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地质大学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地质大学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地质大学论文

第1篇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2011年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了绿色文科、绿色学报的办刊理念,期刊定位更加清晰,学报定位为“多学科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国内高端学术平台,广受学界尊敬的新锐文科学报”。二是相关期刊数据继续前移,权威文摘转载量稳中有升。学报再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和CSSCI来源刊(2012-2013),其中在CSSCI同类期刊排名由2008-2009年版的第65位、2010-2011年的第42位提升到第27位。三是特色栏目“资源环境研究”荣膺教育部“名栏工程”建设栏目。

为感谢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厚爱,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本刊编辑部决定从2011年起,开展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刊发的全部论文(共计119篇)。

二、评选数量

共评选10篇优秀论文。

三、评选标准

1.论文选题探讨的是本学科的前沿、难点问题,或在研究方法上有新颖独到之处。

2.有较高的影响因子。

3.被权威文摘全文转载。

4.适当考虑是否为重要基金项目。

四、评选方式

1.初选阶段。在初选阶段,作者可以自荐,读者可以推荐,但需要提供推荐理由或证明材料;同时,编辑部也将对所刊发的论文进行挑选。自荐或推荐截止日期:2012年3月31日。

2.专家评议阶段。成立由校内外知名教授组成的评审专家小组。编辑部将组织专家进行同行评议,确定拟入选的优秀论文并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网站(省略)上进行公示。

3.省略.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我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召开

第2篇

1. 编辑单位: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xbbjb999@sohu.com

2. 编辑单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ahdzxxzyjsxyxb@periodicals.net.cn

3. 编辑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社科版)》编辑部  xbskb@ahut.edu.cn

4. 编辑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xuebao@mail.ahtvu.ah.cn

5. 编辑单位:《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ahttcxb@ahttc.edu.cn

6. 编辑单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ahjy-xb@sohu.com

7. 编辑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xuebao@aust.edu.cn

8. 编辑单位:《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ahndskxb@mail.hf.ah.cn

9. 编辑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ahsd@chinajournal.net.cn

10. 编辑单位:《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sdxyxb@sina.com

11. 编辑单位: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  amcxbb@163.com

12. 编辑单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xuebao@aqtc.edu.cn

13. 编辑单位:《鞍山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asgt@chinajournal.net.cn

14. 编辑单位:鞍山市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assfxyxb@126.com;assfxyxb@163.com

15. 编辑单位:宝鸡文理学院杂志社  bjwl@chinajournal.net.cn

16. 编辑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xuebao@ncut.edu.cn

17. 编辑单位:《北华大学学报》编辑部  bhdxxb@sina.com.cn

18. 编辑单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编辑部  xuebao@btbu.edu.cn

19. 编辑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xuebaosk@bjpu.edu.cn

20. 编辑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辑部  bhskxb@buaa.edu.cn

21. 编辑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skxb@mail.buct.edu.cn;shekexuebao@126.com

22. 编辑单位:《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编委会  bjgy@Chinajournal.net.cn

23. 编辑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bfxbsk@center.njtu.edu.cn

24. 编辑单位:《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bjjx@chinajournal.net.cn

25. 编辑单位: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bjcaimao@263.net;bjb@bjcrc.com

26. 编辑单位: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编辑部  bjgg.chinajournal.net.cn

27. 编辑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xielei@bupt.edu.cn

28. 编辑单位:《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xuebao_6256@sina.com

29. 编辑单位: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btjy-xuebao@163.com

30. 编辑单位: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woshi909@163.com

31. 编辑单位:《昌吉学院学报》编辑部  cjxy@chinajournal.net.cn;cjxykyc@sina.com

32. 编辑单位:《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cask@highway-china.com

33. 编辑单位:《长春大学学报》编辑部  xueb@ccu-edu.cn

34. 编辑单位: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xb503@ccit.edu.cn

35. 编辑单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zqspc@sina.com

36. 编辑单位:长沙大学学报编辑部  xbbjb@ccsu.cn

37. 编辑单位: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  dlxysk8185@263.net

38. 编辑单位:《巢湖学院学报》编辑部  chxyxb@ah163.com

39. 编辑单位:成都大学学报编辑部  cddb@chinajournla.net.cn

40. 编辑单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cdjy@chinajournal.net.cn

41. 编辑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  skbjb@cdut.edu.cn

42. 编辑单位:《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cdxuebao@163.com

43. 编辑单位: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cdzybianjibu@yahoo.com.cn

44. 编辑单位:《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zhiyansuo@ah163.com

45. 编辑单位:《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journal@cxtc.edu.cn

46. 编辑单位: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gj@dlmu.edu.cn

47. 编辑单位:《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dljy@chinajournal.net.cn

48. 编辑单位:大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xuebao@dlnu.edu.cn

49. 编辑单位:德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dzxyxb@dzu.edu.cn

50. 编辑单位:《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编辑部  dswkxb@nenu.edu.cn

51. 编辑单位:《东华大学学报》编辑部  xuebao@dhu.edu.cn

52. 编辑单位: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  skxbzf@seu.edu.cn

53. 编辑单位:《鄂州大学学报》编辑部  ezdxxb@tom.com

54. 编辑单位: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pypxb@pyp.edu.cn

55. 编辑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edj@fosu.edu.cn

56. 编辑单位: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flsyxb@sina.com

57. 编辑单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jrxyxb@vip.163.com

58. 编辑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学报编辑部  sk2002@fjau.edu.cn

59. 编辑单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编辑部  GSXB@chinajournal.net.cn

60. 编辑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gnsy@chinajournal.net.cn

61. 编辑单位:《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CRTVUJ@126.com

62. 编辑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zsxb@163.com

63. 编辑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gdjzyxb@163.com

64. 编辑单位:《广东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xb@gdei.edu.cn

65. 编辑单位:《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gdyoung@21cn.com

66. 编辑单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JGGB@Chinajournal.net.cn

67. 编辑单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xb3260122@126.com

68. 编辑单位:《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  gxql@chinajournal.net.cn

69. 编辑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gxss@chinajournal.net.cn

70. 编辑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xb@gxtc.edu.cn

71. 编辑单位:《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gzjyxyxb@sina.com.cn

72. 编辑单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loocy-wppd@163.com

73. 编辑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gzsdxb@sohu.com

74. 编辑单位:哈尔滨学院学报编辑部  xuebao0451@vip.163.com

75. 编辑单位:北京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  zhubian@bcu.edu.cn

76. 编辑单位:《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xbwk@mail.hainnu.edu.cn

77. 编辑单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sunaimin@hdvtc.edu.cn

78. 编辑单位:《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hs_xb@hstc.edu.cn

79. 编辑单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hsyxuebao@hztc.edu.cn

80. 编辑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社  hfgs@chinajournal.net.cn

81. 编辑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  hbgc1886@sina.com

82. 编辑单位:河北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  journal-2@hebeu.edu.cn

83. 编辑单位:《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gaojiaosuo@hebust.edu.cn

84. 编辑单位: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xuebaobianjibu1@sina.com

85. 编辑单位: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xueb@heut.edu.cn

86. 编辑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shekeb@mail.hebtu.edu.cn

87. 编辑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xbbjb@vip.163.com

88. 编辑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  skxb@mail.haust.edu.cn

89. 编辑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hnzfxyxb@vip.sina.com

90. 编辑单位: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xbbjb@x263.net

91. 编辑单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hljb@chinajournal.net.cn

92. 编辑单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社  hysyxb@263.net

93. 编辑单位:《红河学院学报》编辑部  hhu364821@126.com

94. 编辑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学报》编辑部  hlbrxyxb@sina.com

95. 编辑单位: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dppd@sina.com.cn

96. 编辑单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编辑部  xb-sk@263.net

97. 编辑单位: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hbsx@chinajournal.net.cn

98. 编辑单位:《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exyxb@163.com

第3篇

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1]。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她自己生命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沂蒙文化就是要把我们鲜明浓厚的红色文化彰显在沂蒙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上,并且通过临沂大学这所地方院校实现沂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从文化分层上分析,沂蒙文化与临沂大学文化,作为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组织形态,随时随处都在发生着相互密切的联系,具有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协调共生的互动关系。

1 地方大学文化能够引领地域文化发展

大学作为一个地域的独特组成部分,其文化置身于特定地域的文化环境氛围中。依据大学的第四功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由此我们可以逻辑的认为地方大学文化要担负起引领和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内在责任。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大学是人类社会的动力站”[2]。临沂大学作为沂蒙老区历史悠久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不可推卸的承担着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重任。

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主要体现在:(1)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方向上指导地域文化发展。伴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发展浪潮,临沂大学文化与沂蒙文化的互动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通过知识产出和人才输出不断的向沂蒙老区提供高科技的、先进的文化要素,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沂蒙文化的创新发展。(2)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内容上引领地域文化创新。临沂大学作为沂蒙地域最具有影响力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集聚地,其自身文化的创新发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大学所在的地方社会,成为沂蒙地域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3)地方大学文化在发展动力上为地域文化建设提供后备人才。临沂大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所表现出与生俱来的代际相传的优势使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持久的动力又直接传递给沂蒙地域文化建设,为沂蒙地域持续输送高尖端的技术和优秀的人力资源,增强了沂蒙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地域文化与地方大学文化二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进程。[3]

2 地域文化能够浸润地方大学文化发展

地方大学文化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成长于所在地域环境的熏染下,潜移默化的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它的生长发展也同样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主要突出表现在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的浸润。

地域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的浸润作用主要表现在:(1)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鲜明的地域性。地域文化自身具有鲜明地域性,大学作为成长在特定地域的一种教育机构,其自身的校园环境设计、校训校标设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等都与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形成了紧密的联系,突出地方大学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建设和文化创新。正如哈佛地方大学前校长陆登庭说:“一所地方大学如果不能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都竭尽全力, 包括对于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及其历史发展等多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传统、文化和世界观起核心作用的人文学科领域, 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地方大学。[4]”沂蒙文化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文化特色影响着临沂大学文化的发展和定位,并以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2)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丰富的土壤环境。大学时刻与所在的整个地域文化环境发生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对其的浸润作用不仅体现在对大学静态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过程中,还体现在对大学动态文化的吸收和整合过程中,地域文化不断推动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社会的聚焦和关注,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提供充实的地域文化资源,吸引地方大学文化在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沂蒙文化不仅传承着红色革命文化,还传承着具有本土特色的书法文化、陶瓷文化和酒文化等。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类型为临沂大学的学科专业设置提供了基础和原动力,同时也引领着新文化风尚的来袭。(3)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提供了多样性的发展舞台。沂蒙地区在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本土化的图书馆、电影院,文化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换角度分析这些物质资源大部分都和地方大学文化有着某种程度的关系。因此,地域文化为地方大学文化的多元性提供了发展舞台,促进了地方大学文化的创新发展,呈现出地方大学文化繁荣的景象。[5]

3 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协同创新发展

基于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发展和地域文化涵养地方大学文化创新的分析,我们认为二者应该秉承文化协同创新发展的关系。临沂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方面,在引领沂蒙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明晰地方大学文化发展理念,丰富沂蒙文化发展内涵,彰显沂蒙文化的人文精神,提升沂蒙文化发展层次。另一方面,沂蒙文化在涵养临沂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丰富临沂大学文化发展理念,给养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层次,充实临沂大学文化发展内涵,评价临沂大学文化发展效能。只有文化互动主体相互促进,相互合作,地方大学文化和地域文化才能走向协调创新的互动发展过程。

总之,任何一种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其他文化的精华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中,不断滋养和壮大自身文化成果。沂蒙文化和临沂大学文化也是在相互吸纳各自文化中的精华,并加以融合、凝练和创新并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对于临沂大学而言,在地域文化传承与交流中更应彰显对地域文化的引领价值。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2.

[2]田建国.文化建设:大学魂兮所系[N].中国教育报,2005-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