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高校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高校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高校道德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高校道德教育论文

第1篇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凸显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等价值。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就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关键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当网络由最初的羞羞答答发展到现在的理直气壮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赢得了我国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积极关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识高智商而又相对较为自由的群体――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展现了其迷人的风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病毒”,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及其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具有调节人性与生活的使用功能。道德本身的价值即在于对人性与生活的调节与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也是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与引导,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其价值。

1、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

很多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造成的。而网络道德教育恰好可以澄清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仍有16%的人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有29%的人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试一下黑客行为;网络文明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近几年,仍有1/4左右的人对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认为此举可有可无。

2、引导学生趋利避害

网络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良莠不齐,既有鲜花也有毒草。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在丰富的信息中善于分辨、善于“批判的吸收”。“网络社会”的诞生和发展引导着人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信息社会,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信息修养将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3、拓展了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

网络世界是相对较新而且对高校学生有着极大影响的事物,高校德育如果无视这一现象将是不完整的。认真对待学生的网络生活并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会拓展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使高校德育能够与时俱进。网络技术的自由性、超地域性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性要求。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

(二)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上。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的必要约束。我们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和《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由学校派专人负责对学生不良的上网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践证明:许多事情的解决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将网络犯罪防患于未然,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此,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们只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转网络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推动整个高校德育建设向着高效、有序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孙建民:《高校校园网络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探究》2006,4.

第2篇

这样的教学都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产生最积极的和最有效的意义与价值。其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进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尊严,忌谈人性和人格尊严,无视他们生命情感中的丰富性和心理的多样性,过多地强调大学生应该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服务,过多地引导和强调大学生应该遵从已有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思想理念,从根本上直接导致道德教育目标和法制教育目标彼此偏颇,双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强调社会生活和建设的稳定,忽视、否定甚至抹杀个人内在的社会需求。其中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功能发挥上,不能呈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不是重视大学生在促进人的个性、特性发展方面的个体,而是过多关注和强调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促进人类群体发展方面的社会群体,因此,不能使大学生正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失去了最初的宗旨所在。

2高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便是高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有效结合。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宗旨是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实现个体化和社会化,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过程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教育活动过程,这一过程直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引领和创造学生的幸福人生。实际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他们在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价值的实现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方面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大学生认识道德中所蕴含的善,认识道德所蕴含的社会崇高理想、完善提高自我意识以及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道德激励人们去不断地超越自我并且去实现自我,在这一过程中能促成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然后再不断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贡献社会。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和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增强对法律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宿感,进而敦促他们自觉地维护和恪守法律观念,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和融入社会,更快地实现超越自我。培养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是道德教育的理想结果,培养一个知法、守法的人则是法制教育的理想结果,还可以进一步引领、加强、促进和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稳定发展。

3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

3.1高度重视和有效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继续发挥这一门课程的重要载体作用,进而促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具体措施如下:把大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从传统的常识教育提升为素质教育;让学生深刻地领略和体会到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的实际效应,让大学生感受到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彼此相互独立、相对线性的静态发展状况,促使二者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动态发展过程,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把道德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具体的法制社会的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探索多元的教学方法,合理和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使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积极认真地解决他们成长和创新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现实问题,以便增强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

3.2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生动的有机的融合。

第3篇

在当代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辅导员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不但要学习现代教育工作的基本管理理论和观念,而且要从当代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征的角度出发,对于当代贫困生的学习、思想、心理健康、劳动、生活、人际交往、文体娱乐、社会实践等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窘迫的经济压力使高校贫困生遇到了很多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挫折。加上目前高校出现的“攀比风”、“奢侈风”,这使得许多贫困生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并且贫困生通常比较敏感忧虑,自尊心极强。据调查显示,部分贫困生宁肯勤工俭学或办理助学贷款,也不愿接受社会特别是个人的帮助。一些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更加希望用学习成绩证明自己回报社会,但是诸多压力使他们很难正常发挥应有的水平导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从而导致他们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深深的自责之中。虽然经济上的困难给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贫困生在思想道德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值得我们重视。目前,高校贫困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道德认识清楚,思想道德行为失范。

贫困生大都对思想道德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对于爱国主义、尊老爱劝、尊师重教、遵纪守法、艰苦朴素等道德要求,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来,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做出违背道德要求的行为,如弄虚作假谎报家庭困难程度、不按时归还助学贷款、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等现象,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反差较大。这也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大难题。

2.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相背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文化思潮的辐射,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许多贫困生由于长时间的贫苦生活,使他们对自己的出身产生回避心理,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过度追求财富。导致有些贫困生过于陶醉于此,常常幻想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崇拜金钱、崇拜名利,缺乏集体意识和团体意识,从而使个人的价值目标与社会价值目标严重偏离。

3.竞争意识强,责任意识谈化。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贫困生的竞争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对于不断提升其智能水平起到了促进和激励作用。然而,在大贫困生竞争意识增强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最突出的是少数贫困生只注重个人的争强好胜,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只注重个人的名利得失,而谈化了自身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4.自我意识强,集体现念淡漠。

部分贫困生自我意识强,追求自我价值,信奉个人主义。他们中间部分人认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认为自我奋斗自我成就。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在他们的意识中相对淡漠。

5.消费意识超前,艰苦朴素观念缺乏。

一些贫困生在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提供的助学岗位帮助下,经济条件不断改善。一部分贫困生在物质消费上攀比心理重。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在大学校园内有一定市场,这一部分贫困生在实际生活中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热衷于追赶潮流,浪费严重。上述种种现象表明当代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很多令人担忧的地方,与社会对于贫困生道德素质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而言.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如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活动与效果的问题等。一句话,当前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

三、高校辅导员开展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服务形式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从外堵转向内疏,做到融要求于引导中,融教育于活动中。在日常管理中体现导向,充分发挥辅导员自身的优势,全面培养并辅佐学校建立起高校贫困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和行为习惯。结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针对高校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作为贫困生工作的中坚力量,辅导员要做好贫困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加强贫困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影响和启发下,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发挥自主因素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调控和自我发展的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的运用是与自我意识的分不开的。大学贫困生由于在生活上经历磨难,思想趋于成熟,能够比较客观的看待问题,并可以发表个人见解。所以,在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实施自我教育具有可行性。自我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与提高的内在因素,并且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贫困生思想道德的完善只有通过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才能达到最终目的。任何教育者都不可能代替受教育者完成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但是不能因此忽略教师在贫困生自我教育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更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按照贫困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和道德教育的影响转化为贫困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变为贫困生自己的精神财富和自己努力的目标,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加强自身素质,以言传身教促养成。

教育之本在于德。厚德博学,方能为人师表。教师的言传身教对贫困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精神状态、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风采,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都是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另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在教育贫困生时同样要提高自己。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忽视了对自己的要求,即使讲再多道理,也很难让学生信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言传身教。同时,高校也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强化师德建设,并提供切合实际的的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专业素养,进而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由于贫困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高校辅导员应当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使贫困生在思想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进步、健康成长、和谐而全面的发展。

(三)加强贫困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道德本身是源于社会实践的,是在认知基础之上付诸社会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巩固和提高的。道德的社会实践属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贫困生道德行为社会实践训练,而这种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把道德行为训练纳入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之中,让贫困生的道德行为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反复表现和发挥,并形成行为惯性,从而使不自觉的道德行为逐步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可以说良好的社会实践教育有利于对贫困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贫困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得于丰富贫困生的精神生活,有得于发展贫困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社会实践教育也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纯粹的理论教育可比。辅导员负责贫困生的日常行为教育工作,应及时协调社会教育力量培养贫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并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实践教育纳入正轨。并对社会实践教育的起源、功能、价值、实施等进行全面、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形成社会实践教育的认识范畴,建构起原创的社会实践教育的知识体系。

(四)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心里活动,才能落实到受教育者的主体上。贫困生道思想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也是心理活动得到提高的过程。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对思想道德行为的认同感也就越高。健康的心理活动是提高道德素质的桥梁和基石。因此,从道德教育的过程看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要性。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辅导员群体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需要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情况、体现对贫困生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要达到这种效果,需完善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并探索将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关爱工作纳入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日常工作中去,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同时不断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牵头组建一个包含社会力量在的专业心理辅导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让辅导员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通过这种方式最终打造一支以辅导员为中坚力量的心理辅导专业队伍,从而使辅导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及时了解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困扰。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搭建以微信沟通等为主要方式的新型师生沟通平台,使贫困生及时与辅导员沟通,从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空间,探索出一条新型的思想教育模式。总之,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其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教育过程这一内在的教育规律,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四、结语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新闻教育;职业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突飞猛进,生机盎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新闻记者”成为许多青年学生向往的理想职业。伴随着新闻行业的迅猛发展,全国各类大学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的热情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等院校中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点已经接近700个,在校生l3万多人,每年毕业的学生则高达3万余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新闻从业人员结构的较大改变。有关资料表明,截至1983年底,全国设有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l4所,在校本科生1482人,研究生103人,共培养新闻专业毕业生5200多人。其中分配到新闻单位的约3000人,仅占当时新闻从业人员的1.2%。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当时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对新闻业的影响是很小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开始飞速发展。1997年上海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学科背景为新闻传播学的占到30.6%,而25岁以下的年龄组中,比例更是占到了45%。另据对2002年上海新闻从业者的调查,有新闻传播学教育背景的从业者已经占总人数的49%_2。可见,具有新闻传播学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新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充分说明这些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背景会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上手快、高效率、多技能、新科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成为各新闻院系的共同选择。于是,各院系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上煞费苦心,而在人文教育方面却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高等教育紧跟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的步伐,及时与经济社会接轨与生产企业沟通完全必要,但如果完全由过去的“象牙塔”转变为社会的“服务站”,过分偏倚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素养,这种模式很显然背离了高等教育的精神,其潜在危机将很快暴露出来。综观目前新闻教育,由于多年来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缺失及完整人格塑造的忽视,已经给媒介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从业人员角色意识差,职业道德严重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品质和传媒形象,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伦理道德规范,还要充分研究由于社会发展而引发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变化,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高等院校要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扮演主角,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充分认识社会现实对新闻教育在伦理学方面的挑战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的形态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同时,新的传播媒介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种发展尚未定型,尚有诸多不确定性存在的传播形态而言,与之相连的新的教学内容的开拓更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开设了《“网络社会”中的责任:今天和明天的新闻伦理学》作为研究生选修课,他们认为,因特网正成为日益重要的传播媒介,然而大量有关资料表明,对于网络空间不负责任地滥用的现象相当严重。而今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将是未来的新闻传播学界与新闻传媒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必须认清网络使用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学会对有关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评判,学习制订相应的决策、规范,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接受因特网带给新闻职业道德的挑战并研究制定相关的传播政策。

二、加大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的分量

我国的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开设较晚,从1980年代,一些大学的新闻理论课或新闻业务课才开始以专题或者专章的形式讲授新闻职业道德。到1990年代,这种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些大学的新闻院系开设了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系统讲授新闻伦理道德,从而结束了我国大学新闻院系未开设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的历史。虽然有了相应课程,但是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并没有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而被纳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许多院校把这一课程列为选修课,有的院校甚至根本就未开设。反观一些新闻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大都十分重视大学阶段的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美国大学的新闻院系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设了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例如1924年出版的纳尔逊·安特宁·克劳福德著的《新闻伦理学》就是大学一个学期的新闻道德课的基本课本。

我国高校的新闻院系应该充分认识到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新闻伦理和新闻职业道德课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列为学生的主干课程,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学好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事业的必要条件,只有打好了道德基础,才有可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前几年,新闻界广泛开展的新闻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而高校新闻院系承担着培养未来新闻从业者的重要责任,应使在校新闻学子打好政治理论根底和职业道德基础,为新闻单位输送合格的新闻人才。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通用性与前瞻性

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能覆盖一些带有前瞻陛的问题。如在网络传播中有很多伦理道德问题都还没有定论,像“网络空间中的隐私权问题”、“对取自网上并用于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的核实”等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都会遇到。如果在教学中,把这些问题融人对新闻传媒业具有通用性的新闻道德基本原则之中,如遵守有关法律、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防止新闻失实,反对以讹传讹的原则等等,则会对学生有莫大的帮助。

新闻伦理学教育内容中通用性与前瞻性的平衡,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深刻认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并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传媒环境中奉行新闻道德原则的高素质的新闻人才。虽然新媒介的发展及其介入新闻传播活动在新闻行业的伦理道德中引入了新的问题,但是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仍然是阐述新闻传播工作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与道德要求,提供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道德关系,规范新闻从业者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其基本原则是具有稳定性的,并且是探讨与网络空问有关的新闻伦理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的基础。

四、强化新闻职业教育

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要从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人手,从讲清道理人手,给受教育者打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新闻从业人员只有掌握了新闻学的系统知识与理论,才能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诸多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与责任。我国的传统新闻教育囿于能力教育模式,偏重新闻操作技能的训练,对新闻学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的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的文章《新闻教育错在哪里》提出了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他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新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念,真正弄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弄清新闻事业的宗旨、任务和职责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事业应当做的,什么是新闻事业不能做的;弄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等等。

五、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第5篇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网络道德教育逐渐凸显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特别是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具有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引导学生趋利避害等价值。搞好网络道德教育就要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关键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当网络由最初的羞羞答答发展到现在的理直气壮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赢得了我国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积极关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识高智商而又相对较为自由的群体――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展现了其迷人的风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病毒”,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及其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具有调节人性与生活的使用功能。道德本身的价值即在于对人性与生活的调节与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也是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与引导,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其价值。

1、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

很多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造成的。而网络道德教育恰好可以澄清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仍有16%的人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有29%的人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试一下黑客行为;网络文明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近几年,仍有1/4左右的人对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认为此举可有可无。

2、引导学生趋利避害

网络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良莠不齐,既有鲜花也有毒草。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在丰富的信息中善于分辨、善于“批判的吸收”。“网络社会”的诞生和发展引导着人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信息社会,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信息修养将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3、拓展了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

网络世界是相对较新而且对高校学生有着极大影响的事物,高校德育如果无视这一现象将是不完整的。认真对待学生的网络生活并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会拓展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使高校德育能够与时俱进。网络技术的自由性、超地域性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性要求。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

(二)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上。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的必要约束。我们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和《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由学校派专人负责对学生不良的上网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践证明:许多事情的解决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将网络犯罪防患于未然,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此,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们只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转网络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推动整个高校德育建设向着高效、有序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孙建民:《高校校园网络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探究》2006,4.

第6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建设

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我国有着明确的规范性文件中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如对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2011年12月30日,由国家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一《规范》教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界定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6个方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国家教育部2008年修订,亦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论从对师德的概述和分类阐述的内容看,虽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师德内涵有所区别,但本质性的内涵是共通的,那么可以师德的共通性内涵来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以特殊性内涵来探讨具体到某一层级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涵。从师德的共通性来讲,教书育人是核心内容,教书育人需要“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与学生一瓢水”。教师的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共同构成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既需要在学识上成为能够以广博的修为来满足教给学生和教会学生的需要;亦需要在德行上能够以良好的修为。若教师在学识修养和德行修养上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又怎么能培养教育出品德高尚学识厚成的学生呢?“正人必须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俗语都可用来说明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代表个人的德行状况,黑必将与他们的学生的德行养成质量联系在一起。2.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其一,弱化于“无形”。“形”指什么,指形成教育模式或规范。从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对比看,职业道德教育属于潜在的“无形”教育,专业课教育属于明显的“有形”教育。所谓“无形”是与“有形”相对比而言的。专业课教育的“有形”可见学校有明显的教育渠道和教育方法,有课程、实习、设备等作保证,而职业道德教育则缺乏这样的保证,处于说起来重要,体验到实际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上匮乏,处于缺乏“抓手”的运行状态。其二,僵化于“作业流程”。高市学校普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例行公事”的层面,没有做到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缺乏内容、方法、载体方面的创新,没能结合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结合高师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摸索出适合高师院校的方法或方式,形式主义、课程主义思想严重,教育内容你改体现不出时代性,教育方法单一僵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僵化于完成一种作业流程。

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改善

其一,科学性与研究性兼容。高等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贯彻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的理念。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探索符合高师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客观规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设计上体现科学性与研究性并重,保证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符合学生修养师德的实际需要。且注意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拿出新方法。其二,激励性与自律性结合。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要在加强师德建设课程建设基础上,积极开展“三热爱、三提倡、三增强”等主题式职业道德建设活动。“三热爱、三提倡、三增强”的主题即热爱教育,提倡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热爱学校,提倡爱校如家,增强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事业心。学校有计划、定时间组织学生看师表风范、礼仪教育系列录像。通过观看,让学生进行自我对照,寻找自己的不足之。不断强化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讲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时时处处能够自觉地以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其三,正面性与反面性示范相结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正反面电箱的示范作用。正面典型无疑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好的学生,可以是学生身边的同学,也可以是从同学身份已经转变到教师工作岗位上的学长们,树立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好的陷进典型为标杆,让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有身边的榜样作用可效仿。反面典型也能发挥示范作用,但这种师范的性质式来自反方向的,是反面的例子。在教师岗位上,也总有一些师德表现的反面例子,可以将这些反面的人和事拿来予以剖析,让学生在活生生的案例面前受到师德反面教员的警示和警醒。

第7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当网络由最初的羞羞答答发展到现在的理直气壮地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它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更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赢得了我国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积极关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识高智商而又相对较为自由的群体――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展现了其迷人的风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网络在带给大学生新知识、新信息与新思维的同时,也会夹杂着这样那样的“病毒”,高校网络道德教育问题由此产生。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及其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网络已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来源于生活,因此,网络道德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德育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

研究网络道德教育的内涵首先要弄清网络道德的含义,所谓网络道德,就是网络社会中的社会公德,是指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专门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是生活于网络社会中的人们——所有网民都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

道德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具有调节人性与生活的使用功能。道德本身的价值即在于对人性与生活的调节与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也是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规范与引导,并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其价值。

1、明晰学生网络道德认识

很多大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网络道德问题并非有意为之,而是由于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造成的。而网络道德教育恰好可以澄清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模糊认识。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网民对一些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仍有16%的人对网上的传闻和性内容感兴趣;有29%的人对网络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多的人表示有机会想试一下黑客行为;网络文明工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近几年,仍有1/4左右的人对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认为此举可有可无。

2、引导学生趋利避害

网络世界既丰富多彩又良莠不齐,既有鲜花也有毒草。网络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引导学生趋利避害,在丰富的信息中善于分辨、善于“批判的吸收”。“网络社会”的诞生和发展引导着人们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信息社会,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大学生是否具有较强信息修养将是大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3、拓展了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

网络世界是相对较新而且对高校学生有着极大影响的事物,高校德育如果无视这一现象将是不完整的。认真对待学生的网络生活并使之上升为系统的网络道德教育将会拓展高校德育内容与方法,使高校德育能够与时俱进。网络技术的自由性、超地域性的传播方式对人们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性要求。

二、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

一直以来,人们对网络、对大学生上网否定多于肯定,指责的声音多于引导的声音,造成了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良现状。

1、教育者认识模糊

网络社会的到来,使思想活跃,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幻想的大学生欢呼雀跃。同时大学生们在网络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对大学生这个庞大的网络使用群体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以应对网络社会给道德带来的诸多变化,应当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

2、教育者的观念老化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价值的引导,在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道德价值体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对网络的挑战,学校德育应当从德育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重新设计德育内容,彻底更新道德教育观念,以适应全新的、变化中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社会改变或影响了德育过程中各种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3、教育者对网络道德教育不能准确把握

网络为新道德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广大的教育者并没有充分地认识网络道德呈现的新特点。由于道德的历史性的特点,所以网络道德既不能与传统道德彻底决裂,它应当包含着对传统道德中的优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继承,又要直面和顺应社会变迁中对道德观念的不断“吐故纳新”的现实。这就要求网络道德教育既要体现历史的内在逻辑联系,又要强调现实性和历史性的和谐统一。

三、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现状的改进途径

只有针对目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现状,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充分认识青年学生接收新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如何开拓新型、多样、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主导作用,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提高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帮助他们将在现实社会中积淀养成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展现在网络社会,遭遇网络道德冲突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采取正确的行为。

(二)提高教师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师驾驭网络的能力提高了,才会对网络道德实施有效引导。首先,教师必须有积极端正的工作态度,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善于辨析网络上鱼目混珠的各种思想潮流,能主动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其次,必须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艺术,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运用网络进行实时多向的、直接坦诚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地掌握网络。

(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

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思想与行为习惯上。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的必要约束。我们在强调道德主体性的自律的同时,也要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建立和完善网络道德的外在约束机制,实现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社会化。首先,要制定比较完备的大学生网络行为准则,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校园网文明公约》和《大学生网络违纪处理条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学生网络行为监督和管理机制,利用网络监控技术对登录校园网的大学生进行登记,建立校园网络责任主体与其网络行为的有迹可循的对应关系,然后由学校派专人负责对学生不良的上网情况进行批评教育或给予相应的处罚。最后,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实践证明:许多事情的解决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将网络犯罪防患于未然,这将是最为理想的效果。为此,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舆论方面的引导,用鲜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逐步深入人心。社会各阶层人员应该主动加强自身修养,为网络道德素质的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网络道德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们只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端正态度,提高在网络环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转网络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推动整个高校德育建设向着高效、有序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孙建民:《高校校园网络德育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教育探究》2006,4.

第8篇

一、文化市场对舞蹈人才的具体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综合性、复合性的要求。舞蹈文化市场对舞蹈人才的需求也同样遵循着这个原则,在新阶段内舞蹈文化市场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舞蹈人才不仅仅要掌握深厚的舞蹈艺术理论知识和精湛的舞蹈表演技术,也要求舞蹈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舞台表现力和舞曲创编能力,以便将舞蹈作品以更加优秀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说,舞蹈人才的复合性以及综合能力水平,已经成为了舞蹈文化市场招收人才的重要标准。在这种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教学改革工作已经成为了高校舞蹈教学工作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这样才能进步一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确保高校舞蹈人才培养的方向与文化市场的实际需求相符合。

然而,教学改革工作并非是在一朝一夕之间便可以轻易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并非一蹴而就。从当前的高校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仍旧存在诸多弊端,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高校舞蹈教学对学生文艺工作环境适应能力的培养存在缺陷性,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到文艺单位进行学习之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且其舞蹈专业水平与单位的实际用人需求相去甚远。其次,高校舞蹈教学的方法过于单一、刻板,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和动作练习,缺乏对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其舞蹈创编能力过于薄弱,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再次,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参加舞蹈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验不足,学生除了在专业能力方面存在欠缺之外,在工作能力、人际交往、问题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均相对薄弱,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文艺工作单位的同事进行工作的磨合与交接,这直接影响了文艺产品的生产和演出的速度,可能会对文艺工作单位的文化经济收益造成一定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这些问题,才能够培养出与舞蹈文化市场要求相符合的舞蹈艺术人才,实现高校舞蹈教育与舞蹈文化市场的顺利接轨。

二、高校舞蹈教育与舞蹈文化市场顺利接轨的有效途径

首先,高校舞蹈教育需要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加以调整,确保舞蹈人才的能力水平与文化市场的人才需求相符合。高校舞蹈教育者一定要充分明确高校舞蹈教学的主要意义和目标,即高校舞蹈教育并不是要求学生熟练的、机械的去复制舞蹈动作,而是要求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学习,充分掌握舞蹈技艺的精髓,掌握舞蹈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升学生的舞蹈艺术理论能力、舞蹈艺术创作能力、舞蹈艺术内在修养。总之,高校阶段内的舞蹈教育,需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舞蹈能力水平的提升,确保学生能够平衡掌握舞蹈艺术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关系。

随着舞蹈艺术理念的不断发展,舞蹈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更大的变化,民族舞、现代舞等层出不穷,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所喜爱和擅长的舞蹈类型也各不相同,因此,大学课堂中的舞蹈教学内容体系也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不同舞蹈之间的区别和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舞蹈特点之后,掌握舞蹈创作的技巧,从而提高其舞蹈创作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高校舞蹈教学人员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舞蹈的理解能力,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发展。近些年来,国家对艺术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舞蹈艺术也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为了使我国的舞蹈艺术走出国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舞蹈者就必须对舞蹈艺术进行全面的突破和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至关重要。现阶段内,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进行舞蹈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舞蹈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新,鼓励学生多进行创作和发挥,让学生充分了解艺术创作的乐趣,提升学生进行舞蹈创作的热情,拓展学生的艺术想象空间,帮助学生升华其舞蹈创作的价值,使其舞蹈表演动作与内心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但是,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舞蹈基础理论的掌握,帮助学生实现舞蹈动作的优美性以及舞蹈内涵的丰富性的统一,使舞蹈艺术产品能够与广大群众的艺术审美水平相一致,为舞蹈文化艺术市场的发展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简单来说,只有让观赏者了解舞者的情感,他们才能够从内心认可舞蹈艺术,更多的进行舞蹈文艺产品的消费。

其次,高校舞蹈教育想要实现与舞蹈文化市场的顺利接轨,就需要舞蹈教育工作中充分了解并掌握舞蹈教学的基本原则,全面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舞蹈教育具有明显的艺术性特点,因此它与其他常规的高校教育专业相比,存在着鲜明的教育热点,这也就导致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原则均与其他的科目不同。为了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能力,高校舞蹈教育人员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艺术环境,使学生能随时接受到艺术的熏陶,同时高校舞蹈教师需要在学生的舞蹈训练方面用更多的精力、下更多的功夫,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舞蹈学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学生必须经过长期的艺术熏陶和艺术训练才能养成独特的舞蹈艺术气质,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耐心的教导学生,要告诉学生舞蹈艺术的养成并不在一朝一夕之间,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提高在舞蹈艺术方面有所造诣。另外,近些年来,我国的舞蹈文化市场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但是在信息传播异常快速的网络时代,想要在文化艺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保证舞蹈艺术作品的鲜活性和生命力,也就是说,舞蹈艺术想要实现快速的发展,就一定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扬弃,以此保持舞蹈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以便在文化艺术市场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艺,因此舞蹈教育者的素质水平对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舞蹈教师的一举一动,也会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和表演能力起到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在高校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舞蹈教育人员需要高度注意个人形象,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舞蹈艺术理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提升艺术水平。

高校舞蹈教学需要将教学重点设定为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表演力以及综合艺术素质,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其能力水平与文艺工作单位的用人要求一致。为此,高校舞蹈教育者在进行舞蹈艺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以及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舞蹈艺术具有显著的复合性特点,它能够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展示出编舞者的思想感情,因此一个优秀的舞者必须具有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以及细致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可以定期以某一事物为主题,让学生在经过观察后,结合自己的艺术表现和丰富的联想,将所学舞蹈动作与理论知识与观察主体相互联系,尝试进行舞蹈创作。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利用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舞蹈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高校舞蹈教学应该积极拓展与文艺工作单位的合作,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进入专业文艺工作单位进行实习的机会,使学生更加准确的了解到舞蹈文化市场的具体要求,以及舞蹈文化产品的整体生产、营销的流程。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舞蹈比赛或者组织舞蹈表演晚会,消除表演的紧张感,积累丰富的舞台经验,帮助学生养成独特的舞台风格,使学生的舞蹈表演更富渲染性和吸引力。

第9篇

关键词:道德哲学 理论伦理学 高校道德建设

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内容纷繁复杂,各种流派自成体系,而的道德理论体系“用西方伦理学的模式和理论来叙述中国固有的伦理思想”[1],融汇了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和西方伦理学,对于高校德育工作者来讲,具有综合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道德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在现代西方道德哲学史中,普遍将关于道德义务的理性基础的争论划分为两个主要学派: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情感主义。[2]则力求将这两个方面进行中国化的综合:良心对道德的形成起作用的过程体现着情感主义道德观,理想对道德的影响体现着理性主义道德观。更重要的是,通过良心和理想两者的相互作用和辩证关系,解释了道德形成的过程。

1.道德的产生是良心与理想共同作用的结果

“行为犹两造,理想犹法律,而良心则司法官也。司法官标准法律,而判断两造之是非,良心亦标准理想,而判断行为之善恶也。”[3]“良心者,非无端而以某事为可为某事为不可为也,实核于理想。”[4]人的理想是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而这个判断由谁来做呢?是良心。

2.道德义务的心理动机源于良心,道德义务的内容规范源于理想

正如所说:“本务者,人生本分之所当尽者也,其中有不可为及不可不为之两义……故本务之观念,起于良心,而本务之节目,实准于理想。”这也就说明了道德义务规范性的两个方面:动机和约束力。

3.良心与理想在道德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互补的作用

在良心给定的前提下,理想越远大,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就会越大,就越会受到良心之责。在理想给定的前提下,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给定,良心越强,对同样差距的良心之责也就越大,这就是德育建设中的“木桶原理”。因此要提升道德水平,必须要培养较强的良心,还要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远大理想,二者需同时进行,缺一不可。

4.道德的养成过程也就是道德义务的履行过程

“凡实行本务者,其始多出于勉强,勉之既久,则习与性成。安而行之,自能欣合于本务,是之谓德”[5]。在看来,道德并不是人生而具有的品性,而是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逐渐涵养而成的。他对道德种类进行了阐明,尤其是对“消极道德”和“积极道德”进行了解释。

道德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

的道德形成体系,简单来讲即是“循良心、持理想、行义务、成道德”,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讨论。

1.理想的基础

认为:“自发展其人格,而使全社会随之发展者,人生之鹄也,即人之行为之理想也。”[6]即人的理想就是发展人格,“而人格之发展,必与社会之发展相应”,是“对于自己、若家庭、若社会、若国家之本务”[7],脱离了社会则无所谓人格了。那么,的合乎道德的个人理想与社会义务相联系的理论基础何在?中国传统道德哲学从“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冯友兰说,“某一类之物之成为某物,必依照某理”,事物的构成部分只有按照事物之理的规定运动,该事物方能存在。“每一人皆属于其所构成之社会,其行动之可以直接或间接维持其社会之存在者,是道德的行为”。[8]因此,道德之“理”应遵循社会之“理”。“凡社会的分子,在其社会中,都必有其伦与职”。其中,“伦”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尽伦尽职的行为,是道德的行为”。[9]可见,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对道德内容的规定性来自人的社会属性。

2.良心的培养

如果说道德规范的内容源于理想的话,那么在眼中,道德的动机则源于良心。“良心者,道德之源泉”。良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心理概念,而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便是知、情、意。因此,认为,对于良心的养成而言,“知、情、意三者,无一而可偏废也”。对于良心如何锻造,“心”学对“致良知”有着较为系统的阐述。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在梁启超看来,“致良知”的前提是“辨术”和“立志”。辨术,为善恶真伪义利之辨;立志,则是志于道、志于德、志于仁。“致良知”的“修证之功有三:曰存养,曰省察,曰克治,三者一贯……”[10]

(1)存养,是存心养性,是保存本心、存养善性。存养之法有“敬”与“静”两种。敬,是“修己以敬”,即自觉;是“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也”,即自律;是对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的仰视与敬重。静,是“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观照;是时常安静清心,给自己一个梳理自我的宁静时空。

(2)省察,是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和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毛病和习惯。梁启超对省察的方法梳理得较为系统:省察之法有普通省察法和特别省察法两种。特别省察区别于正常生活中的普通省察,包含“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普通省察法分为根本省察法和枝叶省察法。枝叶省察法又有随时省察法和定期省察法两种。此外,“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11],两者是统一的过程。

(3)“克治”,是克服和整治。克服,是指当发现自己存在不良的念头和行为倾向时,在成为现实和有损道德的行为之前便能够克制。整治,则是针对自身现实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纠正,使其恢复到合乎道德的轨道上来。

以上“致良知”的过程,也是中国传统的修身养德之道,即便是在现实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事实上,良心对于道德的重要作用,西方哲学家休谟和亚当·斯密等人也多有论述。无论是的“良心”,还是休谟的“反省内心”,或是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都是从知、情、意的角度,从心理层面对良心进行锻造。而道德的养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所有的道德规范和心理动机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这便自然过渡到了对道德义务的需求。

3.道德义务与道德形成

道德义务与一般法律意义上的义务不同。法律所定的义务,是个人对别人、对社会所负的责任。道德义务所对应的权利与法律义务对应的权利不同,其表现在若履行道德义务,则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在看来,道德义务长久履行,形成习惯,即成道德。

至此,道德的“萃取”过程宣告完成:良心持人生目标,对所作所为形成善恶观,进而有了道德上的义务感,在道德义务的履行过程中,久而久之便养成了道德。借助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理解道德的不同属性和种类。首先,在道德动机(即良心)作用下,道德在个人心理层面有着知、情、意的统一;其次,在道德规范(即理想、人生目标)影响下,道德在社会层面体现了个人、家族、社会和国家义务的统一。

理论伦理学对高校德育建设的启示

1.高校德育建设面临的问题

在的道德体系中,良心和理想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基石。因此,我们对道德养成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的讨论,也基于这两点展开。

(1)良心培养环节面临的问题。社会环境和价值评价机制。一方面,当前浮华、躁动、嘈杂的社会生活难以容下内心的宁静,增加了存养与省察的难度;另一方面,社会对个人成功的定义常表现于行为结果的可量化上,而作为道德源泉的良知,对其价值的衡量主要是一种内在的感受,较难得到当前文化的感知与肯定。学校德育理念与方式。一方面,传统道德修养观念认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12],穷理和尽性是一个统一的过程,第一课堂的专业化解构了人性完善的综合性,而这种割裂破坏了良知培养的整体性;另一方面,道德培养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而德育课程重视知识的教育,忽视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在对“知”的灌输和对“行”的要求之间缺乏情感接受和意志养成的存养省察。

(2)理想树立环节面临的问题。理想的教育方式。当前大学生理想规范教育的方法较多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实践教育法。对大学生而言,除同义反复般的外部求证外,将理想融入个人价值观的过程尚需自我求证。而自我求证的方法之一就是从个人理性上理清理想规范形成的基本逻辑。

理想的接受过程。远大理想的树立,除了需要对理想内容进行理性梳理外,还需要一个情感接受的过程。在现实工作中,常用的说服方式是采用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的辩证关系,试图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直接建立联系。但由于忽略了过渡阶段,反而导致两者逻辑关系的割裂。面对这一问题,传统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的培养方法,值得高校道德建设工作借鉴。

2.推动高校德育建设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道德形成体系和当前面临问题的分析,我们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一是在道德形成过程之内,要以改进各个影响因素和影响环节为出发点;二是在道德形成过程之外,要以完善高校德育环境为出发点。

(1)为修身养德创造好的氛围。理想形成过程以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而当代社会环境和高校文化与传统文化存在的差异,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首先要为修身养德创造良性氛围。

德育环境方面。在保留专业学习功利性目标的同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在专业传授中,激发学生对知识、对智慧原始的敬重和朴素的情怀。高校应借助相应课程设置,着力培养学生对道德的追求和存养的情感。例如,借鉴“自美感之外,一无杂念”的主张,将美育作为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借助美育消除人我之别,摒除私念,打开通往纯粹的高尚情感的通道,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质朴追求。

德育理念方面。要大力推进通识教育建设,使大学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一个整体过程。通识教育的理念是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以培养“完整的人”。在理想的通识教育环境中,目前开展的德育工作事实上可以成为真正德育建设的一个子系统:高等教育建设本身就是高校德育建设,教育就是德育,即“知识即美德”。

(2)改进道德形成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在良好的德育环境和理念中,我们需要改进道德形成的各个环节和因素。

德育建设的目标。实现道德规范和道德动机的统一,即“知、情、意、行”的统一。在中国,无论是修身规范还是道德义务,都应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目前,对这些德育规范知识的教育局限在“知”的层面,而道德从知识层面到学生现实的行为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学、真信、真懂、真用”,真正落实道德实践。

德育建设的方法。实现常规道德教育和传统道德修养的统一。在理想树立方面应做到理论和情感并重,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理想规范的逻辑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实现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义务的统一。在良心培养方面可以适当借鉴存养、省察和克治之法,提升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 .中国伦理学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前言1 .

[2]徐向东.道德哲学与实践理性[M].商务印书馆,2006 .13 .

[3].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 275 .

[4].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280 .

[5].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 282.

[6].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 271.

[7].中国人的修养[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 279 .

[8]冯友兰.新理学[M].三联书店,2007 .107.

[9]冯友兰.新原人[M].三联书店,2007 .111.

[10]梁启超.德育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82 .

[11]梁启超.德育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5.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教学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导入

随着文化、信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英语的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学者Smith(1976)认为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英语使用者日益增多,英语的使用不仅是为了了解西方文化,而且也是为了向西方传播本民族文化。他的观点得到了Robert McCrun(1986),David Graddol(1997)和Swerdlow(1999)等人的赞同和补充。Crystal(1997)进一步强调,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应当表达使用者自己国家的文化和观点。他们的观点已得到西方学者的广泛共识。

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主要停留在培养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系统掌握,旨在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使学生能够融入英美文化,从而更成功有效地掌握和使用英语用来沟通和交流。很少有专门介绍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即使有大多是对个别单词和表达的翻译介绍,这样的中国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样的教学总体上仍然是单向的交流,忽视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由于受到强势文化的侵入,绝大多数学生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他们对中国文化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不能用恰当的英语来表达,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失衡,这样学生在日后的交流中不但无法满足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需求,而且很可能由于表达不准确而造成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与此同时,也造成学生虽然具备了牢固的语法结构知识,却无法实现用准确的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丰富的文化。

二、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导入的现实意义

(一)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成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使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是英语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成功的交际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的。真正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应该在文化交流平等的前提下,交际双方尊重对方的文化,不把自己的文化强加给对方,交际基础是交际双方各自独特的背景和经验,通过交际给对方带来他们想要的信息。除此之外,跨文化交际也不是一方单方面向另一方面学习。所以在学生力求掌握地道英语,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和学会用英语思维的同时,也应该能够使用英语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历史、习俗和价值观等。这样不仅不能向西方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也不能保证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因此,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导入能够加深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和用英语释义中国文化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成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加深本国文化和理解西方文化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过中国文化的导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和巩固已经掌握的中国文化知识,还能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此外,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冲突常常使他们在理解上发生困难,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导入,通过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比较,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西方文化,而且能够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对那些英语掌握扎实又对母语有着深刻理解的学生来说,会更加激励他们学习求知的需求。所以,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导入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鉴别力、学会辩证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在长期单向的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数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文化和其表达耳熟能详,但是却对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国家的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不少学生错误的认为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是先进的,应该全盘接受;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过时落后的和土里土气的。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崇洋的情绪,造成学生对西方的文化不能够鉴别,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够继承和发扬,不仅如此,由于大学学生尚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这种情绪势必将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导入,引导学生通过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对比,帮助学生提高文化鉴别力,学会辩证看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既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长处,又坚持弘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避免盲目地崇拜和不加选择地一律接受,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促进自身发展。

四、结语

因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当针对当前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在教学中进行中国文化导入,从而帮助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和传播中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Crystal D.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2]杜瑞清,蒋亚军.近二十年“中国英语” 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1).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11篇

目前,在高职院校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和就业指导课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相对广泛而且理论性比较强,对于喜欢动手实践、参与性强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吸引力不高。另外,思想政治课多由政治专业而非专业教师授课,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专业性和职业性,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授课效果大打折扣。

2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与方法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国家已经从顶层设计上要求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而未来从事汽车保险行业的高职学生,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未来的工作中很容易产生销售误导或者理赔诈骗等行为,影响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不但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外在要求,也是学生职业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

2.1转变观念,从主体意识上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转变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高职院校确实应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一技之长是可以使学生获取工作机会,但是想要长远发展还是需要综合能力,特别是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在职业实践中实施,但在学校时提前介入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目前,很多企业的招聘要求应届毕业生,看中的就是刚踏出社会学生还是“一张白纸”,容易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而在高职院校对刚刚接触行业或者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用先入为主的方式对其进行职业警示,其效果还是不错的。因而,高职院校教师要认识到在高职院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其次,让高职院校学生改变其求学观念。到高职院校学习一技之长的想法没错,但这不是学习的全部,还要认识到要提升综合素质,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贯穿学习全过程。因为“小赢靠专、大赢靠德”,必须德才兼备才能使基业长青。比如在汽车保险行业,若是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头两天销售误导、与客户串通骗保,即使其专业技能高超,也总会有被行业淘汰的一天。

2.2改革手段,从教学方法方式上创新高校职业道德教育

2.2.1改革传统教学方法,使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具有职业性改变高职院校将职业道德教育放在“两课”进行的做法,将职业道德教育穿插于专业课的学习过程,这样更具有职业性。如在汽车保险专业讲授《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时,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使学生明白合同的重要性,出现争议怎么处理等等,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依法办事的意识,同时也巩固了学生的法律知识,明白哪些是违法的,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在进行查勘定损实训时,强调团队合作和礼貌用语,从细节处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尝试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让其与辅导员一起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从生活、学习的点滴灌输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观念。

2.2.2创新教育方式,使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更加接近行业要求高职院校可以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方式。校企合作可以将企业的职业道德要求直接引入高职院校,做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工学结合可以让学生对专业、职业的道德要求有更为直接感受,可以感受到职业道德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在高职院校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也不是一种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方法。如高职院校汽车保险专业学生要考取保险营销员资格证或者是公估人资格证,其必须要在考试之前学习一定时间的职业道德知识。

3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定位;问题改进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023-02

近年来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招生规模已与本科院校大体相当,目前高职教育的发展重点是提升内涵和办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体现高职院校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有效的教学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督导体系建立时间不长,很不规范,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各行其是,定位不清,督导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不仅未能真正发挥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教学良好氛围的培育,以致地位边缘化,值得探讨。

1 当前高职院校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没有优质的督导队伍。督导的职能决定了督导人员应该是专家型的,具备优秀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可是不少高职院校督导人员往往以返聘的退休教师或者老教师为主,这些教师虽然经验丰富时间充裕,但其教学观念和专业技能毕竟和中青年教师存在一定差距。有的院校甚至把一些没有专业特长和教学经历的人员安排到督导处,这些督导员自己缺乏实战经验,当然无法指导教师,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课堂检查工作。

2)督导内容和方式简单化,重“督”轻“导”,或光“督”不“导”。教育教学的环节和内容很多,教学管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都是督导的内容。一些督导不深入考察,工作中如蜻蜓点水,仅充当“教学警察”的角色,巡视课堂后即对教师做出考核评价,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也只做简单批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指导。

3)缺乏尊重与沟通。教学督导人员对师生缺乏尊重,听课不打招呼,擅自闯入教室,破坏教学秩序,伤害教师感情。同时,教学督导人员听课之后只做考核评价,不和被督导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开诚布公的交流,导致相互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加深,引发督导对象的抵触情绪……

4)以点代面评价偏差。教学工作是持续的多面的,但督导的抽查形式,使督导人员倾向于凭教师的某一两次课就形成对该教师的整体评价,评价容易出现偏差。

5)督导积极作用被削弱。由于上述几方面的原因,教学督导不能落实“指导”,因而积极作用被削弱,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的积极影响有限。

2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定位与职能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出现上述问题和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角色定位错位,被定位为考核系统而非支持与服务系统,因而队伍配备不注重专家化,督导人员则以考核官的身份和心态自居,以不恰当的方式干预教学。实际上,教学督导的定位是管理系统中的决策支持系统,是学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参谋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以服务教学和教学管理为宗旨,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以教学信息收集为手段,针对教与学双方和教学全过程,对整个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评估,及时客观地向学校教学行政管理部门及教学双方反馈教学现状、问题、质量等教学工作信息,并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

高职院校督导的基本内容通常为“三督”,即“督教”(教师教学)、“督学”(学生学习)、“督管”(教学管理)。由于高职院校有专门的学工处,各院系都配备了分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和较强的辅导员队伍,可以较好的履行“督学”职能,因而教学督导可将工作重点放在“督教”和“督管”上,深入考察,发现教学管理中的问题和教师教学中的优缺点,提出改进工作的有效建议,推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激励和引导教师自我成长,最终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职能包括“督”和“导”两个层面,“督”包括检查、监督、评价等职能,是基础职能。“导”包括反馈、指导、建议等职能,是较高层面的职能,也是“督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往往只注重实现检查、监督、评价等基础职能,而不落实反馈、指导、建议等核心职能,并且因为角色定位错位的原因,在“督”的基础职能上也履行得不尽如人意,以致出现上述种种问题与现象,引起矛盾与争议。

通过全面正确履行职能,高职院校的督导可以发挥对教学管理和教师教学的诊断评价作用、反馈督促作用、沟通协调作用、咨询指导作用和推广经验作用。

3 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新机制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体系大致存在三种模式,一是职能处室模式,督导处和其他职能处室平级,作为教学研究评估的机构;二是依附于教务处的模式,督导作为教务处的一项职能;三是校长直接领导模式,作为咨询部门,负责全校的教学督导和参谋。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模式下督导处便于经常化专门化开展工作,但其职能易与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交叉重叠;第二种便于教务处统一安排,但容易出现“以管代评”的弊病;第三种便于独立自主的开展工作,但如果制度不规范,则可能出现自我管理不善的问题。无论运用哪一种模式,都要明确定位、职能和重点。建立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新机制,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督导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完善的科学的规范的督导工作制度。制定教学督导的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聘任考核等系列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出现的问题修订和完善。教学督导要顺利持续开展,必须有制度保障。

2)建立一支专家型督导队伍,专家型督导人员能“督”善“导”,既能充分肯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中的优点和长处,又能敏锐地指出其缺点和不足,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建议,令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督导队伍可以由教育教学专家和优秀的老中青年教师按一定比例构成,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督导队伍中还应有来自企业的专家。因为院级督导一般很难配备所有专业的专家,院系二级督导可分工协作,院级重点“督管”,系级重点“督教”,院系二级督导同时协助学工线做好“督学”工作。

第13篇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的原则、规范在教师中的特殊表现,是教师履行职责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地讲,师德与教师的思想道德、工作态度、业务水平和处事原则连在一起,并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生动地体现出来。一个学校的师德状况如何,不仅反映该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的整体文明程度。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思想观念、品德修养是学生效仿的对象。体育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行示范,是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重要就精神来源。高校体育教师的道德素质的内涵是非常全面的,而不是单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对从业者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求。由于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因此高校应根据人的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和规律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政治素质,这几方面彼此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构建成道德素质的整体。教师的道德素质不仅决定了他的教学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只有时刻强调教师德育教育,才能实现提高高校教师道德素质的理想目标。

二、高校体育教师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责任界限不明,导致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

对全国五所重点高校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对大学教师的评价上,当问到“您的大学有没有老师像对待书本里的数字一样对待大多数学生”时,学生的回答多为“有但很少”和“有一些”之间。当问到“大学有没有您以其为楷模值得效仿的老师”时,除了三年级略有反复以外,学生的评价均与年级呈现负相关,该项目的平均值为3.19。其他项目如“您所在大学有没有对您的学习进步特别感兴趣的老师”和“您的大学有没有您感觉可以自由向其寻求解决个人问题的指导老师”等的评价,学生年级间的差异不显著,但两个项目的平均值都在3以下,表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偏低,同时也表明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相当严重。

二、.教师与评价者身份混淆,导致校园“腐败”。

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特殊性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与同事和学校的关系上。这方面最容易滋长“腐败”的是广泛应用的“同行评价”机制。在一些教研室或课题组存在文人相轻、争名逐利等不良现象。在评职称、加工资时,被评者往往四处活动拉选票,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甚至弄虚作假;评定者也容易出于个人成见和私心,压制自己的竞争者和敌对者。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殊性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中。在教学中,教师既是教授者又是考官,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并不仅表现在最后的考试评分中,而且表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作业评语、人生指导、就业推荐等众多行为中,如果教师不能克服个人偏爱,对别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更何况当今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已经渗透到校园之中。个别教师甚至把等价交换原则运用到教学中去,接受考试不及格学生的贿赂,为学生提分过关。

三、.职业重心偏移,导致部分教师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

目前,在科研先导的口号影响下,学术成果成为教师获名得利的重要途径。在利益驱动下,一些教师不惜放弃或降低教学质量去追求学术成果,这种片面看中学术成果,盲目轻视教育质量的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知识、学术成果与个人财富的逐渐挂钩,教师的这种职业重心偏移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国际通病,前任斯坦福大学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为此感慨:“教学,尽管是我们的职业,却似乎鬼使神差般地从我们的职业话题中消失了。”教师的个人主义思想和一切向“钱”看的倾向在滋生、蔓延,价值观发生倾斜,表现在一些教师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安心教学,对教育、教学工作应付了事,对自己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科研成果的归属、著书、立书的名次排列表现出过于关注和追求,物质利益的膨胀。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官的取向。

四、.高校的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

第14篇

 

在高等院校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可谓是贯穿始终。无论是管理人员涉及的具体职能权限,还是具体的管理制度及理念,抑或是管理人员关于高等院校未来发展的战略,伦理问题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使高等院校拥有一个和谐而稳定的校园秩序,这本身就涉及管理伦理的问题。高等院校需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这必然与高等院校伦理管理问题产生联系。我国高等院校在实施管理时会遵循伦理道德的内涵,以大众化教育为背景,将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为提高和改善管理层面的伦理道德,因此要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环境,从文化、管理、师德素养等层面开展伦理道德教育。

 

一、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体系最早是由西方实践经验演变而来的,从管理的发展脉络来看,最初只是为了完成某些任务,随着管理实践的展开,管理者逐渐开始关注被管理人员的情感,管理也逐渐体现出对人性的认知、关注和理解,管理工作的这一转变将伦理道德的内容注入管理层面。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宗教种族、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高等教育引导人类逐渐向和谐与共生的方向发展,人类要趋向于自由、和平的发展方向,就要借助于教育的手段,来减少人类间相互排斥、不理解等现象。承载着整个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特殊使命,这便是教育意义重大的关键所在,也彰显了伦理道德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领域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教育管理伦理的概念进行过专门的研究。他们认为,将伦理道德的观念融入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这个过程便是教育管理伦理。由此可以看出,伦理道德中的规范及相应的评价标准都会适时体现在具体的教育管理行为中。这就赋予了教育管理伦理深层次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应当注重伦理关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让接受教育的群体形成健全的人格,让被教育对象在日常行为中按照公平、正义、平等、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间的关系,因此伦理关系至关重要。其次,在进行教育管理活动时要注重伦理实现的具体途径。教育的伦理管理观念应当体现在教育政策的具体制定及实施过程中,要将实现伦理化的可能性及实现的途径具体化。最后,在思考和分析教育管理行为时应当结合伦理道德问题,将即将开展的教育管理活动按照既定的伦理化原则予以保障。

 

二、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一)管理层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的管理层主要是学校的高层领导者和一线管理者,如果他们的伦理道德存在缺失,那么在管理高校事务时必然会出现超出权力范围的行为。美国就有教育管理学专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德性是最可贵的品质。当前很多高等院校比较关注自身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却忽略了道德上的权威性,管理者在其中的管理本质和领导过程被很多高等院校所忽略。任何一个组织的管理层都应当具备伦理道德,并且将这种精神植入管理理念中,高等院校也是如此。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伦理道德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但是,在当今高等院校的管理事务中,伦理道德方面的缺失比较常见,并且存在于管理层中。因为一己私利收受贿赂的现象屡禁不止,这是伦理道德缺失的最直接表现。

 

(二)管理体制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随着世俗化的不断发展,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受到影响。但是,高等院校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可以按照自身的特殊制度来规范和控制高等院校学生道德理念的发展。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制定合理的伦理规范,根据学校发展特点和学生特点形成各种规章制度和程序标准,并按照自身的章程形成机构形态是极为重要的。如果管理组织本身存在伦理缺失,那么整个高等院校的价值取向就会发生改变,未来的发展也会陷入危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管理组织通常以行政化为主。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不同,高等院校的管理体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体系。高等院校本身是一个学术机构,其管理体系如果一味强调行政权力,就会违背最初的以学术为中心的规范模式,有碍于伦理规范的发展。

 

(三)具体实践行为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应当具有崇高的道德目标,这是高等院校自身管理发展中的趋向标准,学校的各项发展都应当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但是,在实际的高等院校管理实践中,伦理道德缺失现象却屡见不鲜。例如,有些高等院校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存在行贿受贿的现象,有些高等院校在经费投入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伦理道德的切实履行在高等院校管理实践中是核心的价值标准,也是一所高等院校在管理中的道德底线。在教育管理实践中有效避免伦理道德缺失问题,既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有助于为高等院校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专心科研。良好的教学管理环境是高等院校所不断追求的,也符合人文关怀及伦理道德的相关精神。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行政制度过度化,很多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在高等院校中也存在,难免给高等院校的具体管理实践带来负面影响,有时甚至会导致道德理念的严重扭曲。

 

(四)具体实施制度的伦理道德缺失问题。

 

高等院校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势必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的制度。这些制度在现实中往往是循环使用的,并且在不断的信息反馈中逐步完善。但是,不同的院校在具体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完成的情况不一,有些高等院校的管理层甚至对这些制度的遵循情况随心所欲。这是直接导致管理过程中存在缺失问题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会对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应当始终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的一面作为管理的核心。管理层应当对师生员工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措施,让师生员工不只是把管理制度看作一种约束的工具;管理者应当通过管理制度的适当调整,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如果仅仅采取较为生硬而简单的管理方式,难免会对师生员工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应只从自身出发,而应换位思考,多从被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

 

高等院校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还应当对管理的程序有所了解,要全面衡量所制定的制度在程序中是否合理。要将制度中所涉及的义务和权利具体化、明确化,这些管理条例不应只是理论上的摆设,而应当保证其在具体实施中能够给予实践工作支持。

 

三、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一)加强伦理道德宣传

 

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中,伦理道德建设应当是核心部分。早在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针对教育管理方面的理论就逐渐形成体系,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在教育管理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已经趋于完善。我国关于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理论体系研究开始得比较晚,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的伦理道德研究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专家学者对这些方面的教育理论了解较少,时至今日关于其本质和内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对于教育管理伦理道德方面的知识体系应当大力宣传,让高等院校的管理层及普通师生都能了解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通过法律武器运用一定的赏罚机制来规范具体的行为准则。要使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按照既定的目标发展,建立一个专门的法律法规体系来约束其中的行为是必要的。

 

(三)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责任机制

 

在制度保障面前,要想让伦理道德发挥一定的作用,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同时也应当建立必要的责任划分机制。在高等院校的范围内,如果有高效的监督机制,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将会变得公开透明,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教育管理的健康发展。

 

(四)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

 

很多学者已经发现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行政化,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如果管理工作行政化势必会影响学术方面的发展,并且这一现象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面对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发展的步伐,将行政管理精细化,加强高等院校在学术领域的建设,促进学术与行政协调平衡地发展。因此,要加强高等院校关于章程制度方面的建设工作,将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方向明确化,引导院校在管理伦理道德建设方面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管理层的道德素质

 

要想让高等院校按照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首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只有管理层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以德服人。管理层在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时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按照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方针开展工作。

 

(二)建立有效的反馈监督机制

 

高等院校要想在教育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先在内部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让师生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保证管理层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公平、公正。管理层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应当不断深入师生员工内部,掌握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重视师生对现阶段管理措施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不断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制度,这样才更有助于高等院校管理层开展未来的工作。

 

(三)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规范

 

高等院校所建立的管理制度,实际是为了规范师生的行为。在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不仅要有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更应当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实践行为制定程序化的操作规范,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的权益。因此,在制定相应制度时应当尽可能地科学化、规范化,遵循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时,还要广开言路,广泛吸收师生员工的意见,激励师生员工主动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来,并使之程序化、规范化。

 

(四)确保管理工作合理合法

 

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事务,首先要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各项规章制度都应当符合高等院校的身份和地位,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让师生员工在高等院校这个环境中享有公民应当具有的合法权益。在制定一些行为准则时,还要让广大师生员工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确保管理制度具有合理性。这些管理制度应当使管理层在处理具体的教育管理事务时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切合高等院校自身的发展实际。高等院校要想完善教育管理伦理道德建设,必须建立集合法性与合理性于一身的教育管理制度。不论是学校的最高管理层、一线管理工作者还是普通师生,要想在学校教育管理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都要以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在高等院校中形成高效、规范、科学的校园环境,才能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立高等院校本身就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必须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管理层首先应当考虑师生员工的真实需求,切实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管理层应当学会换位思考,制定有助于师生员工共同发展的制度。在制定相关管理体制时,要充分体现出管理层对师生员工的关怀,让师生员工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以人为本”应当是每一所高等院校在制定管理体制时的指导思想,这既是管理层体现师生员工价值和地位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管理制度,以公平平等的原则对待其他师生员工。

 

一所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会影响整个学校的发展环境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可谓意义重大。当前,高等院校教育管理伦理道德缺失的问题仍旧存在,并且已经影响到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具体效能。因此,要努力创建一个民主、文明、和谐的道德校园。在今后的工作中,高等院校必须继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伦理道德建设。

第1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国际合作办学;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引 言

近年来国际合作办学发展迅速,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也加入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行列。这就要求当前的英语教学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学习语言,离不开文化背景,不了解文化而单纯学习词汇,语法,这种英语学习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水之源,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深入学习和提高。因此,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文化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出大量能够熟练应用英语的职业技术人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国际合作办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法如下:

一、中西方文化对比法

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对比,学生才能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能够从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 通过对比发现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从而形成一种英语学习的文化敏感性。

以笔者教学所用的英国Macmillan出版社的IELTS Foundation这本教材为例,该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年英语后,为强化学生英语学习并为那些要继续出国深造的同学做准备的,因此在教学中更应格外关注文化导入。在第一单元”Studying Abroad”中,讲解时,就可以对比IELTS和 HSK两种考试。IELTS即雅思考试,此项考试是为申请赴英语国家留学、移民的非英语国家学生而设,用来评定考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雅思考试包括四个部分,即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考试时间共2小时45分钟。雅思考试满分为9分。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考试内容有听力,阅读,写作等。通过对比,学生一方面扩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更加有助于他们对雅思考试的认识,而不再感觉这个考试特别高深且神秘。

IELTS Foundation这本教材的第一单元中,还有一处介绍了文化冲击,其中有行为准则的部分,在这里就要用到文化对比法来给学生解释,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英国人通常很准时,在商务和学术领域准时很重要。讲座会议和商务会面要准时参加。但是社交生活就更复杂一些。安排晚上八点见面看电影意味着八点到,但是假如应邀八点到朋友家就餐,那么你就可以八点十分左右到,但是不得晚于八点二十。如果应邀晚八点参加学生晚会,九点半之前到就行。而中国人,习惯早到,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化之间的差别,加深记忆。

二、多媒体融合法

国际合作办学的生源一般都是高考分数比较低,并且学习习惯、方法以及英语基础都比较差的学生,多数同学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文化导入时,要考虑到上课的趣味性以及教法的多样性。在课上使用多媒体,播放影音文件,如电影片段、录音、图片、视频,可以比较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一些英美文化的风土人情。

三、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多动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英语课的文化导入也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的安排实践教学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IELTS Foundation这本教材的第五单元”A career or a job”, 讲完招聘广告的基本格式后,可以组织学生自己编写英文招聘广告,然后进行点评,也可以准备些小礼物奖励优秀的,这样学生就能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同时也带动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课后补充法

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每个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少,单靠课堂教学来进行文化因素导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教师通过合理分配任务,布置作业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课后学习。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学生多数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主动性差,这就需要教师要合理引导。

除此之外,课后还有很多好的教学补充方法。教师可以推荐经典电影或者热播美剧给学生看,如比较符合学生年龄段的尼基塔、吸血鬼日记等。另外,开展口语角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如中西方文化冲突,这些都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结 语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交流,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文化的交际。因此,脱离了文化的英语教学,而只去抠语法、词汇、篇章理解,是势必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强语言应用能力的高职人才的。这也背离了国际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授学生理解语言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历史背景上。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的英语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范玲玲,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3,P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