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土地测绘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MAPGIS;测绘地图
一、概述
MAPGIS(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球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评价、建模和输出的计算机系统。近几年来,MAPGIS广泛应用于测绘遥感、环境治理、灾害预测、地质填图、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矿产资源评价和地学制图等各个领域,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MAPGIS与测绘地图
测绘制图是测绘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展多学科、多途径的测绘科研研究中,自始至终都要运用测绘地图来表现研究成果。在传统的测绘制图过程中,要经历若干个成图步骤。MAPGIS测绘制图过程主要分为资料准备、图形输入、图形编辑、颜色设计和图形输出等几个阶段MAPGIS提供了两种图形输入方法:一种是数字化输入,即采用数字化仪人工手扶游标跟踪,将原图资料转化为图形数据;另一种是扫描矢量化,通过扫描仪扫描原图,以栅格形式存贮于图象文件中,并经过矢量转换为矢量数据。以上功能可用MAPGIS的输入编辑子系统来完成。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就要进入图形编辑数据校正、图形的整饰、误差的消除、坐标的变换等工作,由MAPGIS图形编辑子系统、误差校正、图形裁剪属性库管理等系统来完成上述各项功能。颜色是测绘地图表现的一种重要要素,它直接影响测绘地图的表现力和图面效果。因此,测绘图对颜色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MAPGIS对测绘地图作了颜色的要求,在分析了测绘地图印刷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灵活、方便、精确的颜色定义和色标系统。图形输出是MAPGIS地质制图的最后一道工序,通常是把显示出的图形数据,经过以上步骤,在基本符合要求后,由MAPGIS的输出系统将编辑好的图形显示到屏幕或指定的设备上。经以上处理过的数据,可以实现测绘图件的数字化,并建立图形和属性数据相结合的数据库。测绘信息数据全部存储于计算机中,可以将具有同一特性的图形要素放在同一层中,即是将图形数据分幅录入这样易于管理和查询,而且可灵活地进行分幅检索、添加图幅、删除图幅。
三、MAPGIS的优点分析
MAPGIS软件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理信息系统,它主要由数字化子系统、图形编辑子系统、拓扑结构处理子系统、数字高程模型子系统、地图建边建库子系统、专定属性定义及管理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空间分析子系统、图像分析子系统、图形输出交换子系统等功能模块构成。各系统之间既互相独立,具有各自功能,又共享其数据信息,可实现综合查询和信息分析。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在结构上该系统采用了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混合结构,并完善了国内外大多数GIS软件系统所采用单一数据结构或侧重某一种数据。结构的局限性,以满足不同问题对矢量、栅格数据的不同需求,而且两种数据库结构的信息可以有效方便地互相转换和准确套合;二是在应用上该系统分为输入、编辑、库管理、空间分析和输出五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优点如下:(1)输入手段:具有扫描仪输入、数字化仪输入、GPS输入等功能,也可接受DBASE、FOXBASE等数据库的数据,并且具有完备的错误、误差等校正方法。(2)编辑功能:具有直观实用的属性动态定义编辑功能和多媒体数据,具多重数据结构的属性管理能力。(3)地图库管理:具有较强的地图拼接、管理、显示、漫游和灵活方便的跨图幅检索能力,可管理达数千幅地图。(4)空间分析:具有功能齐全,性能良好,并且具有拓扑空间查询和三维实体叠加的分析能力。(5)输出功能:具有齐全的外设驱动能力和国际标准页面描述语言的Postscript接口,可输出符合任何公开出版质量要求的数字化产品图件,并具有能自定义的灵活性报表输出功能。
四、MAPGIS的缺点分析
(1)格式转换问题。但是,目前大多数的GIS是基于具体的、相互独立和封闭的平台开发的,它们采用完全不同的空间数据模型,对地理数据的组织也有很大的差异。据统计,现在的GIS空间数据格式超过了100种,而目前还没有软件可以实现100种以上数据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这使得在不同GIS软件上开发的数据交换存在困难,采用数据转换标准也只能部分解决问题。限制了GIS处理技术的发展潜力。MAPGIS是一套应用广泛的GIS软件,它采用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混合结构,将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共享。由于MAPGIS的编辑系统只能调入输出自己的标准格式文件,所以MAPGIS本身提供了数据转换模块,支持当前主流GIS数据格式的转换。但由于MAPGIS是一个相对通用的平台,不可能完全满足各个应用领域的所有要求,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就会存在一些数据转换问题。
(2)误差问题。测绘图件数据信息载体介质不同产生的误差。原始图件数据信息载体介质分为纸介质,透明薄膜介质及刻图薄膜介质3种.在3种信息载体中,纸介质变形最大,其次与其它制图软件数据转换问题为透明薄膜介质变形较小,刻图薄膜介质变形最小.纸介质变形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折叠、褶皱、气候影响,变形误差一般在1-2mm。薄膜介质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产生褶皱,薄膜受温度影响等,图形数字化输入方式的不同产生的误差。图形数字化方法分为手扶跟踪数字化仪输入和图形光栅化扫描矢量化方式输入两种.数字化仪的基本原理是将地图上的位置信息通过数字化仪的定位器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计算机,使计算机记录每个点、线、面的位置,形成相应的数据文件。在数字化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在数字化过程中手扶游标不稳左右摆动,或者数字化板晃动,从而造成采集点位不准确。其次是一幅图未完成,关闭数字化仪后,重新开机,造成定位系统坐标与上次不同而形成误差。图形扫描矢量化形成的误差主要有:扫描仪精度不高,扫描的光栅图像变形产生的误差;光栅图像没有配准就矢量化图形,形成的误差;在矢量点,线过程中图像放大倍数小形成的误差。子图库,线型库定位点(定位线)不精确形成的误差。MAPGIS制图系统库包括子图库、线型库、色库、图案库。子图库是各类基础地理及专题要素的符号库。线型库是各类地物界线及专题要素界线的符号库。地图符号是地图的语言,在地图上用来表示实地物体与现象的特点图解记号,它是地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地理信息得以传输的媒体。地图符号按地面物体和符号的比例关系分为依比例尺,半依比例尺和不依比例尺符号。在传统制图理论中,任何符号都有它的定位点和定位线。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都有严格的规定,它决定了地物在空间的分布位置和相互关系。符号库(子图库,线形库)形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不在规定的位置上。制图人员在数字化制图过程中往往把符号移动到与原图相同的位置,当坐标点可见时,符号的定位点(定位线)和符号的坐标可见点不在同一点上,其误差在0.1-0.5mm之间,图件比例尺越小其误差变形越大。通过对MAPGIS优缺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测绘制图中,需要充分利用软件的优势互补,进一步优化数字化生产的工艺流程,降低误差,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总之,数字化制图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技术,也大有潜力可挖,同时也存在着无穷的技巧和乐趣,只要我们广大制图工作者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动脑子,注意观察,并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谯章明.地质图绘制[M].北京:测绘出版社.
[2]吴信才.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及应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1测绘是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基础
地籍测绘是一种土地测量技术,在现代的测量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在城市建设和规划、旧城拆迁改造、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以及房地产产权管理的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地籍测绘的工作始终贯穿着土地开发的整个过程,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进行之前,就要先对项目的地形进行测绘,并且形成地形图。本地形图将为规划设计提供规划的依据,以及准确的底图。
1.2测绘在现代土地整理活动中起到技术支撑的作用
土地整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根据不同地区规划要求的不同,结合当前的土地使用情况,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调整土地的结构,重新分配土地的资源利用情况,从而达到土地与当地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以及利用率。土地整理还可以起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现代测绘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产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将越来越大地体现它的价值和作用。
2测绘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的应用
土地的开发整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包括土地开发的前期设计,土地开发过程中对施工的控制,还有后期中的验收等工作。在这些不同阶段中,都要运用到测绘技术,并且不同阶段对测绘技术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具体运用时,应当根据具体的开发阶段进行相应的分析。
2.1地形图利用和分析
在土地开发的前期阶段,也就是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主要做的工作是测量项目地区的具体地形地貌,评估在因土地开发而造成的旧城拆迁损失,在旧城、旧村的改造过程中,涉及到的零碎地形地貌的一些信息对于项目的正常开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土地项目范围内林地、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工程前期预算的准确进行、工程的具体设计、工程的性价比、相关部分的协同处理以及不同土地的开发都有直接的影响。项目中协同运用的部门包括电力管理部门、水利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工程设计部门以及环境管理部门等,各部门之前进行协调设计,从而做出准确、迅速的反应,从而对区域社会进行相应的控制。
2.2测绘工程的实施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控制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两个方面需要提供数据:一方面是项目的监督和控制部门,主要包括规划部门、城管部门、农田设施的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等部门。由于土地开发整理的相关制度正在不断变得成熟,控制和协调的管理,可以通过统一的技术监督部门进行代替完成。另一方面是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只要按专业测绘单位进行专门控制点的测量结果,建立通过检查、测量和控制的专业的测量技术,要求设计方案审批的石材和建筑不高,除了一些参与建设的过程较为复杂,如沉降、变形观测,有时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进行测量,一般施工单位自身的力量就可以完成。
2.3测绘工程的成果
项目完成检查和测绘数据的验收阶段。这个阶段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最终将反映项目的当前状态完成后,测量的结果通常是作为归档和项目的管理和数据的管理,是从中期来看,要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具有更全面的内容要求,这是土地开发的最可靠的依据,也是土地整理的最基本的数据。土地开发整理结束后,竣工复测中同样具有较高要求,比如路、渠配套及坡度(小于250)测量,这些是针对造地元素的测量工作,可反映造地质量情况;竣工地形测量,比如坎子、水池等施工后现状测量,同样可用于工程量决算的依据。
3结束语
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所涉及的要求和内容不同于传统测绘,是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在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测绘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土地开发整理测绘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作业依据和规范来指导生产,要综合参照相关的地形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和土地利用调查技术规范等;
(2)合理选定测绘比例尺,使得测绘内容既能满足规划设计需要,又不至太过详细致使成本费用过高;
为了使测绘工作的准确有序进行,首先要制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技术的统一标准、规定,从而使测绘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测绘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细致、准确,科学合理确定测图比例尺、布设高程网点。关键点要测量准确、细部要测量细致、现状地物要测量全面。在测绘的区域要埋设足够的标石,各种元素要充分具体。
1.1关键点的测量
关键点指的是高程趋势的变化点,如坡顶、边坎边。在具体的测量工作中,目前一般采取网格式的方式进行测量。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根据比例的不同设置制高点的测量点,这样既能够增加效率,又能够保障准确。绘完图后,根据测量高程点,绘制出等高线。在这种测量方式过程中,已经人为的设定了一个假设,即点与点之间的变化不能有太大的起伏,而需要是平缓的,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因此,为了更准确,还可以采取画密网格的措施,这样能够保证测量工作的准确,一般在土地开发整理前期都采取这种方式测量关键点。
1.2坎上坎下的测量
在具体的地形测绘中,要注意坎上坎下的测绘,要保证均匀,如果不均匀就会影响提供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影响土方的计算。在测绘中,测绘人员要仔细对各种土坎进行分类,明确标出坎顶、坎脚线的位置和标高,尤其对于缓坡坎。
1.3详细注明细部测量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的具体实际情况,要求土地整理中的细部测绘技术要更详细、更明确,要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实测测区的地类。地类测绘应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规定的各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含义执行,测绘至二级地类。对不够成图面积的零星地类进行合理归并,不作打点注记。其他地类测绘要求按《规程》执行;实测测区的境界、权属界线。境界主要为省、区县、乡镇、村界。权属界主要为村界(包括插花地和飞地)及工矿、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土地权属界;实测线状地物。包括河流、固定沟渠、公路、机耕道、乡村道路及坑塘、水库的堤坝(含各种水工设施)。
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