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水利专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专业设置历史短,社会认可度与可利用资源有限
高等农业院校设置工程类工科专业,其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湖南农业大学水利学科类专业是1999年经湖南省教育委员批准设置,同年开始招收农业水利工程本科专业,并在2003年调整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连续招生仅11年历史。虽然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质量逐步获得了认可,但是水利行业对我校水利专业建设的直接支持仍然有限,校企合作项目不多。
(二)高校连年扩招,师生比例过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1999年以来,高校招收人数迅速增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个教师指导的学生过多,导致精力投入不足,指导上难免顾此失彼;另一方面,教师面临着晋升压力,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情况下同时还承担大量的科研任务。加上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时间相对集中,导致老师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的时间、精力也有限,这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指导教师工程实践缺乏,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为应对高校师生比例增大的问题,高校大量引进高学历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但此类人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学校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实践锻炼与积累方面重视不够;地方院校待遇不高、人事体制僵化,很难从生产单位引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高职称、高学历人才。诸多因素直接导致现有教师工程实践不足,科研能力有限,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四)学生就业压力大,毕业设计投入时间少
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扩招人数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而他们在寻找未来出路时投入的精力也随之增多。我校毕业设计大都在第七学期末布置,第八学期完成。但是,这时候正是毕业生寻找就业或继续深造机会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为寻找一份如意的工作而四处奔波,造成毕业设计精力投入不足。另外,有些与用人单位已签约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设计。部分参加考研、考村官、考公务员的学生为了应付接二连三的笔试、复试等相关事情,毕业设计被搁置拖延。(五)毕业设计执行程序过于繁杂,过程监控制度僵化学校管理层为了应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逐步下滑的局面,出台了较多管理条例和规定,尤其在高校评估期间相继出台《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从选题审批、选题论证、开题论证、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多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格式规范、形式要求和时间控制,涉及填 写的表格多达7个之多,需教师和学生签字多达7处。这些规定和要求对规范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脱离实际情况,毕业设计一味强调标准化,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负担,还忽视了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毕业设计缺少灵活的过程监控体系,毕业设计内涵质量上并未显著提高,反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二、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
(一)设计题目来源和管理模式
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内容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好的课题是毕业设计工作成功的保障。
1.结合毕业实习和就业自主选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选择工程实践题目,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借助老师、校友、亲戚朋友关系等多渠道,协助学生联系毕业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结合他们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寻找题目来源,作为毕业设计选题。这种方式选题针对性强,避免重题现象,学生通过实践更容易理解题目内容,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和毕业设计质量。因学生居住在工地现场,缺少教师面授机会,我们可采用网络、电话等通讯方式指导学生收集、消化工程资料;当学生返校后,进一步集中指导和完善。
2.指导教师指定选题。对于参加研究生考试或其他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一系列就业类选拔考试的部分毕业生,指导教师选用一些较成熟的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做,或直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来完成其毕业设计。针对这类学生的毕业设计管理,我们通常采取间隔固定时间、集中面授指导等手段,及时解决毕业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二)毕业设计答辩与成绩评定
答辩是毕业设计质量把关的最后一道环节,是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学校和学院制定了指导教师评价意见表、评阅人评价意见表、答辩记录及评分表,并附评分细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按百分制分别评分,加权平均得到总分,再折算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或不及格,最后由系答辩委员会审核。这样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得到全方位的评价,最后成绩评定结果与学生综合能力和所付出的时间相符合。
(三)毕业设计质量与效果
1.题型与题目。题型和题目可以反映毕业设计选题来源真实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表1显示了近12届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从表1可见,毕业设计(论文)可分为设计题型和论文题型两大类;毕业生的设计题目绝大多数来源于生产实际,实践与教学结合更加紧密。虽然毕业论文数量在减少,从毕业论文内容看,论文质量逐年提高,大而空的题目逐年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来源于指导教师的国家级、省厅级科研课题的试验研究论文数目增多。根据12届毕业设计题目来看,毕业设计题目逐步规范,符合我校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培养目标;随着专业办学历史延长,毕业生选题的渠道逐步拓宽,来自生产实际工程的设计题目逐步增多;另一方面,也显示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以农业水利工程设计为特色的培养模式逐步凸显,与国家水利建设行业的投入方向关系密切,也充分证明了近几年国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中小型水库塘坝出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2.毕业设计完成效果。近年来,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管理措施的系统实施,毕业设计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成效:(1)实现了“三年不重题”、“真题真做”,缓解了毕业学生数量多与教师资源有限的矛盾;(2)毕业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评分科学、合理;(3)毕业生的CAD绘图和文字处理水平显著提高;(4)毕业论文题目与导师科研项目结合,解决了毕业论文经费不足问题,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5)“就业与毕业”得到了较好兼顾,实现了“毕业设计质量不下降,就业不落后”的局面。
三、结论
关键词: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水平
1会议的重要性
(1)农电工作重点的转变。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我们从这次会议开始,农电工作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由过去我们主要精力抓农村电网建设转向重视建设与抓好和加强管理并重,并向加强管理倾斜。建好电网我们更要应该管好电网,巩固农网改造的成果,更好地发挥农村电网的效益。
(2)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我们这次转变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近5年的农村电网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全国农村电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网的结构得到了加强。在这期间,我们的安全工作曾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及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办法和措施,提出抓好安全管理,并建立专业体系。现在农网改造基本上达到了一个阶段,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向系统接轨,全面提高农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农电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化、标准化,上一个台阶。
2落实会议精神
农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以及我们的目标都是在县供电企业,但是目前的管理问题的重点,或者说解决、指导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在坐的同志,省公司农电部的领导和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省公司还要不断地对农电安全生产工作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贯彻好这次会议,关键是解决好我们的观念认识,关于这次会议提出的强化安全管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这两项工作我们还需要在观念上、在工作上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2.1强化安全管理
从我们目前的完成公司的农网安全工作情况看,有这样四种情况:①有健全的体系,有明确的责任,工作能够到位。绝大部分省是这种情况。②还有一部分省公司,监督与管理相配合,就是监督职能在生产安全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在农电部门。制度也比较明确,工作配合也到位。③还有一部分职责不明确,工作开展不到位,体系不健全。④有个别省的安全工作其它部门没有管,农电部也没有管,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上是一个真空。
(1)明确责任,谁主管谁负责。
关于安全工作的责任,大多数完成公司农网安全工作的责任必须进一步明确到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发文,这次领导及时讲话就是这样一条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在明确这一点的情况下,有些省要处理好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关系。就是说有些监督职能在生产安全部门、生技部门,要处理好这样一个关系。但是我们主管农电生产,我们就要负责安全,两边结合。安全生产部门多年来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系统安全管理的经验和体系,一套办法,在他们的监督下学习,然后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所以如果明确就是我们管我们负责那我们就要做好;监督和管理分开的,要把它协调好,结合好。其它不明确和没有管理的,那就明确是农电部负责农电部管理,职责就在农电部,这个我想强调一下。
(2)要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体系。
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我刚才在听六个单位的介绍经验时有一个共同的经验:都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专业工作如果没有保证体系不可能开展好工作。我们讲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没有体系不行。
(3)省农电部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考核。这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其中包括统计分析。
(4)抓好基层,即乡镇供电所。安全工作的重点在乡镇供电所。
2.2全面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2.2.1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是农网管理工作的核心
线损管理也好,电压管理也好,无功管理也好,实际上是我们管理工作的核心。
我们的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经过这几年农网建设与改造和加强管理,我们的可靠性指标比改造前提高了9%。全年是8760小时,即减少了停电780小时。农村低压电网的电压是200V多一点,在合格范围内;线损平均大概降低了14%~16%,效果非常明显。但这三个指标是一个综合指标,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我们企业的综合指标,所以我们要想提高我们专业,必须要综合治理。
这几个指标体现在我们的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电量的可靠性,人员素质,我们的管理工作的水平等等各个方面。核心指标上去了,整个工作才能上去。一定要认识这三个指标在我们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在专业管理上基础,人员素质还不适应,我们的专业管理工作是刚刚起步,这样一个基础非常薄弱。
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推动这项工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全面提高专业工作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我们省公司农电部专业管理,农电部的加强首先从我们的专责工程师开始,从部门领导开始。所以我想强调我们在坐的,首先要从我们开始。
2.2.2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就抓好以下环节
①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指标。省公司对全省的每一项专业管理要有明确的指标,然后制定可靠的计划,在制定计划的基础上要提出落实的措施。这是前期的工作,这是第一个环节。
②第二个环节要抓过程。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建立统计、分析系统并考核到位,把过程控制住。
③最后实行闭环管理,这是第三个环节。返回来和目标核对,和我们的计划核对,并进行调控。
2.2.3提高专业管理水平,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1)当前要抓好无功电压管理工作。
①首先是电压监测表要达到一个标准规定的要求,装表要到位。有些同志提出没有资金,我想关键还是我们的认识和观念,一个县拿出几万元钱装表是没问题的。首先要装表,表计装好后,要把记录工作规范化,抄表,建立统计、分析制度,这是当前的关键。
②合理科学地配置补偿设备,并且保证它的可靠率。在无功配置和提高它的可靠率的基础上健全统计分析。可靠性工作当前主要是要建立体系,并且一定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保证可靠性的措施,贾主任在报告中提了。我想配备一台发电车它的效益应该是可观的,对于县城的改造,发电车能够保证它的效益,而且能提高可靠性,必要的可靠性,这个问题大家要舍得花钱。其它的带电作业也好,科学合理的安排检修计划,还有利用这次县城电网的改造选用可靠性比较高的设备。在这项工作中大概要做的工作有人员的培训,可靠性管理的培训。这个问题农电部也研究,决定要统一培训我们省公司的专责工程师,编制教材,提出我们的上岗的办法、考核标准,然后逐级培训。
③关于线损管理工作重点是落实责任。无论是无功也好,可靠性也好,线损也好,都要把责任层层落实最终到乡镇供电所的电工。由于乡镇供电所的电工是从事设备的检修、巡视、管理、维护等最基层工作,只要他们的工作都做到位了,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才能实现过程的控制,才能使我们的体系最终的结点做好。
(2)要加强电网建设的管理。
因为我们农网建设工作搞了几年了,有一套很好的管理办法,也有一套施工队伍,组织工作大家都有经验,但是我还想加强电网建设的管理工作仍然不能忽视,仍然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在电网管理上特别是县城电网的管理上,还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抓好两个前期工作我想强调这样几点:①当前要抓好两项前期工作:首先是抓好县城电网的规划,再是抓好项目的审定。在没有开工前大家要抓好县城电网的规划,把前期工作做好。②一旦开工要抓好五个环节:一是资金管理,二是招投标的环节,三是工程监理的环节,四是收费管理监督,五是宣传。在前期工作充分的基础,把这五个环节做好。③再做好一个工程验收:一是项目要符合计划要求,二是工程量要认真核实,三是决算,把这几项验收工作做好。
前边环节中为什么要提到宣传,因为我们的电网改造要涉及到停电,要涉及到一些路径选择,还涉及到向居民收费。城网的改造是提高供电能力,提高可靠性,使用户的直接感到的效益不太明显,收费难度较大,对做好这项工作,政府的支持、群众的理解、政策的到位,所以宣传工作很重要。另外在收费问题上大家要慎重,①是收费还是不收费。通过这次改造,居民户表的问题,校表也好轮换也好,还是向农民收费,这个问题要慎重。②是严格收费的标准。③是收费的程序、政策、管理、使用。这几个环节一定要认真研究。
自专业设置以来,领导曾多次外出调研,组织省内专家对专业的优势、特色与不足进行评估和总结。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本专业是吉林省为数不多的水利类专业之一,目前我省只有长春工程学院开设,每年毕业生仅150人,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在吉林省供不应求。(2)本专业的主要不足:实习经费存在明显的不足,校外实习场地基本缺乏,实验设备不到位,导致部分课程实验以计算或设计代替,致使实习内容以及时间大打折扣,缺乏综合的实训项目,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专业的发展机遇
挑战与总是机遇并存,新办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发展适逢建专业以来最好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为了配合我省提出“粮食增产百亿斤”计划,我省计划在全省开展六项水利重点工程:中部城市松花江调水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引嫩入白”工程、老龙口水利枢纽、大安灌区、四湖沟水利枢纽工程,从而对水利人才的需求大增。(2)我院于2011年顺利通过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校增大了对各专业尤其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入力度。
三、教学和实践的改革
只有认清了专业的优势、特色与不足,才能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各个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从而力争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上新台阶、新水平。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基本知识和工程能力的有机结合,主要培养面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校的水利水电工程人才专业培养方案应以现场施工技术应用和管理等专业岗位为主,构建合理实用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调整现有的专业教学模式,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把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突出以专业的核心知识为中心线,以能力锻炼和就业导向为本合理设置课程,构建实具有实用技术的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打破原来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各项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根据水利施工企业一线的技术进步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课程体系模式,突出工程能力的培养,打破原有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三段式”课程结构。新的课程体系模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选修及综合实训,以上五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来看,个人建议将所有的专业课程前提至第六学期来教学,第七学期主要是选修课,这样调整才能保证重要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从2011届学生的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一部分学生出于毕业找工作或考研的需要,往往在第七学期几乎放弃了与自己考研或就业不相关课程的学习;大部分同学即使在校也是心不在焉,从而课堂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对专业课的教学时间作出适当的调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找工作或是考研复习。
(三)积极进行实验室建设
由于本专业2011年开始招生,实验设备不足或是根本无相关的设备,导致部分实验项目根本无法按时在实验室正常开出,有的即使能够开出也因为设备数量不足和实验环境的限制达不到实验预期效果。为此应结合“国家和省财政实验室专项”的大好时机,积极争取学校对实验室的建设,使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对于学生全面掌握和深入融汇知识、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强化实习、实践工程能力
实习是学生对各种水利工程设施建立感性认识,并运用专业知识来对各种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再认识并深化理解、升华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尤其是毕业实习是水利水电工程工程专业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环节。
1实习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方面,随着近年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加,实习经费投入力度大大降低,致使实习地点较少,实习时间短,即使到达一个实习地点也仅仅是看与听,几乎没有让学生在实习现场动手操作,不能深入理解水利工程的特点与功用;再加上实习高水平讲解人员少,实习学生人数较多,只能所有学生一起参观、听讲,加之实习内容少,项目单一,致使实习效果不理想,没有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实习实践教学成为形式,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实践教学的目的。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学科的实践教学往往需要与很多大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直接联系,作为教研室教师具有局限性,联系起来很不方便,从而影响了实习的顺利安排和实施。
2实习实践教学中的改进措施与建议
观察组:首先对病灶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做清除处理,通常用3%的H2O2溶液作为清洗液,或是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冲洗之后接着用电磁波治疗仪对患者的褥疮创面进行照射,保持35cm左右的距离并与创面正对,1次/d,30min/次。照射处理完毕之后,便用水胶体敷贴贴创面,注意所选择的水胶体敷贴其大小以超过创面边沿1.5cm为宜。同时若发现水胶体敷贴变色的话,则说明吸收已经饱和,需立即更换,基本上在治疗的前期的更换频率为1次/2天,在之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更换的时间。对于因炎性反应而导致渗液过多的情况,需在清创后对伤口进行窦道填塞引流处理,并在外层敷料浸湿后及时换药。治疗周期确立为40d。对照组:在与观察组进行相同的清创处理和电磁波照射治疗之后,在创面喷撒利福平粉剂,外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即可,换药1~2次/d。
2护理方法
观察组和治疗组采用一致的护理方法。具体为多鼓励并协助患者更换,一般2到3小时需做一次翻身,必要的时候可每小时翻身一次。在帮助翻身的时候切忌对患者推、拉、拖和拽,避免对其皮肤造成损伤,对骨骼突出且容易受压的部位需格外注意,条件也许可在这些部位放置水垫、海绵垫或气圈等较柔软的东西。患者的床位应保持清洁、干燥,最好还应做到平整无皱褶,尽量减轻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另外不能让患者使用脱瓷的便器,以防止皮肤的擦伤或划破,用温水定时为患者擦身和局部按摩。本次研究的所有护理均做好详细的护理时间记录,包括处理褥疮创面所消耗的直接护理时间以及处理渗液和大小便造成污染所需要的间接护理时间,由操作护士自行观察并记录在预先制定的表格。
3参考标准
诊断标准参考徐小兰主编的《护理学基础》中关于褥疮Ⅰ~Ⅳ期的判断标准[2]。疗效标准痊愈:新生肉芽在40d内全部长全且创面完全愈合;显效:40d内长出大部分新生肉芽,创面愈合明显且无炎性渗液;有效:40d内长出部分新生肉芽,创面有一定程度缩小且有少量渗液;无效:40d内患者的褥疮症状无明显变化。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从疗效来看,观察组对褥疮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为55.3%,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时间来看,直接护理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而观察组的间接护理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见表1、2。
转让定价行为有利有弊,但是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首先,会损害有关国家的税收利益,减少经营所在国的财政收入;其次,扰乱经济秩序,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还会降低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现状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来说比较完备的转让定价税务管理制度,出台了一系列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法律法规,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法规的制定方面,以及实践管理的经验、效果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987年11月,深圳市人民政府了《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企业与关联公司交易业务税务管理的暂行办法》,自此后,我国的反避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其次,《预约定价协议》的逐步推行、以及《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的颁布及实行,也使预约定价方法的应用得到了推广;最后,在与国外的交流实践中,相关部门的涉外税务审计能力也不断提高,我国的转让定价管理初见成效。尽管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征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还有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与国外相比,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法规过于粗陋,对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其次,我国涉外税务管理机构尚不健全,专业审计人员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最后,缺乏顺利实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外部环境,而且相关信息资料来源渠道狭窄,与国外相关部门进行税收情报交换的及时性还不够。
三、加强我国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的建议
总的来说,我国已经有了相对较为完善的转让定价税务管理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渐趋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上述几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消除转让定价避税带来的危害,维护我国税收利益,针对上述几个问题,特别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各项制度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要改善我国的转让定价税务管理,首先要从法律法规及相关的制度上面着手,使日常的税务管理活动能够有法可依。
1.1进一步完善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对各种调整方法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正常交易价格的计算和确定;积极研究和完善预约定价制度,加强国际合作,以节约转让定价税收审计成本和方便纳税人。
1.2完善反避税法规。尽快完善关于转让定价案件处理方法、程序方面的法规政策,减少由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信息掌握方面的不对称性带来的损失,增强反避税工作的可操作性。
1.3完善有关纳税人报告及举证义务的规定。将报告、举证义务转移给纳税人,使税务机关在转让定价调查中处于主动地位。在法律中对本方面内容要有详细具体的规定。
1.4加大对转让定价避税行为的处罚力度。将税法中的处罚规定进一步细化,可以增加一些相对来说较为严厉的处罚手段,比如加收滞纳金、罚款等手段。对转让定价避税行为应当实施全方位的制裁,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物质手段;此外还可以借助于媒体等手段对企业形成舆论压力。
2.加强部门合作、扩大审计范围
反避税除了制定完善的法规之外,还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团结协作,互相配合。
2.1加强与工商、外汇管理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形成管理合力。税务机关应注意与工商、外汇管理、银行、海关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发挥各自的业务优势,堵塞税收漏洞,在与外资企业管理有关的业务方面,要保证妥善的协调和衔接,建立高效率的反避税管理体系。
2.2扩大对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转让定价审计的数量和范围。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选择一些大企业和外资企业较为集中的省、市,建立健全专业的反避税机构,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转让定价的调查、审计的工作力度。另外,在重点加强大企业的管理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对中小企业的审计与管理。
3.加强税法宣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大宣传税法的力度,选择合理的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深化人们对引进外资与反避税工作的认识,让人们了解到反避税工作的必要性。税务机关和广大的税务干部要严格对自身的要求,依法治税、科学征管,以自己的优化服务影响纳税人,减少反避税工作的阻力。此外,要协调好税务机关同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增强政府工作人员对税法的了解,尽量防止由于盲目的招商引资而损害国家税收利益现象的出现。
4.建立企业信息资料收集系统
加强转让定价管理要掌握企业关联交易的情况,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基础资料信息库,并逐步实现计算机联网,形成税务、工商、海关、商检部门等多方协调一致的信息监控系统。同时要建立期全方位的税源监控体系,规范信息通报制度,加大对税源的监控力度。
5.大力培养反避税专业人才
培养反避税专业人才,保持反避税专业人员的稳定性是推动反避税工作的关键。首先要加强对现有税务干部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其次,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涉外税收专业人才,为涉外税收管理队伍的建设储备充足的人才。
四、结语
由于生产型免抵退企业特有的税收政策及其自身的特点,使基层分局在对其管理上存在诸多难点。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1.1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不通畅
目前的税收运行模式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这种模式使得同在税务部门的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不同税种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相互间的信息不通畅,造成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工作相互不协调,具体职权划分不清,工作任务不明确。同时,不仅税务部门各部门之间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税源信息管理平台,税务部门与银行、海关、工商等其他的经济部门也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使得不仅本部门内部交流不够与外部门之间的交流更为不通畅,从而导致税务部门对于企业的管理规律,税源的动态情况以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所知不多,这就为一些不法分子逃税漏税提供了可乘之机。对于生产型免抵退企业来说,对于生产型免抵退企业来说,免抵退的范围包括其生产中所耗原材料、零部件等已纳过税的部分。按照进料加工的有关规定,生产企业应当于发生进料件的当月向主管税务部门申报办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并在取得主管海关核销证明后的下一个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核销手续。但是,很多生产型免抵退企业往往利用税务机关未能及时掌握海关信息,即使发生了进料,也不及时申报,加工货物出口时也不及时核销,直接导致了计算免抵退税额时,免抵退税额抵减额没有,从而使生产企业随意调节其应退税额,出现偷税漏税情况,造成税收损失。
1.2政策的多样性,增加了管理难度
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税政策,与实行“先征后退”相比,操作起来较复杂,从客观上讲,环节多,出现的问题也多,容易影响税收的收入。而且,一些“进料加工”复出口退税真格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征退脱节,管理难度大。在国内购料于进口料件委托加工,国内购料退税的认定;进料加工贸易申报表的开具;抵扣税率的认定;抵扣时间的确定等,都比较繁琐。一些企业办理进料加工,待货物出口后不到税务局办理退税,财务上也不做销售或在财务上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偷逃国家税款,这种情况检查起来十分困难。
1.3征管部门和退税部门对该类企业的管理脱节
现行的生产企业实行“免抵退”出口退税办法,字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征、退环节紧密衔接的工作机制,而长期以来实行的由税务机关内专设的退税管理机构集中管理出口退税的模式,使得征管部门和退税部门对此类企业的管理互相脱节,削弱了作为一个税收管理整体对其实现有效的监控。在出口货物征、免税管理方面,包括视同内销货物征税管理和出口业务免税管理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出口企业为在规定期限内申报退税、已申报退税单未在规定期限内收齐有关退税单证、审核不予退税、出口不退税等应视同内销货物计提销项税金进行纳税申报的,退税部门只要求企业自行申报,与征税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也没有后续监控;二是对出口企业开展来料加工、深加工结转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等实行免税管理办法的,由退税部门给出口企业出具相关证明,出口企业凭此证明向征收部门办理相关免税手续,在现行管理中还不是很规范。在欠税出口企业退税管理方面,由于退税部门和征税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容易造成在税款未清缴前予以办理退税,或企业已结清应纳税款后仍被限制退税。
1.4统一的监管体系还未建立
对于税务部门来说建立对企业的完善的监控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而按时对生产型免抵退企业的考核更应该是必修课,但是在现实税收中这一体系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目前正在积极倡导的“四位一体”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方式在基层各个税务机构还没有得到贯彻落实,传统的税源监管机制仍然发挥主要作用。但是传统的监管与考核制度无法实现将众多税收环节的税收经济分析、征管状况分析、政策执行分析、税种管理以及退税管理等各种业务有效地利用和整合,从而无法实现对税源的有效监督。生产型免抵退企业主要以加工型企业为主,其原料的采进、运输及加工都与其他行业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监管不到位的话很容易造成个别企业钻漏洞,造成税收的损失,因此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2解决措施
针对目前税源管理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对税源的专业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2.1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格局,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
针对现有机构设置存在的局限性,税务部门应该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格局,对不同的税源进行分类管理。对于基层的税务机构应该科学调整其职责,形成以规模、行业和缴纳税种为主的税收模式。对于重点税源,应该成立专门的税源管理机构;对于区别于一般税源像出口退税等税源,应该有专门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监管,以防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对于不同的行业,也要进行分别管理。同时,在机构设置和人员分配上,要坚持精简,避免造成人浮于事的现象,既浪费资源又使工作效率低下。要优化机构内部的监督机制和对税源的监管考核制度。在内部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可以督促业务员尽职恪守,对业务员实行绩效工资,多劳者多得,对于业绩一直很差的业务员及时进行批评处理,以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加强对税源的监管力度就要求基层的税务机构对本辖区内的税源做好整理统计,对税源的数量、质量都要有详细的了解,并定期对他们进行调查,以防止偷税漏税现象的发生。要加强与海关等其他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不定期出口企业信息比对工作制度,相互交流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尤其对进料加工出口企业的管理,应在现有海关电子报关数据传送的基础上,增设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信息数据传递,最大限度避免企业拖延、隐匿进料加工出口货物的登记与申报。
2.2加强对业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
业务人员尤其是基层业务人员是税收的主力军,因此要建立科学的专业化管理模式,高素质、复合型的业务人员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做好税收工作的基础。生产型免抵退企业的税收涉及到出口退税,而这一税种的计算十分复杂,这就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员来管理这项业务,一减少不必要的错误所带来的麻烦。在以后的人员招聘中,要任人唯贤,选择那些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的人才;同时在机关内部也要不断组织业务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以增强专业知识,从而逐渐提高税收队伍的整体素质。
2.3完善出口退税电子化管理
建立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责任分担体制。争取早日实现出口退税跨地区、跨部门的计算机联网,进一步推广和完善“金税工程”和“电子口岸”,在税务系统内部、税务机关与海关、外管、工商、银行之间建立出口退税凭证与数据资源的共享体系,同时切实落实好各部门的责任分工。
1.1毕业设计团队的组建
1.1.1教师团队的构建团队培养模式下指导教师团队的构建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不同于传统单一毕业设计指导方式,基于团队培养的水利类毕业设计指导模式转变为团队指导,即由多名水利类专业教师组成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实现师资的整合与共享.指导教师团队的组建,应根据选题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组建方式,一般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科研团队建设比较成熟的院校可选择以科研课题组为毕业设计指导团队;(2)校企合作比较密切的院校可采用由校内水利类各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导师组成的毕业设计指导团队;(3)科研团队尚未形成青年教师居多的新兴本科院校可由科研兴趣或科研方向相近、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团队.指导教师团队一般由2-3名不同的学科专长教师构成,以达到优势互补;同时确定1名负责人,负责人由责任心强、专业业务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并由其负责组织协调团队内指导教师及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在构建教师团队的同时,也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以老带新”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增加工程实践经验,进而完善教师梯队建设.鉴于我校为新升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占的比重较大,且尚未形成科研团队,故采用后一种方式组团.
1.1.2学生团队的构建学生团队是水利类专业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团队的组建,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以教师科研团队为背景的毕设团队,该种模式下先由学生自愿报名,然后由指导教师团队再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设计团队;(2)以赛制项目团队及科研训练等课外科技活动团队为背景组建毕设团队,如学校立项的科研训练计划、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挑战杯等,以这些课外科技活动项目构建的团队组建毕业设计团队;(3)以学生研究兴趣为基础的自组团队,学生选择团队成员,自己联系指导教师,自己构思项目整体研究思路,该模式下学生参与程度最广的.水利类毕业设计团队一般由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多学科多专业组成,学生设计团队具体构成需根据项目内容及项目工作量来确定,可以同专业,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组建团队,同时安排沟通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为作为团队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由于学校水平及学生能力限制,我校水利类专业毕业设计团队组建一般是采用前面两种方式进行.
1.2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毕业设计教学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团队毕业设计的最终效果.好的选题应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能较全面的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在进行团队毕业设计选题时要做好总课题与子课题的设计工作,每个子课题既要符合学校关于毕业设计选题所做的要求,同时各子课题之间要有密切联系,使得以团队毕业设计选题工作较传统方式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团队毕业设计的选题一般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以教师在研或刚结题的科研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设计出团队毕业设计选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团队毕业设计课题的新颖度,同时又能较好地反映各学科的前沿技术;(2)以赛制项目及科研训练等课外科技活动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设计出团队毕业设计选题,课外科技活动的可持续性、综合性强的特点,能调动学生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3)以与地方施工单位或设计院所合作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这种选题面向实践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4)由教师根据生产实际自拟毕业设计课题,该类课题一般多为校企合作的水利工程设计,如水库工程初步设计、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等.在具体选题时,应根据学生的毕业去向有针对性定制相应课题,同时优化毕业设计课题内容.
1.3团队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与传统毕业设计一样,团队毕业设计其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毕设前期阶段、毕设中期阶段和毕设后期阶段.团队毕业设计需对每一阶段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1)毕设前期阶段,以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熟悉课题研究背景为主,总课题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进行研讨学习,明确总课题与子课题的关系;分课题的指导教师按要求布置并详细讲解毕设任务,同时要求学生通过集中讨论的形式深入研读学习(.2)毕设中期阶段,团队安排专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督促各个子课题的研究进度,学生要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学生每天做好工作日志,同时,指导教师对工作日志给出评语;团队成员要定期进行讨论,尤其是对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共同讨论,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相应的指导教师以毕业设计讲堂的形式进行专题讲解毕设后期阶段,指导教师要督促学生按照学校要求认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期间可安排一场科技论文写作讲座,以更好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撰写完论文后,先交具体指导教师进行审阅,再由评阅教师评阅,只有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都认可后,才能参加答辩.
1.4团队毕业设计的成绩考核团队毕业设计模式中,学生成绩的评定既要考虑学生个人的贡献和工作水平,又要兼顾学生在团队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整体工作质量[3].因此,在团队毕业设计中,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团队协作成绩、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4部分组成.团队毕业设计平时成绩根据该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学习态度、纪律、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由具体指导教师给予评分;团队协作成绩主要由指导教师团队根据学生日常汇报、平时讨论情况、中期评估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论文评阅成绩包括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价给予评分,以及由不同评阅老师给出评阅成绩;答辩成绩由答辩教师根据团队成员在答辩过程中的表现给予成绩.上述四方面成绩按一定比例加权得出该学生的综合成绩.
2水利类专业团队毕业设计的实践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水利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要体现应用型的特色.其下属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拥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治理等四个水利相关专业.我校配置完善的专业群为开展水利类专业团队培养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笔者在多年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一直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不论是本专业的课题,还是跨专业的课题.在此过程中每人负责课题中的一部分,由于课题之间的联系,在做毕设过程中,学生为完成毕设,就需要主动交流、互相讨论,相互协作.以笔者所带的水利类跨专业团队为例,为了能使毕业设计课题更科学,指导教师团队在第7学期初就开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毕业设计团队的题目为“留金坝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该课题来自工程实践.然后,将大题目拆分为两个子课题,分别为“留金坝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水工设计”、“留金坝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水文水利计算”.同时为方便学生选择,在各子课题下标明难易程度和具体指导教师.通过双向选择,最终组建了学生团队.该团队共有9名学生,3名学生来自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简称水文组),6名学生来自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简称水工组);团队指导教师有2人,由一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师和一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师组成,其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师是该项目的负责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老师具体指导3个学生,其课题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留金坝坝址处历史流量资料进行设计洪水及调洪演算,得到留金坝水库设计洪水位及校核洪水位,为水工组坝体设计计算提供数据支撑,除此之外,水文组还需自行编程,实现水文计算程序化.一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师指导6个学生,其课题主要是通过水文组计算出的设计洪水位数据进行坝体设计,包括坝线、坝型的选择、枢纽布置方案比较、溢流坝的剖面设计、非溢流坝的剖面设计、细部构造设计等.由于本次团队毕业设计项目工程大、涉及的专业多,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团队都安排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如查阅文献、熟悉课题研究背景、专题讲解、撰写毕业论文及毕设答辩等;同时,为督促学生毕设进度,要求学生每周做好工作日志,指导教师每周一对周工作日志给出评语,并现场就毕设做的情况进行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平时通过见面、发邮件或QQ进行指导,解决毕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通过团队各专业师生团结合作及相互配合,最终该团队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设计任务,其中,4人毕业设计成绩获优秀,5人获良好.通过这种基于团队培养模式的水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法,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这种团队培养模式,也锻炼了团队中的年青教师,使青年教师指导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总得来说,本次毕业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结语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认证培养目标
按照石河子大学要求,每四年一次进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同时对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在四年的实施过程中可进行微调,评价与修订过程由学院、大学两级机构组织专家评审,同时着重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经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水利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技能。二、结合认证标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能支持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由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资深教师完成,有企业和行业专家参与,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等课程计60余门课。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16.7%,学生在从事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法律、伦理、经济、环境等各种制约因素;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9.8%,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应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其中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2周,课程实验8〜16学时,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包含课程实践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和毕业实践教学三部分。课程实验包括物理实验、水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测量学实验、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建筑材料实验、灌溉排水工程学实验、水工模型实验、节水灌溉实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实验等;课程实习包括测量实习、水文实习、水文地质实习;课程设计包括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水土保持学课程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等;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
还包括其他实践环节,如: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结构模型制作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计划等。
3.毕业设计(论文)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占总学分的16.7%,毕业设计(论文)选题90%以上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选题。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题目以所学农业水利工程知识为基础,同时结合生产科研项目开展,进行综合训练;也进行涉及本专业的有关研究热点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向:农业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节水灌溉技术设计、灌区水利工程设计、灌区水利工程管理与施工组织设计、专业相关热点问题研究(论文)。
(2)内容。由水利工程系负责组织毕业设计的选题论证、文献调查、技术调查、设计或实验、结果分析、写作、绘图、结题答辩等,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3)指导与评价。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材料,包括设计选题指南、设计任务书、设计开题报告,反映指导教师指导与管理过程的材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记录等齐全。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师与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等企业专家共同指导,答辩时有兵团设计院一分院、石河子市天兴设计院、新疆天业节水有限公司等企业专家参加。
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满足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在校内及校外相关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专业教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先后与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三峡培训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目前形成了灌溉工程实习基地、水文实习教学基地、蓄水引水工程实习基地、科研试验实习基地、水管单位实习基地、设计单位实习基地等10多个实习基地,每年可容纳200人左右学生进行课程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
按照“以人为本、全程保障、以评促建、提升内涵”的原则,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学院主管教学领导负责,由水利工程系进行课程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案、讲稿审定,同时对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实践等环节进行质量考核。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每4年进行一次调整,每年进行微调;教学质量评价由大学教务处和学院组织实施,分为学生评教、大学督导评教和教师同行评教,每学期评教1次。统筹协调教学管理,抓标准、抓评估、抓建设,构建了教学评价与管理并行的质量保障运行机制。
1.教学质量体系
科学构建了目标与过程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该体系由目标、组织、管理、评价反馈、保障五个子系统组成闭环,通过校院两级管理、两级督导、校院系三级保障模式有效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对各教学环节提供了全面质量监控和质量保障。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形成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实行二级教学管理模式以来,坚持对各院系本科教学工作实施年度考评,形成了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2.教学评估体系
关键词:水利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监控体系
作者简介:魏博文(1981-),男,江西彭泽人,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徐镇凯(1956-),男,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学院长,教授。(江西 南昌 3300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2012年研究生教改项目(项目编号:100125)、校教改2013年教改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37-03
目前,国家高等学历教育正面临着发展速度与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不协调的矛盾。其中,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社会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之重任。[1-2]但近年来国家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扩招,由社会回馈与高校测评等研究资料表明,[3-5]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集中表现在创新能力不足、实践与科研能力不高、原创性成果较少等方面;而在水利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该现象亦甚为突显。[6]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其高等人才的培养关乎社会、国家经济乃至政治建设的长远发展,如何监控与保障其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质量已然成为水利类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中思考的重点。
针对工程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近年来许多教育家及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石琳[7]认为研究生现行培养方案中对研究生实验基础、技术类课程教学不够重视,部分课程缺乏前沿性、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设置欠合理,导致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林健[8]认为,同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缺乏一个开放的交流平台,严重疏忽和束缚了我国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郭代军[9]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在评估程序和处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不能客观反映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且及时将评估结果反馈到整个培养模式之中,进而阻碍了培养模式的完善。上述研究主要是从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模式的创新及质量评估体系等方面揭示现行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而目前专门就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行体系统研究的相对较少。为此,急需就其培养质量的监控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一、水利类研究生协作式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框架
水利类研究生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是指由相互关联的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三大要素共同构成的研究生培养运行方式与组织模式。前馈控制阶段可看做培养方案的确定阶段,通过社会调研了解水利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确定培养目标,进而确定培养方案。同期控制阶段即培养方案的实施阶段,通过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论文选题等方面进行创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反馈控制阶段即毕业生创新能力的检验阶段,通过建立质量评估体系评价毕业生创新能力,并将评价结果反馈到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过程中。另外,在此监控体系中融入“多维协作”机制,将导师协作、校企协作、师生协作以及同窗协作引入整个体系的运行中,从不同角度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国内外先进培养模式及理念,根据南昌大学水利类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笔者及研究生培养团队提出了水利类研究生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如图1所示。
二、协作式水利培养方案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
1.注重培养方案论证,加大前馈控制力度
研究生培养质量前馈控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于研究生创新培养目标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方向及培养环节,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总体计划。同时,研究生培养方案也是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基础和依据,对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和保障作用。它的制订应该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知识点选取、实验体系、新知识的规范化表述与传授等方面的因素。如果培养方案所表达的知识体系已经不能继续适应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就需要重新制定。[10]
水利类专业作为一类实践性较强的专业,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将走向生产和社会的第一线。因此,根据水利行业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分析现行培养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制订科学、合理、适应水利类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弹性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可以针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论文三方面进行研究。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总方向,也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归宿。在确定培养目标之前,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单位的交流,通过社会调查了解水利行业对研究生素质、技能的需求,同时还应注意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学术型研究生主要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而专业型研究生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较多注重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明确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各自的培养方式,为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合理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并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监控体系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始终遵循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作为课程内容的三大模块,从而保证了课程具有宽广性、实用性的特点。针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设置也进行了分类整合。如基础课程可采取学,课程编号也相同;而对于单独为学术型或专业型研究生设的课程,采取单独编号和单独开班授课的形式,这样既为学校节省了教育资源又充分体现了课程设置、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此外,为避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加强导师间的协作,同时听取行业专家的建议,让相关专业导师、专家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发表意见,共同讨论、把关,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权威性。
(3)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科学研究的成果,学位论文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其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学位论文更具有原创性、新颖性;专业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则侧重于培养研究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出具有独立承担其专业领域、特定岗位的工作能力。同时,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培养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理论知识水平、从事科研工作能力的综合考评,所以高校必须严格把关,加强监督与管理,确保研究生学位的授予质量。
总体来说,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整个培养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时应从多角度入手,遵循学术型和应用型相结合、创新性和务实性相结合、多样性和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融入层面协作机制,保障运行质量馈控
同期控制阶段是整个监控体系的主体,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将导师协作、校企协作、师生协作、同窗协作机制融入以下环节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创新课程。由于水利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强的学科,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应注重体系性与时效性相结合,不仅要突出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的建设,还应根据水利学科的发展趋势,加入能体现水利前沿的课程。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在教材的选择上,针对同一门课程,由导师委员会推荐多本教材,教师在广纳诸家所长的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学生思维;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中,提出水利学科的发展动态,并推荐相关教材,确保课程的前沿性;定期对学生听课质量进行调查,由学生提出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并反馈给教师,导师委员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或者删减;对于部分课程,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自学,最后提交学习报告,通过组内交流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2)创新教学。应注重培养和训练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倡导自主式的学习,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对于涉及跨研究方向的课程,组织不同研究方向的多名教师联合授课,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水利专家开展学术报告,指出水利行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以及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讨论式、讲座式等多种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例如可以在授课计划的前一阶段,由教师介绍该课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而在后一阶段由学生主讲,内容可以涉及该课程的前沿问题或者对相关文献的理解,教师对其点评。
(3)科学研究与毕业论文应注意到研究生的科研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选题时应尽量选择实践性强的科研课题,强化研究生的科研意识,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导师委员会参与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选择能够体现跨研究方向的前沿课题,使学生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提高创新能力;与水利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基地,让研究生参与到工程实践之中开展面向问题的研究工作,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以研究项目为核心,由学生和导师组成研究团队,实施协作式教学,共同解决项目中的问题,通过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导师委员会定期选出水利热点问题,组织学生探讨研究方案和解决办法,并以报告的形式上交成果。
(4)创新环境,制订评优机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创造能推动水利类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环境,为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具体实现方法如下:建立导师学术讨论平台,导师委员会成员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会,交流各自研究方向的进展与问题,选出为研究生开展研究、论文选题提供素材;导师委员会定期组织研究生,以研讨班式、讲座式、现场讨论式等形式共同讨论研究生在阅读文献、科研实验、准备论文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发现、自主研讨能力。
另外,在中期控制阶段引入过程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常规教学检查与学位论文质量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培养过程进行监控。在常规教学检查方面,采用组织专家听课、检查缺课率、审查课程论文等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学位论文质量检查方面,通过对开题报告、中期审查、论文初审、论文盲审、毕业答辩等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质量并督促导师对研究生论文撰写进行指导。
3.完善质量评估体系,促进方案过程监控
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反馈控制即是通过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的优劣对前馈控制阶段和同期控制阶段进行分析、改进,以达到不断完善和提高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标。一套良好的质量评估体系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也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水利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通过三个方面来构建:
(1)评估指标的遴选。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估主要是考核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及社会适应能力。该能力主要由研究生的自身素质、导师的指导能力以及学校的管理体制三方面决定,而这三方面又有各自的影响因素。据此可以选定各级指标并得到评估指标体系的架构,如图2所示。
在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估指标的遴选和确定过程中可以采用导师协作、校企协作等方式完成。水利类各专业校内、校外导师可以组织讨论选定评价指标,同时积极联系行业专家,从而联合确定各级评估指标。
(2)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为方便专家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评价,还需依据相关方法、准则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确定的指标权重应该有利于水利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能够体现各级指标的差异性及层次性。给各级指标赋予权重时,应侧重研究生的自身素质,不同级别和不同层次的指标权重有所差异,从而体现出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确定权重的过程中,提倡导师间相互讨论,同时积极征询行业专家的建议,以确保各级指标权重的合理性。
(3)进行专家评价,给出评价结果。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后,组织相关专家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估。专家的评价应该遵循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不得与被评估对象有利益关系。最后根据专家的评价结果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前馈控制阶段和同期控制阶段进行完善、改进,如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创新课程和创新教学的研究工作。
四、监控体系的实施效果
从上述质量监控体系在本校水利类硕士研究生近五年的培养实践来看,能有效地监控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方案实施效果,并通过导师、校企、师生与同窗四个层面的友好协作来实时优化和保障方案运行质量,进而实现产学研的立体式深度结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其内在创新潜力。如:近三年水利类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及学术会议上数逐年递增,其中2012年数约为前两年总和;在导师的科研项目资助下完成的研究生硕士论文数从监控体系实施前的48.6%增幅至87.8%。同时,该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顺利实施不仅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还对新时期硕士生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考核指标。从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来看,近年来积极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人才,鼓励在职教师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现已形成了一支学历高、结构合理、有丰富工程经验、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教师广泛地参与地区和国家水利项目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学校也相继获批成立了“水利部鄱阳湖水资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与江西省水利厅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进而形成了长效科研合作机制。其中,近三年教师申报纵向科研课题的积极性也与年俱增,从人均获批率的23.4%到86.7%。这一大批可喜的成绩不仅源自于政策的支持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也与该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顺利实施密切相关,也正是由于上述科研平台和成果的友好支撑方为水利类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锻造平台,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协助机制的融入,确保了其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结束语
本文仅从高校教学管理层面搭建了水利类研究生多维协作培养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向不同层面注入协作机制,利用其培养全过程的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提升水利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综合能力;而对于其整体素质的提升则是多个层面的体系工程,不仅需要多方的相互融入与协作,还少不了体系内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进而通过逐步优化其多维协作式培养模式的质量监控体系,以适应新时期水利类研究生培养模式中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小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回顾、反思与方向[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33-39.
[2]佘远富,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7-10.
[3]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6):24-29.
[4]廖和平,高文华,王克喜.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33-37.
[5]刘元林,吴卫东,刘春生,等.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7-18.
[6]高建华.水利专业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及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10.
[7]石琳.大众化背景下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6):67-69.
[8]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3):7-23.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0559-9350
国内刊号:11-1882/T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56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EI 工程索引(美)(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教育体系中高层次的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德国学徒式培养模式、美国专业式培养模式及二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协作式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指通过教育过程使研究生在素质上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它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和规格要求[1]。多年来,“学术性”研究型一直是我国各学科专业主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各种培养模式的交叉和融合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王建民(2004)提出了实行“研究型”和“职业型”的“双模式培养制度”[2];刘惠林(2004)结合专业特点对研究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对重点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3];王全林则提出了学徒式、专业式、协作式、应用式的多元互补研究生培养模式[4]。这些观点都是试图提出新的培养模式以实现多种培养模式并存来培养所有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然而,当前水利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体现了单一性。在大学研究生阶段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和外语课程,占到整个课程相当大的比例。“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和“应用性”硕士研究生基本上实行1年半的学习:一方面没有考虑学习政治和英语课程;另一方面不能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专业课程。另外,水利工程硕士难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课程安排,最后勉强修满学分,尤其对“学术性”硕士研究生,他们不能根据导师的安排来支配课程学习时间。课程教学片面化,无论是“应用性”硕士研究生还是“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参加讨论和发言的机会不多,造成“应用性”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学术性”研究型硕士研究生不能独立承担相应的科研任务。
针对学科专业的个体差异,将不同培养模式进行组合以培养适合各个学科专业特点的硕士研究生。作者以此思路为指导,提出了将“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相结合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融入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新尝试。
二、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2.1培养目标的多样化。世界上一些国家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要求不仅为水利工程领域培养现代科技人才,而且要求培养大量水利工程方面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这就使得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呈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培养目标首先是培养从事严谨的学术研究的高层次的研究者;其次是培养在水利工程领域中能够发挥多方面作用的高水准的专门职业人才;第三是满足水利工程领域在职人员再学习的需要。
2.2培养性质的多样化。在知识经济时代,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在继续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大批水利工程专业教学科研人员的同时,可能会转变水利工程硕士培养的价值目标取向,把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技术型和应用性的高层次人才作为其主要的追求目标。随着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的规模扩大,扩大的部分应着力于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和新兴学科人才,形成“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相结合的复合培养模式。
2.3培养层次的多样化。许多国家在水利工程硕士的培养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已出现细分,即“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和“应用性”专业硕士,而且这种细分已成为国际潮流。如美国的硕士层次有哲学硕士、专业硕士之分,而且它们的要求亦各有侧重。在日本有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之分,英国有哲学硕士和专业硕士之别。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层次上的细分不够明显,或者说刚刚开始进行细分。
2.4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在水利工程硕士的招生数量越来越多和研究生来源多样化的情况下,原来的导师个别指导的方式必须加以改革。可以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淡化导师对学生鉴定方面的“一言堂”的权威。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可以采用完全学分制,只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学位论文,就可以取得相应的水利工程硕士学位[5]。
2.5培养导师的多样化。首先,导师资格不应局限于教授、研究员等研究型专家,也可以是公司、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次,导师可以带多个学生,而学生也可以由多个导师来带,实行导师组制度。再次,坚持双向选择制度,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对于学习型研究生,导师需要提供实习机会;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需要提供相应的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机会。最后,加强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制度保障这一交流,以保障研究生的质量。
三、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更注重个性、特色的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宽,形成多维的人才结构体系。针对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的三要素即知识、技能、创新,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以系统的理论知识、专门的实践技能训练、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主要内容,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学科的特点出发,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1专业知识
水利工程课程设置以科学、规范、拓宽为原则,以科研技术、方法、手段三维知识体系为目标,水利工程专业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必修课组成主干知识体系,向相关专业拓展的选修课组成补充知识体系。对水利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可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基础课可按相近的二级学科群设置,增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专业课则按二级学科设置。选修课的设置包括:其一是反应本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其二是相关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或最新的科研方法与手段;其三是对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可以通过鼓励校际间课程互选,教学资源共享,用于完善水利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3.2实践技能
实践技能是指科学和创新思维指导下的实际动手能力,对应用性学科的研究生来说,掌握水利工程专业技术的实践技能训练,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实践更为重要。一般必须经过单位岗位专项技能考核,达到相应的要求后才能获得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教学能力也是硕士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硕士研究生作为学校师资补充的一个来源,必须具备初步的教学能力,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备课试讲,或承担本、专科生的部分教学任务,使其在教学的实践中增强思维的条理性与逻辑性。教研室对其教学能力以及表达和演讲艺术的评价可作为学生成绩考核和学校选留、聘用师资的依据。
3.3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确定体现了学科的学术、科研水平,关系到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选题和论文质量,因而必须站在本学科的前沿,使研究方向起点高、立息新,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相同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不应强求统一,以利于充分体现不同学校、不同导师的学术优势和特色。有条件的学科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应鼓励跨学科设立研究方向,在学科的交叉、结合部从事开拓性的研究。研究方向涵盖应宽窄适宜。
3.4科研创新能力
水利工程硕士在导师的研究方向范围内,充分查阅、收集相关研究资料,撰写文献综述,或进行预试验,或收集相关实践资料,在此基础上制订课题,经导师、指导小组及相关专家论证后,独立从事科研与论文的撰写。引导研究生从学科的交叉结合部选题,开辟新的学科领域。注重培养研究生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求新、求异的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研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四、培养模式的构建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进行质量管理、检查与评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标准。科学、严谨的培养模式,只有切实贯彻到具体培养过程中才能起到指导、规范作用,因此必须有配套的制度、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
4.1制定培养计划,强化过程管理
培养模式通过制定培养计划,使其的各项内容具体化。培养计划应结合研究方向,并与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个体的知识结构相衔接,确定各个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与措施,应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培养模式通过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使各个培养环节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从而形成系统、严谨的培养体系。培养计划由导师、指导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水利工程硕士可对培养计划提出修改建议,经教研室审核后报院系、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管理部门备案。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均作为考核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依据。
4.2理顺体制,健全制度
明确院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导师、指导小组成员、管理部门以及实践基地在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各自的职责范畴,增强过程管理的透明度。健全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相配套的教学管理文件,使各个环节的运作均有章可循。要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研究生自我管理机制。让研究生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并相应的制订出自己的学习计划,以明确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注意引进竞争与激励机制,如实行奖学金制度,中期考核筛选与分流制度等以奖优汰劣。
4.3以科学的培养模式为依据,建立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培养计划中的各个环节,制定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考核办法,重视阶段性、经常性的教学质量评估,从而为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提供依据。制定研究生备课试讲,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实践技能、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组织中期考核和论文质量测评,并及时反馈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形成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
4.4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整齐划一的考核方式抹杀了硕士研究生个体在创新方面的潜能差异。实践证明,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发展趋势。就水利工程专业的特点而言,一种新的尝试是硕士研究生最终获得硕士学位除了学术论文以外,还可以是开发的软件、获得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创新、水利工程全过程管理方案等。这种考核方式明确了各尽其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术性”研究型硕士可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应用能力较强的硕士进入企业,成为高级工程师或高级管理者。因此,一方面不是企业实践中所有的问题的解决都可以形成论文,另一方面衡量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中,学位论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各部门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科学的培养模式为纲,对提高水利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将会收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之效果。
参考文献:
[1]章添香,中国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与完善,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第36期,9-11.
[2]王建民.双模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初探[J].复旦教育论坛, 2004(2):46-49.
[3]刘惠林.我国重点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04.
关键词:水利工程,征地移民概念,监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主要工作,外部协调
一、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的概念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活动中,征地移民监理单位接受业主或有关单位的委托和授权,依据国家批准的工程移民文件、法律法规及有关合同、协议、责任等合法文件而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旨在实现移民活动的目标,根据委托方的要求,监理的工作范围和内容,既可以是全方位、全过程监理,也可以是阶段性的监理,还可以是具有某种特殊目的的专项监理。免费论文参考网。
二、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与主要工作
1、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补偿费的按时足额兑现、土地补偿费的有效使用;农村移民居民点建设、农村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移民生产安置措施落实和生产项目的实施;集镇搬迁建设;专业项目的恢复建设;移民按计划搬迁安置;附着物清除进度;征地移民实施过程中档案资料(包括音像)收集;参与征地移民实施方案的制定;配合审计和检查;临时用地复垦实施;参加征地移民各阶段验收等。
2、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服务的主要工作
(1)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实施进度控制方面
1)根据工程进度的总体要求,审核实施方案提交的总进度计划、阶段计划和详细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提出控制性进度目标和实施计划,督促实施方采取切实措施,实现合同的工期目标要求。当实施进度发生较大偏差时,及时向发包人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意见,经发包人批准后,完成进度计划的调整。
2)对实施方编制的征地移民实施方案和有关问题提出审核意见。
3)根据批准的征地移民实施计划和专业项目恢复建设方案,对各类移民安置项目的实施进度进行监控。重点控制农村移民村庄和散迁户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建房进度;农村移民生产用地拨付和生产开发的实施进度;移民安置区专业项目建设实施进度;集镇迁建实施进度。及时向发包人反映征地移民计划的执行情况。
4)对勘测定界单位征地界桩埋设进度进行控制。
(2)水利工程征地移民质量控制方面
1)协助发包人审查实施方提交的征地移民实施方案和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实施。
2)按照移民安置的综合质量目标控制移民安置实施质量;检查移民安置有关工程质量的监理和监督工作;综合检测移民安置质量及生产、生活水平,并做出总体评价。
3)对移民安置工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责令整改。对移民安置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和发生重大事件及时报告,在进行必要的调查后,提交专题报告。
4)对征地界桩埋设质量数量进行控制,向发包人提交专题报告。
5)参与各阶段的专项验收和移民安置验收,并提交各相应阶段的监理报告,移民工程竣工验收时,提交《征地移民监理质量评估报告》。
(3)水利工程征地移民投资控制方面
1)监督征地移民补偿资金的拨付、使用。分项检查项目资金使用及资金分配公告情况;定点抽查移民个人补偿费的兑现。
2)协助发包人审查征地移民超出概算部分项目内容。
3)督促征地移民补偿资金按计划及时到位,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督实施方按审定的规模、标准和投资进行实施。
4)参与移民安置规划设计成果审核以及漏项、设计方案变更等审查,提出监理意见。免费论文参考网。
(4)监理信息管理制度
对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专业项目和移民安置工程建设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定期编制移民监理工作报告,及时上报重大问题。免费论文参考网。应在发包人要求的时间内向发包人提交征地移民监理实施细则和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文件资料。
(5)合同的管理
协助发包人组织各项移民工程合同的签订,并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管理合同,包括合同管理、会议管理、支付款项、合同变更、违约、索赔及风险分担、合同争议协调等。
(6)集镇和专业项目的恢复建设
全面管理集镇和专业项目承建合同,就实施方选择的分包商资格及分包项目进行审查批准;协助或代表发包人答复实施方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宏观控制各集镇和专业项目恢复建设实施进度、质量和造价,进行安全监督检查;主持监理合同授权范围内集镇和专业项目恢复建设各方协调工作;参与集镇和专业项目恢复建设的验收工作。
三、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的外部协调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项目系统与外部的关系,主要是发包人与外部单位的合同关系,因此,水利工程征地移民与外部关系的协调内容,主要是相互配合,界定各方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共同保证工程移民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
在与外部关系的协调过程中,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协调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在不同的阶段也各不相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水利工程征地移民监理的介入主要是在征地移民工作的实施过程中。
1、进度问题的协调
进度问题的协调内容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地面附着物清除进度的协调,另一个方面是征地移民资金发放进度协调。对地面附着物清除进度的协调,实践证明,有两项协调工作很有效:一是与发包人共同商定以及网络计划,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作为衡量工程进度的依据;二是设立奖励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或工程办事机构工作的积极性。
2、合同争议的协调
在水利征地移民监理协调中,合同争议的协调主要体现在单项移民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单项移民工程诸如专项迁建合同纠纷、临时用地复垦合同纠纷等,首先应协调解决,协调不成时才向合同管理机关申请调解或仲裁。对仲裁决定不服时,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诉请人民法院审判决定。
3、与设计单位关系的协调
在水利工程征地移民工作中,设计单位负责工程影响人口和实物等指标的认定、区域环境容量的分析和移民规划的编制等一系列工作。与设计单位保持良好的工作联系是十分必要的。协调好与设计单位的工作关系,能够为征地移民实施提供良好的技术环境,在征地移民实施中能够对移民安置规划编制的前提、环境容量制约因素、规划所使用的政策、规范标准等依据和规划的目标等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能够在移民安置中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和少走不必要的弯路。协调的方法有进行设计交底、召开工作例会和文件往来等。
4、其他关系的协调
水利工程征地移民资金收支一般都需要依靠各级银行及其业务网点进行,移民资金按进度拨付需要银行的配合。因此,有必要在征地移民实施初期对资金的拨付条件、标准和方式与银行进行协调;在外业调查开始时间和进行过程中以及界桩埋设的时间,需要与勘测定界单位进行协调。
【参考文献】1、左平,苏青,龚银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监理与检测评估〔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2、王显勇,任泽俭,赵文聚,范云.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政策与技术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治水兴国,任重道远
说到水文,这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因为人类治水已经有数千年历史。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水打交道的历史。李冰的都江堰,让原本蛮荒的四川盆地变成了千万亩良田;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更是便利了南北交通并巩固中央政权在全国的统治。水文学科的核心是讨论水如何循环的问题。而其派生出的水资源工程学科,它的出发点是遵循水文循环的原理,并以此来为实际工程中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技术支持。水文及水资源工程专业就是这两门学科共同组成的。
课程充实,重视实践
用科目繁多形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课程,一点不为过。但这种繁多并不是混乱地堆砌在一起,而是注重课程与课程之间一环套一环的衔接,构建起立体的知识体系。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VB编程设计等是基础课。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将渗透在日后的每门专业课中,比如微积分,虽然很简单,却是探究科学世界最有力的工具,水力学中的静水压力、三维流体运动,气象学的压高公式、风的运动,水文学中的土壤下渗公式、汇流卷积公式等等都与此密不可分。概率统计在汇流理论、洪水频率计算中是不可或缺的理论工具。另外是计算机编程,水文专业非常需要计算机建模的能力,学到蓄满产流模型、单位线方法、马斯京根法演算这几个模型方法时,如果可以自己编程运算,不仅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得到巨大的成就感。
说到专业课,不得不提到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课程设计。老师会下发一个任务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自己编程计算,并分析结果,给出论证。通常,上专业课更多的是对众多知识点进行识记,而如何灵活运用这门课所教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则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一门课程设计通常需要花费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每到这时,你会看到自习室里摆满了笔记本,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地编程或者调试程序。然后,笔耕不辍地写上几大页纸,等到一份完整的课设报告出炉后,才能舒一口气。其实在以后工作中,常常需要做一个项目的算稿,要给出工程所用到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详细计算结果,当结果通过总工程师的审查后,才能将其写在最终报告上。而这种算稿,和大学时期做的课程设计相类似,因此现在的课程设计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水文属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因此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少不了野外实习。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我们需要进行自然地理实习、气象实习、水利工程实习、水文综合实习、水文测验实习,实地参观大坝、抽水站、水文站、污水处理厂等,并与专家进行交流。实习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将书本上的理论鲜活地展示在眼前。自然地理实习在宜兴的丘陵,大家就着书本认识了各种岩石、植被形态、河谷地貌;气象学实习在北极阁的江苏省气象台预报中心,在那里我们了解了天气预报制作的全过程;水利工程实习,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在水电站机组的轰鸣声中,感受着南水北调这一宏大工程的脉动;水文综合实习,在污水处理厂,我们使黑臭的污水变成了涓涓清流。最有意思的水文测验实习,泛舟于宣州水阳江上,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对江水的流速和流量等进行分析。然后回到水文站里进行资料整编和制图,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以前上课提到的几个理论问题全都在这里得到了解决。就是这样,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在领略一路风景之余,既系统复习了课堂上的知识又学到了很多课堂以外的内容,真是收获颇丰!
就业或深造,我走我的路
学完了理论,进行了实践,就该到了大家最关心的就业问题了。作为连续两年的“绿牌”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完全没有压力。而且除了就业率高外,对口也是我们专业就业的一大特点。具体说来,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培养方向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是民生水利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小水利、小水电、农村饮水工程及灌溉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能力,就业可去各级水利局及其下属的设计院所;二是水土保持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水土保持设计、管理能力,就业可去各级水保局及水保站;三是水文测验方向,侧重于培养基础水文部门技术人员,就业可去各级水文局、站,如省水文局、流域委员会水文局等;四是水库水电站运行方向,侧重于培养学生水库水电站调度运行管理能力,就业可去各类水电开发企业、梯调中心;五是水文地质方向,侧重培养学生工程水文地质调查能力,就业可去各类水文地质单位。此外,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在招聘会上也吸引了不少同学的眼球,比较有名的有北京江河瑞通、北京清流科技、福建四创等等,学水文的主要从事水文仪器、防洪预报系统、水库调度系统的研发。还可以去电力口子的单位,如南瑞集团、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水利水电自动化方面的工作。
水利工程论文3400字(一):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水利档案是水利活动的原始记录,是水利事业的宝贵财富。做好水利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服务工作的目的就是全面实现其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分析了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为今后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7-0294-02
水利档案记载了水利的发展历程,记录着历代水利人治水的成功与失败。水利档案将历来的治水经验呈现给人们,避免了后人在开发利用水资源中走弯路。新世纪以来,我国水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水利发展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水利工作要突破旧格局,水利档案工作也要注重开发利用,在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1我国水利档案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馆际关系不协调
利各单位档案馆归各单位领导。由于地域的限制,加以技术、经费等原因的制约,馆际间各自为战,虽然偶有培训,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档案信息交流系统平台,培训时间短,问题交流少,培训结束后,大家的联系减少甚至不联系,这对馆际间业务工作的展开有一定的影响。馆际间合作主要依靠学术交流、业务指导,但由于资金、地域等的限制,到外省市和兄弟县水利档案馆学习的机会也各有差异。地区发展迅速、单位效益好的,就可以多去考察、学习,拓宽眼界,而条件不够的,则机会较少甚至没有,造成水利档案馆向两极发展。
1.2档案机构设置不健全
按档案法规定,一个单位的档案工作,可以设立专门机构,也可以设专职档案人员。有些机构虽规模大,内部也设立了很多机构,但也只是在将档案员设在办公室内;有的单位将档案室设在办公室内,并不单独成立档案室。有的水利档案为图方便在各处室自行保管,没有集中交归档案室,造成利用时无从查询。
1.3服务方式单一
水利档案的服务方式一直以“你来我查”的馆内服务为主。信息的提供也以內部为主,虽然编目检索等基础工作做得不少,但却没有与利用有机结合,功能性较差,使用范围窄。群众对水利档案馆内资源了解的少,有时查询资料与档案储存信息内容不符,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文档资料。在编研工作上没有突出地位,档案部门的信息仍存在分散、缺少系统整理的问题。对水利档案的二次加工、三次加工的信息产品极其少,没有将水利档案转变为书本图册等形式向社会传播,也没有较多地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社会主动传递档案信息。
1.4水利档案信息建设不够完善
对于一些专业的软件,如水质监测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等不能同步进行,系统上对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相对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对于电子档案概念的建立是比较模糊的,更强调的是纸质档案的建立,这使得整个档案信息建设处在一个失衡的状态。另外,水利档案的储存与信息不够集中、基础工作做的不扎实。水利档案平时无人管理,用时到处翻找的状况严重,无法进行系统的编研工作,尤其是一些重要技术资料可能流失在个人手中,使用时查无下落,严重影响了技术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档案的积累和水利工作效率的提高,影响对水利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1.5馆藏工作不合理
在馆藏工作中有着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库藏结构不合理,偏宏观,反映一般性工作较多,而微观的、专业性的档案太少;反映上级机关活动、指示性、方针政策性的档案多,反映下级机关单位活动的档案偏少;纸质档案偏多,其他载体的档案偏少,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二是库藏档案文件清理有待优化,同一全宗内的重复文件保存情况偏多;保存价值低或已经失去保存价值的,或经鉴定需要销毁的文件仍存在。三是完整性不够,某些全宗内的档案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收集齐全。
2完善我国水利档案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2.1水利档案馆与社会之间要实现双向参与
水利单位是服务单位,其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功能,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应该与社会互动起来,实现双向参与。水利档案馆资源丰富,是社会人士了解水利信息的最佳场所。水里档案馆还具有服务教育功能,全球变暖、沙尘雾霾天气等恶劣环境越加严重,急切要求人们增强保护环境意识,节约水资源,注重水土保持。让人们走进水利档案馆了解水利,了解水,鼓励青少年学习水利知识,为祖国未来的水利建设打造坚实基础。
2.2促进水利档案管理机构高效化
实现管理机构的高效化,就是要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工作效率,科学管理档案。整个水利档案系统,在服从党的方针路线,学习党的十会议精神的前提下,建立水利档案事业的总体目标和近期目标,各省、市、地、县所属的档案部门确定具体目标。在总目标的指导下,各水利部门的具体目标通过制定具体计划进行落实,最后落实到水利档案工作人员。任务明确后,还必须使整个系统的每个单元明晰自己的职责,即建立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制的建立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开创水利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2.3应用现代技术提高开发利用水利档案技能
可充分利用网络覆盖面广、信息量大的优势,将馆藏慨况、档案管理情况等信息放到互联网上,当然网上档案数据库和网上利用者的查阅都需要档案工作人员的适当的管理工作。缩微技术的发展为水利档案的保存提供了很大便利。档案室可以利用缩微设备将收藏的重要档案的影像摄入缩微胶卷。如果是特超缩微的话可以缩小到成千上万倍。经过这种技术处理的档案,其体积小、成本低、携带方便、查阅快捷,同时保存期长,既可以解决档案体积不断膨胀带来的难题,又能使档案从保管、整理、编目为主转变为以档案信息管理为主。近年来,缩微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将水利档案缩微胶卷和计算机相结合,使得档案的存贮、检索、还原复制等更加方便。以缩微胶卷代替原件提供利用,减少了对原件的磨损,增加了原件的保存寿命。
2.4水利档案实现全面计算机管理
信息系统的健全也是高效化所必不可少的。水利档案部门的信息不够健全,相对来说,纵向的信息系统全面,而横向的信息系统不够完善,由于保密、不外借等原因,水利档案系统内部与外部的有关部门之间很少往来甚至不来往。信息的不流通,阻碍了档案人员的思维与创新,对工作效率有不小的影响。只有健全信息系统,增加纵向和横向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健全调查研究,建立馆际之间、省际间的相关档案与档案工作情况的发展,及时对所掌握的信息加工、整理,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查考凭证。
2.5实现管理方法科学化
水利档案管理方法科学化,就是不能只简单的进行宣传教育,而是要将法治运用到管理中,综合运用经济、宣传教育等方法。我国水利档案工作中,虽然制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加以规范,但却多数流于形式,比较薄弱。水利档案工作的组织形式以及信息等的沟通都需要法律条文来固定。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制定和贯彻以档案法为中心的一系列法规、法令、条例、章程等来实施管理。只有加强法制,水利档案工作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自动发挥职能,保持整個系统的稳定,从而促进水利档案的发展。
2.6提高水利档案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
福利待遇不是工资待遇,是保障一个单位工作人员各项权利的一种制度安排。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出,社会组织要为本单位职工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而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完善的福利制度,不但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提高员工对于本单位的归属感,体现人文建设,形成良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制定档案工作奖励制度,通过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制定奖励等级,对档案管理岗位进行分级,施行岗位晋升制度,并对不同等级的岗位设置相应等级的福利待遇,通过提高福利待遇来调动水利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结束语
总之,水利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工作。目前水利档案的信息化利用仅仅在初期水平,没有发挥其最大价值。水利档案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所突破,水利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对整个社会体系建设都有利。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用到档案的日常管理之中,借此来完善档案的管理和提高档案管理水平。要从这些方面将档案的收集、保管和利用工作做好,让水利档案的能够科学化和规范化,档案管理工作也能够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更好的为社会公众服务。
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做好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工作的策略论文
摘要:水利工程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确保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做好水利工程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为其控制和调配功能的有效发挥建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工作策略进行了一定的论述,有助于促进维修养护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17-0144-01
1前言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促进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水利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结合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措施,进而对整个维修养护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实施效果。
2组织实施
将编制好的项目管理实施方案上报至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只有通过审批后才能进一步组织实施。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项目的招标、合同签订以及施工等工作。由于整个项目的监督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仅仅依靠管理人员难以做到全面监管,这就需要与监理和质量监督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根据整个项目的实施进度到施工现场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要对养护施工的管理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并将其有效的运用于项目管理工作中。此外,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还要对养护效果进行实时检查,了解项目的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立即予以制止,并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直至其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各项维修养护工作。
3资料整编
资料作为维修养护管理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其能够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资料支持,资料整编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资料整编的总要求
小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资料整编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涉及到项目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从项目提出、筹备、勘探、设计、施工、完工以及运行等全过程都需要进行资料的整理汇总,进而能够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有效记录,为后续维修养护工作的进行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3.2资料整理遵循的四项准则
(1)及时性,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资料需要随着工程的进度进行及时的收集整理,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涉及到工程的全过程,同时,还要与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工作同步。
(2)真实性,所整理的资料必须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施工情况,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要有合格证和相应的检测报告,严禁伪造技术资料。
(3)准确性,为了确保整个维修养护施工质量,其中所涉及的资料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填写,并且其中的关键内容要详细具体,表达准确,负责整理资料的人员和审核人员需要签字确认。
(4)完整性,维修养护工程资料需要保持完整,严格按照资料整理的流程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并且还要做好存储保管工作,确保资料的完整。
3.3过程资料收集
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管理工作,需要重视过程的资料收集工作,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以下几项要求进行。
(1)所收集整理的资料,要符合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并且所采用的竣工图纸和资料编制要能够满足资料的收集要求。
(2)技术资料作为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客观真实地记录,其也是判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
(3)维修养护工作的照片、录音以及影像等重要资料,需要按照其种类的不同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为了便于查找参考,还需要附以一定的文字或语音说明。
(4)由于技术资料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保存,需要采用碳素墨水或者黑笔书写,并且严禁采用复写和复印件。
3.4竣工资料收集
竣工资料是对整个维修养护工程的全面反映,需要予以充分的重视,其中包含大量的数据资料,例如,竣工报告、竣工会议记录以及验收签订书等,这就需要管理人员进行全过程的收集整理,并进行及时的归档保存,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4组织验收
通常来说,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项目验收,需要进行三级验收,即县级初验、市级复核以及省级抽验等,只有前一步验收合格才能继续进行后续的验收工作。市级复核是在县级初验合格的基础上,由水利和财政部门联合进行,确保其严格按照省级批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施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一律不通过,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直至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5结语
水利工程论文3000字(一):基层水管单位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对策探究论文
摘要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基层水管单位的水利工程运行及管理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但鉴于其本身运行管理的复杂性,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基于此,针对基层水管单位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水管单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6.91文献标志码:C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82
作为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基础性单位,水管部门的有效管理有助于促进地方工业及农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各地水利工程的建设更是为水利、防洪及灌溉提供了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理同其他行业的管理具有相似性,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运行及管理过程。结合时展,推进运行及管理的现代化,是当展的必然。
1基层水管单位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特点
基层水管单位是履行基层水利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做好基层水利的关键。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发展及深化,地方水管部门体制、机制不灵活及经费问题日益突出,这严重影响到基层单位的后续发展。了解其运行管理的特点,有利于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综合来说,其运行及管理有以下4个特点。1)服务的群众性,工作面广、量大。水利运行及管理不仅涉及到工业,还涉及到农业,同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先关。2)涉及多个方面及领域,业务综合性强。在实际工作中需做好生产、运行、管理、维护、水文水资源观测及防汛抗旱工作等,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实践基础[1]。3)公益性与经营性并存。4)不同区域存在问题的差异性较大。
2基层水管单位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有待加强
在传统水利运行及管理理念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基层水管单位还无法有效适应新型的管理形式,思想上无法完成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在沿用以往粗放管理形式下,基层水管单位完全听从上级部门的指示,缺乏自我创新意识,具体管理工作中更是存在分工不明、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水资源的综合经济效益较低,水管单位重视社会效益、忽略经济效益的现象普遍存在。
2.2管理体系不健全
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公益性与经营性共存。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中,主要为社会公益及生产经营型体系,其分别由中央和地方进行管理。而在政企没有明确的划分下,地方政府在行使自身权利时,往往会受到当地具体情况的限制,地方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有限,当上报至中央后往往存在滞后性,这近一步导致了水利管理上的滞后性。此外,行政与业务主体上的分离,又会导致政企不分、职责不明的情况,使得水利工程管理的工程质量控制存在问题。管理体系的不健全,还会导致水政及渔政在执法、水资源统一管理权上出现工作的缺位及错位。
2.3水利工程运行机制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存在的大中水利工程或者灌溉区,特别是南方一些水利工程,其开发建设的时间往往较早,特别是七八十年代的水利工程依然大量存在。因为考虑到设计使用寿命及年限,这些水利工程虽然基本都还能发挥作用,但是受当时技术水平、资金方面的制约,这些水利工程又存在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较差、渠道防渗与现代设施发展不配套等问题。特别是在老化失修的情况下,这些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损失浪费严重,遇到洪涝等自然灾害将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从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特点来看,水利工程设计专业面较广、内容众多、各地区情况不同且复杂,这就迫切需要加强改革。
2.4管理经费有限
基层水管单位在实现自身运营管理上,必然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支出的补偿主要在于水费的收入。作为公益性质来说,基层水管单位的支出得不到国家的有效补偿,其运行管理的经费自然短缺。此外,国家大量安置退伍军人、大中专院校学生于基层水管单位就业,又导致了人员臃肿、素质低下,无法实现水资源及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基层水管单位基本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又导致了大量职工被迫退休、下岗、待岗的恶性循环。
3基层水管单位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基层水管单位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机制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各项措施促进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的改革,在关于水利工程的运行与管理上也初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及形式,这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实际建设与发展速度,在后续的运行与管理工作中,还需进一步完善。通过加强地方与政府的结合,完善上传下达的沟通路径,积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做好信息的高效传递,可极大地提高水利管理的效率。在地方性水利工程管理上,国家应当鼓励因地制宜,给地方政府充分的权利,在公益性质下,同样鼓励经营性的管理发展[2]。
3.2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管理观念及管理方式的落后,归根结底是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所致。因此,需要加强内部管理机制的建设,通过为基层水利单位注入新的思想及活力,改变传统观念及思想。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制度,更新管理理念,通过建立良好的岗位制度、津贴制度,激励岗位工作者努力争取任务。对于基层水利管理人员,应当明确其岗位目标及责任,建立赏罚制度,督促基层管理者做好自身工作。在平时,还应当加强基层管理者及员工的培训及学习,及时引入新知识,督促基层工作者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3加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就需要根据地方政府自身的情况,对建设年代已久的水利工程进行勘测、评估,及时发现水利运行及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做好加固或维修。各地方政府同样应当结合自身情况,拿出相应的预算投入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建设中,通过做好水利评估,开展相应的改造、扩建工作,使全局的水利基础设施运行机制能够满足现代化的管理需求。
3.4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
开展多种经营,是基层水管单位改变经费有限的有效途径。在做好运行管理维护工作的同时,依托于地方水力资源的优势,通过大力开展水上种植、多种养殖、餐饮、旅游和生态建设等经营活动,实现水利运行管理附加值的提升,壮大自身的经济实力。当条件成熟时,再结合市场环境开展承包、合作制,搞活生产经营,这样地方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可实现自身运行管理的提升。
4结语
基层水管单位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实际的运行管理也是灵活多样的。水管单位在总结自身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开展内部变革,发挥自身优势,是实现变革的重要手段。
水利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素研究初探论文
摘要: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朝着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施工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这样就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保障整个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55
一、前言
在我国的民生项目中,水利工程是一个重要项目,工程质量的好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直接影响,近年来上级部门也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所以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质量控制,从而使水利工程质量得到提高。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在我国领域,水利工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了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完工,在施工当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建设单位要想提高工程质量,需要提高每一个环节的建设效率,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还要在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问题出现和安全隐患,从而就能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因素
1、材料的因素
在水利工程施工工作开展中,材料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最常见的比如钢筋的直径、砼的强度等。如果在施工当中使用材料与施工达不到设计的标准,就会造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进而影响后期的使用效率。
2、施工工艺
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施工工艺是影响工程质量和顺利施工的重点,而在實际的水利工程施工中所要用到的施工工艺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工程所用的施工工艺也不尽相同。譬如水利工程中最常见的挡土墙就分为钢筋混凝土挡墙、浆砌块石挡墙、格宾网箱挡墙、钢板桩挡墙等多种形式,不仅施工工艺不一样,工程造价也大相径庭,这就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工程的预算投入来具体决定,因此在施工中应用符合工程实际的施工工艺才可以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
3、管理体制
水利工程要想有序开展,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关键,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如果管理体制不健全则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在管理体制出现问题时,施工方案、施工进度等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水利工程与其他市政、建筑类的工程不一样,因为水利上每年的5月-10月是汛期,是每年雨量较多水位上涨的时候,而大多数水利工又都承担着到该地的防洪保安或者排涝灌溉等任务,所以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4、人的因素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工程质量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在施工中要是管理和施工人员不能有效落实责任制度,就不能有效发挥工程的作用,从而造成各种质量问题发生。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混凝土的振捣,这是各项混凝土工程浇筑的重要步骤,它可以排除混凝土中气泡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并且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可是在实际的施工中总有一些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这一步骤敷衍带过,直接导致了混凝土成型后强度受到影响而且外观质量不达标。所以提高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因为哪怕是很小的原因也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措施
1、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进行材料质量控制时,首先在选择和购买材料当中必须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认真审查,并且科学合理的检验材料。然后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要做好材料检验工作,确保材料与施工要求和标准相符合以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最后在材料使用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控制,抽样检查正在使用的材料,保证材料质量,还要认真检查施工设备,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设备要及时维修,从而保证施工进度。
2、完善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而施工工艺是施工过程的重点,所以在施工当中要不断完善施工工艺,这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点。所以要保证施工工艺的时效性,对施工工艺问题进行及时有效解决,保证施工工艺与施工要求相符合。
3、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質量控制体系
在水利工程施工当中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工程质量,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程质量。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责任制度,把施工中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并且保证施工中出现问题可以立即找到相关责任人。其次,不断完善监理制度。监理人员要有资格证才可以上岗工作,并且上岗之前要进行专业培训;在日常施工中还要不断创新监理理念,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还要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责任感,保证其在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打造优秀的质量管理团队
在水利工程中,打造一支优秀的质量管理团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充分认识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在建设水利工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开展施工工作;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控制培训,保证每位施工人员都具有责任意识。其次,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督意识。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中,作为监督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监督意识,明确的目标,从而才能保证监督质量。最后,施工单位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储蓄更多专业人才,就需要打造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在施工中对质量实施动态管理。
5、加入科学的管理手段
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各个行业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主要是依靠人们思想观念和产品的创新。所以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应该运用一些科学创新的管理方式,通过全新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应对不断发展的新的发明创造,还要跟进时代的发展步伐,运用管理的智慧对施工质量问题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