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电子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电子档案管理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电子档案管理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电子档案管理论文

第1篇

笔者就现在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水利电子档案管理上有以下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1硬件与软件设施的不足

由于电子档案受到硬件设备的影响,并且可随时进行更改,所以,必须做好电子文档的备份。想要做好电子文档备份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每份文件在建立时就做好备份,一式多份,保存在不同的硬件设备中;二是电脑、硬盘这些存储设备容易损坏。电子文档和传统通过纸笔记录的档案相比查阅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不能够直接进行浏览,必须借助电脑等办公设备,否则不能进行浏览、阅读、查找、整理。

2电子文档管理人才的不足

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不仅要在档案管理上有一定的素养,对信息足够敏锐,还要对电脑操作足够熟悉。就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而言,水利电子档案管理人员中,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还是不够多,很多管理人员只具备其中的一项能力。一些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增添了电脑等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但管理人员却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办公设备操作的学习,使这些资源浪费了。

3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由于电子档案的信息资源是利用网络进行共享和传输的,而网络的受众面非常广,任何人都可能通过网络手段窃取信息甚至篡改,网络本身也存在不稳定因素。而电子文档在传输、归档时,也可能遭到病毒或黑客的攻击,导致电子文档中的重要内容保密性、稳定性受到质疑。这些是目前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安全问题。

4出现虚假信息

在水利档案管理部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将过去的纸质文档转变为电子文档,在进行电脑操作输入时,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容易出现信息的错漏,档案的信息就在不经意间被篡改,而且由于电子文档在修改归档时不会留下操作痕迹,有时会出现错误修改,而又找不到原版文件的情况,电子档案的真实性方面就得不到保障。电子文档原始性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传统纸笔记录的文档原始性可以从字迹、图、印章等方面去体现,某种内容往往对应一种体现形式,例如,某项申请,可以通过字迹上判断出是这份申请是申请人自己撰写的还是其他人的,而电子文档形式和内容却没有关联,档案检测部门很难在进行检测时判断其原始情况。另外,电子文档往往会在不同部门不同工作人员之间进行传阅,修改,在这期间很容易发生信息丢失或删改,而电子文档保存的形式种类也很多,在使用不同硬件设备,以不同格式进行存储时也会发生信息的缺损,所以,电子文档的完整性也难以保证。

二提高单位电子文件档案瞥理水平的对策

电子文档的归档整理保存是水利电子档案信息化的基础,每个档案管理人员应养成这样的习惯。加强单位电子文档管理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对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

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业务素质笔者调查发现,档案管理人员中具备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比较少,尤其是同时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又懂得电脑等硬件设备操作的人才非常少,很多档案管理工作者对自动化办公设备操作不熟练,这方面的提高迫在眉睫。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工作人员这方面的培训,可以安排档案管理人员到其他先进单位学习交流,增加工作经验,提高技能水平,掌握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

2加大对电子文件软件、硬件设施管理与完善

水利电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必须加强硬件、软件建设,并做好信息收集等方面的工作。其一,在硬件方面加大投入,从最重要的部门和环节开始,增添自动化办公设备,实现硬件设备的统一管理,包括电脑、硬盘、扫描仪、打印机、照相摄像设备等,硬件设备是水利电子档案建设的基础,加强硬件设施能促进水利部门档案信息化建设。其二,在软件方面加大投入,重点在于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保障同网段的电脑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使档案管理部门、人员能便捷的进行档案的浏览、查询、整理。我国水资源丰富,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多(南水北调等),在项目计划、实施、结束、整改过程中都会有大量水利方面的信息资料需要保存、进入档案库中,这些信息资料非常重要,数据量也十分庞大,进行相关电子文档建设、保存,方便以后浏览查询使用。

3必须确保档案管理部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严肃、严谨的进行,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完整1研究背景和意义社会和经济不断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变化万千,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存在着不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主要表现在高校档案管理效率低下、制度不够完善、体系不够健全等。如今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高校档案管理首先需要创新和改革传统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能够让提升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也能够迎合时展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主要是提升高校档案管理业务的管理制度,并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划分,并要求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并透明化水利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社会监管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对工作中加强电子档案传阅、查询过程中的监管,把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电子档案管理严谨、严肃执行。

4加强安全方面的法律保障

在实践工作中,电子档案要保障其安全保管和应有的法律效力。第一是要将相关的法律条文制定完备,尤其是要与时俱进,紧跟电子档案发展趋势和现实状况及时补充所需法律;第二就是要严格执法,强有力地打击电子档案为主体的犯罪行为,对出现问题的部门责任人实施强力处罚。

5确保真实性与原始性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原始性是后期管理的基础

所以说电子档案的两种验证手续,其中之一就是经由身份验证,先由用户根据自己的信息进行加密,输入个人信息,并且使用电子档案的调阅口令来限定其他人对用户信息的访问权。要保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完整性时,要严防相关人员弄虚作假和,归档时要有负责人签字和在载体背面盖章等。

三结语

第2篇

一、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区别

1、电子文件档案的归档时间与传统档案不同。电子文件档案可以在文件办理结案后随时归档,或在某一时间周期定时统一归档,由文件形成部门通过网络传送给档案部门,并用电子数码签名封签认证,由档案工作人员接收登记,按事由原则给出档案分类号,设定访问限制级别,以便将来用户查找利用。这样随时归档,一方面可以避免文件漏归,保证归档率和完整率,另一方面也符合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快速便捷,还可以避免档案的流失和病毒的破坏。

2、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电子文件由于采用电子编码技术,可以编辑修改而不留痕迹,载体无法固定,某些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这些都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因此,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以确保档案部门收到的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地位。

3、电子文件在保管方式上和传统档案有差异。电子文件载体易老化变质及信息多媒体、新存贮介质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影响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档案部门可以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以作备份,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档案部门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对文件进行格式转换,以通用、统一的格式存储接收到的电子文件档案,以便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后,仍能读取以前存储的档案,保证信息资源方便利用。

4、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等管理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因为电子文件的特殊性,可以达到文件一级的管理,所以,档案部门在接收到文件同时,可以马上给每份文件编制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给出相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根据上下行文之间的关系,再给出相关文件号,在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引、著录。技术条件允许时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方便检索查询信息。用户只须给出文件分类号或主题词,即可以找出相应的文件和相关的上下级行文及附件,从而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方式和传统档案不同。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利用者才能注册、登记成为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档案馆的会员,会员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电子文件中心进行确认身份并确定查阅权限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查询有关的电子档案信息,并要进行借阅登记和缴纳查询费用。

二、法院电子文件在归档方面的现状与分析

从目前来看,电子文件在归档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的问题:

1、原稿被忽视,随意遭删改.在电子计算机上起草、制作文件,这是办公室的常事。然而,一旦文件定稿打印在纸上后,作为草稿性的电子文件经常被忽视。这些电子文件绝大多数未被保留,它不是被清除就是被新文件覆盖。许多单位对电子文件没有采取很好的保护措施,甚至随意对其进行增、删、改等操作,使具有原始性的电子稿件面目全非,失去了归档保存的意义。

2、归档程序不明确,存贮载体不安全.电子文件的归档就是依据归档的范围,通过计算机对处理完毕的有价值的文件进行收集、筛选、分类并使之转化成为电子形态的数字化档案的一项工作。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单位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程序不明确,存贮载体也存在安全问题。如有许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档案工作的特殊性和技术性,把应归档文件只是简单地保存在计算机硬盘存储器上,这样,一旦信息系统出现问题,电子文件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全部丢失。有些单位以软磁盘作为电子文件存贮的介质,由于软磁盘极易遭到损坏,其保存的期限及可靠程度也存在较大问题,因此极不安全。

3、归档不鉴定,真伪不辨别.电子文件的鉴定,是对其价值的断定和对其真假进行鉴定的一项工作。对于电子文件收集归档阶段的鉴定工作来说,就是解决文件的去留问题。然而,现在有些单位对归档电子文件的真假与价值,既不做辨别,又不做鉴定,只是将计算机上所有的文件都存到光盘上,就算归档了。这样归档,一方面是达不到存真去伪、存精去杂的目的,另一方面是使大量珍贵的文件湮没在价值不大或不精炼的档案材料之中,给归档的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

4、人员素质低,专业人才缺.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不但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档案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从目前情况看,从事档案工作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素质偏低,许多档案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具备档案管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有些单位档案部门虽然引进了现代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但因专业人才缺乏而未能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思想认识问题。传统的档案工作是以纸质文件材料为主要工作对象,自从计算机应用于档案管理后,电子文件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正在逐步地取代以往的纸质文件。电子文件是一种新生事物,作为一名档案工作人员理应去认识它、接受它。然而,有一些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足,这些人观念陈旧、意识淡薄,认为档案还是纸质的妥当,对电子文件的优点视而不见,不接受新生事物,不参加学习培训,不懂得计算机操作,总是按老的一套来对待工作,这就给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带来了影响,这是原因之一。

2、管理工作滞后问题。目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很快,五花八门,日新月异。然而,国家对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还没有具体法律法规,许多单位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管理只停留在以前对纸质文件管理的水平上,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电子文件归档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规章制度。有的单位虽然有规章制度,但其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却没有考虑到计算机的特点,因此,操作起来不顺畅、不方便。管理工作严重滞后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发展,这是影响电子文件归档的原因之

三、提高单位电子文件管理水平的对策

把电子文件及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管理好、开发好和利用好,并得到长期保存,使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在电子时代得以继续,是所有档案工作者应尽的职责。如何提高单位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电子文件的收集、积累基础工作入手

在纸质档案管理中,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诸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档案收集工作如何,对后续各环节的影响很大。因为,如果应该收集归档的文件而没有收集归档,不仅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而且不利于今后的开发利用。“对于电子档案来说,电子文件的收集也是诸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做好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电子文件的特性决定了电子文件的收集不同于纸质档案,其收集、积累的范围、方法和要求也不同于纸质档案。如对草稿文件,由于不具备正式文件的功能,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不保留。但是,如果对正式的纸质文件有进行全文信息自动检索要求时,或者从保留文件重要修改过程的信息考虑,则应对其进行收集和积累。对起辅助作用或正式作用的文件,则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并与其相应的纸质文件之间建立标识关系,尤其是对无纸化系统生成的电子文件,应当有更严格的措施。必要时,应在收集积累过程中制作成纸质拷贝件或者制成微缩品,以免系统发生意外情况时电子文件信息丢失。”

2、严格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电子文件归档,是将应当归档的电子文件,经过整理确定档案属性后,从电子计算机的存储器或其网络存储器上,拷贝或刻录到可脱机的存储载体上,以便长期保存的工作过程。不同环境条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其归档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是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按要求转数据库或记录有归档的标识即可完成归档任务。但以存储载体传递的电子文件归档,就必须做一些辅助和认证工作,要与相关的纸质文件结合归档。就目前而言,电子文件归档应符合下列要求,首先从归档时间上看,文书档案一般应以一个年度为限,将电子文件的最终版本刻录到光盘等存储载体上,以利于今后的反复查阅和利用。对网络环境下生成的大量的业务电子文件,宜采用备份的方法,在网上进行,但不宜将备份文件和原电子文件存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其次,从归档电子文件的数量看,为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便于保管和利用,一般以保存两套同版本的电子文件为宜,一套由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保管,另一套由相关业务部门异地保管。归档电子文件的格式,应为通用标准,如文档文件宜采用TXT格式或DOC格式,数据文件宜采用DBF文件,图像文件宜采用JPG格式等,在对电子文件进行归档的同时,应注意对电子文件的运行环境、使用的操作平台、设备要求等进行说明,必要时运行电子文件的原程序应一并归档保管。

3、健全电子文件管理的检查审核制度

2001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电子公文传输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指出:“电子公文与相同内容的纸质公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电子公文管理工作要得到强化,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核查制度,定期对文书、档案部门进行管理检查,重点检查归档文件是否完整,公文档案形成的过程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归档、立卷和网上传输的要求等等。

4、规范公文制作和控制程序

对形成的新的公文档案要指定一个终端(专人或部门),各方面的公文档案经终端审核后统一在网络上发送,确保各种来源的档案实现统一的格式和结构,便于规范处理和控制。档案数据的传输交流和使用要本着“规范、先进、实用”的原则,尽量采用通用的文件格式。严格各环节的管理权限,对文件处理过程中的各类修改信息应予以保留,不可任意进行删除处理。

5、加强电子文件软、硬件设施管理

要积极开辟电子档案存储的新途径,为档案管理部门配备必要的计算机刻录设备,对应归档的电子文件、数据资料采用通用格式的光盘存储。要及时修补管理软件的安全漏洞,对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实现全天候自动升级,搞好档案上传、下载的安全等级和访问权限。在硬件管理上,要进一步完善电子文件和计算机设备的保管设施和环境,温度保持在17-2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35-40%之间,同时强化防磁设施的完善和维护,有条件的应及时升级服务器主机和数据库的硬件设施,确保档案电子信息数据在保存和传输过程中安全、稳定。

6、重视和加快电子文件管理人员的培养

电子档案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事电子文件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档案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方面的技术技能。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人员是当务之急。就目前各机关单位来说,一是要重视吸纳专业型的人才充实到干部队伍中来,如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或数字通信技术、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对此类人才可以经过短期专业培训就基本能够达到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二是加大教育投入,抽调一批学历达到一定水平且热爱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对他们系统的进行档案管理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知识、数字通信技术进行强化培训,使他们迅速掌握电子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技能,解决电子档案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

参考文献:

第3篇

1.制定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电子档案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处理、归档、利用、保管、更新等,都存在信息的丢失或更改的隐患,为提高电子档案管理质量,促进电子文件管理的科学性,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对单位、档案员进行约束,还要制定相关网络系统保密验收的规范、计算机和软件兼容性要求、密级电子文件的特殊管理规定等,更好地保障电子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实度。

2.统一电子档案管理

软件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接收数据格式,将档案整理软件进行推广和统一。首先由地方的档案管理部门规定统一的电子文件模板,对电子文件和信息类型、格式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发放到各单位进行参照。定期开展电子档案培训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和技术的继续性教育,帮助他们进行软件更新,格式统一,使其熟练操作和管理。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定期对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档案管理人员发现工作的不足,找出解决措施,促进统一数据格式的电子档案体系形成。

3.提高电子档案的保存质量

电子文件的生命包括“物理生命”和“信息生命”。电子档案的存贮内容具有不稳定性,存储介质易受磁场、温度、湿度、细菌等因素影响,对电子文件“物理生命”的保护一是防磁,二是控制调节环境的温湿度,三是防止机械损伤,四是注意环境卫生。电子文件本身还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的破坏,必须建造专用库房、档案柜存放电子档案,配备专业电子档案机房和较高的安全性的电脑设备,及时更新电子档案的文件结构,加强电子档案的保管,确保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性应用。对电子文件“信息生命”的保护主要有防电脑病毒,控制网络中电子文件系统的安全,备份处理,异处保存,及时更新档案支持软件,并在不改变电子档案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的前提下,更新电子档案的文件结构,以适用新的“生存环境”。

4.加强我国电子档案的安全

(1)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备份技术是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安全患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安全性措施。面对网络系统的安全隐患,应完善数据备份和恢复系统,使计算机或者网络发生安全性事故时,关键、重要的信息数据能有效恢复。(2)要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通过验证用户信息、输入调阅口令和限制访问、权限,安装先进的防毒杀毒软件、建立防火墙来防止病毒和黑客对电子档案的恶意破坏和篡改。(3)对重要文件采用。“双重“归档法。由于文件生效的主要标志是签署和印章,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对一些具有凭证作用和法律效力的文件必须以纸介质形式保存。鉴于电子文件载体和信息技术的不稳定性及易修改性,也有必要将重要的电子文件制成硬拷贝存档,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5.提高我国档案工作人员素质信息化进程

推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为档案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课题。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增强现代档案管理专业修养,熟练操作多媒体文件,掌握电子文件归档方法。能有效识别网络电子文件操作者,对其进行权限控制。单位应引进高端档案管理人才,让他们兼具档案管理业务和计算机技术。

二、总结

第4篇

由上述可知,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效率、信息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都达到了以往不能想象的工作效率。所以,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的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引入并且建立崭新的网络电子档案信息系统,加强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时十分有必要的。笔者在此对如何加强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档案管理领域更好的发展而献计献策。

1.1完善档案信息库建设

档案信息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应该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库,保障档案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充分使用。档案信息库作为信息资源的载体应该进一步完善,针对当前档案信息使用不当的问题应该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类,确保档案信息的有效提取。档案信息库的建设中还应该包括合理的维护工作,档案信息库中的信息由于使用频繁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加强档案信息库的维护工作十分必要。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和完善档案信息库的维护工作,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和检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档案信息库的建设应该始终将如何实现档案信息的有效服务作为出发点,将如何实现档案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列入信息库建设的考虑因素,保障信息库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档案信息的有效利用。

1.2要明确案卷概念和明确组卷规则

过去,案卷有文件“组合体”和“保管单位”的双重属性,但在多媒体时代是行不通的。一张光盘可以存贮数百乃至上千个电子案卷,一个案卷的多媒体文件则可能存在于不同的保管单位之中。因此,要肯定电子案卷特殊的存在形式。案卷是全宗内档案分类的产物,但过去组卷要兼顾文件的联系和案卷的厚度;因此,应该建立更加科学、严谨、详尽的全宗档案分类方案,直接作为组卷的基础和依据。目前,职能管理在机关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应该反映这种情况。同时,文书立卷也是机关工作的组成部分,应该与之融为一体。

1.3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立卷

无沦是电子文件归档,还是完成纸质文件的立卷工作,都需要一个好的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一方面,电子案卷的建立是人工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要利用计算机替代手工操作,提高立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利用文书登记的目录组卷并进行电子文件的自动归档,提供可选择的全宗名称、年度、机构、职能和保管期限表等著录项数据,复制生成可修改的案卷题名,进行案卷和卷内文件以及特殊载体档案的排序并生成档号,进行各种立卷统计,打印各种目录、封皮、统计表和交接文据等。可见档案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水平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提高。

1.4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能够更好地为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一方面需要加强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培训中需要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档案工作效率。

2.结语

第5篇

(一)各大高校各自为政。我国高校电子档案目前没有统筹管理,电子档案由各个学校自发、分散管理,正所谓,谁有钱谁建,谁有技术谁能建。对于那些直属于教育部的高校,其电子档案起步较早,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如南京大学档案馆研发的南大之星软件就有口皆碑,其开发软件的能力也堪称全国高校之最。而对于那些非直属院校,其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利用能力就相对薄弱些。

(二)管理标准和规范欠缺。由于目前各个高校所使用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不同,而不同的软件所设计的功能模块或分类方式也就不同,这样,势必会导致将来网络化对接时存在困难。

(三)安全上存在不足。电子档案的安全主要是指档案信息的存储安全和利用安全。在网络环境下,电子档案的安全受到威胁,其内容可能被远程下载、修改甚至是恶意删除等,而且其安全防范措施也无法抵御众多黑客高手的攻击。

(四)缺少必要的签名及确认信息。由于高校电子档案的建立者、管理者与使用者是相互独立的不同个体,所以在制定、借阅和归还过程中都需要相关的签名及认证信息,这样既可以确保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也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内找出责任人。

(五)缺少风险评估体系。我国部分高校即使有安全保障体系,也没有明确档案信息的安全目标。即明确告知电子信息是否到达安全标准,是否存在漏洞,可能危害程度以及采取的措施等等。

二、加强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建立全国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心,打破各大高校各自为政的现状。以国家教育部为龙头,打破地域界限,将反映同一职能活动的电子档案从不同的高校档案馆集中起来,形成全国高校电子档案集中管理和服务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所有用户都可以在线查阅或直接下载开放档案;服务用户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线问答等服务方式对所需内容进行生动、快捷地咨询。

(二)出台标准化软件模块,统一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出台标准化软件模块,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成立专门负责建立档案著录标准的课题组,使我国的档案著录规则系统化;二是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发展的理论研究,只有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才能有更完整的电子档案著录标准。

(三)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电子档案软、硬件设施建设。在软件管理上,各大高校要采用通用格式的光盘对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存储,并积极探索电子档案存储的新途径。在硬件管理上,各大高校要增加经费投入,将电子档案建设的经费列入年度财务预算中;配置高性能的电子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多角高倍数码相机等现代化的档案管理设施,以进一步完善电子档案的硬件设施建设。

(四)强化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和保护,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一是建立档案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二是采用档案内部局域网与外网连接,以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三是对单位档案资源的访问,采用身份验证技术。身份验证技术又称身份识别技术,是指用户通过使用通行证、指纹、影像、声音等生理特征来验证自己身份的过程;四是采用双密钥传输重要文件。这主要是指在与单位以外的网络进行数据传送时,发方和收方使用成对的密钥,这样就能有效地保护好重要文件和数据,避免被黑客等截获;五是采用访问控制层技术。这主要是指在单位的内网和外网之间,设置访问控制层,这样既可以防止外部对单位局域网的非法访问,也可以防止单位局域网对外网的不安全操作。访问控制层技术包括防火墙、网络地址转换、服务器、入侵检测等,其中,防火墙是通过数据流的监控、过滤等功能来来实现控制作用的,网络地址转换是通过隐藏、伪装内网的IP地址而实现控制功能的,服务器是通过自身起中介作用而保护内网安全的,入侵检测技术有进攻识别等功能。

第6篇

1管理制度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在制度建设上更倾向于医疗管理方面,而对档案管理缺乏一定的投入,使其缺少相关的管理制度与规范。在我国医院的现代化进程中,这一问题仍有待解决。医院档案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责任不分明,影响了其工作的进度,容易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引发相关问题。

2人员素质的问题

目前我国医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通常是由临床或者护理岗转岗的老员工担任。其对于医疗管理流程、档案管理知识、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较低。

3硬件设施的问题

目前我国应用于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无法满足电子信息化档案管理的要求。医院普遍缺乏对先进电子档案管理设施的重视。硬件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缓慢。

二完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对于管理制度缺失的问题,医院应建立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合理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只有实行科学规范的制度化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医院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医院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工作情况,建立一套严格的档案查阅制度,并逐步建立相关的档案采集、档案传送、档案保存、档案归档、档案鉴定、档案清理等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制度必须明确各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明确,并针对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处理规定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保证该类问题发生后,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制度在制定之后,医院应切实执行,并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严格遵守。医院应制定对应的奖惩机制,通过激励的方式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以推动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

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加强

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包含: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安全知识、医学管理知识等。医院应定期的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管理水平与专业技能。在培训过程中,应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障碍与难题进行分享,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医疗活动的规律,医院的工作流程,学习各类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知识,包括数字化医疗信息、数字化设备、网络安全等技术的应用。同时还应学习档案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本院的相关规定。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库,不断学习先进的档案管理相关知识。为了对电子档案管理人员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应为其提供各类晋升机会,使其更加投入到工作中,以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3加大软件与硬件设施的投入

电子档案的安全关系着医院的医疗安全与医疗信息的安全。医院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推动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医院应重视软件与硬件设施的作用,应配置性能优越的计算机、刻录仪、软件等,并采用科学的方式存储档案信息,同时应配置高性能的网络安全软件,包括防火墙软件、数据加密软件等,以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正常使用与安全。先进的软件与硬件设施是医院实现档案管理电子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完善的软件与硬件设施能够提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医院应建立一套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的应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医院电子档案的管理效率。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软件,并随时关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保持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只有不断提高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才能有效的推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4建立信息化的管理

网络医院档案的信息量较大,类别也较多,应采用高科技手段,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网络,为无纸化数据库奠定良好的基础。医院应建立科室、档案室、医院的三级管理网络,通过网络的创建明确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的各条线,更有利于电子档案的统一操作、统一保管。通过管理网络的实时监督模式,使各科室明确各自的责任,更有利于电子信息档案的安全管理。通过管理网络实现了医院多元化信息资讯的共享。医院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可实行档案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分离管理。由信息科与综合档案科组织管理工作。信息科主要负责医院病例的统计管理、医疗图书的管理、计算机的管理,而综合档案科则主要负责对各门类、载体档案的统一管理,同时监督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通过这两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实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协同性。

三结语

第7篇

(一)管理意识薄弱目前,医院在电子档案管理上普遍存在着管理不到位,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医院各管理部门之间没能形成一个整体的电子档案管理体系,管理比较混乱。一般来说,医院只把各种红头文件和具体的实体载体文件作为档案加以保存,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中产生的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文件,保管就相对较差。随着医院加强了对各种管理软件的使用,医院内会形成大量的病例、财务数据、医疗设备等资料,如果不能对这些资料加以妥善保存,医院将面临医疗档案不全的局面。

(二)档案损坏严重在大部分医院的电子档案管理中,各个科室内产生的档案资料一般都是由自己负责保管,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电子档案管理,尤其是因为电子档案必须在电脑中加以保存,而各个科室在电脑的网络安全管理、资料管理、病毒预防等方面难免不出现疏漏,在加上管理人员对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得不到位,所以往往造成了档案的缺失和损坏,问题十分严重。

(三)资金投入较少医院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有长期投入。但是通常情况下,医院为了加强医疗服务质量而大量购入医疗仪器和医疗设备,却忽视了对电子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很少去改善和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软硬件环境,比如在更换电脑、刻录机、大容量存储硬盘、专业档案软件配置、防磁柜等方面,投入就明显不足。(四)管理制度不全虽然一部分医院建立了统一规范的档案管理体系,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效果就很不理想。一是因为不少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薄弱,随意将档案材料存在电脑中,不去及时归档,导致了大量档案材料的缺失;二是因为医院经常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但对于组织档案管理方面的学习就很少,宣传力度也不够;三是医院对于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不能明确,因此在医院内出现了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跟不上电子档案管理的需求。

二、医院可采取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医院要在各档案室、各科室之间建立起完善的档案管理网络系统,同时明确电子档案管理的权限以及责任,确保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和档案保管实施细则,这样就能使各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从而让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安全可靠、系统规范。同时,还可以利用健全的网络系统,让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实现电子资源共享,对医院内的大量病例、财务数据、医疗设备等资料实现统一的管理,并且通过对医院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监督检查,保证医院电子档案的管理更加到位。

(二)制定科学的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电子文件管理方法。一要让电子档案的分类、排列、保存的方式更加规范,让电子档案得到科学有序的管理;二要制定并完善档案资料的价值评估标准、档案资料的保密措施以及相关的责任制度等;三是要完善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行使好档案的监督指导职责,要从电子文件的源头上进行管理,把电子文件进行鉴定,然后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进行归档保存;四要在档案资料的保存中,使用信息集成系统,并要熟悉该系统的运行方法,要学会使用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来接受文件信息,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和维护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时效性。

(三)加大资金投入医院要加大对电子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不断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医院资金的投入,首先要对陈旧的电脑进行更新换代,并购置性能优越的刻录机、防磁柜和大容量存储硬盘等;其次,医院要配置性能较强的网络安全软件,比如防火墙和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等;最后,要保证档案室内的安全,配置灭火器、空调等设施,确保整个电子档案的安全有效运行。另外,医院也要引进高效的电脑管理系统,使医院的各项业务资料、各种行政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更加便捷。

(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了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医院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基本都是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上的纰漏而造成,而这些纰漏又是因为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技能和职业素质不高所造成,所以,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大有必要。因此,医院要定期组织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在培训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还可以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出解决办法,让医院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结论

第8篇

本文系统所涉及关键技术主要包括:.NET、XML、及WebServices等技术。

技术

以“软件”作为核心概念,提供了一个综合性商业平台,有效实现了对互联网各项服务的订阅。该技术特点如下:1)跨平台。能够同时支持开放式互联网标准及有关协议;2)互操作性良好。支持20种以上的语言环境,几乎所有语言均能采用.Net环境;3)可操作性强。.Net语言首先利用所选语言环境加以编译,利用JustInTime即时编译器将其转换为可识别代码,实现了不同平台下的可操作性;4).Net技术通过运行过程中加强资源对象的管理,确保了其安全性;5).Net环境对常用服务,如HTTP、SOAP等均提供了支持,通过Internet标准及相关协议的支持,可以及时获取远程服务器有关信息,实现了应用界面的远程交互性。本文系统设计采用的是.NET应用体系架构,所采用的开发工具为。主要负责在.NETFramework平台中进行数据存储,以便通过该平台进行分布式数据共享应用程序的构建。利用新型数据访问技术,将数据访问同数据查看、操纵等相互分离。

2XML技术

XML同HTML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XML更关注内容结构表示及组织,不仅仅局限于对布局的描述,也关注数据传输流程及其处理。XML属于语言范畴,同SGML属于子集和父集之间的关系,且其能利用自身可扩展、可移植等特点,在不同领域中得到应用,满足用户的不同应用需求,并实现有效的互动,具有安全、稳定、实用性、互动性强等诸多优点。当前,XML技术的应用领域极广,主要包括:1)属于标准化的数据格式;2)以结构、内容、数据源分离等为依据,相同的XML可采用不同方法;3)XML无需依赖某些应用,因而适用于多种应用平台间异构数据的整合、交换;4)XML网络服务可通过分布式计算,实现由局域网到互联网之间的有效延伸,为多种资源、应用、数据库及网站之间搭建了无缝连接的桥梁。

技术

负责.NETFramework平台的数据存储,以便在该平台中构建分布式数据共享程序。对于的Web应用程序而言,其中各组件间并无相互连接的情况。浏览器通过服务器发出相应的请求页面,经处理后发送到该页面,服务器不再同浏览器连接,直至下次请求发生。若组件间需进行数据共享,必须将二者连接,或需要在组件间设计能够传递数据的方式。由此采用了开展数据访问,是通过有节制使用连接的结构作为中心加以设计的,应用程序同数据库相连的时间只够对数据进行获取或更新。由于数据库并未为多数空闲连接所占用,因此,能够为更多的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由此可见,该技术与XML的结合,使得其在环境中的数据操作更高效、更便捷。

4WebServices技术

该技术为异构网络程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布式计算方法,可运行于经因特网连接下的应用集成。该技术标准规范拥有独立性的编程语言及软硬件平台,服务商为透明状态。WebService是建立在标准技术基础上的,其可被视为一个部署部件,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时需要建立在XML基础上,并在互联网、SOAP协议下进行远程调用。利用XML技术,该技术能够提供WSDL语言,经包装服务、集成的描述,找到能够在互联网提供服务的相关企业或机构所出具的信息,利用HTTP,结合SOAP协议,对WebService进行访问。

二系统结构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1基于.NET的体系架构

本文系统采用的是基于.NET平台的开发环境,主要包括三层:1)表现层。该层用以在用户浏览器中对用户界面进行显示。该层需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对业务层所发送信息进行显示,同时,负责获取用户所输入的数据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校验,将其发送给业务层;2)业务层,包括外观层与逻辑层,属于整个体系架构的分层中介,也是最关键一层。该层负责为表现层提供其所需的业务功能,也负责提供调用该函数数据访问层所提供的访问功能;3)数据访问层。该层位于系统底部,用以实现同数据库之间的互动,即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删除等功能,以便为业务层提供相应的服务。

2功能模块的设计

系统包括四大功能模块:1)用户登陆模块。用户通过该模块登陆系统,并进行维护或管理操作,需要对访问权限进行设定,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2)档案管理模块。该模块负责进行档案的搜索,目录的添加、修改与删除,同时,为便于日后查看,会将所有变更操作记录在日志之中,以便对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管理;3)数据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数据的备份与维护;4)系统管理模块。主要为系统管理员提供操作权限,如密码、日志、用户、参数的管理,档案信息的鉴定与销毁,用户的退出、注销或切换。

3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1)登录功能的实现。系统登录模块属于系统的入口,只有具有权限的用户方可进入系统中,即用户名、密码均正确方可使用该系统。用户在登陆过程中,借助于DataSet、SqlConnection、SqlCommand等控件,同数据库进行连接,连接之后发送相应的SQL语句,对用户信息进行获取,再对比所返回的DataSet数据、权限信息等,确保用户能够成功登陆权限页面,对于无权限用户,则登陆错误。2)增加档案信息。在系统界面中,对添加档案信息列表进行点击,即可成功进入界面,可上传所需添加的档案图片、扫描件等材料,上传后应对档案管理截面浏览选项进行点击,并对所上传资料进行查阅。3)编辑档案信息。进入档案信息编辑界面,加载信息模板,通过指向XML架构的Schema,判断模组控件是否对应,若对应,则可对文字、关键词、智能标签、任务窗口进行编辑,若不对应,则直接退出。4)档案信息的查询。档案信息查询的实现主要是利用包括所有Document类型的对象,显示于控制台上,采用类、特征对表、列进行替代,采用类名对表进行代替,利用特征对列进行代替,在关联对象间展开查询。5)打印功能的实现。系统是否能够打印也十分重要,由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所需打印的信息颇多。因此,本文系统编写了打印接口,利用一个打印基类实现该接口,为各个打印编写相应的工具类,对这些基类进行继承,由于各个打印难以完全保持一致,有些打印需进行特别处理,因此,可利用重写该基类,实现对于特殊效果的打印。这样有助于对打印工具类进行集中性管理,以便后续打印表单较多时,对系统进行扩展,无需修改系统框架即可实现。

三结论

第9篇

(一)建立“双套制”模式

确保重要信息完整。所谓“双套制”,指的就是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时提交保存归档。“双套制”管理模式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档案人员要紧跟时代步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电脑及现代通讯技术,否则就无法介入文档的形成和保管。另外,“双套制”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哪些档案应该实行“双套制”,哪些不应该实行“双套制”。只有根据各个档案的内容特点采取相适宜的管理方法,有选择性地实行“双套制”管理,才不会造成人、财、物力的浪费,并且实现对重要信息的完整保存。

(二)规范电子档案利用方式

避免不可挽回损失。一是采用的利用方式应视利用者的情况而定,不能无原则地向所有利用者提供全部利用方式。二是依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层次进行有效地管理。一般情况下,对于内容不是完全开放的电子档案,不宜用拷贝的方式提供利用,对于提供拷贝的制作,必须在有效监控下进行。三是在采用通信传输或直接利用等利用方式时,对有密级的信息内容要进行加密处理,并对所使用的密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换。四是系统应对利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并自动进行相关记录,作为对利用工作查证的依据。

(三)加强档案工作人员管理

提高档案保护意识。电子档案由于提供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与所依赖技术的多重化,导致了利用工作的复杂化。因此,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管理,从思想上认识到电子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技术上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达到既能使电子档案信息最大限度地被利用,又能使这些资源得到可靠、安全、有效地保护。

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重视电子文件的存放环境

电子文件的载体基本上是光盘和磁介质。由于介质的特殊性,电子文件的存放环境也十分关键。在光盘上存放,要避光、防潮、防有害气体,存放时一定要采用书立式以防光盘的变形,影响数据的读取。磁介质包括软磁盘和硬磁盘。软磁盘稳定性差,而硬磁盘稳定性还可以,但是要防磁,远离磁场的干扰。为了保证介质存放的万无一失,必须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进并存,以备有据可查。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不断引进现代化办公设备,争取采用自动化监控、库房温湿度的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使电子文件档案管理的环境更加有利于档案的存放。

(二)电子文件归档要及时

第10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电子档案优越性开发和利用规范措施

0引言

电子档案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由计算机系统处理和存储的机读材料和其他载体形式的记录,电子档案的形成、存储和管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所用技术方法不同,档案工作者必须要对此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做好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

1电子档案的优越性

1.1直接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时效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现代网络系统不但为归档提供了快捷的管理手段,而且提供了信息利用的快速途径,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困难,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归档质量和检索速度,而且将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从手工直接建档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微机处理后,就可把按“卷”立卷归档,改为按“件”整理归档。由于实现随机管档,就可将过去的集中立卷,改为平时随时整理立卷。这样,集中的工作量,就变为分散的工作量,提高了立卷管理水平,从而达到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归档的目的,便于检索利用。

1.2微机管理有利于遗漏文件的补漏增缺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遇到文件收集不齐或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改为微机网络管理,文档用微机按“件”整理归档。可随时补漏增缺,使文档不形成存积,这时,只需按一下键盘,修改一下档案目录就万事大吉了。微机管理省时省力,可以给工作人员以充分的时间去提高业务水平。

1.3微机管理更有利于文档的保密过去查阅档案时是整卷提供利用。利用者只是利用卷中的一份文件,却能够看到整卷档案内容。这是不符合文档管理的保密要求的。微机管理将其改为单份文件提供利用,利用者就无法接触其他无关的文件,从而达到了文件保密的要求。

1.4微机管理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而要提供可利用的档案,就必须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文档卷宗。但是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人为的纸张立卷,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其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尺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准,从而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同时,归档工作还占用了档案人员的绝大部分时间,致使档案管理人员的编研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的境地,这又制约了管理人员的水平提高。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的档案利用,也是被动式的。文书档案管理进行微机管理,档案人员就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来,从而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的效率,使文书档案的管理、在提供利用服务时,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时效价值。

2电子档案的整理、开发和利用

2.1电子档案的整理。在电子文件转化为电子档案后,由于计算机可以按需求随时将电子档案的单份文件从任何角度进行分类、组合,可以任意组成各种案卷。因此,“案卷”这一基本单位将从电子档案的整理工作中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文件”这个基本保管单位。电子档案整理的主要任务也从对案卷的整理而转为对光盘磁介质的整理;即对接收来的脱机保存的光盘数据进行编目、排架,或者是定期将电子文件保存系统中的电子档案制作光盘备份,同时对光盘进行编目、排架等。:

2.2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管理。电子档案的独特性决定了电子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比传统档案更加快捷、方便,更具实用性。一是开发平台的选择。系统的目标是将各档案管理单位的数据通过网络连为一体,便于共享数据资源,因此应选用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作为开发平台,同时在档案管理单位所在地建立数据库,本地数据直接上机存取,既节约了经费,又方便了各单位互访数据。二是硬件要求。各档案单位的计算机在处理大量各类档案信息的同时,又要互相进行数据通信,所以硬件必须具备相应的需求条件。三是数据库模式设计。数据库的模式设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设计的目标既要满足当前的应用需要,又要满足可预见未来的应用需要,既具有良好性能,又易于修改和扩充。四是应用程序设计。设计数据输入、查询、事务处理、报表处理等应用程序。五是数据的备份及故障恢复。档案数据是珍贵的数据资源,为避免出现系统对数据资源的破坏,应用系统必须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便于数据信息被破坏后的恢复。六是数据库的安全性保护。电子档案利用必须在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所谓安全性保护就是防止非法使用数据库。在一个系统中,安全性保护非常重要,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档案数据库。这就需要对用户使用数据库提供鉴别方法,即使用权鉴别,也要由计算机确认合法性。例如:设置口令等,对存取控制权的鉴别,档案本身的保密程度不同,开放程序也不同,应对获准使用系统的人员及其访问数据库的范围加以限制,对不同的人员予以不同使用权限。档案管理者可根据电子档案内容的密级程度,确定提供利用载体的方法,使用者按照使用权限使用载体拷贝,由计算机确认是否合法,并按期回收,同时通过网络传输电子档案,互联网的开通方便了档案部门之间信息的相互交流,同一份材料可以同时为多人利用,也可以直接到档案单位电脑上查询权限范围内提供的相关内容。电子档案的开发利用应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采集、综合统计的功能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统计、找出规律,探求新的方式与途径,加强计算机软硬平台建设,满足用户需求,最大限度开发利用电子档案,与此同时,还要注意确保档案资源安全利用。

3规范电子档案管理的几项措施

3.1加强电子档案归档制度建设各档案管理单位应根据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电子文件形成、积累过程的管理以及归档责任、检查鉴定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做到有章可循。制定电子档案制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注意划清归档过程中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归档时机应适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归档电子文件的责任签署应明确;注意电子文件的动态管理问题。

3.2从电子文件的源头抓电子档案的质量为进一步加强电子信息的管理,对电子信息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工程图纸等文件集中制作。为档案部门增配必要的设备,建立一系列服务手段是加强这一工作的必备条件。

3.2.1档案室设立图纸与文件集中处理系统,对审查完毕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收集,按要求形成纸质文件。

3.2.2设置专门场地对纸质文件进行集中审鉴,以保证纸质文件与相应电子信息的一致性。

3.2.3电子信息由档案部门集中积累,并在项目阶段结束时,在项目组的配合下统一按“电子档案管理办法”集中整理归档。

3.2.4为便于操作和管理,建议进一步规范电子文件形成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因工作需要必须使用特殊软件的,有关人员应按“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软件一并归档。

3.3要严把电子信息归档关,做好电子信息动态管理一是在电子信息归档时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对电子信息进行检查、鉴定、验收,除有关归档责任签署之外,还必须发挥电子档案专家咨询组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是做好电子档案管理中的电子信息管理,使归档的电子信息跟踪科研生产变化,也即做好电子档案的更改补充工作,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电子档案管理停留在管好几张光盘的初级阶段。

4结语

电子档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因此,还要不断研究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以实现安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电子档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雪妍.《浅谈电子档案的管理》[J].兰台世界.2006(15).

[2]张文亮.《关于电子档案管理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9).

第11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档案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对工作不认真,没有认识到有效管理档案对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水平以及理论文化水平都存在着差异,因此要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管理水平,科学有效的进行培训相关的电子管理档案的技术和手段,提高管理队伍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另外还可以聘请专家或专业的培训课程,吸收外部有利资源,促进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电子档案的规范管理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子信息技术为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档案管理提供了更加科学便捷的管理方式,也适应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发展的需要,那么在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管理档案明确档案管理的职责,促进电子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其次,利用电子管理的技术手段适应新的形势,对档案管理按类别进行划分,保存电子版档案,这样不仅方便查找信息,更加节省人工处理的时间,不断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电子信息化建设。

三、改变传统管理观念,提高电子档案的开发和利用率

为了更好的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档案,就要彻底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农村合作医疗的档案管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而不仅是停留在整理和保存的环节上,档案对于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效的电子档案管理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信息的统计、分类、查找、总结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传统的人工收集和整理,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查阅资料上也带来了诸多不便,不利于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改变传统的收集和管理档案的手段和观念,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整理和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大力开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利用的新途径,不断地吸取外部资源和优势,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整合,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管理的改革和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更好的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前进。

四、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与千家万户有着不可割舍的重要关系,尤其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上,想要更好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那么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管理档案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有了制度作保障,那么接下来的档案管理工作就会容易很多。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对其重视起来,对电子档案管理的权责和管理的程序进行规范化,并且对其有明确的规定,从而使整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在充分利用先进电子信息技术手段与完善的制度相结合的基础之上,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五、加大电子档案管理的基础设备投入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电子档案管理的更好更快的发展,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档案虽然采用的是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方式,但是在基础设备上还急需要加大投入,电子信息技术管理档案的方式是需要一定的基础设备的,例如,电脑、打印机等,那么为了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电子档案的管理更加有效,那么我们要健全和完善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效率,为电子档案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更好的促进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六、小结

第12篇

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视最先兴起与国外,这也就在时间上直接领先于我国,信息化程度建设尤其以欧美最为突出,这也就决定了其在电子档案管理领域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欧美国家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其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程度,很大原因在于国家对于信息资源的重视,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电子档案的安全,确保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以美国为例,其制定的有关电子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于政府、组织、个人的电子档案信息,并督促政府对于公众信息的公开,以《信息自由法》保障公民的信息自由和国家的信息安全,以《阳光政府法》(又名《联邦公开会议法》)来确保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此外,针对于个人的电子信息档案安全,政府还出台了《信息安全法》来对“国家安全系统”进行概念界定,授权各管理部门行使国家信息安全管理职责,并严惩非法侵入、盗用合法信息的犯罪行为,切实保障电子档案建设的有效推行。此外,美国还对社会电子档案建设进行规划引导,以拨款推行“电子政务计划”来保护国家信息资源的安全。相比较欧美,我国的电子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尽管已经逐渐步入法制化进程,但对于信息的分类和界定尚不明确,现目前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如《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金融机构信息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等)主要侧重于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保护,而对于大概念下的电子档案建设管理未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保障,对电子档案的凭证依据作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法律效力较弱,立法体系较不完善,并且在缺乏统一的立法指导之下,各级政府以行政立法程序的启动促使了重行政立法、轻权力机关立法的现象产生,直接导致了法律效力的薄弱,无法以明确的法律思想来指导立法工作的展开。

二、理念指导:未能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理念

电子档案建设与管理本身是一项耗资巨大、工程复杂的大工程,要做到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整合管理,以二者的优化结合的管理理念来指导管理工作,从而确保档案信息之间的优化互补,既能确保档案信息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又能确保其存储寿命和无限扩大的存储空间,实现共享、加快传播、方便管理。整合管理有利于提取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两者的精华,实现安全的档案属性转化,推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推动档案建设信息社会化、信息公开程度地不断提高。与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相比较,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电子档案管理理念已经无法适应于快速发展的电子档案建设管理的需求,其无法做到保障电子档案信息内容的真实,无法保障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无法保障电子档案快速传播、方便管理、安全利用,因此结合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我国在管理理念的建设上亟需革新。

1.实施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这是一种提高电子档案建设效率和管理效率的科学管理理念,要求在建设初级阶段便要对电子档案管理进行督促和全程跟踪规划,并鉴定档案的价值,以归档标识来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并方便了后期对于档案的利用,有效地防止了纸质档案在运输和输入过程中的遗失、破损、泄露等事件的发生。

2.加强档案控制在档案建设时就要对电子档案进行分类规范,要明确其归档范围、档案价值、形成时间及方式等具体明细,以确保后期被管理者失误删除和更改等事件发生,从而保障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并且能够方便管理人员的鉴别、保管和检索寻找。

三、运行漏洞:管理模式上的弊端

第13篇

1.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高职院校档案部门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电子档案归档制度,各部门兼职档案对电子档案的归档意识较差,对档案工作积极性不高,总是以应付的态度面对此工作,因此导致电子档案管理不规范、归档不完整。正因为缺乏归档制度和工作要求,导致各院系部处室移交来的电子档案不完整、不规范,造成电子档案归档工作难,并影响到后续的一系列工作的开展。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电子档案归档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使他们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档案工作。

2.电子文件收集难

办公自动化的产生,改变了以往的发文模式,使文件收发更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加大了电子档案收集难度。电子文件产生于学校各院系部处室,分散在各职能部门中,这些部门的兼职档案员对电子档案收集归档意识差,他们对档案工作有散漫的心态,觉得电子档案有就存,没有就不存,不会自觉地去积累和保存平时工作中所产生的电子文件。有些因为计算机配置低的问题,有些因为更换兼职档案员的问题,没有做好交替工作,导致大部分的电子文件丢失,给电子档案收集工作加大了难度。

3.电子档案储存载体保管条件要求

高电子档案储存载体主要是以光盘、磁盘、磁带为主,而磁盘、磁带容易被磨损、脱落、发霉、变形等,且不易恢复,因此,电子档案载体保管条件相对纸质档案要高。如电子档案储存载体保管不当,一旦受损,将直接影响电子档案信息再现和再利用。

4.办公自动化系统尚未和档案管理系统衔接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推行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如我校在2010年5月已开始使用OA系统,但在建立和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档案的归档问题,OA系统没有和档案管理系统相衔接,OA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不能直接导入档案管理系统中,导致电子文件分散、混乱,收集和归档难度加大,归档不及时,甚至部分电子文件丢失。

5.电子档案存在安全隐患

电子文件的产生是直接在计算机上形成,且在网络环境下传送,此方法虽方便快捷,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计算机受病毒感染、遭受黑客攻击等,都会使文件信息受破坏,导致无法读取。电子档案在提供利用时,容易被删除、修改、复制,而不留痕迹。

二、加强高职院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

1.完善电子档案归

档管理制度要做好电子档案归档工作,保证电子档案收集归档完整性,必须建立健全归档制度。高职院校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电子文件收集管理规定》、《兼职档案员职责》及《档案工作人员考核制度》等制度。高职院校在制定制度时,要将兼职档案员的档案工作作为年度考核的标准之一,档案工作表现好的,好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此提高他们对档案工作的积极性,做好学校档案归档工作。

2.加强电子文件收集与归档管理

(1)电子文件的收集。高职院校档案部门要对各职能部门产生的电子文件进行跟踪,并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引导他们将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图片和声像资料按规定完整地保存起来,并按时通过网络传送或拷贝到载体中向档案部门移交,及时归档。

(2)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电子文件归档是指经过系统地签定、整理,将有参考价值的电子文档、图片、声像等材料,从计算机的存储器或网络上拷贝到可脱机的存储载体上,以便长期保存的归档过程。一是要做好电子文件的鉴定。档案工作者在收集电子文件时,要鉴别电子文件的真假,其格式、排版要符合归档要求,通过网络发送或U盘拷贝方式接收的电子文件要进行杀毒处理。二是要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包含两点,一是要记录单位、机构活动的真实全貌;二是电子文件的内容信息和元数据(背景、结构)信息,与纸质文件一样,电子文件生成过程应当记录起草者、修改者、审核者、签发者等信息。无纸化办公实行后,纸质文件一般不走发文流程,以上信息也不会体现在电子正文中,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要将有领导签字页和盖章页扫描成JPG或PDF格式,与正文合并成一个完整的PDF文档存档,并将纸质文件一并保存,以实现档案归档的双轨制。三是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要保持相互关联性。档案人员要参照纸质档案的归档方法,按《高等学校档案分类法》对电子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即按年度—类别—保管期限进行分类。首先要按年度分开,即不同年度的文件分开归档,其次按不同类别分开,再区分其保管期限,最后按时间顺序排序编号,并打印电子档案目录,最后将文件内容和目录一并拷贝到可脱机的存储载体上保存。档案人员在编制电子档案目录时,要注明相同纸质档案的归档号,同时也要在纸质档案备考表中注明电子档案的编号和存放位置,以方便日后参照利用。

3.保证电子档案及载体的安全性

一是要配备电子防磁储存柜。电子档案的储存载体是磁般、光盘、硬盘等,这些载体保存条件相对要求高,要保证它的安全性,必须做好防尘、防霉、防潮、防高温、防挤压等措施。为避免挤压和擦花,光盘还要以书竖立摆放,所以必须要配备专业的电子档案储存柜。二是要做好备份和转载工作。档案室要配备刻录机和照相机及光盘等设施,档案人员要随时对所归档文件做好备份工作。储存在载体中的数字信息要定期载体和拷贝,要进行抽样检查和读取,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恢复。

4.注重对档案员专业技术的培养

第14篇

1.档案既采用集中管理,又配合采用分散管理。在我国市场经济实行之后的这些年,我国企业在档案管理模式上也摒弃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管理模式,而是采用了部门自主管理的模式,各部门自主管理部门内部的档案,但是由企业的一级管理层进行统一的存档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有利于各部门对具体事务的把握,并且权责清晰。

2.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一体化统筹管理档案。当今是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化的办公技术已经普及到各行各业,而档案管理工作也在朝着更加信息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当前许多现代化的企业都在档案管理中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一般都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由此可以,纸质档案被更为现代的电子档案代替已是时展的必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档案的高效统筹管理,使得档案可以发挥最大的效能,促进企业档案资源的交流和互动。

3.企业档案资料越来越要求记录的标准化。所谓档案要标准化,是指档案所使用的名词术语、著录、代码代号、标引语言乃至于档案的整理、统计、鉴定、格式等方面的标准化。档案标准化的要求,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对档案的长期性保存具有很大的作用。当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开始注重档案的标准化管理。虽然现在大多企业都已开始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并努力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和标准的方向发展。但是,当今时展的速度实在太快,档案管理发展的步伐还是要滞后时代经济的发展很多。并且,企业对档案管理的认识性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视基层档案管理,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才也是众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另外,我们所说的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不仅仅局限于设备和管理技术手段的规范化,还有档案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和高素质。时代在发展,企业在进步,企业的工作人员也必须与时俱进,具备适应时代和企业发展的能力水平、个人素养。所以,企业要为此付出的努力还应是持续的。不能只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只有真正将行动落到实处,才能收到真正的效益。

二、新时期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1.同时,企业档案管理应注重对相关科学知识的补充和更新,更应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强化管理水平。具体来说,一是要建立目标职责体系。档案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企业档案工作的组织、管理和指导;专职档案员负责文件的归档、移交、销毁等,并对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兼职档案员负责本部门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有关文件的清理及移交工作。二是要建立操作规范体系。按照档案管理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制定并落实文书立卷归档办法,文件材料分类方案、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制度,档案保管、保密、利用、统计、鉴定销毁等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三是要建立督促检查体系。大力加强对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力度,每年组织开展至少两次档案管理安全检查,采取自查、互查、抽查、普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堵塞档案管理中的漏洞和隐患,坚决杜绝在档案管理中出现案卷损坏、失密泄密、案卷丢失等问题,推动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2.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企业档案科学管理的主要途径。企业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坚持完善档案数据库建设,做好档案基础数据汇编、档案查阅利用等工作,努力使档案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首先,着力提高档案硬件水平。为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企业应该结合实际,增加投入,不断更新档案设备,使各项档案管理设施力求达到规范化的标准,促进档案资料管理的全方位、科学化管理。其次,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规范档案数字化加工中心,加强对档案的著录和扫描,认真做好文件的收、发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系统;做好档案的统计、利用工作,对各类档案库存、接收、销毁、利用等进行准确统计,积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确保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档案管理水平。在科学管理的要求下,档案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从档案的立卷、整理、编撰、鉴定,到档案著录、标引,档案的保管等基本操作技能,而且必须精通计算机技术,能够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规范日常管理工作,并且要爱岗敬业,有大局观念,能够将繁琐的任务思路清晰的逐一落实。档案工作有较强的专业性,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拥有较强的档案管理技能。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学习政治理论和各种新的知识技能,尤其要密切关注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管理规定,深刻领悟其内涵,逐渐成长为理论与技能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打造学习型档案管理队伍贡献力量。

三、结语

第15篇

1.1电子档案缺乏标准化管理

在现代档案馆中,应用了很多的计算机技术以及先进的设备,但是档案管理制度却缺乏规范化的管理标准约束,这不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也有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档案馆的管理制度比较落后,一些管理措施存在滞后性,这使得档案管理发展进程比较缓慢。有的档案馆中并没有应用计算机技术,使得电子档案管理的效用无法得到最大的发挥。针对不同地区档案馆的发展现状,必须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优化管理机制。在档案馆中很多管理人员缺乏电子档案的相关知识,而且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对电子档案管理技术没有很好的掌握,无法熟练的使用电子档案管理软件,这不利于提高电子档案管理的效率。

1.2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存在很大问题

电子档案管理措施具有较大的先进性,其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而且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可以使档案资料发挥更大的价值,利用因特网技术,可以使档案资料在因特网中自由的与传输。这项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安全问题,使得档案信息很容易被窃取,一些网络黑客可以潜入档案传输平台中窃取重要信息,还可以对档案资料进行篡改与伪造,对电子档案管理造成了较大安全威胁。

2针对电子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2.1建议统一的接收档案数据格式

建立电子档案管理中统一的接收数据格式,推广使用相同的电子档案管理软件。建立统一的电子档案模板,采用通用、统一的文件格式,形成统一的接收数据格式,并推广应用到各个单位和各个地区,从而保证电子档案管理建立的统一性,减小电子档案统一化管理的难度,保证电子档案的长期可读。

2.2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完整性

采用有关的技术措施,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电子档案的可信度。具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使用背景信息和元数据,作为检验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依据;使用签署技术,如光笔签名、数字签名;实行消息认证和身份验证,存储该用户的相关资料,在使用时必须进行认证;推行一种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在本机构和其它系统网络之间设置障碍,防止非法访问,盗窃机要信息和专利信息;使用加密技术和档案备份。这些措施的采用有利于保持电子档案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增加人们对于电子档案的信任,使其能够为更多的人、更多的单位有效利用,并且放心使用。

2.3实现电子档案的标准化管理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与能力加快培养精通计算机技术的档案管理的专业人才,并且重视和加强对现从事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人才时,加强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电子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的学习,使他们精通计算机技术、熟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热爱档案事业、素质高、责任性强,为电子档案管理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对现从事电子档案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让他们与时俱进,熟悉和使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管理操作,做到档案管理现代化。

2.4保证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建立健全维护电子档案文件真实和安全的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电子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使各单位、各地区统一使用,推进电子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进程。在电子文件的形成、处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信息都有可能被更改或者丢失,所以通过法律形式将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标准进行规定,使人们能够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定,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者有利于维护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保证其安全性。同时在各地区、各单位,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鉴定、归档、分类、排列、保存等各个环节用标准和规范确定下来,使电子档案得以科学、有序、规范地管理,为电子档案的统一化管理奠定基础。

3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