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当前国际形势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摘要: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2O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在资本主义主导之下进行的,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进一步延伸,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一、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审视经济全球化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主流看法为,目前世界范围内展开的经济全球化实质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化。他们主张在世界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价格和利润在市场中的作用,建立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而经济全球化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使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从而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广大发展中国家则从自己的国际利益出发,对于经济全球化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他们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先导和主体的,其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化以及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与交换关系全球化。这是一场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全球化,其受益者主要是美国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2.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看,发展中国家只是被动地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从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状况看,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弱势状态,不占主导地位,更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并且这种关系在21世纪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会发生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一体化、市场世界化、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资本流动国家化打破了民族国家的固有界限,使世界各国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整体。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展,高科技手段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使国际经济全球化或者一体化进程加快。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自行运转。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世界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于他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跨人了政治、道德、文化等领域。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来看,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和经济关系,而且涉及更为复杂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等领域的冲突。
二、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积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外贸结构的优化,从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推进本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2.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外资的进入对于发展中国家加强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建设,提高有关部门的效益,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及贸易壁垒不断下降,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贸易。
4.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体制改革。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与国际市场规则接轨,将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引进、学习、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实际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从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体制改革。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增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赖度已经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了50%一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和不可避免的事情。自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账户的逐渐开放,不少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就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以及整个拉美地区,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震荡。国际游资的存在肯定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归根源之一。自60年代起,尽管各国的经济学家一直在探索对国际游资的监管方法,许多深受游资之苦的国家也曾努力加强资本管制。但总体而言,这些探索和努力的收效并不明显。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在全球经济、贸易迅速一体化的情况下,资本管制的有效性正在不断下降,国际游资可以利用各种渠道方便地绕过或躲避资本管制。因此,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稳定与否,就不仅取决于国内因素,而且受到国际因素的巨大影响。
2.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加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使得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发达国家和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导权,不可避免地会使它们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二,是名义汇率下降导致的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的减少。在过去10多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名义汇率出现了不少程度的下降。在一些发生危机的国家,货币的名义贬值自然使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誉值减少。况且,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被削弱。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种是经济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现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动让渡。总体而言,这种让渡对于有关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它们能够从中得到期望的各种回报。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会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在汇率动荡时期,跨国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4.环境退化与经济全球化同步。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也让人感到不安和对未来信心不足。虽然我们不能把环境恶化的责任简单地推到全球化头上,然而,正是在这个全球化时代,“家园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市场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建立在过度消耗资源基础上的市场扩张、城市化、财富的不合理分配、富者的过度消费及其消费模式的“传染”、“普及”效应,是地球环境退化和恶化的主因。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世界劳动分工和布局的大转移,发达国家已专注于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知识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实物产品的主要产地,成了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受者。许多发达国家和全球性公司不但没有为地球环境恶化承担更多责任,反而自私地推卸责任。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变得日益尖锐。
四、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措施
1.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联合自强的趋势。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单个发展中国家根本就不具备同发达国家相抗衡的能力。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开展“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
并且在地域相同或情况相似的国家中,实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彼此开放市场,共同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并探寻经济发展的出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家的联合自强也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亚、非、拉广大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如东南亚的东盟,中东的海湾合作委员会,非洲的“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非加太集团,南美的“共同市场”等,都显示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当中给了发达国家有力的回击。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超级秘书网
2.维护国家经济,保证经济安全。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增强综合国力是发展中国家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其中最主要的是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还要在加速本国科技进步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不合理的国际产业分工结构。发展中国家应掌握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提高对外开放程度,降低对外依赖程度。应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拓展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圈。与此同时,要注意防范经济的对外依赖性,消除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隐患。发展中国家还应进一步积极参加国际性经济组织或参与它们的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发言权和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权。
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引言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涌现出了诸多的水利建设项目,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当前形势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番分析,并制定了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旨在为同行们提供相应的借鉴。
1.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检查情况来看,虽然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每年都有所提高,有着明显的成效,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对问题进行一一指出。
1.1缺乏相关经费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之前所使用的工作经费大部分都依赖于质量监督方面的费用,基本上可以实现日常工作的实际需求。而从2009年开始,我国将这一费用取消了,并且,还明确的要求质量监督工作所需经费应由同级财政预算提供支持。然而,各个地方财政部门并没有将这一要求全面贯彻落实,要么是职工的工资得不到保障,要么是支付了相应的工资却没有工作经费,要么是有工作经费,但微少,很难实现日常工作的实际需求。
1.2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缺乏健全的法规制度
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水利系统方面的法规制度以及规范性的文件,但是,这些法规基本上都是为了完善大型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而制定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在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不可能遵循大型水利工程的模式,所以,需要监管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机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规章制度,但是,目前在水利系统中并没有中小型水利工程方面的统一规章制度,多数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制度缺乏明文规定,或者其工作制度与程序缺乏较强的可操作性,由于这些不健全的法规制度存在,致使质量监督机构没有相关法规作为依据,降低了工作效率,对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1.3技术力量不足
一直以来,由于不同程度上受到了编制与经费的限制,使得我们缺乏一批有力的技术力量,无论在人员结构方面,还是在专业结构方面都存在着不合理性。没有定期的开展相关人员专业培训,知识更新、水平提升速度较慢,质量监督严重缺乏技术支撑。
1.4监督机构不完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质量监督站设有机构、但无编制、经费紧张,所使用的质量检查手段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并且,还体现在对质量监督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质量监督机构领导不到位方面。质量监督工作在工程建设管理中占有重要比重,其涉及面较为广泛,工作量大,需要主管工程建设事项的领导者亲自负责。然而,实际情况是,多数质量监督站只有负责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技术干部担任质量监督工作,主管领导未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没有遵循水利部门的要求担任站长一职或者只做挂名的站长,大大降低了质量监督的权威性,质量监督力度不足,制约了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措施
2.1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
实际中,我们不仅要进行成功经验的总结,使用有效的办法,同时,还要加强创新力度,尤其对于新出现的问题、新形势等,制定一套新的有效措施,比如,在遇到经费不足、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时,应及时的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与监督部门,必须加强组织并作一番深入的研究,颁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范规程及管理办法,以确保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2.2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首先,要不断提升质量监督管理队伍素质,加快依法行政能力建设步伐;由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着较强的政策性与技术性特征,所以,要求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应有较高的工作责任心与良好的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另外,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进一步增强自身的监督执法能力,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实现管理的科学合理性,这不仅是增强工作水平的有效渠道,同时,还是提高自身建设水平的有利渠道,各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快精神文明建设与廉政建设步伐,积极主动的接受社会的监督。
2.3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监督质量
监督机构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技术管理制度与质量管理制度;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涵盖了行政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等各项基本制度,其次,质量监督机构还应结合基本制度制定出适当的配套制度;充分利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做好水利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增强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不够完善,虽然颁布实施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但是,与其相匹配的法规还不够成熟,配套法规的出台十分落后;质量监督管理责任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工程参与各方的责任认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不仅要对工程质量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同时,还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将项目建设单位的责任、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全面贯彻落实。
2.4进一步强化基础工作
也就是说,不断强化监督队伍教育培训力度,加快各项制度建设,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与规范相关规则流程,以确保实际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尤其要对政府、人事、财政等各项部门加以全面的协调,有效处理好机构与工作经费问题,集中监督队伍,形成统一思想,提高工作积极性。
2.5增强科技监督手段
应充分使用各种先进的检测仪器与设备,认真检测施工现场质量,增强质量监督科技手段,将质量监督具有的有效性、科学性、权威性作用全面发挥,并且,质量监督部门还要和参与建设的单位共同协作把好工程建设关,加强监督。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仅属于宏观控制工作,而且还是一项具体的工作,所以,要求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质量管理经验,熟知各种监督工作方法,不断强化队伍建设,严格规范自身监督行为,并且,还要在参与工程建设各方的支持与配合下,将质量与安全作为中心,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提高水利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赖亮.强化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J].民营科技,2009(12):186.
[2]黄彬.水利工程质量监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81.
[3]庞会媛,许维民,张凯铭.浅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7(17):54-55.
[4]徐卫华,张振东.对水利工程中质量管理的几点浅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6).
10月9日,2012年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学术年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上海市各区县青少年科普促进会、少科站、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的获奖代表100余人出席了
会议。
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理事长、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在学术年会上发言。他说,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本文由收集整理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提出了实现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比例的具体目标。作为上海市的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工作者的社团组织,科普促进会要坚决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科学教育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要求,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工商管理;国际化;工商管理教育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与之相对应,我国面临的世界竞争越来越严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工商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随着远程教育、联合办学的开展,工商管理教育应对国际化发展形势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化意识,并深入了解国内、国际工商管理形势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
首先,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和要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适时调整了课程内容和形式。其次,师资体系逐渐完善。许多高校都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积极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构建原则。借鉴吸收、引进聘请国外优秀工商管理教育者,并组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国家化培训。再次,课程体系更加科学。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大部分高校都构建了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例如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或全外语教学,还对工商管理专业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积极开设国际化课程内容,并引进外文原版教材。最后,实行常态化国际交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革新传统工商管理教学模式,一方面加强与地区、国家级单位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借鉴吸收国际先进工商管理教学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以提升自身的工商管理教学水平。
二、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改革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都根据国际形势,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新,但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不符合当前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内在要求,反而严重阻碍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的特点,改革工商管理教育模式。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国际化培养途径
首先,应当适时课程国际化。高校应当积极引进当前世界最新的工商实践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各种新知识、新观点,以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化思维。与此同时应当重视基础专业课程,深入探究我国工商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引进、吸收有机结合。其次,要开展国际化工商管理论坛。高校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周边地区与国家的国际化教育成果,并与相关国家高校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论坛。当今社会,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都已取得显著成绩。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国际化工商管理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高校与这些国家的高校不仅文化特征相似,而且地缘接近,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论坛成本相对较低,且操作起来更加便捷。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与工商界展开交流沟通,工商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积累专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储备。深入了解工商行业的发展规律、发展现状。因此,我国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利用本地区的国际企业、外贸企业、企业家协会等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化工商管理者参与论坛探究,进而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工商管理动向与问题。
2.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
首先,高校应当引进和聘请国外著名管理学院的学者或具有国际工商管理经验的从业人员,为学生讲授国际化管理理念与经验。其次,高校应当排遣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安排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管理和决策,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案例、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在参与国外培训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能够接触和了解最新的专业教育理念,进而更新知识储备,引进国际化管理知识。再次,高校还当鼓励教师不断拓宽自身视野,进行跨学科研究,丰富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当前的国际化趋势。最后,高校应当设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要根据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积极引进不同专业和学科的高级人才,加强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3.构建国际化培养体系
当前,我国对高校的教育教学评价途径主要包括两种:一是根据学术论文和课题情况进行评比;二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评估。很少有针对工商管理教育的评价标准和制度。因此,若要应对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就必须根据工商管理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与制度,根据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市场化程度、生存能力。以及工商管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符合国际化发展趋势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霍国庆.台港地区工商管理教育的特色及发展走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台港考察记录[J].管理评论,2003.
[2]姚福生,王磊,张志伟,谢峰.新时期大学生国际视野教育初探[J].学术论坛,2008.
[3]杨芙蓉.面向国际,处理好工商管理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2.
[4]李兴华.试析欧盟内部语言纷争的经济因素[J].法国研究,2008.
[5]胡笑寒,方迪昉.国外工商管理教育的系统分析及借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
关键词:工商管理,国际化,工商管理教育
作者:张海英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与之相对应,我国面临的世界竞争越来越严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工商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随着远程教育、联合办学的开展,工商管理教育应对国际化发展形势的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化意识,并深入了解国内、国际工商管理形势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的现状
首先,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和要求,制定了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适时调整了课程内容和形式。其次,师资体系逐渐完善。许多高校都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积极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师资构建原则。借鉴吸收、引进聘请国外优秀工商管理教育者,并组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接受国家化培训。再次,课程体系更加科学。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大部分高校都构建了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例如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或全外语教学,还对工商管理专业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积极开设国际化课程内容,并引进外文原版教材。最后,实行常态化国际交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革新传统工商管理教学模式,一方面加强与地区、国家级单位和企业的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借鉴吸收国际先进工商管理教学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学术交流,以提升自身的工商管理教学水平。
二、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下工商管理教育改革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都根据国际形势,在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革新,但不可否认,我国高校工商管理教育中还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仅不符合当前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的内在要求,反而严重阻碍了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工商管理国际化趋势的特点,改革工商管理教育模式。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国际化培养途径
首先,应当适时课程国际化。高校应当积极引进当前世界最新的工商实践研究成果,引导学生及时了解和学习各种新知识、新观点,以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全球化战略和国际化思维。与此同时应当重视基础专业课程,深入探究我国工商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将创新、引进、吸收有机结合。其次,要开展国际化工商管理论坛。高校要充分借鉴和利用周边地区与国家的国际化教育成果,并与相关国家高校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论坛。当今社会,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都已取得显著成绩。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国际化工商管理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高校与这些国家的高校不仅文化特征相似,而且地缘接近,联合举办工商管理论坛成本相对较低,且操作起来更加便捷。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与工商界展开交流沟通,工商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积累专业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储备。深入了解工商行业的发展规律、发展现状。因此,我国高校应当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利用本地区的国际企业、外贸企业、企业家协会等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化工商管理者参与论坛探究,进而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的工商管理动向与问题。
2.构建国际化师资队伍
首先,高校应当引进和聘请国外著名管理学院的学者或具有国际工商管理经验的从业人员,为学生讲授国际化管理理念与经验。其次,高校应当排遣工商管理专业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安排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管理和决策,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积累教学案例、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在参与国外培训或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师能够接触和了解最新的专业教育理念,进而更新知识储备,引进国际化管理知识。再次,高校还当鼓励教师不断拓宽自身视野,进行跨学科研究,丰富工商管理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当前的国际化趋势。最后,高校应当设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要根据工商管理课程体系,积极引进不同专业和学科的高级人才,加强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
关键词: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世界各国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等产生浓厚兴趣。我国悠久绵长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亲睐,教育领域交流日趋频繁,方式也呈多样化。现阶段,外国留学生大批量来华求学,教育繁荣的背后也对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高校来华留学生群体思想政治现状研究
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较多,本章节主要围绕来华留学生在校期间的对华态度、法纪意识、诚信观念、学习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校留学生对华态度总体较为友好。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对发展中国家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越来越大,我国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联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有利因素,导致了外国留学生对能来我国学习知识、体验文化、经历生活的向往,渴望见证、参与我国的发展与和平崛起。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为我国深厚悠长的传统文化所吸引,并实地感受了各种节日氛围及各地习俗,也对“中国造”产品给予积极的肯定,他们正身处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渴望深入了解中国。
(二)高校来华留学生整体法律意识薄弱、法纪观念差。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来华留学生数量在显著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隐患,尤其来华留学生犯罪率飙升,各种犯罪现象频现,如饮酒滋事、盗窃抢劫、交通肇事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部分来华留学生对我国法律陌生、对高校规章制度的模糊以及跨文化的冲突,高校也疏于教育和引导,漏洞百出。此种现象的后果是给高校及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增加了相关社会管理部门的工作压力,造成资源浪费,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三)高校来华留学生不诚信情况时有发生。诚信作为一种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一个人甚至一个群体的标准。而今高校留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学业不诚信及个人生活不诚信情况,如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逃课旷课等,留学生拖欠同学生活费,学费、住宿费等情况发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留学生群体诚信概念模糊,另一方面,高校相关管理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不足以在整个高校留学生群体内形成警示作用。
(四)高校部分来华留学生动机不纯,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态度是学习成功与否的检验石,关乎到留学生学业和高校留学生群体的学风建设。大部分高校来华留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有迹可循,但部分留学生以获得各类奖学金为目标,企图延长在华签证期,不以学习为第一要务,积极参与盈利性社会活动,严重浪费我国国家资源和政府经费,影响高校留学生群体学风,形成恶劣反应,成高校国际毒瘤。
三、高校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应对策略
(一)严格招生要求,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来华留学生数量呈几何形增长,总体生源质量则参差不齐。现阶段,根据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各高校对招收留学生标准也是不尽相同,如985、211高校自行组织针对来华留学生系统的入学考试,其他高校则以降低录取标准等手段谋求招收更多生源。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我国教育现阶段主要围绕“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的目标发展,高校应逐步严格把控生源质量,确保培养的来华留学生含金量。
(二)正确看待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尊重关爱留学生群体。不同国别的来华留学生,都带有自身国家文化烙印,高校思政工作人员应当首先认同这个文化差异现象,尊重每一个在校留学生的生活习惯,应熟悉国家外事相关政策以及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深入留学生群体,善于观察并掌握在校留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异常行为;灵活掌握语言交流能力,促进师生间有效沟通,拉近距离;具备较好的协调组织能力。
(三)以中国文化为落脚点,加强我国国情教育。随着我国崛起,与世界强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日益复杂化,因此,高校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内容为载体,通过国情教育课,举办讲座、文体活动等形式,使来华留学生群体更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概况、正视现实,逐步消除对我国的误解,增进对我国的友好感,使其真正成为知华友华人士。
(四)以文化活动为依托,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为了帮助在校留学生尽快步入学习轨道,更好地融入到新环境中,高校应根据在校留学生规模及特点,自行定期组织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通过此举,不仅可以消除留学生的心理紧张情绪,还可以让留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接触了解我国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增强其对我国文化的认同,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彼此间距离,增进友谊,促进校园和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在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关心爱护留学生群体,培养“知华、爱华、友华”优秀专业人才显得尤为紧迫。因而做好高校在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更为艰巨而复杂,它不仅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也将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国际认可度。因此,只有提出更多应对策略,不断改进专项培养方案,才能使此项工作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代红伟.亚洲来华留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12)
[2]张晶晶.基于文化差异下高校留学生管理的应对策略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关键词]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新“国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21-02
一、序言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等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文件的精神而制定的。新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国际形势相关知识,具备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跨文化知识
结构。因此,解读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二、解读《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
新“国标”对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都有明确的规定。新“国标”的出台,对日语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解读新“国标”,探讨新形势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愈显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新“国标”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组成。
(一)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第二外语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又包括外语技能课程(听、说、读、写、译等)和专业知识课程(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技能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知识课程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有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要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整体把握能力。有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译文赏析、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比较文学、日本文学研究与实践、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根据办学优势及特色、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有商务日语系列、旅游日语系列、科技日语系列、信息日语系列、翻译系列、区域研究系列、管理学日语系列、影视动漫日语系列等课程。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
(四)毕业论文环节
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与翻译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日文或中文撰写,使用中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6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2000字的日文摘要;使用日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8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800字的中文摘要。
通过新“国标”分析可以发现,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求有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突出了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实践环节增加了国际交流。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与新“国标”相匹配,但是仍有部分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日语专业核心课程
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外语技能课程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听的技能由日语视听A(一)~(五)、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说的技能由日语会话A(一)~(三)、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读的技能由日语阅读(一)~(二)、高级日语(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写的技能由日语写作、日语论文写作、日语语法(一)~(三)支撑;译的技能由日语笔译(一)~(二)、日语口译(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
(二)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与文化的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完成,开设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概况、市场营销c、国际商务谈判等。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由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开设日文录入实践、日语专业行业模拟实践、日语翻译实践等实践课程。
(四)毕业论文环节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单一,要求学生用日文写出6000字的毕业论文。
通过与新“国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我校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而专业知识课程中的课程名称与新“国标”不完全匹配。例如现开设有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汉笔译实务;日汉口译实务课程。但新“国标”中的名称为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同时日语专业知识课程中没有设置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另外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缺少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
另外,日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新“国标”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第一,积极进行廉洁校园文化建设。针对当前市场经济的某些消极因素对学生正在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的负面冲击和对学生树立廉洁思想构成的潜在威胁,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学生中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要求。这是将反腐倡廉前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任务,因此应结合社会实际,积极把廉洁教育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之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促进诚信校园文化建设。目前学生中的诚信示范现象较为严重,既表现在学术论文的造假、考试作弊,又表现为助学贷款的违约、学历的掺水等,所以有必要把诚信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通过宣传、教育、建章立制等方式使诚信融入到校园文化,进而更好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和言行。
第三,推动爱国主义校园文化建设。就目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来看,可以说是和周边国家摩擦不断,尤其是2012年9月10日日本确定“国有化”方针,11日日本政府签署“购买”合同,企图把国有化,这严重损害了我国的领土。因此,应适时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爱国主义情怀,重温历史,激发出师生的爱国热情,保护自己的领土。可以说,适时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补充一些思想作为校园文化的内涵,不仅不会削弱校园文化内涵的主体地位,反而会使校园文化建设向着更为积极的方面前进,更富有时代特色,更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外延是词项所指称的对象范围,内涵和外延是词项所具有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决定外延,外延反映内涵。所以,当确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之后,应进一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采取丰富多样的外延形式,有助于校园文化内涵的充分展现。
首先,要进行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涵盖校园环境、图书资料、文化设施、教学要件及人文、自然环境等内容,是校园各种文化活动的物质性载体;校园制度文化,即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和职能系统,完整的制度、严格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师生的治学精神和工作作风。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进行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唯有建设好物质和制度文化才有可能建设深层次的校园文化——精神文化,毋庸置疑,若精神文化一旦形成,也必将内化于物质和制度文化建设之中。
其次,可通过通识教育倡导、宣传校园文化。为打破专业教育对人的狭隘定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通识教育在我国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可以说其与专业教育互相补充,并与专业教育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如山东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括国学教育、艺术审美、创新创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通过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新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因此,可以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融入到通识教育中去,可专门编写教材,也可和其他通识教育的课程相结合,积极加以宣传和倡导,以更好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御措施相关问题的研究试析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上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1.1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新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
1.2 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提高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贸易融资和银行汇票的发展。
1.3 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贸易融资电子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贸易的风险。 2.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2.1 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
2.2 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较为复杂,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的。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和企业也都建立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粗放经营,没有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和风险进行周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隐患较大。
2.3 缺乏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国际结算、信贷、法律等知识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2.4 融资市场秩序混乱,竞争不规范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虽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各家银行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加国际结算业务量,竞相降低对企业的融资贷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3. 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我国政府、银行、企业都必须探索出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融资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3.1 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金融危机使世界政治与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加大了国际信用风险,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融资提出了严峻考验,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密切跟踪国际形势的发展,收集各种风险信息,建立国别风险信息库和行业风险机制,及时公布不良买家信息,让银行和企业能够采取措施防范收汇风险进一步扩大,为外贸的平衡增长提供保证。
3.2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加强监管
国际贸易融资属高风险业务,因此,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实施全过程监管至关重要。银行必须做好融资前的贷前调查,全面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的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也要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的品行、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做好贸易融资贷前的把关。
3.3 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信贷资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在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对现有的相关立法的研究,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方案,依靠法律来为我们顺利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保驾护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降低融资风险系数。
3.4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尝试为贸易商、销售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详尽、及时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户的管理工作。许多银行通过大力开发和完善网上银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务项目及开发银行与企业间的直联等方法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改进业务处理流程,通过单证集中处理实现标准化操作,从而提高单证业务处理的效率,让客户及时了解账户中的余额变动及重要讯息,帮助客户降低操作成本,及时规避融资风险。 结束语
关键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精品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99―03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向精品化目标迈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和迫切的现实需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党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的形势观、政策观,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担负的重要任务。当前国内外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受到了很大挑战,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亟待加强和改进的地方。从课程安排上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平均每学期16学时,本科四年期间计2个学分。相比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多,学分少,导致部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思想上不够重视。从课程内容上看,一方面教育内容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有重复,容易使学生在重复学习相同理论时产生厌倦感;另一方面课程教育内容的及时性强,涉及范围广,要求教学内容及时快速更新,对教师能力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从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普遍要求来看,在学生获取信息更加迅速便捷的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大学生对形势与政策教学内容、教育形式、教师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需求促使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建设发展问题,进一步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精品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教学内容设计要注重特色化
目前高校形势政策课程内容主要根据教育部每半年印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来确定。但是高校形势政策教育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如果不结合学校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系统的规划设计,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同时也很难在实际教学中把握重点,形成体系,取得实效,办出特色。“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其教育教学目的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一致的,即着眼于大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而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随机性”和“多变性”上,这种特殊性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很大的设计空间。
1.从学生成长需求设计教学内容,确定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
不同年级学生成长需求的关注重点是有差别的,比如刚入学的新生,对了解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着迫切的愿望;高年级的学生对了解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有着迫切的需求。形势政策课可以针对学生最希望了解的形势政策人手,确定不同年级的教学重点内容,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教学效果。
2.从学校办学特色设计教学内容,突出不同学校的特色优势
任何一门课程要办出特色,都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为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起到积极的作用。形势政策课可以充分发挥课程内容广泛的特点,着力把与学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相关的问题讲好。比如,师范类院校可以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类形势与政策内容作为重点,农业类院校可以国内外最新的农业类形势政策内容作为重点,理工类院校可以国内外最新的科技类形势政策作为重点等,这应该是不同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精品化建设的有效着力点。
3.从课程开设目的设计教学内容,发挥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育人功能
在结合学生、学校实际确定教学内容的同时,可以根据教育部每半年下发的教学要点,确定每学期形势政策课程的其他重点内容。如社会、政治、经济、国际形势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等。要充分发挥形势政策课程第一时间传递形势政策信息的动态性特点,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使这门课程成为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关注时事主动性的有效载体,成为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热点焦点问题的主渠道、主阵地。
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针对性、时效性和变动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它的内容体系可分为基本稳定部分和与时俱进部分。归纳起来,上述前两部分内容应该是相对稳定的,第三部分内容是动态的,需要在每学期开课前及课程进行中临时确定。
二、教育载体设计要实现立体化
形势与政策课程不仅在教育内容上要求新、求精,而且在教育方法和途径上也必须创新、求变。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实现精品化课程建设目标,需要积极改进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形式,设计并搭建动静结合、内外依托、师生互动的立体式教学模式。
1.动静结合,编制学习资料手册,构建动态化教学资源库
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据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范畴,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政策等相对宏观、稳定的基础理论汇总整理,以编制手册的形式发给学生作为基本学习资料,便于学生自学并对基本理论有较系统的掌握。这种传统的书面资料学习方式是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应当秉承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应积极发挥网络优势,构建动态化教学资源库。网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可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和补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内容丰富,及时性、动态性强,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层出不穷的社会焦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等,通过单一的课堂途径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网络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途径选择。形势与政策网络教育教学平台建设,可以依托学校宣传部门、党团组织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已有网络平台,形成合力,构建形势与政策动态化网络教育资源库。
2.内外依托,探索打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形势政策教育有效载体
在校内,在一课堂教师讲授、二课堂网络理论阵地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尝试通过成立学生理论社团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余进行主动的思想理论和形势政策学习。从目前高校社团建设情况来看,政治理论社团是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政治理论社团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政治理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角度去有意识地成立相应理论社团的实例还很少见。因此,尝试建立形势政策理论社团并制定相应的配套鼓励政策机制,应该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形势政策学习的一条有益之路。同时,引导学生开展校外社会实践已成为绝大多数高校形势政策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社会实践在学生形势政策教育中的作用也被高校师生广泛认同。但目前形势政策社会实践教育教
学较之第一课堂教学来说,在运行保障、评价机制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与设计。
3.师生互动,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主动进行方向引领
课堂教学是“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教学成功,则“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彰显。在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实践中,大学生表现出很强的表达个人对时事热点问题看法的愿望。通过演讲、辩论、主题发言、小论文等形式开展的学生间交流讨论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成为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有效渠道,也被学生视为提升个人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方面素质的有效平台。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及时了解掌握了学生思想动态的情况,为主动进行理论指导和政治方向的引领提供了现实依据。存在的问题是,目前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基本是在百人以上的大课堂进行,由于课堂大、人数多,发动学生主体能动性以及师生互动的频率、人次和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对教师掌控课堂交流讨论的能力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优势,开辟较之课堂交流更为便捷、广泛的师生在线交流平台,使学生有表达观点的途径,使教育者更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三、教师队伍建设要突出专业化
课程建设的主体是人,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成功的关键,“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课程,再加上内容的综合性也非常强,同时课堂组织教学的难度也很大,这就需要担任这门课的教师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人格魅力。教师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应是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精品化建设的一个努力方向,是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呈现“大思政”的特点。即教育者既包括形势与政策课专职理论教师,也包括学校党、政、工、团部门的领导干部;既包括从事一线学生管理的辅导员,也包括从校外聘请的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的师资队伍从专业背景和业务特长来说,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性质的特点。如果不能够对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的规划整合,容易导致教育教学出现不系统、不深入、没特色的结果。
1.实现“术业有专攻”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结构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虽然具有领域广,及时性强的特点,但还是可以根据内容进行归类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内容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形势观、政策观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式、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几个方面。高校形势与政策师资队伍应根据课程的主要内容,结合每名教师的专业背景和业务特长进行分类,实现“术业有专攻”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结构。
2.打造形势与政策教师的专业化团队
由于教师专业背景和业务特长的限制,如果不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师队伍进行专业化的整合构建,而是笼统、随机的给每位教师分派教学任务,就会出现一个教师要面临讲授多个知识领域内容的情况,导致教师备课压力大,对讲授内容缺乏信心,传授知识信息不深人的结果,进而影响教育效果。应让每名教师只承担一两个专题,使教师在一个相当稳定的时期,将负责的专题研究得精、深、透,使之成为这些问题的专家。同时,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要在对教师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知识领域教师的针对性培训,使每个教学内容领域拥有相对固定的师资配备,并重点做好其中教学骨干的培养。形势与政策教师的专业化团队打造,应该是这门课程精品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突出亮点。
参考文献
[1]姜相志,王国学.把“形势与政策”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
的课程[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72-74.
[2]彭月英,钟佩君.“三经四纬”解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体系
[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78―80.
[3]高忠.构建四位一体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体系[J].思想
政治教育研究,2006(2):90-92.
[4]罗维.“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改革刍议[J].宁波大学学
报(教育科学版),2009(12):115―118.
[5]钟佩君.“形势与政策”精品课程建设模式创新研究[J].学理
论,2009(11):53―55.
[6]彭月英.“形势与政策”重点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第
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5―17.
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的意义
研究生扩招是适应形势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要所采取的应对策略,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其研究生扩招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在扩招的同时,不能以降低或牺牲质量为代价。
1.保证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是我国学位制度成败的关键
我国自研究生教育恢复之初,就强调“质量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坚持学位要名副其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发展数量。2002年5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2010)》(以下简称《报告》)中又指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要“提高质量”。可见,在经历了20多年的建设之后,质量问题仍是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2.研究生人才质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研究生教育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降低将引发社会各个领域发展滞后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会降低国家的综合国力。为了降低其负面影响,必须关注质量问题,强化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
3.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机制的一种形式
《报告》前瞻性地规划了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未来发展之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研究生质量认定通过对研究生学习和完成论文工作全过程的规范认识,能够充分了解和把握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真实情况,找出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同时也为建立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依据,使其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的内容
研究生教育过程一般有两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二是科研(或技术)工作能力的养成。很显然,第一个目标主要是通过设置一定的课程得以实现的。课程是依据培养目标而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仍然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培养形式之一,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定的课程学习,研究生可在本专业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跟踪学科发展趋势,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的组织质量控制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手段,在我国是获得学位的主要要求之一。科学研究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区别最为显著的特征,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一般性目标。
与科研有密切关系的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标志,是研究生在科研方面受到全面训练,获得独立从事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研究生获得学位的最终考核。从历史上看,学位制度产生在先而研究生教育发展在后。不同学位资格的制定首先是作为评定学术水平的标准而产生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以一定的教育为基础,因此,当研究生教育无论是以古代的形式还是以现代的形式产生时,学位也就自然而然转化成为对特定教育水平的认定与要求。即使研究生教育发展到今天,关于硕士、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的规定,其核心意义仍在于为一定学术研究工作或职业岗位设立一定的在学科、专业领域内受到普遍承认的资格审核标准。
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控制,根据时间前后顺序不同,可分为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两者在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中都不可缺少。研究生教育的终结性成果无疑是体现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志,终结成果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过程控制措施的到位。研究生教育过程控制有利于终结控制,没有良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过程的控制,要取得好的终结性质量是十分困难的。
三、当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的不足与思考
1.对研究生的束缚过多
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个性,是保证培养具有创造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前提。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干预过多,可能挫伤导师和研究生的创造性动机,并可能导致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流于形式。表现一,尽管研究生是按照研究方向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和选课,但是所在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范围毕竟有限,实际上大部分的研究生依旧是选择大部分相同的课程,而缺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及可以触类旁通、拓展思维的选课机制。其二,在课程学习的考核上,许多培养单位将不同类型的课程配以不同的考核方式,似乎是灵活处理了课程考核,显得张驰有度。然而,考核方式的选择权应该是由任课教师拥有,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已完成的教学过程决定最适宜眼前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考核方式。如果先行硬性规定学位课或是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研究生的学习负担,挫伤其学习兴趣。此外,研究生因为年龄跨度较大,生活工作背景、社会经历、价值观、知识基础、创造性程度、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生教育还必须在课程的学习重点、学习方式、时间的安排、学位论文的选题、研究方向、导师的专长等方面充分体现个性。
2.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软肋
重视课程学习,被认为是高质量研究生教育的必要环节,为学位质量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和理论基础。然而我国研究生培养中课程建设却令人堪忧。表现在:第一,课程内容陈旧,部分课程反映不了学科领域的一些最新知识和成果,尤其是一些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研究领域的成果。第二,研究生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与本科生课程缺乏必要的接口设计,两个层次各行其是,造成部分课程出现无谓重复或脱节现象,缺乏知识传授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第三,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不尽合理。第四,课程教学方式仍主要采取“填鸭式”和“一言堂”,缺乏研究性或探索性教学、交互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与科研结合的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当前在我国,一方面是受到科研经费的限制,使研究生无法开展更多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另一方面,科研工作中竞争十分激烈,特别是在一些国际前沿问题上,国际上的著名大学和实验室设备先进起步又早,而且许多好做的工作几乎都被抢先做过了,使一些研究生失去信心,产生不想再创新的实际想法。另外,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中对毕业年限的严格规定,也使学生受到很大的压力,所以他们往往要求做一些短平快、风险小的课题,而回避出成果长、有一定风险、创新性强的课题。因此,我国正在开始实行弹性学制,应该把创新性作为评价学位论文最重要的指标,这有助于增强研究生攻克前沿课题的信心,也有助于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他们出创造性成果提供时间保证。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减少了江苏省农业引进外资的数量,降低了农业利用外资的效益。国际上,发展中国家农业引进外资呈上升趋势,但中国也面临着周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引资竞争;在国内,农业利用外资拥有良好的经济、法律与政策环境。应当在充分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完善农业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农业企业创新能力,并对外资并购和订单农业进行规范和监管,以增强江苏省农业吸引外资的能力。
利用外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可以弥补农业资金缺口,而且外资还是资本、专利及相关技术的结合体,其对农业增长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转移现代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关联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外资政策是中国经济政策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探讨金融危机对我省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对完善涉农外资政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危机对江苏农业利用外资的影响
(一)农业利用外资数量减少
2007年中期,美国发生了次级贷款危机,随后危机又演变成为金融风暴,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均受到影响。2008年上半年,跨国并购交易额比2007年下半年减少29%。2009年前9个月,全球并购投资总额为16200亿美元,同比下降37%。据联合国统计,200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了约21%,由2007年的1.83万亿美元减至1.45万亿美元,预计2009年还会下降30%左右。受不断深化的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发达国家获得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比2007年减少了32.7%,降为8401亿美元。2008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5177亿美元,增长了3.6%,但增幅远低于2007年。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利用外资的数量也大幅下滑。2009年1-8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131家,同比下降24.8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58.67亿美元,同比下降17.52%。外资大省江苏也不例外,2009年1-5月,江苏省新批外资项目1391个,同比下降20%,协议外资154.5亿美元,同比下降25%,实际到账外资107.5亿美元,同比下降18%。
江苏农业利用外资的情况也因金融危机的暴发而发生逆转。2007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390个,增资项目114个,协议注册外资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实际利用外资1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4.4%。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业利用外资新批、增资项目同比减少,但项目质量、规模有所提高,协议、实际利用外资与去年基本持平。2008年1-12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290个,同比减少25.64%;增资项目89个,同比减少21.93%;协议外资27.58亿美元,同比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外资13.32亿美元,同比增加1.54%。但是2009年1-6月,江苏省农业协议注册外资7.2亿美元,同比下降15.5%;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同比下降43.3%,下降幅度明显加大。
(二)农业利用外资的效益降低
农业利用外资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而农产品出口是外向型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2009年1-7月,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505.2亿美元,同比下降12.5%。其中,出口212.6亿美元,同比下降8.2%;进口292.6亿美元,同比下降15.3%。7月当月,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86.5亿美元,同比下降6.4%;其中,出口额、进口额及逆差分别为32.9亿美元和53.6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9.9%和4.1%。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也下降较多。1-8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为7325.29亿美元,同比减少22.57%;其中出口4048.27亿美元,同比减少22.23%;进口3277.22亿美元,同比减少22.99%。
江苏农产品出口形势与全国一致。2002-2008年,江苏农产品出口总量分别是6.56亿美元、7.99亿美元、8.74亿美元、10.42亿美元、13.83亿美元、16.38亿美元、19.79亿美元,总增幅达210.7%。但是到2009年1-5月份,全省农产品进出口总额29.21亿美元,其中,出口6.53亿美元,同比下降17.6%;进口22.68亿美元,同比下降11.9%。苏南五市出口2.96亿美元,同比下降19.47%;苏中三市出口1.52亿美元,同比下降21.12%;苏北五市出口2.05亿美元,同比下降11.55%。单月农产品出口连续第7个月同比下降,降幅14.96%。从市场看,1-5月份全省对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4大传统市场的出口额分别为1.36亿美元、5.102万美元、1.2亿美元和1.06亿美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1.3%、-14%、-8.7%和14.2%,仅对欧盟的出口出现回升。农产品出口下降阻碍了外向型农业的发展,降低了农业利用外资的效益。
二、应对危机应把握的涉农外资投资形势
(一)农业利用外资的国际形势
第一,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的《2009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在全球fdi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投资于农业领域的fdi却一路飙升。从整体上看,当前投入农业的外资总量较低,但增长迅猛。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每年流入农业的fdi还不到10亿美元,但是在2005-2007年,年流入量增加了2倍,达到30亿美元。第二,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以及不断加快的经济衰退,不仅严重影响了全球fdi的前景,也改变了fdi的格局。2008年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经济体外资流入增速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在全球fdi流量中所占比例飙升至43%。而发达国家fdi流入量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骤降29%,流入量仅为9620亿美元。第三,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面临着来自高低端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在低端领域,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资正面临来自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在高端领域,中国难敌发达国家的竞争。
(二)农业利用外资的国内形势
第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融合。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开放,许多世界品牌在中国出现,与此同时“中国制造”在全世界流行。在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合作中,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目前国内资金供给充裕。2006年外资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仅为5.04%,已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08年8月,中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8%,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分别超过和接近20万亿元,银行资金充裕。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8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1位。第三,中国经济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据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期对241家跨国公司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仍然成为对外资最具吸引力的国家,排名第2-5位的国家依次为印度、美国、俄罗斯、巴西。从长远来看,跨国公司仍看好中国,将其列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地。2009年8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99亿美元,同比增长7%,自2008年10月以来首度正增长,引资形势出现好转。第四,利用外资的法制环境日益完善。为推进运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和管理外国投资,中国先后制定颁布了60多种外资法规,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一个由各种专项立法及相关的单行法律·法规相互联系的外国投资法体系。第五,国民待遇取代了优惠外资的政策环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外资企业在华享受20多年的超国民待遇走向终结。此外,外资企业单独享受的税前扣除优惠、生产性企业再投资退税优惠、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上的优惠等今后也将与内资企业统一。外资企业在城镇土地使用上的超国民待遇政策2008年初已经结束。事实上,目前在国家层面上,外资在华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已经所剩无几。
(三)外商投资的新趋势
第一,从全球跨国投资的方式看,并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是跨国投资的主要方式。现阶段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仍是“绿地投资”,即投资建厂。这主要是受中国相对低廉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以及中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等因素所影响,但是,由于近年来中国自然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绿地投资”在中国的优势已不如周边其他国家,并购重组将成为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第二,跨国公司参与农业的形式不限于外国直接投资,还包括订单农业,如外国超级市场或食品加工商订立明确规定价格、数量、质量和其他要求的合同,来跨国采购农产品。目前,跨国公司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的订单农业遍及11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涉及到的农产品品种很多,有些情况下占农产品总量的份额也很大。食品加工和超市等跨国公司投资订单农业,使得跨国公司参与该行业的实际规模成倍扩大。2007年,农业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为320亿美元,但2005-2007年,仅投入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就超过400亿美元。
三、进一步强化江苏农业利用外资的对策
(一)坚持吸引外资的基本政策
最近两年,民间对于外资进入中国农业和粮食领域的质疑比较多。由于中国经济是一种投资驱动型经济,外资对中国投资具有巨大影响。当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进一步推进投资自由化,以改善投资环境。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之所以成为全球化的少数赢家之一,与中国采取的正确地利用外资战略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国内资金供给较为充裕,然而跨国投资的实践表明,资金盈缺并不是决定资金流向最重要的因素,发达国家吸收了全球2/3以上的跨国投资,美国和英国是吸收投资最多的国家。这是因为,资本流动中搭载着技术、知识、管理、观念、人才、品牌、市场等要素,吸收外资与集成全球优势要素往往是“一揽子”的过程。这个特性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也是我们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的主要着眼点。
(二)继续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看,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比实施名目繁多的优惠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对吸引外资更为重要。因为跨国公司和大多数外国直接投资的战略是从事长期投资和寻求稳定回报,不是短期资本流入寻求短期暴利和投机。对外资应重在实施国民待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重视经济和商业环境以及制度框架的形成,加强社会网络和中间组织建设、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修订、规范相关的法律制度等等。把引资转移到主要依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技术开发机制等制度依托上来,转移到主要依靠具有赢利性、开放性、公平性的国内市场及其竞争优势上来。
(三)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业跨国公司,鼓励企业自主研发创新
参与全球生产体系,获取全球价值链上知识转移和技术扩散的最终目的是能将自己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培育中国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然后逐步建立自己的国际生产体系,成为分工体系中的主导者。要实现此目的国内企业应该迅速向技术密集的深加工阶段转化,并积极培育自己的r&d中心,争取成为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所在地。同时,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对幼稚和学习阶段企业的技术创新加以有效地保护。比如,制定缩小技术差距的政策,包括研发投资体制(比如国家技术创新体制),鼓励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建立研发联盟等。
(四)对外资并购进行引导和规范
外商以并购方式对华投资有所增加,但投资规模还不大。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外资并购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对并购交易的具体了解也不尽全面。并购的优点主要是:不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共享双方优势资源;困难企业可借此脱困,同时避免企业倒闭产生的集中失业压力。然而,并购对投资环境有较高要求:产权交易市场有一定发育,具有规范并购行为的法律框架,企业质量相对较高,信息透明可靠。随着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投资环境不断完善,可以预计,未来外资并购会继续增加。以并购方式吸收外资存在特殊问题和潜在风险,因此要引导和规范外资并购投资行为。从中国实践看,需要重点注意4个问题:一是防止垄断。并购有可能减少企业数量或加强龙头企业地位,导致垄断。应抓紧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严格加以约束。二是确保国家对相关产业的控制力,对这些产业中的大型外资并购案要有审查程序和控制能力。三是完善并购价格决定机制,保证公开公平交易,发挥资本市场的定价作用。四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形成对资产收益和企业长远发展负责的体制机制,这是利用外资达到双赢的体制保障。对改革不到位·治理结构问题突出的国有企业的并购活动要加强监管,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职工利益。
(五)对订单农业进行规范和监管
与传统的直接投资相比,订单农业显示出两方面的优势,一是不涉及土地直接占用和长期使用;二是可以将数量庞大的农户与全球农业生产链和世界市场对接。在中国,订单农业已经被接受并开始发展,出现了“公司加农户”的提法,但国内对订单农业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也没有政府部门对此进行专门的监管,整体上缺乏政策体系指引。因此,首先要在农业领域吸引外资方面建立针对订单农业的政策体系;其次,在这个政策体系下,制定措施推动订单农业更好地发展;再次,应将跨国公司通过订单农业对农业生产的介入纳入国家对“三农”政策支持体系中,并制定竞争、研发、基础设施等配套政策,在推动中国订单农业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户利益。
参考文献:
1、陈锡文.农业不能对外资简单地关上大门[n].经济观察报,2009-08-07.
关键词:核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实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202-02
我国的核专业是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我国核武器事业和核科技工业的发展而创建起来的。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国力增强以及对能源结构调整的迫切需求,核能的应用已经呈现了明朗的发展趋势。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反恐斗争的需要也对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核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此形势下,近年来全国部分高校瞄准了这块人才需求市场,陆续复建、新建了一批核专业。本文在分析现阶段我国核专业人才需求状况的基础上,指出提高核专业人才的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重点介绍笔者所在学校在创新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实践教学方面的一些有益探索。
1 核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分析
核专业人才是核技术发展及核事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因素。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核电,已由过去的“适度发展核电”,开始进入“加快推进核电发展”时期。未来十几年,我国核工业发展前景非常好,但任务艰巨,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专业人才非常紧缺。根据预测,到2020年核科技工业需要核专业本科以上人才约13000人,其中到2010年需要6000人左右,从2010年到2020年需要7000人左右,其中本科生约占60%,硕士生约占30%,博士生占10%左右。由于实际输送到核科技工业系统就业的学生要低于核专业的毕业生数,同时现代基础和临床医学的科学研究、临床诊疗,以及现代医疗器械的设计和创新也都迫切需要具有核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的专业人才,因此,这两方面的巨大需求使得核专业人才日趋紧俏。
2 核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专业实践环节是教学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其重点不在于强调学生能解决多深多难的理论问题,更多的是强调工程素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近几年我校约有80%核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去向是核工业、核与辐射安全监督部门,部队(研究院所)以及医疗部门等,根据用人单位和多数毕业生的反馈意见。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突出反映在专业化、细致化和务实性。由于核专业仪器设备都比较昂贵,一般高校难以承担大型仪器设备(如加速器、反应堆等)的建设,学生很难通过校内的学习和实践对这些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有着较深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对现行的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进行适度改革很有必要。
3 核专业人才“2+1+1”培养模式
为突出我校的人才培养特色,2008年,我们根据核工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特点,提出了“2+1+1”的本科培养新模式,实行学校与厂矿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办学,充分发挥学校和厂矿企业、科研院所的各自优势。所谓“2+1+l”本科培养模式是指:2年校内通类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1年校内核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1年校外核专业部分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重点是最后一个“1”的环节。具体而言在这一年的校外基地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行“部分专业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的集成化教学方式,通过吸收行业和用人单位共同研究教学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选择2~3个与我校有多方面合作基础的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实行联合培养,充分发挥核学校和科研院所及企业各自的资源优势,达到高校为社会服务,科研院所及企业为高校补缺的双赢目的。
4 核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
4.1 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我校核类专业实验教学的定位,在继承和提升传统实验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科研资源,构建了“普及认知、巩固基础、加强实践、发展创新”的四层次实验教学体系,使实验教学成为层次渐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公共认知实验主要是专业通识文化教育,通过核电站模型、反应堆模型、核燃料循环模型等演示实验及专业实验室参观,使学生入校伊始就对专业情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尽早建立学习核专业兴趣和目标。专业基础实验侧重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专业应用实验侧重应用实践技能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专业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面对专业应用的实际问题,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科技创新实验是以教师主持的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为背景衍生或学生根据专业与兴趣自主命题的适合本科生的实验研究工作,以研究性创新实验为具体形式,在科研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实验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
4.2 改革专业实习模式
由于一般高校是难以承担象加速器、反应堆等这类核学科的专业仪器,而核学科本身又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特点,学生毕业之后一般都要在科研院所、厂矿企业等从事工程实践活动,为此,我们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北京核仪器厂、西安核仪器厂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同时对专业实习的教学安排进行了改革:时间安排上,将第七学期末4周的生产实习安排到第六学期末,把第六学期末的3周课程设计调整到第七学期末,这样既给学生留出了考研时间(第七学期末考研),又使学生在进入专业课学习之前,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有所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目的性。实习方式上,由过去的整体行动转变为提倡个人或者小集体的实习活动,将以往的参观实习变为真正的上岗实习,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像正式员工一样从事生产、实验、管理等工作,使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4.3 改革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一个必修的教学环节,目的在干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前的一次综合能力训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更好的规范化管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我们专门制定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作为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工作指南。要求用作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尽可能与工程实际、毕业实习、科研课题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并适应学科发展趋论文类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多数题目来自于教师的横向与纵向科研课题,以及教研教改项目。难度和工作量尽量做到能在教学计划规定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通过科研课题及学科建设与学生毕业设计相结合,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也积极鼓励部分优秀学生到科研院所、厂矿企业或公司做毕业设计,由这些单位和学校导师共同培养。根据以往经验,一些表现很优秀的毕业生很有可能被吸收就业,真正达到双赢目的。
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发生原因,不难看出当时的人们对防原医学的认识还不到位,对核辐射的防护认识远远不够。防原医学源于1955年我国做出研制核武器重大决策后,应对核武器损伤而发展起来的。防原医学阐明了核武器的杀伤作用和核爆炸各类损伤的发生情况、发病规律、救治原则和措施,为应对核与辐射事故、核恐怖等事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由此制定的应对预案、措施和方法。但是由于近20年来,我国已停止了核试验,对其的临床研究逐渐减少,研究进展和救治措施都相对滞后,因此大多数学员认为防原医学这门课程并不重要,心理上不够重视这门课的学习。此外,由于大多数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往往会紧跟前沿学科,加上科研体系的考评机制多以科研论文来衡量,也导致了多数教员对防原医学的教学不够重视。然而随着新军事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注意到当今核电站建设数量的增多,国际和国内核与辐射事件的频发,以及核恐怖袭击仍有可能发生,再加之民用辐照中心在全球的建设和各领域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在农作物育种、食品消毒等方面的大量使用,都极大地增加了人类受到辐射照射危险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培养大量具备防原医学和放射卫生学知识的专业人员[5]。随着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30周年,再一次让人们意识到加强防原医学和辐射防护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防原医学改革,提高全民对防原医学的认识和应对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医学救援处置能力。任何形式的教学改革都应从教学理念的革新开始。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唯有从信念上得到重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对教学内容的认识[6]。教员应当认识到防原医学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所凸显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防原医学基本的理论体系知识外,要适当引入国内外最新的核事故和医学处理案例,从学员所学专业和今后工作的实际需要调整授课内容。从教学理念出发,做到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的有机统一。
2淡化知识的单一灌输,侧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本科生的防原医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核武器的杀伤作用和核爆炸各类损伤的发生情况、发病规律、救治原则和措施,以及核与辐射事故应对预案、措施和方法。教员在授课时着重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将大量的时间都用在概念的讲述和基本原理的阐述上,而对于放射辐射防护的具体操作以及放射辐射监测各类仪器的操作使用的课时安排很少。据笔者调查发现,在军事院校的课程安排中,除给预防专业的学员会设置大约占总学时三分之一的课时用于学员的实践教学外,临床专业、检验专业、影像学专业等专业较少或基本不设置实践教学课时,因此这部分学员仅仅只是学习了防原医学的理论知识,对于放射防护的实际运用知之甚少,当遇到突发核事故事件时将无法正确应对。另外,应着重考虑学员今后工作的需求,他们未来的工作很可能会涉及突发核事故应急救援的部署和实施、核辐射医学救援的处置以及给基层官兵教授放射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因此,在授课内容设计上应侧重知识的实际应用。
3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让学员主动学习
由于医学专业的学生课业比较繁重,有部分学生会选择性地学习,把时间花费在那些其认为更重要的学科上,比如内外妇儿等学科,而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学科就想着临时抱佛脚,考试时突击过关。而防原医学这门课程就被很多学员认为是不重要的学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未来工作性质的认识不够;二是学生缺乏对军队卫勤现状以及军事预防学科相关专业的认识;三是对核辐射、核威胁、核恐怖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这些离自己很遥远,未来战场相关核辐射医学处置的相关工作与自己无关,因此总是将防原医学视为科普性基础学科,不感兴趣。为了提高学员的兴趣,首先需要在开课时做好国防医学教育,将目前国际形势、未来战争发展趋势的走向以及医学最新发展做深入的剖析,让学员认识到核辐射威胁离自己并不遥远,既是社会热点话题,也与民生息息相关;其次,利用模拟核爆炸演习等视频资料,让学员了解放射沾染的处置、核应急救治的部署和实施、核辐射的个人防护等内容,加强学员对防原医学的感性认识,让学员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最后,了解学员未来工作走向和工作内容,在授课时结合未来战场核辐射医学处置的相关问题,培养学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这将很大程度上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8]。
4加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避免单一性教学
充分利用网络视频和多媒体教学,将一些难以理解和较复杂的概念、基本原理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边讲解边演示,方便学员理解和掌握。比如,在讲解核武器四种杀伤因素时,可以将核爆炸的影像视频展示给学员。学员通过视频,生动形象地看到核爆炸的特殊景象,即蘑菇云的产生,通过形象记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9]。另外,在急性放射病章节讲授中,采用病例讨论的方式,教员提出问题,让学员自己查找文献,寻找相关病例,总结成幻灯形式,并在讲台上讲解。这种方式有助于学员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其综合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改革考核方式,考核形式多样化
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评价学员综合能力的有效保证。学员的成绩评价体系应该包括期终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践课成绩。不仅要考核学员对于理论知识、重要概念的掌握程度,还需要考核学员对于核事故应急处理的应对能力,以及基本防护措施的掌握和相关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通过笔试、操作、实验设计等多种形式,考核学员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这将避免部分学员为了应对笔试考试、临时突击背诵就通过考试的想法[10]。此外,通过演习等方式,模拟战场环境,让学员亲临感受放射沾染的处置、核应急救治的部署和实施、核辐射的个人防护等,并将演习的成绩记入总成绩中[11]。因此,考试形式的多样性将一定程度上增加学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员的创新性。
总之,切尔诺贝尔事故所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灾难,值得我们再一次反思,并将核辐射的正确使用和合理防护提升到更重要的位置,加强防原医学教学改革,为应对当下国际形势,培养更多适应新军革的专业人才。
作者:许杨 王军平 刘登群 徐辉 李蓉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防原医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刘术,蒋铭敏.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医学救援的经验与不足[J].人民军医,2011,54(4):267-268.
[2]刘登群,李蓉,史,等.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谈防原医学教学改革[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7):630-632.
[3]崔建国,蔡建明,高福,等.防原医学教学改革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2):1034-1035.
[4]程天民.程天民军事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686-690.
[5]程天民.我国放射医学、防原医学发展的历史回顾[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5,30(23):3.
[6]刘聪,李百龙.加强防原医学教学,促进学科发展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26-28.
[7]曾倩倩,刘玉龙,王万银,等.如何增进军医大学本科生《防原医学学习效果和兴趣》[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77-79.
[8]王钰,孙慧勤,李蓉,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防原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4):558-559.
[9]郝玉徽,任洞,刘晶,等.提高防原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9-110.
一、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研究的现状
1.选题的目的、意义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个核心部分,贯彻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和施工阶段中采取有效措施,把工程项目建设发生的全部费用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并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和竣工决算等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建设过程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更大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工程项目投资运动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涉及到方方面面,其基本控制原理为: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不同投资主体的控制;合理设置控制目标;以主动控制为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控制
谈到工程项目的造价控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预决算,的确,就目前国内的体制和现实来看工程造价是工程造价控制的主体工作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是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如果在一开始经济上的决策就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再是如果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存在错误或是不可行的,则预决算人员也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编审工作只是事后算账,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
2.研究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造价行业一直不断的进行着改革,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尤其自加入WTO我国造价行业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形势,所以更要不断的进行调整已达到国际标准
我国现在造价行业是从20世纪50年代起的,借鉴前苏联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应当时计划经济需要的概预算定额制度,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均由国家统一规定,传统的概预算定额作为建设工程造价定价依据,对我国加强计划管理,减少投资浪费,多、快、好、省地建设国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进入90年代,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结构也日益复杂,原有的计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对建设工程造价定价办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调整工程价格的费用项目,修订有关的费用、利润、税金计算标准,取费改按工程类别计取等等以至到现在实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适应了工程招标投标和由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需要,推进了我国工程造价事业的发展
当然其中也存在这一些问题,由于目前建筑市场不够完善,特别是投资体制的原因以及投资人行为的不规范,一些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投标的项目,中标价并不是一定是真正的市场竞争价不过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相信清单计价将成为建筑市场的主要计价方式3. 创新之处
(1) 设计阶段的创新实行限额设计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额不被突破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控制是实现限额设计的主要方法
(2) 施工阶段的创新
①格审核工程施工图预算
根据施工图设计的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的实际进度,及时核定施工图预算对于预算超出相应概算的施工图设计部分,要加以详细分析,找出原因,并及时与项目负责人沟通,调整或修正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控制
②通过招标竞价择优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
在工程建设中,有些特殊专业工种不得不委托专业施工单位承担,如变电所安装工程、通讯工程、绿化工程、消防、门窗安装、装饰材料等,多采用背对背招标竞价的方式,确定专业分包单位或产品供应商
二、 论文研究内容(提纲)
第一章 绪论 国内外造价控制现状
1.我国工程造价的形成与历程
2.研究的现状
1.1国内造价控制的现状
1.2国外造价控制的现状
3.当前国内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参与和参加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重要性
1.工程造价控制模式与控制理论
2.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
3.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程造价控制
第三章 工程造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1.合理低价
2.关于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
第四章 如何有效的对工程项目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1.投资决策阶段控制
2.设计阶段控制
3.招投标阶段控制
4.施工阶段控制
第五章 结束语
三、参考文献
[1] 牛永科 浅谈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科技信息 学术版。2007(6)
[2] 傅勤煜 浅议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 2005年第5期 4849页
[3] 张纯林 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机场建设。2006(4)
[4] 梁振辉,王欣,王者永等 招标评标方法的探讨。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24(4) :1618页
[5] 李志鼎,齐伟峰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河南交通科技,2000,(2):60-62页
[6] 赵美云 浅谈国外工程造价管理 山西水利科技2000年11月增刊(总第136期)108-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