更高。高昂的直播成本再加上直播销售的低价模式,酒店需要售卖大量的产品,才能保证“盈亏平衡”。一些机构操作不规范,对数据和粉丝量造假,存在刷单、刷量等行为,导致直播观看人数多,成交量却寥寥无几或者成交量高但后期退货率高达90%以上。此外部分直播还存在虚假宣传、服务品质难保证、售后服务无保障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酒店的品牌形象。(四)缺乏专业团队和运营人才。大部分开展直播业务的酒店并没有专业的新媒体运营人员,尤其缺乏优秀的主播人才,直播团队多由市场部、公关部工作人员临时搭建,主播则由酒店管理人员或者外聘的网红、明星担任。一个直播运营团队需要配置以下人员:首先是文案编导,专门负责文案创作及热门话题选题,然后是懂得直播话术,能与粉丝互动的专业主播,此外还需要运营人员和拍摄后期人员。运营岗位主要负责搭建账号、数据分析、多平台引流、流量转化变现等,拍摄后期人员主要负责直播场地、灯光、拍摄、收音、修图、后期处理等。

三、“酒店+直播”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将“眼球经济”转化为“内容经济”,吸引有效流量。酒店直播仅仅依靠低价吸引眼球,不能持续发展。酒店直播需要“内容”作为保障,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直播内容不能只是品牌宣传和产品广告,要产出与品牌对接的创意内容,以内容来吸引流量。直播内容分为三类: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BGC(BrandGeneratedContent,品牌生产内容)、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PGC可以通过话题人物来制作直播内容,邀请网红、明星、企业高管等名人直播,例如阿里未来酒店直播由明星胡兵和CEO王群担任主播推广“无接触”智慧酒店科技服务。在目前国内直播营销中,几乎一半以上的品牌曝光量和销售转化量都是由PGC贡献的。BGC模式是品牌产生内容,采用“品牌+创意”的直播方式,必须在直播的过程中将酒店品牌和创新内容相结合,制作新颖有趣的内容,让流量效应最大化。BGC未来将成为酒店行业的重要直播营销战略。UGC是直播中的用户互动内容,如弹幕、用户评论等等。直播要将PGC、UGC、BGC这三大内容营销综合运用,从内容上提高直播营销的整体质量。(二)加强互动,提升酒店产品直播体验。酒店直播必须满足受众的互动需求,互动体验关系到受众忠诚度和直播效果。直播互动可以根据直播内容来与受众互动,通过对直播内容的讲解,引起受众互动兴趣。也可以在直播的时候插入当下热门的话题,引起受众兴趣,增加互动效果。要根据观众和粉丝的兴趣爱好来提话题,选择流行热点。在直播中注意看弹幕,在弹幕中寻找互动话题,也可以围绕某个粉丝的留言、提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回应。抖音等平台的连麦功能是加强直播互动效果的好工具,直播连线互动可以提升直播间人气,增加粉丝。在直播介绍酒店产品的过程中粉丝会就产品提问或发表看法,主播要积极回应,以提升用户参与感。在用户比较多的黄金时段可以开展抽奖活动,以增强粉丝转化,引导用户行为,增加用户停留时长。另外在直播间与粉丝玩一些小游戏也能起到加强互动的效果。(三)降低直播成本,拓展直播市场。直播要严控成本,在酒店营销推广费用预算内运作。尽量选用酒店自有直播平台以节省渠道费用。选择直播产品要先进行财务测算和销售预测,计算各项成本,确保目标利润。针对预售的酒店产品事先设计好预售期和兑换条件,使集中兑换期和酒店旺季不冲突,确保酒店旺季利润。在客户兑换预售产品时,抓住时机进行二次销售,将产品增值,提升客户满意度。明确酒店产品直播的目的,重点关注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的提升。酒店直播对象除了消费者,也可以拓展到供应商和投资人。疫情爆发后,各大酒店集团筹开酒店进度减缓,新酒店签约数下降,酒店经营业绩明显下滑,一些酒店集团开始尝试线上直播招商方式。例如,2020年上半年,首旅如家酒店集团的孙坚就通过直播开了线上云招商会。洲际假日酒店也推出了智选假日酒店投资分享会。直播成为酒店吸引加盟商投资的新方式,直播内容也从针对消费者转向针对投资人。(四)培养和引进人才,组建高效直播团队。随着直播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店产品的直播营销也不断深入,对新媒体业务人员专业化的素质要求也相应提高,因此,需要着力培养一批专业的酒店产品直播营销人员。2020年5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关于对拟新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中,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下增设了“直播销售员”工种。酒店直播营销团队不仅需要具备互联网营销技能,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酒店专业知识储备。团队能深入研究数字化信息平台的用户定位和运营方式,进而搭建数字化营销场景;选定相关酒店产品,设计策划营销方案,通过直播或短视频等形式对产品进行多平台营销推广。可以着力培养一些酒店从业人员如销售部、市场部工作人员等,使其具备网络直播技能和互联网营销技巧,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等挖掘现有的网红主播,经过酒店专业知识培训后上岗,或者大力支持对酒店产品直播、旅游文化感兴趣的人士进行直播,为他们提供内容平台和直播机会。通过多样化方式,培育优秀的互联网营销直播人才,打造专业化核心能力,提高酒店产品直播营销持续运营能力[3]。

【参考文献】

[1]任天择.首席执行官掀起直播带货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04-22(8)

[2]曲筱艺.酒店“云端”花样多,在线做菜和直播带货谁更有含金量[N].新京报,2020-03-27(6)

[3]赵健.直播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营销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0,10:159~160

[4]黄涛.疫情环境下“旅游+直播”的应用思考[C].2020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2020,4

[5]刘洋.直播经济引领新经济高质量发展[N].民生周刊,2020-06-22

[6]李雨虹.“网红+直播”开启精准营销新时代[J].现代营销,2016,52

[7]邱碧珍.直播电商在农产品电商中的应用分析[J].农业展望,2020,11

[8]陈志杰.网络直播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及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20,7

[9]毛亮,陈晓华,王一平.“直播带货”助农营销模式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