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安全管控论文范文

安全管控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安全管控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安全管控论文

第1篇

作者:周姝 单位:成都电业局青白江供电局

生产技术的改进是必然,也是普遍的,而管理能力的提高、生产过程的改善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完成,因此,充分考虑人、机、环境三要素,以增量方式逐步引入三要素的发展变化,建立生产班组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认为,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可以定义5个不同的“成熟度”等级,一个组织可按一系列小的改良性步骤向更高的成熟度等级前进,。成熟度等级1:初始级(1)人人员松散管理,对于各岗位工作没有明确的岗位技能要求和安全职责规定。(2)机设备验收投运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设备运行维护职责不明确,未建立隐患排查制度,不能及时把控设备运行风险,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采取事后补救的措施。未建立应急抢险制度,无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基本上没有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制度,针对每项作业制定特殊作业方案。(3)环境基本上没有安全文化氛围。面对特殊气候条件等外部环境,没有关于设备和作业出现风险的预控措施。初始级在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中处于最低级,没有健全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制度,没有人员素质要求和安全文化,基本上忽视风险存在,事后处置,疲于应付各项电力生产作业。但是,如果一项特定的作业认为碰巧由一个有能力的管理人员和一个优秀的作业团队来做,则这项工作可能是成功的。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大多数的行动只是应付危机,而非事先计划好的任务。

处于成熟度等级1的电力生产班组,由于作业过程完全取决于当前的人员配备,具有不可预测性,人员变化了,过程也跟着变化。结果,要事先做好风险把控、保证安全措施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成熟度等级2:可重复级(1)人针对班组各岗位制定了最低的岗位技能要求。如新进及转岗员工,必须首先通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考试,生产一线员工每年进行身体检查、通过《安规》考试,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工作许可人、专责监护人、工作班成员满足《安规》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一般作业人员可能单纯处于“要我安全”的状态,在工作中,可能出现为赶工作进度而忽视安全的情况。(2)机设备首次验收投运没有明确的技术规范,但对类似情况形成一定的规范,类似工作可以充分吸取首次工作的经验。根据上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情况,制定了类似的应急预案。设备首次出现故障不可控制,但根据事故隐患成因、发展,以及处置情况进行分析整理,把握隐患规律,杜绝类似隐患转变成事故。具有通用的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制度,针对基本的作业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规范。(3)环境电力生产班组感受到定期组织安全学习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知道吸取类似工作的安全经验应用到本次工作。对于类似气候条件等外部环境,形成了基本的关于设备和作业出现风险的预控措施。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处于可重复级的电力生产班组,对员工岗位技能等有明确的要求,有些基本的施工作业的管理行为、作业方案等是基于相似电力生产作业中的经验。在这一级采取了一定措施,这些措施是实现一个完备过程所必不可缺少的第一步。不像在初始级那样,疲于应付各种危机状态,管理人员在类似问题出现时便可发现,并立即采取修正行动,以防它们变成危机;能够及时发现基本的隐患,并及时治理,避免隐患演变成事故。通过这些措施,使得能够在类似问题变得无法收拾前及时发现并且处理。成熟度等级3:已定义级(1)人作业人员技术技能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规定了班组各岗位安全职责。人员满足岗位要求,明确各自的职责,能够按照安全管理规定执行,在工作中,基本上是“我要安全”,不会简省安全措施,能够确保自身安全。(2)机对于设备验收投运、运行维护、隐患排查等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规定,形成较为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和制度,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制度较为完善,涵盖全面,在电力生产作业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是,能够把电力生产作业当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相应的制度对过程进行跟踪和评审,能及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3)环境电力生产班组能够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安全学习制度,能够按照要求定期组织安全学习,班组成员知晓安全管理工作相关规定,基本能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面对特殊气候条件等外部环境,形成了基本的关于设备和作业出现风险的预控措施。处于已定义级的班组,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能力,对电力生产各项工作均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制度要求做好落实;能够通过对过程控制的相关规定,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评审,以保证电力生产过程可控,同时保证施工作业质量。

成熟度等级4:已管理级(1)人岗位技术技能要求明确,安全职责清楚。人员满足岗位要求,严格履行岗位安全职责,主动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在工作中,基本做到“我能安全”和“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能够主动、认真地分析和总结电力生产各项工作中的危险点和注意事项,制定相应安全措施,并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2)机形成完善的设备验收投运、运行维护、隐患排查、应急救援等制度规定,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制度完善,涵盖全面,相对具体,可操作性较强,是电力生产作业实践的行为指南。通过制度对电力生产作业当作一个动态的过程进行管理,设定合适的评审周期和指标,落实过程管理负责人职责,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跟踪和评审,及时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并能及时修正。(3)环境电力生产班组能够自觉开展安全学习,常态化开展对事故案例的学习,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总结教训、吸取经验,能够主动分析、举一反三列出工作中的危险点和预控措施,并严格按照规程执行。面对特殊气候条件等外部环境及其对设备、作业的影响,能够根据历年数据和统计学规律,形成了基本的关于设备和作业出现风险的预控措施。处于已管理级的班组,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能力,能对各项电力生产工作设定安全目标和生产质量目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不断将实际情况与目标进行比对,及时纠正过程与目标的偏离情况。成熟度等级5:改进优化级(1)人岗位技术技能要求明确,安全职责清楚。人员满足岗位要求,严格履行岗位安全职责,主动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定,能结合自身实际,对电力生产安全管理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同时,班组所有成员经常就各自分析和总结的电力生产各项工作中的危险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交流,主动吸取事故案例教训,班组人员安全素质进一步提升。(2)机对风险能够及时预控,及时发现和治理隐患,基本保证一般隐患不恶化、不出现重大隐患。电力生产作业管理制度较为完善,涵盖全面,在电力生产作业中,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3)环境班组成员能够自觉开展安全学习,对事故安全学习情况,以及工作、生活中的安全经验能够与班组成员一起进行分享和交流,相互促进,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电力生产作业中,人员相互督促、相互提高,杜绝发生不安全行为,确保各项施工作业中安全措施到位。基于历年数据和统计学规律,能够结合当前设备状况、气候条件及其他外部环境,前期做好风险把控,合理安排隐患治理等电力生产工作,确保人员健康、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生产班组安全管理人、机、环境三大要素达到上述要求,即该班组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达到改进优化级。在这一级,班组开始连续的改进电力生产过程,使用过程控制方法,从各方面获得的知识将被运用在以后的电力生产工作中,从而使电力生产过程融入正反馈循环,使安全管理能力及工作质量得到稳步的改进。

系统理论观点,将电力生产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从人、机、环境三要素入手,以增量方式引入三要素的发展变化,建立电力生产班组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5级模型。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处于低一级的生产班组,将重点放在人、机、环境三方面的不断改进上,主动采取措施提高三要素所处的成熟度等级,只有三要素均达到上一级的要素要求,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才能够上一个等级。在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的进程中,班组将会把重点放在对电力生产过程进行不断的优化,采取主动的措施去找出过程的弱点与长处,以达到预防缺陷的目标。但值得一提的是,只有安全管理能力成熟度达到第5级改进优化级的电力生产班组,电力生产班组安全管理能力成熟,能够根据历史数据等各有关过程的有效性资料,预测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及时把控,并提出对过程进行修改的建议。达到该级的电力生产班组可自发的不断改进,防止同类缺陷二次出现。

第2篇

作者:安钻萍

对护士的违法行为及时纠正,对潜在的护理隐患制定防范措施,使护理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多方面的教育培训一是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加强护士素质培养,注重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热情、周到、舒适的服务,让患者在就医期间有宾至如归之感,提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二是加强法制教育,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通过一些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学习教育,坚持依法护理,严格遵守医疗、护理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树立责任意识。三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业务学习,掌握新知识,对各种仪器的操作要熟练掌握,定期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训练,通过强化护理技术操作,使护士的业务技术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每个护士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一是合理排班,护士长在这一过程中知人善任,用人之长,做到新老人员合理搭配,力争使每个护士都处于最能发挥其才能的职位上,加强夜班护士力量,在患者量多时临时调配增加护士,避免超负荷工作。二是在工作中以人为本,要理解护士,善于关心和体察护士疾苦,护士长应尽可能照顾护士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需求;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加强药品的使用管理一是正确执行医嘱,严格查对制度,转抄医嘱后查、抄输液单后查、摆药后查、配药前查、给药前查、给药后查。查对内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有效期、质量,口服药还要核对规格。二是特殊用药或小儿用药者,在输液单上用红笔做警示标识,认真计算用药量,剂量太小时稀释后再抽取,以保证用药剂量的准确性。三是每张输液单上只能抄写一个患者的治疗项目,遇有同名患者要在床号上用红笔做标识,执行后打钩签字,并注明执行时间。四是护士配液体时,打开一组药物,配制完毕放在指定地点后再开启另一组药,不可以同时开启多组药。五是特殊情况执行口头医嘱时,医生说完后,护士再复诵一遍,无误后执行,保留安瓿,并立即记录执行时间及用药情况。六是高危险药物如氯化钾、浓氯化钠等不能与普通药物混放,做好标识;物加锁保存。加强护士对药名、剂型或外观等相似或相近的药品的识别技能。七是严格输液配伍的安全管理,确认药物有无配伍禁忌,续加液体后要观察2组药无反应才可离开,严格按病情、年龄等控制静脉输液滴速,预防输液反应,控制输液药物的浓度。药物过敏患者标识醒目,体温单、床尾卡、治疗桌上均做标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一是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掌握洗手指征、洗手方法以及手消毒。二是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患者安置原则,加强传染患者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三是各种治疗检查前,认真检查卫生器材的有效期、质量、包装等,以保证使用合格的医疗器材。四是供应室人员要保证灭菌物品合格率100%。

及时采取恰当的救护措施认真执行值班和交接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经常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小儿、昏迷、躁动患者要防止撞伤、坠床等,加床挡,使用约束带;地面要干燥无水,防止患者滑倒;行动不便患者活动时给予指导,下床时应搀扶,以防摔倒;给患者热敷时防止烫伤;长期卧床患者给予皮肤护理,使用气垫,防止压疮;使用特殊药物如化疗药、升压药、钙剂等防止外渗引起皮肤损伤;有各种导管的患者,要妥善固定,防止导管滑脱;加强危重患者的管理,密切巡视,保证急救药物和用物齐备完好、定点存放、专人负责、班班交接。做好对患者的识别和告知工作一是提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每个住院患者手上戴识别腕带;给患者做治疗检查前,让患者或家属自报姓名确认;手术患者,术前在手术部位做标记,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发生错误,主动请患者参与认定。二是认真履行告知义务,患者入院时告知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须知;治疗护理前告知接受治疗护理的项目、目的、如何配合、注意事项、副作用等;特殊治疗检查前应征得患者同意,履行签字手续;患者出院时告知出院后的疾病康复知识、饮食和活动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

第3篇

转运前患者妥善的预处理转运前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充分的预处理,仔细检查每个细节,降低风险等级,是保障转运安全的重要措施[15]。有资料显示[16],气管插管患者转运途中需要处理的病情变化大多由气道阻塞引起,因此转运前应仔细清理导管内及口鼻腔分泌物,检查气管插管气囊是否充气良好,可减少转运中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护士应调整气管导管的位置,记录气管导管的插入深度,正确固定,按医嘱进行胃肠减压[13]。有资料显示[17],只有有效的镇静才能最终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故应加强医护配合及沟通,将患者适当镇静,同时做好肢体约束。已使用机械通气者,与医生配合,切换至便携式呼吸机,通气情况满意后才离开转出。确认导管位置在置管和对患者实施任何操作或移动后,尤其是搬动患者后,均应再次确认导管的位置[18]。美国心脏协会[19]建议使用临床体检和一项证实位置的辅助设施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有资料表明[18],如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大于95%并保持10min以上,导管可能位置正确。听诊双肺呼吸音是普遍使用的方法,但有报道称[19],在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的患者中有60%插入了右主支气管。杨磊等[20]经研究发现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准确判定合适气管插管深度的最佳方法。有文献[21]指出呼气末CO2监测是较为理想的方法。妥善固定导管急诊多采用经口气管插管[22]。有文献报道[19],因为导管固定不牢固而引起经口插管的意外脱管发生率占4.25%,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使气管导管的妥善固定显得至关重要。在遵循一定规则[20]的前提下,有许多固定方法可供选择。莫明红等[23]经比较发现用棉白扁带反“8”字固定法简单、安全、经济、实用。王海燕等[24]经循证对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全部采用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牢固、可靠,使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物品和仪器准备充分、性能良好保证各种仪器设备配备齐全、性能良好,是保证转运成功的重要因素。转运指南[22]指出尺寸合适的气道管理器材要随时携带,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min以上。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要做好充分的气源和电源准备,使用蓄电池的仪器设备一定在转运前再次检查,以保证路途中正常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辅助通气常被用于短途转送患者及呼吸机故障时辅助通气,但有报道[25],其易导致肺泡过度充气,而且参数缺乏设置和完善的监测,受操作者主观的影响较大,不适于距离较远或时间较长的转送。程牛娟等[26]介绍了一种加拿大生产的ALS便携式呼吸机,具有一机三用(呼吸机、吸引器、供氧器)等优点,非常适合患者转运时使用。有报道[27]称在转运带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中加用气管导管延长管,使导管移位、导管接头和简易呼吸气囊连接处松动脱节现象减少。合理安排转运人员,做好与转运接收部门的协调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及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院内转运的工作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职转运小组负责,转运过程中意外事件发生率仅为2.58%。徐伟英等[28]提出转运人员均需获得由本院技能培训中心颁发的心肺复苏和进一步生命支持证书,如患者有人工气道且使用呼吸机,应有呼吸治疗科医生陪送转运。但有资料[29]显示,目前国内还缺乏呼吸治疗专业人员或专业知识培训。目前国外所有参加转运的人员都必需经过专门的培训,在院内转运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时,由包括1名医生、1名护士、1名呼吸治疗师组成的多学科的转运团队来执行。国内有文献[30]报道,在院内转运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时,转运途中由医生负责病情监测,护士负责治疗用药、管道维护和病情记录,呼吸机治疗师负责呼吸机运转的监测。此外,在转运前应与接收科室做好充分沟通,以确保转运顺利、安全。

转运中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转运指南指出转送是患者获得继续救治的延续,应能获得与在急诊科等同的气道管理和高级生命支持质量。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记录患者转运的全过程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使用简易呼吸器时注意保持与自主呼吸同步,使用转运呼吸机的患者出现人机对抗情况时,要暂时撤去呼吸机,改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然后寻找原因予以处理。有资料显示[31],在缺氧时SpO2可灵敏反映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在转运中探头易移位、脱落,因此除了通过仪器监测外,有学者[12]提出需注意结合简单易行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方可发现仪器误差带来的误导。目前有资料[32]显示,国外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的监测在气管插管患者的转运中是监护的标准,国内也有研究[33]表明,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中,排除二氧化碳监测仪故障后,通过PetCO2波形消失或不规律及PetCO2值的变化除了能指导气管插管,减少插管失误外,还可及时发现气囊是否漏气或注气不足、气管导管阻塞、移位,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注意根据患者情况做好动态的监测与记录。加强管道护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导管移位,预防意外拔管有研究[34]认为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疏忽是造成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因此,桂文芳[35]强调在搬运时应该有专人管理气管导管,应该一手托患者枕部,另外一手扶持导管,更换宜应先摆正头部再转动躯体,动作不可过大。护送人员应始终站在患者头侧,密切观察,使患者头部抬高偏向放呼吸机方向,并使头稍后仰以减轻插管对咽后壁的压迫,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始终在高端处。注意监测导管位置,及时发现和纠正导管移位,在吸痰与使用简易呼吸气囊时,最好将插管同时扶托。监测插管深度及听诊双肺呼吸音仍是最简便实用的监测方法,发现导管移位应先吸净口咽部分泌物,气囊放气,再随着患者的呼吸动作轻柔调整导管深度,稳妥固定。如患者喉部能发声、呼吸机低压报警等提示气囊漏气时,应及时补充。一旦意外拔管应按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处理,保持气道通畅,立即吸氧,吸痰,加强监护,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通气量不足、肺不张等则需要重新气管插管。有资料显示[36]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中有31%~74%需二次气管插管。胡凤琼[36]强调应掌握吸痰指征按需吸痰。毕强[37]认为充分给氧后,患者如果出现SpO2下降,即使无痰鸣音,也应立即给予负压吸引。在转运过程中除了保证有足够的氧源外,密切观察、保持气道通畅、妥善固定供氧管道、采用合适的供氧方式都很重要。对不用机械辅助呼吸的插管患者常用吸氧管一端插人气管套管内5~6cm给氧。有介绍[34]用麻醉弯接头改装自制“T”管给气管插管患者吸氧,其与导管衔接紧密、易调控吸入氧浓度、并利于呼出气排出。

第4篇

立法的基本精神就是要求安全生产投入不能打折扣,投入不到位,管理力量虚化,安全生产的软硬件建设无法得到根本保证,安全生产从何谈起。树立利润合法性理念,将有利于推动安全资金投入的自觉足额到位。有利于企业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力量和现场安全管控能力,及时更新设备设施,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生产水平。二、树立‘本质安全化’理念,推动现场安全措施规范到位。为什么轿车价格比摩托车贵,现在却很少人开摩托车呢?因为轿车在本质上的安全性要明显优于摩托车。比如稳定性、刹车系统、防刮伤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所谓本质安全化是指从一开始和本质上实现了设施安全化,就可从根本上消除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即保证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前提下,即使员工违章操作也会由于机器设备本身的安全防护装置或设施比较全面,安全防护装置或设施可令机器设备自己停止,不会对员工造成伤害。对照建筑领域列举如下:塔吊等提升设备除了能用之外还必须要具备限位装置、超重制停等各项基本安全装置;施工临时用电系统除了电路能通之外还应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做好接零、接地保护;工人除了身体健康能干活外还应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其作业场所应有可靠安全的操作平台和空间防护措施。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树立本质安全化理念,将有利于推进现场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和完备。在该理念的指引下,规范基坑围护方案和监测、支模架方案和搭设、外脚手架方案和搭设、临时施工用电设置和使用管理、起重机械设备装拆和使用、防护用品使用、高处作业隐患点防护等工作,建立起本质安全型工地,使其抵消人为因素影响成为可能。规范和严密防护、配置必要的可靠安全装置可以作为本质安全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建筑市场基本上以私营建筑企业为主,国有企业比例很少。与国有企业安全管理较规范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较充足相比,私营企业安全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十分薄弱。因种种原因这种状况不能一下子得到彻底改变,唯一可行的做法应该是严格及时落实并确保工地现场严密防护、规范设置并长期有效运行,也就是实现“本质安全化工地”。监督、业主、监理、施工企业等在做好服务、指导的同时,必须强力呼吁引导项目部积极主动从开工初期就强化落实各专项方案正确实施、工地现场安全严密防护、设备运行安全有效、临时用电规范、材料用品合格、安全标识齐全、应急先有预案,确保施工井然有序。

树立‘行为主因素’理念,推动民工安全教育深入开展

如果企业和项目部能够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必要持续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这对提高整体安全防范水平是十分有效的。由于私营企业主和承包制项目部的趋利性,对民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很不到位或者形同虚设。目前工地上的施工管理者和作业民工以及进入工地的其他人员仍属于安全素养不高的群体。实现安全教育的有效性还需期待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笔者倡导,应该在强调实现“本质安全化工地”建设的前提下,逐步有效推进民工动态安全教育,重视班组班前教育活动,杜绝“三违”现象(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这是针对当前许多企业和项目部在安全教育上玩花样,搞虚假应付、自欺欺人的过渡期做法。这样就可以使施工安全管理既有实实在在的基础保障,又有明确有效的提升手段和方向。

树立‘动态可控性’理念,推动安全检查持续定期进行

质量管理的结果是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安全管理的目标是生产结束时实现低伤亡率。工程竣工交付了,安全管理也就宣告结束。安全管理工作只是施工过程中的一项工作。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过程,安全管理也必定是过程动态地实行。根据施工的进展,正常情况下一般一周左右时间工地的施工进度就会有明显变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在一周时间内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目前,大家谈起安全管理往往觉得信心不足、力不从心、有劲无处使或者工作难推进等。但我们应该坚信,办法肯定要比问题多。在安全管理中,杜绝所有事故(或者零死亡)与控制事故发生在合理范围内,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不切合实际,后者则符合事故发生规律。在“利润合法化”、“本质安全化”、“行为主因素”理念的指引下,实施安全技术措施有效落实和人员教育不放松,实现安全生产状态动态可控是完全能够做到的。通过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企业、项目部、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等通力合作,不间断地持续推进检查、督查、巡查,严厉地闭合监管,实现安全施工的低伤亡率完全可能。

树立‘强制必要性’理念,推动各方安全管理人员责任履行

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管,其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保护广大建设者包括民工的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稳步发展、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和谐建设、和谐发展目标。因此安全监管具有强制的属性。在安全监管手段的运用上,对部分工地、部分内容其实是应该强制实施的。对于始终不落实安全措施,安全隐患随处可见或者存在危险性较大分项隐患的工地就应该强制处理,甚至采取停工整改等办法。对于行为不轨喜欢违章、屡教不改的班组或工人,可以强制开除或变换岗位。对于设备过期或者存在明显隐患,可以强制停用或淘汰。排除重点隐患,就是解决了企业实际隐忧,是关心企业、关爱民工的具体表现。强制排除了安全隐患,也是实实在在促进了各方安全管理责任的履行。工地的安全性程度和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将同步得到提升。安全监管的强制和服务不是一对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5篇

项目参建各方人员必须非常熟悉并掌握什么是“生产安全隐患”“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危险源”“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特别对什么是“三违”:“指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要非常了解并正确运用在工作实践中。根据《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规程》中要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分为三类:建设单位安全资料(A类)、监理单位安全资料(B类)、施工单位安全资料(C类)。

建设单位安全资料(A类)

需夜间施工的建设单位应向环保部门申请,填表A5《夜间施工审批手续粘贴单》;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后将专项方案报建设单位,填写表A6《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工程基本完工,建设单位要组织参建单位填写A7《建筑工程安全评价表》上报当地主管机构。

监理单位安全资料(B类)

监理单位首先要制定工程的安全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在工程开工前应与建设单位签订《委托监理合同》;将监理人员名单、总监理工程师注册执业资格证,总监理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安全培训合格证明报建设单位和项目资料建档;应当由公司到项目层层签订《监理工程师安全责任书》;应当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列入《安全监理规划》和《安全监理实施细则》,针对工程特点,周边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流程、方法和措施;应当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做好记录;应当编写《监理安全日志》;应当收集有关监管部门下发的《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及回复单。主要使用的表格有B2.1《安全基本条件报审表》、B2.2《安全保证体系报审表》、B2.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报告表》、B2.4《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报审表》、B2.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B2.8《建筑超重机械和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申请表》、B2.1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巡视检查表》、B2.11《日常监理安全检查记录》、B2.12《一般隐患监理通知单》、B2.14《重大隐患暂停施工令》、B2.15《重大隐患监理报告书》、B2.17《拒不整改/停工监理报告书》等。

施工单位安全资料(C类)

施工单位安全资料主要包括:施工单位向项目监理部报验资料、施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资料。内容范围非常大,施工单位安全资料必须随工程进度同步形成,保证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施工单位的安全资料所用表格达几十种,安全管理资料包括以下方面:工程项目基本情况和总包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管理方面;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目标考核方面;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专项方案报审方面;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管理方面;安全技术交底管理方面;安全检查管理方面;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班前安全活动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方面;安全防护设施费用及材料、个人防护用品管理方面;伤亡事故管理方面;安全标志管理方面;应急救援管理方面;安全生产带班管理方面等。工地现场还应根据工程特点、类型、施工组织方案等不同建立现场的安全专项资料,一般工地应设有:消防保卫安全资料、文明施工、基坑工程、洞口与临边防护、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临时用电、机械设备、建筑超重机械、吊装工程安全资料。最后工程应有分阶段的安全评价资料,全部归档管理。

第6篇

房建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构设置不全。笔者总结出现问题的施工项目时发现,这些项目的施工单位通常没有重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工作,也就缺乏管理质量和安全的机构,或者是虽然有这样一些机构但是对于质量控制及安全的管理却非常薄弱。管理机构设置中普遍缺乏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业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专业的管理人员是房建施工管理的前提条件。如果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要求,那么想当一部分的施工单位是不符合要求的。因此,房建项目的管理人员满足不了工程建设的要求导致无法覆盖到施工的各个方面,也就为以后埋下安全隐患。还有就是安全管理人员很多是由管理技术的人员或者是其他的管理人员担当的,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较低,不能胜任工作。因此,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同时,在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设置中,没有对具体项目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导致在建筑工程项目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问题时,无法找到具体的责任人,导致事故的处理没有真正地实现奖罚分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单位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此外,很多施工单位的质量与安全管控严重地依赖监理单位、政府及各级建筑主管部门。上级管理检查的严了就暂时地重视质量和安全管理,做出假象蒙混过关;上级一旦放松监管,就会恢复到以前的状况。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而大量缩减质量与安全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内部质检、安全监督等工作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2)施工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极为迅速,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而参与施工的人员通常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并没有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教育就直接上岗,由于本身的专业素质较低,经常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导致施工的质量出现问题,或者因为操作的失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3)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不科学。安全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有效的考核制度能够有效的实现管理监督。但是目前很多单位的管理绩效考核通常只是形式上的考核,无法真正起到保障和规范的作用。通常的表现是考核制度只针对单位,而不是个人,导致责任的推诿,无法实现对何人管理工作的监督。此外,还存在赏罚不均、罚大于奖,奖励制度拘于模式化,效率很低,起不到监督和鼓励的作用。

采取的措施

第7篇

一、国内民航发展的安全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与日俱增,公众对民航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民航领域的发展还处在蓬勃向上的发展阶段,因此,空管部门的工作量、工作难度必然会与日俱增。据近年数据统计来看,我国民用航空发展总体平稳,安全现状总体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但一般航空事故仍然偶有发生,地面事故、航空机器失踪事故等还无法完全杜绝[1]。其中,重大以下的地面事故也有出现,虽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需要重视安全管理。

二、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营造民航空管安全文化氛围。加强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能让相关人员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观,能不断促进员工对所属企业单位的认同度、归属感的提升,可以极大增强相关企业单位的凝聚力,使得员工形成良好的自我约束力,也能促进自我激励,使得单位内部能有效建立起高水平的团队,这能从根本上提高民航空管相关单位的安全意识。要在民航空管行业单位内部营造优秀的安全文化,首先是要在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极力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提升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加强文化渗透教育工作,运用科学手段来加强宣传工作,使单位文化能够深入人心;第三,民航空管部门在人员招聘过程中要注重把关,尽量聘用领悟能力强、与单位现有员工价值观相近的人员,这对于未来团队建设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能避免高素质人才的流出。

2、加强民航空管部门的安全理念培育。民航空管的立身之本就是安全,这也是空管工作开展的初始目标。因此,要在空管工作中树立起系统、过程、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的工作思路,为民航提供科学、及时、可控的空中交管、通信导航、气象、飞行实情等全方位的服务。空管部门要特别重视对员工的安全理念培育,要从入职培训到正常工作中传达相关精神、例行安全演练,再到各单位内的应急演练、观看史上著名空难相关纪录片等,确保每个员工都会接受完备的安全理念培育,并能处理相关事物,形成安全意识[2]。只有在员工的潜意识当中建立安全理念,才能让每个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更有责任感,避免工作疏忽遗漏,坚守安全第一的方针,为继续促进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思想、智力和精神上的全方位支持。

3、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措施。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开展空管工作的依据,要科学、严格地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相关的职责,不断强化防控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措施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首先,确保每一工作环节的准确性、及时性,杜绝疏忽、遗漏和误差;其次,严明纪律,切实加强员工的执行力;第三,工作中要有大局观,注重团结,乐于奉献;第四,要确保员工劳逸结合,避免疲劳上岗,合理安排员工的生活作息,保持精神抖擞的工作氛围;第五,要明确、细化每一步的流程,细化具体的工作运行手册,以及与之对应的应急措施、保障措施不断增强空管工作中的安全管理系统正常运行,设备运行要留有可靠的安全余度。

4、建立实时有效的交流机制。空管部门是民航发展的关键,而且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广受关注,具有极强的社会影响力。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交流制度非常重要。空管部门在现有编制条件下,要持续完善信息的制度,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措施,强化在互联网中开展信息沟通和。空管部门可以依据互联网,实时部门工作开展的动向,运用新型的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媒体同公众开展沟通互动,尊重每一位群众的知情权,让公众能持续关注空管、乃至整个民航系统的建设发展。此外,这类信息平台的运用,不但能方便空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接受监督,还有利于空管安全部门的品牌再立,不断增强民航企业单位的影响力。

5、强化对空管部门员工的培训。员工培训能提升其职业技能,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开展空管工作。当今社会注重不断学习,空管部门建立定期学习培训的制度,可以让单位员工活力剧增,更能适应新的空管技术措施,抓住发展机遇,为新时期的发展培育优秀人才。空管部门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激励机制,并为员工的学习培训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加强对外交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不断强化民航空管安全文化建设,使得空管部门把安全意识深入到潜意识当中,时刻坚守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为民航持续安全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为国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郑传磊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参考文献:

第8篇

1.1安全技术资金不足

煤炭的持续开采会受到地质条件的直接影响,过去国家投入众多的设施,使用至今均已出现老化,并且维修量非常大。随着矿井的不断延深,矿压极度强化,巷道的维修任务更是不断的增加,矿井的供电以及通风、提升与排水等都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1.2安全管理模式传统

与西方发达产煤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煤矿使用技术研究起步很晚。并且人力、财力非常缺乏,某些重大的安全技术问题,比如冲击地压以及煤和瓦斯的突出、地热以及突水等灾害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且受到以往传统运营思想的直接作用与影响以及各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的约束,我国的煤矿生产装备和安全监控设施相对落后。井巷的断面设计以及支护强度的确定、支护材料的型号选择较小。生产设施功率以及矿井的供风量等富余参数非常低,极易出现事故。绝大多数的煤炭企业还是利用以往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各种报表计算仍是靠人工劳动并且精确度很低。信息传送的时间较长,且速度较慢,管理者的工作重复性很大,资料查询十分困难,并且工作效率很低。安全检查以及等级鉴定等总是凭借主观意念以及相关的经验。

1.3安全信息管理体制不健全

安全信息可以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它主要包括事故和职业伤害的有效记录与分析统计,职业的安全卫生设施的相关研究与设计、生产以及检验技术,法律法规以及相应技术标准和其变化的动态,教育培训以及宣传和社会活动,国内的新型技术动态以及隐患评估与技术经济类分析和咨询、决策的体系。信息体制的健全是安全体制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促使安全工作转型为定性和定量的超前预测,不过大多数矿井还是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并未呈现出健全的体制,真正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2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研究行业的持续进展,开始由起初的关系数据以及事务数据挖掘,发展至对空间数据库的不断挖掘。空间的信息还在逐渐地呈现各类信息体制的主体与基础。空间数据挖掘技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数据,具有比普通关系数据库和事务数据库更丰富、复杂的相关语义信息,且蕴含了更丰富的知识。所以,虽说数据的挖掘最初是出现在关系数据挖掘以及事务的数据库,不过因为空间数据库中的发掘知识,这就很快引起了各个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很多的数据挖掘类研究工作都是从关系型以及事务型数据库拓展至空间数据库的。在地学领域中,随着卫星以及遥感技术的不断使用,逐渐丰富的空间以及非空间的数据采集与储存在较大空间数据库中,大量的地理数据已经算是超过了人们的处理能力,并且传统的地学分析很难在这些数据中萃取并发现地学知识,这也就给现阶段的GIS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急切的需要强化GIS相应的分析功能,提升GIS处理地学实际状况的能力。数据挖掘以及知识发现的产生能满足地球空间的数据处理要求,并推进了传统地学空间分析的不断发展。依据地学空间数据挖掘技术的特性,把数据挖掘的方式融进GIS技术中,呈现地学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知识发展的新地学数据分析理念与依据。

3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3.1建设评价指标体制库

评价指标体制库是矿井的自然灾害危害存在的具体参数式的知识库。模型的组建务必要根据矿井的瓦斯以及水害等自然灾害危害呈现的不同指标体制和其临界值构建一定的指标体制库,危害的警报识别参数关键是采掘工程的平面图动态开采面以及相应的巷道。各种瓦斯的危害以及水害隐患和通风隐患均呈现一定的评价指标库。

3.2构建专业的分析模型库

依据瓦斯以及水害等诸多不同的矿井自然灾害类别构建相关的专业性模型库,比如瓦斯的灾害预测,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以及煤层所赋存的状况构建瓦斯的地质区分图,再根据采掘工程的平面图动态呈现的采掘信息以及相应的瓦斯分区构建关联并实行相应的比较分析,确定可以采集区域未来的可采区域是不是高瓦斯区域。

3.3构建以GIS空间分析为基础的方法库

GIS空间分析可以说是矿井自然灾害的隐患高度识别的关键性方式,并且还是安全故障警报的主要路径。比如断层的防水层的有效划分,关键是根据断层的保安煤柱来实行可靠的确定。断层的保安煤柱确定可以利用GIS缓冲区域的分析得到。空间的统计分析以及多源信息有效拟合和数据挖掘亦是瓦斯和水害等安全隐患监测经常使用GIS空间分析方式,如物探水文的异常区域确定以及瓦斯突出相应的危险区域确定。

3.4决策支持体制与煤矿管理水平评价指标

体制库以及模型库、方式库与图形库均是矿井的自然灾害隐患识别和决策的最基础。利用矿井的自然灾害隐患识别决策来支持体系具体的功能呈现矿井的自然灾害隐患识别以及决策分析,在根源处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分类构建矿井的自然灾害实时监控体系,进行动态跟踪相应的灾害实时数据,并事实呈现矿井的自然灾害数据或是信息和自然灾害的指标体系库以及模型库与知识库、空间数据库的合理化比较,并运用图形库的数据再通过GIS空间分析方式来确定安全隐患的,矿井自然灾害的隐患实时警报并进行决策分析,以提交空间数据的自然灾害隐患识别以及分析处理的决策性报告。

4结语

第9篇

通过对航空公司组织机构及职责的调研与梳理,得到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的六大流程。

1.1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的获取

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工作始于安全信息的获取。航空公司航安部负责获取与收集各类与其运行有关的内部、外部安全信息和数据。航空公司内部安全信息有强制信息与自愿信息两类。强制信息是公司规定员工必须上报的各类安全信息。自愿信息则是员工自发上报或举报的信息。外部信息则主要是来自于外部各类相关民航安全的法律法规及信息。

1.2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的预处理

航空公司航安部获得安全信息后,通过对各类信息的筛选、判断,最终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对其进行编码、分类,即安全信息的预处理。该环节为航空公司安全信息后续处理提供基础数据。

1.3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的传输

经过预处理的安全信息,航空公司将根据各类信息的重要性及其使用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宣传媒体(广播、电视、板报等)、媒介形式(报表、通知、文件、通报)、安全例会等不同形式传递安全信息。其中,运行类信息,传递给值班经理室;服务类信息,传递给服务发展部;空防类信息,传递给保卫部。

1.4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的处理

安全信息的处理是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流程的核心环节。通过该环节,航空公司各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事件管理措施,进而提高运行安全水平。对于各类强制报告信息,航空公司将根据信息类别启动事件调查程序。对事件原因、经过、设施设备、责任人等进行严密调查,得出事件结论交由职能部门评估。若评估不符合要求,则重新由责任部门获取信息,进行事故调查,直至结论符合要求。随后由接收到信息的部门进行最终审核。对于自愿报告信息,将判断信息的清晰性与完整性,审核后进行统计。

1.5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的存储

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的存储对于整个安全信息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它是安全信息管理分析和运行的基础和保障。该流程从安全信息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便开始进行,航安部获取到安全信息后对各类信息进行存储和归档。由于安全信息的类型和形态的多样化,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的存储形式也各不相同,其主要存储形式有数据类、文字类、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同时由于安全信息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对于已经失效的信息,还将进行归档及作废处理,以免引起后期的错误使用。

1.6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的反馈

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过程由最后一个反馈环节构成一个闭环系统。航空公司利用反馈不停地去调节、修正原有的安全信息管理流程,进而完善其安全管理工作。航安部在经过上述五个环节的安全信息处理后,会将最终的安全信息处理意见反馈给相关部门:①外部信息反馈。航空公司将外部信息如规章、要求等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有关指标和要求反馈各部门。②内部安全信息反馈。航空公司通过对安全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将安全数据和态势传递给各部门及一线人员,进而提高一线安全运行水平。

2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核心业务仿真系统设计

通过对航空公司安全信息管理流程的分析和梳理,其仿真系统主要实现两大业务功能与模块:安全信息展示平台和安全保证运行平台。安全保障运行平台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信息的上报、处理、反馈及各类安全信息的统计分析、调查;安全信息展示平台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各类安全信息的、传递、展示功能。

3结束语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应对

工程项目安全法律责任来源于法律法规及工程建设合同。控制事故隐患是项目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系统危险的辨别预测、分析评价都是危险控制技术。以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为主,加强有关的安全检查和技术方案审核工作,通过利用危险控制技术,做到预知危险、杜绝危险,把安全事故及法律风险发生降到最低。

1三全原则防范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三控制原理借鉴于美国管理学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对于安全管理同样适用

1.1全面安全控制

要求做到:纵向组织管理角度,安全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项目组织的上层、中层、低层乃至一线员工的通力协作,尤以高层管理能否全力支持和参与,起着决定作用。高层侧重安全决策,制定安全方针、政策、目标和计划,并统一组织协调各部门、各环节、各类人员的安全控制活动,中层要落实领导层的安全决策,运用一定的方法找到各部门的关键、薄弱环节或必须解决的重要事项,确定出本部门的目标和对策,更好的执行本部门的安全控制职能,基层则要求每个员工都要严格按标准、按规范进行施工和生产,相互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协助,开展群众合理化建议和安全管理小组活动,建立健全项目的全面安全控制体系。横向项目各部门职能间的配合角度,要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必须使项目组织的所有安全控制活动构成一个有效整体。广义上,横向配合协调还包括业主、勘察设计、施工及分包、监理材料设备供应方之间,各相关方应都制定安全控制的方案并互相支持。

1.2全过程安全控制

建设工程的完成要经历一定的周期。安全控制应从源头开始,贯穿始终,进行全过程控制。为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必须把影响安全的所有环节和因素都控制起来,主要有项目策划与决策过程、勘察设计过程、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施工生产的检验试验过程、安全目标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工程及工程回访维修过程。全过程控制要强调预防为主、不断改进思想,将安全管理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还要强调为顾客服务思想,在项目组织内要树立“下道工序是顾客”、“努力为下道工序服务”的思想,使全过程安全控制一环扣一环,贯穿整个项目过程。

1.3全员参与安全控制

全员参与安全控制是工程项目各方面、各部门、各环节安全工作的综合反映。其中任何一环节、任何一个人的安全工作质量都会不同程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整个安全目标。全员参与安全控制要求必须抓好全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要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责任制,明确任务和职权,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形成一个高效、协调、严密的安全管理工作系统,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安全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进取精神,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全员参与安全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2综合控制原则防范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2.1法律手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规范建筑建设市场的安全,尽可能的减少直接行政干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国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安全标准,以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企业应当以国家法律法规标准为基准,细化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具体操作规程和管理流程,尤其是各类强制性技术标准应当等于或高于国家标准。依法治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必修课。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安全事故是由于不守法而造成的,所以依法生产、依规范操作是减少或消除安全事故的根本保障。

2.2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通过建设市场内在的经济联系,调整各安全主体之间的利益,从而保证安全管理的经济基础。经济手段是各类安全生产责任主体通过各类保险和担保来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国家通过经济杠杆使质量好、信誉高的企业得到经济利益,这是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的手段。工伤保险、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建筑工程一切险、经济惩罚制度、提取安全费用和提取风险抵押金等经济手段,是在建设建筑业中普遍使用的经济手段各种经济手段通过经济刺激方式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系统的改善,促进企业安全业绩的提高。

2.3科技手段

安全管理需要安全科技的推动,安全科技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带来更低廉的成本和更有效的安全防护。要实现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技技术,以改造传统工程建设建筑业的生产过程,从设计、施工、技术装备、劳动保护用品等方面保障安全生产,从本质上为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手段支持,最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安全技术问题上,除国家增大投入外,企业也应在可能的前提下,增加科技研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人,如果研发成功,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都是贡献,也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应当引起重视。

2.4文化手段

企业应当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手段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内在的驱动力,是企业通过对多年工程实践中的成功管理经验和失败管理教训的总结,从而对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思想问题进行的理性概括。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满足法律、道义、社会责任的基本前提,也是与国际劳工大会倡导的预防性国家安全与健康文化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经程序。

2.5行政手段

企业行政手段在安全管理控制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是配合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的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将安全工作绩效作为考核员工的重要指标,并与其职务的升降合理挂钩,一般是能够激发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的,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资质控制防范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实践证明,无资质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工程,是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必须严把资质审查关。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专业承包资质,其二是安全资质。要坚决杜绝不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参与工程建设,杜绝挂靠等多种形式规避国家资质管理的违法行为。

4建立体系防范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影响工程项目安全的因素主要是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必须针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建立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形成组织系统、责任系统、要素系统、制度系统。遵循科学的安全控制程序,按照确定安全目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落实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体系、管理要点、培训、技术措施、技术要求、安全检查、伤亡事故应急处理等)——安全技术措施的验证纠偏——持续改进——完成工程的程序,形成具有安全控制和管理功能的有机整体。

5技术措施防范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时刻关注施工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将成熟的安全技术工艺应用到工程实践之中,最大限度保障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6安全教育防范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安全教育能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增强人的安全自觉性和安全技术知识,防止或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工作失误。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通过安全思想教育,使生产人员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风险于未然;通过安全技术教育,使生产人员掌握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安全法制教育,使生产人员了解法律责任,自觉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把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设备性能、操作规程、安全法规等作为安全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7技术交底防范工程安全事故责任

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工艺、程序及安全技术措施等向承担施工作业任务作业队负责人、工长、班组长等相关人员进行交底;结构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有针对性的进行全面、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参与各方均应保存双方签字确认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第11篇

坚持在架空入地施工工程开工之前进行安全条件审查,严格的施工组织设计检查是由源头来进行安全控制的有效保证。架空入地工程的施工组织设置当中是不是包括了安全技术的措施还有制定措施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各施工的部位、各专业的工种,关键是要检查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不是切实可行,检查架空入地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体系是不是完善和健全,由第一责任人到其他的责任人到各个岗位的安全责任制是否分解和落实,是否有一个安全管理的监督网络。要严格的执行技术要求:

(1)工程的施工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甲方提供的工程施工的图纸进行施工,如果在工程施工当中涉及到了工程的变更,必须要由经营业部审核批准。

(2)电缆的两端接地要严格的按照甲方提供的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施工。原则上来讲该工程是不使用电缆中间头的。

(3)直埋部分的电缆外皮距离地面的距离应不低于0.7m,电缆周围铺设细沙的厚度不小于100mm,沿电缆的全长应覆盖的宽度不小于电缆两侧各50mm的保护板。

(4)在新立的铁柱上必须悬挂有明显的警示牌,告知电缆的具置,防止外力的破坏。在电缆进、出金达公司围墙两侧的时候要设置电缆标桩。

(5)顶管的管内径为200mm,用MPP管顶管。顶管应要超出路基两侧1m以上。管内至少要预留2根8#钢丝穿电缆用。

(6)过路顶管前必须要在探明管线的情况之后再确定顶管埋深,顶管的内壁必须要光滑无毛刺,顶管的关口在穿电缆之后应该用非燃性的材料封堵好,防止渗水入管。

(7)顶管两端必须设置有检查井,检查井以甲方提供的施工图纸来施工验收。

(8)土建施工方施工定线应按照吉利规划局批准的路径,施工期要调查好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办理相关的手续。

(9)仔细检查井内不能有供热管道、易燃气体、液体管道。

(10)在电缆沟内敷设电缆同一根电缆要放置在同一个支架上,不能有上下交替。电缆弯曲的半径不能小于145cm。

(11)电缆终端、引入建筑物应该留有裕量,每个中间头也应该留有裕量。

(12)直埋电缆引入构筑物的时候应穿保护钢管,且对管口实施阻水堵塞。

(13)本工程全部的铁柱均应该接地,接地的电阻不大于30Ω。隔离开关的支架、电缆金属保护管与避雷器共同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2保障施工安全的一些对策

“预防为主,完全第一”是我国安全施工的主要方针,预防为主已经成为实现安全生施工的必走支路。依照安全学的原理,在事故的预防过程当中,需要涉及安全系统和事故系统这两个对象。事故系统就包括人、机械、环境和管理四个要素;而安全系统则是由设备的安全性、能量的有效控制和人这四个要素构成的。由着两个系统的要求就可以看出来,就要搞好安全的施工、预防安全的事故,人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安全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意识文化。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实现安全施工管理目标最行之有效的途经。还要建立安全生产问责制度,增加事故的金额赔偿,监管要到位,加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指挥部一定要保障监察制度的安排和落实,按照规定在定期检查检查人员、定期的监察日期。指挥部要每隔一定的实践就进行一次检查,作业小组要实行每班在班前。班中和班后的三检制度,不定期的去视察工程进程的情况来定,例如:施工准备之前、施工的危险系数大、季节性变化、运用新工艺、节假日前后等等都要进行严格的监察,并且还要有领导在那值班。对在检查过程中出现有的安全隐患,要建立起登记、改正制度,依照“四不放过”的基本原则来制定整改的措施。在隐患没有完全解决以前,一定要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如果有危机到人身安全的危险情节,一定要立刻停过,在处理合格以后才可以进行施工。

3设备的选择

因为此次工程涉及的线路负荷比较大,为了保证长期可靠的安全运行,因此对连接设备的选型如下:

(1)电缆的上下铁柱必须每隔1.5m处用横担和电缆抱箍经电缆来固定。电缆的保护管上端要用水泥封堵,下端要埋入到地下不小于200mm的位置。电缆在上、下铁柱的地方要做到上、下的竖直。

(2)考虑到运行的可靠性,本次1、2建吉线在铁柱两侧分别使用JKLYJ-1×300绝缘线与ZR-YJLV22-8.7/10-3×400电缆直接用准400的铝接管来连接。必须在架空线侧用引线担将铝接管电源侧固定,在电缆终端头三指套处固定,防止接口处震动,并保证铝接管压接工艺。

4建立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一个综合性的安全生产和管理的措施,可以建立好一个良好安全生产的环境。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防止事故的出现,是减少事故隐患的有效方法。安全检查要做到每个月不少于一次,作业的班组要每天不少于一次。主要是检查每个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施工周边是否有不安全因素,特殊设备的运营情况有无安全的隐患;安全管理人员到位情况。以杜绝重大事故的出现,保障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5结束语

第12篇

论文摘要:为防止恶意攻击,文章从税控信息加密、税控软件系统在线升级、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阐述了进一步提高税控收款机安全性的设计方法

论文关键词:税控收款机;信息加密;软件在线升级;异常情况处理

税控系统由于涉及信息的敏感性,自然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为防止恶意攻击,并保证税控收款机在诸如掉电、异常拔卡等异常事件发生时的信息安全,根据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18336—2001)的要求,税控收款机必须达到以下信息安全目标:应用软件的维护、升级应严格授权管理;税控收款机应保证存储数据的完整性;当异常事件发生时,应保证存储数据的一致性;能够记录任何对税控收款机的访问、操作;税控收款机保留的所有接口必须受控,不允许留有通用调试接口,不允许留有隐蔽通道;对于嵌入式操作系统,应只提供与税控收款机业务相关的功能;确保税控IC卡与税控收款机间的数据一致性。鉴于篇幅所限,且有关税控收款机掉电保护方面的信息安全设计之前已撰文论述,以下只从税控信息加密、税控软件系统在线升级、异常情况处理等方面阐述进一步提高税控收款机的信息安全性的设计方法。

l税控信息加密

为防止黑客攻击税控收款机的信息系统,税控收款机采用MD5加密算法进行数据加密,为税控收款机的信息安全提供了多重保护。

1.1MD5加密算法简介

MD5算法是一种著名的Hash算法。MD5的全称是Message-DigestAlgorithm5(信息一摘要算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MitLaboratoryforComputerScience和RsaDataSecurityInc的Ronald1.Rivest开发,经MD2、MD3和MD4发展而来,如今它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安全性也更高。Hash算法(也称杂凑函数或杂凑算法)是把任意长的输入消息串变化成固定长的输出串的一种算法。这个输出串称为该消息的杂凑值。一个安全的杂凑函数应该至少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输入长度是任意的;

(2)输出长度是固定的;

(3)对每一个给定的输入,计算输出即杂凑值是很容易的;

(4)给定杂凑函数的描述,找到两个不同的输入消息杂凑到同一个值是计算上可行的,或给定杂凑函数的描述和一个随机选择的消息,找到另一个与该消息不同的消息,使得它们杂凑到同一个值是计算上不可行的,这样就保证了加密数据的安全。

1.2税务申报数据加密

本机软件系统的税控密钥(包括主控密钥、数据加密解密密钥、税控数据鉴别密钥、发票管理密钥、外部认证密钥等)、软件升级、电子签名、通讯口令等都采用了MD5加密方式。

本机软件系统存放和校验经过加密的数据,防止因为口令丢失而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税控收款机内置大容量税控存储器,保存每笔交易记录。每笔交易记录包含的信息有;发票流水号、开票时间、交易金额、税额、税种、税率、记录号等。这些信息应以MD5密文方式存储,防止篡改数据。

税控收款机开出的累计发票或退票金额以及近期税务申报数据同时保存在税控IC卡中。税控IC卡中累计发票金额和税务申报数据应与税控存储器保存的数据一致,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篡改、删除记录。

2税控系统软件在线升级的信息安全设计

为了确保嵌入式系统软件在线升级的安全性,系统采用地址向量跳转的方式来指向不同的系统软件程序。所有系统程序的人口地址保存在NandFlash的一个指针向量表中,这个向量表正常运行期间不能改变且地址固定。

系统上电后,通过BootLoader建立系统的运行环境,接着到指针向量表中读取向量指针;然后跳转到向量指针所指的地址读取数据,即将NandFlash中的系统程序复制到Sdram中;BootLoader把控制权交给操作系统,系统开始运行;然后嵌入式系统根据网络数据来决定是否升级;软件升级执行完毕后,修改指针向量表中的向量指针,使之指向新的系统模块。

本机税控软件的在线升级,应该遵循《XX信息软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一税控事业部一软硬件和升级细则》。

研发部开发的硬件产品,经过ESD和EMI等测试合格以后,形成正式版本,交由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登记备案。经过测试和安全评估的新版软件,连同信息安全内部测试和评估报告,一同提交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经过确认以后,形成本税控收款机嵌入式软件的正式版本。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再进行加密处理

(如图2,软件在线升级加密流程),并在公司产品库里登记,登记完成的新版软件才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向工厂和产品商。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应确保将与新版本配套的软硬件下发给工厂安装及生产。本机软硬件版本号为18位ASCII码,包括:1/0(1为硬件,0为软件)+公司代码(3位)+公司产品型号代码(3位)+此产品型号的版本(2位)+“一”+软硬件的日期(8位,YYYYMMDD)。本公司所有软硬件维护人员,包经过培训后的商的维护人员都在公司数据库中注册,这些在册人员只有凭借其注册密码才能获取公司的维护许可派工单。维护人员只有使用本公司开发的专用下载软件才能对税控收款机进行如升级程序等操作。

在图3的第2步中,工作内容是可选择的,如升级软件程序等;工作密码就是派工单上面的校验码。在图3的第3步中,“下载软件”可根据其选择的工作内容,开放不同的工作程序供其操作。下载软件与税款收款机中的税控专用BIOS通讯必须使用加密校验机制,防止非法下载。

下载软件应该记录所有的通讯记录,形成日志文件。税控收款机中的税控B10S也应该记录部分重要的通讯记录,如升级程序等,形成日志文件。记录的内容应该包括:下载人员ID和下载时问等。这样做到每一次下载都有记录可循、有人可查,确保下载升级软件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3异常拔卡情况下信息安全保护的硬件及软件设计

3.1异常拔卡保护设计需求

如果在与IC卡交换数据的时候,IC卡被拔出,将会导致通讯异常,导致税控数据出错。所以在税控收款机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种异常情况,特别针对用户卡,因为其更容易被拔出。

3.2异常拔卡保护的硬件设计

(1)税控卡拔卡保护的硬件设计。税控卡采用PLUG—IN型IC卡卡座,此卡座无插卡检测功能。可以在卡座上贴“铅封”,防止人为地恶意拔卡操作,保证税控数据的完整。

(2)用户卡拔卡保护的硬件设计。用户卡采用ID一1型IC卡卡座,其引脚CRD_DET能够检测IC卡是否插入,将其接入CPU的一个I/0口,卡座内无卡的时候,此引脚为高电平;卡插入后,产生低电平。通讯查询CPU此I/0口状态,可以得知IC卡是否存在。

3.3异常拔卡保护的软件实现

拔卡保护的软件实现主要考虑用户卡被拔出的异常情况。与用户卡通讯属于可逆转事件,

4其他异常情况下的信息安全保护的软件设计

其他异常情况是指在与卡进行税控数据交换的时候出现的除系统异常掉电和异常拔卡以外的异常情况,如卡错误、RAM错误等异常情况。其他异常情况通常是由不可预测的硬件错误导致。通常只能在软件设计上采用容错设计,与系统硬件设计无关。其他异常情况的软件处理从两方面考虑:不可逆转事件和可逆转事件。

4.1不可逆转事件的软件处理

对于不可逆转事件只能执行一次,如果出现异常后重新再执行一次,则可能导致数据出错,所以需要先把数据备份,再执行不可逆转事件。

Step作为一个全局变量,保存在存储器中,保证了步骤信息不会丢失,掉电重启后不会重复已完成的步骤。如果不可逆操作过程出现异常,不能未经任何处理继续执行下面的步骤,否则数据A可能已经被更改,成为脏数据。等异常消除后,重新执行该步骤,因Step不变,则脏数据A不会影响数据B,数据A将会被数据B还原为一块干净的数据后再执行此操作,那么执行结果将不会发生错误。

4.2可逆转事件的软件处理

在可逆转事件处理过程中出现异常,不会导致数据紊乱。可以等异常消除后,再执行一遍,软件无需作过多的处理,只需对异常错误作简单提示即可。

第13篇

【关键词】 空中交通管制 语音通讯 对策

一、导言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国内的航空流量越来越大,航线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飞行的安全,就需要进行交通管制。空中交通管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牵涉到地面控制与航空器之间的诸多关联,通讯设备、导航设备、雷达系统等各种高端设备仪器的相互配合,在科技已经高度达的今天,航空的硬件设施已经相当先进了,由于航空硬件设备所造成的空难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人为原因所引发的空难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在探析空中交通管制中语音通讯效果不佳这一问题时,笔者分别对机器设备以及管制员自身水平这两方面入手,并适度地将研究重点向管制员自身水平方面倾斜,进行如下分析。

二、 造成语音通信质量低下的原因分析

1.硬件设备的原因分析。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硬件设备的精度对通讯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硬件设备越是尽量,通讯效果越好。语音硬件设备在传递信息时存在一个信噪比,指的是语音设备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如果信噪比过高、噪声过大,那么关键信息就越有可能被噪声所覆盖,从而造成信息的不完整,而且如果硬件设备中存在回声(echo)现象的话,也会严重影响语音信息的传递。在空中管制中,管制员往往需要通过对语音信息的获取、理解、以及传递来进行空中交通管制的开展,其对语音信息有着较强的依赖性,语音信息一旦传递延迟、不清晰、不完整等问题,则将致使航空指挥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2.人员水平因素分析。第一,理论知识的不足。空中交通管制是一种专业型要求较高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众多的专业术语和繁琐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都是支持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如果空管人员的理论知识不熟练,对于仪表概念、基本名词等不清楚,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很容易出现“鸡同鸭讲”、“词不达意”等问题,从而给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第二,吐字发音不清晰。如果硬件语言设备相当精良,且语音通讯环境较为理想,那么空管人员发音的清晰度将会对语音通讯的效果有着明显影响,特别是普通话中前后鼻音、卷舌音以及英语中的B和D、S和F等音节的发音本身就较为相似,如果空管人员还存在吐字发音不清的问题,那么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准确。 第三,小语种水平较低。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航空公司也纷纷开通了国际航线,这就对空中交通管制员提出了掌握第二、第三外国语言的要求,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能掌握除了英语、汉语之外小语种的空管人员较少,航空公司大多选择聘请外籍飞行人员的方式来解决这种情况,但这种情况治标不治本,想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从我国空管人员入手。

三、改善语音通讯不足的相关对策

1.硬件语音设备方面。在硬件语音设备的配备方面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需要配备精良的硬件设备,在语音通讯过程中,外部的对话环境很难在一时之间得到较大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配备精良的硬件设备就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了,能够进一步保障通讯的质量;二是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时时的检测维修,在每一次正是使用设备之间需要做好基本的检查工作,特别是麦克风、接收器、耳机等关键通讯设备更是需要重点检测维修,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更换,以免因小失大对最终的通讯质量造成影响。

2.人员水平方面。首先,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空中管制人员应当重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中就应当注意知识的累积和工作能力的提升, 学习掌握大量的地理、气象、计算机、天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提高发音的准确性。提高发音的准确性需要空管人员在平时多锻炼、多揣摩,改正发音中的错误部分,在工作中对模棱两可的音节反复多次的重复,并与对方进行沟通,确保对方能够获取准确的语言信息。最后,提升小语种水平。语音通讯自然离不开语言,而世界各地的语言不尽相同,提高我国空管人员的小语种水平与能力,能够顺利实现我国空管与世界各地空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促进空中管制事业的发展。

四、结论

本文从语音通讯的角度出发,对影响语音通讯质量的从硬件设备和人员水平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进一步提升语音通讯的质量做出了进一步的分析,为促进空中交通管制事业的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张鹏. 浅析语音通讯如何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2014,09:271.

[2]季晶. 浅谈人为因素中语音通讯对空管安全的影响[J]. 东方企业文化,2011,14:120.

第14篇

关键词:网络视频监控;光纤传输;周界报警

1概述

为满足长输管线安全生产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拟在管道沿线建设安全监控系统,及时地把生产设备运行状况和险情图像资料传送到各站场控制室和管道调控中心,使险情或隐患被扼制在萌芽状态,确保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方案选择

根据现场条件及工艺站场的实际需求,并充分考虑技术的实用性,管道安全监控系统主要采用视频监近系统和周界报警系统来组网。

2.1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模拟视频监控、基于微机平台/嵌入式系统的(半)数字视频监控和基于网络视频服务器技术的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

2.1.1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第1代监控技术)视频信号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并由模拟矩阵主机进行信号处理。从摄像机到控制主机再到录像机、监视器,全部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传输与图像存储。而控制信号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2.1.2半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第2代监控技术)1)基于微机平台的DVR(第2代监控技术)。DVR系统采用微机和Windows平台,在计算机中安装视频压缩卡和相应的DVR软件,支持实时视频和音频,是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升级至数字化的可选方案。

视频信号仍采用同轴电缆进行传输,控制信号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由多媒体控制主机或硬盘录像主机(DVR)进行数字处理与图像存储。从摄像机到控制主机和监视器以模拟视频信号进行传输,而控制主机的处理、控制及存储是以数字信号进行的,故准确的讲应为"半数字监控"技术。

(2)嵌入式DVR(第2.5代监控技术)。嵌入式DVR指的是在传统DVk的基础上扩展了网络功能的DVR产品,使得更多的用户可以进行访问。正是由于这种产品开发的理念,使得带网络功能的DVR产品还是传统意义上的DVR,其主要功能仍然是DV存储,这也决定了其市场定位是在小范围的网络环境中,监控点也有限。

2.1.3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第3代监控技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是目前业内最先进的监控技术,视频从前端图像采集设备输出时即为数字信号,并以网络为传输媒介,基于TCP/IP协议,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视频在网上的多路复用传输,并通过网络数字矩阵主机(IPM)来实现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调度、存储和控制等功能。此外,周界报警、门禁等设备输出的数字信号也可采用多网合一的方式,通过网络复用进行传输,并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管理与控制。

2.2监控方案比选

(1)第1代模拟监控技术,由于技术落后,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此不考虑用该技术组网。

(2)第2代DVR技术,由于前端还是模拟传输方式,而模拟视频线和控制线的有效传输距离为300m以内,对于规模较大的工艺站场,有少量的监控点与控制室的距离较远,必须再加线放才能满足传输需求,增加了传输成本。

(3)第3代网络监控技术,优势就在于传输不受距离限制,组网方便灵活,更适宜于网络传输和远程控制。

根据监控系统的实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并充分考虑到管道视频图像信号的远传需求,结合各站场的实际情况,推荐采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来实现管道工程监控图像的采集、传输、实时监看、存储和上传。

2.3周界报警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一个有效补充,与监控系统共同构成统一的安防网络。周界报警系统主要是在周界围墙上安装红外探头,类似于在围墙上布设了一道看不见的电子墙,当有人非法穿越围墙进入站场时,触发报警并输出信号进行报警联动。

3方案设计

3.1监控系统

3.1.1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前端摄像部分是整个监控系统的前沿部分,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云台和防护罩等。

前端的任务是对现场进行摄像,把摄得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进行数字压缩处理。

在各工艺站场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网络摄像机若干台。在站场的工艺装置区安装防爆型枪式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在所有出入口、道路、围墙和其他重点部位安装网络智能球型一体化摄像机(集成视频服务器),内置低照度彩转黑多倍摄像机或宽动态低照度彩转黑一体机,可根据需要远程控制镜头拉伸,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控。

3.1.2传输系统设计

传输部分就是系统图像和控制信号的传输信道。把现场摄像机发出的电信号及报警信号(转换后的数字信息)传送到控制室,一般包括通讯线缆(双绞线或光纤)和线路驱动设备(网络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

为保证传输信号质量,前端网络摄像机通过敷设光缆线路以及两端配置光纤收发器将视频、控制信号传人站场控制室,再通过交换机连接主控计算机进行图像监视和信号控制。

3.1.3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部分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控制部分主要的功能有:①视频信号放大与分配;②图像信号的校正与补偿;③图像信号的切换、分割、记录和打印等;④对前端设备的摄像机、电动变焦镜头及全方位云台等进行控制,以完成对现场全面详细的监视。超级秘书网

拟在各站场监控室配置1~2台监控计算机进行现场视频的显示和控制;并通过管道MSTP光传输系统将图像和报警信号传给调控中心,在调控中心通过数字矩阵设备实现远程控制。

管道传输网里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经过授权进行现场图象浏览,以及时准确地获得现场信息。

3.1.4显示及存储系统设计

监控设备置于各站场及调控中心的控制室内,不需另建监控室。在监控室采用液晶显示器和大屏幕液晶平板电视组合为电视墙,进行实时监视;录像系统采用普通PC或数据服务器,设计整个录像系统可以连续保存录像资料半个月,并支持录像与回放。

3.2周界报警系统

周界防范报警系统由前端的对射探头(安装于站场围墙上)、报警主机(安装于站场控制室)及一些辅助设备(电源、显示地图和警铃等)构成。

系统采用在围墙上安装两束或四束红外对射探测器,对站场进行翻越防范。当发生非法翻越,有人闯入时,探头立即将报警信号传送到站场控制室,实时显示防区位置并记录,方便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准确处理,并可与站场录像监控系统联动,将非法越界事件进行实时录像。

第15篇

[关键词]质量问题 管理 安全管控 建筑施工

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18-01

1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是建筑业的主要、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问题,社会影响较大,并涉及到建筑业能否长久发展之大计。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尤为重要,其意义深远。在此,就建筑工程常见的问题,所要采取的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2 建筑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

1)工程质量波动较大。一般建筑工程都具有长期性、单件性和流动性的特点,其施工工序和交叉作业又复杂,且具有很大的质量波动性。就是建造相近建筑物,由于采用相同设计标准和构配件,那么因施工场地、季节和施工条件的差异,其施工工艺、方法也会不同。复杂、多变的施工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后道工序。

2)工程质量可变性较大。工程质量与施工环境、时间以及施工条件的变化有关,且是在改变着的。比如地基出现轻微不均匀沉降,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引起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开裂和破坏;混凝土构筑物(如大梁等)承重构件,表面出现细小裂缝,虽然刚开始影响不大,但随着构件周围湿度、温度及时间的变化,其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数量也会逐渐增多。它也会随着持荷时间和荷载大小的变化,造成构件的断裂,并出现工程倒塌的严重事故。

3)工程质量问题的复杂性。建筑施工中,产生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非常多,分析质量问题的难度较大,有的质量问题变得十分复杂、难以判断。比如建筑物出现裂缝问题,其分析的方向就较为复杂,象不良构造设计、不均匀地基沉降、材料劣质、温度变形、使用不当、施工质量差或环境变化大等,都可能引起。问题有时是一种原因,有时是多种、综合作用的结果。

4)工程质量问题的严重性。建筑工程任何部位、地点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带来诸多的困难和麻烦,以致影响施工进度,延长施工工期,甚至会提升工程造价,还会影响工程整体质量。同时,还留下了工程隐患,有的还会对建筑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甚至缩短使用年限;个别质量问题还可能使建筑物变为危房,严重威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最严重就是导致建筑物倒塌,从而引起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5)工程质量问题出现多发性。建筑工程施工中问题的常见性、多发性质量通病比比皆是(如渗、堵、裂、漏、壳、砂、裂、泛、锈等),它们虽然没有对建筑结构产生严重安全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再说,许多质量问题还具有普遍多发性(如混凝土的强度不足、雨篷倾覆等),其都会导致建筑事故的多发性。

3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措施

1)加强对施工单位承包资质的审查。建设方需要进一步承包施工时,必须根据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企业等级资质标准,承包给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在招投标阶段,建设方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类型,选择符合招投标资质要求,且具有良好质量管理制定的施工单位。

2)严细会审施工图纸。在施工工程图纸会审上,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参与。图纸会审基本程序为:①设计单位对图纸设计特点和对应施工要求进行说明;②施工单位提出图纸存在问题,通过会议参与三方协商,并将存在问题予以解决;③设计人员对会议记录中存在问题进行解释,并提交设计变更通知书。

3)技术交底及时跟进。施工人员必须详细了解施工步骤和技术交底情况,避免返工或出现各种工程质量隐患;施工企业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严格制定技术交底措施、制度,并让每个施工人员掌握自己的工序责任和注意事项,以避免质量通病的出现,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4)完善质量自检体系。施工单位的一切活动都与工程的实体质量密切相关。施工中施工单位应完善自身质量检测体系,认真做好自检工作。施工人员做完相应工序后,再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自检(特别是工序转换或交接时,质检员要做好检查)。

5)强化施工质量检验。由于施工工序是相互制约、相互管理的,对整体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尤为重要。各工序之间具有密切的连续性,上道工序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因此,要严格控制各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在检验各道工序投入品质量的符合要求程度时,就是要检查各工序的操作质量、操作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强化质量检验。如在基坑开挖工序或隐蔽工程中,勘察设计人员、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现场监理单位都要参与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再进行下道工序。

6)相关技术参数复核。施工中涉及到技术、标准、规范问题,都要进行严格复核。防止基准失误影响整个建筑工程,以及带来难以补救的危害。象建筑物的标高、定位、混凝土配合比、孔洞预留位置及尺寸、管线坡度等参数,都需经过施工单位技术复核,然后报于监理工程师进行复验和确认,复验通过以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施工。施工条件、建设单位需求变化所引起的工程变更,应严格根据变更手续程序进行。先要提出工程变更申请,通过监理工程师研究、确认,审核以后再由监理单位变更指令,最后才能生效实施。

4 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控制措施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般建筑施工点多面广、层次较多,又处于流动作业状态,事故易发,也属于高危行业。现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没有系统培训教育,安全意识薄弱。在多数情况下,业主为了赶工期,要求施工人员昼夜连续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难于管理。所以,各级管理人员都要从根本上重视安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明确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理性的面对安全现况,常住不懈、持之以恒。

2)强化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分包单位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因分包单位人员多、培训少、调动频繁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因此,提高分包单位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是关键。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制定具有针对性很强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总包管理监督、分包单位自身建设,可通过安全生产保证金等办法。在提出实际要求基础上,将工程招投标、成本管理和人员结构进行有效的结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并可利用经济手段等促进分包单位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建立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奖惩和安全绩效考核机制,为安全施工奠定基础。

3)强化施工安全教育培训。要长期性、系统性的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作为施工单位的必修课。企业人力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施工人员培训计划,通过安全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实施。通过安全教育培训,目的就是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知识教育,避免人为的失误,预防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内容要丰富,并适时适地,且要注重实效。

5 结束语

建筑业的市场环境规范性较差,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基础依然较为薄弱,诸多因素影响安全生产。我们只有在施工过程中重视质量管理和安全控制,有效掌控建筑施工的重点,才能确保工程按期、按量、安全高效施工,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 孙沛平.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