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日教育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1.1日本全科医学教育体系
日本的医学教育有3种: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1,2]。在校教育学制统一为6年。虽然,家庭医学在日本还没有得到广泛认知,但早在1981年,日本就已经在医学院校开设了综合/家庭医学课程,目前全日本过半数的医学院校都设立此课程。综合/家庭医学课程主要包括家庭医学的理论课程(家庭医学概述、医学伦理、以家庭及社区为导向的看护、医疗决策等)及基础临床技能的教学课程(基本临床技能、应诊能力、循证医学实践等)。综合/家庭医学教育和实习在临床医学最后一年(第六年)开设此课程,但没有全科医学专业[3]。自从2006年日本家庭医学会制定了规范化的家庭医学后期培训项目,在临床医院及社区诊所开展相应的培训计划项目,为期3年[4]。要求培训人员在各个科室门诊及病房按照规定时间轮转。3年培训后,通过出诊时间及次数,接诊录像等方法作为回顾学习和考核的依据。考核评价方法有:培训医生的自我评价、指导老师的评价、以及终期的综合考核(理论及技能考试),考核合格后认定为家庭医生。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包括学会认定的继续医学教育(Japanese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以及进入研究生院继续博士课程的学习。日本的全科医学虽然起步较晚,目前也处于发展阶段,但已有约半数以上的医学院校建立了综合/家庭医学系,并形成了连续、系统的全科医学三段式教育。
1.2日本全科医疗服务特点
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为日本国民提供了便捷、高品质、价格便宜的医疗服务[5]。日本医疗服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日本社区医疗服务体系。日本社区医疗服务有以下特点:一是小而专的专科医院多,专科诊所聚集在社区并配备齐全,基本代替全科社区医疗,提供专业水平的社区医疗服务。二是社区卫生服务法律体系完善,国立、公立医院参加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保险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有机结合。三是日本的老龄化严重,老年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尤为重要,极其重视老年人保健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因此,家庭医疗在日本尚未得到社会普遍认同,家庭医疗的概念及范畴界定还不严格。不过,随着近几年家庭医后期研修项目的规范化,日本家庭医学会的会员人数逐渐增加,年轻的家庭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3]。日本的家庭医服务对象包括成人、老年人及儿童,但不包括妇产科的医疗服务内容。在待遇方面,家庭医的收入不低于甚至超过某些医院的其他专科医生,但社会对其的尊重度远低于医院的其他专科医生。
2中国全科医学的教育模式
全科医学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引入中国后,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1999年卫生部召开的全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工作正式启动。现阶段我国全科医学的培养模式主要方式有学历教育、毕业后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岗位培训(转型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几种模式。在医学院校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既可促使更多的医学毕业生去从事全科医师职业,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又能提高现有全科医师的质量,是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安徽医科大学属于全国成立全科医学系、培养全科医生较早的高校之一,省、校两级高度重视全科医学专业学科的建设,2011年,学校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国家的政策,招收86名全科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免费的“订单模式”培养,并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希望这种订单模式能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出一批“上得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合格全科医生,解决目前全科医生紧缺的困境,早日实现新医改所提出“小病进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
3思考与建议
由于我国和日本日均面临日渐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在基础卫生服务改革及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有诸多相似之处。在日本和我国,全科医学起步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晚,属于新兴学科,探索和发展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建立达到全球标准的全科医疗服务。分析我国与日本的全科医学发展过程,可以借鉴以下几个方面。
3.1提升全科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
近年,随着日本政府的大力倡导,规范化的培训,涌现越来越多的年轻的全科医生。此外,公众逐渐对全科医疗服务的理解,意识的转变,全科医疗服务逐渐被更多的专科医生和公众所接受[7]。因此,要切实发展全科医学,必须提升全科医学的地位,强调公众对全科医学认识的重要性,以提升医患两个群体对该学科的理解度为立足点。
3.2改进全科医学教育与教学方法我国可引进
社区导向医学教育(community-orientedmedicaled-ucation),在医学本科教育中促进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基础课程与临床科学有机整合、安排社区见习或实习。其目的不仅在于增加医学生社区医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便于运用整体医学的临床思维模式解决健康问题,能更好地适应卫生保健服务[8]。
3.3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直接影响着全科医学的教学质量,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日本国内大中型医院及大学附属医院均设立综合诊疗科,除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外,还承担当地社区医疗的协调工作和对全科医生的培训。而我国目前医院中集医疗、教育和培训于一体的全科医学科仍然很少,特别是师资结构和质量上的缺陷、理论教师和专科专家为师资队伍的主体、经过长期历练经验丰富的社区医生很少的现象,已经成为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一个严重的瓶颈问题[9]。全科医学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该推动全科医学教育由“学院式”向“学徒式”过渡。以培养临床技能为重点,提高全科受训学员的实践能力,以适应全科医疗服务的需求。
3.4制定有效的职业相关政策保障全科医学人才
[关键词]外来语 英语原词 发音 词形 语义用法
一、研究目的
外来语是日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它只有短短五百年的历史,却在日语的语言表达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日本民族一直比较注重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特别到了近代,众多新事物、新概念被引进的同时,大量的外来语也进入了日语之中。词汇数量的激增和使用频率的提高,都反映出外来语的发展势头之强。特别是日本年轻人,对外来语的使用甚至达到了泛滥的地步。据说在日本,每年都要出版一本新的外来语辞典。
日语中虽然也有很多来自法、德、西、意、荷、俄等语的外来语,但从数量和使用频率来看,毋庸置疑,英语仍占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本文中提到的外来语,除作特殊说明外,一般均指来自英语的外来语。
我们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进入大学之前,已经接受了至少6年的英语教育,具备较强的英语语感和较大的词汇量。因此,在学习日语的外来语时,这些学生应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学生在外来语的学习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考试中有关外来语的题目失分情况也比较严重。经过观察与总结,笔者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外来语的发音、词形、语义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并非与英语原词完全一致。所以,学习者经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本文拟将外来语与英语原词作一对比分析,试总结其特征和规律,为外来语的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二、日语外来语的特征
首先,我们先来对日语外来语的特征作一具体的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与原词进行对比,找出其差异,并说明这些差异对于学习者会产生什么样的困扰和影响,以及导致学习者出错的原因。下面,笔者从发音、词形、语义用法等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 .发音的差异
(1)辅音的音节化
所谓辅音的音节化,就是指英语中原本以辅音结尾的单词在进入日语中以后,大部分都被加上了元音,构成音节。例如:
ストライク(strike) サラダ(salad) オル(all)
(2)用近似音替换
我们知道,英语有20个元音和28个辅音,而日语只有5个元音(あ、い、う、え、お),辅音的数量也要远远少于英语,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英语单词在日语中找不到与其完全对应的发音,因此,只能以近似的读音来代替。例如:
ルム(room) ラブ(love)フロント(front)スリ(three)
(3)使用长音和促音。例如:
デト(date)ドッグ(dog)インタネット(internet) カップ(cup)
(4)使用外来语特殊音(即合拗音)
合拗音是日语中的特殊发音,基本上都是用于外来语,和语词和汉语词几乎不用。这也是为了弥补日语发音体系的不足,使外来语的发音更接近原词的一种手段。例如:
パティ(party) チェック(check)ソファ(sofa)
(5)音调的日语化
所谓音调的日语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将英语的强弱调变为日语式的高低调以及重音的位置与原词有异。例如:
マネジャ(manage) ポケット(pocket)
(在这两个单词中,日语的重音都在第二个音节,而英语原词的重音则在第一个音节。)
日语外来语与英语原词在发音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这些差异给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带来了不少的困难,特别是在进行听力、听写和朗读练习时,稍不留神就会出错。了解了这些差异,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对外来语的认识,减少失误,提高学习效率。
2 .词形的差异
(1)日语式省略
日语外来语中的省略现象非常突出,而且基本上没有什么规律可言。例如下面这些词都是保留了前半部分而省略了后半部分:
スパ(スパマケット) supermarket
コンビニ(コンビニエンス•ストア)convenience store
还有一些缩略语是将两个单词的前半部分组合而成。例如:
セクハラ(セクシャル•ハラスメント)sexual harassment
パソコン(パソナル•コンピュタ)personal computer
ワプロ(ワドプロセッサ) word process
(2)表记的问题(非一对一 )
表记也是外来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最突出的表现是,很多外来语可以对应多个英语原词,例如:
カラ(colour/ collar)イタリア/イタリヤ(Italia)
テレホン/テレフォン(telephone) コンピュタ/コンピュタ(computer)
インク/インキ(ink)
词形的差异给学习者带来的困扰主要表现在书写、记忆和理解方面,利用原有的英语知识,初学者很难准确地判断所给的外来语对应的是哪个英语原词,特别是在阅读文中,如果对单词的理解有偏差,将会影响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3 .语义、用法的差异
(1)语法的含义和用法
这里所说的语法,主要是从词性角度加以分析。大部分外来语的词性与英语原词保持一致,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
ア将形容词作名词用,如:ブル(blue) ピンク(pink)
イ词尾添加[い]、变为形容词,例如:ナウい(now)
ウ词尾添加[だ][な][に]、变为形容动词,例如:
スムズだ(smooth ) スムズな通 スムズに移行する
エ词尾添加[る]、变为动词,例如:
アジる(アジテション的动词化、“唆使,引诱”) デモる(デモ的动词化、“示威,游行”)
オ词尾添加[する]、变为サ变动词
这一类情况比较常见,大多数英语动词在进入日语中以后,为了保留其动词的词性不变,都可以在词尾添加する,成为サ变动词,例如:
オプンするカットするリドする
(2)与原词在语义上的对应关系
外来语与英语原词在语义上并非完全一致,大致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ア基本一致(大多数专业术语都属于这一类)例如:コンピュタ
イ语义扩大,例如:
レポト(英语单词report只表示“报告”这一含义;而作为外来语的レポト除了“报告”之外,还增加了“课程小论文”这一含义)
ウ语义缩小,例如:
エンジン(英语单词engine有两个意思:1.发动机、引擎;2.机车、火车头;而作为外来语的エンジン则只保留了前者的语义)
エ迥然不同 ,例如:
クラ(意为“空调,制冷设备”;但在英语中,“空调”这一含义常使用“air conditioner”来表达)
外来语与英语原词在语义上的这些差异,也给学习者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如何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不是仅仅靠扩大英语词汇量就能解决的,必须了解英语单词与日语外来语单词的异同。此外,外语学习贵在实践,我们学习外来语不仅是为了了解它的读音、书写和含义,更重要的是能在会话和写作中正确地加以运用,如果不了解外来语的这些特征,就难免会不犯错。
三、外来语教育的对策
综上所述,外来语是日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但由于学生大多具备较强的英语基础,因而容易忽视对外来语的学习,导致优势变劣势。本文通过分析外来语与英语原词在读音、词形、语义等方面的差异,希望可以为日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笔者认为,要提高外来语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重视外来语的学习。外来语虽然源自英语,但又与英语有很大的不同,必须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能凭借所拥有的英语知识去进行想当然的判断和理解,而应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下功夫认真去学。从发音阶段开始,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熟记片假名的书写,能准确辨认合拗音,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另外,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外来语的含义及用法,学一个记一个,不能偷懒,更不能自己搞发明创造。
其次,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外来语的特征和规律。本文对此已经作了详细地分析说明,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做一些总结,也可以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寻找规律。
再次,要善于利用外来语词典。外来语是日语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语种,因此,它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类考试中的热点。但根据笔者的调查(表1),目前,基础阶段的日语教材中,外来语的收录数量并不多,很难满足学习和考试的需要。因此,必须借助工具书来督促学生多记、多掌握一些外来语。
表1 基础日语教材中外来语的收录数目
最后,可以利用日本较新的原版小说、漫画、音乐、影视作品等材料来扩大外来语的词汇量,了解外来语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的。这些都是日本人自己创作的鲜活的作品,代表了日本人的普遍心理,也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现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此,不妨拿来一用。这一类的作品大多数都是面向年轻人的,因此,其中外来语的数量和使用频率都比较高,很适合用作外来语教学的课外教材。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新词汇、也能加强对日本人和日本社会的了解,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可谓一举三得。
四、结语
外来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使学生在各类考试中顺利过关;如何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每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笔者愿与日语教育界的同行们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玉村文郎集.『座日本と日本教育第6.日本の、意味(上)明治院.平成12年.
[2]国立国研究所.『日本教育指参考16.外来の形成とその教育.平成2年.
[3]朱京伟.《日语词汇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6.
[4]龚志明.《日本教育における外来の学》.外语研究,2001,3.
关键词 日语 基础教学 文化 导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ntroducing Japanese Culture Education to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LUAN Chao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 Qingdao, Shandong 266555)
Abstract Japanese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ts social culture.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knowledge is very important. The writ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cultural education in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o introduce Japanese culture into it.
Key words Japanese; basic teaching; social culture; introducing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是共生的、互依的关系。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文化的产物和表现形式,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重要媒介。长久以来,我们在日语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总是过多地重视日语单词、语法结构等语言形式的教学,认为在初级阶段只要打好语言基础即可,没有必要对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太多的介绍。这使得我们的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日语词汇和日语知识,能够写出符合日语基础语法的句子和文章,但是在同日本人实际进行交流的过程当中,有些句子却往往用得不恰当。这促使我们应该从日语的基础教学阶段便重视日本文化教育的导入。
1 日本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中日两国的文化差异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汉字便传入日本,中国汉字字形成为日语的表记方式,相当一部分的汉语词汇不管是发音、字形还是释义均被日本人广泛接受并应用流传至今。可以说,中国的汉语为日语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中日两国语言的亲密关系使得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进行基础日语的学习时非常得心应手。很多单词和表达方式在两国的语言系统中都能够找到共通点,十分便于理解和记忆。但是,也常常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在基础日语教学阶段往往忽略了其文化背景教育的重要性。
毕竟中日两国的国情文化不尽相同,两国的语言虽有联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比如,“大丈夫”这个单词,在汉语中指的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而到了日语里面,却成了没关系、不要紧的意思。又如,中国人在见面的时候,常常会这样打招呼:“你吃了吗?”“你去哪儿啊?”日本人则大多会说“いいお天荬扦工汀保ㄌ炱真好)。如果在这里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问对方是否吃饭,要去哪里,就会显得很奇怪。作为中国人,如果不了解日本的文化,就很难正确恰当地和日本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长久以来,中国文化虽然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两国文化差异很大。这是因为,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源于日本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虽然积极吸取中国大陆以及西方社会的文化精华,但还是深深根植于日本社会,具有相当的日本特色。这些特色也深深影响着日语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在日语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重视日本文化以及日语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的导入,让学生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日语学习。
1.2 日语教学的要求
我们在日语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常常过分地强调日语单词的记忆和日语语法结构的应用,却忽略了日语与日本文化的内在联系,虽然也会在教学中导入一些文化因素,但也总是会局限于粗略的地理、风俗、传统文化等的简单介绍,往往忽视了日语的使用语境、日本人的思想心理等的深层次的讲解。这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了解和掌握日本式的思维方式,导致学生所讲的日语,虽然在发音、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但常常不会根据特定场合灵活地变化。很多学生甚至会用中国式的思考和习惯来说日语,这样不仅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且还容易让对方产生误解,造成交际失败。比如:在教授日语敬语的时候,如果不从文化学角度出发给学生讲解敬语的产生、发展、存在的社会基础和敬语的使用情境,而是单单从语法角度出发讲解词语的变形,让学生生搬硬套的话,学生无法真正地理解和接受敬语,更无法体会日本人的文化心理,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敬语难学难用,从而产生怕用敬语、用不好敬语的后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想要提高日语的教学质量,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日语的基础教学阶段积极导入日本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日语语言体系,了解日本文化,打好日语学习基础,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 导入日本文化教育的方法
2.1 课前准备
作为一名日语教师,应该具备丰富全面的日语语言文化知识,有自如驾驭日语语言文化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了解并掌握中日文化的异同,拥有分析日语知识与日本文化之间深层次关系的专业技能。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充分备课,在备课时通过广泛查阅资料等途径,分析并精炼教学内容中的日本文化内涵,并努力找到一种简洁生动的方式给学生讲明讲透。
2.2 课堂实践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注意运用正确的语言形式,在讲授日语知识,进行单词语法学习的同时,浅显易懂地进行文化背景介绍,讲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结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思想特点与日语进行比较讲解,让学生在初级阶段便能够理解并接受日本文化,促使学生排除汉语的干扰,养成日本式的思维及表达习惯。在进行文化方面的讲解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利用一些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感知日本文化,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感性意识和文化素养。同时通过这些多媒体手段,能够改变枯燥乏味的你听我讲的传统授课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必须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参与,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比如,在进行日语敬语教学的时候,在讲解完敬语知识以及文化背景之后,可以设置一些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或者创造性表演。让学生分角色设计会话,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演,之后由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设计会话和表演的过程,正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语言的过程。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设计、表演以及之后的互相点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指导和点评,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知识及其背景文化的理解,并及时纠正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达到更好更恰当地运用敬语的目的。
2.3 课下活动
在日语基础教学过程中,课下活动的重要作用也不容小视。给学生布置日语语言文化相关作业,让学生在课下查资料,并进行整理和总结,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阅读,可以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日本文化知识的习惯,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通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开展日语演讲或日语配音歌唱比赛、举办日语专题讲座等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加深对日语知识及其相关文化的理解,提高活用日语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积极和外教或者日本留学生进行交流,从日本人那里了解生动形象的日本文化,同时提高自己的日语交际水平。
作为日语教师,在进行日语基础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日本文化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积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日语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日本文化,从而使学生突破汉语的思维局限,在初级阶段逐渐学会根据不同场合需要,用日本式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灵活恰当地运用日语。这无疑将会给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日语学习带来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肖霞.论日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