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音乐理论论文范文

音乐理论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音乐理论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音乐理论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师音乐理论;多媒体课件;MIDI教室

多媒体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所表现出的优势是众所周知的。随着各高校硬件设备的逐步完善及校园网络的建设,多种媒体的使用、计算机课件的开发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老师都已感受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便捷,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多媒体和制作计算机课件用于教学。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发现,有些问题还是值得探讨的。

一、力戒贪多求全,课件制作软件的选择以适用为原则。在制作计算机课件时,有的老师只是一味简单地把学科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课件中,画面呆板,文字太多太密,课件仅仅起到了代替黑板板书的作用。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不是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也不是从教学方法的需要出发,而是一味追求媒体形式的“大”而“全”,好像不加入几段音频或视频,不用3Dmax做几个动画,便不是真正的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把功夫下在课件表面制作技术上,在界面、色彩、配音、按钮等方面制作得很精关,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结果教学虽然很热闹、很生动,但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实际效果并不好。笔者以为,媒体的选择要力戒贪多求全,重在需要,贵在精。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学资料及多媒体制作手段完美结合的产物。在制作课件之前,一要多渠道收集和整理好素材。课件制作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素材一一特别是音乐多媒体课件,有很多的音响、中外古今音乐家画像以及乐器的图片资料等等。在开始制作前应首先收集整理好素材,如果是边做边找,就会导致制作过程混乱无序、费时费力,有时还会造成大量返工和修改,事倍功半,影响课件质量。二要认真备课,并对课件制作的目的、拟达到的效果进行思考。教师对自己本学科各章节的重点、难点要十分清楚,在资料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经过仔细筛选、深思熟虑、精心设计,反复推敲课件中的各个环节;既要最大限度地体现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忽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师变成了解说员。经过这样的准备、制作过程做出的课件才可能是精品。总之,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效果夕州可,最终还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上。必须根据教师讲课的思路用得恰到好处,才能显现出这种教学手段的效果。再者,对于大多数音乐教师而言,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尤其是各种软件的使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课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效果与效率的关系,争取用尽可能少的投入收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正确认识、使用多媒体课件要从教学实际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时坚决不用,切不可追求表面形式。以《外国音乐欣赏》为例,如果我们手头的音响资料大部分是磁带、录像带或VCD,DVD,教室里又有现成的播放设备,播放起来也不麻烦,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把这些影像资料转录、制作到课件中,况且Authorw等软件播放较长、较大的视频时,质量往往不好。当然,若是到外面比赛,为了携带的方便,则另当别论。如某些章节或问题用语言、文字、图形等形式能表现得十分清楚时,就没必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截取。在课件制作软件选择方面,也应捌昌适用即可的原则,Powerpoint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仅需蛋对雷入一些图片和音响资料的音乐史论课,就很实用。所以,能用Powerpoint制作的,就没必要非用Authonvare,Director等软件来制作。

二、充分发挥MIDI教室的作用,提高音乐理论课教学质量。计算机课件不是万能的,有些课程铡门完全可以采取多种媒体并用,如利用MIDI教室进行教学。其实,很多理论课都可以在MIDI教室进行,像和声、复调、作曲、配器、视唱练耳等。以《和声》课为例,教学中有大量的谱例,想把它做成计算机课件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在MIDI教室中上课,就可以发挥作曲软件的多种功能,实现计算机课件无法达到的效果。如Sibelius有着非常直观的乐谱显示功能,利用这一特点,可在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可迅速重新演示。对和弦连接,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包括不同的旋律位置、不同的排列、不同的音域音区等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的同时,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已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对教师所弹的各种连接形态作出自己的音响判断。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的课堂讲授,学生看得见、听得着,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因此,在高师的许多音乐理论课中,用MIDI系统进行教学,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理论教学变得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较大幅度地提高了音乐理论课学习的效率。

MIDI教室的数里和规模可以结合学校学生的情况配皿。如一个20人的音乐理论教室,需要配备教师用电脑1台,学生用电脑20台;教师用电脑需要配备一套品质较高的电脑音乐设备,包括MIDI键盘或合成器1台、通用标准格式曝好是XG格式)的音源1台、4进4出的MIDI接口一个、有源监听音箱一对。如需要更好效果或是加强音乐制作功能可再多配音源、采样器等。学生用电脑每台各配一低档合成器,也可用类似YAMAHAMU10的教学用音源加一小型MIDI键盘代替。规模较大的学校可按不同课程分别设t教室,规模较小的可以用一个教室上所有的音乐理论课,采取专业教室专业使用的方法,让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轮流在一个教室上课。只需要把上课时间调度好了就行,以增强使用效率。教室内所有的电脑都配备相应的教学与作曲软件(这一类的软件较多,如MusicatorWin3.0}Sibelius}Encore等,很多都可以从网上下载,操作也不很复杂),还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起来,这样,教师在自己的电脑上给学生作演示时,学生在自己电脑的屏幕上都可以看到,就像看自己的电脑一样,教师能监视到任准1一个学生的操作,并从自己电脑上操作学生的电脑,实现远距离手把手的教学,学生在有问题时也可随时呼叫老师。为了方便作业或教学资料的传递,在技术力最比较成熟的学校,还可以将这个局域网做成一个小Internet的形式,学生可以用电子邮件向老师文作业。这就不仅可以用真正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了音乐教学,并且可以使这些学生具备适应当今这个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能力。当然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是值得的,因为时代在发展,很快我们人人都要面临这些问题。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音乐理论教学教学手段

多媒体是90年代以来计算机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利用了计算机科学的交互性、界面友好性、操作简便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为一体,将分散的素材与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也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在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涉及大量的多媒体素材,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素材合理编排,能突出教学重点,有序组织课堂教学,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极大的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多媒体手段如果应用不当,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如何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手段,使课堂生动活泼、重点突出、内容连贯、解析清楚,是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垦待解决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为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注入了活力

1.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的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例如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古代部分由于年代久远,学生难免在学习中觉得枯燥。这时,多媒体教学就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我在介绍骨笛时,就给学生用投影仪分别展示了舞阳骨笛、河姆渡骨笛的图片,介绍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对现今的影响,并欣赏了骨哨与乐队演奏的《原始狩猎图》。使学生在学习了骨笛的相关知识外,还对骨笛的外形以及演奏有了形象的认识,一堂原本枯燥乏味的古代音乐史课,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顿时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中国音乐史的兴趣大增。

2.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果。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以景促思,提升教学效果。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欣赏曲目的曲调、节奏、韵律、内容安排对应的图片或动画,营造出对应的情景氛围,让学生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对欣赏曲目的特点把握得更加牢固。这样,多媒体可以创造生动的意境,起到很强的感染作用。譬如在欣赏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我就用投影仪显示了冼星海的画像、《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剧照等,在此背景下再来进行《黄河大合唱》的欣赏教学活动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创设教学情景的多媒体手段,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能够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3.牢富教学手段,缩短教学时间。多媒体技术表现能力强,手段丰富,可用来分解、演示一些复杂、枯燥的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直观形象,减少知识点重复教学。高等院校音乐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相比较,理论课程显得要枯燥、烦杂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以讲解为主,造成了教学手段单一的客观局面。多媒体技术融入到音乐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中,这一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4.优化教学过程,扩充教学容量。在音乐专业理论课程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兴致淡漠。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讲课方法比较单调,学习内容也比较单一,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在课前将教学内容用多媒体组织起来,在课堂上按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影像清晰地呈现出来,引人入胜,从而节省了时间,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知识。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不得法,反而影响教学质量

1,媒体依赖,盲目跟风。在音乐理论课使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着不顾教学内容与目标、为追求课堂效果盲目使用多媒体的情况,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现象。许多老师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用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禁锢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习的每个阶段都严格按照老师的多媒体流程来。教师的表现手法单一,盲目的使用多媒体,从而成为媒体的操作员,没有成为课堂的领导者,也没有成为教学内容的驾驭者。这种类型的教学,完全依赖多媒体的质量和流程,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主次错位,重点不明。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课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教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生动性,不再将精力放在搞好课堂设计上,而将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了课件制作上。同时,某些不合理的教学评价条款,也为这种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多媒体制作从内容确定到资料查找,从音乐选择到色彩搭配;从软件操作到界面切换效果,教师的任务从教授内容变为操作软件,教学的重点从学习内容到观赏课件。师生之间的交流多了一道多媒体屏障,教学质量也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影响。

三、在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理论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提高教与学的整体水平

1.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辅。多媒体教学具有操作简便、媒体兼容性好、内容组织方便、声画合一等特点,可以使抽象的音乐知识真实可感、活泼生动、极大地开阔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学手段,近年来在音乐理论课程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优越性,也有缺点,需要辩证的认识。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有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如果超出了使用的“度”,就会物极必反,反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能仅仅其中依靠一种。单一的多媒体教学,无论界面、音乐做的多么漂亮,总会使课程变得枯燥无味,知识的接收者仅仅扮演了电影观众的角色,而不是学习者的角色。从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来看,各种教学方法都具有辅。在课程的教学方法确定过程中,关键在于这种教学法是否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知识的顺利传递创造条件。因此,一堂成功的课程应以知识的有效传递为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而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手段是为知识的传递服务的,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2.合理确定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多媒体教学中的交互性也就是教学双方的互动。良好的互动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现阶段音乐理论课程多媒体手段教学的一大问题就在于缺少互动。教师备课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自身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确定教学的实施过程以及教学方法,编辑好教学多媒体软件。课堂上以此为主线、单线程的、按部就班的灌输给学生。这种做法确实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带来的负面的问题就在于无法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根据具体情况收集相关资料,设计好课堂问题,合理确定多媒体课件中知识交互点。这些交互点会依照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不同情况产生不同的结果。通过对各个结果的分析,或是大量的事例对比,给学生更直观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做法加大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但是对提高学生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第3篇

【论文关键词】音乐理论;讨论课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音乐教学法作为师范生的一门教学能力训练课,其理论部分不仅教师教起来乏味,学生学起来亦深有枯燥、单调之感。因为,仅仅依靠课堂讲授,一是难以让学生认识到教学能力的重要;二是很难转变学生对该学科的偏见,即学教学法理论不如学技巧课(音乐、键盘和器乐)来得快。所以,我们必须从教学方法上加以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灌注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经过对近三届学生的教学实践,笔者体会到,课堂讨论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讨论课的前提

首先,课堂讨论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应有选择。在讲授概念集中、观点和理论较难理解的章节(如“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之间的关系”、“国外五种音乐教学体系”、“怎样评价一堂音乐课”、“音乐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时,适合采用这种方法,也可以安排在前后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章节之后、以及在实践课和见习课之后。对于一般容易理解部分的章节,不必搞讨论,以免流于形式。其次,讨论必须建立在平时课堂精讲和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只有当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而对某些概念吃不透,掌握不准,通过看书、见习或做模拟教学之后又发现存在疑雁点时,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展开讨论。再次,教师事先必须做好安排,为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应有意识地拟定几名学生重点发言,内容要尽量要求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还要有说服力。这样可以避免课堂上面面相观,即使是启发,也需要时间。

二、讨论课的准备

课堂讨论的准备工作,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师方面,二是学生方面。教师方面主要是要恰当地选择讨论思考题,这是确保讨论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讨论题不是太抽象(太抽象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讨论不起来),也不能太简单(太简单容易人云亦云,大家没兴趣)。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的。

(1)加深对比较难的概念的理解。如“奥尔夫教学体系中‘节奏人手’的核心”、“奥尔夫教学法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差距”、“原始的歌唱与情感”、“审美心理的形成”等等。

(2)前后概念的比较。如“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说与奥尔夫的‘节奏’入手的异同”、“唱歌是提高识谱能力的简捷方法”、“节奏训练在视唱教学中的作用”、“歌唱的潜意识与审美”等等。

(3)综合思考题。如“音乐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之间的关系”、“中学音乐课为什么不能以唱歌教学为主”、“欣赏是一切音乐教育的基础”等等。学生方面,要根据思考题立意,除参阅教师提供的辅助资料之外,还要根据线索扩大范围,多查阅、多搜集有关文章、报导及实例,必要的还可以做些调查和实践,以掌握更多、更准确的理论依据和数据,为在课堂讨论中言之成理、言之有据而做好充分的准备,使之既有深度、有具体事例剖析,又有广度,能举一反三,以理服人。但是这两方面的准备工作仅仅是为了课堂讨论取得好的效果的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借助于思考题的启发,使学生头脑中的模糊想法归结为一个系列问题,并通过讨论暴露出来,以达到对音乐教学法理论理解。

三、讨论课的实施

课堂讨论的实施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布置阶段,二是反馈阶段。布置阶段是指在课堂讨论的前一周,先把思考题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与此同时,要向学生讲清课堂讨论作为音乐教学法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音乐教学法概念的有效方式,希望大家根据各自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多查阅、多观摩、多思考,认真准备思考题,相信通过讨论肯定会有所启发和收获,但如果马虎对待,收获当然不大。提示他们在准备中对暂时不理解的概念和内容可以记下来,在讨论课上提出来,以求其问题的解决。此外,还要要求学生将发言材料整理成书面文章交上来,作为一次平时考核。文章确有见地的,将被推荐给有关报刊和杂志。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课堂讨论的热情和兴趣,其认真程度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也逐渐上升。可见,课前的布置交代是课堂取得较好效果的必要保证和先决条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反馈阶段主要是指课堂上的组织讨论。一般可以分小组进行,也可以全班集体讨论。如果教学计划安排的好,时间允许的话,我们主张以小组形式为宜,这样可以使海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尤其对那些有胆怯心理的学生,既可以减少心理紧张程度,又为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提供必要的条件。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人员不宜过多,以五到八名为宜,其中要设组长和记录员各一名。组长负责正常讨论,记录员负责把讨论中碰到的难点及不同看法的争论焦点记录下来。教师可巡回参加各个小组的讨论,但只发表一些启发性的意见和提示,尽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多听取来自学生方面的教学反馈,千万不能让自己变成小组的主角。对学生讨论中不完整或不正确的发言,教师也不必急于纠正,可以在适当的机会,有的放矢地提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即使争论起来也无妨。这种采用“生问生答”的教法,可以使他们在激烈的论辩中,自己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小组讨论结束后,要安排一次各组长及记录员的集中汇报,因为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这样的汇报,实际上是安排各小组的代表集中再讨论,老师从中可窥一斑,同时,各组的意见也相应地得到了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还应该把各组的原始记录加以整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次课堂总结,既是对讨论中遗留问题的解答,也是对全部内容的归纳。

四、讨论课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4篇

    论文摘要:音乐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外化表现,是表现社会现象、人文环境与人物情感的媒介。理论文献是音乐创作、音乐学研究、音乐表演等音乐领域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是史料分析与研究、音乐作品表现的载体。对音乐理论文献的关注,不论是在实践环节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无疑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理论是将构成其诸要素的各种认识加以论证组织导出的原理。文献一词,在艺术类学科中指的是一切能记载知识和信息的物体。在《文献著求总则》中对“文献”作了严格的定义,即:“文献是记求有知识的一切载体。”“音乐文献”则是指记录有音乐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包括金石、图书、报纸、录音带、光盘等都可称为文献,它是各类资源的归纳、整合与再利用的物化体。所谓音乐理论文献,是一切记录有音乐知识信息的载体,它是音乐艺术历史、音乐理论研究成果和各种音乐作品转换成相应的信息符号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记录在纸张、塑料等载体材料上的各种物化知识的集合;以某一音乐事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音乐文献的整合,旨在揭示这一音乐事项形态变化、社会流传和整理利用的特殊规律,并为开展音乐文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这也是目前音乐文献学建设的目标和宗旨。它在普通文献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音乐文献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和发展。关注音乐理论文献的目的,除了丰富文献整合的内容外,最关键的在于为音乐艺术教育、学术研究、作品创作和演唱演奏实践提供完整、切题、及时的文献信息服务。一般来说,音乐理论文献的研究,会给从事音乐创作、音乐学研究、演奏演唱专业等多方面人员提供更直接的帮助,其意义亦可彰显在这几个方面。

    一、音乐理论文献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意义

    音乐作品原本就是作曲、理论、表演等各专业的重要研究对象和再创造的依据。对于搞作曲和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人来讲,完善的理论资料是从事创作工作的基础。古往今来,众多音乐大师的写作技巧,很多就来源于对文献的学习,早到巴赫、海顿、莫扎特,近至科普兰、欣德米特,无不如此。

    首先,对技术理论的学习已不再仅停留在单一的教条模式和机械式的理解水准上,而是将这些技术手法放在整个作曲技术理论发展的长河中,用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从单纯的模仿到融合改编到再创造。这种全方位的学习,对实际创作必定大有好处。其次,对某些作曲家技术手法的研究,能从更广阔的背景中去寻其源,能将作曲家某一时期的作品风格放在其时代风格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去研究,这无疑加强了对这一时期作曲技术手法研究的深度,有助于较完整地了解该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对音乐创作益处良多。

    二、音乐理论文献对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音乐学研究是一项严肃的学术工作,音乐理论文献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实际上已形成了音乐学研究所必需的最基本的“学术资源”。重视学术性是音乐学家的责任,体现学术性则是音乐学研究的“追求”。为了不断提高我们的音乐学研究水平,在强调学术规范的同时,重视资料工作,关注音乐文献的“学术意涵”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阐释、补充、完善或修正。即使是富于“独创性”的研究,也离不开已有学术成果这一展开研究的“上下文”。在这一方面,音乐学研究没有任何例外。作为音乐学术研究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了解、梳理和运用音乐文献对音乐学研究的进行及最终学术成果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当确定了某一音乐学研究的专题之后,需要马上开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收集、整理相关的研究资料,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正是接触音乐理论文献并梳理、整合从中得到的知识与信息。

    在广泛阅读与研究专题相关的各类音乐文献基础上,对具有较高“学术含量”的音乐文献给予特别的关注。一般来讲,“学术含量”较高的文献所讨论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其内容无论是史料的系统梳理或考证、作品的详尽分析或风格的历史探究,还是艺术观念的阐释或理论体系的构建,体现的都是某种思想的陈述、知识的展示或意义的设释。广泛了解各类文献也是积累资料和开展音乐学研究的基础,重点关注文献中的“学术意涵”是利用资料提升研究层次的关键。因此可以说,如何理解各类文献的特征、作用与把握文献的学术价值决定了以后研究工作的水平。从这个做学问的角度讲,音乐学研究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研究并无二致,亦需要大量的文献作为参考依据。同时,通过对大量理论文献的收集、整理、阅读,可以对所要研究内容的发展历史、研究角度和近期状况有个更全面的了解。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亦能够发现其研究脉络和研究思想,指引该专题方向的深人,对音乐学学科研究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帮助和意义。

三、音乐理论文献对演奏、演唱等表演的重要意义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以极其特殊的艺术形式存在,它需要通过再次演绎使其呈现出来。作为记录音乐艺术形象的乐谱和音响资料可谓独具特色,被喻为特色音乐文献。

    乐谱是记录和保存音乐作品的基本文献形式,是将音乐形象用记谱法记录下来形成的一类音乐文献。由于乐谱上的音乐符号是对作曲家音乐能量的“脱水保存”,能否生动而准确地挖掘出作品中所蕴藏的音乐内涵,就成为表演艺术家与平庸的“艺术匠人”之间的试金石。作品音乐内涵的体验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之事。然而,通过理论文献研究能够为演奏者进行音乐内涵的体验指出一条正确的途径,由此展开的研究作曲家创作思想、分析作品风格、诊释音乐作品方面的划时代性贡献等围绕乐谱文献的一系列工作均需受到重视。例如我国古代的乐曲(如古琴、古筝曲等),由于历代口传心授和文字谱(如工尺谱)记谱法的局限性,在流传中产生了不同演奏家不同的释谱;同一乐曲经不同释谱,作品的风格很可能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不同流派的不同版本。同样,乐谱作为音乐的主要流传方式,不同时期的乐谱版本,反映了音乐的流变历程。仅从内容上看,音乐家将音乐史上现有的各种乐谱版本分为“学术版本”、“评论版本”、“实用版本”和“演奏版本”四大类。而中外的乐谱文献,由于记谱法的不同,开本大小、记录方式的区别,以及出版地区、出版时间、版次、纸墨等的不同,形成了乐谱文献的不同版本形式。版本的选择利用对于音乐教学、研究、演奏等领域非常重要。例如,研究、教学或演奏肖邦音乐,不能不涉及不同版本的肖邦作品,而与其他作曲家相比,肖邦作品的版本是最多的。

第5篇

论文摘要:针对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高师音乐理论课教学,从当前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作了较全面的解析,阐述了音乐理论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提出了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系列方法,对音乐理论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探索性的意见。

一、当前高校音乐理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的失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港台及西方商业性、娱乐性低俗流行音乐占据我国社会音乐生活的主导地位,社会主义民族化的主旋律几乎被淹没。音乐教师难以驾驭音乐课堂教学,全国统编音乐教材实施阻力较大,高校不少学生对流行歌曲、摇滚乐十分迷恋,对严肃高雅音乐(包括民族音乐)缺乏认同。在高校里,我们相当一部分专业音乐教师用西方音乐理论和评价标准来讨论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本民族的音乐价值缺乏正确的估价,对中国文化缺乏应有的尊重,造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主体意识的失落。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渗透在思想、文化、艺术、道德各方面的生活中,通过积累、沉淀、世代相传,形成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精神。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娱乐功能,更有其教育、认识和审美功能。

2.音乐理论课与实践的结合问题。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学习任何音乐理论,都不能离开音乐的实际音响,都应与音乐的感性体验相联系,在感受音乐实际音响的过程中加深对音乐理论诸问题的认识。而目前高校的音乐理论课教学中,理论与实际音乐音响缺少必要的结合与联系,枯燥单调的“纯”理论课失去了音乐鲜活的感性特征,因此,学生们对音乐理论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出现了“重技轻理”的现象。

3.音乐理论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的问题。目前高校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是短视的并带有功利性色彩,教学中不注重知识的广度与理论深度,这在教学双方都有所表现。教师沿用多年的老教材照本宣科,不能把音乐理论诸多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授,使授课没有新鲜感;学生对音乐理论课的学习也不求甚解,平时不努力,考试临时抱佛脚,只要成绩及格就行,更谈不上针对某一音乐理论问题自觉地查阅相关的图书资料,以求甚解,课堂内外不能形成较浓厚的学术氛围。

4.教学手段和设施设备落后陈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高校音乐理论课教学势在必行。目前多数院校的音乐理论课教学仍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没有变化,多年一贯制。

二、高校音乐理论教学的探索性意见

(一)在教学指导思想上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主要在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师范音乐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礼乐之邦。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世界上也是唯一的从远古不间断传承下来的音乐文化,我们应当珍惜、发扬光大。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1990年元月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繁荣文艺必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中指出“在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弘扬民族文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兴衰,而且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弘扬民族文化是振兴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顶住一切外国压力的一个重要条件。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弘扬民族文化又是沟通海峡两岸的桥梁,是加深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相互了解,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2.加强音乐理论教学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两个方面来探索。音乐理论课的教学通过这种与其它音乐专业课的横向联系,能够把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全面促进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其次,要加强音乐理论课教学与哲学、史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横向联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运用哲学和方法论去研究音乐理论及一切音乐现象,才能把握客观音乐现象的真正脉搏。要正确认识音乐理论问题,学会运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非常必要的。史学是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历史最基本的前提是实事求是精神,即以史料为客观依据,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历史。音乐发展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音乐理论课教学中涉及到的一切音乐现象,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精神产物,音乐也有着社会性与历史性特征。在音乐理论课的教学中,要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音乐发展史上的诸多理论问题,对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的评价应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这一点在音乐史论课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学是探讨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音乐也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品的产生、传播到被社会所接受的过程,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任何音乐现象都是社会历史现象,因此,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去对待和研究音乐理论诸问题,这也是搞好音乐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二)在教学方法上

1.提高音乐理论基础课的文化品位。纯音乐理论对于音乐基础较差(不识五线谱,甚至也不识简谱)的学生来说,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相反,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俗话说:“兴趣是比责任感更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变痛苦教学为愉快教学,我们在讲述枯燥无味的概念的同时,最好能加进一些中外音乐史中的趣味性故事;中西乐理的对比;舞蹈音乐的特征和实例等内容,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提高了该课的文化品位和课程的含金量。

2.简明扼要,深人浅出。在讲述每一个概念时,应尽可能的简明扼要,深人浅出,避免繁琐。比如学生演唱音不准,归根到底是音程的关系不对,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在理论上搞清有关音程的基本概念,能识别和构成各种音程及其转位,判断它们的协和程度。

3.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理论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理论的同时,大力加强视唱、练耳(听觉训练)、记谱等方面能力的训练。通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音高和节奏的听辨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的审美能力;积累和丰富音乐词汇。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

4.选用合理的教材。选用合理的教材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

建国初期,我国音乐院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前苏联的教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我国的音乐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些教材选用的音乐都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音乐,不可能表达我国传统音乐的音感特征。学生在听觉上积累了大量的外国音乐语汇,而对本民族的音乐语言反而感到生疏,进而认为土气、低级,产生妄自菲薄的思想。为了弥补不足,我国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陆续编写了一些视唱教材,如上海音乐学院视唱练耳教研组编的《视唱教程》、《多声部视唱教材》(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单声部视唱教程》(上、下)、(二声部视唱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许敬行、孙虹编著的(视唱练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等,这些教材并不完全排斥外国音乐,而是以中国民歌和中国乐曲为主,它们对培养学生熟悉本民族的音乐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为如何编写有中国特色的视唱练耳教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构想

师范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对充分认识音乐理论课在整个音乐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有重要意义,需要积极探索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规律,加强音乐理论教学与其它音乐专业课的联系,做到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在教学中应加强音乐理论教学与哲学、史学与社会学的横向联系,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指导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要进一步丰富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手段,不断增加教学设施设备的科技含量,及时改进音乐理论课的教学方法,让音乐理论课在整个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呈三足鼎立之势,一是政治、外语、体育等公共课;二是教育理论课;三是专业技能及专业理论基础课。这种体系性的引人使中国专业音乐与师范音乐教育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培养了大批的各方面的音乐优秀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平,促进了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音乐创作、表演和教育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这种体系的全面引人,从客观上确立了“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地位,阻碍了中国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以下是笔者关于教学改革的构想:

1.音乐教改应在思想、课程、内容、教法上突出师范性和民族性,尤其应以理论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民族化为突破口。四大件应着重讲授原则与方法,强调举一反三、融汇贯通,而不是用西方的思维模式来指导我们的创作师范生学习。四大件主要目的是为将来从教适应工作、自学提高、进一步深造、增强分析作品能力、接触认识中外经典作品并具备初步的编创能力,打好基础。换言之师范生学习四大件和其他音乐理论不是为了当作曲家,而是为了当好各级各类学校普通音乐教师和部分专业课分科教学的教师。

2.音乐理论课教改应该精减科目、浓缩内容,扩大知识复盖面、减少重复,并要强调各课程间的渗透贯通,增加应用性内容与基础性训练,这是教改的出发点和指导思想。课程内容的调整,首先应着手教材体系的民族化,以我为主,增强民族传统音乐主体意识,逐步过渡到建立独立的民族课程和教材体系:(1)和声学—教改的方向是删减内容、改革教法、中西并重、训练多样。(2)复调音乐—师范专科大多不开此课,本科在高年级以必修或选修的性质开设。(3)曲式与作品分析—从曲式人手对作品全面剖析,分析作品应成为本课的主体内容中西兼顾,不可偏颇,理论结合实际,并尽可能的做到乐谱、音响对照、视听同步、理性思索与感情体验合一,这应是本课的特色和教改出发点。这门课还应与音乐文献欣赏、音乐人文历史知识、和声风格分析渗透教学,不应只限于音乐材料组合发展、曲式框架的纯理性分析。

3.师资队伍与其他改革是为了发展,发展要落实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在技能课如声乐、钢琴、中外乐器选修、视唱练耳等教学中实行分级达标管理方案,参考中国音协器乐考级办法,定出各技能课各期各级达标练习曲、乐曲、歌曲曲目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民族性特点。

4.就弘扬民族优秀音乐而言,从一所院校来看,要注意整体布局形成良好的外部坏境并建立有效机制,以保证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传播、学习和继承。如为了促进文理结合、理工浸透、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开好非音乐专业的大学音乐欣赏课公共选修课,开设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史课。搞好音乐课外活动,用中国民歌演唱、民族器乐独奏合奏比赛代替大学校园还在升温的通俗歌曲卡拉大赛和现代舞大赛。开设中国民族音乐系列讲座课。总之,师范音乐教育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来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主体意识,并不断造就出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传播有责任心使命感、又有一定民族音乐理论、技巧和良好的民族音乐审美习惯和趣味的新一代音乐师资。

第6篇

关键词:音乐文本;音乐编辑;出版;学术规范;编辑理论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3)04002705

相关概念释解

在本文的叙述中,将涉及几个相关的基本概念——文本、编辑、出版,需要集中做一阐释。

“文本”,在应用广泛的《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文件的某种本子(多就文字、措辞而言),也指某种文件。①在《汉语大词典》中亦做相似的解释:文件的某种本子,亦指某种文件。②社会普及率极高的工具书,加之明晰易懂的解释,对于“文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甚有益处。至于它在学术界所对应的外文语词(Text)及计算机领域被广泛运用的意涵,非本文探究的主旨,此处不做进一步拓展。在本文对于该词汇的现时使用,仅以中文传统语境的意涵同时置入音乐的专业范畴中,将其拓展为:“音乐文本”,即人们视觉可见的以种种符号所呈现的各类音乐文件。它包括了以音乐文化为内容构成的图书、报刊、网络等介质中所承载的文字、乐谱,以及个人所抄写的各类专业的文字、乐谱等形式。结合以上对“音乐文本”的阐释,其所内含的功用及意义对于音乐界学人来说就要重要得多,对这种重要性略做整理就可以包括:音乐文本应是记录、保存音乐文化成果的重要(非唯一)方式;音乐文本是交流、传播音乐文化成果的重要(非唯一)工具;音乐文本也是体现和展示音乐创作者专业学术水准的重要(非唯一)平台。由此,我们对待各类(音乐)文本的态度及做法毫无疑问应表述为:以虔敬之心、秉客观的态度、持规范的标准、呈易解的形式,唯有如此,方能体现文本在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对于“编辑”一词,国内编辑出版界早有释读,以字义来讲:“编”,即编排、安排;“辑”,释为收藏、聚集。两个原本独立的单音节词的连缀组合,代表着一种具有悠久传统的文化行为——搜集材料,整理成册。③但按照今天编辑出版界的广义理解,“编辑”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文化行为。在当今出版界的普遍理解中,“编辑”一词至少具有三重意涵:其一,作为一种文化行为,“编辑”是为保存、传播、继承、发扬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而做出奉献的高尚的举动;其二,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编辑”是指新闻出版部门从事选题策划、编写、审读、加工、剪辑、设计等工作,以使相关内容达到传播目的或符合复制要求的工作人员;其三,作为技术职称系列中的一个级次,“编辑”是新闻出版行业职称序列中的中级职称。而我们作为“文化人”尤其是学界中人,“编辑”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更多地呈现它的“文化行为”的意涵,成为我们从事学术活动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音乐编辑”当然与音乐文化的继承、保存和传播交流须臾不可分离。因此,对于“编辑”及其行为,我们更应持宽广的人文观照:“编辑”应是我们日常学习、科研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文本责任人专业水平、文化素养的体现,是实现文本创写目的的必要步骤,是尊重广大文本受众的一种行为。

按照传统的理解,作为社会文化行为及行业名词的“出版”,即把书刊、图画、乐谱、音像制品等编排并制作出来,向公众发行。观察这种文化行为,其与“编辑”职业或行为的关系甚为密切;对于正常的出版行为来说,更是逢出版必有编辑行为相伴。但作为学术研究者,除了应关注普通“出版”的规律及与编辑间的密切关系,更应注意这样几个概念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特点:(1)当代出版形式的多样化,即“出版”是包含了图书、乐谱、报刊、音像、多媒体、网络等媒体形式的制作发行的,而非专指图书的印制行为;(2)出版是需要流通环节(发行)相助的,在出版的流通环节中,应予区分“出版物”的不同流通方式,即公开发行、内部交流与私人记忆的区别(恰如期刊的正刊、内刊与私人日记的区别);(3)出版过程中的批量化工业生产与“手抄本”的区别,出版业属于文化产业,或称“文化工厂”制作产品,需要大批量地复制产品以赚取利润,它与“内部资料”甚至手稿有着物品属性的巨大差异(在不同领域,可称为原生文献、再生文献;文化产业与小众交流)。

音乐文本编辑属于音乐文化发展至一定高度之后的文化行为,具有较高的实践性特色。对于音乐文本的编辑实践活动,应以人类创造各类表意符号为始,并将伴随人类音乐活动之始终。这是与音乐文本作为承载音乐文明成果的特点相适应的。

在我国的文明进程中,按照中华先人记载、传承文明成果的印刷复制技术的发展程度,结合我国音乐文化自身的衍变历史,我们认为前人对于音乐文本的编辑实践活动已经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一)春秋至隋代(公元前770年~公元618年)。随着人类记录符号体系的日益成熟和传播介质的相对稳定,原始的文本编辑活动开始了。商周时期的对甲骨文、金文、石文的镌刻,被出版界认定为“原始编辑活动的出现”,④但这一时期对于音乐领域来说,难于寻找出其文本编辑活动的直接证据。历史发展到春秋时期,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及竹简、布帛介质的普遍应用,原始的编辑出版活动得以快速发展,而此期孔子的编辑活动又是具有标志性的历史事件。据《史记》《论语》等文献的记载,孔子在春秋末期曾经对于宋、鲁等诸侯国保存的文化典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搜集和整理,主要是对《易》《诗》《书》《礼》《乐》《春秋》等六部文本,即后世所称的“六经”。其中,反映在与音乐相关的领域,是他通过“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的现场采访与核对,⑤以及“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的唱奏实践,编订了音乐作品集《诗》,并编辑了乐论文献《乐》,从而使这两部“乐书”能够在战乱的年代得以更好地保存和传布。学术界虽然对于孔子与“六经”的关系历来说法不一,但完全否定古代文献相关记述的“疑古”做法很难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因此,多数学人还是认可孔子对这些文献所进行的述、删、订、编等不同程度的工作,这种工作恰是古代编辑实践中的核心内容。以此为典型,在印刷术尚未来临的“写本书”时期,以孔子的这种追求“述而不作”,重在据实搜集、记录、整理的编辑特色持续了一千多年。当然,对于其中的音乐文本的编辑,也是这一编辑特色下的实践成果。

(二)唐宋至清代晚期(公元618年~19世纪上半叶)。唐王朝所开创的帝国盛世,使其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诸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体现于编辑出版业的贡献,首先莫过于唐代初年开始出现的雕版印刷以及由卷轴装订改为册页装订技术的运用。⑥这些出版技术提升的间接成果,也逐步改变了对文本编辑出版的实践方式(自然包括对音乐文本编辑出版的实践方式)。在此“印本书”逐步来临的时代里,随着对文本刻印、流通、传布的便利,使得文化科技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音乐文本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明显改变。从中国古代音乐史著中对各个历史时期音乐理论著作和乐谱集册的记载情况就是一项很好的体现:唐代以及之后的各个时代里,论乐的专著及乐谱专集明显增多,无论由宫廷官府组织编撰刻印的大型著作,还是私人出资或亲自参与撰述的图书、谱册,在音乐活动或社会生活中均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尤其到了明代,诸如冯梦龙编辑的民歌集《挂枝儿》《山歌》,朱权编辑刊刻的《神奇秘谱》……均融搜集、整理、注疏、解题、刻印于一体,成为体现这一时期音乐文本编辑实践活动的代表性案例。他们的实践活动按照今天的行业与专业分类,也已融合了多业于一身,其总体特征可以简要概括为:将个人的专业抱负与兴趣,以搜集、整理加注疏、演绎的方式,使文本的编辑实践渐显职业化风范。

(三)近现代阶段(19世纪上半叶~20世纪80年代)。自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出版印刷技术的机械化,图书出版行业的变革发展,报刊、广播、影视多种媒体的相继出现,使文本编辑形式与形态发生转变。对于以书、报、刊为主的平面媒体来说:编辑、印刷、发行一体化,按需组稿、约稿,编辑行为职业化、制度化等成为职业常态;西方艺术音乐的传入和快速传播,要求音乐文本编辑的内容、形态和形式发生着同样的变化。从文本编辑方面来讲,这一时期的总体特征是:编辑实践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出版机构和出版数量的增加,渐求文本呈现形式的统一规范。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出版印刷技术的进步和政府对于媒体传播作用的重视,使编辑职业化程度的提升、职业人群的扩大、编辑制度化的健全,及至编辑家群体出现、编辑业专著专刊出版、职业化教育机构的成立、“编辑学”的建设,均提上了日程。在此一百多年的大变革的时代里,编辑出版行业大领域的编辑实践队伍由弱渐强,音乐文本的编辑由业余逐步走向职业化,从19世纪传教士刊刻的供于教堂的音乐书谱,⑦到20世纪初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出版的活页歌选、音乐教材,再到20世纪40年代末万叶书店将出版主业由文化大类转变为音乐一隅,⑧直至1954年公私合营的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前身)在北京成立,宣告了对音乐文本编辑的实践提升到了国家级的职业化层面,音乐文本编辑也开始有了一定的规范化要求。

(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由于“”时期各项事业的受阻乃至破坏,改革开放之后的80年代成为各方面事业跳跃式快速发展的年代。在音乐领域,创作、表演、教学及学术研究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对编辑出版业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当时国内有限的编辑出版能力甚至成为妨碍音乐文化更好更快发展的瓶颈,继而出现了在20世纪90年代及至新世纪前后音乐出版业的发展乱象。⑨与此同时,随着音乐创作、科研以及出版物数量的增加,有关出版规范、标注规范、学术规范的倡议和学者自身文本规范意识的增强,使出版机构职业编辑与教育、科研院所的学者自身均对文本的规范化呈现提出了要求;同一时期传播介质、传播手段、传播环境的快速更新,使文本规范与编辑的话题显得更加突出。由此,这一阶段文本编辑实践的特征呈现出:富有专业特色、学术自觉精神突出的文本编辑意识与实践开始形成;即使在音乐这个并不显眼的学科领域,也呈现出初步的对文本编辑技术问题进行探索的理论成果,领域内从事各个学刊编辑工作的资深编辑经常应邀赴各地高校的讲学活动,对于音乐文本编辑的规范化建设同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对文本编辑的理论研究并未达到系统化、学理化、常态化的程度。

从一般的学科意义上说,编辑(出版)学是一门研究编辑出版活动基础理论、工作规律和工作方法的应用学科。作为音乐编辑学,则是编辑学科内的专门领域,是音乐学与编辑学相交叉的子学科。作为一门学科,音乐编辑学于20世纪80年代伴随音乐学术的快速发展,亦跟随编辑学的脚步,在学科建设中“悄然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⑩但毋庸讳言的是,彼时业已起步的音乐编辑学科虽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目前仍处于学科的初起阶段:从研究队伍上来说,寥若晨星的学术力量基本以音乐学刊、音乐出版社的主要办刊人和编辑人员,以及近年来由他们所指导的部分青年学生在学期间的学术投入为主,其他领域或专业的学者很少关注此域——迄今并未显现成规模的稳定的研究队伍;与学者队伍的现时状况成正比,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自然难以令人满意,论域基本限于对20世纪的专业期刊历史与特色的研究、办刊经验的总结、从业体会和研究生在学期间为保证毕业而必须从事的课题成果;人才培养方面,由于该学科的应用性特色,对人才养成的要求就非单一的校园培养能够胜任,而必须结合一定量的从业实践,但国内数量有限的相关出版单位以及出版机构的企业化运作,又使二者间很难搭起畅通的桥梁,致使院校与出版机构之间面对编辑人才的培养均感无从下手。

从当前的科研环境与学术进展来说,快速增强的国家经济实力和稳定的社会大局,推动科研及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由此也带来学术环境的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学术研究及创作的快速发展,推动文本数量的激增,文本传播交流方式与范围的扩大,显现的是量增而质平,甚至呈现良莠混杂的局面;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艺术教育的扩张,致使艺术类高校的各级次生源均快速膨胀,青年学者群体在短期内骤增,加之不恰当地给予研究生就读阶段的科研、创作压力,致使在短时期内产生了大量稚嫩的音乐文本;电子网络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带来的学术统计、检索以及文本复制传播的极大便利,使音乐文本的交流、传播因“门槛”降低而更加便捷,同样促使大量缺乏认真论证、修饰、加工的网络文本出现;过度强化学术评价制度的作用,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并人为划定媒体等级以机械套用来评判成果质量,使科研评价体系偏离了评价的初衷,由此却催生出大量难以卒读的音乐文本成果。

其实,对于音乐文本表达形式的规范问题,早在近代工业化的文本复制印刷之始就已引起编辑出版者的重视,但彼时对文本形式的关注更多表现在文本表达的基础规范方面,如语词、标点的使用是否合乎文化传统和国家出版标准?乐谱符号的记写、刻印是否与欧洲标准相统一?当时所订立的文本编辑标准往往即直接以所谓的“权威标准”为据来做对照,而并未在理论上总结和探究各类文本表达的自身体系与规范。B11比如,在大家熟悉的表达理论研究成果的文本类型时(主要包含理论著作、学术论文),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从作者到出版机构仍呈现自然自为的编辑状态,1988年时由当年尚在海外求学的杨沐先生的两篇文章,B12方逐步引发学界对于理论研究型文本表达规范问题的重视;之后的90年代及至世纪之交,同样居于海外并从事学刊编辑工作的周勤如先生、国内音乐编辑家蔡际洲先生等专家的不断参与,B13方对这类文本编辑规范的若干较为凸显的技术问题予以阐述和探讨。

笔者的以上所述,无非是尝试指出,无论在何时何地,社会及学界对于传播途径中的音乐文本的要求除了治学与创作阶段所必须的科学、客观、严谨等等要求之外,在如今的信息时代和学术成果已长期积累并仍在急速增长的时期,对于文本自身的科学、艺术本质内容之外的反映形式方面,已决非传统出版业发稿之时的“齐、清、定”的编辑标准,B14而是要求其既富科学的、智慧的内涵,又符合当代学术规范的要求,还应切合国家有关语言文字、标点符号以及音乐出版行业内的种种专业符号的记写规范,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音乐文本的规范表达。这种对于音乐文本规范化表达的追求,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很难再是经由学者的“自我感悟”“自学成才”逐步实现,而是迫切需要一套能够既符合学术精神又符合出版规则的理论体系——音乐文本编辑理论的出台。

未来的构画:音乐文本规范化呈现

音乐文本编辑理论的内涵是什么?按照笔者的理解,它是为追求音乐文本的规范化展示而制订或约定的各类规则及为此所从事的各类活动。音乐文本编辑理论并不等同于日常所说的学术规范,因学术规范是我们在学术活动中应遵守的合乎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精神的共同规章;文本编辑理论除了遵从学术规范的各项应用性的规章之外,还应对文本涉及的各类符号的记写以及版式设计予以规范。由此,我们追求音乐文本编辑规范的目的就是,为了便于音乐文化成果的记录、保存、传播、交流而以各类符号书面记写的文本的规范化呈示。

至21世纪的今天,当面对无数先辈已经传承、演变了两千多年的音乐文本的编辑实践,以及初步的理论探索成果,我辈尝试思索如下几个基本问题:

由前文的阐述可以确定的是,音乐文本编辑理论研究所面对的对象非为直接表达音乐艺术的音频所呈现的听觉艺术,也非视频所呈现的鲜活舞台艺术,而是以人们视觉可见的各类记录音乐成果的固化了的符号,它包括文字、乐谱、图画等构成的与音乐相关的书谱、报刊、文件、网络、海报等登载的内容为具体观照对象。若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说,这种理论研究尚包括音乐文本编辑的历史,音乐文本编辑的方法与流程,以及对职业文本编辑相关问题的研究,等等。

一些学者认为,“编辑”行为是编辑者的职责范围,与我何干?这是一种狭隘的编辑观念。笔者认为,作为创作社会精神财富的学者或艺术家,除了具备开展创作、科研应具有的文化功底、艺术审美观、专业技术水准,还应该具备能够规范自身科研、创作成果所表达文本的知识与意识。因此,音乐文本编辑面对的主体既包括传统的“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职业编辑人员,也包括每一位音乐文本的创作者、传播者乃至接受者。

不同的时代因不同的编辑意图而具有不同的文本编辑原则:孔子的时代以实现自己的治国安邦理念和教育目标,采取“述而不作”的编辑原则;明代藩王朱权的时代尊琴为“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虔敬之下从“琴谱数家所载者千有余曲”中以“其一字一句、一点一画无有隐讳”的态度精选62曲以传世;钱君匋等先贤所处的近现代以西学为师、中学为宗,既注重准确、实用又兼顾审美;现当代社会及至今天,在关注文本内容科学、完善的基础上,逐步讲求文本的延伸功能及社会传播。因此,我们今后所提倡的文本编辑原则应该是以人类长期实践所形成的既有文化知识为依据,根据已有的文本编辑规则,使各类音乐文化内容便于保存、传播和接受。

(四)音乐文本编辑理论探究的目的及未来构画

简而言之,我们主张音乐文本编辑理论的建设,意图通过对既有文本编辑实践活动的梳理、总结和交流,整理编订出适合当代音乐文本记写的“参考”规则;通过音乐编辑家的不懈著作、讲学、宣传,以引起音乐界、学术界、出版界对音乐文本规范问题特殊性的适当重视;通过此域专业人士的教学、示范、实践活动,提升音乐学界尤其是青年学人的文本自我编辑能力和水平;通过以上的长期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实现音乐文本呈示的规范化愿景。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版,第1318页。

②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文本”词条,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版。

③潘树广编著《编辑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3页。

④肖东发等:《中国出版通史·先秦两汉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45页。

⑤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⑥在我们所了解的“四大发明”中活字印刷术来临之前的唐代初年,雕版印刷的技术已经在中国社会出现,因此也才可能进一步促进唐代社会呈现文化繁荣的历史局面。但印刷技术的成熟和提升显然非朝夕之功,宋代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仍是出版技术的开创性贡献。参考曹之《中国出版通史·隋唐五代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231页。

⑦孙继南:《我国近代早期“乐歌”的重要发现——山东登州〈文会馆志〉“文会馆唱歌选抄”的发现经过》,《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第7377页。

⑧吴光华:《钱君匋传》,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86189页。

⑨陈荃有:《当前音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人民音乐》,2003年第11期。

⑩参阅蔡际洲《一个悄然兴起的研究领域——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编辑学研究》,载《中国音乐年鉴》(2001年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B11早在20世纪40年代的万叶书店时代,叶圣陶先生就重视所刊印乐谱的规范、统一与美观,曾在书店内部组建一支专业的抄谱人员(见吴光华《钱君匋传》,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89页);20世纪50年代,新成立的音乐出版社也曾翻译出版苏联音乐机构的记谱法,([苏]纽恩堡著、陈登颐译《记谱法》,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并建立自己的绘谱车间,培养专门的绘谱技术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人民音乐出版社成立40周年之际,该社还曾举全社之力,编辑出版了《音乐编辑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9月版),以期规范音乐文本的编辑成果。

B12杨沐:《译文应注明出处》,《音乐研究》,1988年第2期;《我国音乐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

B13例如,周勤如的系列文章:《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一)》,《黄钟》,1997年第4期;《要重视书评和音像评论的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二》,《黄钟》,1999年第2期;《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目录应该进一步规范化——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之三》,《黄钟》,2000年第2期。蔡际洲的文章《也谈注释、参考文献的规范化问题——编稿琐记之三》,《交响》,2003年第2期,等等。

第7篇

1.音乐设备单一我们都知道,音乐器材门类多样,种类繁多,如笛子、风琴、钢琴、吉他、电子琴等。但是在初中音乐教育设备配置中,由于对于音乐教育的忽视,学校对于音乐器材的采购并不重视。现在学生对于乐器学习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学校却忽视了学生的兴趣需求,在采购时往往只是对某类器材进行集中购置。很多学校将音乐当做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因此在设备采购上面并没有花费很大的心思。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音乐课以大班教学为主,往往只配备一架钢琴或者电子琴等。在音乐设备如此单一的情况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地学习音乐,甚至也认为音乐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

2.音乐设备匮乏初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学习乐器也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有的学校缺乏师资力量或者资金,音乐设备的配置更是无从谈起。在音乐课堂上,往往只有非专业的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唱歌,或者是说教式的介绍乐器,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降低。比如,在一些边远地区,音乐设备是根本不存在的,甚至连音乐教师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无法对音乐产生兴趣。

3.音乐设备维修、管理的缺位目前,初中音乐设备缺少基本的维修和管理。很多学校领导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只要购置了音乐设备就可以了。但是音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特别是乐器的学习,对于器材的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部位的损坏,都可能导致音色发生变化。此外,在初中阶段,学校一般都非常重视文化课,音乐课经常被占用,而音乐设备也可能被闲置,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时维护、管理,使得音乐设备处于一种管理的真空状态。

4.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不够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是“器乐进课堂”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失去了这一保证,器乐教学将无法进行。初中音乐教师大多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不可能做到每种乐器都会,每种乐器都懂。比如“竖笛教学”,竖笛分高音笛、中音笛、低音笛,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三种不同音高的笛子,首先得教师自己要会,这样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有的学校虽然注重音乐设备的配备,但是出现教师没法教的局面,不能真正实现器乐进课堂。

二、解决当前初中音乐设备配置和管理问题的策略

上述初中音乐设备配置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中国当前的初中音乐教育中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问题。我们只有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才能够从整体上推动我国初中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设立专门职位从中国当前初中音乐教育的状况来看,音乐设备的管理是缺位的。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负责人员,对音乐器材的采购、维修、更新及时进行登记,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出现音乐设备坏了却不知道找谁修、音乐设备无人看管的局面,才能保障音乐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使用。

2.与时俱进,使用新媒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海量的网络资源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源。音乐设备的更新可以充分考虑互联网的方便性与快捷性。一些初中学校在音乐教育中采用视频教学,这对音乐设备的配置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因为这样学校在采购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材时,不用担心可能带来的浪费,甚至可以结合新媒体进行音乐设备的更新,比如运用互联网编排钢琴曲目。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初中音乐设备的配置应该与时俱进,采用一些符合学生需求的音乐设备。

3.配合音乐课程需要在初中音乐教育中,音乐设备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直接影响到音乐教育的质量。但是同时,音乐设备并不是以多和贵为好,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课程的需要进行采购。现在的学生个性差异非常大,兴趣爱好广泛。那么学校在采购音乐设备时,可以以“小乐器、大梦想”为原则。也就是说,学校可以采购一些简单易学的乐器,比如口琴、吉他等,因为初中音乐教育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为主要目的。所以在采购设备时,要配合音乐课程需要,适当考虑学校经费,以培养学生音乐爱好为主要目的。

4.建立专门乐器室音乐设备应该是物尽其用,而不是只在课堂上才面对学生开放。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大好时机,对于音乐的学习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成立专门的乐器室,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得到放松。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得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5.加强对音乐教师的专业培养随着初中音乐教育器乐教学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需要采取相关政策,推动初中音乐教师深入体悟器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采用激励方式帮助教师提高器乐演奏水平与教学技能。例如,可以开展各种级别的基本功比赛、课外展演、科研论文及器乐优秀课例评选,以及对外器乐文化交流、聘请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等活动,促进音乐教育设备的充分利用。

三、结束语

第8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音乐听觉能力音响感知情感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依赖于听觉,音乐欣赏更是必须借助听觉而实现的艺术活动。许多人在聆听音乐时,会感觉到它的奇妙无比,同时似乎又觉得难以捉摸,这就和音乐听觉能力高低有关。如果我们具备一定的音乐听觉能力,就能在听觉中较为准确地感知、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可见,要领会音乐作品的真谛,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音乐的听觉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听力,就是听到一个人演奏出的声音;另一种是内在的听力,就是想象着音乐应有的样子”。二者都是音乐欣赏心理活动的体现,也是音乐经验积累的结果。只要具备正常的听觉器官,人人都能具有一般的听觉能力。然而,一般声音听觉能力和音乐的听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先天具备的,而后者则要经过有目的的训练才能具备。

所谓音乐听觉能力就是“音乐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在多听、多想的基础上提高的,它会产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欣赏者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评判态度。由于音乐给予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某种态度的反映,如喜、怒、哀、乐等。所以,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来看,欣赏是接受环节,它不是以表演或为获得某种具体成果为目的,而是聆听者结合自己的主观经验,通过内心听觉引起回忆、想象及联想等,丰富自己从欣赏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通过音乐听觉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行为。根据人对音乐感知能力的认识规律,音乐听觉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敏锐的音响感知能力

音响感知是指通过音乐欣赏者的听觉而获得的对音乐音响及结构形式完整的接受。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系都以音响感知为基本,如果离开了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感知,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欣赏。音乐作品的实际音响是以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诸要素相互参与、相互合作,经人为的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声音工艺品”,我们的耳朵可以直接感觉到,但我们的耳朵必须是经过训练且能分辨音乐的耳朵,否则,就难以接受、理解这种音响外层的“工艺品”。具体说来,音乐音响的感知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这是指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如果欣赏者具备了对这些音乐要素的辨别力,也就具备了音响感知的基础。《淮南子》中就曾记载,“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师旷之耳”就是能辨别音响的耳朵。如果一个人2/4拍和3/4拍子都分不清,他就很难分辨出进行曲和圆舞曲的不同音响效果;如果欣赏者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缺乏辨别力,那就会影响他对于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因此,培养对音乐的辨别力,对音响感知具有首要意义。

2.对音乐音响的感受力。音乐音响的感受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等几个方面。其中旋律感主要是对不同旋律的特点进行感受,并由此达到对旋律美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感情内容的体验。节奏感决定着音乐的表情性质和风格特征,要获得音乐的美感,就必须培养起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多声部音乐手法广泛应用于合唱、键盘音乐、管弦音乐领域,只有具备多声部音乐感,才能懂得各声部的组合和音乐的和声效果。对乐曲结构形式的整体认知是把音乐的各种要素合成至完整的乐曲的感知活动,实现完美的音乐感知。

3.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音响材料是在时间中展现并随着时间的运动转瞬即逝。注意力能始终保持对音乐的新鲜感,记忆力能使音乐留下深刻印象并使音乐的进行得以延伸。如果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没有对音乐的高度注意力和记忆力,就不可能得到对音乐的整体认知。

二、通过内心听觉体验音乐情感的能力

欣赏音乐在达到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同时,也在借助于内心听觉而引起的情感体验。古代文化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是说创作者是由于情感的激发而创作作品,而听众是通过作品体验其中感情的。欣赏音乐要通过音响感知较准确地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将会给欣赏者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有了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结合对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曲式、体裁等音乐以及音乐以外的文字因素等表现手法的理解,可以正确理解音乐。前文说过,音乐是听觉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是正确欣赏音乐的基础,我们无法想象不能辨别音高、节奏、音色的人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第二,紧密结合欣赏者的生活体验及情感欲求。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将欣赏者迅速带入音乐意境之中,使欣赏者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欣赏音乐,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琵琶协奏曲《琵琶行》,描写了诗人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期间,在船上听到一位沦落地方的长安乐伎演奏琵琶曲,联想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处境,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强烈的感情共鸣是其他在座人所不及的。白居易既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又是著名的音乐家,现代就有人专门研究其音乐美学思想,可见其对音乐理解之深刻。从《琵琶行》中也完全可以看出这一点,换言之,所有这些体验、感慨无不建立在白居易对音乐的敏锐感觉上。如果白居易没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对琵琶这一乐器的音色没有清晰的感觉,对音乐的节奏没有准确的判断,对演奏的轻重缓急没有敏锐的把握,即使“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获得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通过内心听觉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想象与联想是指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过程而出现的有关生活形象和意境在内心听觉中的创造性再现。

音乐再现的一种方法是艺术性地模仿出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所引起的联想。如朱践耳的作品《蜜蜂过江》,通过弦乐和木管轻盈、快速的十六分音符模拟出蜜蜂飞舞时发出的翁鸣声,使人感受到蜜蜂的造型,并从这和谐的音响中唤起对大自然、对生活形象和意境的联想。如果没有良好的内心听觉能力,模仿的音响在耳中可能只是纯粹的、自然的音响模仿,欣赏者不可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这样的欣赏无疑是低层次的。音乐再现的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听觉与视觉的“联想”关系,即用声音来类比所看到的视觉形象。如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俄国画家列宾的著名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所描绘的画面:十一个衣衫褴褛、神情各异的纤夫吃力地拉纤的形象。这两种想象都是建立在良好的音乐听觉基础之上的。反之,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能够通过内心听觉获得感觉的欣赏者,即使面对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没有任何实际的音响,他也能够利用自己的内心听觉,还原良好的音乐,获得新的情感体验。

当然,音乐形象的想象与联想是凭借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展开的,虽然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自由性,但不是任意和无据的进行。欣赏者不能脱离原有的形象和联想与音乐作品本身的形象是相依相伴、不即不离的辩证统一关系,凭空随着自己的内心听觉随意联想。

四、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认识和理性评价

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充分证明,音乐不仅是一门抒发感情的艺术,而且还能通过音乐形象的逻辑来表达深刻的哲理性理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这是音乐的内心听觉能力上升到最高层,对音乐认识由感性转化为理性满足的表现。耳聋的贝多芬凭借惊人的毅力和高超的内心听觉能力完成了代表他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第九交响曲》,正如他的艺术信念:“自由与进步是艺术的目标,如在整个人生中一样”。这种崇尚的思想意境如没有复杂的理性认识是很难领会的。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充满战斗性和英雄性的音响,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爆发出的强大音流如波涛翻卷、汹涌澎湃、不可遏止的冲击力量,使人认识到波兰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以及肖邦强烈的爱国热情。所有这些,都是作者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所赋予的。一个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的音乐人,可以通过乐谱,通过内心听觉还原音响,使自己在没有任何实际音响的情况下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音乐作品作出理性的评价。作为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我们可能永远无法获得如此专业的音乐听觉能力,但是,如果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以及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努力尝试使自己的音乐听觉能力不断提高,我们无疑也可以从体味音乐作品本身的美和所蕴含的情感入手,用理性的思维去领略包容于其中的广阔精神文化内涵,即使这种体验会来得迟缓一些。

综上所述,听觉是学习音乐的载体,音乐的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准确性和深刻性的基础,任何一种音乐素质都离不开良好的听觉能力。听到音乐不等于理解音乐,我们必须运用成功的学习方法及先进的学习手段把由音乐听觉引起的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与理解认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逐步获得高水平的音乐听觉能力。

参考文献:

[1]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0.

[2]艾伦·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M].丁少良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第9篇

“琴人合一”是每一位表演者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要求表演者做到投情,以达到展现作品丰富内涵的目的。做到投情,首先表演者务必准确的把握作品情感基调,其次要对作曲情感的发展逻辑和色彩变化做以详细的分析。我们以声乐作品《昭君出塞》为例,这首作品的情感起伏和情感色彩变化非常多,首先写女儿离开家乡眷恋不舍得悲叹之情;其后转换成对将来“长城无烽烟”的坚定信心和美好展望;最终写到“千里麦浪翻”的丰收喜悦景象。细腻、坚定、豪迈的三次情感变化要求我们表演者要灵敏的做出反应,将情感色彩变化与歌声处理的和谐统一。另外情感表达还可以从谱面上寻找,乐谱上的任何一个音符和装饰音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将每个静止的音符在音乐表演中给予生命力,将作品内涵完美的呈现给观众。

二、音乐表演中的想象

想象是音乐表演中的另一个心理要素,它使人在音乐原有的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上,经过重塑而构成新的音乐形象。这个过程给予了作品崭新的生命力,它不仅将原作再现,而且还将其创作给予独特性,使音乐作品有了新的色彩。表演者想象得越丰富,作品中心思想就会展现得越清楚,观众的感受也会越深刻。音乐表演中的想象包括对场面环境的想象,也包括对作品所持有的精神气质和内在情感的深刻领悟。例如在歌剧《原野》中,有一首声乐作品是《啊!我的虎子哥!》,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要以金子的身份融入到剧情之中,展现出对虎子哥敢爱敢恨的情感,将作品完美的展现出来,引起观众的共鸣。想象是音乐表演心理要素中的关键,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重要要素并运用到音乐表演中,使音乐表演富有生命力,感化观众。

三、音乐表演中的临场心理调控

(一)全神贯注的投入

音乐表演的时候不需要我们再考虑什么地方该改动,攻克哪些技术难关,此时要做的事情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表演本身,将自己平时练得东西发挥出来展现给观众就可以了。临场表演时我们平时对作品的研究和所获得的各种感受都已经潜移默化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是这种潜在的东西支持着表演过程。全神贯注是保障音乐表演顺利完成的重要心态之一,如果左顾右盼只会给音乐表演现场带来消极的影响。训练全神贯注最方便的一个方法就是,音乐表演者把平时的每一次训练中都当成演出对待,这样在正式演出的时候,做到全神贯注也就不是那么难了。

(二)情感的自然流露

情感的自然流露要求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把音乐情感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使听众或观众的感觉很舒服,而非刻意模仿。情感的自然流露可以使表演者和听众达到水融的状态。要做到音乐表演的自然流露,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熟练的表演技巧、至高的精神境界和艺术修养,真正的把音乐融汇于心,使音乐从心中自然的流淌出来,最终使音乐作品的演绎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三)调节和克服怯场心理

音乐表演在上场前通常会出现紧张和怯场心理现象,而临场表现恰恰是决定音乐表演质量的最关键时刻,克服怯场心理,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客观的态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摆平自己的位置,不要想着一鸣惊人,这样不但无形中给了自己巨大的压力,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发挥不正常。我们应把心态放正,音乐表演不仅仅是表现自己,更重要的是表现音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表演中,竭尽所能的表现音乐作品,争取最好的表演效果。

2.自信。自信在音乐表演中尤为重要,是充分表达情感和演唱效果的前提。表演中面对台下的观众应做到“眼中无人、心中有人”的境界。自信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前提,如果连自信都没有,又何来勇气去完美的展示自己。当然建立自信也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对于表演者来说需要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练习和熟练把握。另外还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扬长避短,将自己优秀的地方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从容的完成作品表演。

3.娴熟的技巧。表演者要做到熟练掌握相关技巧,表演时便可水到渠成。古人说“艺高人大胆”肯定有其中的道理。我们只有在具有充分的实力的前提下才能做到无所惧怕。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要在演出前反复的练习作品,这样在表演中就不会害怕,可以更好的做到用表演取悦观众,用情感感染观众。

4.经常的演出实践。经常的演出实践可以使表演者不再畏惧台上和台下的感觉,不再畏惧观众多与观众少的落差,演出的次数越多,表演者在舞台上整体形象和演出效果就会越好。另外,音乐表演和人体的生理也有一定的关系,经常演出可以学会如何在演出中处理自己身体的不适,将演出的负面效果降到最小化;经常的演出实践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及时应对演出中的突况,这也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解决方法。如果音乐表演者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在表演时的紧张和怯场心理会减弱,这对于确保音乐表演的完整演出是至关重要的。

四、结语

第10篇

【关键词】节奏;旋律;速度和力度

小学阶段的音乐(乐曲)欣赏课,一直是令很多教师感到比较难上的一种课型,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理解作品难,教师组织教学难。我也曾被这些难题所困扰,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逐渐摸索总结出了一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即注重挖掘构成音乐的主要元素——节奏、旋律、速度和力度等,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以下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通过音乐的“骨架”——节奏,引导学生理解音乐

音乐是时间性、动态性很强的艺术,而它的时间性、动态性又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的。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在欣赏乐曲时可抓住其节奏特点引导学生来理解音乐形象。比如在三年级上学期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这首乐曲时,抓住“×××︱××××︱和××××××”这种类似马蹄声的节奏型,通过听听、拍拍、说说等形式启发学生想象骑兵骑着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的情景,而中间段落出现的“ו×︱××××︱×—︱×—︱”较舒展的节奏出现后,引导他们与前面的节奏进行对比,节奏变化了,骑兵的活动又会怎样呢?再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想象骑兵在草地上休息或交谈的情景,学生基本把乐曲表现的内容讲出来后,又和学生一起分析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是由于节奏的疏密变化,才表现出了骑兵在草原上巡逻、与风雨搏斗等情景。再如欣赏曲《溜冰圆舞曲》、《跳绳》等乐曲也是抓住乐曲中节奏的变化,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较好地完成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抓住音乐的“灵魂”——旋律,理解音乐旋律是音乐的语言,是音乐的灵魂所在,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有了节奏的支撑,再加上起伏的旋律,才使其具备了感人的色彩。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旋律特点,能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比如四年级学生在欣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独奏曲时,初听前我提醒学生:钢琴演奏的高低声部有什么特点?根据旋律特点,乐曲能分成几部分?之后引导学生想象第一、第三两个乐段的两条此起彼伏的旋律,就象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牧笛,一唱一和地行进在田间的小路上;中间段落的旋律出现了跳跃性的起伏变化,老师稍加引导,学生便很自然地想象到牧童在田间嬉笑、游戏的情景。再如《丰收欢乐而归》、《蜜蜂》等这类乐曲,其旋律特点都是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关键。

三、利用音乐的速度和力度,挖掘音乐形象

第11篇

关键词音乐视频(MV)节奏镜头声音剪辑

MV是musicvideo的简写,即音乐视频的意思。是基于播放途径的发展而演化出来的。其前身是MTV,即MusicTV。可直译为音乐电视,即用音乐配以画面,使原本只是听觉艺术的歌曲,变为视觉和听觉结合的一种崭新的艺术样式,然后在电台中播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其播放途径已经不单是电视一种,继而产生了MV一词,但在拍摄和制作上与前者没有大的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将音乐形式加以影像化的表达和阐释,这种视觉化形式利用的就是视听审美的"通感"效果,即将音乐形式与电视画面形象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其中,音乐的节奏变化、旋律流动乃至整体风格一般是与镜头表现大体相配合的,从而力求达到一种视听互动的效果。

当我们在观看欣赏一部MV作品时,往往会被片中的某些元素所吸引。可能是色彩、可能是故事、有可能是表演,更有可能是其他的元素。但是,一部好的MV作品永远是多种元素综合在一起的体现。这种体现在MV的表现中,我把它成为一种节奏,一种综合声、光、色的,给观赏者带来情感、情节、情绪变化的节奏。

一、影视作品中的节奏

节奏就是有规律的变化,天地万物都在不停运动着,同时遵循着自己的规律,所以节奏是遍布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艺术形式虽然载体不同,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包括舞台剧,文学,绘画和音乐等等。影视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同样有着自己的节奏。

节奏是影视作品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它表现为连续而又有变化的运动。由于影视作品是时间和空间的复合体,节奏在影视作品中既表现在时间的流程中,也表现在空间的运动形态上。节奏通过情节的发展,演员的心理、形体及言语动作等影像造型,色彩的组合与对比,镜头的角度与景别及长度与运动的变化,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换与组接,语言、音乐、音响的时值和动作的力度等方面来体现。影视作品节奏也表现为多种艺术因素的统一体的律动性。是视觉节奏与听觉节奏的有机结合体。

MV作为影视作品的一种体裁,在影响节奏的因素和对节奏的处理上与其他体裁的影视作品基本一致,其把握节奏的严谨程度往往高于其它作品,特别是在音乐和画面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当,就会给人张冠李戴的不适感,因此,对于节奏的整体和局部把握对于MV的制作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影响影视作品及MV节奏的因素

1、被摄主体运动(镜头内部运动)对节奏的影响

主体运动速度、方向、幅度会对视觉节奏产生明显的影响。主体运动快,节奏快,主体运动慢,节奏感慢;在主体动作中“动接动”节奏加快,在动作暂停处"静接静",节奏放慢;同向主体动作的顺势而接,节奏相对流畅、平稳,反向主体动作交错连接,节奏变得活跃、视觉跳动。

2、摄像机运动(镜头外部运动)对节奏的影响

摄像机的运动方式(推、拉、摇、移、升、降)、速度、方向同样与主体运动一样,速度方向的改变来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受,而且,运动摄影能够给予静态物体以运动的效果,产生出节奏的变化。

3、画面的线条、轮廓、形状、色彩、光影等因素对节奏的影响

光、色、构图等都是影视画面中的重要视觉因素,而且是流动变化的视觉因素,这种流动所带来的各种变化对比形成了视觉的节奏。

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见统一。

4、声音对节奏的影响

由于声音本身具有长短强弱的变化,因此,声音造型是形成节奏的重要手段。

(1)、各种不同性质的声音组合可以形成节奏的变化。

首先,一段音乐其本身的强弱变化就是节奏上的起承转合。在MV的制作中,镜头转换的节奏往往依据音乐节拍形成的节奏,而且听觉节奏一般会比视觉节奏更有力地作用于人们的情绪。其次,几种不同性质的声音之间的对比也可以形成节奏的变化,适时地加入某些同期声或者音响效果,以反差来吸引关注或衬托情绪、调节节奏,这样的技巧在实践中已得到越来越巧妙地运用。

(2)、声音与画面的配合可以增加叙事的内在节奏感

声音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它和画面的有机配合而形成的声画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

5、剪辑对节奏的影响

通过镜头长度变化、镜头转换速度、镜头结构方式等剪辑手段来形成节奏是影视节奏控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镜头长度及转换速度的关系体现为剪辑率的变化,剪辑率高,节奏快,剪辑率低,节奏慢。镜头结构方式既体现为镜头连接顺序,又可以指镜头连接的技术方式,比如,叠化、渐隐渐显、变焦、划像等都包含有节奏因素。不同的剪辑速度展现不同感彩,匀速剪辑(即匀速的镜头转换),显得从容稳定;慢速剪辑(包括采用慢动作处理)多用于情绪的抒发,节奏舒缓;快速剪辑则易激发强烈的情绪。

四、联系实际谈谈毕业作品MV--《Don''''tcry》制作中对节奏的处理和把握。

这是一首出自美国著名摇滚乐团GunsAndRoses(枪炮玫瑰)的经典情歌,这首歌和他们的其它作品相比,是极其富有柔情的一首歌,音乐轻轻地响起,没有激烈的元素,没有强烈的词句,仿佛是情人间的低声耳语。前半部分带有悲凉的情调,后半部分迭起的时候,他们加进了极其明显的金属元素,表达了炽烈的情感和愤怒。歌曲在作曲、填词、配器、和声、演奏以及前奏、铺垫、过渡、、间奏等情绪走向上都做得无与伦比,是节奏和张力都很突出的歌曲。

首先,在前期准备的过程中,我先对片子的整体节奏作出设定,即整体的色调变化和运动变化以及歌曲从开始到结束之间的情绪变化产生的大的节奏。两个时空的交叉叙述采用不相同的冷色调,既产生色调上的节奏变化,整体上又符合歌曲的主题和故事的基调。各种运动设计根据歌曲前奏、铺垫、过渡、、间奏、、尾奏等大的情绪阶段划分成相应的由若干镜头组成的镜头组织,前奏到之间的镜头组织景别跨度小,演员表演动作小,运动镜头相应少且缓慢。部分演员动作大甚至夸张,镜头切换快景别跨度大(跳接镜头),镜头运动加快,加入甩镜头,镜头组织的连接形成整体的节奏。这种大节奏的宏观把握大关系大节奏变化对于全篇来说是科学、系统且必不可少的,整体节奏把握不好的作品不论个体镜头间的节奏如何变化,都会显得杂乱无章,跟绘画中所谓得画面“脏”、“花”是一个道理,就像一盘散沙,尽管每粒沙子得形状各不相同,但放在一起却是一把平淡无奇得沙土。拿GunsAndRoses的《十一月的雨》的MV来说,就是在整体节奏上把握很成功的作品,首先拿不同的色调对各个时空进行交叉叙述,其次在现场演奏时空和故事平行叙述中根据音乐、灯光、乐队表演的动作、镜头的运动呼应着故事的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情节演变,每个阶段的镜头组织的各种属性都在变化,于是形成了符合客观规律的整体节奏的变化,这种人性化的整体节奏把握是一部成功作品必不可少也是应该首先考虑到的。

第12篇

1电影音乐的心理影响机制

1.1音乐的声学原理

音乐的产生首先是由物体(乐器)的物理震动产生声波,再被人的听觉神经接受从而产生心理反应。所以,这里要将电影音乐暂时还原为音高、节奏、旋律和音色四个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音高(pitch)是一个典型的听觉系统模式认知切入点,音高感觉受制于神经活动[1],随着频率的上升,音高开始发生变化。此外,是否有明确的音高决定着声音间的差异。人脑对音乐的感知最早是从额叶背外侧皮层后部以及颞平面的神经反应开始的,随后由大脑右侧负责认知旋律(melody)轮廓的轮廓编码(contourcode)和间隔编码(intervalcode)以及上颞回对音乐的脑反应进行传导。不同的音高相互重组与搭配,组成了各种旋律类型。然后,处在人脑双侧上颞区以及左下顶叶与右额盖部位通过神经对音响时间长度的辨别而产生的音乐感知,从而产生由每一层震动值的时长决定、通过对时间长短的控制来形成音乐奏唱时的节奏(rhythm)效果。最后由人脑右颞叶对音乐中的音色做出反映,辨别乐器与色彩效果。[2]当音乐的发声体(乐器或声带)开始产生摩擦震动而产生声波时,各种声响音色出现而形成一个或多个具备音高特征的单音,这些不同音色与音高的单音不断组合、重组、再组,便形成了旋律。

1.2人体的接收方式与心理产生

在人体众多感官神经中,由于视觉、听觉、和嗅觉最接近脑中枢而被称为“高级感官”。当“三觉”中的任何一觉接收到外界信息时,会以最快的速度直接传导入人体神经“司令部”——脑部中枢神经。在观看电影并聆听片中音乐时,人们通过视觉对视频色彩等信息进行采集,同时通过听觉接收语言和音乐进行复合的神经感知,而后将搜集到的各种信息后直接传到脑神经中枢,再从每条相关神经通道传向身体各处,汇总在有着五脏“将军”之称的心脏处。当心脏收到大脑“指挥部”的“通知”后开始对人体周身的各个系统“发号施令”,从而产生心理的情绪与情感反应。

2情绪与情感反应

情绪(emotion)包括思、喜、悲、恐四种基本类型,分别由脑部与杏仁核相连的右海马旁回、腹内侧前额皮层、左眶和中背外侧额皮层、包括杏仁核在内的左/右内颞区域相关[2]。情绪是指“个人对其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事情以及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体验,包括所有在主观上体验到的、负载着情感的、有意识的心理状态,并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3]。情感(feeling)与情绪看似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其实不然,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4]简而言之,情绪是人们在短期内对某件事物或者情感产生的共鸣,而情感是在某种情绪产生多次后而引发的更加稳定长久的态度体验。下面以中、韩两国合拍的影片《雏菊》中的音乐配置为例。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年轻的女主人公、帅气警察和冷峻杀手三人间的爱情故事展开的。音乐开篇时优美轻快的钢琴旋律在弦乐的和声衬托下突出了女主角惠英的单纯可爱与浪漫的艺术气质,使观众瞬间接受和喜爱她;大提琴的音色低沉而忧郁,所以在本片中被用在惠英第一次受枪伤时的主奏乐器,同时也为深爱着惠英并为惠英的受伤而悔恨、自责的青年警官郑勇默默的代言;暗恋惠英的杀手“情人”出现时,深邃的单簧管音乐常伴前后,同时还有杀手喜爱的西方古典名曲。而在杀手执行任务时,音乐则出现类似进行曲节奏型的弦乐铺垫和声层,前八后十六分音符的鼓点为主奏,突出紧张的情绪。每当观众听见这种音乐出现时便知道杀手又要行动了。而在三人情感矛盾叠置的时刻,弦乐以缓慢的切分音节奏配合单簧管小调色彩的旋律主奏,充分烘托三位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痛苦。当剧情进入最后的情绪阶段即惠英第二次中枪倒地时,音乐是以女声演唱的歌曲来替代当时已不省人事的惠英表达自己渴望真爱的心情。温婉而舒缓的旋律配合画面在惠英中枪前的灵动女孩儿形象及中枪后的场景对比,加倍了观众对惠英的同情心理而产生悲伤忧郁的情绪。而故事结尾的画面采用了前呼后应的艺术手法,解开了开场时同场景的一个谜团,却是让观众有恍然大悟的心理感受。紧接着又重复不久前的女声歌曲作为结束曲,使观众意犹未尽,思品良久。《雏菊》的音乐采用了“变色龙”手法,即同样的主旋律采用不用乐器演奏的方法产生音色递进,在统一中寻求不同的感觉,即突出了音乐主题,又没让观众产生听觉疲劳,不愧为成功的配乐。

3电影音乐的心理影响意义

第13篇

臂如,一个身体素质较弱的人,需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对身体的基本素质训练、定向训练之后,才有可能承受竞技专业的专项训练。同理,幼教音乐专业的弹、唱、跳、编创、教法与实践等专项技能,必须以音乐感受(听辨乐音、节奏、旋律、和声、对位、配器)与经验(基础练习、作品听赏等积淀)为基础,对音乐(作品)具有一定的情感体验、掌握一定的认知方法、理解一定的技术内涵,才能够顺利地吸收、转化、运用音乐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分为两个程度级别:基础差的从“课程1”开始,直至学完“课程2”;基础较好的可以从“课程2”开始;基础较强的可以免修(经过考试)。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专业入门培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为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优化音乐专业课程

根据音乐幼教内容与要求、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培养标准,对音乐专业相关理论、技术课程,进行最短教学时间与最高教学质量的组合———优化音乐专业课程。优化课程的理念是:专、宽、拓。

(1)专业性知识与技术的要求在音乐范畴中,与幼教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包括了音乐创作、音乐表现、音乐文化等音乐专业领域。臂如,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和声与对位、曲式与配器、音乐史与音乐风格,等等。这些专业理论、技术的正确运用,才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幼儿的培养。

(2)幼儿音乐教师的多项技能培养幼教过程中,教师应有较宽的知识与技术运用能力,具备两方面技能:教学组织与专业演示技能、教学引导与反馈矫正技能。一方面,音乐教学组织过程应表现音乐的美,引起幼儿对教师、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教师的示范必须能够准确地表现音乐的情感与风格,能够准确表现与表述音乐内容。另一方面,教学引导与反馈矫正是使幼儿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样做。教师必须正确地引导幼儿根据专业性发展要求的启蒙、基础,对幼儿的表现予以矫正。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幼儿音乐教育虽然是启蒙教育、内容简单,但不可以非专业、引导幼儿朝着错误方向发展的误导。

(3)培养知识、技能的拓展能力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才有助于教、学的同步发展。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音乐表现与音乐教学的创造性能力培养。一方面,必须掌握音乐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规律,具有理解因社会发展而促进音乐表现方式、风格的演变,使幼儿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的创造能力决定了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培养。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数学具有不同的特性:非语义、跳跃、随心、随性、闪念,等等。这正是人类创造所需要的思维方式。

3.培养能力的教学策略

从提高音乐素质基础的“专业入门培训”开始,至实施优化的“音乐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应坚持:由浅入深、全面地进行音乐专业技术训练。在各项专业课程教学中,应贯穿专业性、基础性、综合性的原则。具体应包括四个方面:

(1)音乐听觉基础训练音乐听觉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不能沿用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视唱练耳课程,应该将音乐材料由浅入深、结合实际地组织。臂如,选用幼儿歌曲旋律、钢琴曲、管弦乐作品,把专业基础与弹、唱、音乐鉴赏相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2)音乐思维基础训练在听觉与音乐表现技能(弹、唱)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音乐思维活动。教学中,应该细致地开展反馈、矫正、评价,直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训练。使学生习惯对音乐的思考、对自己或他人音乐表现(弹、唱)的评价与矫正。

(3)音乐表现能力训练音乐表现的技术与审美,决定了音乐表现的程度高低。在训练中,不因为学生是非音乐专业而降低技术要求。在钢琴、声乐教学中,应按音乐专业要求逐步发展学生的音乐表现技术,同时要注意评价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掌握技术与审美之间的关系。

第14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音乐心理辅导身心健康

进入新世纪,规模空前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展开了,其中也确立了《音乐教育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教育价值,并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第一,从知识和技能方面看,要求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第二,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看,要求培养中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教育的这两大目标从宏观上确立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和课程建设的方向,从微观上明确了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这对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来说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学校教育中音乐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上述两点。我们还可以认真学习和研究心理咨询技术中的“音乐治疗”理论,借助于音乐治疗的特殊技巧,以“音乐心理辅导”的方式融入于学校教育当中,进一步结合心理学和音乐的相关知识,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从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中选取风格各异、以陶冶人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缓解他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压力和烦恼。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就学习方面而言,中学生在这一时期所承担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从初中起始的题海遨游,中考阶段的一二三模考,高考前期的练兵备战,到某一个时间段里有可能出现的摸底考试、快慢分班等诸多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阶段和过程。其次,还有每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和接踵而来的班级、年级排名所带来的压力。成绩优异的学生总是费尽力气地使自己的成绩保持在班级排名的前列,学习一般或较差一些的学生又会担心考试后自己的班级排名没有进步。久而久之,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产生了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少数学生又会对考试产生莫名的恐惧感,而毕业班学生的类似情况则更为突出。一些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觉得自己身心疲惫的学生人数竟占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而每晚能保证充足睡眠的学生少之又少,部分学生会有程度不同的失眠困扰。

综上所述,中学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焦虑、忧郁、身心疲惫和由于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失眠。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的方式,一般是通过与学生聊天谈心让他们放松心情,或让学生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等来缓解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但是,我们也不妨体验一下音乐——以音乐心理辅导的方式为学生减压,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查阅“音乐治疗”资料和相关理疗案例可以发现,一些我们熟悉或偶有聆听的音乐作品正在越来越多地显现着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和价值——音乐治疗。

1.焦虑和忧郁的缓解

我国古代名医朱震亨曾经说过:“乐者,亦为药也。”焦虑和忧郁常常使学生缺乏自信,对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悲观消极的态度。对此,在音乐治疗中,可选用欢快活泼、起伏明显、节奏明快清晰、风格明朗秀丽的乐曲。如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莫扎特的《浪漫曲》等。实践证明,这些乐曲对于缓解焦虑忧郁的情绪有着非常好的音乐疗效。

2.身心疲劳的缓解

节奏缓慢而韵律安详的音乐能够减低人体内具有刺激和兴奋作用的激素,聆听这样的音乐,可以使人感到轻松舒畅,从而使精神疲劳得到消除。这样的音乐可以选择的很多,如《夏日圣地》《蓝色多瑙河》《献给爱丽斯》等。教师适时做出语言引导,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逐步得到放松,闭上双眼平静地聆听音乐,以获得身心的全然释放。

3.失眠的缓解

这个问题在毕业班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毕业班的学生白天学习压力已经很大,如果晚上因精神紧张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学习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失眠发生在晚上,音乐理疗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故可改由教师选择乐曲,指导学生在晚修或自习后聆听。温柔、流淌的音乐陪伴自己放松入睡,不失为治疗失眠的一项有效方法。可以缓解失眠的乐曲有莫扎特的《催眠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德彪西的钢琴协奏曲《梦》等。二

学校开展以音乐理疗方式为媒介,以增进心理健康为目的的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是中学音乐教育的一个新领域。此举,对于缓解学生压力,抚慰学生情绪,完善学生性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音乐心理辅导又可以使学校音乐教学课堂内容得以丰富、延伸,使音乐教育成果得到进一步扩大。因此,深入学习心理咨询技术中的“音乐治疗”理论,积极探讨和开展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开展音乐心理辅导,教师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包括:音乐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如果要很好地发挥音乐心理辅导的功能作用,教师还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和其他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通过以下途径共同构建中学生音乐心理辅导教程。

1.教师应首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易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并系统地做出归纳和总结。与此同时,学习有关音乐治疗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掌握一定的案例分析和理疗实践知识;进而结合音乐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建立与中学生心理特点和现实状况紧密关联而又有实质性意义的音乐心理辅导结构体系。

2.学校教学主管部门针对音乐心理辅导工作需求,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聘请有关学者、专家到学校传授知识、指导实践;适时组织音乐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进行有关方面的考察学习,以达到音乐教学与音乐心理辅导相结合、互辅佐、融会贯通、教学相长的最优化音乐教育效果,构建学生迫切需要的音乐心理辅导之家,为中学生身心健康护航。

3.另一方面,要广泛开展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音乐心理辅导为主题的宣传、宣讲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学时期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了解音乐可以给予他们的帮助。学生了解了音乐的积极作用就会主动配合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的心理辅导,使音乐心理辅导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学校音乐心理辅导实践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师应遵循理论到实践,实践完善理论的原则,积极探索音乐心理辅导知识,着力提升音乐心理辅导技能和辅导实践水平,完善音乐心理辅导实践性教学条件的建设,防止将音乐心理辅导流于形式,成为有其名、无其实的口号性的一阵风。

其次,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周末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指导学生创建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团队,定期开展以音乐为主题的班会或交流会等,引导学生就音乐与音乐的心理辅导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求得认同。以使更多的学生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真正理解并乐于体验音乐,体验音乐心理辅导,逐步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学校音乐心理辅导的基础和氛围。

总之,“音乐治疗”这一方法在心理咨询中已经广泛运用,但运用于中学生的音乐心理辅导还比较少见。而把它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就更少,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来讲,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中学音乐教育之中是可行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

第15篇

一、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

2001年10月,我应邀在“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观摩会”上讲《落花生》一课。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读书最可贵的是能发现问题。下面请大家拿出笔来,默读课文,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学生纷纷拿起笔读起课文来,我习惯地在学生中巡视。奇怪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只是拿着笔做样子,根本没有在书上画任何记号。

5分钟之后,我说:“现在请你们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们都茫然地望着我,没有一个人举手。我心里不禁感到悲哀:这个班的学生平时根本没有提问的习惯。都读了5年书了,学生竟然不会提一个问题。

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笑着对学生们说:“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呀?有就提出来。我最喜欢勇敢的同学。谁第一个举手?”我充满期望地看着大家。

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仍然不敢举手。这时,一位男学生非常小心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即请他起来发言。

“老师,‘茅亭’是什么意思?”他轻声地问。

“你是班上最勇敢、最聪明的同学,你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了不起,请大家掌声鼓励!”我把这位学生大大地表扬了一番。我看到其他同学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心里窃喜:榜样的作用有效了,坚冰打破了。

“老师,‘新花生’是什么意思?”第二位同学站起来提问了,我又鼓励了一番。

“老师,‘开辟’是什么意思?”第三位同学问。

学生具有思维定势和从众心理,他们都停留在就词语提问的水平。这时,我又及时启发道:“你们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呢?”

一会儿,一位女生说:“‘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这句话我不懂。”

“你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我立即把学生提的这句话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在全体学生面前,“我想,就这句话我们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你们动脑筋想想看,我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提出来。”

大家的目光一下子全都集中在这句话上,一个个都动起小脑筋来。突然一个男孩举起了手:“那天晚上为什么天色不好呢?”他的问题引得大家全笑了起来。

“老师,在我们家里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父亲‘很难得’呢?”

“真聪明,他联系自己家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我马上鼓励了一番。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呢?”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出来了。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为什么要用上‘也’呢?”学生开始咬文嚼字了。

“父亲来就是为了吃花生吗?他还有什么用意呢?”

在老师的鼓励和循循诱导下,一个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了。

学生不会质疑怎么办?我的体会是:首先,要让学生敢提问,要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疑虑,让学生大胆地问,毫无顾忌地问,凡是提问,不管好与坏,不管对与错,均应给予肯定和称赞。其次,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和句,抓住关键处提问,不能“浅问辄止”,而应刨根问底,多角度地思考,多方位地发问。再次,要在质疑上舍得花时间,绝不能走过场,搞形式,而应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习提问,经历由不敢问到敢问,由不会问到会问的全过程。

二、向教科书质疑。

“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和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意识呢?请看课例:

落花生这种植物对城里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为了让学生对落花生有个比较正确的了解,我在学习课文前先问:“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看课文前预习部分的介绍。”

学生都认真地阅读起预习部分,一会儿大部分学生的手都举了起来。我叫了一位学生回答,他站起来引用了书上的一句话:“落花生这种植物有个有趣的特点,它的花落了,能钻进地里结出果实。”

这个学生话音刚落,我马上接过话头郑重其事地说:“书上这句话有错误,请你们找一找,错在哪儿。”

“啊,书上有错误?”学生小声议论着,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我。

“不要看着我,我的脸上没错误,而是书上有错误,请认真读书。”我笑着再次提醒学生。

学生倒是都认真看书了,但脸上仍显得茫然。

“请轻声读一读这句话。”我提示道。

学生轻轻地念着,突然一名学生举起了手,然后又一个。好,五六名学生举起手,个个脸上显出兴奋的神采。

我叫了第一位举手的学生。“老师,落花生的花落了,在地上会枯萎掉、烂掉,不可能钻进地里去。”他试探着说。

“太棒了!”我由衷地称赞道。“花落了还能钻到地里去吗?”我问全体学生。

“不会,不会。”大家有的摇头,有的摆手。

“那落花生的果实是从哪儿长出来的呢?是根上长出的?是花上长出的?还是……”我因势利导,“请你们看看课文旁边的图画。”

通过看图,学生发现落花生的果实不是从根部长出的,也不是从花上长出的,而是从茎上长出来的。我看“火候”已到,就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落花生全貌,用笔指着图说:“落花生的花落之后,花柄继续生长,伸进地里,花柄前端的子房逐渐长大就结出了花生。”我边解释边画简笔画。

“噢,原来是这样。”学生们恍然大悟。

这时,我面向大家:“书上也有错误,你们能迷信书本吗?”

“不能。”

“你们能迷信老师吗?”

学生一愣,旋即回答:“也不能。”

“对,老师和书本上都会出错,如果你们发现问题要大胆地指出来,不能迷信!如果谁发现了我的错误,给我提出来后,我就拜他为师!”我一字一顿地说。

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神圣的地位,尤其是小学阶段,老师的话有时就像“圣旨”,小学生是惟命是从。面对学生的单纯天真,我们做教师的绝不能陶醉在“一言九鼎”的满足感中。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只能“惟实”、“惟真”,让他们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敢于质疑,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要让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还是通过课例来说明吧。

例一:

“《落花生》第一自然段中有一个词用得有些奇怪,你们看是什么词?”我启发道。

“‘居然’。”学生找到了这个词。

“我想,围绕这个‘居然’可以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小脑筋动开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问这个词的意思,这是首先要搞懂的──这是第一个问题。”我点评道。

“‘居然’就是出乎意料,没有想到的意思。”一个学生解答道。

“我们种花生就是为了收花生,现在收花生了为什么用‘居然’呢?”

“这位同学感到这个词用法上好像不恰当──这是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居然’呢?”我点拨道。

“因为我们是第一次种花生。”

“因为我们是一群小孩子。”

“因为我们是在荒地上种的,收获出乎意料。”

一位女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从‘居然’这个词可以看出落花生这种植物生命力很强,不需要人特别侍候它。”

“真聪明,体会得很好。我把你这个答案变成问题就成了:从‘居然’一词可以看出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质?──这是第三个问题。”我引申道。

到此,我小结:“怎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像‘居然’这个词(或其他句子),我们可以先问它是什么意思,然后从它用得是否恰当(用法上),从这个词对主要人物及中心有什么作用等几方面去思考、去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有价值、有水平。”

例二:

2000年10月,我应邀作示范课。古诗《赠汪伦》的教学正在进行当中。我让苏州实小的学生初步自解诗句的意思后,问学生:“这首诗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一只只小手举得老高。

“‘踏歌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

“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厚呢?”

几个问题之后,再也没有人举手了,我看没有问出有深度的问题,就鼓励道:“苏州的小朋友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还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学生纷纷皱眉思考起来。1分钟后4人小组窃窃地议论起来。

一会儿,班上的小手又举得老高了。

“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一个男生问话的底气很足,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好像与众不同。”一位胖胖的女生疑惑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