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戏曲文化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戏曲茶楼在性质上属于茶楼或茶馆的一种类型,它是把民间的戏曲文化与茶文化结合起来,让客人在饮茶的同时欣赏戏曲表演,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但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早在宋代,民间艺术就进入了茶馆,有艺人、艺伎在茶馆吹拉弹唱,地方戏曲也常在那里表演。清代中叶以后,说唱艺术已经成为茶馆的一项主营业务。但是在这一时期,此类茶馆的主营业务依然是饮茶,只收茶和茶点的钱,戏曲虽然在茶馆兴盛,但也不过是其附庸之物。二十世纪上半叶,戏曲和茶馆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些茶园、茶馆成了戏园的代名词,是人们丰富自身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当时有许多名伶在茶馆献艺,吸引了众多茶客和票友,如在当时作为河南省会的开封市,就有着许多茶园以戏曲表演为主。此时这些茶馆的主营业务已经不再是茶,而是戏曲大餐了。当代,“戏曲茶楼”或“戏曲茶馆”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一目了然地揭示出这一类型的茶馆是以戏曲表演为主体、饮茶为辅助的。茶客来到戏曲茶楼不为饮茶,不为谈事,只是为了在此听上几段自己喜爱的戏曲。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生活丰富之余,必定会寻求精神家园的满足。戏曲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生活积淀,在民间拥有着一大批忠实的观众。在河南本土,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常常能听到一些戏迷饶有兴致地在农家小院或者公园唱着戏曲,且周围必定会有许多人观看聆听。这也就说明了传统地方戏曲不仅在农村而且在城市依然有强大的市场。然而,城市不比农村可以接连好几天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搭台唱大戏,加之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活节奏较快,故居住在城市的戏迷们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来观看戏曲表演。所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大大小小的戏曲茶楼、茶座便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的城市中应运而生,满足了城市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开辟了戏曲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而郑州市作为河南这一戏曲大省的省会当然不会例外。郑州市与河南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相比,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戏曲资源优势,因此也是河南省最适合开设戏曲茶楼的城市。首先,郑州市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处于中原的核心地带,凝聚了中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最能代表河南的形象。其次,郑州市拥有丰富的剧种,数十种河南地方戏、豫剧的五大流派及其几大调都在郑州汇聚,是名副其实的“戏曲大码头”。再次,郑州市是河南省剧团和专业演员最多的城市,它拥有省市级豫剧团和曲剧团共七个,公立的戏曲学校两个,专业戏曲演员众多。最后,郑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是旅客们的集散地和中转站,方便吸引热爱河南地方戏曲的外地人来到郑州感受本地的戏曲文化,加之郑州本地也有众多戏曲爱好者,使得郑州戏曲茶楼有着相对庞大的受众群体和市场潜力,这一点也是众多优势中最为重要的。据调查所知,郑州市第一家戏曲茶楼于1993年由一位台湾同胞开设于二七广场附近的大同宾馆,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几个月,但它标志着郑州市的戏曲茶楼进入了开始阶段。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之间的七八年时间是郑州市戏曲茶楼最为兴盛的时期,先后有近百家戏曲茶楼在郑州市开设,而在2000年时,曾有五十多家并存。然而近几年戏曲茶楼却趋于平淡,不少茶楼关门歇业,还有一些在继续维持,但也只是惨淡经营,形式不容乐观。即便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郑州的戏曲茶楼有着令人欣慰的发展前景。因为戏曲茶楼已经在郑州市扎根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成为展示河南戏曲文化一个重要的窗口,具有坚韧的生命力。据统计,目前郑州现存的戏曲茶楼有三十家左右。其中高档的约有十家,主要分布在管城区、金水区和二七区的繁华地段;中低档的在十五家左右,主要分布在中原区和惠济区这些离市中心较远的区域。高档和中低档戏曲茶楼在受众群体、内外部设置、演员、演出形态、消费形式、消费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总体来说:高档的戏曲茶楼定位较高,茶客的经济实力较强,所以要选择繁华地段,打造优雅环境,这必然也导致其成为高消费场所,进而对演员的个人素养和唱功也会有较高要求,而中低档的与高档的相比就有着较大反差。郑州市戏曲茶楼主要的营业时间是晚上,而白天则处于歇业状态,这是因为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可以使白天忙碌的茶客们晚饭后在此得以缓解、释放。
二、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价值
郑州的戏曲茶楼“像郑州这个城市一样,喜行不于色,藏民而不显于市”,是河南戏曲文化的独特景观之一。河南本土戏曲在这里上演,使郑州有了自己的特色,而这一切都体现在它的优点和价值上。
第一,与剧场相比,其演出形式比较自由、灵活。剧场演出的局限性在于它并不是每天都有演出,而且每次演出的是一个固定的、完整的剧目,时间较长。这就要求观众等到演出的那一天方可观看,且每次只能看一个剧目,观众一旦到了剧场没有选择演员、剧目的权力,只能听从剧团的安排。而戏曲茶楼在演出形态和演出方式上与剧场有着较大不同。戏曲茶楼作为一种商业气息浓厚、面向市场的文化产业,满足客人需求是其最大的服务宗旨。所以,在这里茶客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他们根据点戏单点某几位演员的某几出戏,茶楼就会及时进行演出,其随机性、灵活性比较大。在这里观众每天可以在此听到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戏曲片段和各种剧种,这也正是戏曲茶楼十几年来依然坚挺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丰富了当下的娱乐形式,既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也给戏迷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河南地方戏曲是世世代代河南人民审美心理沉淀的结晶,在中老年人群中依然备受欢迎,所以郑州市戏曲茶楼的存在正为中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场所。郑州的戏曲茶楼不讲求气派豪华,而是追求简单大方。茶楼的空间面积一般都不大,可容纳五十至一百人。在内部布局上,前面有一个古雅明亮的戏台,旁边坐着乐队,后面摆放十几张简单的桌椅,使客人感受到场面的温馨,近距离的观看自己喜爱的戏曲。有的演员还会走进观众与其攀谈,使得演员和观众没有在剧场时的距离感,侧面上再次加深了戏曲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了地方戏曲来源于民间以还原于民间。一些茶客本身就是戏迷,他们有时也会按捺不住,主动上台献唱,乐队也会予以伴奏,而茶楼是不会像茶客收取伴奏的费用,只要茶客高兴就好。
第三,为专业剧团演员和业余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改善了许多演员的生活,也有利于提高演员们的演唱水平和综合素质。近两年来,河南政府出资扶持本地专业剧团发展,开展了“送戏下乡”的活动,专业演员也因此有了固定的收入。可是前些年,戏曲因受到现代流行娱乐形式的强烈冲击,一直处于一蹶不振的状态。无论是专业剧团还是业余剧团,其演出都极少有观众,许多县、市级的中小剧团因没有经费扶持,没有收入来源,演员长时间发不出工资,最终纷纷解散,其演员也失去了生活保障。而郑州的戏曲茶楼吸纳了这批演员,给这些从剧团走出的演员提供了收入来源。因为面向市场,所以必定会有竞争,这就使得演员们不断学习、锻炼、创新,以提高自己的唱功及综合素质。演员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重要传承者,所以,演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对弘扬、革新中原戏曲同样有着重大意义。
第四,代替剧场或剧院成为外来人士欣赏河南戏曲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豫剧在全国是第一大地方剧种,南到台湾,西到,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专业的豫剧剧团,无疑是河南地方戏曲的骄傲,也是河南文化的重要特色。戏歌《烩面好吃豫剧好听》开头就有这样一句词:“没看过豫剧你不能算到过河南,没吃过烩面你不能算来过中原。”在现今旅游业兴盛的形势下,拥有着豫剧和烩面两大最具河南地方色彩的旅游资源的郑州,对外来游客具备着一定的吸引力。由于当今剧场经济发展不景气以及其定时定场的局限性,已经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外来游客提供精彩的演出了,而戏曲茶楼以其独特的戏曲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由性,恰好弥补了这个缺失。来河南旅游的人们,为了欣赏最精湛的豫剧,感受河南地方戏曲的魅力,最好的选择场所就是郑州的戏曲茶楼。第五,有利于借助戏曲向大众传播重情重义、惩恶扬善的传统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常识。俗语有云:“黄土厚,黄土黄,黄土里长出了梆子腔。”中原戏曲诞生于民间,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其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和所蕴含的惩恶扬善的教化思想,都典型地体现着中原民众的审美心理和群体性格。河南戏曲无论是传统戏还是新编古装戏,都以历史题材居多。而这些脍炙人口的戏曲在郑州市的戏曲茶楼长期上演,使人听后酣畅淋漓,有着自己的善恶评判,同时也有利于普及历史知识。
戏曲服饰产生后,在戏曲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脱离群众,从群众可接受的程度上,进行戏曲艺术和戏曲服饰的发展。久而久之,戏曲服饰成为戏曲的一个象征元素,其发展的生命力不断的增强,戏曲成为一种表演艺术,而戏曲服饰是增强这种表演艺术的催化剂。在长久的发展中,人民百姓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热爱生活,对艺术充满追求,戏曲、戏曲服饰的变化,就是人们对艺术文化追求的体现。当前戏曲和戏曲服饰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国丰富的文化艺术,戏曲以及戏曲服饰是中国的文化瑰宝。
二、戏曲服饰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发展,也经历了长久的沉淀,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艺术风格。随着中国戏曲的发展,在其表演的过程中,对戏曲舞台表演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中国戏曲服饰也具有封建等级制度的特色,戏曲表演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服饰,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宁可穿着破旧的戏曲服饰,也不能出现穿错戏曲服饰的情况。戏曲服饰的不同分类,体现着不同的身份,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非常浓厚。从戏曲服饰的样式上进行分析,戏曲服饰的样式有限,为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力,需要加用不同的图案、花纹、色彩,而形成不同的戏曲服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将戏曲艺术完美的呈现出来。例如褶子,褶子是戏曲服饰中最为常用的样式,其中采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纹饰、不同的布料,将贫富、老幼等在戏曲中的角色呈现出来。戏曲中文生这个角色的褶子一般是梅、兰、竹、菊,而武将的褶子多为虎、豹等兽纹,将武将的勇猛体现出来。不同的戏曲服饰呈现出不同的戏曲人物,同时将戏曲人物的性格体现出来,有效的将戏曲的表演艺术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戏曲服饰上的花纹、色彩、图案,和戏曲演员的角色有密切的联系,在戏曲表演中,身着合适的戏曲服饰,加上相应的舞台妆容,就可以呈现出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在戏曲服饰中呈现出来的传统文化,除了戏曲服饰的纹饰、角色文化之外,还具有服饰设计的搭配文化艺术,在戏曲服饰设计的过程中,基本的色调是相同的,服饰的造型和色彩是同线型,戏曲服饰其他方面的设计,也具有相互映衬、相互搭配的特点。
三、结语
我国传统的戏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诸多的优势和特点,这些优势及特点方便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工作。这些优势和特点包括了以下几点。
(一)基础群众性特点。
我国的戏曲文化始于民间,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基础的群众性特点一直伴随着戏曲文化的发展。在新的文化环境中,虽然戏曲文化在文化工作中经常被群众所误解,但是在部分的群众中其基础群众文化的特点依然存在。
(二)独特的地方性特点。
在我国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其地方性特点极其显著。在各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具有地方特点的文艺活动具有很好地市场。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戏曲文化具有极大的契合性优势。我国的各个省份地区都存在地方性的戏曲,这些戏曲在出现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地方文化特点已经密不可分。所以这种戏曲文化的地方特点在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好的发展优势,很容易和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融合。
(三)非遗保护工作的推动。
在我国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中,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利用这一工作积极的推动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工作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在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中,将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活动结合的工作经常被采用,而我国的各地方戏曲文化都处在各地区的非遗保护名单中。利用这一优势,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融合,可以收到非遗保护工作的积极推动。
二、做好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工作所采用的方法
在将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基层群众文化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积极开展了研究和实践工作,利用一些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很好地开展了这一工作。
(一)利用政策手段引导和支持融合工作
在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融合工作中,政策性的指导作用是很重要的。利用政府的政策性指导和支持,可以使戏曲文化在文化工作中更好的发展。这种引导和支持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几项内容。一是资金投入政策。在进行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融合工作时,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这时单独依靠基层文化组织自身的资金投入是难以满足工作需要的。在这时就需要政府在的相应的政策方面进行投入。这种投入不仅仅是指财政补贴方面的资金,还包括了利用政策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戏曲和群众文化活动中来等一系列的工作方法,使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工作中,解决文化活动的资金问题。二是做好文化开发抢救工作。在戏曲文化中,大部分的戏曲文化出现了市场困难的情况,还有一部分的戏曲文化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断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工作就会出现困难。三是做好宣传导向工作。在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融合的工作中,政府经加强积极的宣传导向作用,利用良好媒体宣传渠道,对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进行大力的宣传工作。
(二)做好传统戏曲文化的创新工作
传统的戏曲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及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下,一些传统的文化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和欣赏理论。在这个问题上,戏曲文化中的一些内容正是最好的表现。这也是戏曲文化在现代社会出现萎缩状态的原因之一。但是现代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大部分的参与者都是对于传统的戏曲文化不了解的中青年人群。所以要做好戏曲文化和群众文化的融合工作,就必须做好传统戏曲文化的创新工作。这些创新工作包括了以下的几点。一是传统剧目的改良工作。在戏曲传统剧目的改良工作中注意在传统中求创新的原则,利用合理的方法对于传统戏剧中的不合理进行改革,但是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戏剧,要有原则性的进行改良创新工作。二是新剧目的编写工作。这种新剧目的编写工作应注意在编写过程中合理的加入社会中真实的事件和任务进行描写。
三、结束语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创生和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山水阻隔,往来不便,古代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很大,自古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这在方言上表现得尤其明显。同一个县的方言往往有许多种,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使戏曲的创生和发展与地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
戏曲创生之时的宋金之世,我国处于南北分治状态,加之戏曲创生于民间,因此,建立在各地方言和乐曲基础之上的戏曲,一开始就是以不同的地域文化为土壤的。元代文人周德清在其《中原音韵》中指出,南戏之创生与南方方言关系密切。徐渭《南词叙录》在论及南戏及北杂剧之创生时也指出:“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亦罕节奏,徒取其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壮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
戏曲的发展也得力于地域文化。明代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特别是昆腔传奇造成了继元杂剧之后的第二次辉煌,而昆腔传奇的发生发展与南方――特别是江浙的山川风物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地方化”一直是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戏曲的“全国化”通常以“地方化”为基础和途径的,没有“地方化”也就不会有“全国化”。目前仍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许多地方戏也正是这样形成的。如昆腔原为南戏流播到昆山与当地的语言、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后来成为辐射到全国的“国剧”、“官腔”,形成了包容丰富的“昆腔腔系”,孔尚任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太行西北尽边声,亦有昆山乐部名”,可见其流播广远。昆山腔的“全国化”又是以“地方化”为基础的。例如,至今尚存的南昆、北昆、永昆和湘昆都是昆山腔流经这些地区,吸收当地地域文化而形成的昆腔支派。这些支派吸取了当地地域文化的养分,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因而“声各小变,腔调略同”(王骥德《曲律》),以其同中有异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不同地域的广大观众。
地域文化的主导成分其实就是民间文化。正是这种地域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养育了古老的戏曲。戏曲与地域文化――亦即民间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世界戏剧史上是并不多见的。古希腊戏剧诞生在雅典城邦,雅典城邦范围很小,几乎不存在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古希腊戏剧是由当时的雅典政府和部分权贵、富人所主导的,主要服务于上流社会,因此,古希腊戏剧多描写国王和天神,对地域文化少有依赖,她从诞生到消亡根本就不存在地域特色和地方剧种问题。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古希腊戏剧的“一体化”特色对后世的欧美戏剧有着深远影响。
古代印度幅员辽阔,有种族博物馆和语言博物馆之称,种族众多和语言复杂是古代印度社会的一大突出特点。印度现有一百多个民族和565个列表部落,有179种语言和544种方言。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很大是古代印度的一大特点,地域文化对印度文化――尤其是俗文化建构的影响当远远大于我国。然而,由于梵剧是属于古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的艺术,主要服务于宫廷,其作者大多是宫廷文学侍从或皇室成员,主要采用婆罗门所使用的“雅语”――梵语,只有卑贱者和女性角色才使用“俗语”(亦即方言,主要由女性演唱的插曲――“达鲁瓦”也使用俗语)。梵语是贵族语言,普通民众不但不使用,而且是听不懂的。因此,梵剧与地域文化有关系,但远不像戏曲与地域文化那样密切。公元9世纪以后,印度的俗语戏剧兴起,梵剧就迅速衰落了。
古代戏曲以地域文化为土壤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决定了她多样化的形态和风格。
地域文化与戏曲的形态和风格
地方剧种众多是戏曲的一大特色,祖国不同的山川风物养育了不同的地方戏,不同的地方戏满足不同地域观众的审美期待,正是这些有同有异的审美情趣铸成了戏曲大家族“和而不同”――一体化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品格。
祖国大家庭的众多地方戏都是华夏文化之树上的果实,因此,尽管成员众多,长幼有别,雅俗有差,但都具有“一体化”特征。古老的南戏和近百年才问世的地方戏、高原上的藏戏和海岛台湾的歌仔戏,都具有“以歌舞演故事”的基本特点。但戏曲对于世界剧坛的主要贡献在于其形态、风格的多样性,而不在其“一体化”程度。“一体化”程度高是西方戏剧之长,地方剧种众多则是我国戏曲的独特之处。
宋元戏曲有南戏和北杂剧之分,明清以降,众多地方声腔逐渐成为剧坛一道亮丽的风景,“南腔北调”争奇斗艳。“古四方之音不同,而为声亦异,于是有秦声,有赵曲,有燕歌,有吴Q,有越唱,有楚调,有蜀音,有蔡讴……世之腔调,每三十年一变,由元迄今,不知经几变更矣……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数十年来,又有‘弋阳’、‘义乌’、‘青阳’、‘徽州’、‘乐平’诸腔之出。今则‘石台’、‘太平’梨园,几遍天下。”在地方戏普遍兴起的同时,由地方化到全国化又日渐成为戏曲发展的重要指向。
就古代戏曲而言,南戏、杂剧、传奇大体上都属于“曲牌联套体”,但这是三种不同形态的戏曲样式,在文本体制、音乐体制、角色体制和搬演体制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同属于杂剧的元杂剧和明清杂剧也有很大差别。元杂剧用北曲,而明清杂剧则既用北曲,也用南曲。元杂剧以一本四折一楔子为常格,但明清杂剧长的有十来折(有的也以“出”名之),短的仅一折。清代同治、光绪以降主导戏曲舞台的“花部”诸腔多采用“板式变化体”,其形态、风格又与“曲牌联套体”戏曲颇不相同。譬如,“曲牌联套体”的戏曲创作须“凛遵曲谱”、“恪守词韵”,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很高,而“板式变化体”戏曲的剧本创作则不再守“套有定牌,牌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曲律,文本的程式化程度大为降低,但京剧等剧种的表演程式化程度越来越高,表演技艺也越来越繁难,同样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戏,有的植根于民间歌舞,故以歌舞为主要表现手段;有的则植根于民间说唱艺术,故以“说”和“做”为特色。在角色体制上,有的以生、旦为主,有的以旦、末为主,有的以净、丑为主;在伴奏乐器上,有的以“弦”为主,有的以“管”为主,有的不用弦管而用锣鼓和人声烘托。
剧种众多、地方特色鲜明也是现当代戏曲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我国当代曾经拥有三百多个戏曲剧种,多数省份有多个地方戏剧种,地方戏已经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构成和资源,有许多地方戏堪称当地的“名片”,她集中体现了当地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智慧,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容。这种情况在当代世界戏剧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戏曲地方特色的形成,有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宋元戏曲分为南、北二脉,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和民族冲突是密切相关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生于乡野、长于民间的戏曲与极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关系密切。明代学人即已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王世贞曾指出:“大抵北主劲切雄丽,南主清峭柔远,虽本才情,务谐俚俗。譬之同一师承而顿、渐分教,俱为国臣而文、武异科。”“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力在弦,南力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王骥德也说:“南、北二调,天若限之。北之沉雄,南之柔婉,可画地而知也。”张琦曰:“心感物而成声,声逐方而生变,音之所以分南北也。”南、北戏曲是两大剧种体系,其中包含着多个地方剧种,这些同属一个“体系”的不同剧种,在形态与风格上又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例如,同属于南方戏曲的越剧、婺剧就风格迥异,同属于北方戏曲的晋剧、秦腔又大不相同。
戏曲剧种纷纭不类,一体而万殊,正是由于“声逐方而生变”――八方殊风、九州异俗,与方言关系密切的地方声腔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换言之,地方戏争奇斗艳正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在戏曲舞台上的反映。民情风俗是不同戏曲声腔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它赋予戏曲以鲜明的地方特色和难以替代的艺术魅力。
地域性与戏曲的艺术生命力
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任何一个剧种都是有其地域属性的,即使是全国性的大剧种也是如此。例如,昆曲的“出生地”是昆山,京剧的“出生地”是北京(北平)。因此,戏曲的地域性特征是其民族性的具体呈现,取消或抹杀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否定了戏曲的民族性。戏曲的地域性也是其艺术个性的具体呈现,越是艺术表现力强、辐射范围广的剧种,其地域性特征也就越鲜明。因此,戏曲的地域性又是其艺术魅力之源,取消了戏曲的地域性也就等于取消了剧种的艺术个性,等于扼杀了戏曲的艺术生命。
然而,有论者认为,戏曲的地域性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产物,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以来,古老的戏曲之所以表现出严重的不适,正是因为这种只能蛰伏于一隅的乡土艺术与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现代化“语境”格格不入。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当代社会需要的是“超越国界”的“都市戏剧”,而不是“行之不远”的“乡土戏剧”。这些论者以为,戏曲的出路在于:抛弃地域性和乡土气息,向西方的音乐剧“靠拢”,追步“都市情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经济全球化、乡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确实对当代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且使传统的艺术面临严峻的考验。当代戏曲发展应充分注意这一“当代语境”,充分利用文化交流的空前便利,大胆吸收一切可以为我所用的艺术资源,丰富戏曲的表现手段,建构具有现代品格和强大艺术感染力的符号体系,增强戏曲的辐射力,让古老的戏曲焕发青春,走向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以抛弃戏曲的地域性特征和乡土情味为代价。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是矛盾的。恰恰相反,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的多样性反而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之后,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物质满足的是人们的生理需求,这种需求是大体相似的,而文化满足的是人的精神需求,这种需求是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千差万别的。文化越是具有多样性,人们的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就越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经济全球化的目标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文化的多样性就是一个重要前提。如果文化的多样性被取消,人们的个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而只能是日渐灭失,这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
社会发展的都市化进程与审美上的乡土情味也未必就是水火不容的。恰恰相反,都市里的人更渴望乡村的恬静与淳朴,更需要在“乡下人”这面镜子前面去认识自己,寻找自信心和优越感。可见,“都市情味”与乡土气息并不是对立的,可以说,乡土气息也是“都市情味”的重要构成。这正是北宋都城的杂剧演出以取笑乡下人的段子“杂班”压轴,当今赵本山“土里土气”的小品十分火爆的真正原因。有理由相信:都市化程度越高,带有乡土气息的艺术品有可能越受青睐。这就像社会越是向前发展,旧时代的艺术创造反而因时光流逝而呈现出不可替代、难以重复的“古雅”之价值一样。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
对于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且又以其乏味枯燥、令学生望而却步的化学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上好绪言课,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是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有趣即化学教学富有趣味性,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化学知识以特殊的方式变得富有魅力;二是传授和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趣并不等于兴趣,因为有趣不属于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仅属于对形成兴趣起作用的对象和动作的品质。鉴于有趣对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化学教学中应努力挖掘化学教材,尤其是化学知识中现有的和潜在的趣味性,力求采用趣味性强的、易引起警觉的、激绪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情绪,为他们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生动活泼的绪言课揭开学习化学的序幕,正如俗话所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经验告诉我们,第一堂化学课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要想上好绪言课,首先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整堂课的程序设计为制趣—初立志—讨论—实验—自学—辨析—再立志。如一位老师的绪言课一开始向学生介绍,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并将事先填充的氢气球放飞到教室上空。氢气球下系一红色绸带,上书:欢迎同学们学习化学,祝大家成功。此时,学生精神抖擞,课堂上充满欢乐愉快的气氛。接着提问:“什么是化学?”学生面面相觑,不能回答。老师再问:“氢气球为什么能飞?”“如果改用口吹的气球,它能不能飞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口吹的气球不能飞。而对于“为什么”,却面带难色。老师不作答,而是说,我给大家再变个魔术。学生忽转欢喜,精神放松,课堂气氛又被“魔术”二字调动得活跃起来。随后老师再制趣,只见他手持一杯澄清的石灰水,故意告知学生是一杯“清水”,然后用玻璃管向杯中吹气,不一会儿,杯中的水变成一杯乳白色的“牛奶”。学生欢欣不已,继而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是真的牛奶吗?”老师摇头。紧接着又做一个茶水变墨水的“魔术”,进而把学生的情绪推到。其后讲到,如果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我们就要学习化学知识。至此,学生初步认为化学很“好玩儿”,进而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化学的研究对象。学生一听化学课以实验为基础,以后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兴奋不已。接下来,老师又演示了课本中的4个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随之,老师又简单地介绍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讲解我国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以此激励同学们发奋图强,将来为我国的化学事业贡献力量。最后,老师以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结束绪言课的教学。[1]由此不难看出,一堂绪言课对于学生产生兴趣和树立信念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
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另外,对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有的现象不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不断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现象鲜明生动。在学校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一些观察性较差而方法较简单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讲边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些化学概念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设计成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例如,讲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做下面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入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红色褪去后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实验后,再讲反应原理,学生就易于掌握。
化学实验不仅要做好演示实验,而且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如果说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生动有趣,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但要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首先,要制订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理论,可将学生的分组实验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目标确定后,师生双方要围绕目标,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其次,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对实验内容要反复预试,掌握与实验成功有关的条件和关键,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拟订出上课时向学生交待的实验注意事项,做好巡回指导计划,准备好仪器、药品和器材,并将其放置有序。另外,要让学生事先预习,对整个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为能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矗再次,要加强课堂上的组织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实验进程,坚持重点深入与普遍照顾相结合的方式巡视指导。
最后,实验结束,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结。通过实验小结,指出问题所在,表扬鼓励好的同学。事实证明,有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较差,但动手能力很强,化学实验做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倍增。
除了做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以外,教师还必须开拓学生的思路,想方设法把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们边做、边看、边想,再经过分析、归纳和总结,促使他们在深切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例如学习《酸的性质》一节,可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下列实验:氧化铜加水,再稍稍加热,不反应;氧化铜加酸,加热,反应发生,生成蓝色溶液。
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可得到氧化铜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正确结论。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还不够稳定,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为了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一方面要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如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课堂教学上狠下功夫。
三、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乏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培养起来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得多。
比如每学完一章,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或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总之,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如,化学游戏法。初中阶段,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的书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突破难点,除了课堂上注意讲解记忆方法,反复练习以外,采取游戏法,可使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突破难点。比如,在开始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时,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可以说还不如英语单词好记。如果教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采用让学生反复书写的方式,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效果很好。游戏方法很多,例如采取击鼓传纸片拼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随着时快、时慢咚咚的鼓声,学生手中的纸片依次相传,鼓声骤停,接到纸片的学生打开纸片迅速阅读有关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和化合价,在两分钟之内把所有的能拼写的化学式及其名称书写在黑板上全对为胜;写错了,表演一个小节目。学生对比赛游戏很感兴趣,课下积极准备,同学间互相提问,通过游戏,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总之,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努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巩固下来。学生一旦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成绩的提高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教师可收集大量的趣味化学片断、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史、化学魔术、化学谜语、化学游戏、化学趣味实验等,通过讲座、表演、比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了搞好课外活动,首先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摸清他们最感兴趣和对一些知识的需求,以此选取活动内容,制订活动计划。
例如,第一次活动可选取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的测定,这易为学生接受并产生兴趣。学生对活动是否有兴趣,直接取决于第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否,进而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为此,活动前教师应认真准备,用一些身边熟悉的水果(如橙子)和蔬菜(如大白菜)作为原料进行实验测定,进而对各种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作比较。学生们通过实验,掌握了过滤操作的使用步骤和量筒、托盘天平及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懂得了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之一,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情绪高涨,比做课本中的实验更有趣。[2]
再如,经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后,最后开一个化学晚会,晚会的内容有相声、魔术、谜语、趣味实验等,表演者全部是学生。通过此项活动,对表演者和观众都起到了开阔视野的积极作用,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之大大增加。
五、用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谓成功,即行为者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或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行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成功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上获得进步和好评。因此,教师的表扬与肯定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困难学生,一次好成绩的取得,教师的一句表扬和赞赏,甚或是一种信任的目光,都会给他们以无穷的力量,使他们兴奋不已。教师不仅要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更上一层楼,而且更要注重发展后进生的潜在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充分信任、尊重、爱护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坚定他们克服困难的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注:
我国目前的住区规划组织结构一直以小区模式为唯一模式,随着国家试点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小区用地按功能划分为居住用地、配套公建用地、道路及绿地等子系统,内部空间逐步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结构及对其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组织结构。设计更加注重其封闭性,空间常作内向性处理,通常公共活动设施在小区内居中布局,小区道路单纯担负小区的交通功能,商业设施设置在小区的入口以及沿街的裙房。
这种组织结构彼此功能划分明确,空间互不交叉,各部分按等级层层分解、逐级缩小,从而将各个子系统分解成等级化的树形结构,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排除了居住、交通、休闲、服务等空间的综合交叉,无法与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性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相符合。其既定的结构和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小区在形体环境和规模彼此相似的同时,失去了不同居住小区与各种类型居住人群之间应有的差异,因此当物质环境得以改善,再进而追求居住空间更多的精神层次内涵的时候,小区模式就明显表现出先天不足,由此导致在现有居住小区中,当人们享受物质环境日益完善的同时,感慨精神生活的贫瘠,居民对所居住的空间缺乏认同,居民间缺乏交往,人际关系冷漠。
要从根本上解决好以上问题,除应加强城市规划对住区规划的管理外,还要不断更新设计理念,借鉴发达国家的住区规划发展过程,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具体分析,积极改善居住条件,笔者认为可以从拓展住区模式及开放住区空间形态两方面入手考虑。
2、采取多种规划模式
以社区理论取代小区模式现行的居住小区模式建立于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基础上,在住宅匮乏、需要大量建设的背景下形成并成熟的,该模式忽略了与居住生活相对应的含混复杂的内在机理,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结构的明晰与条理性,试图以良好的形体环境重塑人的社会生活。在大量住宅建设时这一作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当社会从满足量的需求发展转变为提高质的水平时,这种简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就鲜明地显现出来。因此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做出不同的规划,形成多样的组织结构是必要的。
19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不断反思功能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诸多理念,并进而倡导以社区理论作为居住空间塑造的理论依据。社区理论强调了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即把人与所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复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的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居住空间在组织结构上不再继续沿袭邻里单位的树形结构,并试图使居住空间与丰富多样的具有网络结构的邻里生活相适应,向多功能复合的空间回归,同时对居住空间中人的认知、参与、创造能力及居住空间的秩序、意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具体和深入。工作、居住、交通、游憩等各项职能空间不再被机械地割裂,居住空间内允许与其它城市职能混合布局,比如办公、小型工业、多种服务设施,同时将多种功能立体化地进行组织。
我国的居住小区规划强调各项设施的功能划分,在布局上各成体系,目前很难做到功能的复合交叉。但可以将居住小区的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从居住小区中分离抽取出来,置于几个小规模居住小区间的交界线形成的道路上,将这种道路建设成步行街或符合人的尺度的人车混流的小路,改变其单纯的交通功能,同时利用各小区间规划中预留的弹性空间,允许某些功能以及功能所需空间的自发形成或调整,以引发规划无从设计的空间细节和自发形成的城市肌理,从而在改善住宅组织结构、重组各功能设施之间的关系的同时,逐步恢复传统街区的多元化和多层次,为社会各阶层提供需要的各种类型生活空间。
3开放住区空间,使之回归城市封闭住区空间,向客户提供安全宁静的环境本无可厚非,但在开发建设中为了形成本区的优美环境,目光仅集中在区内中心空间,不但空间尽量封闭,设置围墙、隔断,而且出入口也是以少为佳,不论地块大小,与城市的边界被忽视、冷漠、变得不友好,这种尽力逃离城市,建设孤岛式的世外桃源的开发模式往往与城市失去联系,或基本实现不了城市生活的肌理,变成了周末度假村或者门庭冷落而陷入困境。
封闭式的住区空间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主要可归为两类:一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住宅由房地产开发商分别开发建设,在商业利益及品牌竞争的机制下,往往是开发商拿到一块地之后便围合起来加以精心打造、包装以便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产品”推向市场,住区与住区,住区与城市就变成了相互割裂的关系,成了住区被从城市中划出来并加以封闭的最大动因。其二是由于转型期间所出现的社会想象,一是人们的居住心理,买房的同时希冀由此买到一个身份,为次开发商也常以最尊贵、最具个性的产品来吸引顾客,要尊贵、独特当然就要与他人保持距离;此外,转型期社会的动荡、贫富差距所造成的不安定感,也促成了住区的封闭。关注城市,保持住区与城市的友好界面关系等这并不是开发商的责任,必须由城市建设的决策者,规划师立足于更高的层面,运用政策、法规来加以引导、调控才可奏效。
开放住区空间一方面可以改善住区与城市交通的出行,完善城市道路体系,使之更加的便捷,其次可以利用分散在一个个住区内的绿化形成城市的风景和生态走廊,从而丰富城市街道景观、美化城市、提高城市总体环境质量。设计应重点考虑住区开放形式与限度,避免造成对于住区内部生活的干扰和不安全因素的出现。列入国家康居住宅示范工程的广州星河湾小区(一期)、获得1999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的深圳万科城市花园等案例,在规划设计中均采用了组团围合的手法,组团内部既安静又适于住户间交往,而且对居住质量影响也不大,居民生活依然从容、娴静。因此城市住区空间不能不顾条件一味取封闭式,应在提供围合的前提下,保持与城市的积极联系,使住区融入城市,成为有机的组成部分。
综合以上,城市住区设计应吸取我国几十年来住宅建设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国外的有益做法,以避免因盲目建设而造成对居民生活和城市的更大伤害,要视城市为载体,强化住区与城市的联系,以多种规模结构和规划模式应对多元化的社会阶层和多样化的需求,从而使居住空间的塑造向真正能融入城市的社区回归。
作者:阴赵丹 王立 单位:大学政法学院助教
藏区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颇具民族特色,而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带来的现实功用较高,直接效益较强。藏区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兼容发展的宗教文化等,均具有深刻丰富的内涵,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与认同。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外来文化所带来的效益日益明显。由此,人们在文化价值的认定、取舍上可能会产生差异甚至出现矛盾,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消除分歧,就可能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对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盲目继承,割裂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历史。藏族的音乐舞蹈充满魅力,独具特色;藏区的建筑艺术精雕细琢,举世无双;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与此同时,藏族传统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也包含着与当今时代不相符、与科学精神不相容的落后内容。例如迷信,蛊惑人心,腐蚀人们思想,阻碍科学的传播,诱使一些无知者触犯法律,严重阻碍了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对待外来文化,缺乏包容地一味排斥,或不经过滤地盲目接纳。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一样,逐步步入全球一体化,在坚持民族传统的同时,一定要汲取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毫不接触外来文明,从不吸取外来养分的民族文化终将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当然,简单地盲目接纳一切文化也会对本民族文化造成冲击与困扰。因此,不论是对外来文化的简单排斥还是盲目接纳,都会影响藏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显然,不分精华与糟粕地简单继承藏区文化,会使优秀传统文化失去其应有的生命力,割裂传统文化历史而进行所谓的创新,也只能使藏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走向衰退,同时也会对藏区稳定与社会和谐造成负面影响。文化建设相对滞后。1.文化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藏区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因而对文化事业投入明显不足。藏区的多个区、县没有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和活动中心,人们的文化生活比较单调,特别是在一些农牧区,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都难以得到满足。2.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民族地区很多都是贫困地区,自身的经济实力有限,导致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比例偏低,也使得大量宝贵的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开发。广大偏远地区民众读书看报难、收听广播难、收看电视难、看戏看电影难等问题较为突出。3.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藏区,不论是市场型文化产业还是公益性文化产业,均未形成多元化、社会化的模式。文化产业的技术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的附加值较低,文化与科技未能深度融合,创意文化产品的开发仅处于起步阶段,质量也有待提高。在总体上未能形成各类型文化企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有利格局。4.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指其蕴涵的深刻价值与情感内涵,即该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情感诉求等精神方面的象征。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决定着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被誉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布达拉宫,早在1994年就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现在已经成为自治区的名片。但是,除布达拉宫以外的其他标志性建筑、特色文化类型等,由于地理位置分散、内涵单一,并未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文化。
继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首先,应当对藏区自然与人文生态地区进行重点保护,加强对历史遗迹及文物的保护与维修,使藏区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得到良好地留存与继承。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藏区民俗文化、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藏族绘画技艺、藏族传统体育、藏医药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当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应当以保护为主,同时加以合理利用、不断发展,最终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效开发和科学利用的管理平台。其次,要重视藏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去发展并创新富有藏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活动。藏区传统风俗习惯受到人民的普遍尊重,藏族群众每年都会以传统方式欢度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朝山节、雪顿节、沐浴节、望果节、仙女节等。在节庆活动中,城乡居民均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进行艺术表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和优良习俗的影响作用,加强民族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加大基层文化建设投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由于投入不足,藏区存在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文化品牌核心竞争力不强等状况,因此必须加强文化产业投入,形成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例如,设立并完善文化馆、图书馆、电视台、报刊社等基础设施。当然,藏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必须符合我国各项基本法律,同时还应当符合藏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和风俗习惯。应当对藏区各类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集中优势资源,利用宣传、旅游等各种平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藏区社会和谐安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尤其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在藏区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藏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首先,由政府主导,将文化产业纳入到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
政府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把文化建设纳入到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同时培养和壮大藏族文化艺术人才的队伍,繁荣传统民间文艺的创作。最终将把振兴藏区经济与发展藏区文化相结合,使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次,将文化与旅游“联姻”,形成“形神一体”的特色旅游文化。藏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其生态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也颇具特色,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积极拓展藏区的独特文化魅力,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使藏区文化通过旅游这一桥梁传遍全国、走向世界,形成藏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动力。文化对人类具有塑造功能。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各民族文化都被带入全面的交往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藏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是传统与现代并重,继承与创新并重,做到方法灵活、形式多样、因地制宜、富有特色。这样,必然会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必然会提升我国文化事业的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必然会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稳定。
当代动画已经进入“全龄”覆盖的传播阶段。它仍然是大众传播中的青少年群体最为喜闻乐见的娱乐样式。传统戏曲借助这个类归“流行文化”的视听媒介,可以为自身做趣味引导、传播普及,因此近年来,以传统戏曲为内容、以动画技术为载体的“戏曲动画”类型迅速兴起,涉及包括多种地方戏在内的不同剧种,也衍生出现“戏曲动漫舞台剧”《跑旱船》之类的新异样式,成为“动画”概念不断扩充序的一个全新品种。
由于动画木身的类型技法差异、视听要素鉴别、加工难易程度、实际制作周期等特殊专业要素并不一致,目前可以明确界定为“戏曲动画”、且已实际问世的成品数量,一时还难精确。据笔者近年有限跟踪统计,诸如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等专业机构、院校“九大星”等一批地方专业动画公司,基木都是以“百集系列”的规模起步涉足影视类“戏曲动画”的创作:如果再加上以中国戏曲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十五贯》、《盗双钩》、《双卜山》等大量“戏曲动画”短片创作为类型特色,以及更多通过网络上传的业余动画发烧友同类作品,数量已达数百部、集:且仍有《京剧猫》等一批此类作品处在策划论证、落实投资、进入制作等不同的动态环节之中。
动画界在“戏曲动画”这个创作选项集体发力,无疑可喜值得鼓励,说明经过尾随外来动画题材、类型的阶段之后,中国戏曲的魅力和价值,正在逐渐向着中国动画的创作视野和欣赏领域延伸。但同时也要看到,如何让戏曲木身的视听美感、信息要素、审美意涵真正成为“动画”技术的视听主宰,而不是木末倒置地成为仅供动画挑选、弃取的一般素材、只服从动画工具手段特性,完全被后者外在“搞笑”的功能所决定、所限制甚至所折损,这个不无冲突的基木理念问题,已经开始凸显。应该承认,目前“戏曲动画”作品水准参差不齐,以动画数字技术为起点、为初衷甚至为全部视听价值归宿的即兴之作,和随意处理戏曲要素的情况比较普遍。这当然是“戏曲动画”发育初期的阶段现象,完全可以理解,但有些作品,尤其是网络传播媒介,已经开始出现完全出自作者个人意志的“动画趣味至上”,或因对戏曲木身艺术价值的实际理解和认同程度不同,在语言、服饰、人物关系、情感表达等方而彻底有违戏曲审美意蕴,无序截取片段内容,乃至肢解戏曲唱词韵律完整性(譬如不仅随意剪裁局部唱段,而且将原始唱句肢解导致失韵)等等肆意的改造人为变形,这类“想象无极限”,不乏视听“恶搞”成分。
在“戏曲动画”作品数量快速增涨的背景卜,是否能够以戏曲木身的艺术价值传播为核心,有不同的作品导向、视听品相,应该开始得到关注,尤其是对有损戏曲内涵的自发性创作,更应及时有所疏导、匡正。
“戏曲动画”是个文化传播的中介跳板,问世目的,是引导非传统“戏迷”群体,也就是对传统戏曲艺术信息相对陌生的绝大多数当代受众,特别是青少年人群,去逐渐接近戏曲木身的内在魅力,去成为“后戏迷”时代对戏曲艺术有不同亲近层次和样式的新式“拥窟,。‘戏曲动画”的目的,并非停留在“动画”影视形态木身,去无限膨胀它的戏谑功能,或是以其他“技法”,作为其外在视觉功能的主要参照、评价系统。忽视甚至轻慢戏曲价值的“戏曲动画”,所为何来?不如去看其他动画,不必引戏曲而徒有“包装”、而祛码虚增。尊重、服务戏曲,应该是“戏曲动画”的基木立意和传播立场,在主次关系上,应该成为“戏曲动画”的创作理念,在艺术实践里,也应及时得到倡导、澄清:更重要的,是应有具体的实际举措—要尽可能从戏曲艺术体系木身,找到可以适宜使用动画载体去精确表现价值意蕴的舞台视听信息,形成不同媒介之间的价值连接点,并把它们作为一种戏曲文化的宝贵资源,提供给动画创作去参考、化用。
“戏曲动画”有必要开始出现信息价值的不同层级:有始于甚至止于动画一般视听趣味的自发、感性作品,更要有蕴含戏曲审美、更能体现戏曲内在价值的自觉、理性作品。但戏曲如何主宰动画?动画怎样承载戏曲?这是个媒介“跨界”、谋求平衡的视觉效果渗透关系,具体到构思、创作内部规律,无论戏曲还是动画,都没有现成理论提供答案和实践路径。
二、舞台特性:戏曲动画的资源和灵魂
可能的途径之一,或许是要分析、把握传统戏曲表演里的视听价值、舞台灵魂—譬如幻觉特征。
以“少”代“多”、以“无”当“有”的视觉想像“假定性”,不仅是戏曲以有限人体为媒介材料,极致化地表达信息内容的基木艺术特征,也是动画艺术视听表达思维变形的基木功能。在这个内在思维法则的共同点上,戏曲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价值潜力,可供动画的创意去发现和利用。这里试举一例。
梅兰芳先生在(C台生活四十年》里,对他演出的第一部昆曲剧目《思少}L;有过详细回顾。其中,对“数罗汉”,也就是他扮演的“色空”,如何选择、处理与“罗汉”之间的舞台交流虚实关系,有精彩的论述。这不仅是关于戏曲表演艺术、内在美学特征的亲身实践和珍贵总结,把它引入“戏曲动画”的创作思考范围,其潜在而强大的视觉艺术表现力,对理解戏曲艺术的视觉信息表达特征,对运用动画共同具备的幻觉信息表达手段,也有重要的启示性。
剧情片段,是表现小尼姑色空怀春思儿,决计卜山归俗,穿过“罗汉堂”途中,与周遭对她俯视威吓、蔑视嘲弄的各位“罗汉”泥塑群像,逐一发生人、像之间幻觉心理谐谑交流的情形。在表演上,伴随演唱、位置和姿态,涉及到的是色空与罗汉们的视觉、肢体和心理这三个交流层次,虚实各有不同。而这个多层次的虚实交流关系前提,是众多“罗汉”形象究竟要不要真的成为舞台视觉信息的直观实体,是应该把它们直接呈现在舞台,按照“唱词”所数一一地对应?还是保留在戏曲艺术的假定想象、幻觉表达当中?梅兰芳先生是经过两轮实验“试错”选择的。在北京、上海分别采用过两种“罗汉”形象的舞台直观视觉物,作为自己所扮“色空”的交流对象。这里节选梅先生口述的两个片段:
口述片段一:
数罗汉一段,我用过两种布景。
(一)在北京的双庆社,当时是俞振庭的老板。他是一贯的喜欢玩新鲜花样的。他出了一个主意,要用演员表演‘罗汉’……这样演了三四次。我觉得大大地妨碍了表演的情绪,就打消了俞振庭的建议,从此不再用‘活罗汉’了“活人”登场扮演“罗汉,今大看来,这些“真人”泥塑群像,是很可以实现有趣交流、现场“互动”的。
口述片段二:
(二)在上海的大蟾舞台,许少卿也是一个爱用嘘头的老板。他给我布置了一个水彩画的罗汉堂,……同样要妨碍表演。我又把它取消了幕帘软景绘满“罗汉”,不失现场交流对象,至少可以方便展示环境。但是京、沪两度演出之后,梅兰芳先生(C},)}L}}‘数罗汉”一节,最终选择居间悬挂一幅“守旧”,也就是舞台传统抽象布景。舞台视觉景观和交流对象没有“罗汉”,梅兰芳在扮演“色空”的同时,伴随唱表,随之扮演对应的“罗汉”一身兼任。这个舞台“视觉贫困”的交流方法,一直保留至今。梅先生的这个最后决定,是出于什么原因?是什么“大大地妨碍了”他的一种什么“表演的情绪”呢?在他的自述回顾里,说是因为无论“泥塑”演员卜场、还是“帷幕”升降“转场”,都对现场表演环境有干扰声音:这应该只是他做出取舍的理由之一,从他卜而的精彩见地可以发现,他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实际上已经是出于对戏曲艺术视觉思维的一种理性判断,也充满幻觉诗意的赋比兴。他认为,戏曲是演员在舞台上用身体作画的一种艺术—“在服装、道具、化妆、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这个对戏曲艺术视觉堂奥的深刻认识,对舞台景观的选择取舍,对“人体”媒介的价值肯定,对“戏曲的景在演员身上”的自信,以一种“绘画性”的比喻,道出了戏曲视觉所表达的内涵哲理意蕴。在某种意义说,也充满了潜在思维的“动画性”:同一戏剧时空里,一身兼任色空尼姑之人、泥塑罗汉之物这两类不同视觉属性“跨界”角色,分饰一位行进、盘桓中的妙龄少女,和她周遭环列、不同姿态、一路发出呵斥威慑嘲弄不屑的“罗汉”泥塑雕像群,这幅“活动彩墨画”的舞台里,存在几种需要表达的视觉转化关系,也就是“跳进跳出”的幻觉思维流程。
第一,有和无的转化关系。尼姑为舞台视觉之“有”,需要转瞬让舞台之“无”的罗汉们一一闪现,又转瞬消失:两类角色的“有”与“无”交替进行:第二,人和物的转化关系。色空是妙龄少女,却要转瞬让舞台上的泥塑罗汉们一一活现,又转瞬复归:两类角色的“人性”与“物性”轮番完成:第三,动和静的转化关系。行进的人物逻辑,却要静止的泥胎却又瞬间“拟人”张扬起来,:两类角色的姿态动静,需要穿插表达。
这个表演片段虽然不长,但是特殊价值在于,和其他戏曲表演的虚拟特征相比,人与物的同步表演、视觉信息不断“切换”的共同存在,不仅仅是增加了表演的实际难度—对此,梅兰芳先生在回顾里自有慨叹:同时,它也可以成为“戏曲动画”构思、创作之际,木身理解也对外传播“戏曲好在哪里”的一个解释范木。
在人工物理手段诞生以前,人体的视觉能量,艺术的多元信息,感官的经验记忆,想象的日常浸渍,都孕育也体现在了中国传统戏曲舞台和艺术表演的“出形入画’、“出神入化”这两个互为表里的视觉体系当中。不是单一视觉载体和想象目标、表达目的,而是两类舞台视觉物形成了密切相关的同一个信息系统。梅兰芳先生的《思少L}}“数罗汉”这个情形,和动画的视觉信息必然来自两个以上的生活记忆原始素材何其相似?区别,只是动画可以通过视觉物理手段,让虚幻变为自由出没的分别直观,戏曲则是保留在完全虚幻的舞台视觉假想当中。
不必否定动画视觉的外在刺激给人带来的信息烈度甚至幻觉,但它可以通过物理手段批量复制:戏曲只能有赖“人体”功能,焕发奇妙美感和诧异性。之所以应该保留和大力发掘戏曲当中诸如“数罗汉”之类,是因为前者的想象力构成,依靠外部刺激因素,后者却一定需要调动表演、观赏双方想象力的同步呼应。
传统戏曲的传播价值、当代意义何在?娱乐选项的至尊地位显然不再,道德教化的训诫功能也日益消遁。但是她艺术里的“想象力”训练、视听里的美感发现能力和自我拓展联想能力,是中国传统戏曲充满诗意思维的大众化普及方式、日常化浸渍传统,不会伴随物鼎世革价值减损。这是戏曲依然值得文脉保留和人类分享,也该成为“戏曲动画”价值主宰的原因。
三、两个“定义”:戏曲与动画关系的理论
对动画的价值功能,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艺术“小儿科”、商业化“宠儿”,媒介技术“试验场”,流行文化“狂欢地认·…等等。无论怎么评价,在当代媒介传播学,动画都是现代视觉艺术难以轻慢的文化现象和分析样木。它在中国与传统戏曲的联姻,从早年的重在提炼戏曲零星要素,譬如获得国际声誉的妈吞傲的将军》、《大闹大宫》等,到如今大而积进入戏曲题材、造型、音乐等全方位领域,初步形成“戏曲动画”的类型,对“小儿科”的传统认知应该有所调整,意识到它强大的信息强制性:对商业、技术、流行化的属性,既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应该着眼传播价值的实际成效,保持警惕性。
不仅是“戏曲动画”目前而临的动画和戏曲合理关系,动画木身的信息功能、价值定位也长期是跟着感觉走的,在纯粹的技术范畴,或把其他文学、影视、美术等原理嫁接到动画,形成“理论”,导致现有动画话语基木没有涉及到它与传统文化怎样才算恰当联姻有必要以“视觉艺术”打量动画,澄清它与不同关联对象,尤其是传统文化之间的视觉思维关系,这应该成为“戏曲动画”与戏曲艺术的基木定位。
[关键词] 大众文化;精英文化;联系;区别
就文化的层次、特征和普及程度,或文化消费的主体而言,文化可以划分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对大众文化的内涵及其与精英文化的关系的探讨中,法国精神状态史学家和美国文化史学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期,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彼此消长已成为社会文化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在探析这两种文化及其关系之前,理清一系列相关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其中有一个常见的概念混乱在于将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相提并论。“实际上,精英文化严格说来应同大众文化相对应,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相并称,高级文化与低级文化相呼应,专业文化同群众文化相反对。一般说来,大凡精英文化主要为高级文化、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更多包括通俗文化。”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不论是大众文化还是精英文化,不论其风头正劲还是暂趋弱势,这两种文化都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整体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各自不可或缺的个性角色,因此,只有实现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合理建构,形成二者和谐共生的文化语境,才能满足全社会的不同文化需要,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文化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大众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
1、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性的消费文化
大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直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供大众消费是其突出特点之一。
因此,它要迎合大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契合大众的文化消费热点,通过市场机制加以快速传播,实现自身的消费价值,由此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大众文化是一种流行性的时尚文化
只有流行才有市场,流行性是大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它从内容到形式的通俗性,更能为现代媒介所认同、接收、传播,以致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3、大众文化是一种庞杂性的多元文化
大众文化的社会复杂性造成了它先天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成分。因此,它具备了内容庞杂、形式多元的特征。
二、精英文化的内涵
我们这里所说的精英文化,是指以探求真、替、美的价值为基本职能的高雅文化、严肃文化。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关于精英文化,主要从与大众文化的对照中剖析它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从创作主体来看,精英文化的创作者具有更为强烈的人文精神,更加推崇“文以载道”的文化观念。
2、从创作内容来看,精英文化中蕴含着更多的忧患意识、悲剧精神、人文关怀、价值理想、道德祈求,它具有个性化、精致化、理想化的特点。
3、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来看,精英文化的地位越来越多地受到大众文化的猛烈冲击,甚至招架无力,气势日衰。
三、二者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比,属于一种浅层次的文化。大众文化从历史发展中看,是一种文化的提升。精英文化的失落并不完全等于全部知识分子的失落。人文知识精英依靠政权用意识形态主导社会的时代结束了,但是知识分子的整体地位并没有动摇。科学技术专家仍是受到尊敬的权威,社会科学家也在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对社会和经济的实际运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思考,这种历史性进步也导致了文化的泛化,文化成为一种可复制的、唾手可得的东西,是一种平面性的、无深度感的、无深刻含义的东西。(当然大众文化并非全部如此)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或曰人们对它主要功能的理解,是娱乐、游戏和消遣的方式,往往忽略它的思考性、启迪性和教育性。有些人把大众文化的生产也调侃为“玩”文化。这虽然是不负责任的说法,但确显现出与精深的高雅文化在创造功力与态度上的不同。精英文化亦可在平等对话中感受来自大众的脉动和冲击,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以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因此,在大众文化中,知识性文化消费与娱乐性文化消费是严重失衡的。人们往往把大众文化喻为“精神快餐”,“量大,也吃得饱”,但长期一味的依赖,就会患“营养不良症”。我们知道,各个国家和民族不但创造文化,根本上也是靠文化养育和维系。只有大众文化的发达,没有高雅的精英文化的繁荣,没有精神上拿得出手的“拳头产品”,没有享誉世界的文化名人,在今天的世界上是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第二,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比,更多的追求经济效益。大众文化以市场为导向,读者、观众、听众等等为“上帝”,其创意、题材、艺术、作品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必须转化为经济效益。所以,大众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炒”,也就是商业宣传或称之为“包装”。它对大众文化偶象――各种“星”的盲目吹捧有时会达到很浅薄的地步,如在流行歌曲领域从“四大天王”到“憨哥”、“甜姐”。除了一味的捧,很少见到象样的真正的音乐评论和音乐批评,这显然是票房价值高于艺术价值所致。由此大从众文化还往往透出一种“媚俗”的倾向,如从商标到名称滥用洋文洋名的“假洋”文化,热衷于鼓噪“宠物热”、“选美潮”、“贵族消费”这类“贾府的焦大也爱林妹妹”的怪异现象。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顾城杀妻自杀事件。本来是于道德法理所不容的恶性案件,却被大众传媒“炒”成浪漫离奇的三角恋情,以满足小市民的猎奇,却丝毫不见对杀人犯应有的遣责,是非观念和严肃的思考都烟消云散了。
第三,现代社会是文化发达的社会,精英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中的先锋、灵魂和瑰宝。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呈两种明显不同的流向.与大众文化的崛起相对应的另一极,是向精英文化的顽强挺进,这集中表现在建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文化高峰上。因为它们最能展现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是班立在世人面前的民族精神的丰碑。相反,如果没有领先的科学文化的发展,整体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先锋;没有高深的人文文化的发展,整体文化的发展就失去了灵魂;没有黄钟大吕、振聋发联的文学艺术力作的问世,整体文化就无以奉献出享誉时代和世界的文化瑰宝。精英文化在整体文化和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作用及其重要性,是世人皆知的。人们的共识归结到一点,就是文化要发达,就必须集中精力建设发达的精英文化。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虽然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两者在产生和发展上都有着很多联系,甚至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吸收借鉴的关系。就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言,也有着大众和精英的区别,其分别最早基本可以从纸媒介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分野点,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可以看做是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发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多的文化知识可以更好地传播,这时候才可以说有了大众文化有了可以依附的土壤。而真正能接触到教育权利的人却是很少的,因此文化阶层的分化也开始形成,少数掌握教育权利的人慢慢形成了所谓的精英,他们一般是由那些阶级地位较高,有一定特权,能够接受教育的人组成。而普通大众则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各自的不同群体范围内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作用,出现了中国古代多彩的文化现象。
总体而言,对待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合理的选择是:坚持“大众”的现实和“精英”的理想,正视大众文化需要由精英文化来引导的现实,使“大众”的现实合乎“精英”的理想,在大众的现实与精英的理想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和恰当而持久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黄华新,顾坚勇.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2).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8.
[3]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学海,2001(5).
[4]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85.
[5]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8.
论文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对中国相对落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影响和冲击。对各种影响和冲击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对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选择方向。
一、中外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己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据报道,英国文化产业2007年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一早在1993年就已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仅次于航空、航天等产业,在国际上占据了4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已占据总消费额的30%以上。在开放条件下,扩一大文化市场的准人,允许国外文化资本和文化产品进人中国市场,都已经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与此同时,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成熟,市场机制还不完善,文化市场的规则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媒体汇流”在西方是一种市场趋势,在中国,文化管理仍然实行党政二元结构的管理模式,中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幼稚产业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总体实力、科技水平、市场运作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差距是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之下,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关注并进人中国文化市场,推销其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这种冲击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既是深刻的,也是现实的。因此,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产业政策,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在必行。
二、国外强势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冲击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文化市场中属于强势产业,而中国则属于弱势产业、在这种强弱分明的态势下,国外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有哪些影响和冲击呢?
一首先,在开放的条件下,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为对文化资源的争夺。“文化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以人类脑力劳动为基础的精神生产力发展的形态。它通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方式,使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多样化、精神文化服务市场化。”阴文化发展一旦产业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中国独有的资源不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以其生产的规模化、商业化、信息化被全世界分享,满足着世界人民的文化消费。这是开放条件下中国文化资源开放带给世界的积极的一面。然而,文化资源的开放也带来了消极的一面,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加剧了文化资源争夺,强化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中国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过去,人们经常认为物质资源是有限的,而文化资源是无限的,但是在今天,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认识。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文化产业的生产能力空前膨胀,它在把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引向虚拟空间、虚拟人物的时候,也把它的生产空间拓展到了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利用他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本国的文化产业,创造木国的文化产业利润。在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支持下,从技术角度讲,它对一国传统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几乎趋于完美的境界,而对于该国的文化产业落后、经济和技术实力差的文化生产单位来说,对同一素材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再生产几乎成为不可能,因为消费者旱已经认同了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产品,由此引发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和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文化产业背景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中选取的题材就可能不同,对同一题材利用的角度往往不间,也因此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以欧美文化市场对阿拉伯文学的消费为例,欧美文化市场在消费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下,对第三世界文化的消费呈增长趋势。在对阿拉伯文化的消费土,有两类作品特别受西方文化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一类是有争议的作家和遭查禁的作品,这些作品一旦到了西方就大受欢迎,有的甚至被评为诺贝尔文学奖;另一类是表现阿拉伯社会的封闭性特征,描绘阿拉伯社会的愚昧落后、野蛮荒诞的风俗和日常生活图景的作品。从这一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背景和需求的不同,不同国家对文化产品的选择角度是不同的。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文化市场的控制力,使得以它们为主体的标准成为世界性的标准,表现出了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单一性机制,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文化资源,从自己的角度来生产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产品。在世界科技水平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作品必然会很快传送回文化资源的所属国,进而对所属国的文化产品生产产生负面的诱导,威胁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种由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所控制的对文化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单一性的消费倾向,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中国的文化市场必然受到强烈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必然要履行相关规则的要求和承诺,文化产业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必然贯通,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权将逐步放宽,进出口手续也会简化,中国文化市场将面向世界各地的文化产业集团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国外文化产品将大规模进人中国,文化产品价格也将随之下降,虽然广大消费者作为直接消费者会从中受益,但是它的负面影响也是深远的,作为新兴产业的中国文化产业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文化产业活动领域和文化产品交换场所的文化市场也面临着被冲击和侵占的可能。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群体规模庞大。中国本土有12亿人口,海外还有7000多万华人,对作为以传播文化产品为主要职能的文化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华语市场。国外文化资本绝不会放过这一巨大的文化产品市场。在中国的文化市场中,中国文化产业虽然有着地缘优势,但是却有着经济、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劣势。
三、中国文化产业的选择
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不能再用传统的封闭或行政的手段来保护中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要避免这一冲突的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的游戏规则,营造适合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适合于其生长的沃土和起飞的平台。
1.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人的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中国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人,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降低“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力。“文化经济在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最成熟的高级阶段。这首先表现在它吸收和利用了先前的物质经济和知识经济一切有益的成果和条件,从而最适宜人类生存和全面发展;还表现在文化经济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和消费力。”将文化产业当做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经济发展必将实现双赢。
2.以市场为中心,塑造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只有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国内文化市场中生存,才能在国际文化市场中立足。因此在文化市场中,政府要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退出竞争性行业,同时避免使用垄断性的保护政策,让企业在公开、平等、公正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展示自己的经营能力和企业形象。要按照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机构改革,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不是么?单从一些作文题目上即可窥一斑。我们的有些老师每每爱要求学生春天写“春”,秋天写“秋”,署假写“暑假见闻”,寒假写“寒假记事”,五一写“五一有感”,元旦写“元旦抒怀”……真应了那句辛辣嘲讽的话:千古文章一大抄了,连作文题目也抄起来。这些老题目,小学写了,中学写了,中专写了,甚至大学生也还要写。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难怪有的学生说:“咱们的老师是属祥林嫂的,就会讲阿毛的故事!”
令人悲哀的现象在于,我们的许多学生果然也会讲“阿毛的故事”了。
就以某校园文学社为例。这些本来是作文尖子学生,往往一开始就由生硬性模仿而步入低层次的求同思维的胡同。
比如作文构思。说表现爱国主义,大凡都要和共和国挂号----不知看到谁先写了两名:“纺织女工织着共和国的经纬”,“女排脸上挂着共和国的微笑,”,于是一窝蜂地都来了:“我爸爸在共和国的原野上劳作,”“我们的老师在共和国的黑板上耕耘”,“我早上迎着共和国的朝阳到校,”“晚上沐着共和国的夕阳回家”,……咳呀呀,我真担心,有一天学生会说:“我早上吃的是共和国的油条,晚上喝的是共和国的茶水。”
据说这是深化主题,实则不是深化,而是简单化。
再比如手法的雷同。不知从哪位诗人那里看到这样的诗句:妈妈摇着纺车,摇着日月,摇着辛酸,摇着希望……”于是我们的学生又一窝蜂地写道:“儿童排着积木,排着憧憬,排着明天,排着理想……”,“一个红领巾在擦着墙上的污点,把校园擦得漂漂亮亮,把生活擦得漂漂亮亮,把人的心灵擦得漂漂亮亮……”如此“两段式”,在一句中为一实三虚,在文中分为先铺叙,后议论,有的语文老师说这是“经验”,我想加“主义”二字。
问题还在于这里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危机:教师授之以法,学生受之以法;老师要求种“瓜”,学生不得种“豆”;教师法定种房前,学生依法不种屋后,有的老师的那一套训练方法,是他当学生时从他老师那学来的,而他的老师的那套又是从老师的老师那儿学来的。这种多年不更的所谓经验,遵循着同一思维轨迹,同一训练方式,得以代代相传,阵阵相因,于是一种僵固的思维定势,就这么无意识的形成了。
我们称这种思维定势为封闭型低层次求同思维。
黑龙江省除了拥有我国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例如冰雪覆盖的平原、森林和绵延不绝的山岭,此外还具有相当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位于黑龙江西部地区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满族和朝鲜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非常浓郁的民族特色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不仅在黑龙江省内,在整个中国内陆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作为后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将这些祖先流传下来的资源发扬光大。一般情况下来说,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囊括了博大精深的静态文化,比如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也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服饰、食物等动态文化。因此,在科学开发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产品进行开发。
二、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产品的内容
(一)渔猎文化景观包括赫哲族的椴木图腾柱;赫哲族进行渔猎活动的器具以及渔猎文化、鱼皮衣等;绣有各种花草团的大襟长袍、具有赫哲族民族特色的套裤和被褥、各式各样包括优美图案的生活器具;鄂伦春族的古典狩猎文化和饮食文化;无论是赫哲族还是鄂伦春族其渔猎狩猎文化都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特色,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开发尚属空白,因此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二)游牧文化景观在我国黑龙江西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具有很丰富的生态资源,除了有各式各样的植物,还有国家珍惜保护动物丹顶鹤;此外,少数的蒙古族部落,也带来了非常具有蒙古族特色的饮食文化,烤全羊、奶茶等。
(三)农耕文化景观分布于该地区的朝鲜族、满族、达斡尔族他们同汉族一样属于农耕社会,但是同传统的汉族农耕文明又有很明显的差距,这也是很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此外,满族历史悠久的“弯子炕”、朝鲜族鲜明的民族服装等,都是具有一定开发空间的文化旅游产品。
(四)宗教文化景观黑龙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文化也异常丰富,且这些宗教文化都蕴含到了日常的民族服饰、民族首饰中;能够让游客体验到在我国中原地区所无法领略到的另类宗教气息。
三、对于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事业发展的设想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开发、发展、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旅游事业既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对于文化的推广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推广做为目标,有步骤、有依据的推动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化进程,为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播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近些年政府对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各种帮扶政策,落实的非常到位;此外,政务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依托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脱贫致富,在我国也有先例;其次,黑龙江地区在我国是一个地理位置很特殊的省份,那么黑龙江人应该抓住这些先天优势和老祖宗留下的光辉遗产利用政府的优秀政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建立人文气息浓厚且囊括自然景观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村,并依托黑龙江西部地区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着重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建设、开发,并进一步扩大开放,除了对当地区的环境有待加强之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帮助。例如,建立满族、朝鲜族、达斡尔等民族风俗文化村时,以当地优美的自然美景作为依托,开发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提高游客对我国少数民族灿烂文化的认识。
四、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旅游产品的效应
(一)社会效应在人文旅游中,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各民族的团结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着很紧密的联系。
(二)经济效应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研发,将为该地区争取到极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对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问题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可以参照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文化发展。
(三)生态效益黑龙江省西部除了拥有非常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之外还拥有全国数一数二的自然生态资源,在对该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还能对当地自然生态的资源,起到一定的保护。
作者:包兰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直接和单纯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显得曲折、隐讳和复杂。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增强高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高校完成教育任务,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非常强烈、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环境的美,主要是指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风气,充分表现着历史发展的趋向,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主要表现为: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校园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同步的文化转型过程,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直接;师生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与要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实际。如何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并迎接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校园外部环境。要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需要,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重视高校师生思想环境美的建设。要提倡一种校园精神。“一所学校所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它的精神,它的思想感情和素质。学校的精神反映了它的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和国家的状况。”例如,我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抗大精神,“五四”以来的北大精神,“红色工程师摇篮”的清华园精神等等,这些高校的校园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在办学的实践中培植和提炼出来的校园群体意识,不但反映了学校的特点,而且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奋斗方向。在这种校园精神鼓舞下的师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驱动,增强了努力工作和学习的精神力量。这样的学校,不但能为社会、为国家造就无数的优秀人才,而且在社会上也最有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辩别力。”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明显,只有专业知识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辩别力。即在大学教育中,构建学生完善的人格修养,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种文化便有着一种自己的价值取舍标准,有着实现其价值的特殊方式和途径。受教育者在科学、正确价值观的支配下,才能坚持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人才。形成和谐奋进的舆论环境,提高高校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学校之间的竞争力。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并且对人的性格产生作用。良好的舆论环境,能够表现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积极进取的倾向。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能够形成健康、正确的思想氛围,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共同奋进,为提高人的素质起潜移默化作用。在正确舆论的导向下,一所大学在教学质量、学术水平方面出类拔萃,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竞争中,保持自己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高校中的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的校园内部环境有关专家指出,当今中国高教体制核心的变革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位制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构筑起我国教育事业完整的总体框架;学校与企业结合,参与开发与经营,使高校的内部结构,教师队伍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上文、理、工互相依托,互为背景,给学术研究、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打开了全新的境界。要跟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高校必须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搞好教育环境美的建设。形成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一方面是学生来源的竞争,而更重要的一面是教师队伍的竞争。由于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高校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和条件十分必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除了改善教学设备和科研手段外,更主要的是努力改善人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在高校范围内形成团结、民主、开放、宽容、活跃的学术科研氛围。增强服务意识,为师生疏导轻松、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社会上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处于人与人,人与物,包括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之中。而在这些关系之中,人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主要的。增强服务意识,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最佳的文化心态。高校的教育风格和管理模式作为一项教育系统工程,可以通过热情、文明、科学的服务方式来体现。在体现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让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融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现解;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温暖,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得到理智的满足与合理的补偿。由此,高校的教育目的和管理目标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中,在师生轻松、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中得到全方位的落实。“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新时期教育工作改革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教育不单是上层建筑,通过劳动力和再生产,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因素。转变教育观念,创建适合于教育发展的校园社会经济环境,让高等教育通过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从而使高等教育的本质得到具体的表现。在高校的实际办学过程中,高校的发展规模、教育体制、教学内容等,要从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教育结构,完善办学模式。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突出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同时,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做好教学科研和改善办学条件,多途径创收,逐步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的关系。让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以良好的教育环境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之中,朱光潜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人对环境的反映包括两种因素,它一方面受认识(知觉、记忆、思维)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受本能(身体组织中由人类长久经验积累下来的一些定型的反映方式)的推动。认识来自环境,它是对客观世界必然规律的认识;本能来自有机体的身体组织,表现为情感、情绪、愿望等。”反映或行动都有一个改变环境的目的,目标是“可能的”与“可愿望的”两项的融合。“可能的”是由认识(即对客观世界必然规律的认识)判定的,“可愿望的”是由本能(适合主体身体组织中定型反映方式的)决定的。可以说环境对人的认识作用和影响作用是十分强烈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关键词】戏曲演员;文化修养;表演;重要性
应当说,戏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戏曲的流传,一直都是在“文化”的圈子之中。从各方面来看,无论演出或“本子”,甚至是演员,以至于“唱”“念”“表演”,都必然是一种文化现象的展现。从社会影响上说,更可以看到戏曲对文化也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
谭鑫培非常注意自身的文化修养,也注重剧本的文学性,有戏词不通或有悖情理之处,他都要请通人修改,当时的孙春山,就是谭鑫培的通人。孙春山是清同、光年间的京官,酷爱京剧,精通音律,善于编腔,据说余紫云、陈德林、王瑶卿等都曾与之有所往来。谭鑫培在京剧语言及音韵方面的成就,与孙春山的帮助分不开。另外,谭鑫培与梁启超、罗瘿公等社会名流也都有交往。那时的谭鑫培,无论是对艺术的理解或是对弄物的表现,都体现了他渐进的文化底蕴,演出水平日益提高,创作了一大批谭派剧目,一直延续到现在的舞台上。
谭鑫培善书画,他的居室名为“英秀堂”,梁启超曾在他画的《蓑笠图》上题写“四海一人谭鑫培”。从谭鑫培那个时代开始,名角们都一致认为,戏曲要取悦观众,除了演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外,剧本的质量是关键。但过去艺人们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有的甚至不识字,能自己编写或修改剧本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京剧发展到这一时期,特别需要有文化的文人的帮助,所以文人与京剧结缘,是时代的需要,是艺术的需要,也是观众的需要。
齐如山留过洋,开始他对京剧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朋友的盛情邀请之下,去看了京剧,从此便一发不可收。他给梅兰芳的信中,谈到了自己对于京剧的认识,并对一些戏提出了修改意见。但他没想到,他在信中所谈的意见,多被梅兰芳接受并在演出中加以改正,而齐如山写给梅兰芳的数封信,也被梅兰芳珍藏着。由此,才有了他们之间长期的友谊与合作。京剧从民间走来,社会的诸多因素促使京剧逐渐占有了主导地位。知识分子参与其中的例子很多,清代的一些贵胄,如红豆馆主的参与,带动了皇族层次的参与,也成为清代社会的一大时尚。如庆亲王奕匡在府内大兴土木,修建戏楼,每逢重要的庆典和活动,都要大摆筵席,演戏3天。而载涛、溥侗更是自己聘请教师教戏,并购置戏装,组织戏班演唱盐溥仪的六叔父载洵喜欢唱老生戏,制作了大批的戏装、道具,经常在自己府中的小戏台上唱戏,主演一般都是王公大臣的子弟。溥仪的七叔父载涛不但能演出京剧,而且对京剧的研究也很精细,他模仿杨小楼的猴戏,惟妙惟肖。王公贵族的戏曲活动与京剧界专业演员的演出形成双向交流,推动了京剧艺术的普及和提高,梨园界的人士在与他们的交往中,也学到了很多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从而大大提高了表演技能。
在戏曲与文化的发展中,也不时会出现一些“失雅”的小疵,倒也应当加以注意。这是因为“流传”多在民间街肆之间,戏班中一些演员缺少文化的学习所至。所以出现一些“戏词模糊”、表演误解的现象,非常露丑可笑。这说明:演员的文化水平,必须着力加强提高才行。据说谭鑫培先生在演《失空斩》一出戏在上场前特别告诉鼓佬:今天不唱,改成“念”.鼓佬照办,来“小锣打上”。可是谭老夫子事先并没做出准备,他边走边想,瞬息之间到了台口,只好“念”出了“兵扎祁山地,要擒司马懿”这两句不甚严格的“对句”。当时就过去了,事后也没有再作考虑,但就成了“惯例”,一直演到了现在。这样一改,的确在舞台演出上“精粹”多了,是一种剧本文化上的提高。当然这是谭老夫子舞台演出上文化的高度所至。听说余叔岩先生也经常回顾、反思自己的演出艺术。在《搜孤救孤》一戏的“娘子不必胆怕惊”一段【二黄原板】中,有一句“舍子搭救忠良后”,他留下的唱片中在“忠”字后边加了虚字“哦”,行腔时多带了一个过门的高音,听起来很提神,但以后他自己觉得是多余的,不应该这么“唱”。这是一位老琴师邹老先生说到余先生对自己艺术如何严格时谈到的,令人听后很是敬佩。许多常见的“老戏”,在不同演员的演出中都差不多,只是由于演员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而有一些个别的不同,而这些不同,恰恰表明了演员文化的高低。
再如《哭灵牌》的大段【反西皮]刘备哭二弟,叙述关羽的功绩时,老本子有两句唱词“华容道上你放曹操,大仁大义志量高”。极有文化造诣的艺术大家奚啸伯先生采取了一种办法:唱出“华容道上你放曹操”后马上收住,接唱“放曹操”扫尾'一翻水袖,一马虎,一模糊,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这些都是艺术家在实践演出中,认识到并因此做出了自己的变动,它表明了演员的文化水平对戏曲艺术的重要。
【参考文献】
[1]欧阳启名.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吸引外商投资额最大的国家,但是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性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以东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京津唐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中有87.84%分布在东部地区,9.09%分布在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只有3.08%。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对华投资的如此不均衡,跨国公司进行投资区位选择时考虑的因素又有哪些呢?中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二、文献回顾
英国学者邓宁在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及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做了全新的解释。他指出:一个企业进行直接投资是有三个因素决定的,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邓宁把区位优势看作国际投资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并把区位因素归纳为市场因素、贸易壁垒、成本因素和投资环境,随后又补充了语言、习惯等非经济因素。
根据邓宁的理论,伍德沃和罗尔夫对影响出口导向制造业国际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他们的分析,跟投资选址呈正相关关系的因素有:GDP、汇率贬值、免税期限、自由贸易曲的规模、政治稳定因素、制造业的积聚度、土地面积等;而与选址呈负相关关系的因素有:工资、通货膨胀率、运输费用、工会组织等。
朴商天(2004)以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对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地区性差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对外开放度、集聚化程度、鼓励政策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工资水平、研发人力则对直接投资起着反作用。基础设施对选址呈正相关关系,但对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正在减少。
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FDI区位选择的动因,前两个是以多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但不可能完全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朴商天虽然以中国为研究对象,但他只简要的讲述了影响地区性差异的因素,对某些区域存在着哪些具体的问题方面并没有解释。本文根据这些学者提出的因素,结合中国东、中、西部的具体情况,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和由之得出的一些启示。
三、影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
1政策因素
张立(2002)对FDI在我国省际分布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他引入了各省执行FDI优惠政策的时间,结果显示,各省执行优惠政策的时间先后对FDI的流入有着显著的影响。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作为政策开放较早的地区,利用自己东南沿海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建立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最先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在我国的集中区。1992年中国开放内陆城市并实行也沿海地区相同的鼓励政策,推动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近几年外商对中西部的投资有所增长,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如安徽、江西、湖北、云南、贵州等省份。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但中西部地区已经开始了引进外资的征程。
2劳动力成本及工资水平因素
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区位决策的成本因素中最为主要的成本。Austin(1990)强调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主要原因在于低工资水平,工资高低与外商投资呈负相关关系。朴商天(2004)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一关系的正确性。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具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这种成本竞争优势对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劳动力导向战略是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重要的区位选择战略。除了成本因素,劳动力素质也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特别是在一个东道国内部,低劳动力成本经常意味着低的劳动生产率,只有那些低成本并且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区位,才能比低成本、低劳动生产率的区位更具有吸引力,这就是外资没有因为劳动力成本低而大量流向中西部地区的原因。
但是过高的工资水平也会抑制外资的流入。以长江三角洲职工平均工资衡量的劳动力成本显示,上海、宁波、杭州、南京和苏州等地的工资水平,远高于长江以北地区城市。工资成本对FDI分布的影响就是,未来的长三角地区外资可能会更倾向于投资到工资水平较低的周边地区,甚至转移到区外。工资成本的上升对长三角的外资流入是一个不利因素。
3土地成本因素
珠三角地区开发较早,当外资聚集到一定程度后,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而成本不断攀升,对FDI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按2002年单位土地面积的GDP衡量,深圳、汕头、广州、海口和福州等珠三角城市的土地成本在全国排在前列。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在引进外资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而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比重在持续上升。
4.基础设施质量
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港口和信息通讯等)和基础工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特别是具备一定投资规模的大型企业,如果生存在一个基础设施薄弱的经济环境中,将会导致投资收益递减。在我国,各地区的投资硬环境差异非常大,例如东部沿海的广东省和江苏省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目前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当完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东部地区的交通线路综合密度为1597公里/平方公里,同期中部地区为680公里/平方公里,而西部仅为29公里/平方公里,与东中部地区相差甚远,成为外资进入的“瓶颈”。
5集聚效应区域产业基础是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全球80%的FDI集中在发达工业化国家(hakrabarti,2003),外国资本在这些国家的投入也更加集中;另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集聚效应(Figueiredoetal,2000),区域产业基础越强,外资企业越多,外商就越容易在该地区投资。Headetal(1996)对我国931家外资企业进行了研究,发现有“吸引力”的城市——那些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的城市——获得了更多的投资,而集聚效应则放大了政策的直接影响。
对于集聚现象,Krugman(1991)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视角。他结合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科学,认为:聚集效应的关键是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规模经济;聚集能导致生产某一种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进而产生递增的规模效应。聚集效应体现出一种路径依赖,进而影响后续FDI的聚集(吴丰,2001)。外商直接投资的聚集效应体现在增量FDI的区位选择受到特定区位的FDI存量的影响,即当某一地区的外商资本控制的厂商越多,新的外商就更倾向于投资该区域国家或区域(许罗丹、谭卫红,2003)。许罗丹、谭卫红(2003)、王剑、徐康宁(2004)、吴丰(2001,2002)对FDI在中国表现出的聚集效应进行了研究阐述,均认为外商投资的聚集效应明显。为了在运输成本最小化的条件下实现规模经济,制造企业倾向于在有巨大需求的市场或潜在市场区域选址,而需求本身的定位取决于制造业的分布。区域产业基础与对外直接投资的进入具有双向促进关系。资本的进入增强了该地区的产业能力,同时也强化了外资的集聚机制。以苏州为例,该地区的IT制造业目前已具备了相当完整的产业链,在开发区周围25公里内可以达到98%的产业配套率。这种配套体系在吸引跨国公司进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州由此成为全球IT制造业最重要的集聚区之一。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公司有九家在苏州投资,包括明基、华硕、华宇、台达在内的台湾20家最大的电子信息企业,有16家人驻苏州,随后相关配套企业相继进驻,产品包括线路板、电脑配件、主机板、扫描仪、鼠标器、及电池和笔记本电脑等等,共有1500余家IT企业,形成较为齐全的IT产业配套体系,这种产业链投资方式既使企业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又增加了苏州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行业的地区集中可以提供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使得各种各样的专业化供应商得以生存。在我国,另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是广东东莞,这里集中了大量的来自海外特别是台湾地区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商,是公认的全国电子产品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在此设厂,有助于厂商增强其竞争力和建立竞争优势。有了特定产业的聚集,就能吸引相关的FDI进入,而我国西部就非常缺乏这种聚集,是吸引FDI的薄弱环节。
6“核心一”体系(CPS)。在对外直接投资比较集中的地区,往往会形成“核心一”体系(CPS),在空间一上的表现即为围绕“核心”区域形成的“核心一”(CP)结构。因此,与核心区域的地理接近性,成为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我国“核心-”体系的结构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与投资国相邻,易于吸引投资。例如我国广东的东莞、深圳等地区,由于毗邻香港,而成为外资最先进入我国的地区之一。山东的青岛、威海等地则由于与日本、韩国接近,而成为日资和韩资集中的地区。CP结构形成后,会在该地区产生一种引力,企业在选址时将遵循引力模型中所描述的企业关系,形成集聚效应。第二种是对外直接投资在核心区域选址后,吸引了大批跨国配套企业进入,这些企业在核心区域附近选址,形成了以产业配套为特点的区域。1993年,台湾明基公司在苏州新区投资设厂,同时还召集其台湾核心配套厂商,吴江由于具有土地和区位优势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配套企业人驻,从而在以苏州为核心,以吴江为的地区形成了以产业配套协作体系为特点的CP结构。
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促进区域经济特别是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
1.接受并推行投资自由化
加快西部对外开放的基本方向是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主要是指那些有利于促进长期性外国直接投资的自由化政策,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促进市场竞争原则,通过减少或消除特别针对外国投资者所采取的歧视性措施,取消市场准入限制,促进市场竞争。外国直接投资参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也非常巨大,要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外资进入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优先发展领域,允许外资公平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或公共项目的公开竞争招标。二是享受国民待遇的原则,即外国投资者的待遇等同于本国投资者,一方面,应取消对外资企业在税收等方面“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应取消对外资企业贷款、融资、投资等方面“非国民待遇”的歧视性措施,严禁对各类外资企业乱收费和变相增加非生产性负担。三是提供制度保护原则。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发挥市场经济机制来促进投资自由化和吸引外资,同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制定相应的竞争性政策,以抑制某些私人投资和贸易的负面影响对市场竞争的破坏效应。四是尽量减少本是不必要的,繁琐的政府干预。无论是提高企业经济绩效,还是提高西部地区整个经济的效率,关键是增强市场的竞争性。在此意义上,投资自由化就是经济市场化,竞争游戏规则的公平、公开化以及监督机制的透明化、制度化。
2.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就西部而言,开发人力资源具有尤其重要的特殊意义。因为西部地区最大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也是中国目前就业压力最大的主要地区之一,由于政府投资本身创造不了多少就业,因此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吸引外国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对扩大就业、缓解失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政府不仅要实行直接影响FDI的投资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包括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鼓励外资企业对其员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增加中央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鼓励少数民族控制人口增长,在逐步解决“收入贫困”的过程中逐步解决“人类贫困”、“知识贫困”和“文化贫困”问题等。
3.实行跨国公司友好型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直接投资
吸引跨国公司是中国和西部获取全球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来源,也是西部缩小与东部和发达国家知识与技术差距的重要途径。提高西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善待跨国公司,把吸引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与西部和中国相对巨大的消费市场等互补性优势结合起来,吸引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跨国公司大规模投资于西部,并发展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的后项联系,鼓励与本地区著名的大企业联盟,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这是西部开发最好的吸引外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