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自我意识心理论文范文

自我意识心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自我意识心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自我意识心理论文

第1篇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

1、学生对班主任有依赖、信任感

在家里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感,在学校里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有较大的权威。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班主任在生活中乐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真诚关怀,善解人意,尊重学生,就会得到学生的接纳和认同,学生对班主任往往会无条件地有一种依赖感和信任感,使得班主任在班级心理辅导教育中有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

2、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有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

班主任针对学生和班级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如:在五四青年节举行的“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中,组织学生学习革命先辈高尚情操和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观念和思想;在开展"优秀班干部评选"的活动中,进行"对待落选的心理调适"、"干部轮换与人际关系"的专题辅导,让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自我发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能力)——"自我评价"(相信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自我调控"(克服困难、取长补短、保持良好心态)——"自我发展"(如何挖掘潜能、塑造良好个性)等几个方面,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

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班主任努力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1)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4)以激励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5)以方法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6)以模范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3、班主任在课任老师与学生之间起着沟通、调解作用

在学校工作中,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生力军。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各科任老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的责任。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任课老师在工作中与班主任保持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局面,形成班级任课教师的合力。

(1)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携手共进。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将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主动向任课教师作介绍,使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行为习惯暖和家庭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便于任课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相互协调的要求;班主任要把自己工作上的设想告之任课老师,并就管理班级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和所采取的措施与任课老师达成共识;对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要注意相互沟通,加强合作。

(2)班主任要充当班级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的最佳使者,为任课老师制定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3)班主任要善于化解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平时可以邀请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的课外活动,增加师生情感交流,减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转贴于

4、班主任可及时与家长沟通,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支持。班主任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对家长开设教育心理学知识讲座,向家长传授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家教方法,使家长能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创设一个良好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对有心理问题苗子的学生及时进行家访,不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实践探索:

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主要由班主任老师承担。学校规定每周二的班会课(二周一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学期初每位班主任制订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组织评选"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案报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秀教案"等手段,引导班主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

1、“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班主任心理辅导的理论素养,增加工作底蕴,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

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心理辅导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推动者,成为学生健康心理的保健医生,去排除学生心理的苦恼,解决学生心理“症状”,并且依照心理健康的原则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正常开展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 培养一支自我心理素质良好、又乐于和善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我校自95年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以来,一方面我们每年选派1~2名骨干班主任参加协会主办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理论知识,并多次邀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学者来我校对教师举行专题讲座,帮助广大教师认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专门购买了有关心理方面的书,为教师接触更多的心理知识提供条件,每学期又开展班主任自我培训、自我学习和自我交流为形式的学习辅导班,边学习,边实践,帮助热心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指导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公开教育活动,提高团体辅导的技术和技巧,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向现代化和高质量方向发展

学校每学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确立自信,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比,评出了《走近老师》、《走近家长》《自信的三腿小凳》、《做情绪的主任》、《何必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学花零用钱》等优秀活动课;开展 “与父母的心灵沟通”——孩子给家长写信、父母给孩子回信等活动,使学生把平时不愿对父母讲的话通过书信向父母倾诉,让父母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在想些什么,同时也了解到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和对家庭的付出,使孩子和家长真正达到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通过各种方式将所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

3、发动班主任参加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

学校十分注意对个别心理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他们重点关心,积累个案,跟踪教育。为了让班主任更好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自卑、孤独、学习焦虑等倾向,学校为心理辅导室配备了电脑,购买了心理测试软件,以便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测试和咨询活动。每位班主任都建立了自己班级的学生心理档案,并参与每天中午对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活动,他们客观地分析测试的数据并将部分测试的结果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有的方矢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舒缓学生的心理烦恼。科学地运用测试软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心态,把握了学生的心理脉搏,我们的老师把对学生的咨询整理成《青春的萌动》在个案高级研修班学员论文集上发表。

4、鼓励班主任积极开展教科研,用科学的理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规律

第2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技校生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221-01

人体的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技校生年龄一般在十六七岁至二十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一些学者甚至把技校生所处的这个年龄段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认为这个年龄的学生极容易产生各种犯罪或情绪的问题。由此可见,对技校生开展心理教育刻不容缓。

我校组织相关教师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在校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22份。从调查结果中发现:有28.2%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有11.5%的学生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有2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敏感。

在分析问卷中,我发现我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问题与自我意识的认识上,比如学习上的挫败感导致自卑与厌学。其次是自控能力较差,道德意识薄弱。

技校生大多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被冷落的弱势群体,部分学生有一些模糊的道德认识,如“不受纪律约束才自由实惠”“小节无害,文明吃亏”“打不服别人要受欺”等等;有的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自控能力较弱,常受个人欲求的驱使,很少考虑自我和集体需要之间的协调;受个人情感的驱使,常常忘记道德准则;有自制的愿望,但又缺乏坚忍的自制力。行为上常以吸烟、乱花钱、逃课、迷恋网络来掩盖其自信心不足,用违反校规甚至用的行为来补偿内心的失落感。

为此我们制定对策,在全体师生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1)组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

我们组建了由2名优秀教师组成的心理健康教学团队,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目前,多名教师获得了心理咨询专业证书。我们还组织课题组成员、心理健康教师和部分班主任老师参加心理专题培训班的学习。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堂,在全校所有在校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所有班级中,开展以班主任为心理导师,面向全班学生的,旨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班级心理教育。并且开展专题个案讨论式学习,由班主任在班会课上组织教学。

(3)开展主题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安排如下:一月:召开心理研讨会。二月:各班设心理委员,召开心理委员培训班。三月:制定心理键康教育学年计划,召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四月:学生心理调查、心理健康教育月、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班、成人宣誓、青春期教育。五月:心理咨询室举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六月:心理健康案例征集。七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八月: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活动。九月:新生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印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教材。十月:聘请专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十一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十二月:心理健康教育年终总结。

(4)建设“心理健康教育QQ群”。选择班级、年级有侧重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QQ群”的应用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选择班级、学科、教师、学生进行基于网络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个案研究。

(5)创建心理博客。我们设置了“训练目标”“焦点新闻”“心灵之约”“心理课堂”“心理档案创新版”“听你倾诉”“七彩青春”“与你共享”“生理健康”等九个栏目。

(6)在校园网内开设每人一个的教师电子信箱,设立“师生论坛”,用于学生与班主任、学科教师的心理交流。

(7)创办“家长心理教育学校”。

(8)拓展网络内外的心理对话通道――开设“悄悄话热线”“心理氧吧”。网络内外的心理对话深受学生的欢迎,有些毕业生到了矿上,遇到心理困惑,半夜三更还发短信给我们负责“听你倾诉”的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初步创设了“对话―生态”式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在这样的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中,第一,我们强调将学习的时间、地点、进度控制权交给学生,在主动、交互式的学习中,真正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系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使学生发现自己的心理潜能与学习热情,促进其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我们还形成了技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而且我们初步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德心一体的学习性支持系统,实现德育和心育的一体化。

第3篇

【关键词】佛教心理学;前五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6-204-02

一、引言

"心理学"的英语对应词是"phychology",其原意是阐释心灵的学问,演变成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整个西方心理学历史,基本上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两个时期。西方心理学发展的核心在于对人的心理本质不断地追寻,基本上经历了一个从灵魂到意识,从思辨到实证的寻求过程,这一寻求和认识至今仍在科学的范式内有条不紊的进行。与西方心理学相对,在东方的印度和中国有着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佛教理论中却包含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心理学。佛教唯识学系统的演绎了人类的心理规律。佛教的理论不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偶像崇拜和神话幻想,更不是借助有限的科学工具对无限的人类心灵进行实验还原,而是沿着人类意识的轨迹,身体力行,最终证得人类心理的本质规律。

二、"八识"及其心理学意义

佛教的心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位百法的论述之中,五位百法包括:心法八、心所有法五十一、色法十一、不相应法二十四、无为法六。其中心法(八识)是其理论的核心和基础,心法可以产生其它诸法。白云禅师曾说:"心法乃一切法中之最圣者。八识又叫心王,依根与尘相应而生起分别了知的现象,此种现象的作用,具足造作玩法的功能。"下面分别论述八识的心理学意义:

(一)前五识与感觉

前五识类似于心理学所说的五种感觉,五根(眼、耳、鼻、舌、身)缘取五镜(色、香、味、触)产生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识的功能是"了别",一方面强调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界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强调心识对境的了了分明的认识,是带有一种主观的心识作用,而非完全的被动接受刺激。笼统地讲五识具有五种感觉的功能,但事实上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心理学上感觉的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其实质是外界客观事物对作为生理机体的另一客观事物产生作用,使生理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如光波、声波刺激眼睛、耳朵就可以产生形状、颜色、声音等感觉,这些感觉作为形成进一步直觉的基础。而佛教的前五识除了具有上述心理学的基本含义之外,还作为"八识"的一个部分或层次而存在,八识是认识主体的内在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佛教称之为"心王",并把"心王"划分为四个层次,前五识为第一层,第六识为第二层,第七末那识为第三层,第八阿赖耶识为第四层,八识的四层在各自"心所"相应的过程中产生种种心理活动。五识和与之共起的"想心所"可以产生五种完整的内外感觉,并进一步形成言语表达和认识。因此,前五识不仅仅包括心理学中作为区分事物属性的认识能力的五种感觉,而且作为八识的第一层次在佛教中还另有其自身的特性。关于五识的性质,《八识规矩颂》曰:"性境、现量、通三性",大意就是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时,在认识主体内部五识所依缘的是观念的"净色根"和观念的"似外境",此根和境皆来自阿赖耶识中种子升起现行时的"内因缘力","内因缘力"对五识所缘之境的规定就叫"性境",性境是带有本质属性的对象,有别于感官所认识的外界事物的一般属性。在此过程中,五识亦同时依内缘力对自身的作用加以规定,谓之"现量",此时的现量纯粹是由内因缘力变现的似五根与似五镜相互作用的产物,此时,五识的作用是未受到意识的目的性、主动性的驱使,以及无主观精神活动制约的一种功能,所以,可以随意作业,而且通善、恶、无记三性。

(二)第六识的意识功能

佛教中的第六识与现代西方心理学中的意识相比含义更加丰富。第六识在唯识学中也称"了别识"或"一切境识"。前五识只能通过感觉来攀缘五镜,而无分辨和认识功能,它们只有依赖第六识才能发挥作用,因为第六识可以攀缘一切境。从认知上来讲,第六识与心所有法中相应的想心所共起,可以形成知觉、表象、概念等认知功能。从"八识规矩"来看,第六识依"意根"缘"法境"以生了别。"意根"是来自于末那识的主动性和自我意向性的功能,可以看做是自我意识的作用,因此,第六意识可以产生合对象有目的性的认识。所谓"法境"是指由事物个别属性界定的事物表象,或由名相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此时,第六意识的了别作用即包括对外界诸法的形象思维,又包括来自内部概念的抽象思维,这样以来第六意识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与前五识俱起的意识,称为"五俱意识"又分为"五后意识"和"独头意识"。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却是继前五识而续起,"独头意识"则挣脱了前五识及其对外境的依附而直接的回忆、想象和思维。由于第六识具此所依缘的规定性,以及包含这些内容,使其自身具有特定的性质、对象和规范,《颂》曰:"三境、三量、通三性",三性是指"善、恶、五记",三量为:"现量、比量和非量",三境是指"性境、独影境和带质境"。唯识学通过第六识的作用造就了思维具备单独发动身、口、意三种业力作用的功能,并以此使用概念指称一切对象,故《颂》曰:"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三)第七识——末那识

"末那",是梵语,翻译为"意",就是思量的意思,是我执和法执的根本。佛教唯识学认为,人的心灵分为三个层次,最表面是可以感受其作用到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称为了别境识:在六识背后有一个恒常执着"自我"的第七识--末那识;根基处则是作为一切个人感受及感受对象本源的第八识--阿赖耶识。《成唯识论》卷四解释说:"是识圣教别名末那,恒审思量胜余识故。此名异第六意识,此持业释,如藏识名,识即意故。"第七识末那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思量作用强于其他七识,由于第八识永远处于潜藏流转之中,所以末那识的思量功能是持续不间断的,谓之恒审思量。它与第六识的区别在于:第六识是思想意念的工具,依赖第七识的执着而产生情感的变化,属于依主释义。第七识永恒思量的对象是第八识的见分(细微了别的功能),并执着为内自我,在此基础上又产生前六识的造作活动,也就是说含藏于第八识中的种子通过末那识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从而对人的心理行为产生一种潜意识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作用又是相互的,正如佛教所言"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如末那识通过外缘(前六识依缘外境)的导引和内部种子的激发而产生种种"我执",因为"我执"而产生了"我痴""我见""我爱"我慢"等烦恼,所以,末那识是种种烦恼的根源。故佛教有言"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上述诸多烦恼乃末那识之"染污意",然而,断除一切烦恼根源,证得法我二空亦需通过此识,黄纤华曾解释"此识恒以第八识为对境,向之审思惟量度,而执为实我实法,为我法二执之根源。第六意识之分辨恶、邪、正,造烦恼业、沉沦生死,即依此末那识之染污,反之,断除烦恼业,悟人法二空之真理,亦依此识,成清净。故亦名染净识"。原因在于末那识缘阿赖耶识见分执为我时,所缘缘之亲疏非比非现是一种力量,有二重性质,这种二重性由于证分的需要,实际上任何物质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属性,往往具有多重性质,但根本上讲可以归结为一种辩证统一的双重属性。由于末那识不属于前六识或者说可意识到的行列,很多人常常将之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和荣格的个体无意识作类比,他们都有执着为自我之意,影响着意识判断而且都受更深层次的无意识的控制,但末那识的含义比西方学者的无意识内涵要丰富的多,相比之下末那识的功能也更复杂。

(四)第八识——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梵文音译,意译过来就是"藏识",含藏之意。具体说,藏识有三种意思:一是能藏,是指把世间一切都保留下来,是心灵了别能力所具有的一种本体。二是所藏,是指世间一切心物存在、活动都含藏于阿赖耶识之中,成为种子,不会丢失。三是执藏,是指阿赖耶识这种体性的了别与含藏能力一直以来被第七末那识执着为"自我",由此而轮转不已。阿赖耶识有见分相分两种特性,通过五种心所:触心所、作意心所、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表现出来,这五种心所与八识是共起的,一起构成了种种心理现象。唯识学认为,阿赖耶识作为世间万象的本体和根源,一切主客体差别、心物对立,都是它了别作用的结果。我们感受到的心物现象皆是由八识自体所变现的主管见分与客观相分;作为认识对象之物境的本质自体乃是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变生,我们所认识到的东西不过是这些对象在心内映现之影像,因而只是相似形状,但通常却被误认为实有。因此唯识学认为,唯识以外无其它实在,故称"唯识无境":又依据世界万有从识所变之意义,而称"唯识所变"。

佛教唯识学通过深度禅观,直接体验到在人类表面意识下还存在者更为广阔的心灵世界——包括恒常执着于有一个自我的末那识和含藏于一切的阿赖耶识。这一精神的层次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有着更为相似的地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是通过对古老的部落、各种宗教和不同地区的文化进行考察之后提炼出来的一个概念,其真实性已被人类学的种种证据好科学的生物遗传学的结果所佐证。集体无意识的是指"我们人类原始祖先潜藏记忆的储存库,它由世世代代遗传下来,但又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行为的各种本能和原型组成。"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原始的储存能量通过原型起作用,原型类似于佛教的种子,但是原型似乎一定会发生作用,并且只能被动地接受,难以由现行去改变,所以其治疗方法往往通过对潜意识的分析发现其内涵,然后帮助病人发泄、接受所压抑或曲解的能量从而实现人格的改变,而在佛教中不好的种子可以因为因缘不合而不发生作用,人们还可以通过种种善行业力去形成善行种子。阿赖耶识和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大概如以下两点:第一、阿赖耶识和集体无意识都揭示了人类表层意识之下的深层次结构,并且其中的内容都超过了个体当前生命活动的范围,然而其来源却各自不同。第二、第八识和集体无意识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阿赖耶识的作用范围要比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更为广泛,已经包含了个体生命之外的整个相应的世界。对比可以看出,佛教的阿赖耶识包好集体无意识的所有内容,而且,二者也是有根本区别的。相似之处似乎可以表明西方的精神分析可能受到佛教的影响,难怪荣格对东方的文化充满向往和敬意。

三、结语

佛教理论博大精深而又是经用之学,因为其对人类心理的独特体证方法,通过参悟和禅修最终证得圆满自性,把人类的心灵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完美的演绎出来。其结果不是把人肢解为细胞和元素也不是当成机器的零部件,而是让人更加完整的成为一个灵性意义上的人。因此,也启示我们应该重视对佛教心理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刘华.唯识心法之认识结构论[J].心理学探新,1999(03).

[2]林国良.唯识学的认知论[J].社会科学,2000(5).

[3]阮勇.佛教唯识论语西方心理学[D].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6月.

[4]尹立.无意识与阿赖耶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第4篇

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有关研究表明,国内外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我国大学生心理疾患的患病率报道不一,大致范围在10%~30%之间,多数为15%左右。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主要是抑郁、紧张、焦虑、适应性反应及孤独。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随性别、年级、专业、地区、民族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心理问题有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和精神疾病等几个方面。对于不同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人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与汉族大学生相近,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等。而在某些症状方面与汉族大学生有差别,这与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在西部高校有许多学生在家乡中学都是佼佼者,他们常常肩负着建设家乡的历史使命,当他们来到了大学时“变得”很普通,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之间的距离太大而出现了自卑和自强矛盾的心态;也有许多学生因经济困难和尴尬而背上很重的包袱,导致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西部高校大学生在经济、学习、见识、经历等方面有太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好多学生是很大的挑战和考验,地域、民族的文化差异对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少学生适应文化差异的能力不足而妨碍了他们的发展和成长,所以在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现状和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为民族地区发展作出贡献。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的思考

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定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定位和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的认识,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编制、人员、机构和内容。如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少数“问题学生”的帮助上,就会是当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学生自杀时才感觉到有抓的必要,而平时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学校一项日常工作来发展,不仅难以加大对本项工作的投入和建设,而且不能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西部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力量不足,专业水平不够,各学校几乎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地划到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不能用德育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虽然很多高校日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方法不当,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不合理、投入少,难操作、措施难到位等,导致近几年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问题出现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学校如果对此项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必然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收到实效。

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的层面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形成领导重视、政策保证、部门支持和中心执行的工作机制。例如成立由校领导担任组长、各个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作为成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和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中,明确规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根据形势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在学校资源、资金和人员的配置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例如配置心理咨询室,划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经费,购买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资料,引进心理学专业人才,增设专职心理教师编制等等,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在政策上保证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实践中切实推动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统筹作用,它应是学校结构中的一个心理教学、咨询服务和教育科研相结合的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和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定位成承担心理教学、心理咨询、专业培训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单位,配置专业人员、经费和工作条件等,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从制度上保证此项工作的有序及有效学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的层面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设,形成领导重视、政策保证、部门支持和中心执行的工作机制。例如青海民族大学成立了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学校各职能部门、各个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作为成员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直接领导和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规划中,明确规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内容,根据形势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在学校资源、资金和人员的配置方面给予支持,从制度上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层次网络结构,设置专业教师队伍和编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层次网络结构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辅导员、学生心理委员、学生社团四部分组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最高机构,统管后几个组成部分,负责组织和规划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方向和提供专业技术保障。青海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目前有多名专兼职教师,均为心理学专业教师或有咨询师资格的教师,并通过有关项目参加过国内的各类专项培训;院系辅导员在贯彻中心的指示下,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和活动,处理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向中心汇报;辅导员是中心与学生中间的一座桥梁,除了及时处理学生中暴露出的问题外,还要与其他班级辅导员互通有无,并定期进行专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学生心理委员由中心的教师负责进行正规的心理学专业培训,由于他们与其他学生零距离接触,能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在遇到问题时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学生社团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工作平台,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主要帮助中心组织各类心理讲座、培训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利用报纸、刊物、墙报、讲座、电影、电台、网站等宣传媒体开展丰富生动的宣传活动,营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的良好氛围。学校通过定期举办心理知识讲座、向学生发放心理知识资料、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和心理剧编写演出等,吸引学生积极参与。#p#分页标题#e#

通过广大师生共同参与这些活动,学校管理部门可以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素质、形成了共同关注和呵护学生心灵成长的良好氛围。这些活动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又能丰富师生们的精神生活,加深广大师生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要有心理健康教育专用场地和设备,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制度这是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快捷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和功能的重要保证。学校中心建立了个别咨询室和团体心理训练室。针对个别学生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咨询:学习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心理卫生与健康知识咨询、自我意识困扰、职业规划、心理疾患等内容。个别咨询室设立的地点选择、咨询教师的咨询技能及督导、咨询制度建立及咨询资料的保密等都由专业教师负责。

开设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满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健康成长,学校应开设心理学和心理健康选修课,实现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课程以心理学、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心灵成长为目的,要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体现心理学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体验性,实现学习知识和心灵成长的相统一,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课程学习和训练,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和积极的自我认识,形成积极良好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逐渐完善其人格,从而达到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针对青年学生的发展性问题,设立专题,以工作坊、选修课等形式开展团体训练。团体训练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作手段和途径。学生在建设性和治疗性的小组活动中,通过交流、互动、体验、分享和反思,能够有效地表达自我,获得团体小组的心理支持,满足大学生被接纳和归属的需要,得以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掌握社交技巧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多层面的心理咨询活动,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和烦恼,提高其心理素质。

建立科学、合理、高效、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体系、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了提高工作中的针对性,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和适应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调查和测试为学校管理决策和学生思想工作提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学校可以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状况,使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又帮助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了解,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心理调查和测试是宣传心理健康工作一个经济、快速和有效的手段,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心理咨询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问题学生,而是对不同情况学生进行不同性质的咨询工作,因此要开展多层面的心理咨询活动,例如新生回访、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根据新生心理测试对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及时回访,回访工作可以筛选出心理危机事件,并对部分心理问题明显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个别心理咨询;通过有深度而系统的个别咨询,帮助学生认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确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中,发现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使我们在做此项工作时获得信度较高、涉及面较广的信息,同时可利用掌握的信息针对性到各系去开展团体训练,开设专题讲座等,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点”逐步地走向“面”。同时,它可使学校的相关部门,如学生处、教务处、团委、宣传部等及时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提高学生工作中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学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5篇

受访地点:陈静工作室

受访人:陈 静

采访人:李 恺

一开始你画“那个人”就是“那个人”,慢慢的你会生成自己的主观想法……“物我统一,物我两忘”……你画的既是客观上的对象,又是主观上的自己……

SHMJ:可否简单介绍一下你在艺术研究院学习、创作的情况?

陈静:决定来到艺术研究院读博士是因为十分敬仰杜滋龄先生,很早以前就得知杜先生是为人低调而踏实的学者,随着对杜先生及他的艺术主张深入的了解,也就越发的下定决心来到北京,向他求教。博士阶段可能是我人生的最后一段学生生涯了,我很珍惜,现在我的生活很简单,我一直都让自己保持在“学生的状态”里,大部分时间是在上课,余下的时间自己画画、看书,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

SHMJ:据我所知,杜滋龄先生曾经多年投身于艺术媒体的工作,除了创作以外他对于理论的梳理和积累非常丰富。他对你专业上有什么要求吗?

陈静:在理论方面,因为博士阶段理论课已经很多了,杜老师除了希望我多看些书之外,更多的是对我绘画上的要求,他提倡多写生,要求我保持画速写的习惯,在宿舍、或者在公车上等等,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这段时间我也是这么做的,我常常去住处附近的一处菜市场写生,有时候也会住到农村去,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里,画了不少的速写。有了速写的积累,最大的体会就是创作的时候感觉更自如,人物形象也会更生动。

SHMJ:“写生”的训练对于近代中国“写意画”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陈静:不仅仅是现在,古代的画家们也非常重视写生,或者面对面直接写生,或者目识心记。绘画从来就不是“闭门造车”的事情,艺术家不能脱离生活,石涛曾经说:“搜尽奇峰打草稿”,自古以来画家们就在利用写生的方式搜集素材,写生不是照搬绘画对象,而是“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主客体统一的创作过程。艺术既要表现生活的丰富性,又要在头脑中进行艺术加工,并用笔墨加以表现,去粗存精。写生跟临摹前人的作品不同,临摹名家作品的时候,这些作品中的构图、笔墨和意境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经营过的,但是自己写生的时候,你需要自己去构思、布局,因为你不能把现实中看到的全部照搬到画面上,所以必须删繁就简,作出取舍,这个过程里是有画家的思考和主观处理的。近意人物画的造型是引进的西方造型体系,这就更需要写生的练习,写生是训练造型手段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写意人物画来讲,要通过写生的训练,学习熟练用“线”来概括形象的能力。

SHMJ:对于写生和创作的关系你是怎么理解的?

陈静:刚才讲过,写生不是生搬硬套,除去技法层面,绘画的灵魂还是表现人内心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在画面上作技法的展示。人物写生的时候,一开始你画“那个人”就是“那个人”,慢慢的你会生成自己的主观想法、主观意识,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所表现的的人物上去,进入“物我统一,物我两忘”的过程――这时候你画的既是客观上的对象,又是主观上的自己,这就是创作了。在我看来,绘画是一个“从心”的过程,石涛说“笔受墨,墨受腕,腕受心”,我们常说画如其人,抛开技法层面不讲,创作的时候你不必刻意摹仿前人,你只需跟随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的情感,你的作品就会与众不同。

SHMJ:人们一般称这样的状态为“境界”。目前阶段你的创作有什么想法吗?

陈静:这段时间我的想法特别多,之前绘画技巧也算有了一些积累,我觉得过分注重绘画技巧可能是优势,但也可能成为创作上的阻碍,往往竭尽全力去表现的时候,反而技术成为了某种束缚。我设想能摆脱掉一些东西,寻找适合自己的表现语言。传说中的“南禅”祖师“六祖慧能”法师本身不识字,于是就不去读文字形式的经文典籍,他的理论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首先他是“怀疑主义者”,他怀疑那些经书在翻译、讨论、引申过程里偏离初衷成为了某种束缚,于是“六祖慧能”主张打破文字的束缚,去直指人心。我认为绘画也是这样的,那些笔墨、造型的训练到了一定程度反而会成为束缚,我想有必要再去打破这个束缚,反思我们的初衷。

当代水墨画家们在表现语言上有很多探索,写意画的趣味性、形式感倾向与传统的表现形式已大大不同,我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也在不断的探索思考中。

SHMJ:你是如何看待主观情感和作品形式之间关系的呢?

陈静:一切视觉艺术都有的共性是:“有意味的形式”,这话是克莱夫・贝尔说的,我非常喜欢他的《艺术》那本书,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在一件艺术品中,每一个形式的形状都是由艺术家的灵感确定的。”如何在作品中处理情感与形式之间的关系,我想从反面来说,情感和形式的关系中哪怕是一个环节出了错,整个作品就失败了。既不能用做作的情感去组成形式,也不能用东拼西凑的形式去表达情感。克莱夫・贝尔说:“那些并非出于情感需要而搞出的形式,那些仅仅在于阐明事实的形式,那些按照制图理论搞出来的形式,那些摹仿自然客体或摹仿其他艺术品的形式,那些只是为了填充空间的形式――实际上就是为了打补丁的形式,因而都是一文不值的形式。好的绘画必须是由灵感完成的,必须是伴随着形式的情感把握而产生的内心兴奋的自然表白。”我想这段话已经很好的解释了画家主观情感和作品形式之间的关系。

SHMJ:绘画中的“笔墨”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体会呢,还是一种“语言”方式,你对于它又是怎么看待的?

陈静:从技法的角度去理解“笔墨”,它是构成水墨画的基础,是画家表达绘画的媒介。吴冠中曾说,“抄袭老的笔墨,抄袭人家的感情,虚假的感情,这就是笔墨等于零”,他的意思是说当一个画家自己不知道要去表现什么的时候,笔墨是没有价值的。他强调,“程式化的笔墨准则等于零”,其实他总结的很精辟。吴冠中并不反对笔墨,他自己也用笔墨,事实上他反对的是束缚,反对脱离一切条件和指向性去空谈笔墨。中国古代绘画到了文人画的鼎盛时期画面上几乎没有色彩,仅仅存留“笔墨”,一笔之间浓、淡、干、湿的变化必须要有味道,其实就是“黑、白、灰”的关系,再探究下去就是对于“绘画构成元素”的玩味与组织,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所要表述对象的内容。中国古人在很早之前对于绘画语言本体就展开了探索,绘画艺术一定程度上从叙事对象中解放了出来,抛开叙事内容或者不要过多的被叙述内容所束缚,也许更能接近于绘画本体。抛开叙事性、故事性,不再画某个情节,某个内容性的东西,而是更关注作品的形式感、意境。真正的艺术品是通过它本身的形式去打动人,而不是通过作品的形式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再说到笔墨技法,中国的绘画的技法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形成了很多程式化,比方说,皴法、十八描等等,这往往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精华,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但是如果后人一直持守则容易形成僵化、程式化的东西。我赞成画家依据表现对象的直接感受来作画。当你的技法积累到了很高的层次,不管画什么,怎么去表现,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SHMJ:艺术研究院的学习已经不再涉及技法的训练,那么你更注重那些方面探索和积累呢?

陈静:技法并不是说到了一定阶段就不用再去考虑它,是贯穿你一辈子的事情。画家的成长让他(她)不停地变,同样表达精神世界的方法(技法)相应也会起变化。博士阶段我想解决的是关于创作的一些问题,目前有很多思考,自己也想做一些尝试,这些我的画的选题、笔墨和构思上都会有体现。除了加强自己创作方面的训练,我也想多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写博士论文是一个吸收多方面理论,增强专业理论素养的过程和机会。想要画出好的作品,理论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艺术研究院里的老师们视野比较开阔,理论方面的素养齐备,这些正是我们实践类学生相对欠缺的,他们等于是帮我们打开许多的窗户,使我们在艺术视野和理论素养上有很大提升。

SHMJ:多年来的创作实践中是否形成自己的主题、脉络?

陈静:我的绘画是偏写实的风格,接近现实主义创作观念,但现实主义不等于写实主义,我的初衷是去关怀现实生活,却不一定是依靠写实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关注。现实主义并不是对于再现技法的强调,是对艺术家视角、初衷的强调。创作写意画的过程相对很快,其中有很多感性和偶然性的因素。另外,带有感性色彩的书、电影、音乐我都会关注。关于绘画的主题,我常画一些农民形象,因为小时候在农村生活过,质朴、憨厚的农民是我感兴趣的题材,对农民怀有深切的热爱,希望表现出他们倔强、坚毅的性格特点,能画出泥土味儿来。同时,我作为一个80后的女孩,也喜欢画一些跟自己生活状态相关的作品,我的硕士导师张望先生经常以都市女孩为主题创作,传统的笔墨和时尚的都市题材相结合,通过现代女性这样一种意象化的符号,表达出对生命和美的探索和思考。目前我也在做各种题材和各种材料的尝试,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主题,画什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画,关于个人风格,画画当然是要张扬个性,每个艺术家都在寻找独特的绘画语言和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追求强烈的自我意识,因此画风也会不断的变化,吴冠中说:“艺术是野生的,艺术家的要害在个性,拒绝豢养,自生自灭,饿死首阳而不失风骨。”我想,个人风格的形成不应该是刻意为之的,画画不是制作,个人风格也不是故意设计出来的,而是一个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很幸运的是总在我人生的关键时期遇到好的导师,他们都是很感性的人,会尊重自己的学生,不具体的限制他们,虽然已经是长者的年龄,但都保有赤子之心,而这方面对于我的影响比较大。我曾经临摹过我老师的一幅画,然后给他看,他的建议是不要临摹他的东西,可以看,但不要刻意的模仿,包括之前的老师也是这样,希望我画能打动自己的题材,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作品形式才能打动别人,引起看画人的感动。杜老师画过很多西部题材的作品,我从来没去过那些地方,如果硬要去学杜老师的画,其实仅仅能学到的范围只在技法上,感情怎么能抄袭呢?

SHMJ:水墨绘画遭遇当下语境后,从客观上呈现出怎样的现象呢?

陈静:我就具体谈一谈写意人物绘画吧,它并不像山水画、花鸟画、工笔人物画那样,唐代之前人物绘画盛极一时,它主要承担教化、记录社会等功能的。“两宋”以后文人绘画兴盛,特别是元代,由于是异族统治,所以文人们怀着压抑的心理寄情于山水,寻找心灵归宿;另一方面他们垄断了知识阶层,拥有话语权,也因此山水画大兴。历史上可以供参考的写意人物画作品相对于其他题材的绘画还是少一些的。反过来想,这也给予当下画家更多的发挥空间,不仅仅是“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表现的内容也是随时代的。在我个人的实践上,我更注重水墨材质本身的形式感和趣味感,每个艺术家的个性不同,适合自己的表现语言和表达方式就不同,现在各种的新水墨、水墨实验很多,丰富了国画的表现方式,为中国画的发展寻找到更广阔的出路。还是那句话:“笔墨当随时代”。

SHMJ:当下人的视觉经验大多都不是来自绘画,在大的视觉气候环境下,“写意绘画”怎样找的自己的支点?

陈静:所以我不选择走简单再现的路子,古代绘画的论画标准分逸、神、妙、能四品,现在也是通用的,“能”永远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视觉媒体很多,这样更丰富了我们绘画的取材,比如带着相机去写生,记录下很多瞬间的影像。写意绘画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从内容上从表现形式上从材料创新上都有可以拓展的空间。但是要做的真正的直指人心,作品一定要“情动于中”,这个永远是艺术的最基本宗旨。

SHMJ:我有个不成熟的猜想,中国的“写意绘画”同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可否相互对应呢?

陈静:我觉得情感上可以对应,写意画和表现主义绘画都是重情感的表达,弱化写实性的造型,但它们本质上是两个体系,当然近代它们相互有过一些借鉴。有感情的文艺作品都是能打动人的,这和什么样的表现形态没有关系,艺术表现的是某种深刻和普遍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人类共通的,不局限于某个国家,某个时代,包括音乐也是如此,它激发的是我们最美好的感情的形式。

SHMJ:艺术品的价格和价值没有直接关系,那么,商业化运作和艺术创作之间可否存在间接的良性互动关系呢?

陈静:我觉得艺术家还是应该活的单纯些,谈到艺术市场,我想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艺术交易的繁荣;另一方面,资本的参与也给艺术创作的可能带性来了不可避免的损伤,在资本的运作之下一切的核心价值是资本本身,它同艺术的价值会产生位移和疏远。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教给我们超然于物外的人生态度,无为和虚静的人生境界。遗憾的是今天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做不到,在这个全球消费化的时代,我们都在为物所役,很难做到真正的“游于物之外”。

艺术家的职责是画好画,更多的去关注艺术本身。尽量的少被外界影响,保持内心的安静吧。

SHMJ:从古到今,是否有对你产生深远影响的艺术家?

陈静:有很多,中国画要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立足当下,观看古人和前人的优秀作品是一个方面,也包括国外的大师作品,多看优秀作品、博取众家之长,提高眼界,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看作品的时候体会艺术家的内心,而不只是学习他们的技法,所以我们说学习古人的作品是要“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如果透过作品看不到艺术家本人的情感,我觉得这样的作品不算是成功的作品。“当代艺术”中有很多理念是这样的,作品作为物质性实体的作用是传递艺术家的观念。观赏者接受了艺术家传达的信息,这个过程便是艺术,而非局限在物质形态的作品上。

第6篇

论文摘要:对幼儿教师、家长各60名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幼儿心理健康特征主要体现在性格、个人行为及能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情绪、道德品质五个方面,其心理健康观具有模糊性、经验性、主观性等特点,并不同程度表现出重外轻内、重适应轻发展的倾向。幼儿教师的判断相对准确、理性,家长更实用与功利。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彼此角色地位、自身经历及认知水平影响他们心理健康观的构建。

一、引言

心理健康观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形成的对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根据认知内隐理论,心理健康观作为一种内在、稳定性的主体认识,影响着教育者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态度和实施策略。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幼儿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m实践中,尽管他们已经意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这种认识仍停留在经验的水平上,对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缺乏准确的把握,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者—幼儿教师、家长的访谈,了解她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看法,为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事实依据。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为尽可能客观地了解幼儿教师、家长心理健康观的真实情况,确保本研究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在重庆主城区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中选择幼儿教师与家长各60名进行访谈。所选对象尽量考虑不同的学历层次、年龄与性别(受职业特征的影响,教师皆为女性)。访谈目的主要是从他们关于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因素及维护等相关问题的描述,分析其内隐的心理健康观。访谈过程皆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围绕事先编制的访谈提纲,采用个别访谈形式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考虑到家长的实际情况.对家长的访谈中增加了团体访谈和电话访谈两种形式。为避免受访人员对访谈内容进行刻意准备,影响结果的真实性,事先都未告知访谈主题。访谈中,为更好与访谈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取得她们同意的基础上,皆对谈话进行录音,为及时抓住访谈者的思路并进行有效的追间,做了详细的访谈笔记。最后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及类属分析。

三、结果分析与讨论

教师、家长反映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是多方面的。如表1,2,我们将幼儿教师、家长列举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归类整理分成五大类30个子项,按提及频次排序,并将同类目所有特征的频次累加计算出总频次和百分比。显示,教师描述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按总频次排序依次为性格、个人行为及能力、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情绪、道德品质,家长描述的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按总频次排序依次为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及能力、道德品质、情绪。教师提及的30个特征中频次前十位依次是:活泼开朗、善于表达、善于交往、习惯好、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积极的状态、行为一致、听话懂事、主动。家长提及的30个特征中频次前十位依次是:善于交往、合群、活泼开朗、习惯好、好表现、承受挫折、讲道理、无不良行为、独立、适应环境。表明,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皆对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及能力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认同。

(一)关于幼儿心理健康基本问题的认识

教师、家长意识到心理健康对幼)L的重要性,但仅看到心理健康对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学习水平与能力提高及未来成功的影响,未认识心理健康是幼儿个人幸福的源泉,充分发展的保证,体现生存性原则。访谈中皆反映出对幼儿心理健康现状的担忧,认为相当部分幼儿或多或少地存在有心理健康问题,但同时也承认“孩子小,多关心他吃得怎样,长得怎样,有没有生病”,他们更关心幼儿身体健康,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并没有真正得到体现。在追问“您与教师(或家长)交流时,一般希望了解(告知)幼儿在园的哪些表现?”时,她们的回答惊人相似:“是否回答问题,答对没有”、“上课有没有专心、老师讲了些什么,记住了吗”、(学习方面)“听老师的话吗?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和小朋友打架”、(行为方面)“有没有生病,吃得好不好”,(身体方面)表明,教师与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主动关注不够,其心理健康的显观念与隐观念存在差异。

(二)对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

1.教师与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存在相同

第一,都将智力和动作方面的缺陷归属到心理健康范畴之外。未认识到智力、动作发展正常是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标志,认为“这属于智力方面的问题,反映一个人聪明与否”,表现出认识上的片面性。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幼儿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智力障碍常常会导致感知觉和记忆异常、思维水平低下和心理紊乱,从而影响幼儿正常生活。幼儿期是动作迅速发展的时期,动作发展与脑的形态及功能的发育密切相关,幼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

第二,性格成为判断幼儿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具有独特性和典型性,而成为容易看到的心理健康的要标志。但一方面在描述中体现出相当多个性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认为“这是个性问题,与心理健康关系不大”。究竟个性是否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确定。在他们的语境中,“个性”等同于“性格”,经常混用,显示出心理健康相关认识的模糊性。另外,“开朗”作为他们提及最为频繁的词汇,成为良好性格的标志。

第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成为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教师与家长一致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并特别重视交往的作用。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交往是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幼儿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但良好的交往不仅有利于社会适应,更是幼儿自身的需要,对幼儿的个体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需要在交往中认识自我并获得快乐。在我国“和为贵”与“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将对外的适应看作评价幼儿心理健康的总纲,无论是个性、情感还是行为都只有在良好的适应中才谈得上是健康还是不健康,忽视幼儿个体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

第四,重视外显的行为、能力特征和道德品质。幼儿教师与家长较注重外显、违反纪律、背离成人要求的行为表现,如“懂事”、“乖巧”、“听话”、“习惯、常规”、“不搞破坏”等。对幼儿的逆反、对抗行为普遍呈否定态度,多夸大幼儿多动行为,认识不到乖巧、听话的背后可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究其原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中过多强调适应、限制、服从、容忍,导致幼儿对情感的压抑、对他人的依赖,对环境的敏感,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另外,教师和家长把道德品质如“诚实”、“礼貌”、“谦虚”、“不自私”以及生活常规方面的要求当作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认为“纯粹心理不健康的问题较少,更多是品德问题”。对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的含混不清使她们误把心理健康问题当作道德品质问题来解决,或拘泥于某些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提高,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健康的真正内容。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人格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后者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规范在人身上的体现,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严格来讲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可能与我国“德教为先”的传统教育观有关。

2.教师与家长关于幼儿心理健康特征描述的差异

从访谈结果来看,家长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特征依次为:性格、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个人行为及能力,情绪排在最后。表明家长对幼儿情绪变化关注较少,认为“只要幼儿不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就不会有情绪问题。有的只注意到幼儿高兴、哭、害怕等情绪的表层问题,而对情绪背后幼儿的动机、精神需要等深层次的问题关注不够,即使知道,也只不过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比较而言,教师较关注幼儿情绪,“鼓励幼儿敢于表达,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积极为幼儿创造表达情绪的机会。情绪是个体关注满足系统的表现,我们应积极关注隐藏于幼儿情绪背后的需要及需要的满足。家长则更关注幼儿学习方面的特征,常用幼儿的学习表现进行举证,认为心理健康的幼儿“爱学习,能力强,能克服学习的困难,有表现欲”。以学习上的表现论心理健康与否,暴露出家长在心理健康标准把握上的偏差。可见,受我国“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现代应试、竞争压力的影响,家长的心理健康观较为实用和功利,多关注子女的学习和能力发展,以获取成功而不是追求幸福作为儿童教育的价值。 (三)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心理不健康特征的认识

教师、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不统一,他们往往站在个人之外,凭自己的感性经验、主观好恶和生活经历来判断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而不是从幼儿固有的心理机能的各方面着眼于幼儿的需要、情绪和感受,去区分心理健康与否,体现出经验性、主观性、表面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另外,他们偏重与同年龄幼儿比较,哪些“异常的、与多数人不一样的”、很“严重、明显”的特征才视为不健康,显示多以医学症状和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为依据判断。有的认为幼儿的心理问题是发展中的自然现象,或认为自己不具备判别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心理医生才能判断”,对此经常不敢判定甚至不予理会,对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常简单判定为“习惯不好”。反映出对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缺乏影响了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处理,但相比于教师,家长更缺乏判断能力。

(四)教师和家长对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因素的认识

教师和家长对遗传及神经类型等生物因素有初浅的认识,把它们统称为“先天因素”。对幼儿自身的动机、需要、认知风格、自我意识、早期经验等心理因素及社会文化因素认识较少。对影响因素的把握上,重视与幼儿有直接影响的外在原因,忽视内在原因及作用机制。这方面,受到专门教育的幼儿教师所拥有的心理学知识并未体现出应有的优势。

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幼儿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对此,教师多关注自身的教育行为、态度、性格对幼儿的影响,而对同伴关系、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安排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重视不够。与师生关系相比,同伴关系因其更自由、更平等,使幼儿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如果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小学化、成人化,教育活动中高控制、高要求,过于强调秩序常规,都会给幼儿带来较大的紧张与压力,使幼儿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影响其心理健康。教师须重新审视同伴关系和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价值。家长则多谈到教师个性、行为、品质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教师要有“爱心”、“公平”、“耐心、善解人意、道德品质好,这比教师的学历更重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师职业具有一定的道德色彩,他不仅需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儿童,还需要通过自身的人格、品质和道德力量以及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和感染儿童。因此,家长往往将教师的职业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作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和必有之义.更多地看到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于家庭,家长多谈到母亲性格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尽管许多家长知道,体罚对幼儿心理健康不利,但实际中,打骂孩子的现象常有发生。部分家长意识到亲子交流太少、父亲作用的缺失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当问及“您认为家长和教师相比,谁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更大?”时,家长多强调教师的作用,认为“关键在教师,家长起辅助”、“家长没有时间”。表明,在心理健康维护方面家长过于依赖幼儿园,未看到自己在儿童心理健康中不可代替的作用和职责。正如有些社会调查中反映的那样,在儿童成长的各种因素中,父母的作用常常是首要和关键的。家长应深刻认识到融洽的亲子关系和愉快的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价值,不轻易让出对子女的教育权利。

(五)不同教师、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看法比较

比较而言,学历高的教师在反映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时,涉及心理的层面较多。关注到“压抑”、“渲泻”、“紧张”等问题,认为“压力”是引起幼儿心理不健康的直接原因,显示出高学历教师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和较全面的心理学知识。年轻教师处于成长发展期,倾向于从自我发展的角度积极地看待心理健康,多用“独立”、“主动”、“自由”、“好奇”等字眼表述心理健康特征,具有人本的观点。年长教师的心理健康观还比较陈旧,未能较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但是,私立、企业幼儿园中年轻教师的这种反映并不明显,可能跟这类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学习机会少,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有关。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与敏锐度较低,可能是该阶段教师正处于人职及技能形成阶段,对日常工作的应付影响了她们对该问题的关注。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在与笔者的交流中显得“积极”,注重于幼儿的“体验”、“表达”、“个性”,更愿意对幼儿进行判别,但有时显得轻率。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对幼儿判断更谨慎,更善于用辨证发展眼光看待幼儿的心理发展。

学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长重视幼儿内在的心理品质,如“创造性”、“压力”,强调“自由”、“积极”和“发展’,以及更多的“交流”,重视幼儿情感的“愉悦”、“安全感”。而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长则更强调“适应”的重要性,如“听话”、“行为习惯好”、“合群”,“被人接纳”等,多以学习及行为习惯代替孩子的心理评价,可能跟这类家长所承受的社会生存压力较大有关。他们希望幼儿从小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能在现实中维持一种有效的生存状态,学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长由于有更安全的经济保障,有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关注孩子的人格与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