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文化建筑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2项目概况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3“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4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
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5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6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条湘江将长沙城隔成“西文东市”两番不同的特色。而作为长沙的西大门,岳麓区已发展成科教大区和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区高等院校云集,科研院所遍布,人文历史悠久。
岳麓文化艺术产业园以岳麓区政府为主,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省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共同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岳麓区湖湘文化深厚底蕴和岳麓山大学城教育文化科技资源优势,依托“山、水、洲、城”的自然资源,创新“区校合作”模式,合力打造一个富有湖湘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产业基地。
桔子洲街道位于大学城的中心地段,从溁湾镇到岳麓渔场,形成了以湖南师大、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为代表的大学城产业链。在1.5km2的范围内,有210所画室和近100个音乐、舞蹈、播音、体育等特长培训班。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专业学子有4.5万余人,他们在这里求学,他们在这里消费,他们在这里发展。师大、中南、湖大一带的麓山脚下成为湖南艺术家的一个集中活动区域。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文化产业园的重点项目更是受到社会关注。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约27090m2。项目交通便利,与南面的城市道路阜埠河路通过规划的24m绿化带相连,景观环境优越,离湘江风光带仅百米之遥,有8路公共交通直达市区的各个方向。艺术中心集艺术交流、展示、交易、培训为一体,建成之后对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区域形象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图1、图2)
2“艺术的盒子”——形式与功能的重新诠释
当代社会,设计行业的发展,不管是“功能”还是“形式”,都经历了一种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过程,即功能与形式的脱离。这也是以灵活性对抗复杂性,由形式激发功能的过程。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和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设计过程与艺术创造过程越来越相似。
锦绣潇湘文化艺术中心建筑造型是按功能分区,在用地范围等外部条件限定下的理性分析思考所激发出来的灵感,形成一组具有独特流畅外形的“艺术盒子”的叠加。随着视点的转换达到不一样的效果,其本身就是一项层次丰富的造型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来唤起人们的思想感情上的共鸣,是灵感和热情的激发容器,体现了无拘无束的生活精神。
“艺术盒子”错落地叠加更突出其艺术感与趣味性。叠——人上架人,物上叠物,相环相扣,相行相错,或同或异,妙趣自出。(图3)叠加作为一种最简单的砌筑手段,便捷、实用、稳定,其中均蕴含着奇妙的艺术法则。单纯、韵律、平衡、变化、动感。
同时“艺术盒子”的叠加,突出了独立单元+自由组合的特色。该艺术中心主体功能为艺术家创作室、设计师工作室、工作坊、艺术品展示区、展销及艺术培训区。鉴于艺术活动的相对自由属性,其建筑空间形态的相对多变、灵活、可塑是十分重要的。既要保持整体的自由开放形态,同时又要尽量保证个体的相对独立,提供其个性化活动的可能。所以采取独立单元组合形式,可同时满足与兼顾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选择基本单元以叠合形式构成,我们关注:
⑴基本单元具有相同或相似结构形态。
⑵规律或规律中有变化的组合形式(渐变或变异)
所以,变化与不一的功能其实均可以在制约中进行,或曰在“盒子”中进行,正所谓“规则中有变化、变化中有规则”。所以,绮丽纷繁景象还原后其本原往往是最简单模式组合而已,只是我们熟视无睹罢了。
3技术表现与形象“自由化”
文化建筑的技术表现不应是单纯地为了表现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考虑人的因素,关注人的情感、心理领域,探索高新技术在人类心理领域的认同。多数情况下,新技术主要是在应用在建筑的结构上,但技术的表现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外观、表面、其至建筑的细部,而且这些因素常表现为自发的产物。只有把技术表现的内涵加以扩展,才能实现建筑的人性化和情感化。
形象“自由化”意指建筑形象的非物质化倾向,体现了一种模糊、轻盈、塑性、空无的形象。在高度发达的技术条件下,建筑师的创造力不再受原来的美学法则束缚,建筑几乎已经没有实现不了的形式,不再拘泥于规正、方整的形象,而以更自由的形象出现。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是要打破那种传统的,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一些东西,而且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总之建筑师不再创造那种一望即知的建筑形象,像后现代的美术作品一样,更重要的是表达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倾注的情感因素,而人们更能从中体会朦胧的美感。本项目通过叠加、错位、悬挑等处理手法,既体现了建筑的技术表现,同时外挂采用铝条和玻璃条的随机组合,形成时尚的数码语言,与造型结合构成了一个面向城市的醒目标志,带动周边领域的活力。铝板和玻璃因不同的反射度等物理特性,随着季节气候以及时间的不同,光在建筑上绘制出一幅色彩和图案不断变幻的流动画面,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表情。富有特色的形象给人们带来强烈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图4)
4休闲化、交流空间的增加以及与环境的融合
休闲是文化活动的基础,二者从来就交融在一起。作为当代的文化活动的载体--文化建筑更体现这一特色。在当今社会,博物馆、影剧院、展览馆已成为公众假期休闲的重要场所。这对文化建筑的社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公共场所担负着越来越重的提供大众交流和休闲活动可能性的任务。它从一个文化教育场所变成了一个“具有多重职责的社会中心”。
文化建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人们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文化建筑中的交流空间、共享空间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一些具有历史主义的传统文化建筑的扩建,更主要的也是为了增加原有不敷重荷的公共空间。
现代文化建筑中的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交通空间,正肩负越来越多交流空间的功能,如广场、楼梯、走廊、坡道、台阶等。交流空间的增加还体现在更多非确定空间的出现。建筑内部的楼梯本身除了满通功能外,又是多向度的空间联系体,不只是空间之间的转换与延伸,更是两层空间对话的中介,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以往的走廊多是单一功能性的通过式空间,因此多只是满足了疏散宽度即可,对空间的连系也是越直接越好。现在走廊往往从房间的一侧脱离成为公共空间,甚至成为人们愿意留连的临时展厅和咖啡座。走廊与楼梯一起成为建筑内部的停顿空间,在原来人们看似无法达到之处架起一座空中桥梁,完成空间的跃迁。坡道在建筑内部也大量地被应用,这更多地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并消减建筑人工刻画的痕迹。坡道除了是考虑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外,越来越多地表现了空间渗透和意识诱导的意愿。建筑外部广场设置的大台阶则对人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人们更愿意在这里驻足、休憩,因此往往成为城市或建筑中最具活力的空间。外部台阶具有无可比拟的对城市空间的开放性和亲和力,因此突显了文化建筑的公众意义。同时中庭、餐厅、咖啡厅这些交流空间在文化建筑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本项目在入口空间、楼梯、走廊、交流平台、挑空露台等位置的处理中,尽可能地扩大交流空间,使人们在建筑中的活动本身也成为一种交流体现。(图5)
现代文化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与环境的融合,这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城市的空间环境。文化建筑多以一种文雅的姿态与周围城市建筑、街道广场或公园融为一体。设计过程中往往注重在建筑内部引入城市空间,或构造类似城市肌理的群体结构,以此来延续参观者的空间感受,取得与环境的协调。或者抽取周围环境建筑的共有要素语言如色彩、质地、比例、构件等,进行重新阐释和翻译后形成符号,应用到新建筑中去,以取得视觉上的延续和形式上的相似。建筑的空间布局也多采用分散化的方式,顺应地势分布建筑的各个组成空间,利用连廊、庭院等,联系各部分,并做到内外环境渗透。
5小型化与专业化——社区文化建筑发展趋势
目前,城市的文化建筑多是向综合体发展,其往往包括图书馆、展览馆、剧场、教育场所等,有的更包括了商店、旅馆及娱乐设施。而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趋势则应是小型化与专业化。由于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选择需要,以及日常活动范围的限制,相当多的人更愿意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社区范围内的场所进行交流、探讨,而不选择城市的大型综合文化场所。小型化、专业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是社会对公众交流意识的日益重视及为提升公共环境品质而做出的选择,像小型的社区中心或文化会馆等。比如欧美的社区中心以及日本社区的公民馆,在社区的文化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是一些旅游城市为增加地方特色而设立的一些主题非常鲜明的展览馆等设施,如画廊、手工艺品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等。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筑的发展要进行全面规划,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在建设中应力戒主观随意和盲目性、不讲科学性,而应合理规划、分级发展。对社区文化建筑来说,小型化、专业化的建筑投资较少,建设周期短,内容也更贴近市民生活。所以我们应结合本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来发展合适的文化建筑,二者也必将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高伦.当代文化建筑设计手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1.
[3]章迎庆.当代文化建筑意义的休闲化倾向.华中建筑,2007,10
(一)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工作的依据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各种要素、现状条件和基本特点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综合、科学的预测和设想,通过论证制定规划的方案,经审批后付诸实施。城建档案为城市基本建设提供了有力依据,不仅能缩短规划设计时间,也能大大缩短施工期,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工作的基础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是长期和永久保存的资料,也是城市建设和维护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为城市拆迁、修建、扩建工程各方面的工作提供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合理地利用城建档案,能促进城市建设顺利有序的健康发展。
(三)城建档案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凭证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如今的城市地上高楼林立,铁路、道桥纵横交错;地下给排水、煤气、通讯、人防等工程管线密集如织。要对这些城市基本设施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就必须有完整、准确、系统的城建档案做依据。如在城市突发自然灾害和工程事故中,城建档案资料提供的可靠依据和凭证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城建档案是编研工作的参考文献
城市建设档案的编研资料只有依赖于大量完整、系统、准确的原始城建档案,将相关信息逐一列出登记、汇总,编研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解决征用土地、地界纠纷等方面的问题时,城建档案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也是城建和规划部门重要的参考文献资料。
二、城建档案的特征与特点
(一)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城建档案从归档范围上看,有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形成的资料,如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等内容;有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如施工技术资料、监理资料;有在工程竣工后形成的材料,如各个专项验收资料以及有关的照片、录像等内容。显而易见,城建档案的内容和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且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二)归档周期长,连贯性强
建设工程从立项、规划、决策等先期准备工作经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基本上要经历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每一阶段形成的档案资料,既类别分明,又环环相扣,形成各自独立且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真实、连贯、系统地反映出工程各阶段的建设进程。
(三)涉及部门多,资料来源广
城建档案工作不只是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电力系统、给水排水、通信、环卫等诸多部门,其来源广泛,管理起来难度较大。除了上述城建档案自身具备的特点,作为科技档案的一部分,它还具有动态性、精确性等其他特点。
三、依法科学管理,做好城建档案管理工作
(一)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加强城建档案管理
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研究城市发展历史及发展规律的重要参考依据,是整个社会构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固基石。所以,必须强化法制观念,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各职能部门要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使城建档案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二)抓好组织落实,建立有效档案管理网络
抓好组织落实是所有工作成败的关键。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经常会发生变动,为使档案管理工作的具有组织性、连贯性,应建立一个与工程相对应的完整的档案资料管理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成立综合档案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派驻专人监督指导档案工作。
(三)全程跟踪和严格控制
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发生设计变更、项目增减交替进行等情况,为此,对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积累、变化必须全程跟踪严格控制,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检查,确保变更、修改或补充的工程资料有序、完整,使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滴水不漏。
(四)按阶段有序归档
在工程开工前,就应把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批复、用地规划、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等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在工程施工阶段,注意变更修改、技师事故记录、施工记录等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程竣工后,将完整的竣工图纸、各专项验收报告及上述阶段的档案资料统一立卷、归档。这样收集整理的城建档案就可真实、完整地反映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而有效地为施工服务,也为工程竣工后各个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工作提供了系统可靠的依据。
四、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促进其又好又快的发展
城建档案只有通过利用才能体现其价值,为了开发利用城建档案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利用城建档案资料汇编
城建档案资料汇编是以年度或专业类别为单位,依据城建档案资料内容进行的分类汇编,是现行城市基本建设管理的法规、规范标准的文集,是编制城建档案的联合目录,是揭示全市城建档案馆和各个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档案室全部馆藏的大型检索工具。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只有主动提供汇编,提供利用服务,才能真正发挥城建档案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城建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
(二)主动提供城建档案信息利用服务
现代的档案利用服务,必须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方式转变,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工程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城建档案中存储的设计理念、工艺技术等信息,以供参考。如在拆迁、改建工程中,可将已存档的地质勘察报告资料提供给施工单位,帮助其了解地质情况,这样可以节省重新勘测的费用,保证工程顺利有序地开工。
(三)积极改变城建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城建档案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服务状态,必须向开放型、开拓型服务转变,面向全社会,为方方面面的城市建设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特别是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今天,开展国内、国际间城建档案学术交流活动,是促进城建档案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市场的开放,城建档案作为科技信息的成果和载体,已带有商品的性质并具有商品价值。企事业单位之间可实现有偿的技术转让。这就进一步发挥了城建档案作为科技交流工具和实体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审美表达
文化建筑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独树一帜,尤其是在文化属性表达上,更是将文化建筑的建筑特色与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进行融合,突出对人的审美性、物质性、艺术性、精神性的意蕴表达。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上,不能孤立地审视文化建筑格局,而是要从文化建筑平面设计思维、审美心理,以及对公众的审美传达等方面,来增添文化建筑的平面艺术审美体验。本文就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展开融合论述,并以首都博物馆为例,挖掘与呈现其审美表达方式。
1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
建筑领域中的文化建筑,泛指以文化教育等为功能基础的各类综合性建筑,如博物院、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遗迹、学府等建筑形式。相对于其他建筑,文化建筑除了遵循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之外,更要挖掘建筑的文化功能,特别是在创造特色文化内涵上,需要利用平面艺术设计手法来打造独具文化韵味的建筑美学风格,如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凯旋门、英国的大本钟,以及中国的故宫等。这些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风格,既展现了文化建筑自身的功能特点,又从精神文化上发挥了教育功用。平面艺术设计始于环境要素,而建筑设计源自其结构与功能,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的融合,旨在通过建筑学、艺术学理论,突出文化建筑的美观性与舒适性,以及文化教育功能。作为泛称,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也需要从建筑内部结构、建筑外部环境,以及建筑规划总体有序性上,展现文化建筑艺术设计审美创造,满足人对文化建筑的心理体验与审美鉴赏。
2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内涵
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心理波动的理解与感受。美学认为,美有两种,一种为主观倾向美,另一种为客观倾向美。对于文化建筑的审美表达,就是基于文化建筑的美感,从建筑的直观美学与客观美学价值中作用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学家提出,审美是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种体现,也是对美感的体验活动,多表现为人的知、情、意。建筑平面艺术美学主要是设计师通过平面构图等来营造建筑环境,运用美学要素来吸引受众,让受众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感知建筑环境的美学意蕴。同样,对于文化建筑,设计师要把控当代受众的审美心理共性,改变文化建筑平面设计与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多样化艺术语言来表达审美共性心理,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呈现文化建筑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审美感受。2.1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创造。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基于对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合规性、合目性的统一,从而改造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关系,使其更好地满足人的审美规律需求。美学提出,“‘劳动’是活的,是塑造形象之火。对于‘劳动’本身,并非机械地劳动,而是基于创造性内涵‘活’的劳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规律性。”同样,恩格斯也提出,“人离开动物愈远,他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可见,愈是高级的、复杂的劳动,就愈需要进行周密、细致的艺术设计。所谓建筑平面艺术设计,就是要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以审美创造为目标来满足公众的审美心理。创造也是创新的过程,艺术设计的生命在于创新,平面艺术设计也在创新,如何从独具前瞻性、独创性的审美创造中推陈出新,就需要立足公众的审美诉求,进行创造。意大利前卫设计师李特萨斯在评价查理•依姆斯设计的椅子时提出,“并非只是设计椅子,而是设计一种坐的方式”。由此可见,对于文化建筑而言,平面艺术设计师需要结合受众对文化建筑的审美诉求,从而营造适宜的审美环境,达到审美创造的目标。2.2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欣赏。对于受众而言,其审美欣赏是什么?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有哪些是值得欣赏的?简而言之,对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的审美欣赏,就是从受众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心理上的美的感受。比如对建筑外观的审美愉悦,对建筑空间的审美享受,对建筑结构的和谐体验等。无论是何种审美欣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的审美认知。同样,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中的一些技术缺陷、不足等问题,也将影响其审美欣赏体验。总的来说,无论是平面艺术设计形式上的审美愉悦,还是精神上的审美满足,都会与其内外形式的合理、悦目化设计有直接关系。
3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的审美表达
作为文化建筑,首都博物馆更具典型性。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更加注重审美表达的运用。3.1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文化建筑在建筑结构与格局上,不仅要满足功能服务,更要从体现审美价值上为受众营造独特的感官体验。也就是说,建筑与其文化属性的融合,旨在对受众精神与情感的双重交流,以凸显文化建筑的内涵价值。如何做到服务受众,需要从设计思想上表达真诚,从审美享受上突出人与建筑、环境的统一和谐。首都博物馆内部陈列的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在对其内容进行分类基础上,依照相应的时间、种类来进行有序陈列。一方面,从文物展示中突出文化意义;另一方面,从文物与博物馆平面艺术结构设置上形成内在契合。比如一些地域性文物、特色性文物设置专门的平面空间进行陈列,增强其艺术审美价值。3.2对设计思维的多维化表现。平面艺术设计同样需要讲究设计思维的创新与变化,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建筑在融入审美艺术理念时,与其他建筑环境不同,需要从特殊性艺术符号设计与运用中挖掘和增强平面艺术的内涵,增进受众与文化建筑间的情感融合。当然,平面艺术设计也表现出矛盾性,有时在呈现不一样的艺术情感时可能与受众的认知相悖。当然,从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思维表现来看,多维性变化就是从服务性视角寻找与文化建筑的自身特征相契合。首都博物馆主展厅宽大宏伟,各陈列品依据建筑格局有序排列。在平面设计上,室内文物与室内平面空间环境浑然一体,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也让文物文化与设计师的设计思维形成历史追溯感。比如沙盘、模型、浮雕、书籍等多种文物构成的展览群,融入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受众营造视、听多维感官体验。
总之,文化建筑平面艺术设计,不仅要从形式上借鉴不同的设计风格,还要从根本上构筑受众审美心理与整个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契合点。毫无疑问,文化建筑与平面艺术设计,不仅是满足个体性审美诉求,还是将广大受众的审美共性作为基础性审美特征,从而表达建筑空间平面艺术设计的丰富内涵与审美体验。
作者:王娟 单位:开封大学
(一)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对安庆市区历史文化建筑开展景观式的保护,要在分析认识清现状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和相关配套法规制定保护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具体来讲,景观式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对历史文化建筑本身只能进行微创手术式的返真修复,并増强其对历史文化信息的视觉传播新功能;修复要严格按照原来的形制、结构、材料、工艺进行要“修旧如旧”,为了増加历史文化信息的含量,可以在建筑内部安排相关的历史文化内容展示及其互动体验项目。另一方面,对其存身的周围环境,一是要切实遵守规划、保护法规的要求,严格执法,二是要尽可能地采用艺术化的造型手段,创造新旧之间过渡衔接的视觉面貌和观赏的空间环境。可以选用改变立面造型、色彩呼应、添加形体分割等艺术设计方法,避免采取拆除、降低高度、限制使用性质等措施。
(二)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实践
在安庆,对历史文化建筑本身进行微创手术式的返真修复,并增强其对历史文化信息视觉传播功能的景观式保护实践已经开展。如,坐落于孝肃路和锡麟街交汇处的安庆天主堂,1871年动工,1893年落成。近年来,因主体建筑老旧化严重,曾经屡次修缮,现在看到的是2009年那次大修的成果。?在修缮中从保持建筑主体立面装饰的牌坊、宫廷式护栏、石鼓等形制、造型不变人手,从细节上保证了主体建筑耶稣圣心堂中西合璧的风格不变。仅仅修整了部分斑驳的墙面,小心地劍除了岁月的痕迹,使老建筑仿佛返回了百多年前的原真面貌。在修缮后的神甫楼二楼设立安庆天主教爱国主义展馆,通过图文集中展示建国以来,安庆天主堂爱国主义活动史料,包括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和典型人物的爱国事迹。修缮后的安庆天主堂在更具观赏性的同时,历史文化信息的传播功能也得以实现。大修后的安庆天主堂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愈久弥新的“新景观”。美中不足的是修缮中也对原建筑的历时性和附属建筑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有两处国保单位:国立安徽大学红楼和敬敷书院。1935年3月落成的红楼,两层砖木结构,建筑质量很好,一直使用至今。建筑外观墙不粉化、屋脊不塌,正门柱廊等西式建筑的造型形制、细节均保存完好。红楼的使用功能也一直没有大的变化,因而,内部结构也基本没变。因此,对红楼的景观式保护的具体工作,体现在对红楼周围环境的设计营造上。具体措施是在红楼的周边进行绿化并栽种香樟树。目的是要为红楼营造一个可以遮蔽周围现代景物的独立空间环境。经过多年的不断营造,今天可以看到,在红楼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广植的香樟树,已经形成了老红楼与校园新建筑之间的成片樟林间隔。簇拥影映着红楼的樟树林,为历史文化建筑与新建筑形成的现代环境提供了两者之间的清晰分界和过渡景物,并在多个观赏角度上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空间背景。红楼作为景观的效果被衬托突显。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暮春移建于现址的敬敷书院,1933年大修过一次现在看到的模样是2002年重建的。拆除时对进深、檐高、梁架、门窗等等进行了拍照、测量、放样。这些工作保证了重建后整体建筑的原真效果。但门楼由于没有历史资料对照,现在的样式有猜想的成分;外墙的粉饰、卵石的铺地,有些画蛇添足。为了解决书院与北面教学楼的视觉冲突,重建时保留了书院内外的古树,借用古树和书院外高耸的杉树,成功地遮蔽了周围的现代景象,塑造出亦幻亦真的历史场景。新的敬敷书院内部设立了安庆师范学院百年校史馆,展示着学院教书育人百年薪火相传的历史。重生的敬敷书院焕发出崭新的旧貌,增添了传播历史文化的新功能。如今,在安庆师范学院菱湖校区里,新旧建筑相映成趣。师生和游人徜徉其间可以享受到移步换景、时空切换的视觉乐趣;可以感受到学校百年育人、薪火不息的光和热。
二、安庆城区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式保护的意义
祈福心理在我国体现的十分特别,人们往往具备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的心理。以此心理,在设计上可以采用象形或谐音的方式来呈现。鹤文化中有鹤鸣之士一说,以鹤喻品德高尚洁身自好的贤洁之士,以鹤的优美姿态为造型表达对翩翩君子的赞美;而“鹤”谐音可同“和”,通过对和的理解可造型成外观为圆弧状,以鹤与和结合突破了取材的单调性和造型的单一性,使饰品呈多造型的表达。
2精神的升华
道家与儒家理论自来是互融互补的,道家也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特别重视呼吸吐纳。如今设计师以其为设计理念运用在设计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共存的微妙关系,更是传达出保护生态的良好呼吁。在黄鹤楼内部装饰中,有诸多展现古人个人修养和儒雅气度的诗画及楹联,这不仅是黄鹤楼由古至今积淀的诗词文化,也是对道教文化的一种延续。当人们在登黄鹤楼的同时去感受楹联诗文所透露的哲理时,会产生一种超脱大自然的心境,呼吸于宇宙、俯仰于乾坤。这种心境在设计中可以由深入刻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的方式来表现,以追求人精神层次为最终目的。
3关于黄鹤楼建筑艺术的饰品设计思路
3.1造型元素的提取
饰品最终都是通过造型来向人们传递信息。为了突出黄鹤楼建筑上的特征,在对其建筑元素提取上应做到取其形,延其态,叙其意并传其神。黄鹤楼富有动感美的飞檐翼角极具视觉冲击力,在设计中往往不能直接运用如此具象的外形,否则既不能表现出饰品小巧精致的特性。造型时应该简化图形,抓住飞檐上翘的动态美,使用简约线条式来表现既能显现其特征又能迎合现代人审美;其次要把握造型的形态,以饱满均衡的整体效果表现饰品的形态美和艺术感。
3.2材质的选择
饰品作为一种装饰品常与人体直接接触,选择合适的制作材料成为关键。黄鹤楼在建造风格上趋向于古代建筑,透露给人们是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感。针对黄鹤楼建筑的特征,可采取复古型材质与现代型材质。复古型材质如陶瓷、漆,以陶瓷和漆作为主材料创作了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象,以这些材料的艺术气息与建筑特色相结合来增强饰品的艺术背景。现代型材质则是用贵金属与各类宝石的结合以及对旧材料的新运用,如将木料与金属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既延续了古黄鹤楼的木构造特点又符合了现代混凝土式仿木构造的建造特色。不仅能增加饰品除了贵重以外的层次,更使饰品与黄鹤楼平民化、开放化的社会形象相符合。
3.3色彩的应用
色彩如同乐谱一样属于无形的语言,它刺激着人们的感官,传递着情感。而民族也具有独特的色彩代表性,不同的颜色会传达出其民族的风俗文化及审美情调。但饰品只有小小的那方天地不能尽善尽美,此时色彩的出现便丰富了其空间局限性引发的创作思路。黄鹤楼建筑的整体颜色基调以红墙黄瓦为主,室内则以绿色天花吊顶,整体装饰以褐色为主。在设计时,要跳开颜色的限定,根据材料来适当调整,因为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色彩的不同甚至是质感相差。应该把握整体色调,运用冷暖色的对比、互补色的应用等方式,遵循色彩和谐美的法则表现其建筑特点,用色彩与质感表现黄鹤楼浓厚的历史感,传达鲜明的古典韵味。
3.4纹样的变化
在造型元素中,纹样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国传统纹样中,有菱形纹、卷草纹、莲花纹等线刻纹样,排列有序、纹样鲜明富有特色。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慢慢沉积,以其独特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底蕴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特色。在黄鹤楼建筑中体现的纹样有龙纹、鹤纹、花草等,通过对这些纹样进行抽象简化、分拆重组等手法将其运用到饰品的主体材质或主要表现区域,让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体现出饰品所表达的设计灵感,起到装饰性的效果。
3.5手法的表现
形式美手法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都有相应的体现与表达。黄鹤楼在道教文化的影响下以道教“八卦”的布局采取新的形制来建:屋顶采用清朝时期的攒尖顶,四面突起一座“歇山顶”式牌坊,五顶并立,大气独特,形成了正八面的特点。根据黄鹤楼的建造楼型,可以归纳出建造所运用的手法是对称均衡,产生的则是气势浩大的视觉效果。而层层造型优美的飞檐则以均齐渐近的方式出檐深远,以静制动,犹如黄鹤展翅。在饰品的设计上也可借鉴对称造型或构图均衡的方式,或采用画面对比统一的原则,在统一下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和谐,继而形成饰品独特的形式美。
4结语
1.1住宅建筑建设理念和原则
小区建筑设计要以绿色住宅理念依据,即坚持绿色即自然、环保、节能与建筑即现代化的生产想结合,有效的降低现代建筑建设时的消耗和污染,提高环保、节能的概念。因此,小区在进行建设设计工作时一定要考虑考绿色与自然,要结合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监理一个整体性的概念,让人们居住在一个舒适、绿色而健康的环境中。另外,在进行设计时,可以考虑利用建筑周边的特点,利用其地热、风能、水能等等自然的力量,减少自然能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已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让人们居住舒适、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1.2住宅建筑的外观造型
住宅建筑的外观造型就相当于一份名片,而一份质量好的名片无疑可以增加人们的好感,而住宅建筑的外观造型就是这样一个识别性标志。外观造型协调、和谐的住宅建筑更能够得到居民的青睐。一般的小区住宅建筑都具有统一的建筑风格,而且小区内部以简洁、和谐、幽雅为主,而且在处理细节上以简单明了为主,但是这不意味着整体的乏味单一,进行局部设计时需要适当的变化,让小区造型外观上显现出变化与与统一的和和谐。另外,在进行住宅建筑的安排时要将建筑高低错开,合理安排,这样利于光线照射和空间协调。小区的建设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能体现自己的个性。
1.3住宅建筑的色调
从节能减排方面考虑,建筑物的颜色可以起到蓄热和反射作用,如深色利于吸收太阳辐射,储存热量,而浅色则不利于吸收热辐射,储存热量,但是能够更好的反射热量。从颜色对人们心情影响来看,不同的色调能够对人们的心情和视觉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因此,建筑物在进行色调选择时,一定要根据当地环境和居民要求来进行设计。
2、住宅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2.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周边自然环境,将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相结合起来,要将社区环境设计的更加贴近自然,可以增添一些喷泉、水池、以及绿化等。而且还可以仿造公园和园林建筑,在路边设立一些长椅,并添种一些绿色植物。另外,要有适合居民大规模活动的地方,建筑设计时要考虑这方面因素,要设计一片较为开阔平旷的空地,供居民日常的室外活动。
2.2实用的室外空间环境设计
小区室外环境的实际就是人为改变原有环境,创造一些具有特定使用功能的室外建筑,而这些建筑的设计必须以居民需求和自然环境为根本依据。在进行各种建筑小品、绿化、喷泉、水池、花草坪等建筑设计时,都必须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并且合理分布这些建筑小品,使其在空间分布上更具有过渡性和整体性。
2.3层次分明的室外空间及完整的空间序列设计
传统式的小区住宅建筑设计都是采用行列式的空间布局方式,这种布局方式具有利于采光和通风的优势,而且具有对称美感。但是,这种布局方式大大降低了小区建筑的空间丰富感。而建筑群的布局方式直接影响着小区建筑室外环境空间层次的划分,所以,有必要打破传统的布局方式,将多种布局方式相结合,从而增强空间层次感和居民的归属感。
3、住宅建筑单体
完整和谐的整体格局与精心设计的建筑细节在充分体现居住建筑走向理性的同时,又注重了对人性的全面关怀设计中始终以“人居”为基准点,追求居住的舒适度与品味,同时又赋于社区以独特风格,从而营造出具备丰富内涵的“都市化生活标准,人文化现代居住”的新型社区。例如:高层户型设计为两梯三户和两梯四户,根据业主要求套型面积设计在70m2至160m2之间,共七种户型。高层层高设计为2.9m,底层架空,沿街商业网点一层为4.2m,二层为3.6m。户型特点:设计强调自然采光通风,降低能耗;细化功能分区;公共服务空间核心化;按照“动静分区,功能合理,空间紧凑,洁污分离”的原则。客厅主卧面宽根据户型面积和空间舒适度确定,但最小户型不小于3.6m,最大户型不大于4.5m。其他次卧与书房最小面宽不小于3.0m。每套户型均考虑设置设备阳台。每套户型南北通透,最大化的享受阳光,通过大阳台的合理布局,提升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交融。设计时窗采用转角中空玻璃窗,结合沿河风景线和小区内景观广设计场将风景引入室内,住宅楼各单元底层入口门厅宽敞明亮,设置信报箱。电梯过道布局紧凑,明亮通风,管道井布置合理、外形美观。建筑立面设计采用现代风格,通过点式与板式的有机组合,建筑形体上的变化,使得每个面,每个角度都有不一样的效果。材料采用温馨隽永的浅米色调,通过表面的凹凸营造丰富的光影效果。基座材料采用深咖啡色抛光花岗岩石面材,凸现整体大气的立面效果,显得尊贵典雅。在立面造型风格上采用简洁、明快、精细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在明朗中不失亲切,水平垂直的线条,局部大面积明净的玻璃窗以及疏密有致的节律。
4、商业配套设计
现代的住宅小区不仅是满足居民居住生活的要求,更要有一系列的商业配套设计,例如对应配套的文化休闲区、商业购买区等等,将都市生活的日常缩影集结到小区住宅建筑中,将小区住宅建筑提升到现代化和都市化的水平。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发快速,生活内容也越发丰富,一个单一的住宅小区建筑明显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在小区内进行相对应的商业配套设计,将具名的生活方式引领到更现代和健康的轨道上去。
5、结语
论文摘要: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不承认建筑的艺术性,而过分夸大它的功能性,实质上是掩盖了它的完整性。然而,承认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仍然没有度盖建筑性质的全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更深层的属性,即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落铸民族或地城性格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建筑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中对民族和地域的凝聚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因素,如哲学和政治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艺术和建筑等。而文明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文化范畴中有关建筑领域所体现和表达的民族或地域的特征。
2建筑文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1)建筑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等范畴,反过来,它也巩固、强化或削弱了这些价值观。
建筑不仅可以体现各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人们所欣赏的形式美特征,更可以说明一种文化观念。举西方的教堂为例:中世纪欧洲教堂内部幽深阴暗,人们在那里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实现与天国交际;巴西利亚的国家大教堂阳光透过侧窗投人大堂,在上空,悬挂着天使的雕像,象征天使降临人间;洛杉矶的玻璃教堂,全用玻璃筑建,表达天国与人间已经没有界限,天堂就在人间。
建筑的艺术美有它的规律可循,例如,黄金比例(近似3:5)总认为是最完美的比例分割。许多历史上出现过的建筑风格,尽管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但仍以一种艺术力量感动着我们。然而,人们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例如“玻璃盒子”在20世纪中期大受欢迎,它符合了当时许多企业家要显示自己高效益的经营形象;在60--70年代它成为“俗套”,被企业家批评朝笑为“皮鞋盒子”,近年来它又以节能生态的面貌出现,试图体现信息时代“非物质性”和虚拟空间的存在而产生美感。说明“美”是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的。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然而,它并不只是消极地反映时代,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从希腊的神庙可以想象它们当年如何起到巩固城邦制度的;从罗马的角斗场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又如何与一个帝国的消亡相关联。
(2)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丘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了人。”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改造其周围的环境。然而,一旦建成,它就反过来制约着人。例如: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家庭“儿世同堂”理想的产物,它反过来肯定和强化那种“忠孝”的伦理思想。洛杉矶那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正是那种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典范。
(3)建筑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际对话的重要渠道。
和其他语言一样,掌握建立在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建筑语言(词汇、句法、修辞、诗意、比喻、隐喻、语境(文脉)、深层结构等概念)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阅读加深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整体化的了解。如阿拉伯的拱券、印度的奢堵波、中国的曲线屋顶、法国的芒萨屋顶等都产生于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并且和口语、文字一起构成了本民族或地域的独特的表述和交互手段。在美国建筑师d里布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中,他运用解构主义作了一个折线形的平面。他的理论是:既然犹太人本来是混居在柏林各地,与其他德国人成为一个整体,而希特勒偏要“解构地”把他们挑出来予以消灭,那么,现在兴造的犹太人博物馆,也就如实用解构手法来表现这一段极端反理性的历史。
(4)建筑的营造方式和职业特点,构成了社会运行中的一种有特殊规律的经营文化,也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社会的人际关系。
建筑业是社会的重要支撑经济,它涉及多个社会职业和科学学科,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封建社会中的师徒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合同制以及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分工合作制等,都构成了一种隶属于社会运行方式的经营文化和人际关系。
在古希腊,人们把“建筑”称为architecture,也就是“最高’(arch-)的“技术”(tec-)意思。现在我们都还能知道希腊古老建筑遗迹的设计师的名字,而在世界上有最秀美建筑的中国,它们的设计者或营造师,除了个别的鲁班、喻皓之外,就像《红楼梦》中写到大观园的营造时,说到“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之野者,一一筹划起造”一样,被埋没在荒野之中。自今,我国的建筑师还没有充分地被社会和公众所理解。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建筑师使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的、人造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设计师。社会应当更关怀建筑师的创造性劳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3结语
以上四个方面: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系统和运作关系,是我们领会建筑文化,理解城市形态和性格的主要内容。
论文摘要: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不承认建筑的艺术性,而过分夸大它的功能性,实质上是掩盖了它的完整性。然而,承认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仍然没有度盖建筑性质的全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更深层的属性,即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落铸民族或地城性格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建筑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中对民族和地域的凝聚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因素,如哲学和政治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艺术和建筑等。而文明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文化范畴中有关建筑领域所体现和表达的民族或地域的特征。
2建筑文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1)建筑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等范畴,反过来,它也巩固、强化或削弱了这些价值观。
建筑不仅可以体现各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人们所欣赏的形式美特征,更可以说明一种文化观念。举西方的教堂为例:中世纪欧洲教堂内部幽深阴暗,人们在那里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实现与天国交际;巴西利亚的国家大教堂阳光透过侧窗投人大堂,在上空,悬挂着天使的雕像,象征天使降临人间;洛杉矶的玻璃教堂,全用玻璃筑建,表达天国与人间已经没有界限,天堂就在人间。
建筑的艺术美有它的规律可循,例如,黄金比例(近似3:5)总认为是最完美的比例分割。许多历史上出现过的建筑风格,尽管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但仍以一种艺术力量感动着我们。然而,人们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例如“玻璃盒子”在20世纪中期大受欢迎,它符合了当时许多企业家要显示自己高效益的经营形象;在60--70年代它成为“俗套”,被企业家批评朝笑为“皮鞋盒子”,近年来它又以节能生态的面貌出现,试图体现信息时代“非物质性”和虚拟空间的存在而产生美感。说明“美”是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的。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然而,它并不只是消极地反映时代,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从希腊的神庙可以想象它们当年如何起到巩固城邦制度的;从罗马的角斗场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又如何与一个帝国的消亡相关联。
(2)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丘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了人。”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改造其周围的环境。然而,一旦建成,它就反过来制约着人。例如: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家庭“儿世同堂”理想的产物,它反过来肯定和强化那种“忠孝”的伦理思想。洛杉矶那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正是那种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典范。
(3)建筑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际对话的重要渠道。
和其他语言一样,掌握建立在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建筑语言(词汇、句法、修辞、诗意、比喻、隐喻、语境(文脉)、深层结构等概念)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阅读加深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整体化的了解。如阿拉伯的拱券、印度的奢堵波、中国的曲线屋顶、法国的芒萨屋顶等都产生于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并且和口语、文字一起构成了本民族或地域的独特的表述和交互手段。在美国建筑师D里布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中,他运用解构主义作了一个折线形的平面。他的理论是:既然犹太人本来是混居在柏林各地,与其他德国人成为一个整体,而希特勒偏要“解构地”把他们挑出来予以消灭,那么,现在兴造的犹太人博物馆,也就如实用解构手法来表现这一段极端反理性的历史。 转贴于 (4)建筑的营造方式和职业特点,构成了社会运行中的一种有特殊规律的经营文化,也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社会的人际关系。
建筑业是社会的重要支撑经济,它涉及多个社会职业和科学学科,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封建社会中的师徒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合同制以及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分工合作制等,都构成了一种隶属于社会运行方式的经营文化和人际关系。
在古希腊,人们把“建筑”称为architecture,也就是“最高’(arch-)的“技术”(tec-)意思。现在我们都还能知道希腊古老建筑遗迹的设计师的名字,而在世界上有最秀美建筑的中国,它们的设计者或营造师,除了个别的鲁班、喻皓之外,就像《红楼梦》中写到大观园的营造时,说到“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之野者,一一筹划起造”一样,被埋没在荒野之中。自今,我国的建筑师还没有充分地被社会和公众所理解。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建筑师使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的、人造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设计师。社会应当更关怀建筑师的创造性劳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3结语
以上四个方面: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系统和运作关系,是我们领会建筑文化,理解城市形态和性格的主要内容。
宫殿在我国古代最能够体现统治者的身份地位和政治级别,主要作为居住地的它在文化区域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故宫建筑代表中国建筑文化的最高发展水平。朱元璋在营建宫殿之前,曾专门派人到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因而北京故宫与历代故宫建筑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通过研究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可以得知,北京故宫在宫殿门的设计上以及宫城的选址上都体现了一种中央观念,北京故宫空间布置方式多为纵横扩展。从正阳门开始依次向内深入,达到午门。建筑组合距离长达1.5公里均采用纵向扩展方式。其中坤宁宫、乾清宫处于内廷的核心,东西六所采用众星捧月形式分布在两宫周围,布局形式采用横向扩展方式。北京故宫在色彩上体现出了一种古朴美,从而体现出了一种内敛的汉文化特色。沈阳故宫地处关东平原,由努尔哈赤修建,东院用来处理政务、接待宾客和主持祭祀活动。佛阿拉宫的最主要建筑是尊号台,又称金銮殿。其整体布局并不存在明显的封建等级标准,大部分为硬山房屋或者是悬山屋面,由此可知,汉蒙文化对满族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沈阳故宫由于受到元代建筑的影响,在其装饰上大都选用彩色琉璃,看上去显得光彩夺目。不同的地域生活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构文化,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在原型建筑设计上的不同和其原始精神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二、清代宫殿建筑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融合
清代统治者将都城由沈阳迁入北京,从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搬迁到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首先就要学会如何适应新环境并适应汉文化。满族居民建筑设计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将建筑物设在高台之上,其中沈阳故宫的台上五宫都采用了这种布局方式。而等到迁都北京之后,乾清宫和坤宁宫的修筑就实现了从高台到平地的过渡,从而体现了其生活方式与汉文化相适应的过程。最有代表性的是东北大院转而变成了四合院,东北大院是满族的原始部落,院落内部适合放马停车。而北京四合院具有相对封闭的特点。此外,炕是关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北京故宫中仍然存有炕,但是其使用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满族属于游牧民族,其传统的民居形式为黑色屋面,直窗棂。而明代北京故宫严格按照封建等级礼制要求进行修建,不仅突出了对称性,并且还具有强烈的身份地位象征意义,对建筑的内外装饰都体现出了一种等级观念。在满族文化理念中,传统的习俗是以西为尊,然而北京故宫的修筑却以右为大。满族文化对中原文化也进行了充分渗透,具体表现在北京故宫的修建上。带有宗教色彩的建筑,或多或少体现着宗教元素,进一步增加了北京故宫宗教气息,这方面和满族民族多种宗教有着密切联系。满族入主中原带动了满汉文化的相互流动,促使两种文化的联系性不断加强,最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生成了一种新型的文化状态。
三、清代宫殿建筑的文化变异与文化遗失
作为基建行业,宏远公司建筑、安装施工点多、面广、战线长,各种技术工种多,队伍流动作业频繁,人员组织结构复杂,给安全技术培训带来一定难度。公司相关部门针对经常变化的职工队伍主体,创新安全技能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而安全文化建设就为此提供了载体和办法。公司强制对新上岗工人进行日常安全知识和本工种安全知识的培训并进行量化考核。不定期开展员工自救互救常识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员工现场自救互救知识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项目部负责人、施工员、技术员、专职安全管理员等项目作业人员开展安全知识水平、业务管理能力和安全教育培训,还对预拌混凝土、塔吊司机、高空作业、井下机电安装等特殊工种人员进行分类安全培训。特别是针对同煤新苑项目工程集中施工点塔吊众多,公司专门制订了塔吊安全操作规程发放给操作司机,安检部门还制作了安全操作幻灯片,在施工间隙利用午饭后的一个小时组织塔吊司机进行现场塔吊操作学习。要求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实施公司、项目、班组三级安全教育,使每个员工都能熟知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法规、标准、工地的安全制度、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做到心中有数、安全生产,使安全培训从课堂走向了施工现场。同时,职能管理部门加强对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的检查和指导,确保安全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实现安全教育全员、全过程、全覆盖,激发“人”在安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杜绝强制性的灌输学习,公司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到施工现场,针对不安全隐患排除,建筑安全操作知识等进行学习指导,启发员工学习安全技能,使安全技能培训学习成为员工自觉自愿的行动,提高了学习效果。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开展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强化活动,切实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对关键和重点岗位,工长、技术员向工人手把手现场技术交底,确保工人完全掌握操作要领和安全环节。
(二)宣传贯彻安全文化建设,抓细节、强化责任,注重培养员工安全行为习惯养成。
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规则,是长期形成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为企业和社会奉献的责任。确保安全生产,除靠行政命令、制度约束、责任追究等硬性管理外,更需要广大员工认同并应用安全核心价值观、安全责任、安全信条、安全自律、安全心理等这些软性指标,只有软硬指标相辅相成、同步提高,方能推动企业的安全生产。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全员安全习惯的培养包含安全理念的入脑入心渗透,安全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安全行为遵照“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履行。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细节,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节,让每一名员工从心理产生安全意识并转换成自觉的安全习惯,知道什么应该做的,应该怎么去做,这正是安全生产中的关键所在。安全文化氛围如细雨润无声地影响着每个人,它的创建既包括硬件设施(如安全文化长廊、牌板等)建设,又包括安全文化的软环境建设。公司注重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在各施工作业单位导入安全标识、安全色、安全形象标识等将安全行为准则符号化、视觉化、标准化,形象地传达企业的安全理念和标准,激发了员工的安全动力。在施工现场进场口,按照统一要求设置具有安全内容的五牌一图,在施工区域醒目位置将安全核心理念等制作成标语、牌板广为宣传,并根据施工要求在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和危险区域及主要通道口精心设计制作统一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志,把安全宣传教育宣贯到实处,有效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利用内部刊物开设专栏刊登安全故事、漫画、案例等下发给各单位,从了解员工最真实的安全需求入手,提炼出诚信、责任、道德等相关内容的安全理念在员工中进行普及,并将之体现在日常行为中,搭建“人人想安全”的工作平台,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激发员工“我要安全”的本能意识,精心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对于工作岗位中的每个人来说就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引入人性化管理思想,引导员工把安全责任、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靠自身的一种规范约束力,用强烈的安全思想支配安全行为,进而达到规范操作之目的。通过班前会、安全事故警示录、安全演讲、安全论文撰写、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理念宣传等形式,让职工在活动中领悟安全之理,强化员工“安全重于一切”的思想理念,使员工进一步对安全理念有了形象的认识。另外,通过树立正面或反面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幸福、安全与家庭的关系,进而做到按章作业,正规操作和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通过在班组中悬挂员工全家福,用浓浓亲情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强化全员责任意识,责任是安全工作中最重要的元素,从而营造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氛围,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员工对安全的认知,并将之贯穿到日常工作和行为中,达到了安全宣传教育的目的,形成更加良好的安全氛围,有利于强化安全生产,提高安全水平。
民族数学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还在于它对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现实作用和价值。我国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各种空间几何图形、平面几何图形,即相似形、全等形、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平移、旋转、反射等,结合少数民族数学文化与民族学生实际开展因材施教,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开发本土教材,具有现实意义。事实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农牧区学校教育的内容要与之紧密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保证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梳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诸多方面所涉及的几何元素,可以看到其文化中蕴藏着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几何(数学)学习的“直观、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民族数学文化资源。这些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本土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2研究方法
2.1哈萨克族传统建筑几何元素资料的调查与整理
从几何的视角对哈萨克族传统建筑结构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野外调查、访谈、文献检索等方式搜集与其传统建筑结构几何元素相关的资料。野外调查主要针对现存的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拍摄了一些宝贵的建筑实物图片。研究者在多年中,先后赴伊犁、阿勒泰、塔城等地对哈萨克族传统建筑进行了调查与整理。访谈对象包括:哈萨克族建造人员、哈萨克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人;收集他们保存的珍贵历史图片、文字资料;记录他们对历史建筑的口头叙述。文献检索自1991年至今已出版的各种版本的民族文献资料,特别将哈萨克族毡房结构的研究经验和方法[5-6]结合在一起进行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哈萨克民族建筑几何元素资料集。
2.2根据中小学数学教材几何部分内容从哈萨克民族建筑几何元素资料集中选取适合的内容
通过中小学数学教材几何部分的结构内容分析与研究,根据哈萨克民族建筑几何元素资料集,选取相关内容用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几何教学,以求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相应教学模式,并在实践的教学中检验、改进。
3哈萨克族传统建筑中的空间图形
3.1传统建筑与对应的空间图形
3.1.1毡房建筑立体图哈萨克族毡房模型都分别与三维空间中的立体图对应,如图1所示。其中图1(a)是哈萨克族传统大毡房(克谊孜宇——Kiyizuy),由不同的4个立体图(从下往上分别为圆柱、球带、圆台、球冠)组成,参见图2;图1(b)是中毡房(霍斯——Hos),由不同的两个立体图(圆台、球冠)组成;图1(c)是小毡房(乌兰海——Uranhay),而图1(d)是临时毡房——人字型小窝棚(依塔尔哈——Iytarha),他们分别与圆锥、三棱柱对应。图1(a)是哈萨克族传统大毡房,它的框架(骨架)从下往上栅栏、撑杆(撑椽)、穹庐(顶圈架)三部分组成,图1(b)是中毡房,它的框架从下往上撑杆、穹庐两部分组成,而图1(c)是小毡房,它的框架由若干个撑杆组成,这些不同哈萨克族毡房的地面投影均为圆(圆盘形或若干个同心圆)。图1(d)是临时毡房,它的框架两张或四张栅栏组成,其地面投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该内容在高中数学2(必修,人教版2008年10月)第一章第1节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教学中;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二十四章第3节24.3多边形和圆的教学中;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教学中和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2003年6月)第二章,极限的教学中都可以参考。哈萨克族大、中、小毡房的地面投影都是圆形(圆盘形),而临时毡房图1(d)的地面投影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大毡房的组装(搭建)比较复杂,围墙由四张或六张木栅栏组成(多用六张木栅栏),其空间形状为圆柱,六张木栅栏即为圆柱的侧面。在图2(a)中阴影部分的左棱为轴,在三维空间中旋转360°后构成的曲面顺序称为(从下往上)圆柱、球带、圆台、球冠。其中球带是球面在两个平行截面之间的部分;球冠是球面被一个平面截得的一部分。从旋转体的角度去看,大毡房也是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oz轴为对称轴的一种旋转体,叫做“哈萨克毡房形旋转体”。该内容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3年12月)第三章第1节3.1.1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07年5月)第二十四章第1节24.1.1圆的教学和第4节24.4.2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教学中;高中数学2(必修,人教版2008年10月)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的教学中都可以参考。3.1.2木房建筑立体图图3(a)~(c)是哈萨克族传统木房(屋顶似“人”形的木房),这些木房的下半部分是长方体或正方体,上半部分是三棱柱,这些木房的地面投影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图3(c)是保留了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其由长方体、交叉的三棱柱等几何体组成。该内容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目录4认识图形(一)和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人教版2013年11月)目录1认识图形(二)的教学中都可参考。3.1.3土房建筑立体图图4(a)是伊山赛提清真寺,它由三部分组成,即长方体、圆柱体和上面的球冠,其地面投影为长方形,长方形里面包含圆形。图4(b)是1773年在伊宁市建成的拜吐拉清真寺,它是四层建筑,最上一层是正六棱柱,它的地面投影为长方形,长方形内包含正方形、正方形内包含正六边形,本寺亭由12根柱子支撑,其空间形状为长方体、正四棱柱和正六棱柱的组合;在第二、三层中的四根柱子即为四棱柱的侧棱;在第四层中的六根柱子即为正六棱柱的侧棱。图4(c)是伊宁县其巴尔吐别克清真寺,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即下半部分是长方体、上半部分是楔形,它的地面投影为长方形,长方形内包含两个等腰三角形和两个等腰梯形,其空间形状为长方体和楔形的组合体。它是保留了哈萨克族传统建筑风格的现代建筑。该内容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下B,人教版2001年10月第2版)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的教学中可参考。
3.2传统建筑中的“点”、“线”、“面”
在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几何图形都由“点”、“线”、“面”组成,同样传统建筑中也是如此。比如,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毡房”中的木栅栏(围墙)是由“点”、“线”(曲线)组成,圆屋顶是由直线和曲线(撑杆)组成,而穹庐(天窗)是由圆、弧(拱弧)组成;哈萨克族传统木房建筑和土房建筑也由“点”、“线”、“面”形成。如,在建筑中每两个棱或三个棱的交叉处表示一个“点”(或者三个平面的公共交点)、每两面的交叉处表示“直线”。墙面或平面的构成:三个点、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的两条直线、一点和一条直线都构成一个平面。该内容在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03年12月)第三章第1节3.1.2点、线、面、体的教学中可参考。
3.3传统建筑中的“曲面”
3.3.1传统毡房中的曲面在图1(a)中哈萨克族大毡房的大小是根据木栅栏(房墙)的多少来定,大毡房整套木栅栏的多为偶数,奇数少见。一般的大毡房多用4~6张(块)木栅栏。每张栅栏宽约2.5~3.5m,高约1.5~1.7m;如果人口多,经济条件好,可使用8~10张栅栏,这种大毡房高大而宽敞,被称为宫殿(窝尔达——Orda)。在历史上也有过12~18张栅栏的大毡房,这种大毡房称为白宫殿、洁白的毡房(阿克窝尔达——Ahorda);“根据资料,历史上也用过庞大的30张栅栏的大毡房”[8],这种大毡房称之为金宫殿(阿勒腾窝尔达——Altenorda)。当木栅栏中每一个网格面积无穷小时,该栅栏表示曲面。大毡房的高度随其大小变化,常用大毡房的高度一般在4~5m,占地面积20~30m2,四周是圆柱形的木栅栏(围墙),顶部由圆屋顶和弓形两个曲面组成。常用哈萨克族大毡房的内壁一般4~12段交叉的活动木栅栏(可列格——Kerege)做围墙;毡房的圆屋顶由撑杆(乌俄克——Weh)和顶圈架(强俄拉克——Xangerah)构成,其中房顶是顶圈架(天窗);撑杆上段直,下段60~70cm处弯曲,木栅上拴接数十至百十根撑杆(撑杆多少,视毡房大小而定),一般为60~180根,再将撑杆的另一端插入木制顶圈架的各孔中。哈萨克族大毡房的传统房架从上至下由顶圈架、木撑杆、木栅栏和门(哈语称耶斯克——Esik)等四部分组成,顶圈架位于哈萨克族大、中毡房顶中央。搭建方法:把撑杆的一端插入顶圈架的孔中,其数量与栅栏上端交叉处的叉口数量相等,然后用羊毛绳捆绑,与顶圈架构成一个整体。具有6张木栅栏的哈萨克族传统大毡房盖料一共有7张,即这种房架的外壁盖以4张毡壁(图尔勒克——Twerleh),圆屋顶部盖以2张包毡(吾孜克——Uzik),房顶部盖以1张顶毡(屯勒克——Tunglik)。这样构成一个大毡房的整体曲面。该内容在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Ⅱ,人教版2003年6月)第二章极限的教学中可参考。3.3.2传统建筑美学依据哈萨克牧民现居住毡房,经过测量,它的直径=5m,高度=3.1m,毡房高度与直径比例约为0.62,其比值是510.6182,保留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为0.618。此比例被称为黄金分割,这个比值称为黄金分割比(中外比)。因为10.618510.6180.6182,所以黄金分割数是无理数,哈萨克族大毡房构建比例符合黄金分割比,因此看起来显得非常美观庄严。3.4空间中的对称空间轴对称:因为哈萨克族传统建筑的主体形状有圆柱、圆锥、三棱柱、长方体、正方体,所以它们无论属于哪一类建筑都是空间轴对称的。如果将建筑地面投影中心假设为三维空间坐标系oxyz的原点,那么oz轴为空间对称轴。该内容在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十三章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可参考。
4哈萨克族传统建筑的对称轴截面图
4.1平面上的对称
4.1.1毡房建筑的对称轴截面图和其他平面图从图2可知,哈萨克族大、中、小毡房在三维空间坐标系oxyz中是轴对称房屋。图5(a)是哈萨克族大毡房模型,以oz为对称轴的截面示意图,它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相等,其中包括两个等面积的矩形、三个曲边梯形、一个等腰梯形、等面积的两个直角梯形和弓形等图形,它说明哈萨克族大毡房是空间轴对称房屋。图5(b)是大毡房两扇木门平面示意图,它也是轴对称。图5(c)为哈萨克族大毡房几何模型对称轴截面(平面)示意图,它包括长方形(矩形)、曲边梯形、等腰梯形、弓形等几何图形。当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相截毡房模型时,出现无限多个不同圆或相似圆。图5(d)是哈萨克族大毡房的木栅栏,在图中伸展木栅栏的格子(网眼)类似于平面上的菱形或平行四边形。该内容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2011年6月新疆)目录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中;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十三章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都可参考。4.1.2土房建筑的对称轴截面图图4是哈萨克族土房建筑,系轴对称房屋。图6是哈萨克族土房建筑以oz为对称轴截面示意图,其左、右部分相等,说明哈萨克族土房建筑是空间轴对称房屋。图6(a)包括长方形、弓形或半圆形、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图6(b)包括长方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图6(c)包括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当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相截该建筑模型时,出现无限多个不同长方形、正方形、圆、半圆、正六边形等平面几何图形。该内容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目录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十三章轴对称的教学中都可参考。4.1.3中心对称哈萨克族传统建筑中的门、窗、地面投影、墙面的平面,当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相截于该建筑模型时得到的平面图都是中心对称图。该内容在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14年6月)第二十三章,23.2中心对称的教学中可参考。
4.2几何变换
平面图形的构造方式也有初等几何的相似变换。初等几何的全等变换,包括轴反射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平移变换又有共点平移、共线平移、等距离平移。图5(a)和图6(a)~(c)中的几何图形的构成方式是初等几何全等变换中的轴反射变换。图5(b)中的几何图形的构成方式是初等几何变换中的平移变换;而图5(d)是大毡房木栅栏示意图,它是由菱形共点平移或共线平移或等距离平移等变换得到的。其他木房和土房传统建筑对称轴截面图的构成方式是类似的,在这些平面图形中,图形的轴反射、旋转、平移等变换构成了哈萨克族传统建筑形状的整体美与对称美。
5结束语
文化资本一词最早可追溯到Baumol、Bowen(1966)《行为艺术:经济学困境》一书的出版问世。该书虽没有明确界定文化资本的基本含义,但却论证了行为艺术等文化产品也像普通商品一样具有经济价值,并将给传统实体经济学研究带来新的挑战。法国学者布迪厄(1990)是文化资本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首次从社会学角度对文化资本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指出所谓的文化资本是指基于文化交易的一种社会关系,是可赋予人们权力和地位象征的累积文化知识;文化资本通常具有三种形态:一是个人内嵌式的文化资本,即包含在个人之中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素养、等;二是实物附着式的文化资本,如书画艺术作品、建筑造型艺术等能够以物理形态作为资本交易;三是组织制度化式的文化资本,如各类学历学位证书、从业执照等。继布迪厄之后,澳大利亚学者思罗斯比(1998)则从经济学视角进一步论述了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功能,他认为所谓的文化资本是基于文化表现出来的有形或无形财富的积累,可称之为有形文化资本和无形文化资本。有形文化资本为物质文化遗产和有文化价值的文化产品,包括建筑、遗址、油画、雕塑、工艺品等;而无形文化资本包括民众的思想意识、实践信念和传统价值等。这两种形态的文化资本均可以通过消费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如旅游、广告,激发艺术家、建筑师和音乐家的创造灵感等方式,获得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实现文化资本的增值。从上述关于文化资本的含义不难看出,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瑰宝的徽派建筑也一定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资本。
首先,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来看,它兼具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一是有形文化资本,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主体,包含了以徽州建筑本体为单元的文化资本,如古民居、牌坊、祠堂等古建筑,也包含了所有以徽派建筑符号为元素的其他建筑实体,如园林景观、工艺品、艺术创意作品等;二是无形文化资本,包含附着在建筑本体上的文化价值,这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核心,是通过建筑形式表达出的民众共同认知的文化价值,如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教化功能等。其次,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分类来看,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不可移动实体型文化资本,主要是徽派建筑实体以及与徽派建筑实体相关联的徽州自然风光、地形风貌,这些都是徽派建筑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类不可移动实体型的文化资本可以用来旅游开发;二是可移动产品型文化资本,主要是根据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再创造出来的,能够像普通商品可以移动带有显著徽派建筑符号特征的文化艺术产品,包括图书、影视作品、摄影绘画等;三是意识形态型文化资本,是指那些依附在实体的徽州建筑文化资本之上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历史传说等能够带来精神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本。最后,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本质特征来看,一是复杂多样性。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充满了生机盎然、形态各异的诸如审美价值、精神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象征价值等文化价值,这庞大的文化价值子系统,使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具有结构复杂多层的特点。二是边际效应递增性。
经济学著名的戈森规律认为边际效用递减。然而,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并不是简单的生产和积累,而是大量的信息符号,它能够通过文化符号的创意使用不断生产出新的需求;同时还因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无形资本具有累积生长的能力,能够自我更新,培育发展出新的符号与财富价值体系,因而它不像一般资本通常会边际效用递减,而是呈现独特的边际效应递增性。三是溢出效应强大性。文化资本的溢出效应是指一个群体如拥有相同的道德观念、传统价值等文化资本时,会产生文化认识的趋同,这种文化的趋同会带来更广泛的带动和模仿效应,从而获得外部的收益。由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中的文化价值所包含的道德观念、风水观念、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涵盖在建筑形式中的道德伦理诉求,这些均能产生强大的约束力、效仿力、凝聚力和传承繁衍力,从而获得不可估量的外部收益,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综上所述,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是指附着在徽派建筑之中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各种形式资本(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徽派建筑的文化资本结构分为有形和无形两大部分,其中有形部分对应的是徽派建筑的不可移动实体型和可移动产品型的文化资本,无形部分则对应的是徽派建筑意识形态型的文化资本。因此,无论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表现形态,还是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构成要素及本质特征来看,徽派建筑文化资本除了具有一般资本的共性之外,还具有文化资本的特殊属性。
二、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构成要素
符号化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进化的结晶,是社会文化资本发展完善的根基。正如卡西尔(1944)所指出:符号化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社会文化的发展依赖于人类的符号化行为。索绪尔(1916)最早从语言符号的结构中提出了“符号化”理念,并指出任何符号化系统都是由“能指”和“所指”元素组成的:“能指”元素是指符号的形式,表现为可感性,而“所指”元素是符号传递的意义,表现为抽象和不可感性。皮尔斯(1873)则结合建筑文化符号的特点将建筑文化符号分为“图像”、“指示”和“象征”等三类符号,其中,图像符号是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图像相似性的符号;指示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符号;而象征符号是能指与所指之间约定俗成的联系符号。据此,我们可以分析出经过漫长历史演变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及其构成要素。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是其文化资本的有形部分,是由徽派建筑的本体构成的。诸如粉墙黛瓦、祠堂、牌坊、马头墙、水井等已成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标志性的能指元素符号,如表1所示。所指元素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无形部分,是附着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之中反映先民生活理想和愿景的符号要素(如表2所示),也是“器以载道”的典型代表,并通过谐音、联想、约定俗成的隐喻等,表达了先民们祈盼富足美满的意愿。综合表1和表2可勾勒出由各种能指和意指元素所构成的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系统结构,具体如图2所示。
三、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
符号消费理论是鲍德里亚具有颠覆传统经济学意义的理论,他在其著作《物体系》(1968)中指出符号消费是指消费对象由物的使用价值转向了物的符号价值,而符号价值其实就是物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李恩来(2014)则认为这些符号价值不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目的,而是通过消费物品中所包含的隐喻、象征和延伸的意义,满足人更高层次的欲望,比如旅游的目的已超越了仅仅欣赏风景名胜的功能,而是达到快乐、休闲的欲望。因此,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内涵丰富多彩的“能指”和“所指”元素所构成的符号化结构系统,不仅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精神欲望的需求,还可以通过多种符号化消费的途径产生巨大的文化资本价值功能。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挖掘开发的实践表明,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主要通过如下三大途径实现的:一是旅游消费。通过游客游览徽派建筑的历史遗址,使游客获得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实体形态的直接消费体验,从而构成了对徽州建筑文化资本的消费,整个旅游体验过程其实就是对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符号化消费过程,这种体验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符号意义。二是博物馆消费。如安徽省博物馆举办的由水口园林、牌坊、祠堂、建筑构件与装饰艺术等单元构成的“徽州古建筑陈列”,以及黄山市的“徽州三雕”博物馆、明清古民居建筑博物馆、徽商博物馆等。这些以展示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能指元素符号为基调的博物馆正不断地吸引游客参观消费,使徽派建筑文化资本得到传承和积累,极大地提高了徽派建筑文化软实力的经济价值。三是艺术设计消费。徽派建筑符号系统浓郁的地域风格使之成为独树一帜的民俗元素。众多设计师将徽派建筑符号的能指元素糅进园林景观、休闲度假村的设计当中,并成为显著的文化地标,如歙县新徽园、屯溪老街、黄山云谷山庄、合肥的三河镇等,而马怡西则运用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将“四水归明堂,归水亦弘扬”的思想融入人民大会堂安徽厅的室内设计中,喻意良性循环,凝聚力与外向力的辩证统一,充分展示了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艺术符号。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其旨趣不在经济现象的量化,也无法在消费行为与其他因素间找出数字表示的函数关系,只能做主观的判断,以满足某种消费欲望的过程。因此,人们对徽派建筑中的无形文化资本所代表的意义进行消费,是以满足或表达对生活的某种祈盼和理解,其实质就是徽派建筑文化资本所指元素的符号化消费。例如,大量的个体企业、门面商店、家庭装修等,采用徽派建筑装饰中的蝙蝠、荷花图、葡萄松鼠图等所指元素符号,以祈盼财源滚滚,祥和美好的生活愿景。又如以徽派建筑文化资本为背景的影视、音乐、图书等文化产品(如纪录片《走进西递》、电视剧《红顶商人》等)都是将徽派建筑文化资本的所指元素的符号系统融入作品之中,从而满足民众的精神消费需求。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建筑的“传统四有”与“现代四缺”
传统建筑的教育状况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营造和教育上的比较,可概括归纳为“传统四有”与“现代四缺”。“传统四有”,指在既往形成的传统建筑营造教育中有明确的建造体系,如多种结构类型;有清晰的空间体系,如空间的等级序列;有相应的营造技艺,如各种建造材料的加工技艺;有脉络的师承方式,如依托于方言分区上的传播关系。“现代四缺”,指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缺少中国传统建筑的教育内容,如与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少且处于体系中的附属地位;缺少资源转化,如有关传统建筑的典籍丰富,但缺乏向专题教学资源的转化;缺少营造技艺的延续,如各地传统建筑存留类型和技艺众多,但缺乏延续的方式;缺乏营造实操的引领,如在现行建筑学教学中缺乏具有传统建筑实操能力的教师、缺乏开展实践教学的基地。一句话概括,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建造体系、缺教育体系。
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概略
当代建筑学教育体系概略主要分为:布扎、包豪斯和建构3个体系。布扎体系为巴黎美术学院的建筑学教学体系,在建筑学教育上侧重将前人已有的建造形态转换成要素,再转化为形式组织规则,进而通过艺术构图进行设计。布扎体系的教育核心在于建筑实体艺术形式的创造,在形式上的创新能力成为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包豪斯体系随现代建筑运动而起,成为现代建筑学教育体系的主体,在教育上侧重从功能行为、空间类型的角度出发,以人的行为方式设计空间建造逻辑。包豪斯体系的教育核心在于空间上组织的创造,在空间组织形式上仍然呈现出艺术创作的取向。建构体系在建筑学教育上关注于建筑空间的构造逻辑,侧重空间与材料、构造之间的对应组织,如空间的骨骼和外表皮形态呈现,建构体系的教育主轴为空间建造语汇的培养。以上3个建筑学教育体系建构均源自西方,暂且不论体系之间的优劣,三者均很好地将空间的建造现象转化成了适于传授的专业课程,并形成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之间的配置。国内高校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由西方引入,早期主要为布扎体系,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主体为包豪斯体系,由于深受布扎体系中艺术精英思想的影响,在现代建筑学教学中呈现出较为强烈的艺术创作倾向。如在设计课程教学中追求空间造型、形态构图的独特与变化,审美悟性的启发教学多于规则理性和营造逻辑的传授教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于艺术创作而非工程建造。此外,由于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为西方引入,在教学内容的主体架构中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营造必然是缺位的。
面向历史建筑保护的教育课程与专业
国内外针对历史建筑保护开设课程与专业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如1962年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与罗马大学合作开设建筑保护课程,哥伦比亚大学在1964年开设研究生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国内的高校也先后开设了与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专业,如东南大学开设了建筑遗产保护专业、同济大学与北京建筑大学开设了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香港大学开设了建筑文物保护专业。国内外多所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开设了与历史建筑相关的教育课程,比较下来,研究生阶段开设的课程普遍比本科阶段多。在大学教育中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有多年了,但从专业教学的规律上比较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很明显是无法培养的,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尤其是本科阶段应该提倡专业规则教学和专业素质教学,为日后形成创新能力做储备。具体到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由于该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复杂,多包含对历史建筑的认知、传统建筑结构与构造的认知、对建筑设计的理解和历史文化等人文知识的储备,只有经历了相对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后,才能成为具有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能力的人才。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托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更新建筑学教育体系,在本科阶段将素质培养到何种程度,研究生阶段培养到哪种层次,就成为了建筑学教育在体系建构中需要关注的焦点。
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的中国传统建筑课程
在现行建筑学教育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与中国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如中国建筑史、古建测绘等课程,但在教学深度上普遍都停留在专业认知层面,而非专业建造层面。中国建筑史包括中国城市建设史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偏向于断代认知,孤立地讲授如唐代、宋代、明代或是清代建筑史内容,列举各朝代的建筑风格。从中国传统建筑系统的角度看,这仅仅是认知层面的教学内容,缺少脉络延续层面的内容。古建筑测绘课程更是单纯的对象认知,教学过程中只是训练了学生对具体某个传统建筑外观尺寸的了解,而非掌握构造尺寸的由来,对于隐藏在构件内部的构造尺寸更是不得而知。传统民居专题课程在教学中属于科普认知范畴,教学内容展现出丰富的地区与民族传统建筑类型与样式,但基本不涉及各种类型在建造上的规律。
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问题
对国内高校在历史建筑保护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问题,粗略列举以下4点:第一,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应该如何搭建?既然是一个独立开设的专业,就会有相应的且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而这部分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第二,工科类院校设置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如何依托建筑学教育的基础?高校开设此类专业基本上是“2+2”或“3+1”模式,即前两三年与建筑设计课程设置相同,后一两年有所区分。暂且不论学期长短,历史建筑保护专业嫁接在建筑设计课程体系之上,嫁接到何种程度就涉及到专业课程建设的问题。第三,如何改变传统建筑知识的方志式讲授方式?涉及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专业课程,在讲授中通常描述一个地区和另外一个地区的类型不同、一个元素与另外一个元素的区别,偏向于方志式描述性讲授。讲“异”的同时忽略了“同”的普遍性原理讲授。第四,保护设计、保护实操在教学中如何形成主次配置?在主干设计课程上与传统建筑知识、实操如何衔接,即用何种载体去讲授“同”、用何种载体去训练保护设计的类型、用何种方式去传授实操技艺,专业教学课程的主次结构配置亟待研究。作为资源的传统建筑中国地理版图广阔、气候环境多样、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由此形成了传统建筑在空间实体类型和地区文化类型上的丰富资源。由于自然环境的类型多样,在建筑的营造中应对环境要求、获取建造材料、加工技艺多元化,加之民族文化、等人文要素诸多方面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呈现出各个地区和民族独特的类型。传统建筑多样化的空间实体类型,具有转化成为教育资源的潜力。如在地区空间分布上,建筑类型以及营造中的形变等体现出建造智慧和建造逻辑;在建造材料上,对木结构、夯土、石筑等材料加工技艺体现出建造的技术逻辑;在民族信仰上,传统建筑在空间实体上反映出文化共同体的状态;在方言文化圈上,传统建筑的形态样式可以体现出建造传播的脉络等。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传统建筑的这些方面不可能全部原封不动地继承下来,但将其转化成专业教学资源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即在历史建筑保护实践方面,对历史建筑修缮、保留构件如何衔接、修缮材料选择、砖墙和瓦片等修缮方式具有实操价值;在传统建筑文化方面,对未来的传承发展和文化标准的建立具有基础支撑价值。
传统建筑的教育转化
面向传承与发展的传统建筑教育体系
面对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延续需求、未来的发展与自强趋势,在教育体系建构上有5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实现转化:一是从类型缺位向体系建设转化。我国的建筑学教育体系由西方引进,在这其中中国传统建筑是缺位的。在教育体系中仅仅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类型提炼出来作为辅助教学载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中国传统建筑从空间到文化融入教学课程体系当中,进而构建其中国本土建筑的教育体系。二是从对象资源向教育载体转化。如前所述,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作为实体对象资源非常丰富,但缺乏将其转化成教育载体。只有实现了对象资源向教育载体的转化,才能将传统建筑营造背后所蕴含的智慧、技艺以及文化等传授下去。三是从图典书籍向专业教材转化。关于传统建筑的图典书籍众多,有《营造法则》、《工部则例》、《营造法原》等,如同字典不是教材一样,有关传统建筑的法则、案例、图典也不是教材。要构建传统建筑的教育体系,就需要将这些丰富的图典书籍转换化为可传授的专题教材。四是从方志讲授向规律掌握转化。对传统建筑的方志式讲授是描述性的,该部分内容是专业教学的基础,是面向过去的,要构建面向未来发展的传统建筑教育体系,应更多地侧重对于差异性现象背后的专业规律的掌握。五是从兴趣培养到能力建构转化。中国传统建筑在思维环境中普遍被认为是“老建筑”、“旧建筑”和“破建筑”,本土建筑文化在现行的建筑学教育体系中缺位,导致在传统建筑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匮乏。也有少量从事于传统建筑保护和设计的人才出现,但多是由于个体的兴趣使然。对于专业教育层面而言,人才培养仅仅寄托在兴趣培育上是远远不够的,更多地应该通过教育体系的建构而落实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
实操能力培养的教育基地建设
今天来讲可以说是一种全面的环境认识。而对于理发的定向、定时,有关于空间、时间的计算内容,无论其对错,以我们今天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理论体系而言,很难去深入的理解。其中原因之一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断层,另一个原因是古代的经验推到并不能被今天的科学实验所证实。所以简单的定性,可能会让人们对于一些传统文化带来误解,但如果我们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推动科学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外来的“和尚”也许会念经
既然我们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来理解风水学,不妨以外来的“和尚”的认识来理解,用更加现代、简洁的解释更通俗易懂一些。英国传教士伊特尔《风水、古代中国神圣的景观科学》中写道:“在我看来,风水无论如何是自然科学的另一种名称。”伊特尔对古代风水元素中的“理”、“数”、“气”、“形”,归纳为“自然法则”、“自然数值比”、“自然气息”、“自然外形”。通过四个角度解释了风水所依据自然的基本面貌。同时,伊特尔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了风水发展中的遗憾:“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不再通过实践分析来解剖自然,或者真正科学性的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地位”。简单的来说就是初级的、淳朴的认识没能以实验来推导,而是以一种经验的逻辑来无限的推广,是一种没有发展成熟的古老学科。日本学者郭中端在《风水:中国的环境设计》中指出,在中国的农业文明中,人们的生活、耕作、收获与天地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这种天、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局限于克服自然界的影响,进行再创造,而是逐渐的产生了对天地万物的信仰和向自然学习的一种生活态度。如果抛开风水理论,就很难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真正奥妙所在。关于风水,我们除了想古人学习有用的东西之外,在风水诞生之初的一种向自然学习的态度,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一个地道的中国通。他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谈到:“中国人不仅根据天象来占卜,也相土或风水来卜地。风水产生的深远影响,已比占星术更为近代学者所注意。风水与占卜不同,从罗盘发明,可以认识风水的重要性。在许多方面,风水对于中国人民是有益的,如它提出种植树木和竹木以防风,强调流水近于房屋的价值。虽然在其他方面十分迷信,但它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遍中国农田、居室、乡村之美,不可胜收,都可藉此以说明。”李约瑟谈到了风水对于科技的贡献“当欧洲人甚至连指向性都还没有听说过时,中国人就已在为磁偏角的起因而操心了”,肯定了风水的确在很多方面对于人类史有益的,也清醒的认识到它存在说不清的迷信,并且出人意料的从美学的角度来衡量的风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讲,同样是封建社会,欧洲的中世纪城市,逐步自然发展到了一种有机的城市尺度,场所的感觉适宜人的心理及尺度,但是这是一种自然的发展结果,并未有过实际系统的研究,而在中国在探究居住环境领域却形成了一套相当实用的理论,同时这种理论与儒家、道家思想的结合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美学,比如我国的古建筑群的布局,古典园林,都有着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牧尾良海对风水的定义:“当人们在构筑都城、住宅、坟墓等建筑物时,对构成所择地点环境的大地自然的形式、方位,流泉的有无以及它的形态,地表下的精气(龙脉)的优劣吉凶,整个局面的阴阳调和程度等,进行观察判断,寻求各种条件尽可能优良的佳境胜地,包括上述种种理论和方法的思想的体系,即是风水思想。”牧尾良海的这一定义,把握住了整个风水的思想。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