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文化产业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音乐文化产业论文

第1篇

目前,高职音乐专业建设滞后,缺乏资金支持,师资力量薄弱等传统问题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解决,制度、机制建设也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市场发展变革的需要,这些都成为制约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

1.缺乏发展的资金急剧的盲目扩招和跨越式发展使高职院校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教学经费不足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高职院校随着招生规模和校园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资金也是捉襟见肘。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主要依靠财政支持,政府投入是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大量音乐器材设备的购置和场馆的建设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完全依靠社会资金显然无法满足其发展要求。现有的体制机制并没有为社会资金的进入提供畅通的渠道。

2.缺少高素质的师资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本应该是“双师型”,但遗憾的是,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规划建设中,都偏重汽车、园林、信息工程、机电设备等实用性较强的理工类专业,对于音乐等艺术类属于文科范畴的学科建设重视不够。一些高职院校是从普通中专转化而来的,师资力量就更加薄弱了。我国有些省份的高职院校并没有开设音乐专业,没有音乐院系,甚至没有音乐教师。这些院校大都是从专业性较为单一的中专转化而来,即使设置了音乐文化教育课程,也过于简单,师资队伍难以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3.缺乏师生的认同与参与

目前,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思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仅仅局限于实践性、技术性较强的机电设备等工科专业,至于音乐文化等文科范畴的专业,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合作内容较为简单,有时仅仅局限于校内,并没有真正地实现走出去。这种与社会对接主要依靠高职院校的音乐院系来完成,很多活动具有公益性,难以真正调动学院、老师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从目前一些电视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好声音选拔比赛的现场活动来看,很多优秀歌手并不是真正专业性的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有的甚至没有大学文凭,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高职院校开展的音乐文化产业化建设并没有考虑社会、市场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实际需要,自然无法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4.缺乏管理部门的重视

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并没有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一些制度上的局限并没有被突破,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高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在制度建设、体制创新、资金支持、人员保障等方面逐步弱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变革与实践发展的需要。

5.缺乏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

目前的高职院校走外延式扩张发展道路,学校建设规模和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是学校的内涵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内涵主要指管理体制和机制。没有制度的创新,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就缺乏自由发展和创新能力。脱离社会实践需要和市场发展需要的高职院校音乐文化很难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6.缺少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空白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在高职院校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学校的音乐系并不具有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权力,也不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这种身份上的尴尬处境将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与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割裂开来,也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然不具有竞争优势。

7.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相比于一般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相当凌乱、模糊不清的,也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不相适应。由于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难以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潮流之中,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

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要想取得更大发展,只有统一规划,化不利的制约阻力为发展动力,才能实现音乐文化产业化的进一步创新。

1.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本着谁投资、谁发展、谁受益的原则,高职院校应建立一个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促进其音乐文化产业化发展。在当前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应改进管理体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推动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规范管理体制,主动融入社会发展需要之中。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师资队伍上:普通高校的教师是研究型的学术型的;而高职院校囿于其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其师资力量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队伍,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更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试想,一个连舞台都没有上过的老师怎么可能教出舞台表演娴熟的学生来,一个连车床都没有摸过的老师也教不出熟练的高级技工。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重点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适应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3.深化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

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应循序渐进地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赋予音乐院系及老师学生更多的发展权利,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院校、院系、教师、学生参与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畅通院校(系)与市场和社会对接的渠道,变单一为多元,积极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化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4.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参与程度

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的话语权来激发他们参与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虽然没有普通高校那样完备,但是旅游、通信、电气、艺术设计等实用性强的工科专业还是很完备的,可以尝试相关院系学生在自身的专业实践设计中融入音乐文化元素,既提升了自身专业的发展,又促进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准切入点,增强大学生对音乐文化认同感和参与度,使学生通过自身体验与感受,能真正深入理解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建立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基地

重视应用性和实践性的高职院校,对信息、电气、旅游、物流、测量等实用型学科的发展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及时促进音乐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有必要在高职院校建立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依托高职院校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音乐文化更好地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从而实现音乐文化自身发展的目标。

6.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产业融合只是为各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机遇和平台,要想实现产业本身的发展,还得依靠产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融入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中,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需要,才能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在文化市场和社会发展中的竞争力。

7.制定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第2篇

    音乐文化产业是一种以知识作为基础的产业文化,在音乐文化中具有很强创新的理论设计,也有的是有能力的劳动者自己创建的,通常都是将音乐文化作为核心观念,聚集音乐文化、信息技术、传播方式、自动化技术等结合在一起的知识的结晶,所以自身的知识性就很强。

    二、我国音乐产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每个地区都设立了专门从事音乐产业发展的部门,也慢慢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管理体制,这给现代化建设阶段里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证。

    1.缺少自主发展以及穿凿能力,造成竞争力低下由于音乐长时间都受制于传统体制,几乎不具备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虽然音乐出现了很多新产品,但是有价值的确很少,有些音乐企业只是看重生产,并不关注市场情况,一味的投入忽略产出,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对内容只是进行仿造,缺少接近大众的好产品。使得整个音乐市场都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约束,制约了音乐市场的前进,造成竞争力下降。

    2.缺乏高素质音乐人才,造成原动力不足音乐人才是音乐发展的主要资源,现在我国的音乐产业人才还很少。由于原有教育培训机构的影响,我国音乐产业的人才量、结构以及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音乐产业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缺少具备音乐知识与技术、经济的综合性人才,造成创作的原动力不足,影响了音乐产业的发展。

    3.缺乏健全的法律体制音乐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它的版权维护问题也是文化产业的问题。最近几年,虽然一些唱片公司给其做了很大的投资,也创造出了精品文化,但是却让一些盗版商偷窃了,造成唱片公司大量的经济损失。除此以外,由于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音乐文化也被在网络上公共使用和下载等,这些都给传统音乐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音乐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迫害。总结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关键还是有关音乐文化产业的一些法律体制不够健全,法律制度缺乏操作性,监督管理也不好。

    三、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创造音乐品牌来提升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影响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是进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更是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健康、迅速发展的基础。品牌经营是音乐产业形成的开端,最后慢慢再发展成产业经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发展音乐文化的时候不但要将这个优势充分利用,还要不断创新,将时代的新元素融入到音乐当中,创建出真正属于我们的品牌。所以要将音乐创意品牌和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创造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精品,形成的品牌。与此同时,还要做好市场的宣传,将自己的品牌推入市场,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音乐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

    在现在的经济条件状况下,音乐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结合是一种趋势,所以在培养音乐人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逐渐健全人才教育机构,尽量培养一些高技能人才。第一,一些高校要专建一些音乐经济、音乐管理以及音乐营销的音乐,然后再和另外的学科结合,强化对学校的教师、音乐装备以及教学技术的培养,加快音乐专业人才素质的提升。第二,音乐企业要强化对职工的培养,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第三,要借助不同的方式来创建音乐文化氛围,激发音乐人的创作灵感,促进音乐人创作的积极性。

第3篇

本次艺术节是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范例,剖析其原因,可以得到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一、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音乐文化产业要找好目标定位。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有三个并列又依次递升的目标――大众关注艺术节、大众参与艺术节、大众享受艺术节。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能吸引大众眼球,引起大家广泛关注;注重大众的广泛参与,主动参与,融入其中,真正成为大众节日;让大众在参与中真正享受节日快乐。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一是定位于群众性。艺术节要办成群众的节日,要有节日的气氛、节日的场面,并构筑节日的心态。二是定位国际性。让山东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山东,艺术节成为这种双向了解与沟通的纽带,让全世界各种门类的艺术在这里聚合发散。三是经典性。即艺术节应有独特的经典品位。四是创新性。让艺术在齐鲁大地上生生不息,向世界前沿艺术文化看齐。最后是兼容性。让不同品位的大众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其次,做好音乐文化产业要搞好走访、调查。以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为例,经专业文化咨询机构,通过两个多月广泛而细致地调查问卷,得出可靠数据。结合实际数据,综合多方因素,多角度大视野思考,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大众艺术节的宣传力度与全民参与度较低,连续间歇性较长,这是导致其认知度较低的主要原因。

最后,根据走访、调查,进行改革,促进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事实论证,把山东大众艺术节打造成一个具有时尚性、群众性,在全国拥有较大知名度,在国际上能产生影响的音乐文化产业品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艺术节运用多种艺术形式、现代时尚元素,以齐鲁文化艺术为主、东西方艺术结合、传统艺术与当代流行艺术荟萃,倾力打造出一个弘扬时代主旋律、艺术水准高、群众参与性强、彰显文化娱乐功能的艺术活动大平台,成为山东发给全国,发给世界的一张音乐文化产业名片。

二、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客观境况来看,音乐文化产业大环境适宜,现状却不容乐观。山东音乐文化缺少品位高、时尚性强、文化色彩浓郁又能为普通百姓接受的场所,让百姓欣赏到高雅艺术。

其次,历史形成的赠票习惯。各协会、各部门、企业等都有参与有贡献,都要赠送门票,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消费人群。

第三,艺术受众与艺术表演者产生断层的威胁。这种威胁不是产生于艺术制造者,而是来自于欣赏者。好多观众有时对于国际性艺术节的门票臆想得过高,认为超乎自己的承受能力,或不知道去哪里买票,没有一个顺畅的渠道让他们贴近属于自己的艺术节……

最后,从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的主观层面来看,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生产者、领导者,山东省文联虽然有资源但没有独立而完善的硬件设施,也缺乏市场运营相关方面的专业性工作人员,要租用别人的场地和器材,聘用其他单位的人员帮忙,大大增加了成本。

三、带给我们的思考

首先,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看清市场需求的同时,要保持住特色,担负起责任――引导大众审美的责任。以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为例,企业对艺术节投入大量资金和关注度,是期待能得到理想的回报率,这是吸引资金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就要把整个产业链条加长、加固,增加可操作性。应让企业搞清一个概念――企业赞助艺术文化,是互利互惠,是共赢甚至多赢。企业要做宣传,艺术节组委会必须掌握运用各种宣传资源和营销手段,争取利益最大化。宣传方式和手段也是多样的,

其次,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要达到链条化效果,提高档次,就要有更开阔的视野及创意,必须具备洞察力、前瞻力。既能走出去又能潜下来,能够进行广泛调查、协调的团队是关键。团队要网罗各个专业领域的人才,具有较强商业运作能力,进行广告、创意、宣传,用开放式心态强强联手。这个独立团队必须要对艺术节的指导思想、定位目标、运作方法做出明确的要求和部署。

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戏剧;音乐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38-02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戏剧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也在逐渐加大,它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也逐渐渗透到了音乐文化相关产业中,我们应该积极抓住有利时机促进少数民族戏剧加快发展。

一、少数民族戏剧发展促进了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

旧时的戏剧主要是指戏曲艺术,当代的戏剧则包含了戏剧、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艺术形式。中国戏剧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种类丰富,各民族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多种,少数民族戏剧也是中国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少数民族戏剧主要有蒙古族二人台、阜新蒙古剧、朝鲜族歌舞剧、满族新城戏等。

从音乐方面来说,少数民族戏剧的曲调多是在本民族曲调上发展而来的。满族新城戏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流传于吉林省扶余一代的满族戏剧剧种,因为扶余镇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为满族新城戏。它的唱腔是在“八角鼓”基础上,大量吸收满族民间音调、清代宫廷音乐以及宗教音乐形成的。常用板式有慢板、三眼、原板、弹颂板、行板、快四板等,曲牌以四句板、靠山调为主。朝鲜族的戏剧主要指的是歌剧,由韩国传到中国,它的曲调主要来源于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盘索里主要以唱为主,曲调也是多来源于朝鲜族的民歌。

从伴奏乐器方面来说,一般都是采用本民族的乐器,例如蒙古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是马头琴、四胡等,马头琴、四胡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乐器,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从戏剧题材来说,少数民族戏剧选用的题材都是在本民族有影响力的故事,例如满族新城戏的代表作《红罗女》就是选自于满族古代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少数民族戏剧题材最初关于宗教的内容比较多,随着社会发展,世俗化的内容越来越多,戏剧题材涉及比较广泛,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变化,这是戏剧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

戏剧另外一个重要的表演元素就是舞蹈。许多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种类繁多,能够表现不同的生活含义以及喜怒哀乐的感情,这些舞蹈不仅丰富了戏剧的表演手段,还突出了戏剧的民族性。通过这些舞蹈语言,使观众突破语言障碍,更加深刻理解戏剧表达的含义。另外,少数民族戏剧中的唱腔、对白、服饰也都有各民族的特色。

二、少数民族戏剧发展态势

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提升了音乐文化产业的层次和质量,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少数民族戏剧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精华部分,其中很多剧种都被列为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如满族新城戏被列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列为吉林省新兴的三个地方剧种之一,成为吉林省重点扶持的地方剧种。

少数民族戏剧发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本民族、本地区的人民是它的主要受众,他们热爱自己的戏剧,并将这种热爱传承下去,因此也培养了许多剧作家、表演家,促进了本民族戏剧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蒙古族作曲家美丽其格,他是蒙古族戏剧音乐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是在他的引领下,蒙古族戏剧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使得蒙古族戏剧在北方少数民族戏剧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说少数民族本土艺术家就是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的动力。

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丰富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振兴民族传统文化的潮流激发了少数民族戏剧的蓬勃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国家完善的法律、政策的扶持、振兴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的举措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

三、对少数民族戏剧发展的建议

(一)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

纵观戏剧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发展的重要阶段,甚至是文化繁荣阶段,都会出现大量经典的作品,正是有了这些经典作品,才促进了戏剧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求作品的“量”,更要求作品的“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在创作中,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坚持把“中国精神”当做“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一方面努力培养创作人才,给予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创作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少数民族戏剧创作中。

(二)鼓励民间演出与交流

以前,文艺演出主要是由文艺团体承办,例如吉林省有吉剧团、朝鲜族歌舞剧团、松原满族艺术剧院等,他们肩负着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尤其是戏剧表演发展的重要责任。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发展,单纯的文艺团体演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同时也不利于戏剧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加大支持文艺团体产业化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演出与交流。重视培养民间演艺“达人”以及民间演艺团体;扩大喜欢少数民族戏剧观众的数量;增强专业团体与业余团体的交流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让少数民族戏剧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而不是成为“高岭之花”。

(三)加强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发展

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在这一动态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戏剧在传承过程中,除了少量的文字记载外,大多数是靠口耳相传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承往往增加了传承了难度,而且“流派”问题也增加了传承的复杂性。当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广播、网络等手段使得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或学到一些戏剧,但是关于少数民族戏剧的内容,尤其是不出名的戏剧或戏剧流派还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们应该多借助与现代媒体推广少数民族戏剧,让人们更加方便地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来欣赏、了解,甚至学习它。

通过政府、民间举办演出、比赛等形式来推广提高少数民族戏剧水平,也是促进少数民族戏剧传承的重要手段。扶持少数民族剧团的创作和演出,努力挖掘优秀作品,促进少数民族戏剧的传承。

(四)强调少数民族戏剧要多元化发展并逐步形成品牌优势

文化元素多元化发展也要求戏剧发展多元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不同需求。现代文化发展、传媒力量的增强使观众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快速提高,广大观众在观赏能力方面往往是“见多识广”、“兴趣各异”的,要想吸引他们,就必须编排戏剧精品、编排各种各样适于不同人群的戏剧。从少数民族戏剧的发展状况来看,也要求少数民族戏剧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不仅要编排历史剧,还要编排反映时代潮流、贴近民族生活的戏剧,不仅要吸引“老观众”,更要吸引“新观众”包括青少年,只有拥有了观众的支持,才能促进少数民族戏剧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庚.当代中国戏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

[3]柯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概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4]王艳辉,曹阳.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J].现代经济信息,2014(2).

第5篇

关键词 音乐学;综合艺术;实践教学;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220-04

前言

2005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可见,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愈益凸显。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在于培养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它包括相关学科、专业所要求的技术能力;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因此,构建艺术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在学科理论、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文化市场的特点,整合各艺术实践的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作为主要目标。

近年来,音乐学专业教学领域对实践课程的体系建设,越来越注重将音乐学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融专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质教育于一体。具体在实践课程的开展中,该专业已逐步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课程内容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补充与完善,旨在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及学生的专业水准。总体而言,合理、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教学来使学生建立起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及全方位的知识架构,是该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的意义所在。

一、发挥区域优势 整合教学资源

在我国,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是文化性与商品性的集合体。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国内的文化产业已踏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带动我国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它也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载体通常包括音乐生产的管理机构、音乐研究教育培养部门、音乐人和社团、生产发行购销部门、宣传咨询部门、售卖部门等。管当前我国的文化市场空前繁荣,音乐产业也随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这其中依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缺乏自由和创新的空间、缺乏高素质的音乐文化产业人才、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和保护机制等。而如何使我国的音乐文化产业得到更良好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以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目前已获批的国家级音乐文化产业基地为参照比较,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不论是产业链条的构建方面,还是文化资源的高度集成化,它们在全国均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因此其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也较为成熟。而像广西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地方经济欠发达,但因其有着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而实存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如在广西这片美丽的八桂之地,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多个民族,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极富特色的民族音乐资源都将成为广西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中重要的原动力。除此之外,广西所拥有的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也使其近几年来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往的重要“接口”,开拓着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壮大着艺术演出业、文化信息业、电影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节庆会展业5个产业集群,并在全力做大做强以《八桂大歌》为代表的广西民族歌舞品牌,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刘三姐文化品牌,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代表的节庆文化品牌等文化事业。

目前,广西的音乐文化产业发展虽已获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它在产业规模、产业质量、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还是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其中制约广西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体现为专业人才的缺乏。音乐文化产业人才应具备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其不仅要掌握音乐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同时还要有一般产业管理的综合应用素质。而现今,广西从事音乐文化产业工作的人员尚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策划能力及战略眼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音乐文化产业的推进。因此,为促进广西音乐文化产业的建设与深化,我们必须积极地去培养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广西艺术学院作为我国华南地区省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以及广西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和历史最悠久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校至今已有70余年。学科下设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画学院、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和影视学院等多个专业教学实体。除此之外,在教学设施的硬件方面,学院不仅拥有各类专业工作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音乐制作室等多种教学实验室,还拥有技术条件较先进的音乐厅、汇演中心及美术作品展览馆等公共展演厅和教学实践平台。合理运用广西艺术学院的综合教学资源,培养音乐学专业学生将多元化的艺术理论融入到文化产业建设的实践学习中去,不仅可以使其综合能力成为今后个人就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其本人也可能成为未来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设者。

二、实施市场调研 确立培养目标

立足于学科专业属性,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全面培养目标的实现。广西艺术类高校的综合实践教学建设,将对培养广西本土高等艺术人才和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艺术文化具有战略性的意义,同时对服务于泛北部湾区域及东盟各国与我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注重分析、研究国家关于西部、北部湾区域、东盟经济圈、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文化、教育、就业、经济等方面的政策;结合广西文化市场及相关经济模式的特殊性,充分考虑音乐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分析区内相关高校历年艺术人才培养方案及就业数据、市场分析报告等,对形成系统性、实用性、指导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自2004年始,广西艺术学院于音乐学院开设了“民族音乐学、音乐史论、音乐传播学”及人文学院开设了“文化艺术管理、艺术商务、媒体创意”等各音乐学专业方向。虽然这些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但广西艺术学院所拥有的软硬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办学传统均成为培养实践、复合型音乐人才的有利支持。

2009年,即广西艺术学院第一届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之后,音乐学院、人文学院就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及相关人才需求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社会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艺术类人才整体素质要求”,项目涉及艺术修养、专业技能、组织策划能力;二、“艺术类人才理论修养要求”,项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鉴赏与评论、中外现当代文化、政治理论修养;三、“艺术管理类人才专业技能要求”,项目涉及声乐、器乐、设计、美术、影视制作、网页设计;四、“艺术管理类人才综合能力要求”,项目涉及文案写作、营销管理、人际公关、市场分析等能力。

通过统计、分析反馈信息得出以下数据显示:人才整体素质方面,用人单位要求具有组织策划能力的占40%,艺术专业技能的占35%,学术修养的占20%;理论修养程度方面,用人单位对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外现当代文化、艺术作品鉴赏与评论、政治理论修养的要求基本持平于20%以上;专业技能的掌握方面,用人单位尤其需要学生掌握平面设计或音乐工程操控技能的占28%,有音乐(MIDI)、影视制作技能的占22%,网页平台设计的占18%;综合能力要求方面,用人单位对各项能力的要求也是基本趋于平衡,按关注程度依次排序为人际公关能力、文案写作能力和营销管理能力等。(以上数据材料整理自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人文学院2009年人才需求情况抽样调查报告)

综上所述,音乐学专业是以培养具有较高的艺术理论修养和音乐综合素质,应用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具体而言,一方面体现于能进行独立研究和写作,适应艺术科研机构和文化、教育等部门的工作要求,是从事艺术评论、写作、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音乐艺术人才。另一方面体现于熟悉艺术事业及文化产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有较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艺术鉴赏素养。能紧扣当今媒体时代的发展要求,具备有管理、策划、经营能力,能在各级政府文化艺术管理部门、广播电视报刊出版部门,艺术活动团体,群众文化、企业文化、旅游产业等部门从事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三、构建课程体系 完善科目设置

鉴于以上分析,音乐学院和人文学院在进行相关课程设置时,根据音乐学的专业特性及其教学规律,在结合文化市场人才需求和广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学习借鉴区外高校同类专业的教学经验,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分别设置了以下两套课程科目。

(一)“民族音乐学、音乐史论、音乐传播学”方向

1、专业理论课

《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评论》、《音乐美学史》、《音乐名作欣赏》、《民族音乐学概论》、《音乐文化传播学》等。

2、专业选修课

《流行音乐概论》、《音乐社会学》、《20世纪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概论》、《音乐市场营销》、《音乐史料研读》、《中外歌曲赏析》、《音乐源流学》等。

3、综合技能课

《演讲与口才》、《专业论文写作》、《钢琴基础》、《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旋律写作》、《电子琴演奏基础》、《计算机音乐制作》、《合唱指挥》等。

4、音乐理论课

《乐理》、《视唱练耳》、《曲式与作品分析》、《和声》等。

5、专业实践课

《田野调查》、《艺术展演》、《教学实习》、《文案策划》、《毕业论文》等。

(二)“文化艺术管理、艺术商务、媒体创意”方向

1、专业理论课

《文化艺术项目策划与管理》、《财务管理基础》、《文化艺术市场营销》、《文化产业概论》、《艺术批评导论》、《广告学》、《传播学概论》等。

2、人文通识课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艺术批评(音乐、戏剧、影视鉴赏与评论)》、《文化艺术政策与法规》等。

3、综合技能课

《写作基础训练》、《演讲与口才》、《网页设计制作》、《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学》、《非线性编辑》、《论文写作》等。

4、音乐必修课

《中外音乐史》、《乐理》、《视唱练耳》、《合唱训练》等。

5、应用任选课

《播音主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摄影基础》、《出版策划》、《戏剧表演》、《国际商法》、《影视制片管理》、《组织行为学》等。

可见,以上课程的设置目的,一是通过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将音乐理论知识与艺术专业基础相结合,在掌握好音乐学、传播学、营销学等学科理论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文化艺术项目创意策划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运用;二是通过综合技能课程群的教学,使学生能具备有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文字功底以及良好的交际沟通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修养,培养学生独立策划、经营管理文化艺术项目的综合能力;三是通过对人文通识课程群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并兼具一定的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四是通过对音乐技能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及表演水平。

四、搭建实践平台 拓展创意空间

如何合理、有效地实施音乐学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并构建学科体系,“拓展实践平台。打造创意基地”是其中重要的建设环节。

广西艺术学院自2004年设置音乐学专业以来,以紧密贯穿对“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追求为培养文化建设人才的教学目的及核心理念。在艺术实践方面,一是学院积极搭建平台,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创意比赛。多年来,在广西区内高校成功打造了“艺苑杯”——专业技能比赛的校园文化品牌。创意比赛不仅活跃了校园的学术氛围,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们的实践意识。二是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创意策划赛事及专业性学术活动。近年来,实践教学的显著成效促使学生参赛频获佳绩,并逐步在业内领域崭露头角。总之,通过参加比赛及互动交流,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不断提高,且历练出一批又一批艺术领域里具有策划制作与经营管理能力的后备人才。三是努力打造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以拓展创意空间,将概念走向实践。学院致力于为怀揣“艺术之梦”的大学生提供艺术成材的社会项目,特别是在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获得就业或创业的机会。校外基地的实践优势首先体现于信息共享,使创意商品化,形成创意活力。实践基地同时兼具一定的产业功能,它既是创意生产的核心区域,同时又是艺术产品的集散中心,并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市场发展。

总之,“实践平台”和“创意空间”的构建应基于深厚的学术理论支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及较全面了解文化市场发展规律的同时,能通过对专业知识的转换应用来参与和践行文化事业的新发展。此外“构建”也为广西高校培养服务于文化产业建设的专门人才进行有效地探索。

第6篇

主办单位:《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音乐传播》

面向国家社会音乐文化建设和音乐传播学科及学术发展的现实,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音心相印,乐至道存”为宗旨,以激发更多的音乐传播学术思想和追求,呼吁音乐传播研究的价值理性,倡导音乐传播的积极社会效应和人文精神价值,顺应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律、文化自强的时代潮流。

一、征文对象: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及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科研院所的青年科研人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媒体等领域的音乐传播从业人士等。

二、参考选题:下列为本届征文的参考选题方向,投稿者也可以此为提示,围绕活动精神自拟论题方向。

音乐传播理论研究 理论建设与学科建设;学术史与学术群体;传统文化思想与音乐传播等。

社会音乐文化建设 大众(社区、社会群体等)音乐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音乐文化产品创作品格、品位的社会导向;音乐文化特色城市/乡镇/社区建设等。

传媒音乐教育 音乐传播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传媒与音乐研究 各类音乐传播媒介(报纸、广播、影视、网络、演出等)的运作特点和规律;各类媒介音乐产品(如影视剧音乐、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生产、传播。

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研究 各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当代传媒音乐产品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等。

音乐文化产业研究 音乐文化产品创意;音乐文化产业链及各要素;音乐商品及市场的历史与现状等。

中国(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特色音乐类公共选修课;校园歌手和音乐比赛;音乐演出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与现象的调查与解读。

音乐期刊研究 音乐期刊编辑;音乐期刊的历史与现状、社会活动;期刊评估等。

流行音乐传播研究 流行音乐的生产、批评、接受(尤其是青少年)等方面的实证与文化研究等。

三、稿件要求:必须为首发原作,否则取消获奖资格。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0。来稿务必齐、清、定。

1.请使用Word文档标准格式(扩展名doc或docx,推荐存为doc格式),文件名须包含作者姓名和论文标题。

2.首页首行请写“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论文标题写在第二行(黑体三号),第三行起写作者简介(宋体四号,包括姓名、性别、单位、专业、研究方向、电话、E-Mail、地址和邮编等,在职人员须写明职务或职称,在读人员须写明当前学习阶段和入学年份)。

3.论文摘要:100—300字,楷体五号;关键词:3—7个,楷体五号,用空格分开;正文:宋体五号;文内若有各级小标题,酌情使用其他字体和稍大字号以示区分。

4.文内注释:一律使用当页脚注,宋体小五号,每页另起编号(注释序号使用圆圈数字,如①②③等)。

5.参考文献著录:须包括主要责任者(作者、主编等)、文献题名及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或刊期等(报纸文献须有版面号),外文文献和互联网文献著录可参考MLA规范。

6.按A4幅面排版,页面下方居中插入页码。论文若含照片、图表、谱例、附录,请分别按类编号以便指称。

四、投稿方式与截止时间:应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投稿,方为有效。打印稿请寄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70号信箱(邮编100024)。另请在信封正面写明“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此稿恕不退还。电子稿请发往本活动专用邮箱。邮件的“主题”中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标题。联系人:韦杰、魏晓凡;电话:(010)657837102.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五、征文评奖与使用:1.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5—25名; 2.获奖者可获得主办单位等机构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等奖励;3.主办单位享有所有参加征文作品的出版权、使用权,可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或公开出版;4.经专家组评审后,组委会将于2013年12月公布获奖名单,并以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获奖者。

第7篇

音乐传播作为信息社会一个新的行业与专业,涵盖广泛,牵涉音乐与传播相关所有专业与从业人员,汇集着按传统职业和学科分类习惯难以划分的人群。音乐传播学科与专业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传媒事业的急速发展,产生出对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是应需而生的新学科和新专业,带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可以说既无现成的西方模式可照搬,也无中国传统模式可承袭。所以,没有人能预料这架在新世纪强行起飞的“专业客机”的航向与前程,但可以明确的只是乘客们从事的是朝阳产业,乘客们想去的地方想干的事情,就是音乐传播的目的。

由中国传媒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主办,中国音协音乐传播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承办的“2007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于10月27-28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师生与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传播人士1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交大会论文60余篇。

音乐传播教育之现状

在26日上午举办的新闻会上,音乐传播学会会长曾遂今介绍了前两届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情况,及其教学与科研在各地院校的发展,指出从本科到博士的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在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形成,目前已有5届学生毕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在介绍本院音乐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情况时指出,音乐传播专业本科就业率高达97%,以广播电视和文化传播公司为主,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局面下,已成为本院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近十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音乐传播专业,一个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蔚然形成。

音乐传播理论之思考

音乐传播(Music Communication) 究竟为何物?是学科、是专业、是研究方向、论文题目,还是职业方向,或者公司运营项目?从第一届音乐传播研讨会开始,这就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这个争论也延续到本届研讨会。与会代表除开对音乐传播学的音乐学归属、传播学归属等学科性质地位的讨论继续深入而外,许多研究者跳出各执己见的争论,直接进入学科主体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曾遂今教授《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与薛艺兵教授《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论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前者提出音乐传播“零信道、信道、盲信道、网络信道”四种模式,探讨其时空规律,解释音乐生命力形成的时空原因;后者以论文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音乐传播“狭域、广域、泛域、异域”和“即时、共时、历时、待时”时空传播各自四种不同的模式。王建元教授则根据音乐传播专业在本院建立10周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科建设“音乐编导策划、音乐商务、音乐传播研究、音乐治疗”四个发展方向;庄元教授“试论数字化传播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论文集中讨论了数字化传播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冯光钰先生“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和伍国栋教授“江南丝竹的传播”等论文则集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流变情况。

音乐传播实践之研究

音乐传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必然介入新闻出版、传媒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去,会议一大批论文集中于各种不同的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研究。音乐传播,自然是传播音乐,从理论上讲不是一个问题,而面对实践却成为问题。

人音社杜晓十副总编发言以音乐出版现状介绍为主,指出全球化大潮来势汹汹,文化大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已被美国、欧洲、日本瓜分,中国文化产业的落后需要迎头赶上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音乐》赵志扬副主编的即席发言根据信息时代音乐文化传播出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局面,提出一个传播节制和有理性的理念。高级编辑黄大岗论文“音乐编辑学提纲”则分16个章节详细介绍了音乐出版行业工作的编辑应该具备的知识。《音乐研究》陈荃有副主编以“实践:音乐传播学永恒话题”为题作了发言,强调音乐传播的实践品格,人才培养基本功基本素养的重要性。《音乐与表演》冯效刚副主编发言探讨音乐家与传媒革命的关系,指出严肃音乐从业者面对大众流行音乐的挑战,要争取话语权,不要自说自话,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边缘地位。曾田力教授近年来身体力行于古琴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面对大河奔流的大众音乐传播主体,介绍了自己反其道而行之,传播传统文化“高雅音乐”的经验,提出音乐“高文化”传播的理念与实践方向,强调“小众传播”、“自然传播”的重要性。

第8篇

关键词:文化商品;重力模型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4

根据文化商品的不同特性分为五类:文化遗产类,印刷制品类,传播媒介类,视觉艺术品类,以及电影摄影制作类。不同的因素在不同的商品贸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总体来说,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起着关键性的正相关因果发展作用,语言,人均收入水平和互联网的普及都有着显著效应的推动发展作用,而地理位置的原因有反作用因素。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一个国家制定推动文化商品贸易的发展的战略政策可以提供一定的建议,也对文化商品相关企业在日后的发展中有着引导作用。

一、文化商品贸易研究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各类商品市场的快速延伸与发展,大部分商品都已经进入了固定的循环经济模式,尤其是生活必需消费品以及能源类消费品。另一方面,随着世界贸易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活动也在不断增加,而文化商品贸易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二战之后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美国遭遇了经济大萧条之后,市场上民众的精神需求大幅度的增加使资本家认识到,经济效益不仅仅可以从工农产品上得到巨大的利益,文化价值同样可以创造高价值的效益,如果把“文化”实现产业化,实现文化艺术的产品化,文化单位和传媒机构的企业化,文化艺术领域和多媒体现代娱乐集团的资源融合化,可以使规模化的文化商品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通过近百年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中地位仅次于军事工业的支柱性产业,每年的产品出口超过了航天工业相关产品的出口,成为第一大出口创汇产业。而我们知道的,每年的美国文化产品出口不仅仅为美国传媒资本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给美国政府带来了相应宣传的“硬实力”表现。

“文化”的定义非常困难,因为其涵盖了很多虚拟的社会价值,比如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我们很难用一个框架来约束文化的定义以及其价值。而在世界范围内,我们更难去划分文化的界限,比如亚洲地区,日本、韩国很多文化都起源于中国,具有许多相似性。在西欧和北美地区,也有很多文化价值观都是通用的。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用“文化产业”的概念来定义文化的价值。文化产业最早产生于20世纪,是在霍克海默所著作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提到,后来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用“创意产业”来加强了文化与政府间的相互依赖扶植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其定义为: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而这个产业所诞生的所有产品都是文化产品。介于文化的特性,关于文化商品的研究相对比较少,而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很多。随着各个国家之间信息与基础商品的贸易增加,很多国家民众的思想认知都被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改变。特别是很多发展中国家中,海外文化商品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本国文化商品的比重。中国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和中国近年来接受了许多海外投资带来的经济协作有很大的关联性。

文化产品的崛起发展是在二战之后,和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是有紧密联系的,一般我们判断说人文发展指数越高的地区,其文化商品消费力会越强。按照传统的消费观念,人类的发展消费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人们的消费都集中于食物和衣物的消费,所以这个阶段工农业发展迅速,和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时间相吻合;第二阶段,人民的消费模式就转向了自我满足与表现,就会大量的购买生活消费品,比如餐具,厨具,书桌等等相对生活必需品,所以会带来科技技术与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大量移动与发展;而发展到现在,很多人们的生活需求模式已经转变到了第三阶段,生活娱乐与文化精神层次的消费过程。据统计,现在在欧洲国家,精神娱乐消费的支出,包括视听娱乐、电脑设备、CD、DVD等音乐设备,运动设施,玩具,新闻报纸读物,看电影,买彩票等等行为已经占到家庭支出5%的比例,由此可证明,文化商品的贸易带动了各地文化商品的消费增长。据联合国贸易发展协会统计,世界文化产品的总产值在2007年已经达到了13万亿美元,并且每年保持7%的速度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在调查报告中得出结论,组织成员每年的文化创意产业增长率都在5%至20%之间。世界银行也预计在未来10年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值会占据到世界生产总值的10%左右。而当今的先进科技技术与数字技术也更加加速了文化产品的传播与发展,文化产品所交易的并不仅仅是商业利润的价值,也附加着一个国家的形象价值。

第9篇

[关键词] 音乐教育;地方音乐: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42-03

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产业已然成为一项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产业,然而在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呈现出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的趋势。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高校陷入了学生就业难的瓶颈。对于高校教育与文化产业的互动发展,国内不少教育专家、研究机构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他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高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文化建设互动研究;高校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文化建设互动研究;政府(社会)参与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社会评价机制参与的高校教育与地方文化建设互动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高校教育发展思路,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目前,在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普遍就业率较低的局面下,高校音乐教育要强化自身与社会需求的联系,与城市文化建设形成有机互动,不仅能够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困境,而且对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市民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扎实的促进作用,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一 高校音乐教育和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

对于整个音乐文化体系而言,地方音乐文化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社会文化繁衍下的一个特殊产物。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工作者系统学习音乐的主要教育形式,与地方音乐文化的产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音乐文化产业是当前音乐文化现象之一,直接反应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有赖于音乐文化产业需求的反映。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作为整个音乐文化产业的分支,它直接反应了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决定了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怎样的音乐意识、音乐常识以及音乐能力。其次,一定的音乐教育又促进了地方文化产业的l展,作为社会音乐工作者,他们大多都受到一定的高校音乐教育,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目标及教育方式又决定了这些音乐工作者的音乐素养及品位,进入社会之后,对地方的音乐产业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取决于人们欣赏音乐的态度、音乐素养的高低以及对音乐理解能力等。而这些都是由音乐教育决定的,音乐教育的结果又促进了相关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关音乐化产业的发展对人们进行了音乐教育,进而决定了整个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和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二 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发展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高校来说,市场对人才有什么样的需求,就要有相应的教育方式,才可以培养出学以致用的人才。“当前我国音乐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音乐文化产品市场、音乐文化销售市场不够发达,音乐文化制作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音乐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我国音乐文化市场、音乐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1]。”因此,急需专业人才推动此项工作发展,但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绝非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表演者或音乐文化管理者。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入,已将其延伸到更广泛的层面。同时,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资源丰富多彩,尤其是地方性音乐文化资源非常珍贵,需要我们传承和保护。但是如何站在文化产业的角度去充分地发挥这些文化资源的价值,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其实,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得越快,产生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因此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了诸多的就业机会,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技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价值。

引领地方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的职责所在,也是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下谋求发展地位、实现特色发展的必选路径。地方高校应以学科建设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文化互动实现特色文化相融并进,以开放办学推进地方文化的弘扬与创新,以机制建设确保引领地方文化发展思路的贯彻实施和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稳定形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加强地方音乐文化教育,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的需要,更是协助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以高校的人才培养和舞台演出为引领,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地方的音乐(如:通俗声乐演唱、民族器乐演奏、戏曲演唱等)、舞蹈(社会舞蹈、少儿形体舞蹈等)、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等各种形式、各种层面的教学内容。作为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要彰显地方特色。只有地方特色鲜明,才能形成优势专业。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管建华教授提出:“传承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之一,建立相对独立的本土音乐课程体系是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使命。”本土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本质,并构成了此后文化发展的基础。在世界文化频繁交流的今天,如何对待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专业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当地培养合格音乐文化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突出地方特色,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开展专业学科特色建设的大胆尝试。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提高地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实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办学定位。

三 我校改革实践的创新与成果

我校(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表演专业通过广泛社会调查,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关注专业技术领域发展趋势,与相关专家共同探讨,大胆进行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改革实践。

(一)我校音乐表演专业具有研究基础

我校音乐学院表演专业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2015年,音乐表演专业“音乐欣赏”课程因较好地实现了地方戏曲文化资源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彰显了地方特色,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0年和2011年,我校音乐学院先后被河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被焦作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命名为“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此外,学校的“覃怀文化”(焦作古称“覃怀”)研究也颇具特色。使得我校音乐学院在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和较好的基础。

(二)开设地方特色课程

作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当地培养合格音乐文化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我校音乐专业以高校的音乐人才培养和音乐舞台演出为引领,在音乐教育中,率先开设了“焦作地方戏曲怀梆演唱”、“河南豫剧演唱”等地方特色课程,融入地方戏曲音乐;同时开设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覃怀文化研究”、“朱载致裳Х椒ㄊ据研究”系列专题讲座等各种形式、各种层面的教学内容。这些课程的开设,充分发挥了焦作区域的文化优势,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不仅形成了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也实现了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专业定位,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表演人才的特定需求。同时,还强化了我校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的主要职责,实现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在全省高等院校中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就业工作的实践表明,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出音乐专业行业岗位群和用人单位所期望的“实践能力强、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音乐学院表演专业在社会能力拓展模块,深化院团结合、校企合作,企业参与实践教学,使学院和艺术团体等企业互动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比赛,如:2013年我校音乐学院表演专业选送的怀梆传统戏《老少换》,获得河南省首届学生戏剧节一等奖。同时,音乐表演专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服务焦作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在全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在焦作市文化局、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举办的“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活动中,我校2009级音乐表演二班学生王茜茜、闫盼盼演唱的怀梆《斩皇子》《困铜台》等经典唱段,受到在场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使我校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获得社会认可。

(四)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

根据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到,学生的就业观念明显改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改变了过去以进入事业单位、公立学校为主和省内就近就业的传统观念,开拓了就业的渠道。从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看,学生对工作岗位满意度为83%。毕业生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思想素质高,业务强,能吃苦耐劳,勤学好问,有80%的学生成为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从毕业生跟踪调查Y果看,本专业毕业生专业基本功扎实,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如:2007级音乐1班学生陈长奎,现任焦作市歌舞剧院独唱演员,优秀青年歌手,曾多次参加大型演艺活动;2008级音乐3班学生张慧娟,现任焦作市歌舞剧院青年舞蹈演员,优秀青年舞蹈家;2009级音乐5班毕业生刘双双,于2014年8月15日站在了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以一首《致青春》赢得了齐秦、那英、杨坤三位导师为她转身,对她的演唱给予很高的评价。在自主创业方面,2008级音乐1班学生杨赫然,创办“盘鼓体验中心”;2008级音乐2班学生韩娟,创办“知韵音乐古筝学校”,2009级音乐4班学生马思明,创办“鸣远音乐舞校”,等等,均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

(五) 积极开展地方音乐研究工作

一直以来,我校音乐学院以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己任,积极开展地方音乐文化研究。音乐学院教师分别在《戏曲研究》《中华戏曲》《艺术评论》《中国戏剧》《戏曲文学》《四川戏剧》《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从豫西北遗存古戏楼看清末民初怀庆府地区戏曲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河阳花鼓戏传承》《龙台火龙舞探研》《孟州土硪号子探究》《怀梆唱腔音乐板式简说》《朱载质二平均律(立均第九)释解辨析》等40余篇地方音乐文化研究论文;主持地方音乐文化科研课题三十余项;出版《朱载置苈史椒ㄊ据探微》学术专著。使得我校音乐学院真正成为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主阵地、研究地方音乐文化的主力军、弘扬地方音乐文化的先行者[2]。

四 政府要大力支持,统一规划

作为地方政府,应和地方高校开展积极而广泛的合作,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和繁荣,提升整个城市人民的审美意识,获得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因此,推动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和相关决策,将直接决定两者互动的成败。因此,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这种互动的意义,并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互动发展之路。地方政府应针对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建构长期的发展规划,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让高校音乐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当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和高校音乐教育的互动。

总之,高等教育的改革目标是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能够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支撑服务的改革发展。开展和推动创新教育,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和社会的呼唤,是当下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任务。[3]对于河南来讲,区域传统艺术传承者与保护工作者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高校音乐教育要围绕高校教育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在当今高校音乐专业大学生普遍就业率较低的局面下,高校音乐教育要强化自身与社会需求的联系,与城市文化建设形成有机互动,不仅能够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困境,而且对城市文化生态的形成、市民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扎实的辅助作用,并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应采用多维视角,用市场的、高等教育的、专业特色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特色的眼光对音乐专业人才岗位需求、高校音乐教育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互动发展关系进行扫描。使高校音乐教育突破传统的“古典专业”教育模式,使高校音乐教育走向社会化和产业化,从而使高校音乐教育能够积极地、常态化地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之中。作为服务当地基础教育、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为当地培养合格音乐文化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来讲,音乐专业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适应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服务地方音乐文化的专业定位,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音乐人才的特定需求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地方院校都应注意改革发展要与地方音乐文化产业相适应,一方面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用音乐的方式和通过音乐教育所获得知识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使自己多了一门理论与手艺,在这社会工作竞争激烈的今天,是具有真正的意义。”[4]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能有效地推动河南高校音乐教育与河南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实践,使两者能够真正走上一条互动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张美玉.当前我国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理论溯源[J].大众文艺2011(21).

[2]汤洁.传承发展――戏曲音乐走进高校的思考[J].中国戏剧,2016(9).

第10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多媒体技术;传播;发展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2-0018-02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为了满足民众对文化产业及相关产品需求,各种流行的文化元素相继融合,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文化风格。而在人们大力追捧新潮流行文化元素的同时,却忽视了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彰显民族底蕴的文化产业,导致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受到一定的阻碍,这就需要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结合多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传播。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文化产业获得开放的发展空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格局出现了翻天地覆的变化,与传统的文化产业格局相比,现代文化产业更加开放,更加兼容并包,社会民众对多种不同文化产品风格也更加青睐,对当代文化及民族文化的接受程度也不断提升,这就给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出空前的契机,当前社会需要更具内涵的文化产品,需要民族文化,而文化产业本身也需要利用现代社会的开放空间,逐渐跟上时展的潮流,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活跃在社会各个阶层当中。

第一,随着现代广播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日益普及,从而使传播平台可以利用网络、卫星信号、有线信号等等实现多个平台、多个区域、多个维度的广泛传播,而作为其要传播的内容,文化产品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传播至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覆盖我国大江南北。

第二,随着我国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字信号的覆盖率扩大,诗词文化作品、绘画作品、手工艺品等富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与内容便能够借助现代多媒体平台,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广泛的内容,更深刻的文化韵味呈现给千千万万的社会民众,从而深深地扎根在民众心中,形成一种推动时代进步与发展的文化潮流,进而使民族文化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传播浪潮,切实推动我国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三,文化产业同时还是互联网、移动网络等媒体平台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互联网与手机移动平台,可以使文化产业在社会基层民众圈子内迅速传播,进而生根发芽,孕育出更多喜爱民族音乐,热爱文化艺术的社会民众群体,为文化产业的继续发展与壮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实力的不断强大,国民收入的不断升高,社会民众对于精神与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变为一种社会普遍的需求,从原先的文化产品加工制造、产品出售等形式逐渐演变为将文化与民族底蕴有效结合共同传播的途径,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社会民众希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自己欣赏的、青睐的、重视的文化产品推广出来,从而使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由此一来,文化产业便在社会中积累了大量的群众基础,而这种群众基础能够对文化产业的大范围传播发挥十分积极的影响,使得文化产业能够迅速传播到更广泛的空间领域当中,进而显著扩大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1]。

二、多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感受方式的影响

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显著提升社会公众对文化的欣赏与传播的程度,使民族文化在社会公众的形象更加可视化,更加亲近。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公众对文化的审美品位与审美意识也不断提升。

首先,多媒体技术让影像产品、图片与音乐作品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媒体产品,进而使相关的文化产品更加形象、更加生动地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让社会公众在浏览与欣赏文化产品的同时,能够更丰富地感悟到民族文化的内涵与底蕴,能够更深刻地品味文化产品所表达的思想与韵味,从而有效地转变了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及相关文化底蕴的感受方式。

第二,多媒体技术还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风格与文化风格,社会公众在选择文化产品时,可以利用手机来欣赏,也可以用电脑进行感悟,还可以在电视中品味,更能够利用音乐播放器直接倾听。这些多样化的媒体播放方式,显著扩大了文化产品在社会公众圈内的传播维度,让社会公众在欣赏文化产品时有了更为丰富的选择。

第三,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高兼容性,使得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渠道获取文化产品,例如通^互联网下载、商店购买、电视收看、广播收听等多种渠道获得其喜爱的文化作品,进而显著地增加了文化产业传播的方式与范围,同时有效地提升了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欣赏与感受方式[2]。

三、多媒体技术对文化传承模式的影响

多媒体技术的利用,能够有效地推动文化产业向更加直观、更加多样、更加开放的层面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生命。

首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高度开放、高度自由的媒体发展平台,进而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全面、更加丰富的文化作品及相关内容。在这样的开放性与自由平台中,作为文化产业的传承者,能够更有效地获取经典的民间作品、富有内涵的民族文化产品,甚至是较为冷门的文化产品内容,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传承者还能够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制定出符合文化传播要求的内容与作品形式。

其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还为从事相关产业的教育者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多媒体教室的诞生,对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利用等,使其教育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而让更多对文化产品感兴趣的社会公众,能够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内容与底蕴,获取相关的技巧,从而为文化的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现代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还为相关的教学及教育工作营造了多种现代化的工具,使从事文化产业教育工作的人士能够更深地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开发出更具特色的教育模式,进而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与科技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特征,将文化产业更好地推广至更多的社会公众当中,做到切实有效的传承。

四、多媒体技术能够带来更多的产业化支持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渠道所具备的功能也在显著扩大,从而使其在社会各个层面中具备的影响力不断增大,进而使传媒机构、传媒企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备多种特色与内容的文化产业传播平台,使传统的媒体传播演变为多种产业混合的产业集群。这一混合型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市场与文化传媒这两个层面。其中,混合文化产业集群则是利用两个层面的发展条件取得发展,即商业化市场与产品加工技术市场。首先,文化产业集群能够利用购买原创的文化艺术作品,对其进行商业包装与宣传,从而使其获得更加广泛的规模效益,另外,文化产业集群还可以通过对文化产品进行加工,融入更贴合现代社会公众需求的元素,从而使其具备能够在市场中有效扩散的特征。

而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基于上述混合型文化产业集群的特征,可以使其充分利用自身媒体渠道的优势,对文化产品的内容进行更好的加工与改造,结合对社会公众意见与建议的反馈,打造出符合社会公众需求的文化产品,进而利用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宣传渠道与包装模式,使相关文化产品在短期内获得显著的市场效益与商业效益,通过上述的产业化发展,利用文化产业集群所提供的产业化支持,使文化产品能够更好地面向社会公众,以更加丰富的元素,更多样化的民族特征,呈现给现代社会公众,进而使文化产业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3]。

五、结 论

本篇论文对多媒体技术的特征与优势展开了详细的分析,随后对多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探讨。首先,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文化产业获得开放的发展空间,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范围与发展领域不断扩大;其次,多媒体技术能够转变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及文化产业的感受方式,进而影响文化产业传承模式,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使文化产业能够兼容并包,融合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与文化内容。最后,多媒体技术能够使文化产业获得更多的产业化支持,通过多媒体文化产业群,使文化产业更好地面向社会,将更多的文化内容与形式呈现给社公众,进而具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本篇论文的分析,能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并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昌文.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实景演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一.前言

随着旅游产业不断扩展和复制,旅游者渐渐产生审美疲劳乃至厌倦,尤其在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旅游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工作的压力,其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同类产品的增加,导致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他们急切寻找、选择和创新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力争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在“推”和“拉”的双重动力作用下,必须实现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产业融合是为适应产业发展或为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而发生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其本质是对传统产业组织结构和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旅游产业融合是顺应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游客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新理念,是旅游产业化的新路径,其创新对于突破原有旅游资源的限制,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拓宽原有的传统营销渠道,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市场营销论文,打造旅游产品精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以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发展起来的旅游业越来越多,主要有文化产业、农业、创意产业中演艺业及网络游戏业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中,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整个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主流。本文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提炼其产业融合模式,并以此为视角,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同时为相关旅游业提供借鉴。

二.“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模式现状分析

“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模式即根据功能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将“刘三姐”等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以音乐、舞台演出、电影等创意产业作为途径,融入传统旅游的载体中,形成功能互补的“一轴两翼”的商业融合模式。具体如图所示: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实景演艺,文化旅游创意产业

一.前言

随着旅游产业不断扩展和复制,旅游者渐渐产生审美疲劳乃至厌倦,尤其在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旅游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及工作的压力,其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同类产品的增加,导致旅游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迫使他们急切寻找、选择和创新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力争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获得超额利润。在“推”和“拉”的双重动力作用下,必须实现旅游业态创新,旅游业态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业态融合是旅游业态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和发展趋势,产业融合是为适应产业发展或为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而发生的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其本质是对传统产业组织结构和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旅游产业融合是顺应国内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和游客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旅游产业发展新理念,是旅游产业化的新路径,其创新对于突破原有旅游资源的限制,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拓宽原有的传统营销渠道,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市场营销论文,打造旅游产品精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以旅游产业融合模式发展起来的旅游业越来越多,主要有文化产业、农业、创意产业中演艺业及网络游戏业等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其中,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整个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的主流。本文以“印象?刘三姐”为例,提炼其产业融合模式,并以此为视角,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同时为相关旅游业提供借鉴。

二.“印象?刘三姐”产业融合模式现状分析

第13篇

论文摘要:新媒体形态与传统文化产业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文化产业的制作方式和传播平台,催生了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新兴产业部类引领着文化产业走向全球化的信息高速公路,并成为促进文化产业整合重构与结构升级的催化剂。赋予了文化产业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内涵。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本文仅就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略谈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媒体催生文化产业中的重要部类

1.新文化产业的诞生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催生了电脑、网络和手机等多种新闻媒体形态,这些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对于文化产业的作用最直接的是在传媒业内部及其相关领域诞生了诸多新的产业。

世界主要国家也都将新媒体相关产业纳入了该国文化产业的范畴。像美国的版权产业分类中包括的网络出版与传播,因特网服务等。其它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都将新媒体相关产业纳入该国文化产业中。

从世界范围产业规模的角度看,有些新媒体相关产业则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中国移动2006年上半年数据业务中,彩铃和WAP收入分别达到26.4亿元人民币和30.42亿元人民币。虽然总量不大,但同比增幅都超过了90%。有些新媒体相关产业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像英国的无线音乐产业,韩国的游戏产业,日本的动画产业等。这说明新媒体相关产业的巨大潜力。可以预见,新媒体形成了重要部类在文化产业总体中会占有越之显要的地位。

2.新旧媒体融合创造出新的产业类型和盈利模式

新媒体的出现,促使新旧媒体融合,创造出新的产业类型和盈利模式。例如在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份额的传统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产业,通过与手机这一新媒体形态融合,产生了手机报纸、手机广播和手机电视等新的产业。

仅以我国为例,在报纸方面,从2007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份手机报纸以来,打造以手机为载体的可以听,可以看的报纸成为传统报业的新媒体之旅。广播方面,2005年7月11日在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开播了互动式语音应答方式的手机广播。紧接着于2005年9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CDMA上开通了手机广播。电视方面,2007年末,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将要达到505万左右。此业务的年收入可达到l8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底手机电视发展将更加完备成熟,其用户可增加到3080万户左右。全年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将达到110亿元人民币。上述可见,新媒体为文化产业阵营增加了新的成员。

3.新媒体成为文化产业技术升级和传播手段更新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以电视为例,除了我们所熟悉的通过虚拟现实等电脑特技打造的大场面和大制作以外,电影发行同样可以直接由卫星数字传输到用户终端,用户在家便可观看。不用再为把电影发行到电影院,而复制很多拷贝。这样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文化产业的会展业、旅游文化服务、文化保护与文化设施服务等行业,新媒体促使其产生了全新的展示。营销、设计及反馈等方式融人了体验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的构想,打破了原有展览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再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开通,该国会图书馆成为北美乃至世界最大的网络信息服务商,每天上网访问的读者达到了3万人次。围绕网络进行数据库服务的年收入达到了3亿多美元。其文化产品已由原来的图书胶片发展为光盘、网站、数据库等形式,成为全球文献信息服务的最大企业。新媒体作为媒体的新形态,生而具有媒体的载体特质,文化产业搭乘新媒体是建构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新媒体是促使文化产业整合重构和结构升级的催化剂

1.新媒体是促使文化产业整合重构的催化剂

随着传播媒介的告诉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随着全球化的迅速逼近,文化产业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现代化生产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文化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的整合以及文化产业外部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联动关系变得既突出又紧密。在其中新媒体具有贯通文化产业链的特性,又是带动相关产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产业的整合重构。

在文化产业创意、设计、生产、发行、消费使用的整个链条中,新媒体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世界领先的产业企业,如美国在线一一时代华纳、欠塔斯曼、维亚康姆等,都将经营的产业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和向新媒体领域转变。同时,还将业务伸展到娱乐、服饰、玩具、度假圣地等多种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联动方面,新媒体更是体现了极大的潜力和迅猛的势头。据2005年1月份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的显示,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对通信业务收入的直接贡献为150.7亿元人民币,对IT产业的直接贡获为63.7亿元人民币。同期,游戏产业自身的产值为24.7亿元人民币。这就是说游戏产业带动电信,IT行业增长的产值几乎是游戏产业自身产值的9倍。

2.对媒体提供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变化。文化产业以创竟为源头,以内容为根本,以版权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形态。由于当前数字化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空前强大的文化产业生产、传播、发行能力、点播等交互式手段轻松满足。在有了顺畅的通讯平台,多样的媒体表达方式和充足的自由选择的条件下,文化产业中内容的生产已经隔离了媒介技术的制约,其重要性日渐突显。

第14篇

文化产业即工业、精神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诞生于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进行的批判。“文化产业”的概念具有综合性特征,属于一个舶来品,学术界对其始终是众说纷纭。

(一)西方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这个词语起初被翻译成“文化工业”,诞生于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对于“文化工业”坚持一种批判性观点,在西方社会文化被分割为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即真正的文化和上文所说的“文化产业”。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写了一本名为《启蒙辩证法》的著作,该书中提到:“文化工业:蒙骗大众的一种启蒙思想”,首次全面地解释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们觉得,“文化工业”能够代表新出现的文化现象。由此得知,他们把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的批判性理论挪用到了新发展起来的文化工业上。他们一直坚持的观点是资本进一步拓展到文化领域,而市场与利润才是最后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开始对文化工业的消费群体与接受群体进行研究,进一步开拓了其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伯明翰学派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观点相悖,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赞成文化精英主义,而英国伯明翰学派却反对文化精英主义。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文化产业理论方面的争论慢慢减少,其文化产业理论分为基础与应用理论两部分,伯明翰学派主要研究基础理论,而应用理论也就是操作性理论,是依靠实践经验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著名的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迦纳姆对西方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觉得,文化产业通过特定的组织方式来进行符号生产与传播,生产与传播的这些符号就是文化商品与服务。英国著名学者贾斯延·康奥纳博士也说过:“文化产业即以生产交换符号性商品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文化产业就比较重视其经济功能了。

(二)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历程

1992年的时候,在中国国务院综合司编写的《重大战略决策-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这部著作当中,正式提到了“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从这之后文化产业的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有观点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产品。我国于2004年3月29日正式将文化产业命名为“文化及相关产业”,这样一来文化产业就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样进行命名不但是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做了更加权威、科学以及规范的界定,而且也有利于系统、完善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因为文化产业属于新发展起来的产业,对于其分类始终是仁者见仁。祁述裕在其所写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这篇文章中提到:电影、音像、图书出版以及娱乐行业、广告行业等都属于文化产业,此外其内容还有发行、金融、文化经济人以及教育培训等很多配套行业。总之,文化产业包括主体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而王琳觉得,文化产业不但包括原本就有的跟文化事业相关的行业,还包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行业;其囊括了生产、销售以及消费的所有环节,并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当中的部分行业也纳入文化产业的系统当中;其体制也多种多样,有国有、个体、外商投资、集体以及私营等。

欧阳有权所著的《文化产业通论》这本书不仅考虑了产业及其相关分类,而且还采用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实践和研究中相对来说较为通行的一种行业划分方式,归纳出目前适合在中国发展的文化产业内容:纸质与网络传媒产业、广播影视业、广告业,休闲文化产业以及艺术、体育和其他产业。

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专家们也众说纷纭,然而必须得达成一致。2004年的时候我国统计局编著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为这种一致性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这是目前为止我国非常权威的分类体系。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我们发现,已经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对于现象的描述也非常具体、全面。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这两点入手,归纳了对于研究现状的一些观点。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

祁述裕强调,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非常多的有利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非常广阔的文化市场,上述这些全部都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胡惠林说,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文化产业政策与其管理体制之间缺乏创新联动,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创新速度跟不上体制改革创新的速度,这是限制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二是文化经济关系缺乏平衡性,管理体制方面过于集中,导致文化市场形成行政垄断,这样一来市场准入矛盾也随之扩大,也会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先进性为前提,但是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人力资源储备不够充足,这样就形成了比较严重的政策性与战略性矛盾。

祁述裕等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五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排名比较,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一是生产要素方面。优势是人口基数大,文化底蕴深厚,对外资的吸引力很大,外国资本容易引进等。劣势是基础设施不健全,人力资源储备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等。二是需求状况方面。优势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均GDP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为文化需求打下了雄厚的基础。竞争劣势是我国人均经济总量相对来说比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社会大众的消费观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消费者不太成熟。三是相关产业集群方面。竞争优势是我国旅游产业比较发达,而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业、教育行业等跟发达国家相比均处于劣势。四是企业战略[第一论 文网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方面。在这一点上我国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竞争劣势是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不是特别受欢迎,出口货物在GDP中所占比重也很低。而营运基础与企业运作也毫无竞争力。五是政府行为方面,在这一点上我国依旧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竞争劣势是我国文化产业在政策上不够公开透明、相关法律也不健全,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国民创新能力较弱,这些对增强竞争优势明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花建说,中国加入WTO之后,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日益加大,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发展优势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贸易中通过较为开放的市场长驱直入,这样会严重冲击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入世,在宏观上来看政府对之前产业采取的保护措施会慢慢消失,文化产业也会在优胜劣汰的国际竞争中继续发展。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就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的是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

郑百灵等人(2002)觉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从国际机遇方面来说,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和文化逐渐向一体化发展的强劲趋势,形成了文化经济这种新兴经济形态。其次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让文化产业的竞争在国与国之间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再次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就国内机遇来说,首先是国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就国际挑战来说,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特别强大,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就显得非常弱小,这种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上存在的明显差距,不但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会关系到我国的文化安全,也就是说我国有可能会遭受“文化渗透”、“信息殖民主义”以及“数码鸿沟”等一系列威胁。

张晓明说,进入WYO之后中国在文化产业面临的竞争在某些方面来说是一种“不对称竞争”,其包括下述几种表现:一是全球性产业发展格局具有不对称性—用夕阳产业面对我国的朝阳产业;二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对称性,利用产业实力赢得我国的资源与市场;三是已经作出承诺进行开放性竞争的领域具有不对称性—用较为高端的位置对我国的较为低端的位置;四是规则具有不对称性—用新机制对我国的传统机制。

第1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教学;观念意识

[DOI]10.13939/ki.zgsc.2016.31.250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专业,是近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因应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所设置的,其学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可想而知,尽管实践性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尽人皆知,但是现实中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实践环节的确存在诸多问题和缺憾。

1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

实践教学的观念意识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认识和加强。首先是教师教学方面的观念意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身就是因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而产生的,当代文化发展的现实是文化艺术的生产从传统精英文化到大众消费文化的蜕变,而这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艺术的产业化即文化产业的出现。比如传统社会最为经典的文学艺术,在当代则是以影视艺术形式出现,即使中国传统文化中 “产业化”(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最为成功的戏曲艺术,其鼎盛时代的元明清(早期)是以经典作家作品见长,而从近代以来的包括传统戏曲到当代影视为主的视觉演艺艺术则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演员和明星的时代。传统与当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艺术其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方式的有着极大的差异,文学经典时代的艺术生产与当代明星艺术生产机制更是截然不同,传统社会的文化精英对于自己的创作往往秉持一种“藏之名山,以待来者”的情怀,而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化生产者则抱持一种“不发表就发霉”的焦虑。而从事文化产业教学的过程,比如许许多多的专业基础课如各类艺术史、艺术理论,就要更加注重研究这些规律,即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实际过程,既然当代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内的文学、艺术、美学等课程的学习过程就不能再是传统的文学、艺术和美学课程等传统授课内容的惯性延续,而应该有热情、有勇气结合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去改变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模式。仍以文学艺术课程为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学艺术课程既要讲授传统文学艺术学科的关于作家、作品和艺术发生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更要注重传统艺术向现代大众文化、文化艺术产业化的发展这一历史发展的现实实践规律揭示出来,这当然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传统的授课模式和惯性中走出来(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自己的教师队伍,他们大多是都是从传统学科转移而来)。文学艺术课程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产业管理管理专业的教师,无论其面对的是文史类的基础课程,还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理论课程,都要面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自觉意识到教学内容的现实和实践性,加强现实实践的观念意识。

就学生学习和接受层面而言,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是一门现实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树立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而言,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外乎艺术史类、艺术理论、美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课程,从学理上讲,这种课程设置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中,由于缺乏从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度去把握和统领这些学科,所以现实给学习者造成的感觉往往只能是感觉所学课程杂多、混乱,甚至是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现实实践性的问题意识,并以此问题意识把文化产业管理各门类课程统合起来。

问题意识是现代科学研究和创新最重要推动力。与传统科学研究主要局限在各自门类领域内进行不同,随着大量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当代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被打破,现代科学研究的“问题导向”研究已经取代传统科学研究的“学科导向”方式。一个问题只有被意识到并被提出来,才可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并得到合理的解决。问题意识成为思维的动力;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或多或少地意味着思想上的创新,所以说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尤其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在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注重为现实产业实践服务的学科,树立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意识是切实而必须的,加强现实实践性观念意识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来说是势在必行,正如赫拉利所说,创新的政策或者制度,从根本上说还是来自观念,“我们的思想观念才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对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的重视,对知识的信仰,已经成为以色列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性格,甚至已经构成了国民的潜意识,也是以色列能够持久创新的动力源。以色列拥有两所世界知名的大学,希伯来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尤其是后者,整个国家70%以上的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和创业者都来自这所大学。大学中也并非以学术论文来考核教师,而更关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这最好不过地证明了观念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这一点同样也可以在笔者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教学十余年的实践和观察中得到证明: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基础同样是文理科专业,但毕业后,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变成了经管、新闻等社会新兴行业,而专业训练时间并不长,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反而比其他专业训练时间更长的学生表现更出色。这就主要得益于这一部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即这一部分学生并不过分看重平时各门课程的考试成绩,他们更认真对待各种各样的学期论文、科技赛事,并依此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课堂学到的知识、方法、理论去理解事物,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组织、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这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校园文化实践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个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本文的校园文化实践,则主要是指校园文化中文化艺术创作、表演与传播的部分。在这个方面,学校乃至国家和地方政府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原因很简单,社会、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大学内部扶持文化,并帮助地方文化的传播,自然而然大学就成为地方和区域性文化艺术传播的场所。虽然,在校园文化范围内的参差不齐的文化艺术活动可能并不是职业水准的,大学生群体在走出校门之后确确实实也只是一部分人从事艺术活动,但是,大学在培养艺术家和艺术经营者之前,首先应该培养受众和消费者。尤其是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就学的人越来越多,是他们构成了当代文化艺术文化生产与消费的主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实践业已表明,社会公众参与文化艺术度的标准首先是教育水平,这一点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薪资水平、父母职业和种族文化等指标。现实的状况是,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受过艺术培训,那么成年之后其参与或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的频率则是显著提高。就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如京剧、水墨山水这些国粹,政府和社会是要靠自己而不是外国人来传承和保护一样,同样,山东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也应该首先是山东各级地方政府和山东各级各类学校自己的事情,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到大从没接触过山东吕剧的人日后能成为这种文化产品的爱好者、消费者。

校园文化实践的主体应首先当是学校,因为它时涉及财政投资,学校管理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学生参与的宏观方面的组织。另一个主体当然就是全体学生,学生在学校的专业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对一个身处其中正值思想观念长成的大学生的影响则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就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生而言,一方面学校学院层面的各种节庆活动、会议会展、艺术演出、科技赛事等涉及组织、策划、传播等环节,都要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全力参与,学校学院组织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既要最大限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又要给予学生犯错的空间。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要踊跃参加或是成立属于学生自己的学校各种艺术体育等团体组织活动,确确实实把专业知识和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校园文化实践是一个复杂课题,它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乃至所有的在校大学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实施方式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学校校方,对此将专文讨论,此处不再展开论述。

3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