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于怎样处理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一直存在着某种注重经验性实践活动,轻视系统性理论抽象的倾向。有相当一部分社会工作者认为,社会工作主要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在具体的社会服务中主要依赖于实践的经验而不是理论的指导。这种倾向长期影响着现代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功能的充分发挥,更影响着社会工作教育的学科建设。更多的学者则强调要重视实践,认为中国的社会工作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特点,西方是先有实践再有理论,中国则是从理论开始,带动实践的展开,所以一直存在重理论教育轻实务的不足,因此,社会工作尤以实践为教育的目标与致力方向。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其实是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不管他们在学校里是接受理论教育多些,还是做实务多些,他们能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最能说明问题。为此,笔者对该专业毕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学校理论课程教学的看法,从而为社会工作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放问该卷该给专业已经毕业并正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通过这些学生再寻找其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共回收问卷148份。接受调查的对象还有部分在读的研究生,以及部分没有在高校接受过社工的专业教育但从事该项工作的人。考虑到在读的研究生在本科时接受了社工的专业教育,现在可以站在更高层次对该专业的理论教学进行反思,他们填写的问卷计算在有效问卷内。目前从事社会工作却没有高校社工作教育经历的不符合调查条件。剔除不符合条件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28份,最后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下:128人中,性别构成为60名男性,68名女性。学历构成为11名研究生,108名本科生,11名专科生,本科毕业生是这次调查的主体,占总调查对象的82.8%。毕业学校为湖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黑龙江工程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43所高等院校。开始从事社工的时间从2007年到2013,其中2010年、2011年、2012年、2014年这四年开始从事社工的最多,分别是29人、26人、25人、21人。所在的岗位既有机构社工、也有项目社工,从事的具体工作有社区社工、学校社工、企业社工、家庭社工、青少年社工、老年社工、妇女社工、残障社工、社会工作行政、机构管理或项目管理等等。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被调查者所从事的工作涉及到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从事社会工作最长的已经满了六年,最短的不足一年。从开始从事社工的毕业生,正处于角色的转换期,在学校所学的理论能不能帮助他们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他们的感受最直接,而已经从事社工几年的毕业生他们的工作经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更加深刻,因此本次调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工专业毕业生对该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看法。
三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收获及重要性的看法,第二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看法,第三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看法,第四部分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学习的收获及重要性的认识
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在学校里理论课程的学习很有收获,认为学校里的理论学习对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能使自己更快地掌握技术。具体情况如下:33人认为在学校理论课程的学习很有收获,占被调查对象的25.8%;59人认为比较有收获,占被调查对象46.1%;35人认为有一点收获,占被调查对象的27.3%,有1人认为完全没有收获,占被调查者的0.8%。20人认为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对现在的学习和工作影响很大,占被调查对象的15.6%;70人认为比较有影响,占被调查对象的54.7%;36人认为有一点影响,占被调查对象的28.1%,有两人漏填。17人完全赞同理论知识学好了,在实践中可以更快地掌握技术,占被调查对象的13.3%;52人比较赞同,占被调查对象的40.6%;50人有一点赞同,占被调查对象的39.1%;有5人完全不赞同,占被调查人数的3.9%,4人漏填该题。有1人认为理论学习比实践重要,15人认为实践比理论重要,112人认为理论学习和实践一样重要,占被调查人数的87.5%。
(二)对课程设置的看法
问卷中的十门课程是参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辑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分别是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对于课程设置,被调查对象认为高校社会专业理论课程设置很完善的有1人,占0.8%,比较完善的21人,占16.4%,一般的49人,占38.3%,不太完善的51人,占39.8%,很不完善的6人,占4.7%。回答一般及以下的人是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这样就有106人认为高校社会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是不完善的,占了被调查者的绝大多数。认为有必要针对特定实务领域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有124人,占被调查对象的96.9%。关于在实践中用得最多的理论课程(这一题为多选),被选择排前三位的课程是个案工作86.72%(111人)、小组工作82.03%(105人)、社区社会工作62.5%(80人),其余的则是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60.94%(78人),社会心理学54.69%(70人),社会工作概论41.41%(53人),社会学概论26.56%(34人),社会工作行政23.44%(30人),社会政策概论16.41%(21人),社会保障概论6.25%(8人)。关于理论课程在各学期的教学时间安排,4.69%(6人)认为很合理,44.53%(57人)认为比较合理,43.75%(56人)认为一般,7.03%(9人)认为不合理,考虑到被调查者来自43所高校,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理论课程时间设置上不统一,这个数据的参考价值不大。问卷中设计了一个题目了解被调查者对各门理论课程在时间安排的看法,但从调查结果来看,综合各学校情况看,同一门课程在各个学期开设的都有,而且分布比较均匀,这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
(三)对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看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当老师的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学,只有当学生认同了、满意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才有效果。被调查者对学校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满意程度不高,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要学好专业理论课主要在于授课教师对实务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希望采用实训法进行理论教学。具体情况如下:在对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满意程度上,7人表示很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5.5%;49人感到比较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38.3%;48人觉得一般,占被调查对象的37.5%;23人不太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17.69%;1人很不满意,占被调查对象的0.8%。对于怎样学好专业理论课,17人认为主要是学生努力,占调查对象的13.4%;27人认为老师好的教学方法,占调查对象的21.1%;8人认为老师要有高的理论水平,占调查对象的6.2%;74人认为老师要对实务熟悉,占调查对象的57.8%,有1人没填。关于最适合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这一题是多项选择),具体情况如下:54.7%(70人)选择“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54.7%(70人)选择“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86.7%(111人)选择“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50.0%(64人)选择“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放映电影和案例等;53.9%(69人)选择“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四)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建议
建议采用的是开放式的问题,有60个被调查者写出了对策和建议,具体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在理论课程设置上,被调查者建议除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列出的10门课程外,还应该开设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统计学等课程。有人建议理论课程可以不分科目,不要分门别类地上各门课程,而是整合各种理论及实务开设综合性课程。在理论课程教学时间先后安排上,被调查者建议不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学习西方社会学、社会学概论等相对枯燥难懂的理论,应当先接触一些通俗易懂的理论,等学生有了兴趣和一定的了解,再去学习更专业、理论性更强的知识。
2.在教学方法上,有人提出理论课程比较枯躁,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讲课之前先花10到15分钟玩热身游戏。有人提出让学生去讲课,而不是老师讲学生听,将教学内容布置成各种专题,让学生去查阅文献资料,以小组研究结果的方式向其他同学进行教学讲解。更多的建议强调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于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有以下的建议:借鉴国外及香港协青社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以轻松、幽默、搞笑的教学风格,多分享老师们的实务经验,在案例分享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理论知识。多与学生互动、交流,采用案例模拟、情境假设、角色扮演等方法。到机构探访和交流。
3.对专业老师的建议,建议者提出因为社会工作理论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有着多样化的流派和相龃龉的理论观点,并未有一套固定的标准或者教学方法,理论学习的目的是具体的社会工作实践中的理论引导和反思,因此,老师不能仅空讲理论,而要与具体实践经验和理论反思相结合。这对于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理论功底要扎实,二是相关的实务经验要充足。教师就需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理论或者是对理论新的解析,把新的思想观念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的理论水平符合现在社工发展状况的需要。积极参与专业社会工作的学习和培训,比如到有经验的高教调研,以及参加权威专家对社工的培训。积极参加实务。要用踏实、努力、负责态度去影响学生。
四结语
1.1组织管理。
一般情况下,学校党委会以行政名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施基本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委员会和专项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活动的落实情况。
1.2结构设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或者组织,主要将其挂靠在设有医药类、社会工作、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二级院系,或者直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学校要严格执行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规划,做到“校级设专门的教育咨询中心,二级院校设心理辅导员、班级内部委任心理委员”。
1.3活动内容。
活动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为其办理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大学生团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等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服务,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日轮流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2.1主动性较为缺乏。
专家指出,我国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强。但是,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言,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闭锁性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他们深受闭锁性心理的影响,且未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或者困境,而有了心理困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部分学生会为家庭矛盾、良性等较为私密的问题而困扰,但是他们很少向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征求意见或者寻求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隐私,鼓励学生大胆咨询,开辟了专门的网络咨询渠道,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倾吐心声,因此网络咨询也是收效甚微。假若心理教育咨询模式发展为等待式,那么其应有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2重咨询,轻介入。
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时,主要以团体心理咨询或者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咨询人员提供引导或者启发,会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入手,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克服或者摆脱焦虑情绪。对于一般情况而言,这为咨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高校的轮流排班模式大大削减了工作效力。当天的咨询教师只负责当天的工作,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当即即可收到显著效果,但对于严重心理不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效果不明显。
2.3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
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的正常运转,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就要构建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共同承担,但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监控和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会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其心理危机。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难以有效预测学生心理动向,因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要预测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影响力不大,决策者和学术界尚未普遍接纳和认可学校社会工作的巨大价值。因此,部分学者大胆假设,提出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穿大学生工作体系中,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就应该在坚持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结合的有效模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初级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逐步渗入学校社会工作。
首先,在制定和设计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时,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独特理念原则,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要坚持“人在环境”的理论基础,在选择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手段和分析问题根源时要以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教育的缺陷,实现双向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充实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培训,建成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校社会工作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手段、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工作模式,还能重塑学生工作者角色,实现学生工作功能的延伸,从而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才。
3.2融合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运行。
沈黎曾指出,当前的学生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学校社工的合作,建构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要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在制定学校管理体系时明确规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高校要理顺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教育以及管理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关系。倘若高校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那么就应将其引入社会工作模块中,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促使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身到社工服务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协调运行。
4、结语
1.加深和巩固已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理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双语进行社会工作操作的能力
3.了解和熟悉国际社会工作的发展与动态,分享国外社会工作的经验
二.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已不是新鲜事情,自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高教司就建议过有条件的高校专业课可以进行双语教学。所谓双语教学就是用除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进行教育。就目前中国高校外语教育普遍使用的是英语,所以社会工作教育的双语教学除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即为英语。社会工作教育为什么要用双语教学呢?首先,这是由社会工作这门专业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工作的发源起于英美,其发展与完善直至形成一门专业也是在英美等英语国家完成。中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是向西方国家学习来的。经过多年战乱与社会动荡,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一度在中国停顿下来。直到上世纪80年代,社会工作教育才恢复起来。也可以说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上是重新从零开始。在这样的历史发展条件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开展的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向港台学习。教材的编写也是多借港台的帮助。但是,港台社会工作教育毕竟还是为本地区服务,它们深深打上了其各自地区的特性,很多方面与我们本土社会工作教育有较大差异,而且港台的教育也基本上是借鉴欧美教材和教育经验,我们从他们身上学的东西可以说是二手东西,并不能让我们准确而全面地把握社工教育的脉络。同时,目前中国本土虽然编有相关社会工作的教材,但由于时间仓促和经费的原因,这些教材均存在简单粗糙之瑕疵,我们对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的精髓与本质就未免有囫囵吞枣之嫌。因此要真正了解和进行社会工作教育,我们必须要直接向西方学习,而学习的便捷途径一方面要大量使用西方各大社会工作专家的经典原着,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多的直接到这些国家学习。然而,目前条件所限,使用社会工作专家的原着是目前我们可以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一个必由之路,故目前中国社工教育进行双语教学是顺应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实际。
其次,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的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作为服务于人的工作——社会工作与国际接轨也是势在必然,一个只会一门语言的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和多文化人群的交流中必然会力不从心,甚至会适得其反(CharlesZastrow,1995)。社会工作者一专多能甚至全能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求,语言能力当然是必备素质之一。所以,会双语甚至多语言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本专业的要求。所以社会工作教育也应该进行双语教学为塑造这种素质提供了一个机会的舞台。
三.开设社会工作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在社会工作专业开设双语教学是可行的。首先,从学生英语水平来分析,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是学生必修课之一。基本上各高校要求学生必须过大学英语(文秘站:)四级水平考试,有的高校还要求学生过六级考试。国家教育部要求,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由于听说读写能力。在这种教育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培养下,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英语水平。所以用英语进行社会工作双语教学,从学生的水平出发是可行的。
其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国语教材的学习已掌握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知识,如社会工作的理性与原理以及一些基本的实务。这种对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让学生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会感到十分吃力。母语教授的社会工作基础知识与实务可以说是他们进行双语教学的基垫,双语教学从而更为可行。
四.具体操作
按照教学目的,我们对社会工作双语教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课程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学习进展,从大学二年级下半年开始安排双语教学。这是因为一方面学生在大一起开始涉及社会工作基础理论课,对社会工作有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水平,我们要求学生在这一年半的学习中要进行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至少要学完《大学英语》第三、第四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基础都能使学生准备好进行双语教学。。
2.教学对象:社会工作1999年级,两个班,共99人。
3.课时。每周六个课时,全学期共120个课时,使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都有充分的时间。
4.教材选择。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我们首先选择了介绍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知识的专着开始,如,由MeredithPublishingCompany于1964年出版的,由RexA、Skidmore主编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再在此基础上在三年级开始难度较高、理论性和实务性更强的着作作为教材。如,Brooks/ColePublishingCompany出版由JoséB.Ashford编写的《HumanBehaviourintheSocialEnvironment》。课程的安排和教材的选择由浅入深,学生也容易掌握。
5.对老师的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首先应该是用母语进行过两三年社会工作教学的、对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有较深掌握的老师。其次,应该是有相当高英语水平的老师,老师本身能自如地进行英语的阅读和讲解。所以我们选择的老师还应该是硕士学历,有讲师的职称。再其次,老师要有十分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教训经验,所以我们选择至少有两三年专业教学经验的老师。
6.教学过程。
首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对教材的知识点如概念、方法和原理有个预先了解。同时要把预习时遇到的难点逐一记下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就有目的,效果会更好。教师也要认真备课,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理出来。
其次上课时,老师的作用就是列出并分析和讲解知识点。双语教学尽量用英语,同时切忌对英语逐字翻译,课堂教学尽量注意互动式教学,即发动学生的参与。因为,社会工作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要点和重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互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加强了学生对社会工作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说到底就是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
再次,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后要给学生提供实务的机会。老师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的优势,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在使用某种原理和方法之时,要有意识地回忆英语是如何表达。 再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资源,如网络资源,叫学生多浏览相关社会工作网站,了解国际社会工作的动态与发展。一方面加强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对时局的把握能力。
五.教学结果
本专业双语教学共对社会工作专业两个年级三个班开展,教学结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的接受度。对两个年级三个班共一百六十多位学生的抽样口头问答中,对开设双语教学的接受度为90%。
(二)考试检验教学成果。学期末对双语课程进行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满意的。以本院1999级两个社会工作本科班的《IntroductiontoSocialWork》为例,及格率为100%,平均分在75分,最高能拿到92分。
(三)学生双语教学的收获。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双语教学,一方面,复习、巩固了已学知识,另一方面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理论与方法的更深更准的理解和掌握;最重要的是,通过双语教学,学生的视野得以开拓;最后,学生还认为双语教学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了自己的素质。
双语教学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本院社会工作1999级两个班共99名学生,在2003年毕业时,共有四名学生分别考上了北大、人大和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其就业竞争力也有相对提高,在本院就业的统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最高的,达到了47%()。
研究领域。具有心理学和管理科学工程的双重学术背景,长期从事应用社会心理与人力资源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社会态度与群体心理、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性别偏见与女性职业发展、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咨询辅导等。
主持项目。曾获得过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科协重大调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两项)、教育部专项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项目、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合作项目、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二十余项。
学术交流。2006年11月于美国费城参加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年会;2008年获“中国心理学会荆其诚基金”奖励和资助,赴德国柏林参加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担任人力资源实践分会场主席并宣读论文;2008年7月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青年心理学家国际交流活动。
社会服务。先后为湖北省妇联、武汉团市委、深圳城管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建筑设计院、凯迪集团、红桃K集团、武汉科技学院、三峡商报社等数十家企事业单位从事过员工测评、培训、讲座及管理咨询。
学术成果。独著《知识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个案社会工作》、《大学心理学》等著作和教材80余万字。先后在《The Joumal of Social Psychology》、《Intem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sex Role:A Research Joumal》、《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健康心理学杂志》、《数理统计与管理》、《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自然辩证法研究》、《人类工效学》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一)医务社会工作定义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运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医院领域,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必要的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以便使整个社会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在不同的国家的定义并非一致,也反映出各个国家的结构特征和福利制度,因此,不同国家的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不尽相同。随着医务社会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也具有反映医务社会实务客观发展规律,而以不同名称出现,先后经历了:医院社会工作阶段、医务社会工作发展阶段和健康照顾社会发展阶段。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起源
医务社会工作萌芽起源于英国济贫法时代医疗救助站,主要的任务是帮助穷人获得医疗救助,实现社会公平。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具,工厂取代手工工场,极大地推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人民贫富差距拉大等,导致穷苦人民看不起病,这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时便出现了以专业的济贫者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慈善组织,他们帮助穷苦病人看病,这就是早期医务社会工作的雏形。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医务社会工作问题研究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医务社会工作最早起源于英国,成熟于美国,日本又是借鉴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经验最成功的国家。在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已相当成熟,有明确的组织章程来规定相关组织的工作目标、基本责任、具体工作,而且从事此类工作的大部分都是与医务社会工作相关的专业人员。他们认为医务社会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摆脱伤病的阴影,同时能够起到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因而,国外有着明确的法律条文,鼓励支持相关人员从事医务社会工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发展现状,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缓慢,相关的法律制度尚未完善。通过分析知网检索到的资料,以“医务社会工作”为中心词的论文自2006年开始出现,迄今不足20余篇,被转载、引用次数较少。以此题支撑硕士、博士论文的数量不足10篇,获得省部级、国家级课题立项的数量也是屈指可数。从研究内容看,研究理论还处于理论论证的初期阶段,虽然也出现了关于对策研究的部分论文,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研究,难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三、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一)医疗体制改革需要
为了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现状,我国大力实行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目的是为了确保每个人包括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医疗服务[1]。然而,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处理对疾病的担忧又多出对报销情况的困扰和担心。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医院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国家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医院内进行报销。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医疗保险政策和方法,使国家优惠的医疗政策更好地落实到患者身上。
(二)缓解紧张医患关系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处于转型时期,许多社会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医患纠纷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医患纠纷已经成为医院最棘手的问题[2]。医患关系紧张主要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医患之间基本的信任度的缺失,医护人员未很好地履行治疗照顾的义务,是医患之间信任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以第三方的身份,促进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医生的治病方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和家属理解并及时治疗,同时让医护人员提高自身职业理念和工作伦理和道德,让患者在医院有温馨家的感觉[3]。
四、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社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政府加大支持医务社会工作开展的力度
由于政府对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政府相关部门一时也不可能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政策。同时在我国,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在律法规层面都没有明确医务社会工作的地位和岗位要求,这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极为不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软肋”,把医务社会工作纳入社会工作构建中,对完善我国的社会公共卫生体系有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政府应在在财政政策、法律法规、人事制度、就业岗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自组织系统的作用,建立流畅的个人奉献的渠道和空间[4]。
(二)加大医务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在我国,由于社工知识、理念没有普及,许多人还不明白社会工作是做什么的,不知道医务社会工作是何物,更不明白医务社会工作的意义所在。还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在岗人员多由医护人员转型而来,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特色,难以充分发挥医务社会工作者解决问题和服务病人的应有功能,因此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使当务之急[5]。首先,要在相关的医学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专业性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务社工人才,既要具备基本的医学知识素养又要具有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
(三)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实现本土化发展
长期以来,应用型和务实性是我国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较为侧重的因素,因此我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把建立在充分社会福利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医务社会工作理论照抄照搬到中国。因此,我们应该在充分考虑本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对于西方学说做出自己的理论借鉴,对于传统资源做出自己的理论开发,对于中国经验做出自己的理论提升[6]。同时在借鉴西方已有资源的基础上,面向医务社会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中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迫切需求,尊重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有规律,找准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务社会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为医务社会工作和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融合进行理论支持,为政府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框架做好决策参考,使医务社会工作理论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赵娥.医务社会工作视角下医患关系研究[J].南京大学,2012年.
[2]王卫平.医疗体制改革呼唤医务社会工作[J].医学与社会,2004年.
[3]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中国医院管理,2006年.
[4]袁敏,朱惠蓉,李赣,等.医务社会工作本土化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年第8期.
[5]郭永松,吴水珍,张良吉,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研究[J].医学社会学研究,2009年2期.
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31-03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也是当代中国亟须破解的难题。“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我国的社会管理已经并将长期面临新的课题、新的挑战。”[1]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创新,而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的专门人才参与到各类社会事务和社会服务中来,这其中尤其急需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加入。
一、现实需求与问题所在
2011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提出:“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基础性作用。”[2]2012年19部委联合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145万人,其中中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20万人、高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达到3万人。”[3]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巨大的缺口,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我国的正式招生始于2010年,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58所高等院校拥有招生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资格。从总体上说,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还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再加上传统教育体制、机制和教学模式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问题并未落实到实处。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学科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据课题组的初步调查发现,学生社会技能以及实践动手能力欠缺问题尤为突出。调查数据显示,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源中有70%以上的学生属于应届毕业生,这就导致了他们缺少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另外,我们的生源中有56%是属于跨专业报考,也就是说这些学生的本科专业并不是社会工作,因此他们对社会工作这一专业的了解和认知还远远不够,专业社会服务技能就更无从谈起。如何培养与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我们重点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改革与模式探索
西南大学于2010年正式招生培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当年第一届招生人数为27人,2011年第二届招生人数为36人,2012年第三届招生人数为56人,2013第四届招生人数为58人,2014年招生55人。到目前为止,西南大学现有在读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115名,已获得学位并顺利毕业的研究生有116名。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依托其下属的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开展招生培养工作,通过四年的培养试行和不断的实践摸索,逐渐探索出了一种紧紧围绕培养与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特色鲜明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理念先行。培养方案不仅是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目标的确立与落实。西南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在设立之初就认识到社会服务意识与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因此,西南大学在制定《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时有针对性地把社工专硕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的社会工作专业高级人才”。在培养要求中也特别提出,“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融合能力和反思能力,胜任针对不同群体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由此可见,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在培养理念上着重强调了所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
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计中,着重突出“人文导向、实践导向、就业导向、能力导向、创新导向”五个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本着上述“五个导向”,我们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大致分为三种:一是社会工作基本理论课程;二是社会问题与政策制度课程;三是社会工作实务课程。在教学体系设计上,我们突出了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在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实训实践进行了科学设计、论证,提出了课程教学“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即规定大多数实践性课程实行课堂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实习的比重各占整个课程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重视实验教学、专业实习、专业见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性环节,并将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必修学分列入培养方案,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有益探索。
2.“启发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尝试。为了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我们克服办公场所和经费有限的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在原有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基础上,先后投入500多万建成了400多平米的助推大学生(含研究生)个体成长、组织建设与管理模拟、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及创业教育四个模块构成的西南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实验室的功能分区从满足社会工作专业实验教学和学生实习与对外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出发,由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室、小组社会工作实验室、社会角色体验实训室、社会交往与社会心理情境模拟实验室、社区与社会管理创新模拟实验室、社会调查与信息采编实验室、社会工作观摩实验室七个基本功能区构成。西南大学社会工作实验室系统秉承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育人与就业相衔接”的方针,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专业成长相互结合,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先行先试。
实验课程建设方面,我们紧紧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实践教学,体现了专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经过近四年的建设,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实验课程形成了特色鲜明、富于创新、形式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模式。自2010年开始培养教育社会工作专业硕士以来,专业教师依据专业课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出综合性的实验来满足学生对专业适用性的理解与探讨的需要,先后开设了包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工作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分析》、《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政策分析》、《社会保障学》、《个案管理》、《社会工作督导》等在内的多门实验课程,其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比例达到了近90%。
3.“双向式互动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所谓“双向式互动”实践教学模式就是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社会实践,在共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而学生也可以在专业教师的“陪同式”实践中,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及作业模式进行反思,并在参与教师课题项目或参与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服务能力。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利用自身在社区建设、老年社会服务、家庭社会服务、社会福利领域的专业优势,为社会提供各种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分别在重庆市民政局、北碚区民政局及下辖的10多个社区进行了实践学习,带领学生广泛地参与了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协助相关单位开展工作。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们的教学素材,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了学生的社会技能。
近年来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现、思考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并试图以专业视角寻求解决之道,获得并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型科研项目。如依托国家社科基金支持,展开了“西部城市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市边缘社区组织建设研究”等9个项目研究;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进行了“失地农民安置区社会管理体制研究”、“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研究”、“征地过程中的纠纷及解决机制研究”等6个项目研究;借助国际组织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机构的资助,我们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素质与城市公民自强计划”、“青少年生命教育行动研究”、“西南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危机及应对策略研究”、“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发展模式研究”、“北碚区特色社区建构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等多个项目研究。在这些项目研究过程中,不仅直接提高了专业教师服务政府、服务社会、解决民生民计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大量吸纳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间接促进了学生观察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参与这些合作项目,提供真正的社会服务过程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4.“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讨论式教学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基础,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为重点,营造一种“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合作探索式地学”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在老师的提示引导下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且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的互动式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拓宽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前高等教育模式下,绝大多数高校和教师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成为“沉默的倾听者”。如果一门课程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只是被动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针对传统高等教育授课模式中的“一言堂”、“填鸭式”的弊端,我们在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出了“没有讨论环节的课堂是不合格的课堂”的观点,并大力推行讨论式课堂教学。
通过讨论式教学,不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意识,还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事务、展现自我提供了交流机会和表达平台。如,在进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讨论和案例讨论等方式,对当代中国的养老问题、住房问题、医疗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进行探讨。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展开咨询、调研、资料搜集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加深了了解和认识。在课堂讨论中,倾听教师或其他同学的观点,使学生逐渐意识到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角度和理解方式。在讨论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清闲,而是必须对教师课前布置的讨论题目进行充分准备,对于课上教师和同学讨论的内容需要认真听并深入思考,学生对这种实际上并不轻松甚至感到有些压力的讨论式课堂学习方式非常感兴趣,在讨论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西南大学社会工作硕士专业立足于学校自身拥有的学科优势,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着力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并结合当前我国把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第六大类人才的发展动力和国家社会管理建设的发展需要,立足重庆,面向全国,以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为专业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层次应用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毋庸讳言,现阶段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社会服务技能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关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模式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案例示范与经验借鉴。当然,这一模式还需要在未来的专业建设和发展中不断完善、变革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礼群.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314.
关键词:社会工作评估;绩效;问责;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1-0073-06
2003年,上海市禁毒办等部门以购买社会工作岗位方式向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等三家社会工作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开启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尝试①。自此之后,深圳、广州、东莞、北京、厦门、济南、南京等地也逐步开始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探索,购买服务的方式、领域和规模都在逐渐扩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已经逐步成为政府治理转型和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尝试和制度化选择。随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推进,各地陆续出台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和办法,以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的操作。2012年11月,《民政部、财政部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在国家层面上得到认可。其后,国家逐步完善制度,以形成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管理高效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学术界围绕社会工作服务这一主题展开研究,思考如何促进、规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社会各界也开始考问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与质量。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主要运用政府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开展服务。这样,无论面对政府还是面对社会,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都要表现自己服务的有效性,有效服务是社会工作这一职业和专业的合法性基础。社会工作评估由此进入我们研究的视野。本文从社会工作评估的必要性入手,通过对我国主要城市社会工作评估实践方式的评析,展现当前社会工作评估的内在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的对策。
一、社会工作评估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社会工作评估是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设计、策划、实施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的测度、诊断和评价的活动。②这项活动着力实现两个追求:如何保证服务“物有所值”,如何让专业更为“专业”。它是成本控制系统和质量保证机制。社会工作服务之所以需要评估,主要在于四个方面:一是改
收稿日期:2014-09-15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理论和制度构建研究”(10JZD0033);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海西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研究中心课题。
作者简介:姚进忠,男,集美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厦门 36102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南京 210046)。
崔坤杰,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南京 210046)。
进服务,帮助社会工作服务更好运行;二是承担责任,评估者通常扮演监督者的角色;三是生产知识,评估结果的为新的服务评估积累经验和知识;四是助力公关,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公正的评估能为决策提供合法性和公信力。③在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背景下,积极探索专业、科学的社会工作评估机制对于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促进社会工作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处于发展阶段,社会认可度不高。以评估来证明社会工作服务的有效性是提升其社会公信力的重要手段。社会工作评估是一种以证据为本的实践活动,强调社会工作服务干预要有实证依据,服务效果要有尽可能明晰的显示。④它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服务项目目标达成度、社会效益、受益群体满意度等情况进行评价,以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巩固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因此,社会工作评估成为证明自己服务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同时评估过程也是总结相关经验、提炼本土理论知识的过程,这些知识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发展。
2.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机构向购买方交代并争取更多发展资源的需求
在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的同时,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交代的年代”,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必须以评估方式向社会做出交代。项目执行机构以服务评估中的质量考察与成本效益核算向购买方交代其所出资的费用得到了良好运用并实现了项目规划的意图,用各种数据说明服务支出的合理性和服务提供的有效性,这一方面可以获得社会信任与社会合法性,另一方面也为其争取更多资源奠定了良好基础。科学严谨的社会工作评估既是向购买方交代的要求,也是机构争取更多资源的重要条件。
3.社会工作评估是社会机构内部监察与问责的需要
一个完善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应对项目的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以确保服务执行过程的效率和品质。⑤项目评估有内、外两种形式。内评估由服务提供者进行评估,目的在于检查服务进度,总结服务经验等。⑥这种过程评估是对内部社会工作服务进行监察,有助于及时处理项目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社会工作评估是促进社会工作项目更好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工作服务是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合一的专业活动,整个服务的开展充满了复杂性和变动性。社会工作评估的核心功能是改善社会服务,通过对服务项目的所有环节进行评估,科学掌握服务对象复杂的社会需要,从而明确问题和任务,改进和完善社会服务方法,有效实现社会工作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增进服务对象福祉的直接目标和践行专业价值的终极诉求。⑦同时,社会工作评估可以更好地厘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发展的方向,协助决策者决定有限资源投放的优先次序,推动项目向纵深发展。
二、我国社会工作评估的实践与困境
随着政府职能转型,我国社会工作机构迅速发展,承接服务项目类型逐渐多样化。然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缺乏、机构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社会工作服务乱象丛生、效率低下。很多地方的尝试并未达到预期的社会效果。⑧因此,加强社会工作评估、运用评估结果提高社会工作者和机构提供服务的能力十分必要。为规范社会工作评估实践,目前我国一些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城市均出台了社会工作评估的指导性文件。笔者基于这些城市的评估方案对当前社会工作评估实践进行审视,总结其内在困境,为优化评估机制提供方向。
1.我国社会工作评估实践
我国社会工作评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深圳、上海为代表的对社会工作者服务绩效的评估;二是以广州、东莞、珠海、厦门为代表的对社会工作机构服务绩效的评估。
深圳、上海两市出台的社会工作者服务绩效评估文件主要从评估内容和评估程序进行评估(见表1)。比较两市评估指标和评估程序,可以发现,两市的评估文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专业能力是考核的首要指标。深圳对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评估包括专业资历、专业操守、业务能力等;上海则突出强调专业伦理。第二,服务质量和成效是考核的主要内容。深圳对服务质量的评估更为系统,包括服务规范性、档案管理规范性、服务成果、服务质量认可度四个方面;上海在注重服务成效的同时,强调社工在服务实践中的自身建设和成长。第三,工作量是考核的重要依据。上海有详细的工作量标准;深圳对此虽未涉及,但未来也很可能增加相关评估。第四,评估程序较为科学系统。两市均有社工自评、联合评估、汇总结果、公示、复核等程序,以确保评估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2.我国社会工作评估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评估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评估机制仍面临诸多困境。
(1)管理主义倾向较重,服务初衷受损。
“管理主义”概念来源于公共行政领域,它强调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运用。尤其突出管理者的作用,讲究机械的制度和绝对服从,追求结果和产出,以效率为宗旨。⑨在社会工作评估中,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都是政府以文件的形式下达的,具有很强的行政命令性。政府以管理者的身份,把评估任务交给社会工作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在设定评估的参数和边界时要听从政府的意见,并且向政府汇报。这些机构机械地按照政府设定的评估指标和程序对社会工作机构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专业性、服务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估,盲目追求一个评估结果,既没有有效利用评估结果,也无法建立有效的改进机制,不利于评估目标的实现。这种管理主义思维很容易导致“指标绑架”问题。以深圳为例,每一份合同都会对服务的产出进行量化规定,这种做法会衍生出更加严重的问题,即社会工作机构以完成招标量为目标,从而背弃以服务对象“需要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初衷。⑩同时,由于评估指标和内容的选择受制于政府意志,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的需求表达和参与机制缺失,这也容易导致社会工作评估出现片面性问题,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与需求相脱节。
(2)评估主体单一,多方意见未能体现。评估主体包括提出评估要求主体和评估执行主体两类。这两类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代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与观点。比如,评估执行主体也即操作主体,既可以由购买方专门组织的考核评估小组(包括购买方、监督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代表、专家学者、资深社工和服务对象代表等)负责具体实施,也可引入第三方进行具体的考核评估。
但在实际中,社会工作评估主体比较单一,甚至评估要求的提出者与评估实际操作者是一样的。从提出评估要求的主体来看,该主体主要是购买方或社会工作主管部门,而服务对象、大众和舆论等很少参与甚至没有参与其中。从评估执行主体来看,评估执行主体的操作主要由提出评估要求的机构和组织承担,服务对象评估、社会公众评估、第三方评估等被排斥在外。这导致多方意见得不到充分体现,评估的客观性和严谨性大大降低,评估的效果大打折扣。
(3)过分强调科学范式,专业内涵体现不足。受管理主义思维的影响,当前社会工作评估过分注重科学范式,努力将模糊性的“物有所值”转变为规范、清晰、可操作的“绩效”评估。但是,社会工作服务以追求人性解放、实现社会公平为服务的核心价值,它并不简单地以利润为终极目标。服务的优劣,从资助方或购买方到提供服务机构再到享用服务的受众,评价不一,标准有异。相对于统一客观的盈利数值,“助人自助、惠泽社群”作为一种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很难有一个“客观”的说法。因此,社会工作评估不能过分依赖科学范式。如果社会工作评估过于依赖科学计算,目标方向由量度绩效的准则来主导,那么很容易导致社会工作服务只重视眼前短期效益,服务的努力方向就是尽可能去达到当前的评估指标。这种社会工作评估把短期的达标凌驾于长远的目标之上,流于短视,从而影响评估的意义。
三、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的对策思考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举措,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对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优化有着重要影响。而社会工作评估机制的困境影响着社会工作机构的合法性和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也致使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应从以下维度完善与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
1.逐步健全社会工作评估制度
政府购买服务不是一项单纯的交易行为,效率并不是衡量其的唯一标准。回应性、经济性、有效性、平等、责任等都是管制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标准。因此,社会工作评估机制应兼具效率考察和专业发展的双重诉求。完善社会工作评估机制首先要从制度层面给予相应的保障。通过制度确保社会工作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化,逐步形成合理、灵活的社会工作评估监管机制,即实现社会工作评估机制全国性规范与地域性特色相统一,建立动态监察机制,确保评估的常态化、针对性与全面性。一方面要加强规范指导与监管,保证社会工作评估标准化与程序化,保障社会工作服务的有效性,增强专业的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评估要具有本土性和灵活度,为专业价值的彰显创造足够的空间,拓展社会工作机构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长的空间。
2.积极培育社会工作评估主体
21世纪以来,社会工作评估表现出整合主义的特点,其核心表现是评估主体的多元性,即评估主体除了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之外,社会组织、服务对象、新闻媒体等也作为主体参与到服务评估中。古贝等人所倡导的“第四代评估”提倡的就是这样一种全面的积极参与,要求利益相关者和其他相关人在评估当中处于平等地位。这就意味着所有评估参与人都有权表达自己的理解,并努力形成一种符合常理的、信息量大的、成熟的评估共识。因此,在建立以第三方评估为核心的机制时,要注意培育可能的社会工作评估主体,汇集包括第三方评估机构在内的更广泛的、多元化的社会力量(政府部门、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形成多视角的监察机制,全面考虑不同的价值观,将评估行为和后续工作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借助多元社会工作评估主体的参与,可以确保评估工作科学、合理、客观地进行,最大限度地避免评估中的漏洞与盲点,保证评估监察功能的实现。
3.不断完善社会工作评估内容
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是评估的关键,所以不断完善评估内容是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的核心环节。社会工作评估的目标不仅在于证明专业服务的有效性,考察服务的效率与效能,还在于倡导先进理念,分析社会问题,建立专业的公信力。评估目标的复合性,决定了评估内容的多维性。影响评估的三大重要维度包括政治、衡量与实践。社会工作评估质量就取决于如何将这三个维度的内涵有效地整合到评估内容体系中。评估内容的完善过程也是实现政治、衡量与实践三个维度整合的过程。由此,社会工作评估内容应该是一个多层面的体系,其选择要做到全面性,涵盖社会工作服务的绩效考察、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回应、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考量等,即尽可能显示评估的效能、适当、效率与能力四种观点(见图1)。评估不仅要包括提供组织、政策或案主重要资源的政治程序,同时,评估内容还必须兼顾方法学与科学标准,选择反映评估内容的指标尽可能考虑效度、信度、可近性、系统性等方法学标准。
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Kaplan)和大卫・诺顿(David Norton)发展的积分卡架构和保罗・尼文(Paul Niven)为公共机构设计的平衡积分卡图表均为完善社会工作评估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平衡积分卡设置了愿景、策略、顾客、员工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财务六项内容,有效地把机构愿景、顾客要求和机构日常运作连成一线,在落实机构策略和监控机制上保证机构服务质量符合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当然,公益机构是为了达成使命而存在的,其运作是一套由使命出发、层层相扣的行动体系。具体到社会工作机构,它是基于专业价值使命发展出愿景,再根据愿景制定可行目标。因此,评估内容的选择首先考虑的就是社会工作机构对专业使命的贡献程度,以有效提升机构的调适能力和专业能力。
4.严格设计社会工作评估程序
良好的制度和完善的内容都需要借助合理的评估程序才能够实现,严格设计服务评估程序是优化社会工作评估机制不可缺少的内容。社会工作评估是一种整合性的评估,应以逻辑关系贯穿目标和系统始终。它不只是全面量度活动成效(目标),还要顾及成效与活动的服务量及资源投放(系统)的逻辑关系,使评估更全面,最终达成活动成效。因此,设计评估程序,必须努力提升程序的动态性和灵活性,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监察,全面展现项目的运作过程及其成效、影响。通过整合内外部评估、过程与结果评估,将过程、成果、影响评估整合到评估模式之中,做到动态掌握项目的处境分析、资源投放、活动/服务、服务成效等维度状况,从而对机构服务的能力、效率、效能、适当性等进行有效考察。
四、结语
新公共服务与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使社会服务评估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工作服务也在其列,通过社会工作评估来考察与审视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是否获得“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的回报。本文关注社会工作机构的公益形象与社会使命,期待借此增进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与信任并投入更多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当前,我国社会工作评估虽然同时注重服务的绩效考察与专业质量的提升,但是由于受管理主义思维影响,实际评估操作还是过多关注服务数量与效率的考察,致使服务对象的福祉、权益以及社会工作的专业成长受到损害。基于此,本文从评估制度、主体、内容和程序四个角度提出优化策略,其目的不在于建构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估模型来量度社会工作服务,而在于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特质,强调以社会工作的专业成长作为评估的根本,促进我国社会工作评估的发展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成长。
注释
①刘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文献综述》,《山东行政学院院报》2012年第6期。
②④⑥⑦顾东辉:《社会工作评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9、18、20页。
③Chelimsky, E. The Coming Transformations in Evaluation. In E. Chelimsky and W. R. Shadish(eds.), Evalua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A Handbook. Thousand Oaks, CA: Sage,1997, pp.26―53.
⑤陈锦棠等:《香港社会服务评估与审核》,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77页。
⑧韩梦冉:《广州市H街道政府购买社工项目评估研究》,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第2页。
⑨赵景来:《“新公共管理”若干问题研究综述》,《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⑩马贵侠、叶士华:《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运作机制、困境及前瞻》,《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金红:《上海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机制之研究》,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0页。
范斌、张海:《社会服务评估发展的历史性考察》,《理论月刊》2014年第3期。
[美]埃贡・G・古贝、伊冯娜・S・林肯:《第四代评估》,秦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官有垣等:《第三部门评估与责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63、21页。
Kaplan, R. S. and Norton, D. P.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Boston, MA, 1996, pp.18―63.
Niven, P. R. Balanced Scorecard Step-by-Step for Government and Nonprofit Agencies.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3, pp.6―25.
【关键词】社会工作 本科培养 科研教学法 意义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6C-0123-02
虽然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一直受到来自观念更新、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等的影响,但是,自1986年教育部首次批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4所院校建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以来,目前我国已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如此迅速,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反映出社会工作在我国转型期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作为一门外来的课程,在教学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一些高校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从目前社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看,让本科学生参与科研,培养科研能力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对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应用科研教学法的意义与路径进行探究。
一、社会工作本科教育应重视科研教学
社会工作主要是运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科学原则,来解决社区生活中的特殊问题,并减除个人的生活逆境和压力,其所从事的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在学生的培养上,就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不仅要强化实践教学法的力度,更要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因为科研能力关注的是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应对问题时的应变能力。
然而,在我国,人们还习惯将“研究”一词放置于研究生阶段,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本科生学术研究的训练都是相当缺失的。这不仅使得本科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批判性思维不强,也使得我国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普遍不佳。而在西方的教学体系中,科研能力的培养从小学生就开始了。小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就某项主题展开论证,并撰写论文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在科研教学的研究上,西方发达国家也早就开始进行尝试,并做了系统性的研究。美国学者杜拉普回顾了美国1915~1991年科研在社工专业培养中的历史发展,并指出自社会工作成为一个专业以来,科研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普林还针对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科研教学的具体目标进行研究。而从德国的经验看,科研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从现有的文章看,德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虽未曾明确提出科研教学法,但是在教学中强调研讨课和讲座课的结合,与科研教学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研讨课和讲座课联系在一起,常常是对讲座课的某一专题的深入讨论,要求学生要做一个专题报告,因此,学生需要去查阅、收集相关文献、独立撰写报告。撰写报告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主动去研究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开拓学生思维,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知识探索者,培养其科学的探索精神。同时,在研讨课课堂中,通过师生互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广博吸收他人长处,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从目前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改革的相关尝试及科研教学的相关研究来看,我国科研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同西方发达国家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借鉴西方的先进经验,展开相应探索和研究是必要的,可在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引入科研教学法,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应用科研究教学法的意义
科研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研究生的教学方法,让本科生可以直接参与以前只有研究生才能参加的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地发现新知识,进而不断地建构完善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科研教学法注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教学法不仅有利于提升社工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能力、巩固实践课的教学成果,更可为本科阶段的科研教学积累经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打下基础。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以就业为导向社会培育体系下,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就业仍然不尽明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培养更加突出了对其综合实力的要求。而教研教学倡导基于文献阅读、课堂讨论、撰写学术报告等科研的能力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更是符合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第二,树立正确的学习与学术态度。目前,学生普遍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存在着完成任务应付教师的心理,所以抄袭现象十分盛行。他们并没有将学习的过程视为一种人生经历的积累与历练,缺少开拓的精神,缺少探究问题本源的兴趣,然而科研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他们探寻社会现象本源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我国大学生在品格、人生目标、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精神等方面存在不足,然而,一个人即使学会了人类的全部知识,但若没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他最多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但还不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也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科研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减少大学生产生偏激思想与做法的可能性。这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并为他们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有利于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我国大学导师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他们与本科生交流和接触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从制度安排上加以保证,让本科生刚迈进校门就能得到专家教授们的指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科研教学的机制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三、应用科研教学法,促进科研能力的培养
虽然科研教学法在我国社会工作本科教学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但是实施科研教学法仍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实施起来相对灵活。
首先,可以将科研能力的培养看作实践教学的一部分,由于社会工作需要大量的实习来检验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一般学校都会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些实习机会。但是实多仅停留在使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了解的层面上。如果将科研教学融合在本科生的实习中,强化出发前的问题意识,强化教师指导下的资料查阅,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自已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带着观点走进实践,再通过实践检验学生的观点。这样有利于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进而在实践过程中使问题具体化、明晰化、报告化。
其次,可以开设科研方面的选修课,同时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更加从容地完成毕业设计,而不是将毕业论文集压到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之内,这样可以更加系统地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态度。
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授的课程来实施科研教学,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中国的现实问题,有系统地鼓励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查阅资料、反复论证,在教师引导下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能力,将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这能够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况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正确而全面地看待问题,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这样每一项课程都有学生探讨和参与的空间,将有利于将传统教学模式如教师一言堂,转变成互动多样的教学形式。
总之,社会工作本科教育中应充分认识应用科研教学法的意义,并积极将科研教学法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去,以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合格的社会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熊跃根.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理论解释与经验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1)
[2]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庄丽君.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8(6)
[4]杨慧.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修订路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4(2)
[5]李晓凤.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者的责任[J].求实,2005(5)
[6]Katherine M. Dunlap. A HISTORY OF RESEARCH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1915-1991.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Vol. 29, No. 3 (Fall 1993), pp. 293-301
[7]John Poulin. Goals for Undergraduate Social Work Researc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Vol. 25, No. 3 (Fall 1989), pp. 284-289
[8]袁琳.德国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以图宾根大学社会工作本科课程为例[J].社会工作(下),2010(10)
[9]钱颖一.论大学本科教育改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1)
[10]鲁芒・C 昆耶塔.契合文化敏感性方向的社会工作课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关键词:人类学;课程建设;民族地区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2-0196-02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人类学课程建设为例,来探讨民族地区高校开设人类学课程的意义、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存在问题及对策,旨在为民族地区综合性高校人类学课程建设提供一条可借鉴的有效思路。
一、民族地区高校人类学课程的建设意义
延边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建校60多年来,始终坚持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的理念,形成了“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具有跨文化素质的民族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建立了迎合时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作为一门全面系统地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人类学的课程教育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很多大学先后在不同专业开设人类学课程,为学生搭建拓展和提高基本人文素养的知识平台。而在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人类学的学科地位恢复以来,很多高校均已开设了人类学课程,在其学科建设和研究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果。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下,延边大学作为一所民族地区高校开设人类学课程,既符合该校培养具有多元文化素质民族人才的教育目标,又有利于创建一个能够凸显民族地区高校优势的特色课程,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因此,人类学课程在延边大学的建设是有充分的必要性、可能性与发展前景的。
二、民族地区高校人类学课程建设的基本路径
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设立于2007年。虽然是一个不足十年历史的新建专业,但自建系以来一直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健康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文修养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科研、育人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众所周知,在我国人类学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所认定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所以大多数高校的人类学教学及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在社会学专业里进行。因此,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同样在课程体系上建构了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等三大基本模块。其中,在人类学课程建设方面,经过近9年的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课程设置与师资队伍。人类学模块主要包括文化人类学概论、人类学思潮、人类学研究方法、旅游人类学、影视人类学、中国文化、日本社会与文化、韩国社会与文化、朝鲜族历史与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等必・选修课程,建立了以文化人类学为核心的人类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较完备,必修课和选修课分配相对合理,且充分体现了民族地区鲜明特色和优势。
现在讲授上述课程的师资构成主要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海外博士2人、国内博士5人,教师所学专业有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具较强学科互补性的多个学科。师资队伍建设虽然仍存在不少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初步形成了教学梯队。
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出现在高校课堂。而人类学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普同性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等知识。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通过“影音资料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等各种环节,适当地整合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与PPT、教学片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效地改善了课堂教学环境。同时,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取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获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3.田野调查与实践。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一向重视学生的田野调查与实践。先后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的几个城市和农村社区建立了十几个田野实践基地,并对学生的田野调查实践进行严格指导和管理。学生们或者是通过课内实践教学,或者是通过暑期学校实践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各类基地进行调查,也有学生通过申报本学生科研立项自行进行田野调查,以此来达到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的课程培养目标,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
此外,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还创建了“田野社团”,并定期刊行“田野”杂志。“田野”杂志现已印刷发行6期,主要由田野实践与调查报告,专业教师访谈、学生活动与大学生活趣闻、考研与就业信息、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等多个栏目构成,而且从策划、征稿及审稿,到编辑、印刷的前后所有工作均由学生自己来执行。可以说田野社团及杂志的运营,既凸显了社会学、人类学的专业特色,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人类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的人类学课程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该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今后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虽然现有资队伍职称结构比较合理,初步形成了教学梯队,但整体的师资力量偏弱。如,高职称教师承担的课程主要集中在选修课,而且因高职称教师的大多数不是人类学、民族学专业出身,导致课程建设缺乏具有扎实专业功底的学科带头人。今后,首先要强化选修课的讲授内容与人类学相关理论的有效衔接,让选修课程的任课教师将自己的科研优势与人类学课程相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科研带动教学。其次,也要提高和加强科班出身年轻教师的科研能力,尽快解决职称问题,以改善师资队伍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另外,应增加教师对外交流与考察的机会。同时也应该多鼓励教师申报教研课题,撰写教研论文,编写教材,建设精品课程。
2.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选取最佳的教学方法。现代化媒体技术的运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但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与困境。如,部分年轻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而忽视像一些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等学术性强的知识必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来传授的必要性。也有一些老教师因不擅长运用计算机技术,导致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低落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应以课程性质与具体讲授内容为依据,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并积极探索和选取各种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坚持田野调查,改革考核方式。延边大学社会学专业虽然在建立田野调查基地方面做了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与考核评价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因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偏多(平均60名左右)而课内调查时数有限(2―6学时),使教师经常纠结于如何合理地分配调查团队人数和次数的问题。其次,因受经费的限制,如何解决每一次田野调查如何解决交通工具及调查所需费用,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此外,在考核u价方面,依然以期末卷面成绩为主,没有把田野调查日志、报告等实践成绩充分地纳入到评价体系。今后,要有效利用田野实践基地资源,弥补上述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向学校相关部门申请并争取充分的实践教学经费;改革考核方式,把田野调查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评价体系里面。只有在坚持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实践过程,以提升田野调查的质量,才能真正落实人类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杰舜,秦红增.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述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2).
[2]周大鸣,吴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
[3]董素云.“人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16).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of Anthrop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Minority Areas
LI Hua,NI Zhuo
(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 133002,China)
关键词:单亲母亲;困难;社会工作;帮助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13-02
家庭是孕育生命的第一站,是带给生命最简单却最美好的幸福的天堂,父母便是这天堂中呵护我们、爱惜我们的天使。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天使也有折翼的时候。面对丧偶、离异等导致家庭破裂的因素,单亲母亲比起单亲父亲,或许承受了更多。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的种种压力,让昔日美丽的天使妈妈不仅折断了翅膀,更是徘徊在煎熬与痛苦的边缘。本文就将针对单亲母亲的困难,利用社会工作科学的助人方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一、单亲家庭现状
单亲家庭包括四种形式。丧偶式单亲家庭;离婚式单亲家庭;未婚式单亲家庭;分居式单亲家庭。目前,对于全国单亲家庭的数目统计尚没有较新的数据,中国1982年的单亲家庭率为12.59%,其中以分居式单亲家庭为主(9.26%),丧偶式单亲家庭次之(2.95%),离婚式单亲家庭最低(0.38%);1990年单亲家庭率为7.58%,其中仍以分居式单亲家庭为主(5.28%),其次为丧偶式单亲家庭(1.78%),离婚式单亲家庭仍然最低(0.53%)。
单亲家庭相对于正常家庭本身就有着很多的困难,更何况是单亲母亲支撑起的家。总体来看,这些困难可以分为十大类:⑴经济困难收入太低,入不敷出64%;⑵保障困难孩子未参加任何保险34%;⑶育子困难教育投资少46%;⑷就业困难年龄大,不好找工作62%;⑸再婚困难因为孩子问题62%;⑹养老困难家里有需要赡养(经济资助)的老人58%;⑺生理心理疾患自己身体有病需要常年治疗40%;⑻社会歧视,随时感到亲朋好友对单亲母亲的怜悯和同情85%;⑼升迁困难得不到机会100%;⑽家庭暴力离异一方经常回来纠缠自己和孩子90%。
二、社会工作微观措施
社会工作中,所谓微观就是指个案工作,即以一对一的方式,社工直接接触案主,帮助案主解决困难,提升案主能力,促进案主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就单亲母亲而言,最适合方法应该是自助小组。但对于心理问题或者情绪困扰较为严重的、无法参与小组活动和讨论、主动提出希望接受个案辅导的单亲母亲则比较适合个案工作。而针对单亲母亲来说,最合适的个案服务模式是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因为这种方法不但关注案主的生理问题、心理动机,更重视案主的社会因素。对于单亲母亲这种面对内心和社会双重压力的弱势群体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定期与案主保持接触,了解案主的情绪状况,适时给予疏导,协助案主稳定情绪。还应联系民政、妇联、公安等相关部门,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整合资源以缓解案主的经济压力。
三、社会工作中观措施
严格来讲,小组工作应该属于微观社会工作,但是因为单亲母亲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其自助小组势必会依靠社区展开,因为只有这样才较容易召集和管理案主。所以在这里,我把依托社区的单亲母亲自助小组定位于中观社会工作。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一定的社会支持网络。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能够为单亲母亲提供帮助的社会支持网络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工会、妇联、社区组织等;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人、亲友、同事、邻里等,当然,单亲母亲本身的相互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单亲母亲工作坊的建立就是帮助单亲母亲建立非正式和正式的支持网络的载体,促进单亲母亲与支持系统的互动。
单亲母亲自助小组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单亲母亲寻找社会资源,结识更多的朋友,找回自信,达到适应社会、自我成长,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单亲母亲,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帮助单亲母亲的良好社会氛围,通过各种形式给单亲母亲以支持和帮助。具体目标:(1)形成单亲母亲社会支持网络;(2)开展对单亲母亲的关爱活动;(3)对单亲母亲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4)为单亲母亲提供沟通、交流和宣泄的机会;(5)在单亲母亲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6)学习、研究和交流工作经验。单亲母亲虽然往往不愿与人过多交往,但是在自助小组中,因为大家有着相似的经历和感受,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鸣。在这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气氛中,小组动力可以发挥极大的作用,而一些单亲母亲的经验也可以带给其他组员最有效的建议和帮助。这也就是自助小组对于单亲母亲最大的优势。
四、社会工作宏观措施
相对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宏观层面的社会工作侧重于政策和行政的方向,也就是说把入手点提升到全社会的高度,此时的服务对象不再是个人或者十几个人,而是把单亲母亲作为一个整体,针对该群体普遍面临的困难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法。
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和加强家庭建设。应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关注离婚率升高、单亲家庭增多现象,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摆脱困境。舆论部门应大张旗鼓鞭挞婚姻家庭领域的消极现象,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利于婚姻幸福、家庭美满、社会和谐进步。
除妇联、民政、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的支持、救助外,应利用民间和社会团体等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力量,大力发挥第三部门和社会志愿者的支持作用,建立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积极发展专门为弱势群体特别是单亲家庭、贫困母亲提供支持、保护和服务的慈善机构,使其从个人的、分散的和不规范的方式向正式的、组织化的和规范化的方式转变和发展,从而使支持弱势群体特别是单亲贫困家庭和贫困母亲的慈善事业的宣传、集资和实施工作更加合理、有效。
支持单亲母亲家庭的社会政策,应引入社会性别观点,针对单亲母亲家庭面临的主要困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采取以就业扶持为中心的相应政策和措施:一是再就业扶持政策和服务应向弱势群体中的单亲母亲家庭倾斜,如在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创业贷款、收费和税收等方面,同等条件下应对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者有所倾斜;二是应考虑单亲家庭的特殊困难,调整救助标准;三是制定针对单亲贫困家庭的社会保障政策。在保险办理、养老金发放、医保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对单亲贫困家庭和贫困母亲给予适当放宽。
加强精神扶贫是提高单亲家庭母亲素质和应对现实困难能力的首要任务。应大力倡导自爱、自尊、自强、自立精神,引导单亲母亲转变观念,自立自强。社区、妇联等可多组织单亲家庭成员的学习、交活动。有关部门应对单亲母亲的职业技能和劳动技能培训,岗位求职等提供服务与方便。
可在城市成立单亲贫困家庭或单亲贫困母亲协会,组织单亲家庭参加社会活动,如辅导、讲座、参观、游览等,增强单亲家庭成员的生活信心和韧性;可以在社区成立“单亲俱乐部”或“单亲贫困母亲俱乐部”,以关注成员精神和心理的抚慰为重点,倡导自助互助、同伴支持,整合有不同需求及不同服务资源的单亲者及其他互助资源,共同为改善单亲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做一些实事。
单亲家庭的递增,不仅使当事人面临经济和精神等方面的压力,而且也程度不同地影响到孩子。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资源重新分配明显地向年轻人、高学历和高技能者倾斜。承载亲职重负和社会世俗压力的单亲者尤其是单亲母亲家庭往往面临福利水平下降、心理和社会适应困扰加剧等问题,这些人沦为弱势群体或弱势地位的可能性更大。对单亲家庭的研究,在欧美国家一直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关注的焦点是从社会心理、社会支持角度给予该类家庭成员以公平的社会地位及待遇。但在我国,与此相关的问题并未引起学术界及有关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尤其是这方面的经验研究比较缺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鸿雁.中国当代单亲家庭问题研究[D].1996年6月
[2]]曾毅等.上海、陕西、河北三省市女性再婚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3,3:1-6
[3]唐文军.单亲母亲的处境与需要[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4]彭凤萍.城市单亲妈妈生活、就业状况个案研究――以长沙市某社区为例[J].理论前沿,2009(03)
[5]陈桂蓉.单亲家庭文化建设的缺损与修复[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6]李玲.单亲母亲家庭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后论文集[D].2008
[7]徐安琪.单亲弱势群体的社会援助[J].社会学研究,2003(03)
【关键词】家庭暴力;妇女权益
一、社会背景
家庭暴力属于家庭冲突的表现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国际社会尚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不多。而现在,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它是一个跨越种族和阶层的全球性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妇女是主要的受害者。因此,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内容之一。i
美国社会学家的调查研究表明:在美国,近1/4的被谋杀者与自己的家庭成员的暴力有关,所有婚姻中有2/3至少会发生一次暴力。ii在巴布亚新-几内亚,67%的农村妇女和56%的城市低收入妇女遭受过虐待。在智利的圣地亚哥,80%的妇女承认自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加拿大,每4个妇女就有一个人可能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遭到扰。在法国,95%的暴力受害者是妇女,其中51%的暴力出自丈夫之手。在巴基斯坦,99%的家庭主妇和77%的职业妇女遭到过丈夫的毒打。iii
在我国,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内地的家庭暴力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的家庭暴力较80年代上升了25.4%。全国妇联处1995年共收到要求保护妇女权益的案件12.89万件,其中涉及家庭暴力的约占30%左右。在中国2.7亿个家庭中,约有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其中施暴者九成为男性。iv在2002年《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十周年之际,全国妇联做了该法实施情况的抽样调查,调查表明,在被调查者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自己的配偶动手打过,有14.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因家庭暴力全国每年至少有10万个家庭解体。v联合国健康与人权委员会总干事唐·沙拉拉指出:当今妇女所遭受的最大灾难就是“家庭暴力”。vi所以必须尽快在法律及社会救助方面采取措施,在社会上宣传并唤醒广大受暴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防治家庭暴力。
在国际上,开始关注并探讨家庭暴力问题,是从70年代开始的。联合国1979年通过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一个涉及妇女权益的最重要的国际文书。公约虽然没有直接论述暴力的条款,但它把对妇女的暴力当作一种歧视形式。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内罗毕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对关于妇女所遭受的暴力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包含的内容如下:一是揭示了暴力存在的普通性和危害性;二是强调应给予受害妇女以特别关注和综合性援助;三是突出了政府在预防暴力及帮助受害妇女方面的作用。这一文件为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采取反暴力行动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框架。1985年联合国通过了第一个关于对妇女施暴问题的决议;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又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一是妇女人权写入了《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二是通过了《消除对妇女暴力宣言》。这是妇女运动中带有里程碑性质的文献,它标志着维护妇女人权有了突破性的进展。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继续高举反对对妇女施暴的旗帜,其《行动纲领》将这一主题列为12个关切领域中的第四项。这表明,反对对妇女施暴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优先领域。vii
许多国家对于防治家庭暴力已经形成完善的法律体系和卓有成效的社会救助体系。虽然我国为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为了维护遭受家庭暴力妇女的权益,由妇联和民政部门倡导,在全国各地区的社会救助管理站内设立反家庭暴力的庇护所,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提供生存、生活和安全的保障,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探索的阶段。
二、学术背景
目前,我国的学术界对家庭暴力的介入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从宏观的角度,要求在社会、政治及法律改变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尽量从立法和司法上防止惩治家庭暴力;二是从微观的角度,主张对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庇护所等直接针对案主的服务。
1.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表明,我国正处于反对家庭暴力研究的初级阶段。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研究以论文形式公开发表的以法律的角度主要是从家庭暴力存在的原因、类型、表现形式、消极后果和对策来探讨家庭暴力。关于对家庭暴力进行实证研究以书籍形式出版的主要是香港大学刘梦的博士论文《中国婚姻暴力》,其系统地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婚姻暴力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为中国的婚姻暴力现象提出了一个解释性的框架。但是刘梦只是分析了婚姻暴力存在的原因、形式和妇女自身的主观因素,并没有涉及到社会力量怎样帮助婚姻暴力中受虐妇女脱离困境。厦门大学的蒋月教授主持的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福建省家庭暴力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以在福建五地实地调查所获数据为主要依据,分析了大众对家庭暴力的认知及对暴露在家庭暴力下未成年人的影响;但蒋月教授等人所做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反家庭暴力之社会救助方面的内容。
2.关于反家庭暴力社会救助机构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和法学界,关于反家庭暴力的社会救助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经历了多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整套系统和较成熟的理论、制度及措施。比如,美国的限制令或保护令的实行、丹麦庇护所的普遍设立(33家)、英国的多机构间合作以应对家庭暴力等成功的经验,均值得我们借鉴。
西方国家反家庭暴力庇护所多由民间组织办在高度保密的隐蔽处,并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医疗、心理治疗、技能培训等全程服务,令受害妇女更具安全感和可信度。viii从而对受害妇女起到切实的帮助作用。但是,受害妇女入住庇护所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必要时,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法官申请禁止令(保护令)。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反家庭暴力庇护所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以论文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主要有:上海社会科学院陈琪的硕士毕业论文《受暴妇女庇护救助研究》,陈琪通过对南京、徐州、郑州、上海和河北等地的家庭暴力庇护所的实地调查研究,详细分析了我国家庭暴力庇护所的现状、运营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且与一些西方国家的家庭暴力庇护所进行了比较。陈琪将我国现在存在的受暴妇女庇护所形式分为四种:(1)无固定场所的庇护所。我国无固定场所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模式在总的妇女庇护所中所占比例不高。在陈琪收集的资料中仅仅有两所流动庇护所—河北迁西县法律服务中心和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无固定庇护所的运行机制为由妇联组织出资为无家可归的受害妇女提供一个短暂的住所。(2)依托企业模式的妇女庇护所。依托企业模式的妇女庇护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庇护所模式,大多由妇联组织依托民间企业而创建的。所依托企业的负责人大多为女性。(3)社区庇护所。社区模式的妇女庇护所主要是由妇联牵头,依托街道和社区成立。妇联主要负责妇女庇护所的工作思路、工作指导,而社区负责住宿、饮食、简单的心理疏导、调节和联系其它相关部门的工作。(4)妇女救助站。救助站模式的庇护所一般是由妇联组织和民政局联合创办的。民政局下属的救助站为受害妇女提供食宿、安全以及简单的医疗服务,而妇联组织主要负责夫妻调解,为受害妇女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以及协调相关机构。ix曾雪凤《浅谈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的医疗社会救助》,从医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医疗救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医疗救助现状的不足之处,并为医疗救助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刘冉冉《家庭暴力法律救济体系的研究》,针对我国现阶段反家庭暴力法律救助体系在实践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形成一个配套、较为完善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保护制度,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家庭暴力法律救助体系。x袁素玲《家庭暴力公共干预研究》,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在概述家庭暴力问题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家庭暴力问题及公共干预的现状,比较借鉴国际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反家庭暴力的做法与经验,从立法、司法、行政、社会救助等方面深入研究我国家庭暴力公共干预问题,提出进一步强化我国家庭暴力公共干预的对策。xi
三、文献简评
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从法律的角度研究家庭暴力仅仅是探讨了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式,以及如何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中施暴者。至于立法层面上,2001年4月颁布的《婚姻法》(修正案)首次将“家庭暴力”规定于法律中。但是,我国至今没有反家庭暴力的全国性的专门立法,导致法律实践中对受暴妇女的保护和救济力度不够。由此可见,我国家庭暴力问题是一个尚未解决并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家庭暴力,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学的领域内有所建树,但是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内容,并且没有与其他如法律、医疗机构、政府部门等联系起来,也没有涉及到家庭暴力庇护所方面的内容,而现存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却缺乏经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
第三,少数研究我国反家庭暴力庇护所的资料显示,并没有对设在社会救助站内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有专门系统的研究。
我国众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家庭暴力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却没有学者对社会救助站内的反家庭暴力庇护所做过专门系统的研究。但是,前文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厚的背景知识与研究启示。家庭暴力的发生是由社会历史的、现实和个人的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家庭暴力本身具有隐蔽性和施暴主体亲属身份性,仅仅依靠法律的制裁并不能对防治家庭暴力有显著的疗效,以社会救助作为法律手段的补充则是挽救婚姻、稳定社会必不可少的措施。
注释:
i高小贤.“扩大社会支持,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防止家庭暴力研究[M].群众出版社,2000.
iiJ.罗斯·埃什尔曼.家庭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iii白洁.家庭暴力若干问题探析[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iv吉朝珑.家庭暴力受虐妇女庇护研究[J].河北法学,2009,27(9).
v张红艳.医疗机构参与干预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J],湘潮·理论政法论坛,2007(1).
vi倪婷.关于家庭暴力所涉人权问题的国际法研究[J].妇女权利,2006(2).
vii巫昌祯.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概况[M]. 防止家庭暴力研究.中国法学会、英国文化委员会、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等主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viii陈琪.受暴妇女庇护救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ix陈琪.受暴妇女庇护救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和人们对工作或职业福利追求的产物,美国是其中较为典型的国家。它的发展经历了起步萌芽期、成长发展期、全面拓展期和成熟稳步期等四个重要时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发展经验。本文对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启示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美国 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启示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2015)04-0073-07
DOI: 10.3969/j.issn.1672-4828.2015.04.009
卢磊,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双师型讲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MSW教育中心实务导师,香港理工大学一北京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工作师(北京101601)。
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工作是工业化进程中企业追逐经济利益和人们对工作或职业福利追求的产物,纵向来看,其整个发展历程阶段性特点较为明显,也显现出企业在社会工作引入和推动进程中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开拓的基本过程,而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也随着不同问题的呈现和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而不断变化,服务内容和方法得到拓展和延伸。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工作的典型国家,对其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而且有益于借鉴其发展经验并积极推动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国际企业社会工作发展概述
企业社会工作的诞生和发展与工业革命进程、工人运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则是直接因素。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之而来的则是社会问题的产生,包括不同阶级间的矛盾斗争、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阶层分化等(李晓凤,2008)。19世纪中期后,在阶级斗争中获得巨大政治力量的工人阶级迫使资产阶级实施社会改良措施,建立起了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彼此间的矛盾。企业社会工作由此萌芽,此时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还处于非专业化阶段。
接下来的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基本上都与企业管理革新或企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有直接关系。19世纪下半叶,由企业管理改良运动带来的福利运动,催生了社会福利秘书( Welfare Sec-retary)制度的产生,福利秘书也成为企业社会工作者的先驱,诸多企业引入这一制度,使得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迎来了专业化雏形阶段。进入20世纪,强调效率的泰勒制使得福利秘书制度失去了实际意义。20世纪30年代,职场酗酒问题的产生和影响再次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直至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酗酒方案”(Industrial Alcoholism Programs,IAPs)成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同时大学开始介入企业社会工作领域。随着历史的推进和员工需求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在“工业酗酒方案”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的“员工协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简称EAPs),这也标志着企业社会工作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服务方法,在企业和工业世界中普遍使用。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进入专业化和职业化纵深发展阶段,并不断得以丰富完善和突破性发展,如美国的“员工增强方案”(Employee Enhancement Programs,简称EEPs),企业社会工作者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协助员工处理的议题也越来越多,在职场领域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社会作用与价值也越来越大,并得到企业、政府和服务对象的认可。
除了以上这条发展主线外,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在不同同家和地区的发展往往与社会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例如Durkeim在《社会分工伦》指出,在分工发达的产业社会必须加强人与人的协作,使得群体形成有机的联系。欧洲和日本还发展形成了“产业社会学”,日本学者杉政孝和万成博所著《产业社会学》中有如下相关表述,“现代产业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作群体、领导、士气的经营组织问题;工人、工会、劳动关系的劳动问题;职业、地方社会、大众社会和产业化的产业社会问题”(王雅静,2012)。从这一内容来看,产业社会学与企业社会工作关注的内容人部分是一致的。
二、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沈黎(2008)提出,可以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早期酝酿阶段、职业戒酒方案阶段、员工协助方案阶段和员工增强方案阶段。本文以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实务探索为基准线,结合美国学者的观点,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划分为四个时期:起步萌芽期、成长发展期、全面拓展期和成熟稳步期。演变历程和重要事件可用下图来表示: (一)起步萌芽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 企业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由企业世界发起的社会福利运动尤其是社会福利秘书制度的建立是该时期的重要事件,决定和影响着这一时期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
1.企业内部发起的福利运动
社会福利运动源于当时企业内部发生的企业管理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之所以发生有三个方面的背景因素: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迅速,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员工人数增速增量较快,对企业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有效激励员工投入工作、避免消极工作等情况的出现,成为企业考虑的重要问题。二是19世纪末阶级矛盾较为突出的时期,工人阶级和资本家存在强烈冲突,迫于劳资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等压力,为了安抚工人,企业纷纷引入福利计划,为工人提供服务,建立起包括伤残、医疗和困难救济等项目的社会保障制度,组织开展娱乐休闲活动等(李晓凤,2008)。三是当时有大量妇女进入企业工作,基于女性生理特点等特殊性,需要建立适合她们的一些福利制度,以解决她们的独特问题和满足基本需求。这场福利运动的主要目的:消除工人不满,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忠诚,以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让工人安于现状,不去组织工会组织和开展工人运动,以减少企业经营的风险和损失(苏景辉,1989)。
2.福利秘书制度
实际上,福利秘书制度是这次福利运动的重要内容,或者说这场福利运动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岗位——福利秘书,这便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先驱。1875年,Aggie Dunn女士受雇于H.J.Heinz Company,成为美国第一位也是20世纪前美国唯一的福利秘书。1917年,明尼亚波利市北方州电力公司聘用Thomapson女士为社工员,纽约的Macy百货公司也首创社会服务部门,参与处理员工及家属的相关问题。1922年,纽约大都会保险公司聘精神科医生,提供精神医疗服务。
福利秘书是一个兼顾企业福利的行政事务和社会工作服务的职务,目的在于帮助员工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基于企业的双重考虑,福利秘书主要的职能有两个方面即行政职能和服务职能:行政事务上,主要处理员工的福利事务和进行相关的人事管理;社会工作服务上,主要为员工提供咨询、辅导、治疗和支持等服务。苏景辉(1989)将福利秘书的工作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物质福利,包括安全保护、医疗卫生、餐厅、宿舍及交通等;
第二,经济福利,包括工资、抚恤、贷款等:
第三,文化福利,包括娱乐、体育、教育、图书、出版刊物等;
第四,个人辅导,包括为员工个人及其家庭提供治疗和支持。
从福利秘书的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来看,福利秘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其已经具有了企业社会工作的雏形,福利秘书成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开拓者。另外,福利秘书的岗位担负着既服务企业又服务员工的双重使命,但本质卜-还是以服务企业为主,这也是由企业引入福利秘书的主要目的所确定的。
3.泰勒制、工人运动与福利运动的衰落
进入20世纪后,强调生产效率的泰勒制兴起。使得企业更加关注牛产过程,而不是员工的需要,因此也使得福利运动和福利秘书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工人运动逐步深入,提出了新的政治与权力的要求,工会的作用和力量也逐渐强大,具备了法律地位、独立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工会组织从更高的要求出发,认为福利秘书制度根本上代表的还是资本家,是为资本家和企业服务的工具,并且认为它消磨了工人的阶级意识,使得他们安于现状。因此,在工会组织的反对下,很多企业取消了福利秘书制度(钱宁、张默,2009)。
另外,福利秘书制度主要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但随着西方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该制度逐渐被取消。
(二)成长发展期(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
“1业酗酒方案”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也直接促使了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开始。
1.“工业酗酒方案”的产生背景
在美国,工厂里存在的普遍的酗酒问题成为企业社会工作制度建立的直接关联性因素。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工人酗酒的问题相当严重,并且带来了很多危及生产安全、出勤率不足、工作效率降低等问题并直接影响了生产力。因此,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协助员工戒酒。企业管理者为了减少酗酒带来的损失,推行所谓的“工业酗酒方案”,聘用社会工作者在员工中实施戒酒方案,对酗酒者及其家庭提供辅导和服务,使得社会工作者以专家身份进入企业开展戒酒者服务。工业酗酒方案就此产生并成为企业服务的主流。
2.“工业酗酒方案”的推进过程
1935年,美国第一个“工业酗酒方案”产生。1940年,俄亥俄州柯达公司推动职业戒洒方案,第二次世界大战更加促使了该服务方案的扩人和发展。到了20世纪40年代,“工业酗酒方案”逐步得到企业的认可,更加正式化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普及,部分企业也逐步关注和参与解决员工精神与心理困扰。1957年,波士顿社工学院的成立开启了高校对企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比如协助东北电话公司等一些企业开展服务。
3.对“工业酗酒方案”的基本认识
“工业酗酒方案”是企业社会工作因应企业管理的新问题和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产生的,是一次社会工作介入企业领域解决问题的尝试,对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历史意义。它启发了企业管理者解决员工问题的基本思路。但是它主要还是企业自身解决管理问题的工作方案,出发点在于通过解决酗酒问题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生产力,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对员工的福利,从本质上讲,这还是基于企业自身发展利益的行为,员工的实际需求是其次的。企业社会工作要实现系统化发展,还需要具备自身特有的专业服务方法,“员工协助方案”则具备了这一条件,标志着企业社会工作及其特有方法的形成(钱宁、张默,2009)。
(三)全面拓展期(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
“员工协助方案”是企业社会工作全面拓展期的重要事件,这个时期是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形成期和全面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不是从“工业酗酒方案”直接迈进到“员工协助方案”的,在其中一段时期里两大方案是并存的,在一定意义上“工业酗酒方案”为“员工协助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员工协助方案”的推进过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员工协助的雏形开始产生。战争催生并促使了“员工协助方案”的出现。在二战期间,有很多企业是为战争服务的,这使得这些企业的员工与家人分离,战争给这些员工带来了大量情感、婚姻以及家庭生活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政府专门聘用一批社会工作者从事相关辅导服务,并演变成为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实务方法即“员工协助方案”。在英国,贝弗里奇计划的出现也促使了企业建立工业福利制度,将受战争影响的家庭作为救助和服务对象。这时的“员工协助方案”主要是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是战时临时干预的措施。
到了20世纪60年代,药物滥用、暴力、沮丧和离婚事件层出不穷,职场酗酒也不单是个人行为的问题,还内隐着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内的外部因素的影响,这使得有些“工业酗酒方案”开始拓展服务内容,并逐渐转向“员工协助方案”,此时的企业社会工作已经开始注重个体与环境的互动关系。1962年,美国坎波公司将服务对象扩展到员工家属,内容包含了家庭、情绪、法律、药物滥用等方面。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员工协助方案”,并强调更大范围的服务内容和注重提升员工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具有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1964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工业社会福利中心(Industrial Social Welfare Center),推动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务。1970年,美国政府正式成立美国联邦酗酒研究机构和劳工与管理者酗酒咨询机构,负责工业酗酒方案的倡导和员工协助方案的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劳工与管理者酗酒咨询机构改名为员工协助专业机构( Employee Assistanc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并开始推行考试与认证制度即进入了职业化发展阶段。
2.“员工协助方案”的基本范围
“员工协助方案”的独特性在于其不只是关注企业领域中的人的某些问题,更是从不同层面关注和协助企业领域的人尤其是工人,关注他们不同层面的需求。20世纪70年代,美国最先在企业管理中开展“霍桑试验”,开始认识到员工的情绪可以影响生产效率,从而最先扬弃了古典经济学的“人是经济人”的管理理念,进入了“人是社会人”的现代管理理念中(高钟等,2007)。这也是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较快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内含了理念的变化,也带来了服务内容的变化和丰富。
按照相关学者的总结,“员工协助方案”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谢鸿钧,1996;田鹏,2003):
第一,员工咨询,主要是参与处理员工身心健康及处理可能间接影响工作表现的个人问题;
第二,生涯发展,主要是进行对员工的评估、咨询、计划、培训用以协助其规划职业生涯,同时协助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与管理;
第三,健康服务,主要侧重预防员工生理、心理问题发生,促使组织人力资源有效发挥。
就人的需求而言,其实只是这三个方面还是难以满足更加多元化和变化着的需求。比如在现实情境中,员工较多地会遇到劳动权益保障的问题、婚姻家庭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平衡与协调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这就是说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需要更深层次更多面的服务。
另外,企业社会工作不同于其他领域社会工作,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它注重追求协调个人(员工)与组织(企业)的关系,在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的同时使得个人生活的目标得到实现。这也就是台湾学者苏景辉所说的企业社会工作的双赢策略。
(四)成熟稳步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员工增强方案”促使美国企业社会工作进入成熟稳步期,并已经被借鉴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员工增强方案”的生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新的概念逐渐延展“员工协助方案”到“员工增强方案”,并使之成为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新丰流。到1991年,美同约有45%的全职工作者接受过企业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截止目前全美拥有100位员工以上的企业60%以上都有“员工增强方案”。如何调节组织和个人的行为,并将它们置于伦理与法律的规范之下,尽量避免企业行为中经济理性的过度张扬,及其对员工、社区甚至消费者的福祉带来不利影响,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全球性贸易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中依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标,持续造成了组织与个人、生产与环境、企业与社区等多方面关系的紧张,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的普遍关注。二是在企业内部,分工越来越精细,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企业员工的高流动性一直都是企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三是企业员工有了对个人价值实现的更高追求,他们将工作与个人生活相结合,视为一体,因此现代的劳工对工作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投入,因此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谢鸿钧,1996)。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更多的人性化元素。
2.企业社会工作的新突破
基于企业管理和经济发展中的变化,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突破了“员工协助方案”的范围,发展出包括对员工服务、对组织和企业管理者服务、对消费者服务、对企业社会责任服务以及对与企业活动相关公共政策服务等五方面内容在内的专业服务体系。这五大方面的内容也分别形成了西方企业社会工作多种各具特色的模式,如员工服务模式、雇主组织模式、企业外模式、工会模式、企业内模式、企业社会责任模式、公共政策模式等,既为个人、家庭和社区开辟了新的服务途径,也为众多的劳工提供专业服务(王瑞华,2008)。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当前,美国企业社会工作有了新的称呼,即“职场社会工作”,这一称谓延展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和社会工作者在其中的角色(Michal&E.M.&David&B,2000;徐婷,2013)。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包括家庭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娱乐问题、孩子照顾、员工发展计划、压力管理计划等。
三、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艰辛探索,它以企业管理改革为契机,以解决企业问题、提升效率和为员工提供福利服务为双重目标,通过一个个具体而重要的发展性事件,逐步丰富和完善了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内容、方法和经验(张默等,2014)。这也对我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具有完备的制度保障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得以快速和良好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美国社会保障立法和有关劳资社会政策的推动。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颁布实施了<社会保障法》,强调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并在后来逐步通过医疗和失业保险等法律加以保障。这为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劳动法规,比如最高工时的规定、最低工资的规定等。
美国总工会社区服务部主任Leo Perlis于1976年积极倡导人性契约理念,即要求企业重视劳动者福利和服务,包含财务、家庭、健康和其他服务(如法律援助)等。这也是美国工会社会工作服务的重要内容。
(二)形成了一套专业服务系统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社会工作方法、理念和服务在工业服务领域的应用。这些保障了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品质,其服务成效得到了企业和员工的接纳和一致认可。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有一套专业伦理守则,包括以员工利益为先、保障服务对象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保密原则、禁止不当得利等等。在这些伦理守则的前提下,美国企业社会工作还形成了具有实务指导价值的工作指引,确立了其专业特征和服务范围,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实务技巧,包括甄选与离职面谈技巧、特殊形式工人问题面谈技巧、方案评估和转介与咨询技巧等。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积累,在遵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服务方法和伦理守则的基础上形成了该领域的发展特色。
(三)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务活动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得益于各类不同组织的动员和参与,并以此发展和拓展了企业社会工作早期的几种模式:第一,“公司模式”(或厂内模式),主要是企业在其组织架构中直接成立一个“员工协助方案”,聘请专业社会工作者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拍立得公司的咨询部;第二,契约模式(或外部模式),这种模式是企业出资,以契约方式由独立的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为员工提供服务,比如罗彻斯特家庭服务中心、美国钢铁公司的格诺瓦厂;第三,工会模式,丰要是指工会组织为其会员和家属提供辅导服务,推行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由工会聘用,比如纽约市的国际女服工会的社会服务部(刘斌志、沈黎,2006)。目前为止,这三种模式还是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模式。
不同的模式都提供了比较丰富的活动,其中包括:(1)为有困难的员工提供咨询辅导,协助解决个人问题;(2)训练一线工作人员,使得他们能观察员工的表现并给予适当的协助或转介服务;(3)整合社区资源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并与其保持长期联系与合作;(4)协助办理员工福利和医疗卫生方案等;(5)推介社区有关健康、休闲娱乐和教育等活动;(6)记录服务材料并建立档案系统;(7)为包括妇女、少数民族、残障员工等弱势群体提供策略计划并执行之;(8)向管理者提供人力资源策略,作为决策参考;(9)鼓励工人组织起来,共同关心相关福利法律法规等等。
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已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服务介入焦点也越来越广泛,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可鉴样本。整体来看,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的主要条件在于:其一,专门的组织和专业人才保障;其二,较为清晰的服务内容,如咨询、企业改革、小组工作、专项特别方案、相关研究等;其三,工作原则清晰,如对工作成效的掌握、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社会工作培训、直接服务的能力以及对转介服务的跟进:其四,对象、方法、成本、效益量化;其五,社会工作教育界的参与推动和理论总结,包括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学术研讨等。比如1978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和哥伦比亚大学等合办的“工业社会工作研讨会”,就对美国企业社会工作发展起到了宣传、总结和促进作用(高钟等,2007)。这些基本经验也应成为我国探索企业社会工作本土经验的重要参考。
[
参考文献]
[1]高钟等,2007,《企业社会工作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李晓风,2008,《社会工作:原理·方法·实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杉政孝、万成博主编,1986年《产业社会学》,杨社、包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3]刘斌志、沈黎,2006,《工业社会工作:美国经验与本土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4]钱宁、张默,2009,《工业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苏景辉,1989,《I业社会工作》,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6]杉政孝、万成博主编,1986年《产业社会学》,杨社、包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7]田鹏,2003,《一个有效缓解员工压力的系统-EAPS》,《中围劳动》第5期。
[8]王雅静,2012,《企业社会工作介入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研究》,北京: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
[9]王瑞华,2008,《国外的企业社会工作模式》,《中国社会导刊》第18期。
[10]谢鸿钧,1996,《工业社会工作实务——员工协助方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1]徐婷,2013,《外企员工压力疏导的社会工作介入实践》,《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第6期。
[12]张默,2014,《企业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3] Michal E.M.,David B,2000,Social Services in the Workplace;Repositioning Occupational Social Work in the
【关键词】增权取向;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研究
一、研究背景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大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2026年达到3亿,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将一直维持在3亿至4亿的规模。在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式下,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即将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模式正在向新的方向发展。
研究社区互助养老是十分有必要的,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日增,探索一种新型有效的养老模式刻不容缓。
理论价值在于,对促进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和增能理论的拓展及其研究方法的具体化与操作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个人、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三个层面的基础上完善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体系,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价值。
实践应用价值在于,为政府缓解养老服务劳动力和部分老年人养老金不足提供政策建议;建构同辈支持网络来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挖掘或激发老年人的潜能,提高老年人对影响自己生活空间的力量施加影响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民间互助养老的研究,学界对此主要集中于中国不同时期民间互助思想和制度的历史追溯(臧知非,2002;李玉洁,2004;丁建定,2014;么振华,2008)、在老年福利保障方面发挥的作用(严雄飞,2002;李文治、江太新,2000;王文涛,2006)以及民间互助养老的变迁(卞国凤,2010;)。
关于老年互助养老的研究,有学者从培养老年人的社区主体意识的视角,通过形成新的人际网络而自发组成邻里互助网络(守本友美,河内昌彦,立石宏昭,2005)以及在社区建立新公共空间来探讨自助互助养老模式(坪乡实,2003)。国内学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老年人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状况出发,通过实际调查,提出建立老年邻里互助网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陈竞,2008;肖月荣,2012;);二是从现有的养老模式出发,分析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局限性,探讨自助互助养老的新模式(李丽,2010;漆彦忠,2011;吴兵,2012);三是从把时间作为提供养老服务资源的角度,通过储蓄为老年人服务的时间作为互助养老的应对措施,分析建立时间银行制度在居家养老自助互助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我国时间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模式选择(刘林,智东,2009;马贵侠,2010)。近年来,在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的实践模式上呈现出多样化,如美国的社区养老“村庄”、日本的邻里互助、德国的“老人之家”、法国的老年公寓、荷兰的“时间银行”等;我国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在一些城市也得以实践,如上海 “老年生活护理互助会”、广州市的老年人之间“时间储蓄”;北京丰台区的“会员制互助会”;青岛市的老年邻里互助等。
本研究以增权理论为分析工具。从增权本身看,有学者认为增权被看作是一个过程(Solomon,1976),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对权力的再分配、一个过程以及一个目标(Swift和Levin,1987);从增权范围看,一些学者认为增权涉及到个人、人际和政治三个层面(Gutiérrez,1990; Gutiérrez,1995; Gutiérrez}Qrtega,1991)或个人、组织和社区三个层面(Zimmerman,1990; Perkins}Zimmerman,1995)。增权的实践总是指向特定的弱势群体。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同时兼具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经济方面和社会结构所处的地位方面等多种弱势群体的特征,因此老年群体无疑是增权理论发展所服务的群体。增权在港台地区已经成为许多服务机构的基本工作策略,但对我国大陆的弱势群体而言,增权则是新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角度,是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唐咏,2009)。目前,从增权视角对老年领域的研究主要有:老年服务工作的新理念(付再学,2008);受虐待老人社会工作的新理念(孙琼如,2004);老年残疾人的增权途径(李红芳,2008);基于社区增权理论的农村养老问题(曾易,2011)以及增权理论与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何楠,2010)等。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在我国目前养老责任主体多元化发展的状况下,运用增权理念从积极的角度去思考老年人在互助养老中作为主动的参与者和受惠者的应对策略,使老年人对环境拥有表达的权力,以便控制、组织、整合自我和环境,提高老年人的权力感,并进而促进老年人的自我概念、自尊、尊严感、福祉感及重要感。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劳动者流动性增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各种单纯注重外在服务的养老模式对于满足老年人多层次需求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因此倾听来自老年群体自身的声音,为政府的养老服务更加有的放矢及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考诸文献,有关老年人增权和互助养老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的进展,这些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然而,已有的研究在如下三个方面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第一,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养老的研究,缺乏对城市社区的民间互助养老研究;第二,现有的研究主要讨论代际之间的互助养老,较少讨论老年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助养老;第三,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老年志愿者的为老服务,较少涉及老年人既是养老服务的主体,亦是服务对象的群体内部的互助养老研究。基于目前国内运用增权理论探讨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的研究尚不多见,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养老服务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对老年人的自我努力的关注和研究,构筑自助的基础,并以此来建立互助体系,使老年人成为互助体系的参与者同时更是受惠者,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三、社区互助养老的发展现状
我国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在不断地探索发展中,形成了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式。
一是青岛模式。青岛市四方区建立的这种养老模式中,在各个社区设立互助养老点,由政府负责为互助养老点购买娱乐设施、补贴水电费等,并加强引导扶持、组织开展活动,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老人家庭提供活动场所,或者由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闲置场所或提供赞助,有效整合了政府、社会和家庭资源。同时,养老互助点以老年人“自愿结合、互助养老、互相帮助、共建和谐”为基本原则,以“为社区老人养老创造健康快乐的生活环境”为理念,倡导由低龄老人照看高龄老人、身体状况好的老人照顾身体偏弱的老人,使老年人活动由以前的扎堆娱乐型向团结互助型发展,形成老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照应、互相牵挂、相互帮助的良好局面。
二是江苏海安模式。江苏海安社区以记录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方式安排50-60 岁老年人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里,像小时工一样为老人提供居家清洁、代缴水电费、心理防护,陪老人聊聊天、解解闷等等。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不发生任何经济关系,只是把劳动时间进行“存”和“取”,这样既解决了部分高龄老人雇不起保姆的困难,又解决了部分工资偏低的低龄老人居家养老的后顾之忧,体现了社会统筹养老的精神所在。
三是北京丰台模式。北京市丰台区西洼地社区2008 年成立的居家养老互助会,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居家养老互助会实行会员制,分红本、绿本两种会员,持红本者为志愿者,持绿本者为受助者。考虑到社区老人不想麻烦别人及自卑心理,社区内决定让需要服务的居民每年交10元会费,用于互助会购买必要的服务用品。志愿者的付出,也将作为“爱心储蓄”,提供义务服务满5 年,今后可终身享受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社区互助养老的建议
“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它融合了传统家庭养老与社会化养老模式的优点,同时也存在发展不成熟,缺少制度规范和保障等问题,有待于政府的支持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构建,使其与社会正式养老服务体系相得益彰。
(一)科学评估老年个体需求,为社区老年人建立需求档案
要关注老年期的划分和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的特征与需求。对个体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构成、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婚姻、经济收入、职业经历等进行了解和记录,为老年人建立个性化的档案,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互助养老服务工作。
(二)协助调适规范互助行为,促进小组健康有序发展
“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正在探索发展中的养老模式,是利弊共存的。社工在跟进服务的过程中,应注意老年人的心理困惑和行为危机,适时地协助老年人澄清误解和化解矛盾,避免小组因突发性纠纷事件而解散。同时,可以建立互助小组的激励机制,对小组中积极参与活动、奉献精神强的小组成员给予适当奖励。
(三)整合社会资源,构建“互助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
“互助养老”分解了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养老模式,它的成熟和规范需要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引导、法律保障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构建。建议政府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保障互助养老服务的经费来源和专业社工的支持培养,针对新的模式探索新的路子,宣传倡导新的观念和服务模式,对“互助养老”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让老年人在“互助养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权能感。
本论文是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省级项目成果,项目代码ZY32004215,省项目编号SJZZ15_0166。
作者简介:李益倩(1992.01-),女,汉族,山西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专业,研究方向:社区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袁同成.“义庄”:创建现代农村家族邻里互助养老模式的重要参鉴[J].理论导刊,2009(4).
[2]赵志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
[3]韩振秋.浅析农村养老新模式――“互助养老”的特点[J].理论导刊,2013(11).
[4]干咏昕.中国民间互助养老的福利传统回溯及现代意义[J].今日中国论坛,2013(5).
一、在教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其实,不仅英国的教师研究如此,全球范围内的教师研究几乎都有类似的问题,即在有关教师的研究中,大部分研究者关注的只是教师应该如何教,而非实际上在如何教。我们不否认这种教师应该如何教的“角色规范”研究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但从实践层面来看,这种研究对教师教育和教师职业发展的指导意义有限。除了教师应然的“角色规范”的思辨研究以外,还有少量通过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的研究,这类研究相对于思辨研究而言更贴近实际,却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预设概念的局限性
教师已经被研究者预设的概念给界定了,调查所得到的信息往往都是研究者所期望得到的信息,许多对教师而言非常重要的信息在研究者看来可能是无关紧要的。另外,由于概念的界定,丰富的现实世界也被弄得支离破碎,这就导致研究者通过调查只是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部分信息,而非教师完整的生活与工作信息。
2.调查数据的抽象性
大部分实证调查的最后结果往往只是一些抽象的数据,研究者通常所做的分析集中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多变量之间的回归分析以及不同情况占总体的百分比分析,等等,而具有鲜活生命的教师个体在教育教学实践和个人生活中的信息通过定量的研究很少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出来。
2010年下半年,笔者有幸到英国学习,其间租住在当地的一位教师家中,房东的朋友也大多为教师,因此对英国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有一些直接的接触和真切的感受。另外,笔者在英国的导师艾沃•古德森教授所做的课题和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欧洲与英国的教师工作与生活上。以此为基础,笔者准备抒写英国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之状况。
二、英国大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1.英国的大学教师并未享受太高的社会声望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1年进行的一项社会声望的调查中发现,大学教师的社会声望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和国家高级干部一起高居第一。[2]可见,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大学教师无疑是声望很高的成功人士。与此相反,英国的大学教师并未享受太高的社会声望,并且很多大学教师由于痴迷与研究学问而被学术界以外的人称为“nuts”(书呆子)。
2.英国大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并不是很高
英国大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并不是很高。英国大学教师的平均工资(科研经费、稿费和版权收入除外)普遍低于中学教师的平均工资,而中学教师的工资和一般稍微带点技术性的职业(例如,厨师、卡车司机等)也差不多。当然,在英国这样的高税收、高福利国家,除了金融业从业人员以外,剩下的职业不管大家税前收入是多少,税后也都差不多。
3.英国的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前景有限
英国的大学教师职业发展前景有限。英国大学采取教席制,一般来说,教授职位和数量都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老教授不退休,讲师就几乎没有机会晋升为教授。即便是学术影响誉满全球的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当时,他在剑桥大学也只是个讲师。后来,他去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碰巧有老教授退休,才有幸取得教授的职称。
4.英国有着非常严格的著作出版和论文评阅制度
在中国,对于大学教师而言,高质量学术论著的发表是其职业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但英国一直有着非常严格的著作出版和论文评阅制度,学术成果的出版和发表是非常困难的,许多人的论著等到去世才有机会出版。许多研究生苦读五六年也没有机会在正规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研究论文,一般只能在学术会议上宣读几篇。
5.自得其乐的英国大学教师
虽然,英国大学教师的境况如此不理想,但他们依然自得其乐。社会声望不高,无所谓,反正人人平等;工资不高,无所谓,反正英国有着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系统;职称上不去,无所谓,反正是自己喜欢研究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才选择做学术;成果无法发表,无所谓,反正解决了自己思想上的困惑。
6.痴迷于研究的英国大学教师
笔者在英国的导师艾沃•古德森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他曾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候选人和伦敦金斯顿大学经济系的讲师,因为不满当时大学生的想象力缺乏和精神追求缺失以及厌倦大学的官僚体制文化,毅然辞职。此后,他先花一年时间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并获得教师资格;然后,他再到当地的一所综合中学任教。大约10年后,他来到苏塞克斯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此后,他便痴迷于教育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古德森教授一共写了600多篇文章和40多本书。
古德森教授反复强调,他之所以选择做学术,是因为大学能给研究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另外,他的论文和著作首先是写给自己看的,然后才是拿出去发表和出版的。就算没能发表和出版也不要紧,在研究、思考和写作的过程中,他已经收获了巨大的智力满足和精神愉悦。
7.从英国大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中所获得的启示
看到英国大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笔者立刻想起尼采的一句话:“让哲学家们自由自在,在野地上生长吧,绝对禁止他们在社会的职业里有一个位置的希望,不要再给他们薪金,不,宁可迫害他们,虐待他们,这样一来,你就会瞧见一种奇异的收获了……转瞬间,万物皆空,鸟雀全飞了。因此,要抛弃坏的哲学家们是很容易的,我们只要停止发钱给他们就行了。”[3]当然,尼采所言可能主要是针对哲学社会科学而言,对于自然科学,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和实验设备支撑,很多学科是根本无法做出高质量的学术研究的。反观今天的中国,我们的大学教师在社会声望、职业收入、职业前景和学术发表制度等方面远远优于英国的大学教师,但在学术研究的很多领域,我们却与英国的大学教师差距很大,这实在不能不令人反思。
二、英国中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英国人为什么会选择做中学教师?是为了国家的明天和民族的未来吗?其实,据笔者了解,大部分英国人选择做中学教师,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1.英国人因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选择做中学教师
笔者在英国的房东Sara Furse是当地一所高中媒体研究的教师,有着近20年的教龄。每年暑假,Sara都会到地中海沿岸度假。在度假期间,她主要是晒太阳和批改作业。她所批改的是学生上学期的作业,旨在发现学生作业里更多的闪光点。她为什么这么做呢?难道有相关的制度要求吗?她说:“没有任何制度要求我这么做,我喜欢看学生的作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发现以前没有发现的亮点的时候,就和发现新大陆一样喜悦。”她还说:“以前大部分老师都这样做,现在年纪大的老师才会这样,年轻的老师一般不会这样做。”
事实上,在做教师之前,Sara曾做过BBC的记者,在伦敦做过社会工作者,做过邮递员,开过饭店,还当过摄影师,但都没有做多长时间,因为当她深入了解这些行业的时候,就会觉得大部分工作其实都是一成不变的重复,没有什么的挑战和激情。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去一所中学拍照片,看到教师整日和天真无邪的孩子相处,以激发孩子对求知的渴望与生活的热情为己任,并且孩子每年都是新的,因此,Sara觉得教师这份职业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于是,她辞掉摄影师的工作,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培训一年获得了教师资格,后来应聘成为一名高中媒体研究的教师。其实,中学教师的薪酬在英国不是很高,并且英国教师很少有外快收入。此外,中学教师的工作时间较长,长期从事还可能会有一些职业病,但对于像Sara这样的老师来说,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和热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除了Sara以外,我所了解的大部分英国中学教师都是因为热爱教育、喜欢孩子才做教师的。在英国,无论是在经济收入上讲,还是从职业声望上看,中学教师都是一个很普通的职业。另外,由于非常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英国几乎不存在明显的所谓体制内教师和体制外教师之区别,教师的福利和保障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总之,英国人选择做教师大部分是因为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爱好。
2.从职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这两方面来关注英国中学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1)英国中学有着比较完善而合理的制度
从职业发展角度看,英国中学有着比较完善合理的制度。教师职称的评定是一个非常民主的过程,教育行政人员、教师同行、所教学生都有权发表意见并对最终结果产生影响。这一评价制度非常多元和民主,过程也特别公开和透明,结果也就会相对公正。英国教师职称评定并不存在这一指标,更不存在论文级别的区分。反观中国,在中学教师的职称评定中,发表的学术论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连幼儿园教师想要评职称都要写论文。
(2)英国中学教师拥有较高的自由度
从教育教学角度看,英国中学教师拥有较高的自由度。20世纪末,全世界都开始搞教育改革,英国也不例外,但英国的教育改革和中国的不太一样。以课程为例,英国的课程改革其实是为了统一全国混乱不堪的课程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课程大纲,基本上可以看做是由多元走向集中。中国的课程改革基本上是相反的,由以前过于集中的课程逐渐走向多元的地方课程。现在英国的课程虽然统一了标准,但是并未指定全国统一的教材,因此教师在教材选用、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等方面依然有着较高的专业自由度。
3.英国中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当然,从20世纪末的教育改革开始,英国中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近年来,新自由主义成为资本主义新的意识形态,绩效考核、目标管理、过程监控和结果检查等管理学术语渐渐进入教育领域,成为教育改革的主导话语,传统教师享有的自由和自主在今天新自由主义主导的教育改革下开始慢慢变少。新入职的教师对于教育的热爱和责任在无处不在的制度管理之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习惯了自由和自主的老教师们面对新改革所要求的诸多表格和考核似乎也显得无所适从。
4.英国中学教师的职业与生活会走向何处,我们拭目以待
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花了纳税人的钱,自然就要给纳税人一个交待。要用最简单的方式(一般都是数据)让纳税人看得到教育实实在在干了哪些事,取得了怎样的结果。无奈的是,人的发展哪能是简单通过数据和表格就能呈现出来的呢?于是,教师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专业“教育正确”建议与政客们注重“政治正确”的教育改革开始有了冲突,这场冲突下的英国中学教师的职业与生活会走向何处,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Ball,S.&Goodson,I.F.(eds).Teachers’Lives and Careers[M].London,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Falmer Press,1985:6.
[2]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声望分层[J].社会学研究,2005(2):8.
【关键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矫正措施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6-0064-2
一、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概述
(一)社区矫正的涵义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源自英美法系,有的国家称为“社区矫治”,即在社区中对罪犯进行矫正。直到2002年,“社区矫正”一词才开始被我国所使用。关于社区矫正的含义,在我国法律界曾有过激烈争论,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布《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的通知》明确了社区矫正的含义。社区矫正是与在监狱执行的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他们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使他们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未成年犯的概念
在国际语境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通常表达为“juvenile delinquency”,直译过来就是少年犯罪。而在中文语境下,“少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定义是: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按照我国的法律,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被统称为未成年人。由于未成年人犯罪最小的年龄起点是十四周岁,所以这一主体包含了从十四周岁到十八周岁的年龄范畴,能够将青少年中的一部分成年人区别出来,更为准确严谨和科学,同时也和诸多立法,例如《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定义相一致。
综合说来,未成年犯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实施了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
(三)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五种罪犯: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裁定假释的、被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未成年犯。虽然依照相关规定,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为上述五种罪犯,但单一的管制刑和适用剥夺政治权利这两类刑种都不适用于未成年犯。
《刑法修正案(八)》第38条第3款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在司法实践中,针对未成年犯的管制很少适用,处于名存实亡状态。加之其控制的成分太多,单一的管制刑对未成年犯不适用。
对未成年犯也不应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剥夺政治权利主要是指剥夺一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而未成年人尚不完全享有法定的政治权利,在司法实践中,未成年犯被判处的刑期往往很短,可能等到刑满释放时,他们也尚未达到应享有全部政治权利的法定年龄,如果对未成年犯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就是剥夺其本来大部分就不具备的政治权利,这样的处罚显得不妥;(2)1995年5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指出:“对于未成年罪犯,不应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这一规定为司法实践中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能否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提供了依据。
二、国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启示
(一)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机构
绝大多数国家的社区矫正机构均是采用多元的结构,缓刑、假释和其他替代刑措施的具体执行机构既区别又有交叉。对执行机构的专业化,西方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许多国家与地区均设立了专门机构开展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我国应该尽快设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矫正机构。
(二)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人员
从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国家来看,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设置与职权,基本上已经法律化、制度化与专门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队伍包括专业矫正人员、非专业矫正人员。我国社区矫正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当借鉴境外的先进做法使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人员的配备合理化、制度化、专门化。
(三)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经费保障
已如前述,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社区矫正的经费保障体系健全、经费充足。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起步时期,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经费保障体系。各地的试点情况主要是由各试点省(市)财政一次性或分次拨发一定数量的经费作为启动资金,但往往不能满足持续的工作需要。
三、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可操行性的法律规范
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事执法活动,必须有相应的立法支撑。而我国现行立法在这方面仍处于滞后状态。尽管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对管制犯、缓刑犯、假释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是缺少相关的配套法律措施。现行法律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规定得较原则,可操作性差,更谈不上对未成犯社区矫正的管理规定与成年犯相区别。
(二)缺乏专门的矫正工作人员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未成年人矫正队伍。从公安、司法行政、监狱、劳教部门抽调的民警是目前各地矫正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从社会上招募的人员缺乏心理学、社会学、法律等专业背景,且往往只经过短期培训或是没有培训就直接上岗工作。另外,由于薪酬待遇偏低、职业发展前景不明等原因,高学历、骨干的矫正工作人员流失严重。
(三)缺乏适应未成年犯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
目前在社区矫正的试点中,由于在社区服刑的未成年犯的比例比较低,因此在管理上没有区别。但是随着社区矫正的推进,迫切需要对未成年人设立更多的、不同于成年人的社区矫正项目。从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除了参加一般性学习及一定的社会服务外,多数时候因缺乏更多的适合他们特点的矫正项目处于无所事事的状况。
四、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社区矫正法》,设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专章
《社区矫正法》应包括社区矫正的概念及性质、矫正对象范围、矫正对象的分类机制、矫正对象的权利和义务、矫正对象的救济机制等等。在“未成年人社区矫正”专章里,其内容应体现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加入更多的更生保护和人文关怀的内容。
(二)构建合理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队伍
1.专业矫正人员
由于社区矫正是一项刑事执法活动,与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相适应,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社区矫正队伍。专业矫正人员应是以司法所工作人员为主体、以公安干警或监狱干警为辅助,主要职责是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这些专业矫正人员的素质应该高于成年犯的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担当起未成年犯的“父母”、“医生”和“老师”等角色。
2.非专业矫正人员
对于未成年犯进行社区矫正,仅靠专业工作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1)社会团体成员。社会团体是指非政府的、非营利的、由社会工作者组成的社会机构和团体。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矫正,必须与执法部门的工作范围明确划分,不应超出社会工作者应有的工作范围,否则就不应称之为社会工作者。(2)社区志愿者。社区志愿者是无偿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提供服务的社区居民。社区志愿者主要包括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离退休干部、社区居(村)委会成员、大专院校的学生、矫正对象的近亲属和所在单位的人员等等。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的完善应当从完善传统矫正项目和构建新的矫正项目两个方面入手。
1.管制、缓刑的完善
(1)完善管制刑。要细化管制刑的内容。在管制刑的义务配置中要引入一些适合未成年犯特点的义务性内容,如对受害人的赔礼道歉、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等;对于逃避履行管制刑义务的,应当增加督促其履行义务的适宜未成年犯的惩罚性措施。
(2)完善缓刑。应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犯的司法保护。一是暂缓宣判缓刑。对罪该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未成年被告人,实行特殊的暂缓宣判缓刑制度。特别对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未成年被告人,有重要的意义,这样能使犯罪人不中断学业,不会因此隔离家庭和社会,从而避免产生心理畸变。二是暂缓制度。对于罪行更加轻微的,可考虑对该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以下刑罚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实行特殊的暂缓制度。要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并真诚地向受害人道歉,同时要求监护人对其严加管束。如果在一定期间内能够遵守法律法规,就不再不留案底。三是特殊的暂缓执行制度。对未成年人适用的缓刑制度,还应包括对其宣告刑罚的暂缓执行。对于未成年犯实行缓刑,应当比照成年犯的缓刑适用条件,适当放宽标准。只在非监禁不可的情况下,才对其适用监禁刑。
2.增加社区服务刑
未成年犯的社区服务,既不能以单调无聊的体力惩罚为目的,也不能以增加国库收入为目的,而应该以学习技艺为主要目的,在学习技艺的过程中,培养其劳动观念和纪律观念。这种劳动主要包括当地政府或是社区管理部门提供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各种劳动项目。劳动地点则应当选取远离其日常生活环境的地方,并且,未成年犯参加公益劳动的身份应当是“社会志愿者”而非“服刑人员”。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心理比较脆弱,承受压力的能力不强。另外,未成年人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不宜安排其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影响身体发育的其他劳动。
【参考文献】
[1]姚华.论社区矫正[J].公安研究,2004(4).
[2]刘广三,徐永.标签论述评[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6).
[3]刘守芬,等.社区矫正立法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
[4]王俊.恢复性司法及其本土化改造[J].人民检察,2006(2).
[5]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