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科技小发明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克服畏难心里
有些学生觉得“发明”是科学家的事,太难;“制作”是大人的事,小孩子做不了;写“论文”是研究人员的事,与己无关,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论文”是什么意思。
“小发明”就是发现学习、生活中不方便、不合理、有弊端之处,加以改进,经过改进后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方便,减少了弊端。生活中有弊端、不方便之处有很多,只要“有心”就能改进,就是“小发明”。
“小制作”是科技创新大赛为促进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而设立的,要求“小制作”作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这就是学生畏难之处。“科技”一词就让一些学生懵了。“小制作”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技术制作一些小作品。在小学的科学、社会实践等课程和中学的物理、化学等课程中都会学到科学知识,也能掌握好多技能。把已经学到的知识,利用掌握的技能做一些小作品并不是难事。
写“小论文”就是把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发现的事,尤其是大家有些模糊认识的事,弄清楚来龙去脉,把弄清楚事情原委的证据、过程写下来,就是“小论文”,就像写作文一样。有些人不会写作文,没思路,没内容,但一定会写好“小论文”,因为写“小论文”是把自己研究清楚的事记录下来,而记录谁都会做。
明白了“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是怎么一回事,学生就会觉得“这些事我也能完成”。
二、“有心”就能完成
“有心”是口语中常用的词,用在这里就很合适。正像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强调的,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是平时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让学生觉得“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自己一定能完成。
无论是“小发明”还是“小论文”的完成,都要求学生“有心”。“有心”观察生活,“有心”发现事物间的关系,“有心”深入了解事物,“有心”去改善自己的生活。
如何让学生“有心”呢?
1、养成爱观察习惯。“视而不见”就是没有观察的好习惯。利用孩子们的好奇心,加以引导,使孩子们对观察到的事物有反应。个别孩子好奇心差一点,只要长期引导,也能培养出很好的观察习惯。
在孩子身边的人多与孩子提出这样的对话,“花开了哦,太香了!”“那个云朵好像一个人,漂亮不?”“什么声?这么刺耳。”“这人的衣服和你的一样。”……一定会增强孩子们的好奇心,一定能培养出孩子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幼儿教育,小学科学课等教学里有这方面的内容。)学会充分利用感官,有顺序,多角度地观察。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思考观察到现象出现的原因,从而引发进一步观察。让学生做到观察时细心,有耐心,有恒心。
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事物间的联系,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提出质疑,才能去探究,才能去解决问题。
3、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完成“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的根本,创新精神是完成作品的灵魂。发现问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求异心理是创新思维的原动力,敢于实践是创新精神的具体表现。
在一次科学课“探索人体奥秘”的系列探索活动中,学生认真地研究指纹,一名学生发现同桌和他的指纹不同,其同桌解释:“你是你妈生的,我是我妈生的,所以指纹不同。”另一学生介入,说:“同一妈生的指纹就相同吗?”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也正是学生构建知识的绝好时机,也意味着创造性智慧的产生。如果这时教师直接点出知识点,无疑剥夺了学生探究自由,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学生通过对亲兄弟姐妹,双胞胎等人指纹的对比,得出结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指纹是相同的。学生得到探究的成功体验。整个探究过程就是对学生创新精神最好的培养过程。
说到培养创新精神,就要强调不要扼杀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很多家长总是强行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注意培养孩子兴趣,剥夺孩子玩的权力。其实会玩的孩子才最有创造力。玩出花样来是他们有创新精神的表现。“按部就班”“正统”“循规蹈矩”是创新精神的杀手。只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事的方法、思维的习惯、……诸多方面,家长们不要强求孩子,只要加以引导,孩子们会成才的,这也是给孩子创造的空间和机会,培养创造意识。
三、“有方法”会完成得更好
对于多数孩子来讲,发现问题很容易,而要解决问题是难点。如何解决问题,就要看孩子们的探究能力了。
解决问题的探究方法和步骤:1、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猜想和假设。猜想和假设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起引导作用,为收集、分析、处理和解释信息提供大致框架。2、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根据猜想与假设,制定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式,以保证探究过程的科学性和探究结果的可靠性。3、进行实际操作与收集证据。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按计划与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实际操作。4、分析,验证。对收集的信息、数据进行描绘、比较,分析实践结果和假设的差异,加以改进。
首先要激发学生渴求知识,参与校外科技活动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们都遇到了一个个不可理解的问题。他们经常向家长和老师请教:这是为什么?那又是怎么怎么回事。如不回答,就会使他们感到扫兴。回答吧,有些科学道理一时又说不清楚。介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引导他们求知这一渴望,巧妙地暗示一些方法,帮助学生去探索这些问题,千万别泼冷水。可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领略大自然的奇观,考察家园周围的环保情况和有教育意义的古遗址,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和农作物增产的对比试验,或制作一些小用具,改进一些物品的样式和性能,使它们构成一项小发明。另外,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支持上网查找资料,这样让学生从实践中和书本上、网络上寻求答案,解除自己头脑中的困惑,对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产生兴趣。
其次是帮助学生树立完成科技作品的信心。信心使人产生动力,一个人只要有了信心,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使事情成功。成功了,人的精神就饱满,做事就更有信心,由此形成连锁反应。小学生对科技活动中的相关项目又何况不是这样呢?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小学生树立完成科技项目的信心呢?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观察。以科技活动中的小发明项目为例:很多小发明项目都是来自客观实际,学生只有通过观察,其思维才能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发现存在的不足。因此,积极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的学习用品,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日常生活用品或在商场中、市面上所见到的物品存在不令人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发现问题,完成小发明项目的首要前提。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大力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成功把握性要大一些的物品进行创新。用“放大镜”找出学生认真观察事物,而后发现物品缺点的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材料或器具、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引导学生处理好完成作业和科技制作这两者间的关系,并用一些事例来打消搞科技小发明或开展其它实践活动不会影响学习的顾虑。使学生感觉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确实能开发智力,培养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观察事物的片面性,因此在这阶段教师的指导应重点摆在介绍和传授有关的发明创新和搞实验、写小论文、参观考察、拍科学DV的一些方式方法上,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和方案,指导教师应予以重视和肯定。绝不能随意否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但又要求学生不能满足现状,停留在科技活动的某一个项目上。鼓励学生反复研究和实践,逐步改进,使科技小发明、实践活动、DV拍摄和科技小论文等项目获得成功。这样就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到学习成绩和科技创新成果双丰收。
第三抓表彰,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参加科技活动的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拿出获奖的作品,哪怕是校级。如果在教师的帮助下,又经过自己的亲自实践成功了获奖作品,受到了称赞,特别是在师生的一遍掌声中走上了领奖台,那是何等的快乐。此后,不但学生有兴趣,而且会使原来一些对科技活动不感兴趣的老师也产生向往,并大力支持或亲自指导学生参与小实验、小发明、写科技小论文或拍摄科学DV片等活动。让学生认为参加科技活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因此,学校科技辅导老师,一定要协助各科教师为参与科技活动兴趣浓的学生创设较好的条件,使他们都有取得成功的机会,以此得到快乐,不断促进能力的增强。
为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xx-xx年)》,根据xx省科学技术协会、xx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xx年xx省青少年科技传播系列活动的通知》(鲁科协发〔xx〕7号)精神,我校将继续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为全校师生搭建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我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
二、活动主题:童心同行 体验创新
三、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四、活动时间:xx年12月26日----xx年3月31日
五、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xx.12.26—xx.1.16)
1.12月26日 召开学校大队委会议,征集科技活动方案
2.1月13日 面向级部教师征集科技节活动方案
3.2月3日下午 科技节开幕式,科技创新讲座
4.2月3日 “科技在我身边”主题班会,学习传达科技节方案。
5. 2月5日下午,科技小发明、科技实践报告培训指导,科幻画欣赏培训指导,每位教师确定指导学生名单,留取被指导学生联系方式。教师指导指标如下:
美术教师:科幻画指导与培训(借助上届国家、省科技大赛科幻画优秀作品),每人每班至少3幅精品。其他不限。
科学教师:小发明指导与培训,每人每班至少2件精品(含三人以内的合作项目)。其他不限。
中高学段数学教师:科技实践报告指导与培训,每人每班至少3件精品。其他不限。
如果级部班、级统一的主题,可以合并呈报。与科技相关的校本课程呈报学期相关材料,主题活动尤佳,可以整理为科技实践活动。
班主任:自选项目指导培训,每人至少5件作品。
其他教师:自选项目指导,每人每班至少1件作品。
请老师们认真对待,多出精品,辅导情况计入个人年度绩效考核和学段评价。
请各教研组长2月6日上午放学前以学段为单位汇总各位老师的指导学生名单、指导内容、学生联系方式,报课程研究中心。
(二)活动实施阶段(2月2日-3月23日)
1、过一个科技书香寒假。(2月7日——3月8日)
(1)各学段利用书香寒假推荐阅读科普读物、观看科普影片等(分年级列出推荐书目和影片目录,建议设计“导看教案”类指导文本,形成层级专题电影课程),依据年级特点确定成果呈现及汇报方式。
(2)开展以下各项活动:级部主题活动、“我是小小发明家”科技小发明创作活动、“畅想未来”科幻画创作活动、“快乐体验”科技实践活动(活动要求见下文)。
2.学段展评活动(30分)(3月9日——3月12日)
(1)“我是小小发明家”科技小发明创作活动
1-6年级班主任要积极发动学生参与科技小发明的创作,并跟进指导,开学后,各学段自主组织“小发明”展评活动,确保每位教师完成指导任务,收齐后认真评选指导,评出一等奖15件,二等奖25件,其他为优秀奖 。一等奖作品跟进完善后交学校评选。
(2)“快乐体验”科技实践活动
中高学段收集数学任课教师及其他教师辅导的所有实践活动报告进行评选。实践报告要附完整的原始材料(活动计划、活动记录、照片录像、新闻报道材料等)杜绝网络下载、抄袭现象。评出一等奖5份,二等奖8份,其余为优秀奖。一等奖作品跟进完善后交学校评选。
(3)教师参赛项目
(1)科技发明类
(2)教具制作类
(3)科教方案类(教学类、活动类)
(4)科学论文类
每位科学老师至少选择一项参赛,其余老师积极参与,确保各学段每类各推报两件精品。
3.学校科技作品展评活动(40分)(3月10日——3月16日)
(1)“畅想未来”科幻画创作活动(3月10日)
科学幻想画的创作由班主任积极发动,美术老师跟进指导。开学后,美术组自主组织“科幻画”展评,推出优秀科幻画作品20幅参加市级比赛(留取照片),其余优秀作品布置求真楼画室。(参赛作品一律使用规格为4开的纸质材料)
优秀作品在求真楼展厅展出,负责人:白玲。
(2)教师参赛项目(3月12日)
依据情况择优推荐。
(1)科技发明类
(2)教具制作类
(3)科教方案类(教学类、活动类)
(4)科学论文类
(3)“我是小小发明家”科技小发明创作活动(3月16日)
在学段展评的基础上,学校组织评委将各学段一等奖45件小发明作品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等奖10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20名,指导教师继续跟进指导完善,推荐参加市级比赛;
一、坚守一个理念
我校的科技教育理念是“用科技教育筑起孩子们的精神家园”。校园就是科技的乐园,是孩子们享受教育,体验美好人生的地方。学校强调普及,强调全员参与,全体师生都是快乐的参与者,自觉的行动者,自信的创新者,让科技成为师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二、找准两个定位
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定位分为特征定位和发展定位。特征定位为“关注热点,呵护生命”,发展定位为“省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三、打造三个平台
科技节平台。东周科技节定于每年11月份第一个星期举行,为期半个月,全校师生参与。科技节前半段安排展示类项目,后半段安排比赛类项目。东周科技节活动内容包括六大系列: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和四模。
创新大赛平台。创新大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项目有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和“四模”。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区级比赛,并组织师生观摩市级、省级及全国科技创新比赛。
校外交流平台。科技校外交流活动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省、市科普基地及基地科技特色学校资源,组织学校优秀科技活动团队前往,认真学习别人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
四、建设四个阵地
课堂教学阵地。在课堂教学中,以科学课、综合课、美术课、机器人教学课教学为主,以其他学科渗透科技教育为辅,结合校本课程《科技坊》《科幻梦》等进行教学。这些课程全部纳入教学处的日常管理。
课外活动阵地。在课外活动中,各中队都以科学教育的项目进行命名,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为科技活动课,并将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进行整合,在各中队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科技教育活动。
社区活动阵地。每学期5月份、12月份各组织一次向社区宣传科普知识、展示科技教育成果,学习社区科普做法,共同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基地活动阵地。每学期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外出参观科普基地和绿色环保设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五、搞好五个结合
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大队制定科技教育呼号:“科技,科技,我生命的日记!”每周的科技教育活动集队时,全体少先队员要高呼这个口号。各中队均以科技教育内容命名,如:机器人中队、科幻绘画中队等等。各中队要选择自己最强的项目来命名自己的中队。相同名称可以附加序号来区分。大队部每周对各中队的科技教育活动进行巡查和反馈。
科技教育与各学科渗透相结合。各班除按学校课程设置科技教育课外,各学科均应渗透科技教育的知识和宣传科学的精神。每学期两次的教案检查,渗透科技教育作为一项指标参与量化分评定。教学课评价同样也有渗透科技教育这项指标。
科技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每周一组织学生参加清洁美化校园的劳动,在劳动中启迪培养学生的科技思想;利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劳动,让学生了解农科知识;组织学生利用掌握的农科知识,培育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探索农业科学的新天地。
科技教育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关注社会热点,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立足社会调查的基点。社会调查一是针对周边社区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二是针对周边的资源进行了解,提出利用的有效方案。
科技教育与参观活动相结合。每学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一次,要求教师提醒学生留意并发现参观物的科技信息,把发现的东西及启迪到的思想用文字把她记录下来,当作作业上交。
六、形成六大系列
科幻绘画。科幻绘画是东周小学科技教育特色的龙头项目。东周小学的科技教育,最早就是从科幻绘画入手的,科幻绘画在省市以及全国等各级大赛中取得傲人成绩后,其它项目也跟着铺开,从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科技教育特色。科幻绘画主阵地在美术课堂。
机器人。东周小学是深圳市机器人定点学校。建设机器人教室和机器人教学训练场,开设机器人教学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机器人比赛。机器人教学和比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四模。“四模”包括车模、空模、航模和建模。由于“四模”普及率高,而且容易,希望能够通过四模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兴趣。“四模”活动主要安排在第二课堂进行。
小发明。小发明的创意多数来自生活中的发现,因此我们想通过小发明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善于发现,善于创造,为今后的大发明奠基。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探索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学校把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当做社会实践的重点。
科技小论文。学校规定语文教师是小论文的指导者。科技小论文主要是对科普知识的介绍,如对生活用品或食品的介绍。科技小论文不要搞高深的东西。
七、制订七个措施
普及教育。学校科技教育通过课程化的手段,使普及率最大化。教学课程化的做法包括每个年级开设科学课,体育安排三模训练课,数学安排七巧板训练课,美术引入科幻绘画内容,语文安排小论文写作,综合课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级以上开设机器人课程。
常态管理。学校注重对科技教育的常态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和活动管理都纳入教学处的日常管理之中。每周由教学处负责把各班的科技教育开展情况记录在检查表中,汇总成反馈表,每学期期末统计各班的科技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各班、各科技特色中队辅导老师的量化分,使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全体参与的领域。
龙头牵引。科幻绘画是本校科技教育的龙头项目,以科幻绘画为龙头牵引机器人、“四模”、小发明、小实践、小论文的发展,是本校科技教育的基本模式。
激励创新。通过集会对师生进行荣誉表彰,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师生事迹入选“东周小学科技教育展示厅”;选拔优秀师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等培训和参加对外交流活动,这些行动为师生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
比赛检阅。通过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和创新大赛检阅师生的科技普及效果,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内外各个层面的比赛,如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四模”比赛。科技节和创新大赛是检阅学生科技素养和水平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提出问题;自主创造;制作
一、提出科技创新问题
在科技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他们用课本上和通过其他途径学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和实验,获得创造知识。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在教师的辅导下,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制订计划和亲身实践,在实验中积累数据,在研究中分析数据,直至撰写科技小论文或创造出有价值的科技作品。每当学生完成一个研究课题,他们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从而学会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在解决实际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在科技创新活动时,学生提出一些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积极引导。我校是农村学校,夏季学生家里苍蝇很多,胡婷玉同学在灭蝇时发现问题:用苍蝇拍虽能打死苍蝇,但会留下死苍蝇的内脏污点,很不卫生;如果用粘苍蝇纸,只等苍蝇“自投罗网”,不能主动出击,效果不佳。在教师的指导,从研究苍蝇拍开始,直至设计制作卫生灭蝇兜。卫生灭蝇兜不但能灭停着不飞的苍蝇,而且还能逮住在空中乱飞的苍蝇;还会让苍蝇“自投罗网”。这个小发明获得嘉兴市第二十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学校图书室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借书后,借书证放在图书室内。当学生到图书室还书时,图书管理员要在一个班的借书证中,找到还书学生的借书证,不是件容易事。来还书借书的人多时,学生要排着长队等候。为此,一对同胞姐妹郭婴祎、郭婴霞动起了脑筋,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反复尝试,动手实践,不断改进,每一次的改进,都向前跨了一步,终于设计制作出“寻找方便的借书证”。这个小发明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二、探究科技自主创造
自主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生探究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在科技教育实践中,要使学生发展个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促进创造力的开发,就必须让学生自己主动大胆地去设计,突破原有的知识圈,打破常规,而产生新的设想。特别是对那些有新意、有创见的方面,哪怕是星星之火,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如,朱懿超同学发现:不少人爱用一次性杯子,尤其是用一次性杯子招待客人,而客人也喜欢用一次性杯子喝水喝茶,认为这样干净卫生。但是,目前的一次性杯子都存在着一个共同问题,一袋一次性杯子中的杯子是一模一样的。在人多的场合,杯子放手后,往往由于认不准自己喝过茶水的那个杯子,而再用新杯,造成严重浪费,污染环境。
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减少一次性杯子的浪费呢?朱懿超同学进行了研究,想到了多种方法,最后设计了:“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是把一袋一次性杯子中,给每个杯上分别印上不同的编号:1、2、3……,再在杯上写上“用杯记号,再喝找它,减少用杯,环保第一”的字样。
用简单的编号来区分一次性杯子,避免人们在一个场合用两个以上的杯子,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发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这个“有编号的一次性杯子”小发明,获得嘉兴市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三、实践科技制作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点,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努力营造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做科技创新的主人。
如,在船模活动中,船模制作完毕,要进行试航。船模试航是调整船模的稳性、航向、航速和航程的重要措施。但是,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船模试航活动的水域,校园内没有供学生船模活动的水域,妨碍学生船模活动正常展开。以前,我校船模活动只能组织学生跑到校外的池塘边去试航,要花很多的时间,又不安全,特别危险。
在船模活动中,李伟同学想到,学生中午洗饭碗的地方,有个长方形的水槽,只要堵住出水洞,在水槽中可做船模试航,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李伟同学的船模在水池内试验中发现:船模的航行方向,当船艏前面顶住池壁,船艉向左摆动,船艏是向右偏航,船艉向右摆动,船艏是向左偏航,只要调整到船艉不摆动,船模的方向就准了。
船模的航行方向解决了,航行速度怎样测试?李伟同学想到了科学课上做实验时的测力器,把测力器钩船模的尾部,拉力大,就是航行速度快。通过用测力器,试验船模的航行速度果然很好。
实践证明,船模试航用仪器在水池中可以进行水密性、稳性、航向、航速和航程测量得到正确的数据。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十分方便,更安全,可以边做边试验,大大提高了研制船模的工作效率。我校船模选手在我的指导下,参加桐乡市、嘉兴市、浙江省比赛取得了好成绩。我们研制船模活动不仅是为了获奖,更重要的是在研制船模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创新能力、树立了创新观念!
这个小发明为广大船模活动爱好者解决了没地方试航的问题。这篇《船模在普通家用水池中试航的研究报告》科技小论文获得桐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我们的船模活动,不但与课本知识、科技创新、技能技巧相结合,而且把这个科技创新活动的收获经验上升为理论。通过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内容,他们将不断地开拓思路,不断有新的尝试,新的创造,不断进入自身理想驰骋的新境界。
不能把学生的大脑当成知识“容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创造,是他一直坚持的教育理念。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他积极推行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浙江省杭州市艮山中学特级教师陈欢庆。
土法上马 自制仪器
1977年,大学毕业的陈欢庆来到了艮山中学,怀揣梦想、准备大展拳脚的他却面临一个尴尬的现实——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实验仪器不足,难以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
比如讲解声波在空气如何传播时,需用到“声波演示仪”做实验,以加深学生对声波传播原理的理解,可实验室里没有这类仪器,怎么办?陈欢庆决定土法上马,自己动手研制一台“纵波实验器”。
原理图和结构图出炉后,在实际操作中陈欢庆却处处碰壁。螺旋振动弹簧作为实验器材中的主要元件,对弹簧有特殊的要求,弹簧倔强系数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然而当时不仅市面上没有现成的产品出售,就算到工厂定做,也会因制作工艺太复杂而遭到拒绝。面对难关,陈欢庆决定自己创造奇迹。
煤炉烧制、通电热处理,这些常用的方法都难以制作出合适的弹簧,陈欢庆的实验陷入了僵局。
一天夜里,下班后的陈欢庆走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装的全是“弹簧”二字。忽然听到“咣”的一声响,原来不小心踢翻了一只易拉罐。他上前捡起它,仔细端详一番:“这不就是我踏破铁鞋无处觅的东西吗?”当晚,陈欢庆毫无睡意,他找来易拉罐,将铜丝绕于其上,连夜烧制弹簧。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只废弃的易拉罐成了陈欢庆成功的桥梁,他烧制出了第一个符合科学实验要求的特殊“轻型弹簧”。
陈欢庆将其作为声波的传递介质,成功地将声波图像在实验器上形象直观地显示出来,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教育部优秀新产品研究成果二等奖。产品投产后,被正式列入教育部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并受到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的好评。
从此,陈欢庆一发不可收拾,在科技创新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劲,创造的思维也越来越广阔。为了发明创造,陈欢庆几乎废寝忘食,有时为了完成一件小制作,可以推迟几小时吃饭,为了画好一张图纸,可以彻夜不眠。
正是这种忘我的科学探索精神,使他在科技创新中收获累累硕果,先后在艮山中学自制科学实验教具200多件,发明了冲击摆、树脂光滑平台、新型金属片实验器、模拟分子运动投影气桌、微型气垫导轨仪等50多项科学仪器,十多项研究成果由生产厂家投入生产,创造效益数百万元。
小发明迷的大朋友
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艮山中学开设了许多课外科技活动。陈欢庆常常利用上劳技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把一些思维活跃的“小发明迷”吸引到课外科技发明活动中心来。
学生有兴趣学家电,陈欢庆就自己去浙大报电子电器班,边学边教;学物理光讲理论,学生不感兴趣,陈欢庆就自己做科普教具,绕线圈、画电路图展示给大家……渐渐地他成了“小发明迷”们的大朋友。
艮山中学开设科技创新课后,陈欢庆既当辅导教师又当班主任。学校里有位叫孔东进的高中生,学习成绩一般,但美术功底不错,陈欢庆便抓住他的这一特长,鼓励他画科技发明作品。
孔东进很受启发,一周内画了32份创新发明草图。虽然这些作品大多没有新意,但陈欢庆仍挑选出几幅略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相应的要求,让他慢慢地对“小发明”产生了兴趣,陈欢庆还破格接纳他为科技班的学员。
渐渐地,孔东进对科技创新入了迷,可家长却不领这份情,多次到学校要求陈欢庆把他“撵”出科技班。陈欢庆只好耐着性子做家长的工作,他说:“如果小孔参加科技班后学习成绩下降,你尽可找我麻烦。”
之后的日子里,孔东进不仅学习没有掉队,设计制作的创新作品还在省市比赛中频频获奖,其中有一项还荣获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并荣获“光华青少年科技奖”,他还被评为浙江省十佳中学生,高考时顺利地考上了美术院校。
这时,孔东进的家长才明白孩子参加科技班的好处,非常诚恳地向陈欢庆表示歉意和感谢。
思奋进 不偷闲
面对已取得的成绩,陈欢庆并不满足,一有机会就给自己充电。他常说,“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是一条大河”。在杭州教育学院物理专业毕业后,陈欢庆又先后在浙江大学学习家用电器、算法语言等,取得了七门课程结业证书,之后又获得计算机专业本科学历。
为了使科技创新迅速普及,带动更多的人搞发明创造,陈欢庆不断撰写论文,把自己多年来的思维方法、实践经验介绍给别人。迄今,他在全国、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已130多篇。其中《多功能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和《力的作用演示器》等实用性论文在省级期刊《实验教学与装备》发表后,不少读者给陈欢庆来信,表示对科技创新感兴趣,希望能给予更多的指导。《螺旋式纵波演示器》在中国物理学会《大学物理》杂志上发表后,引起了同行们的极大兴趣,有几位老师根据论文的描述进行制作,但都被弹簧这一难关给堵住了,不得不上门请教。当陈欢庆将科学方法和关键点毫无保留地介绍后,他们都感慨万千:“陈老师的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真不简单!”
如今,五十多岁的陈欢庆依然精力充沛,他对工作的热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感染着每一个人。
关键词: 创造技法 创新教育 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每一种类型的创新都是对传统的挑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社会生活的变革。创新教育是我国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和应用创新原理和创造技法对于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开发个人和群体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创造者的科学思维对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青少年并不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但加强创造技法教学我认为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一、创造技法的培训,是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也是青少年自我成长的需要。
不少青少年常反映“小发明难搞,想不起来”。有些教师也讲,在这方面也花了时间,可是成效不大。良方何在?
创造性思维常常受到阻碍,造成创造性思维障碍的因素主要有:知识贫乏、不加批判地学习、传统观念的束缚、习惯性思维、满足、固执己见与偏见等。人们有了创造的欲望、创造的思维并不等于创造,还应掌握前人总结的创造技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就是:创造成果=创造欲望+创造性思维+创造技法。针对这些障碍和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许多心理学家、教育家、创造学专家、管理专家等各个领域内的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训练方法。创新技法是指创造学家收集大量成功的创造和创新的实例后,研究其获得成功的思路和过程,经过归纳、分析、总结,找出规律和方法以供人们学习、借鉴和仿效。简言之,创新技法就是创造学家根据创新思维的发展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有较强实用性的教学经验。据介绍:创新技法的作用有:(1)它可以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2)应用创新技法可以直接产生创新成果。(3)能够提高人的创造力和创造成果的实现率。而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知识认知程度的创造技法也有许多种。例如:组合法、类比法、联想法、5W2H法、问题列举法、设问法,等等。这些无疑将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导向更有效和更深的层次,使之成为经常化、群众化、易于开展的科技活动。
二、创造技法的培训,促进创造技法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效结合。
大力实施创造技法教育的途径是很多的。我们在校本“创新教育技法训练”课程中,利用满洲里市教研培训中心陈丽萍老师主编的《创新教育技法训练读本》一书给青少年一些富含创造技法“能量”的绝妙“武器”。
1.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重要的知识
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尔说过:关于方法的知识才是最重要的知识。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我们可以说:“创造技法是科技创造之母。”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当有了最初的创造意识时,总是先有了某种方法做先导,再去实践,反复成功了,才总结出理念和概念的雏形,方法引导行动,实践孕育科学。
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使青少年了解创造技法的知识和运用科学方法创造的技巧,即开设“创造技法”类课程是非常必要的。理论只提供理性的指导和基本的导向,而不能完全取代实践性很强的“方法”,“方法”才是实现创造创新的有可操作性的可望且可及的、水到渠成的成功之路。
2.开设“创造技法”类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开设“创造技法”类课程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素质,是检验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或失败的试金石,创造创新能力素质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脊梁和核心。“创造技法”类课程不仅能建成科学体系,形成自己独立的课程内涵,其强烈、执著追求创造创新能力的思维意识,也要渗透到其他基本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一般来说,“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调研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是青少年生普遍需要的基本能力层次。
3.开设“创造技法”类课程是学生未来走向成功的助推器
面向青少年开设的《创新教育技法训练》教研课程,当他们进行每一次科技创新活动时,就可运用这些知识与技法尝试创造与创新,给自己开辟一条成功之路,中华民族的“创造创新”素质,应该从青少年抓起,这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用创新人才决胜未来的意义。它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有着深远影响。
三、通过对创造技法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提高创造发明的普及率和成功率。
创新教育是个大课题。实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形式,就是大力开展青少年发明创造、创新方案设计、科学论文活动,即小发明、小设计、小论文活动。而创造技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探究问题的结果,寻求新问题,引导学生以理论指导创造实践,动手动脑,搞发现与发明,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和以“创新教育技法训练”课为基础的科技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面向全体学生正确传授创造技法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注重以技法训练为主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注重抓好实践环节,强化课外个别辅导,促进学生活学活用创造技法,培养创造能力。近年来,一批构思新颖、制作巧妙、合理实用,具有三自(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小发明作品频频在自治区、市获奖。
创造技法的熏陶,促进了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提高了动手动脑、发明创造能力。问起我校几位在自治区、市获奖学生成功的诀窍时,他们几乎一致讲,创造教育使他们在观察思考与动手中,更注意到周围某些小的地方、小的方面,并力争灵活运用创造技法,比别人早一点、好一点而已。其实正是源于对一些“小地方”、“小的方面”的精心,才产生无数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青少年小发明,也才产生了不少轰动性的大发现、大成就。假如,只盯“大”,不盯“小”,对苹果落地、壶水开沸之类小事情熟视无睹,不去探究,哪有万有引力的发现和蒸汽机的发明……青少年发明创造,开发潜在的创造力。他们的发明创造过程都是一个实践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能力的提高,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同时使他们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而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一、科技教育理念:品味科技,提升品味。
我校秉承“德才兼备,关注成长”的办学理念,旨在回答“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问题。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我校坚定不移地践行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追求――“品味教育”。“品味教育”就是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教育资源,以此培养有德有才的高品味之人。
要推进“品味教育”,就要找准抓手。为此,我校把科技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坚持“小学科技教育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思想,通过 “考察、探究 、实验、想象、创作、竞技”的方式,注重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品味科技,从而锻炼学生的科学品格,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品味。可见,“品味科技,提升品味”的科技教育理念,与我校办学理念、学校核心文化价值追求一脉相承。
二、科技教育特色:科技教育 “五个出”。
特色成果的获得,特色影响的形成,得益于我校坚持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构建了一套成熟的经验和稳定的机制,形成了科技教育 “五个出”的特色做法。
1. 校长说得出,就是科技教育特色要在校长办学理念中集中体现。
为了践行学校精神文化,我校坚定不移地选择属于自己的核心文化价值追求――“品味教育”。“品味教育”就是学校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思考能力“三高”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从而打造学校整体教育品牌,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实现学校处处、事事、人人高品味。为此,我校把科技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以培养学生有愿意做科学家的志向,培养学生脚踏实地、敢于探索的科学品格,培养学生科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2. 校本开得出,就是科技教育特色要以校本课程的形式打开普及面。
我校科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实施科技校本课程,开展普及教育;通过科技社团活动,培养具有一定科技素养的学生群体,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科技特长生,形成 “金字塔”型人才培养机制。《起航――品味科技》等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着重在科技特色社团去实验,在全校科技课堂去实践,从而贴近学生,提高实效。这样,既注重特长学生的专题辅导,又注重全校学生的整体参与,做到量与质的全面丰收。
3. 师生做得出, 就是科技教育特色要在师生教学行为中重点落实。
我校充分发挥教师专长,通过培训、引进、转型,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教师。我校拥有一支由5名专职科技教师组成的科技教育工作队伍。其中吉建华老师还是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近四年来,学校科技教师外出培训达120余人次。老师们根据自身优势,建立了科技探究实践、科幻画、科技创造发明、三模等科技特色社团,打造了以上各种科技特色项目。在老师的精心栽培下,学生们的科技兴趣不断提高,科技修养不断提升,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科技作品不断涌现。
4. 科研研得出,就是科技教育特色要以科研的形式引领内涵发展。
我校核心文化价值追求――《“品味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成功申报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课题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我校科技教师组成科研团队,正在开展“品味教育”的子课题研究。如今,他们的《科学课落实探究性活动的实践研究》等课题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并申报了龙岗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从而保证了科技教育特色的生命力和拓展力。
5. 校园看得出,就是科技教育特色文化要在校园环境、校园活动中体现,让师生共参与,共体验。
学校科技动态、学生科技作品能及时在学校的科技宣传专栏、展板、黑板报等校园环境中公布、展示。因校园加固而改造的品新园等科技社团功能场室也即将在今年9月完工,投入使用。同时,每学期的“科技活动周”,每学年的“科技节”,以及“科技创新大赛”、“关爱龙岗河”、“科学在身边”、“机器人大赛”、“三模类比赛”、“小报制作”、“科技小制作”、“科普主题会”、 “科普征文”、“科技书画”等活动,进一步营造了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三、科技教育成效:特色项目彰显科技教育成果。
1. 科技探究实践
我校依托科学课,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探究活动,如探究纸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制作不会沉没的橡皮泥小船,测量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变化,探究垃圾填埋的合理方式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我校还长期开展创意多米诺骨牌,水火箭打靶,牙签搭塔,鸡蛋碰地球,纸飞机掷远,变废为宝等特色科技实践活动,在第四届龙岗区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勇夺39个奖项,荣获团体一等奖。同时,我校还不定期前往深圳国际创意印刷文化产业园、信义汽车城、大万世居、红树林等18处校外科技实践基地,积极开展科技探究活动。
近四年,师生获各类大赛奖项1300余人次,有六位学生分别当选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和“中国少年科学院预备小院士”,有三位教师当选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教师连年被评为市、区优秀科技辅导员、科技先进个人,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公开发表10余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
2. 科幻画
我校依托艺术教育特色的优势,结合科技探究实践的基础,根据科技和艺术的共性,如皆能大力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等特点,大胆创新,成立了“科幻画”这一科技特色社团项目。近四年,学生的科幻画作品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获奖300余人次。特别是2012年,我校学生的科幻画作品获省、市、区奖项共60余人次。其中,官琬峥同学的《未来节能商住楼》作为全深圳市两幅作品之一,代表深圳市参加广东省第27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幻画类),一举荣获省一等奖,打破了龙岗区学生科幻画作品获省级奖项的历史,并即将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比赛。
建立“创新型国家”是我们的国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多年前已经形成的共同认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理由让我们了解到,为中小学生提供丰富的动手实践、科技创新的现代化技术装备也应是提高中小学装备的重点。
实际上,经过近几年努力,普通中小学在这方面也有飞速发展。以本人所在的北京市昌平区前锋学校为例。服务于“动手实践、科技创新”的教育装备每年都在增加。现在,这些技术装备已经初步形成系列,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科技创新方面提供硬件支撑。
以“机器人”为例。2003年,前锋学校自己用6万元购置了紫光机器人套装。此后,每年都投入一部分财力,补充器材。2009年更是利用市教委的专款购置了两种共计25套现在主流的机器人教育套装。有了这些硬件的支撑,前锋学校从2003年开始,就在本校的小学、初中、高中分别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了机器人活动。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前锋学校机器人兴趣小组的学生一次获得全国二等奖,三次获北京市一等奖,多人次获市、区级其它奖项。随着在最近几年机器人硬件数量、质量的增加以及活动经验的积累,前锋学校将机器人开设成科技类校本课程,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体会现代技术魅力,有机会动手搭建机器人、体验程序控制机器人、进行机器人创新设计。
以辅导学生“科技创新”为例。我们知道创造潜能越早越容易激发,在学生时代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研究有助于将来他们成为科技方面的专家、学者,成为有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前锋学校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从2000年购置模型制作工具、海模、航模模型开始,每年都有计划地添置工具、设备、仪表提高设计、制作、加工方面的水平。2005年北京市科协、教委在前锋学校设立了“动手做俱乐部”;2008年,上级在前锋学校建设了“数字化实验室”;2009年,前锋学校利用市教委的专项资金购置了太阳能电池板80块、遥控与接收机10套、曲线锯10套、风速计等多种用于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装备。在这此硬件的支持下,很多学生都在教师的辅导下利用学校的工具、设备、专用实验室进行科技创新,每年都产生多项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发明。在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前锋学校的学生有多次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在活动中也有很多学生动手制作的东西;实验的研究结论并不先进不能获奖,有的甚至是幼稚的、错误的。但这些小发明、小论文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材是一个重要的开端。所以锋学校提供这么多的人力、装备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目的不是一定要获奖,而是要使更多的孩子,更早的接触创新、更早的激发创造潜能。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
科技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前进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联系了市科协的“科普大篷车”。满载科学知识的科普大篷车,向学生展示了“小鸟进笼”“翻转的头像”“听话的小车”“无形的力”“锥体上滚”“手眼协调”等20余种科教展品。学生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观看、了解展品的原理,并亲自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对展品的参观了解和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亲身体会到科技的神奇,感受到科学带来的快乐和科教展品的魅力。立体展板上展出的动物世界和海洋世界更让学生大开眼界。在科普展板面前,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做笔记。此次活动,学生亲身感受到平时不常见、书本学不到的科学技术知识,极大地开发智力和开阔眼界。
二、在活动中,启迪青少年的头脑、双手
在科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启迪青少年的头脑和双手,培养学生的思维及动手能力。开展创造发明活动,争做小发明家;开展劳技制作活动,争做小制作家;开展种植饲养活动,争做饲养能手。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亲自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好奇心越来越强,对什么都想摸摸、动动、做做,这正是科学教师所要达到的活动目的。如航模实践活动,在航模的设计、组装、调试中,学生体验到挑战困难、超越自我的快乐,增强探求科学知识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学生在玩中找到学习乐趣,成为航模制作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了空间想象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了动手实践、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开发了智力潜能。
三、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
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教师应该多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发明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提出小发明的设想和建议,指导学生设计和制作小发明作品。如我校刘晓竹同学发明的快捷、防尘摘花生器就是在平时生活中发现摘花生速度慢,而且尘土大,先提出了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请教了老师,在老师的指点下开动脑筋设计、制作出的一款既可以很快把一棵花生秧上的花生都摘下来,又能起到防尘效果的摘花生器,并获得了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发明一等奖。正是从动手、动脑制作开始,学生认识到发明创造就在自己身边。在学校发明室里,环保垃圾桶、摘花生器、拾球器、剥柚皮器……一个个科学构想和发明成果,使学生走进了创造的世界。
四、另辟蹊径,拓展活动空间
让学生待在家里、学校,只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科技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到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教室外才是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广阔天地。
我组织学生发起了“珍惜水资源,抵制水污染”的行动。在龟石水库,学生在领略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前辈们为建造水库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了解了目前家乡面临的缺水困境。在贺州市自来水厂,学生通过采访的形式,亲身体验、观察自来水的生产流程,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一次节水教育,明确了“节水从一点一滴做起”的责任。之后,学生又沿着贺州人民的母亲河――贺江一路南下,亲眼目睹了贺江被污染的场景,并在几个代表性河段收集河水样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认识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河水的危害。他们向市环保部门提出建议――对附近工厂排污状况作一次大检查,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结合这次调查活动,学生还撰写了科技论文《保护母亲河在行动》获得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STS教育涉猎面宽,要实施STS教育,教师需要投入极大精力,实施时必须准备充分,需要博览群书,提前实践,首先提高自身素质,培养自我创新能力,研究实施办法,寻找适合途径,广泛进行社会联系,适当资金投入,才能真正实施,否则就是空话。
STS教育的实施要从简从小做起,逐步实施,不宜贪多贪大,要循序渐进。开展课外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STS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实施STS的有效途径之一。
开展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主的活动。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小创新、小发明以及实验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操作,如测定电炉子的效率,安装照明电路,利用机床进行器件切割、打磨不同物体,观察现象,分析原理,鉴别家里的黄金首饰,学会拆装自己的自行车、机械闹钟等,从中理解相关物理知识等。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联系实际、手脑并用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多项能力。
开展增长学生见识、扩大学生视野的讲座。请交警到学校举办”交通事故原因及安全知识”讲座;利用职业学校专业广,人才多的优势,请机电教师作”电器元件与集成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报告;请电焊教师做”点焊机及电焊原理及特点”讲座;请舞蹈教师”舞蹈艺术与人体结构的有机统一”等讲座,而后小组讨论这些讲座是否涵盖物理学科内容。
开展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为主的竞赛活动。如举办“安全用电知识竞赛”、“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低碳环境保护知识竞赛”等。
开展以培养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活动。鼓励学生办物理STS小报和撰写科技小论文,并将他们的小论文在班报、校刊上刊登、交流,并且给予一定奖励,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才能,达到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之目的。
应用现代媒体等进行STS教育,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环境建设活动。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互联网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在家里定时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建立校园科技角、植物园等校内科技设施,营造浓重的科技气息,使学生身在校园犹如生活在科技的海洋中,并让学生亲自参加、体验科技环境建设活动,充分利用科技环境感染学生,以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STS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STS教育的社会功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去领会物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我们根据学校物理教学实际,结合本地的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构建以下几种社会实践活动系列。
“科技考察”系列。利用我校农村学生多,我地区火山多,沉积岩多的特点,鼓励生活在农村学生利用假期回家时间进行考察本地区地形地貌活动,收集火山活动以及古生物、古人类活动标本,查找有关文史资料,鼓励生活在城市学生利用节假日研究塑料袋的相关资料或节约用电资料,宣传限塑或低碳的意义,学习撰写研究论文、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
“电”系列:组织学生参观沙岭子火力发电厂,了解火力发电的原理、电能的输送原理等;在自家社区调查电费与用电器关系,调查本小区高电费住户及低电费住户用电情况,查找电能浪费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节能措施与改进方案;调查社区用电安全隐患及提出预防措施等。
历史也无数次证明,一个国家的振兴,一个民族的兴旺,需要大批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小开始。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此,教师应用敏锐的眼光抓住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发明的萌芽,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创造发明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
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已成为社会习惯,加上目前对素质教育的评价,还有不完善之处,这给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造成一些障碍,现总结如下。
一、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在人们心目中已根深蒂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父母都“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考上名牌学校,为他们增加荣耀。他们希望子女全天埋头学习,考出好成绩,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刊、搞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与升学考试“无关”的一切活动。虽然有些地方在中考与高考中有加分,但加分少,特别是加分的人数只占参与活动人数的千分之一,而搞科技创新活动肯定要花时间,这样家长总认为划不来,不如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好。
二、教学评价制度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素质教育还未建立起完整的评估体系,教育部门仍不能摆脱考试制度的影响。有些教育部门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以此来鞭策教师;有些学校领导,把“升学率”、“拔尖率”、学科成绩作为学校的“声誉”,并制定一系列的奖惩制度与教师的奖金和政治地位挂钩,在职称评定中与教师业绩挂钩,而衡量业绩的重要指标即为升学率。社会评价也是看升学率。因为升学率最易评价,而其他方面难以量化,且短时间内无法评价,使教师不得不只抓学生的学科成绩。
三、教师观念、教学“惯性”及自身素质的限制
教师习惯性地抱着课本、资料转,大部分时间用来讲习题,搞题海,讲解题技巧。把考试“分数”、竞赛名次当作自己的资本,教法上“满堂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考前强化训练。这一整套模式在不少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教学“惯性”。它对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起着直接的阻碍作用。科技创新教育要求打破学科本位,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要懂得各种研究方法、发明技法、科技实践活动辅导方法、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另外科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或能力;特别是在学生搞小发明过程中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教师具有较广博的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学校条件不足
搞小发明必须有制作室,制作室要配备大量的工具;绘制科幻画要有大量的颜料与纸张,学校要配画室;搞电脑制作,学校要配微机室,还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搞科技调查,要配摄像机,还要教师或家长配合,有时要爬山踄水。这些活动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后盾。加上学校目前主抓文化课教学,要花很多资金,用来搞科技创新教育的资金就显得“不足”。这就给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带来不便。
如何清除障碍,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1.政府出面,由教育部门编制教材,使之成为一门学科
让整个社会意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要使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教育部门编写与年龄相对应的科技创新教育材料,并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电影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应制定出适应科技创新教育的多项教学评价方案,同时制定与科技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招生考试制度,而不是现行的少数获大奖的学生采取的加分政策,而是使走进科技创新教育,真正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师和学生获得成功,让只搞题海大战的教师和学生事倍功半。
2.研究科技创新教法
目前我国在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四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叶圣陶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不讲;‘教’都是为了不教。”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应使每位教师体会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显然,目前教师会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只能适应课堂教学。对于科技创新教育或教学,还没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必须要先研究,然后编制出“科技创新教学法”,使教师有“本”可依,有“法”可依,这样教师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3.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具有创新教学能力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特长,更重要的是要熟悉与学科相关的技能,如书画、实验、钳工、木工、玻璃工、电工等。教师还应克服困难,自制实验器材,利用自己的“创新”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结合教材,开展讲座,提供科技信息,报道科技动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当下社会,需要使用讲话稿的情况越来越多,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指在讲话前拟定的书面稿子。那么你有了解过讲话稿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科技节校长讲话2分钟,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科技节校长讲话2分钟1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操场上来了一些客人,他们是来自汉中教育局以及各个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他们已经观看了学校的宣传片,听了一节课,接下来,将要参加我们的科技节开幕式。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老师们、同学们:紧张激烈的“三跳”运动会周五刚刚结束,我们又迎来了11月的科技节。在整个11月份,我们将围绕“科学技术”开展系列活动,像科普书籍阅读、科学幻想画绘制、科普知识竞赛、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展示交流等等。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今天早晨一进校门,崭新精美的科学展板已经站在校门口欢迎大家。同学们课间可去看看其中的故事,想想里面蕴含的科学道理。
同学们,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改变着我们人类的命运,决定着我们人类的未来。从小养成“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将来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祖国,为全人类造福。
最后,预祝科技节取得圆满成功!
祝来自汉中、重庆的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在西安的交流活动顺利!
科技节校长讲话2钟2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大家盼望已久的校园科技节,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今天就要正式启动了。
众所周知,科技与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同时,它也是学校生命活力的全面展现。校园科技节的举办,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方式,是学校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行为。科技文化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师生综合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创新精神将起到大力的推动作用,也将对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构建和谐校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学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火药、造纸、活字印刷、指南针等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竞争愈加激烈,我们决不能留恋于古人的辉煌而止步不前。因此我希望同学们做到以下两点:
1、勤于动脑,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智慧的结晶,大家知道雨伞是谁发明的吗?是鲁班。
鲁班啊,先看到人们日晒雨淋,就想要有一个既能遮住太阳,又能挡雨的东西该多好,于是他动了好多脑筋,先造一个凉亭,供大家躲雨乘凉用,可是凉亭不能移动,所以不是很方便,后来他看到一些小孩顶着荷叶遮挡阳光,仔细观察荷叶的叶脉得到了灵感,经过反复思考终于造出了雨伞。
2、勤于动手,每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反复的实验。
我们一起看看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几项数据吧:实验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6000多种灯丝材料。有的一种材料的实验时间就有10天之多……由此可见动手实践对发明创造是多么的重要。
同学们:本届科技节,时间近两个月,内容十分丰富,有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幻画、实践活动、趣味运动会等等,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勤于动脑、勤于动手,向去年获得“金湘科技创新英才奖”的符凯瑞同学;主持“青石板上的化石研究报告”获得创新项目一等奖的鲁科垚、欧阳旭、符凯瑞等同学学习,向古代、近代以及现代的科学家们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为学校争得更大的荣誉。
最后,我以千古名篇《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作为我今天讲话的结束语: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大家行动起来吧,让科技之花开满校园,让科技创新成为学校最美丽的风景。
谢谢大家!
科技节校长讲话2钟3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科学启迪智慧,科技创造未来”,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贯彻实施,培养同学们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校园内掀起一个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潮,~~~~年科技节系列活动将从今天正式拉开精彩的帷幕。
这个节日是在NS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在学校领导的统筹规划下,在学部老师的精心策划下开展实施的。本届科技节的主题是:创建绿色和谐家园。全程历时一个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学部系列活动,如有科技知识讲座,有科学教学展示课;有科学家故事展览;还有科幻画、科普漫画科技小报作品展。还有南山区的各项科技竞赛活动,如有激烈的小制作小发明评比,有有趣的四驱车竞赛,更有机器人与动漫比赛等等,众多节目等待你的热情参与。
去年的科技节,我学部的科技节举办得非常成功,节目精彩、参与率高,历时时间长,在市区级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学校以及社会的好评。
为了使本届科技节能顺利进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我代表学部向全体师生提两点希望:
1、希望全体师生统一认识,精心组织,积极配合。
要求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服从学部的统一安排,按照计划积极行动起来。只有上下一致,思想统一才能使本次科技节顺利举办。科技节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科技节中的各项活动都是学校各学科领域教育教学的延伸,是一堂大的实践课。让我们牢记这一使命,精心策划、精密组织,一起来上好这堂大的实践课。
2、希望全体同学积极踊跃地投身到科技节的各项活动中去,用你们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去创造、去发明,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惟有创造才是快乐的”,同学们,科技节这个平台是多彩的、也是丰富的,只要你们敢想、勇于探索、勇于实践,你们的聪明才智就会得到充分发挥,你们的潜力就会得到尽情的释放。我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科技节的各项活动,从中受益,得到锻炼,得到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吧!希望你们用热情去点燃科技圣火,用智慧去创造精彩生活!
最后预祝本届科技节取得圆满成功!
科技节校长讲话2钟4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体验、创新、成长”的科技梦想,我们“桦川路小学科技活动节”也将徐徐拉开了帷幕。
翻开人类的发展史,从远古的钻木取火,到新型能源的充分利用;从古代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现在的相隔千里却近在咫尺的地球村;从古代的风餐露宿、日夜兼行,到现在高速快捷的交通工具?人类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无不得益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无不得益于对科学技术的掌握。可以说,是人类造就了科技,科技也成全了人类,人类和科技是相互依存的。
在充满幻想的科技节里,让我们为梦想插上翅膀,把智慧的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水、大海。闲暇时,读一本科普读物,赏一部引人入胜的科普电影并记录下感动你的科技发现;抓住灵光闪过的瞬间,出一份图文并茂的科普手抄报,写一份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论文,做一件凝聚智慧火花的小发明、小制作。当丰富多彩的科技知识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科技城堡的大门时,灵巧的双手和活跃的大脑会带着我们攀登上科学的高峰。走进科技节,让我们身体的各项器官活跃起来,或看或说,或写或画,或触摸或感觉,在科技的海洋中,撷取一朵朵美丽的浪花,编织成一个个神奇的梦。
希望你们在科技节期间,展现你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你们的科技成果!希望同学们不但要把科学精神表现在科技节上,更要贯穿于平时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之中,做到人人学科学,事事想科学,时时用科学,天天有科学。同学们,爱科学吧,因为科学有无尽的乐趣,学科学吧,因为科学有无穷的智慧,用科学吧,因为科学有无限的生机。
希望你们用热情去点燃科技圣火,用智慧去创造精彩生活。展开科学的翅膀,放飞科学的梦想。
同学们!科技节的舞台已经搭好,帷幕也正在徐徐拉开,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激情和活力,用聪明和才智在这片舞台上尽情演绎桦川学生的风采;以睿智的科学思维和敏锐的科学眼光,积极地实践,大胆地想象,勇敢地创造,让科学的种子在我们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让科学的精神在校园里畅快地演绎,淋漓地发挥!
最后,预祝我们科技节活动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科技节校长讲话2分钟5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区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隆重开幕了,作为一名教师代表在此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
科技教育是新世纪的呼唤,也是素质教育自身的要求。开展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不仅给我们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展现魅力的平台,而且做到了与课程改革的结合,进一步完善了实验教学工作,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创新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构建了科技教育体系。中小学科技节活动的开展,在中小学校园营造了一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让学生能够置身于科学殿堂中去印证科学结论,提炼科学方法,去体验、感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从而极大的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培养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的责任。我们要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好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积极为学生的科技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切方便,当好学生的参谋和助手;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乐于奉献,勇于吃苦,善于辅导,敢于创新,积极参与到科技教育的大潮中去。
一、时间安排
二、活动要求
1、各班级放假前要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禁毒等教育,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安全教育中,要重点加强交通、食品、火灾等安全知识教育,预防交通事故、拥挤踩踏、滑冰溺水、火灾、食物中毒、煤气中毒、触电以及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安全事故。
2、要教育学生不进“三厅一社”和社会营业性网吧,不参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反对封建迷信活动。
3、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休息时间。假期要指导学生科学有序地安排假期生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育家长不要盲目跟风让子女参加社会上各种补习班辅导,科学指导家长在保证子女健康成长、提高素质上下功夫。
4、师生联络网,要建立重要情况反馈制度,对突发事件要妥善处理,及时上报。外出要请假。
5、寒假前要教育学生尽量减少必要的聚会和旅游活动,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居住场所要经常开窗通风,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肺炎病人,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膳食营养。
6、严格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禁止参与组织或介绍未成年学生非法外出打工,坚决抵制社会上各类针对在校未成年学生的非法招工行为,尤其要警惕和抵制企业、中介机构在假期以“社会实践”、“实习”为名组织在学的农民工子女非法打工行为。
三、活动内容
1、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丰富假期生活。
2、深入开展“三个一”进家庭活动。利用寒假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的有利契机,要将学校开展的“每天背诵一个励志警句、每周讲述一个感恩故事、每月训练一个好习惯”活动向家庭延伸,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要有成果。
4、广泛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勇于探索的创新能力。为本校开展科技创新大赛、小发明小论文竞赛活动做好准备。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小发明。
关键词:高校,团学工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学生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共青团应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如何创新和发展高校的团学工作,宣传和实践科教兴国国策,开展创新教育,也成为了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新的定位和新的要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论文参考,高校。团中央、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共青团建设的意见》中也指出,加强高校团的思想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把思想建设作为高校团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把自己锻造成团结和凝聚大学生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核心。所有这些重要论述,都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共青团工作提供了保证并指明了方向。
2、信息网络时代对新时期高校团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逐步延伸,被称为第四媒体的计算机网络在许多方面正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冲击。网络是把“双刃剑”,如何提高大学生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价值观,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网络阵地体现先进性、发挥战斗力,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成为新时期团的思想工作面临挑战。
3、工作对象日益复杂化也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的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较之以往的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呈现出很多新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特征的变化使高校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团干部的号召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就要求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成长成材提供服务。
二、时代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有了新变化。
1、学会学习。这里的学习强调的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方法,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和学会做事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分的,但后者强调如何教会学生实践他所学的知识,强调从知识、技能到能力的转变。这种能力不仅是实际动手技能,而且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等综合而成的能力。
3、学会关心。强调关心即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世界的责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人离开他人将无法生存。同时,未来杜会的人必须学会关心,即要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利益;关心全球的生活环境;关心他人,关心家庭,关心朋友,关心自己;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三、根据以上这些新的要求和变化,高校共青团工作也要相应的进行发展和创新。论文参考,高校。论文参考,高校。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主导的、科学的、高雅的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有利于学生建立台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抓好社团建设。论文参考,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形式。学生社团活动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使更多的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它突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要注意的是,共青团在组织和指导社团活动时,要大力扶持学术科技型社团,努力引导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支持社会服务型社团,监督和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重点要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使学生社团成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场所。
3、积极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开发创造性思维具有显著的作用。共青团组织要建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导向机制,建立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申报、立项、资助、开发、评审、奖励的激励机制。
(1)科技普及类活动。可以以展览或讲座等形式为主要载体,其内容非常广泛,从现代技术观到现代人生观,从生活中科技常识到人化自然的技术原理,从技术人才的成长到科学家的伟大成就,从小发明的方法到现代生活工艺与流程,从自行车的力学原理到核潜艇和航天飞机,从技术发明故事到自然辩证法,从技术发明方法到技术创新理论等等。
(2)技术实践和竞赛类活动。包含学具、教具和玩具制作,车船模型、航空航天模型、建筑模型的制作。电子技术制作,电化教育媒体制作、摄影技术制作,实验器材的制作,以及有关比赛、展览的活动等等。
(3)技术性乃至学术性的小组或团队活动。包括实验钻研小组、小发明协会、学生科协、假日科研沙龙,等等。创新教育活动的形式和途径非常丰富,应依据具体条件和阶段目标,因地制宜地进行系列化活动构建。论文参考,高校。
4、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组织应致力于社会实践的各种功能开发.尤其是智育功能的开发,要做好“刨新教育”这篇文章,把“三下乡”、社区援助、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论文参考,高校。用社会大课堂弥补课堂小天地的不足,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