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教师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

教师教育信息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教师教育信息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教师教育信息化论文

第1篇

(一)当前远程开放教育的现状提出了改革的紧迫性

1.开放教育学生的生源及学习动机决定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开放教育的教学对象是成人,学生来源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高考落榜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这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三是部分过早进入社会的工作人员。这些学生参加开放教育的学习,动机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其学习动机有以下三点:一是为了获得晋职升级的文凭。二是为了找工作而备一块“敲门砖”。三是继续深造,为工作的需要而来“充电”。由于这些学生的来源不同,有些学生本身就是社会工作人员,因工作的原因不能保证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到校进行系统学习,因此教学模式要结合成人特点和需要进行,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2.开放教育的开放性要求教学模式多样化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它具有面向社会、面向人人的特点。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生对课程选择有一定的自,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度等方面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开放教育的这种特性要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二)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性给予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行性

传统的四大信息传播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已经渐渐退居二线,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更喜欢通过网络、手机等工具获取所需信息。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人们可以并且正在选择通过电子媒介的途径获取信息,这样,参加开放教育的在校学生可以不用到学校参加教师的面授辅导便可以了解相应的课程知识信息。

(三)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将推动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中,传统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完善地解决成人学习者工学矛盾的问题,此时也需要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可行性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人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收信息知识,2013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呈上升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5.8%。[1]移动网络建设和宽带普及等行动让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变得越来越高。网络作为现代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以其形式多样化和功能全面化深受大家的喜爱。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可以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既符合时代特征又符合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心理的新的教学模式。

二、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

这里的信息化视域是指基于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形势下,以网络条件为基点,发现新的教学信息传播方式以及教学信息的传授关系,主要研究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环境下,开放教育的教育媒介、教学手段应该随之多样化的问题。

(一)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

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可行性原则。指信息化视域下的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要从实际出发,模式构建过程中应遵循客观规律,要做到符合现代成人学生的学习习惯,能满足学生学习方式多样性需求。实用性原则。指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运用,一方面是教学工具的使用,学生能通过这些途径学习知识;另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学生通过模式学习能学有所获。教学性原则。主要是指该模式的设计要能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教师通过该模式的使用能授予学生科学知识。

(二)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1.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络虚拟教室进行学习

全国电大开设的课程基本上都开设了网络虚拟教室,里面的内容包括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师介绍、实施方案、教学辅导、电子教案、作业与复习、参考资料等内容。基本涵盖了本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另外参考资料中还有诸多学习辅助资料。只要是通网络的地方,学生都可以随时打开课程网页浏览资料进行学习,这种学习形式有利于方便上网的同学。尽管目前互联网的使用还只是在发达地区居民和易转化人群中较为普遍,但是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这样,即使是偏远地区的学生也将有望通过电脑学习。

2.通过观看高清视频进行学习

高清视频学习形式主要是通过电视的视频点播功能来进行学习。学校通过与广播电视台的联合合作将授课教师事先录制好的课程内容作为电视节目,学生通过视频点播参与学习。在一些暂时还没有接通网络的农村偏远地区,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他们有学习的需求,但由于工作、交通、网络等原因不能参加面授、网络学习,对这类学生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3.通过手机进行学习

目前智能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手机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综合平台而不只是一种单纯的通信工具,它融入了沟通交流、信息搜索、游戏娱乐、社会交往等各类互联网服务,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率达总人数81.0%,手机已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如何利用这种工具作为学生学习的平台,是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一大重要契机。区别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习形式,开放教育的面授时间并非贯穿整个学期,其中还有多种形式的辅助学习,手机学习主要是通过手机的接收信息的功能进行提醒学习,利用移动平台将学生学习的注意事项传送给学生,此外,也可以将每次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做简单归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4.微课学习

微课是指在短时间内讲解一个碎片化主题的一种微视频,微课时间较短,一般为5—10分钟,形式多样,可以是直播型、影视型、动画型以及场景模拟等。直接型主要是主讲教师就某一主题进行讲解;影视型可以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一个主题,有图文、有讲解;动画型则是通知卡通漫画的形式讲述一个内容;场景模拟则类似情景剧通过人物的表演说明一个问题。微课短小,一节课只说明一个主题,学生可以用简短的时间就了解书本的一个知识点。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以网络在线为依托,主要用于不受时空限制的片断辅导,但不能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

三、信息化视域下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思考

1.通过浏览网上资源进行全面学习

以贵州电大开放教育的课程为例,网上学习方式之一是从贵州电大主页进入课程网页中浏览学习资源,比如贵州电大《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网上学习资源就有教学文件(主要有教学大纲、实施方案、课程说明、教师介绍)以及教学辅导、电子教案、作业与复习、IP课件、直播课堂、参考资料等资源,学生通过浏览这些资源可以对该门课程有个基本了解,并进行学习;网上学习方式之二是教师、学员之间的交流讨论,通过登录贵州电大在线,进入教学活动讨论区,就可以参加相关的教与学,师与生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就学习方面内容进行的互动交流和讨论。

2.通过点播电视学习资源进行重难点学习

学校可以通过与广电网合作将事先录制好的教师视频放到点播台,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向学生提供有关课程重难点的视频资源,学员通过有线电视点播,可以通过课程视频资源的方式进行学习。

3.通过移动网络平台进行知识点学习

第2篇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种,计算机技术在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已被教育教学充分利用起来。同样,在幼儿园中,多媒体技术也被运用起来。实践证明,幼儿园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学前教育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是幼儿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

创设多样化的教学环境,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课堂上,能够为孩子们带来直观的视觉效果,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多媒体技术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使得孩子们的眼界更加宽阔,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和活跃思维;其次,多媒体技术增强了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丰富多彩,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促使孩子们投入到活动中,使教师与孩子们在活动中产生更多的互动;再者,多媒体技术为孩子们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动态画面,使得孩子们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直观的了解。特别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讲解科学原理,可以将原理具体、形象、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了教学效果;最后,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记录,便于对教研活动的研究。

二是幼儿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

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时代,幼师必须要加强计算机技能,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并查阅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学会从众多的信息中选择对教学有用的信息,并将信息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析、加工、组合、储存,最终运用到教学工作中。三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孩子们产生互动,促进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多媒体技术经过精心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收到孩子们传达的信息,并及时对其作出反馈,调整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与此同时,多媒体技术强调感官参与,孩子们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增强了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声音,让孩子们根据声音来找出对应的事物图片,如猫叫声、铃铛声、汽车声、打雷声等,对找对的孩子们,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比如奖励一个笑脸,同时对回答错误的孩子要加以趣味性的惩罚,鼓励孩子们继续加油。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变成了充满挑战性的游戏活动,使孩子们更容易接受这种学习方式。

二、网络对学前教育的促进作用

首先,网络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组建了教师与家长们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教师与家长利用网络可以实现“零距离”沟通。家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信息。幼儿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多种交流平台,例如BBS论坛、交互式管理系统等,在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下,这些交流方式一直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其次,孩子们通过网络中的场景,可以认识到更多的事物变化规律。例如,利用网络技术了解四季的变化,了解动植物的习性,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使孩子们对事物的理解更加全面;最后,网络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联网上拥有海量的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互联网不分时间、地点,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资源,在互联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幼儿教师利用网络,可以搜集到相关的教学资源;孩子们之间利用网络可以互通有无,共同学习;家长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家庭教育,可以搜索儿歌、故事、游戏等有助于启发孩子们智力的各种事物。

第3篇

硬件主导论:硬件决定一切信息技术发展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硬件制造,全世界一年内能造出的计算机屈指可数,这些庞大而昂贵的计算机难以操作且极不稳定,有些计算机甚至需要通过调整电路结构来应对不同的计算任务。在这种背景下,硬件成了决定信息系统价值的核心因素,甚至是唯一因素,从而形成了硬件主导论,即硬件的价值等同于信息系统的价值,其他组成均附属于硬件。基于这种认识,当时的硬件厂商通常会把配套软件的源代码免费送给用户,以方便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硬件主导论存在很大局限,忽略了软件等系统其他组成的价值,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大量的社会资源集中投向硬件制造领域,制造工艺飞速发展。

软件价值论:软件具有独立价值随着硬件制造技术日益进步,越来越多的机构甚至个人购买计算机处理事务,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使用目的日益丰富;另一方面,用户大多不具备开发软件的技能。于是,能否提供易用、可靠的软件成了评测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软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开发者不再提供源代码,甚至要求用户付费购买软件。对软件的旺盛需求促使研究者反思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并形成了软件价值论,即软件不是硬件的附属品,而是具有自身独立的价值。软件价值论深深地影响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无论是学习编程还是学习多媒体处理,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软件操作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焦点。

开源共享论:开放源码共享智慧开源共享论来自开发人员对软件价值论的反思,他们认同软件的价值,但反对闭源或设置软件专利等手段。他们认为,软件、通信协议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应掌控在少数商业机构手中,而应开放给全人类自由使用,开源正是保证这一权利的必要手段。经过长期努力,开源精神开始从软件开发向其他领域延伸。近年来,随着软件行业垄断的加剧,很多国家希望借助开源获得信息产业上的突破,开源共享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在中小学开展开源文化教育得到了更多关注,我国一些省市已明确把开源文化纳入课程。

普适计算论:计算无处不在普适计算论最早在1988年被提出,表现为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处理信息,而不必关心技术和设备。普适计算论源自科研人员对“人-机”关系的重新思考,力图让人成为信息系统的中心,其倡导的“以人为本”理念对信息技术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念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受到了充分重视,教育的重心从关注软件操作转变为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过计算机的中心地位还未动摇,已有的发展成果也没能得到课程设计者的充分认可。

第4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德育

信息德育属于现代德育的范畴,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网络及个人电脑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和德育理念。信息德育不仅仅是一种网上德育,即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这也算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化,当然,德育的信息化也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信息、传播信息和创造信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恩惠,努力使每个大学生都成为有道德的信息社会人。高校德育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在发展为信息德育时,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一、信息德育主体的广泛性

在现代德育中,德育主体一般指的是教育者或者是专门从事德育工作或者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学管理人员。信息德育的出现,拓展了德育主体的范围。首先是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受教育者——大学生,因为懂得并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从传统的受教育者跃为自我教育者甚至是教育者,成为信息德育的主体之一。其次是高校的信息技术人员、教育技术应用与开发人员对高校信息德育的支持、配合与直接参与。通常情况下,信息技术人员是不直接参与高校德育工作的,不能算作狭义上的高校德育主体,只是广义上的高校德育主体之一,即他们在高校德育主体中是处于教学、管理育人环节中的。但信息化技术专业性较强,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不能熟练运用。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为了积极应对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必须与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联合,让技术人员参与信息德育,使其从幕后走到前台,成为高校信息德育的真正重要主体之一,对信息德育的有关技术工作切实地负起责任。

具体地说,信息技术人员、教育技术应用与开发人员将在以下方面对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发挥作用:第一,管理校园网,即运用技术手段对网上信息进行过滤、屏蔽,尽量降低学生进入不健康信息网站的可能性。第二,指导并参与学校德育网站或网页的建设,设计德育软件在网上进行传输,将德育内容(如理论文章、政策信息、国内外大事、榜样宣传等)和有关德育工作的各方面信息(活动安排、学习材料介绍等)传递给学生。第三,指导专职德育工作者利用信息通讯软件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趋向。第四,对学生和专职德育工作者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第五,利用技术优势,与专职德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信息德育的研究、技术开发与实践。再次是高校之外的某些专家、学者、榜样人物作为社会德育主体的网上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使得任何信息一经上网,就可以通过超链接全方位地扩散开来。当特定的网络舆论一旦形成,各大著名的中文网站或者论坛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直接的信息交流,以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特定社会客体。这些专家学者实际上在对网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他们理所当然成为信息德育的主体之一。榜样人物也可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广泛性,由德育内容的载体向直接的德育主体转化。榜样人物的形象一旦树立,就可以创建关于其网站或者网页,全方位地介绍其事迹、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以扩大其德育效应;在信息网络时代,榜样人物自身也应主动创建网站或者独立的网页,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主要事迹,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社会观点等,并通过网络与网民进行直接的交流,起到提升网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如江西网络妈妈刘焕荣。

二、信息德育内容的开放性

信息德育内容的开放性源于信息的广泛性和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包含有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等资源,任何事物都可以以信息的方式存在,加之网络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可以包罗万象。信息的广泛性和信息社会的开放性,相应的就使得信息德育内容呈现全方位的开放性。然而,由于理论滞后于实践,专门的信息德育教材还没有出现,因此,信息德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教材的相对滞后性与现实的不断发展性之间的矛盾,不能过分拘泥于教材的文字表述,静态地、封闭地看问题,而是要根据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实践,适当添加新的内容,不断创新和发展信息德育的内容,以启发、收集信息、探究、质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开放式教学为基本形式。另一方面,结合所学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扩大视野,扩展所学内容。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矛盾、新问题会层出不穷,信息德育将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也会随着视野的扩大、信息的丰富而不断发展,这些变革都要求信息德育内容处于开发、发展和创新的状态。

三、信息德育过程的交互性

交互性是网络的本质属性之一,网络空间的所有活动都具有交互性,信息德育实际上也是网络空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因此,信息德育过程的交互性作为信息德育的一种基本的特征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与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所具有的互动性不同,信息德育过程的交互性在于它不仅包含了信息德育主体、客体之间多维度、非中心化的互动关系,而且也包含了网络行为主体、客体自身不同角色扮演之间的变动性和多样性。信息德育的交互性不仅表现在主客体多极交互性关系上,而且还表现在互动的形式上。信息德育过程中的交互,按照是否同步可以分为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实时交互又可分为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前者是指大学生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育者或者自身所进行的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双向交流,大学生可以在校园网的论坛上或在线解答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然后与教育者一起进行交流、讨论,从而达到澄清事实、提升思想之目的。人机交互则是指教育者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大学生访问该专题时,由系统自动提问或解答,实现人机对话。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角色转换

角色是指与人的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所持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所承受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及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一整套行为。每个时代都对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并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德育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角色定位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而德育教师角色能否恰当定位,主要就在于其能否适应时展的要求。

我们当前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校德育深受影响,德育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并向现代化转向。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变过程中,重新为德育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是新时期德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本人认为,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应体现以下三个转换: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要从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要从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说,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换。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由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们必须意志坚强,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重智轻德,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

作为“对话人”,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所以,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变性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发挥高度创造性,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而且要从单纯的德育课程执行者转换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做出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即要从实际情形着[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题,以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

(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德育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德育教师应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德育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政策法规、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出台,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现代德育的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师认真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去,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往往是教科书的讲读者,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变。

(一)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

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一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丰富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二)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

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三)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四)德育教师应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道德权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双向性、互动性使教师从讲台这一“神坛”上走下来,传统的“师徒关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严重挑战,沉迷于这种“师徒关系”的教师很容易被标榜为新人类的大学生视为“异类”。网络技术的全社会渗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人——机”交往,是现代大学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人——机”交往,造成了学生认知缺失、情感缺失。这对于身处“闹市”、心理正在健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努力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关注学生“情商”的达成,构建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师生交往氛围。

(五)德育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六)德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然是终身的学习者。首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再次,要研究德育方法。德育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最后,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反过来,教育信息技术也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教师能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完成教学资源过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处理信息和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具有熟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系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也不可能有一套万能的应变方案,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反思和充实,对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38.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8.

第6篇

关键词:信息交换;生活服务;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36-02

一、引 言

德国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1962年出版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将公共领域定义为“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的、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中的一般交换规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一理论引深至广播电视中,是指自由表达以及意见沟通过程有制度化的空间及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使交流、论辩、批判都有足够的空间。大众传媒是理想的公共领域,电视可成为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电视节目形式设置中,越来越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注重信息的交流,强调参与意识和贴近性,实现信息交换与服务生活的功能。

二、信息交换

(一)信息交换渠道多样化

广播电视提供服务的优势在于:

首先它具有覆盖率极高的网络化传播优势。加上卫星、无线等空中传播技术,使广播电视的综合覆盖达到了无处不在的程度。

其次是广播电视具有技术含量极高的影视作品制作系统。

再次就是广播电视具有满足大众多样性文化需求的功能。

电视节目中利用热线电话、短信、微博等都是可以实现信息流通的渠道和方法,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信息交换。信息交换能够使受众情绪得以表达,同时也是节目效果评价的手段,这种关注和反馈使得节目与受众间构成一种良性循环,能更好地把握受众所需。电视节目中最简单、最易实现的信息交换方式就是现场的信息交换,例如意大利立足于女性视角的电视谈话类节目《危险关联》中,采用专家和全场观众讨论交流的形式,使话题更深入,调动了大众热情,产生一些预期外的效果和。

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是信件,目前仍在使用,节目组会在节目播出时将这些信件信息传递给大众。电话参与是使用较多的交流手段,法国的CHANNEL4的《早安荣耀》中,主持人介绍时政或真实故事,场外观众可以打电话参与讨论。

这种形式目前是被广泛采用采纳的,其优点在于实现手段简易,便捷性强。短信参与利用其成本较低、参与便利成为电视媒体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节目通过短信平台闪动观众的意见。

随着网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站、博客、播客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也为互动交流提供平台,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和信息零时间的优势,在节目前期运作中,可以汲取大众意见;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网络报名、网络投票、留言等方式参与;在节目播出后,可利用网络做问卷调查,受众分析,形成反馈,更简易地再现收视效果。

(二)制作理念注重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信息从媒体这个“点”向受众这个“面”进行单向传输,缺乏反馈机制,即“点对面”的传播模式。网络传播针对特定的用户传播特定信息,属于“小众化”传播,即“点对点”的传播模式。

新旧媒体在表现形式、媒体功能、传受角色、传受关系方面有各自优势和不足,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存的媒介生存状况下,各媒体功能呈现互补性,媒介形式也不段的创新,新旧媒体之间的边缘逐渐融合,差异消弭,互相借鉴。

新旧媒体都在力行“点对点”的传播理念。根据限效果论,只有内容的优势才是王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提供服务和附加值得信息才能吸引眼球,电视细分受众,精确传播,借鉴“点对点”的传播理念,实现对受众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感染力。这个传播理念的操作方法包括制作过程和传播过程两个方面的实践。

日本东京电视台的经济新闻节目《World Bussniss Satellite》克服了经济新闻报道中缺少直观视觉形象的弱点,在制作中每一条新闻都会有出镜记者采访报道。在制作家电竞争这一主题的节目时,在卖场与售货员以及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交谈,以更类似于专访的形式让新闻更深入更生动。

在2008年1月11日的节目中,新闻头条是《2007年12月・街角景气指数》,出镜记者沿着东京环线7号线,在每一个行政区挑选几家店铺进行入户采访,通过普通市民的嘴说出经济景气是好还是坏。

在寒冷的冬日,街边的香肠店可以喝到热气腾腾的葡萄酒,出镜记者一定会亲自告诉你。因此,在制作理念方面的互动意识和交流意识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一理念也贯穿于其它类型的节目当中,例如在谈话节目中的实践方法是与受众的互动交流方式增多,受众的参与性逐渐增强,不仅是谈话中的旁观者,而是积极加入讨论,和谐圆融的谈话场越来越被重视,互动是双向交流的支点。

在节目当中,现场提问、设置游戏等方式都便于进行交流,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一期节目中,讨论李少红电视剧台词的唯美风格时,主持人李湘请现场观众朗诵《大明宫词》中的台词,起到了调节气氛、强化主题的作用,也让受众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三、电视文化的生活服务功能

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主要承担了服务生活的职能。生活服务类节目指关注日常生活,针对生活中的具体需要提供指导、帮助和具体服务的一种节目形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类节目数量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细化,制作越来越精良。相关专业频道的诞生是对于生活服务理念的最好解读,例如优购物频道,纪录片频道等,节目涉及美食、旅游、购物、时尚、健康等领域。

相关专题类节目一直受到大众欢迎,例如法国第四频道(CHANNEL4)的《动手烹饪》、《天天饮食》、《美食美客》、《改头换面 家装版》《交换空间》、《改建梦想》,中央电视台(CCTV)的《中华医药》等。

除了相关专题节目,其他类型节目中也渗透着服务理念。例如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以及访谈类节目中的服务理念。这种编排方式使节目资讯更加全面,模糊掉了节目本身规定的类型的边界,使节目收视群体和更为广泛,同时也使节目中人性化理念有了很充分的运用。

上文介绍到的《安德森・库珀360度》是一档新闻杂志类节目,其中在关于健康的信息资讯介绍中会定期请专家介绍健康医药新闻。《奥普拉秀》除了常规的人物访谈,有时会把演播室改为厨房,邀请美食专家分享烹饪经验。《NHK新闻您早日本》这档新闻节目中非常注重服务意识,例如生活资讯信息除了有天气预报,还包含出行信息,对机场、新干线、高速道路的路况都会进行介绍,天气预报介绍温度和湿度、风速,甚至各地日出的准确时间。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如《朝闻天下》、《午间新闻》以及目前媒体普遍在新闻杂志类节目中会加入服务生活的一些小的板块,例如气象预报。《今天》在新闻节目之外,有服务性专题节目《今日健康》、《今日厨房》、《教儿育女》、《居家与园艺》、《今天理财》。

这些理念的运用源于媒体对于认识受众的地位的清晰认知,注重“受众本位”。“受众本位”意识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的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

我国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受众本位说,强调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最大限度地适应受众的需求,以受众为中心。电视媒体要找准与受众的契合点,把满足和引导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最高职责。从受众出发,摆脱过去“以传者为中心”的思想,贴近受众,了解受众需要,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目前,电视节目呈现分众化趋势,充分进行市场的前期调研工作,对收视目标群体锁定准确。标受众的明确使节目清晰明确地传递目标受众所需的信息。

除了节目制作方面的服务意识,技术的发展也将带来更丰富的资讯,更便捷的服务,有线电视的信息服务将会给受众带来更多的频道和信息选择。

参考文献:

[1]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第7篇

2007年,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无锡市南长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为指针,定目标,找差距,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坚持“电教科研为龙头,教育资源建设为核心,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的基本工作思路,加快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步伐,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使电教工作成为提升我校教育档次,促进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撑。主要工作:1完善本校创新教育网,网站准备进行较大的改版,在内容和智能化程度要有突破,实现网站管理智能化。2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第二模块的培训工作,今年力争第二模块参考通过率达到100%。3重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各类信息技术应用比赛。具体实施:

一、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1、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上,根据无锡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南长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逐步实现“教师办公自动化、备课无纸化、上课课件化、图书数字化、资源系统化”的教育现代化目标。2、完善“我校创新教育网”的建设,网站准备进行一次较大的改版,将加强安全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制度,部分栏目实现由校网管员、教师电子投稿,网站审核。3、组织教师积极参加6月份由区举办的教师个人特色网站制作评比,促进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以师资培训推动素质教育1、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认真抓好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第二模块的培训工作,总结前阶段培训工作经验,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培训的课时和质量。力争第二模块考核通过率达到100%。2建设一支电教骨干教师队伍,成立校电教小组。

第8篇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选择研究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从一些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研究来看,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种。黎加厚在《谈教育信息化》中所说的: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本人认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过程应高度重视对教育信息化观念的改变,侧重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投影仪、复印机等信息化设备使用,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依赖以计算计和远程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以上基础上进行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二、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本人粗浅地来谈一谈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育信息化有所认识但观念落后,思想不够开放

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在对教育信息化的意义、作用和本质的认识上还存在诸多忽视和误解。

2.信息化环境建设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实际

信息和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不明确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当前信息化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这一问题导致所建立的系统环境不适合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整体需要,主次不分,不能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发展规划,在信息化环境建设中不能够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照搬其他学校并不成功的模式或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模式。

3.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信息素养较低,虽然坚持培训但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中小学校,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为数不多,多数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

4.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

教育教学资源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充分发挥网络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势,构建网上学习环境的重要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的维护更新、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缺乏资金保障。

三、教育信息化问题的解决策略

基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策略:

1.对教育信息化观念质的转变

首先,教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只有教师的观念改变了,学生的思想才能很好的改变;其次,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学习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后,学校要转变只有分数才是追求目标的观念,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学校要积极地把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带入课堂。

2.建设校园网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有效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校园网作为数字空间中学校与外界沟通的窗口,已逐步成为代表学校在虚拟电子世界中的地位和形象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是教育信息化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量要有一大的增长,培养的质量上要有明显的提高,要将培养高素质人才置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地位。进一步深化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信息化应用人才培养。

4.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利用的平台与机制

教育信息化必须要有丰富的软件资源保障,这一环节的基本目的是为学习者、教师及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工具、内容资源和相关服务。重点建设基础教育数字化资源库、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库、高等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库、教师教育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库等国家级教育信息资源库,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资源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多媒体资源。建立国家教学资源共享服务支撑系统,加速向中西部农村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小平.关于我国教育信息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

[2]李华奇.《论信息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情报科学》2002年第9期

第9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9-0098-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虽然教育信息化日益受到学校、教师、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视野比较狭隘,范围有限,且研究成果不多。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本文选择了有关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核心论文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帮助。

文献概况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分别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为主题检索大类,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关键词、摘要等从2011_2014年逐年进行精确检索。检索到博硕士研究论文20篇、期刊论文179篇,通过对论文数量的研究分析得出,2011_2014年国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呈现出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也必将有更大、更新的突破。由此可见,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

研究进展

从检索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研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前进的动力,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对于任何一种研究,我们都需要清楚地界定其概念,深刻地认识其内涵,这是开展研究工作的基础。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早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先明白何谓“整合”,才能在二者对比中更好地理解“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信息技术当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直接用音频、视频、图表等替代部分语言文字的表达,达到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融合则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堂检测、课后反思以及师生交流等。[1]虽然融合与整合的区别是研究者们都公认的,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融合>整合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成效却不明显,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二者在深度、意义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何克抗教授认为:融合是在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环境”和“教与学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而整合只是停留在运用技术去改善“教与学环境”或“教与学方式”的较低层面上,从来不敢去触动(或根本没有想到要去触动)更深层次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问题。[2]张文渊(2014)在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中也指出:“‘深度融合’是有效的整合、深层次的整合、全方位的整合。”[3]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其深度、本质意义都已远远超越了“整合”。

(2)融合=应用

部分研究者认为,“深度融合”是更高层面的“应用”,是在经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抛开“应用”谈“融合”是不切实际、不科学的。杨超(2014)在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中指出:“‘融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一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4]他们的观点说明:我们既要使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来为教育系统服务,又要有效地促进二者的相互融合,使“融合”在应用中得以体现。

(3)融合=状态

更有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但有别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更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融合状态”。李敏娇等人(2013)在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中提出“融合状态”分别有假象融合、异化融合和有效融合,并对三种状态分别做了界定,融合状态观说明了到底何谓“融合”。[5]

虽然国内学者们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但却有着相通之处,即都是为了达到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创新课堂,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2.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的研究是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与内涵的研究为基础的,因为研究者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概念的认识存在着分歧,且大部分研究者还都坚信“融合”的本质是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构建新型课堂教学结构,所以存在多种途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区域建设、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方法途径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

(1)区域建设:三通两平台的搭建

三通两平台,是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第一次提出的,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指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自提出后,“三通两平台”就成了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杨宗凯教授指出:“‘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近期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6]通过查看文献可知,当前大部分研究者都将研究工作聚焦于此,并针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了实施“三通两平台”的有效途径,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依靠。

(2)网络学习:MOOC

MOOC即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是一种具有交互功能、开放式的在线学习方式,其特点是开放性、免费性、学习者自由选择性等,它对教育的变革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李仁和指出:“当前,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已经进入大规模开放式网络教育时代,达到了深度融合,使信息技术的作用贯穿于整个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交流互动、考核测试、学习成果认证等。”[7]瞿振元研究员也指出:“MOOC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突出代表。”[8]由此可见,MOOC平台的建设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

(3)课堂教学: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先学后教,翻转了教学方式;注重以学定教,翻转了教学内容;注重课程创生,翻转了师生角色;注重情境探究,翻转了学习本质;注重自主管理,翻转了教学管理。从大量的文献资料来看,有大部分研究者认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福建省电化教育馆的中学高级教师陈凤燕,通过将运用翻转课堂进行教学与自己多年来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后,得出了重要结论:翻转课堂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9]

从当前这些探索出的融合的途径来看,三通两平台的建设、MOOC、翻转课堂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将目标停留在建设、翻转上,而应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其效果研究上,从效果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最有效的途径。

3.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过程中遇到的阻碍

要实现深度融合,并不是畅通无阻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距离实现总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国内研究者开始重视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阻碍的调查研究,试图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指导。从综合文献来看,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备的情况下,当前中小学课堂中“融合”速度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认识上的不足

大部分研究者研究发现导致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效果不乐观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融合”认识得不深入,所以在行动落实上缺乏力度。邱婷(2013)在其论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中指出:“我们要从更整体、更宏观的角度深刻认识信息技术应用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全新关系。”[10]当前在一些课堂中,教师虽然能有意识地将多媒体设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但缺乏对教学系统的各要素进行科学性的融合,最多就是播放多媒体课件,那这种融合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李玉顺等教授提出:学科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的关键。[11]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育部于2014年5月研究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分别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等五个维度进行了要求,为相关部门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检测提供了指导。

(3)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的不足

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要实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必须提高融合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12]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具体计划,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或“程序”。在信息化环境下,发生的教学目标动态化、教学情境多样化、学习评价多元化等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教学设计应多体现信息技术运用优势及与传统教学设计的不同。

思考与建议

1.内涵方面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概念,虽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总结下来可以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信息技术不单是工具,还是改变者,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善原有的教学过程和模式。

第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教育目的要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转变。

第三,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要选择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在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内涵的同时,我们更应努力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中“深”的程度和“深”的标准,因为有了标准,实践者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进而更好地指导二者的融合。

2.方法方面

虽然国家和各省市地区都在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但其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对偏远地区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提出的研究应用方案还比较少,所以当前的研究应更多地将对象从城市转移到乡村,努力推动各地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

教育技术新探索出的MOOC、翻转课堂等开始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些新教法的产生,虽然可以让学生更便捷、免费地“学”,但却无法让学生有兴趣、高效地“学”。结合这些新的方法,当前“融合”的研究只关注了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问题,而忽略了对学习影响更深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研究。所以,对于学习动机,我们应更多地研究游戏与学习的融合;对于学习方法,应更注重正式和非正式的混合学习;对于学习结果,应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将大数据更广泛地应用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评价和支持中,我们要从教学的各个层面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逐步深入。

3.阻碍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融合观。科技迅速发展,知识就在指尖的时代已经来临,当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因此必须要重塑角色,全面认识融合,追求深度学习,要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学习和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校园网资源,找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最有效的切入点,实现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第二,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不当将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发展。由于当前教师对信息技术滥用、误用等现象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要大力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其作为教师职业考核的主要标准。

第三,创新型教学设计。在“深度融合”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教学设计,要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尽量多地学习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经过实践后,还要不断地反思、总结。例如,教师可以在教育部和百度文库联合举办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交流学习平台中,吸取优质的典型案例中教学设计的精华,有选择性地丰富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结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自提出后,教育界对其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不可否定的是,当前面临的问题也非常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限制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与推广,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并结合实践做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让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真正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叶文良.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4(11).

[2]何克抗.学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12).

[3]张文渊.浅析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理论与方法[J].华夏地理,2014(7).

[4]杨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4(14).

[5]李敏娇,汪颖.走入“深度融合”注重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

[6]杨宗凯,杨浩,吴砥.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03).

[7]李仁和.促进融合,实现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8).

[8]瞿振元.以MOOC发展为契机促进细腻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14(06).

[9]陈凤燕.“翻转课堂”: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评论,2014(06).

[10]邱婷.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小本推进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0):39-41.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基础因素;信息化保障因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08―04

一 引言

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策略建立的一个重要依据是确定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因素。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相互之间关系比较复杂。只有明确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策略。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展了有关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如李永健[1]在其论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研究”中指出,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教师七个心理维度会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产生影响。王春蕾、刘美凤[2]在其论文“美国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分析”从教师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研究影响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因素,同时指出领导能力是关键因素,学校整体规划、硬件因素和教师培训等因素也十分重要。焦宝聪、董黎明、赵意焕[3]在论文“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因素及内在逻辑关系”指出,影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三大因素是推动因素、障碍因素和决策因素。王春蕾、刘美凤[4]在其论文“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影响我国信息技术应用有效性三方面关键因素,即学校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如何正确认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具体应用和各种影响因素,学校教育信息化影响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关系及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二 学校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环节是信息化应用,即教师、学生及管理者等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从而实现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本文认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具体内容包括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个方面。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并使之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强调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效引用,关注教与学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各个环节,其目的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的学习。

2 学校管理信息化

学校管理信息化(即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主要是指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信息技术的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学校管理职能,优化教育管理过程,帮助学校管理部门了解、掌握学校各项工作状态,监测、调控、评价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并且为学校领导提供有助于作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促进学校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3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专业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具体表现在一方面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将是必然的选择,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4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

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成长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面向信息社会所必须掌握的信息素养;二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德育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更好地促进学生优秀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影响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教授指出,应该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来思考学校教育信息化,这将有助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他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学校信息化的具体应用进行归纳与整理,提出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框架。[6]基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因素和保障因素两个方面。

1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因素

围绕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因素,具体包括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人力资源三个因素,这是开展学校信息化应用实践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有效应用的基础,没有这三个方面的基础要素,学校信息化应用无从谈起。在开展学校教育信息化每一种基础因素建设时,都要从有利于学校信息化应用推进的角度来思考。

(1) 信息化的软硬件环境

学校信息化软硬件环境是学校信息化应用的物质条件,具体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各类系统软件与各种技术。在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配置以后,缺少持续的技术支持成为阻碍教师使用的另一个因素[5]。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有效使用需要各类系统软件和各种技术的支持,因此,学校系统软件、各种技术支持和硬件一样是影响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因素。

(2) 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

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教师仅仅想用与会用还不行,学校必须要有教师能够方便使用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可以分为教学资源和管理信息资源两大类。学校管理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推进的关键因素,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应用推进的关键因素。有了大量教学和管理的资源,才能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应用。

(3) 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

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具体包括了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学校信息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具体表现为校长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化决策与规划、组织与管理、评估与发展四个方面的能力。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主要是指信息技术的意识与基本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监控与评价和创新的能力。学校信息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主要是指对设备的管理和应用能力、对资源的管理和应用能力和支持学校实际信息化工作的能力。

2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保障因素

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保障因素是对学校信息化具体应用的推进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因素建设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学校教育信息化保障要素具体包括学校信息化的规划、经费投入、规范与标准、信息化组织与管理、安全保障以及信息化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的每一项内容应该涉及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个方面的具体应用,涉及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教育资源、信息化人力资源三个基础因素。在思考和建设学校信息化的每一方面应用和每一个基础因素时,都应该考虑建设相应的保障因素。

四 学校信息化应用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的实证分析

基于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设计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广泛地收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有关信息,对浦东新区近50所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了评估,主要从学校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基础因素、信息化保障因素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评估。对每所学校的评估有8位左右的评估人员根据各自负责的指标分头进行,每所学校评估的时间为一天,评估的主要操作方法有听取学校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观察、课堂观察、个别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最终确定学校每项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的分值。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中各类因素的评估结果,通过SPSS17.0软件,采用相关分析法开展各种因素间的相关分析。

1“信息化各种基础因素”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1)“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根据实际对近50所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四种应用评估的结果,通过统计软件计算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见表1所示。

从表7可以发现,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81,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称“整合”)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即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使用比较好的学校,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整体水平相对也比较高。

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其它三种应用(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94、0.194和0.182,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186、0.187、0.215,均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学校数字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2)“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应用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分析

对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整合能力、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与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所示。

从表2可以发现,学校教师整合能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85,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23,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学校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44,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95,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关系。

三种信息化人力资源之间可能也存在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剔除其他相关因素影响,这就需要采用偏相关系数进行两个因素之间的偏相关分析。所谓偏相关分析是指在诸多相关的变量中,剔除其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变量的影响后,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7]。

从表3可以发现,在剔除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技术人员技术维护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教师整合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4757,在0.01置信水平上显著,认为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教师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有着直接显著的影响。

从表4可以发现,在剔除了教师整合能力和学校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间的偏相关系数为0.1586,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293,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说明校长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是通过教师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产生影响。

(3)“信息化人力资源”与信息化三种应用的相关分析

计算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其它三种应用(信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发现,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4、0.317和0.351,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故认为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与学校信息化这三种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剔除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因素的影响,重新计算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以发现,在剔除信息化教育资源因素的影响,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信息化三种具体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5089、0.2649、0.3078,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00、0.072、0.035,前者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后两者小于0.05,故拒绝零假设。因此,可以认为“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学校管理信息化”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与“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从实际经验来分析,学校管理信息化更多的涉及学校管理人员,与学校管理人员的能力关系比较密切,学校管理信息化开展的效果与大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性不是很大。而学校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二种信息化应用的实施主体是教师与校长,因此,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技术人员的技术维护能力与这两种具体应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 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和“信息化应用”的相关分析

计算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四种具体应用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7所示。

从表7分析,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0.374、、0.336、0.373,在0.05置信水平上显著,认为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从表8分析,在剔除信息化基础因素中的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两个因素的影响,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294、0.2042、、-0.1665、0.1675,偏相关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846、0.173、0.269、0.266,均远远大于0.05,故接受零假设,认为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与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这说明,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虽然从表面上看与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系数,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对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存在很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通过学校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两个因素产生的,学校信息化保障因素对学校信息化四种具体应用之间不存在直接影响。

五 结束语

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信息化应用,学校信息化的基础因素、保障因素对学校信息化应用产生影响。为了有效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一方面,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学校信息化应用保障因素、基础因素这两大影响因素的建设;另一方面需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推进学校信息化应用,系统各层之间要协调发展,同一层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协调发展,每一层各个因素的发展要强调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李永健.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34-36.

[2] 王春蕾,刘美凤.美国影响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应用的因素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4,(2):45-48.

[3] 焦宝聪,董黎明,赵意焕.影响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因素及内在逻辑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5,(5):53-57.

[4] 王春蕾,刘美凤.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6):15-19.

[5] 王雅杰,刘美凤,吕巾娇.影响教师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因素的个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3).

第11篇

湖北省竹溪县城关初级中学成立于2009年8月,是城区一所寄宿制学校,现有学生1 548人,教师113人。该校2012年底被列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学校以来,全校上下高度重视,本着“育人为本,同享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完善信息化硬、软件建设,注重以培促用、用研结合,全力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该校师生的信息化应用与研究能力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逐年攀升。

1软硬兼备创优教育信息化环境

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推进,硬软件建设是前提。该校建校伊始,就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统筹规划,按照“分期投入,逐步完善”的原则,不断改善教育信息化环境。

1.1在软硬件建设上多投入

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先后建起了计算机教室2个,电子备课室1个,多媒体功能室1个;开通了30 M网络流量和Wifi无线网络,为任课教师每人配备了1台笔记本电脑,教室均配备“班班通”设备,全校的信息网络、智能广播系统、校园监控系统、校园网站等信息化建设逐步得到完善,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提供了支撑。在软件建设方面,坚持引进与开发并重、共建与共享同存的原则,整合名家理论文章和课堂视频、IP网络教育资源,充实校本资源库,通过教师互动、学生互动、班班互通,建立起稳定有序的资源共享模式。围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优师”的目标,以年级组和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认真观摩听评,精心打磨优质课堂,实现“组组有优课、师师有优课”,并将优秀的课件、教案和微课上传到十堰市云平台和校园网,汇集成优质校本资源库,供全体师生分享学习。

1.2在装备管理上更规范

对硬、软件逐一进行登记,建好台账,分类存放,做好防护措施。与处室、班级层层签订财产保管和使用责任书,定期进行设备管理和维护检查,其结果直接与班主任、处室负责人的年终绩效挂钩。

1.3在设备保养上求细致

选配责任心强、技术好的教师,专门负责学校信息化装备的检查、维护、保养,明确责任,要求负责人时时做好设备、网络的防控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装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2加强运用促进学科教学有效融合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关键在运用。该校采取多种形式促使教育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益。

2.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与学科教学融合能力

近年来,该校将教师培训纳入学校常态化工作。根据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现状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需求,学校统一安排学习进度,从最基础的电脑文件操作、Word排版、PPT制作使用、电子白板运用、网络搜索下载等基础使用开始,由简入繁,逐步过渡到优质课件制作、优课、云平台运用、微课制作、微信公众平台运用等内容的技能培训,要求教师全员培训、全员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进行补培、补考。每学期期中、期末安排两次信息化应用检测,检测成绩作为教师校本培训成绩记入教师成长档案,并纳入教师年终绩效量化。2014年暑期时间,全体教师经过信息技术集中培训、测评后,学校对七年级新调入教师进行了补培,对未合格的教师进行补考,确保教师全员过关,人人都能熟练进行信息化装备的操作使用。如今,该校的每节课中,师生均能通过电子白板进行学习互动,教师设计的课件已由过去单一的图画转变为生动丰富、灵活多变的动漫与音画结合体的播放形式,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等教学常规内容全部转变为数字资源供全体师生学习共享。

2.2通过“课内比教学”活动展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深度

2011年起,该校每学期都要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及“课件制作”大赛。例如,2014年学校开展微课制作大赛,通过竞技平台检验和展示教师“四环八步”课改模式下的课堂效果和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激励教师在平日课堂内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制好课件、备好教案、用好白板,并能通过电教手段有效开展好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学生学习兴趣更浓了,课堂效率更高了。

2.3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各班每周开设一节微机课,并将微机课纳入其它学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其他学科一样参与课内比教学活动。学校定时开放微机室,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激发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的能力。目前,90%的学生均能通过计算机开展网上交流,查找学习资料,运用Word、Excel等软件写文章、做统计。

2.4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使用效益

该校建立了教研成果奖励制度,对获得教研成果奖励和教学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在年度绩效和晋升晋级上给予分值奖励,鼓励教师勤奋学习和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研写作水平,积极向教学类报刊杂志上投稿。创办《城中教苑》,精选教师优秀的教研论文予以刊发,集中展示教师的科研水平,激发教师参与教学教研的热情。充分利用每周教师例会时间,开设教育信息与课程融合为主题的论坛,安排教师汇报自己在教育信息化应用上进行研究探索的成果,交流自己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中的经验体会,助推教师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课题研修能力的提升。近3年,每学期均有20余人次的课件、公开课、论文、案例获得省市级奖励或在县级以上教育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3开辟平台拓展信息应用领域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有效途径。该校积极为师生搭建多元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校园管理运行效率,扩展校园服务功能。

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开通城中教师QQ群、微信公众平台、班级QQ群等网络交流平台,交流学习心得,下载教学共享资源,布置学习任务,进行师生心理沟通,方便了师生、家校沟通联系,加强了学习、知识交流,促进了校园和谐。

3.1拓展信息化服务功能

在校园网开辟学校新闻、通知公告、教学科研、德育园地、教师风采、党风党建等专栏,内容定期更新,让师生通过校园网,了解学校动态、教学资源、通知要求、成绩查询等信息,进行反思交流,加强师生沟通,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程,提高管理效能。充分利用校园网、中国教师行动网等渠道,建个人博客,上传教学反思、集体备课、案例、读书体会等个人教学资源,利用网络传达信息、进行校务公示、下发通知、查找资料、学习知识等,使全校实现了学习备课、教育管理的网络化、无纸化。利用校园广播室、校园直播系统,实行网络传输和信息快速传递,开拓知识视野,播发校园新闻,大大激发了师生求知欲和学习情趣。

3.2充分利用十堰市云平台

依托十堰云平台,要求教师人人建好工作室,及时上传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课件、论文、微课、学生作业等常规教学资源充实自己的工作资源库,并经常性开展师生在线互动交流,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教导处每月组织人员对云平台使用中的个人资源上传、下载及师生交流互动情况纳入常规教学的重要检查内容,并将检查结果作为教师的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4完善制度健全试点推进长效机制

制度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保障。该校通过制度完善和层级管理,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的效果。

4.1建立层级督导体系

学校制定出《城关中学信息化试点推进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主抓、处室或年级负责人具体落实的信息化试点推进领导小组,有详实的推进计划和任务分解表,明确了各处室、年级组的职责,形成了“校长——分管领导——处室、年级负责人”层级督导、分块加以落实的机制。

4.2加强督办力见成效

每周下发《工作督办》,由学校办公室和教科室在周五前进行联合检查、记载,确保信息化试点工作和档案资料收集周周有进展、次次见实效。

4.3完善制度建长效机制

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运行维护制度、实验室管理员岗位制度、各功能室管理使用制度、电教设备器材

领用制度、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制度、信息化应用

奖励制度等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依照制度进行督查,若发现落实不力的处室、年级和功能室的相关负责人,下发通报,责成限期整改。同时开展评比活动,将每周督办记载情况做为处室、年级组和相关负责人、教师优秀评比的重要条件。

第12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改革

2012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要求全国各高校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在《规划》的指导下,全国高校迅速开展了依托教育信息化的课程改革。《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以下简称“文检课”)与信息技术关系密切,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课程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文检课如何与时俱进,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质已经成为各高校亟需面对的问题。本文拟从课程顶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探讨文检课课程改革的途径。

一.国家、高校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顶层设计

文检课在全国高校的顺利开设得益于教育部三个文件的下发,分别是《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有数据显示,至90年代中期,该课程开设高校已达700多所。【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门课程很多方面显得滞后,必须重新进行顶层设计。

首先,《要求》规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检索方式和计算机检索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情报的能力”【3】。课程目标强调的是检索的过程,对学生通过信息检索培养个人的信息分析、处理、利用能力没有要求,这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所以,课程教学目标应及时修改为提升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熟练掌握网络、数据库及光盘检索系统的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可利用信息检索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及科技开发。【4】

文检课开设三十多年来,教育部一直没有下发统一的教学大纲,这直接导致了各高校在开课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各自为政,导致了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教育部应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各高校可结合自己的专业设置情况适当灵活设置授课内容。

欲使文检课得到根本的改革,教育部的重视是一方面,各高校领导也应从思想深处重视该课程。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将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有的条件差的学校依然以讲座的形式开设。高校应将其设置为必修课,设立专门的文检课教研室。同时,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专门划拨经费连续订购检索工具书,完善诸如计算机等教学设备,购置DIALOG系统模拟软件保证学生网上实习的完成。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

学者葛冠雄曾对全国各高校使用的84种不同版本的文检课教材进行了分析,发现只有六种涉及到了情报利用的内容。【5】在教材的指导下,文检课教师在授课时普遍走入了重“检索”轻“利用”的误区,教师在授课内容方面应向培养学生的文献利用能力倾斜。

目前,很多不具备条件的高校在新生入学后以图书馆讲座的形式囫囵吞枣地讲一遍,大部分高校作为选修课在固定时间开设,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笔者认为,课程可大胆尝试三阶段开设法。第一阶段主讲内容为“了解图书馆”,主要介绍本校及其他有影响的图书馆的馆藏、布局、使用方法,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信息意识,开课时间可选择新生初入校之后,由图书馆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即可。

第二阶段为文检课中级教育阶段,主要内容是信息意识与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检索的方法分为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两种,信息时代,计算机检索已经成为文检课重点讲授的内容,教师此阶段可传授学生各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万方、中国知网等光盘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讲授OCLC等国际联机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第二阶段建议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W期开课,因为此阶段学生的英语、计算机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并开始了专业课的学习,对与专业有关的信息检索学习兴趣较高。

第三阶段为课程的高级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综合利用能力,此阶段宜选在学生大四上学期开设。教师可重点培养学生通过信息检索写作文献综述及专业论文的技能。

三.探究适应时展的教学手段

文检课传统的教学手段是“1+1+1”模式,即一位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师介绍检索方法,学生听,且教师主要介绍的是工具书检索的方法。当前,计算机检索内容已经成为主流,教师必须改变授课手段,压缩手工检索的课时。在文检课的教学实践中,涉及到工具书的检索方法时,因不同类型工具书的检索方法大同小异,建议教师选择一两种较有代表性的工具书作重点讲解,其他工具书点到为止。目前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工具书实验室,这一模块的教学可大胆尝试放在图书馆的阅览室进行,教师一遍讲解,学生一遍实践检索方法。此部分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的比例至少为1:1。

计算机检索的部分,理论讲解与上机实践的比例至少为1:2。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机房讲解此部分内容,针对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教师可以拟定一个课题先将检索过程演示一遍,讲解与操作同步进行。然后根据学生专业布置一些课题进行实习,要求学生最终提交实习报告。如果学校不具备计算机及相应的数据库资源,可由教师提前将数据库的检索过程进行录制,再将录制内容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同学们播放,演示效果较为生动。

传统文检课的教学模式多为传统的灌输式,课堂往往死气沉沉,教学效果差。教师应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启发式等,调动学生的情绪。同时,教育信息化为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实现提供了条件,文检课教师可尝试构建专业教学平台,上传授课视频、课件、课后作业等教学文件,使学生在课余时间仍可以与教师实现实时性互动沟通,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传统文检课的考核多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施行,有的学校在试卷成绩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学生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测试学生对理论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只要认真记诵教材都能有不错的成绩,但这种考核方式完全没有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笔者认为,如果该课程的教学能实现分阶段教学,课程的考核也可以尝试分阶段进行,最终三阶段成绩按一定权重相加算出最终成绩。

第一阶段“了解图书馆”部分建议采用作业的方式,如有的高校要求学生在校图书馆的网站上分别检索出两本与本人姓名相同或相近的作者的著作,并登陆图书馆系统写下对书籍的评论,最终提供检索页面与评论页面的截图即可。

第二阶段的课程因信息检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均有涉及,此部分的考核成绩应由卷面成绩+综合实习成绩组成。闭卷考核侧重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建议这部分占分30%。综合实习考核由教师事先拟定或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自主拟定题目,让学生对课题进行全面检索,写出检索所用数据库名称,具体的检索策略,认真阅读索取的文献原文,写出规定字数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的撰写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切实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第三阶段大多学生已经开始了毕业论文的撰写准备工作,故可结合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进行文献综述的撰写。学生可根据个人论文选题,通过查阅工具书、上网进行各种数据库的检索获得需要的文献,在对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考核的重点是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将考核与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结合,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增加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五.加强文检课教师队伍建设

教学改革的推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首当其冲的任务。《意见》指出:“鉴于教学中必须使用各类文献资料,最好以图书馆作基地来组织教学。”【6】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截止目前,有数据显示,95%的文检课教师依然由图书馆工作人员兼任,专职教师的数量少之又少,【6】这些兼职教师日常大部分的精力要投入图书馆的工作中,在备课、科研方面难免力不从心。加之很多学校对文检课不重视,这部分教师在学校往往处于边缘地带,待遇、职称很难落实,教学积极性不高。

图书馆工作人员往往情报学、图书馆知识储备较好,擅长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板块,传统的工具书检索方法也是他们的特长,但在英语、计算机检索技能方面普遍薄弱,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信息时代的到来呼唤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专职文检课教师队伍。这批教师首先应具备计算机操作及应用技能,有较好的基础英语、计算机英语、专业英语的水平,这支队伍的专业知识应能覆盖学校的主要学科。文检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扎实过硬,否则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很难深入,只能泛泛而谈,而专业知识扎实的老师则能紧密结合学生专业,授课游刃有余。

目前情况下,迅速组建一支专职教师队伍是不现实的,只能逐步吸收专职教师加入。固有兼队伍借助定期培训来提高其英语、计算机水平,教师也应积极自我提升,更新旧有知识结构,满足课程需要。

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文检课欲取得健康、长远的发展,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但这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不懈的探索与反复的实践才能完成,但我们相信,只要国家、高校充分重视,文检课必定能担负起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跨世纪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Z].2012-03-13

[2][4]许建华,张素芳.彻底改革“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结构之我见[J].津图学刊1999(2):14-2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Z].1992-05-05.

[5]吕明.论新环境下“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改革[J].合肥学院学报2004(2):84-8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Z].1984-02-22.

第13篇

海北州电化教育工作自1996年12月州教育局电教室成立后正式起步。十多年来,我州广大教育工作者克服电教工作起步晚、底子薄、人员和经费紧张的局面,在历任州、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使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小学逐步得到了普及和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信息化师资队伍得到了有效培养、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方式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在广大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质量的观念深入人心,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氛围基本形成。尤其在近几年,全州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实现我州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性举措和实现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繁荣的重要突破口,想方设法,通过争取项目和地方自筹等方式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使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电教工作一度受到中央电教馆和省电教馆肯定与表扬,我州电教事业逐步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一、全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北州在国家、省上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州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先后争取和实施了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青海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项目"、"第二批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信息技术教育项目"和"青海省乡镇中心小学局域网建设工程项目"、"中央民族教育专项补助信息技术教育专项经费"等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自筹资金,努力改善学校信息化条件和环境。目前,全州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校信息化软硬件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有力的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为实现教与学的信息化奠定了基础。

二、各级电教组织机构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

为了保障全州电教工作的协调发展,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下,海北州教育系统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州、县、校三级电教机构和三级技术保障队伍,不断理顺和强化工作职能,深化工作范畴,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州、县教育局现有电教机构5个(独立设置3个、挂靠教研部门2个),电教管理人员11人。建立和完善了包括设备管理、教师培训、教学应用、信息化资源建设、教师考核、教学研究等内容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各级电教组织机构在远程教育项目实施、教师培训、课题研究、资源建设和管理、技术服务、举办各类赛事、标准化学校建设等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认真履行了职责。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措施完善确保了远程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推广和普及应用工作。

三、认真做好不同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发展方案,明确发展目标,确保工作落实

从2000年至2012年,全州教育系统在逐步建立健全各级电教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根据电教工作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工作重点和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地先后制定了《海北州电化教育发展规划》、《海北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达标活动实施方案》、《海北州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效益发挥方案》、《海北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与管理工作规范评估办法》、《海北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制度》、《海北州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规范评估办法》、《海北州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规划》等十余个规范性文件。同时,我州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海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青海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及青海省教育厅《关于推进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规划》和《海北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制定了《海北州民族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计划到2015年,使全州100%的中小学校建成数字校园网,建成州、县教育城域网,力争使100%的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乡镇以上幼儿园联入海北州教育城域网,实现省、州、县,校四级互联的教育资源网络,全州基本实现以数字化校园网为标志的"班班通"、"校校连";建成丰富的以本州学科资源为主体的全州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及其管理应用体系;建立一支以网络管理员为支撑的信息技术管理队伍,以学科教师为核心的资源建设及应用队伍;在教育管理、学科教学诸多方面创新信息化教育工作方法或应用模式,使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年里所出台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海北州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各阶段工作重点,确定了信息化发展的规模、实现途径和预期目标任务,并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有效落实,确保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协调、稳定和持续发展。

四、抓实抓好教师培训工作,确保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多年来,针对我州广大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缺乏、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较低的现状,全州电教工作紧紧围绕服务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加强领导,突出实效,把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作为长期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

1、多年来,先后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省、州、县、校级信息技术项目、远程教育、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等培训,培训人数达21200多人次,并组织开展了全州性的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轮番培训,培训人数达6000多人次。

2、狠抓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自2004年开始,组织开展了"全州中小学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学科教师培训项目"工作,截止目前,完成了2100多人次的培训任务;从2007年起,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开展了"全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截止2012年,完成了1200多人次的全州中小学教师的初级培训任务,目前正在开展中级培训及考核工作。

3、有针对性地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骨干教师举办了"计算机硬件维护和网络基础知识"专题培训班和"教学课件制作"等专题培训班,有效提高了计算机教师的业务素质,缓解了全州中小学计算机教师紧缺的困难,为学校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打下了基础。

4、注重对中小学校长、教务主任等人员的培训工作。近年来,对全州电教专职人员和部分中小学校长集中进行了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电教工作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应用等方面的培训,培训人员达300多人次,并多次组织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应用观摩活动。同时,在2011年组织完成了全州900多名教师参加的远程"国培计划"培训工作。

通过扎实有效地培训,使传统教育遗留的陋习逐步得到了改观,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有了明显转变,培养和带动了一大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大胆探索新模式的中青年教师,使师资队伍逐步具备了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技能和素养。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使信息技术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逐步变为现实,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认真组织开展各类赛事活动,夯实基础,强化应用

自1998年起,海北州连续十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州中小学教师电教论文评审工作,参评论文达1699多篇,其中获省级奖励的论文达290多篇;自2003年起,连续组织开展全州教师教学课件评比活动,共征集到参评作品1536件,其中有230多件作品获得省级奖励;自2001年起,连续组织开展了学生电脑作品评比活动,共征集到参评作品594件,其中获得省级奖励48件。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赛事活动,达到了以活动为切入点,激发、影响和带动广大中小学师生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使师生信息化素养得到了大幅提升。

全州教师电教论文评审、教学课件评审和学生电脑作品评比已成为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和水平,相互交流学习的有效途径,成为我州电教每年的常规工作。

六、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力促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

围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这个重心,州、县、校电教部门积极组织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促教改,从教改成果见效益。多年的课题研究中,全州有12个课题(全省确定的重点课题38个)被青海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确立为省级重点课题,13个课题被确立为一般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和总结,各课题组顺利完成了各项省级课题研究工作和一般课题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题。同时,在省电教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州有6所中小学先后被确定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这6所中小学相继组织开展了三轮课题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通过课题研究,一方面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研究的内容付诸教学实践后取得显著成效,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使信息技术渗透到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了广大教师互帮互学,团结协作,共同研讨,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氛围、教学过程、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良好氛围。

七、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保障体系逐步建立

全州建立和完善了教育行政部门负总责,州、县各级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充分发挥职能,电教、教研、督导相互配合的管理体系。同时加强信息技术骨干队伍建设,把有能力、懂技术、懂教学的人员充实到州、县电教部门,逐步建立起了一支信息技术教育骨干队伍,保障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加强教育信息化考评力度,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到教育行政部门年度目标考核范畴,逐步形成了州、县、校三级职责明确的考评机制。

第14篇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数字柯城”的工作要求,制定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短期和中期规划并予以认真贯彻实施。在每学期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期末的工作总结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学校还建立了以校长牵头,教导处人员、总务处人员和信息老师在内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学校信息化工作。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的正常开展,由1名专职教师,1名兼职教师成立了信息技术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

硬件建设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基础。我校挤出资金,加大投入,实现宽带接入,于20*年10月建成并开通校园网,做到各教师办公室通网络。不但中心小学建有网络教室(电脑40台)。学生电脑与在校学生数之比为1:10左右,每个教师都各自配备手提电脑,并实现了校内互通,还可直接上Internet。2005年,我校利用创教育强乡的契机,完善现代化设施装备,为每个教室都添置34英寸彩电和实物投影仪,使每个班具有简易的多媒体。建造教学综合楼同时改造原网络教室,20*年8月添置多媒体教室,提升我校信息化建设水平。

我校在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重视了软件建设,我校从三-六年级均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保证学生上课一人一机,并根据课程计划,教会学生上网,浏览儿童网站。另外,我校中青年教师基本都能使用计算机或者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多数青年教师家中配备了计算机,为了更好地辅助教学,还利用FLASH或Authorware,纷纷自制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网络进校园后,网络安全尤为重要,为此按照区教文体局的布置,设立了网络管理员,制定了网络安全制度。加强对师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校园网络运行高效、有序。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从98年开始就配备信息技术专职教师1名,两名兼职教师,承担了12个教学班的信息技术课教学。为了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职教师参加了规定的信息技术考试,已基本全部通过。学校也组织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效果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自2007年开始,一直利用柯城教育博客这一平台,进行各种网络教研活动,其中“石小风采”教育博客群组一直走在柯城教育博客前列,通过这一平台,加大了各教师间的交流,也吸引了校外的教师参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我校积极努力,创设条件,重视对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并有了一定的成效,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学校教师也取得了部分成绩,在电教论文、信息技术论文案例,基于网络的教研论文等活动多次获奖。

以上是我校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展望20*年,我校将继续努力,加大对软硬件的投入,引进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创设好信息化平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正常上学,家长及社会的关心帮助提供良好的条件及信息资源。

不足之处:微型多媒体还没有进入课堂

石室乡中心小学2009年教育信息化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柯城区委、区政府构建“数字柯城”的战略构想,积极创建“数字校园”,进一步推进本校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学校教育工作跨越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优化网络结构

1、网络管理

学校采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校园网的管理,保证网络安全畅通,严格杜绝教师网上聊天、打牌、玩游戏等不良现象,切实发挥网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作用。

2、做好网络防毒

本学年起,网络管理员及全体教师都要认真搞好防毒工作,做到及时排毒、及时杀毒,减少病毒的传播。

(二)加强网络资源建设,满足教学需求

1、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收集、整合现有的各种电子音像教育资源。

2、充分利用市、区教育信息中心的视频资源库,及时搜集教学中的各种资源,满足师生需要。

3、着手准备本校的图库建设,不断构建完善具有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的风景名胜图库及教学图库建设。

4.争取微型多媒体进入课堂。预算需投入经费12万元。

(四)抓好培训,提高全体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1、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更好的指导本校教师。

2、尚未取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证书的教师,要早做准备,确保今年全部获得上级要求的等级证书,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采取得力措施确保这一目标实现。

3、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比赛、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评比、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这些活动都将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核。

(五)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水平

1.继续利用柯城教育博客这一平台,进行教研活动,经验交流,反思改进,提高教师们业务水平,促进教师们共同成长。

2、首先每班开足上好信息技术课程,对随意减少课时的教师,学校通报批评,并扣罚考核成绩。

第15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作用 现状 思考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其基本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使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许多国家都将教育信息化作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推进教育改革的催化剂。我国自21世纪以来也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作为安徽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近几年来,随着职业学校的健康快速发展,由于自主招生和无门槛入学制度的推行,加上汽车行业的优势和我校自身的不懈努力,我校迅速发展,目前在校生已近万人。由于生源素质的影响,学校各种教育资源紧张,迫使学校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速度。

一、教育信息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及影响

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及电脑网络在学校中的不断普及,已经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变革。

(一)对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学校教学工作中,教师、学生和教学资源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具有许多突出的特点。

1. 对教师

传统的教育中,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向学生传授一定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但在像我校这样的一所工科学校中,教师如果不会利用全球资源,仍然按应试教育中的满堂灌方式传授知识,全身心地自主钻研,势必内容更新不快,速度慢,范围窄。许多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耗费心血编写的教学内容可能早已在网上盛传,教师应利用网络资源,并将分散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不断更新知识。如我校的国家示范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学生虽然见过汽车,但对汽车的具体结构、内部零部件全然不知。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挂图、光盘、多媒体等资源,弥补学校硬件资源的不足。千万不能纸上谈汽车,黑板上画汽车,那样等于给学生唱催眠曲。

2. 对学生

中专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动力不足,如果再不能提供形象、直观的实物演示和兴趣教学,再简单的理论知识教学也要耗费教师的很大精力。利用信息手段教学,学生不仅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主动地获取知识。因为现代媒体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二)对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和影响

我校的管理和服务包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双校区的同时运行,很多工作仍用手工劳动已很不现实,如图书资料的检索、学生名册制作、学生毕业证的填写、学校的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教学中的课程及成绩管理、学生食堂就餐及资金管理等。

1. 教务管理

我校目前有70多个教学班,教学中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各班级学生成绩管理、各学生学籍管理等工作的处理量越来越大,很多部门可能经常用到同样的资源,如不断变化、经常更新的学生名单,学生处、就业办、教务处、财务处经常重复使用,如果不能通过网络资源共享,或各部门重复劳动,或仍然依靠人工查询,那很多工作就只能原地踏步、停滞不前,无法跟上现代教育发展的步伐,特别是计算机化的测试与评分、网上成绩的上传、学生对学业成绩和教学计划的查询、计算机自动排课、教师和学生档案管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论坛信息等。

2. 学生管理

现代职业教育的形式给学生管理也带来一定的管理难度。如一年内允许学生自由调整专业、企业菜单教学班的临时组建、半工半读政策的出台等,学生的班级、宿舍和个人的相关信息变化很大,靠手工记录和处理显然无法完成工作。

3. 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是学校稳定的重要保证。后勤管理的不动产是办学的基础。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才能做好后勤工作,使得学校的资产、设施、校舍等物资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我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及需求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现状

我校各办公室电脑基本配齐,文档基本电子化,教师可利用计算机查阅各种网上资源,共享全球资源,制作课件,各班级也有电视和VCD,教师上课可利用多媒体或光盘补充教学,学生学计算机课程时有固定的机房可以练习,校园网也于2004年开通。各类管理中,教学管理软件相对来说资源较强。我校于2002年购买了教学管理软件中的两个模块――课程管理和成绩管理。虽只能在客户端运行,但基本上做到了教学计划和学生成绩的信息化管理。自从有了专用的财务收费软件后,学生的学费管理也有序得多。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大多办公室的电脑仅限于文档管理,部门之间因为同样的资源需求重复劳动过多,资源不能充分共享。

(2) 单机版的教务管理软件远远不能满足双校区的需要。

(3) 新校区工作人员好像与世隔绝,经常信息闭塞。

(二)需求

1. 文件资料的充分共享

我校的学生名册虽然是学生管理部门制作的,但财务部门、后勤部门、教学部门都需学生名册。因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如半工半读制度的推行,毕业生提前离校就业等,各班级学生名单变化较快,学生管理部门能快速作出变动,但其他部门也应快速自动更新,充分做到文件资料的充分共享。教学管理软件中的学生名册调整更是复杂的重复劳动。因为每个学生只能有一个学号,只要学生一调班,就要立即处理一次。

2. 教务管理的网络化

我校的双校区运行更需要教务管理的网络化。比如教学计划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的选课、网上评教、教室管理、排课调课管理、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毕业资格审查、图书管理等都应在网上进行,充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包括信息查询和共享的平台。

3. 信息的自动化

我校现以老校区为总部,很多的信息只能在老校区单向,新校区信息闭塞现象很严重,如能实现信息的自动化,无疑会增加新校区人员对学校信息的及时了解和掌握,让全体教职工都能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发展。

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结合学校快速发展的实际,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更快地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形式,我想就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一)人员培训、硬件和软件要协调发展。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建设与发展,不同于学校其它的基本投资和项目建设,如校舍建设和校园改造,可以一次性投资,一步到位。信息教育投资受科技发展的影响和制约,需经常滚动更新。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更不能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应用,不能使软件成为学校的一种摆设。

教育信息化,关键在人才。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工作中,还必须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教师,要求教师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整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如文字录入技术的掌握;教学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等数字化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在数字信息资源中对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材料检索、选取与重组技术的学习等。

(二)教育信息要分块建设,互联互通。

学校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应将学校的各类基础信息、主要办公处室的业务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信息反馈,实现信息安全共享。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应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 行政管理模块:可分为人事管理、工资管理、财物管理等,人事管理主要是设置学校组织机构;管理教职工基本信息;工资管理主要是管理教职工工资和津贴;财物管理主要是反映学校财务部门和后勤部门的信息,学生缴费可网上交易,不必随身带着大量的现金。校内人员在网上可提交维修申请,后勤部门收到申请后前往维修。

2. 学生管理模块:可分为学籍管理、活动管理、社团管理和家长工作等。学生管理主要是管理在册生信息,从学生入学开始,中途学籍的变化到毕业后的全部信息都应包括在内。因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基本上允许学生半工半读,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到企业实习就业,这就给学生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必须要建立单独的学生管理库,随时查阅学生信息及其变化。活动管理中主要是反映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社团管理主要是反映学生会、广播站、各种协会的情况。另外,家长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家长是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工作的一支很有力的队伍。

3. 教务管理模块:可分为图书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计划、课件和论文、选课、评教和网上答疑等。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图书建设也越来越重要,学生的借阅应实行电子借阅,有关人员查询时也方便快捷。课程管理和成绩管理正如上面所说,它们是教学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另外,因每届学生素质不同,教学计划应经常地滚动修改。还有教师的教学课件和论文是教师能力和素质的一个反映。

无论教育信息如何分块,信息的互联互通是很重要的。如学校各部门对学生信息的共享,教务部门对教师信息的共享,各部门对后勤信息的共享等。如果各部门的信息软件都是独立的孤岛,那样教育信息化不会落到实处。

(三)信息化建设要量力而行,有先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