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

儿童道德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儿童道德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儿童道德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心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自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

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超级秘书网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心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第3篇

    然而细细分析,首先我们会发现,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国家形象,即要求我们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二是社会氛围,即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三是公民素养,即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在这三个维度中,“国家形象”“社会氛围”是需要政策制度、强制手段去维护的,而“公民素养”却多以教育来实现。其次我们还会发现“公民素养”的八个字,代表着四种诉求“:爱国”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是国家凝聚力的一个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行为;“敬业”是一种职业操守,一种尽心尽职的体现;“诚信”是公民与人相处的根本,是公民品行的外显,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友善”则是倡导朋友之间要亲近和睦。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梳理中,我们就可提炼出当下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基本内容中“,诚信、友善”则成为核心。

    二、在价值观与教育网的整合中,搭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框架

    当下,关于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主要存在于学校,而针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则多以“说教”的方式。此时,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整体框架,需要一个长效路径。

第4篇

幼儿的心本就如水晶版纯洁,这就使得他们更加容易的接受各种外来事物。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们应该为幼儿们创造出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幼儿的自我个性。在绘画时幼儿往往能够表现出成人所达不到的大胆与活力,他们经常能够画出成人所想不到的各种图像,如汽车出现房子的顶上,小人的手比自己的身体还要长,天上的太阳是绿色的。面对幼儿这些奇思妙想,教师不应该简单的用“对”或“错”来进行评价,而是应该尽量的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绘画创作环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幼儿们的思想插上翅膀在想象的蓝天下自由的翱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固有的天分,鼓励他们多动脑,大胆的表现,绘画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来。对于幼儿来说,除了与自己的亲人在一起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大多都是和教师在一起,所以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热情而耐心的听众,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联想各种问题提出问题以激发幼儿连续不断的思考,想象和表达热情例如在教幼儿画太阳的时候,向小朋友提问:“你们看到的阳光都有些什么颜色呢?”小朋友们会积极踊跃的回答这个问题。“你们在夏天的时候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在冬天的时候又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还可以接着提问:“太阳的脸一直都是圆圆的吗?”小朋友们就会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在画中对太阳进行装饰:圆脸、长脸、方脸、大花脸、长头发、短头发、卷头发、白眉毛、白胡子、带墨镜等。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为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打下基础。所以在绘画活动中应该多注意引导幼儿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

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新奇、灵活的教学用具可以更加有效的刺激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问与答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大胆想象。例如在教幼儿画房子的时候,先为幼儿提高一片绿草地,提问幼儿草地上可能都有什么。幼儿们有的回答有大树,有的回答有人,有的回答有效动物,有的回答有人等等。然后往草地上放一个三角形,再来说一说会是什么,然后在把方形放上去,这时很多小朋友都会马上喊道:“是房子,是房子……”。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让幼儿明确了绘画的步骤,还给幼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在来拓展幼儿的想象思维,例如启发幼儿:“你们都想住到什么样的房子里面呢?”这时孩子们会积极的进行回答,“想住在苹果房子里”、“想住在蛋糕做的房子里面”、“想住在树房子里面”、“想住到月亮上面去”……最后让孩子们把自己想住的房子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来。

第5篇

统计图统计图(statisticalgraph)采用各种实物形象来绘制的,表明研究对象在数量上的变化和对比,如柱状图、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其特点是形象具体、简明生动、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比如,在以《物体的沉浮》为主题的科学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木珠、三角板、杯子、铁片、回形针、积木、勺子、碗和玩具等材料,进行沉与浮的实验,了解哪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哪些物体是沉入水底的,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记录方式为有一个沉或者浮于水面的物体就在相应的部分画上用以表示该物体的符号。幼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标识所选物品的沉浮情况,从上图得出结论:一些物体是浮在水面上的;一些是沉到水底的。为什么有的物体能够浮在水面而有的能够沉入水底呢?这就为幼儿发现问题、认识规律提供了思路,使幼儿有兴趣进行进一步探究,找出问题答案。教师继续引导:能不能想办法使铁片也浮在水面上呢?通过教师的启发,幼儿把铁片放入塑料大口杯,使铁片不能沉入水底。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很多原本沉入水底的物体,通过外力作用可以浮在水面上。统计图提供的信息,看上去清晰具体、一目了然。操作过程也便于教师进行指导和引导,适合于初学统计的中班儿童。同时,这种方法允许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对操作结果进行表达,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统计表统计表(Statisticaltable)是由纵横交叉线条所绘制的表格来表现统计资料的形式,是比统计图更为抽象和复杂的统计方式。统计表的作用是:①用数量说明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②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变化规律显著地表示出来;③用数量把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别显著地表示出来。通过对比,便于人们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例如,有的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用点名统计的形式帮助孩子们学习统计。阳光幼儿园大一班点名册星期一:请你用A签到。星期二:请你用B签到。星期三:请你用C签到。星期四:请你用D签到。星期五:请你用E签到。本周的全勤宝宝是:幼儿乙、幼儿丙阳光幼儿园大一班点名册第二周星期一:请你用a签到。星期二:请你用b签到。星期三:请你用c签到。星期四:请你用d签到。星期五:请你用e签到。本周的全勤宝宝是上表(第一周)中横向总计为该幼儿一周到园的总天数,纵向总计为一天到园幼儿的总人数,所有横向总计之和等于纵向总计之和。在此项活动中,既可以训练幼儿的书写能力,又可以引导幼儿对一周乃至一个月的班级出勤情况进行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星期一大一班总共到园3名幼儿,幼儿丁没有来园原因是幼儿丁生病了;星期二总共到4名,星期三……;第一周的全勤宝宝是幼儿乙和幼儿丙,他们各来了5天,幼儿丁缺勤最多;本月的全勤宝宝是XXX,缺勤最多的是XXX,原因是……,解决方法是……。第二周则是第一周的变化延伸,在幼儿熟悉了这种统计方式的运用之后,可以采用多种记录方式进行书写和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通过此类统计活动,幼儿在练习书写的同时,使他们学会了通过简单的统计方法去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儿童会用、善用统计表的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统计方法较为抽象,适合于有一定统计经验的大班儿童使用。

幼儿园统计教学活动设计举例

活动名称:量量我的身高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用各种物品进行测量,知道不同物品测量会有不同的结果。2.喜欢用不同物品进行测量,并能用统计方式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3.逐步学会应用统计表这种统计方法。活动准备:身高统计表(大:一张;小:若干)、柱状统计图、铅笔、幼儿自己收集的各种物品(如跳绳、盒子、木棒、积木等)若干、黑板、粉笔活动过程:1.教师用了解自己身高的方法引出主题。“小朋友用什么来量自己的身高?”“老师想知道自己有多高,可没有尺子,怎么办?”引导幼儿想办法:可以用跳绳、胳膊等物体进行测量。教师请幼儿来帮忙,分别用跳绳等不同物品测量自己的身高,提出问题:“用了这么多工具测量,怎样才能记住哪个工具量了几次?到底哪个比较准确?”引出统计的方法,在黑板上用统计表记录下来,并把统计表中的内容和用法讲解给幼儿听。2.提出问题“还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小朋友想不想自己来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允许幼儿自由地组合,或单独进行,每人拿一张统计表格,进行测量。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多种物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准确的记录在身高统计表上。3.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测量的物体的数量不同呢?初步学习使用柱状统计图来分析自己的身高与物体数量的关系。出示柱状图,解释用法。待幼儿理解后,请他们将自己测量的结果用填涂颜色的方式绘制到教师提前做好的柱状图中,并请测量好有代表性的幼儿到前面讲给所有的幼儿听。鼓励幼儿要说完整话。4、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引出教师制作的大的统计表。“小朋友测量的都很好,记录的结果也很对,可是这么多人,我们怎么才能从表上看出谁高谁矮呢?”引出使用大的统计表。“老师想了个办法,我们把所有小朋友量的都写到一个表里,就能看出来了。”将几个有代表性的测量结果写到统计表,引导幼儿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幼儿甲小朋友的盒子有7个,幼儿乙的有6个,说明幼儿甲比幼儿乙高,请幼儿来讲述。教师通过这种统计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哪种方法最简便?测量的结果准确吗?哪种方法最麻烦?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从而得出结论。活动延伸:1、“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当做测量工具?”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出更多的物品。2、“我们怎样来测量弯曲的东西?”启发幼儿用可以变形的东西进行测量。3、还可以怎样记录测量的结果?启发幼儿进行思考。本案例中,教师指导幼儿用测量方法进行初步统计学习。测量是指把待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在本次活动中,教师首先以测量自己的身高为活动内容,引发幼儿测量兴趣;然后启发幼儿运用自己身体上的“测量工具”(手、胳膊等)以及幼儿事先自己收集的盒子、积木、跳绳等材料,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对自己和小伙伴的身高进行多种测量并学会做记录,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学习使用简单的柱状统计图。当儿童研究测量概念的时候,他们正在探索多种测量的属性(如长度、重量、时间、准确性等)。例如,通过比较长短、高矮、粗细等构建测量概念,儿童用自己坐的小椅子和收集到的纸盒、纸条、瓶罐等各种物品测量着活动室、桌子、图形的长度并记录结果。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积累的不仅仅是空间认知经验,更重要的是积累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了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6篇

关键词:戏曲;中国画;六法;传神;程式化

中国戏曲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传统的心理结构和美学原则积淀的产物。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逐渐凝聚而成的一种模式;它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中,特别是特定的人文背景的推力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文化规则、文化构造或文化秩序。同源而异的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绘画与中国戏曲不仅在艺术境界、超脱的时空观等方面存在相通相似之处,而且在美学思想或艺术理论的追求和表述方面更是一脉相承,崇尚“神似”,“以形写神”,“虚实相生”,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为其所追求的审美品格,都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学思想。

“气韵生动”等“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其构建了一个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一个相互关联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作为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六法”是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美学原则之一。Www.133229.cOM“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而“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则是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和技术表现的必要条件。东晋顾恺之提出了著名的“以形传神”说,传神最初是对人物画而言,传神是为了“写照”,即再现对象的气韵。但其发展却超出了最初的范围和本意,由人物画扩大到花鸟、山水画,由“写照”或“再现”扩大到“写意”或“表现”。而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四工五法”同样以塑造活生生的能够感染人的人物形象为最高要求,剧中人物塑造方式正是承袭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传神”理论精髓,其之所以重视唱、念、做、打四工和手、眼、身、法、步五法。是因为,连如“六法”一般,没有四工、五法所包涵艺术和技术表现的基础,“形”的塑造就没可能有“神”的传递和“以形写神”的实现。京剧之所以成为京剧,并不仅仅是由于技巧,其原因就在于京剧要通过各种特殊的表演手段传递戏情戏理,它不仅让观众欣赏演员表演的精妙,也会通过这些经过“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磨练的“四功五法”被化用到对剧中人物的表现上,让观众体味人生,给观众以感动;而且让观众觉得非如此不足以出神入化地表现人物。

为了达到“气韵生动”,达到对象的核心的真实,不论是画家还是戏曲表演艺术家都会充分地展开自己的艺术想象力,这也就是顾恺之论画所言的“迁想妙得”。一幅画一出戏不仅仅描写外形和传达一个故事,而且要表现出内在神情,这就要依靠艺术家内心的体会,把自己的对表现对象的认知和想象迁入对象形象内部去;经过一番曲折之后,把握了对象的真正神情,才能“妙得”、“传神”。

戏曲的艺术形式,正如王国维先生在其《戏曲考原》一书中所言,“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但要实现“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的艺术理想,依靠的不仅仅是“无语不歌,无动不舞”,还要依循传统文化观照下的为戏之“道”,也就是对人即表演者的重视;戏曲的艺术殊的“以形写神”方式正是对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传神”理论遵循和发展。

中华民族的长期以来的审美观念里,“神”是“君形”,是“形”的主宰,因此,“神似”永远要高于“形似”,写形是为传神服务;在六法中,“应物象形”列序在第三,表明在南北朝时代,绘画美学对待形似,即塑造对象的真实性的重视。但又把它置于气韵与骨法之后,这表明那时的艺术家已经相当深刻地把握了艺术与现实、外在表现与内在表现的关系。为了达成神似,可以突破、远离形似,即所谓“离形得似”、“遗貌取神”。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在绘画上,也在戏曲舞台演出形态上得到了体现,特别是在戏曲人物脸谱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戏曲表演很讲究装谁象谁,但这种“象”只求传神之似,故才有“粉墨青红,纵横于面”的表现,而且其“随类赋彩”的纹饰、色彩都极具意象性。传神论是在中国画论中生成、发展的,并在戏曲艺术理论和实践中被发扬光大。西汉刘安的“君形者”论、南齐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之“气韵”都指的是“神”。而怎样传神?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了“以形传神”说。达成的途径不外乎:一是以充分的形似达到传神,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就坚持这种理解:“形无纤毫之失,则神自来矣!”但综观中外艺术史告诉我们:这种理想的追求和实现多是在西方古典油画、戏剧中,而不是在中国画常态的表现中,中国传统戏曲亦是如此;中国画、传统戏曲的“传神”的达成,一般都是从理论到实践多采取突出重点,脱略形似,为得到画面或舞台的真实的“神”则可“遗貌取神”,表现对象之形可从简、夸张,也可作变形。

对于这一美学原则,宋代苏轼给了最完整确切的阐释:“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明确品评论画的标准是传神而非形似。认为“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凡人之意思各有所在”,苏轼还提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即传神应当先在生活中体察对象之神“得其人之天”,把握住表现对象外形上能传达神气的“意思所在”。艺术表现上做到不失“常形”和符合“常理”,这时的传神之形,既是再现又是表现,其中包含了艺术家对人物的认知感并表现了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态度。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提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从前述中,我们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神气”,始终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理想追求的最高目标。

中国画和戏曲一直以来都具有鲜明的“程式化”的因素,而且这两种艺术的程式都已趋完整和规范;同时,这两种艺术中的程式又都是它们追求“神似”的主要表现手段和方法。中国戏曲和中绘画的这些程式从根本上说都是生活素材的规范化,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绘画“程式”就是将生活中的物象经过艺术提炼,抽象美化而成具有相对独立形式的艺术语汇;戏曲“程式”也是如此,将生活中的常态言行举止进行艺术提炼,经过诗歌化、音乐化、舞蹈化、装饰化而形成的具有相对独立形式的艺术语言。因此,这些程式是创造者和观众群的参与和同创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这种程式化或惯例具有复杂的两重性。一方面“神似”必须以“程式化”作为必要的“骨架”,而“形似”必须以“摹拟”物作为“骨架”一样,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所谓“四功五法”的“技艺”就是“程式”外化的一种表现,奥妙无穷的戏曲程式———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前辈艺人们对生活深入的体验、长久以来演员与欣赏者在默契中得以创构的智慧结晶。这也是传统戏曲所特有的艺术表现风格所必然产生的相应的美学原则,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戏曲艺术风格的完美发展。

正如前述,中国绘画、中国戏曲与其它中国传统艺术一脉相承,它们崇尚的是“神似”,也都追求一种独特的程式美。赋予物象以气韵、人物以神韵,这种“有规律的自由行动”的程式化艺术语言,不再是生活中表层的、非本质现象的摹拟和再现,着力表现的是正如黑格尔所言的“有力量的、本质的、显示特征的东西”。因而在形、神两方面都获得独具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顾恺之提出的“置陈布势”,南齐谢赫提出的“六法”中的“经营位置”,都是关于绘画的结构,即绘画的构图、章法、布局的论题。唐朝张彦远更是强调说:“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清朝的王昱则也明确指出:“作画先定位置,次讲笔墨”。

可见,中国画对绘画的“经营位置”之重视,甚至把它视为首要。戏曲的结构,是指对戏剧中人物的动作情节作出戏剧性的安排,也称“布局”、“搭架”等。中国戏曲结构在剧本文学创作、舞台艺术创作、观众想象的三度创造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品评鉴赏其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准,更是区别剧本是场上之曲还是案头之作的重要界石。李渔推崇“独先结构”,汤显祖在《玉茗堂批评<焚香记>》中也说“结构串插,可称传奇家从来第一。”不难看出中国绘画和中国戏曲都非常重视结构安排,甚至把它放在第一位。二者在结构美学追求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结构手法上更有许多相通之法。

众所周知,中国绘画是以线和点为造型基础和作画的技巧手段,并辅之以色和墨,采用以大观小的散点透视法创造出来的二度空间的造型艺术。中国戏曲艺术的结构也是一种线点式结构,是一种自由时空的线状结构形态,是一种流动的分场结构,以线串点,以点显线。

在中国传统画论中有“墨到为实,飞白为虚”之说,画中的形在墨中,神却在白里,以墨而能入于神。这里的“墨到”之于绘画是形,而于戏曲就是“声”或“言”,而“飞白”则是无形、无声、无言的戏外之意的“审美的妙境”。传统戏曲的舞台形态和传统诗、书、画一样,形象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欣赏过程中,是从确定的一面见出不确定的一面,从而观众以自己经验、想象力及审美标准,把不确定的一面确定化,从单纯“空无”舞台形态中发现丰富的内蕴和审美意义。

古人作画,讲究“气韵自然、虚实相生”,“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有处恰是无,无处恰是有”。戏曲结构也与此相类,这首先是因为深受中国传统美学及绘画艺术阴阳虚实处理手法的影响;其次,也是出于戏曲场面主次

第7篇

【关键词】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小学语文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21-01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更加成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和基础知识,新课改中教育素质的实施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整体的变革,其中,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新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逐渐的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探索,但是还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也非常重要。

1.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1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更为明显。在这一阶段,教师通常习惯对小学生进行认字、写字等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能力认识不足,认为儿童只有初步逻辑思维,并不具有命题假设的抽象逻辑思维,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教育时并不进行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1.2忽视了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

有研究指出,儿童思维发展在学龄前母语的口头语言方面已经具备了很坚实、很强大的思维基础,并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加注重拼音、认读、拼读、书写等方面的教学,而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生思维的训练,单纯的教导学生借助刚学的拼音和注音、朗读和阅读一些诗歌,不仅使学生感到拼音学习枯燥无味,还浪费了很多时间。

1.3在课堂上不能合理把握提问和朗读的技巧

新课改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增强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很多教师为了实行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经常对学生进行提问,加强对学生朗读训练的要求。问题的设置和朗读训练如具有启发性和引导到位,将会对学生学习语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现实情况中教师对教学目标通常把握不够准确,并不能抓住课文的关键所在,这样进行提问,只会使学生产生畏惧,甚至对语文课程产生反感,产生相反的结果。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要有效,防止失去提问应有的作用。

2.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该采取的举措

2.1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理念和要求

教师对儿童思维发展新论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和理解,这是能够实践好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理念的有效措施,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育时首先要高度重视理念的学习,并真正的认识到儿童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情感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保持“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原则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

2.2利用多种语言实践活动和游戏来开展拼音教学

教师在进行拼音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合理的分配和利用课堂时间,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重点和难点的讲解上,尤其是对一些相对容易混淆的拼音要更加的重视,并加强学习指导,如对于b和p字母的学习,要让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加强对这两个字母的学习和记忆,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进行拼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对学生思维能力在拼音教学中的加强具有重要的作用。

2.3创设多种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来开展识字教学

学生的汉字学习不能只依靠反复的书写和背诵来完成,教师还要尽可能的开展各种与汉字相关的活动来对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行激发,可以让学生进行猜字谜和编故事的游戏,或加一笔、减一笔、换位置等的方式对学生思维进行加强训练,例如教师在进行训练时可以以“旦”为例,运用加一笔的方式就是“一个日加一横就是?”,可以出一个谜面让学生猜,如“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等,鼓励学生们猜出答案,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还对学生的思维扩散具有一定的帮助,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

2.4采取有效的阅读策略加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高其阅读能力

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重点语句示范朗读和评价,并进行语句品析,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提高教学阅读的质量。同时,还要把课文阅读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可能会无法理解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这种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比较抽象的问题,教师课前要搜集一些相关资料来解释永生的意思。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取得比较好的阅读效果。

3.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的指导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小学教育期间进行长期而艰苦的努力,要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不断探索,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做出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论文摘要]笔者探索了儿童英语教育中目标语文化信息导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自己办的儿童英语培训班以成系统的卡片的方式加入目标语文化介绍,经历五年的实践得出目标语文化导入的目的应该有两个层面:1.我们应传递那些有关一种陌生的或鲜为人知的文化信息;2.对一个国家内部差异的体会和辨别。如果这两个层面得以实现,将对提高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促进学习动机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从理论基础上来探寻

小学外语教学具有双重教育功能,即工具功能和培养功能。工具功能:儿童通常按理解、掌握和运用这样的程序来学习外语。这一程序在所有的外语课和语言练习中都会出现。培养功能可以解释为对认知能力和语言行为发展的促进。语言教育具有这样的目的:即文化的相对性及在对待他人的态度选择上的重要性。

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能够成一种特定现实的体系。每个人在构成这一现实时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结构方式。这给了我们一种作为了解世界的语言教育新观念。外语有助于揭示语言文化的相对性,揭示语言本身的人际和社会习俗。也就是说语言的培养功能涉及文化内涵。外语的学习和实践是以该语言所表达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想和意识活动为依据的。所有这一切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学或民俗这一类知识,而在于起到一种作为学生精神财富的主要作用,以便能获得这种观念:宽容和尊重与己不同的东西。

在学龄时期,也即七八岁时,儿童会显露出一种新的能力。这种能力有时会相当明显地改变他的个人生活。改变其与他人及与整个外界的关系。对他周围比较接近的人而言,这种能力可以称为“中心偏移”。正由于这种中心偏移,儿童才能设身处地的像他人那样来观察事物、思考事物。这对他是一种重要的发现。他学到了社会文化的相异性,有人恰当的把这称为“另一个世界”。它发现了与他自己的及它所处的环境中的行为不一样的各种行为。通过别人的行为,他发现了与他自己的行为有联系的各种文化风俗习惯。

我们回顾沃尔夫·萨皮尔的著名论断:

1语言决定了一个语言团体的成员观察世界的方式;

2.每一种语言以其独特、明确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3.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习了一种世界观。

早在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讨论会上对早期外语教育表述下列一致的观点:外语教师不仅应立当解决实际交际任务,而且应当促进儿童整个个性的发展。语言对于儿童来询立当是反映社会文化现实的一种方式。语言是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反映。因此我们可以说多学习一种语言,就多一番人生。由此丰富了知识,充实了思想,而且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即使处在低年级,也有必要向学生提供有关国家的社会文化现实的专门知识。我们从两个方面来阐述我们的教育目的:

1.信息传递。我们应传递那些有关一种陌生的或鲜为人知文化信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提供的信息很平淡,其提供的概况与操该语言的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方式相距甚远。以英国为例:英国就是伦敦雾都,莱茵河,伊丽莎白女王。像这类静止不动的图像与现实并不吻合。教师需要浏览历史、地理、政治、艺术、经济等材料,电视、报刊、广告来准备文化信息知识,以便让学生从语言、意识形态、生活风格、和集体生活的表现方面来瞥见内部的各种差异。

2.对一个国家内部差异的体会和辨别。这是对一个国家文化采取更新颖更现代的方式进行观察的结果。意在帮助学生辨认、确定有关国家和文化的内部差异。我们可借助外语或母语引导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其目的不在于语言训练,而在于理解操这一语言的人的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正确选用报刊、电视图像、电影、诗歌、通讯报道、采访、招贴等真实材料也很重要,这些都能代表如文化这样的复杂现实。

二、教学体验

我的主要方式是使用卡片,因为卡片好制作整理,使用也方便灵活。每张卡片又附带一些图片。随着年级的升高卡片的内容也逐渐复杂,这些卡片按系列集中组合,其中六组的分类标题如下:

第一系列:介绍

我爱英国(美国)—您好!—根据想象画出一英美儿童,一张英美餐馆的菜单,一幢英国的房屋,一张美国的明信片—我是中国人

第二系列:地理概况

中国的形状是怎样的?—英国(美国)的形状是怎样的?轮敦、华盛顿、北京的位置—从北京联想到轮敦、华盛顿的情况一一美国(英国)我来了—‘英国(美国)著名建筑,佳肴一览

第三系列:语言与文化

谁讲英语?—英语在全世界—英语的兴盛—英国的莱茵河—美国的硅谷—英美名人录

第四系列:英国(美国)的小学

小学简介—英国(美国)小学生的一周——假期——小学生的一天

第五系列:重大节日

New Years Day新年,元旦

St.Valentine’s Day圣瓦伦T节(情人节)

All Fools’s Day or April Fools’s Day愚人节

Easter复活节Mother’s Day母亲节

Independence Day美国独立念日

Hallowmas万圣节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

Christmas Day圣诞节

英国国庆日:国王的正式生日为国庆日

—去哪度假?—英国(美国)的体育

第六系列:烹调

英国(美国)的美食—菜谱卡片—英国的“开胃酒”,“饭中酒”,“餐后酒”。美国人的朗姆酒,威士忌。

卡片内容涉及英美社会文化与生活的大部分特有的风貌,这些卡片除了引导学生了解英美文化以外,对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促进学习动机还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卡片无论是在提供信息或是观察思考方面都提出一些有趣的概念。关于信息,涉及地理、历史、语言、社会等各方面。对于七至十二岁的孩子确实提供了大量信息材料。观察与思考方面则经历了感知、想象、比较、评估、择优几个阶段。以观察和思考为目的的卡片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话、提问、对比来转变成新的概念。例如在给六年级的学生讲traffic(交通)一词时我先让学生看交通系列的中国公交车和英国公交车图片,然后组织对话:

T: Try to find out differeces between British bus and Chinese bus.

(对比一下中英公交车的不同)

Which one is better?Why?(哪个设计的好?为什么?)

S;The British is better .I can find the place putting bag-gages and baby carriages

游国的好,有放行李和婴儿车的地方)

T: Please pay your attention to red push button in pole.what does the British do with it?

(注意扶杆上那个红按钮,它是干什么用的?)

S:How to speak“紧急”?用英语怎么说“紧急,’?

T: Emmergencyo

S:Emmergency button。紧急按钮

T: Passenger informs the driver with it to get out。 Britain does not have bus stop。

是乘客用来通知司机在哪下车的。英国没有公交车站。

让儿童尽可能早接触外国文化好处很多。我在给学生提供英美文化的卡片时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得出的效果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确认我们是正确的:

1.激发学生就步及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学生对介绍的情况会作出各自反应,并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

3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

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儿童在课堂上体会到:要了解别人庆国人,美国勾,则意味着从他们的个性及社会的表现来更好的理解他们。而在更好弟熟悉和理解他们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各种不同场合尊重他们。

给五年级学生讲nature(性格)时,我给学生展示一个美国人和英国人相识的图片,英国人介少自己时加了一长串的祖宗姓名和头衔,美国人只说:I am the bestseller author(我是这部畅销书的作者).

T:Whick one do you like ?Why?

你喜欢那国人?为什么?

S:I like the Amenrica, he is成功的by his hard working,the British only has a good family.

我喜欢美国人,他是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的。而这个英国人只是有个好家庭。

由此让学生了解到英国人的出身往往决定了他的命运,美国人是靠自己的成功出人头地的。

第9篇

关键词: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71-01

在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同时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必要工具。在新课标背景下,素质教育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改革,为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论指导,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提供了可靠依据,极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中,何克抗教授对“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提出了质疑,指出其在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时候,忽视了思维加工材料的作用。并且因为只是依据“运演”水平判断认知发展情况,导致“形式运演阶段”只是涉及逻辑思维发展,没有涉及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发展。借助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中识字、阅读、作文这三个环节是孤立的,对学生成长非常不利,为此,在信息技术形势下,充分结合这三个环节,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与读写能力。

二、儿童思维发展新论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加强多媒体的利用,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

对小学生而言,其自制力与注意力都比较差,非常容易对枯燥的拼音、文字丧失兴趣,而对声音、动画、图片等容易比较关注。多媒体能够将文字、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将抽象、无趣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内容的时候,因为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缺少生活经验,甚至想象不出乌鸦是什么样,在学习中遇到乌鸦长什么样,石子怎样放进瓶子,水是怎样上升的等相关问题,教师需帮助学生进行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视野。因为教师专职化,语文教师不能只是利用粉笔画出这一过程,但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获取相关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乌鸦喝水的过程,以此让学有个直观了解,进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二)加强竞赛与游戏的结合

在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中:“儿童应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学习语言,尽管刚学会几个单词、词组,也要进行人际沟通。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进行不断的理解与记忆,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语言知识。”同时,教育家陶行知指出:“要充分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双脚,让其可以得到自由的生活,以此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年龄、认知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小学生缺乏对文字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佳,为此,应注意游戏活动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一定要重视竞赛与游戏的结合,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三)加强人机互动,强化学生记忆

在儿童语言学习过程中,坚持“以语言应用为中心”的原则,可以帮助儿童快速掌握语言。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边学边用,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知识。现阶段,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怎样高效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教师角度分析,多媒体能够呈现各种文字、动画等信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而从学生角度分析,多媒体不仅是资源库,也是学生自学的重要工具。此项自学工具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一是,针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能够在机房利用计算机输入法进行汉字拼写与写作练习,进而提高语文成绩。比如,要想输入汉字“小”,就要输入拼音“xiao”,倘若学生拼错,汉字也就无法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以形成即时反馈,提醒学生拼错,一直到拼对为止。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教师与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因此,无法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反馈效果远远不如计算机。二是,在拼写汉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展开写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拼写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最大限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没有固定、统一的方法,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素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此全面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语文素质得到提升。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10篇

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观点采择可以理解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也就是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能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观点做出准确判断。实际上,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是个体脱离自我中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从他人的视角审视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儿童首先要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并且能把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判断,而阅读就是培养儿童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中,儿童能够发现对自己和他人共同知觉到的同一事件,彼此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观点,并进一步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整合,最终形成自己较为正确的观点。如,魏剑美的《孩子与乞丐》。

周围的人都笑起来。

妈妈摸摸孩子的头,轻轻地说:“没有,孩子你是对的”。[2]

发现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观点又应当是什么?在阅读时,因为儿童的认知水平、自我中心程度以及社会实践程度不同,对故事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了不同的观点采择。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却要求儿童对他人观点做出准确判断,只有这样,儿童才能深刻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不同立场、不同行为和动机,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一般故事所阐述的主题思想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一致的。最终通过阅读,不仅要让儿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判断,最主要的还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社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从价值观层面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二、阅读与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

当儿童在阅读中进入故事情节时,便发生了自我投射,经历了故事中的事件过程,与故事中的角色发生了移情。这种移情不仅会加深了儿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也让儿童认识了故事中所描述的社会。最终通过阅读和移情,儿童不仅理解了文本,更重要的是练习了解决社会性问题的技能,这种练习有助于儿童的相关社会技能向现实转换。在阅读中让儿童所获得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又进一步提高了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

阅读虽然提高了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但不同的阅读体裁 对儿童社会能力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加拿大一位研究者曾经对文本的体裁形式和阅读者社会能力的关系,对“书呆子”(经常读非小说类文本的人,如议论文、说明文等)和“书虫”(经常读小说类文本的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叙事性、想象性文本(如小说、戏剧、诗歌)的阅读量与移情能力呈正相关,并且对这些文本的阅读可以提高,并维持了他们的社会判断能力。而非想象性文本(议论文、说明文)的阅读量与移情能力呈负相关,并且对大量解释、说明性文本的阅读,削弱了他们的社会技能。[3]书虫在大量阅读想象性文本,尤其是具有故事情节的、生活化的小说等文体的过程中,进入故事并与故事角色发生移情,获得了大量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技能。而喜欢阅读没有故事情节的、枯燥乏味的说明性、解释性文本的书呆子,因为这些文本的自身特点,而很难从这些文本中去模仿社会经验、习得社会技能,从而导致了社会能力的缺乏。因此,要为儿童选择恰当的阅读体裁,既可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可促进社会技能的获得。

道德发展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行为的过程。[4]儿童的道德发展往往需要借助外界事物(如生活中的权威、偶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不断学习模仿和内化,使其成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成员。很多学者都认为阅读对儿童道德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加工,对那些与自身道德发展相关的外在信息进行内化,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显的道德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儿童在阅读时,尤其要选择阅读那些符合社会正面价值取向和内容积极向上的文本,这些文本能够非常有力地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曾任美国教育部部长的William John Bennett在其著作《道德之书》(Book of Virtue(1993))中阐述了阅读美德故事对儿童形成良好道德品性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阅读励志类书籍和美德故事,可以感受到故事中的高尚典范人物在面对各种冲突和难题时所表现出的动机和志向。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儿童会有意识地去模仿典范人物的言行举止,并将内容中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和水平。系列幻想小说《哈利·波特》深受儿童喜爱,故事中所描绘的各种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哈利身上所展现的良好道德素质和行为,如正义、勇敢、友爱、协作等,都能使处于同一道德发展水平的儿童认可和接受。

对于社会实践机会和经验有限的儿童来说,阅读让儿童认识了世界,亲近了世界,认识了自己,而成人也不应该在指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强硬灌输某种既定思想和规范,形成某种社会行为,而应让儿童在认识不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选择,最终形成社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和社会行为。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3.

第11篇

德育课题开题报告的组成:

1.论文题目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课题的界定

4.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5.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6.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7.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8.实施步骤

一、论文题目:

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教育专心于未来。教育是若干年后什么都去掉,留下的积淀--真善美。因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关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启蒙教育是人格陶冶最重要时期,凡人生之需要之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在这个时期养成,以后只需继续地培养下去,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其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在为未来奠基。

时代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的视角来看待、研究学生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问题。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而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少先队员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抓好日常生活与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是重中之重。

三、课题的界定

1、习惯,是指人对于某种刺激的固定性反应,久而久之形成的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某种规律性活动。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生活中形成并逐渐稳固下来的。行为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都是习惯性的。因而习惯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绝对的影响。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2、养成教育,一课题的界定般物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少年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淮北市人民路小学是淮北市首家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学校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少先队工作方面积极探索。鉴于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重智轻德较为普遍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很有必要。

反观现有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现状,我们认为(1)学校生源比较复杂,来自城区、矿区、农村等不同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有较大差距。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应更具针对性、层次性。(2)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途径较为简单,缺乏评价与反馈。我们认为: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新形势下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优化,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能促进学生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挑战和要求。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1、结合时代要求和少先队教育特色,通过研究和实践,探索一套适合寄宿制、小班化办学体制的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对策,以利推广。

2、通过研究和实践,引导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深入理解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通过研究和实践,优化班主任队伍,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研究内容:

1、探讨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培养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2、探讨家校社会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和策略。如何将本课题研究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调动家长、社会教育积极因素。

3、探讨优化班级管理、提升学校德育成效的科学、系统的方法。

五、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理论方面,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有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班杜拉和西亚斯的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儿童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发展问题。实践方面美国更加注重自然教育,引导孩子自我成长.

我国心理学界有一些学者关注儿童教育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儿童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而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前三者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近期不少专家从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少年儿童德育,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如由中国科学院的王极盛教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孙云晓研究员主持的,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研究,以及培养独生子女健康人格的研究等。实践方面,北京怀柔区、大兴区开展了文明礼仪调查研究、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研究,山东潍坊市探索了网络对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作用研究等等,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总的来看,在寄宿制学校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点及突破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着眼于寄宿制、小班化学校儿童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其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1)创新方面。依据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努力构建创新养成教育途径和模式,将养成教育贯穿到学生日常生活行为中,多层次、全方位的进行跟踪教育,突出成长为主的教育理念。

(2)理论意义。立足于应用探索与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寄宿制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规律,丰富素质教育理论和养成教育理论内涵

(3)应用价值。本课题着手与途径和模式的实验和探索,侧重于应用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健康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途径是:密切结合我校寄宿制办学实际,通过个案研究以及一系列具体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验研究,形成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努力探索出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中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途径。

六、完成条件分析、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领导支持,课题研究有经费保障。校领导对课题研究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开展提供环境支持、经济支持。良好的教学条件和领导的重视、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2、资料丰富,研究有理论支撑。

学校有藏书丰富的图书室、6万册图书的电子阅览室。既有班主任工作理论着作,又有新颖生动的光盘资料,还有时效性较强的《班主任之友》、《少先队工作》、《辅导员》等刊物杂志,使课题研究的展开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背景。我们课题组拟推荐筛选专题学习材料,供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3、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学习、研究氛围浓厚。参研12位教师中有五位小学高级教师,两位为市教坛新星,4位参加全国十一五或相关课题研究,成绩突出。年轻教师均为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教研后劲足。班级管理经验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路线:

1、行动研究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针对家庭教育方面、教师设计的与课题实施内容相关的系列问题。通过家长的问答,更进一步地、全面地了解学生习惯的现有发展水平。

2、个案研究法。对学生个体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跟踪记录与观察分析,并加以一定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3、观察法。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记录,思考研究,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4、问卷法。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已有相关理论做综合参考研究等。

坚持课题的理论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和群众性教研活动三结合的研究办法。以理论研究为先导,以实验研究为中心,以广大教师参与的研究活动为基础,以班队会课堂为主渠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研究学生、探索方法、总结经验,以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寄宿制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途径;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模式,营造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氛围。

七、课题研究组织管理及主要研究人员分工

本课题由我校一批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青年教师组成。

1.本课题研究指导专家。

张敬邻(淮北市教科所课题主任)

张德华(淮北市教研室) 田志峰 (淮北市教研室)

邱援军(淮北市教研室)

2.课题研究实验小组。

组长:盛 波 国家级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子课题负责人,省级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主要成员。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区级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现从事小学德育工作,对小学生日常行为教育有较高的兴趣和丰富的经验。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学习、内容安排,活动召集、组织等。

组长:魏雪雁 全国十一五中央电教馆信息技术整合专项课题主要成员兼执笔人。信息技术课题研究报告获省三等奖。论文、教学设计、课题报告等获国家级奖项十余篇次,并部分发表;获省级奖项8篇次。从事小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徽省骨干教师,淮北市教坛新星,校本培训指导教师。分工:负责课题研究的各项工作,协助开展课题研究各项工作。收集材料,撰写报告并上传。

主要成员:

欧阳丽颖,淮北市教坛新星,骨干教师;夏丽娟,青年骨干教师,大队部辅导员。负责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整理归档。

参研教师:孙丽、张培 、孟春,负责会议内容记录整理,活动宣传。

参研教师:杜淑华、王玉香、王琳、王芳慧、谢军、许小燕,负责相关子课题的研究、实施,并做好材料的积累、分析、总结等。

八、实施步骤

课题研究的工作进度计划:本课题预计2010年3月--2012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完成。为期二年。

(一)、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

做好课题申报、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启动、课题分工、理论学习工作,培训参研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组织开题启动研究。

研究呈现形式:课题立项申请书、研究方案、开题报告。

(二)、实施阶段:(2010年9月--2012年7月)

组织交流、研讨等活动。主要是理论实践研究,课题材料信息收集,课题研究论文,优秀班会课例和阶段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并对典型案例加以积累分析。

①课题组制定实验计划,坚持半月集中研究一次,学习交流相关理论。

②实验教师、班主任探索养成教育实施途径,精心设计上好班会课,及时总结实验体会,积累、整理好相关资料。

③每月一次专题研讨,与全校同学科教师共同探讨、交流体会。

阶段成果呈现方式:1、教师研究案例 2、阶段研究报告 3、班主任工作论文4、班队会及活动案例 5、问卷调查情况分析结论 6、班级日志样本。

第12篇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论文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儿童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我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教学论文中,首先出示一男孩衣服着火后飞奔的场景,接着设问:“请你们想办法解决?看谁想的办法又多又好?”学生在这一情境的感染下,都争先恐后地回答灭火的办法,教师则不失时机地表扬、鼓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下子高涨起来。由此可见,创设和谐的教学论文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是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其认识的有力办法。 

二、形象地展示教学论文内容,使“明理”过程生动而丰富 

明理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的道德认识总是以一定的具体形象为基础,经过分析,抽象建立起来的,如果局限于教材中一些相对独立的人物、事件、现象进行口头说教,硬贴标签很难奏效。而借助于计算机手段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间断为连续,将教学论文内容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将会在保证教学论文内容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明理的坡度,使学生准确地领悟掌握观点。在《学会保护自己》一课教学论文中,为了突破“他为什么不去扑火而大声呼救”这一教学论文难点,本人利用计算机手段表现出“我”从浓烟滚滚的失火现场爬出来大喊“救命”的场景,在视听效果的渲染下,学生们自己总结出不盲目救火的原因。老师在肯定学生的同时,对照图象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随后让学生配乐演唱“热爱生命”的儿歌。这样,课堂气氛自然会活跃起来,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对主要观点领悟较深刻,使整个明理过程生动而丰富。 

第13篇

【关 键 词】阅读;儿童;社会认知;观点采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49-03

认知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儿童的认知发展既包括对物质世界的认知,也包括对精神世界的认知,两者共同构成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全部内容。儿童社会认知主要包括社会规则和权威、观点采择、移情等三个方面,对其的界定比较多。张文新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社会性客体及其之间的关系,如人(他人和自我)、人际关系、社会群体、社会角色、社会规范和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以及对这种认知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推断。”[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除了与一般的认知成熟度有关外,还与儿童的社会实践机会和社会经验息息相关。对儿童来讲,获取社会实践和经验的机会与成人相比都十分有限,而作为当今人们获取知识与技能、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重要认知方式——阅读,却能够让儿童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促进社会认知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移情能力、道德认知发展等方面探讨了阅读对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影响。

一、阅读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观点采择可以理解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也就是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并能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观点做出准确判断。实际上,观点采择的本质特征是个体脱离自我中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从他人的视角审视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儿童首先要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并且能把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判断,而阅读就是培养儿童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阅读中,儿童能够发现对自己和他人共同知觉到的同一事件,彼此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观点,并进一步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整合,最终形成自己较为正确的观点。如,魏剑美的《孩子与乞丐》。

孩子递苹果给街头那个满头白发的乞丐时,叫了声“老爷爷”。

周围的人都笑起来。

孩子不解地望着妈妈:“妈妈,难道我叫错了?你不是说对年纪大的男人就叫爷爷吗?”

妈妈摸摸孩子的头,轻轻地说:“没有,孩子你是对的”。[2]

孩子对乞丐的称呼和周围人的笑声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当孩子在母亲的教育下,认为应该称乞丐为 “老爷爷”时,周围人的笑声使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是周围人所不认同的,所以孩子问妈妈,“难道我叫错了?”这时孩子犹豫了,他不能肯定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也无法判断他人的观点,所以求助于母亲,但母亲的言行肯定了孩子的观点和行为。故事中的孩子发现了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对不同的观点产生了疑惑,但最终在母亲的肯定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而阅读这一故事的儿童,同样会发现就这一事件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存在差异,对故事中的不同观点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发现差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观点又应当是什么?在阅读时,因为儿童的认知水平、自我中心程度以及社会实践程度不同,对故事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了不同的观点采择。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却要求儿童对他人观点做出准确判断,只有这样,儿童才能深刻地理解故事中人物的不同立场、不同行为和动机,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一般故事所阐述的主题思想和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一致的。最终通过阅读,不仅要让儿童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判断,最主要的还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社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从价值观层面提高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促进儿童的社会化。

然而在阅读实践中,很多家长和教师将阅读的目标定位于阅读的表层功能。如,了解故事内容及表达的意思;欣赏故事独特的画面;学会正确阅读图书的方法等。这一目标似乎具有广泛的适应性,适用于任何一项阅读活动,实际上每一个故事都有自己深刻的思想内涵,阅读应该具有鲜明的针对性。成人在引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并不只是让儿童大致理解一下故事情节,提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就结束了阅读活动,而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发展,关注和分析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帮助儿童真正读懂故事内容,深刻感受故事的内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阅读活动就能够真正有效地促进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二、阅读与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

移情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是个体观察到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下的另一个人时,产生与这个人相同的情绪体验,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情感的过程。儿童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有思维上的投入,还要有情感上的投入,才能深刻理解内容。而阅读本身也影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故事性、情节性很强的蕴涵了丰富情感的内容,会大大促进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

当儿童在阅读中进入故事情节时,便发生了自我投射,经历了故事中的事件过程,与故事中的角色发生了移情。这种移情不仅会加深了儿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也让儿童认识了故事中所描述的社会。最终通过阅读和移情,儿童不仅理解了文本,更重要的是练习了解决社会性问题的技能,这种练习有助于儿童的相关社会技能向现实转换。在阅读中让儿童所获得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又进一步提高了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

奥地利作家费利克斯·萨尔腾的《小鹿斑比》,是一部最能打动孩子心灵世界的经典童话作品。故事以小鹿班比的视角审视世界,强调了爱与温馨的主题。小说既描写了森林里的和谐气氛和动物们相互温馨的扶持与友爱,也展现了动物们的嫉妒、占有欲、争斗及面临恶劣的环境和可怕的人类时所表现出的迷茫和无助。当儿童阅读到这些具体的内容时,就存在着观点采择和移情。整篇小说虽然讲述的是小鹿斑比和森林里的伙伴们一起历经生存磨难,在一点点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心灵和情感也在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洗礼,对自己、大自然和屠杀他们的人类进行着艰难的认识和思考。但同样对于阅读过程中身不由己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的儿童来说,感同身受,也和小鹿斑比一样在阅读中一点点认识世界,心灵和情感也在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感染,对自己和社会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虽然提高了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但不同的阅读体裁对儿童社会能力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加拿大一位研究者曾经对文本的体裁形式和阅读者社会能力的关系,对“书呆子”(经常读非小说类文本的人,如议论文、说明文等)和“书虫”(经常读小说类文本的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叙事性、想象性文本(如小说、戏剧、诗歌)的阅读量与移情能力呈正相关,并且对这些文本的阅读可以提高,并维持了他们的社会判断能力。而非想象性文本(议论文、说明文)的阅读量与移情能力呈负相关,并且对大量解释、说明性文本的阅读,削弱了他们的社会技能。[3]书虫在大量阅读想象性文本,尤其是具有故事情节的、生活化的小说等文体的过程中,进入故事并与故事角色发生移情,获得了大量的社会经验和社会技能。而喜欢阅读没有故事情节的、枯燥乏味的说明性、解释性文本的书呆子,因为这些文本的自身特点,而很难从这些文本中去模仿社会经验、习得社会技能,从而导致了社会能力的缺乏。因此,要为儿童选择恰当的阅读体裁,既可促进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又可促进社会技能的获得。

三、阅读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道德发展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习得道德准则,并以这些准则指导行为的过程。[4]儿童的道德发展往往需要借助外界事物(如生活中的权威、偶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不断学习模仿和内化,使其成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合格成员。很多学者都认为阅读对儿童道德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儿童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加工,对那些与自身道德发展相关的外在信息进行内化,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外显的道德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儿童在阅读时,尤其要选择阅读那些符合社会正面价值取向和内容积极向上的文本,这些文本能够非常有力地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曾任美国教育部部长的William John Bennett在其著作《道德之书》(Book of Virtue(1993))中阐述了阅读美德故事对儿童形成良好道德品性的重要作用。他认为,阅读励志类书籍和美德故事,可以感受到故事中的高尚典范人物在面对各种冲突和难题时所表现出的动机和志向。通过阅读这些内容,儿童会有意识地去模仿典范人物的言行举止,并将内容中所倡导的道德价值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和水平。系列幻想小说《哈利·波特》深受儿童喜爱,故事中所描绘的各种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哈利身上所展现的良好道德素质和行为,如正义、勇敢、友爱、协作等,都能使处于同一道德发展水平的儿童认可和接受。

尽管阅读美德故事有助于提高儿童的道德品性,但因为每个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的不同以及知识背景的差异,儿童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不一定能正确领会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用意,甚至有时还会曲解原意,影响以后的道德行为。所以,成人在为儿童选择读本时,要考虑文本难度,文本所体现的道德推理水平要符合或略高于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此外,选择文本还要考虑中外及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差异,要选择那些儿童既能理解,又值得学习和易于形成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文本。

对于社会实践机会和经验有限的儿童来说,阅读让儿童认识了世界,亲近了世界,认识了自己,而成人也不应该在指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强硬灌输某种既定思想和规范,形成某种社会行为,而应让儿童在认识不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选择,最终形成社会所倡导的主导价值观和社会行为。

注释:

[1]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3.

[2]程帆.小学生经典晨读100篇(3年级)[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65.

第14篇

论文摘要: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是在批判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研究方法的基拙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做出道德判断的实质就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需要与满足他人的愿望、需要之间做出选择。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儿童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五阶段理论,并启示我们在以后的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采用与学生实际紧密联系的道德教育内容;采用情境教学,针对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合作、分享、助人、捐献、谦让、安慰、同情等。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人的道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西方心理学界对亲社会行为广泛、深人的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其中,把亲社会行为纳人道德理论水平上的当属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南希·艾森伯格(Nancy Eisenber.)她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提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模式。

一、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

艾森伯格是美国当前较有影响的儿童心理学家,她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是在批判科尔伯格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研究得出的。她认为,科尔伯格在研究道德推理时所用的两难故事在内容上只涉及到法律、权威或正规的责任等问题,只涉及到儿童道德推理的禁令取向方面,而未涉及到与儿童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推理方面。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她设计了不同于科尔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以此来描述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她认为道德发展是一个从自我到他人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规范会一步步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价值观、责任感,以及自身的道德判断标准。该理论除了关注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对道德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外,还涉及到道德情感以及个体人格因素对儿童做出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在她的理论中,亲社会行为和个人的有关能力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利于个体有关能力(如助人的特定技能、自我效能感、自我调节技能、有效策略的知识、人际间问题解决能力等)的增强。而个体有关能力的增强又进一步强化了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艾森伯格认为亲社会行为产生的第一步应该是对他人需要的注意。艾森伯格理论的前两个阶段就揭示了一个儿童对他人注意的发展过程,其中处于阶段一的儿童会根据个人的得失、未来的需要,或者是否喜欢他人而决定是否去帮助他人。处于阶段二的儿童开始关注他人的需要,当自己的需要与他人的需要发生矛盾时,开始对他人的需要表示出很少的关注。艾氏认为影响儿童对他人注意的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受社会文化历史和社会一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及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解释(特定情境特征的影响和个体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时期,在对儿童社会一认知水平教育的过程中,良好的环境、故事熏陶、榜样的设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此时儿童的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在故事中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让他们初步掌握简单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

艾森伯格认为,处于第三阶段的儿童,正处于道德意图发展的初始阶段,在分析助人与否的理由时,涉及到的往往是好人和坏人、善行和恶行的定型印象、他人的赞扬和许可等。影响该阶段道德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道德情感、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等。

艾森伯格的第四、五阶段主要涉及到内疚感、责任感等道德情感及其内化的道德规范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如她的第四阶段认为,儿童在做出道德判断时开始关注与行为后果相关联的内疚或其他情绪体验,初步涉及到对道德规范的关注。叫就是说艾氏认为儿童在形成一定的道德情感及其对道德事件的情绪体验之后,才开始关注社会道德规范。第五个阶段认为,儿童做出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内化的价值观、责任、规范以及改善社会状况的愿望。艾氏认为,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以后,儿童才能真正地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并努力改善社会不良道德状况的愿望。从以上论述中能够看出,艾氏是从道德主体自身亲社会的发展角度去描述的,从艾氏的理论中我们能得到更多的具体的道德教育办法。

二、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的启示

结合艾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并参照儿童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我们能够对我国当前的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面提出一此设想,以便更好地实现我国道德教育的任务。

(一)学龄前阶段(0-5岁)

受思维发育的影响,该阶段儿童并不能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含义,因此,单纯的道德规范讲解在该阶段是行不通的,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种简单的道德习惯的养成。根据思维和社会一认知发展水平,我们又能把此阶段分为1-3岁和3-5岁两个时段。在1-3岁时,儿童处于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在此时期,他们常常表现出强烈的独立精神,他们喜欢自己独立完成事情,不喜欢有别人干预。因此,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给他们充分的自由,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德育方面,主要表现为因势利导,让孩子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如让他们帮忙拿东西、关灯等;有客人时了。还可以让他们帮忙搬凳,拿水果,学着去招待客人。但一定要注意,在这个时期孩子独介活动时的安个问题。在3-5岁时,孩子表现出对所有东西的好奇,他们喜欢问问题,喜欢探究、钻研。因此,这个时期,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简单的道德故事,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鼓励他们与同伴玩耍,同归同伴间的相互影响,培养他们的角色采择能力和初步的社会认同感。 (二)小学阶段(6岁一11岁)

该阶段又有分为6-9岁和10--11岁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该阶段的儿童认为受到别人认同的行为就是好的行为,他们的目标就是自己被别人看成是好人,因此,在这个阶段,①要注意给孩子充分的道德实践机会,让他们接触各种不同的道德情境,如通过讲道德故事,解决故事中主人公所遇到的困难引导他们看富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或电影,适时适当引导,培养他们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②老师和家长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相信他们,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发展它们的爱好。让他们逐步树立自信。并在此基础上,逐步锻炼道德意志。③要与孩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平等关系,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到小学高年级阶段,应该帮助孩子注意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让他们参加不同的活动,尽量跟不同的人接触,在他们自己的小圈子寻求认可。这有助于他们以后的道德发展。

(三)中学阶段(12岁一18岁)

该阶段的孩子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危险期,也是人生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性格叛逆、多疑、喜欢独立、冒险。家长和教师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多加引导 ,要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交流时切忌强制灌输思想,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给他们更多的独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去表现自己,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同时,结合独生子女为主的中小学生极少参加生产劳动和缺少社会实践的特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可以设立“学生自我服务岗”,让学生参加两操、清洁区、园艺角等管理,组织学生参加种植活动、参观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高中阶段,学生的是非观、道德判断能力趋成熟。动机与效果得到初步的统一。这是个民主地承认法律。或是以社会契约为定向的阶段。这时,教育者可以采用举办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辩论会、师生实话实说讨论会、征文竞赛等方法,使学生言行致,符合道德与法律的双重要求。

(四)大学阶段(17,18岁一21,22岁)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形成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大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生活,应该让他们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现在高校中举办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活动和大学生到农村基层锻炼的活动。这样不仅能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且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独立实践的机会。通过参加活动,他们能从中体会到人生的价值,自我的能力,及其比较积极的白我评价。为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打下了基础;另外,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这样做除了能帮助大学生减轻经济负担以外,还能够让他们多了解社会中的其他阶层的人,体会别人生活的难处,培养他们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的良好品质。以便进一步发展他们的道德情感,让他们最终形成按公正的原则去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

第15篇

中国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而家风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和发展不容忽视。但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时期所形成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家庭教育很不乐观,家风的传承也很不理想。基于这个群体的现状,本文论述了家风的传承对该群体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该群体家风传承的方式。

关键词

留守儿童;家风;立德树人

一、引言

家风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风的传承不可忽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农村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的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导致其家庭教育缺失,甚至是空白,因此阻碍了良好家风的传承。这样的现实不仅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风教育的必要性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偏离,人格发展不健全,甚至出现情绪等心理和道德危机,而这一切跟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密不可分的。家风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说是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它能教会人们最基本的处事方式和对生活的态度,对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的希望,塑造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尤为重要。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家风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对我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家风传承教育十分必要。

三、引导留守儿童传承家风的重要性

(一)家风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它把“立德”摆在第一位。《管子》中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段话说明我们的先贤已充分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千百年来,“立德树人”都是我国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家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吸收并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将其发扬光大,让传统文化的丰厚知识惠及后世,源远流长。

(二)家风对留守儿童道德情操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基本上都是“重智轻德”,导致应该堪当大任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沦落的现象出现。因此,作为全面教育之重要内容的德育教育,加强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十分重要。常言道:“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家风才是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儿童成长的摇篮与襁褓。纵观儿童的成长阶段,家庭作为每个人基础教育的组织体,是儿童最先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因此,只有将优秀家风牢牢扎根于家庭教育中,才能使青少年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成为推动今后社会发展的潜力军。

四、引导留守儿童家风传承方式的途径

(一)家长以身作则将家风带进日常生活家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因而家风的形成与家庭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对其性格、举止、道德情操、人生观、价值观等都有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所以家长作为监护人和直接教育者应该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起表率作用。尤其对于留守儿童的家长来说,家长在与孩子短暂相处的日子里更应该做出榜样。例如,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应该带头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再如让孩子参与家庭的重大决策等。这样不仅会产生一个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而且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将家风带进自己的生活。

(二)学校应加强留守儿童的礼仪教育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学校成为了这个群体接受各种教育的主要场所。所以,要实现留守儿童家风的传承,应该强化学校的引导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应该加强留守儿童的礼仪教育,即学校首先要重视立德树人教育工作,培养老师立德树人教育之理念,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打造一流德育人才队伍来对留守儿童进行礼仪教育,从而引导留守儿童对优秀家风的传承。

五、结语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家风的传承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和当今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该更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使他们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利君.社会转型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研究[J].苏州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2]董慧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5月硕士学位论文.

[3]张涛.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支持体系研究[J].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