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

德育活动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德育活动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德育活动论文

第1篇

一、围绕目标,全面育人

“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也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活动,方方面面全部纳入育人机制,真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

在教书育人方面,我们实施了《1·10工程》,即一个教师,承包10名学生,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既管智育,又管德育、体育诸方面。从学生的吃喝拉撒睡,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性格爱好、年龄特点等都管起来。这样既密切师生关系又提高对学生管理的效率,一改过去班主任管学生,任课教师管教书的脱节倾问,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为使此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采取逐级负责的措施,学校同年级组签订《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责任书》;年级组再同教师签订《1·10工程承包合同书》;并由教务处和政教处按照有关监控机制定期考核评估。

在管理育人方面,我们确立了“三级负责,四级管理”的体制,即:学校要对地县领导负责;处室、年级组要对学校负责;教师要对处室和年级组负责。四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处室和年级组的管理,任课教师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三级负责与四级管理相互依托,互为配合,其目的只有一个----管理育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

在服务育人方面,我们从校园的环境、服务的范围、食堂的质量、教职工态度等方面着手,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教学的服务宗旨。对此,我们先后办起了包括百货服务部、粮油服务店、蔬菜服务摊、洗衣房、电话厅、小吃部、洗澡塘等一条龙服务小区,方便师生教学和生活,为学校全面实行“小环境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同时,我们狠抓服务意识观念的更新,扭转过去服务就是“侍候人”的旧观念,改变过去“前勤赚钱后勤花,没有钱了苦大家”的不合理倾向。倡导优质服务,注重服务育人,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促常规。

为了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围,今年我们又想方设法投资三万余元,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大搞了绿化、香化和美化。新栽木槿、垂柳、桐树200余株,桧橡60余盆。新增黑板专栏12块,刷写标语二十余条,粉刷树木500余株,招宽道路50余米,更新宣传报道设备一套。从而使校园呈现出清新芬芳的气象和浓郁甘醇的文化氛围。本学期,新建的学生宿舍楼交付使用,解决了全校2000余名学生的住宿,为我们真正实行“高层次开放,小环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突出特色,“五教”并进

“五教”即五个场所的教育,它包括“门口教育、课堂教育、操场教育、宿舍教育和饭场教育”。根据学生在校活动规律,这五个场所是学生最集中,教育最直接的地方。管好这五个场所,将对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有着主导的作用。

门口教育即对学生每天上下学进出校门进行的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的教育。本学期我校改革了过去的值班制度,采取领导、教师和职工全员参与学校管理的办法。要求每天有一名领导带班,两名教师职员参加,在学生到校和放学时于门口接送学生。借学生上下学之机,施行相应的教育。

课堂教育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渗透教育。

学校要求政、文、史、地等社会科学课程要结合教材特点,保证德育主渠道的畅通无阻。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则要联系实际,保证“一分钟德育渗透”的真正落实。要求教师做到在计划中有安排,在备课中有显示,在讲课中能落实,在效果上有收获。并规定了“德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要求教师不但在业务上精,而且要在思想上红,德育上优。依此评定教师晋级、评模、评优。

操场教育即对学生每天的两操一活动和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国防教育等。通过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上操、上体育课和下午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意志教育和国防教育。我们要求学生上操上课,整齐划一,精神饱满,做到严格要求,训练刻苦,从而磨炼其意志,增强其体质。

第2篇

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忙碌起来”为了让学生的课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更好的教育,学校可以利用课外的活动时间组织开展一些丰富的美育活动,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让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去玩,去探究,进而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的心灵也能在这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洗礼。例如,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自信心,让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培养他们发现美的价值的意识。这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的教学活动,能够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巩固效果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的时候人的实际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将具体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和培养,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率。因此,就需要教师开展一些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且还要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这个实践活动中来,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巩固自己的学习成绩。比如,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到实际的社会环境中去,让他们在接触的过程中真实地去感受一下经济、政治和社会,把一些纯理论的知识结合具体的实物进行教学,这样也会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生动、有趣,更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此外,通过参加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能不断地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地将书本中的一些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师要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这些德育教育渗入到学生的心灵当中。

三、为学生营造充满礼仪气息的校园文化的氛围

第3篇

本文拟就语文活动课的本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语文活动课中的“活动”

“活动”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且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何谓“活动”?认为,活动是人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以满足主体需要的过程,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方式。其基本形式是实际的感性的活动,即变革自然、改造社会的外部实践活动,然后是其他形式的活动,如内部意识的、思想的活动等。主动与能动是活动的特征。活动既指具体的行为,又指抽象的行为;既指外部的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过程,也指人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具体到教学领域,活动指在教育情境中学生认识世界与发展自身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收间接经验的活动,二是取得直接经验的活动。活动课中的“活动”指的是后者。活动课程最初是作为学科课程的替代物提出来的。其创立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传统的分科教学忽视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割裂了知识间的联系,也割裂了儿童生活与认识世界的过程,因此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主张“从做中学”,并进行教育实验,试图用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课程取代学科课程。在课程发展史上,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由于矫枉过正,犯了“有我无你”的错误,改革没有成功。但其理论对各国课程编制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人们发现,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非冰炭难容。学科课程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人类积累的大量知识,活动课程能发展学生的个性,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实现两类课程的优势互补,是我国新的课程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经过近年来的研究,关于活动课的基本特征,人们已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这就是“四性”。趣味性:活动设计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综合性:活动课涉及多种知识技能,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实践性: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自主性: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符合学生的意愿,活动过程主要由学生组织,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很明显,活动课是一种与传统学科课程相对的新型课程。其基本特征的抽象与概括,是以学科课程为参照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活动课中的“活动”有着特定的含义(“活动”的狭义):它不是指以文字、符号、图片为主要媒介的接受性、传承性活动,而是指变革现实的操作性活动。按照这一认识来考察当前的语文活动课,我们会发现其中许多不具备“活动”的特点。下面是几则摘自报刊的起示范作用的实例。修改病句。发给学生有病句的试题,学生当“医生”修改病句,对了给予奖励。唱读结合。教完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师生齐唱《西沙,我可爱的家乡》。温故学新。教学《一夜的工作》时,指导学生回顾《的睡衣》、《温暖》和《一个降落伞包》。填字游戏。设计一些纵横交错的方格,填上一些字,留一些空格,让学生填字组词。……这里仅从“实践性”角度作一简析。乍一看,上面这些“活动课”均具备“实践性”,但其实践方式并未超出语文学科课程教学的范围。换句话说,这些“活动课”算不上真正的语文活动课。“实践”是与“认识”相对的一个概念,指人们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感性活动。对数、理、化等学科来说,学科课程的教学主要是认识过程,即通过接受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而语文学科课程的教学虽然也要学习间接经验,但主要是培养言语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是一种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叶圣陶语)。故“实践性”是语文学科课程和语文活动课的共性。二者在实践方式上有区别:转贴于

第一,二者对象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围绕教材进行。活动课中的“实践”要解决的是课本以外的听、说、读、写问题。

第二,二者难度不同。学科课程中的实践过程是间断的,任务是单一的,且有教师指导;而活动课中的实践过程是连续的,任务是综合的,实践中的问题基本上由学生独立解决。为发挥语文活动课的特有功能,设计语文活动课时应体现这种“区别”。

二、语文活动课中的“语文”在“活动课”前面加上“语文”一词来限定,旨在将语文活动课和其他科的活动课区别开来。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语文活动课中的“语文”特色不够鲜明。这与传统语文学科课程教学长期找不准自己的立足点颇为相似。究其原因,语文本身的综合性和基础工具性给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带来了困难。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科和其他学科本来就不在同一层次上。不管哪一个科目的学习,都离不开听、说、读、写;但并非有听、说、读、写活动的课都是语文课。除语文外,所有科目只是借助听、说、读、写活动来完成自身的任务,并不以学习语言为目标。语文单独设科时便给它规定了特有任务:这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能力及习惯。作为语文学科课程的搭档,语文活动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这一任务。与上文所说的语文活动课的“学科化”相反,当前语文活动课的“非语文化”现象也较突出。虽然符合“活动”的特征,但活动设计主观上或客观上偏离了目标。例一,带学生参观烈士事迹展览,回校让学生写感想。例二,指导学生用彩纸拼图案,然后说说图案是什么意思。例三,组织学生进行种、养活动,然后让学生说说种养经过和收获。上面的活动课都有说或写的活动,但如果从计划到实施缺乏语文训练意识,很可能上成思品课、美术课和自然课。这种情况时有所见。那么,在语文活动课中怎样突出“语文”特性呢?这就需要抓住“言语交际性”这一重点。学科课程教学主要根据教材来指导学生练习言语交际;语文活动课应提高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言语交际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使言语活动产生社会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言语习惯。这样定位,既体现了与最初的活动课的渊源关系,又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

第4篇

一、围绕目标,全面育人

“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也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活动,方方面面全部纳入育人机制,真正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

在教书育人方面,我们实施了《1·10工程》,即一个教师,承包10名学生,对学生实施全面培养。既管智育,又管德育、体育诸方面。从学生的吃喝拉撒睡,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学习兴趣、性格爱好、年龄特点等都管起来。这样既密切师生关系又提高对学生管理的效率,一改过去班主任管学生,任课教师管教书的脱节倾问,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

为使此项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校采取逐级负责的措施,学校同年级组签订《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责任书》;年级组再同教师签订《1·10工程承包合同书》;并由教务处和政教处按照有关监控机制定期考核评估。

在管理育人方面,我们确立了“三级负责,四级管理”的体制,即:学校要对地县领导负责;处室、年级组要对学校负责;教师要对处室和年级组负责。四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处室和年级组的管理,任课教师的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三级负责与四级管理相互依托,互为配合,其目的只有一个----管理育人,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人才。

在服务育人方面,我们从校园的环境、服务的范围、食堂的质量、教职工态度等方面着手,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一切为了教学的服务宗旨。对此,我们先后办起了包括百货服务部、粮油服务店、蔬菜服务摊、洗衣房、电话厅、小吃部、洗澡塘等一条龙服务小区,方便师生教学和生活,为学校全面实行“小环境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矗同时,我们狠抓服务意识观念的更新,扭转过去服务就是“侍候人”的旧观念,改变过去“前勤赚钱后勤花,没有钱了苦大家”的不合理倾向。倡导优质服务,注重服务育人,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促常规。

为了造就良好的文化氛围,今年我们又想方设法投资三万余元,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大搞了绿化、香化和美化。新栽木槿、垂柳、桐树200余株,桧橡60余盆。新增黑板专栏12块,刷写标语二十余条,粉刷树木500余株,招宽道路50余米,更新宣传报道设备一套。从而使校园呈现出清新芬芳的气象和浓郁甘醇的文化氛围。本学期,新建的学生宿舍楼交付使用,解决了全校2000余名学生的住宿,为我们真正实行“高层次开放,小环境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突出特色,“五教”并进

“五教”即五个场所的教育,它包括“门口教育、课堂教育、操场教育、宿舍教育和饭场教育”。根据学生在校活动规律,这五个场所是学生最集中,教育最直接的地方。管好这五个场所,将对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心健康有着主导的作用。

门口教育即对学生每天上下学进出校门进行的文明礼貌、遵章守纪、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的教育。本学期我校改革了过去的值班制度,采取领导、教师和职工全员参与学校管理的办法。要求每天有一名领导带班,两名教师职员参加,在学生到校和放学时于门口接送学生。借学生上下学之机,施行相应的教育。

课堂教育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德育渗透教育。

学校要求政、文、史、地等社会科学课程要结合教材特点,保证德育主渠道的畅通无阻。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课程则要联系实际,保证“一分钟德育渗透”的真正落实。要求教师做到在计划中有安排,在备课中有显示,在讲课中能落实,在效果上有收获。并规定了“德育工作一票否决”制度,要求教师不但在业务上精,而且要在思想上红,德育上优。依此评定教师晋级、评模、评优。

操场教育即对学生每天的两操一活动和每周的两节体育课所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国防教育等。通过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上操、上体育课和下午体育锻炼,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意志教育和国防教育。我们要求学生上操上课,整齐划一,精神饱满,做到严格要求,训练刻苦,从而磨炼其意志,增强其体质。

第5篇

1.1文献资料法以“农村大学生”、“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全民健身”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和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搜索或查询相关研究成果,了解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情况,及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动态反映,同时,查阅当地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门及高等院校体育主管部门等关于农村大学生或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关资料,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为本论文的顺利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2问卷调查法在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对象,编制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并请关专家和学者对这两套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判定,反馈结果为具有很这几年来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在问卷的发放上选取郑州师范学院的体育科学系、教育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文学院、外语学院等6个学院的农村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率回收率100%。

1.3访谈法依据论文的研究内容,拟定访谈大纲,对农村大学生、基层领导干部及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村民等进行访谈,为本研究的顺利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所得数据和资料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和SPSS17.0软件进行问题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意愿分析从图1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意愿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乡村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其中有21.32%的大学生非常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有36.7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有28.95%的大学生对参与此实践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2.96%的大学生表示讨厌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这足以说明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大学生还是比较愿意参与乡村社会实践活动的。通过对愿意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大学生的访谈,不难发现,这些大学生多数认为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多为锻炼一下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以后均要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利用假期实践活动刚好能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但这也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对于那些讨厌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大学生,多为性格内向,不爱言语之人。所以,各高校要多引导学生假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2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从图2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有63.77%的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比赛或节庆民俗活动,有24.35%的大学生参与了挂职锻炼。由图3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职责及作用的分析得知,有31.21%的大学生担任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有17.41%的大学生负责了活动的宣传策划工作,10.20%的大学生担任的节庆体育活动的主要领导,10.75%的大学生负责着活动的其他工作及任务,还有30.43%的学生处于旁观的地位。结合图2、图3的分析可以获知,农村现代大学生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中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大部分学生愿意在乡村节庆实践活动中,承担职责,发挥大学生的专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乡村体育活动的发展。

2.3影响农村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思想与认识对其实际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图4的分析可知,农村大学生的“社会经验”、“怕别人说闲话”、“害怕与人交往”、“自命清高”等思想或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其中“脱离家乡生活太久”的思想占据调查人数的38.16%,其次是“害怕与人交往”的认识,占21.25%,再者就是“怕别人说闲话”占16.11%及“社会经验少”占15.32%。再通过图5阻碍农村大学生参与节庆体育活动能力的调查中发现,“社会交往能力”占据30.11%,位居第一位;“社会实践能力”占29.56%,位居第二位;再者是“组织活动能力”占25.32%,位居第三位;最后是“专业知识能力”占15..01%。所以,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及“专业知识能力”均是阻碍农村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因素。在通过对农村大学生和乡村干部或农民的调查中发现,其农村大学生参与乡村节庆体育活动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和其在学校所担任的学生职务也有很大关系,其中体育专业大学生参与者节庆体育活动者最多,因为这些大学生在高校所学专业知识在乡村体育活动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比如担任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或参与篮球比赛等;由于自身专业知识比较丰富,所以在乡村体育活动比较活跃;其次是在高校中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多次担任和组织学生工作的实践,所以在家乡体育活动中也便很自然融洽的加入其中。因此,各高校要多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的实践机会,丰富和提高大学生体育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指导,各乡村体育负责部门也要积极配合学生在乡村节庆体育活动的工作,为乡村体育活动的丰富和顺利开展积极努力。

3结论与建议

第6篇

呼啦圈是一项器械简单、练习活动占地不大、轻便美观的身体运动项目,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活动,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运动项目。经过反复的呼啦圈练习,能获得腰腹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较好的运动与发展,能有效提高人体腰、髋、膝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增强心肺功能,还可常用于比赛、娱乐表演等。在呼啦圈活动时,依据活动对象的特点,通过音乐引导,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入境生情,融情入境,让他们带着情感去观察、体验和感受进行呼啦圈练习带给自己的快乐,从中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并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进而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中,由于学校和家长对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理解不够全面,重文化知识的学习,轻体育锻炼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农村小学中尤为突出。由于农村小学的条件有限,为贯彻上级部门落实“阳光体育”的要求,在对其内涵理解不透彻的前提下,开展一些体育活动,看上去轰轰烈烈,可离目标“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却渐行渐远。对此,针对农村小学的具体条件,以简单易行的呼啦圈运动项目为活动载体,以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为推手,结合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形成农村小学“阳光呼啦圈”活动特色。为探寻农村小学德育与体育工作的有效结合提供新的途径。

二、实施“阳光呼啦圈”活动的策略

为能有效地实施“阳光呼啦圈”活动,通过查询、学习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形成以“阳光呼啦圈”体育运动促进德育创新的新思维。在此基础之上,统一学校行政领导、教师的思想认识,把探索德育与体育结合的德育创新途径作为本研究目的,通过“阳光呼啦圈”特色活动,来强化学生的体质锻炼,陶冶学生情操、磨练个人意志,使广大学生在具体的身体练习活动中,养成讲纪律、讲规则、讲成效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提高班级凝聚力,展示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全面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从而探索出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在整个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以“阳光呼啦圈”体育活动作为德育创新的有效载体

以“阳光呼啦圈”体育活动为载体,以体育活动与德育工作的结合为突破口,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课堂内外多种形式结合”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渗透智育,促进德育,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开足上好体育课,完善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了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每天上午9:10—9:40统一安排全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的项目内容设置方面,主要以“阳光呼啦圈”体育活动为主,并以传统课间操、集体舞、跑操、游戏等项目为辅,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学龄段学生的锻炼需要,而且能充分利用校园场地,保证大课间活动秩序和锻炼效果。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了由少先队辅导员牵头、班主任落实、任课教师辅助,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学生主体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由学校对各班出勤活动进行监督考核,确保大课间活动的质量。各班班主任全程跟班,督促学生按时到场、认真活动。体育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和考评记录。同时,我们还注意发挥其他老师,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有一技之长的教师的积极性,让更多教师也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强身健体,与学生加强交流,不仅树立了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同学们在做操的同时,强身健体,放松心情,从运动中体会活动的快乐,培养起集体意识,校园活力明显增强。

2.利用农村小学自身条件,形成“阳光呼啦圈”体育活动校园文化

学校为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取得更好的实效,十分重视对包括校园文化、宣传教育、还有体育场地及器材、各功能室及设施的建设。根据学校的布局特点,我们在进行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这一方面的建设投入,及时添置各项教学训练设施、器材,保障阳光呼啦圈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现在,只要人们行走在校园,就会深刻感受到这所干净整洁、美观漂亮、富有活力的“阳光学校”文化。

(二)以“阳光呼啦圈”体育活动为推手形成良好班风校风

通过“阳光呼啦圈”特色活动,我校的班级形成勤奋、民主、团结、活泼、积极向上的班风。良好的班风也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形成和发展。每一个同学都有树立集体观念,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促进校风建设,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在校园内,随处可见学生们脸上洋溢着高度的自信和快乐,他们在学校已不仅仅是普通意义的学习了,他们每个人是在这样一个追求创新、突破的团队中体验着成长的快乐!他们以校为家,以校为荣,在学校学习就是他们最快乐的事!阳光呼啦圈体育活动架起了德育与体育之间的桥梁。我校在此工作中的探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随着阳光呼啦圈体育运动的开展和深入,吸引了广大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满足身体和精神的高品质的生活需求。所以,我校愈发高度重视阳光呼啦圈体育运动,因为这为我校带来阳光的精神面貌,阳光灿烂般的育人思想,也带给学生阳光健康的身体。

三、实施“阳光呼啦圈”活动的反思

(一)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

结合我校实际,开设了以“阳光呼啦圈”为主题的特色体育活动,其口号为:“阳光呼啦圈,快乐转转转”。我校紧紧抓住这条特色主线,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呼啦圈系列活动。发动师生全员参与,腰转、小腿转、大腿转、颈转等,还有的学生一人转几个呼啦圈……花样百出,精彩极了;同时学校还在每个学期专门设置了特色展示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二)作为体育课程的延续和扩展

“阳光呼啦圈”特色活动是阳光体育活动中的一项,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开展青少年儿童健身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基本形式。为又好又快地实现“中央7号”文件精神,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来抓。坚持“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的原则,做到五个落实,即时间落实、场地落实、项目落实、辅导教师落实、人员落实。同时加强督导、检查和宣传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结合我校的实际,把“阳光呼拉圈”特色活动延伸为德育创新的有效途径,让“阳光呼拉圈”特色活动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开发活动项目立足乡土特色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形式多元化,学校不能因为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器材场地不足等原因就消极等待,应该克服困难,开发适合本校实际的运动项目。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阳光呼拉圈”特色活动,这样既解决了学校体育器材短缺的问题,又可以提高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方法、手段,让学生尝试对“阳光呼啦圈”特色活动的故事情节、游戏的场地、器材和整个游戏规则进行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

“阳光呼拉圈”特色活动应注重体育与德育的互相结合、互相渗透,学校可以采用板报、网络、讲座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投入到“阳光呼拉圈”特色活动的热潮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通过同伴间的团结协作形式,培养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六)突显学校创新德育特色

第7篇

一、质疑:德育活动中的习惯性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自然地将一些符号与一定的含义联系在一起,例如提到国旗,我们会自然地联系到爱国,这些习以为常的联系正是社会生活中的习惯性表达。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亦存在这样的例子。

(一)读重要的书

对于学校而言,设计文化墙是德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常常希望每面墙壁都说话。笔者参观过一所小学,在该校德育主任重点推荐的一个班级里,作为讲解员的小女生熟练地介绍着他们的班级文化墙(以儒家文化为主题设计)。当问及墙上手抄报的内容时,这位女生先是有些困惑,随即乖巧地解释,主题是老师定的,内容是家长选的。之后,她有些自豪地说,她们班的同学都喜欢读经典,不看漫画。笔者问她是否喜欢看漫画,女生犹豫了一下,坚定地说:不喜欢,我们喜欢看重要的书。笔者继续追问什么是重要的书,她思考了一会儿说名著,旁边的女生补充道有学问的。

这位只读重要的书的小学女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很难判断她是否真的不爱看漫画,也不能断言只有看漫画才是小孩子的常态。但在这次显然有表演痕迹的介绍中不难看出,当学生处于一种充斥了价值表达的符号空间中时,这一价值似乎被学生自然地接受了:即使不理解意思,也可以在老师、家长的协助下完成作品;或许有迟疑,也自然地认为要读重要的书,而这个重要的内涵已经由成人确立。

(二)红领巾是烈士的鮮血染红的

在小学,少先队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先进的群体,而成为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也曾经是十分光荣且神圣的事情。在少先队教育中,红领巾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这样的表述被用来唤起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对祖国的热爱。

这种表达至今仍被沿用,但是这一表达背后的敬畏感却似乎正在减弱甚至消失。事实层面,不断生产的红领巾本身不可能是被鲜血染红的,更不可能是烈士的血,这不符合事实,只是修辞的游戏;价值层面,革命烈士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长期使用类似的大词,会使学生言不由衷。[2]

基于对这种表达的质疑,另一种戏谑的表达产生了:红领巾就是一块红布。现代社会对传统权威的质疑很多,在试图解构这些权威表述时,一种常见的做法便是解构神圣性,但这样击碎的仅仅是所谓的权威吗?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当我们将原本由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红领巾解构为一块红布时,我们能够传递给学生的价值是什么?

在学校德育活动中,上述两种习惯性表达同时存在,构成我们处理价值表达的两个方向。一方面,我们简单地将我们认定的价值输出给学生;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传统的价值表达简单地提出质疑。显然,这两种处理方式对于德育活动中的价值引导而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那么,面对这样的习惯性表达,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逻辑、进而提出新的处理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构:习惯性表达的边界分析

如上文所述,习惯性表达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总是与创造者试图表达的价值相关。当符号和价值之间形成固定的联结时,神话便形成了。德育活动中的习惯性表达使表达中的事实部分与特定价值相联系,由此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神话。

现代神话这个概念由罗兰巴特提出,是指一种传播的体系[3],它的创造者在传播之初已经预设了动机,所以,当人们接收到这个经过加工的内容时,甚至可以忽略传播内容就自然联系到特定的价值。例如,在一幅名为爱国的画作中,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一群孩子簇拥着国旗。而我们往往会自动地表达为:人民热爱祖国。在这个过程中,图画本身的内容已经不重要,它已经近乎自然地导向了爱国这一价值,这就是神话形成的过程使需要推导得出的价值成为事实而被接受。

德育活动中,人们对于一些流行的盲目追逐,形成的正是对这些习惯性表达的自然接受;而对于传统的质疑甚至颠覆,则源于对习惯性表达的反思和解构。在学校德育中,这两种相反的情形同时存在,共同指向德育活动中意欲进行的价值传递,所以,我们需要对习惯性表达的边界进行界定。

(一)习惯性表达的危险性

当符号发展为神话时,形式远远重于内容,接受者自动地对意义进行阐发,原本结合于一体的形式与内容间的张力扩大,极端的表现就是二者的脱节。

学校为了形成育人的氛围,往往将整个校园装扮成一个封闭的意义空间,其中充斥着各种育人的装饰:贴满墙壁的名人名言、教室前方的国旗、以学生为本的一轮又一轮的活动展示。教育现场的育人体系以形形的活动和标语构建出一副热闹的场景,但丰富的形式并不意味着充实的内容,一定程度而言,这些热闹本身成为了教育者的目的,其存在的目的在于使学校自然地成为一个具有德育意味的空间。

此时,习惯性表达的第一重危险性显现:原本作为工具的各种价值符号本身成为目的,德育活动试图进行的价值传递则被抛之脑后,这样的热闹对于学校德育而言是本末倒置的。

神话形成的关键步骤在于事实与特定价值的自然化联结,而这种自然化取消了其所生产或再生产的文化的正当性,使其蜕变为一种符号游戏,而接受者在接受神话时已经被符号生产者的意识形态所控制。在德育活动中,意识形态对内容或价值的选择往往受到权力、利益的影响,一定的价值表达正是一定的意识形态输出,其背后是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学生自然地接受这些习惯性表达,实际上是一个过于简单且被动的价值输入过程,不经解释的表达与灌输的基本特征大致相同,而不经反思的接受使接受者成为这些价值表达的盲目信徒。

此时,习惯性表达的第二重危险性显现:学生如果只是被动地将价值作为事实接受,这与现代教育强调人的理性与自由的培育相悖;同时,这种简单的价值传递过程难以真正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接纳其所接受的内容,这样形成的价值观是很容易发生动摇的。

(二)习惯性表达的正当性

当然,德育活动中不仅有对于习惯性表达未加审视的尽信,也有对其进行破解的质疑。就像破解红领巾由烈士的鲜血染红的神话时,质疑者提出这不过是一块红布,由此,红领巾的神圣性被瞬间消解,原先对红领巾的尊敬与向往也极有可能在破解之后荡然无存。对神话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权威的挑战,而对于神话的解构与批判是后现代思维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拓更广阔领域的起点。在符号与人、社会、文化相互交织的复杂网络中,对于神话的这种意识形态批判,有助于更全面且深入地对其中的权力、利益博弈进行探索,而其逻辑前提在于社会的民主与自由以及价值的多元化,这无疑是批判的合法性来源。

但对于习惯性表达的批判不仅仅是将权威拉下神坛,对于神圣性的解构一方面带来人们更多的自由表达,但其危险性在于只破不立会摧毁德育的价值性继上帝死了人类死了之后,再度出现德育精神性死了的情形。在提倡价值多元的背景中,如果否定神圣性的存在,这种否定本身就是一种一元论,而这一思维方式恰恰是价值多元所批判的。

德育活动之所以具有精神性特征,恰恰是因为它具有明确的价值性,但一味强调价值的多元使价值本身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知识性存在和可供消费的商品,从而丧失应有的神圣性,丧失人们对它的敬畏,这恰恰违背了德育的初衷。所以,德育活动需要类似于宗教的神圣性以保护其价值不被消解,被神话化的习惯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有存在的合理性,仅仅是一块红布的红领巾是无法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

(三)习惯性表达的边界

既然习惯性表达有存在的合理性,那么其边界的划分主要取决于形成这种神话的内容,即具体情境中表达价值的内容的性质。在德育活动中,进行价值引导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实体性的内容与精神性的内容。教育者首先需要对内容的性质进行区分,然后再选取合适的方式进行处理。

实体性内容主要是指具体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对于这一性质的内容而言,与其对内容进行神秘化处理或简单进行灌输、强制规定,倒不如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像对待其他学科知识一样将规范、价值观的准确含义告诉学生,同时,也要向学生说明如此践行的意义。

一方面,说理这一形式本身符合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另一方面,说理过程本身恰恰是对学生进行理性培育的过程。学生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接纳价值引导,并且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教师当然可以、也应当引导学生读重要的书,但仅仅告诉学生这个结论是不够的。在价值引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表明重要的书有哪些核心的特征,阅读重要的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哪些实质的益处,进而使学生具体地认识到自己的确应当阅读重要的书,并自觉自愿地去实践。

精神性内容主要是指道德信仰、理性信念。对于这一性质的内容而言,进行神话化处理有助于从形式上维护内容的神圣性,使学生保持敬畏之心。当然,简单的神話式输出违背教育精神,价值引导的实效也不高,在进行神话化处理的同时,教师仍然需要进行必要的说理教育。但正如对于神话而言更重要的是言说的方式一样,德育精神性内容的神话化处理同样意在通过形式的自然化过程,辅助其神圣性形象的树立,进而在提倡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守住人类永恒的精神。

第8篇

德州,"有德之州";宁津,"诚信幸福之县","文明和谐之县"; 文化艺术中心,宁津县十佳诚信机关,市级青年文明号;我们,文化艺术中心的同事们,在我县开展的这次"宁津文明、德州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中,更应该自信的跃于海阔,飞于天高,勇立潮头,充分展现出文化艺术中心市级文明单位的文明诚信风采。

作为单位窗口科室的工作人员,我倡议文明要从我做起,从本科室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争做文明科室,"诚在岗位"!自觉落实《会务组织活动规范流程》和"五三五"工作法,规范仪容仪表,规范服务流程,规范服务环境,进一步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和全体同事们共同打造文化艺术中心诚信文明靓丽名片。

积极参与单位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做好事,多参加公益活动,争做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文明新风的使者。

"信在生活"!从自己身边小事和日常行为做起,远离不文明行为,劝阻不文明行为,办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做文明宁津人!

(会务科 王海英)

县委在全县开展"宁津文明、德州文明"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文化艺术中心也制订了活动方案,全力配合县委安排,推进活动开展。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文明规范呢?我认为要做到一下几点:

1、要听从领导安排。"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我们文化艺术中心这几年在中心领导的领导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市级文明单位、市级青年文明号、诚信示范机关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服从领导安排,听从领导指示。今年我们将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向省级青年文明号发起冲击

2、苦练内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才能谈其他,才能真正做到"宁津文明、德州文明",真正践行这次主题实践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了解自己的工作。要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那之后就是认真做了。了解了、熟悉了工作,那干起工作来就胸有成竹了。即使有突发状况,也能自由应对了。如果不了解不熟悉,干起工作来有可能南辕北辙,越勤奋,离目标越来越远,还不如不做。

3、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主题实践活动。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参加主题实践活动,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为"宁津文明、德州文明"实践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力。

(会务科 王蒙)

自2013年"诚信宁津"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文化艺术中心的诚信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2015年斩获三项荣誉称号,2016年是"诚信宁津巩固年"活动的开局之年,要积极开展好"宁津文明德州文明"活动,实现诚信建设和文明建设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为办公室的一份子具备四种素质:热情、责任心、执行力和奉献精神。一是工作要有热情。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把最大的热情投入其中,能力水平高低,都要永葆工作热情,只有肯花心思、下苦工去钻研、去琢磨,就一定把工作干好。二是工作要有责任心。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材料上每一个标点符号、接待中每一段时间行程、会场里每一个台签,这些都是我们的责任,细节决定一切,我们必须要把责任心渗入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有了责任心才能敬业,不抱怨,不找借口。三是工作要有执行力。办事讲实效,杜绝"明日复明日"的懒散态度,把执行变为"自动自发"的行动,追求创意,创新工作思路,寻找工作的艺术。四是奉献精神,勇于做白加黑,五加二,凡事抢在最先。

第9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角活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0

1 当前幼儿区角活动存在的问题

1.1 对课程的认识还有差异

自新课程观改革后就要求幼儿园在日常的活动中都必须看作是一种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区角活动也就成为了当前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管理下的教师的理念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于幼儿区角活动的重视程度也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对此,有的大型幼儿园将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放在了幼儿园的课程教学方面,因此必然忽略幼儿区角活动,即使存在区角活动也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对于区角活动的实际情况以及是否和幼儿活动相匹配都是不在考虑的范围内。而一些中小类型幼儿园却将幼儿区角建设看作是课程整体中的重要部分,他们在注重培养幼儿独立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的同时,对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开展幼儿区角对于培养幼儿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在学习中不断取得预计的效果。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对课程有着充分的认识,进而采用合理的对幼儿活动区角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才能促进幼儿园更好的发展。

1.2 幼儿区角利用效率底下

建设幼儿区角的主要目的是给予幼儿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进而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这种情况已经被教师所认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幼儿区角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区角缺少开放性等现状,例如很多幼儿园为了开展更多的区角活动,甚至将走廊、午睡室、教师办公室等空间创设区角,教师们化了很多的精力收集、制作,为区角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虽然满足了幼儿区角建设的要求,但是他们为了加强课程教育常常限制幼儿在区角娱乐的时间,造成了幼儿区角利用率低的现象。

1.3 教师指导技能欠缺

可以说区角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但是幼儿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的指导,由于当前教师缺乏指导技能就会严重影响区角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教师指导的实际能力进行分析后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教师对幼儿不够尊重,其次教师对幼儿的内心想法不够关心。总是习惯采用直接指导的方式把现成的知识及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无法达到开展幼儿区角的实际效果。

2 关于完善幼儿区角活动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对幼儿区角活动的理解

我国教育部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该对个别差异进行关注,进而达到促进每个幼儿具有自身特点的目标,那么幼儿园在开展区角活动的同时首先需要意识到这项活动是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从多种形式入手来强化教师的个人能力。通过学习的方式彻底转变教师对区角活动的观念,尽可能的将区角活动与主题教学活动紧密联系到一起,主要实现将集体教学活动与区角活动联系到一起。根据现阶段幼儿园区角建设的实际幸亏,认为可以将托班和小班也可尝试在作息时间与空间的组织安排上,让区角活动成为主要的活动,从而改变以往那种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中心的倾向。

2.2 增强开展区角活动的自信心

虽然区角活动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都知道开展区角活动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挑战,其主要原因是幼儿园的活动室空间范围很小,那么建设的过程中就不得不利用午睡室、走廊、整个活动室甚至户外场地充分利用起来。同时有的中小类型幼儿园的资金较紧张,那么教师为了达到建设高标准的区角活动,就必然发动幼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还与幼儿一起创设区角,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相反,也有幼儿园及教师却总是以活动室太小,教师配备紧,不会带区角活动等种种理由不愿去实践,不敢去尝试。那么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增强开展区角活动的自信心,进而达到促进幼儿更好发展的目标。

2.3 增进合作交流

由于交流是分享智慧、引领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幼儿园开展区角活动中的重要途径就是展示,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对各个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建设情况进行学习,特别是开展区角活动先进园的介绍,让人深有感触,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区角活动的开展中站在全市幼儿园的前列,是因为园领导注重教科研结合,重视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分享经验、分享智慧、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形成一个大家互相信任、合作学习的教师群体。许多幼儿园从区角目标的设定到区角环境的创设与指导都体现了“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在教师们不断的反思研讨―实践探索―反思调整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各年龄班区角发展目标体系,以及具有园本特色的区角活动指导计划和观察、反思记录。一次次区角活动观摩、疑难困惑问题研讨、观察案例交流等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研究的热情和集体感、凝聚力。

总结

通过对当前幼儿区角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幼儿区角活动的开展不但为教师创造了更多的研究空间,更主要的是为幼儿增加锻炼的机会。同时还需要引导教师不断总结反思,深入实践研究,把新的先进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育行为中,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丰富的活动环境,最终达到让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教师在研究、探索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晓辉. 浅谈如何创设适合学前班年龄特点的区角活动[J]. 中小学电教(下). 2010(12)

[2] 张琴.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9(09)

第10篇

【关键词】幼儿园;辩论活动;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6-0019-05

辩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辩论包括讨论和辩论,是“包含逻辑论证、语言表达、知识积累、心理素质、道德修养等在内的对话性语言行为”。〔1〕狭义的辩论是指持对立观点的双方进行论证和辩驳的活动。〔2〕本文特指狭义的辩论,即辩论双方或多方围绕一个相互对立的话题进行解释说明、论证反驳的语言活动。〔3〕

语言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4〕幼儿通过语言的交流理解他人与表达自己的感受、思想、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从而促进自己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习得。

辩论是当下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逐渐兴起的一种学习形式,对幼儿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社会性发展均具有很高的价值。它要求幼儿在理解论题的基础上,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对方观点进行“辩驳”,在此过程中,幼儿的语言理解、倾听和表达能力都能够得到锻炼与提升。辩论活动中,对个人观点的坚持与维护可促进幼儿思维独立性的发展,同时为其未来坚定、执着及个性化品格的培养与发展奠定基础;对他人观点中的纰漏与错误的质疑、反驳则可推动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此外,辩论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尊重他人及其观点等,能让幼儿习得尊重差异,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本文以大班辩论活动“大人好还是小孩好”为例,通过对活动情境的再现来反思当下幼儿园辩论活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前儿童辩论学习的核心经验对幼儿园辩论活动作一番深入思考。

一、幼涸氨缏刍疃存在的问题

1.拘泥于辩论活动的形式

情境再现一: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讨论了关于大人和小孩的话题,让小朋友们思考了当大人好还是小孩好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开一场辩论会。请想一想,如果你觉得当大人好,就请坐在我右边的“大人队”,共10人;如果你觉得当小孩好,就请坐在我左边的“小孩队”,也是10人,大家考虑3秒钟时间。

(教师说:“1、2、3。”幼儿分别找座位坐下,其中3名幼儿因“大人队”没有多余的椅子可坐而在教师的安排下去了“小孩队”。)

师:两边的人数一样多了,我们开始今天的辩论。

幼儿园辩论活动的一般流程为“提出论题――确立观点――轮流发言――举手发言――自由辩论――回顾总结”。情境再现一中,教师并没有引导幼儿对之前讨论过的话题进行回顾,仅留给幼儿3秒钟时间去思考选择支持什么论点。有的幼儿其实并没有想清楚到底要支持哪一方观点,只是忙着找椅子坐下。教师在活动前就为每队各准备了10张椅子,实际上已经强制安排好了各队人数,导致活动现场有3名幼儿因没了支持一方的座位而去了另一方的队伍。辩论活动是一种带有竞争性质的语言活动,对辩论双方人数的确有相等的要求,但这不意味着教师要预先设计好椅子数量来强制两方人数的均等。教师可让幼儿在仔细思考、选择好拟支持的观点之后搬上椅子自行组织队伍,若出现某一方幼儿过多的情况,则可在仔细了解幼儿的想法之后让其暂时做观众。为使两队人数相等而让幼儿放弃自己的观点,可能会使幼儿丧失对辩论活动的兴趣。根据观察,随后这3名幼儿的表现确实不甚积极,除在轮流发言中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外,其余时间几乎一言不发。

辩论活动中的“确立观点”环节目的是让幼儿理解论题并进行认真思考与判断,因此,不能单纯为了辩论活动中两队人数的均等,而让幼儿被动选择“观点”。教师应充分认识辩论活动各环节的意义及其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而不应拘泥于活动的形式。

2.教师角色定位不明确

情境再现二:

(在自由辩论环节,持“当小孩好”观点的“小孩队”明显落后于持“当大人好”观点的“大人队”。身处“下风”的“小孩队”面对“大人队”一句又一句的反驳,渐渐趋于沉默。)

师:接下来老师请你们来接受挑战,一个一个来。我是支持“小孩队”的,我觉得当小孩好。“大人队”的小朋友,你们谁来挑战我?

(“大人队”的幼儿沉默了十几秒钟时间,待教师再次发问时才有所反应。)

情境再现二中,当教师发现两队实力过于悬殊、辩论难以进行下去时,主动参与到辩论活动中去,通过帮助“小孩队”发言,试图引发双方的进一步辩论。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其责任意识与干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教师出面支持“小孩队”,导致“大人队”幼儿产生了某种“畏惧”心理,在接下来针对教师的反驳中,“大人队”的部分幼儿明显表现出犹豫,无法像先前那样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了。

如果是为了进一步引发双方的辩论,教师可启发“小孩队”的幼儿从不同角度作更深入的思考,如“我觉得当小孩子很轻松,不用赚钱养家”或“小孩子可以想哭就哭,大人可以么?”,而不是像“我是支持小孩队的,我觉得当小孩好”这样强势而简单地挑战“大人队”。学前儿童具有从众和崇拜“权威”心理,教师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其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到幼儿的判断。教师应明确自己在辩论活动中的中立引导者身份,可以“煽风点火”,即引导并及时肯定幼儿的观点论证,但也要“稳定军心”,即在肯定一方的同时注意稳定另一方的军心。〔5〕除非全体幼儿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教师可作为对立方出场辩论,否则,教师要保持中立。

3.忽视对幼儿思维能力的训练

情境再现三:

(在轮流发言环节,持“当小孩好”观点的“小孩队”首先发言。)

“小孩队”幼儿1:我觉得当小孩好,小孩可以去春游,大人不行。

“小孩队”幼儿2:我觉得小孩可以去游乐场,大人不可以。

师:所以你觉得当什么好?

“小孩队”幼儿2:当小孩好。

师:好,你来讲讲(请“小孩队”的下一位小朋友)。

“小孩队”幼儿3:我觉得大人加班太迟了,小孩不用加班。

“小孩队”幼儿4:我觉得当小孩好,小孩可以买更多的玩具。

“小孩队”幼儿5:我觉得当小孩好,因为小孩可以在游乐场里玩。

师:小孩可以去游乐场里玩,前面一个小朋友已经说过了呀。你再仔细想想有没有其他理由。

……

师:好,小孩队的小朋友们已经陈述完自己的理由了。接下来请“大人队”的小朋友发言。

情境再现四:

(在自由辩论环节,“大人队”对“小孩队”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

“大人队”幼儿6:我觉得小孩能去游乐场,大人也可以去啊。小孩需要大人陪着去游乐场。

师:小孩去游乐场要大人陪着,“小孩队”要站出来反驳吗?

“小孩队”幼儿2:我去游乐场有时候不用爸爸妈妈陪的。

“小孩队”幼儿7:小孩去游乐场比较多,大人没空去游乐场玩,要上班。

“大人队”幼儿2:如果没有钱怎么去游乐场玩?

“小孩队”幼儿5:用卡啊。

“大人队”幼儿2:可是只有大人才有卡啊。

师:我们要围绕观点辩论啊,“小孩队”说当小孩好的原因是小孩可以经常去游乐场玩,刚才讨论的卡啊钱啊,都跟这个没有关系啊,大家再想一想。

情境再现三中,“小孩队”中有4名幼儿的发言实际是同一个角度:小孩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但大人不可以。这反映出幼儿的思路并没有完全打开,一直局限在“小孩可以玩”的角度上。教师并没有对幼儿的观点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以帮助幼儿突破思维局限,打开论证思路,仅以前面幼儿“说过了”为由,在没有作任何提示与启发的前提下让幼儿“再仔细想想有没有其他理由”。辩论是思维的外化,辩论活动有利于锻炼幼儿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辩论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对双方辩论的内容进行及时的总结与梳理,以引导幼儿突破原有思维框架进行发散性思考,进而训练幼儿的思维,从而实现辩论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情境再现四中,“大人队”的幼儿已经意识到“只有大人出钱买门票并陪同小孩一起去,小孩才能在游乐场里玩”以及“没有小孩,大人也可以去游乐场里玩”,并据此对“小孩队”进行了反驳。可见,此时幼儿的思维已发散开来,已能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但教师并没有抓住机会对幼儿的观点及论证进行归纳与总结,因此错失了提升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良机。

教师要求幼儿围绕话题展开辩论的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也要清晰认识到,辩论活动还有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价值。幼儿的思维正在向抽象方向发展,但还难以轻松自如地将语言和思维联系起来。辩论活动是一项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有促进作用的活动,如果幼儿“讲述的逻辑性不高、表达的层次和顺序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混乱”,〔6〕那么,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帮助幼儿理顺逻辑,明晰观点;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己对幼儿辩论思路进行现场梳理的能力,以抓住并利用活动中可能生成的逻辑思维训练时机。

4.缺乏课程生成意识

情境再现五:

“大人队”幼儿1:我觉得大人可以考古,小孩不能考古。

师:你知道考古是什么意思吗?

“大人队”幼儿2:就是挖那种很珍贵的东西。

师:对,会找到地底下埋着的很珍贵的东西。

“小孩队”幼儿1:我有一次也去一个地方考古了,我觉得考古不合适。

“大人队”幼儿1:小孩都是假的考古,大人是真的考古。

“小孩队”幼儿1:我们也去湖边考古过啊。

师:考古是去地底下找古代的宝贝,你们那些不是古代的宝贝啊。

情境再现五中,幼儿在辩论过程中说出了“考古”一词,但接下来的对话可以发现,幼儿对这一词语的含义并不十分了解,例如,有幼儿说“我有一次也去一个地方考古了”。教师虽然意识到这一话题可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了,并在幼儿提及“考古”时给予了回应。但教师只是对这一词语作了简单解释,两次回应并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足以引起幼儿后续的探究兴趣。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与诗歌、儿歌、绘本阅读等语言教育形式相比,辩论活动的可控性小,能够较充分激发幼儿的思维。教师要善于发现辩论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意识到其中可能隐含的教育价值,并基于本班幼儿的已有经验,拓展或衍生出新的课程内容,亩进一步整合或提升幼儿的经验。

二、对幼儿园开展辩论活动的思考

1.教师应了解辩论规则与流程及其价值

幼儿园辩论活动作为一种竞争性语言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则与流程。遵守规则是保证辩论活动有质量开展的前提,按照流程则有利于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

幼儿园辩论活动的规则包括:有序辩论、言语指向、倾听对方等。〔7〕有序辩论是指,幼儿能够按照辩论活动不同环节或阶段要求进行辩论。例如,在辩论初始的轮流发言阶段,要按照顺序逐个发言;在举手发言和自由辩论阶段,要先举手再发言,要在得到教师允许后再进行观点陈述或辩驳。这一规则不仅有助于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辩论的过程,有效避免辩论活动的混乱,还有助于辩论活动每个环节的顺利转换。言语指向是指,在辩论活动中,幼儿既能在理解辩题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又能有指向性地针对对方某位幼儿的发言进行辩驳。这一规则可有效避免幼儿在辩论活动中的自说自话。倾听对方是指,在辩论活动中幼儿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插话、抢话。学前期的儿童多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观点,对他人的观点较不在意(王翠霞,2014)。倾听对方规则一方面可让幼儿关注到他人的观点以更好地开展辩论,另一方面也可让幼儿懂得尊重他人,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辩论活动的一般流程为“提出论题――确立观点――轮流发言――举手发言――自由辩论――回顾与总结”。从“提出论题”到“确立观点”需要幼儿基于思考进行判断和选择;“轮流发言”“举手发言”和“自由辩论”是幼儿在面对他人的质疑时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认真倾听,寻找他人观点中的纰漏,然后进行反驳的过程;回顾与总结是教师对幼儿在辩论过程中阐述的内容和使用的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与提炼。

2.教师可通过示范与引导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辩论活动中,教师应是保持中立的示范者与引导者。教师的中立态度是辩论双方幼儿坚持自己的观点以保障辩论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时也是教师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幼儿的体现。

辩论活动是一项对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活动。幼儿由于语言、认知、逻辑等实际发展水平的限制,在辩论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话说一半”或“词不达意”的情况,因而需要教师的语言示范与引导。例如,当幼儿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可向幼儿示范一些在表达观点时可用的语句,诸如“我认为……,因为……”“虽然……,但是……”等,或是帮助幼儿形成由观点到理由的思考路径,即在辩论之前询问幼儿的观点是什么,进而询问幼儿支持这个观点的理由是什么。当幼儿能作出完整、清晰的表达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强化和反馈。当辩论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局或论局呈“一边倒”的情势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性思考,并提示幼儿怎么进行反驳。此外,辩论结束后,教师也可重点引导幼儿回顾并总结所使用的辩论的方法。辩论活动既是语言能力的表现,如对自己观点的阐述,对他人观点的反驳;又是思维方法的表现,在辩论过程中,幼儿会无意识地运用不同的辩论方法,如陈述、假设、对比、反问、举例等。辩论结束后,教师既可引导幼儿回顾自己阐述的内容,也可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什么是“陈述”“假设”“对比”“反问”等,以帮助幼儿理解这些辩论方法,从而有利于其在以后的辩论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3.辩题应具有争议性、经验性、适宜性、多样性

一个好的辩题不仅能够引发幼儿的争论,还能激发幼儿对周边事物的深入思考。〔8〕好的辩题通常具有如下特性。

首先,具有争议性。这是对辩题的基本要求,如果缺乏争议性意味着可辩论性不足,辩论可能会出现“一边倒”现象。其次,具有经验性。所谓经验性,是指辩题应基于幼儿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幼儿才能“有话可说”。再次,具有适宜性。也就是应基于幼儿的兴趣、实际发展水平。此外,随着幼儿辩论经验的不断积累与辩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在选择辩题时还要注意多样性,即所选择的辩题可从多角度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可选择社会类、科学类或人文类等不同内容的辩题,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

4.通过辩论活动引导幼儿更好地生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辩论活动作为幼儿园语言教育领域的学习形式之一,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善于把握辩论活动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通过辩论活动更好地生活,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教师可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挖掘辩论资源。例如,幼儿间经常会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甚至发生争执,这种讨论或争执往往是由于幼儿对该问题的认识不一致导致的。教师应关注幼儿日常交流中的讨论或争执,从中选取或提炼出辩题,通过辩论活动来提高幼儿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水平。

幼儿园辩论活动对幼儿语言、思维、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对教师语言领域教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值得关注与深探。

参考文献:

〔1〕晋荣东.辩论的逻辑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65.

〔2〕〔3〕〔5〕〔7〕周兢.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43-5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7.

第11篇

心理学家布鲁纳十分肯定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并坚持“教学的过程应该从直接经验入手,然后是经验的映像性表象,再过渡到经验的符号性表象”。他着眼于学生的心理操作特征,把戴尔的“经验之塔”十多个层次的学习经验进行了浓缩,将活动归纳为动作性、映像性和抽象性三个大的类别。布鲁纳的经验分层理论启示我们,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应遵循经验获得的一般规律,从“直接性经验—经验的映像性表象—经验的抽象性表象”,提供的数学活动任务及情境应该从具体到抽象,从实物到映像,从感官参与到思维符号的参与。《三角形的认识》中教学“三角形边的特点”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四根不同长度的硬纸条。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我精心设计了学习提纲:(1)独立选择不同的硬纸条试着围三角形,并填写表格;(2)观察表格中每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你发现当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时能围成三角形,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学习提纲的指导下尝试围三角形,然后小组交流填表,为规律的归纳和概括积累充分的感性材料和经验,这是“直接性经验”。之后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不同的情况,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形成“经验的映像性表象”。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表格,发现规律: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从而进入“经验的抽象性表象”。教学要始于直接性经验,但不能止于此,而要逐步走向抽象。

二、实现个体与群体的经验共享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但这种合作交流应基于学生的独立探究,这样的交流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的角度来看,学生只有进行独立操作、思考,才能形成独立的数学活动经验,激发个体的学习智慧。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让学生有独立操作、探究的机会。如教学《搭配的规律》时,创设情境:两顶帽子和三个木偶搭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学生独立操作,有的是无序的,有的是有序的。在集体交流时,学生的展示活动应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同样是有序的搭配,有的是从帽子开始想起的,有的是从木偶开始想起的。在学生独立操作探究的基础上,展示不同的操作和思考过程,学生的个体经验才可能实现和群体的共享,从而体会搭配时“序”的重要性———不遗漏,不重复,积累有序思考的数学活动经验。如果一开始就采用合作的方式,学生的不同想法就会在部分学生的“强势”中淹没,经验的个体化可能被淹没,经验生长和积累的过程也无法清晰地展开。

三、尊重学生经验积累的差异性

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方式等的不同,其经验积累也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阶段积累的经验的层次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活动设计时既要考虑共性,即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的活动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差异,设计的活动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经验预期有一定的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例如,教学《一一列举的策略》时,对于问题:“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最初的教学设计是先让所有学生都动手摆小棒,体会周长和长、宽之间的关系,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结果一一列举出来。后来,我选择了思维水平不同的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了解到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能直接列式找到不同的围法;有的学生能主动借助小棒或画图来进行思考;还有的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才能想到用画图或摆小棒的方法找到结果。于是,我改变了原先的活动设计。出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各种不同的围法表示出来,同时提示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老师给大家提供的学具。在交流环节,我选择了拥有不同思考方法的学生进行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层次也是不同的:完全通过摆小棒方法得出不同围法的,积累的是动作性数学活动经验;摆了一两个长方形之后,体会到周长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关系继续找到其他不同围法的学生,积累的是动作性活动经验加映像性数学活动经验;直接用列算式的方法找到结果的学生,积累的是抽象性数学活动经验。当然,对于思维处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教师还要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摆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体会长和宽的和是不变的,使他们的思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

四、通过反思提升内化经验

第12篇

雨过天晴,碧空如洗,在通往学校的一条乡村泥泞小道上,我们班全体同学正在整修。瞧,他们干得多起劲,充满童真稚趣的脸上绽开灿烂的笑容。这是一次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也是一堂开放式的、充满情趣的思想品德课。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本人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借境诱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古人说得好:“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活动伊始,为了把这次活动开展好,我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在一次大雨之后,组织学生到这条泥泞小道上实地考察,让他们亲眼目睹民众艰难行走的情况,聆听民众热切盼望修路的呼声,实地感受一下泥泞道路难行的滋味,为开展修路活动,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启发道:“同学们,这条路好走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太难走了!”接着我问:“我们能不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也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帮助他们解决一点困哪呢?”学生一下子来劲了,争着说:“我们班这么多人,一个人挑上几担碎石或沙土,准能把路面铺好!”于是,我当即抓住时机鼓励说:“同学们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明天我们班就开展一次学雷锋见行动的修路活动。”就这样,一次修路的实践活动时机成熟了。

二、入境陶情,强化情感体验

活动过程,既是道德认识过程,又是情感体验和情操陶冶的过程。第二天下午,同学们带足工具,早早地来到学校。我把学生组织好,排成一路纵队,挑的,扛的,打着队旗,浩浩荡荡来到修路地点。修路前,我把学生集中起来,又进行一次简短启发谈话:“同学们,修路马上就要开始了,在劳动中除了注意安全外,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往来人们是怎么说的,你听了以后,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入劳动情景,获取劳动成果的情感体验。

铺路劳动开始了。同学们干劲足,热情高,来往人们看了,交口赞誉。学生听在耳里,乐在心里,劳动干劲更足,情绪更高,两个多小时过去了,一条坑洼、烂泥道铺垫得又平坦、又踏实。同学们看着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成果,心里充满喜悦。

三、回味悟情,夯实道德信念

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具体的体验教育。但我深知,教育过程并没有结束,不急于让学生劳动完就走,而是就地集合,品味劳动成果,进行劳动情感的回味强化。“同学们,下午大家虽然干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大家却越干越有劲,这是为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来往人们都赞扬我们,说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称赞我们是好孩子!”我接着问:“当你们听到人们的赞扬声时,心里感到怎么样?”学生又争着说:“心里甜滋滋的,很高兴!……”就这样,学生重新回味了在修路劳动中那生动的感受和愉悦的心情,加深了助人为乐的情操陶冶,增强了道德信念。

第13篇

关键词:学科性 综合性 实践性 活动性 有效性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回到儿童实践活动中。如何打破书本与生活的墙垛,软化学科边缘,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学习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体现语文的学科性

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容,还要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活动中的“文化蕴育点”,在生活中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科书、教学挂图、各类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各种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还有博物馆、纪念馆、报廊等, 教师要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外,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二、立足于综合性

《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积极提倡。”这里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其基本特征应为:(1)课上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外在的愉悦表现,而且有内在的成功体验。(2)伴随着思维活动。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培训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重任,必须将感悟语言和发展思维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成教学任务。(3)伴随着肢体活动。特别是对小学低中段的学生,陶行知说:儿童的思维在手上,所以可以让学生多动手。(4)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着眼于实践性

《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教师善于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突出活动性

《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组织活动可以不拘形式,“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

此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引导学生不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观察;要有自己的感受;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还要有自己的语言。例如:“如何把课本编得更好?”这一问题的设计,自然就会使学生想到如何配上美妙的音乐,得体的动作,使语言更具有魅力,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既有创新意识的激发,又有实 践能力的锻炼。再如:让学生品评广告,“搜集广告,评出优劣,把劣质广告重新设计一下。” 学生搜集广告的途径是多样的,评比的形式是多样的,重新设计的广告更是百花齐放。这样 的设计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 在创新中实践; 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同时,要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五、归结于有效性

1.要有前瞻性,要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终生发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开展,而且要认真开展,也就是要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老师要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受到熏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如针对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事实,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保护家乡水资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仔细观察,用心思考,积累资料,参与讨论,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增长知识、深化认识的过程,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学生要分组,要调查,采访,记录,整理资料,这样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既有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又有人际交往、探究设计能力的提高,还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增强。这些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

2.要事先制定活动计划及具体实施的方案

第14篇

关键词 如何 语文活动课

在新课改的践行中,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一、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教学的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闻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映,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复杂,但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前一段我省各地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论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自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学科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规、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具体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拟",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有用的。

四、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在语文活动课的试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切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暄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第15篇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报效祖国、奉献社会。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要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发展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为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道德行为是受思想意识支配的。道德意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接受1定的教育,并经过学习和锻炼逐渐形成的。正所谓冒号“因教成德”。德育过程中,必须通过理论教育去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但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切忌脱离实际把道德教育变成空谈、说教,否则会在学生的思想上产生逆反心理。道德教育脱离实践活动,“闭门修养”无论如何“内省”,都不会取得预想的结果。应该懂得,道德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1定社会环境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产物。德育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的过程,要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

从德育的过程来看,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培养,都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从德育的内容来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做到爱祖国、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基本要求,都必须落实到行动上,也就是要付诸于实践。可见,道德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所以,德育必须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才会收到水到渠成的功效。

道德教育要走出“书斋”,在广阔的天地里进行,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项活动中。优化环境,启发学生的道德意识。校园里,英雄模范人物的画像和他们告诫人们珍惜人生、奉献社会的名言警句,能使学生领悟到高尚的道德内涵;利用身边出现的道德行为或不道德行为的事例,发动学生进行讨论,教师适时给予“点化”、启迪,使学生明确冒号为人处世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可耻;倡导、组织学生投身于社会生活,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冒号希望工程、自愿者行动、送温暖、手拉手、扶残助残等,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行学生干部竞选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优秀班级、组织纪律、文娱表演、体操表演、体育竞赛等评比活动,激发学生的团队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等等。

家庭和社会也要关心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经常进行家访,必要时召开家长会,建立“学生家庭学校联系手册”,与学生家长商讨和改进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与社区管理部门保持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课外、校外的思想行为动态以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家庭、社会、学校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必然增强德育的力量。

“润物细无声。”运用环境来熏陶,通过活动来“晓理”,学生就会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认识得到提高,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德育不能“坐而论道”,要重视道德行为的培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师公道正派,诚实守信,1言1行都给学生做出表率,自然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英雄模范崇高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召力,自然令人“见贤思齐焉”。但是,如只1味以“高大、完美”的形象为榜样,可能会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产生揠苗助长的负效应。还应更多的运用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优秀事迹来激励、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培养典型,让学生从优秀同学身上学习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助人为乐等良好品行,会更直接、更贴切,自然能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热爱学生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及时利用1些偶发事情,营造气氛,通过发动学生参与的形式来培养道德情感。比如,当有同学患病需住院治疗时,当有个别同学不慎跌伤需作手术时,学校除了派人照顾料,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外,还通过团支部、学生会等组织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师生员工捐款支援、前去探望。大家在献出爱心的时候,体验和形成助人为乐的心境。

对于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能疏远、孤立、歧视,切忌使用讽刺、辱骂、体罚等粗暴的教育方法。否则,这些学生会产生冷漠的情感、孤独的感受。心灵孤独是可怕的,它会削弱甚至丧失人的良知、理智,产生对立情绪甚至是败坏的行为。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有时还要采取宽容、“感化”的方法,以治病救人态度,帮助他们心悦诚服地认识错误、切实改正。要让每1个学生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集体的温暖,从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转化为乐意履行社会主义道德义务的内在动力。

尊重爱护学生,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导行”,既要引导、诱导,又要鞭策、督导。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及时给与表扬、褒奖,形成对道德行为的荣誉感;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道德的行为,及时给与批评、贬斥,形成对不道德行为的羞耻感。要求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既要让学生好事从小事作起,从现在做起,“积善成德”;又要把不道德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防微杜渐。学生能“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就会自觉地去赞赏、追求道德的行为,厌弃、反对不道德的行为。

要尽可能发挥学生集体这个大课堂的教育作用。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要善于发现、认真挑选适合担任学生干部的人才,精心培养、锻炼学生干部,使学生干部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能引导每个同学积极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要求学生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3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在集体中造成良好的道德风气,创建团结向上的先进集体。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要经历曲折的思想斗争过程。还需要在实践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步行拉练、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让学生在风吹雨打中锻炼成长;对学生进行军训,在烈日下或寒风中进行队列操练,吃点苦、受点累,换来的是纪律性、意志力的增强;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让学生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增强毅力和能力。当学生有了坚强的道德意志,就能排除内外干扰,顽强地把道德观念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