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语文研究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一个班级的学生往往参差不齐。有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精细、准确,解答有若干个模糊选择项影响的选择题时,往往难以一锤定音;有的同学对此知识与彼知识的纵横联系缺乏了解,解答阅读分析题时,往往不会纵横考虑,把握知识的前后联系。在课本的各册、各单元上,学生也存在各自的具体问题。因此,必须要认真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复习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增多了,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对其进行批改,从中获取具体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反馈,查缺补漏,对症下药。
二、研究中考命题
依据研究中考命题依据,目的在于掌握中考语文复习的纲要。这样,复习就能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提高效益。我从1996年全国30份中考语文试题中,探究中考命题的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称《大纲》中的“两把尺度”)。
《大纲》中“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是检测初中阶段教学质量的“两把尺度”,这是命题者必须遵循的。如《大纲》的“教学内容”中说:“学写一般的应用文。”
2.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短文
《大纲》的“教学内容”中说:“说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说话为什么注意对象和场合?怎样注意呢?知识短文《语言的实际运用:得体》中讲得具体、明白。由此可见,语文知识短文是《大纲》中的“两把尺度”的具体化表现。所以,语文知识短文成为中考命题者的依据。如依据上述知识短文,贵州省1996年中专单独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中就出了这样一道题:
你去省城探亲,向一位老人问路,说法最恰当的是()
A.你大声说:“喂,老者,北京路怎么走?”
B.你迎上前问:“老爷爷,请问北京路怎么走?”C.你高声说:“喂,站住,老头,北京路怎么走?”
D.你凑近突然问:“你能告诉我北京路怎么走吗?”
3.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及读写训练题。
语文课本中的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是《大纲》“两把尺度”的具体化,而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题及读写训练题是单元教学要求、课文学习重点的具体体现。因此,课后的语文基础知识练习及读写训练题也成为命题的依据。如初语五册《〈孟子〉二章》课后练习题一:
朗读全文二至三遍。读排比句要注意节奏鲜明,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试划分下边句子的节奏(用“/”表示)。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这道练习题具体体现了本单元教学要求之一:“朗读,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语气明显。”依照这类练习题,宁夏回族自治区1996年高中、中专招生语文试题中出了这样一道题:
对朗读节奏、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风烟/望/五津
B.将军/身披坚/执锐八百里/分/麾下炙
C.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故人/西辞/黄鹤/楼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惜秦皇/汉武
三、研究语文复习资料的使用
一、重“文”轻“语”,华而不实。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方面: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矫枉。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育就会陷入了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但是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削弱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也是背离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同样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我们看到,有些教师为了落实“人文教育”目标,目光只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在教学中不重视对文本的解读,不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好像教学中一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改革了,正像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批评的那样“所谓‘两性(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事实上成了人文性的独霸天下”。殊不知,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没有了附丽。搞人文教育要依托教材、有机渗透,不能脱离学科特点;更不允许以突出人文性为借口,把语文课“异化”为政治课、地理课……。我们应该在重视人文精神培养的同时,扎扎实实搞好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培养,认真落实语文的“操作性问题”。否则,“文”远远大于“语”,很可能会出现课上热闹课后空虚、学生说起来头头是道而用起来却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刘国正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磨练是无可代替的。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绝非陈旧,在理念、课程、教材、方法的革新中要牢牢把握这一点。”
语文要人文和工具并重,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矫枉不能过正,绝不能由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头重脚轻”不好,“头轻脚重”也不好。
二、漠视文本,刻意求新。新课程标准强调开展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强调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的教师对此缺乏正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中刻意标新立异。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没有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阅读能力和揭示寓言故事的精神实质方面,却在那里暗示和鼓励学生去批判愚公破坏生态环境的错误。再如有一位老师讲《季氏将伐颛臾》一课,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理解“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句话?我们都知道,本来季氏的着眼点是鲁国内部的权力之争,想通过伐颛臾为自己争权夺利增加砝码,这是孔子洞若观火的见解,这句话很好的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远见卓识。但有个学生据“危而不扶,颠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一句,推断孔子认为季氏担心的是自己内部没有得力的助手,对这一明显偏离课文原意的错误推断教师竟然连声叫好,还呼吁其他学生为这位同学的“有新意的见解”鼓掌。难道为了创新,就可以凌驾于教材之上、随意误解甚至曲解课文作者的本意吗?知名学者王富仁先生曾撰文指出:语文教学中应“尊重文本作者的主体性,教师不能脱离开文本本身仅仅向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及自己希望学生具有的思想和感情”,“必须接受作者设定的特定的空间,必须避免那种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必须避免那种脱离开对文本作者的基本理解而进行的不着边际的思想批判和艺术挑剔”。
诚然,“唯书”“唯上”的教条是要坚决摒弃的,完全没有必要囿于课本和定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发散思维甚至反弹琵琶,但是发散思维不是散乱思维,反弹琵琶也不是乱弹琵琶,不能为求新而求新。
三、“讨论”过滥,有名无实。新课标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这适应了时代的发展,符合教育的规律,也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深刻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但是如何落实、操作,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有的教师热衷于“大讨论”,以为这就是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教师一上课,就把设计好的大量问题一下子抛给学生,然后布置学生展开大讨论。且不说设计的问题是否抓住了教材重点、是否科学合理,也不说没有层次、没有梯度地一下子抛出这么多问题,是否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单说没有引导,没有启发,教师完全放手听凭学生去进行沙龙闲谈似的讨论的做法,我们不禁要问: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哪里?讨论的质量怎么保证?
离开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只能导致课堂的失控和混乱。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导”不可或缺,科学组织,艺术调控,遇“愤”则“启”,遇“悱”则“发”,这是教师的职责。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高能力必须通过操作实践。然而实践操作又不能没有指导,像演戏一样,戏要由演员来演,可是也并非不需要一位导演。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
四、追求“看点”,哗众取宠。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被人们口诛笔伐,因此,实行新课改,有些教师就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他们的语文课笑声、掌声不断,可谓热闹非凡,但是不少课只顾追求表面的繁华,看似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则浮华空洞、流于形式。
如一位教师教《林黛玉进贾府》,在讲“宝黛初会”这个场面时,问同学中有没有会唱越剧的?果真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唱了,课堂上一阵大笑。后来又问:“宝玉是个什么人物?”学生发表意见后,老师强调,宝玉是个“情种”,学生又笑。老师接着问:“黛玉是个什么人物?”学生猜了半天,老师说:“也是一个‘情种’。”学生再笑。老师又问:“你们想想,这两个‘情种’要是碰到一起,眼神儿会是什么样的?”学生再大笑……如此教学,学生只是被老师不停地“逗乐”,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品味,何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呢?
一、紧扣题眼,通览全文,理清层次课文以“鸟的天堂”为题、新颖别致,富有诗意。“天堂”一词道出了鸟儿生活环境的优美与作者对它的赞美。教师在板书课题后,紧扣课题设问:
1.什么是天堂?
2.快速读文,思考:“鸟的天堂”指什么?课文写了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3.听师读文,思考:课文哪几段写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哪几段写他第二次经过?
4.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什么?(板书:榕树、鸟儿)设计这些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初步感知课文,理清层次,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好基初。
二、围绕训练重点品词析句、理解内容在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体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妙,感受“鸟的天堂”的静态和动态美,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培养其赏美、爱美情趣。
(一)、指导学习第一部分。可这样进行:
1.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间?看到了什么景物?榕树有何特点?(板书:大、茂)从哪儿看出?画出有关语句。(板书:河变窄、不可计数、垂、伸、卧、堆、翠绿、明亮、颤动)
2.让我们来欣赏这姿态奇特的大榕树。放介绍榕树的录像,师做简介。
3.指名读第7自然段。
学生结合画面理解不可计数、垂、伸、卧等词。再小声读读、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4.指名读第8自然段,学生结合画面理解堆、翠绿、明亮、颤动等词,再小声读,体会。
5.望着这大而茂的榕树,你想说什么?作者是怎样赞叹的?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板书:喜爱)让我们怀着喜爱之情,齐读这两节。
6.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大榕树的?
7.默读第9自然段,思考:作者在“鸟的天堂”为什么没见到一只鸟?
小结:我们随作者第一次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棵姿态奇特的大榕树。作者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从树的大孝枝、干、叶的形状、颜色、位置等方面对静态的榕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是静态描写。(板书:静态)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又看到什么?请根据提纲来自学第二部分。
(二)、指导学生自学第二部分。可这样安排:
1.出示自学提纲,以读读、想想、画画、议议的方法来自学。提纲:①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时间?他看到了什么?②鸟有何特点?(指名回答后板书:多、欢)从哪儿看出?画出有关语句(板书:到处……到处,叫、飞、扑)③“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④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鸟儿?
2.检查自学情况。
3.“那歌声真好听”只是在称赞画眉鸟叫的好听吗?
4.这部分主要写鸟的什么?(活动)这种对事物的活动、变化等进行的描写叫动态描写。(板书:动态)小声读这两节。
5.让我们来欣赏群鸟奋飞、百鸟争鸣的景象。放鸟在“天堂”里活动的录像。
6.这大而茂的树与多而欢的鸟是作者第一次看到的,他十分惊喜,当小船载他离去时,他感到怎样?(板书:留恋)除留恋外还有?(板书:赞美)从哪儿看出?
7.你怎样理解“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氨?它在文中起何作用?
小结:我们第二次随作者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是群鸟奋飞、百鸟争鸣,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美丽的榕树林真是鸟的天堂。
(三)指名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