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艺术生论文范文

艺术生论文范文

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艺术生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艺术生论文

第1篇

浅析莫言《檀香刑》的摹声艺术

莫言是我国文坛优秀的作家,他多年来专注于民间创作,将读者引入到属于他的小说世界中。莫言凭借自己高超的写作技术和想象力,融入了人生哲理和经验,用狂放的语言把读者带进他的思想世界中,引发读者的灵魂和小说一起震动,进而发出内心的共鸣。《檀香刑》是莫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其写作风格和语言风格独树一帜,是一部属于声音的小说,其不仅宣示了莫言的写作态度,同时也是捍卫自己语言风格的代表作品,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和尝试。

1、《檀香刑》与摹声艺术

摹声辞格是写作中重要的语言体现形式,是文学作品中,体现人物内心的重要表达方式。摹声就是对世界声音进行模仿,通常应用于口语中,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并不广泛,即使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也基本出现在民间作品中。莫言在谈到《檀香刑》的创作初衷,坦言是因为声音。研究《檀香刑》中的摹声艺术,有助于对我国修辞手法的研究,同时还有利于摹声对文学意义的启发。在小说《檀香刑》中,声音不断穿插在每章节的题目中,从孙丙说戏、钱丁恨声以及赵甲狂言中可以看出声音是整部小说的主线。画面是对声音引发的联想,是对声音的注解和补充,声音是人类最初的器官体现,语言也源于声音,是从口语慢慢演化为语言,莫言通过大量的摹声词,在整部小说中勾勒出想要的听觉效果,对画面进行注解和补充,遵照了人类体验的顺序,为读者更好的感受小说提供了帮助,并且通过声音向画面完成过渡,也是摹声表达效果的关键。

摹声辞格主要分为两种:第一是直接描写事物的声音;第二是描写对声音的感觉,体现情节当时的气氛。在《檀香刑》中,摹声主要的表现方式有表达感受的拟声以及直接描写声音的拟声。

2、《檀香刑》的客观拟声

客观拟声主要根据不同的摹声对象,分为客观拟人和客观拟物。

2.1客观拟人

“他呼哧呼哧喘着气;嗤嗤地冷笑;齐刷刷地跪;磕得嘣嘣响。”在这几处声音的描写中,有喘气的声音、有冷笑的声音,还有磕头的声音。通过喘气的声音,表现了公爹打水很吃力的画面;通过冷笑的声音,还原了媚娘愤怒的心理,虽然媚娘没有看见守卫的表情,但是通过声音却听出了忘恩负义,同时也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守卫的小人心理;通过叫花子磕头的声音,将几人的忠诚跪拜充分的展示给读者,这几个头是拜给孙丙的,不是简单的英雄主义式的崇拜,而是社会底层贫苦百姓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坚持抗争的决心。《檀香刑》通过对这些具体声音的描写,勾勒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和当时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将声音注入到画面中,也可以使读者更容易走进莫言的小说世界中,而不感到乏味和单调。

2.2客观拟物

析声“梆梆”,锣声“当当”;嘎啦啦,嘎啦啦,嘎啦啦;呼呼地带着风;“啪啪”撞得梁头响。在这几处描写中,莫言通过大量的拟声词来体现客观事物的声音,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旋律和生动,仿佛亲身置于情节中一样。上述几个范例都是模仿事物具体的声音,“啪啪”、“豁朗豁朗”、“梆梆”、“当当”等,都是事物可以传递给人们的声音,莫言利用这些耳熟能详的声音,根据场景的不同进行合理安排,反映了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让人物的形象得到丰富。

铁环声音“豁朗豁朗”以及“呼呼”风声和“嘎啦啦”的响声,可以让读者体会到高空带来的凉意,让读者身临其境;“啪啪”的蝙蝠撞梁的声音,可以将读者带入到当时漆黑的场景中,而刺耳的撞梁声将安静的画面衬托的十分生动。

3、《檀香刑》的主观拟声

声音不仅仅要遵照其原本的面貌,在特殊的情节中,将声音面貌变得有些模糊,可以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檀香刑》中,很多拟声词经过莫言的改造,变成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并且将这种艺术形式传递给读者。

3.1主观拟物

“呜呜地怪叫;那些肥猪在圈里汪汪;对着我呜呜地嚎叫。” 呜呜的怪叫体现了恶狗对赵甲的害怕,也体现了赵甲的性格,以及给人一种震慑力;那些肥猪在圈里汪汪,莫言将猪和狗的声音进行了置换,这种摹声描写突出了当时情节下的人物心理变化,孙丙即将行刑,媚娘心烦意乱,在这种情节下,猪狗都开始为孙丙担心,莫言通过媚娘对动物声音奇特的感受,向读者展现了在这种情节下,连动物的叫声都变得光怪陆离,体现了媚娘对孙丙的感情以及对行刑的害怕。

3.2主观拟人

莫言不仅对动物的声音进行了明显的改变,同时,还在特殊情节下,根据人物的需求,摹写了很多声音,这种具有民间特色的手法为《檀香刑》增色很多。

眼睛本来是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中,但是在《檀香刑》中,皇帝的眼睛却发出“唆唆”的声音,莫言为眼睛加入了声音,使小说更具有传奇色彩以及魔幻色彩。赵甲在陈述自己经历的情节中,莫言也加入了大量的声音效果,仿佛赵甲真的听到自己强大的声音,而这些声音为自己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刽子手打下基础,让小说充满了魔化主义。

4、摹声修辞效果

4.1形象性

摹声作为常用的修辞手段,在文学作品中合理的运用可以增加表达内容的形象性。莫言的《檀香刑》为读者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声音世界,读者通过文中声音的描述,可以想象到人物的性格、动作以及事物的变化,在脑中映射出相应的场景和意境,不仅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还可以听到人物的动作,加强人物和情景的立体感和画面感,实现闻声见形、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修辞效果。

4.2简洁性

简单的摹声辞格可以传递莫言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檀香刑》中,有很多单纯由摹声组成的句子和词组,没有事物的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声音呈现给读者,单纯的摹声可以十分形象的描述复杂的场景或者动作,带给读者形象的感受,简洁的语言声音充分传递了丰富的内容。

4.3音乐性

在我国汉语中,声调以及声母可以使语言变得韵律和谐、高低有致。摹声词主要描写人物和事物,恰当地运用可以赋予语言音乐性。重叠的摹声词不仅增强了阅读效果,还使音节变得悦耳动听,实现音乐之美,让语言婉转回环,如同动听的回声一样,萦绕在读者的耳边。

在莫言的《檀香刑》中,很多句子像戏曲的台词一样,具有很强的韵律性和音乐性,莫言也大量地运用了韵文,通过叠音形成押韵,进而加强语言的韵律和节奏。莫言通过摹声艺术的形式,体现了语言的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文章不再是只由文字勾勒出的画面,而是一副有画面、有声音的魔幻卷轴,给读者以不同感官的享受。

第2篇

大学生艺术论文

摘要:在当前高校建设中,大学生艺术团作为独特的组织形式,不但起到了活跃大学艺术气氛、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作用,还对普及艺术文化、提升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目前的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来看,艺术团的活动对高校促进作用很大,使大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文化内涵。随着大学生艺术团的逐渐成熟,所开展的艺术实践教育业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团;实践教育

一、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现状

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艺术团而言,多数高校都已经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将艺术实践教育放在了首位,旨在通过大学生艺术团来带动校园内高雅艺术的氛围,对全校师生进行高雅艺术的普及和推广,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目的。当前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根据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艺术团活动

在目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下,考虑到大学生艺术团能够带来的积极作用,当前高校纷纷组建了具有特色的大学生艺术团,并根据院校特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艺术团活动。对于北京物资学院来讲,其大学生艺术团下设管乐团、合唱团、戏剧团、舞团,他们取得良好的成绩,均在国家和北京市获奖,对艺术团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高校将艺术实践教育放在了大学生艺术团活动的首位,将高雅艺术的普及和推广作为主要目标

在高校目前的大学生艺术团活动中,高校不仅重视艺术团活动的开展,同时将艺术实践教育融入到了活动当中,并将艺术实践教育放在了首位,旨在以艺术团活动带动艺术实践教育的开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并积极做好高雅艺术的普及和推广,使高校具有高雅艺术的氛围,使高校师生都能够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

3、高校在大学生艺术团注重活动开展的形式

为了保证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取得实效,高校在大学生艺术团开展活动的时候,选择了多种艺术形式,主要有管乐、合唱、舞蹈、戏剧等等。由于目前高校将大学生艺术团赋予了更多的职能,希望通过大学生艺术团活动达到提升艺术实践教育效果的目的。因此高校在大学生艺术团活动上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二、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高校将大学生艺术团放在了首要地位,并希望通过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来提高艺术实践教育效果,但是在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开展过程中,艺术实践教育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尤其是没有艺术特长生招生资格的学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缺乏导向性,没有树立高雅艺术的核心思想

从目前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来看,多数高校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艺术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在开展过程中目的不明确,缺乏鲜明的导向性,导致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特点不突出,没有体现出艺术实践教育的意义所在。因此,要想取得艺术实践教育的积极效果,就要对大学生艺术团进行明确指导,并树立高雅一树的核心思想。

2、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开展方式单一

虽然目前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管乐、合唱、舞蹈、戏剧等,但是对于艺术实践教育来说,开展方式还比较单一,仅仅依靠现有的方式很难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拓展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开展方式,丰富艺术实践教育内容,保证艺术实践教育取得预期效果。

3、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取得效果不明显

目前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在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整体教育水平和教育手段还比较欠缺,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强化。因此,对于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我们要有全新的认识,不但要认识到艺术实践教育的重要性,还要保证艺术实践教育有效开展,并取得预期效果。

三、解决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育问题的对策

针对目前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分析成因,努力丰富艺术实践教育内容,采取具体的对策有效解决现存问题,保证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育取得积极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育的指导方向

考虑到目前高校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育缺乏导向性的特点,我们要在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育中明确指导方向,明确艺术实践教育的任务,并制定具体的活动开展方案,使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育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保证大学生艺术团艺术实践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我们应树立高雅艺术为核心思想的指导方针,积极推动高校高雅艺术的发展。

2、拓展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开展方式和领域

目前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存在开展方式单一和开展手段不足的问题,为此我们要积极拓展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开展方式和领域,使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能够在开展方式上更加多元化,使艺术实践教育的领域能够得到有效延伸,起到艺术实践教育的预期效果。

3、制定具体的艺术实践教育目标,保证有效实施

考虑到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艺术实践教育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大力开展艺术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活动能够在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上得到丰富,进而达到于小目标,保证艺术实践教育的有效实施。

四、结论

从目前高校大学生艺术团的组建和开展情况来说,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文明教育,同时在艺术实践教育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由此可见,大学生艺术团的开展直接促进了高校文化建设,同时艺术实践教育也获得了整体提升。因此,我们应该对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今后的艺术团活动开展中,采取积极措施,解决大学生艺术团的艺术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保证艺术实践教育取得预期效果,提高高校的高雅艺术氛围和广大师生的高雅艺术素质,推动高校高雅艺术建设。

参考文献:

[1] 孙立军;;高校学生艺术团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第3篇

一、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大背景下,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专业性较强的艺术类院校,这种问题更是尤为突出。所以,如何能够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年学习生活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正确的就业观念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而在这一点上,辅导员可以发挥其“密切学生”的优势,为他们做必要且积极的引导。首先,在艺术类院校中,能否使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有关艺术的俗语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艺多不养家。”“艺多不养家”主要是指有的学生学的技艺多了,却没有一个是“看家本领”,必定不能有所成就。究其原因:这些学生过分注重均衡发展,身上缺少核心竞争力,所以导致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可以施展,而“艺多”也很有可能致使这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产生偏离,门门学科看着都还可以,慢慢地模糊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方向。所以,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应该注重一门专业主项的学习。其次,专业的就业指导分析和清晰的职业规划设计也会对学生的就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有:一是对就业、考研、出国深造成功的学生案例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出其发展路径,并在学生遇到就业难题的时候,以案例分析为材料,展开答疑解惑。二是,开展各种就业、考研、出国深造的知识讲座,讲座中可以邀请教务部门、就业指导部门的教师以及优秀毕业生,从更加多元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找准职业定位。

二、结语

音乐艺术类院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但要承担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服务性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依据学生学科专业性强的特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细致耐心的引导工作。笔者作为一名音乐艺术类院校的辅导员,在这一点上深有感触,可以说,学生在校一天,辅导员的引导工作就要开展一天。只有切身的为学生着想,心系学生,才能使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在学生中间发挥最大的功效。

作者:卞莉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第4篇

(1)激趣。

作为一种社交活动表现形式的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具体到一个班级群体或是社团群体,大学生群体间易于形成三种类型反应,分别为积极响应型、消极回避型以及不冷不热型。造成这种明显区分的一个内在因素乃是大学生自身的兴趣点存在高低不等表现。从另一方面看,对于进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而言,与中学时期明显的区别在于他们是作为独立生活学习的群体。进入独立生活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渐趋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社交方式的自主性选择上。作为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者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尊重大学生群体内部兴趣差异的前提下,无法以高压命令的生硬手段推动活动的开展。基于此,笔者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组织的具体实践中牢牢抓住兴趣这个关键点做文章想办法。近年来的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实践经验表明,微博的使用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即激趣方面起到了正面积极的作用。为了能与微博使用频率高的学生更好地良性互动,笔者不仅注册了微博,还通过与学生特别是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在微博上建立活跃活动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学习以外的生活社交等时间内笔者加强与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的互动,扮演起亦师亦友的角色。

(2)参与度。

通过充分利用微博这一大学生普遍喜欢并使用的信息化媒介工具,笔者激发起学生共同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兴趣。这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开好了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具体开展过程中,微博的进一步使用使得学生在参与度上比以往也有了更大的提升。微博因其自身的特点在传播广度上具有其他社交工具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大学生个体使用微博的在自己的微博好友圈内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引起广泛的“围观”关注,甚至是积极响应。笔者在利用微博组织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过程中也发挥了微博这一优势,通过组织班级内学生或是文艺社团学生共同策划活动主题,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中来,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度。

(3)延续性。

第5篇

1为人生的艺术

万一战争爆发,罗兰和他的同辈青年一样,势必应征入伍,被送上火线。青年罗兰氶于在文艺上留下一点成绩,便开始了他的创作,其创作的目的不在于追求个人名利;他追求的是“光明”,是“真理”,他说:“我在地底下盲目地、长期地摸索,竭力设法达到光明之路。光明在那儿,我知道,如果我不是中途而死,我一定能达到光明。”后来《约翰•克利斯朵夫》被他写下。并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写下了被众多有识之士赞誉的《超乎混乱之上》,它能凌驾于国家边界,种族矛盾等问题之上。他无视当时的法国当局对他嗤之以鼻,仍然相信自己是正义且正确的观点。在《贝多芬.序言》中有几句曾经脍炙人口的名言,说得非常动人:“欧洲的空气污浊,令人窒息,快打开窗子吧,让英雄的气息吹进来!”几乎同时,他给友人索菲亚的信中又说:“我们需要找到给人以清新之感的灵魂。这种灵魂是不多见的,我们必须创作它。1916年,罗曼•罗兰被瑞典文学院宣布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当时的法国抛弃的他,获奖后说:“这个荣誉不是我个人的,他是属于整个法兰西人民的。如果这个荣誉有助于传播使法国在全世界受到热爱的各种思想,我感到幸福。”胸襟博大,正如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中所写,“他不知道自己满腔的热爱在四周发射出光芒,而便是在这个时候,他自以为永远孤独的时候,他所得到的爱比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还要丰富。”西方的评论家把艺术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艺术而艺术”;另一类是“为人生而艺术”。罗曼•罗兰的艺术属于后者。罗曼•罗兰的艺术以表现“和谐”为最高境界。他的主要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和《母与子》,都是用最后若干页表现主人公临终前的心情时,突出“和谐”的意境。这正是作者的画龙点睛之处。他既强调艺术的社会作用,又强调艺术的个人主义特点;既强调艺术的现实性和斗争性,又强调艺术的“纯洁性”,甚至提倡“纯诗”。“纯诗”的说法是他在1934年5月给苏联作家协会写信时提出的:“必须为诗歌保留‘纯诗的沉思’的自由场所和精神的广阔天地”。他在日记中写道:“谁也没有像我这样提倡艺术家和具体现实的活生生的结合任何不以行动为归结的思想,不是流产,便是叛卖。我一贯努力使我的著作成为行动。”他认为必须“抢救”人的灵魂:“现在我觉得我的第一责任在于将人从虚无中抢救出来,在于不惜代价地给人灌输魅力、信念与英雄主义。”以上各观点,都体现在罗曼•罗兰早期创作的剧本当中。戏剧代表他的为人生而艺术的第一阶段。到了第二阶段,这种艺术观点主要表现为“人类爱”,正如托尔斯泰所说:“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和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丑和恶。”代表这一阶段的作品是《约翰•克利斯朵夫》。为人生而艺术的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从“人类爱”转变为具体行动拥护无产阶级革命,代表作品是《母与子》。罗曼•罗兰认为艺术应当为人生服务,应当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它的最高使命在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互相团结,因为艺术的灵魂是一种博爱。

2豪爽质朴的文风

风格是灵魂的镜子,罗曼•罗兰的豪爽质朴的文笔成就了他的艺术成就,刻画了在时代的大风大浪中,追求光明、正义识分子形象,他无愧于“人”这个称号。他成功地塑造了知识分子典型,几个从个人奋斗、个人反击出发,在时代的风浪中受到教育,在艰苦的生活中受到磨练,逐步提高觉悟走上进步道路。他能够把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与社会的冲突分析和表现出来,也能够在反映这类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将处于剧烈动荡与深刻变革中的社会生活的一些横断图展示给大家。罗曼•罗兰的文章,常常掩卷沉思,觉得这个作家豁达的气度,宽广的襟怀,和他的经常面向未来和全人类的激情,确实能使读者的精神世界也被引向无限开朗的地平线上,瞩目于辽阔和光辉的愿景。罗曼•罗兰认为在艺术风格上的优点只希望别人用诚恳二字来评价,他一生的最高奢望和抱负,就是能够做到始终如一的诚恳、真诚。罗曼•罗兰生平最憎恨文学艺术上的谎言。1959年增订重版的《内心旅程》中,有一段从1912年的日记中摘下来的话:“从全部文学中,经常出现谎话,像一团腐臭的烟雾,冉冉升起。谎话等于死亡。这些作家,如果他们有一种强烈的生活要表达,何至于这么说谎一切风格上的花花草草,都是发臭的有病的躯体上掩盖的衣服。艺术的第一条规矩是:如果你没有什么可说的,干脆闭上嘴;如果有话要说,直截痛快地说,别扯谎。”他对自己也是这样严格要求的。“真诚”分为两方面:一是提笔来写作品的原因是有话要说,而且非说不可;二是不要口是心非,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言必由衷。这两条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都不容易做到。要做到,必须付出代价,下苦功,要正确地用最清晰、最准确、最直接和最简练的方法,正确地表达你要说得真实情况。“真诚”的先决条件,是言之有勿。罗曼•罗兰不止一次地强调这个艺术创作的大前提。在小说《比哀和吕丝》中,他写道:“你不应当去搞艺术,除非你所感觉的东西实在太多,绝对不能将它们闷在心中而不加以发泄”。创作是什么?创作是艺术家内心火山的喷爆。喷射出来的是光和热。不能设想,一个艺术家心中冷冰冰的,根本没有火山,却偏要假轰隆轰隆的爆发和喷射。不幸的是,这样的“艺术家”,世界上确实是有的。而罗曼•罗兰绝对不是这样的艺术家,也绝不欣赏这样的艺术家。罗曼•罗兰心中充满了非发泄不可,非表达不可的激情。往往他一个作品尚未完成,已经忙于构思第二个,第三个了。创作是他唯一的乐趣:“我所有的一点快乐,几乎全部从创作中得来。”总而言之,如果艺术家内心充实,不必借助于华丽的外衣,也能产生好作品。如果艺术家内心空虚,华丽的外衣,是足以证明他在说谎。罗曼•罗兰说:“一句漂亮的句子不是艺术。一处漂亮的笔触不是艺术。这都是物质标志,通过它们,眼睛瞧不见的艺术得以表现。艺术存在于艺术家的内心。”因此,在20世纪初,西方文坛正面形象聊聊无几,颓废派作家们塑造的那些意志消沉被《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战胜了,感情反常的有气无力的人物,在英雄消解的时代屹立不倒,并且与作品所描绘的强烈的具有正面价值的光辉图景一起向读者展示了向上的生命力量和不息的奋斗精神。罗曼•罗兰的一生是处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是空前重要的交叉路口。对于生活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的他来说,选择了正确的方向,罗曼•罗兰认为,人们精神的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生命力强烈,对于浮华表面下虚假的艺术他给予无情的批判,尖利的嘲讽和苛刻地指摘,他认为,应摒除所有缺乏生命力的艺术,他要创作乐曲要震撼欧洲,他要把响彻世界的英雄交响乐建立在艺术废墟之上。在世纪末的欧洲,他恰似一盏指路明灯,探索拯救人类精神的方略,一生追求人类生存的真理,照亮了处于迷茫、颓废的人们前进的道路。在罗曼•罗兰的一生中,塑造了许许多多为其所定义的英雄,始终关注的就是—人,他有崇高理想,为传承西方人文精神做出了卓越贡献。莎士比亚的脂汁,伏尔泰的沃土,瓦格纳壮士们所饮的蜜酒,托尔斯泰纯净饱满的谷粒,还有斯宾诺莎那美妙的葴言为年轻的罗曼。通过罗曼•罗兰自己的融会贯通,化成他独特的生命泉流,罗兰提供了精神世纪的一切甘露,既有传承,又有发展,融欧洲历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的人文精神及自己人生感悟于一身,使濒临衰败断裂的艺术精神得到凤凰涅槃般的新生。

作者:兰铁梅 单位:辽宁省辽阳灯塔市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第6篇

塑造音乐艺术学生美好未来高中是学生发展阶段中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三观与自我意识的加强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并将影响学生的一生。素质教育中提出,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我们的学生不能都按照一个路子、一种模式去成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与属性是不同,所以教育教学中出现文理分科,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方面的同样的教育关注,使有音乐艺术细胞和才华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身心发展特点去发展自己的特长专业,实现学生多元化发展,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艺术部的职责。

二、我校高中艺术部建设与发展展望

1.学生的招收意义;艺术特长生不是差生。只要是优秀的人才我们就要好好培养。为了培养出更多的社会所需要的不同发展方向的顶尖人才,发展更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模式,丰富校园文化,以择优录取的原则,面向普通初级中学招收音乐艺术方面有造诣、有天赋,基本科学文化素质合格的艺术优秀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有艺术部统一管理,系统地进行专项方向教育与培养,为我国各著名高校培养输送出更多优秀的音乐艺术人才。

2.特长学生文化课成绩的保障;艺术特长学生进入正常文化课班级进行基本科学文化的学习。因为我校为省级普通示范性高级中学,拥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招收学生的文化科成绩平均水平较高,文化学习氛围较浓,特长学生往往在文化课方面处于劣势,但在自己专业方面表现突出,让这些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融入普通班集体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能督促鞭策这些学生努力认真学习,保持较稳定的文化学习成绩。确保我校音乐艺术学生在全国艺术高考的比拼中文化课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3.艺术部音乐艺术学生音乐专业培养;文化课不掉队。音乐专业培养与音乐素质培养共同发展。在校的音乐特长生,除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以外,学校艺术部还可以根据学校课程安排,选择固定时间组织音乐艺术学生进行自己本专业的练习。提供练习的琴房与教室,发挥艺术部音乐教师的艺术才能,在专业课程与高考所需要的音乐理论公共课程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教育与培养。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美术校园艺术活动,参加各级各类的艺术展演比赛活动,以音乐社团形式为基础,成规模发展与排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艺术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艺术特长得到直接的锻炼,在艺术发展与升学方面,发展公共课程教学,迎合现代音乐艺术高考趋势与内容,有侧重点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锻炼,学校根据学生优势和特点,主动出击,联系有音乐艺术人才需要的优秀高校,实现升学对接。真正做到自我招收,自我培养,自我输送。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特征,以尊重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教师教育培养理念为基础,寻找合适的载体和科学管理办法,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从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管理制度与思政教育、文化素质、德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将学生自我成才的教育理念贯穿全过程,为培养出“德艺双馨”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提供一些“方法与对策”。

高师艺术院校作为未来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文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师艺术生的思想素质,呈现出个别素质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失衡、总体素质偏差等突出问题。说明高师艺术院校在学生管教方面还缺乏一个相对规范且科学的手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特征,从艺术教育和师范教育双重特征出发,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提供一些合理、科学的方法和对策。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和扭转“艺术生难管”的问题。

一、当前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

高师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在顾及艺术专业人才的独特性的同时,将其个性发展与所属的社会团体的有机统一性调和起来。

思想特征:艺术生思想前卫,思想中有唯美主义倾向;接受能力强,但缺乏学习目标;可塑性强,但容易受外界干扰;情感丰富,自信积极,但看问题欠客观。

行为特征:艺术生注重个性发展,外表、服饰和言谈举止求新、求异甚至求怪,行为上表现出自控能力差,特立独行,散漫,团结协作精神、集体观念、道德观念、理想信念淡薄。

思维特征:艺术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强,思维活跃,观察力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性,但考虑问题过于感性,易冲动、欠理性,忽视现实基础。

学习特征:专业情结浓厚,文化意识淡漠,“重专轻文”现象严重,这几乎是艺术生身上存在的一个共同特点。

心理特征:艺术生情绪容易受外界干扰,对外界刺激敏感,自尊心强,缺乏现实考虑,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是心理问题发生的高危群体,不容忽视。

针对高师艺术生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辩证地思考,仔细观察,擅于发现艺术生身上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长处,改变传统的沟通管教模式。完善艺术生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实施规范学生学习习惯和道德行为,有效的带动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二、开展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条件

1.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大部分高师艺术院校采用以学校宏观管理为核心,设立学工部总负责,各系部主管。学工部是由学校党委和行政领导下负责青年学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学院、系部协作共同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便于学校的宏观管理、把关,掌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使我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实效性的进展。

2.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

当前,高师艺术院校大多建立了专、兼职辅导员队伍,主要工作是对学生实施正确有效的“思想政治引导”“学生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为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为培养出一批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立下汗马功劳。

3.辩证的认识论,是建立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体系模式的哲学依据

辩证的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不穷。这就是认识发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的全过程。高师艺术院校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做法,把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去粗取精,吸取精华,上升为理论,大胆探索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模式,以指导和加强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时展需求。

三、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1.高师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三步曲——“礼、理、情”

高师艺术院校应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与对策,争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占主导位置。针对高师艺术生的思想特征,通过“礼、理、情”的思教理念,将思政教育着眼于礼,寄情于理,情理结合。与学生交流应注重以礼相待,疏导为本,创造和谐自然的谈话环境和交流平台。彻底消除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上的不成熟和错误认识,做到耐心细致,切中要害,一针见血,攻其心理防线最薄弱的环节,以理服人,动之以情,情真理切,情理结合。

2.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任重道远。学校应在思政教育中始终坚持树立“终生学习”理念,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同时,应该将思政教育渗透在文化素质教育中,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情感优势和榜样示范作用。利用艺术类课程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的潜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紧密结合。

3.加强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替国造士,为民求知

职业理想是指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对事业成就的追求。良好思想道德品质是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基石,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相统一,深化艺术类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将诚信责任、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渗透在职业理想教育中,是保证师范生成才的关键。超级秘书网

4.关注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敞开心扉,构建和谐

高师艺术院校作为高等学校中一支高速发展的队伍,其专业的特殊性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加之艺术生自身敏感、脆弱、多虑的个性特征,是大学里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救助机制,并将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减少心理疾病对学生的危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办法是“事”与“器”的关系,而高师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做好高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为盾,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全面能力的复合型社会人才为终极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高素质艺术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赫伯.里德.通过艺术的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第8篇

多元文化的学习意义,在于融合各种文化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拓展美术教育的文化性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学生广博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文化知识素材和时空,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构建一个必要的基础。在当下研究和尝试如何利用多元文化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教学改革中有着现实意义。

(一)根据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多元文化教育

课题组成员将根据初等美术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美术师范专业的特点,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强调美术学科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多方面的联系,从而能更好地学习美术,提高学生对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掌握多种绘画技巧,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综合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画和西洋画差异,中国画是用线描和色彩来描绘物体的精神面貌,西洋画是用西洋的素描和色彩关系来塑造,通过多年的文化领域的探索发展,把中国画和西洋画都作了融合,通过中西画的技术的融合相互借鉴,中国画和西洋画都得到了提高。所以学生不能单纯的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要掌握各种绘画技巧,跨越这些界线进行综合融合不同画种、技术、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二、相关概念

“多元文化”是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指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之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多元系统。“艺术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素养即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能力,又转化为对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实施过程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美术系美术师范专业的学生作为此次项目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课题组成员要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多元文化与素质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课题研究的借鉴。2.调查跟踪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各种绘画技能的提高,建立学生档案,逐一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总结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1.提高对东方美术和西方美术的认识能力,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差异。在锦州师专的美术系教学中,根据美术师范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等特点进行教学,旨在培养掌握中国画、油画、工艺美术等多种绘画技能和艺术史等理论知识的美术师范专业人才。在教学中采用绘画示范、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表现方法,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差异,提高对东方美术和西方美术的认识能力。了解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画和欧洲西洋绘画,由于历史渊源、地域、民族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两种绘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诸如:在美感追求上;在物体形象的塑造上;在绘画色彩的表现上;在透视学和解剖学的应用上;应该认识到采用的工具材料在东西方画种之间的差别。在彻底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后,才能把他们相互融合借鉴在一起,使绘画技巧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双边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行探索性的课堂活动,才能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避免了陈旧的教学方法。2.重视中外美术史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学习中外美术史以及与美术史相关的其他多元文化知识,比如:文学、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政治等等,让学生全面了解美术与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在广泛的人文背景中深入解读美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尤其对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徐悲鸿《田横五百士》等这类经典作品,学生如果不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课前让学生翻阅相关资料、课上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得到提高。3.跨越学科的界限,把音乐、诗歌等多元文化融合在各种类型的绘画中。在绘画创作教学可以把音乐、诗歌作为命题画,例如以杜牧的《清明》一诗为例,用“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积极展出学生美术作业,观摩中外美术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美术成绩和欣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选取学生课内外创作的优秀作品,在学校门厅、走廊、教室等场所经常展出举办美术课堂作业展、美术创作和临摹展。展览的作业包括油画、国画、工艺美术等多种形式。5.在美术教学多元化的实施过程中,突破实践和空间的限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之余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优越的文化环境、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利用图书馆、网络、书籍、媒体、专题讲座等途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实施效果

第9篇

(一)大学生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要求大学生创业者不仅要拥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还要有足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实践训练,向成功的企业家学习,在实践中提升和练就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业能力,然后再去创业,无疑可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成就感。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扩招,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700万,2014年已达到730万。大学毕业生数量多,就业压力大,已经成为一个不得不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尽管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优惠政策促进大学生创业,但传统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影响深远,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毕业后创业当作除就业、考研和出国等之外逼不得已的选择,缺乏创业的积极性和创业成功的雄心壮志。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基本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便利随机抽样,通过网络直接发放问卷,利用微博、微信和即时通讯软件等工具进行相关传播,共收回320份问卷。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67人;大一学生125人,大二学生89人,大三学生69人,大四学生37人。调查主要针对艺术院校在校大学生,集中体现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的行为特征。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数据汇总

根据问卷设计,将数据分成四个部分进行汇总和分析。第一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创业的认识;第二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了解;第三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看法;第四部分是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对社会、学校创业扶持的需求。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调查数据分析

1.艺术院校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创业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320人中220人现在或者毕业后有创业的想法,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8.75%;而家庭支持的有165人,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有81人,分别占总体调查对象的51.56%、25.3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及家长对创业持认同的态度。

2.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了解。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期间接受过创业知识培训的占166人,是总体调查对象的51.88%;专业课教学期间接受过专业创业教育的有197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61.56%;课外实践参与过创业大赛或者创业实践有161人,占总体调查对象的50.31%。由以上数据发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艺术院校大学生仅半数对创业有所了解。

3.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看法。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占总体人数51.25%的164人了解政府新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相关政策;在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形势看法发现88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创业困难,占总体调查对象的27.5%,认为形势一片大好的才22人,仅占6.88%,整体而言,有62%的人认为目前创业困难;在调查创业最大的障碍时,有180人选择知识不足,占总体的56.25%;在调查艺术类大学生创业优势中发现有166人认为独特的个性与思维模式是制胜关键,有165人认为艺术类专业特色是获胜法宝,还有167人认为是艺术专业的创新意识,分别占调查总数的51.88%、51.56%和52.19%;但究其至今没有创业的打算的原因,有180人是选择缺乏商业头脑,占总数的56.25%。综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艺术院校大学生都有在专业领域创业的想法,但苦于没有商业知识的积累。.艺术院校大学生群体对创业政策扶持需求。在调查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社会、学校创业扶持政策扶持需求时,有占61.88%的198人认为政府提供创业培训、指导机构,有占50.63%的162人、占49.38%的158人和占41.25%的132人认为艺术院校应将商业运营、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建立配套的指导机构和创业网站,并组织或者参加各级商业创业大赛。可见,政府和学校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艺术院校大学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际。

三、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和家长对创业持认同的态度,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仅半数对创业有所认识且有在专业领域创业的想法。究其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艺术市场的特殊性,艺术院校大学生进入存在壁垒

艺术市场的特殊性,使学生的艺术作品出炉后,往往由于知名度不够而无人问津。很多艺术院校缺乏对艺术专业学生艺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走上创业之路后难以适应艺术市场的特殊性。

(二)艺术教育多侧重专业教育,忽视创业教育且缺乏良性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尽管我国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但大多数创业教育研究及应用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它要适应中国国情与国内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还需要一段长期的过程。尤其是艺术院校更侧重于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培养,忽视了创业教育,缺乏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指导、扶持和保护等仍是空白。

(三)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空间过于狭窄,实操性较差

学校所提供的实践场所与设备有限,校企型的设计实践结构不够完善,实习基地建设停留在表面层次,导致学生了解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接触生产实践的机会较少,设计实践机会更少。

(四)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内容空洞

部分艺术院校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根本没有创业理念,仅仅局限于纸上谈兵。创业教育课程也仅是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策划书撰写注意事项,亦或是创业团队组建及管理等,所有的授课内容都只是简单介绍或者是案例讲解,均没有从创业本身教学,没有商业运作、经营管理,更没有资本、风险和社会价值等相关知识的接入,造成了学生认为“此类课程没用”。

(五)艺术专业教学无法满足创业型人才培养需求

目前,艺术专业教学还是采用大课堂、公共教室授课的方法,大量的实践过程都是学生在课后去完成,直接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和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违背了艺术教学的过程性、实践性、创新性的规律,变成了单纯理论的教学,遏制了创新成果的产生。

四、艺商衔接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路径

由此可知,艺术院校大学生都渴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都希望在创业过程中得到专业知识的积累和锻炼。而仅仅当前的创业教育是无法达到的,必须形成完整的科学有效的创业能力培育路径。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对照国内外艺术院校发展情况研究,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可采取如下路径

(一)开展创业实践训练,形成创业学分制教学模式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对课程、师资、硬件等条件进行以学生创业能力培育为根本的教学改革。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展创业实践训练,采用创业学分制模式,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学分模式,将创业学分纳入教学过程,积极辅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模拟创业、创业比赛等,并通过盈利、获奖等方式获得创业学分。

(二)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室

艺术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大对创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设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室,注重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素质,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事创业教育的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管理等工作,对创业课程教育活动进行规划、组织管理和绩效考评。创业教育研究室可以面向社会聘任专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技术专家、政策专家、艺术行业协会成员、法律专家等在内的各行专家构成。研究室通过对艺术市场的政策分析、法律研究、风险投资等内容研究,指导学生在创意概念、策划方案进行市场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与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让艺术院校大学生在创业道路上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有效的指导。

(三)开设管理、商务类创业教育选修课

艺术类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开设管理、商务类创业教育选修课的模式,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形成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艺术专业学生剖析艺术市场,增进创业技能,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如开设《管理学基础》、《项目管理》和《商业运作》等课程,在课程上可采取团队合作方式,进行市场调查,形成创意并设计产品,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撰写营销策划,并设计出产品推向市场。这种过程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创业过程中的全部内容,增强了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商业运用能力,诠释了创业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创业的首要条件。

(四)定义概念创新模式,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概念创新模式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新颖构想、创意、点子、想法进行的创意活动。概念创新集中体现在艺术、装饰、园林、环境和网络等新兴行业,创业者需要独特的个性特征和创业欲望,善于观察周边环境、商业机会,在行业市场迅速占据先机,实现产品宣传、推广和销售。在创业教育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角色扮演、团队模拟和成功经验分享等课堂实践教学,或带学生去创业企业参观、考察的课外实践教学。如此双轨制教学过程不仅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就业者,还培养出具有高素质艺术创作和实践能力的创业者。

(五)积极备战商业竞赛,创建工作室,开展商业运作实践

1.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商业竞赛活动。艺术院校大学生以自身专业特点或艺术创意参加各种商业竞赛,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和提高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以其敏锐的艺术视角,独特的创新意识,在各类商业竞赛中获得竞赛奖励,实现创业梦想。

2.创建专业工作室。创业并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所能实现或完成的,它需要组建起互补的团队。艺术院校大学生通过对市场、社会的深入了解,挖掘具有发展前景的创业项目,吸引一批有能力、有胆魄、学科交叉的志同道合的人建立专业工作室,通过有效的管理实现创业。

第10篇

紧张的毕业论文结束之际,也是我本科学习任务画上句号的日子,面对即将要离开的校园,有太多的不舍,和太多的回忆,在这里有由一个懵懂的少年慢慢转变成为一个具有责任感的大学毕业生,马上就要踏上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有志青年,这是许多人为我付出的结果,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他们。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指导我论文写作的XX老师,在她的辛勤教育,耐心指导之下,不仅完成了我的论文任务而且教会了我许多过于社会,关于人生的真谛,让我的人生阅历更加丰富与饱满。

其次,感谢在这大学四年里,在我的学业及生活上给与我关心和帮助的各科老师和辅导员。没有他们的辛勤教育就没有我今天对于论文写作中的知识和素材。

最后,我要感谢在我人生中给与我最多力量和关怀的父母,是他们的爱给与我在困难面前的勇气,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越挫越勇。

最诚挚的祝愿我的母校XXX在今后的岁月里欣欣向荣,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第11篇

1.1自律性较差,团队意识较弱

艺术类高职学生在生活、学习方式等方面与普通学生显著不同,个性很突出,生活自由散漫,缺乏自律能力。不同于普通专业类学生的专业背景使得大多数艺术生始终奉行“不走寻常路”的人生格言,他们乐于张扬个性,习惯于挑战常规,在个人形象和言谈举止上极力表现的与其他学生的差异,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得玩世不恭,在逆反心理非常严重。为了张扬个性,她们大胆挑战社会公德和集体观念。并且,有些艺术生可以模仿学长学姐或专业教师的“个性”特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1.2文化基础课薄弱,专业课程不够扎实

大多数高职院校主要通过艺术专业招生考试和文化课笔试成绩来录取艺术生。而近几年来,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引导下,学生素质呈现显著下滑趋势,特别是艺术类的学生文化基础更显薄弱。高职院校录取的艺术类学生有一部分是自幼爱好艺术,并经历过长期的艺术训练,学习艺术专业知识占据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有的艺术生是由于文化成绩不过关,不得以作为艺术生通过艺考进入理想的学校。可见,大多数艺术生都缺少扎实的文化底子。

1.3注重物质利益,社会服务意识较差

由于学习艺术专业,大多数艺术类高职学生都有去各地实践锻炼的机会。有的高校开办项目化教学,基于实践项目培养专业技能,有的专业教师会让学生参与自己的项目,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实际的本领,因此独立意识、社会经验比普通学生要强些。但是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过早进入社会难免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比如,一部分学生受拜金思潮的影响,过于看重物质,而忽略了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的目标。

2艺术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现状

学校所制定的专业训练方案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素质、艺术欣赏等核心能力建设。有的学校的确开设了培养核心能力的专业课,但只有形式,并无实际内容。而且有的专业讲师职业素养达不到教科要求,讲学时照本宣科,无法讲出实质内容,使得学生对核心能力缺乏客观认知,欠缺核心能力。

2.1单项能力较差

对于艺术生来说,能力训练是必要的课程。但是不得不说,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和讲学方式过于强调专业理论,而忽视了核心能力的训练,并且教师也无法从专业角度给出有参考价值的指导意见,只能是学生自己领会。这就造成学生的知识结构零散、单一,单项能力薄弱。

2.2能力结构不完整

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方案往往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对核心能力的训练较少,导致学生的能力结构不完整,在课堂上很少和老师互动的学生,在生活中鲜于交际。有的学生吃苦耐劳和自律意识也有欠缺;不善于化解矛盾,容易造成冲突;缺乏集体观念;自我意识过强,不喜欢说教和被管理;注重个人利益,往往容易过度维权等。这种专业能力强、核心能力弱的结构形式,非常不利于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发展。

2.3能力的整体效用发挥欠佳

核心能力中的每一项能力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各项能力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只有各项能力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使各项能力在工作中发挥整体效力,有助于工作的顺利完成。艺术类高职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懂得如何处理各种信息,不习惯利用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

3艺术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艺术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水平不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原因。

3.1学生自身意识淡薄

目前在校的90后大学生,往往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往往都是整个家庭的“宠儿”,是从小被溺爱长大的。由于被父母宠爱,习惯于父母的安排、照顾,因此独立意识较差,容易形成独断专行的性格,不习惯和别人分享,也不善于和别人沟通。在与人合作上也存在着障碍,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更显薄弱。同时,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也就不会自己想办法去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

高职院校面临学生就业的严重压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更是每年对高校就业率进行排名公示,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将学生的就业率作为学生培养的终极目标。为了提升就业率,为了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加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重专业技能、轻核心技能的做法短期来看似乎有效果,但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尽管有些高职院校意识到学生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改进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但由于尚处于核心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成效显微。

3.3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一招鲜,吃遍天”,长期以来形成的唯学生专业技能为重的社会风气,对社会和学生本人影响甚重。人们都普遍认为学生到高职院校就是去学技术的,掌握了技术就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但对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简单的掌握一门技术的理念,已经远远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这种只重视技术的观念深深影响了高职学生,导致其对核心能力的培养意识逐渐淡薄。失去了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核心能力的培养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4艺术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提升途径

4.1提升学生对核心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可以通过讲座、报告、宣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对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鼓励学生参加校园各种学生组织,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社团、学生会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组织能力。

4.2制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中,要明确确定核心能力的培养,注意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在加快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又有利于提升核心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掌握了核心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将会很强,可以随时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可以终生学习,终生受用。

4.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水平

高职院校首先要加大艺术类“双师型”教师的引进渠道和培养力度,利用他们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给学生指出未来在从事艺术类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拓展学生的提升空间。同时提高艺术类实训指导教师所占的比例,增加艺术类实训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核心能力。拓宽对教师的培养渠道和力度,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核心能力。可以安排教师到高水平学校或机构参加业务进修或培训,也可以到相关的艺术行业挂职锻炼,还可以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专业相近的单位业务学习,为艺术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结束语

第12篇

1、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智力发展的促进

艺术中专生毕业后大多会走上幼儿教育的岗位,在未来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接受的音乐启蒙对智力开发有着特殊的作用。幼儿教师通过动听的音乐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同时让孩子在学习音乐中提高素质、陶冶情操。

2、钢琴演奏利于引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怎样才能吸引孩子,让他们对音乐产生兴趣?在钢琴上弹唱和即兴伴奏对幼儿的思维潜能开发是最重要的。由于艺术类中专生对美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之运用在钢琴学习时就会有很多的构想,比如原本用美声唱法演唱艺术歌曲,可以根据艺术中专生对音乐的动感追求,加上即兴伴奏的织体变换,就有可能成为通俗易懂的流行歌曲,原来一板一眼的声乐作品也就变成富有动感和律动的音乐了。当孩子听到和以往听到的不同音乐编排时,耳朵一定会高高地竖起来,并对这样的音乐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但磕磕绊绊的演奏是不能够完整地表达音乐魅力的,不论是弹唱还是对儿歌的即兴伴奏,往往建立在较好的演奏基础上,所以提高钢琴实际演奏能力着实重要。

3、艺术类中专生肩负着对未来幼儿音乐启蒙的责任

艺术类中专生走入工作岗位就肩负着幼儿音乐启蒙的责任。如果教师的专业技术不过关,音乐素养不广博,就无法在幼儿心中产生对音乐的美好期待,从而无法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无形之中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产生了负面影响。艺术中专生应从进校后就将责任紧紧地挂在肩头,充实自己,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让幼儿享受美妙的音乐、辅助幼儿的音乐启蒙,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艺术中专生应具备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力

根据艺术类中专生在校学习时的特殊性,教师在掌握扎实规范技术的基础上可以把更加实用的弹琴方法和技能教授给他们,例如更加多变的织体、富有特色的和声、踏板的合理运用以及触键带来的微妙变化等。有些学生喜欢唱歌,对声乐非常感兴趣,但对学习钢琴却没有兴趣,可能还会有厌烦情绪,迫于选择艺术类学校而又得硬着头皮练琴,这种状态往往是学琴中的障碍。还有些学生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总想找到捷径。艺术类中专生的普遍情况是专业不突出,文化课底子相对薄弱,如欲突击练琴急于求成的话,往往效果较差。学生进校后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片面追求快速,忽视扎实规范技能的提高,手指的机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甚至越来越薄弱。不管弹琴的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是否,更轻视音乐感觉的全面培养,这样做即使在在校期间(两到三年)造成飞速进步的表象,但学生在日后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终究会因为基础薄弱或音乐素养不全面、手指机能长而影响琴技的后期发展,欲速则不达、欲快而反慢。

1、培养良好的演奏能力首先要有对钢琴学习建立正确的认识态度

赵晓生先生曾经在《琴禅》中讲“:习琴有道,证悟有要。得大境界,反若无道。”“学琴有道”就是说学琴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没有捷径可走,要想学好钢琴首先得摸清学习的规律才会少走弯路。有道就是指学习要有方法、一定要有克服技术困难的好方法。什么是好方法?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给出的练习方法之外,更要在练习的时候找到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实际的演奏能力。

2、良好的钢琴演奏是身体多个环节的积极配合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多器官结合过程。在视奏时,大脑、眼睛、手在同一时间开始工作:乐谱上的音符要通过嘴巴唱出来,用眼睛反馈到大脑,大脑立刻指挥手指在键盘上弹奏出来,同时耳朵还要及时对演奏的声音进行反馈和检查,适时地调整和改进。所以,学钢琴绝不是简单动动手指就能弹出美妙的音符,而是身体的多个感官和部位的协调统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练习。

3、钢琴演奏能力的提高需要正确的练习方法

钢琴的演奏是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艺术事业,必须要用心来完成,弹奏的每个音符都是身心的完美结合。除此之外,演奏者还要充分了解作曲家的意图,通过十指尖千变万化的触键,把作曲家的音乐思想表现出来,这些都得靠勤练、巧练才能完成。俗话说的好:慢工出细活。慢练不单是一个好习惯.更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慢练时身体和脑部才会达到和谐统一,及时发现问题:指法、手型、旋律是否正确,并及时改正。而对于练习中有难度的地方,需要反复慢练。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唱谱,此法简单、易行。很多学生觉得唱谱是小孩子学习的方法,但这恰恰就是为了曰后走入工作岗位能够尽快适应并且对下一代进行音乐启蒙的必要手段。

4、在正确弹奏方法的基础上提高音乐感受力

弹琴不仅要做到“耳聪目明”,还要培养音乐感受力。就是说耳朵要听音色、音高、力度、节奏和律动,仔细听乐曲的每个细节才是做到了耳聪;而目明则是要眼睛清楚地看到谱面上的音符记号、临时升降号、表情符号等,这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耳聪目明。除此之外,弹好琴还需要有极高的领悟力和音乐感受力。悟性高低对学琴的进度有决定性的影响。音乐的感受力是在不断接触音乐中逐渐提高的,每个学生在进校后都应该要学会享受美妙动听的音乐而不是单纯为了回课和作业。只有自己先被感动了,才有可能感动孩子,而感动自己最快的捷径就是深入了解每首乐曲背后的含义,仔细品读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历程,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演奏的音乐感同身受,并传授给孩子。

三、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实用方法

中专生进校后程度参差不齐,教师应把注意力放在怎样弹而不是弹什么之上,重视培养实用的方法和音乐素养,用实用的技术来解决乐曲难度。用触键、音色、结构、分句、对比、起伏的不同来区别对待基础不同的学生,要求学生绝不是简单地用手指把音符砸出来了事:,伴随学生弹奏程度的提高,可以对音乐技术、风格表现等有更规范的要求。艺术类中专生从进校开始的第一步,就要把演奏质量放在第一位,把每首乐曲弹好听、弹完整,才能脚踏实地的往前走。学音乐要持之以恒,不能只单纯片面完成教师的要求,达到学期末的计划,必须注重全面的技术训练和音乐修养的提高。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培养孩子们成为心灵美、情操高尚的人。华罗庚说:"时间是由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艺术类中专生进校以后拥有一个最好的条件就是每天可以在琴房练习钢琴或是声乐。当然每个人每天练琴的时间非常有限,并非都能选择很好的时间段来练习。但排幵练琴的时间是可以做到的。将练琴旳时间和其他的学习时间排开,对学习而言也是一种放松。更多的艺术类中专生认识到将来的社会要求孩子们不单是要掌握几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品质。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是天性,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长期修养的结果。

四、结语

第13篇

一、寓教于乐,以美辅德

(一)充分利用音乐课堂教学渗透德育

歌曲教学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歌曲是音乐教育中最普遍、最有渗透力和最有影响的艺术。它们有的优美抒情,有的悠闲舒畅,有的深切感人,有的活泼向上,深深地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伴随着他们健康成长。歌曲中不仅具有为儿童感知的音乐形象,而且歌词也十分鲜明生动。因为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学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基础。因此,使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在情真意切的演唱中,受到既生动又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在欣赏教学中渗透德育

音乐欣赏是通过音乐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在欣赏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结合思想教育的侧重点在理解音乐作品的题材、题材、风格、形式的基础上,使学生在美的享受、陶冶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全面的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了德育教育。作为音乐老师在教学中应用音乐的特殊形式,生动、具体的形象给学生以正面教育,使学生的情操受到熏陶、思想受到教育、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

(三)在传授音乐知识中渗透德育

在音乐课中,往往只重视在歌曲和欣赏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在传授音乐知识中却容易疏忽他的德育功能。事实上,不论教唱、欣赏和乐理都应该成为德育的理想途径,融会贯通、全面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二、有效的开展班集体文艺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一)要善于把握班文艺活动的教育倾向,引导感召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1.文艺活动要保持思想性和文艺性相统一。对文艺活动的选择,应注意内容的思想性,要选择健康、先进、鼓舞学生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这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要保持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相结合。艺术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是审美活动过程,是情感与思维交织的过程。作为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有理智,还要有逻辑思维,特别是要有正确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是非和善恶。学生在老师感染下会自觉接受艺术熏陶,树立正确审美观。

2、要善于在文艺活动中因势利导,有效的塑造学生。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老师要善于在班集体文艺活动中,运用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形象对青少年进行陶冶,有效地塑造学生,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一,集体教育,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由于艺术的“不确定性”,音乐老师要在文艺活动中,加强学生个体和群体的交往、合作,让学生学会“小我”融入“大我”,让每个学生学会善于从他人角度看自己,从自己的角度看他人,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集体或集体其他成员,在帮助别人同时也教育自己——尝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第二,挫折教育,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承受挫折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可通过锻炼而获得提高。在排练文艺活动中,音乐老师要有意的要求学生不怕失败、敢于战胜困难,注重引导学生自立自强,敢于承受挫折,使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备坚强的意志。第三,美的教育,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丰富的科学知识,健康的体魄和高度的审美素质的完美人格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新人。音乐老师要善于让学生在文艺活动中受到美的教育,使学生具备相对的完美人格,使他们更具有适应性,创造性,效率性。人格完美是美育的高级目标。

3.要善于在班集体文艺活动中,德美结合,让学生体验成功。班集体文艺活动是德美结合的教育,音乐老师要鼓励学生有追求、有勇气、有力量。通过参与班集体文艺活动明白道理,增强信心,把握方法,拥有快乐,获得成功,学会走自己的路。首先,信赖的力量——创造学生良好的自信心。学生的信心来自音乐老师的细心呵护和加倍鼓励。在文艺活动中音乐老师给予学生“老师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的目标信赖,给予学生“哪怕你们一千次跌倒,老师相信你们能一千零一次的站起来”的情感信赖,给予学生“你们能超过其他班”的榜样信赖,学生就会拥有一份自信心,主动要求自己自我强制。其次,开放意识——把时代的活水引进教室。随着时代的发展了,班集体文艺活动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班集体文艺活动应向同年级开放,应加强高低年级的联系,这样既增进班集体的联系,又促进班集体活动质量的提高,同时班集体文艺活动还可向家长开放,既促进家长与学生的亲情,也锻炼学生的胆量。走向社会,向社会开放,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参与竞争的意识,更重要的是在走向社会过程中,学会了展示自我,证实自我。第三,成功意识——营造学生良好的心境。乐观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音乐老师要注重以高尚的艺术作品感染学生,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进而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热爱学习、热爱自然、自信积极、乐观向上。在他们完成任务中充分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尝试成功的喜悦,积累成功的经验。现代的文艺活动,旨在“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

三、培养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音乐创造是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第14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 学困生 成因 转化方式

“砰、砰、砰”,这奇怪的声音从五年级教室传出,给正在上课的校园增添了几分恐怖。我走到教室旁一看,看到数学老师正生气的将三个学生的椅子丢到走廊上,还不解气,又上前抓起椅子边踩边嘟嚷着:“叫你们捣蛋、叫你们不听课……”把椅子踩了个粉碎。咳!又是一例学生不但不听课,还“捣蛋”的事例发生了。在学校,我们常常会听到老师发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教” 抱怨之声。这些学生不但自己不学习,还常在课堂上“捣蛋”,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的。不少教师感到教师越来越难当,后悔当初选错了职业。问题出在哪里?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态度和教学艺术是其中之一。教育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答案。在对待教育学生的认识上,特别是对待学困生的转化上,有的教师方法简单;有的教师“恨铁不成钢”,缺乏耐心;有的教师对学生挖苦讽刺、体罚,缺乏爱心;有的教师教学艺术差,对学生的教育感到无能为力,缺乏信心。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每一个班级里总会有一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成绩差,上课睡觉,贪玩,懒惰,对学习不感兴趣,丧失信心,性格内向,不爱交流等,这些都是学困生的表现。怎样转化学困生,一直是教师头痛的问题,尽管很多教师为此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想只要找出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对症下药,一定是可以转化的。

1.学困生的成因

1.1 家庭教育: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从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开家长会有时也不愿意参加,甚至连自己的孩子读几年级、在哪个班都不知道。他们整天忙自己的事,有空闲时间也不愿意管孩子的生活、学习是否开心,对孩子是否提早或推迟回家,性格突然变化等会无动于衷。

还有些家长忙于挣钱,把孩子留在家里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而老一辈们能管好孩子的吃、穿就不错了,对孩子的心理、情感、学力过问,以至于孩子性格内向、贪玩、懒惰,不懂得关心他人、放松学习,甚至受外界诱惑而改变自己等等。

1.2 学校教育:由于分工不同,科任老师除完成课本内容和相应的德育教育外,与学生接触机会很少,加上班上学生人数多,无暇顾及所有学生。对学困生关心、辅导不够。对违反纪律和学习成绩差的严加批评或指责,使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失去地位,学习、表现越来越差。

1.3 社会因素:经济时代,一切为了生存而牟利,社会上新奇的东西层出不穷,加上闲散自由人员多,而小学生的意志力较脆弱,禁不起形形的诱惑,很容易受社会影响而改变。

1.4 自身因素:学困生学习上不去,并不是他们智力低下,不够聪明,而是情商发生了障碍,没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情绪,以致形成懒惰、自制力差、贪玩等思想导致学习走向低谷。

2.学困生的转化方式

首先教师要树立一个“为了一切孩子”的思想,一个孩子对教师而言是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希望,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一百的希望。教师多关心和引导每一位学困生,决不能“落下一个”。这对学生、对家庭、对教师都非常有利。

2.1 给予关爱,多感化学困生。

很多学困生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教育,容易形成孤独,悲哀,甚至逆反心理。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学习生活上的关爱,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有时一个微笑,一个动作,可以清除学生对老师的偏见,消除他们心里认为“差生”的想法。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教师在关心自己,弄清老师是完全出于善意为自己好,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谆谆教导,他们就会乐意听从和接受教师的教育,并努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古云“亲其师,信其道”。对学困生转化工作十分有利。

2.2 制定目标,尝试成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的。如果在做某件事时,制定一个可以达到目标。从而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才能使其自信起来。每开学初,我都要求每一位学困生制定各自的目标。通过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认真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测试成绩也大胆公布,但不是具体分数,而是某某同学进步了多少分。例如:我班有两位同学上课从不发言,成绩差。我根据其本人目标,要求他们每节课至少发一次言,完成每天的作业,不懂的抄好交给老师或问老师。经过近一个学期,数学成绩进步不少,他们每次进步,我都会表扬他们,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更有干劲学好数学了。

2.3 对学困生不但要有爱心,还要有爱的艺术。

繁体字的“爱”,一是中间有“心”,二是下端有“友”。这说明我们对待学生要以朋友平等的方式用心去输导。爱学生要讲艺术,既不能“泛爱”,也不能乏爱。特别是对待学困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宽容、尊重、信任他们,多做一些正面的思想工作,尤其要慎用公开做检查、请家长、停课、反省等严厉的处罚方式。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进而改变他们。

2.4 创课堂氛围,教学习方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的探究主要在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指导,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教“乘法分配律”时,问:“你们爱妈妈吗?”答:“我爱妈妈。”问:“为什么?”答:“因为……”又问:“你们爱爸爸吗?”答:“我爱爸爸。”问:“为什么?”答:“因为……”接着再问:“能将这两句话的意思用一句话来表示吗?”然后教师板书:“我爱妈妈+我爱爸爸=我爱妈妈和爸爸。”通过与乘法分配律比较,学生很快掌握,并终生难忘。在教学过程中,学困生能回答的问题,有意识地让他们回答,使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5 用榜样力量感化。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古到今都被应用的教育方法。雷锋、爱迪生等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如果为小学生树立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好榜样,那么他们就会去模仿,去学习,去改变。对学生而言,教师言行举止,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起着示范作用。我平时很注意在学生面前的举止文明,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刻苦学习,认真工作的态度等。除教师外,起榜样作用的还有与他们在一起的同学,有生活艰苦而刻苦学习的榜样,有成绩不好但纪律性很强的榜样,有通过刻苦努力,进步快的榜样。我们可以利用身边这些人为榜样,去感化学困生,从而使学困生大面积转化。

2.6 不可忽视的家庭,社会教育力量。

第15篇

首先向大学生开设艺术类的课程,进行系统教育。选拔培养师资力量,让一些艺术专业毕业的和具体艺术特长的教师开设选修课,很多艺术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进入学校以后并非担任艺术类的专业任课教师,可以开设相关的选修课,还有很多拥有相关艺术特长并且取得卓越成绩的老师都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比如音乐欣赏、美术、书法等课程。

其次,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社团的作用,开展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类学生团体成为艺术教育最为重要的依托。艺术类的学生团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艺术团一般都是招收一些有艺术特长的学生,经过专业的授课和培训,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重要演出和比赛的学生团体,对于大学生艺术团往往各个高校扶持力度比较大,有专门的老师进行管理,也会邀请不同艺术专业的老师对同学进行培训,大学生艺术团是培养具有专长加特长的学生摇篮。第二部分是艺术类学生社团,如很多高校都有的书法协会、戏剧社、街舞社等,艺术类学生社团在学生中是非常受欢迎的,学生们自主开展活动,只要你有相关的爱好都可以成为会员。但是常常缺乏专业的师资,所以社团的成员专业特长不是很突出,但是不可否认从这些社团里也走出了很多优秀的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艺术类学生团体对于医学院校的艺术素质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开展各种艺术类的活动。比如举办各类艺术大赛、摄影书法展、各类艺术讲座、演出等,每一次比赛对于学生来说都会成长,每隔两年的大学生艺术展演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参加一项艺术活动的举措就非常深入人心。教育部每年开展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都是送给每一位学生的艺术大餐,这样的艺术教育活动效果显著。通过各种艺术教育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医学生中也不乏各种极具艺术天赋的学生,著名歌手许嵩就是从医学院校走出来的佼佼者,可见一个学校给学生的发展平台是非常重要的。

二、开展艺术教育的保障措施

在医学院校开展艺术教育有很大的难度,主要是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很重,很难抽出大量时间来参加各种艺术类的活动和艺术学习。其次艺术教育成本较大,投入不够,有些活动的开展需要外请专业教师和专家,这样就需要经费的投入。而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艺术教育常被忽视,在科研和教学中显得微不足道。另外师资缺乏,对于有艺术专长的老师发展空间较小,很多艺术类专业毕业的老师进入医学院都改行做行政人员,专业教师缺乏对学生的艺术教育很不利。改变不足,要采取措施加强艺术教育的保障。

首先,合理地安排学生课程,让学生有时间去参加艺术教育活动。如可以在新生中推出五年学习一个艺术特长的举措,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书法、摄影,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有个抒怀的途径,辅导员要对学生参加活动采取鼓励的态度,教会学生如何调节艺术活动和学习的方法,要认识到学习一门艺术特长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非凡的作用。

其次,加大对学生艺术教育的投入。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场所、经费及师资力量。对于没有专业的师资力量这一点要有足够的认识,通过外请与内聘教师加强艺术教育。虽然外请教师是加大了投入成本,但是给予学生的一定是很好的教育,鼓励本校有艺术专长的教师投入到艺术教育中,有艺术特长的人员都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帮助学生成长。再次,学校可以成立艺术教育中心。艺术中心将校内有此特长和教育经验的教师聚集于此,专门进行学生的艺术教育,要给这类教师发展空间,送他们培训学习,回校后可以着力学生艺术教育,培养出大批优秀学生。

三、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