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多元系统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多元系统理论论文

第1篇

1.引言

“意象”概念的发展源远流长,在中国,“象”首先是作为天地万物可观之象而存在,`《系辞·上》开篇有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1997:76);而后对意象这一概念又进行了发展,分别提出了“得意忘言”和“意以象尽,象以言著”,集中阐述了言、象、意之间的关系。而真正将“象”从哲学、宗教论域引入到文学批评理论当中去的是南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原道》篇中提到:“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1958:1)这里作者已经把自然之象作为文学表现的对象。在西方,“文学意义的“象”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文艺理论所使用的术语‘eilōn’(2005:134)汉语解释为“意象”、“像”。此后柏拉图提出的理念或理式 (idea 或 eidos)和他的弟子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行动之象”进一步论及了文学之“象”这一概念。然而“意象”这一概念真正成为西方美学界一个基本的美学范畴始于二十世纪西方意象主义诗歌的兴起。意象主义的发起人之一的庞德认为:“意象”不是一种图象式的重现,而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1984:202)在这里西方的意象具有心理特征其含义是可变的。由此可见,“意象”的发展源远流长,它具有民族性和历史延续性,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瓦尔登湖》中的意象类别及特征

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创作的《瓦尔登湖》于1854年第一次出版,迄今为止已经出了近一百五十多个版本,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与《圣经》等一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二十五本书”。目前国内对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的研究方兴未艾,但对于《瓦尔登湖》作为本文由收集整理文本在中国的翻译情况的研究还略显不足,只有少数几篇论述文章,如李毅于1984年在《对〈瓦尔登湖〉中译本的几点意见》中分析了徐迟译本的语言层面,指出了徐迟在翻译时所犯的错误;孙胜忠于2004年在《从文化传译看梭罗walden的三个中文译本》中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照,从文化传译的角度指出了三个译本(徐迟、吴明实、王光林)中在神话、典故和出处等方面的疏漏和错误;此外还有几篇硕士论文用现代翻译理论来探讨《瓦尔登湖》在中国译介的。迄今为止,还鲜有对《瓦尔登湖》中意象汉译作系统的论述。本论文尝试以多元系统论为研究方法,以描述翻译学为讨论依据,以《瓦尔登湖》中意象的类别为基点,来探讨徐译《瓦尔登湖》中意象所采取的策略以及采取这一策略背后的动机。

下表所列为《瓦尔登湖》中的意象按其来源所进行的六种分类以及各自所占的数目和百分比:

由上表可知:其中动物类意象所占比重最大为27%;位居其后的分别是其他类意象和自然类意象,分别占22%和19%;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类意象和颜色类意象各占12%和6%,其所占比例虽小,却对理解原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瓦尔登湖》中出现的动物类意象多为可爱型的、正面的。比如画眉(thrush)、云雀(lark)、杜鹃(cuckoo)、小鸭子(duck)和小老鼠(mouse)等等。这主要与作者那平和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关。对于植物类意象,同样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有代表虚假的雏菊(daisy),外表悲伤的柳树(willow),爱情的玫瑰(rose),代表纯洁的百合(lily),代表和平的橄榄(olive)代表痛苦的苦艾(wormwood)代表忠贞的紫罗兰(violet),代表青春的苍松(pitch pine),代表慷慨自由的枣树(date tree)以及代表“长盛不衰”的棕榈叶(palm leaf)等。

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是西方文化发展的两大源头,是西方文明发展过程西方文化所独有的文化瑰宝。希腊罗马神话的一大特点就是神的拟人化和象征性。也就是说,每个神的背后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作为基督教经典的《圣经》同样积淀在西方人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中,同希腊罗马神话一样,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因此,西方人经常借助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来以古喻今,以人喻事,以古事喻理。《瓦尔登湖》中出现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类意象共97例,每一个意象背后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比如有《圣经·旧约出埃及记》以色列在旷野中得到的神赐“天粮”(manna),希腊神话中曾杀死纳米谷中的雄狮,九头兽,亚马逊女王,三个身体的怪牛等的英雄赫拉克勒斯(hercules),文艺女神缪斯(muse),以及罗马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帕尔茜(parcae)等等。希腊罗马神话和《圣经》中出现的意象最大程度上的突显了意象的文化积淀性这一特征。

作为《瓦尔登湖》中比例最小的意象类别颜色类意象,同样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即文化积淀性特征。比如在西方,红色(red)代表热情如火,蓝色(blue)代表忧郁,白色(white)代表纯洁等等。

第2篇

摘要: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以下一些不足:一是忽略译者的主观性,没有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来;二是忽略其他社会因素,诸如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完全没有加以说明;三是对核心概念的标准定义不清,对于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的标准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关键词:多元文学系统;局限性;理论;不足

一、多元文学系统理论简述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以色列学者伊塔玛・埃文・佐哈尔提出了一个概念――多元系统。翻译文学被佐哈尔定义为多元文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并通过其在多元文学系统中的位置来研究翻译文学对主流文化的影响,以便于更加客观有效地了解和发现文学翻译的规律。

佐哈尔认为,存在着三种情况,使得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佐哈尔认为,如果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系统中处于中心位置,这就意味着引领着文学形式库的创新,并会对文学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这时,作品的原创与作品的翻译之间不再有很严格的界限,翻译规范很有可能过于异化,而翻译作品存在着忠实性和充分性相统一的趋势。主流的翻译作品都是由主流的作家翻译的。在这样的文学模式的构建中,翻译这一行为引进了新思想,引进了新的语言和模式以及技巧。

多元系统理论的提出,在翻译研究方面可谓是创新之举。多元系统理论从以往的纯翻译研究扩展到了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传播。从该理论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出,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会随着当时翻译文学在多元文学中的地位而变化,以满足不同的翻译需求。但是,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将是接下来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的一些不足

在多元文学系统理论中,佐哈尔仅仅详细论述了文学或语言多元系统,因此该理论还有需要完善之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多元文学系统理论存在以下几点局限性:一是忽略译者的主观性,没有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来;二是忽略其他社会因素,诸如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完全没有加以说明;三是对核心概念的标准定义不清,对于多元系统论的核心概念的标准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1、忽略译者的主观性

根据多元系统论,在周而复始的系统运作之中,译者的主观性成为系统之外的因素,这是多元系统论的一大缺陷。拟译文本的选择不仅仅是由对多元系统起支配作用的情况决定的,译者的主观性也对文本的选择起直接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译者会尽可能选择与自己风格一致的文本,或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体裁,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译文质量。在这一方面,译者的主体性不容忽视。

此外,多元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翻译策略选择的规则,但实际上,译者不是机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说,多元系统理论一再强调并规定了翻译策略的选择并不符合实际,明显剥夺了译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强调客观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性。

2、忽略其他社会因素

多元系统理论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抽象简化,简单地认为译入语的文学形式库就能决定翻译文本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但实际上,多元系统理论所提供的规则只是一方面,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更是要考虑之前提到的译者本身,以及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

佐哈尔并没有从真正的实际出发来研究文本的产生,而只是将假设的结构模式和概括的理论用在了文本上,并分析其与事实的相符度。但是,多元文学系统中的“元”不能仅仅是某类文学,还应该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进来,并加以详细地说明。而佐哈尔仅仅在其理论中简略提到了以上因素的作用,并没有将其对于多元文学系统的影响一一加以说明。这是多元系统理论的不足所在,也是多元系统理论可以丰富并加以挖掘的地方。

3、没有关键概念的明确标准

在多元系统的概念中,处处可见作者对于多元文学系统理论核心概念的定义,如一级、革新等等。然而我们不由得会产生疑惑,这些一级与二级、强势和弱势、中心与边缘的标准是什么?

以我国民国时期的多元文学系统为例,一部分认为我国的文学系统亟需变革,因此主张直译,如鲁迅等;而另一部分则认为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仅需吸纳西方文化的一些特色,因此主张意译,如梁秋实等。所以说,判断一个文学系统是“强势”还是“弱势”、处于“中心”还是“边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那么,怎样判断一个文学系统是处于“强势”还是“弱势”状态?标准在哪里?佐哈尔在他的理论中并没有给出标准。也就是说,佐哈尔自己也没有对这些核心概念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仅仅通过主观上的分析来进行判断。

三、小结

科学告诉我们每个理论都有局限性。佐哈尔的理论产生土壤在以色列文化,放之四海,必然存在着与实际不甚相符之处。首先,多元系统理论忽视了译者自身的三观取向,没有考虑译者的主体能动性。其次,该理论对于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因素考虑不够深刻,还可以继续完善和挖掘。最后,佐哈尔对于理论内的一些核心概念定义不清,存在着一定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色彩。因此,我们在分析文学活动现象时,要批判地、辩证地来运用该理论。可以看出,多元文学系统还存在着很大的完善空间,只有充分认识到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理论贴合实际,进而完善理论、使多元系统理论具有更大的普适性。(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伊塔玛・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J].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4).

[2]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2003(4).

[3]谢世坚.从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看多元系统理论的局限性[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4).

[4]林萍.贡献与局限:多元系统理论评说[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3(1).

第3篇

【关键词】多元系统理论;文学翻译;文化语境;顺应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283-01

多元系统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被提出,这一理论的提出无疑对整个翻译界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掀起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热潮,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巨大帮助。

一、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相互交错的多种系统(包括社会的各种现象以及人们的生活标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这就是多元系统。其中多种交叉的关系网也不是相等的,有的影响巨大,有的则微弱,但无论影响大小,它们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当一个关系网发生变化时,要结合整体对其进行观察。

二、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文化语境对文学翻译的作用

文化语境指的是在指定的社会或者团体定的规范和习俗,它包括很多方面,如社会的行为规范、道德底线、“三观”认识等,都属于这个范畴。所以,文化语境并不属于语音语境。而我们将多元系统与文化语境联系起来,其实就是想说明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首先,文化语境与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相关的创造,所以文化语境因素影响着译者自身,同样也制约着译者的翻译实践。翻译时,译者要明白原文想要表达的主题,这无疑要经历原语和目的语文化语境的碰撞,对译者自身的文化感知和创造力都有着较高要求,译者不能脱离原文的意思,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语境进行合理的创造,这种创造性体现了语言层面和文化交际层面的二重效应。

其次,文化语境与读者。译者的译文是不变的,但是读者是变化的,多元系统理论有着对动态因素的考察,读者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和不同的文化经历,这都是可变因素,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可变因素,在多元系统理论的结合下促使译者对译文不断更新,为的就是适应读者不同的文化语境,满足读者的需求。

再次,文化语境与文本“复译”。多元系统理论对因素变化的考虑,使得翻译实践要根据特定的文化语境进行[1]。就如之前所说,读者的文化语境在进行更新的同时,对译文的要求也会随之改变。文化语境的更新给复译的译文带来新鲜的血液,让复译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着多样的变化。

三、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文学翻译的文化语境顺应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翻译学的发展可以说十分繁荣,翻译研究有两个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上了交际理论的烙印;二是从重视语言的转换转为更重视文化的转换。[2]这样做也是让翻译成为科学的转换和文化的交际。

现阶段文化的发展是繁荣的,在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今天,文化语境的顺应显得尤为重要,译者不仅要考虑作者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语境,也要结合现在的文化语境更准确地翻译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

如今全球文化相互渗透,译者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根据自己的文化语境来翻译,使得最后的g文都归化了。现在更多的译者尝试用异化的方式来翻译,用这样的方法也是基于他们对外来文化的了解与掌握,但是异化的程度要把控好,要考虑到读者的文化语境顺应,必要时也要采取归化的方式,使二者相互结合。

首先,应尽量传达原作的异域文化特色。翻译是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转换,但是说其是转换也不够恰当,因为翻译的过程还要设计相应的文化内容,这不是在语言的范畴内。语言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异国文学作品中当然也体现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容,所以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有的文化内容,好让读者最大程度地感受到异国文化的影响。

现在有些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归化过于严重,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实在感受不到异国文化的影响,甚至认为是在读本国的文学作品。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本国特色,保持文化的真实性。

其次,翻译研究离不开对各学科的深度认识,多元系统理论把翻译与众多因素相互结合促进,使得翻译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文学翻译必须跟上其文化语境的更新与发展,特别是现阶段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人们的思想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一变化促使文化语境也发生改变,所以对翻译的要求就是不断顺应文化语境。

参考文献:

[1]陈言.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复译”、“转译”之争[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