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力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电力安全生产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力安全生产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力安全生产论文

第1篇

1.1电力设备的维护作为电力维护最重要的一部分,只有保证电力设备能够正常使用,才能够达到电力稳定供应的目的,同时,又能极大的降低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在实际生活中,电力设备的使用过程会出现诸多的问题,且问题种类繁多,因此,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维护保养工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电力设备出现问题概率。平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到时常清扫绝缘子,做好接头部分的防腐工作等一些基本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力运行不会受到影响。

1.2电力运行的维护要保证供电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电力运行的维护是不可或缺的。电力运行的维护要求对电力运行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维护,不仅如此,还对调度命令有更高的要求,只有基于以上两点,才能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以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行。在对运行设备的维护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掌握足够的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加以处理。

1.3电力系统的维护电力系统维护指的是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维护。电力系统的维护相对复杂,首先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其中包括电力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通信网络信号,电流数据等等。然后,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主机中,用于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对电力系统的维护能够使使用电能的用户与系统之间形成一种联系,这样,就能够更加方便用户查询相关数据,同时,对于电力部门实现遥感和遥控功能也有积极的作用。在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的过程中,要对电力系统的功能进行更好的维护,处于一个好的维护环境下,对于电力系统更好的运行以及更好的进行电力生产都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不仅如此,这样还能够使系统的操作更加的安全有效,对于电力系统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2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

2.1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作为一个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因为一些相关工作人员处于电力系统运行的最前线,其工作内容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工作中出现问题,就有可能造成财产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等不可挽回的结果。处于一线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产生失误主要是有两方面因素引起的,其一,就是技术不过关,对工作中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熟练,第二点就是在工作中疏忽大意,缺少安全意识,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意外情况没有保持必要的警惕。因此,想要降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风险,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重中之重。电力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从专业知识与安全意识两个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于一些工作在一线的人员,必须要定期进行考核,并且建立起健全的奖惩条例,恩威并施,以更快速度取得效果。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和经典问题,要集中讨论,以积累经验,提高工作人员处理问题的能力。

2.2组织电力生产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交流和案例反思电力部门要经常举行相关部门的讨论会,分享每个人在工作中的体会,并做好记录。因为每个人的习惯不同,所以人们在工作中的方法方式也会有不同,相互之间分享工作体会,可以最大程度的做到取长补短,不仅如此,还可以将一些棘手的问题提出来集中讨论,确定最优的处理方案。这样,不仅可以更加快速,完美的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快速的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

2.3加强对故障设备的排查要降低电力生产管理中的风险,加强对故障设备的排查同样非常重要。总的来说,设备的管理分为三个方面,即设备的建设期、运行期和修理维护期。在设备的建设期,要重点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排查,确保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从源头上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在设备的运行时期,要认真对待设备的检验,争取做到面面俱到,如果发现故障,无论大小,一定要引起重视。最后,在设备的修理维护期,必须认真排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是否有修理的必要,如果问题严重必须及时处理。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1]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本文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1.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探人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2.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2]。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3.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优。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3]。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4.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要杜绝常规性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在电力企业中,由于常规性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复性和日常性的特点,因此往往凭经验便可应付自如。而经验有时会成为随意性的温床。比如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下发有关安全生产诸类文件时,常常一发了事。至于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却不给予应有的关注,对其进行细化、量化,更认为是下面的事。这种以发代管,严格上讲就是随意性的表现,是传统管理思维的一种惯性效应。电力生产事故发生在现场,深究起来,总能找到某个管理环节上的漏洞。现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往往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随意性的延伸,从而造成了安全管理与操作两个层面的脱节。

2.要准确地把握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轻重缓急。安全生产管理者应把“安全重于泰山”时刻放在心上,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把安全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以及职工精神状况,人为地去扩大安全生产外延的概念。比如,在传统节假日前后,人心浮动,职工工作时极易分散精力;高温酷暑和雷雨季节,职工作业环境差,设备易发生问题。对于这些特殊性,各级管理者应心中有数。又如,当安全生产与工作进度发生矛盾时,管理者应警惕急功近利苗头的滋生,应当放慢进度来保安全生产,要明确安全生产是企业效益的支柱:安全生产对企业效益来说是“1",后面加一个0,就上一个数量级;没有“1",也就是说没有安全生产的话,加多少个0,企业效益也是0。

3.要加强安全生产的软管理工作。软管理是相对电力设备管理而言的,包括电力安全生产的资料、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等。软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淡化,比如,大修一台开关或主变压器与贯彻“检修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相比,就所投人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后者远远逊于前者,甚至流于形式。应该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电网装备科技含量的增加,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化了,现场工作量大大减少,工作人员也趋少,管理工作则相对复杂化,软管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要强化安全生产的软管理工作。比如,要对推行的标准化工作要强制执行,否则应当按违章对待。针对电网新设备的广泛使用,要全面实行电力安全生产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管理,在设备运行现场推行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建立设备检修标准卡和运行设备巡视卡等规章制度。对开工前的每项工作,都要进行安全风险分析,把风险分析透,并使有关职工都清楚。总之,要通过这些软管理,增加强制化因素,把只注重设备检修的工作变为同时又注重标准化的软管理工作,实现安全工作不因领导注意力的转移,也不因员工素质差异而发生较大变化的目标。这是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方向。

4.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在电网现代化装备的日新月异中,在大量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和对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新标准、高要求的形势下,电力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即必须具备系统思维。何谓系统思维?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能动过程。

系统思维就是人们运用科学方法对这些有机整体和更大系统能动反映的过程。在电力安全生产的实际工作中,把握这种先进的思维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系统思维与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相联系,它的包容性更强,视野更开阔;而我们传统的管理思维定式却无法满足新的标准和要求。其次,运用系统思维对电力事故的分析认定较传统方法更具科学性,因而对事故的预防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为电力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提供了先进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依据。

三结束语

针对不同的形势下,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要有不同的措施。在当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必须要加人系统思维方式和安全生产软管理方式,这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5).

第3篇

1.1电力安全生产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对电力能源需求的持续增加,城市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电力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电力在居民以及工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比重。若在生产过程中电力供应不能够持续、稳定,则将直接影响到工农业的正常生产、金融市场的操作、公共交通的运作等,甚至可能引发设备、生产事故。所以,从社会的正常运作角度来看,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促进用电环境的更新及改善尤为必要。

1.2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保证

电力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还是电力企业经济发展、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的重要资本。电力生产同时还关系到电力企业自身的利益,是企业外在形象的体现。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其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电力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水平,并逐步融合成为电力企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形成对社会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的保障。

2电力生产安全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技术措施落后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操作以及责任意识将影响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的整体水平。但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所采取的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技术硬件措施同样影响到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保证。尤其是在现代电力网络自动化以及智能化的背景下,电力生产安全技术措施在保证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部分电力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设备及管理系统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安全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2.2电力生产系统中存在安全管理问题

首先,电力企业的工序矛盾在短期内边的十分明显。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体现出了责任主体多元化的问题,存在着管理和调度难以统一的现象,安全管理工作更是千头万绪,严重威胁到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其次,因为电力企业的负荷不断增加,而供电系统架构不能跟上需求,导致电源供应紧张,电网供电能力薄弱,已经成为了近些年来电力安全生产的隐患。

2.3电力安全生产技术意识较为薄弱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诸多企业没有能够很好的处理安全生产与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过于重视短期利益,而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例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管理而导致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保护意识薄弱,不重视操作程序的重要性,存在着严重违章操作的问题。尤其是在检修工作中,安全生产意识的薄弱将更容易导致安全问题。

2.4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没有实现标准化

虽然当前电力供应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以及管理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其与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正规化以及标准化之间的差距还较大。虽然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的观念时时都被提到,但是依然有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其一整套全方位、多层次、全过程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没有敬爱那个安全生产工作与奖惩制度、培训机制相衔接,导致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不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同时,电力安全生产还缺乏整体管理及规划机制,没有形成从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导致安全管理效率较低。

3加强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

3.1利用远程监控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

在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通过应用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将无线视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整合到电力生产系统当中,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电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只需要在管理及控制中心利用远程网络就能够对电力生产现场进行实时查看,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安全事故,提高了远程响应的速度,在避免电力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保证了电力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3.2做好电力生产安全评估工作

电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涉及的专业多、工作种多、特种作业范围广,这直接造成了其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风险因子。根据电力生产的作业分类,可以采取不同的安全评估措施,主要包括:1)基于电力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直接接触的安全风险因子进行评估排序,其危险因子通常包括机械危害、化学危害、生物危害、心理危害、行为危害以及能源危害等几个类型;2)根据在对应作业条件下导致的安全风险及事件,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分为人身风险、电网风险、供电设备风险、环境及职业健康风险以及社会影响风险。电力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采取合理的评估措施,以提高风险评估的精度。

3.3做好安全风险辨识培训工作

风险辨识是做好电力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及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日常的安全培训以及生产作业技术培训工作中要将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源辨识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培训,并将之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一整套针对人、机、料、法、环的风险辨识体系,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至最低,从而达到风险预控的目的。在风险辨识培训工作中,应该将人身触电控制、高空坠落控制、机械损伤、误操作等作为典型的风险事故源进行重点控制,综合输电、变电、配电以及调度等相关作业环节,做好电力生产安全控制工作,建立静态的风险数据库,在作业过程中进行实时比对,保证安全生产技术得以实施。

3.4完善电力生产设备的更新及维护制度

第4篇

1.预防为主的实际措施还没有到位。在实际落实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直处于消灭隐患的认识层面,对隐患的查处和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一般都以本单位或者同行业的事故经验总结为依据,可以说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防御式”的被动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没有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做到风险管理的超前控制,即在工作之前就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争将可能的事故消除在产生之前。

2.风险控制只注重点没有形成链。由于电能产品的特殊属性,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到最终的供给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因此,各环节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电力生产的特殊性质要求电能的生产、供给及供给具有一定的连续安全性,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会导致连锁反应的发生,造成设备损坏,给生产人员带来安全威胁,从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现象的出现,甚至会导致电网崩溃。当前,电力生产部门的风险控制或者没有,或者只做到了生产链上的某个点,风险控制不能渗透到电力生产的各个部门,存在事故发生的诸多隐患,这些小的漏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将会给电力生产带来不良的后果,极大地降低了电力生产的效率。

3.风险评估往往以偏概全。电力产品的生产、供给及销售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体系。因此,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制定一套最全面的制度,处理措施要全盘进行规划,并建立起相应的组织,配备足够的人员,从而形成风险评估的专业化格局。而当前电力生产企业的风险评估,往往是基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风险识别和判断,且没有固定的人员从事风险评估工作,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风险控制小组,电力部门的人员没有细致的分工,工作人员分别对电力生产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由于每个员工对电力生产不安全因素的理解不同,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风险评估往往以偏概全,并没能揭示真正的安全隐患。

二、电力生产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

电力产品的生产过程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主要围绕工作人员、电力设备及生产环境。例如: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操作流程,存在违章操作的现象或者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电力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没有及时维护和更换,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电力生产也有特定的环境,该生产环境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电气及高压这类的设备较多,具有易爆性及毒性的物品较多,大多数的设备始终处于持续运行的状态等等,这些都会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此,结合风险管理的理念,电力生产企业应该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1.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事故的预测不是仅仅凭借经验和事故总结,而是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区域划分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运用现代风险评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评价它的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级别的控制措施。这样就更加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预防目标和手段更加科学。可以说,引入风险管理将使电力企业传统的“防御式”被动安全管理转向“攻防式”主动安全管理,使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

2.重视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将风险管理应用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时,需要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进行,特别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辨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安全业务知识等等,关键内容就是事故的预防、关键环节的控制方式、重点监控措施、日常监控内容等等。在评估的过程中,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风险的处理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及反馈的响应工作,对于关键风险点的评估可以以隐患通知书或者其他专项整改方式的形式出现,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反馈结果的处理,提升电力生产管理的成效。

3.风险管理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要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用,除了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外,还要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就能够将安全理论、经验教训与生产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也可以将风险管理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化。此外,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地吸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将风险管理与作业方式和事故类型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将风险管理的成效发挥至最大化。

4.注重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将风险管理工作应用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中时,应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够令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持续的改善,才能够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5.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保证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在原有监督评价机制的基拙之上,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

(1)电力企业应该在遵循电力行业安全监督规范标准的基拙之上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监督体系,对电力企业执行有关法律规范、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督促电力企业按照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电力产品的生产。

(2)电力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对电力安全生产状况开展综合评估,这样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并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控制,这样能够确保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效果。

三、结语

第5篇

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需要经过体系建立和体系认证审核两个基本程序。电力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程序如下。

1.1管理承诺

电力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做出承诺:自愿接受并带头学习理解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标准;遵守法律、法规;保证提供足够的资源来建立和运作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使决策付诸实践。

1.2宣贯与培训

学习与培训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培训工作分为2个阶段:内审员培训。是以体系建立、文件编写和内部审核等为主要内容,由外部咨询单位对企业的管理层和工作班子进行培训;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宣传贯彻。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背景知识和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要求全员培训,由企业自己完成。

1.3制定贯标计划

制定工作计划是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和涉及面很广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因此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与此同时,制定计划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落实资源需求。

1.4初始评审

初始评审主要包括调查企业现有的安全健康管理机构、管理规章制度、适用的法律法规、组织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关键是危险因素的识别、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的制定。评审的信息将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的基础。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包括:确定危险源(哪些因素会导致事故);判断谁会受到伤害、严重程度如何;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定这些风险如何消除或降低(通过对设施、作业方法、设备或培训的改进是否能够消除或降低这些风险)。以电厂为例,电厂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处作业、高温环境作业、起重作业、压力容器与管道检修、设备动火作业、电气倒闸操作、锅炉炉膛内检修和升压站维护、油系统作业、金属探伤、化学危险品管理与使用、车辆运输等。根据以上作业活动风险的大小、所覆盖人员的数量等,制订完善的控制措施,以便在作业过程中让员工遵守或督促员工执行。

1.5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设计

企业根据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制订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和管理方案,确定机构和职能分配,确定体系文件层次结构,提出体系文件清单,体系文件的编写、审定与批准。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为企业规定了明确的承诺、目标、职责和程序,它是整个体系的灵魂。

1.6文件编写

结合组织初始评审的结果和现有的管理制度,按照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进行文件编写。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一套文侯新文中电投集团南方电力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130件化、程序化的管理机制,因此,文件编写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内容。一般把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文件分为3个层次:管理手册(包含17个要素)、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编写的文件将作为体系运作的依据。

1.7试运行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试运行是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文件予以实施,检验其适用性、充分性和符合性。在试运行期间,企业应进行协调、监督、考核和信息反馈,并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通过对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达到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初步完善。内部审核是企业对其自身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所进行的审核,是对体系是否正常运行以及是否达到预定的目标等所做的系统性的验证过程,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一种自我保证手段。内部审核一般1年1次。管理评审则是企业领导亲自对体系的现状是否有效地适应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方针要求,以及体系环境变化后确定的新目标是否合适等所作的综合评价。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1次。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并非抛开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而独创,它只是把企业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中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监控等活动,集中、归纳、分解和转化为相应的目标、程序和作业文件。

2、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认证程序

在建立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之后,就可以开始策划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2.1体系认证的基本条件

凡申请认证的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认真贯彻执行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已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并运行达3个月以上;在过去2年中,每个年度的千人重伤率和千人死亡率低于同行业水平。

2.2认证申请

符合上述认证条件的企业才能以书面形式向认证机构提出申请。书面材料包括:申请认证的范围;申请人同意遵守认证要求,提供评价所需要的信息;企业的一般情况:如名称、地址、性质、法律地位以及有关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企业安全健康工作情况简介,包括近2年的事故发生情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等。认证机构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未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会通知申请方进行补充、纠正或重新申请;对通过审查的企业,认证机构确认受理后,将向申请方发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审核登记表》,并编制一份审核计划提交给申请方。

2.3认证审核

属于外部审核,它是由国家认可的专门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如国家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中心)来进行。根据审核的层次和深度,认证审核又分为初始审核和正式审核。对审核组织推荐通过的企业,认证机构的管理(或技术)委员会在1个月内要专门组织有关成员进行讨论,对其是否能够注册进行审定。对审定通过的企业,则批准注册并签发认证证书;如果审定时不能通过,认证机构向其发放《审核结果通知书》,将审定结果通知受审核的受审核企业。认证机构将每年对获证企业进行1次年度监督审核,获证后的第一年监督审核为2次。此外,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3年,3年后将进行复评,复评程序与正式审核认证相同。

3、结语

第6篇

1.预防为主的实际措施还没有到位。

在实际落实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一直处于消灭隐患的认识层面,对隐患的查处和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一般都以本单位或者同行业的事故经验总结为依据,可以说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防御式”的被动安全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没有解决“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做到风险管理的超前控制,即在工作之前就对工作环境和场所中可能产生的事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力争将可能的事故消除在产生之前。

2.风险控制只注重点没有形成链。

由于电能产品的特殊属性,不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储存,电能的生产、输送到最终的供给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因此,各环节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电力生产的特殊性质要求电能的生产、供给及供给具有一定的连续安全性,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会导致连锁反应的发生,造成设备损坏,给生产人员带来安全威胁,从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现象的出现,甚至会导致电网崩溃。当前,电力生产部门的风险控制或者没有,或者只做到了生产链上的某个点,风险控制不能渗透到电力生产的各个部门,存在事故发生的诸多隐患,这些小的漏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将会给电力生产带来不良的后果,极大地降低了电力生产的效率。

3.风险评估往往以偏概全。

电力产品的生产、供给及销售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体系。因此,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要制定一套最全面的制度,处理措施要全盘进行规划,并建立起相应的组织,配备足够的人员,从而形成风险评估的专业化格局。而当前电力生产企业的风险评估,往往是基于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的风险识别和判断,且没有固定的人员从事风险评估工作,在风险控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风险控制小组,电力部门的人员没有细致的分工,工作人员分别对电力生产安全进行风险评估,由于每个员工对电力生产不安全因素的理解不同,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风险评估往往以偏概全,并没能揭示真正的安全隐患。

二、电力生产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注意事项

电力产品的生产过程存在较高的危险性,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工作流程。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主要围绕工作人员、电力设备及生产环境。例如:电力生产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及操作流程,存在违章操作的现象或者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电力设备陈旧老化现象严重,没有及时维护和更换,运行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电力生产也有特定的环境,该生产环境具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点:电气及高压这类的设备较多,具有易爆性及毒性的物品较多,大多数的设备始终处于持续运行的状态等等,这些都会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为此,结合风险管理的理念,电力生产企业应该着力做好五个方面的注意事项。

1.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对事故的预测不是仅仅凭借经验和事故总结,而是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区域划分下,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运用现代风险评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进行风险分析,找出危险源,评价它的风险程度,制定对应级别的控制措施。这样就更加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预防目标和手段更加科学。可以说,引入风险管理将使电力企业传统的“防御式”被动安全管理转向“攻防式”主动安全管理,使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更加科学与有效。

2.重视提高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将风险管理应用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时,需要围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因素进行,特别是要重视“人”的作用,即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风险管理意识、风险辨别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安全业务知识等等,关键内容就是事故的预防、关键环节的控制方式、重点监控措施、日常监控内容等等。在评估的过程中,要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风险的处理方面,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反馈以及反馈的响应工作,对于关键风险点的评估可以以隐患通知书或者其他专项整改方式的形式出现,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反馈结果的处理,提升电力生产管理的成效。

3.风险管理要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要发挥出风险管理的效用,除了要遵循全面、系统的原则以外,还要将风险管理工作与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就能够将安全理论、经验教训与生产实践进行密切的结合,也可以将风险管理的效果发挥至最大化。此外,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沟通与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地吸取他们的建议与意见,将风险管理与作业方式和事故类型进行密切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将风险管理的成效发挥至最大化。

4.注重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的持续性。

将风险管理工作应用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中时,应该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的进度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才能够令风险管理工作得到持续的改善,才能够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5.完善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

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保证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在原有监督评价机制的基拙之上,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机制:(1)电力企业应该在遵循电力行业安全监督规范标准的基拙之上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监督体系,对电力企业执行有关法律规范、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督促电力企业按照电力行业安全生产规范进行电力产品的生产。(2)电力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对电力安全生产状况开展综合评估,这样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事故,并且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控制,这样能够确保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效果。

三、结语

第7篇

1.1发电技术———燃料电池

目前在电力技术中较为新颖的一种技术形式,实际上就是燃料电池,而燃料电池本身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通过内部化学物质反应的方式,将释放出的相关化学能,直接转换成为电能。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燃料电池表现出的发电率极高,如果说单纯的采取联合循环式的燃料电池进行使用,那么其所表现出的发电率能够维持在85%左右。不仅如此,还由于燃料电池表现出的负荷不高,那么负荷变化的情况下,便能够有效的进行跟踪,满足高调峰需求。燃料电池在节能上也只是存在着较低的污染问,在燃料电池技术持续完善的情况下,甚至能够达到零排放以及节水的效果,进而最大限度的促使能源缺乏现象得以解决。

1.2交流输电

交流电技术已经在是如今的电力技术体系中,发展到了一个极为成熟的地步,特别是在电力的分配以及输送上,都呈现出了极大的提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有效的促使电网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这对于电能体系的利用高效性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在这一过程中,交流输电电力技术在大功率之下,表现出的高压开关,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的大功率电子器件,而FACTS设备实际上还包含了其他形式的电力设备技术,这方面的技术应用,对于电力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调节工作,有着极为良好的改善效果。并且在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功能需求上,交流输电技术在其中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太阳能电力技术

太阳能技术本身属于大自然中可使用的最多自然资源,并且在这其中也表现出了较高的能量转换率。太阳能辐射本身在实际对地球进行照射的过程中,会由于纬度的差异性,而表现出一定的不同,地球上最大太阳照射率870-3400KWh/m2。根据中国科学院对电力研究的分析,太阳能电池和其他电池有所不同———只可用于小面积地方。每年的供量大概是3500KWh/m2到5500KWh/m2之间。一般来说可以满足我国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太阳能发电技术具体包扩了两个方面:①利用太阳能的热动力发电的技术;②利用光伏发电的技术。所谓光伏发电,就是利用太阳能将其转变为电能,的技术。随然太阳能发电具有很多优势,但是因为一些局限性,在全球范围内光伏发电的规模还十分小,但是在未来几十年内,相较于常规电力技术,光伏发电技术肯定会慢慢啤机开来。

1.4城市化的供电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能的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也在提高。在现代化社会里存在着较为复杂供电方式和供电的负荷密度,需要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和灵活性,并且需要较为稳定可靠的电力技术相辅相成,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电网的升格和不断增加的供电负荷,其电网建设所具备的电力技术也相对复杂。例如:新型的GIS设备、集成技术和配电网的保护等。高压下的直流配电技术,即骨干网架的高压直流电缆,以及自变流的电力技术的一种流向用户工频或者是高频下供电技术在城市供电中普遍应用。

2电力生产安全

2.1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与技术监督

在电力生产安全方面需要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因此要求我们能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建立电气设备隐患和缺陷库,减少保护装置动作的机会。如确有故障存在,则需要保护装置可靠正确动作切除故障,将故障设备隔离,避免扩大事故范围,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在此基础上整合计算机的运行维护与管理、保护装置的入网管理,降低电气设备的缺陷发生率,对保护装置严格按规范进行定期校验,并有试验合格可以投入运行的确切结论,对于母差、主变差动及光纤纵差等保护尤其要重点关注,保证各二次回路的正确接线,避免继电保护装置设备产生误动或拒动。

2.2完善电力生产的安全机制

安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从而实现了安全事故的控制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保证了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电网安全。建立相关的安全机制,规范了生产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体现了标准化作业的安全性,保证了电力生产的正常、稳定、安全进行。通过安全保障机构建立,以安全生产为第一要素,重点扶持安全生产,并且建立有效可行的机制;建立责任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行为,让考核、管理和执行做到有据可依的网络化的机制体系,从根本上落实电力生产安全。

2.3加强电力企业的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中的员工是企业主体部分,无论是企业的内部还是外部都不能脱离人员因素的重要影响作用,所以,调动企业员工的能动性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从管理角度入手,需加强电力企业生产安全方面的管理,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责任心,从而为电力发展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效益。逐级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人员互保责任书》、《四不伤害责任书》等,使每一个员工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警钟长鸣。其次,建设电力生产的安全文化中心的根本是树立安全意识,让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到生产安全的利害关系,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3结论

第8篇

1.1安全责任制的建立健全。责任建立安全生产体系的基础,管理不是个人的事,也不是某一个生产环节的事,需要全体的配合,需要人人负责。所以在企业内部想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生产责任制度,具体到人、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坚持治本原则,将应对措施以及日常的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在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对事故以及安全隐患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处理,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能,以此保证生产安全水平的有效提高。

1.2完善检查制度。一些安全事故大多是高破坏性的突发事故,但是这种事故都会在日常的生产中有所预兆,因此生产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只有保证检查制度完善健全,并加强详查力度,规范研究的进行日常巡查,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摒除安全隐患,就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的安全水平。

1.3加强人员培训。人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才能够切实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质量。通过对管理人员责任心以及综合素养的培训,提升管理质量,并定期进行岗位的考核与监察,确保运行管理人员能够依照安全法规、技能进行操作。

1.4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电力事业不断进步,电力改革不断深入使得现在的法律法规有些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电力发展形式以及体制,因此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并且在进行电力相关法律的编制中,电监会应当听取电力企业意见,以实际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以及日常监管力度,将安全作为所有工作的首要内容,保证安全生产有法可依,电力企业有法必依。

1.5提高监管水平。电力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要认真研究新形式下电力安全监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前,要把维护好春节期间的电力安全生产只需作为安全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潜在的风险问题要抓紧解决,努力提高电力安全监管工作水平,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在电力供需紧缺的情况下,要有限保证重点区域、重要用户和居民用电,确保电力的有序供应。

1.6强化安全教育。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思想基础。“标准化作业反违章,程序化作业防事故”是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宗旨。要在建立企业文化的大框架下,构建地方电力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生产的制度、规范和要求融入到各个环节和各项工作中去,打理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使安全管理得到落实,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7增强监督力度。细节是电力安全生产的关键,也是必须被重点落实的关键。日常管理中必须从细节入手,抓紧每一个细节的监察工作,将每一项安全检查任务落到实处。按照规范流程以及规范要求进行每一步操作;针对常见的事故,预先做好应急预案;将安全生产放到工作守卫。保证安全投入能够满足要求,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不断改善基础生产条件,以及生产环境的安全状况,确保各项活动始终处于安全状态。

2结语

第9篇

1.2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与民众日常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

目前,社会上每个部分、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资源,一旦停电,很多部门、机关都没法运行,民众的日常生活更受影响。各个机关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医院医疗事务的正常操作、普通民众的家庭生活、街道马路上的路灯等等,这些都需要正常的电力供应。现代社会不敢想象缺少电力资源的情况,这就意味着电力生产企业责任重大,安全生产管理必须提高前所未有的高度。

1.3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也是电力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

电力资源的供给需要电力企业正常开展生产工作,电力企业的生产活动离不开有效的安全管理。我国现阶段电力企业主要还是利用燃煤作为原料的火电厂,这种电力企业在生产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隐患众多,原材料容易燃烧,一些生产设备在运行中容易发生火灾,这就需要企业里上至管理阶层、下至普通员工,必须实施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加强安全管理,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日常用电的供给。

2我国电力安全设备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2.1电力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不太科学

电力企业的生产流程是一个严密、科学的整体系统,每个细微的生产环节都蕴含着比较高的科技含量,实施起来也比较复杂,对生产工人和管理人员的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电力生产是一个巨大的系统性工程。但是在实际的电力生产工作当中,由于我们一些电力企业的生产工人距离科学、规范操作的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目前我国一些电力企业的电力生产中科学性、操作性以及系统性都存在一些不符合当前的电力生产需求的环节。

2.2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存在一些违规行为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对生产工作的要求十分严格,每个工人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把好生产过程中的每一关。然后,现实生产中,常常会有一些工人,尤其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中老年员工,轻视规章制度,喜欢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来指导别人,甚至违规操作,这种有意或无意违反各种纪律、规范的行为,就极易在电力生产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问题。

2.3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意识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离不开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离不开管理人员按职尽责的开展管理工作,离不开生产工人的安全操作。当前的电力生产企业中,一部分已经制定了相关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对责、权问题进行了细化、明确,但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有些规章制度的落实程度大打折扣。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不能存在半点马虎,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应提升安全生产的管理意识,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来开展管理工作,不能因为担心得罪人就放松要求,工人也不能心存侥幸,安全生产、强化管理,责任重于泰山。

3我国电力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策略

3.1重视电力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

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对生产设备的要求十分严格,强调设备的安全性,只有设备随时出于安全运转状态,生产过程才不会中断,电力资源的顺利输出才不受影响。我国电力企业必须重视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增加投入,满足生产要求,确保设备的投入能够完全满足电网运作的实际需要;把好设备采购关,要尽可能使用优质的生产作业设备;加强对生产设备、作业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维护,确保生产设备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3.2加强生产过程管理

生产过程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管理人员要组织相关专家、资深工程师和优秀员工组成检查小组,深入到生产一线,强化对电力资源生产过程的管理工作。生产过程的检查与监控,必须严格、认真、一丝不苟,不能只是走过场,要认真细致检查生产过程中的没一个细节,防患于未然。

3.3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电力企业应重视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安全生产的培训工作,把安全生产意识传达到每一位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应制定全面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树立安全教育的优先观,不断增强员工工作责任心,一个员工要称职,首先要忠心,有一颗忠诚于工作的心,安全才会忠诚于工作,只有热爱岗位、兢兢业业,安全生产管理才能落实到实处。

第10篇

1.1新能源发电

火力发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形式,但是由于煤炭的逐渐减小,人们开始逐渐开发各种新能源发电,如小水电、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沼气发电等,这些技术所用的能源都属于清洁能源,并且是可再生的,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们虽然在技术上比较复杂,并且也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但是它的资源量大、对环境污染少、分布广泛,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能源发电会得到更大的利用。

1.2高可靠性、高性能的输变电系统

电力系统中的输变电系统,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输送给用户的媒介,为了保证输变电的质量、运输的可靠性,需要对其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目前常用的输变电技术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柔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采用晶闸管换流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这样可以较小线路的损耗,同时还能使线路的稳定性增强、传输的能量增大、系统控制更加灵活,大大较少了经济成本,它一般用于传输线路较长,电压等级较高的输电线路。柔流输电技术是用电力电子技术灵活的调节输电系统的阻抗和相位,它能使系统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输出的无功较小,便于控制,这样也能降低线路损耗和输电成本,保证输电系统稳定可靠。

1.3优质可靠的电能供应

由于对用户提供电能时,负荷的密度大,供电网络比较复杂,因此需要保证电能的优质可靠。目前,电能用户除了用于照明之外,多数都为电动机,它对电能的质量有很大的冲击,会影响到电压,频率、谐波以及电能的波动,因此提出了用户电力技术,它运用柔流输电技术的原理,对用户潜在的电能需求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并且生产成本也比较低,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当然,对于特别重要的电力用户,还需要为他们提供不间断电源,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供电质量,提高供电可靠性。

2.电力生产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2.1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部门都制定有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制度,但是由于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使这些安全制度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不能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只是简单的说一些原则性的东西,遇到不安全问题,不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不能提出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这些都是电力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

2.2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电力企业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没有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安全管理部门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不能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也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防护措施,致使制定的安全管理体制不能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对安全管理体制不能及时的完善。

2.3电力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电力生产现场比较混乱,如习惯性违章、现场记录不明确、安全工具质量较差等。电力人员在现场工作时,态度不认真,作风不严谨,经常出现习惯性违章,如误操作、断电放电不充分、误送电、带电操作、不进行定期检查、不适用安全防护用品等,存在各种不安全隐患,严重时会引起不可挽回的事故。安全工具质量比较差,并且还缺乏定期检查,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工具还一直存在。在生产人员交接班时不能做好交接记录,多设备进行检修时,记录工作不认真、不规范、甚至出现错误。这些都会引起各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电力安全生产的对策

3.1制定完善的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使安全生产按照一定的依据进行,对章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进行修改,使安全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问责制度,一方面提高了安全生产实施的效率,另一方面还能使生产人员更加重视安全生产。最后,要制定生产作业规范制度,并有效的实施,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现场作业更加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全面实施各种安全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3.2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生产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由于电力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造成各种重大事故。因此,企业要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详细的调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生产安全比较薄弱的地方,要强加管理,杜绝各种不安全隐患。定期对生产现场的安全工具进行检修,发现不合格的工具,要及时处理。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和交接班记录,定期检查这些记录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并解决。

3.4增强电力人员的安全意识

电力工作人员能够从思想上重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保证电力生产安全的重要原因。电力部门应该定期对电力生产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组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并进行定期考核,对那些安全生产表现突出的员工进行奖励,对安全生产表现较差的员工要进行再教育,并予以惩罚。保证电力人员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安全事故,杜绝出现不安全隐患。

4结语

第11篇

任何生产过程中,设备的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强化机电设备质量是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的重要一项,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元素。因此,必须严格把控机电设备的质量,制定标准的考察规格,才能使煤矿机电管理长久的发展。而煤矿机电设备是需要积极维护的,应及时检查设备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达到质量标准。在规范标准中,需提高管理人员及领导的认真度,使他们认识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使用相互监督的方式来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感,保证在机电设备的使用上实现全程标准化运作。

2合理分配任务

强化管理流程,设置人员配备。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应按照几个方面进行人员配备,按照设备、类型、系统分类进行分配,划分所属的责任范围。将工作落实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任务,严格把控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3.1定期检查

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保障了煤矿的安全生产,煤矿企业的特点比较明显,在生产工程中密集型较强。基于中国煤矿产业的现状,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十分令人堪忧。一些老旧的设备仍然在煤矿生产中使用,不但没有及时更换设备,还没有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煤矿产业多属于体力劳动,基于人们对产煤量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矿企业经常出现设备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加班的现象,透支体力的劳动会严重影响生产的安全性。强化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使煤矿生产安全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近年来,我国煤矿产业逐渐增加,发生矿难的频率也不断加大,其中绝大多数的矿难都是因为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查不够严格,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标准的检查,并且检测不及时,检测时方法不规范所导致的。而完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体制可以明显地降低矿难的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做到安全生产。

3.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

完善规章制度,实现对机电设备进行实时的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保障了设备管理的水平,动态化管理不再是定义。根据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来设置系统的管理模式,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煤矿机电设备管理技术中,时刻监控每个工作人员及设备的情况,做到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将工作按照种类划分,管理上实行相互监督的方式,并进行定期的考核。特别是机电设备的操作技术人员,要经过严格的考核才可以上岗,这样才能加强管理制度,提高设备高效的运行,创造出更大的效益。

3.3提高安全意识

在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还要提高设备检测技能、安全评价能力以及发生事故的处理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将要发生的事故解决掉,将已发生的事故危害降到最低,逐渐走向零事故生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不但可以在机电设备管理上促进设备运行标准化,还能使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促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4结语

第12篇

1.1以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为目标

本质安全型企业是基于一切事故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防范的安全理念,公司提出创建本质安全型电力企业,即是要达到“人员无伤害、设备无缺陷、系统无故障、管理无漏洞、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的本质安全目标。

1.2深入开展NOSA体系建设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公司在投资企业中推行NOSA体系,实施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实现与国际安全管理水平的接轨,持续改进安全管理,提高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全员管理水平。公司还制订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规划,指导投资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工作,促进企业形成标准、规范的安全管理。

1.3构筑应急管理、隐患排查和安全文化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公司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建立了从上到下、完整统一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强化应急预案编制,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公司建立健全以公司隐患排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为抓手,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为保障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加强安全文化体系建设。每年精心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生产主题演讲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1.4不断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

深化班组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公司推进安全和谐型班组创建工作,下发了《班组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各投资企业班组管理,推进了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安全管理。公司编制了21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通过与投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促进投资企业走上规范化的管理道路。开展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公司每年根据各时段工作重点及电力行业特点,组织开展两会期间安全检查、春检、防洪度汛、防台防汛、迎峰度夏、秋检、年底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活动,全年对投资企业检查率达到100%,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强考核评价,形成激励机制。公司逐步建立了安全生产指标控制体系和考核体系,把安全生产纳入到投资企业主要负责人年度绩效考核中,形成约束激励机制。考核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履行职责与指标控制相结合的方式,并实行“一票否决”。

二以创新发展为助推,继续探索发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2.1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范本,提升投资企业管控水平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手段。下一步,要在各投资企业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投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本,涵盖电力生产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求。

2.2构建安全管理“两个体系”,明晰安全管理职责

要进一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一是明晰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职责,避免“两个体系”职责不清、职能混淆的情况。二是加强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落实安全管理职能,使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满足日常安全监督工作需要。

2.3规范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消除安全生产薄弱环节

要研究、探索管理方式,形成符合实际要求、严格规范的外包工程安全管理体系。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管控,完善外包队伍考核评价体系,将外包队伍真正纳入投资企业内部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外包队伍进行严格考核,建立合格外包队伍名录。

2.4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

以安全文化示范企业为样板,创建企业安全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广泛进行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工作,把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建设有机结合,积极发动基层员工的创造性,全面推进全体员工安全思想理念转变,促使“我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

2.5实施反违章管理日常化,强化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第13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众所周知,任何行业安全生产问题都是头等大事,尤其在电力企业中,安全就是永恒的主题,任何时间是都不会改变的,也就是说安全生产问题是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稳定,加强安全生产是首要的问题之一。那么作为电力企业,面临着电力企业深化改革、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大调整,企业的安全管理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新的任务,因此,一定要时刻的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总方针,树立常抓不懈,永不松劲的安全思想,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位。

1、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1.1是关系到国内各行业和全社会的稳定

总之,电力企业是振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基础产业,它是社会公用性质的行业,它为国内的农业、国防、交通等多行业提供电力服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需求,尤其是在电网事故发生后,会直接的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将会给各行业的生产带来影响,直接形成生产停顿和瘫痪,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的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另一方面一旦供电出现问题,还会给人们生活的秩序带来影响,还有可能形成社会灾害,形成很不好的政治影响。所以说,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民经济、人民财务、生命安全等多方面,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实际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

1.2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本身

企业能够安全生产是能够顺利发展的前提,当企业发生安全事故,是没有办法做到文明生产的,当企业的系统发生故障,那么就会形成在系统中的发电厂和变电站等相关部门不能够正常运行,最终会形成电力生产和输配电处在很混乱的状态之中,所以,电力企业的自身方面也是需要能够安全生产的。另外,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好坏集中的表现,能够安全生产是和精神文明建设分不开的,它是能够帮助安全生产提供动力的,企业安全生产局面做的好,精神文明建设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因此,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没有安全生产,就不会有经济效益。

1.3电力生产的特点本身也是需要安全生产的

众所周知,电力供电企业是一个庞大的整体系统,是由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电站、输电线路、降压变电站、配电线路送到用户中,整个的过程中包含了产、供、销等过程,但是整个的电能是不能够大规模的存贮的,所以,产、供和销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整个电力生产所存在的这些内在的特点是决定于电力生产本身具备的可靠性和连续型的,一旦是要每个环节出现任何问题,都会给电力整个生产系统带来连带的反应,会造成生命安全、或是设备损坏、大面积的停止供电等影响,所以。电力安全生产本身的特点上也是需要安全生产的。

1.4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是要求安全生产的

也就是说电力企业生产环境的本身是具有以下的特点的,首先是电气等相关的设备很多,高温高压的设备、发电厂的锅炉、汽轮机、热力管道等,然后是易燃易爆的有毒物体很多、像燃煤、燃油、强酸、氢冷设备等,其次是高速旋转机械多,如发电机、风机、电动机等;特种作业多,如带电作业、高空作业、起重及焊接作业等。这些特点表明,也就是说电力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环境都是非常危险和复杂的,本身就形成更大的不安全因素在里面,危险系数是很高的,这些潜在的威胁直接构成对职工的生命形成危害的,一旦在工作中出现纰漏和疏忽,就会将这些潜在的文献因素唤起,直接造成生危险,因此,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是要求安全生产的。

2、目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以及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现在我国的电力企业改革正在逐步的完善之中,其中只是基本的具备了现代化企业的逐项标准和特征,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已经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很多的问题和隐患是需要解决的,是需要在完善的,因此,以下阐述的是目前电力安全生产的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

2.1整个的安全生产管理还没有实现正规、标准、常态化

在一般的电力行业的企业内部,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来说实际上是不陌生的,每个企业内部都会存在一个安全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还会存在诸多的漏洞的,还没有形成和建立一套全方位、多层次、动静态之间相结合等多方面能够衔接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也就是说并没有确实的从上到下总体的规划和设计,是缺少反馈和沟通的信息的,还有对于各级的管理工作人员又有很多都是各自为政,并没有实现整合和监督配套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因此,在整个的计划经济中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不单单只是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事实上对于企业内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然而随着市场化的逐渐推进和转变,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能够持续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做出改变,而企业生产管理变得正规化、标准化、常态化就是帮助企业在竞争中提炼的药方,不但可以适用于内部管理。还是用于安全管理生产中。

2.2电力安全生产上重心不明确,观念很落后

在企业中,对于安全生产的实现,在意义上看似是非常简单化的,但是实际实施起来里面的内容是包含多方面的、是要涉及到管理理念、动员大会、生产计划协同等诸多面的,在整个的管理中不仅对管理者的工作水平提出的高要求,以期更早发现及预防事故,而不是等到事故发生后再剖析原因。与此同时,是可以发现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任务下、不同的生产计划和不一样的生产部门下,对于安全生产的管路方案和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是需要适时调整的,但是在很多的企业内部,对于安全管理上都是处在被动的情况次啊,墨守成规,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取决的上级领导饿关注度,这也就证明了企业ishen的发展和安全上产存在的可靠性和领导直接相关饿,不给于充分的重视,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危害性很大的。

3、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3.1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压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化的转变给市场竞争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内部会慢慢的走向节省成本、员高效的现代化进程,这样的情况下,就直接的导致了在安全生产的投入上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削弱的,然而,另外一方面,由于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国内各个城市地区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同步的增长,这样直接导致电网输送配电设备和发电企业的年级组长时间都会处在高负荷的运行状态,各职能的维修系统很难保证可以定期的进行检修和保养,自然就会形成电网长时间的高效稳定运行是很难保证的。

3.2对于安全生产的职责上不明确

在电力行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安全制度,但在落实中表现的不尽人意的地方有很多,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在安全的任务分配上制作简单的阐述,或者还有只是象征性只做一些原则性的动员要求,另外分管生产的领导层都是忙碌与繁杂的生产任务、技术升级等工作,并没有将安全生产管理做到细致的研究和调查,并没有花更多的精力在安全生产的环节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样的情况下,是很难将制定出相关的整改和完善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和条例的。然后是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在生产环节中所呈现和所潜在的安全问题不能够独自进行分析,并没有能力将安全问题的出现的事故在直接、间接和深层次的原因,这样情况下就不能够将事故的相关责任进行及时的追究,并且通过事故的经验,吸取相关的教训。最后就是对于工作在一线的电力人员自身上对安全上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对于相关的安全制度只是表现上的知道,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最终只能停留在被动记忆的阶段上。

3.3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不落实

一些电力企业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没有按照国家颁布的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部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要求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考核奖惩力度不够。一些单位负责人深入基层、现场、工地较少,不能准确地掌握影响安全的第一手信息,抓安全生产无的放矢、措施无力,难以作出行之有效的正确决策。个别电力企业对现行的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宣传贯彻不到位,无法系统地组织学习、宣贯;少数电力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不及时,不完善,过于简单,且没有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到个人。同时,电力安全生产的各项法规、制度、规程、标准虽已制定,可基层供电所、小型电站不能有效贯彻落实,现场工作严重违反相关规程的要求,无安全措施,不执行工作监护制度,监护不到位。

3.4安全管理不到位,培训工作滞后

大多数的企业的发电设备很陈旧、管理混乱,现场安全设备设施和工序工艺无完备的安全保障措施,安全隐患多;个别电力企业在电力建设施工中管理不善,施工现场混乱;有的电站将大坝安全管理工作对外承包,以包代管,互相推脱安全责任,大坝安全管理工作被弱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小水电站特种作业人员基本未经专门培训,无证上岗。各企业违法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现象普遍存在。

3.5现场的标准化是不健全的,形成经常性的违章行为

习惯性违章的行为意义上就是说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会时常的呈现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这其中是包括违章操作行为、违章指挥行为、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等,例如:一些临时性的工作,某些配电修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及时的填写修理票时就开始进行工作,最终导致身体触电身亡事故,另外,还有是需要停业作业的工作,在并没有经过停电和验电的情况下就开始,最后也会出现身亡的事故,因此,必须要严格的遵守各项制度,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3.6安全应急管理有待加强

部分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不强,应急演练较少,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不足。厂网之间、电力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电力企业与电力监管机构之间、电力专业应急和社会应急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尚需完善。甚至还有一些电站未完善应急预案,无专兼职的应急人员。

3.7政府监管政出多门,管理混乱

负有安全监管的政府有关部门对电力行业的监管职责不明确,存在监管盲区。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各级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仍然进行安全监管,职责界定不清,尤其是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未经安监局对安全设施进行“三同时”审查时,擅自批准建设和进行项目竣工总体验收。

3.8安全设施“三同时”未有效落实

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呈现点多、面广、战线长的局面,存在赶工期、抢进度现象,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与使用“三同时”未认真履行相关审批手续,尤其是未开展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就投入发电生产。

3.9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不具备系统思维

常表现在以下方面:缺乏总体数据规划、数据(应用)整合,存在或多或少的“信息孤岛”,部分数据有冗余和二意性,不能融合到整个管理信息平台上。特别是电力企业的生产实时信息,不能充分数据共享,不能为决策和数据挖掘服务。数据基本上是一种相对的静态,数据分析的功能很少,缺少有效的决策支持,电力企业领导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时,需要查阅大量基本数据,对于这些散布在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无所适从,决策多依靠经验判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对设备的管理通常局限在设备台账、检修记录、消缺记录等单一静态的记录上,设备从发现缺陷到检修消缺的管理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流程,以及对流程的监督考核管理等。

4、促进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4.1在企业的内部上下都要树立安全至上的思想意识

现在电力行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已经直接的与国家、社会、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有着密接的联系的,其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关系到每个人,因此,电力安全生产的意义是多么的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要实施安全生产这不单单是需要领导层和全体员工的重视,提出了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上的难度要求,也就是说,这就需要企业的领导层首先要在思想观点上给予转换,充分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作用和真实的意义,要以身作则、作为基层的工作人员更要以安全为中心、以企业的利益和发展为重,必须要全体人员在思想上牢牢的梳理起安全第一的理念,在基础上做到安全生产。

4.2安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任何企业在管理上都要以人为本,事实上并不是空话的,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服务行业,都应该已此为基础,这是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的保障,而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早就以此列为管理学的基本定理了。那么在现实的电力行业的管理中,就更应该以此为管理理念,要不断的推进现代化的企业进程,还要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具体的实现方式是首先单位的领导要严格的遵守各项的规章制度,并且还要定期的进行了解一线工作的状态,及时的了解员工的精神和思想状态,要及时的处理好员工反馈饿信息,和生产环节中的各项建设意见,还要解决和帮助员工生活中的困难,要关心员工生活中的难题,这样是可以避免员工在工作中由于家庭的任何原因导致在施工现场操作上出现的疏忽,一线员工所承受的责任也是非常巨大的,任何的施工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疏漏,提醒员工必须注意和警惕任何可能出现事故的环节,然后还要给员工定期的及西宁树立健康的疏导,这样就可以减轻员工的心理负担和工作压力,进而来改善工作的环境,来最终营造一个人性化、健康、安全化的工作氛围。在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4.3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和强化主体责任落实

首先应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主动把握电力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寻安全监管的新方法、新途径,强化安全投入,强化安全设备设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切实把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各项工作中,融入到电力规划、设计、建设和发、变、输、供等各个环节之中。最后电力企业要健全并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工作。依法履行职责,加强服务工作,着力解决安全生产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并网发电机组安全性评价、电力可靠性管理、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等各项基础工作,把安全生产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干部的考核内容,不断完善电网安全措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4.4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和加强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

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年”一系列工作安排和部署,继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将其作为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探索合理可行的工作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隐患排查治理在遏制事故方面防患未然、防微杜渐的作用。另外一方面还要开展安全性的评价工作,也就是说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促进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和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能够接轨的重要表现之一,原来的安全管理的手段都是建立在遇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能够i预料的能力上进行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差强人意的,但是安全性评价的工作是应用现代化企业管路的手段来贯彻的,这样是能够全面和全方位的促进员工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全封闭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在最终的预测上是可以提前的确认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后果,之后再根据相关的后果和事故程度在进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终能够有效的达到预防和控制隐患的目的,因此,开展安全评价分析的工作是可以帮助现有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诊断和预防,醉倒心中有数,提高整体的安全生产的系数是很重要的。

4.5开展多层次、全面化安全培训工作

要在员工上岗之前,作为企业方面必须要给予员工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工作,要改善培训内容,要建立员工简单易懂的培训模式,要尽快的探寻一条可行性操作强的方式,另外,当企业建立好培训的方式情况下,除了培训一些传统的安全知识外,还要不断的插入一些贴合实际的内容,例如可以通过以往的安全事故作出分析,并作出相关的遵守的制定制度等,而且还要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在培训的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部门、不同的职责和不同的工种,分别提供切合实际的培训方案。

4.6强化电力安全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

一方面是各有关电力企业要以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管理环节,用规程规范行为,用制度约束人;自觉加大安全投入,努力弥补安全欠账,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积极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大演练力度,通过演练检验其实用性和适用性,落实应急人员和物资储备。另一方面要要继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对在检查中发现存在不安全的因素,要加紧治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现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电力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要对施工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质量、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各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安全费用提取的规定,确保安全费用投入和使用到位。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劳务分包队伍的资质审查和队伍管理,严禁非法转包和以包代管。

4.7是强化电力应急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应急工作的领导,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工作。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电力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电力企业要加大电力应急投入,完善电力应急指挥体系、电力信息平台、电力应急通讯保障等应急基础设施,确保电力安全突发事件发生信息传输畅通,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快速有效。继续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培训和宣传,组织开展各层面的应急演练,加强电力专业应急与社会应急之间的协调联动。

4.8强化部门监管职责

应该尽快将电力行业的监管纳入安全监管部门监管体系。同时,进一步理清政府监管部门对电力行业的监管职责,克服电力行业的安全监管政出多头的不良现象,为安全监管部门对电力行业的有效、有序监管打下坚实基础。

4.9要强化安全“三同时”制度落实

全市电力行业应不断强化和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对新、改、扩建项目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的,坚决责令停止建设。开展电力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评估和专家审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进行严格审查,形成总体意见和修改建议。实施挂牌督办,加强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三同时”的监督管理。

4.10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4.11电力企业系统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根据国家、电力行业和电力企业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重视和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开展企业安全教育。积极开发和传播多媒体安全教材,以生动逼真的形式加强安全教育效果。大力开发具有各种岗位、工种特点的计算机事故预想与处理仿真系统,开展事故演练培训,提高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架构。合理实行企业内部资源配置,通过设立安全教育专职,开展安全教育题材策划与组织传播,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安全教育成员职责,建立相关安全教育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安全教育走向规范化。

第14篇

关键词:指导思想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水电站

1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1.1现代水电站安全生产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电行业的运行方式也在逐步转变。在水力发电领域,传统的运行方法,主要有:动态规划法、微增率法等。目前,我国的AGC应用主要是基于电网调度,针对水头变化小(即大库容)的水电站,根据网上的需要信息确定其负荷,然后用微增率法在机组间分配负荷,即从负荷到最小化流量。从以上所述的使用的情况来看,由于最初软件设计的出发点不是基于水轮发电机组运行工况,从而导致有些电站使用效果很不理想。

所以说,由于微增率法是完全根据数学理论推导而来的,其工程实用性面临很大的实现难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继续不断的创新,以推动提高本水电站安全生产。

1.2安全生产的意义何在

安全生产在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的设备,使生产过程安全顺利、高效率高产地进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发展生产。这个最基本目标,只有通过搞好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实现。劳动者工作环境好,劳动者在生产中感到自身安全健康有保障,自然就会发挥出主人翁的精神,提高生产效率,使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所以说,作为每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把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设备的完好,保证生产顺利高效进行,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切实抓好,决不能掉以轻心。

由此可见,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

2如何做好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

2.1关键要从安全教育做起

树立牢固安全意识是保证水电站安全生产的基础和关键。近几年,我们一直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使出,把每个职工从被动的“要我讲安全”转移到“我要讲安全”,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2.1.1通过正面教育、反面教育、奖励教育和处罚教育。正面教育,就是树立先进个人典型,以先进个人事迹为榜样,使职工自觉增加安全责任心。反面教育,就是以常见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奖励教育,就是对工作中认真负责、遵章守纪,大力宣传、表彰,并给予重奖、重用;处罚教育,就是对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或由于“三违”造成事故者,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使职工感到罚得心痛,触及灵魂。

2.1.2通过培训技术,让职工熟习生产过程,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水电站工作涉及到的很多生产设备,对于一个新职工而言都是陌生的,而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某些细节,或者粗心大意,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所以必须对新职工专门设立一段安全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初步对水电站的生产流程作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加深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2.2前提是员工技术要到位

2.2.1对新职工进行岗前培训、跟班见习,让新职工尽快熟习工作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其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学习设备的构造、运行原理、设备性能、技术状况、操作技术要点、安全生产过程、规范等。通过比较详细的培训,进入见习期,见习期间,要不定期考察培训期培训的内容。最后在见习期满后,经统一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2.2定期开展全员技术培训,不断更新职工对新设备,新技能的掌握。由于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不断研发诞生,对于全体员工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还不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运行班、零点班、四点班等可利用休息时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新技术。由主管新技术的副处长授课,从基础理论学起,结合水电站的实际情况,有安排,合理地授课,使职工都能够从机组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加深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每年进行两次职工统一考试,考试成绩直接和年终考核挂钩,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3重中之重是生产设备管理要到位

生产设备是水电站的主要生产工具,要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就需要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维护好生产设备,以及保证生产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要做到以下三方面内容。

2.3.1建立健全完善的设备账单。

其具体做法是,对每台机组建立全面的技术档案,记录机组安装时的技术参数,运行中发生过哪些异常、故障或事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时是怎样处理的,需要更换过哪些零部件,机组的维修期限,以及每次维修后的试验记录,随时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查询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对设备维修备件准备充足,并及时补齐,做到检修时能快速方便地进行。

2.3.2动员全体职工参与设备管理。

每件设备都有职工专门负责,要求职工对所管理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必须掌握,熟悉常见故障及处理,加强正常巡视、维护,动员全体职工参与到设备管理中来。必须把每个月,每个班次的设备运行缺陷上报到管理处,及时备案处理。

2.3.3健全问题反馈制度。

水电站需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设备运行分析会议,由各班长参加,共同研究分析问题的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全体共同分析解决上个月上报的设备缺陷和问题,具体落实到检修班,进行检查维护维修,并做好实时记录。对设备问题的备案,实行销号制,有条件能及时解决的,就要及时销号,短时间内不能得不到解决的,及时记录在案,并积极创造条件,待缺陷解决后再销号。

2.4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对于法律,有专门负责执法的部门,也有专门负责监管执法的部门。而对于一个水电站,对安全生产也同样需要有管理的部门和监督的部门。对水电站进行针对性巡视检查,其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水电站需制定了内容详细的巡视检查项目,由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执行。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每小时进行1次巡视检查,每4个小时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采取尽可能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并及时上报。而监管部门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中相关记录进行核实,并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其巡视检查的工作。

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个水电站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工作的落实。通过监督检查工作我们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生产设备的缺陷,从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

3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松懈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重视,全体职工参与。我认为只要做到了以上列出的各个方面,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控制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的发生,实现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有效的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德鲁克(Drucker,P.F.).体育教学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第15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是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本文对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一、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

目前,各电力生产企业大部分都已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制度,也明确了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一些单位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只作一般性、原则性的动员和要求水平上。分管生产的领导忙于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或没有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一些事故通报内容不详,语言含糊,没有把事故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的根源及事故责任、需要吸取的教训等介绍清楚;也有一些单位将上级转发的事故通报一转了之,既不认真分析,也不提出和落实防范措施。专业人员对电力安全生产没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数,没有熟练掌握必要的规程制度,不能很好地指导基层班组的工作。

(二)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是指定安全生产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习以为常的违章行为。它包括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有些临时性工作,特别是配电修理工作容易发生无票作业。如某配电修理人员,在没有填写修理票的情况下开始进行修理工作,导致了一起人身触电死亡事故。有些需要停电的作业,在没有停电、验电、挂地线情况下,就开始工作。如一些人身死亡事故,就是在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接触不良故障时,没有对变台停电、验电,未挂地线,严重违章作业而酿成的。

(三)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

一些使用中的安全工器具质量堪忧。尤其是一些基层农村供电所或供电营业所的登高作业器具和小型起重器材等安全器具的质量合格率不高。同时,对安全器具的定期检测意识淡薄,报废管理流于形式。许多已明显损坏的工器具仍在超期使用,该淘汰的没有被淘汰。

(四)管理工作不到位

一些电力企业重视大型作业的管理,轻视日常管理。近几年发生的事故,多数是在进行小型、分散作业时发生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部分领导仍然习惯于靠搞运动的形式抓经济建设,抓企业管理,不注重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注意通过规章制度管理,不注重通过抓事前控制来预防事故。同时,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设备档案记录也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保管不认真。

二、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安全意识

各级领导要树立“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好《安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安全网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了解每一个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喜怒衰乐,既严格要求他们,又热忱关心他们。这是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职工日常工作单调、重复、枯燥,要应对随时发生的电力事故,心理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此外,我们还要对全体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体职工自保、互保意识。

(二)坚持理论、制度、机制、科技创新,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也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要求。首先要坚持理论创新,树立与市场化运作相适应的现代管理理念。其次要坚持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变革,是在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方面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再次要坚持机制创新,关键是继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要开展多层次的员工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管理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以适应电力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最后要坚持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要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在安全管理上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优势,利用先进的微机监控系统与网络结构可极大降低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三)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现场管理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必须从严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班组管理是安全作业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抓细抓实。在一些电力安全事故中,往往是由于现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疏忽大意,酿成了事故。一些工作人员或者是贪图省事,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是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不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了不幸和灾难,而且也给国家和人民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建议对多发性和重复性的事故进行认真的总结,提高改进办法,并形成规定和制度,治理薄弱环节。例如,可在企业中制定可操作性的“工艺、工序安全责任书”、“现场作业安全手册”、“工艺、工序管理卡”等标准化管理制度。这些标准化管理制度,应尽量简明详尽,操作性强,使每一个职工都能了解所从事的工作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此外,还应做好事故通报汇编工作,事故通报汇编是血的教训,是经验和教训的积累,必须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举一反三,以杜绝重复事故的发生。又如,可在企业里推行安全生产责任追溯制度,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和未遂事故,一定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严肃处理,让事故责任人及其相关人员受到应有的教育并从中汲取教训。

(四)加强安全工器具的质量管理

其一,要求严格工器具的报废制度。到期的,己损坏的和定期试用中检查到不合格的工器具一律要强制报废并破坏至不能使用。要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工器具转售(租)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使用。其二,要严格外包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查制度。发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认真行使安全监督职能。其三,要制定并落实安全工器具检修管理标准化制度。对使用的工器具,需要的材料,修试记录、验收记录都应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

(五)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创新并与国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水平接轨的重要体现。以往的安全管理手段在预见事故的水平和超前控制事故的能力上不尽人意。安全性评价是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方法。它综合运用系统工程这一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进行度量和预测,确认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相应的整改和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隐患和事故。开展安全性评价是对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诊断,做到心中有数,也是提高安全管理整体水平的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是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和广泛的业务培训。全体职工在参与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深入学习安全生产各项规程和规章制度,可以提高安全意识,熟悉和掌握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定、规章制度。尤其要通过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事故的处理能力。

总之,只有不断加大安全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规定,严格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的科学管理的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