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绩效考核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一)充分调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工作,对于调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明晰、具体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估指标,可以使辅导员更加主动、积极地研究工作方法,全面落实教育和管理工作,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并在考核指标信息反馈的前提下,更好地激发内在的驱动力,更好地取长补短,激发工作的积极性。
(二)有效保障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进程中,包括有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心理健康教育团队、职业指导教育团队、学生事务管理团队、党团建设团队等多方面的建设。为了更好地促进这些辅导员团队的专业化发展,高校要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以绩效考核为前提和条件,促使高校辅导员积极钻研业务知识,更为深入地探索专业知识中的新方法、新路径,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的高校辅导员队伍。
(三)作为奖罚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的绩效考核,可以科学合理而全面地考评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对于表现优异的辅导员根据其实际情况,在职务、职称等晋级、晋升中予以优先考虑,在辅导员专项进修、培训中予以优先推荐。并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安排教学、论文指导、实习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使他们在教师岗位上发挥作用。而对于工作失误、懈怠或重大失职的辅导员,则要采取一定的惩戒措施直至使其退出辅导员岗位,以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对辅导员奖罚的重要依据。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建立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考核,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在理论意义方面受到了我国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然而,在实践运行过程中,我国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尚未有较为完善的体系化设计,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方式等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一)绩效考核评价的标准科学性不足
在当前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之中,缺乏全国通用的、科学的系统性考核标准。多数高校简单的以辅导员带学生人数为衡量标准,以超学生数作为超工作量的计算标准。表面上看,这一评价,既有定性,又有定量,但无法还原辅导员工作的系统性、实效性。使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不够真实、客观和全面,降低了绩效考核评价的效果,也无法在绩效认定上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激励性奖励。
(二)绩效考核评价的指标设计缺乏针对性和具体化
在进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对辅导员缺乏分类认定与评价,不能够根据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工作特性设定指标,不能在绩效评价中有所侧重和区别,表面上看一个标准,整齐划一,但却忽视了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工作内容的多样性,也忽视了辅导员队伍进行分类管理的专业化建设趋势。因此,绩效考核评价指标设计的针对性和具体化有待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三)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缺乏合理性
一是在对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目标存在偏差。单纯重视对辅导员工作的量化考核与评价,而对辅导员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指标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二是绩效考核评价客观性不足。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更多的发生在各类向上发展机会到来时,作为一种人员的筛选而进行,主要采用两级评价:一级是高校二级单位,一级是学校学工部门。评价以两级管理主体为中心开展,以间接、主观评价为主。由于缺少评价的客观依据,难以使辅导员信服,以激发其工作的热情。三是在绩效考核评价的方法运用中,对于辅导员的考核评价过多注重于结论性、局部性的评价,而对辅导员工作中的过程化考核和整体性评价不足,存在考核评价维度不够全面、考评信度及效度不高的现象和问题。
(四)绩效考核评价中的交互性不足
在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之中,缺乏积极、全面而有效的双向沟通及多向沟通。通常是管理层权威制定,并没有充分考虑辅导员队伍的意见、建议,在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考核程序也不够透明,这就容易产生双方之间的隔阂,难以实现有效的双向互动和沟通,较易出现抵触和不满情绪。
(五)考核结果的反馈度不足
考核结论既是结果,更是改善工作的起点。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单纯反馈考核评价的分数或等级,是远远不够的,不能有效地发挥对辅导员的绩效激励作用和功效,辅导员无法充分、全面地了解考评者对自己的评价,也无从知道自己如何改进和完善,难以达到实质上的工作导向意义和功效。
三、构建360度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运用
360度绩效考核法可以全面、真实而客观地获悉辅导员的考核相关信息,在多视角、多维度的绩效考核评价之下,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辅导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一)360度绩效考核法的实施原则在运用
360度绩效考核法的过程中,要依循以下具体原则:(1)准确评价原则。有针对性地选取绩效评价目标,依据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工作特性,细化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工作步骤和流程,用细化、合理的评价标准实施考核。(2)全员参与原则。以职能部门为主体,成立绩效考核评价小组,提升不同岗位辅导员对360度评价体系的认同度和信任度,以此作为全员参与的前提和基础。(3)客观公正原则。要客观、认真地计算和分析绩效评价考核数据,依据不同的权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4)及时反馈原则。要对绩效考核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明确工作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和空间,以解决问题为最终目标。
(二)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不能简单化,一刀切,除了辅导员带学生数等基础性指标外,还要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党团建设等各类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制定有效的衡量指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可以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确定,通过层层分解辅导员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的方式,从辅导员的工作实际着手,运用工作分析的方法,明确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核心能力,以此作为拟定辅导员职位说明书的依据和基础。并通过对辅导员的工作战略目标的分析,层层分解和细化,生成关键绩效维度,建立相关要素和具体指标,最后将这些细化的指标分解到辅导员个人,生成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关键绩效指标。在采用工作分析方法的过程中,要依照如下步骤实施:(1)做好工作信息分析表的准备工作;(2)采集相关职位信息,通过工作体验和观察、面谈、问卷的方法,获悉不同岗位辅导员的职位内容、年龄、学历等;(3)编写职务说明书,重点说明不同岗位辅导员的岗位名称、职责、内容等;(4)工作规范,说明不同岗位辅导员所应当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三)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指标内容
在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的前提下,提取和确定辅导员考核指标的内容,其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四级。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内容,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同时,关注辅导员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具体指标体系如下。
(四)确定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权重
绩效考评体系要确定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权重赋值,并重点确定两个方面的权重:(1)评价指标的权重。这是指各项具体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例,要根据工作战略目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如:品德指标、学业指导指标以及能力指标的权重,就可以根据评价目标的不同,加以适当的调整和设置。(2)评价主体的权重。不同层次的评价主体也要有差别性,重点考评辅导员所带学生的就业率情况则要以相关职能部门如就业指导部门为主,重点考评辅导员的日常学生管理则要以学生工作部门评价为主。各高校可以根据本单位的个性特点,确定“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项目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或有所取舍),在项目比重确定的前提下,确定评价主体范围及分值比重。
四、提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实效性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评价理念
在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建构之中,要以业绩和能力为引领,依循“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评价理念,由传统的、封闭式的考核向开放性的绩效考核转变,依据360度绩效考核评价原理,以上级领导、同事、学生、被评价辅导员本人为考核主体,共同构成绩效考核小组,形成规范有序的考核体系,根据岗位类别和职级的具体情况,实现即全面又能突出重点的高校辅导员考核评价体系。同时,由传统的奖惩式的考核向奖惩与发展并重的绩效考核转变,不能单纯考核评价辅导员的量化业绩,还要注重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程度、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考核,要以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为落脚点,并不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提升。
(二)营造提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实效性的动力机制
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推进涉及社会、高校、个体三个层面,考核评价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各个主体关注、参与和支持,并立足自身职责与能力,营造提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实效性的动力机制。
1.从社会层面来看
社会要支持并重视高校辅导员岗位。要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社会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及其贡献,完善和优化社会支持体系,如: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研究机构专业理论的支持、教育部门的培训支持、辅导员行业协会的管理支持等,全方位完善高校辅导员的社会支持体系。社会层面的各项支持,将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细化岗位职责,增强辅导员的岗位认知与归属感,奠定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顺利展开的基础。
2.从高校的层面来看
高校是辅导员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者和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者,高校层面对辅导员工作的认知层度以及方案设计的科学层度,将直接关系到辅导员绩效考核工作目标的实现。高校需要在全面了解辅导员工作的基础上,拟定绩效考核方案,全面部署对辅导员的考核方法、考核流程,营造良好的绩效考核氛围和环境,打消辅导员对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排斥心理。注重程序监督,确保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开展、公平进行,保障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要注重对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反馈,使辅导员了解自己阶段性工作的考核结果,并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明确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将绩效考核同高校管理制度的优化进行对接,使绩效考核不仅能够实现对过去工作情况进行评价的目的,更可以实现不断优化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学校管理制度的目的,如加强高校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优质资源的整合,办公条件的提升,辅导员专题网站的开设,激励制度的制定等,使辅导员绩效考核成为促进辅导员个人和队伍成长的有效途径。
3.从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层面来看
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加强自身的学习,如思想政治教育、党建、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在管理学生的实践中将学校的规范要求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关注和关心学生的成长,在教学与科研的实践中,将教学、科研工作同辅导员工作相结合,关注和关心工作实践的理论化与理论成果的具体化,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实践中将个人的成长和队伍的成长想结合,关注和关心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以自身岗位意识的提升,工作成效的取得,赢得社会和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与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形成良性的互动,提升辅导员绩效考核的实效性。
(三)优化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在发展,学生群体在变化,工作内容在更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必须在变化中寻求发展。而变化什么、如何变化,这一指挥棒就是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也势必在这一变动的教育大环境中,以变动的事实为基点,不断调整考核评价指标、权重、评价主体、程序等,这一过程也必然会提升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基于高校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现实情况,树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理念,以辅导员的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由传统的、封闭式的绩效考核转变为开放性的、整体性的考核。要注重绩效考核评价的民主、协商和共建,依照360度绩效考核评价理念和方法,依循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而有原则地实现对辅导员的考核评价,实现对绩效考核评价结果的及时反馈,更好地提升辅导员的素质,促进辅导员个人职业生涯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工作绩效。
作者:张月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战军,诸澜兮.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108-109.
[2]李战军,诸澜兮.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评价主体构建[J].人力资源管理,2014(10):189-191.
[3]黄警秋,刘君.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KPI与360度评价集成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87-88.
[4]刘翔.构建多源考评体系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3(2):29-30.
[5]施进华,姚冠新.高校辅导员绩效评估的实践探索[J].高校教育管理,2013(1):77-80.
1.1对象
本科室护士16名,均为女性,年龄18~49岁,平均(29.7±7.7)岁,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6名、护士5名。护士长不参与考核。
1.2方法
比较2011年~2013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危重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等,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1建立绩效考核方案的意义
本科室自2010年10月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积极探索优质护理服务中护士工作绩效考核指标。自2012年1月起,本科室将考评内容分为四项(德、能、勤、绩),将每项工作完成时间、难易程度及技术风险进行测试与调查,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同时制定相应项目内容的质量标准,通过实行积分考评法实施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晋升、评优、外出学习的主要依据。
1.2.2绩效考核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1.2.2.1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
根据医院护理部护士考核标准框架,结合本科室护理工作特色,将德、能、勤、绩纳入到考核内容中,制定科室护士人员绩效考核标准。对每项工作内容细化、量化、确定分值,制定百分制绩效考核表。经过全体护士的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进行修订并一致通过。
1.2.2.2绩效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内容分为德、能、勤、绩、加减分项目,总分100分。其中,德(10分),内容包括:规范执行、着装、隐瞒差错;能(20分),内容包括:理论操作考试、早会提问、综合能力;勤(10分),内容包括:出勤、劳动纪律、在岗情况、服从安排;绩(60分),内容包括:工作质、工作量。另外还有加减分项目内容包括:有超时工作、满意度、带教、文章奖励、比赛、夜班加分(与工龄挂钩)等。
1.2.2.3考核实施办法
分为4部分:(1)科室成立由护士长负责的4人考核小组,按月考核,每人分管一项主要的考核内容,护士长全程全面监督并不定时参加各项考核工作。(2)当班护士每天记录当天工作量于工作量表上,并由考核小组监督。月末统计工作量总和。根据与平均工作量比较得出个人工作量得分。(3)护士长每天不定期检查,将检查结果、存在问题,登记在绩效考核本内,并登记护士个人的绩效考核表上,与奖金挂钩。每个月护理部、质控科、院感科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均对应在当事责任人当月考核中。(4)每月发放一次护理部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工作进行评价,在考核中相应项目加减分。(5)每月统计全科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总得分一次,最后分统计并制成表格,护士签名确认。
1.2.2.4核算方法
分为以下3个步骤:(1)护理绩效考核分值=德(权重占30%)+能(权重占25%)+勤(权重占25%)+绩(权重占20%)+加减分项目。(2根据护理人员层级不同设置相应的系数:N4:1.0;N3:0.8;N2:0.7;N1:0.5。(3)护士个人奖金=护理单元奖金总额/护理人员总人数岗位系数护士个人月绩效考核分值。
1.2.2.5考核结果反馈
每月底召开持续质量改进会议,护士将每月持续质量改进登记本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1.2.2.6调查工具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用医院内部设计的调查表,患者满意度由医院职能部门对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后当场收回,调查表的每项均赋予不同分值。
1.3观察方法及指标
收集消化科绩效考核管理前(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及绩效考核管理后(2013年1月~2013年12月)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数据。护理质量数据为本院护理部组织的病房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护士满意度数据主要通过医院护理部对本科护理人员发放自制调查表收集。1.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2011年~2013年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患者危重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体现了护士层级差别
本科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士分层,不同层级对应不同的绩效薪酬分配系数,在薪酬分配上体现层级差异,以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3.2工作量化使护理人员多劳多酬
本科的护理绩效考核实现了护理人员日常所做的护理工作量化,并且在量化打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每个工作项目的复杂程度、技术难度和耗时长短。
3.3质量细化使护理人员优劳优酬
护理绩效薪酬改革的实施,使护理人员薪酬的多少与护理质量紧密结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由他控变为自控,护理质量缺陷由2011年的4起下降至2013年的0起,护理质量明显提高(表1),在动态的绩效考核中体现出护理质量的不断提升。最显著变化是质量奖励增加,质量惩罚减少,护理质量提高,绩效随之提高,体现了护士工作的优劳优酬。
3.4绩效考核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2012年以来,医院始终坚持每月1次由专业部门在住院患者中进行满意度调查。将患者满意度纳入护理人员绩效指标后,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患者投诉明显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投诉由2011年的13例减少到2013年2例。
3.5绩效考核增加了护士慎独的工作精神
绩效考核前,护理管理规定每班前需要检查无菌物品,清点器械数量,护士工作时走过场,造成下一班检查时可能出现无菌物品过期,器械数量不对等问题。开展绩效考核后,护士长、绩效考核小组成员定时检查每一班工作,存在问题要记录在持续质量控制本上,故护士都能认真按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认真做好自查。
3.6考核机制向夜班倾斜
本科考核机制中有夜班加分项目,并且加分的多少随着工龄的增长而增长,使年制长的护士更愿意倒晚班,保证了夜间护理质量与安全,同时也增加了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3.7不足及建议
1.1一般资料
特选择该院内科作为调查研究的科室。该科室护士27名,年龄在23~42岁,平均年龄为(32.13±2.45)岁;医生6名,男性5名,女性1名;年龄在33~48岁,平均年龄为(40.23±4.53)岁;另选取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该院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41例,将其设为试验组,试验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在6~67岁,平均年龄为(38.13±2.01)岁;病程为2个月~2年,平均病程为(0.88±2.51)年。同时,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41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例;患者年龄在8~59岁,平均年龄为(33±3.51)岁;病程为1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2.21±3.50)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首先,对该科室选择出来的41例对照组患者的医院病案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管理病案的人员进行整体评估。随后,在2013年9月—2014年8月期间,对该科室实施绩效考核,并对试验组患者的医院病案进行分析与探讨。应根据每个医务人员的岗位、风险系数、工作性质开始制定绩效考核的标准,应反复探讨修改,以确保绩效考核可以顺利开展。绩效考核的分配应统一采用考核计分的方法,根据工作数量、工作人员的完成情况进行计分。管理病案的人员应充分分组,如整理装订组、编码录入组、病案复印组、医疗统计组、归档供应组等,确定自己的工作量,并建立奖惩制度,如负责整理装订的人员,未能及时录入病案影响使用的、化验单粘贴出错、病案填写装订出错等则相对减分;如病案复印组,服务态度好,无端受到患者的刁难仍继续履行职责等,应予以加分。除此之外,还应对医务人员的劳动纪律、出勤、医德医风进行考核,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加减分时应注明相应的原因。每月的月末进行科内总结时,主任及护士长应根据考核的评分对工作完成较好的人员予以奖金激励,对减分情况进行讨论与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案质量情况、患者的投诉情况及患者的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服务全部达到患者的期望值;满意:服务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需要;不满意:患者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并作统计学分析。
1.4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时应当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案的质量情况及患者的投诉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病案质量的完善率(93.6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病案质量的完善率(60.08%);试验组患者的投诉率(2.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投诉率(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97.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程度(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1.1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组织中的考核主体按照特定的考核标准对被考核者进行评定,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可以对被考核者今后的工作进行引导和改进。其目的有两个方面,对单位而言,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来鉴别职工的工作成效,可以用来指导对职工的晋升、薪酬、激励、惩罚、岗位轮换等做出决策,并能不断完善组织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对职工个人而言,绩效考核结果关系到薪酬待遇、奖金、职务晋升等切身利益,也能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动性和工作业绩,实现职工的个人发展。
1.2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牛成喆在《绩效管理的文献综述》中提出: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过程应该是绩效计划、绩效指导、绩效考核与绩效反馈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单位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参与进来,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确定单位的发展目标、管理方式、考核指标体系。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应该在绩效管理中帮助职工提高绩效能力、解决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最终达成单位与职工共同的绩效考核目标。
1.3岗位设计
岗位设计是为了有效达到组织目标,满足劳动者可承受能力,而对工作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岗位权利、与组织其他部门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其中岗位设计最核心的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主要是某个岗位的工作目标、主要内容、工作背景、所需技能、工作环境、期望薪酬、人员配置等进行分析,最后形成工作说明书。
2绩效考核设计要求
2.1绩效考核与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绩效考核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公平原则,公开原则,严格原则,客观考评原则,奖惩原则,差别原则,反馈原则。考评指标的制定要符合具体的、可实现的、可量化的、现实性、实现性的原则。
2.2绩效考核的量化方法
绩效考核要避免传统考核的缺点,必须由定性化向定量化转变。绩效考核量化就是用量化的数据、指标反映员工工作业绩的一种表现形式。绩效量化主要有八个因素:归纳考核项目、列出计算方式、界定项目内涵、确定项目目标、权重项目佩分、制定评分规则、定位数据来源、区分考核周期。(8+1绩效量化技术胡八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19—21)从工作要素上分,主要有四种方法:数量量化方法;时间量化方法,主要是有时间期限的工作,可以采用时间量化的方法,如某项工作的截止日期、服务日期等,这特别是对阶段性工作可以进行控制。质量量化的方法,这其实是对数量量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再次量化,一般可用合格率、通过率、优秀率、满意度等指标来量化。
2.3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2.3.1确定绩效考核量化内容。为了确保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应在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单位的性质和管理内容等时机情况,对考核内容进行细分。一般考核指标分为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三类,从技校考核来说,工作业绩和工作能力属于任务绩效,工作态度属于周边绩效。工作业绩主要包括工作效率和目标完成率、工作操作等方面,工作能力主要从知识、技能等来衡量;工作态度主要包括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还可以从大局意识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
2.3.2确定绩效考核量化方法。从当前公务员单位和其他企业来看,目前采用较多的绩效考核量化方法包括目标管理法、KPI指标法、平衡计分卡考核法、360度考核法、量表考核法等。
2.3.3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根据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确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绩效考核标准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分类,绩效标准仪表可以分为量的标准(在某一时间内必须完成的业务量)、质的标准(完成工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时间标准(完成工作的时间要求)、作业状态(工作开展的方法、工作效率)。这些标准的确定需要遵循具体、适度、可变、时效四个原则。同时,单位还得根据单位的性质以及所从事的工作,选择恰当的绩效考核方法和标准。
2.4绩效考核设计流程
确定了绩效考核内容、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岗位工作职责等后,需要根据内容和工作性质确定绩效考核流程,即设计一套完整、规范、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方案。
3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还是依照1992年人事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的要求对干部进行考核,主要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考核的等级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过程大多是述职、民主测评、专家测评、领导测评等过程,考核简单,走过场,完全达不到绩效考核的目的。现以某高校绩效考核为例分析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3.1绩效考核理念不端正
某高校一般在年终开展绩效考核考评工作,主要先由教师填写《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内容设计政治表现、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就四个方面。然后再有各个考核组成员打分,基本上是依靠同事之间的关系确定分值的高低,还有部分教师为了不得罪其他同事,所有成员分值都一样高。这样导致很多教师每年都只能获得合格等级,而且绩效考核结果也不能让教师清楚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近三年该单位50人的考评结果中发现,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指标有9人,三年中被考核为优秀的人只有14人,其他人都是合格,获得优秀率为28%;有26人认为对考评结果无所谓。
3.2绩效考核过程简单
事业单位的考核工作一般在年底进行,而年底都是工作相对繁忙的阶段,考核变成例行公事。该高校年终考核考核流程一般是先由人事部门制定考评方案,再有教师根据自己工作情况填写《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各个考核小组进行测评打分,再由领导对每位教师进行测评。从整个考核过程来看,由于考核指标不细分,几乎所有教师的总结都使用套话,没有具体的事迹和数据。再加上时间紧迫,考核过程缺乏有效的沟通和监督,评价过程大多敷衍了事,使得整个考核过程流于形式,考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3绩效考核指标缺乏科学性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沿用公务员的考评内容,即从德、能、勤、绩或政治表现、学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成就四个方面。尽管有些事业单位对四个大的指标进行了细分,但是人事干部的专业性不强,缺乏科学、系统设计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能力。从事业单位各个行业来看,每个行业的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部分单位也针对行业情况设计了考核指标,很多指标只是简单的量化,更是忽视了质的指标。
3.4绩效考核分组不合理
绩效考核实施之前一般由人事部门先制定绩效考核方案,对单位参与考评人员进行分组,分组一般根据岗位工作相近原则,比如行政部门分在一组,业务部门分在一组;有的根据学科分组,比如理工科分在一组,文史科分在一组;有的为了确保各个考核小组人数均衡,按照几个部门人数来确定分组。从各种情况内的分组来看,都有一定的原则性,但是存在比较大的缺陷。比如学校按照理工科和文史类分组,在考评小组中会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的人员,采用同样的考评标准,高级职称的教师会比中、初级职称的教师具有更大的优势,这样每次考评结果中高级职称教师会占有很大比重。这也就是每年绩效考核结果中优秀等级都集中在少部分人当中的原因。
4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的构建
本文将还是结合某高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考核指标的构建,可以为其他事业单位提供相应的借鉴。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核结果评优,而是为了促进教学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服务水平和科研水平,并为教师的更进一步发展提出意见。
4.1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原则
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和其他事业单位的考核不同,对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服务的考核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不能仅仅从量的指标考核,还要从质的指标来考核。所以在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是要遵循全面性原则、目标一致性原则、定性定量结合原则、可测性原则、引导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要体现多指标多角度的考核指标体系,也要考虑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目标一致性原则要保证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目的的一致性;定性定量结合原则要在量化考核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处理,以确保考核结果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可测性原则要求考核内容的真实性;引导性原则需要通过考核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来引导教师在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也要兼顾教学任务的完成率和质量,更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运用。
4.2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思路
首先要确定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完善岗位职责,那么就必须对单位现有工作岗位进行岗位工作分析,对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与权力、相互工作关系进行设计,最后形成详细的工作说明书。其次,要确定考核指标体系是否完善、考核方法是否正确、考核对象是否全面、考核周期是否合理等,对考核指标及权重进行重新设计。最后,对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要进行跟踪调查,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结果进行民意调查确保是否公平合理,并确保考核结果对员工今后的工作有促进作用。
4.3绩效考核指标的内容确立
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应该科学合理,除了对单位所有工作岗位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进行分析外,还需要资讯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各部门工作人员、及相关领导,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当前绩效考核指标是否科学合理。为了使得考核指标能做到量化和可测性,还需要对指标进行细分,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甚至是四级指标,指标越细越好量化和测量。从某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情况来看,教师的绩效考核一级指标可以设定为教学工作、科研工作、教学服务。教学工作可以细分为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课程建设或教学改革三个二级指标;科研工作可以细分为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专利著作、科研奖励四个二级指标;教学服务可以细分为指导学生和教书育人两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还可以细分为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如有必要)。
4.4绩效考核方法的确定
绩效考核指标内容确定后,还需要确定各项指标在考核中的比重,这样能真正实施考评量化,从目前比较常用的考评方法比较,采用加权量化是最为有效、最为简单的方法,即层次加权分析法。首先确定几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其次确定二级指标的权重,以此类推。在层次加权分析法中,最为关键的是如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而且针对不同岗位各类指标的权重也不应相同。比如,有些高校不允许中级及其以下职称上讲台,只要求他们进行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那么针对这类人群,在科研工作绩效指标中就会占有很大权重;同时,在同一细分指标中,针对不同级别、不同职称人员其所占权重都不应相同;例如,在二级指标科研项目的国家级课题项目中,教授职称可以加大权重,讲师可以减少权重甚至此类权重为零。根据以上所述,绩效考核各项指标的权重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深入调研以及专家意见,合理设置各级指标的权重值。教授和副教授重点承担科研工作,教学服务工作主要由讲师和助教来承担,对各级职称的岗位职责上也清楚明了。
5结论
360度绩效考核制度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在应用的时候考察它适用的条件,而高校显然满足500人以上的规模,但是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准确性
在进行360度绩效考核制度前要对高校评估和预测所耗费的资源和引发的矛盾有心理准备,尽可能保证过程和结果的准确。
(2)参与性
第一要征询校领导的意见,在他们同意的条件下让他们参与到评估的过程中。参与主体可以是校长、副校长和各学院院长等行政管理层,也可以是优秀教师、副教授和教授等学者。
(3)客观性
在高校进行360度绩效考核制度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培养更优秀的社会接班人,在评估的过程中一定要客观可靠。
(4)畅通性
360度绩效评估法是一个对信息采集和甄别的过程,信息的畅通是评估顺利进行的前提。高校在应用这一考核系统的过程中,要在不同部门之间做好信息的沟通,提高评估的效率。
(5)保密性
很多评估中的参与者考虑到保密性问题,会对涉及到相关利益的校领导和同事的问题提供不真实的想法,严重影响了评估效果。在评估的过程中,要及时告知并确保参与者确信会对过程进行严密的把控,消除他们的疑虑,保证评估效果的真实性。
(6)回馈性
在评估完成后要及时把结果反馈给被评价人,及时调整自身的管理模式或教学方法
二、在高校管理中实施360度绩效考核制度应注意的问题
360度绩效考核主要应用于大型企业中,在我国高校引入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高校自身的公益性等特征,在考核评估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性及时调整相关环节,主要有六种因素需要关注。
1.理念的引导
在进行360度绩效评估法之前要强调它与其他重考核轻反馈的方法不同,要让全校教职工和学生明白,评估是为了个人更好的职业发展和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要引导好这种理念。
2.高校文化的匹配度
高校由于宽松的文化氛围,高素质的人才云集,个体之间大多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关系比较融洽。高校的行政结构也比较清晰,教学模式种类有限,适合360度绩效评估法的实施。
3.目标明确
实践表明,如果360度绩效评估法目标是应用于与个人分数和具体论文数量相挂钩,评估的效果会很差,如果明确目标是用于改善教育水平或提高未来职业发展,就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4.评估内容的侧重
在360度绩效评估法在高校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考核的对象是行政领导还是普通教师进行差异性的设计考核表格。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的工作内容侧重点不同,关键指标的权重也应不同。
5.参与者的选择
参与者可以寻找被评价者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比较熟悉的方面来评估,这样可以保证360度绩效评估法准确客观。
6.考核结果回馈
【摘要】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针对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
1构建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意义
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考核制度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高效的绩效考核不仅能为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教学科研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过程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极大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获得公平的而不是平均的劳动报酬。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大多由各学院(部门)来进行,高校只是掌握了教学科研人员考核的结果,对于在考核过程中具体的量化指标掌握得不够全面,这样把考核的结果应用于教学科研人员的薪酬调整、岗位调整和职称晋升等相关人事决策中就缺乏了坚实的信息基础,对职工的积极性的提高也有重大的阻碍。
建立合理而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对教师的工作能力、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那些工作积极、成果斐然的人员给予与自身贡献相匹配的奖励这样可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也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存在的不足,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可以使校内产生良性竞争的气氛,诱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端正学风,同时,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能够吸引大批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建设一支素质良好、结构优化、精干高效的师资队伍提供根本保证,也是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迅速发展的根本保证。
2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2.1考核制度不够完善: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大多数学校在考核过程中存在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现象,造成只重量不重质、对于教师的日常工作的质量关注不够。且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健全教师考评制度,对于教师考评的概念和理论仍处于萌芽阶段。研究发现,大部分员工对学校所作出的考评持不满意态度,认为考评是无效的,难以对绩效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就难以成为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的依据,或者因此实施的管理措施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起到不良的作用。
2.2考核指标不够健全:考核指标体系无法兼顾全面性与可操作性,考核指标过于复杂,在相对较紧的考核时间和较多参评者的情况下,可能会加大工作量统计难度;考核指标过于简单,又可能造成评审工作的片面性。基础学科与专业课之间、文理科之间,由于学科特点不同、科研条件不同,导致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的难易程度不同,因而用同一指标体系去进行衡量,可能会“厚此薄彼”。
2.3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考评者对考核标准认识上的有时不统一,会造成考核数据的误差,被考评者由于某些不正确思想,提供不真实材料,被考评者所在单位缺乏平时考核材料,对被考评者提供的评审材料又不认真核实,致使某些基础数据含有一定的水分。在考核过程中,许多高校多采取表格打分、手工统计汇总的情况,统计工作耗时费力,效率较低。
2.4考核结果缺乏反馈:绩效考核并不是最终结局,还需要针对考核结果与教师进行沟通,对结果进行反馈和应用。沟通反馈渠道并不畅通,考核之后,教师只知道一个简单的最终结果,不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缺乏对教师的反馈;没有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没有与教师薪酬、奖励、职业发展机会挂钩,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教师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有问题的教师得不到及时改进,业绩好的教师得不到及时的鼓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3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3.1以360度绩效考核法为导向:
360度考核法也叫立体考核法、全方位考核法,它是指被考核者的考核人,不仅包括上级,还包括同行、下级、自身。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被考核者多层次的信息,还能获得多角度的反馈,还可以从反馈中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360度考核法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手段,如对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就需要上级(教研室主任、系主任、教务处相关人员)、同行、学生对其进行考评,获得不同人员的全方位反映。
3.2完善考评指标体系:
一个科学、高效的考评体系应该全面、具体,并且要有实际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因此,本文认为构建教学科研人员的考评体系应该对不同岗位区别考评,在考评之前做科学合理的调查分析和对比分析以及可行性分析研究。以教学科研人员的过程行为为主要考评对象,从被考评者的工作过程和绩效影响因素入手,设置能力素质、过程考核、结果考核等三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相应地设置二级和三级指标,如能力素质设置道德素养、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等三个二级指标,过程考核可以从师德,表达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来设置二级指标,结果考核可以从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科研成果奖等三个方面来设置二级指标,最后对二级指标进行详细的分类。
3.3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从绩效考核的方式来看,可分为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定性考核是运用综合分析的形式,对被考核人员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定量考核是运用数据形式,对被考核人员的各项考核因素进行量化,获取考核结果。在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中,其能力考核、过程考核中虽然有定量的成分,但对能力素质、授课质量等的评价往往都是“性质”的概念。但工作业绩却是直接的“数量”概念,如讲授的课程、承担的科研任务、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论著或教材、获得的奖励,甚至担任的学术兼职等都可以用数字来反映。因此,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符合考核及其工作业绩的特点。
3.4建立有效的绩效反馈制度: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动态的反馈可以确保教师对绩效计划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作出明智的判断和建议,其中,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更为重要,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是考核的真正目的。通过绩效的反馈与沟通,使教学科研人员了解组织者和学生对自己的期望,了解自己的工作绩效;组织者应依据考评结果对教学科研人员不足的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科研人员的优点给予鼓励;同时绩效考评的结果应该与教学科研人员的奖惩、职位的晋升等联系在一起,做到赏罚分明,这样考评才能不只是流于形式。并针对考核结果建立教师申诉制度,将考核结果进行校内公示,接受全校教师监督,允许教师通过合理渠道进行申诉。
参考文献
[关键词:房地产子公司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初探]
房地产业是一种地域性和阶段性很强的产业。随着开发地域的拓展,项目公司越来越多,势必加大集团公司的管理半径,增加管理的难度,这就有可能造成边际投资效益的下降。因此,如何加强对房地产子公司的管理,正日益成为摆在大型企业集团面前一个非常紧迫和现实的课题。
一般来说,单一的房地产集团通常由总裁办、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审计部、工程部等职能部门联合成立集团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对下属全资和绝对控股的子公司进行经营目标设置与考核。而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更多地是成立“事业部”这样的相对独立的部门,采取模拟企业化运作,对下属所有房地产类子公司统一管理。在这两种模式中,集团和下属公司均以资产为纽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相互间形成合理分工:集团总部作为决策中心、信息中心、融资中心行使管理职能,各下属子公司作为经营实体则是成本控制中心、服务中心和利润中心。为了贯彻集团总体发展战略,充分调动项目公司的积极性,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经营计划的圆满实现,就需要制订专门的“房地产子公司管理办法”,并建立统一的以经营目标为中心的责任考核体系。
考核体系主要由项目考核和年度考核两部分组成,绩效的考核与奖励以项目考核为准。年度考核只是对项目考核目标的分解,它以事先责成子公司总经理在工资总额中扣存一定比例的年薪、然后由集团根据其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决定是否返还和返还比例作为奖惩的主要手段。
一、项目经营目标责任考核
在取得项目土地使用权、项目公司成立、宗地的规划指标确定以后,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的开发进度与收益测算为基础,集团事业部对项目经营目标进行统一设定。目标主要包括利润目标和开发进度两部分。
1、与利润目标相关的指标包括:
①规划指标:包括净用地、全部和分项建筑面积等;
②成本费用: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含土地成本、前期费用、基础设施费、配套设施费、建安造价、期间费用六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不可预见费虽然在做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是必要的,但在进行项目经营目标考核中不宜作为单独的成本科目;
③利润目标:包括平均售价、分项收入、净利润、成本利润率等指标。
2、与开发进度相关的指标包括:
①土地权证办理;
②拆迁安置;
③方案设计;
④报批报建;
⑤营销策划;
⑥工程建设;
⑦物业管理。
3、项目的考核在决算后进行,方法是:
①以“净利润”指标为核心,其数值不得低于项目考核书所列的目标(但考虑到项目开发往往是跨年度的,期间可能发生影响项目经营目标完成结果的重大情况,因此,每年集团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经营目标做出调整,最终的考核指标即以项目每年的年度经营目标相加后确定)。超出“净利润”目标的部分,集团给予子公司一定比例作为奖金。
②为防止出现利润与成本不同步增长的情况,项目的“净利润”指标必须以项目考核书确定的“成本利润率”为参照,成本利润率每下降1%,超出净利润部分的奖励比例下调1%。
③对项目的开发进度以办理完毕98%以上业主的入住手续为准,每迟延10天,超出净利润部分的奖励比例下调1%。
④在完成“净利润”指标的前提下,如果子公司通过努力积极争取当地的优惠政策,使项目税费与正常情况及同类项目相比得到较大减免的;或者子公司通过努力,使主要的成本科目实际发生额与考核指标及同类项目相比确有明显下降的,经查证属实,按减免或下降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但为此所产生的招待公关等费用应计入成本费用总额,列入当年的年度考核)。二、年度经营目标责任考核
以企业的每一个会计年度为期,根据项目考核书的要求和确立的指标,还需要对子公司进行年度考核。为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强化激励手段,考核结果与子公司的利益分配挂钩。事业部责成子公司总经理将本年度工资总额中除按月发放以外的部分扣存(约占30~40%),然后在年终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返还年薪及其额度。
年度经营目标由经济指标和综合管理指标两部分组成,满分100分。其中经济指标占70%,综合管理指标占30%。两者的考核均实行百分制,在对每项指标逐一考核评分,累计所得分数后乘以各自权数即为该公司当年两种指标考核的最终得分。年度经营目标责任考核分两期进行:①中期预核:在第三季度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中期审核;②年度考核:次年1月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年度审核。奖惩以年度考核为准。年度考核完成后,由事业部牵头成立的目标责任制考核领导小组根据财务内审制度负责审核,并经集团总裁签署审核报告后,核发被扣存年薪。
1、经济目标及考核
年度经济目标主要包括销售收入和管理费用指标。其中工资总额、招待费两项弹性较大的科目单独列出。其他的项目开发成本费用列入综合管理目标作专项考核。考核分值的计算方法是:
①成本费用总额和成本费用率采取双向控制、统配使用,可支配费用随收入增减而增减。如:某年的管理费用指标245万元÷收入指标6200万元×100%=当年的成本费用率3.95%,即每增加100元的收入就能增加3.95元的费用。经济指标以“经营收入为核心,成本控制为调节因素”为考核分值的原则。
②经营收入的考核办法为:以各项实际完成收入的数值除以各项核定指标再乘以各项收入占总收入的权数,得出此项收入的考核分值。经营收入考核值为各项收入的考核分值累加数。设定:Ai为实际收入;Bi为经营指标数,i为权数,则经营收入分值为:ΣAi/Bi×i×100%。
③计算出经营收入的考核分后,以实际完成的经营收入(ΣAi)为基数乘以核定的费用率,得出实际完成收入应该控制的费用(用β表示),再将实际发生的费用(用α表示)除以实际完成收入应该控制的费用(β),以100减去,即为成本费用指标考核得分。设定:α为实际发生的费用,β为实际完成收入应该控制的费用,则成本费用指标考核得值为:100-α/β×100。
④经济指标的总分值为:[ΣAi/Bi×i×100%+(100-α/β×100)]×70%
2、综合管理目标及考核
综合管理目标考核为:根据子公司发展与经营情况,按满分100分设定各项管理工作的内容、分值与考核办法,由集团事业部会同集团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对子公司的检查记录进行评分。其内容主要有:
温报集团绩效考核制的推出,在一定的程度上激励了采编人员工作热情,提升了工作业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任何一种考核办法都不是完美的,绩效考核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一是考核本身的客观科学性。对于绩效考核而言,一个基本的前提考核标准的公平和公正。新闻稿件是精神产品,稿件的质量并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单纯地用工具测量,进行量化评分。因此,在评估过程中,极易造成考核结果与实际水平相悖的现象,引发采编记者与考核部门的争议。
二是绩效考核的导向问题。绩效考核让采编记者感觉到新闻工作只是个饭碗,按分计酬的分值,成了采编人员的“命根”,而不是值得追求的事业。他们可能会无视报社整体和长期的利益,不由自主地陷入个人利益的陷阱。在这种绩效考核的驱动下,采编记者的心理天平更倾向于追求“经济效益”,他们很可能把完成任务作为唯一、直接的的目标。个别采编人员在采访前会事先算经济帐,估算见报稿件的“价值”,如果连打车费都挣不着,那么就不愿费时费力搞采访,转而寻求采访便捷、能迅速出稿的题材。也可能为了急于完成任务数,敷衍塞责,“萝卜快了不洗泥”,一味追求数量,忽视稿件质量,甚至出现“拼凑稿”、“注水稿”、“串稿”等现象。
三是容易引起内耗。报社通常把绩效考核当作采编人员奖惩晋升的依据,容易引发采编员工的功利思想,为了晋升而进行内部竞争。竞争虽然有助于提升绩效,但是也极有可能导致内耗,它削弱团队精神,破坏了同事之间的相互合作。这种分配机制只鼓励了个人竞争,员工之间缺少互相帮助。甚至有人认为帮助他人不仅占用了自己的工作学习时间,而且可能会减少自己获得的利益。在这种工作氛围下,资深编辑记者不愿意去帮助员工成长。由此,内部竞争机制阻止知识和经验在报社内部的积累和传播。如此看来,这种考核绩效“硬伤”不少,我们应当好好反思改进,尝试多种激励方法,而不是一刀切地都采用绩效工资制,使采编人员真正履行“瞭望者”的职责。
2.如何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的思考
推行绩效考核目的是为了建立一种相对科学、公平的考核评价机制,而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为了实现这种相对科学、公平的目的,本人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完善绩效考核指标推进在横向、纵向与交叉考核上的结合,具体表现在:考核主体立体化,不同的考核内容有不同的考核主体,比如上司、下属、工作关联同事、客户(读者)、专家等。考核内容立体化,定性与定量,个人与团队相结合等。以部门绩效带动个人绩效,减少因个体无序竞争但未让报社整体受益的内耗,增加团队凝聚力。考核方式立体化,采用序列法、360°评价法、KPI目标管理法等多种方式。考核时空立体化,虽然考核以年度为时间单位,但设立考核目标时采纳历史数据。考核制度也非一成不变,经总结提高,让下一轮绩效循环呈螺旋上升趋势,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报社在对员工进行量的绩效考核的同时,还应注重对职业态度、职业操守和业务能力等进行定性的考核。
2.2实行公平薪酬制度薪酬公平是一个组织或企业薪酬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不公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还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内部公平是员工的薪酬在企业内部贡献度及工作绩效与薪酬之间关系的公平性。内部公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等贡献度及同等工作绩效的员工,不能有歧视性的差别。二是不同贡献度岗位的薪酬差异,应与其贡献度的差异相对应。外部公平则是指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对于本地区、同行业内在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为了树立团队意识,鼓励员工关注报社和部门利益,分配体制的设计可以以共同受益为特点,报社激励机制的设计也可采用折衷的办法,将个人的奖励与整个报社和部门的业绩结合起来。
2.3搭建职业发展通道加强对采编业务的培训,比如实行新闻采编导师制,对优秀导师、学员进行奖励。建立采编人员培养的长远规划,由分管总编、部门负责人定期对采编人员进行谈话,讨论工作感受,共同勾画工作计划和设想。建立采编人员业务档案,对优秀新闻采编业务成果进行奖励,引导、鼓励提升采编业务水平。同时也打开记者编辑的上升通道,如记者方面建立起普通记者、资深记者和高级记者的职业发展通道,编辑建立起了普通编辑、资深编辑和高级编辑的职业发展通道,而且技术职称能上能下,实行年度和季度考核。从而引导记者花更多的时间去采写有价值、有深度的新闻,增加了实现自身价值、获取社会承认的渠道,有助于吸引优秀的采编人才留在新闻一线。
(一)考核办法不灵活目前,有很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制度都非常单一,不灵活,工作很不到位,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本不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核,更有甚者,有很多国企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整个公司的绩效考核都只是做做样子根本起不到本质性的作用。
(二)考核宣传不到位实行绩效考核制度是需要一定的宣传动员力度的,但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阶层的领导观念普遍比较落后,传统,他们还没有意识到绩效考核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即使有的国企重视到了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也没有很大的改革创新,对别人的绩效考核体系照搬照抄,没有属于自己的新意,更没有将绩效考核对员工以及企业的发展意义宣传到位,导致企业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发挥不到它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效果。
二、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考核制度的激励性国有企业要想提高绩效考核的力度,就得加强考核制度的积极性,首先应该从领导阶层下手,领导阶层一定要严格遵守绩效考核结果实行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员工实行相应的奖惩,员工该加薪,该升职,该领奖金,还是该惩罚,领导一定要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的结果相应的实行应有的处理结果。而且严格使用绩效考核有助于我们发展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有助于我们可以及时去解决问题,并且制定出实用可行的措施来提升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有效使用绩效考核不仅有利于对员工积极工作的激励和鼓励,而且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员工的跳槽和流失。
(二)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制度应该细化到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情况,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切实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整个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统一化,绩效考核的指标应该最大限度的具体化,而且绩效考核制度的实行本来就是为了能够发现每一个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困惑,并且有效帮他们改进,从而提升自我,促进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三)采用灵活的考核办法国有企业应该将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重视起来,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绩效考核的每一项工作。我们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应自我发展的方式,尽量采用灵活得手段,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实行到最有效的结果。
(四)加大考核的宣传动员力度国有企业从领导就应该将企业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勇于革新自己的管理思想,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并且有效的将绩效考核的有关内容和制度宣传到位,最重要的是要将绩效考核对于企业和员工自身的发展的积极意义宣传到位,从而大力动员员工积极的投身于工作。
三、结束语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业绩的优劣不是用单一的指标就能够衡量的,例如:不能单独以收入或利润的高低来评价,也不能单独以安全或质量管理的状况来评价。对于施工企业来讲,项目经理的业绩与市场承揽的多少、利润率的高低、收入完成的比率、回款比率、安全、质量管理是否达标、顾客满意度好坏、参与单位的满意度等多项结果有关。这些数据在考核时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项,都会导致项目经理对该项目管理的忽视。因此,为了通过绩效考核管理,达到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建立全方位的绩效考核体系,并尽可能实现量化考核。
二、对项目经理的量化考核中,存在多方面的困难
1.来自时间方面的困难。一般来讲,施工企业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考核的周期不宜大于一年,而且至少在每年年末要进行一次考核兑现,否则会使项目经理对企业所实施的考核兑现制度产生“遥远”“疲惫”之感。然而一个项目的执行周期往往多达2~4年,有的甚至更长。对于一个正在执行中的项目,其经营数据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导致考核数据不易核实。为了在年末考核时能够过关,项目经理设法将部分尚未完成的工程作为已完收入向企业报出,“寅吃卯粮”的现象会经常出现。或者因超额部分太多,担心企业不能如约兑现,同时也为明年能够更容易完成指标,项目经理故意隐藏部分已完成的收入而不向企业报出,留待明年再报出,“卯吃寅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企业若想得到准确数据,只有等到项目执行结束之后,项目撤销审计完成之时,这些真实的数据才会显现出来,然而项目撤销的时间又很难与年末考核的时间相重合,给年末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
2.来自交叉执行方面的困难。项目经理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执行还没有最终完成,由于工作的需要又承接了另外一个新的项目,若项目经理为了使老项目达到或超过企业所要求的利润率,使项目团队获得很高的兑现,故意将其中的一部分成本转移到正在执行的新项目当中,就会使实际利润率很低的项目“摇身一变”而成为利润率很高的项目。这种人为将项目成本转移的过程,往往不被考核部门所察觉。
3.来自不同的考核数据所占权重方面的困难。各种考核数据所占的权重不同,最终汇总后的总分数必然差异很大。收入高而利润率低的项目团队,一定会主张收入指标占有较大的权重;利润率高而收入低的项目团队一定会主张利润率指标占有较大的权重;市场承揽高而其他考核项完成率低的项目团队一定会主张市场承揽率指标占有较大的权重……这些考核指标各占多大的权重才较为合适?这也是各施工企业考核部门难以确定的问题。
4.兼顾“利润完成率”和“利润完成量”方面的困难。“利润完成率”是各企业必然关注的指标,但如果一个团队所执行项目的利润完成率很低,但其利润量很大时,说明该项目经理所代表的团队创造的产值更高、付出的辛苦也更多、支撑企业总利润的力度也大。如何在考核“完成率”的同时,再兼顾“完成量”对企业的贡献,同样是考核部门不好拿捏的问题。
三、针对各种困难采取的措施
如何从主观上制止项目经理在考核时“寅吃卯粮”?我们采取了“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于在建的工程项目,尚未经过撤销审计,在每个考核期对其利润完成率、市场承揽完成率、收入完成率、回款比率等各项指标进行的较粗略的评价,我们将其定义为“过程评价”。项目撤销后,根据撤销审计或离任审计的结果,对该项目的利润完成率、市场承揽完成率、收入完成率、回款比率……等各项指标进行的最终评价,我们将其定义为“终结评价”。由于撤销审计后的数据是不可更改的最终数据,因此上文所提到的“寅吃卯粮”现象不会存在于“终结评价”过程中,只有对在建项目进行“过程评价”时,才可能会出现。企业在每年进行绩效考核时,对于不具备终结评价条件的项目,可以暂时参考较粗略的过程评价数据进行考核,但兑现奖只能支付其中的一部分,待该项目撤销审计后,终结评价数据产生时,再以终结评价数据为准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考核,兑现奖多退少补,则被考核者就会认为没有必要再虚报收入,进而从主观上打消其“寅吃卯粮”的念头。若企业持续地把项目经理所执行的每个项目的评价数据加权平均起来作为最终评价数据,给每个项目经理设立一个每年都进行公开的“积分表”,使其所经手的每个项目的评价数据都成为“永不磨灭的业绩”,则项目经理必然觉得每个项目的数据都是重要的,没有在不同的项目之间转移成本或利润的必要。施工企业的考核部门依据项目不同的执行阶段,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积累项目经理的评价数据。对于没有完工项目,只有在建项目的项目经理,企业可采用每个年度、所有过程评价分数的加权平均值来作为其最终评价的数据。对于只有一个或多个经过撤销审计项目的项目经理,企业可在每个年度,采用所有终结评价分数的加权平均值来作为最终评价的数据。对于既有撤销审计数据的项目,又有未经审计的在建项目的项目经理,企业可采用所有终结评价分数和过程评价分数的加权平均值来作为最终评价数据。
四、公司持续量化项目经理绩效考核的具体做法
1.1建立数学模型“两定六挂绩效考核”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在核定岗位和人员,确定岗位绩效工资分数的“两定”基础上,把岗位绩效工资分数同产品成本、产量、质量、金属回收率、安全环保、专业管理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确定下来,建立考核数学模式。
1.2确定主要参数实际应用中关键环节是确定考核数学模型中Fi核、Bij以及Bij三个主要参数。也就是采用该方法设计考核方案和制定考核办法及细则。⑴部门岗位绩效工资分数Fi核:根据第三冶炼厂机构优化方案和员工薪酬实施方案按照岗位人数和相应的岗位标准分数确定。⑵部门考核项目所占百分数Bij:分别为表示i部门加工成本、产量、质量、金属回收率、安全环保、专业管理等考核指标所占标准分数百分数,即权重。可分别规定加工成本40%、产量15%、质量10%、金属回收率10%、安全生产5%、专业管理20%。⑶考核奖励或扣除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百分数Bij:根据部门工作性质、艰苦程度、考核项目确定,实质是设计考核细则并充分体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1.3实际应用步骤按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挖潜增效的经营管理理念,把”两定六挂绩效考核”管理方法在第三冶炼厂2013年内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应用步骤简介如下:⑴首先确定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考核项目按加工成本、产量、质量、金属回收率、安全环保、专业管理六大项若干明细项目确定,考核指标依据生产经营目标,按照先进客观合理的原则制定。⑵核定部门员工人数、确定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管理部门员工人数以机构优化方案为准,生产和服务部门员工人数根据劳动测评结果和岗位说明书结合实际情况核定,并依据岗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核定。部门员工人数一经核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在机制上阻止员工不合理流动。⑶制定各部门指标同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挂钩考核办法,也就是制定考核模式中的Bij和Bij。第三冶炼厂2013年生产经营目标确定为98853116,即98-完成粗铅锌98000t;85-完成商品铅锌85000t;3-完成粗铜3000t;1-产品加工成本总额在上年实际水平上降低1000万元;16-通过实施技术经济增量,降本增效,保持职工工资总额在考核基数基础上增加1600万元。根据生产经营目标,在”两定六挂绩效考核”管理方法实施方案中规定同加工成本、产量、质量、回收率、安全环保、专业管理挂钩考核百分数依次为40%、15%、10%、10%、5%和20%,即Bi1为40%、Bi2为15%、Bi3为10%、Bi4为10%、Bi5为5%、Bi6为20%。确定Bij实质是设计考核细则。2013年对成本、产量的考核细则制定为:成本的考核采用“2±0.5”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即完成加工成本考核指标,在得40%的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的基础上奖励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2%;降低加工成本,每降1%,奖励0.5%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但完不成加工成本,成本每超支1%,扣除0.5%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产品产量的考核实行“2±1”考核方法。即月考核产量达到考核基数,在兑现15%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的基础上奖励2%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在此基础上每超产1%,追加奖励1%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产量达不到考核基数,每差1%,扣除1%岗位绩效工资标准分数。以此类推,详细制定质量、回收率、安全环保、专业管理项目的考核细则。⑷根据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按照”两定六挂绩效考核”管理方法的表示式进行岗位绩效工资考核兑现。案例:以2013年8月份第三冶炼厂第4个考核部门精馏车间考核兑现为例进行说明。精馏锌加工成本考核指标732.96元/t,实际完成719.72元/t,降低1.81%;精锌产量考核基数5425t,实际5600t,超产175t,超产3.23%;锌锭特级品率考核指标81%,实际完成91.33%,提高10.33个百分点;精馏锌回收实际完成了99%考核指标,安全发生一起轻伤。全厂分值5.4元/分。
2应用效果
1.缺乏科学认识。目前,国内很多企业仍在使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从招聘到分配再到奖惩都是一味地沿袭传统,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另外,企业各个部门在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认为绩效考核只是高层管理部门的职能,从而在执行本部门员工的考核工作时故意放松懈怠,导致考核结果有失公正。由于对绩效考核缺乏科学认识,阻碍了这一系统制度的建立,这是很多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2.缺乏激励机制。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企业的绩效管理制度趋于僵化,对部门和员工的奖惩只体现在工资和职位上,不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就要建立起一个系统性的评价奖励机制,对不同层次和职位的工作人员采取不同的奖励机制,加强上层管理部门和员工之间的交流,充分了解员工实际需求,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激励。
3.考核指标笼统。在考核过程中,多数企业只重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实际效益,却忽视了员工工作态度的端正和业务潜能的开发。另外,很多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岗位和不同工作性质的员工采取同样的考核标准,以致影响了考核的公平性。
二、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设
1.企业管理层的支持与重视。绩效考核制度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制度,要想在企业管理中顺利实行,首先需要高层管理者的支持。高层管理人员要最先树立起对这一考核制度的正确认识并逐渐贯彻下去,把考核工作提高到绩效管理的核心地位,从而引起企业上下的重视。
2.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系统。绩效考核制度从制定到实施需要经历一个长久的过程,要减少这期间出现的问题,制定一个成熟的考核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绩效考核制度是一个成套的体系,在体系建立之前,首先要制定一个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目标,其次要把考核标准落到实处,使部门和员工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在考核标准上,既要有硬性的业绩考核标准,又要体现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工作潜力。
3.科学培训考评与被考评者。企业中的绩效考核人员相当于考场上的主考官,提高考核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认知水平对保障绩效考核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要保证绩效考核制度顺利实行下去,就要对考评者进行科学培训,使其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能够在企业上下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另外,考评制度的顺利实行离不开被考评者的积极配合,因此,引导被考评者树立对该制度的正确认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工作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被考评者的培训,使其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4.重视绩效考核反馈。绩效反馈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沟通的过程,企业要灵活运用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两种方式,将评估结果顺利地反馈给被评估者。正式沟通包括面谈式沟通、讨论式沟通、电子信函式沟通等方式;非正式沟通则是借助闲聊等非正式途径进行沟通。不管是何种沟通方式,都要坚持平等、透明的原则,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员工工作中的优缺点,同时允许员工对考核结果提出异议,以推动绩效考核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三、结语
有压力才有动力。这些年,绩效考核工作已经走过从框架搭建到形成体系建设阶段,面对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设备、产能等相对落后于行业的内部压力,和炼油企业所面临的三个共性常态化考验的外部压力,通过公司领导的大力整治,今年,为了企业的美好前景,公司上下克服重重困难,全面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能,在这个“从适应到认同”的过程中,来自外在压力将转化为推进企业管理升级的内在动力。就绩效考核指标的整体设计而言,紧紧围绕以安全生产为重点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充分结合企业各类装置生产特点和各级单位工作特点、工作需求,依靠全年生产计划,面向全体员工,结合各类岗位不同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体系,使绩效考核工作在公司全面管理工作中找准位置,真正发挥其激励约束作用,体现其在管理中要效益的存在价值,让锦西石化真正在市场化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二、做好指标设计与监督考核,加强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
在指标的设计上,力求抓大放小、抓主放次,不搞“连坐”,不搞“指标平移”,使指标之间形成一个因果关系环环相扣的目标链;在监督考核的过程中,建立问题导向思维模式,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推进考核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进一步加大考核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强化责任意识考核和组织领导,鼓励基层自查、自诊、互学、互助,做好指标设计、督查、指导和协调工作,全面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管理上水平,促进价值创造能力稳步提升。
三、动态管理,“正视问题不回避”
通过这十年绩效考核工作的运行,我们也发现个别单位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程序不规范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当场予以指正、修订,后期进行跟踪检查,将各单位提出的合理性意见、期待和要求,有效引导,善加利用,寻找管理层与基层,企业发展与稳定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以审慎的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兴其利而去其弊,对于不理解的负面情绪进行政策宣讲、理顺而不大意。及时收集职工建议和意见,及时沟通,做好指导、解释、协调工作,对各单位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指导、解决,使公司的绩效考核工作更上一层楼。
四、创新方法,寻求新的突破点
(一)员工对绩效考核的参与不够
化工企业的绩效考核是化工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化工企业能否良好运转和经营,涉及到化工企业所有员工的切身利益。考核者是绩效考核工作能正常运行和取得较高质量的保证主体,现在新疆大多数化工化工企业的绩效考核主体主要是被考核者的上级和被考核者本人。不难看出,新疆大多数化工化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认识不够,很多人认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自己只是在做配合工作。甚至就是上级对下级进行考核,没有下级对上级的考核,这就使许多工人认为:绩效考核无非是管理者的工具,目的就是扣钱。甚至有些管理者将考核作为控制员工的一种手段,甚至是展示上司权威的一种做法,在这些错误思想下,管理人员容易违背绩效考核的原理,使得员工惧怕考核,逃避考核,从而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企业的战略发展和考核工作的正常开展。难以做到员工在绩效考核的各个环节上的参与,使绩效反馈难以到达普通员工的层面,难以让其发现自身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绩效工作的提高。
(二)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
新疆大多数化工化工企业之前的考核表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员工进行全方位考核,五个方面看似包罗万象,面面俱到,实际上很多内容空洞无物,很难把握,考核表的内容设计根本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部门和岗位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大而全,反倒是考核内容没有任何的针对性,考核的结果也因此不具有客观真实性,令人难以信服。
(三)绩效考核方法过于单一
绩效考核方法的选取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新疆大多数化工化工企业过去主要采取的考核方法是目标管理法就是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发展要实现的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和逐步落实,让企业的各级各层管理人员以至每一个员工都根据企业的总目标来制订自身的目标和实现举措,并把各种目标的实现情况当作考核的依据。但是,作为一个化工企业人员流动也是比较大的,现在的年轻人抗压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富有朝气也很个性,考核方法如果不够合理,会让他们倍感压力,感觉到不公平,没有发展前途,容易跳槽。
(四)绩效考核结果缺乏有效反馈机制
新疆大多数化工化工企业的绩效考核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绩效考核的结果有利于被考核者了解自身工作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新疆大多数化工化工企业可供反馈的考核信息较少,化工企业受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考核工作比较流于形式,有用的考核信息较少。而且,人力资源管理者担心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敌对情绪,不愿将考核结果及相应解释反馈给被考核的员工,造成化工企业的员工不能知道自身的真实工作情况,无法在以后的工作发扬自身的优势,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五)绩效考核结果的激励性不明显
现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主要体现在薪酬奖金上,与职位晋升、职务调整、培训、员工职业规划与发展等关联度不高。而员工的需求层次不同,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到良好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结合起来、并根据员工需求实施奖励才能真正地调动化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由于绩效不能与薪酬设计合理挂钩,考评结果也未能起到奖勤罚懒的作用,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绩效考核做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力资源的其他因素密不可分,绩效考核的结果也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其他人力资源活动的有效开展。
(六)绩效考核结果的促进性不强
新疆大多数化工化工企业的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脱节现象,考核的结果只是作为确定员工奖金的一个依据,考核结果不公开,导致考核结果呈现出形式化,在很多程度上降低了考核结果的应用,培训部门得不到考核结果的反馈,难以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员工本人也不到考核结果,不知道自己的优劣所在,不能通过有目的的学习提升自身能力,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缺少依据,员工甚至会对考核结果的公平和公正产生怀疑,致使石河子天能化工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难以取得成效,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也缺少竞争优势。
二、新疆化工企业绩效考核问题对策研究
(一)加强宣传,转变观念,全员参与
化工企业的绩效考核不是化工企业哪一个人的事,通过学习、会议和报纸等方式对化工企业的绩效考核进行宣传。使化工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能了解绩效考核的实际情况,增加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在考核内容和方法选择上,应该采取多种考核方法共存,针对不同岗位情况采取关键绩效考核法,目标考核法等方法共存。要充分了解每位被考核者的岗位特点、工作内容、工作状况、任务完成情况和心理动态等,制定合适的岗位考核标准,考核者要了解被考核者的绩效情况,使每位员工感觉到自己既是考核者也是被考核者,考核是非常公平的。使员工对考核部门的抵触转变为接受和理解。绩效考核不再是哪个部门的事,也并非是管理者的工具,绩效考核并不是只为了扣员工的钱。
(二)对员工进行压力疏导,提高工人的稳定率
由于化工企业自身的特点,需要的人员较多,同时人员流动也比较大,已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工人普遍偏年轻化,现在的年轻人抗压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富有朝气也很个性,一个好的绩效考核也会让他们倍感压力,这种压力得不到排解,他们就会感觉到不公平,没有发展前途,容易跳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每个人对一件事或者是一个制度都有一定的适应期。在适应期中也比较容易出现问题,及时对员工进行不良情绪疏导,使其顺利度过适应期。将会大大增加员工的稳定率。
(三)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及时反馈绩效考核结果
没有反馈,就不知该如何改正,不知如何改正,就不会进步。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企业和员工都能各取所需,共同发展。绩效考核的结果是要被考核者了解自身工作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把所有的信息都公之于众,如果这样会让不少员工觉得难堪,自尊心受到伤害。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如:手机短信,微信和上网等方式将个人的考核结果发给被考核人,由本人确定考核结果。如果考核结果无异议。就自己根据自身不足,改进。这就达到了绩效考核的目的。
(四)采用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企业;蜻效考核;问题;措施
一个企业的整体运营绩效,与企业设定的目标,制定的战略密不可分。但更具体的表现却是与员工个人的日常工作绩效息息相关。试图通过人力赢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必须要能够管理其员工的行为表现及其结果。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考核。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上的长处和短处,并保持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推动员工的潜能开发与能力提升,这样企业就能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并在实现员工成长的同时促进企业发展。
一、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在许多企业中绩效考核工作是这样进行的:作为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者与协调者的人力资源部,将一些固定的表格发放到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完这些表格并交回人力资源部。于是各个部门的经理们忙得不亦乐乎地在这些表格中圈圈勾勾,再加上一些轻描淡写的评语,然后就表中的内容与每位下属进行短暂的沟通,最后在每张考核表中签上名,考核工作就算是完成了。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虽然很多企业实施了绩效考核,但是每位员工包括考核者在内的内心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无人真正认真对待绩效考核。
(二)存在工作机会歧视
许多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完全依据其业绩,根本不考虑员工所处的市场环境或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等不对等因素。一些员工由于所处外部环境不同或变化的影响,虽然和其他员工一样兢兢业业的工作,甚至付出更多努力,却没能取得较好的业绩,并因此影响到他们的考核结果。这种对工作机会的“歧视”,对员工来说极其不公平。
(三)信息不对称
在企业中一般都存在多种职位多名员工。企业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一般不可能详细了解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就每一个部门而言,部门经理也不可能全面了解每一个下属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这样,就造成了绩效考核中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考核者不能深入了解员工工作的特点,努力的程度和效果等方面,导致考核者可能对员工作出不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员工也可能不全面了解企业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在工作中弄错了努力方向,或者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提高绩效。
(四)考核者的主观随意性较大
绩效考核旨在通过实事求是地对员工过去一段时间内工作实施考核,评价员工到底为企业做了多大贡献。但在实践中绩效考核往往受考核者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误差,常见的有晕轮效应、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分布等误差。考核者的主观性随意性与片面性,其结果势必影响绩效考核的可信度与效度。
二、原因分析
1、绩效考核工作不到位
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考核等管理手段促进绩效的提高。但许多企业对绩效考核的管理思想和行为导向不明晰,把绩效考核看成是每年一度的例行仪式——将上一年度搜集的关于员工的所有信息加以归类整理,按部就班填写考核评估表,最后花尽可能少的时间向员工提供反馈,甚至不提供反馈。没有加强对考核过程的跟踪、督导和沟通,未能通过绩效考核促进企业管理,导致这项对于企业价值极高的工作难以收到预期效果,使绩效考核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2、考核指标不够科学
在绩效考核实践中许多企业的考核指标在设置上不够科学,主要表现为三点:
(1)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许多企业在确定考核指标时缺少考虑各种岗位的独特性,没有找出与每一个员IT作岗位关系最为紧密的关键指标加以深化和细化。
(2)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有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设置上,采用统一分数或指标中分数差别不大,没能突出重点。未能通过绩效考核指标的权重使员工认识本岗位的工作重点并引导员工很好的完成岗位职责。
(3)考核指标不能及时调整。考核指标的设置没有根据岗位职责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工作内容变了,而考核的指标不变,体现不出新的岗位职责与工作要求。
3、缺乏严谨的考核标准
选择和确定什么样的绩效考核标准是绩效考核中一个重要的同时也是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目前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不严谨,主要表现在考核标准太过笼统,考核标准的说明含糊不清,考核标准中有太多难以衡量的因素,或者考核标准与员工的工作职能偏差较大等方面。以这样的标准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就难以避免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出现考核者的主观随意性判断,从而影响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考核结果也就很难使员工感到信服。
4、考核结果运用不当
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中,通过各种资料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评价等流程,会产生各种中间考核结果和最终考核结果。这些考核结果本可以充分运用到人力决策中,诸如员工的职业规划、培训、晋升、薪酬管理等。使员工通过绩效考核结果,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从而重新认识自我,找准方向,努力工作,并最终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取得更好的业绩。但是由于许多企业对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缺乏明确的概念和思路,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仅仅作为奖惩手段或鉴定性档案,对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尚未开展起来。
三、解决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建立与绩效考核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绩效考核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架构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企业应从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建立与绩效考核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让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与开发、人事调整、薪酬管理等环节相互联结,有效促进。同时要使绩效考核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设计能配合企业战略实现的绩效考核体系,开展战略性绩效考核与激励,促进企业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二)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
优化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不仅要明确绩效考核的战略导向,更要在考核方法上下大功夫,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分析。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认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及标准,并做好“三个结合”:
1、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绩效考核不仅仅只有业绩考核,还应包含素质考核。业绩考核引导员工注重实效完成岗位职责;素质考核引导员工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团队精神。二者相辅相成,既突出重点,又互相促进,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和谐发展。
2、重点考核和一般考核相结合。企业在确定考核指标方向之后,应该确立重点指标和普通指标。对于影响大,难度大,关系到企业成果,体现岗位重要职能的指标,应设置为重点考核指标:对于影响较小,容易实现,完成时间较短的指标,应设置为一般考核指标。这样才能使设置的考核指标主次分明。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3、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是企业绩效考核科学、合理、公平的前提,在考核指标的设置上,对重点的,影响业绩的,权重大的指标都要采用可量化指标,一定要使员工非常清楚自己要干好什么事情。上级领导是如何进行考核的。定性考核是企业绩效考核人性化的表现,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要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采用比较灵活的考核方式。企业在设置绩效考核体系时,要注重考核指标的完整性,以定量考核为基础。把定性考核作为辅助,建立一套既科学又容易操作的考核指标及标准。
(三)培训考核者
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不仅取决于考核制度、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方式和方法等的建立,同时也受到考核者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的影响。因此对考核者进行专项培训和辅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培训和辅导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者思想教育。研究表明考核差别大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考核者不够重视企业绩效考核,采取应付的态度所致。因此要通过动员和宣传等途径从思想上引起考核者对考核工作的高度重视。
2、考核指标培训。为确保所有的考核者都能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各条考核指标,必须向每个考核者解释清楚考核指标和维度分解的根据,以及每个考核标准的确切含义。
3、考核者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培训。考核者通常会根据自己对员工日常行为及工作表现的观察进行判断和评价。因此要通过各种类型的模拟练习以提高考核者观察员工行为表现的能力,以及根据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的能力。:
(四)综合运用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是绩效管理中关键的一环t如果考核结果运用得当,对绩效考核的实施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否则将会影响整个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绩效考核结果的综合运用,一是要将考核和结果挂钩,通过绩效考核,对员工的薪酬,职位和职业发展等进行调整,同时帮助和鼓励员工端正态度、提高能力、改进方法:二是要不断探索和丰富考核结果兑现的载体,综合运用物质的与精神的,短期的与长期的等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满足不同层面员工的需求,实现综合性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