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大学文化论文范文

大学文化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大学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大学文化论文

第1篇

如今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图形图表、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与数学相关的信息,大到GDP、CPI,小到房贷车贷、投资收益、商城折扣、时间估算等,这就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推断并提出解决办法,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我国研究者曾选取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十几份报刊杂志作为获取数据信息的基本来源,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研究表明:[1]大数和百分数以相当高的比例出现在经济、科技、政治、生活的新闻和广告中,这说明在以商品经济为主和科技日益发展的社会中,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多的是定量的。[2]图形图表,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统计表(如直方图、扇形统计图以及一些形象的统计图)出现较多,它们以清楚、明了、信息量大、对比度强等特点出现在报刊中。[3]与生活相关的报道以及广告中的数学内容很多也很丰富。在广告中,这些内容多与保险、房地产、储蓄、旅游等行业有关,如,方位图、直方图、数学术语、公式等。在一些报纸甚至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数学表达式(主要是代数式)。以上事实说明,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数学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需要公民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指主体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对数学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并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特征。数学素养可以通过数学知识素养、数学应用素养、数学思维素养、数学思想方法素养和数学精神素养等来分析。数学文化素养是指个体具有数学文化各个层次的整体素养,包括数学的观念、知识、技能、能力、思维、方法、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态度、数学的精神、数学的交流、数学的思维、数学的判断、数学的评价、数学的欣赏、数学价值取向、数学的认知领域与非认知领域、数学理解、数学悟性、数学应用等多方面的品质。从数学素养、数学文化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在数学素养的各个组成部分中或多或少都有数学文化素养的表现特征,所以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可以借鉴数学素养的研究,而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又有助于对数学素养的理论研究。目前国内外对数学文化、数学素养的研究较为成熟,但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较少。应用技术型大学是我国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办学理念,在2013年6月由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才成立。将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作为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对象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2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现状

2.1国内外对于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数学文化这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却一直没有被人们所重视。一直到20世纪的下半叶,美国著名的数学史学家M.克莱因在他的三本著作《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中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系统地,见解独到的阐述。1981年美国著名学者怀尔德在其代表作《数学是一个文化体系》中指出:数学文化的发展己经到达一定的高度,被认为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是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工具和能力,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随后引发了对数学文化内涵界定的广泛关注。国内最早使用“数学文化”一词的学者是北京大学的邓东皋、孙小礼等人,他们在1999年合作编写了《数学与文化》一书,书中汇集了一些数学名家的关于数学文化的论述,该书是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在这十几年中许多著名的学者李大潜、张奠宙、张顺燕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界定与理解。张奠宙认为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并从文学、语言学和美学方面解释了数学是一种文化。李大潜从数学的知识性、工具性、基础性、科学性、技术性以及数学的语言等方面论述了数学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进而讨论了通过数学的训练,可以获得的数学素养并对数学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张顺燕在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提出了实现四结合:历史与逻辑想结合、数与形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相结合,培养四种本领:以简驭繁、审同辩异、判美析理、鉴赏力的数学教学建议;并从数学与教育、数学与文明、数学与艺术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文化进行了论述。还有蔺云、胡良华、陈晓坤、黄秦安等人也对数学文化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2.2国内外学者对数学素养的研究现状数学素养的提出最早源于1982年英国的“学校数学教学调查委员会”编写的《考克罗夫特报告》(原名((Mathematicalcounts))。《报告》指出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的成人生活、就业以及学习的需要。《报告》阐述了为满足这三种需要,学校数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论述了进行良好的数学教学所需的多种条件和支持。《考克罗夫特报告》报告以后,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便满足学生成人生活的需要成为各国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进而引起各国关于数学素养的评价研究。随后对数学素养的研究多是从数学素养的内涵、数学素养的生成策略、数学素养的评价这几个方面展开。由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组织(简称OECD)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旨在评估OECD成员国15岁学生在阅读、数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巧,以及跨学科的基础技能,希望了解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各国初中学生,是否具备了未来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国际间的比较找出造成学生能力差异的经济、社会和教育因素,从而进一步为各国改善自身的教育体制提供必要的参考指标和数据。PISA每三年将进行一次评价。2000年PISA评价中,阅读素养是主要领域,2003年数学素养是主要领域,2006年科学素养是主要领域。PISA把数学素养定义为:个人能认识和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作用,作为一个富于推理与思考的公民,在当前与未来的个人生活中,能够作出有根据的数学判断和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数学素养包括:数学思考与推理、数学论证、数学交流、建模、问题提出与解决、表征、符号化、工具与技术八个方面。国际成人素养调查(IALS)中,把数学素养的概念建立在工作需要、不断扩展的生活需要、教育的需要、研究的需要和一些评价项目(如成人评价和学生评价)等五个方面。另外各国都在自己的课程标准中对数学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国学者对于数学素养具体内涵的认识具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1)数学素养是一个广泛的具有时代内涵的概念,它包括逻辑思维、常规方法(符号系统)和数学应用三方面的基本内涵(孔启平)。(2)数学素养是数学科学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通过教育培养赋予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品质和数学知识、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关系这两个前提出发,认为数学素养涵盖创新意识、数学思维、数学意识、用数学的意识、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五个要素(王子兴)。(3)文化的角度认识数学,理解数学,认为数学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美学价值的欣赏。这几个方面彼此联系,互相渗透(张亚静)。(4)数学素养是在数学价值、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交替作用下生成的。数学素养的生成是通过不断反省而改善的,是一个长期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数学素养具有内隐性、超越性、长效性和反省性四个特征。数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是数学“思维块”、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以及数学人文精神(全)。在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问题上,主要是一些一线数学教师通过了其具体的教学归纳总结。全对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策略从联系生活实际、关注学习过程、重视实践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培养策略。王荣和罗铁山在教学中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要提高教师素质,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教育观;在数学教学中要突出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重视数学语言的运用,从而达到用好数学的目的。潘小明分别从数学活动的视角和全球教育的视角对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还没有对数学素养进行专门的评价,不过已经有很多学者关注并提出建议。如黄华对比了上海数学中考对学生数学的测试和PISA对数学的测试,认为中考不仅可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成绩认定,而且可以诊断数学教学的问题,改善数学课程的教学。上海的数学中考应该参照PISA的测试,对其稳定性、一致性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反馈、诊断和改进,从而较为准确的判断中学数学学业水平的发展趋势,并从中找寻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实际教学。马云鹏认为数学素养评价最终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改善其学习方式。从课程目标、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数学素养的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给出的课程目标,通过评价的反馈和诊断可以使学生改善自己的数学学习方式,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效果,通过有效地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整体水平。

2.3国内学者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现状数学文化素养是伴随着数学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词语,目前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界定学者间的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数学文化素养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周家全等在《论数学建模教学活动与素质培养》中提到“数学文化素质是指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数学信念,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懂得数学这门科学的语言,会使用数学软件和计算机这一工具。”张明明在其硕士学位论文《高师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指出数学文化素养数学文化素养是数学素养的一个分支,是指个体具有数学诸多方面的品质,包括数学文化各个层次,以及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影响的数学科学知识的方方面面。杨海艳在《数学专业大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调查研究》中认为:数学文化素养是指人们对数学文化的认识,从而使人们具有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和能力等数学文化多方面的品质。还在文中对培养大学数学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了阐述。

第2篇

可以肯定地说,数学是一种为人们所承认的文化现象。数学文化的传播载体首推数学文化史料。研析数学文化史料,就可以直接获取数学知识的基本概念,直观认识获取数学的思维、理论和研究方法。一个典型的实例就是大学数学教学中开始涉及的“极限”概念,对于这个大学生首遇的抽象概念,教师们通用的施教方法一般始于数学文化史料的介绍,在渐进的过程中定义出“极限”概念。大学的数学教育实践要领,首先应该推崇和学习数学逻辑原理的产生缘由,还原基本数学原理的历史背景,以此为背景,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爱好,增强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发力量,启迪大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智慧。诚然,数学自然是一门兼具抽象与具体、逻辑与计算、演绎与推导、想象与实现的学科,数学发展的历史渊源曾经极具挑战性。而现代大学的数学教育教学内容一般都涉及到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学科,其特点之一是数学知识体系传承涵盖面较为广泛,其特点之二是传统数学课程实质性内容基本保持恒定。这对于研究能力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讲,如果采取抽象经典数学理论引入为主的“速食数学”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初入高校后,产生对数学的困惑和厌学心理。而重视数学教学的文化理解,对数学概念、方法等的历史演进,以此为基础的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推理教学,才能教授给大学生数学的系统化、完备化的知识结构体系,引导其逐渐倾向于关注抽象经典的理论结果,建立起演绎严密、推导细致的数学课程自我学习的思维范式,完成抽象理解的升华。如此明理于数学危机及其成长过程,理性看待数学分支的由来与曲折,从而智炼出深厚的数学底蕴、精髓思想、理性思维等学生个体成长科学思维方式。我国数学家王浩也认为:数学的本质是它的抽象性、精确性、确定性、广泛的应用性以及丰富的文化美。因此,可以将大学数学教学设计为以直观、形象地掌握基本数学概念为起点,通过增强大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数学学习效率。按照这样的数学教学变革,彰显出强大的大学数学教学文化教育意义。

二、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数学文化具有普遍的区域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逐渐形成了教材、教学形式基本统一的数学教学格局,造就了数学教学的繁荣。但如果审视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就会发现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教育发展不均衡,加之国内各民族聚居区域有别、人口不一造成了全国各地人文文化的巨大差异。以数学文化的视角,显而易见,上述的两个统一是不满足协调关系的,基于此,数学教学组织的顶层设计是不合理的,故需倡导大学数学教学的层次性,满足数学教学的基本文化属性。通过数学教学的文化属性组织教学,通过区域性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学,通过协调区域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多模式存在,实现匹配的针对性数学文化教学实践。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文化作为文化范畴需要匹配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文化背景,不能盲目追求数学文化的文化属性,必须要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实践工具应用形式紧密结合抽象理性思维模式,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思想具有广泛的应用实践性和纯粹理论的抽象逻辑性的双重特征。

三、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第3篇

(一)德育课程,要让学生深入探究道德教育的实际意义

在学校里开展德育课程是很必要的,在入学之初,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馆,道德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观念形成的动向。这样做并不是要对学生进行洗脑,让他们有相同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道德的正规。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课程上要有鲜明对比的案例,让学生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结果进行引导式的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并且有各式各样的思维展现在当下,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扮演一个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领的领路人。

(二)校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德育趣味活动

在学校组织德育教育主题活动,例如对于被人遗失的一块钱和一百元钱的态度;对于窃取他人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事件的态度等等。这些活动可以以辩论会的形式出现,可以以小型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出现,无论以哪种形式出现,其目的都是在于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实时掌握,并且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适时纠正。在这里就简单的举个实际例子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深化研究:学校可以组织一次这样的活动,由一家公司提出一些要求,让学生做出一个可以实行的方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人员配备,写出执行方案。如果有两份一样的方案出现,那么就要求学生说明自己的方案设想思路,和方案定稿的背景。如果有一方出现说不出思路,或者对方案没有更好的设想,那么就可以判定这一方是属于抄袭或者说是窃取。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是要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且对其采取处罚措施。要让学生在大学文化的视域中,找到对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向社会,关注道德

要让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这样才会让大学这座桥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对于德育教育方面,笔者认为在这里不应该仅仅采取规劝措施,要让学生多多听取法制报告,这样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了解法律,还要让学生明白,道德不是一个口号。讲文明,讲诚信,不光光是让人遵守道德,而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小事不注意,出现了一些道德上的瑕疵,那么以后出现大的问题就有可能会触及法律的界限,如果是那样,就会毁了学生的一生,也就会像网络网络上那些曝光的高级犯罪分子那样,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规范不仅仅是给犯法的人制定的,也是给那些没有道德的人以威慑的效果。

(四)网络教育,不要让网络毁了学生的一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与时俱进,要关注网络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现在很多学生都是每天痴迷网络,而且现在也有人在利用网络言论自由,来误导学生的视线,蒙蔽学生的眼睛。与此同时,也还是有很多人在网络上报道一些正面的新闻,传递正能量。所以说利用网络教育,对于十分热衷于网络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到,使校园网的论坛洁净起来,不要让那些存在诟病,诬陷,诽谤等思想的文章或言论在网络中传播,于此同时,还要注意多多让学生走进网络正能量中来。让通过对一些热点事件的报道,评论,让学生了解事实,尊重事实。对这些事件有个正面的认识,让他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有一个正确的取向。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德育方面交给自己,老师,家长,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创新探索

在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中,都有着不断的创新探索,这点是让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欣慰的地方。因为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门简单的科目,他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时结业的课程。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是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大环境的熏陶才能取得一些成果。而这些教育措施,都是需要各大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这精心筹划的。并且这门功课也需要广大的外援力量来支撑局面。所以在所有的教师教学过程中,都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因为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还需要从事教育方面的各类人事都可以尽一份心力,共同研究出更加完美的德育教育方案。在大学文化视域下的德育教育,一定要切实的联系学生进行探索和创新,千万不要进行教条主义,不要归一化学生的思想,因为那样不仅不会起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会令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对德育方面产生反感,甚至会走向道德的对立面,直至触犯法律的界限。

三、结束语

第4篇

首先,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相结合。大学文化作为一种学校无处不在的场域氛围,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普遍性特征,二是个体性特征。当代大学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使命的和谐发展,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紧紧跟随我国大学文化的前进方向,又要研究本校文化的发展历史,提炼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特征,形成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协调发展的文化建设局面。

第二,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建设和发展文化,不能丢弃传统,但也不是简单地回到传统,而是一方面,要辨别梳理,发掘本校文化的历史内涵,选择性地传承;另一方面,要追随时代步伐,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民族文化与学校文化,积极赋予其时代内涵。

第三,借鉴吸收与自主传播相结合。一方面,要尊重和欣赏各种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有益成果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强化大学在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中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向世界自主传播民族文化,努力摆脱中国餐馆开遍世界、文化却走不出去的尴尬和困境。

第四,国际视野和本土立场相结合。一方面,要增强文化全球意识,开阔文化国际视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多元文化;另一方面,在多元文化碰撞中增强各个研究领域和学科的本土话语权,回到自己的历史经验和生活世界中对异质文化做出自主选择,嫁接异质文化于本土文化,而不是让本土文化全盘西化。

第五,普遍繁荣与突出引领相结合。一方面,鼓励一切有利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先进文化;另一方面,要着力于强化大学的文化反思能力和文化价值引领能力,着力创新文化的知识载体,创造更加优秀的文化成果。

第六,科学知识与人文熏陶相结合。一方面要大力倡导以求真务实为导向、开拓创新为灵魂的科学研究知识;另一方面,要培养师生以真善美为取向,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培育师生品位高雅的审美情趣,将人文熏陶渗透于科学知识教育全过程。

二、大学文化建设要完成六个任务

首先,回归大学文化使命,构建现代大学理念。大学为什么存在,大学如何存在,大学角色定位在什么方向,这是大学自诞生之日起人们不断追问的问题。回归大学文化使命,坚守大学的文化角色,强调大学的文化自觉,以此构建先进有效、求真务实的大学理念,是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核心所在。

第二,构建“文化堡垒与园林学府相统一”的校园环境体系。将大学校园环境规划建设与大学长期事业发展规划相结合,重视校园历史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并充分发掘和利用当地优秀文化资源,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校园整体规划和建设的文化内涵。

第三,构建“科学、民主”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制度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保障。要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实现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本化,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要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尤其要在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学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配套奖惩激励、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运行的监督约束等机制方面加大创新力度。

第四,构建“自由多样”“、育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把“育人”摆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心位置,使大学教育目的在人、价值在人,着眼在人,服务在人,要把寻找“人何以为人”的答案视为自己的永恒追求;要创设大学共同愿景,培育民族归属感,唤醒青年学子的文化自觉,实施文化植根,实现文化复兴;要不断开拓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学生从不同途径学习知识,掌握本领的能力。

第五,构建“知识和文化并举”、“求量和求质并存”的科研体系。要使大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走出仅被视为既定的方法、技术和手段的习得之囹圄,克服当前大学知识教育中过度功利化和商业化的倾向,把独立的学术思想、严谨的学术研究规范等融入知识教育体系;发展与文化建设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增加大学文化的理论研究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大学文化学科的合法合理化;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同时,要大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把质量作为科研的生命线加以认知和落实。

第六,构建“服务站与象牙塔功能协调发展”的大学社会服务体系。要深化对于大学社会服务内涵的理解,力求在“象牙塔”与“服务站”之间寻求平衡,在大学和社会之间保持一定张力,不仅要追求对当下经济社会的贡献率,更要着眼于对社会未来发展的长远影响。

三、结语

第5篇

为了使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中国文化,教育部门应该对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控制,这是把中国文化融入进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首要条件。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过多描绘了西方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价值观念等,而忽略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描绘,这样对提高学生英语方面的综合素质百害而无一利,此外,由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本质上的差异,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使得教学效率大大降低。以《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本书大部分文章都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展开描述的,尽管文章中有几篇“ReadingAcrossCultures”的章节,简单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一些内容,但是描绘的十分不细致,对于汉语水平不高的学生极难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轻视中国文化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形成平衡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所以,教育部门应该重新编写英语教材,尽量在教材中加入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把中西方文化结合起来,增加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应该利用优秀的多媒体资源,收集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图片、视频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为了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融入中国文化。首先,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把中国文化融入课堂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英语知识,还应该向学生传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对英语教师的培养,尤其注重培养英语教师汉语文化功底。其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英语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应该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教师应该利用情景教学,活跃课堂氛围。最后,教师在讲授完课堂内容以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内容进行延伸,如学习完“西方近年来科学经济发展”这篇文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我国五千年的科学经济发展,介绍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等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有效增加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此外,由于大学生在思想价值观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果教师只单纯地讲解中国文化的优秀,不举实例加以证明,学生必然会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拿事实说话,使学生的价值观更加成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把字典对词汇的解释翻译给学生,而要引经据典,为学生讲解单词与东方文化的联系。英语中有很多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单词,例如教师讲解“China”这个单词时,针对其“中国”和“陶瓷”的两个含义,结合中国文化,系统地介绍中国陶瓷在古代的兴盛发展以及西方对中国陶瓷的喜爱程度,激发学生对我国陶瓷的兴趣,通过课下查阅资料,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辱观。再比如,学生做听力练习时,英语教师除播放阅读录音原音外,还可以采用把听力录音的内容朗诵给学生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听力内容的印象,同时准确掌握英语发音技巧。

三、在课外活动中融入中国文化

第6篇

(一)研究意义

教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外延宽泛,但只有深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切实发挥育人功能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其本质特征。教学文化建设是实现大学职能的客观需要。在高校的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当前,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多来源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型高校是其基本定位。建设符合自身类型定位的教学文化势在必行。教学文化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主体是师生,关键在改革。研究表明,教学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滞后性,如果不积极引导教学文化由学术型向应用型变革,就会成为影响高校转型发展的一大阻力。

(二)研究视角

理论借鉴。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借鉴新时期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终身教育、实用主义等教育成果。如,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上,要求将“人”的教育与“人力”的教育有机结合,不仅要突出实践性特点,而且要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体现全面性、技术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在本科课程体系设计与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获得专业技能的同时,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亲近自然,注重全面性、多样性、实用性、建构性;在人才培养的评价上,对本科技术人才进行专门性评价,由偏重教育内部评价转向教育内部评价与社会评价、行业企业评价并重,等等。经验汲取。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办学经验。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新建本科高校在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探索中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充分汲取这些好经验好做法。本土转化。任何一种教育理论、办学经验的产生总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根基,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建设必须充分重视本土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实践的深远影响,努力实现引进的理论、经验与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子的有机融合。

二、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文化探析

(一)重学崇术的教学思想

应用技术大学是一种与传统大学“不同类型,但等值”的全新教育类型。适应地方、行业、产业需要,既重视理论的探索与习得,又重视技术的实践与转化,这是应用技术大学师生共同体的价值追求。近年来,上海电机学院高擎“技术本科”教育大旗,以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定“向”在行业,定“性”在技术,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取得人才培养极大成效。宁波大红鹰学院在准确分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和“培养中小企业中高端技术、管理岗位应用型人才”等办学定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

(二)多元融通的教学主体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主体主要由既有学术教育背景和科研能力,又有很强的企业实践经验的校内外教师以及多样化的生源构成。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包括全职教授、来自业界的兼职特聘教师和实验工程师。全职教授须获得博士学位(艺术类专业除外),具有不少于5年的实践经历(包括3年以上高校之外的工作经验,外语和数学专业除外),任教期间每4年享受一次为期半年的“研究休假”;特聘教师数量较多,承担大学约25%的教学任务;实验工程师须毕业于相关专业并取得工程师资格,主要在实验室教授实验课程。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生源多样,不受年龄限制,但入学的资格条件有一定要求。如,普通高中毕业生未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必须有与所申请专业一致的实践经历(一般为3个月)方可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职业高中毕业生须补习普通高中课程1年,达到高中毕业水平,方可申请进入应用技术大学。

(三)应用生成的教学内容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内容强调紧密贴近行业、岗位实际,人才培养方案由学科教师、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用人单位专家、有关的实验教学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毕业生共同参与编制;在课程体系的建构上,应用技术大学以结构主义课程理念为指导,从“层状”转向“网状”,以“意义建构”来组织课程,建设知行融合的教材体系。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体系凸显两大特点:一是高度的应用性。以阿亨应用科技大学为例,该校所在区域是德国核能科学研究基地,其机械工程系必修课程有39门,其中能源系统工程、人力资源再利用、环境污染等近20门课程都凸显了“核”及“环境保护”的地方特色。二是高度的生成性。通过师生紧密合作,将当前最新的技术研发成果引入教学,共同建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渗透型课程结构。整个课程体系按认识实践———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专业实习(工业实习)———专业理论学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流程形成完整链条,在理论学习阶段又含有不少实验、项目制作等实践性环节,体现理论与实践双元循环递进的特点。

(四)开放合作的教学方式

应用技术大学特别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政产学研合作育人的作用。一是以学科、专业、课程群为载体,通过校内外教师、工程师与管理人员合作,联合组建教学科研团队,共同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共同开展应用性技术研发,共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二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国内外科技竞赛为载体,由不同专业学生组成科技团队,寻求企业赞助,自主完成项目的策划、设计、建模、制作、调试、运行全过程;三是开办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鼓励支持学生海外实习。近年来,上海电机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协同制订招生标准、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协同建设师资队伍、协同参与定制培养、协同推动就业创业。如,在风电与创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上海电机学院先后与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气输配电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一批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由企业技术主管和二级学院专业负责人联合组成专业学位教育教学团队,加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同时,该学院与瑞典哈姆斯塔德大学等共同设立为期3个月的“风电与创新”海外实践项目。

(五)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多样,除理论讲授外,还广泛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互动性较强。近年来,汕头大学工学院探索建立EIP-CDIO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核心课程、相关核心课程群以及单门课程对学生能力的不同要求设计不同的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成团队,共同完成项目,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系统训练。在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项目教学中,教授们主动面向企业承担应用性科技研发任务,学生平时的学习和实习多结合教授提供的项目进行,在实验室做得较多的是“三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学生的毕业设计都在企业做,由企业工程师指导。应用技术大学不仅重视教师的“教”,而且重视学生的“学”,教学相长,互促互进。如,欧洲应用技术大学本科学位课程要求修满180-240个转化学分(ECTS),每一个转化学分共含25个学时,即5小时的课堂授课、12小时的课后作业和社会实践、7小时的教师辅导及1小时的考试。可见,学生自学与教师课后辅导时间占有较大比重。

(六)实践能力导向的学业成就评价

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同,学业成就评价的标准、方式也有所不同。应用技术大学学业成就评价重视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应用技术大学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形式多样,如考试、鉴定、答辩等;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考核,将日常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列入课程成绩的评定范围,并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汕头大学工学院在实施EIP-CDIO培养模式改革中,对学生学习评价增加项目报告、设计评估等形式,将口试与笔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让学生逐步改变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并形成相应的工作技能。

(七)人本延展的教学空间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学空间体现了人本化、延展性。一是传统教学空间充分满足师生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如,设置备有大量活动课桌椅的教室,以便师生开展案例教学和团体活动;实验室与教室合设,以便实施“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实验室与教师工作室合设,以便教师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二是新型住宿式书院的兴起。近年来,一些新建本科高校仿效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住宿式书院”制度,变学生宿舍为住宿式书院,内含学生宿舍、教室、自习室、小型图书馆、团体活动室、饮食驿站等,师生经常共膳与交流,定期举办各类学术、文体活动,形成一个学习、生活共同体。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辟新的教学空间。最近兴起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全部针对高等教育,无学校学籍的学生也可以免费使用,对应用技术大学举办终身教育服务(如社区教育)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此外,教师或是通过教学网站向学生课程介绍、讲义与课件,提供参考资料,布置和提交作业,并在网上展示优秀作品;或是开设个人博客,撰写教学日志,促进教学反思,增进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与理解等,大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空间。

(八)融科技、人文于一体的校园特色文化

应用技术大学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习得,而且努力挖掘学科资源、校史资源等优势,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职业伦理以及生态文明素质的教育。如,黑龙江工程学院提出“工程文化教育观”的育人理念,突出工学学科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构筑起工程文化课程、工程文化基地、工程文化环境、工程文化活动、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研究等“六位一体”的工程文化体系。福建工程学院传承百年学府的历史文脉,在校园内竖立林纾雕像,在图书馆门厅及教学楼宇间刻印林纾代表作和林纾名言;出版《林纾研究专刊》《林纾书画集》等,持续推动林纾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编写通识教育教材《林纾读本》,开设全校性公选课;举办林纾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展“林纾文化节”学生社团活动等,努力发挥校园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三、总结

第7篇

本研究的问卷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与之适应的中国文化元素。前者依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四个核心价值,后者依据北京大学教授叶朗和朱良志的《中国文化读本》。[19]主要回答两个问题:1.在全球化、英语教育和网络信息的影响下成长的当代大学生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及与之适应的中国传统文化?2.研究对象的身份与行为是否一致?经过小范围样本测试检验后,最后设定25道小题回答第一个问题,13道小题回答第二个问题。两部分的大部分问题都是关于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题目(见附录)。调查对象是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公共英语大学生,包括文科和理科两大类学生,有较好的专业覆盖面。文科生分别来自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理科生来自生物学、地理学、化学、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形式,共发放235份问卷,收回230份问卷,包括个人信息不完整的废卷3份,有效卷227份。其中,文科有效卷112份,理科有效卷115份。从个人信息来看,有效卷包括男生62名,女生165名,少数民族学生55名(其中包括彝、藏、维吾尔等12个少数民族),汉族学生172名,乡村学生181名,城镇学生46名。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记分方法,文化身份认同相关问题的选项为“坚决不认同、不认同、不知道、认同、坚决认同”。与文化身份相关的行为的问题选项为“从来不、很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以1、2、3、4、5的数值录入SPSS17.0统计软件包,然后做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和讨论

(一)身份认同与行为的关系

通过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身份认同题目的系数值为0.860,行为题目的系数值为0.752,量表题目的内部一致性较好。身份认同和行为的均值结果显示:前者的均值和标准差为4.16±0.36分,后者的均值和标准差为2.99±0.45分。认同的总体得分高于中位数水平,而行为的总体得分则接近于中位数水平。(见表1)具体而言,119名学生的认同均值低于总体均值4.16,占总样本的52.4%;有两名学生的均值(M=2.96,3.00)小于或者等于中位数3,仅有73名学生的均值低于4。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同偏向于社会主义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可见,虽然增加了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的题目,但结果与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调查近似,[13-14]大学生的身份认同仍然较好地反映了集体价值和情感。在行为方面,112名学生的文化行为平均值低于总体平均值2.99或者中位数3,占总样本的49.3%,近一半的调查对象都比较缺少与社会主义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相对应的身份实践。再次印证了身份行为的普遍问题。[13,15]从行为对认同的影响来看,学生的实际身份还存在较大的可塑性,多元一体的跨文化身份模式受到威胁。进一步对认同和行为做均值比较,结果显示,认同和行为之间的确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值为37.366,知行不一的问题比较突出(见表2)。学校教育重知识和理论发展,轻实践活动的普遍问题可能是造成该现状的成因之一。[20-21]身份具有动态性和互动性,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缺乏实践深化和巩固的身份更容易发生改变,出现更大的知行不一问题以及社会心理障碍。国家文化安全的担忧具有一定社会现实基础,建设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改革和创新我国文化制度很有必要。虽然认同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二者之间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r=0.344,p<0.001),认同越强烈,相应的行为也越可能出现,反之亦然(见表3)。虽然二者之间的相关度不高,但二者关系却比较紧密。一方面,说明身份认同对行为规范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行为可以反过来确立身份认同。从价值依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德育生活化理论几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有力论证。[20]综上所述,全球化、互联网和英语教育可能给中国文化身份带来影响和不稳定因素,但尚未给整体认同带来影响。身份认同和行为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关联。认同的均值显著地高于行为,行为偏向否定,知行不一是突出的身份问题,亟待解决。英语教育利用跨文化交流的前沿地位,在构建英语文化身份的过程中遵循多元一体原则,维护和发展大学生中国文化身份的主体性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人口统计学信息的认同和行为比较

本研究包含了调查对象的性别、民族、学科类别和生源地背景。分组比较的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认同、行为的T值分别为-1.567、0.551,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性别的认同和行为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也说明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等核心文化因素并没有对男生和女生的文化身份做出不同规范。然而,朱志明等认为,大学男女生之间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和行为差异,女生明显高于男生。[13]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共同身份的构成部分,也不涉及性别或者其它压力问题,因此女生行为水平高于男生的结论值得进一步探讨。从民族属性的比较来看,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同T值为-0.389,他们在认同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698>0.05)。该结果与对北京部分高校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和文化认同结果一致。[22]姚学丽和贾永萍对维吾尔族、葛数金对藏族大学生的认同研究也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认同中国文化核心价值,从专门民族调查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了中国文化身份的普遍性。[23-24]说明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现实基础,依此进一步构建中国文化身份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主体性具备良好基础。[18]然而,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在行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1),对应的T值为-4.287,少数民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3.21±0.47,汉族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为2.92±0.43,前者的文化行为表现明显高于后者。这可能体现了少数民族学生较强的文化差异意识,体现了他们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冲突过程中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努力解决自身文化身份归属问题的行为表现。这从姚学丽和贾永萍的调查可以得到佐证:绝大多数维吾尔族大学生都有汉族朋友并且赞成班级民族融合,部分学生甚至积极主动要求加入汉族学生的班级。[23]比较文科和理科学生的身份认同和行为,结果显示,两个对比项的T值分别为-0.728、-1.034,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分科的学生在身份认同和行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学校分科制度没有造成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核心文化身份上的显著差异。然而,朱志明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调查认为,文科生的认同和行为都显著高于理科生。[13]如果说文科生接触的人文类输入更多,认同度高于理科生,那么包含中国传统核心文化的统计结果也应该是文科生的相关均值高于理科生。这之间的差异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来解释。从生源地属性乡村和城镇来看,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的身份认同和行为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两个对比项的T值分别为-1.547、-1.793,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虽然农村学生的相应均值(M=4.14,2.96)略微低于城镇学生的相应均值(M=4.23,3.10),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不同的成长环境对大学英语学生的中国文化核心身份没有构成区别性影响。学生经历的教育体制相似,且近年来国家的城乡信息传播基础设施差异日益减小,可能帮助消除了城乡学生之间原有的信息传递和信息输入差异。可见,不同性别、民族、学科分类和生源地都没有对身份认同产生显著性影响,但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行为显著高于汉族学生,表现出更高的中国文化身份认同积极性,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身份建构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在全球化环境的英语教育中,激发、维护和巩固中国文化身份对英语文化身份的一统是应该努力的方向。

三、结论

第8篇

1.大学图书馆能够为大学文化服务育人提供广阔的课堂条件。大学图书馆为莘莘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源源不断的知识资源,是大学文化服务育人的课堂。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应当善于利于图书馆服务育人的特点来培养新时代的创新人才。以人为本作为当代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更多的人。设备齐全的图书馆能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既能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又能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这对于建设大学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

2.大学图书馆是体现和传承大学文化独一无二的载体。图书馆内典藏着大量的文献资源,能为大学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宝贵的资源基础,它是学校进行科学教研项目的基地,直接反映着一所大学的教育水平。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图书馆固有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影响并改变着一代代学子,它是体现和传承大学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它是一所大学独一无二最神圣的象征。

3.大学图书馆是大力发展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地。当你身处于大学的图书馆内,你会被它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包围感染,这里是知识的海洋,是学习的天堂。每一所大学都应当与时俱进,不断传承发展其独一无二的大学文化,与此同时,还要保证大学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相辅相成,和谐发展。大学图书馆具备两个重要的作用:其一是不断传承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其二是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答疑解惑,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思想。

4.图书馆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大学教育平等的理念。人们常说,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这表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图书馆内平等自由地学习,不分身份高低,不论贫富贵贱。图书馆会为每个热爱学习的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并以此来不断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追求科学真理的勇气和精神。图书馆内浓郁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尽快融入学习的环境中,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二、简述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图书馆是建设校园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图书馆文化的大力支持。从物质的角度来讲,校园物质文化应当包括校园内的文化设施、环境建设、绿化程度等,图书馆属于文化设施,也属于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2.图书馆文化集中体现了校园精神文明与文化。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论是从物质方面来说,还是从精神方面来讲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层面来分析,图书馆主要是利用其本身能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文化的氛围的优势,并且以此来达到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目的。如果只说它在精神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未免有失偏颇,其实纵观图书馆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作用来看,它是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产物。它是校园精神文明和文化的一种神圣的象征。

三、关于加强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的几项措施

1.优化图书馆环境建设,营造高校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众所周知,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图书馆内良好的阅读环境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宽敞的阅读空间、明亮的阅读环境再增添一些人性化的配置会提高读者的阅读热情,激发读者的探索欲望。人性化的配置有助于读者放松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的环境能使学生们感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能培养学生们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热爱学校的情感。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们开展一些类似书画展览会等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既能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又能陶冶情操,促进大学文化的发展。图书馆的配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满足读者的变化要求来调整馆舍的布局、配置等。图书馆可以创新一种信息共享的阅读模式来将信息资源与更多的人实时共享,这种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纸质阅读的局限性,而且更有利于读者快速进行阅读,这也将大大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注重馆内文献资源的全面建设工作,为校园文化提供优质的物质保障。丰富的书籍资源是图书馆建设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是影响整个校园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种类齐全的书籍是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资源基础,因此高校校园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种类的图书来满足每个师生的阅读需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当注重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从培养素质人才的目的出发,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引进积极向上的书籍资源来满足当今学生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注重图书馆馆员的文化素养,更好地为建设校园文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来服务育人,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应当具备熟练的业务水平和一定的文化素养。高素质的图书馆馆员不仅会对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且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个前来借阅的读者。我们应当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不能只是停留在借书还书的层面上,我们可以尝试提供一些可供咨询的服务来提高读者的阅读热情。

第9篇

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约和影响。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典型的问题是“高分低能”、“聋哑英语”。这与我国英语教学长期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这种“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教学状况正在得到改变。

二、语言和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不仅是对该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还应包含对该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学习和领悟。例如儿童在本族文化的环境中学习母语时,既能学会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也能在恰当的场合和语境中使用所学到的语言形式。其中,在恰当的场合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被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Hymes定义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它是人类社会文化能力的体现。

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长期以来,传统外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外语知识体系(其中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内容)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在Hymes“交际能力”的理论提出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开始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冲击并显现出弊端,“就语言而教授语言”的外语教学模式受到质疑,随之“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并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几项原则,对文化导入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有文化偶合也有文化差异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

文化导入应侧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还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只有这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才会从文化知识过度到文化意识。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isaprofessional和Sheisa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isperhapsaboxer.和Sheislikelya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不理解更为可怕。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障碍,甚至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shock)。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导入的方法有注解法、融合法、实践法、比较法、专门讲解法、文化讲座法、利用图片展示法等。

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让学生自编对话进行表演,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导入的内容。

[关健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导入方法

参考文献:

[1]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A].Inpride,J.B.&Holmes,J.eds.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2]Sapir.E.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NewYork:Harhcourt,Brace.&Company.1921.

[3]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第10篇

[论文摘 要]大学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氛围来熏陶和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影响既是潜移默化又是深刻而久远的,因此,营造和谐的大学文化是现代大学发展之必需。

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他们的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强大的文化竞争力;同样,一所大学如果缺乏富有个性特色的的大学文化也很难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态势。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对内可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外可塑造完美的学校形象,从而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大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的选择、传承、创新起着重要作用。

一、大学文化的重要作用

大学文化是指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这种方式和结果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发展。大学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和精神氛围来熏陶和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它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充满柔性情意的精神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影响既是潜移默化又是深刻而久远的,因此,营造健康、活泼、多彩的大学文化是现代学校发展之必需。

(一)大学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大学文化所形成的竞争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技术可以学,制度可以模仿,但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追求的文化精神却是无法简单移植和模仿的。一所学校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继续发展,除了高质量的教学、高水平的管理方法外,其中之一就是靠这种由大学文化所凝结的极大的集体合力、群体意识和学校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大学文化的凝聚力可以吸引一批高水平的师资,来提高大学的发展。随着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高校教师的自由度和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哪里能提供更适合发挥才能的学术生态环境,他们就会被哪里吸引。

当然,吸引人才离不开物质条件,但关键是学术氛围和文化环境,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对施展才能的舞台的渴求远远大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许多大学正是通过优秀的大学文化吸引并稳定了一批批高水平的师资,从而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二)大学文化具有辐射作用。文化的辐射功能是指大学文化的文化态势高于社区乃至社会的总体文化态势时,就要对其产生影响。就是说,大学文化不只在校园内起作用,它也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大学文化向社会辐射的渠道很多,主要包括:一方面通过人才,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学校每年培养许多人才,这些人才把学校的文化自觉或不自觉地传播到各个领域。另一方面通过知识,学校除了育人功能外,还具有社会服务功能,需要面向社会进行各种知识和技术的服务。学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产生文化辐射作用,从而提高社区以及社会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亚文化,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来越重要,这正是文化力的辐射功能所导致的。

(三)大学文化具有导向作用。大学是以服务、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的。大学文化将自己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以教学和科研相统一,通过培养人才,传承、弘扬社会进步的民族文化与世界优秀的文化,来创新社会的文化。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大学文化具有教养作用。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蕴藏着润物细如声的育人功能,大学文化为大学生的成长、成熟提供了最有利的发展空间与平台,为学生开阔眼界、培养能力、塑造品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大学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可以激发学人的学术良心与道德规范,激励他们追求真理。

二、创建大学文化的几点建议

(一)创建校园的CIS战略识别

1.校园理念识别。理念识别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原动力,是学校价值的集中体现。即该学校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人才,师资力量如何,学术水平如何,等等。它包括学校愿景、办学宗旨、指导和支配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价值观念、管理模式。它是大学文化识别的核心;它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是由一定的物化形式所构成;它是高校物质文化的升华,是大学文化的源泉。大学文化应当建立以大学生为主导的,体现学生的学习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管理人员的工作理念的价值观体系。2.校园行为识别。校园行为识别包括学校制度、道德规范、校园校纪等。它是通过学校理念、学校制度、和规范长期作用形成的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的自觉行为。这种共同行为将使内部沟通和协调变得很容易,容易在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中形成共识,促使他们的行为和工作习惯向学校期望的方向转化,对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会有很大帮助。3.校园视觉识别。视觉识别指通过各种感觉设计,特别是视觉设计所塑造的组织形象,包括名称、建筑、校园环境、教学活动、学术气氛、学术成果等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外显的标志和特征。使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及社会公众产生认同并赢取社会信赖,为学校创造无形资产。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应努力做到校园规划合理,环境优美高雅,建筑适用美观,教室宽敞明亮,图书馆资料丰富,技术设备先进,自由的学术氛围,使师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环境熏陶,激发出一种追求高层文化的欲望。校园的环境与建筑物需要与其学校的理念相结合,建设有特色的建筑物,成为该校的重要标志。[1]

(二)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来整合大学文化

1.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文化。教师作为具体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执行者,必须提升自身的多元文化素养,增加对异文化的了解和宽容。同时,教师还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各自的文化特性,考虑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性别的孩子的不同学习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结合这些孩子的特点施教。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多元文化教育,尊重他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增加对异文化的了解和宽容,培养文化移情和跨文化适应能力。2.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学生文化。美国著名的民族教育家詹姆斯·A·班克斯(James A.Banks) 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使多种群体的每个学生获得在学业上成功的平等机会,提高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以及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素质。帮助学生认识其他文化,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能力,评判自身的文化,并进而评判它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可以在多元文化中作出选择。3.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文化。课程改革不仅涉及学校开设的各类课程和教材,还涉及学校氛围和教学环境等一系列的隐性课程。学校的课程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种族、阶层、性别特征,而且要以某种方式在课程中反映和利用这些文化特征,使所有学生都享有教育平等的权利,提高他们的素质,培养种族和民族认同,继而培养国家认同和国际认同的人。

(三)创建具有教育本土化的大学文化

教育作为社会现象,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总是与一定历史阶段和民族区域相联系的,因此,教育既有现代性又有民族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显然,大学文化由于其超前性和探索性的特征,时代文化在大学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处于亚文化地位的大学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这使得学校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无不打上民族文化的深深烙印。民族文化传统是学校宏观环境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对学校的办学方针、学校理念等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不仅如此,学校为了今后的发展,要努力去适应民族文化环境,去适应在一定民族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社会心理状态,正因为教育的时代性富有民族内涵,教育才有可能在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补偿。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054-05

“彰显大学生精神风貌、蕴含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大学班级文化本质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1]然而,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在充分发挥释放自由、渗透主流价值、促进对话交往、提升精神品质等功能的同时,也广泛存在着深度异化的问题。因此,探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方式是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学界对“班级文化”理论的阐释不断深化,诸如,亚文化视角认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成员在学校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产生的生活式样。”[2]文化综合体视角认为,“高校班级文化是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导向和约束作用的文化综合体。”[3]虽然学界研究的视角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其最基本的内涵,主要包含从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三个维度对大学班级文化进行剖析。首先,从社会文化维度,大学班级文化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传播、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培育并创新新型文化的同时,将自身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最为牢固的根基;其次,从大学文化维度,大学文化通过促进、提升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等产生积极影响,辐射到大学的各个领域,推动班级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共同发展;最后,从青年文化维度,“青年文化是得到青年基本认同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4]。大学班级文化的主体是青年人,它是凝聚青年人的精神纽带,体现着青年人的思维以及对大学班级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不同时期大学班级文化会产生变化,但大学班级文化中始终彰显着青年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的价值观。

明确“大学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探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的浸染和影响下,发挥其释放、渗透、促进、提升等特有功能,并通过扩宽渠道、凝聚共识、联结生活、选择高雅文化,从而实现班级文化主体的认同和内化。

(一)释放自由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与能力”[5]。释放自由功能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班级学生追求内心自由、生命自由,成为实现理想、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要义,并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陶冶、锻炼、反省、培养的精神摇篮。大学班级文化为学生绽放自由、释放生命的原始能量提供一个自由的生态环境。“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释放自由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营造宽松环境、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释放班级学生自由主要体现为两个优势:其一,激发班级文化主体的创新能力。自由使创造绵延,班级学生按照新的方式对原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和联想,从而形成独有的个性特征,进而成为具有创新个性的班级主体。其二,唤醒班级文化主体的自我意识。倡导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个人意愿表达的班级目标与正确价值观,使其成为班级学生认同的深层次的行为准则,唤醒班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渗透主流价值功能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使这些主导文化进入班级,并被班级文化主体认同和内化。”[7]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把社会主导文化渗透到学生中并被学生吸收、内化的功能。所谓渗透主流价值功能,是指通过班级文化环境、活动等间接的文化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渗透性引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吸收、整合、内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品质和素养的功能。一是通过主题渗透。通过理论知识研讨、名师座谈等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育内容的问题与观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通过实践渗透。利用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引导行动,在行动中渗透知识;三是通过环境渗透。通过硬件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的渗透,使其发挥潜在的导向作用。

(三)促进对话交往功能

“大学班级文化的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会通过各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促进对话交往功能是指利用班级活动、班级网站等载体,以提升班级学生的对话意识与创造对话情境为前提,借助适宜的主题与时机,促进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并实现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首先,提升班级学生对话交往意识,创造良好的对话交往情境。辅导员以“激发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帮助与关怀的视角唤起学生对话兴趣。其次,找准对话交往的主题与时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正确引导性的主题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正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言语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促进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对话的深层蕴意就是精神交往,其目的是促进人内心世界的丰盈,实现人心灵的陶冶和充实”[8]。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人性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知识传授、生命领悟、行为规范等方面,激发班级学生心灵碰撞,产生共鸣。

(四)提升精神品质功能

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着眼于教育者有意识指导和受教育者潜意识接受,主要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的价值选择、精神品质和理想追求,促使班级学生追求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9]为此,运用好班级文化形态中的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一是培养班级学生的理性自觉,这种独特的理性自觉不仅将学生的生活意义、价值实现与美好生活的普世价值相联系,与校园、社会发展相联系,而且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班级成员的幸福生活相联系;二是培养班级学生追求卓越、优秀的精神动力,帮助班级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建立良好的精神世界;三是培养班级学生审思明辨的能力,引导学生明智地处理社会、班级以及个人事务。

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问题。

(一)在顺应中逃离自由

在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学管理者遵循着马克思所说的“形成真正集体的前提条件是个人自由,集体不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束缚和绊脚石,而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在顺应中逃离自由”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自由”本质内涵的错误解读,以及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行动上发生了偏差。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在充满种种利益诱惑的市场社会,存在着在顺应中媚俗的大学班级文化,正如钱理群先生哀叹的“我们在培养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二是将自由等同于绝对自由,也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自由。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班级学生认为“随心所欲”最重要。然而,“自由和约束是不可分开的统一体,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约束,二者互补互渗。”[10]因此,长期地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由、理解自由,将导致班级学生认识问题发生偏差、对待事情极端化。

(二)在功利中逃离价值

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班级文化异化为犬儒文化,一种顺应主义的文化。受网络媒体错误引导的影响,班级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辨不清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之间的关系,导致个人主义滋长;重视追求物质生活之梦,轻视对精神生活之梦的追求”[11]。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主流价值的错误认知。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功利主义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关注集体利益。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有帮助,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否成正比。“较强的目的性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目标以外的其它事情不闻不问,认为参加活动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因而拒绝参与班级活动”[12]。二是功利主义使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学生认为班级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完全是在做表面功夫,追求形式。三是功利主义使价值取向个人化。学生一味地追求显性的、即时的效益,并不考虑对自己长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在形式中逃离对话交往

班级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但目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班级活动只是停留在“活动”表面,沉醉于只有概念没有多少实际内涵的“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把大学生的真实生命丢得干干净净,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13];二是缺乏创新性。班级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未能实现开展活动的真正意义,“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理念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14]而且,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倦怠,以及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削弱。“对待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也不应‘大呼隆’运动式地开展,必须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一个实践的舞台”[15]。因此,班级文化活动是否具有持续性、创新性、主导性将会影响开展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

(四)在追求外在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

“人的精神品味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1]从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学生存在着在追求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的问题。一是班级学生主体选择具有盲目性,素质具有差异性,认识具有封闭性;二是功利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其具体表现为:首先,盲目追求时尚。班级学生呼吁举行以时髦的节目、话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但在活动中却“忽视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班级塑造中独特的地位,并没有将行为、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的班级文化深层融合”[16]。其次,缺乏精神自律。在行动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他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自动地获得相应的补充。因此,在追求时髦中丧失精神品味将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价值的体现。

三、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扩宽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扩宽渠道,让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

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与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宽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释放大学生思想自由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扩宽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以“国家梦・社会梦・我的梦”为主要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进行每周固定的研究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其次,扩宽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编排话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扩宽网络渠道。“调查显示,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17]由此可见,网络渠道成为大学生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并起到促进教育渠道、宣传渠道的作用。网络渠道主要通过利用班级网站设立“班级文化建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讨论专栏,为班级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并建立专栏维护、监督小组,以保证讨论专栏的持续性、话题的准确性以及班级成员的参与性。

(二)凝聚共识,在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

“文化多元化使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失去了解释标准,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价值尺度的失衡,大学生也只能跟着感觉走”[18]。因此,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至关重要。“寻找主流价值取向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及其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1]从班级这一独特的基本组织出发,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回归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路径。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幸福观教育与日常情感熏陶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将正确幸福观传递给班级学生,解决班级学生实际问题。其二是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与推进生涯规划与发展的针对性活动相结合。班级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分析会、就业技能培训会”等,针对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是要将培养批判能力与案例分析活动相结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与重建”[19]。班级文化建设亦是如此,班级学生更应具有批判能力,班级举办案例分析活动,对社会的话题、行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并不断增强学生做人做事的自治能力与自律精神。

(三)联结生活,让大学生有交往对话空间

大学生有交流对话空间是推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从联结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拓展主题教育空间,提升大学生交往对话能力。班级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形成的以依托空间为基础的特定社会场域”[20]。由于创设地点、发展形态不同,班级将拓展班内与班外主题教育空间。首先,班内主题教育空间。班级组建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趋势进行探讨与分析,增强班级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题教育空间,以“班级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班级在偏远山区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基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学习梦;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常态化。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结合班歌、班训等文化要素,吸引更多的班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同时以内部建设为核心,班级将志愿服务时刻体现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组建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实现班级学生共同成长。

(四)选择高雅文化,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

精神品味凝聚了文化创造的智慧和理想,内涵着人本质的全部意义,将对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应将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作为核心,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首先,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的高雅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确立的坚定信仰”[2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大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先要了解和培养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与追求,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个性联结关系,联结世界,以提升大学生个人的精神品质。最后,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的高雅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同时,不盲目地追求“自我利益”,应拒绝现世社会的各种诱惑,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从而在帮助学生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味。

参考文献

[1] 黄正夫,易连云.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J].大学文化研究,2013(1):109.

[2] 初晓磊.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 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9):79.

[4] 万美容.论青年文化及其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17.

[5] 张桂生.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10(8):10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7-508.

[7] 杨骞,蒋洪波.大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0.

[8] 成雁瑛.论大学教育的对话机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9] 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08(8):25.

[10] 马海花.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1] 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8.

[12] 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7.

[13] 王泓.大学生文化的俗化倾向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9.

[14] 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8):57.

[15] 李堂.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

[16] 李合亮,王辉.新媒体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49.

[17] 苏旭东: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理性回归[J].教育探索,2012(10):124.

[18] 李琰,易连云.基于道德精神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4.

[19] 严振华.“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J].江苏高教,2013(5):134.

第12篇

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学界对“班级文化”理论的阐释不断深化,诸如,亚文化视角认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成员在学校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产生的生活式样。”[2]文化综合体视角认为,“高校班级文化是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导向和约束作用的文化综合体。”[3]虽然学界研究的视角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其最基本的内涵,主要包含从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三个维度对大学班级文化进行剖析。首先,从社会文化维度,大学班级文化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传播、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培育并创新新型文化的同时,将自身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最为牢固的根基;其次,从大学文化维度,大学文化通过促进、提升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等产生积极影响,辐射到大学的各个领域,推动班级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共同发展;最后,从青年文化维度,“青年文化是得到青年基本认同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4]。大学班级文化的主体是青年人,它是凝聚青年人的精神纽带,体现着青年人的思维以及对大学班级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不同时期大学班级文化会产生变化,但大学班级文化中始终彰显着青年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的价值观。

明确“大学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探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的浸染和影响下,发挥其释放、渗透、促进、提升等特有功能,并通过扩宽渠道、凝聚共识、联结生活、选择高雅文化,从而实现班级文化主体的认同和内化。

(一)释放自由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与能力”[5]。释放自由功能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班级学生追求内心自由、生命自由,成为实现理想、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要义,并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陶冶、锻炼、反省、培养的精神摇篮。大学班级文化为学生绽放自由、释放生命的原始能量提供一个自由的生态环境。“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释放自由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营造宽松环境、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释放班级学生自由主要体现为两个优势:其一,激发班级文化主体的创新能力。自由使创造绵延,班级学生按照新的方式对原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和联想,从而形成独有的个性特征,进而成为具有创新个性的班级主体。其二,唤醒班级文化主体的自我意识。倡导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个人意愿表达的班级目标与正确价值观,使其成为班级学生认同的深层次的行为准则,唤醒班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渗透主流价值功能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使这些主导文化进入班级,并被班级文化主体认同和内化。”[7]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把社会主导文化渗透到学生中并被学生吸收、内化的功能。所谓渗透主流价值功能,是指通过班级文化环境、活动等间接的文化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渗透性引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吸收、整合、内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品质和素养的功能。一是通过主题渗透。通过理论知识研讨、名师座谈等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育内容的问题与观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通过实践渗透。利用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引导行动,在行动中渗透知识;三是通过环境渗透。通过硬件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的渗透,使其发挥潜在的导向作用。

(三)促进对话交往功能

“大学班级文化的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会通过各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促进对话交往功能是指利用班级活动、班级网站等载体,以提升班级学生的对话意识与创造对话情境为前提,借助适宜的主题与时机,促进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并实现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首先,提升班级学生对话交往意识,创造良好的对话交往情境。辅导员以“激发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帮助与关怀的视角唤起学生对话兴趣。其次,找准对话交往的主题与时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正确引导性的主题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正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言语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促进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对话的深层蕴意就是精神交往,其目的是促进人内心世界的丰盈,实现人心灵的陶冶和充实”[8]。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人性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知识传授、生命领悟、行为规范等方面,激发班级学生心灵碰撞,产生共鸣。

(四)提升精神品质功能

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着眼于教育者有意识指导和受教育者潜意识接受,主要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的价值选择、精神品质和理想追求,促使班级学生追求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9]为此,运用好班级文化形态中的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一是培养班级学生的理性自觉,这种独特的理性自觉不仅将学生的生活意义、价值实现与美好生活的普世价值相联系,与校园、社会发展相联系,而且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班级成员的幸福生活相联系;二是培养班级学生追求卓越、优秀的精神动力,帮助班级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建立良好的精神世界;三是培养班级学生审思明辨的能力,引导学生明智地处理社会、班级以及个人事务。

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问题。

(一)在顺应中逃离自由

在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学管理者遵循着马克思所说的“形成真正集体的前提条件是个人自由,集体不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束缚和绊脚石,而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在顺应中逃离自由”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自由”本质内涵的错误解读,以及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行动上发生了偏差。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在充满种种利益诱惑的市场社会,存在着在顺应中媚俗的大学班级文化,正如钱理群先生哀叹的“我们在培养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二是将自由等同于绝对自由,也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自由。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班级学生认为“随心所欲”最重要。然而,“自由和约束是不可分开的统一体,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约束,二者互补互渗。”[10]因此,长期地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由、理解自由,将导致班级学生认识问题发生偏差、对待事情极端化。

(二)在功利中逃离价值

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班级文化异化为犬儒文化,一种顺应主义的文化。受网络媒体错误引导的影响,班级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辨不清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之间的关系,导致个人主义滋长;重视追求物质生活之梦,轻视对精神生活之梦的追求”[11]。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主流价值的错误认知。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功利主义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关注集体利益。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有帮助,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否成正比。“较强的目的性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目标以外的其它事情不闻不问,认为参加活动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因而拒绝参与班级活动”[12]。二是功利主义使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学生认为班级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完全是在做表面功夫,追求形式。三是功利主义使价值取向个人化。学生一味地追求显性的、即时的效益,并不考虑对自己长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在形式中逃离对话交往

班级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但目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班级活动只是停留在“活动”表面,沉醉于只有概念没有多少实际内涵的“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把大学生的真实生命丢得干干净净,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13];二是缺乏创新性。班级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未能实现开展活动的真正意义,“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理念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14]而且,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倦怠,以及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削弱。“对待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也不应‘大呼隆’运动式地开展,必须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一个实践的舞台”[15]。因此,班级文化活动是否具有持续性、创新性、主导性将会影响开展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

(四)在追求外在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

“人的精神品味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1]从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学生存在着在追求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的问题。一是班级学生主体选择具有盲目性,素质具有差异性,认识具有封闭性;二是功利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其具体表现为:首先,盲目追求时尚。班级学生呼吁举行以时髦的节目、话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但在活动中却“忽视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班级塑造中独特的地位,并没有将行为、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的班级文化深层融合”[16]。其次,缺乏精神自律。在行动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他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自动地获得相应的补充。因此,在追求时髦中丧失精神品味将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价值的体现。

三、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扩宽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扩宽渠道,让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

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与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宽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释放大学生思想自由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扩宽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以“国家梦·社会梦·我的梦”为主要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进行每周固定的研究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其次,扩宽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编排话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扩宽网络渠道。“调查显示,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17]由此可见,网络渠道成为大学生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并起到促进教育渠道、宣传渠道的作用。网络渠道主要通过利用班级网站设立“班级文化建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讨论专栏,为班级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并建立专栏维护、监督小组,以保证讨论专栏的持续性、话题的准确性以及班级成员的参与性。

(二)凝聚共识,在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

“文化多元化使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失去了解释标准,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价值尺度的失衡,大学生也只能跟着感觉走”[18]。因此 ,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至关重要。“寻找主流价值取向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及其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1]从班级这一独特的基本组织出发,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回归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路径。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幸福观教育与日常情感熏陶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将正确幸福观传递给班级学生,解决班级学生实际问题。其二是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与推进生涯规划与发展的针对性活动相结合。班级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分析会、就业技能培训会”等,针对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是要将培养批判能力与案例分析活动相结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与重建”[19]。班级文化建设亦是如此,班级学生更应具有批判能力,班级举办案例分析活动,对社会的话题、行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并不断增强学生做人做事的自治能力与自律精神。

(三)联结生活,让大学生有交往对话空间

大学生有交流对话空间是推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从联结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拓展主题教育空间,提升大学生交往对话能力。班级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形成的以依托空间为基础的特定社会场域”[20]。由于创设地点、发展形态不同,班级将拓展班内与班外主题教育空间。首先,班内主题教育空间。班级组建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趋势进行探讨与分析,增强班级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题教育空间,以“班级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班级在偏远山区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基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学习梦;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常态化。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结合班歌、班训等文化要素,吸引更多的班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同时以内部建设为核心,班级将志愿服务时刻体现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组建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实现班级学生共同成长。

(四)选择高雅文化,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

精神品味凝聚了文化创造的智慧和理想,内涵着人本质的全部意义,将对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应将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作为核心,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首先,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的高雅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确立的坚定信仰”[2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大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先要了解和培养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与追求,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个性联结关系,联结世界,以提升大学生个人的精神品质。最后,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的高雅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同时,不盲目地追求“自我利益”,应拒绝现世社会的各种诱惑,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从而在帮助学生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味。

参考文献

[1] 黄正夫,易连云.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J].大学文化研究,2013(1):109.

[2] 初晓磊.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 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9):79.

[4] 万美容.论青年文化及其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17.

[5] 张桂生.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10(8):10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7-508.

[7] 杨骞,蒋洪波.大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0.

[8] 成雁瑛.论大学教育的对话机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9] 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08(8):25.

[10] 马海花.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1] 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8.

[12] 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7.

[13] 王泓.大学生文化的俗化倾向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9.

[14] 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8):57.

[15] 李堂.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

[16] 李合亮,王辉.新媒体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49.

第13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文化教学

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中要注重开展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语名著,全面了解文化差异,充分认识到西方文化的魅力,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英语视频、英语电影,呈现出生动形象的英语文化,实现渗透文化教学的目的,使学生深入理解英语文化的含义,明确英语知识的文化背景,扩展学生文化知识面,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开展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育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渗透文化教育,一味地传授英语知识,不注重开展文化教学活动,致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不了解,不清楚英语知识的文化背景,导致学生对文化知识不感兴趣,不愿意主动学习文化知识。为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和改革教学理念,积极深入讲解文化知识,多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的热情,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西方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使学生全面了解西方文化,并感受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理解文化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渗透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多阅读英语名著,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灵活运用英语知识,使学生文化交际能力有所提高,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开展文化教学分析

1.运用多媒体渗透文化,开拓学生视野。目前,大学英语教育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渗透文化教学,运用多媒体传授文化知识,使教学生动化、形象化,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使学生对文化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的积极性,从而主动投入到文化教学中,并深刻感悟西方文化的魅力,深入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含义,加深西方文化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英语短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记忆,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文化知识以及教学资源,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以英国影片《哈利波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部影片,这部电影阐述了英国的历史文化等,是一部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能够带给学生启示,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英语知识和西方文化,每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特点,代表了当时英国的发展情况,同时电影中有很多经典的台词体现了英语句式的特点以及文化,如“Whenweinthefaceofdarknessanddeath,wefearthatisunknown,inaddition,noother”,要求学生用英语总结出这句话的含义,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使学生记住西方文化,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英语教育效率。2.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提高文化素养。当前,大学英语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开展文化教学,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语名著,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文化知识体系,并学会融会贯通所学过的文化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灵活运用文化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例如:在学习英国全称“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几本著名的英国名著,组织学生针对英语学习进行阅读,使学生学到英国单词的具体含义,了解到英国由几个岛屿组成以及西方文化的特点,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述读后感,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又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印象,进而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对文化知识的认知水平。3.引用英语中的文化知识,全面理解文化差异。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引用英语中的文化知识,渗透英语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理解文化差异,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以及不同国家的发展趋势。英语教材中蕴含着很多西方文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西方文化,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透彻,感悟到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积极渗透文化知识,深入落实文化教学,使学生学会对比和分析中西方的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而总结出在与西方人交朋友时,要注意避开一些错误的观点,尊重和理解文化差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西方国家的社交礼仪,在习俗和饮食方面全面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同时轻松学习英语知识,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开展文化教学活动,更好地渗透文化教学。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英语文化内容开展文化教学活动,进而更好地渗透文化知识,推动文化教学顺利进行,精心设计新颖的文化活动主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化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首先,组织学生对文化进行探究和总结,使学生对文化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自信心完成文化活动任务,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习“Alllifeisagameofluck.”时,要求学生依据教材内容,进行专题讲座或是英语演讲比赛,营造活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全身心融入文化教学中,灵活应用所学的英语文化知识,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之间相互辩论、相互补充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扎实牢记文化知识,符合英语教学的要求。学生在文化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所学的文化知识,突出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并认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之处,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要想解决以往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注重渗透文化教学,多开展一些文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全面掌握文化知识的内涵,使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所提高,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林青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内容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0

[2]孙军.以文化为平台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第14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高等体育院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53-03

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伯顿・R・克拉克于20世纪70年代,领导研究小组对英、美、法等10多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揭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规律――以“信念”为核心的文化对高等教育系统运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所追求卓越的大学,如果缺乏卓越的大学文化,其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1]。高等体育院校要在更广视域、更高平台和更深层次思考自身的发展,真正形成一流办学水平,“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1 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体育院校发展的题中之义

1.1 “大学文化"的内涵 理解大学文化有两点至关重要:其一,鉴于大学教育在我国泛指高中以后教育,大学文化在我国实际上指的是高等教育文化,其存在范围除却综合性大学外,还包括单科性院校等; 其二,大学文化两层含义,一个层次是类的概念,指“大学”这样一种社会专门组织自身专门的文化,而非其它领域的文化,如学术至上、理性批判、追求真理、和谐自由等均是大学所特有的文化精神。大学文化的另一个层次是个体的概念,指某一大学个体的文化,即每所大学(高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本文所谈及的大学文化正是包涵这样两个层面的意思。

1.2 建设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体育院校发展的现实要求与理性选择 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核心影响力量,一所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凝练成的独有的风格、气质和传统及所构成的氛围、精神与气质,能让其成员找到归属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一所大学内在的文化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力量,对身处其中的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大学文化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制度性成分,如大学章程、校规、校纪等,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直接影响大学发展的质量与成效等。

对于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如果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大学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以优秀的大学文化促进自身的发展,体育院校概莫能外。尤其在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体制从中央集权的计划体制开始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各高校在获得一定自的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了政府提供的舒适的“襁褓”,这就要求各院校要学会在社会大环境下锻炼自我生存能力,同时,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随着各类高等教育“产品”来源的多样化,教育“产品”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加挑剔,当前,在我国社会对上大学的社会心理预期已从有学上转变为要上好的大学,而且这种趋势将会愈益强烈。面临着资格老、声望高、实力强的国家重点高校在生源及社会支持等方面的竞争压力,高等体育院校唯有追求卓越,自觉在更深层次思考自身的发展路径,努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等体育院校在确立自身的发展路径时应把“大学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2 “大学文化”视野下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2.1 学科文化建设――高等体育院校追求卓越的基础 学科文化顾名思义是根植于学科的文化,包含着文化信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特有的观念和精神,会影响着一代代的学科成员,使其在学科的“文化宫”中分享着学科的信念、价值、情感及思维方式,学科文化一旦形成,可通过引导、规范、形塑等形式,对学科成员进行有意识无意识的文化渗透,对学科成员,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不同学科特色的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会烙上其学科的特色及气质。学科文化与学科特点密切相关,学科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学科文化的内涵就越丰富,力量就越强大。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至今,尽管基本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但在学科本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特色并不突出,尚未形成独特的学科文化。高等体育院校要形成一流的办学水平,站在“大学”的高度考量自身发展,学科文化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内容,从实际来看,学科文化建设尚未得到各高等体育院校的重视。

2.2 院校文化提炼――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 院校文化是克拉克所谓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第二种基本类型,指不同院校的“组织特性”,即一所学校内的师生员工所共有的对事物的一般看法和价值准则,它确立了大学教育和管理活动的基本信念,决定着学校精神的基本格调和整体面貌。院校文化一旦形成,其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就会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和氛围弥漫于学校之中,渗透到学校成员的一切活动中,成为凝聚内部成员,保持并推动组织发展的动力。“院校文化”较之“学科文化”更为浅显和直接,它主要是大学所采用的制度、流行的活动经过扩散、沉淀,而在人们的思想上自然而然形成的观念。客观讲,作为一个特定的组织,每一所高校都有自身特有的组织文化,高等体育院校亦不例外,经过50多年的演变与发展,各体育院校均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组织个性”或者说是“单位文化”,特别是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推动下,各院校十分注重概括与提炼校园精神,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从优质大学文化的视野来看,笔者认为高等体育院校的院校文化尚不成熟,具体表现为:1) 没能体现出高等教育文化的“个性”。克拉克在谈及“院校文化”的主要内容时,首先谈到的就是“院校自治、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等”。与“追求真理、独立思想、注重人文”的哈佛精神[3]及“大度包容、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4]等相比,目前,各高等体育院校从概括的院校精神,或多或少地少了些“学术味”。这与高等体育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学科设置单一(或偏少)、文化底蕴天然不足等传统有一定关系,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等体育院校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尚缺乏一种“文化自觉”。2) 以学生亚文化代替全部的“院校文化”。“院校文化”中有许多亚文化,学生文化是最重要的,还其同时还包含有教师文化及行政管理人员文化等。从当前一些体育院校就自身的院校文化的提炼来看,大都是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究其实质只能算做是大学生的亚文化。3) 尚没有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组织传奇(神话、故事)、象征、仪式”等等。院校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是象征性。高等教育可通过培植传说,树立榜样,标示统一象征,传播和加强组织的共享信念和价值,从而使组织得到协调和控制。克拉克研究发现,美国Antioch、Reed、Swarthmore三所学院通过组织传奇来形成强烈而统一的自我信念,从而跃居美国院校的最高层次,再如北大的“一塔湖图”,成为北大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的象征[5]。各高等体育院校在此方面仍有相当距离,如何通过一定的传说、象征和仪式强调和传播院校业已形成的核心价值,并通过组织的价值和信念使师生员工的活动统一到大学组织的目标上来,是高等体育院校在“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2.3 专业文化养成――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不可回避 笔者以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专业文化更多是指大学教师的文化,一般来讲大学里教师被冠以“学者”、“教授”或“知识分子”等称号,作为“学者共同体”的成员,拥有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追求,具有共同的使命感,遵守共同的学术规范,并享有学术职业的自由和限度,由此形成了大学教师特有的学术文化。这种学术文化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学术信念、学术自由、学术忠诚和学术责任等。受行业文化的影响,在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师养成和体育教师成长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是“运动技能专业化”价值取向,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6],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体育院校院校教师对学术的疏离,学术信念不坚定,学术使命感不强,学术研究中的急功近利和抄袭拼凑屡有发生。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到教师所能达到的境界。早在民国时期留日归国学者程登科在其《改善全国私立体育学校之管见》一文中指出:“这样徒重术科,轻视学理,直等江湖卖技之流,一旦出而任教……安能望其能对于学校及社会有所贡献之欤?……与其照现在培植千百个半途异志,只知跑跳,不明学理遗害青年的体育教师,不如造就一个修身为业,学有深究,术有擅长的真实同志。”[7]由此可见,加强专业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将学术的信念、规范内化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的内心,对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而言亦十分重要。

2.4 促成高等教育系统文化优化――高等体育院校当然的重要使命 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是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学术系统文化的最高层次,是由国家高等教育的固有传统和管理体制的作用形成的对高等教育目标、运作和制度规则的认识。主要体现为:1) 入学信念:高等教育面向什么人、为谁开放,也就是什么人才能进入高等教育系统。同时还包括对入学者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合适的入学人数等问题的态度、价值取向及假设。2) 专业信念: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发展纯学术”、“促进教育民主”、“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还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人才”。3) 就业信念:教育系统为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毕业生要到哪里寻求工作岗位。在这方面,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也有所不同,有的是为政府、事业单位输送人才,而有的则为企业输送人才。4) 研究信念:对于高等教育的研究与教学是否结合或怎样结合,各国持有不同的信念。如德国大学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而前苏联则把科研作为研究所或科学院的特有职能,大学的职能则在于教学。

客观讲,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是高等体育院校内部文化所处的宏观背景,体育院校的内部文化是在国家高等教育系统文化氛围中形成的,但这决不等于说高等体育院校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形成及优化“无可作为”或“无能为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的优化是每一所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尤其在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从西方导入的舶来品,起步伊始即因中国传统的“重行主义”文化本身就缺失德国大学所奉行的“学术研究至上、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学与术相分离”的经典大学理念;另一方面,也为近现代中国的形势所迫,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自觉与不自觉间占据了中国大学理念的主体,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双重缺失,使得我国高等院校在发展历程中一直存在着理念上的迷茫[8];从现实来看,当前在有关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种种批评中,有许多直指大学精神的缺失和大学文化的庸俗化。重建或优化以大学理念为核心的优秀的大学文化,是中国每一所高校或大学的使命,高等体育院校不仅不能例外,而且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体育院校在某种程度上在推进优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优势,“自由、竞争、拼搏、开拓、进取、重视个体、尊重科学、崇尚高尚、普适主义”等奥林匹克精神和情怀和“独立精神、批判精神和理想主义”等传统的大学精神具有相通之处。因此,体育院校一方面要正视自身办学历史较短,学术底蕴不足等劣势,另一方面要充分自身的优势,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系统文化优化与重建。

3 主体视角下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径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决定了其建设路径的复杂性,如其可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本文仅从主体视角剖析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作为高校校园“共生人”的文化,大学文化建设不是单个人或群体所能完成的,需要校园里每个人的共同参与,院校领导、教师、学生及至普通员工等都是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担当者。

3.1 纳入治校理念中,发挥院校领导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战略领导作用 作为学校发展的领航人,高等体育院校的领导应当有大学文化的觉醒,将自觉建构优秀的大学文化纳入到治校理念中,并予以积极的践行,充当优质“大学文化”建设的塑造者和领导者。关于院校领导着手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创建优质的大学文化,笔者将在以后进行探讨。从当前来看,笔者以为,高等体育院校领导团队而言,强化优质大学文化建设,首要的是要转变这样一种偏颇观念,即认为大学文化很神秘,高不可攀,是有着厚重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的事,而体育院校办学历史较短,学科门类单一,文化底蕴不足,和大学文化建设不搭界。事实上,简洁明了的校训或者是对大家广泛认同的校风学风的概括总结,就能体现自身的文化和大学精神。其实,不管大学的规模大小、历史长短,从它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有了文化,尽管它是分散的、良莠并存的,但已经对学校发展发挥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3.2 以大学精神涵养教师,奠定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基石 教师是支撑大学这一高等教育大厦的基石,决定了高校教师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大学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可以说优质大学文化的创建关键在于优质教师文化的建构,反观当前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文化,笔者以为,所弥漫着的“匠气、俗气、浮气”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谓“匠气”,就是缺乏理论素养和思辨习惯,方法至上,技术万能,始终在技艺层面徘徊,最多搞些借鉴和模仿;所谓“俗气”,就是缺乏稳定的价值目标,随波逐流,一味迎合世俗;所谓“浮气”,就是缺乏必要的文化底蕴,作风浮躁,满足于热热闹闹、表面文章,甚至不惜弄虚作假等,均表现出与大学精神气质的疏离,当然此“三气”的出现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先生在论及大学的理念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应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著,以烛照社会之方向”[9],笔者以为,这亦是当下高等体育院校教师文化应追求的境界。

3.3 提升大学生主体地位、强化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形成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建设的合力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高校本身将不存在,大学生对大学理想的实现、大学功能的发挥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亚文化是高等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优质大学生文化建设是优质大学文化的内容,大学生群体无疑是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的主体。提升大学生在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一方面要注重大学文化建设要能站在大学生立场来思考方向和策略,把大学生放在最为突出的位置,把“是否符合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作为判断学校文化建设价值的标准之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亚文化对学校文化的影响作用。

高校院校文化中,还有一种十分重要的亚文化,是以学校行政人员为代表的管理文化或者说行政文化。从本体论上讲,高校内的行政管理文化是后发衍生的,初创时期,高等学校并不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随着现代大学规模的扩大和职能的拓展,行政管理的职位就变成专职的了,由此,一种独特的文化产生了。管理文化的价值核心是效率与服从,强调等级、强调责任、团队意识和权力依附[10],被视为高等院校学术文化中的“异化”部分,尤其在我国,由于体制的原因,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是对政府管理模式模仿,健全的党政群机构、臃肿的各类行政人员、直线职能制的组织设计、严密的制度安排等,使管理人员在高等学校各种层面、层次的活动中成为主导的核心力量。这种管理文化过强的态势,不利于高校学术文化的发展。在高等体育院校大学文化建设中应注重转变“管理文化过强而学术文化较弱”的态势,行政管理系统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成为高等体育院校文化形成中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眭依凡.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1).

[2] [美]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3] 王诺.我所体验的哈佛精神中国高等教育[J].2002,18:44-45.

[4] 杨东平.大学精神[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8.

[5] 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6] 黄爱峰.体育教师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7] 成都体院体育史研究所.中国近代体育史,资料[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277.

[8] 周谷平,张雁.我国创新型大学建设中的理念引领――兼论经典大学理念与现代大学理念间的引力,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7,1.

第15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大学英语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

学习外国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交际的基础是文化。…交际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外语这个桥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为我所用,提高本民族的素质,使之得以在世界之林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外语,将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介绍给世界,为世界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加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学习和传播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悠久而富有影响,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儒家思想、道家学说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根基,是我们几千年以来行为做事的基础。“中庸之道”、“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等价值观在我们的心里根深蒂固。近代以来,中国打开了国门,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接触增多,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价值观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东、西方民族的人们喜爱中华文化,“华夏文化”受到了世人的注目和崇尚。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在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孔子学院”在全世界深受欢迎,人们在学习中文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熏陶,受到了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的影响。

但是与这样的现状不吻合的是,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知识太少,几乎为零其结果就是,在年轻人当中,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而却不知“端午节”、“中秋节”为何物。据媒体报道,有的年轻人甚至将Mencius翻译成“孟休斯”。实在地说,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大学生的英语能力的确有很大提高,与外国人的交流容易多了。但是,在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知识不够,表达不清。这与我国目前在世界所处地位是不符合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有二:一方面通过英语,吸收别国先进的东西;另一方面,将我国优秀的传统介绍到国外,使我国进一步融人世界,与世同进。就目前而言,外语教学的成就是前者优于后者。所以,大学英语教学要担当起加大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的任务。

二、加强中国历史的学习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丰富多彩,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历史断层的民族。而真实地了解中国历史,有助于进一步地了解目前的中国,进一步理解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对任何国家有害,只会有利。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创建了辉煌的文明,为世界的文明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进步,传统的中医学、哲学、文学、伦理学形成了“华夏文化”,长时间影响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宝库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是久经磨难、坚韧不屈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和平祥和的时代,也有过连绵不断的战争;有光辉灿烂的成功,也有忍受外来民族欺压的屈辱。当我们强大时,我们不欺负弱小;当我们被人蹂躏的时候,我们不屈不挠,坚守着中华民族的宝贵品德。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她的形成是和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分不开的。在中华民族长久的发展中,各民族的人民共同奋斗,团结一致,铸造出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历史。正是中华民族历史的多样性才形成了今天的中国。历史已是过去,它是今日的镜子。了解中国历史,有助于外国人民了解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民。

作为向国外宣传中华文明的任务之一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论是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上,都没有涉及有关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在学校没有学到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表达,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怎样主动向外国人宣传自己的文明历史呢?

三、加强对中国现状的了解。传播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目前,中国正在和平崛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样的事实,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出自不同的目的,具有不同的态度,采取了不同的行为。

中国的崛起是和平的,对任何人和国家没有构成威胁,只能对世界作出贡献。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经济已经和世界接轨,基本实现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在源于2008年底的世界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的崛起,从来就不是以霸权为目的的。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处的理念是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一些国家,出自不可告人的目的,竭力将中国的崛起渲染成是对世界的威胁,这是毫无道理的。在今日之中国发展之时,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增加这方面的教学内容,积极、主动地向外国介绍中国发展的意义,使人家能够进一步地了解中国的现状,了解中国发展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意义。

四、加强教学内容的改革。勇于担当大学英语教学在对外宣传中的光荣任务

有鉴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了大学英语教学任务的繁重性。针对大学生在语际交流时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教材建设

由于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材对中华文化的介绍太少,教材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所以,在教材建设上,一定要大力增加宣传中国文化的材料,增加学生主动运用的具有反映中国文化的词汇,形成语感,使学生能够用地道的英语来宣传中国文化。教材应开列中国文学与文化参考书目或编写与主教材相配套的中国文学文化教材,作为学生课后阅读之用;有关中国文学文化内容的教材编撰可采用汉英对照,也可采用全英文式。

2.课程设置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分成读写和听说两个方面。要将中国文化融人大学英语教学,教学课程应该形式多样,应该增添一些讲座或选修课。这样,一方面,课程要体现出中国哲学、历史、宗教的特点,让学生在整体上对中国文化有一个了解;另一方面,配合该课程的改革,增设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同时,对比国外文化,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教学方法改革

将中国文化融人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增添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做一些配套改革,使这项任务得以全面完成。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在互联网上或学校图书馆去查资料,然后集中展示、成册。经常用英语开展有关中华文化的表演,将课堂生动化、趣味化。利用旅游参观的机会,到文化名胜地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鼓励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英文报纸、杂志及书籍,《中国日报》、《商业周刊》、《北京周末报》、《中国专稿》、《上海英文星报》、《21世纪报》、《广州英文早报》等十余种,对学生阅读极为有用。另外,在影视方面,CCTV9是一个面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很多中国电影和中国的电视节目也都配有中英文双语字幕。这些都是值得利用的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