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中西艺术差异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079-03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塑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立的乐章。雕塑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雕塑是有三维空间的由人类创造的存在于实际空间的立体形象。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中国的四大石窟、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雕塑永远表现动态,甚至完全静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的状态。人们可以从这一瞬间的造型中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体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后面的体温和感情。雕塑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颗常青树。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题材差异
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明,使人与自然及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因而中国早期雕塑题材以动物为主,《四羊方尊》、《莲鹤方壶》等就是其中的杰作。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宗教佛像也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对象之一,最有名的当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和敦煌石窟这四大雕塑群,此外还有大量的寺庙造像。同时在中国厚葬习俗的影响下,君主及达官贵族大势修造陵墓及陪葬品,使得陵墓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上的又一珍宝,最具代表性的就属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对比之下,西方的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教性的商业社会,城市化的生产培养了西方人的外向性和冒险性的性格,再加上海上,陆路交通发达,同东方交流广泛,这一切都有利于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神话传说是两方雕塑题材之一,如希腊人认为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神的力量显现的结果,人和神是同源的,神就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是他们长生不老、神通广大而已。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牛了关于缪斯、阿波罗为主神及其统率下的缪斯的神话。
对人体美的表现也是两方雕塑家们的又一题材。体育竞技和大型的敬神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竞技大多以身体的方式进行,这也许是为了在竞技比赛的同时显露强悍,优美的体型。这种社会风尚的流行无疑给雕塑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和创作的环境,给比赛胜利者雕像也成为雕塑家的一项任务。如米隆的《掷铁饼者》。
二、精神追求上的差异
在中国人看来,主体与客体相通、感性与理性共融,视“天人合一”为宇宙观核心,相信天人感应、天人相类。这种思想的必然结果即自然的入化和人的自然化,确信人们心中所要抒发的东西,都能在宇宙世界找到相应的事物,并以其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汉代霍去病的陵墓,墓前有十多件石雕,如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伏虎、野猪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踏匈奴》。为了表现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作者别出心裁的雕造出一匹气势轩昂、庄重雄强的战马,马的神情果断沉着,仿佛在时时刻刻警惕着,防止被踢翻在地的匈奴败将挣脱而逃,体现出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坚定意志。虽然没有直接雕造霍去病的形象,但是通过《马踏匈奴》整个作品不难体现他的品格与精神,使人联想到英勇无敌的青年将军,似乎听到击败匈奴的胜利呼声。其它石雕也分别体现出将士们不顾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乘六匹战马的雕刻形象,艺术家概括地塑造了六骏的立、行、奔、驰的健美姿态,并显示六匹骏马那英勇而温顺、刚毅又善良的性格。造型饱满剽悍,神韵充沛飞扬,层次转折有力,在外光映射下富于变化,具有节奏感。雕刻的是马反映的是人,象征唐太宗李世民的品格,歌颂了李世民的伟业丰功。
除了表现人的精神品格和功绩外,也成为体现当时统治阶级权力的载体。例如清代十三陵,墓前的石象背加鞍鞯,上托宝瓶,头施笼佩,四足平衡,完全依照皇帝的仪仗,其寓意为“太平有象”――动物失去了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活力,成为皇权的象征。
以上以物喻人,“天人合一”的例子在中国雕塑艺术中举不胜举。而西方则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的意志。西方雕塑的表现题材基本上是以人体为主,就算是神话人物也是以人为衣钵,体现人体的美。每个时代的雕塑家几乎都共同关注人体与精神的统一。如古希腊雕像就是通过人物整体,在单纯与静穆中显示出一种理想的美。黑格尔说过,“希腊民族性格的特点在于他们对直接呈现的而又受到精神渗透的人身的个性具有高度发达的敏感,对于自由的美的形式也是如此,这就使得他们必然要把直接呈现的人,即人所特有的受到精神渗透的躯体,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雕塑,并且把人的形象看作高于一切其他。形象的最自由的最美的形象来欣赏。”①(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页。)
三、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雕塑是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雕塑品的实际体量与绘画的虚拟体量从视觉感受上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虚拟体量要达到雕塑的实际体量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也就是雕塑魅力所在,它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是其它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
作为精神的实际存在,西方人体雕塑在“理念”世界的支配下具有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它不是凭借自然景物的烘托,而是凭借光线与阴影的变幻以展现形体的空间实在性,因此西方人体雕塑是严格意义上的空间艺术,在20世纪以前,希腊雕塑的物理性的立体空间概念,成为西方雕塑家共同参照的范式。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那些石窟造像多是通过背景热烈激昂的雕绘故事的陪衬和烘托,而显得更加宁静和睿智,从而弥补了独立的圆雕在表现空间容量方面的局限性,构成了一个空间形式包含时间节奏和动感的艺术世界。唐代的帝王陵墓所确立的“以山为陵”的体制,使陵墓、陵前雕刻与自然起伏的山势巧妙结合,令观者“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西方那种瞬间直观把握的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
除了空间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中国雕塑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手法与西方雕塑的写实性表现手法也形成反差。由于中国雕塑很晚才与实用美术真正分离,在漫长的岁月中,雕塑大多只是实用美术的一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形成了中国雕塑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特征。不讲究描摹写实,在塑形上注重写意传神,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神似胜于形似”,这种中国式的美学观念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即使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写实性,也只是比较细微而已,在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正因为中国艺术以表现、抒情、写意见长,追求艺术意境,中国古代雕塑也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意境特色。“所以汉代那些女陶俑会有着细柔的腰肢,有着如盛开的喇叭花一样美丽形状的裙裾和翩翩起舞般的拂袖姿态;所以敦煌北朝的彩塑佛像会有着不可言说的微笑,并且在这微妙的笑容中透露着内心的智慧和远离尘世的洒脱风采;所以敦煌唐代的彩塑菩萨会有着如血脉在流淌搏动的肌肤和薄如蝉翼的透体天衣;宋代晋祠的彩塑侍女会有着美人鱼一般的身段。”而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必须使用我们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才能够真正感觉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而在西方,就雕塑而言,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写实性雕塑。这种写实性雕塑风格的产生是由于“模仿说”的明确提出。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艺术必须“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而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强调对外事物的模仿和反映是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艺术传统。“模仿说”如同一面镜子,反映视觉的真实。如《米洛的阿芙洛狄特》与《大卫》都是对人体的真实再现。并且,围绕着人体塑造,古希腊令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法则,如1:7和1:8的人体比例。文艺复兴时期又创立了透视学和解剖学两大成就,有些雕刻家如多纳太罗、米开朗基罗等还亲自动手做人体解剖实验。这些都是为了能更好、更准确的模仿自然,更完美的刻画雕塑形象而服务的。
四、造型手法的差异
中西雕塑艺术家都重视线条的表现力,重视以线条造型为共同的媒介,而西方的用线仅服务于造型。黑格尔认为速写或草稿卓越的表现了画家的天分及其特点,安格尔认为线和形愈简练愈美和有魅力。可见线条对画家的造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雕塑特别是圆雕来说,线的因素更是不见其痕迹,雕塑家刻意追求的是团块和体积、重视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素描中的线条只是充当表现这种效果所界定的轮廓线。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雕塑家“运刀如运笔”,通过富有弹性而又丰富多变的线条,或表现飞奔的情态,如汉代的“四灵”瓦当、龙门莲花洞中的飞天等;或表现不同质感;或表现不同体型;或表现不同个性……。总之这种“净化了的线条”既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风格,又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行云流水,骨力追风,刚柔相济,状物抒情,充分展示了中国雕塑中线条的灵活性和自由美。
另外,中国古代雕塑还喜好在雕塑上绘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问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但那种净素妍雅。强调光影感的大理石刻雕塑则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西方雕塑家大多尽力排除从色彩的优越性中择取绘画的辅助方法。法国雕塑家法尔孔奈说过:“如果雕刻能保留在自己确定的范围之内,它就不会丧失自己任何一项优点;但是,如果它要使用绘画的全部手段,它就会受到失败的威胁。这两种艺术各有各的表现手段,色彩不是雕刻的手段。”
五、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关键词:雕塑;差异;中西方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1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东方与西方文明各自绽放出不同的灿烂火花,虽然两方在社会制度上起源相同,都经过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受到相似的经济基础的制约,但是在另一些方面由于地域人文等造成的长期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地方特色的差异,故风格各异。这在雕刻艺术上显现的更为明显。
1 题材差异
中国是农耕民族的代表,它的艺术讲究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对自然景物,植物,动物,器物的刻画描述讲究飘逸,灵动而神在。早期的作品如《四羊方尊》、《莲鹤方壶》便是代表作。而后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菩萨,佛,众神灵成为人类膜拜雕刻的对象,这些雕塑为了追求神秘庄严之感常常体积庞大,耗工量巨大,如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此外也有大量庙宇雕塑,此外在墓地文化下形成了达官贵人大兴建造陵园和奢侈品陪葬,由此兴起了墓地雕塑文化系统,如秦始皇兵马俑。还有建筑雕塑,卢沟桥等。
与此相对希望是以基督教教义等宗教为核心的商业性文化,他们的相对善于冒险和果敢,想象力充沛富于浪漫气息,对外界充满挑战和接触的欲望,这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艺术主题和艺术手段,比如,西方雕塑之对象往往是神话和故事中的人物,他们有着人的外表和神的能力,身材健美,气质勇敢,神态各异,对其崇拜其实是反映了对人类本身感官的关注,如神貌美的外表,弱点,欲望,局限,性情中的嫉妒,宽容,贪婪,懒惰,人物关系中的父子,夫妻,姐妹,母女等,即更加放大了的人的描述。
2 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作为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西方雕塑强调空间性,主要体现在对光影等物理技术和效果的运用。关照雕塑本体的线条突出,对背景物品的辅助作用不甚突出,这样做的优点是作品独立状况较好,对雕塑感官状况的强调较全方位,所以也有人说将人体雕塑称为空间艺术是十分恰当的。20世纪以前西方雕塑更加强调将立体空间感作为雕塑的必要审美原则。对此艺术家的审美标准还是比较统一的。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
中国文化中对写意的重视造成中国的艺术作品对于真实性,逼真性问题的忽视,而更加注重传神灵动。这种情况的发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雕塑常常为了实用性建筑做陪衬,不需要自成个体,另外中国人对艺术的理解常常有着温和自然的情感,不需要展现一种人类肉体感官性的特点。为此,雕塑作品的艺术价值常常体现在活灵活现,灵韵飘动之感,大部分材料来源并不追求数据上的准确。如对龙的刻画,生肖,历代帝王常常有着宽阔,翘眼角,留须等相似的表达手法,而与之相近的剪纸艺术代代相传,到后来这些艺术者虽然能够剪出生动的老虎,却从未见过老虎。
西方不同,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有一段时间强调艺术家作为模仿者对于艺术作品的处理,属于注重还原真实性的一类。众多学者呼应亚里士多德对于艺术的理解,反对将艺术看做是一个创造思想和形象的过程,更偏重于描述还原真实事物和现象,因此在视觉,听觉上注重真实,即倾向于“像真的一样”而非创造了从未出现的“幻象”。
3 造型手法的差异
线条作为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东方和西方都得到了重视,但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西方注意为实际雕塑服务,讲求刻画性,黑格尔认为通过一个人对线条的把握能力就能反映出他的实际绘画水平,安格尔崇尚简洁大方的线条艺术,这些都说明了艺术家对于线条的重视程度。而在圆雕艺术中线条的能量融合在了整体效果当中,雕塑家对线条的期待转化为了对体积,表现效果的期待,所以线条为整体服务。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
另外,我国古代的雕塑强调色彩,属于彩绘与雕刻技艺的结合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
4 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在雕塑材料的使用上,中国雕塑较之西方尤为丰富,如土、木、石、玉、铜等等,其中以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土木居多。从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到长沙汉墓中的彩绘木俑;从秦陵兵马俑到唐代木雕迦叶像,从敦煌莫高窟的彩塑菩萨到明清时代的小品雕刻,皆体现出中国人对土木的依赖性和亲切感。西方由于工商文明的发展而较早地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也较早地扬弃了土和木的利用,在雕刻材料的选择上创造了以石雕为主流的雕塑艺术史。
结语
中西方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特征,决定了西方艺术的注重写实性与而中国艺术崇尚写意性的两种不同审美取向;同时在造型手法和材料等运用上也造就不同层度的差别与异同。中西雕塑艺术虽有风格特征之别,但无优劣高低之分,以上只是对各自风格与观点的评述,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雕塑这一艺术领域的奇葩。
参考文献
第二,遵循中西文化差异教学导入基本原则。首先,实用性原则。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的中西文化方面的内容和大学生的语言内容紧密相连,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文化方面的教学与语言实际密切相连,使大学生感觉到语言与文化是实实在在的,进而激发广大学生的语言与文化学习积极性;其次,阶段性原则。教师在文化导入方面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从大学生的接受能力、语言水平以及领悟能力等方面出发,确立文化教学的基本内容,由现象到本质;最后,适合性原则。它指的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应该适度。教师对文化内容的讲解方面应该有充分的选择,对主流文化或者是具备广泛性的内容,需要认真讲解,反复演练,并且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文化自身较为复杂,所以需要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展开课外阅读与实践,并进一步增加文化的积累。平常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侧重对学生开展交际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国家语言背景,进而去了解文化,并实现二者之间的密切沟通,互相促进。
第三,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别。大学英语假如可以在比较中进行学习与使用,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比较,教师能够让学生将中西两种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比如英美人士在接受别人表扬的时候,是愉快接受的,但是中国人却是寒暄一番。再比如问年龄,对西方人来讲那是侵犯他的隐私,而对国人来说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以说,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英美国家存在的一些文化禁忌,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不至于陷入尴尬境地。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讲英语是不难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讲好英语、更得体讲英语却是非常不容易的。英语讲话得体的关键是让学生能增强文化底蕴,加强其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四,充分挖掘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词汇学习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大量的单词、短语以及句子都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比如最初的美国黑人被称之为是Negroes,但是随着黑人反压迫运动的逐渐兴起,黑人群体开始为自身的肤色感到自豪,就开始使用Black这一词语,而原先的词语Negroes则几乎不再使用。
第五,善于利用多种学习渠道。教师可以在课外多收集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资料,比如邮票、杂志、照片、画报等,对西方不同国家的装饰、发型等进行广泛的研究,充分发掘其文化内涵、审美标准、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能学会去观察并识记西方国家的社会情况,进而做到与西方人交往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并适当组织学生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以提升对西方文化的体验力。
关键词:音乐作品,中西文化,音乐体系
1. 中西方对音乐本质之定义的比较分析
1.1 音乐本质与社会政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讲究人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和追求重人的心理体验,强调悟性,这都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和音乐美学思想生长在中国独有的政治、经济、伦理土壤之上。作为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特征、形态和功能都与中国传统政治、经济、伦理息息相关。在中国的音乐审美标准中,政治需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儒家把音乐看做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所以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音乐服务于政治、礼法等。①如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哀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免费论文参考网。这种对音乐本质的认定,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的作用。荀子也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合人们温良礼让等。免费论文参考网。而我国重要的音乐美学文献《乐记》代表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音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但同时《乐记》也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今天仍还是适用的,如《乐记》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一方面,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批评标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1.2 音乐与自然科学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8—约公元前500年,把“数”当做音乐的本原;认为音乐的基本法则是“数”的关系;提出音乐的美与和谐只能到“数”的关系去寻找。毕达哥拉斯有着敏锐的音乐耳朵,对于铁匠打铁的声音,人们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但他却听出了差别。毕达哥拉斯最先是在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铁锤打击铁砧的声音,辨认出了四度、五度和八度三种和谐音,猜想是由于铁锤重量的不同导致了声音的不同,并通过称量不同铁锤的重量确认了其间的关系,随后,又用不同长度的弦的振动实验发现了弦长与和谐音的关系。他还发现谐声是由长度成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的—事实上被拨弦的每一和谐组合可表示成整数比,按整数比增加弦的长度,能产生整个音阶。例如,从产生音符C的弦开始,C的16/15长度给出B, C的6/5长度给出A, C的4/3长度给出G, C的3/2长度给出F, C的8/5长度给出E, C的16/9长度给出D, C的2/1长度给出低音C。他天才地用数学观点研究音乐,并阐明了单弦的乐音与弦长的关系,从而为现代音乐理论奠定了基础。他关于旋律、节奏、调的演说和对音响学的论证对音乐科学地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位研究者所指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仅仅关心数字和音乐与宇宙的和谐一致,他们将它们认同。音乐是数字而宇宙是音乐。而且,毕达哥拉斯在他的哲学中区别开三种音乐:用后代的术语来说,器乐——通过拨过琴弦,吹响簧管等创造的平常的音乐;musicahumana(人的音乐)-一由每个人的器官,特别是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和谐(或者不和谐)的回响所创造的连续但听不见的音乐:和musica mundane(世界音乐)-一宇宙自身所创造的音乐,被人们称做天体的音乐。免费论文参考网。
2. 中西方音乐创作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音乐,单声部居多,即使有些多声部的,也仅属于支声性(heterophony)或原始性的多声部,这与西方近几百年来高度发展了的多声部音乐大相径庭。西方音乐的最大特征是多声而非单声,但从顺序上,两方的专业音乐却可以说是以单声音乐作为出发点,单声是多声的基础,单声音乐的形式构建原则完全影响到多声音乐,多声音乐的出发点可以推演到严格的平行奥尔加农。严格平行奥尔加农在纵向结合上的“均等”特征,使其表现出单调、缺乏变化,但它的这一特征却是后来复音音乐发展的结构基础。正像圣咏中的装饰风格是通过引入非结构因素而获得变化和丰富一样,多声部音乐也是由非结构因素的插入而突破了严格平行奥尔加农的枯燥和乏味。14世纪以来,西方艺术便沿着中心结构原则发展,无论是建筑中的大厅楼梯还是绘画中的焦点,或是音乐中的终止式,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西方以主音上方三和弦的大小区划调式色彩,是大三和弦的一类调式称大调性色彩,是小三和弦的一类调式称小调性色彩,形成了经纬分明的调式色彩体系。从音乐的织体的差异看,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即特别注意主调旋律与其它声部的和声关系。音乐的织体思维主要是以纵向和声为主的网状立体织体思维。复调音乐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几个旋律结合为乐曲,旋律伴有定量节奏,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代的西方音乐呈现这种特点。在西方音乐中,.主调音乐体系也有一定的比例,一般说来,它只有一个曲调具有主旋律的意义。
3. 结论
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音乐更注重旋律美,旋律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并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各种旋律都讲究线条,这些旋律线的神韵可以与书法、绘画、舞蹈、戏曲、园林、建筑等其它艺术形式比美。有的延绵起伏,有的跳动剧烈,有的明显地呈现抛物线型,有的音符密集,有的音符稀疏。旋律中大量的运用“带腔的音”(又称音腔)旋律技巧,有效却不着痕迹的手法把一个不断重复的乐段连接起来而不使人觉得沉闷乏味,或把几个不同来源的乐段连接起来而使全曲具整体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组织思维方式,是构成中国音乐及其美学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大鹏. “中西合璧”在于补短扬长[J]国际音乐交流, 2001,(04) .
[2] 周薇. 俯而弹,仰而思—学习《西方钢琴艺术史》[J]钢琴艺术, 1997,(01) .
[3] 张凌飞. 中西合璧 古今融会—析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J]钢琴艺术, 2005,(04) .
论文关键词:形式;内容;真实;理念;超越
论文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西方认为人是宇宙或世界的中心,是自然的主宰;东方尤其是中国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共存。在艺术世界,西方绘画很早就开始固守焦点透视和视点固定的准则,时空概念非常强烈;中国绘画则采用散点透视或动点透视,画面常常是时空变换,景随人移,物随心动。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东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的观念世界中表达方式的变化。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与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是两幅同样标题、同样题材、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大不一样。达·芬奇为了突出基督,采用平面构图,基督处于正中间的位置。画面铺展,人物并列左右,按顺序排开,产生对称平衡的感觉,基督表情平静的陈述性手势,增强了画面的凝重感,虽然十二门徒的动态各异,秩序感、均衡感以及被安排在中心的视觉重点,非常有力的统领了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产生稳、静的效果。丁托列托采取了斜角线构图,人物增加,动作夸张,明暗对比强烈,纵向透视的角度,使观者似乎就站在门口或一例的高处观看。成组的人物、扭转的体态、繁忙的场面。再加上奇幻的灯光,流动的舞台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两幅画虽然一动、一静,一正、一斜,但画面构图都饱满、充盈,人物、背景讲究细节刻画,叙事性非常明显,画家在忠实地描绘故事的同时,利用人物表情、背景布置、光影效果创造出体现事实和情感两个方面的真实感受,虽然故事可能是子虚乌有,但观念理性的画家把一切都转化为表现的真实和理解的真实。而中国绘画作品恰恰相反,现实的真实并不代表一切,不足以表现一切画家认为很重要的东西,甚至现实真实与艺术理性南辕北辙,与艺术最高的理想——境界有天壤之别。唐五代画家如张萱、周防、顾闳中等都擅长人物,《揭练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描绘了较多的人物,表现的是世俗生活的场景,题材和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但是东方式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突显出一种神奇的超越性,艺术超越生活、超越人的思维观念、超越人类的生存理想,在其中很轻易的就得到了表达。
《揭练图》描绘了家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共有l1个人物,分为三组,捣丝、校直和熨平、理丝和缝合三道工序的细节描绘充分,横长平视的画面展开,使布局显得疏朗,情节较少戏剧性。画面并不是靠紧凑的人物安排、动态的人物刻画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度和戏剧性,而是用神定气闲的布局安排,人物之间淡弱纤丝的呼应关系,疏疏朗朗的结构、独立的形象、极度弱化的情感表达、鲜艳的色彩以及一片虚空殷的背景。从面增强神秘感,反而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寻求超越理性的中国画家的思维理念之中,完全忠实于客观现实的作品不能算是艺术品,杰出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游离在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幻、客观与理想之间的某种拾倒好处的表达,类似达·芬奇、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前者企图理性的忠实现实真实性,后者希望忠实情感的客观真实,都不能符合中国传统的理想境界,至多可以划归画工一类。《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的结构布局和表现都与《揭练图》同属一类,《簪花仕女图》表现的肉体、纱罗的特殊质感,道具、图案的趣味描绘,都因为整体性的疏淡而显得飘渺,贵族妇女的扭捏身形、暖昧手势与画面的东方神秘感柔和在一起。《韩熙载夜宴图》选取了听琵琶、击鼓舞、小葱、对萧、歌舞重开五个夜宴生活片段,利用错乱的时空安排、疏密有间的人物布局和静态的形象刻画,营造出具有浓厚宴饮娱乐氛围的情趣,但是如同17世纪法国画家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和(第欧根尼》,所营造的一种与画面内容不完全对应或相称的气氛的感觉一样,平行记录的五个生活片段中,人物含混的形态和表情与细腻工致的表现手法,共同留下了同样模糊而又深刻的意味。
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都是人物,但有的作品更多的不是为了刻画人物,而是为了表达一种理念,丰富的内容,超越时空界限的结构,要求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内容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容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生活、思想、情感的范畴,而形式对内容的表现又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和西方艺术家利用他们各自不同的传统形式来表现内容,同样是造型艺术,却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造型因素。这种独立性来源于各自丰厚深邃的思维源泉及理念。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自然的客体性和存在状态,艺术之美的根源就在于其中。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坦言:“至于出水,质有而趣灵”,因而感叹:“噫!老病俱至,名出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种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态度,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所特有的。这种自然伟大的观念表现在艺术品中,就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风格。就如上述提及的‘揭练图》等,明显得反映了中国风格的宁静和谐,而不是西方式的戏剧冲突、浓重激烈的气氛。西方关于自然的传统观念与中国不同,认为人先于自然、高与自然、强与自然,自然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人是自然的统治者,人不仅可以欣赏自然,还可以随心所欲的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这种强烈的人类与自然相区别的意识反映在艺术中,就形成西方绘画中对自然形态的严格把握,一旦认识到某种规则或规律是科学地对自然的反映,就严格遵循它,因为那是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体现。艺术家只不过是在恰当地对自然、规律、感情进行组织安排,为了画面的整体统一协调,再对自然、形象、感情作合理地改变。就如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罗丹所做的那样。中国与西方传统观念和艺术表现的差异决非水火不相容的,其实差异只是着眼点、侧重点的不同而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强调人,而中国重视自然,但是还应该看到,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能认识到人需要自然,人不能生存在自然之外。不管怎样西方艺术仍然建立在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和探索之上,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心灵的追求和满足。元代画家倪瓒就明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卿以自娱而。”(《答张伸藻书》)西方艺术家在穷极真理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中国画家在简、谈、逸、草的表达过程中自娱,也能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吧。
论文关键词:形式;内容;真实;理念;超越
论文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
中西方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西方认为人是宇宙或世界的中心,是自然的主宰;东方尤其是中国则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共存。在艺术世界,西方绘画很早就开始固守焦点透视和视点固定的准则,时空概念非常强烈;中国绘画则采用散点透视或动点透视,画面常常是时空变换,景随人移,物随心动。在对自然的态度上,中西方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作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东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的观念世界中表达方式的变化。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与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是两幅同样标题、同样题材、同样内容的作品,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是大不一样。达·芬奇为了突出基督,采用平面构图,基督处于正中间的位置。画面铺展,人物并列左右,按顺序排开,产生对称平衡的感觉,基督表情平静的陈述性手势,增强了画面的凝重感,虽然十二门徒的动态各异,秩序感、均衡感以及被安排在中心的视觉重点,非常有力的统领了整个画面,使整个画面产生稳、静的效果。丁托列托采取了斜角线构图,人物增加,动作夸张,明暗对比强烈,纵向透视的角度,使观者似乎就站在门口或一例的高处观看。成组的人物、扭转的体态、繁忙的场面。再加上奇幻的灯光,流动的舞台效果增强了画面的戏剧性。两幅画虽然一动、一静,一正、一斜,但画面构图都饱满、充盈,人物、背景讲究细节刻画,叙事性非常明显,画家在忠实地描绘故事的同时,利用人物表情、背景布置、光影效果创造出体现事实和情感两个方面的真实感受,虽然故事可能是子虚乌有,但观念理性的画家把一切都转化为表现的真实和理解的真实。而中国绘画作品恰恰相反,现实的真实并不代表一切,不足以表现一切画家认为很重要的东西,甚至现实真实与艺术理性南辕北辙,与艺术最高的理想——境界有天壤之别。唐五代画家如张萱、周防、顾闳中等都擅长人物,《揭练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都描绘了较多的人物,表现的是世俗生活的场景,题材和内容是真实可信的,但是东方式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突显出一种神奇的超越性,艺术超越生活、超越人的思维观念、超越人类的生存理想,在其中很轻易的就得到了表达。
《揭练图》描绘了家庭妇女制作丝绢的劳动场面,共有l1个人物,分为三组,捣丝、校直和熨平、理丝和缝合三道工序的细节描绘充分,横长平视的画面展开,使布局显得疏朗,情节较少戏剧性。画面并不是靠紧凑的人物安排、动态的人物刻画来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度和戏剧性,而是用神定气闲的布局安排,人物之间淡弱纤丝的呼应关系,疏疏朗朗的结构、独立的形象、极度弱化的情感表达、鲜艳的色彩以及一片虚空殷的背景。从面增强神秘感,反而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寻求超越理性的中国画家的思维理念之中,完全忠实于客观现实的作品不能算是艺术品,杰出的艺术作品应该是游离在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幻、客观与理想之间的某种拾倒好处的表达,类似达·芬奇、丁托列托的《最后的晚餐》,前者企图理性的忠实现实真实性,后者希望忠实情感的客观真实,都不能符合中国传统的理想境界,至多可以划归画工一类。《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的结构布局和表现都与《揭练图》同属一类,《簪花仕女图》表现的肉体、纱罗的特殊质感,道具、图案的趣味描绘,都因为整体性的疏淡而显得飘渺,贵族妇女的扭捏身形、暖昧手势与画面的东方神秘感柔和在一起。《韩熙载夜宴图》选取了听琵琶、击鼓舞、小葱、对萧、歌舞重开五个夜宴生活片段,利用错乱的时空安排、疏密有间的人物布局和静态的形象刻画,营造出具有浓厚宴饮娱乐氛围的情趣,但是如同17世纪法国画家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和(第欧根尼》,所营造的一种与画面内容不完全对应或相称的气氛的感觉一样,平行记录的五个生活片段中,人物含混的形态和表情与细腻工致的表现手法,共同留下了同样模糊而又深刻的意味。
这些作品的主题内容都是人物,但有的作品更多的不是为了刻画人物,而是为了表达一种理念,丰富的内容,超越时空界限的结构,要求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内容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内容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生活、思想、情感的范畴,而形式对内容的表现又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和西方艺术家利用他们各自不同的传统形式来表现内容,同样是造型艺术,却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造型因素。这种独立性来源于各自丰厚深邃的思维源泉及理念。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都十分重视自然的客体性和存在状态,艺术之美的根源就在于其中。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坦言:“至于出水,质有而趣灵”,因而感叹:“噫!老病俱至,名出恐难遍游,唯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这种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的态度,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所特有的。这种自然伟大的观念表现在艺术品中,就形成了中国画特有的风格。就如上述提及的‘揭练图》等,明显得反映了中国风格的宁静和谐,而不是西方式的戏剧冲突、浓重激烈的气氛。西方关于自然的传统观念与中国不同,认为人先于自然、高与自然、强与自然,自然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人是自然的统治者,人不仅可以欣赏自然,还可以随心所欲的改造自然、控制自然。这种强烈的人类与自然相区别的意识反映在艺术中,就形成西方绘画中对自然形态的严格把握,一旦认识到某种规则或规律是科学地对自然的反映,就严格遵循它,因为那是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的体现。艺术家只不过是在恰当地对自然、规律、感情进行组织安排,为了画面的整体统一协调,再对自然、形象、感情作合理地改变。就如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罗丹所做的那样。中国与西方传统观念和艺术表现的差异决非水火不相容的,其实差异只是着眼点、侧重点的不同而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方强调人,而中国重视自然,但是还应该看到,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能认识到人需要自然,人不能生存在自然之外。不管怎样西方艺术仍然建立在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和探索之上,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心灵的追求和满足。元代画家倪瓒就明言:“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卿以自娱而。”(《答张伸藻书》)西方艺术家在穷极真理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中国画家在简、谈、逸、草的表达过程中自娱,也能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吧。
关键词:设计; 文化; 思维; 差异
2012年6月8日,伦敦奥运组委会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设计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很容易将该火炬与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进行对比,两者风格迥异,体现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逢的重要的盛会,而奥运火炬又作为一届奥运会的一个象征,深受重视,因而我认为奥运火炬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艺术品。接下来我就通过对Barberosgerby奥运火炬和祥云奥运火炬设计风格的比较来粗略的谈一下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对各自国家工业设计风格的影响。
12年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火炬形状是易让人牢牢握住的三棱形状,金色代表了奥运圣火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火炬造型时尚现代流线型强,设计元素简单但却独特。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祥云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无论从整体设计风格上的形状,颜色,纹饰还是寓意元素的运用,两个火炬都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西当代设计风格的一个差异,我认为是中西各自的文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工业设计这一门类的不同见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祥云火炬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又不乏现代感。相对于祥云火炬,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体现的英国传统元素较少,多体现一种现代感。这种对待传统元素运用的差异的原因我认为这是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性质造成的。从文化上来讲,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而英国相对于中国是低语境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中国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英国相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正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这种特殊的重视体现在当代设计上就是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中国人希望弘扬历史文化,借助产品设计来体现历史,体现传统。而西方等国家,注重未来,这点我们从电影电视剧中也能有所感觉,西方的电影很多都是反应未来的生活,而我国的电影历史剧很多。由于这种认识的不同导致西方国家在设计上现代感甚至是未来感特强,而中国在设计上运用传统元素比较多。而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因而我们看到祥云火炬并不是一味的使用传统元素,而是在现代的设计中糅合传统元素,是两者达到一种统一,甚至升华。
人们的行为习惯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受各自的文化深刻影响的。中西方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因而对各自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等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在工业设计中,中西设计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做同一类设计时,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切入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产品设计。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的设计师的切入点往往是感性的,类比的,甚至是一种比喻式的手法,习惯将设计赋予一定的寓意,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运用了纸卷轴这一造型元素,使造型上具有纸卷轴的特征,让人们能够联想到纸卷轴这一事物,从而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过去辉煌的技术。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赋予产品一定的寓意,增加卖点,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好的影响,某些设计只追求形态上的寓意而忽视了与产品本身特点的联系,是我国的设计普遍出现一种杂乱,低水平的局面。而在西方设计中,切入点较为理性,逻辑性比较强,而不会过多考虑这种寓意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很重要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从文字上来看,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的,比如说甲骨文,是用图形,画来代表事物,而西方使用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用一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件事物,这种文字的差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较为理性,对事物更喜欢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西方人较为理性,对待事物更为理性,解决问题时逻辑性比较强,讲究合理性,而中国人多靠自己感觉来。这也同时影响了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技起步很早,但是发展缓慢,这是由于中国人在发现并解决问题时讲究一种经验性,不过多考虑背后所藏的原因。而西方,解决问题时逻辑性强,多乐于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用理论来证明经验的可行性,这导致了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而中国一直滞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在设计上的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较为保守含蓄,讲究和谐。而西方的文化略带侵略性,较为进取,寻求个性的发展,张扬自信。这种文化差异中西方的设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的设计较为大胆,创新,讲究个性,造型上也很有特色,流线型造型突出。由于我国文化讲究静,而西方讲究动,我国的设计很多都体现一种沉静的感觉,而西方的设计风格上,动感,力量感很强。
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不断于设计融合,各个国家对设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合理运用,形成了他们国家设计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在设计中应体现自己国家文化的精神,并通过工业产品将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意,还具有我国的独特的文化风格,从而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真正摆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罗怡.《在中国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2)Linell Davis. 《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李梁军 托马斯・霍夫曼. 《全球化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4]汤志坚等. 《世界经典产品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关键词:金玉文化,跨文化交际,思维模式
我们都不会忘记,在北京奥运会上,“金镶玉”奖牌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金和玉的完美结合不仅凸显了奖牌的价值,更是将中国文化很好地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起来。在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玉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中最值得传承和重视的部分。
关于玉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可金玉文化的概念还很少见。国内对玉文化的研究还停留在玉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上。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金玉文化的差异做了对比研究,并探究其差异的深层原因。
1.中西方金玉文化差异
1.1 中西方金文化差异
在韦氏词典中,关于 “gold” 的表达有超过370种,这些表达通常含有褒义色彩,象征着财富,幸福以及成就。比如我们经常所说的goldenages/years/days.
同样的,在汉语词典中,也有很多关于金的表达。许多表达与英文中的 “gold” 类似,但是金在汉语中的意思要远远多于“gold”,尤其是在古代,金泛指所有的金属。在《辞源》中,有超过250条关于金作为财富象征的表达。比如说金夫,金甲,金沙等等。而带有金的中国的四字成语更是数不胜数。例如金枝玉叶,金科玉篆,金石良言等等。
此外,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金一直与宗教密切相关,在圣经中,gold 出现了大约500次。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表达“Now Abram had great wealthof cattle and silver and gold”。金在圣经中象征着权势。在中国,金也广泛应用于宗教中。比如说,在佛教盛行的265-589年,大量的金子用于建造雕像,寺庙,在佛教经文中也有很多关于金的描述。
尽管有关金的文化在中国和西方大致相同,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在英文中,金都与财富直接相关,可是在中文中并不是,比如说金风是指秋天的风,金戈铁马是战争的标志,鸣金收兵是指打锣并召回部队。金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并不仅仅因为它的提取和冶炼需要很大功夫,还因为它拥有可切割性,耐腐蚀性,持久性以及携带方便等等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优势。金能够使用在很多地方,如经济,装饰,电子,航空,天文等等。此外,金在调节经济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
1.2 中西方玉文化差异
黄金所扮演的角色在西方以及中国历史上几乎相等。但是玉石在中西方文化中占有不同的地位。事实上,玉在中国蓬勃发展,可在西方文化中却很少有玉文化的踪影,因此在韦氏词典中,只有12种关于玉的解释,而其中9种都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在中国文化中,玉文化是独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中国自西周以来,儒家就提出了“君子比德于玉”,用玉蕴含的道德来规范人的言行。在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历程中,玉文化成为中国文化中融物质与精神甚至多种品格的特殊文化。中国玉文化不仅有上万年的悠久历史,重要的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玉文化之“象”和“脉”均在。虽然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国人的“玉之情结”仍在,中国文化的“玉之品格”仍在,它仍然是中国文化最值得传承和重视的部分。
2. 中西方金玉文化差异的原因
虽然玉文化在西方的缺失和在中国的繁荣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讲,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所致。免费论文。也就是说,这是由中西方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特定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
2.1 伦理思维与认知思维
中国伦理思想,是君主和大臣之间,父亲和儿子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保持伦理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封建制度。中国的先哲思想,尤其是在中国半封建的地理条件和小农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儒学思想,使大部分中国人热切地关心道德素养以及政治生活,而不是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玉石光彩的外表,滑而坚硬的质地,令人愉悦的声音使它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代表,它不仅仅是一块华丽的石头,它被赋予更加深刻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玉石与政治息息相关。
另一方面,西方的思维方式往往是趋向认知型的,古希腊开放的海洋地理条件以及它的周边区域,尤其是其手工业,商业,海洋业的发展,使古希腊的哲学家对天文地理,数学,物理等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时,哲学家及科学家都争先恐后对神秘的自然界展开探索,他们以此为兴趣和任务,因此在那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如亚里斯多德,培根和皮亚杰。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人在试验的基础上发展了他们的认知思维模式。人们平静对待自然现象,并且尝试通过深入研究来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和内在属性。他们也会像中国人一样研究玉石,但仅仅是客观地研究它的物理属性,比如说玉石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总之,认知型思维的人仅仅是把玉石看作一种客观存在物质,而非其他任何与社会文化相关的产物。
2.2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
通常,善于综合思维方式的人认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社会秩序和普遍的秩序都处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更加注重一个整体与各个成分之间的协调能力,而并非单独的个体。在古代,中国人会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发现所有的事物都是对称的,所有的事情都具有双面性,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对立。一个人只有充分考虑到事物的双面性,兼顾到任何一面,让他们之间成为对称的整体,他才能对事物保持一颗愉悦的心情,从而获取平衡感。这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譬如说孔子视黄金如粪土,崇尚中庸和和谐,反对冲突等等。视黄金为粪土的观点恰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道教的主旨所在。伟大的道学家庄子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非独立的个体。庄周梦蝶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庄子之所以选择蝴蝶,是因为他认为万事万物都以它们相互之间的内力存在,这种强大的内力能够使它们相互竞争,得以繁荣。大的生物如此,而细微的生物更是如此。把自己和蝴蝶联系起来,庄子阐明了自己天人合一的思想。免费论文。
玉石富有光泽但并不耀眼,表面光滑柔软,富有棱角但并不锋利。小小的瑕疵使玉石愈发动人,可谓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而这正与一个人高尚的品德交相辉映。玉石的柔和光滑象征着一个人富有仁爱之心。玉石光滑的棱角象征着一个人拥有足够的个性,但同时能够做到温和谦逊,而并非炫耀武断。它的瑕不掩瑜象征着一个诚实的人毫不掩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之处。总之,再也没有比玉石更能够代表中国传统美德的东西了。
与综合性思维不同,西方人更加注重分析性思维。也就是说,他们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构成这个事物的若干要素着手,了解每个要素的性质,功能,以及它们与整体的关系。所有的要素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区分,相互对立。因此,西方人始终认为自然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它能够被人类社会所征服。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他们更加强调人类在社会中的主观能动性。这与传统中国思想中强调的人类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的思想有很大的区别。免费论文。
由此可见,对于西方人来说,玉石只是一个独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的美观的石头。它可以供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也可以供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在特殊的地点展开考究,更可以供喜好收藏的人在市场上购买并且欣赏。除了是块美观的石头外,玉石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文化意味而言。
2.3 求同性与求异性
两千年以来,中国的政治由集中的氏族制度来主导,也就是社会规范以及个人信仰的统一性。从统治阶级到被统治阶级,人们按照大致相同的思想模式思考。他们应该按照同样体裁的文章,表述同样性质的观点(连,2002).任何反对的声音都被认作是异端,由此便形成了中国式求同性思维。它注重求同,拒绝求异。求同性和我们之前所说的伦理性,整体性一起构成了中国集体思维的特点。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观。玉石诸多独一无二的良好品质恰好吻合了人们对于和谐概念的追求,并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玉也就因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逐渐发展成为蔚为大观的玉文化。
与中国的传统思维不同,西方人认为,对待一个问题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并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连, 2002)。自古以来,西方思维模式一直随着时代和科学与民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因此多种多样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产生了。不同的思想之间可能会充满冲突。例如,经验主义的代表者培根和洛克主张归纳法,贬低亚里士多德的推论法;而以笛卡尔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赞成推论法,贬低归纳法(连,2002)。 在很大程度上,个人主义源自这种批判性的思维发展而来的科学。那些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人,很少对自己的观点产生过犹豫,相反,他们会提出不同的论调并对权威持怀疑态度。在玉的自然属性中,似乎很难找到玉所代表的和善与西方人个性中的侵略性相似的特点。
3.金玉结缘—中西文化的融合
在北京奥运会上,金和玉的完美结合让人眼前一亮。奖牌正面为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的边缘为金属,中心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臂造型的玉臂。玉器是中国玉礼器之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四方”。中国自古传承着一句“化干戈为玉帛”的名言,“干戈” 指古代战争和兵器。玉帛是指玉器和纺织品,是会好友的礼物,隐喻和平。将和田玉镶进奥运金牌,表明着中国人民希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它为奖牌加入了中华民族的体温,加入了情感联络,是中西方文化合璧中最灿烂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郭洁敏.当今国际关系中文化融合的新趋势.现代国际关系,2005,(1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况.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李静.借奥运之风,弘扬中华玉文化.艺术市场,2007,(6).
[5]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
[6]朱怡芳.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2).
论文摘要:结合本校校本实例,论述校本开发之英语课本剧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以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1年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本剧就是活用教材的语言材料。
我校浙江省温州市第九中学,从2010年起,全面启动以“教师挂牌、学生走班”的校本课程。我校每周三下午第1、2节课确定为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七、八两个年级段所有的学生全部跑班选课,到适合自己的班级上校本课程。
我们八年级英语备课组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开设英语课本剧选修课程。经一学年选修课学习,发现英语课本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实践证明英语课本剧有助于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1. 英语课本剧让学生更好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大纲》着重指出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课本剧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Go For it! 新教材的编写十分注重学生的交际能力,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这些材料略加改编,以表演的形式来学习,让各种语言环境呈现在课堂上,学生成为情景中的主人。
如八下的unit 10 这个单元的small talk的素材, 就体现了英语课本剧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西方人一般见面通过谈论天气,电影等搭讪,这点在英语课本剧中的渗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又如Go For it! 九上的unit 3 讨论学生对校规和家规的看法。教师利用Section A 1b的听力材料,Anna想征询母亲的意见和好友John一起驾驶去打耳洞,买衣服的情景。表演课本剧时,老师演母亲,学生演孩子,师生合作,在表演中拉近师生的距离,增进师生感情让学生感受西方父母和子女平等民主的关系。
2. 英语课本剧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掌握一种语言不仅限于学习语言本身。在语言学习中,目的语的文化知识不但培养教学对象交际能力,而且其本身也是语言教学的要求之一。英语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八上的unit 5谈论如何邀请对方参加聚会。在这单元运用教材进行英语课本剧表演时,涉及不少西方的社交文化,如接受邀请应什么时候到聚会,穿什么样的服装,带什么样的礼物等等。在表演时,亦可通过学生的服饰,道具很好地表达这些社交文化,比如正式的黑色套装领带,包装精美的小礼物,鲜花等。
英语课本剧的表演,会用到不少的英语谚语。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等等。在英语课本剧表演时,教师要求学生能根据场景的需求,灵活地运用这些句子,不仅使得英语课本剧表演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让这些谚语更加深入人心。又如为什么在说了不好的话之后,要touch wood,它起源于基督徒发誓或祈祷好运时触摸一个木制十字架的仪式。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课本剧可以额外加入一些文学名著,如:《项链》、《百万英镑》等。
3. 英语课本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课本剧排练中,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把中西方在宗教信仰、价值观、社会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日常用语、英语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作为课本剧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讨论。
如US girls spend a lot of time in the burning sun to get a tan but in China, girls try every possible way to get their skin paler, or “whiter”. 这种中西方对于不同肤色来定义美丽的文化差异,通过课本剧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演,如孩子们在自己身上涂上浅黑白的不同颜色,配以戴着墨镜躺沙滩上晒太阳看报纸的动作,或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吃快餐的情景,让学生更能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审美角度。
综述,英语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既实用又具魅力的教学手段,可创造性地运用到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校本研究之英语课本剧的开发是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培养,更好地完成英语课程的所担负的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关键词:翻译比喻;分析;差异;翻译活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103-03
一直以来,翻译都是一项类似文学的活动,在翻译中会有创作和译者的思想在其中,而翻译比喻的使用,正体现了翻译具有创造性的特点。长久以来,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常常会运用各式各样的比喻来描述翻译,使得众多枯燥难懂的翻译理论能以生动活泼的形象示人。虽然我们对翻译比喻已经较为熟悉,也常常在论文以及各类讲座中地谈论以及使用它,然而,却鲜有人研究中西方翻译比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有些翻译比喻中所隐藏的翻译活动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人们对于翻译比喻的认识,常常只是停留在表层上,未能系统深层的挖掘其背后的知识。19世纪70年代后,传统的翻译研究出现了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等理论分支,而美国学者劳瑞?张伯伦就是女权主义翻译理论这一分支的代表人物。她早1988年的《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含义》一文,就从女权主义的角度分析了翻译理论中一些涉及女性的翻译比喻以及隐喻。在中国,站在翻译比喻研究最前沿的是香港浸会大学的谭载喜教授,其着眼点在于梳理发掘各种翻译比喻,进一步发掘和领悟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质意义之所在。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翻译比喻的实例,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过的典型、为人熟知的翻译比喻进行全面扫描,进而分析出中西方翻译比喻所隐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差异,以及所体现的翻译活动中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一、翻译比喻的定义
所谓“翻译比喻”就是关于翻译的比喻,是指翻译或者把翻译比作另外一类事物(谭载喜,2006)。如较为有名的法国学者梅内将译文比喻为“不忠实的美人”,德莱顿将译者比作“原文的奴隶”,等等。翻译比喻以类比和形象的手段来界定翻译活动中的各种理论意义,其功能以及效果往往要好于平铺直叙的枯燥乏味的解释,可使理论更为形象、更易理解。
二、中西方翻译比喻的文化内涵及差异
各式各样的翻译比喻,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着创造者与应用者的聪慧以及母语文化的诗学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异彩纷呈的文学想象力,也有文学背后所体现的独特的人文社会情怀。不同时期的翻译比喻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
公元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佛经翻译的大家之一,他就提出“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认为翻译工作恰如嚼饭喂人(冯友兰,2013),道安则在《比丘大戒序》中将翻译喻为“葡萄酒之被水”,钱钟书认为“翻译犹如沸水煮过的杨梅”(钱钟书,1984)。这几处翻译比喻表明“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根深蒂固,诸如鸠摩罗什、道安以及钱钟书等翻译家们也不免用最为熟知的东西来比喻翻译。
中国自古就是以农业为本的国家,古代的经济也是农业经济,千百年来形成了“上农”的思想。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王科一先生就有:“拿种子的譬喻来说,虽然‘桔逾淮北而为枳’,但毕竟不会变为苹果、柿、梨,要紧的是不能蕃殖谬种,易言之,译诗的起码的,但也是首要额要求,是传达原作的境界,要入神,这也可以说是译诗的‘极致’。”(王科一,1962)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领域的绘画等都也渐入翻译家们的知识体系中。而中国水墨丹青又与西方写实的素描油画大不相同,它更多的是讲求神似写意,让人们更多地领会画面中所蕴含的的委婉意义;西方的绘画则是强调写实,更注重光线与角度,让人一目了然。我国的翻译理论研究起步较晚,除了借鉴西方的翻译理论外,中国的翻译家们也会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以及自身文化,提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理论。如傅雷先生在翻译《高老头》时就曾总结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认为翻译如画中国国画,译作应是写意,力求能传达所画事物的意境,不必一一“临摹”。傅雷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涉猎,同时他还是出色的艺术评论家。他从自己所熟识的艺术领域的专业出发,结合中国绘画与西方写实绘画的不同之处,完善“写意”之说,形成“神似”之理论。我国大文学家钱钟书则认为:“翻译正如用琵琶,古筝,方响奏雅乐,节拍虽同,而音韵乖矣。”翻译如奏乐,不同的乐器奏同一乐曲,听者所听到的感觉不同。翻译也如此,不同的译者翻译同一译作,定然不同,译作也会带有译者的风格。以翻译中国古典诗词见长的许渊冲先生则提出“三美”理论,即“意美”、“音美”以及“形美”,他结合古典诗词的音律、写意等特点创造了译作应超越原作的理论。
西方文明虽不及中华文明年代久远,但文化特点独特,如独特的天主教及基督教宗教文化、与中国不同的图腾文化等。同时,西方文明到近代开始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文明格局。这其中翻译理论也产生了很多学派与分支,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英国19世纪杰出的翻译家菲茨杰拉德在翻译《鲁拜集》时总结:“活犬胜死狮。”认为译作虽然不能面面俱到地将原作呈现出来,但是译作注入了译者较为新鲜的思想,是鲜活的。
19世纪70年代后,翻译理论蓬勃发展,兴起了许多分支,研究也更加深入,女权主义翻译理论就是其中之一。而该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张伯伦,在其《性别与翻译的隐喻含义》一文中,对翻译理论中最为有名的隐喻“不忠的美人”进行了分析。梅纳日认为,翻译的忠实与婚姻的忠实有着很大的相似点:译文像婚姻中的女方,而原文则是婚姻中的男方,婚姻中女人应对男人忠实。翻译也如此,译作应忠实于原文。张伯伦认为该理论是在贬低女性的社会地位,认为译作不必完全忠实于原作,因为还要考虑到译作和原作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差异。
此外,西方的奴隶社会历史比较漫长,所以奴隶社会在西方的文学艺术等领域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例如17世o英国的翻译家德莱顿说:“(译者)都是奴隶,都在为别人干苦力,辛勤地打理着葡萄园,但是最后酿出的美酒却是归主人(原作者)所有。如果翻译得不尽如人意,我们便成了众矢之的;如果翻译成功了,这却是我们应尽职责,没人称赞半句。”这说明在当时社会,译者远不及作者的作用大,这段话多少有为译者“喊冤”的意味。同时可以窥到,奴隶社会对德莱顿等翻译家们的影响。
三、翻译比喻中的各要素关系
在很多翻译比喻中,有些是探讨翻译活动中涉及的各要素的关系的,即原作和译作的关系、作者和译者的关系等。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翻译的过程中,所以也会有很多有关翻译过程的翻译比喻。现对这几种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翻译与译作的关系
德国翻译家施奈特格尔认为:“艺术翻译是一种拼死拼活的决斗。”这表明翻译是一场很艰苦的斗争,需要译者与原文进行斗争。法国的德里达认为:“翻译的过程是处女膜破裂的过程,是对原作的粗暴进入。”他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将原作进行解构,融入译者自己的文化背景及知识体系,因而,译作不完全等同于原作。此外英国的苏珊・巴斯奈特认为,翻译过程像婚姻一般,“理想的翻译可以看做是两种不同文本间的美满婚姻,它将两者领到一起,和谐共处,同甘共苦”。认为翻译过程是将原作和译作想结合,以达到一个圆满和谐的效果。此外,巴西的一些翻译家对翻译有一个奇特的比喻,他们将翻译者描绘成一个“同类相食者”(cannibal)的形象:翻译者将原文“吞下去”,然后“吐出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东西来),这个比喻展示了一种对翻译本质认识的观念性变化,即吸收、内化、再创造的过程。
(二)原作与译作的关系
法国17世纪的翻译家梅纳日就曾经针对原作与译作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翻译比喻:“美而不忠实的女人。”(Les belles infidèles)认为无论译文译得如何成功,也不可能盖过原文的“风头”。他认为要注重研究原作与译作的关系。德国学者本雅明认为“译文是原文的来生”,即在经译者加入了自己的思想以及对原文的感悟后,译文会比原文更为丰满。此外,美国学者让・帕里斯则认为:“成功的译作不是原作的儿子,而是原作的兄弟,因为译作和原作都始自先验的思想,这种先验的思想就是作品无形的父亲。”他认为原作与译作“出自同宗”,是“兄弟关系”,他们同出于“先验主义”,是凭译者和作者以直觉感觉而行文的“父亲”。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一直是翻译领域较为有争议的话题。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作是原作的重生,应在思想内容、文章风格等方面接近并忠实于原作。但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文无法在思想与风格方面与原文完全保持一致。所以,就译作与原作的关系来讲,它们之间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三)作者与译者的关系
古希腊学者菲洛认为“译者是作者的代言人”,译者就是作者委托的“”,就是作者第二,菲洛用生动的语言指出了译者和原语作者的关系。另外,加拿大的女权主义者谢丽・西蒙认为:“译者和女人在它们各自的阶层上都是弱者,译者是作者侍女,女人则比男人低下。”她从女权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的地位远比不上作者。除此之外,翻译理论中还有一个更为著名的翻译比喻,即17世纪英国的翻译家德莱顿所提出来的“(译者)都是奴隶,都在为别人干苦力,辛勤地打理着葡萄园,但是最后酿出的美酒却是归主人(原作者)所有。如果有时翻译得不尽如人意,我们便成了众矢之的;但如果翻译得成功了,这却是我们应尽职责,没人称赞半句。”这是“译者地位不如作者地位高”的观点支持者。当然,无论翻译理论家们对于作者和译者的地位孰高孰低持何种观点,译者和作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也一直是翻译理论家们的主要研究点。
翻译比喻是描述翻译活动的一个独特手段,也是翻译文化中一个生动有趣的研究点,同时也是更好更全面的认识翻译活动的一个很好的渠道。通过翻译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涉及多种学科――文学、社会学以及伦理学等领域的活动,关于翻译比喻的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成为跨学科研究翻译学的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研究翻译比喻不仅有助于业界增进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同时也对翻译学学科领域的扩大和充实具有独特意义。
参考文献:
〔1〕Lori Chamberlain, Gender and the Metaphorics of Translation. [A]. In Lawrence Venuti (C).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s[C]. L ond 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37.
〔2〕Sherry Simon, Gender in Translation: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 ledge,1996.59.
〔3〕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A].1951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C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80-81.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
〔5〕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1979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267-295.
〔6〕谭载喜.翻译比喻衍生的译学思索[J].中国翻译,2006,(03):3-8.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世界日趋全球化。人类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务贸易,还是社会活动,甚至私人交际的机会都比以前多起来,而语言架起了人们沟通的桥梁。随着历史的沉积,社会的发展变迁,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只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误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对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给学习和使用英语带来的影响。这些差异往往存在于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几点。
1.1民俗差异.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人们非常重视亲属关系,重视辈分的长幼,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个亲属都有一个称呼。而在英语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称呼简单的归为brother,sister,cousin。
1.2打招呼的方式
在我国熟人相见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见的“吃了吗?”、“到哪去?”实际上我们对就针对句子的回答不感兴趣,仅仅是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对西方人来说,见面就问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奇怪,要么他们感到这些句子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反感,要么他们会给与答复。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谈论天气。如:“Nice day,jsn’t 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谈论自己的私事,选择天气这个中性的话题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1.3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对长辈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他们在接受赞扬时会推辞甚至自贬,而西方人会接受。如:在中国,有人表扬你,“你的英语说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说英语的国家,对“Your English is perfect!”的回答却是“Thank 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 English ispoor.”会让对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礼物
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往往推辞一番,而且不能当客人的面打开,以免显得不礼貌。西方主人收到礼物时会当客人的面打开并称赞一番。表示对客人的感谢。常会说“Oh,how nice,thank you.”、“Oh,Ilike it,thank you.”等。
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要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楚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才能使用得当,更好的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2.1依托教材,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西方历史及社会发展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本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学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现象,减少对其一些文化现象的误解和偏见。如:高职高专《英语》第三册(WesternHolidays}这一课讲述了圣诞节的起源和庆贺方式。文章涉及到《圣经故事和与圣诞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如:基督教徒、圣诞礼物、感恩节等。学生在学这一课时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少的话,会觉得文章苦涩难懂。如果对圣经的故事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Jesus,Chirst,Chirsmas,Thanksgiving day的历史渊源,会体会西方人在这一天(fullofjoy andgaiety,loveandlaughter,hospitalityandgoodwild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之比较,会发现他们的起源和庆贺方式的异同。在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语言使用环境,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2.2鼓励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成熟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除了在阅读技巧方面给学生指点外,还要合理选材,挑选优秀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剧本还是社会学,语言学方面的书都很好。很多文学作品不仅生动的刻画出社会各个,各个阶层的人民的生活,而且语言生动丰富,通过阅读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学生不仅能了解风土人情的差异,还能了解另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甚至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且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语言知识。在以后使用英语中更能准确的选择语言形式。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创造的,直到现在还在传说,引用。而有些作品中常出现用颜色来形象的表达每一种含义。如:in thered(负债),whitelie(善意的谎言),blue-eyedboy(特别得宠之人),green-eyed(嫉妒)等。这些短语在文章中不难猜出他们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级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语言不断派生出来,他们首先出现在报刊,电视广播里,有的还会成为流行语,如:on the ball(勤奋),walk on air(非常高兴),costan arm and leg(t~常昂贵)等,他们的字面含义和真正的含义相差甚远,但是在语言环境中就不难理解。
2.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说出或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学生总是用母语思维,然后译成英语,母语的干扰造成了语言的误差。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型,加强词汇学习,否则学生张口或提笔时过多的考虑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与否,从而阻碍了连贯思维,甚至会减少学英语的兴趣。其次是利用图片、照片、画册来介绍国外的艺术、文化、风俗习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片和电影等。学生遇到听不懂的词,通过画面的提示会猜出他们的含义。在看过电影和录像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换意见看法。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情节走,被动的思维变成主动的思维。另外在课余还可组织学生排练英语小话剧或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在词汇的选择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别,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4在教学过程中。多涉及词的文化内涵
论文关键词:文化差异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世界日趋全球化。人类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国际生活,人们之间的交往,无论是商务贸易,还是社会活动,甚至私人交际的机会都比以前多起来,而语言架起了人们沟通的桥梁。随着历史的沉积,社会的发展变迁,中西方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俗。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要真正掌握英语交际能力,必须要对英语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如果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只注重形式,忽视文化差异,就会导致语言使用不当,甚至造成误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在使用英语时对文化差异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
1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给学习和使用英语带来的影响。这些差异往往存在于民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例如下几点。
1.1民俗差异.
在中国,由于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人们非常重视亲属关系,重视辈分的长幼,对老人的称呼不能直呼其名,每一个亲属都有一个称呼。而在英语中,兄弟、姐妹、表(堂)兄弟、表(堂)姐妹等称呼简单的归为brother,sister,cousin。
1.2打招呼的方式
在我国熟人相见打招呼的方式很多,像最常见的“吃了吗?”、“到哪去?”实际上我们对就针对句子的回答不感兴趣,仅仅是寒暄的一种方式。而对西方人来说,见面就问这样的话,他们会感到很奇怪,要么他们感到这些句子涉及到个人的隐私而反感,要么他们会给与答复。他们打招呼的方式更常用谈论天气。如:“Niceday,jsn’tit?”、“Yes,marvelous.”不用表露自己的感情,也不谈论自己的私事,选择天气这个中性的话题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1.3谦虚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对长辈和上司惟恐不尊,更不愿意过分表现自己,他们在接受赞扬时会推辞甚至自贬,而西方人会接受。如:在中国,有人表扬你,“你的英语说的真好。”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好、不好”或“很一般”。在说英语的国家,对“YourEnglishisperfect!”的回答却是“ThankYou.”,如果你的回答是“Oh,no,myEnglishispoor.”会让对方莫名其妙。
1.4接受礼物
中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往往推辞一番,而且不能当客人的面打开,以免显得不礼貌。西方主人收到礼物时会当客人的面打开并称赞一番。表示对客人的感谢。常会说“Oh,hownice,thankyou.”、“Oh,Ilikeit,thankyou.”等。
2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消除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要消除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要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楚意识到文化的差异,英语这种语言工具才能使用得当,更好的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
2.1依托教材,在语言教学中渗透中西方历史及社会发展史,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通过对本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了解和学习,学生更能理解和尊重他国的文化现象,减少对其一些文化现象的误解和偏见。如:高职高专《英语》第三册(WesternHolidays}这一课讲述了圣诞节的起源和庆贺方式。文章涉及到《圣经故事和与圣诞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如:基督教徒、圣诞礼物、感恩节等。学生在学这一课时如果对西方文化了解少的话,会觉得文章苦涩难懂。如果对圣经的故事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Jesus,Chirst,Chirsmas,Thanksgivingday的历史渊源,会体会西方人在这一天(fullofjoyandgaiety,loveandlaughter,hospitalityandgoodwild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同时学生在学习中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与之比较,会发现他们的起源和庆贺方式的异同。在了解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与之相关的词汇和语言使用环境,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2.2鼓励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
成熟全面的了解文化背景对语言学习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量的阅读。除了在阅读技巧方面给学生指点外,还要合理选材,挑选优秀作品。无论是小说、散文、剧本还是社会学,语言学方面的书都很好。很多文学作品不仅生动的刻画出社会各个,各个阶层的人民的生活,而且语言生动丰富,通过阅读学生对文化的了解更全面,深刻,学生不仅能了解风土人情的差异,还能了解另一个民族的甚至价值观上的差异。而且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学到了语言知识。在以后使用英语中更能准确的选择语言形式。比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语言风趣幽默,其中有不少是他自己创造的,直到现在还在传说,引用。而有些作品中常出现用颜色来形象的表达每一种含义。如:inthered(负债),whitelie(善意的谎言),blue-eyedboy(特别得宠之人),green-eyed(嫉妒)等。这些短语在文章中不难猜出他们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级价值观念的变化,很多语言不断派生出来,他们首先出现在报刊,电视广播里,有的还会成为流行语,如:ontheball(勤奋),walkonair(非常高兴),costanarmandleg(t~常昂贵)等,他们的字面含义和真正的含义相差甚远,但是在语言环境中就不难理解。
2.3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说出或写出中国式的英语,这是因为学生总是用母语思维,然后译成英语,母语的干扰造成了语言的误差。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首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语法结构和句型,加强词汇学习,否则学生张口或提笔时过多的考虑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与否,从而阻碍了连贯思维,甚至会减少学英语的兴趣。其次是利用图片、照片、画册来介绍国外的艺术、文化、风俗习惯。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组织学生观看英语教学片和电影等。学生遇到听不懂的词,通过画面的提示会猜出他们的含义。在看过电影和录像之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讨论和交换意见看法。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也会跟着情节走,被动的思维变成主动的思维。另外在课余还可组织学生排练英语小话剧或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体会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在词汇的选择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别,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4在教学过程中。多涉及词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线条;小学教育;中西差异;联系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207-01
线,或称线条,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生活或者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态要素,由于它们往往是和形、体、色、光等视觉艺术同时并存的,所以,造型观念中的线,往往和视觉上的概括提炼与抽象相联系,然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又必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创造的实践去训练。如何加深对"线"的概念的认识并在实践中艺术地去运用,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
1.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对于我们现在的学校美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始画家用黑线描绘出野牛、野马、驯鹿等动物,可见线条在原始绘画中的作用"。出自原始画家之手的线条粗壮简练、气势磅礴具有律动感,坚决肯定,散发着早期人类社会原始的野性。对于形象的概括更加生动,体现出原始人类社会对于生命对于自然的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热情与崇拜。艺术是不会说话的哑巴,艺术必须用别的方式说话,原始人类我们的祖先就找到了用线条这种绘画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更加说明了线条在原始美术中的重要地位。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油画)以简洁概括、富有感而又极富装饰性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2.重点强调中国传统美术中线的作用
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是线的艺术,使线条来具有一种生命力的,这种生命力既是国画的精髓所在。中国绘画选择了笔墨语言,而笔墨语言又规定了用线的方式,那么就会有一定的原因。其原因在于线条虽然不能如实地表现丰富的色彩和明暗变化,却可以表现这些变幻不定的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性的东西DD骨,这就是中国画中线条最主要的特征。自古以来,中国画对于线条就有十分精到见解,比如说工笔画中对于衣纹的处理并不是信手拈来,随意而为之的,而必须按照人体的结构,身体的比例来进行一种对线条的组织,组织过后的线条会更加优美,更加生动。
唐宋以来,随着人物画创作的兴盛,线描艺术发展到一个。吴道子是唐代的线描大师,人们称吴氏的线条为"吴带当风",他画中的人物,衣袖飘动,生动异常,体现了高度的"运动感"和"节奏感",充分发挥了线描艺术的效果。南宋画家梁楷的《六祖斫竹图》是一幅"写意"线描的人物画,画中人物六祖为佛教禅宗六世祖慧能.画家用寥寥数笔,把一个正在劳动中的老翁刻画得十分生动,中国画家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从"文人画""院体画"到民间画,对线的运用各具风采(在表现物象的同时,还传达出入的情绪),传统技法──十八描,即是各种线的生动画法。
3.东西方绘画用线的异同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绘画的线在形式美感上各不相同:东方绘画中的线注重表现情感,富于韵律感和装饰美;西方绘画中的线具有较强的理性特征,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应该指出线造型在东、西方美术作品中是相通的,同样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感,只是由于欣赏习惯,绘画造型的传统观念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方法和民族风格。从具体的作品来分析,东西方绘画线的表现特点又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二十世纪初法国的马蒂斯的作品就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既有西方绘画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东方艺术的特点,给人一种新的美感享受。在我国,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国传统美术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这一点更加突出。
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文化不可能独立的产生和发展,西方古典绘画中虽然讲究块面、光线,但是没有线的存在画面就会模糊一片。中西方对于如何用线,会有一些差异,同时也会存在相同点,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对线条的重视程度都是一样的。
参考文献:
[1]浅谈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的表现功能与审美功能[J].肖龙,韩壮.职业时空.2007(13)
关键词:文化与“跨文化”;中西文化;语言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136-02
文化不仅影响人对事物的认识,而且还能加深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这就是它最大的力量。中西方人群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模式,这是中西方文化之间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也是“跨文化”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文化一直贯彻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元素也将截然不同,而且文化会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地累积,不断地更新,最终会产生自身所独有的文化现象与思维模式。一般情况,在形成思维模式后,通常个体事物会受到忽视,但是会让特殊社会群体里的认知放大,情感的色彩会夹杂在这种态度里面,并且被固化,还不易被扭曲。有时候定式思维是不正确的,因为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只用一种不变的思维是很难应付各种变化的。但需要清楚认识的是,有的时候定式思维又是正确的,虽然只能说是一种经验总结,但是胜算的概率还是很大的。总之,思维模式影响文化,还影响人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最后就会形成中西文化的差异。
一、“文化”与“跨文化”
对于“文化”这个概念,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中包括了“软物品”与“实物”,“软物品”是指思想、信条、智慧等事物,“实物”指器械、工具等,它们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并且可以不断传承与更新。胡文仲先生认为“文化”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才能获得的,而且行动受到“文化”的指导,“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提供解决的方法。
文化因为拥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而具有独特性,不同的价值观念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在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进入中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传播得更广更快。所以,在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间的社会交流也不断增加,这就需要多与西方人增加交流以加深对他们社会文化的理解。但这并非易事,在面对陌生的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时,在与他们的交流之中,难免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这就是“跨文化”语境。
二、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翻译
1.增加对文化差异的了解,让文化优势形成互补。在翻译文学时,不能将文化背景独立在语言之外,要加在文学翻译里面,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体会与理解文学。文化背景与文学翻译需要共同作用,才能将语言表达思想与交流情感的功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才能提高欣赏跨文化翻译文学的能力。众所周知,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发展历程,加深对它们之间差异的了解能够形成优势互补,更加接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渗透会在中西方文化不断增强的交流之中不断加强。
2.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文学是一种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它包含了不同的艺术手段。文学不仅能够抒发感情,还能够传播信息,让读者在阅读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然而,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相对薄弱,翻译的作品质量不是很好,并且不够重视翻译工作,也缺乏专业的翻译人才,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时无法保证原汁原味,而本国作品在翻译时也体现不出自身特色,并且不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与阅读习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还会涉及文学审美及审美情绪,但是在翻译时又受到作者与翻译者的限制。如何在翻译时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思,对翻译者的功力来说是一个考验。所以,亟需加强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可以让翻译者深入了解西方的审美观念,增加两者的了解与交流,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提高欣赏西方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欣赏西方的文学作品时,讲解者具有关键作用。所以,在教授或讲解西方文学作品时,不要仅限于教授外国文学的语法及词汇,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语言,加强在跨文化语境中交际的能力。即使不是学生而是普通人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提高自己的素养,改变自己的观念,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分析
1.在跨文化语境中寻找中西文化的共融。在国际文化加大交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外国文学,而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人们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提供了条件。因此,翻译外国文学的作品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要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第一要在跨文化语境中找到中西文化的共融。在翻译时,不只是简单地将中文与外文之间进行互相翻译,而且要将文学气息带入其中,可以说是用客观审美的态度进行二次创作。
2.在跨文化语境中体现中西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拥有其自身的文化语言与思维方式,因此文学作品都带有很强的民族性或地域特色。在欣赏外国文学作品时,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文化背景,因为不同的地区与民族看待同一事物的态度是不同的,如此我们就能从根源上对各种理解与见解进行剖析。从文学艺术角度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动的呈现,有的文学作品单从名称就能体现其民族文化及背景,这是由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决定的。
3.凸显跨文化语境中中西方的传统文化。《黄河绝恋》与《泰坦尼克号》分别属于中国与外国同时期的电影,它们的题材都是以爱情为主,但是它们在文化受众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反响。《泰坦尼克号》的思想性非常深刻,它用人性的光辉让观众折服,但是在奥斯卡评审中,中国的《黄河绝恋》却被淘汰出局,二者是完全相反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的传统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泰坦尼克号》之所以能在奥斯卡角逐中获得成功,是因为作品产生的背景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利益驱使下,人与人之间诸多纷争,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漠然与戒备的状态,双方之间缺乏信任及安全感。而《泰坦尼克号》中的爱恰恰温暖了人的内心,让人们体会到生命的珍贵与感人的爱情。这个主题契合了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的文化价值观,但是中国的价值观中心是自然山水,与西方的价值观是背离的。
总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交流阻碍,最终会由于缺乏共鸣导致作品欣赏受到影响。所以,要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剖析,吸收对方的精华部分,促进文化的双向交流。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世界观,道德,文化特征
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以形象化”的过程,是后人记录前人流传下的关于人、神、半神的故事。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历史的演进时序不同,所以造成东西方国家在神化传说方面,尽管有不少共同点,但更多的是相异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精神、世界观和思想伦理观点。
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大禹治水”是中国帝尧时期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帝尧时期,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但其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 “疏顺导滞”的方法,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英雄,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传说。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免费论文。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把这两部传说相比较而谈,似乎相去甚远,因为两部神话既非同一国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感受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色。
一、世界观的不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诺亚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这二者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宇宙观,使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使我们的先帝将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铸造了一个治水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二、伦理道德的不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方伦理道德观上的差异。两个故事从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东方疏导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异,而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在诺亚方舟故事中,虽然看不到诺亚为人类而斗争的痕迹,却可以看到造方舟的周密计划,感受到他抓住机遇,持之以恒造大船的主体精神,领悟到他利用外部条件应付危机,以退为进的应变思想。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大禹治水精神培育了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的外儒内法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诺亚携妻避水,而大禹则继承父业,新婚四天便去治水,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三、文化背景不同
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故事,都说明了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然而面对洪水之灾,大禹不仅总结父亲鲧筑堤防水失败的教训,疏通河床、开凿渠道,而且“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史记·河渠书》)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美谈。而在西方,广为人知的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故事:诺亚受上帝启示,在上帝惩罚世人罪恶,要用洪水淹没世界、毁灭人类之前,建造了一支大船,把家人和所有的动物雌雄各一对带到船上,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两个故事在东西方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积淀了各自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四、文化核心不同
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免费论文。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因此,上帝不用做整体思考,仅执一端就可以让人类重新繁衍,哲学家、思想家仅围绕一个着眼点,便可寻根究底地铸造自己的理论大厦,形成自己的学派、主义,以至思潮蜂起、理论迭出,再现了西方文化典型的特征——分析。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中国文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底蕴,中国美学的阴柔之美成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处,有美丽的珊瑚,飘曳的海草,也有悠闲的海鱼,同波涛汹涌的海面相比,构成了一幅娴静多彩的图画。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境界。免费论文。
综上所述,“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作为东西方神话传说的典范,对它们进行比较非常有意义,中国和希腊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而两国神话有相似之处。而又因为中西方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它们在世界观、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色。东西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为我们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丽景观,引导我们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映,从而描绘出更为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当今世界,任何民族与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也不可能拒绝国外的先进文化。单一的固守某一方面的文化,是不利于民族发展的。所以,我们应当有机的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秀元素,促进人类长久与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南京:学林出版社,1997.
[2]黑格尔美学 朱光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埃及神话传说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