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在建工程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论文关键词: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对策
1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主要出现的问题
1.1成本管理意识不强
目前有些施工企业还没有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成本管理意识不强,重视不够。公司管什么,项目部管什么,责任不明确。
1.2成本管理没形成制度、指标没有量化。成本核算不科学
成本核算指标没有量化,一些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是靠人工报表来完成,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定量指标体系。指标不合理,定量不准确;项目该完成多少、节约多少、增收多少,心中无数;项目盈亏奖罚缺少量化标准,考核兑现无依据或依据不充分。有些公司由于没有分阶段、分项目、分部分项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成本也就没有有效控制,有时甚至到结算时才知道项目亏损。
1.3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有部分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成本管理能力有限,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而另外一些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经验又不足;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在开展成本管理活动中,这些单位的管理人员墨守成规,管理落后。有的凭经验管理,死抱着过时、落后的思想和做法不放,好的做法不能及时吸收应用;有的在学习先进单位的经验时,不联系实际,死搬硬套,效果不佳;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没有很好地组织运行,缺乏必要的预控手段和监控措施,最终留下一些“黑洞”和“死角”;有的重“揽”轻“管”,以“包”代“管”,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1.4责任意识不强、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
有些公司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加上现场人员流动较频繁,工作不连续,干多于少收人差不多,导致员工责任心不强。有的管理人员由此没有责任意识、成本意识,觉得与自己没多大切身利益关系,对材料管理不严,浪费严重。材料费用占整个工程造价的60%,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盈亏。有些项目部无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从仓库领料有数,但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只包工不包料,工人班组只顾出产值,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小型手动工具更无人爱护,有时借出有手续,返还无验收;或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钢材看管不严,遗失时有发生;材料型号不对,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量与实际不符;监督机制不健全,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这也造成成本失控的主要原因。
1.5管理环节松散。没有形成系统工程
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来协同完成,成本预测、计划制订、过程控制、方案优化、活动分析、经济核算、绩效考核等,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对每一个环节的放松,都有可能导致成本管理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某些施工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常常是某个环节众人抓、某个环节无人问,放松或忽视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情况几乎随处可见,常常是落后的做法不能改进提高,好的做法不能一贯坚持,时重时轻、时紧时松。成本管理是一项复合性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工程、材料、财务、劳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造成项目成本不必要的损失。
1.6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贵权利相统一
有些公司责权利方面不够统一和明确,导致工作相互推诿,绩效无法考核。项目没有责任制、没有目标成本分解、责权利落实不到人,更滋长了项目部人员的消极怠工情绪。即使有些公司虽然实行项目承包经营,有些项目经理由于重视成本管理,有效控制成本,厉行节约,挖潜利润增长点,超额的完成承包任务,本该奖励,却因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或其他原因没有兑现,这大大的挫伤了为项目创利者的积极性。
2优化项目成本的对策
2.1加强项目部成本核算观念的转变。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制
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现行比较成熟的做法是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而项目成本核算制是基础,它未建立起来,项目经理责任制就留于形式。项目成本核算又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和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它成本分析考核、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工作就无从谈起。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转变成本管理的观念,实行项目经理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成本核算制度,使项目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施工成本管理在项目施工管理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抓进度、质量的同时,严抓施工成本核算管理,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同时,强化企业经营核算部门的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功能,对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员进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配,进行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时具有独立性,使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员切身利益与工程项目利益分离,这样才能体现成本核算的公正性。并且对成本核算员进行定期轮岗,定期培训、考核、激励竞争上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建立健康有序的施工成本管理与核算工作网络。
2.2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科学的成本评价体系
具体做到:①健全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按公司下达的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②全过程控制。强化过程控制就是要强化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约束机制,做到环环紧扣、人人控制、层层把关,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确保执行力贯穿全过程,事事处于受控状态。
成本管理能否产生效益,关键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①建立内部价格体系。项目开工后,公司成本管理部门依据施工定额、设计的施工组织方案和调查或招标确定的材料、劳务、机械价格等,制定科学的内部价格,作为责任成本计算、计量与考核评价的依据。②建立定量指标体系。从成本目标的制定到完成目标的考核,整个过程都要有完整科学合理的定量指标体系作为平台。要将变更索赔增加净收益-材料、设备、劳务招标节约成本,施工组织方案优化节约成本,节省工程数量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工期节约成本等指标逐级量化,以达到“量体裁衣”的效果。
2.3优化项目资源配置
项目管理主要是资源的配置管理,主要包括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配置。项目资源选配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成本的高低。资源配置要遵循因地制宜、比例适当、组合优化的原则,既满足施工生产需求,又不能过剩造成浪费。
一是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选配项目领导班子。要有明确的项目责任制,公司与项目经理要签订责任书。二是选好施工专业队伍。内部队伍要配备精干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外部劳务队伍要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选用.必须具备一定的施工能力和施工经验,录用数量要适宜。开工前必须针对项目专业施工特点,对劳务人员组织必要的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三是配置适宜的机械设备、车辆及施工工具,确保施工机械既保障施工生产顺利开展,又不相对过剩。四是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本着“方案指引成本,成本制约方案”的原则,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工期,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机械利用率的要求为前提,做好现场可利用资源调查,充分理解、吃透与业主签订的合同条款,科学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逐级优化组织设计,发挥方案预控在成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环节上均衡;确保工序高效、操作可行、方案最优、成本最低。
2.4加强材料集中控制
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项目所需主要材料设备,采取以下采购方式:
一是主要材料采取集中采购,由成本管理部门会同项目部编制采购计划和施工预算报材料部门,由材料部门依采购计划和资金情况采购材料,强化材料计划的严格性。二是物资设备采购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货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低价格、尽量采取厂商直供现场,减少多余费用。三是辅助材料可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其价格在预算价内从严控制。物资部门必须根据责任成本预算中材料的消耗量,按材料类别、型号建立材料消耗量控制台账,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按定测资料编制的数量清单,实行限额领料管理。
2.5加强工程施工数量控制
一是建立工程量总工负责制。项目总工程师具体对确认工程量、分包工程量、工程量台账、工程量结算等环节审核把关,严格审定工程量清单,严禁超量计价、超量采购等违规现象发生。二是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到现场组织图纸会审和线路定测,确认工程数量。在审核过程中,如清单数量少于实际施工数量,应及时与业主联系,提前进入变更索赔工作。三是依据施工图和现场定测情况确定分包工程数量,经项目总工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分解责任预算的依据;分包工程数量与实际完成工程数量的差额为责任成本节余,因管理失控,超出的数量为责任成本超支,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四是建立工程数量管理台账,每期计价后及时登记,对施工队验工计价的工程数量必须严格控制在已核定工程数量之内。五是录用外部队伍,必须实行劳务招标,按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价,严格按合同规定的单价进行结算。
后勤部: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展的保证。因为建筑施工所用材料品种繁多,如钢材,水泥,砂子,石子,模板,铁丝,钉子等,加之现在大部分工地现场场地有限,特别是大宗材料一次性不能购进太多,但又要有一定的存量,确保工程施工的连续性。如果材料供应跟不上,就可能造成工程窝工或停工,甚至造成质量隐患。再之,各种进场材料的本身质量更要严格把关,稍有疏忽,如果把不合格的材料用在了主体结构上,就有可能给整体工程质量埋下隐患,那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因此,后勤供应及材料质量把关举足轻重,丝毫不能马虎。
安全员:是项目施工安全工作的监督者和落实者。安全工作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安全员应随时检查施工过程中每一部位,每一环节中的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排除,绝不让同事在不安全的条件或环境下工作,为项目施工顺利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消除安全事故,也就等于为项目节约了成本,又为企业赢得了信誉。
工程项目施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及多功能建筑越来越多,工程资料显得越来越重要。工程施工资料的规范化整理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就保障工程资料的准确、系统、完整、规范以及记述的真实性就极其重要。
关于工程资料管理,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谈点粗浅体会
a)有些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及资料员的资料档案意识相对淡漠。资料员不能严格规范的与工程同步整理真实的工程资料,有些资料员根本不深入施工现场,纯粹是闭门造车,拟填虚假资料。有些资料员对工程变更,甚至重大结构变更或隐蔽工程重大变更,都不能真实地在资料中反眏,这就对以后物业的运行管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b)有些工程监理人员的监督管理不力也是工程资料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与工程项目施工的技术资料息息相关的监理人员,拥有确认签字权,对工程每一环节的质量,安全的监督把关将起决定性作用。由于目前建设领域参加过正规的国家监理工程师培训和持有正规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兼顾多专业的项目监理班子不少,由于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对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水平差,对工程施工资料签字确认工作把关不严,流于形式,造成工程资料质量不高。
c)有些工程项目层层转包,导致参建分包单位过多,这些分包单位大部分就没资料员,只负责单项施工,就不负责资料整理,资料还由总包单位负责,这样就导致了资料与实际施工脱节,不能反映施工的真实情况,形成虚假资料。
d)工程项目施工周期长,有些资料员不固定,换人频繁,换人后不认真交接,造成前任离开前遗留许多不完善的资料,后任又不清以前施工情况,造成资料缺陷。
如何做好项目资料管理工作,建议要抓好以下两点:
a)从工程项目施工开始,就应认真选好项目资料人员。根据项目周期,特点,配备一名或多名项目资料员,选择有责任心,能吃苦耐劳深入施工现场的优秀人员,让其专门负责工程项目施工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归档等管理工作,做到工程项目施工与资料收集同步,施工建设过程与竣工资料形成同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完工验收与工程资料验收同步,要将资料的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中。
b)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制度是做好工程资料档案的基础。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开始,就应该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特点,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计划。分清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工程项目资料形成过程中的各方责任。加强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各个阶段的资料档案的有序整理,保证归档文件与图纸内容及实物的一致性,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只有这样竣工资料才能为保证日后工程产品安全运行,维修,管理提供有效的资料保障。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不但是形成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而且还是一个不可逆的动态过程。所以,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是监理工程师控制质量的重点。监理工程师在进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社会主义商品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使用年限较长,是“百年大计”,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监理工程师应至始至终地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对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以人为核心。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处理好与业主、承包单位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增强人的责任感,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提高人的能力,避免人的失误。
(3)以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到对工作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准备条件的检查。
(4)坚持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以数据为依据。
(5)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监理人员在监控和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以理服人、热情帮助。
2.监理在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应依据工程质量的特点,切实抓好质量的事前控制,做到主动控制。依据监理规划,在专业监理细则的编制过程中,应具体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要点。监理工作的程序也应体现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的要求,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
(1)确定质量标准,明确质量要求。作为监理工程师,要掌握和熟悉国家现行的规范、标准,以及工程合同文件和已经会审的设计图纸,以此作为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和标准,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另外,应根据具体工程的具体特点,建立质量组织机构,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控制程序,落实质量控制责任。
(2)督促检查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保证体系,重点审核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的配备及资格情况。
(3)审查分包单位资质。对分包工程,应在开工前仔细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及相关资质资料。重点审核分包单位的营业执照、企业资质等级证书、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国外境外)企业在国内承包工程许可证,分包单位业绩,拟分包工程的内容、范围及占全部工程量的比重,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4)审核施工方法。设计图纸是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监理工程师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组织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针对出现的问题积极与设计方、施工方、协商讨论,并及时整理会审纪要,以便指导工程施工。首先,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其次,审核作业指导书。对于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施工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要求施工单位提交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施工方法、质量要求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出现意外的应急措施及方案。
(5)明确质量管理程序,严把开工关。质量管理程序是工程监理中一整套管理程序之一。主要控制《开工申请单》、《质量验收单》和《中间交工验收证书》三个环节,由于准备工作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为此,监理工程师应对开工申请认真、严格地审查,认为各方面条件具备后方可批准开工申请,承包人方可正式开工。监理工程师通过上述的事前控制工作,即可给下一阶段施工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奠定良好的控制环境和基础,为实现工程总控制目标创造有利的条件。
3.监理在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
事中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其在质量控制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当在这一环节中采取多种形式的监理手段和实施办法,做到全面、全方位地监理工程质量。目前,具体的监理手段和实施办法包括:
3.1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把好这一关尤为重要。掌握和熟悉各种资料、设计图纸及规范是材料供应的依据,严把材料质量关。各种材料必须要有合格证、质保资料,双控材料还要有试验、化验单,部分材料要有行业主管部分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检查混凝土等材料的配合比,发挥监理的监督及指导作用,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各种材料进入现场时,必须立即检查,要实测实量,检斤检尺,发现不合格要立即予以处理,要求限期退货。
3.2加强管理力度
做到巡视检查、平行检验与旁站监理相结合。对于每一位现场监理工程要求做到“四勤”:即手勤,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要有记录,要用文字记载监理工作的数据;腿勤,常到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进度情况及随时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杜绝隐患;口勤,对于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常交底;脑勤,根据设计和施工进展情况,以及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协助施工队伍制定新的计划和杜绝产生质量问题的措施。在工作方式上,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严格检查把关,处理问题要果断、准确,要用数据说话,工作中细心,处理事情要细致,做到一件事要实实在在,亲自去做,去检查,对质量问题的解决要落实到实处,不能找理由推脱,要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解决实质性的技术难题。
3.3加强重点环节的监管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监理内容、范围和制定监理规划。施工中的难点也是监理要抓的重点。对确定的监理重点,应会同施工单位共同制定施工计划、施工技术措施。对工作量大,而且是重复性工作的,应先做样板,监理工程师要会同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样板工程引路,而后推广。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4.监理在施工质量预验阶段的控制
施工质量预验阶段的控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保证也是关键的,因此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应加强对监理的质量控制,具体应注意:
(1)施工质量预验收监理工作应由总监负责主持组织,不可随意委托给总监代表,这是由监理规范要求和总监职责决定的。
(2)预验收工作的重心应该放在对预验收中提出存在问题整改的具体落实上,只有这样做才符合ISO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使预验收的监理工作形成闭合环。对预验收过程中实体质量和工程竣工资料存在的问题,总监必须安排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时跟踪并督促施工单位逐条进行整改,经监理验证合格后方可签署工程竣工验收单。
(3)在预验收监理工作中,总监一定要特别重视两个环节:一是把握预验收的条件,若条件不成熟,不能急于进行预验收工作,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走过场。二是正确区分施工单位组织的自验收和监理单位组织的预验收,不能混同。
(4)在组织预验收工作时,总监应注意验收组成人员结构的合理性,除监理单位人员外,可考虑邀请质量监督站以及相关参建单位的人员参加,多方听取意见,有利于工程质量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傅鸿明,黄励思,工程监理务实[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韦立志,聂相田,建设监理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丰景春,王卓甫,建设项目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4]杨浦生,许春云,水利水电建设监理工程师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5]SL288-2003,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监理规范[S]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重要性问题策略
Abstract: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schedule and cos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so as to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to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aims to strengthen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struction importance of manage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筑工程一般都具有周期长,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多等特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有许多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这一切都为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抓好施工管理,下面分别就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内容及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只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2)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主装备不断先进,技术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施工现场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及质量的优劣二个方面。
2.1 安全方面
(1)高位瘫痪的脱节管理模式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相当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丧失了自和控制权,被动地依附项目承建人,仅收取管理费,从而被迫违心听从和放任于项目承建人,项目承建人又把工程进行层层转包或分包,从而造成部分建筑施工现场未能很好贯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安全文件,造成政令不通和建筑施工现场失控的被动局面。
(2)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工作重视不够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省级下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件,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安全施工监管薄弱,检查、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忙于日常事务,对安全生产的相关文件无暇顾及,只停于口头上讲安全生产,或被动、或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施工安全工作的落实。
(3)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体系形同虚设,安全生产机构名存实亡,工作无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和对各自的职责负责,经济承包合同未能体现从施工企业项日部班组施工作业人员,逐级落实安全生产指标。
2.2质量方面
(1)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在内部管理上由于有些企业缺乏一个管理的核心作为统一指导,造成管理的分配不到位,对管理的工程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缺少内部人员的协调与合作,造成工程施工出现了质量方面问题。
(2)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
有些建筑企业没有认识到建筑的质量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在竣工验收阶段,有些管理者误以为随便验收下就过了,对其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没有加强要求,进行分析及验收,因此没有把握好质量方面验收的最好一关。
(3)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有些建筑工程,企业为了省钱,挣高利润,忽视了对建筑产品的质量问题的认识,误以为差点建筑材料也能蒙过关,持有反正用了几年就拆迁了的观点,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安全,造成质量的问题经常发生,造成工程的返工及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3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3.1充分渗透与理解工程施工内容
(1)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了解清楚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2)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了解清楚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
(3)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熟悉施工图纸,只是对工程的纸上了解,这是不够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况,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勘察、了解。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管理、落实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
3.2实行目标组织与协调控制
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关键工作。做好施工准备,向施工人员交代清楚施工任务要求和施工方法,是为完成施工任务、实现建筑施工整体目标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尤其重要的是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协调,严格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部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检查,预防事故的发生,凡属关键部位施工的主要操作人员,必须强调其应有相应的技术操作水平。在一个施工班组中,人员技能有所差异是必然的,这就需要施工技术员合理分配。
例如,在砖砌体丁程中,人员协调安排要求按技术分工。技术底子厚的人员安排在砌墙角的位置,确保墙与墙之间的成角垂直。反之,技术生疏的人员分配砌墙身中部的砌筑。同时实行“熟手带生”的方法,让熟练的人员带着新手,发挥互助互利的精神,确保砖砌体工程的质量。施工管理当然离不开“管”和“理”。要“管”好人手的分配,也要“理”顺施工的程序,要随时纠正现场施工各种违章、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及现场施工规定的倾向性问题。
另外,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同时办理工程增量或减量记录,并办理相应手续。并且要在图纸上标识修改的内容,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不但要做好以上工作,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3.3注重安全管理,以防隐患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名誉和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的命脉。
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3.4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及素质修养
在管理建筑工地时,要确保工程能够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凝聚力,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施工班,集体的凝聚力越强,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因此,必须加强集体的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集体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一个集体风气的好坏,会影响每一个施工人员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技术发展的积极性。因此,作为管理员必须了解每一个施工班以及施T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班风,使之自觉遵守施T规则和执行安全规范,并自始至终地遵守这一集体无形的准则。
为了使工程质量符合有关设计要求,就要依靠技术人员的团结协助。如何得到班组人员的信任,同时可以很好地管理他们的工作,服从自己的安排和要求,要依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融洽关系。
4结束语
总之,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反之,倘若企业仅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实力,而管理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那么依然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境地。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材料,明确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点,施工过程中应遵循的施工规程,以及混凝土的原材料选用、配合比的设计、运输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和实体检验全方位的监理过程,对监理工程师保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 混凝土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较多,对于高层建筑,鉴于其自身的特征和施工的特点,其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存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三个方面:
1.1 钢筋工程问题
钢筋工程中质量按其成型及加工运输过程,其缺陷主要存在于三个环节中:即原材料、钢筋加工、现场绑扎和焊接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成品保护。
1.2 模板工程问题
根据我国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模板分项工程质量不进入结构质量等级评定。
1.3 混凝土工程问题
我国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是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却不成正比。
2 混凝土施工前的质量监理
2.1 专业监理工程师首先要对设计图纸中的梁、柱、板、墙等构件的标高、尺寸、平面位置、各部分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施工处的位置熟悉,混凝土浇筑前应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2.2 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商报送的放样轴线、标高等测量放样成果进行确认。
2.3 混凝土施工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应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认真的进行技术交底,并充分做好浇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尤其是对上道工序进行确认。
2.4 对工程施工中所用混凝土进行选定,一种用商品砼,一种是现场拌合砼。
2.4.1 选用商品砼时,首先对商品砼预制企业进行考察、对其原材料进行确认,对其计量、投料偏差,看是否符合规定。以及投料顺序、搅拌时间和距离工地施工现场距离远近和交通情况。
2.4.2 施工现场需自行拌制混凝土时,首先做好如下事前的质量管理与监理工作:(1)工程主要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情况的检查:①检查水泥的品种、级别、出厂日期;水泥、钢筋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参与对水泥、钢筋及钢筋焊接见证取样并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②检查混凝土所用粗细骨料的出厂合格证,且须按进场批次进行见证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验;③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宜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2)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①混凝土配合比报告单应由有资质的检测试验单位出具;②检查砂石含水率,现场测试结果,审核调整材料用量后的施工配合比是否正确。(3)检查机械设备情况:①检查工程必需的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能否保证正常、安全运转,是否有备用设备及备件;②检查材料的计量器具是否有相应的技术合格证,是否到有资质的法定计量检测部门进行了检验;查阅校正证明。(4)检查承包方是否对施工人员进行了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交底。检查承包方专职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证、上岗证。
3 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监理
3.1 首先由施工单位报批监理对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下道混凝土浇筑工序,由监理部审查同意,应指派专业监理工程师到场进行预检。
3.1.1 在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先用清水将仓底冲洗干净,在底部填3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当浇筑高度超过3.0m时,应采用患筒、溜槽、溜管或震动溜管,使混凝下落浇筑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3.1.2 混凝土浇筑时,应连续作业,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必须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否则应留置施工缝,但在间歇时必须报请现场旁站监理同意。
3.1.3 混凝土宜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必须保证振点的延续时间,使混凝土表面不在冒气泡,表面浮浆不在沉落为止;当用插入式振捣混凝土时,应快插慢拔,移动距离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
3.1.4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当发现有移位、变形、松动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复位、加固,确保浇筑质量。
3.2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一体的梁板时,必须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5小时后再继续浇筑,旁站专业监理必须严格监理,以增加柱墙强度和减少捣动影响。
3.3 梁、板浇筑时,旁站专业监理应指示施工单位同时进行。有主梁和次梁的楼板,旁站专业工程师应指示施工单位顺着次梁的方向浇筑,单向板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高大于1.0m的梁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3.4 对浇筑混凝土留置施工缝在浇筑混凝土之前由施工单位提供申报,专业工程师对其批准确认后方可按批准位置留置。
4 混凝土的养护监理
4.1 混凝土施工浇筑完成后就进入混凝土养护阶段,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方案中就有专列的混凝土养护方案,监理工程师当浇筑完成后通知,对养护组人员召集现场进行技术交底.。
4.2 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的时间,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养护时间大于7d;对灰质硅酸盐泥,粉煤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期大于14d。浇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层处于湿润为原则掌握。
4.3 当采用塑料薄膜外表全部覆盖包裹严密,且应保护塑布内有凝结水,采用此方案必须经工程师批准。
4.4 采用养生液养护时应均匀喷涂在混凝土表面,不得漏喷。
4.5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未达到1.2N/mm2时不得在其上进行踩踏作业。当养护全期到达,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对表面进行外观质量验收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5 监理对浇筑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
5.1 混凝土结构工程拆模后,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和规范、验收标准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查、记录。对外观质量有缺陷的按工程师批准的承包商所报的缺陷修复技术方案处理,工程师检查和验收。
5.1.1 对其尺寸偏差进行验收、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轴线、标高、截面尺寸、平整度、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尺寸、垂度、中心线等进行检测。
5.1.2 对发现超出允许偏差的或影响其结构性能安装及使用功能的部位,由承包商提出处理方案,监理会同设计研究后按决议技术方案修复改正。
5.2 监理工程师对成型的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进行确认。
5.2.1 工程师对浇筑过程中所取试件的试验报告进行查验,确认全部合格。
5.2.2 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检测方法由承包商提出检测技术方案,报送监理机构,由专业工程师审核,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检验方可实施。
关键字:工程;质量检测;质量监管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 work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of control project quality throughout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concrete results of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s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qualified. The quality of the testing work is bound to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whole project, so the importance of engineering test work is self-evident.Key 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testing;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中图分类号:TU1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多,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是因为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本身的适用性和项目的投资效果,同时也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基于此点原因,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加以高度重视。工程质量检测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控制工程质量最重要的手段,工程质量的具体结果也是判定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重要依据。所以检测工作的质量好坏,必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工程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工程质量检测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之中,包括工程施工前期质量检测、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对于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工程施工前期质量检测的重要性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所用原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对原材料进行检测,以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并符合工程设计要求,这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工程施工前,原材料应由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投入使用。
(二)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性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环节,这一过程的质量检测重点是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质量进行检验,如果发现某道工序存在质量不合格的现象,坚决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这样才能确保每道工序合格,确保工程整体质量。
二、工程质量检测的要点
工程质量检测的重点在建筑工程中,影响工程的质量的因素较多,尤其是施工阶段关键工序的质量。因此,在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时,重点应以施工阶段为主。下面对建筑工程中关键工序的质量检测要点进行分析。
(一)地基基础工程
地基基础主要指的是基坑工程,这一工序属于整个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一旦地基基础发生问题,则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因此,对该环节的质量检测,应作为重中之重。
1.地基质量检测。地基大致可分为天然地基和改良地基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触探试验、荷载试验、剪切力试验以及动力测试等。①预压改良地基。质量检测要点如下:塑料排水带的滤膜渗透系数、纵向排水量和复合体的抗拉强度等性能指标须符合设计要求;通过透水性试验和颗粒分析对砂料的含泥量和渗透系数进行检测,以此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地基预压前后均需采集适量的土样进行剪切试验,检验处理效果;预压加载期间,应对加载速度、位移、变形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地基稳定。②换填垫层地基。对于该种地基基础应采用分层法对垫层的质量进行检测,并且需根据垫层土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③复合地基。可以采用钻孔取芯试验、触探试验、静荷载试验等方法对此类地基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是场地较为复杂的复合地基应认真检测处理效果。
2.桩基工程。①混凝土灌注桩持力层检验。需根据设计要求对桩端持力层、桩孔走向和表面岩层等进行检测,并对孔底土层的承载力进行复验。②单桩承载力试验。可采用静荷载加载试验来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
3.地下结构施工监测。①支护结构变形监测。可以利用测斜仪测量结构及土体的变形程度。②内力监测。通过事先安置在钢筋笼上钢筋应力计监测结构的应力变化情况。③地下水位监测。可采用布井的方法监测地下水位,并根据监测结果适当调整降水设计方案。
(二)钢混结构工程
1.钢筋检测。①钢筋位置。可采用钢筋位置检测仪进行检测,该仪器能够准确的测定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具置以及混凝土保护层的具体厚度。②钢筋锈蚀。在钢混结构中一旦钢筋出现锈蚀,会使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受到直接影响,所以应对钢筋的锈蚀情况进行重点监测。可采用半电池检测法进行钢筋锈蚀程度的检测。
2.混凝土内况。主要是指混凝土材料本身的缺陷或是施工不当造成的缺陷,超声波检测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混凝土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探明缺陷的具置,便于及时补救。
3.混凝土强度检测。可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
三、工程质量检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1、施工承包商质量检测的制度、机构、手段和条件,不具备、不完善或“三检”不严,势必会使施工承包商自检的质量低下,相对地把施工承包商自检的工作,转嫁到监理工程师身上,增加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督的负担;第三方质量(监督)检测的技术检测力量也较薄弱,在笔者参加质量检测的某工程中,承包商质检人员是一位刚参加工作几个月的同志,还没有经过任何专项培训考核获取检测工作资格,这种状况对质量管理很不利,应该加强质量监督、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鉴于目前各种规范、技术标准不断更新,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应由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牵头,委托检测站定期举办各种试验检测规程、规范学习班,按照计量认证的要求,从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人员必须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人员的素质,确保监督、检测工作质量。
2、经过计量认证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是对建设工程和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制品进行检测的法定检测单位;企业内部的试验室作为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机构,承担本企业承建工程质量的检测任务。在当前市场经济影响下,也有不少检测单位热衷于为其他单位提供委托试验服务,少数检测单位还采用不正常的手段进行“竞争”;另一方面,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取样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机制,滋生了由于试样弄虚作假而出现样品合格但工程实体质量不合格的不良现象,使检测手段失去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
3、进行质量检测的单位由于处于不同部门、系统,其检测的资质等级也有高低,其质量检测评价条件有的并不完备。笔者参与的某渠道防渗工程检查中就碰到委托的某系统试验检测单位将施工配合比按建设部的规范而不是按水利部门的规范进行,其得出的混凝土配合比中水灰比完全不符合渠道防渗工程规范的要求。因此,业主在委托质量检测单位时,应具体分析,不能是试验检测单位就委托,应委托给本部门本系统的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因经过计量认证的试验检测单位有一套质量保证体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公正性才较有保证。
参考文献:
[1]田茂勇.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城市建设.2011(14).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监理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逐渐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监理是保证建筑成功完成的保障。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工程监理工作已经形成了稚嫩的工程项目管理格局,不仅提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对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投资的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的,现在的施工监理体制仍不健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下面,我将做出一一论述。
一、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概述
我国形成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理体制已经有十多年了。而施工监理制度也逐渐从准备、试点的不健全模式逐渐走向了如今的专业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这里所说的施工监理,就是指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工程建设者进行行为监控和评价,以保证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工程建设中的费用问题以及质量进度等按计划进行,既避免建设行为存在的盲目随意性又节约了费用,还使质量得到保证,高效运作。
二、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机构或者是组织中,工作人员一般很少,且职位设置不合理,监理人员普遍素质也不高。这一般是源于监理负责人为了省钱,总是设置一个职位不健全、不合理的施工监理机构或者组织草草了事。与此同时,“子承父业”的规则仍然是一股强大的腐朽力量,充斥着整个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行业中工作人员的竞争进步,使行业整体能力徘徊不前,工作效率自然也就无法提高。最终使得整个行业中出现工作混乱,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理工作在一个极为不和谐的氛围中开展,自然就不能保证施工质量以及工程的按期交付。
2.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收费偏低,导致建立行业运行不畅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是受具有政府性质的建筑施工单位派遣委任后由独立的兼职过施工监理单位对建筑施工的质量、资金、工期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的开展仍不健全,仅仅将目光集中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上,并且监督和管理的工作强度低、工作量小、工作简单,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所以收费也就相应的偏低了。一般来说,设计、测绘等相关行业的费用收取都比建筑工程施工监理要高得多。和国外的监理公司更有着天壤之别。据统计,我国的监理费用率只有1.8%左右。在如此低的费用收取下,监理行业自然难有资金支撑其有效地运作,使得其发展举步维艰。
监理有责无权
虽然近年来监理的责任和权力在很多如《建筑法》等法律规则中被提出,但具体在工程项目中完全按照其实施的却很少。就目前而言,业主总是错误的认为:我花了钱雇你,你就要听我的。所以监理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收到业主的阻碍。从监理行业来说,目前国内的监理公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经济愈发激烈,招投标也开始不规范。很多监理公司为了生存,都不愿意得罪业主,哪怕业主违反了监理合同中的条款。这样也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有心无力。一旦工程质量上出现了问题,业主便推得干干净净。这也导致了在实际的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只担当责任,但却无法使相应的权利得到保障。
3.工程监理企业自身不健全
在目前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没有规范化,在工程建立行业中竞相压价的恶心竞争行为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监理企业自身水平也参差不齐、形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出租、挂靠等。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建立企业诚信的缺失,很多业主都表示对于监理的全过程管理很不放心,所以,名义上监理单位虽然承担着有关建筑施工项目质量、工期、投资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但实际上业主并没有放弃对于资金控制、施工队伍选择、工期要求、施工质量等方面的管理权力。
三、解决我国建筑工程施理建工问题的相应对策
1.建立制定明确的施工监理政策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政策作为保障。比如针对监理工作中时常存在的“偷工减料”现象,必须要严格规范,实行“责任到人”的监理分配。将一部分工作交给一个具体的人进行监督管理后,将任务完成情况和个人业绩工资、年终讲评挂钩。这种“责任到人”的方法,可以让监理人员明确自身的任务,提高其积极性,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再次发生,优化人员配置,保证监理工作顺利进行。
2.提高监理管理水平
监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和监理人员整体水平的高低有着莫大的关系。想要保证监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培养出一批有着较高职业素质、较强工作能力、较高工作技术的监理人员。在这一方面,可以进行职业培训以及适时考核,在考核中筛选出能力强、工作负责的人员,将水平低且不负责的人淘汰出去。并且要建立奖惩分明的制度,对表现突出者奖赏、对犯错人员进行指导批评,从而提高监理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监理人员的整体水平。
做好事后验收工作
质量控制的最后补救方式就是事后验收,通过事后验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重大质量隐患,从而及时停工更改。但是很多监理工作都会在最后时刻松懈,使得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事故。因此,当施工项目完成后,作为施工监理人员,必须把好最后一道关,及时按照相应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配合相关单位对质量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既保证工程质量,避免不必要损失,又不影响工程进度。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解决,很有可能阻碍建筑业的发展,使我国建筑业停滞不前。但是通过分析,仍然有有效的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相信通过努力,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必然顺畅运行,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监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进行实际施工时,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管理,多方位把握,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这离不开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进行。进行监理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监督工作起到应有的效果。然而,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1、建筑施工监理概述
在建筑施工管理当别是房屋施工过程中监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监理人员通过遵循事先制定的制度以及方案对具体施工行为进行指导,通过对施工方法以及施工技术进行监督来保证施工得以有序进行并以此来把握施工的整体质量。另外有效的监理工作能够节约施工材料,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从而带来更大的施工效益。如今随着房屋施工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技术也逐渐运用到具体施工当中,而监理工作需要对这些新技术进行全面、透彻的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有效的针对性解决方案,以此对建筑工程进行完善。从当前房屋建筑施工监理现状来看较以往确实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其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制约,给实际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2、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质量控制原则
(l)监理人员应将主动质量控制作为重要的工作思想原则撇到事前控制肪范于未然。
(2)严格按照监理规范条列履行责任在执行监理职责时要做大科学、公平、公正、客观地分析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3)严格按照监理规程对施工材料、设备、构件进行质量检验脸验未达到质量标准的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4)工程验收不合格或者未经验收的工序按照监理规程不得发确认文件待工程项目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5)监理部门应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胺照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规范要求监督施工单位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3、建筑工程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单位普遍存在监理工作不规范的现象,具体来讲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监理单位在监理人员配备方面不足存在一证、一人多岗现象。许多施工环节未派遣监理人员进行施工质量监管。
(2)未按有关规定随意地设立监理分支机构并将监理业务承包给分支机构,通常分支机构缺乏高素质、专业技能强的监理人员,专业设备及仪器配置不足更有甚者分支机构为设立的项目监理部。
(3)未建立完善的相关的监理规章制度。如安全监理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基于无制度的约束,I作随意性较大;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施工监理。一旦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因未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滩以通过制度的相关处罚条列对其进行警告或处罚在无约束的监理工作环境下监理工作很难得以落实。
(4)部分监理单位监理人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施监理职权时部分监理人员为了谋求私利,收受施工单位贿赂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建筑工程安全质量隐患大。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监理的对策措施
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监理企业在开展监理工作时所依据的是该行业的法律法规。为避免监理工作的不规范运行,政府部门应该充分重视相关政策方针的制定,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以实现对市场和运作行为的有效管理,促进监理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监理人员应该努力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如合同法),从自身做起,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进而与日益完善和规范的监理需求相适应。
除了企业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自觉性,监理单位还应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完善的处罚机制。那些与政策规定不符的施工工程,监理单位应该对其施工行为进行严令禁止,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作出正确、合理的处理,如果有必要,还可以与政府部门进行联合,追究施工单位的法律责任。
4.2、加强建筑施工监理队伍建设
一般地,对于从事建筑施工监理工作的人员来说,良好的技术和实践能力是其必备的素质,为此,应该加强监理队伍建设,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地,想要提高监理工作的服务水平,首先要做的是增强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帮助其充分认识到开展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监理单位应该严格要求监理人员,使其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计算机技术等。另外,良好的预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监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并能够应用这些能力,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和事故的发生;而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和事故,监理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解决能力,防止事态扩大。
4.3、提高监理信息管理水平
一方面,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信息源,实行领导建筑施工质量终身负责制。由于领导在整个建筑施工监理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决定往往影响着整个监理工作的进行,为此,如果工程出现问题,领导者并不能因为职位变动而逃避责任;另一方面,搭建施工质量管理横向监督平台。一旦在监理过程中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监理单位应该切实做到依法、严肃处理,保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实现。通过信息交流平台的建立,实现对施工质量监督的信息化,促进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管理。
4.4、提高监理单位的监理力度
监理单位的监理行为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也影响着居民的正常生活安全,因此要切实提高监理单位的监理力度。首先,我国已经指定了一些有关监理单位行使监理权利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行业行为也指定一些章程,这些规定对保障监理单位正确行使监理权利非常重要,因此,监理单位要认真遵守这些规定行使监理权利;其次,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针对监理行为制定严格的评价体系,对于违法监理或者不依法监理的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惩罚,提高其监理的积极性。
4.5、规范实际监理工作
从宏观上来看应该加强房屋建筑施工监理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对规章制度等进行完善,以此来强化建筑施工监理工作实施的可操作性水平,让相关工作可合理化实施。在法制建设基础上要构建出具有成效性的质量保障体系,而所有相关人员均应该被该体系所收容,以此将质量控制与监理工作管理起来,让监理工作朝着工程质量控制的方向展开来保证建筑质量符合标准,同时也让监理工作更为规范化进行。另外需要对监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打造出一支具有实力的专业化监理队伍。对房屋建筑施工市场进行规范化建设,为监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及氛围,让监理行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水平增长乃至社会效益增长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尽管我国建筑行业较以往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建筑施工问题制约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建筑监理工作还不够到位,其制度以及执行力还有待提升,本文分析了现在监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希望能进一步促进监理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文.建筑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197.
关键词:混合监理模式 监理误区 解决措施建议
引言
监理单位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受业主的委托,以自身的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项目的安全、进度、质量、投资,公正地管理合同,使工程建设项目的目标得以最优实现。随着国家建设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入、建筑立法的逐步完善,建设监理制度已成为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一项法定的基本制度。1988年我国开始试点实施建设监理制度,20多年以来,通过不断试点、总结和推广,我国建设监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监理制度起步较晚,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的监理制度从开始建立就存在诸多的弊端,没有形成真正社会化的监理模式。在此对我国监理工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 当前监理工作认识上和操作上的误区
1.1 监理工作仅限于施工阶段的监理
监理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始终,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和施工阶段。但目前我国监理工作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项目马上开始实施,造成监理人员边监理边熟悉情况,对工程并未进行细致深入的了解,不利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监理工作仅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
目前监理工作的重点仅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进度、投资和合同管理则直接由业主管理。实际上工程监理是一个严密的体系,三大控制(质量、进度、投资)、两大管理(合同、信息)和一大协调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委托质量监理实际上很难控制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
1.3 业主行为无规范
业主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业主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时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了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1.4 以监带管现象严重
监理工程师是公正的第三方,根据监理合同和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而非承包商的质检员。
1.5 工程质量是监理出来的
一个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好坏以及能否如期实现,不仅仅依靠监理的工作。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之间的配合,以及三方能否严格履行各自的职责,都直接影响项目的顺利开展。
1.6 施工安全事故与监理无关
以前大多数监理人员认为施工单位是项目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所以安全责任应由施工单位完全负责,与监理没有关系。《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监理的安全责任。随着国家对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要求,现阶段的监理工作已由以前的“三控”,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发展为“四控”,即安全、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
1.7 监理队伍稳定性差
大部分社会监理机构为降低成本,往往采取项目聘任制,对外埠工程采用就地招聘,项目结束后监理机构解散,造成了监理队伍不稳定,不利于监理经验的积累和监理单位的发展壮大。
1.8 监理工作重在过程控制
目前大多数监理把工作重点放在事中和事后控制上,事前控制能力不足,这违反了监理的职能要求。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缺陷一旦形成,轻则返工影响工期,重则留下工程质量隐患或永久缺陷,影响使用。因此要加强监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着重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同时加强关键工序和部位的旁站、巡视及平行检查制度。
1.9 工程监理中计量与支付脱节
主要表现在工程计量后,工程款的支付不需监理工程师开付中期支付证书,或监理工程师开了中期支付证书后,业主并未按支付证书的数目和支付的时间进行支付,监理工作的有效性受到很大影响。
2 混合型监理模式的出现及其利弊
由于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监理制度未能充分开展,加之社会监理本身存在诸多不足,近年来混合型监理模式在实践中应用广泛,它的出现解决了以往监理模式的不足,但
也存在若干弊端。混合型监理模式是业主与社会监理单位进行共同管理的模式,其表现形式为业主自行建立总监办公室或总监代表处,一般附属于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工程建设指挥部,而分管合同段的驻地监理办公室则由社会监理组建。驻地监理服从项目指挥部和建设方派驻的业主代表的管理,监理方不具备完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混合型监理模式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在推行监理制度的初级阶段,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当前社会监理单位的实力、监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合同法律意识、组织协调能力与工程监理制度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承包商对其接受和信任程度有待加强。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混合型监理模式,业主在一定程度上介入工程管理,给社会监理以必要的和适当的支持,可弥补社会监理本身的不足。此外,业主代表在施工现场,也保证了建设三方信息沟通的顺畅性和及时性。但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混合型监理模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一是与现行法规不符,建筑法明确了建设监理的独立性地位;二是不利于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不能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四控两管一协调”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三是职责不清,效率低下;四是不利于将社会监理进一步推向市场。社会监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智力密集型的社会化、专业化技术服务机构。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实行独立、公正的建设监理制度是搞好工程建设的客观需要和有效途径。而混合模式不利于建设一个真正由建设方、承包方、监理方为三元主体的管理体制和以合同为纽带、以建设法规为准则、以三大控制为目标的社会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工程的新格局。
3 解决的措施和建议
针对当前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尽快找出解决的办法,以促使建设工程监理向一个更高层次发展。
3.1 明确监理职责,使其独立行使权力
业主派驻项目的管理人员对项目进行宏观调控,保留重大事项的审批权(如重大工程变更、停工、返工、合同变更等),对监理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使社会监理单位充分担负起合同规定的责任,保证项目按合同规定完成。
3.2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监理单位
在选择监理单位时,首先应确保社会监理单位按批准的资质等级承担相应的监理业务,取消挂靠、越级承担监理业务现象。其次对中标单位的监理人员(尤其是总监理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的素质进行审核。同时保证监理单位要有较强的检测手段,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3.3 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制止不正当竞争
目前监理市场竞争激烈,每一项工程都有若干监理单位竞相投标,当前监理市场最突出的就是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承揽工程,给监理操作留下了隐患。因此要制定合理的监理取费标准,这是规范监理的基础。
3.4 加强对监理企业和监理从业人员的管理
严格执行建筑市场准入制度,积极吸引外地监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择优录取。保证监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对监理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建立健全连带责任制度,公司对总监、总监对驻地、驻地对一般监理人员不仅要负管理上的连带责任,而且要负技术上的连带责任,从而提高业主和承包方对监理的信任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对策分析
工程预算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各个投入和输出资金的前期计划过程,是制定施工计划的前提,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是一个系统化、操作化和可行化的前提基础。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货币形式来对工程施工中的各种效率进行分析和考核,是工程经济效果的反应,更是招标标准和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国家队经济建设和施工中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使得当前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控制和管理也在不断的加大,工程预算作为施工的前提,其在管理和控制手段也不断的加大,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行业。建筑工程预算作为工程质量和效益的衡量标准,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各种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工程施工,因此要注重对各个问题的解决和预防。
1、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由于我国当前近代国情影响,使得我国在各种管理制度和先进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漏洞,各种管理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的不高成为影响当前社会发展和各种手段的主要因素。在建筑工程预算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预算定额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借用定额的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境、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却运用同一定额标准,这充分的说明建立一套包罗万象、来源于实际的完整预算定额体系势在必行。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各地区建设各异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规定又不利于跨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1.2 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使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待提高。通常来讲,预算管理工作由各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的部门、成立的机构专门人员来负责完成,进行审核预算、宏观监督与调控。而据笔者了解,我国除了一些大型建设单位配备了相关专业人才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外,多数中小企业却极度缺乏工作胜任能力强、成绩突出的管理人才,常常准备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才开始组建人员、熟悉业务,而随着工程竣工的完成,此项工作业务则立即终止,而刚刚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又会将预算工作搁置。另外,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缺乏对预算管理人员的政策激励、成绩肯定也是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无法热情的投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根本原因。
1.3 综合管理意识不强、确定方法滞后。目前,我国多数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均处在阶段性的子项目管理上,很难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政,而工程监理部门则只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很少参与到决策分析与投资管理中。虽然,预算管理包括单位预算及工程概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的造价指标控制,因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设计保守、投资偏高、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发生。
2、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的对策分析
2.1 引入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一成不变的预算定额只会反应出建筑市场应对策略滞后、发展缓慢、科学创新性不强的落后格局。因此,随着市场调节的大幅增加,物料、原材料、人工费、场地费、机械设备运输管理费用的上涨,我们应及时的把握市场动向,对预算定额做动态、实时的变更,使之缩短与其他行业的差距。我们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进行定额调整,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地域环境差异等因素增加相应的难度系数,从而使基本键设尽可能多的创造出经济效益。同时,在动态机制的管理中我们还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引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预算定额,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综合考虑引起市场波动的因素,科学的将变化反应到工程造价中,切实有效的使预算编制依据明显、标准合理、造价真实。
2.2 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即是加强与设计单位、建设部门、施工单位、银行机构、行政机关的紧密联系,杜绝信息孤岛的现象发生,使良性的互动、积极的交流合作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有关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对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各项法规政策的完善与实施,对申报预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审查,对报批成功的项目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管理。接着,设计单位应严格的按照相关出台的政策、标准,来源于实际的编制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2.3 开展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预算工作的监督与校审。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阶段性的工作成绩评定给予优秀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并鞭策那些后进的员工迎头赶上。另外,我们还应积极的拓宽员工再培训、再提升的机会,为他们制定按部就班的学习计划,特别是对预算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监督校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与提升。在工程预算中,监督与校审的工作能有效的防止人为错误预算的发生,因此,在校审中我们首先应确认阶段工作的重点,制定完备的校审程序,明确在预算环节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通过严明的纪律约束、职业道德防止表面校审、应付了事等不良行为。最后在监督与校审人员的选择上,我们应充分把握工作人员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有效的激励、严格的制度规范他们负起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工作;解决方案
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建筑的飞速发展,建筑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水平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年来的楼房质量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因此建筑质量安全问题成为了当今的热议问题,在测量工程上改善建筑质量也成为了高效的方法。
1.建筑工程中测量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从根本上来说正是工程测量技术的飞速发展,才使得特长大隧道、特高桥梁、摩天大楼及高速铁路、公路等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成为现实。在建筑工程中,工程测量主要指工程建设从设计规划,施工一直到工程经营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让各种地形资料数据成为建筑工程设计规划的依据。根据建筑工程不同阶段的任务不同,我国建筑工程被分为:建筑工程设计过程测量,管理经营测量,施工过程测量,由于自身特点影响,各个阶段测量工作对整个工程测量质量以及施工建设具有不同的影响。工程测量在建筑工程应用中十分广泛,例如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首先要测绘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测绘资料,供总平面图设计、竖向设计和管道线路所用。概括来讲,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设阶段的基础性工作,是工程建设成功的根本和出发点,同时又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依据。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设计蓝图与工程施工之间的桥梁,是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先头工序,工程测量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果测量成果存在问题,则工程质量一定会存在问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测量,且测量的精度和速度也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与进度。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测量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主旋律的序曲、尾声及和弦。
2.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起因
2.1测量人员的专业文化偏低
现时的建筑工程测量一般隶属于项目工程部或技术部管理,测量负责人为测量工程师,位低权微,责权利不对称,相应资源很难调配到位。有很多的建设单位所设置的测量人员都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员来兼职的,比如施工员、实验员等等。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门的测量知识培训不具备测量所需要专业素养层至有些人对于测量过程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的操作以及功能都不是很了解,完全的达不到专业测量人员的要求,测量工作的质量也令人堪忧。另外,测量人员相对紧缺,专业的测量人才较少存在企业想招聘专业人员而招聘不到,甚至重金聘请也较难寻觅。
2.2设备的老化及操作不当
当前有不少施工企业没有足够的测量仪器且测量仪器设备相对落后,而测量仪器是工程测量的必备工具,仪器的落后甚至缺失,将严重影响工程测量的质量和精度。建设工程测量中所使用的设备大部分都是相对精密的设备,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投备操作人员不具备充足的设备操作知识不能非常准确的依据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要求进行测量,就会使得设备的精密度受到影响,测量数据也不太准确。还有在仪器使用完以后,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存放保护,以防止其收到破坏,同时还要进行仪器的日常保养确保仪器的精密度不受影响。不过在使用过程中很多企业对仪器的保养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不高。
2.3质量检测要求不严格
现行的体制模式是政府监理与社会监理共同参与,另外有条件的建设单位还有自己的工程监督部门,可谓三管齐下。但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控中,往往只重视其他施工质量的监察控制,对于工程测量质量则往往是只到现场看看,走走过场,不能做到亲自用仪器实测,不能从根本上对工程测量质量进行监控。大部分的建筑工程在进行竣工验收时都比较忽视建筑工程的测量质量检测与控制,没有完全的落实测量质量控制的标准与要求。导致了建设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也不太重视,严重的阻碍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进步。
3.建筑工程测量问题对策
3.1加强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
企业要重视对于测量人才的培养,要清晰的认识到人才是提供企业发展的最终动力。对于测量人员的培养工作要采取自学、培训、心得交流等手段不断的增强测量人员的职业素养。同时还要让测量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与掌握测量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定期的进行创新性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另外,在测量工作中,必须保障每一个和测量工作有关的人员拥有良好的责任心,根据国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测量工程师,主任,操作仪器,复核人员,计算以及资料测量人员岗位职责;在施工中,通过明确测量目标,操作内容,在各尽其责的过程中,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
3.2加大对工程的资金投入
现阶段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也对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要求不断的提高。因此,很多的落后设备已经严重的制约了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建筑企业应当根据公司的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适当的增加测量设备的资金投入,以适建筑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提升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与准确性。当前建筑工程规模日益扩大,施工技术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在土建工程的施工测量中,采用原有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受到巨大冲击,有些必将被淘汰。建筑企业的管理者要有发展的眼光,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尽早引进实用的新仪器,以提高建筑施工测量质量,适应现代建筑工程快速、高效、优质的施工需要。
3.3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进行测量监控的过程中,要坚持事前控制以及事中控制的原则,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测量的监控力度。对主要的测量工作,采用不同方法的加强校核工作,要达到测量结果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才能进行下一到施工工序。另外,还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测量的监控,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更有利于提升监理测量水平的提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监理不仅要履行自身职责,同时还必须把测量成果纳入监理工作中,在完善施工测量检验过程中,通过完善成果交接,在工程测量环节中,必须根据相关管理体系,不断规范建筑测量行为,从根本上保障成果质量。
4.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国内的建筑工程也随之蓬勃发展,而测量工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从当今的时展来看,建筑工程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解决建筑工程中的问题成为首要问题,同时,这又是极其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中的问题决解措施,相信,解决测量工程问题对解决建筑工程问题起着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林义.试论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错误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1(16).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监理工作开展中,监理单位体制问题、人员专业素
[关键词]水利工程;监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64-01
长期以来,我国水电工程建设一直采用自营制方式,即由国家拨款,国营工程局施工,建成后移交电力管理部门生产运行,收益上交国家。资金的使用,工程建设的进度、质量和成本,名义上都由工程局负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国外长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并为社会公认的规则,即被称为“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规则以及FIDIC合同条件下的建设工程监理制。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制,是一项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践证明,实行监理制对于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和投资、确保工程安全、提高工程效益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从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实际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参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单位不能很好地按照国家规定、建设程序、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开展工作,致使监理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地限制。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水利工程监理工作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本文将就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做初步探讨。
一、水利工程监理的主要问题
1、建设监理市场行为规范
目前水利建设市场供求关系失衡,过度竞争造成了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造成了市场的混乱局面;在监理业务的承揽方式上,存在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证照的现象;有些监理单位还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尚处在母体的副业状态,既不独立核算,更不自负盈亏,没有固定的基本监理队伍,有监理任务时就临时凑人员,没有任务时这些人就解散或转移,严重影响监理人员从事监理工作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积极性,监理单位为同一行政管理的同体监理问题还相当严重,致使监理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2、监理服务取费偏低,导致了一些弊病
监理企业难有积累,发展后劲不足,总体实力较弱,只能维持低水平服务。监理人员待遇偏低,吸引不了高智能人才,使得工程监理企业很难成为真正的高智能知识密集型企业。监理企业服务不到位。由于受资金所限,无力购置相应的现代技术检测设备,工作效率不高;存在监理T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的问题,有的总监理工程师兼任很多项目总监,有的空挂监理人员名字,只见其明,不见其人。有的监理单位没有确定监理的工作内容、程序和落实各级监理人员职责,管理混乱,致使一些监理人员该进行检查不检查,该旁站的不旁站,影响了监理企业的声誉。
3、监理队伍总体水平不高
工程建设监理是一项高智能、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是一项实践性、政策性很高的工作。是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行业,其效果的优劣,关键取决于监理工程师的水平、能力以及素质的高低。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监理人员是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行政管理单位调、转职而来,导致监理队伍专业不全面、技术领域单一,严重缺乏懂管理、可设计,能施工的监理人员。
4、监理的作用难以发挥。
作为工程建设市场的三大主体之一,监理理应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工程建设中,重设计、重施工、轻监理的观念仍然普遍存在。有些业主对监理单位责任没有正确认识,法律意识淡薄,或对监理程序不熟悉,直接指挥或干预工程建设,使监理正常的开展工作受到一定的困扰。
二、解决水利工程监理问题的对策
1、坚持标准化管理
监理标准化管理主要是指:把“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三方面监理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转化为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使每一项每一步工作都有统一规定、统一要求,都有标准依据,都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监理标准化管理内容从内涵上可分为监理内部管理标准化和外部控制标准化两个方面。其一,内部管理标准化是监理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可操作性,是规范监理内部组织运行行为和个人行为,使监理内部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好劣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具有可衡量性,以建立起奖优惩劣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是做好监理控制的内在保证和基础。其二,外部控制标准化主要是将工程质量、进度、支付结算、信息与合同管理转化成标准化控制与管理,要求施工承建单位按照监理规定的标准化控制要求进行工程实施方案策划、实施、检查、纠偏、支付与竣工。
2、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图纸
工程设计图纸是工程项目的法律性文件,是开展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无论监理工作,还是建筑施工,都必须严格按图纸内容的要求进行。因此,项目监理部在收到设计图纸后,各专业人员应认真进行审查学习,这不仅可发现图纸中的疑难和问题,并及时得到澄清和解决,同时对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结构及设备选型、施工可行性和工程造价等方面提出监理意见,进行有效的预控,也为全面开展监理工作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3、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监控主体作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工程协调。监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始终以法律法规、设计要求及旌工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为准绳,始终遵循“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监理执业准则,严格按照投标承诺、合同文件及监理规范的要求,严格按照“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 的监理原则,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做到“执行标准不手软,杜绝违规不畏难,维护业主不动摇”,同时也注意维护施工方的合法利益。
4、重视旁站监理在质量和工期中的地位
旁站是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旁站监理如果缺乏监督检查和督促,不能做到跟班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就容易出现过程失控的情况,且一旦出现问题时,后果极为严重。监理工作仅仅依赖于试验数据和测量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施工中必须重视并加强质量控制的现场监理工作,要求监理人员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等形式,按施工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
5、加大宣传贯彻监理工作的力度
通过宣传学习有关监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使全社会对T程建设监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发挥好监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有作用,为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监理市场的管理。
三、结束语
总之,工程建设监理对保证工程质量,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及业主、施工企业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建立的过程中存在监理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理取费标准低,人员素质还不高及监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工程建设监理制已成为建设管理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应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继续深化对监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监理资质管理力度,提高建立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监理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地位,摆脱监理行业存在的困境,使建设监理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 黄汝可,王保义.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08).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 施工质量 问题 策略
俗话说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的必备之物,建筑工程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优、高质的居住和工作建筑,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中国建筑工程事业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房地产事业也突飞猛进,建筑工程随处可见。由于管理者为实现其利益最大化,仍然采用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以及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采用切实有效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广泛应用现代化的先进设备,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质量方面
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越来越多,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每一个专业既有自己的特定位置空间、技术要求,同时又必须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的合理需求。如果在技术上未能充分全面考虑,特别是一些交叉部位的细节考虑不周,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有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少有类同,这也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增加了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问题。
1.2 人员管理方面
目前,国内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普遍较差,难以满足现代化工程管理作业的高标准、严要求。由于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领悟和执行工作任务的能力也普遍较差。工程管理单位必须注重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与教育,以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确保建筑工程各项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1.3 安全管理方面
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没有经费来源,没有处罚依据,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纵容一部分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个体投资项目及旧村改造工程违法违规,从源头上给建设工程带来了事故隐患,对安全监督造成困难。
2、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策略
2.1 强化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建筑工程的现代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工程项目是建筑工程效益的源头,使实现企业信誉和社会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强化项目管理,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的项目科学管理方法,是建筑工程现代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
2.2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在建筑工程现代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保持企业稳定的根本、坚持“依靠方针”的具体体现。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指导作用,一方面是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是着力解决好员工关注的突出问题。建筑工程现代管理理念对人员的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2.3 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施工之前首先要制定完备的施工方案,如施工设计,设计技术方案等等。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应该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施工环境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合情合理的施工方案,避免出现偏差,从而间接保证了工程质量。
2.4 加强进度控制
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确保工程进度。编制各个阶段的进度计划。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根据总进度计划制订月计划、旬计划(周计划),用旬计划保月计划,用月计划保总计划,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留下余地。
2.5 挑选高素质的施工人员
工程建筑是一项任务重,时间紧的项目,工程建筑企业对施工人员的挑选更应该重视,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建筑工程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都会对工程建筑的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施工企业应该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对自身的严格管理,并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质量。
2.6 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除了做好协调工作以及成本控制工作以外,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也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一方面还要强化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验收。将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组织成一个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推动其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
3、结语
建筑工程的管理和提高施工质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工程的具体实际状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和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工程建筑企业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队伍,制定出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规则,做到做事分明,直接明确。同时,工程建筑企业还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建筑施工人员,他们是真正的建造者,他们的行为将决定工程质量的优劣。总而言之,严格的建筑工程管理和良好的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毛鑫印.浅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1).
[2]萧绍统.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与预防[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关键词:主要因素;常见问题;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预算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编制工程项目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进行工程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办理工程贷款等的依据。加强建筑工程的预算管理,对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工程预算概述
1.1 工程预算的含义
建筑工程预算是指对建筑工程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依据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标准及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事先计算和确定工程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所需要的全部费用的文件。
1.2 影响工程预算的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预算准确度、科学性、完备性的因素很多,既包含客观的因素、又包含主观的人为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动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由于当今,我们正处于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的变幻莫测、差异波动使我们很难及时捕捉各项建筑材料的准确价格,这便导致了材料预算价格差异的产生。而建筑工程的阶段性管理决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工程项目均会遵循一定的步骤按部就班的开展,而不能将既定的工序或提前或取消,这就会造成一旦国家出台相关调价政策,便会导致实际投资的整体变动,从而使预算编制无法准确反应现实的市场价格。例如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费用调整、建筑材料费用调整、人工费用增加等均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主观因素:在现实的施工管理中,更多的因素则来自于主观预算的不合理。例如在工程预算环节没有充分考虑现场签证因素,没有预测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如地下障碍、基坑排水障碍、土方坍塌及自然灾害等。再者,工程预算编制中,工程造价消耗主要包括实体性消耗及措施性消耗两部分。一般实体性的消耗在施工图设计说明中会进行详细描述计算,不会发生较大的偏差,而措施性消耗则会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不同的施工工艺选择、施工手段运用而产生一定的差异。如果预算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措施性消耗,则会引起预算价格的变动。
二、目前工程预算中常见的问题
2.1 缺乏综合管理意识
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没有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也很少进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虽做了工程概算,而且还细化到预算,但仍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因成本管理不严,或者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无法按期完成,致使贷款利息不断增加,给业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2 工程变更的随意性大
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没有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导致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且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也没有进行监督,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更改造成的损失。
2.3 预算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欠缺
在实际工作中,除大中型企业有审核工程预结算方面的专业人员外,大部分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往往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格,业务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无法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缺乏预算管理相关的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投资预算控制能力较差,不能将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且对较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没有独立处理的能力,索赔处理能力差,从而使业主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对预算单位和预算人员资质的审核
对没有能力进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监督的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能力的部门,最好是成立一个建设监理组织。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教育和经济理论学习,要求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工程预算,还要懂技术、懂管理、懂法规、懂经济。
3.2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
科学完备的施工预算需要深入工程现场的实地勘察、切合实际的考察编制。因此为了促进整个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采取质量报告的方式,依据工程现场做好地形测量、勘察工作,完成施工图的图纸设计部分及详细说明部分,针对各类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考核,并通过走访的方式依据现行的工程标准进行定额预算、明确费用标准预算、区域材料价格预算,从而使建筑工程在统一规则的标准计算中、合理的预算方式下得到规范。
3.3 监理预算控制及考核制度
严格的预算控制是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强化预算准确度的必要保证,因此为了切实的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的科学性、效率性、准确性,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统一、合理、高度可行的预算控制与考核管理制度,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环节、审查监督环节、签订合同环节与施工管理环节的具体责任明确到位、权责清晰,依据有效的奖惩方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同时在预算目标确立之后,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还应将统一、全面的目标层层细化、逐级分解,并落实到各个相关归口部门及资金使用单位,按照预算控制及考核制度对各个预算的责任部门进行全面的预测成效考评,实施必要的奖励与惩罚,强化预算管理人员的责任驱动与危机感,从而有效的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热情。
3.4 加强对工程变更的管理
合同及设计变更的管理是投资控制重点。为了避免以后在结算时因合同条款不明确而产生纠纷和不应有的赔偿,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对每项合同条款透彻理解,对可能发生的分歧和费用索赔问题做全面而充分地考虑。为了避免出现竣工结算价与估算价之间出现过分悬殊的局面,对于工程变更,要及时做好记录,按时编制出详细的月工程预结算书,对合同控制数额产生的费用偏差提出分析依据,以便业主及时了解和调整投资偏差的幅度。
四、结束语
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其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经济活动的状态计量、实际预算的比较以及两者差异的确定和分析、制定和采取调整经济活动的措施等。为了实现预期利益,预算管理工作者会尽最大努力优化资源配置,使涉及目标利润实现的各因素发挥最大的功效;认真备工备料,对人工、材料定额限量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把施工中各工序紧密地组合、排列和协调,使之相互平衡,以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合理利用,从而按时完成任务,控制造价,提高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孙芳.工程预算中如何控制工程设计变更后的造价[J].财经界(学术),2010,(8)
[2]范芹.建设工程预算、投标管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研究;造价咨询;工程预结算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是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于一体的系统工作。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项是涉及面广、难度很大的复杂工作,只有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组织,把握好工程在投资、质量、工期的三控目标,才能更合理、更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造价。解决目前建筑工程中随意压价、高估冒算、投资指控这一系列的问题,节约了国家的建设资金,同时也维护了工程造价市场的正常秩序,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也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
建筑工程造价一般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即从开始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费用总和。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对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目标的实现。
1.1 造价管理部门处于多门化
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存在多部门、多层次的状况。如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目前就面临着要取得资质证书必须符合建设、计划、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造价咨询中介机构的业务或资质的管理规定,否则,造价咨询机构是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
1.2 形成“无标底”招标
工程招标人为操作压级压价,以至于工程造价没有真实性。招投标工程的成本价很难界定,使其操作具有较大的困难,工程招投标管理部门较难有效监控中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这一关键问题,为了减少建设投资,部分业主人为压级压价,“不合理”低标中价的同时也给工程质量事故埋下隐患。
1.3 工程设计的标准很难控制,浪费也很严重
部分设计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人为提高安全系数造成很大的浪费。甚至串通中标施工单位,抬高标准,变更设计,赚取超额“利润”。
1.4 部分新型材料的价格不真,工程造价更是虚增
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装饰材料的信息不足,其价格异地差别很大。承包商利用这一点,虚报价格,导致造价失控。
1.5 设计变更频繁发生,“三超”现象普遍存在
“三超”即决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长此以往,我国的工程建设投资规模与工程造价不同程度地出现失控的症状,究其原因,客观与主观原因并存,如材料涨价、决策失误、不合理变更等。为了避免出现“三超”现象,应将建筑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
1.6 存在“以审代结”现象,破坏了造价管理的正常秩序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法》只对建设项目的工程预决算进行审计,而在工程结算时竣工决算的部分,他们往往不需持证,仅凭审计职能对工程结算进行审计操作。审计部门的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造价咨询的市场秩序。
1.7 市场竞争不规范
现在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导致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以至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投资方往往只考虑个人的工程利润,而对中标价格是否低于成本价漠不关心;“无标底”招标在目前国内建筑市场盛行,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达到中标目的,报价时故意降低价格,材料价格失去真实性,但是中标后,以更低的价格转包出去,这种工程报价严重背离实际发生的造价,以至于招投标管理部门对中标价是否低于成本价的这一关键环节不能有效监控,不合理低价中标层出不穷,更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1.8 造价工程师素质偏低
工程造价行业目前在我国的局面极其混乱:一方面,造价工程师的专业技能不高,有一部分造价工程师的工程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真正投入工作时缺乏预控能力,同时工程项目各个主体之间存在的复杂关系又很难处理好,无法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工程造价师的职业道德缺乏,或为了个人私利,或受各类权利的胁迫,或受到金钱的诱惑等,不惜践踏职业道德,严重破坏了工程造价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若干对策研究
建设工程造价要想得到合理的确定且有所控制,就必须对工程造价在基本建设领域全方位加强管理,深化改革体系以及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服务体系。
2.1转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职能
政府要转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职能,“定规则、当裁判”的监督职能切实做好,提升造价行业的服务水平。首先,有效监督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造价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行为,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政府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积极指导施工企业进行体系改革,推广并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最后,做好工程造价争议解释,明确规定解释流程,准确地采集、整理和建筑工程造价信息,增强价格信息服务。
2.2加强工程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通过测算竣工工程经济指标,来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加强设计阶段对建筑造价的控制工作,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做好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不留缺口。设计变更对建筑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未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如果擅自追加投资、变更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在审查建筑工程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对其违法行为追究责任,并予以严惩。
2.3 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途径是推行和完善招投标制度。目的是合理确定建筑工程造价。一方面,做到投标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诚实信用的原则,有效监控标底价及成本价等相关造价;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也应加强自我保护,做到谨慎择标,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标底和合同价的审查必须把好关,在保证价格竞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同时,也要维护建筑市场主体各方的合法权益。
2.4 加强建筑工程预结算的监督
目前,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较混乱,针对这一情况,除了要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管理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督的重点以外,还应经常组织工程预结(决)算的检查,以保证工程造价事业的健康发展。
2.5 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管理
一是管理力度要加强,管理体制要理顺,通过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地保证咨询工作的科学性、技术性以及公正性。二是认真做好资质管理工作,工程造价人员的培训也要严格执行,使整个行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充分发挥其在工程造价市场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2.6 提高工程造价专业队伍素质
身为一名工程造价管理者,必须不断加强训练和培训,不论在专业素质、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执业技能、职业操守等方面,都必须适应新形势、经受新考验,在自己的岗位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不断加强专业学习,密切关注建筑领域的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设备,为控制造价做好服务工作。除了业务能力以外,为适应业务需要,外语与计算机知识也应掌握好。
2.7 加强工程类别划分和收费许可管理
要制定并完善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杜绝建筑工程类别划分时出现随意性。对一切违反规定以及随意压级压价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应严肃查处。
参考文献:
[1] 高静茹.论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现状及造价控制[J].江西建材,2011,(02).
[2] 韩婧.建筑工程中消防工程造价审核的重点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0,(04).
[3] 何洋.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探究[J].科技风,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