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们精心挑选了数篇优质汉语言文学硕士论文文章,供您阅读参考。期待这些文章能为您带来启发,助您在写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一、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可谓是“龙头”工程。因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学科综合实力体现着高等学校的水平。学科建设,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其重要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学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和长久性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高等学校设置最早、最普及、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全国民族高校也都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只不过和一般院校有所不同的是,一些民族高校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单列了出来。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相对于许多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而言,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自身特殊的困窘。最主要的在于:第一,在民族高校内部,由于强调和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或者是项目等方面都很难向其倾斜;第二,民族高校内部一味强调应用性、实用性的学科,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忽略该学科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学科的支撑作用;第三,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往往又不被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主流学术界所认可,处于几近边缘化的境地。因此,民族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校内被忽略,在校外被边缘。有感于被忽略、被边缘的尴尬境地,西南民族大学才在2008年11月年发起并举办了“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1]。此次研讨会由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西南民族大学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
在首届研讨会上,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0年6月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于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坚守与突破”的主张。“坚守”指的是虽然我们是民族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多民族语言文学是我们的特色,但我们必须坚守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旨趣、主要原则和共同追求,否则我们就无法融入主流学术界;“突破”指的是我们在遵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主流学术界有关规则的同时,必须在我们自身的学科建设上做出特色、突出优势,从而突破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忽略、被边缘的困境。其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2010年8月22日至25日由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大连民族学院召开;2011年12月9日至1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和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多维视野下的文艺学学科发展暨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2014年9月19至21日由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这些研讨会,使民族高校学人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达成了许多共识,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毋庸置疑的是,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对人才的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
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同行专家学者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地位及特色”“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模式及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材建设及编写”等十项议题进行了研讨,共商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我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一种唇齿相依、互相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其他二级学科具有辐射作用和整合功能。首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中,可能促进这些学科在传统研究领域之外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从而产生新的研究成果。“比较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异中见同,同中见异,从而认识某一或某类事物的特殊本质和共同本质。”
而比较文学最根本的性质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文学性、可比性、跨越性”[2]。如果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把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阐释”等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属其他二级学科的研究当中,可能会促进这些二级学科的研究有新的突破、质的飞跃。比如我们可以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来寻觅人类共有的“诗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形成更全面、更宏观、更理想的文学观念,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文学理论。又譬如我们在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时,如果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分析,把不同语系的语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或对应关系,从而可能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与把握。再有,现在不少青年学人谈到中国古代文学时都说可供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很有限了,如果有意识地把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当中,我们不仅可以继续对大家已经熟悉的文本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还可以对过去较少涉及的文本的文艺思潮、文学团体、文类结构、美学风格、原型母题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样也许会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空间得到拓展。尤其要强调的是,有意识地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等运用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中,更应该成为民族高校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学人自觉的学术理念和为学意识。我们曾撰文指出“文学性、可比性、跨越性———比较文学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多民族国家内部自成体系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属比较文学范畴,从而内在地决定了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联姻的可能性、必要性、必然性。”[2]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扎拉嘎研究员也曾说:“只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审视民族文学,才能使民族文学研究不断深入。这就是说,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对提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论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教授曾说:“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属于比较文学的范围”。
甚至有学者指出:“中国民族文学史更应该是一部各民族的比较文学史”。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等运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已经有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问世。如果我们进一步自觉地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比较视域,有意识地开展研究,肯定能开拓新的研究空间,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其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的运用,可以整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其他二级学科,形成教学科研团队,其整合功能有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近年,国务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实施“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一战略计划是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紧密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氛围,巩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要有四种类型:以自然科学为主体的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的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战略计划,逼使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打破专业甚至学科界限和壁垒,跨专业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协同攻关。“‘跨越性’是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和区别性特征。跨越性是比较文学之所以能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没有跨越性,比较文学也就无从存在,这在目前国外和国内比较文学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至于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术实践中,是遵循跨国界、跨民族、跨语言,抑或是坚持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甚至要求兼跨这几者,学界与学人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我们完全赞同陈惇教授的观点:“如果从研究实践来讲,只要跨越其中的某一界限,就进入了比较研究的领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课题每一项研究都同时跨越这四种界限”。[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样一种“跨越性”的思维、理念,可以启发我们在当下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中,跨越专业界限,消除学科壁垒,多专业甚至多学科地组建教学科研团队,组建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申报项目,握紧拳头,齐心协力,超越突破。近年,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就有意识地跨专业跨学院组建了创新团队,推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新台阶。2013年“中国文论传统的民族性与文论研究的范式转型”成功申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当年,在此基础上又成功申报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4年“中国多民族文论传统的本体性研究”成功申报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优秀科研团队及重大孵化项目”。我们组建科研团队集体申报项目,取得了明显的实效。这几个团队,由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等担纲领军人物,成员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为主,同时还有来自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科技处、彝学学院、藏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单位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老师,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属全部二级学科。由于我们打破专业界线,跨越学科壁垒,根据项目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来组建科研团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再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中,所获得的新成果,又可反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不可能离开文艺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我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界许多知名学者,或是在文艺学、或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或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然后才成为海内外知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家。比如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原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会长乐黛云教授,就是在北京大学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走向比较文学;又譬如,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1976年至1980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是古典文学热爱者,1980年毕业时报考了四川大学的研究生,成为著名学者、龙学泰斗杨明照教授招收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再后来成为我国第一位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博士,明显地表现出从古代文论到比较文学的学术转向,从最初的硕士论文《〈文心雕龙〉中的灵感论》到后来的博士论文《中西比较诗学》,再到教育部比较文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现在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在2014年9月18日-21日于延边大学举行的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百年回顾与展望”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11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当选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无数学界大家成功的学术经历明白地昭示我们,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属其他二级学科所获得的新成果,能够很好地反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
三、结语
一、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可谓是“龙头”工程。因为,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础,学科综合实力体现着高等学校的水平。学科建设,无论是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其重要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学科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和长久性的工作,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高等学校设置最早、最普及、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全国民族高校也都有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只不过和一般院校有所不同的是,一些民族高校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单列了出来。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相对于许多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而言,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既有相似的问题,更面临着自身特殊的困窘。最主要的在于:第一,在民族高校内部,由于强调和突出民族特色因而对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重视不够,无论是经费或者是项目等方面都很难向其倾斜;第二,民族高校内部一味强调应用性、实用性的学科,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性、应用性地位和作用,忽略该学科对其他那些应用性、实用性学科的支撑作用;第三,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往往又不被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主流学术界所认可,处于几近边缘化的境地。因此,民族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校内被忽略,在校外被边缘。有感于被忽略、被边缘的尴尬境地,西南民族大学才在2008年11月年发起并举办了“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1]。此次研讨会由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西南民族大学主办,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承办。
在首届研讨会上,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2010年6月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对于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坚守与突破”的主张。“坚守”指的是虽然我们是民族高校的中国语言文学,多民族语言文学是我们的特色,但我们必须坚守全国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基本旨趣、主要原则和共同追求,否则我们就无法融入主流学术界;“突破”指的是我们在遵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主流学术界有关规则的同时,必须在我们自身的学科建设上做出特色、突出优势,从而突破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忽略、被边缘的困境。其后,2009年11月20日至2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2010年8月22日至25日由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全国民族院校与民族地区高校中文学科及相关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第二次会议)”在大连民族学院召开;2011年12月9日至1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和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多维视野下的文艺学学科发展暨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2014年9月19至21日由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这些研讨会,使民族高校学人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上,达成了许多共识,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毋庸置疑的是,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与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生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对人才的需求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民族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
在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举办的“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上,同行专家学者就“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地位及特色”“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模式及发展”“少数民族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全国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材建设及编写”等十项议题进行了研讨,共商民族大学及边疆院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我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和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是一种唇齿相依、互相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其他二级学科具有辐射作用和整合功能。首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中,可能促进这些学科在传统研究领域之外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从而产生新的研究成果。“比较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异中见同,同中见异,从而认识某一或某类事物的特殊本质和共同本质。”
而比较文学最根本的性质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文学性、可比性、跨越性”[2]。如果我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把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阐释”等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属其他二级学科的研究当中,可能会促进这些二级学科的研究有新的突
破、质的飞跃。比如我们可以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来寻觅人类共有的“诗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形成更全面、更宏观、更理想的文学观念,建立更科学、更完善的文学理论。又譬如我们在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时,如果有意识地进行比较分析,把不同语系的语料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研究,找出它们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或对应关系,从而可能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与把握。再有,现在不少青年学人谈到中国古代文学时都说可供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很有限了,如果有意识地把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当中,我们不仅可以继续对大家已经熟悉的文本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还可以对过去较少涉及的文本的文艺思潮、文学团体、文类结构、美学风格、原型母题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这样也许会发现新的研究领域,使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空间得到拓展。尤其要强调的是,有意识地将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等运用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之中,更应该成为民族高校从事民族文学研究学人自觉的学术理念和为学意识。我们曾撰文指出“文学性、可比性、跨越性———比较文学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多民族国家内部自成体系的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属比较文学范畴,从而内在地决定了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联姻的可能性、必要性、必然性。”[2]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扎拉嘎研究员也曾说:“只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审视民族文学,才能使民族文学研究不断深入。这就是说,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对提高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学术理论水平,会产生重要影响。”[3]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汤晓青教授曾说:“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的研究,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属于比较文学的范围”。 甚至有学者指出:“中国民族文学史更应该是一部各民族的比较文学史”。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等运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已经有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问世。如果我们进一步自觉地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比较视域,有意识地开展研究,肯定能开拓新的研究空间,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其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的运用,可以整合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其他二级学科,形成教学科研团队,其整合功能有利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人才队伍建设。近年,国务院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就是实施“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一战略计划是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紧密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以及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集聚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氛围,巩固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要有四种类型:以自然科学为主体的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的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这一战略计划,逼使高等学校尤其是高等学校的科研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打破专业甚至学科界限和壁垒,跨专业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协同攻关。“‘跨越性’是比较文学的根本属性和区别性特征。跨越性是比较文学之所以能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没有跨越性,比较文学也就无从存在,这在目前国外和国内比较文学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至于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学术实践中,是遵循跨国界、跨民族、跨语言,抑或是坚持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甚至要求兼跨这几者,学界与学人至今仍有不同看法,我们完全赞同陈惇教授的观点:“如果从研究实践来讲,只要跨越其中的某一界限,就进入了比较研究的领域,不可能要求每一个课题每一项研究都同时跨越这四种界限”。[7]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样一种“跨越性”的思维、理念,可以启发我们在当下的教学和研究,尤其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中,跨越专业界限,消除学科壁垒,多专业甚至多学科地组建教学科研团队,组建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的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联合申报项目,握紧拳头,齐心协力,超越突破。近年,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就有意识地跨专业跨学院组建了创新团队,推动科研和学科建设上新台阶。2013年“中国文论传统的民族性与文论研究的范式转型”成功申报西南民族大学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当年,在此基础上又成功申报四川省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2014年“中国多民族文论传统的本体性研究”成功申报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优秀科研团队及重大孵化项目”。我们组建科研团队集体申报项目,取得了明显的实效。这几个团队,由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等担纲领军人物,成员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老师为主,同时还有来自学校办公室、研究生院、科技处、彝学学院、藏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单位从事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的老师,范围几乎涵盖了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所属全部二级学科。由于我们打破专业界线,跨越学科壁垒,根据项目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来组建科研团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和发展。
再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有关理论、方法、理念、思路运用到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中,所获得的新成果,又可反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不可能离开文艺学、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有力支撑。我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界许多知名学者,或是在文艺学、或是在中国古代文学、或是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等领域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然后才成为海内外知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家。比如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原副主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原会长乐黛云教授,就是在北京大学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基础上走向比较文学;又譬如,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教授,1976年至1980年在复旦大学读书时,是古典文学热爱者,1980年毕业时报考了四川大学的研究生,成为着名学者、龙学泰斗杨明照教授招收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再后来成为我国第一位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博士,明显地表现出从古代文论到比较文学的学术转向,从最初的硕士论文《〈文心雕龙〉中的灵感论》到后来的博士论文《中西比较诗学》,再到教育部比较文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现在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教授在2014年9月18日-21日于延边大学举行的主题为“比较文学与中国:百年回顾与
【关键词】村官,职业发展,问题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近二十年来,吸引了大批大学生深入基层就业,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问题。为了解和挖掘其背后的问题和成因,本课题组以成都市为例,深入彭州市、崇州市等地,对大学生村官发放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96份(男40、女56份),回收率94.12%,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二、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问题分析
(一)职业现状。参与调查的村官中,超过90%的为本地人,基于方便照顾家人和节约生活开支的考虑;且当地政府也愿意接纳对于家乡的历史、文化、经济背景更为了解的本地大学生。本科与大专学历的大学生村官仍为主要力量,这与村官工作本身的性质及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工有关。大学生村官日常工作内容繁杂,多为资料整理、文字起草等,而农业科技、文化教育、自主创业等工作所占比重极低,未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和能力,与大学生村官计划初衷相违背。而薪酬满意度低是当前村官政策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大学生村官的平均收入仅为1500元左右,接近60%的人对现行工作标准不太满意。
(二)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与能力培养
1、专业技能与基层工作脱节。大学生村官的专业分布相当广泛,其中理工类比例最高,管理类其次,而农学和医学明显偏少,这也解释了当地村官很少集约农村优势资源进行农业创业的问题。只有极少数人认为专业对村官工作开展帮助很大,暴露出政策执行主体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缺乏正确的标准,无法与农村真实需求相对应。
2、大学生村官能力培训与开发不足。现行的村官培养方式多采用上级单方面意识的交任务、压担子,缺少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划,极可能因压力过大而引发大学生村官的不满。一派了之、撒手不管的方式更是极其危险的,缺少配套的培养方式如结对帮带、岗位培训等,难以促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来实现成长。
(三)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过程
1、大学生村官择业动机不纯。择业动机是影响大学生村官职业投入和满意度等的重要前提。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大多数村官表示,刚毕业大学生经验缺乏, 很难寻找到满意的工作,被迫选择村官。考公务员加分等优惠政策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第三大动机,揭示了部分人择业动机不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对基层工作不够了解,尚未摆正对村官工作的认识,导致了其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离职率高的问题。
2、大学生村官自身职业规划不明。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村官群体中,仅有13.5%的人对于未来有明确而详细的职业规划。由于国家规定了大学生村官的五条出路,所以大部分人都处于在这五条路中选一条的观望状态,缺乏具体周全的职业计划,而未能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期满再就业问题。
3、大学生村官出路选择。留任基层当两委对仅仅工作两三年的大学生村官来说难度较大,且偏低的薪酬福利降低这一选择的吸引力。考公务员是大学生村官最主要的出路选择,但随着公务员队伍的越来越饱和,竞争相当激烈,政策优惠难以覆盖到大部分村官。由于在农村基层工作期间,自身市场竞争力提升有限,且面临百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冲击,进入企业求职的道路异常艰辛。自主创业虽然是众多大学生村官向往的出路之一,但存在严重的资金支持问题;且大学生村官也难以寻找和获得合适的项目,又面临当地村民信任的风险而难获支持。继续深造的实施难度更大,基层工作事情繁琐,综合时间、精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机会成本考虑,大多数人被迫放弃这一选择。
三、优化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对策思考
(一)政策本身合理合法化。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使异地大学生村官能够参加村两委竞选;其次,避免政策或规定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此,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合理合法化,以给予大学生村官在法律上明确的身份定位。
(二)村官摆正观念认真规划。大学生村官应摆正心态,慎重选择。在就职前,应主动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做好吃苦准备,并不断提升自身适应力;就职后,应明确职业规划,以良好的心态努力工作,保持学习精神,提升胜任素质,避免与社会的脱节;主动建立人脉关系,把握提升机会,为未来做好准备。
(三)执行主体明确目标规范流程。充分结合农村实际需要和大学生专业优势来选择人才,规范大学生村官选聘流程。当地政府及直属上级不仅要改变认识,尊重大学生村官的价值,更要加强对村官的内部培训、外部交流学习,使大学生村官们能迅速适应工作并成长。政府应对福利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将村官福利落到实处。
(四)社会加强认同和支持。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村官的财政投入,并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银行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创业资金,促进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加大对大学生村官优秀事迹的宣传以增强社会对其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戴良铁,刘颖.职业生涯管理简析【J】.中国劳动,2001(8)
摘要:本文对目前在巴真、北柳、沙地区任教的54名普通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了汉语教学情况的调查,通过调查志愿者情况、志愿者所任学校的情况、志愿者汉语课堂教学的情况,分析志愿者在汉语教学时面临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建议。
关键词:泰国;志愿者;汉语;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71-03
泰国是中国的邻国,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中泰关系日益紧密,泰国自上而下推崇“汉语”及“中国文化”,“汉语”学习在泰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从2003国家汉办向泰国派出第一批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试点开始,从最初的21人到现在每年派出1000多人,派往泰国志愿者的人数逐年增加。泰国成为国家汉办每年派出志愿者最多的国家。泰国汉语教育模之大,发展之迅速,志愿者无疑成为了泰国汉语教学师资的一股重要力量。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目前在泰国东部地区巴真、北柳、沙地区任教的54名普通汉语教师志愿者(巴真府21名,北柳府23名,沙府10名,其中5名任教于职校)。这些志愿者在26所学校任教,分别是巴真府9所,北柳府11所,沙府7所,其中包括5所职校,每个学校人数不等。此次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的形式,同时对其中一部分志愿者进行了访谈,弥补问卷的不足。此次实际发放问卷54份,全部收回,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志愿者的基本情况、志愿者所任教学校汉语教学的情况、志愿者汉语教学情况。此次调查结果均采用人工统计,可能会有一些误差,但不影响最终结论。
二、调查数据
(一)调查情况
志愿者基本情况调查,在54份问卷调查中,女志愿者占绝大多数,有两名男志愿者。最高学历以本科居多,本科占72.2%,还有一部分是研究生在读,研究生占27.8%。志愿者的专业背景大多与汉语有关,其中对外汉语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占57.4%,汉语言文学及语言学的占20.4%,英语及翻译的占18.5%,其他(课程与教学论、广播电视新闻)占3.7%。年龄均在20―30岁之间,其中有10名志愿者是留任志愿者,但所有志愿者来泰国都是第一次出国任教,之前没有出国教授汉语的经历。志愿者年轻有活力,专业背景大多与汉语教学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志愿者课堂经验少,教学经验不足。
(二)学校汉语教学的情况
1.学校汉语教学基本概况,就任教学校的类型来看,志愿者集中在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职业学校任教,50%的志愿者在公立学校任教,40.7%的志愿者在民办学校任教,9.3%的志愿者在职业学校任教。学校开办汉语课的年限不同,18.5%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开办汉语课2―3年,53.7%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开办了4―7年,22.2%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开办汉语课在8年及8年以上,还有5.6%的志愿者由于学校汉语教学有间断,不确定年限。70.4%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汉语办公室,29.6%的志愿者所任学校有专门的汉语教学办公室。就学校汉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而言,35.2%的志愿者所任学校有固定的中文老师,64.8%的志愿者所任学校没有固定的中文老师。从汉语教师构成成分看,37%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只有汉语教师志愿者,16.7%的志愿者所任学校除了志愿者外,有实习老师,33.3%的志愿者所任学校除志愿者外,有泰籍老师,3.7%的志愿者所任学校既有实习老师又有泰籍老师,9.3%的志愿者学校除泰籍老师外还有侨办的公派老师。
2.汉语课时及活动的情况,对于志愿者每周汉语课的课时量,没有志愿者在10节以下,31.5%的志愿者每周有10―15节汉语课,53.7%的志愿者每周有16―20节,14.8%的志愿者每周的汉语课在20节以上。就每个班每周的汉语课来说,29.6%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每个班每周只有一节汉语课,20.4%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每个班每周有两节汉语课,22.2%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每个班汉语课在两节以上,除此之外,一些学校政策不同,一部分志愿者因为专业班和普通班的区别,每周每个班汉语课的课时不同,11.1%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普通班每周有一节汉语课,专业班有两节及两节以上,16.7%的志愿者所在学校初高中课时量不同,初中每周一节或两节,高中每周在四节或四节以上。就学校是否有汉语活动来看,61.1%的志愿者表示学校没有汉语活动,5.6%的志愿者表示有各类汉语活动,包括夏令营、汉语演讲、汉语比赛等,但33.3%的志愿者表示学校只有汉语角。
3.汉语教学成果及评估。调查显示,88.9%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汉语考试,9.3%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考试,还有一名志愿者表示考试与否取决于这名志愿者。
关于学校对志愿者的评估与要求的调查,46.3%的志愿者表示学校不作要求,31.5%的志愿者表示学校要求写教案或计划,定期检查,22.2%的志愿者表示虽然写教案或计划,但是学校从不检查。
4.教材情况。就学校是否有教材来看,80%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教材,20%的志愿者上课没有教材。在有教材的志愿者中,41.9%的志愿者对教材满意,41.9%的志愿者感觉教材一般,16.2%的志愿者对教材不满意。在对教材需要提升的方面(多选),23.3%的志愿者认为针对性不强,应该在针对性方面改进,44.2%%的志愿者认为教材实用性不强,该提升教材的实用性。30.2%的志愿者希望教材多点趣味性,48.8%的志愿者觉得生词、语法太难,并不适合所教授的年级。
(三)志愿者的汉语课堂情况
1.教学用语及教具情况,从志愿者上课所用的教学语言上看,完全用汉语的志愿者占11.1%,完全用泰语教学的占9.3%,用英语帮助教学的志愿者占11.1%,用英语兼泰语教学的占68.5%。因为所调查的志愿者中并没有泰语专业的背景,在出国前有进行过常用基础泰语的培训,但时间短,内容有限,能具备交流的志愿者很少。课堂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汉语,会尽可能使用学生能理解的媒介语,所以很多志愿者上汉语课会使用泰语及英语。35.2%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多媒体,所有教具自己准备,14.8%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多媒体设备且每节课都在使用,33.3%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多媒体设备,根据情况使用,11.1%的志愿者表示有多媒体设备,但几乎不用,5.6%的志愿者表示学校虽有多媒体,但设备老旧,不能使用。
2.志愿者汉语课堂情况及教学问题,因为所调查的志愿者大多数是中小学任教,泰国老师的帮助与否很大程度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35.2%的志愿者表示课堂上没有泰国老师帮助管理纪律,59.2%的志愿者表示汉语课有泰国老师帮助管理,其中有一部分是幼儿园、小学的老师,5.6%的志愿者表示课堂上有泰国老师,但是不帮助管理纪律。在汉语教学最“头痛”的问题(多选)调查中,57.4%的志愿者认为语言障碍,交流不畅,68.5%的志愿者认为课堂秩序的管理耗时长,影响教学,37%的志愿者认为学校不重视,9.3%的志愿者认为没有教材影响教学,24.1%的志愿者觉得课时被占用。关于推进汉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多选)的调查,53.7%的志愿者认为学校应该重视汉语教学,16.7%的志愿者认为课时量的增加可以更好地推进汉语教学,25.9%的志愿者认为中文老师的素质该提升,74.1%的志愿者认为课堂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调查数据分析及建议
(一)学校的重视
学校领导应切实认识到汉语的重要性,学校的汉语教学应该得到学校领导的指导和高度支持。
1.学校成立汉语办公室。75.9%的志愿者所任学校开设汉语课在4年及4年以上,其中有很多学校很有经验,但是70.4%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汉语办公室,68.5%的志愿者所在学校对志愿者的教案不作要求或不检查。成立汉语办公室,或是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汉语教学管理,这样可以规范汉语教学,规范汉语教学结果的评估与成果展示,探讨汉语教学的难点以及对学生的考核,处理与汉语教学相关的一切工作。
2.专业汉语班培养一部分学生,同时开展汉语活动。68.5%的志愿者每周课时在16节及以上,而29.6%的志愿者每周每个班只有一节汉语课,志愿者教的学生很多,但学生的汉语课并不多,学校的活动有时会占用上课的时间,很多学生在下一次上课时又忘掉了已经学过的内容,学习进度很慢,很好的一点是很多学校汉语教学有专业班和普通班的区别,适当增加专业班汉语课的课时,这样可以培养一部分汉语较好的学生。但是海外汉语教学除了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关于汉语文化活动的部分,开展汉语活动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而61.1%的学校是没有汉语活动的,除了汉语角,汉语图书室,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汉语夏令营,汉语演讲比赛等,使普通汉语课堂的学生充分感受汉语的魅力。
(二)师资和教材的系统化建设。
1.师资建设。64.8%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没有固定的老师,35.2%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固定的中文老师,而且37%的志愿者所在学校只有志愿者老师,志愿者老师除了少数留任,大多数志愿者工作一年就回国,流动的师资影响学生汉语的系统性学习。笔者所在的学校只有志愿者老师,并且没有教材,志愿者决定上课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学生学过什么,然后再决定教些什么,学生水平也参差不齐,很多内容有“重复”的部分,在做好志愿者的交接工作的同时,学校可以考虑聘请一些泰籍的固定的老师,首先这样可以保证学校汉语学习的连续性,其次,有一个语言交流的问题,57.4%的志愿者认为语言障碍、交流不畅成为其教学“头痛”的问题,68.5%的志愿者在课堂上用英语兼泰语教中文,如果有泰籍的汉语老师或长期工作、熟悉泰语的志愿者老师可以就学生汉语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交流,同时在课堂用语中也可以减少中介语的使用。
2.教材的使用。80%的志愿者所在学校有教材,83.8%的志愿者对教材满意或一般,少数志愿者不满意,但是,现有教材有些生词、语法偏难,不适用所教授的年级,教材实用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进一步改进。
(三)课堂教学管理,多方支持
68.5%的志愿者认为课堂管理耗时长,课堂秩序是“头痛”的大问题,74.1%的志愿者认为课堂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大多数志愿者在中小学任教,志愿者应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并在课堂上作相应的对策,在中小学的课堂上,老师应该每节课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说、让学生动,在每节课的内容里设置一些活动或游戏来练习所学过的内容。
2.老师可以根据上课内容在课堂上适当使用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校也应该重视和给予支持,引进多媒体或修缮老旧的设备,如果没有多媒体设备,学校可以提供一些纸张,这样老师可以在课前作一些图文并茂、有意思的教具,上课带动学生一起学习。
3.在中小学的课堂上,学校安排相应的泰方老师协助管理,因为仍然有40.8%的志愿者所在学校的课堂上没有泰方老师或老师不帮助管理,泰方老师更了解学生,学生看到课堂上有泰方的老师课堂秩序自然会好很多,这样减少志愿者在课堂上管理秩序的时间,学生就可以多学一些汉语。
泰国普通汉语课堂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教学,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建设,同时也需要泰国教育部、学校及各方的支持来让汉语教学系统化、规范化,志愿者老师也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加强专业素养,提高各方面的适应能力,做好汉语的教学与汉文化的宣传。
参考文献:
[1]朱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江傲霜,吴应辉,傅康.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情况调查对志愿者培训工作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1,(5).
[3]吴应辉,郭骄阳.泰国汉语教学志愿者项目调查报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
[4]谢美.泰国私立波利波思兰西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摘 要: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中学生学习中存在着普遍厌学现象,尤其是在语文课本的学习中,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厌学动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厌学;动因
一、中学生厌学语文的含义
我们认为厌学语文学生的鉴定标准为:①在语文学习上失去兴趣而不愿继续学习的学生。②目前在校进行语文学习完全是被动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不愿意投入,语文作业经常应付式完成或根本不做的学生。③由于不努力学习导致语文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的学生。
二、心理学和教育学依据
1、教育学的角度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对自卑、脆弱、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教师应多加鼓励,避免体罚孩子,充分考虑孩子身心健康。15世纪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利诺(Vittorino)主张,应该创造幽雅的校园环境和宽松的课堂气氛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他把自己创办的宫廷学校取名为 “快乐之家”,校园地处郊外湖滨,四季花香,绿草如茵,校园内孩子的生活充分自治,教师的教学手段生动有效,教育目标旨在培养精神、身体、道德都充分发展的人。现代教育理论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就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不强迫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喜欢学习。
2、心理学的角度
①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它能够说明学生为什么而学习,能够说明学生的努力程度,能够说明学生愿意学什么的原因,学习动机激发起适当的学习行为,使这一行为指向某一学习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维持学习行为。学习动机理论可以为学生厌学提供了依据,也为中学生与语文课本的互动学习中提供了一个思路,在语文课本的互动中,应注意相关激励动机。下文中的“期望效应”依据的就是这个理论。
②认知评价理论。我们知道,外部强化会促使内在动机的激发。人总是要对外部强化进行一定的认知评价,而这一认知评价将会导致自我决定感和效能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行为。外部强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物质的报酬,另一类为言语的信息,前者主要是控制行为,而后者主要提供关于行为的信息。外部强化通过影响内在动机,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③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认为,人对各种活动的内在动机是后天学习而来的,只有当人们胜任某些活动、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是有能力的,才会产生对这些活动的内在动机,即只有在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对活动的内在动机。因此,提高内在动机的关键并不在于是否使用了外部强化,而在于外部强化是否促进了能力感。
④成败归因理论。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维纳提出的自我归因论或成败归因论是目前解释学习动机最有系统的理论。维纳采用实证研究发现一般人对从事过有关成败(如考试)的工作后,多将自己成败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原因:(1)能力,评估自己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2)努力,个人反省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尽力而为;(3)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4)运气,个人自认此次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5)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6)其他,个人自认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还有其他影响(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本研究根据上述理论通过各种渠道对初中学生厌学语文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探寻其厌学原因。并在后来对中学生与语文课本的互动提供了对策。通过中学生与语文课本的互动可以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提高其学习能力,对于中学生以后的成长有重大意义。
三、中学生厌学语文的原因
1、社会因素
笔者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下述中学生厌学语文的原因:
①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现阶段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读书无用论、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家长、大人无意中对孩子传染,这种传染对孩子价值观的取向影响巨大,最终影响到对语文的学习态度。这些观念使学生学习语文价值观产生动摇,久而久之就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动力最终影响语文学习。②社会意识对语文产生负面影响。语文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把语文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就会丧失活生生的语文人文性,使语文丧失生活,丧失人的特征,因而也就没有亲和力,最终使学生对我们教学的内容失去兴趣。③网吧和电子游戏的影响。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其身心健康。网瘾除了使学生过度依赖网络患上网络依赖症外,在语文学习上很容易产生以下的负面影响:A、对书写方块字产生恐慌和厌倦感,不愿意提笔写字,只想在键盘上敲字,有将书写方块字的能力遗失的隐患。B、还容易得口语遗忘症。因为长期用文字与网友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不愿意和人说话的现象,对一些口语不会使用,常说一些网上用语,让人莫名其妙。C、易患交往恐惧症,网上交往谁也不见谁,下了线,谁也不认谁,不需要留后路,也不需要讲面子。现实的交往就复杂得多了,既要给面子,也要留后路,还要不得罪别人。习惯于网上便捷的交往后,就最怕面对面与人交往了。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主要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各种各样复杂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校也存在着多样性的影响学生产生语文厌学的因素,下面是学校存在的引起学生厌学语文的主要因素:
① 应试教育的冲击。按着这种模式教学,似乎全面而系统,教者备课有矩,有章可循,教时心中数,一步一个脚印,学生记出来的笔记也是井井有条,中规中矩。但是这种程序化的东西,展现不出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不能授予学生受益终生的语文素养,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意义,只能让本该生动、形象、有趣的语文课变得刻板单调,只能让学生生厌。
② 教学内容单一。部分教师不注重教材、教学和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单调,采用“满堂灌”、“题海战”,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甚至采用严厉惩罚等方式,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对学习缺乏新鲜感,失去探索的欲望,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
③ 语文考试的影响。学生不愿学语文,不愿写作文的原因之一是考试时语文尤其是作文的得分太低,与其他学科的得分相差悬殊。考试中数理化常有满分,90分以上的更是比比皆是;而语文能得90分者实属凤毛麟角,80分以上的也不多见。无形中,学生在头脑中就固化了一种观念:语文平时学不学,作文平时练不练,反正都一样。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对语文考试失去了自信心,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恐惧。(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释:
[1] 黄麟生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施良方著.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傅道春主编.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1997.
[5] 秦开宇. 初中生厌学语文原因及矫治策略研究――以南宁市第三十七中学为例[D].中国硕士论文库.2007.
2013年11月8日,一场盛大的庆祝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专家学者和学生齐聚一堂,为徐先生的“三喜”恭贺。
徐先生的学生、知名作家王小鹰和孙顒献上一份特别的贺礼——一幅由王小鹰作画,赵丽宏题诗并书写的长轴山水画。画上诗曰:“高山不老松,风月见峥嵘。群峰贺百岁,天涯桃李红。”
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以此贺诗为话头,拉开了徐中玉先生百岁华诞庆祝会暨“中玉教育基金”成立、《徐中玉文集》首发仪式的帷幕。徐中玉先生曾任两届上海市作协主席,王安忆激动地说:“我们时常想念徐先生和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无论是我们进步的时候、鲁莽的时候、闯祸的时候,您总是和我们在一起,苦乐同当,在您百岁华诞的喜庆日子里,让我说一声,给您添麻烦了,我们爱您。”
算起来,1915年出生的徐中玉并未到百岁,华师大此次是提前为他祝贺。在庆祝会主席台上,另有两位“校宝”——103岁的校老书记施平和95岁的中文系教授、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不少人笑言:“这简直是300岁的生日庆祝会。不仅在华师大,就是在全国、全世界也难以找到第二场了。”
徐中玉向华东师大校长陈群转交了“中玉教育基金”100万元人民币的支票。他即席答辞说:“我虽已年近百岁,在有生之年我还要继续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我一生钟爱的文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拿出一些积蓄支援贫困学生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数目不多,略表心意而已,谢谢大家给了我这个机会。”
徐中玉先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月前,我来到华师大二村,看望这位前辈。那天,徐先生在阿姨陪护下刚从长风公园“走步”回来。虚岁已99岁高龄的他,背不驼,腰不弯,思路依然清晰,只是耳朵有点背。徐先生让阿姨拿出6本大书,高兴地告诉我,他的6卷本《徐中玉文集》已经出版。同时告诉我,他的五万册藏书将向他告别,原来,他已准备将它们捐赠给华师大图书馆和家乡。于是,我跟着他到各间房间“巡视”了一圈,又一次参观了他的宝贝,他笑着说,下次来,你也许看不到它们了。回到他的卧室,我看到五斗橱上堆着的一大摞各式版本的《大学语文》,老人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连说,这不送的,因为我还要修改。我知道,由徐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仅华师大版已经出到了第九版,可先生仍说:“我想,还可以改得好一点。”就此,我们的交谈从这已经发行了3000多万册的《大学语文》课本开始了。
恢复高校通识教育国内第一人
大学是否应该开设语文课?这本是显而易见的事,然而自1952年以后此课在大陆却缺失了整整30年。徐先生告诉我,其实,大学语文在建国前许多高校都已开设,虽然当时无统一的教材,但在师资上,各大学安排的多是知识面最博的老师。如清华大学,由最有教学经验的朱自清、吕叔湘等来担任。他当时就读的青岛国立山东大学,语文课也由沈从文等系里最好的老师来教。
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后,文理不兼,大学语文课(非中文专业)在高校的课堂上消失了。就此人文素质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严重脱节。毋庸讳言,这是根本违背教育规律的状况。于是,徐中玉成了提倡以中文为根基的高校通识教育的国内第一人。1978年,时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研究所所长的徐中玉与时任南京大学校长的匡亚明教授共同发起,在高校中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此举立即得到了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同仁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1981年,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中断了整整三十年的“大学语文”课终于重见天日。
徐中玉告诫大家,母语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大学语文应是高等层次的母语教育,它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这种学习乃是一辈子的事。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对学生一生受用,只能进一步加强,力求做得更好,决不可忽视、削弱。
就此,他担负起编撰大学语文教材的重任。他说,编第一版大学语文时,因为那时文化空间不能让我们完全自由发挥,编选文章不免有些保守,选编的只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没有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结构上采用的是文学史的办法,从先秦两汉南北朝到唐宋元明清,最后到近代、现代。尽管这样,这版大学语文一问世就受到欢迎,两年时间里,三百多所大专院校都采用了这本教材,一次发行量高达34万册。
为配合教学,也为弥补没有外国文学的缺陷,编第二版时,就增收了现当代文学作品8篇,外国文学代表作品10篇。到1985年修订第3版时,不仅撤换了与中学语文教材重复的文章,而且补充、修改、重写了某些说明、注释和思考练习题,增加了《常用应用文写作要点》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写作要点》等。
“不管编哪种大学语文,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宗旨不能变。”徐中玉坚持主张精选中国优秀文学名作为主,酌选外国文学精品;力主启发、感悟,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薰陶滋润,结合有准备、有重点的讨论。从1981年到现在,大学语文随着时代和视野的变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自1981年的第一版起,至今已经出了九版,而修订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我翻开最新版的《大学语文》,在附录中,增添的不少“常识”内容马上吸引了我,如《诗词格律简释》《古汉语常用虚词》《常用修辞例解》,及《我国历史朝代表》《简化字总表》等。难怪新版课本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我知道,近二十多年来,除华师大出版社版外,徐先生还应邀编写过各有其用的大学语文教材7种。作为教育家,徐中玉还提出,上好大学语文课,不尽在于教材,更在于教学。鉴于大学语文的实际定位是通识教育,所以徐先生认为,编好教材重要,教好这门课,方法更重要。大学语文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有些人认为,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课、公共课谁都能教,其实不然。大学语文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它要求授课者古今中外广泛涉猎,文、史、哲相贯通。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大学语文课的师资队伍建设。徐先生对有些高校安排新来的教师先教三年大学语文,教满三年走人,新人进来再接着教三年的做法很有看法。他试问,这样怎么能把大学语文教好呢?
他说,大学语文一定不能搞成中学语文的延续,它应该更侧重于人文性和审美性。文学作品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真、善、美,它通过文学的语言来感染人、打动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评论,作为教师,要有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和胸怀,不能要求学生的观点一定要和自己的观点一致,考试不能搞理科化的“标准答案”,因为,文学欣赏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大学语文的教学,不能教师站在讲台上一人讲到底,要采取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师生在课堂上或课堂下平等讨论,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相长”。
同时,徐先生对大学的教育改革一直抱有热情,并身体力行予以支持。时任中文系主任的徐先生多次在大会上热情鼓励学生课余文学创作。对在创作上有一点成绩的学生,还常常点名表扬。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徐先生在系里宣布,对创作上取得成绩的学生,毕业论文可以用文学作品代替。孙顒、赵丽宏、王小鹰等人当年的毕业论文,就是诗集和小说集。今天已成为知名作家的他们,在回忆这段往事时,不无感慨:“这样的做法,该是史无前例的。华师大后来涌现出的作家群、评论家群,与徐先生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大有关系。”
“实事求是”,治学一生
徐中玉还是作家,更是文艺理论家,特别对中国古今文论尤是研究专家。他是江苏江阴人,母亲来自农家,不识字。父亲以中医为业,过着清贫生活。两个姐姐读完初级小学,就去袜厂摇洋袜,家里将读书机会给了儿子。他后来考进省立无锡高中的师范科,读师范免学费还可供饭。毕业后按规定去小学教了两年书,凭这个经历才考入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随校内迁,转到国立中央大学,毕业后又在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当研究生,后留校任教。从此他辗转教书,一生未出校门,以教学研究为业。
徐先生毫不讳言,“我不喜欢读理工科,读书时数理化成绩一直平平。”他高中读书时已爱好写作,在江阴县报上发表。最早写的是小说,都是关于教书生活的题材。进大学后,开始在《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益世报》等许多全国性报刊发表文章。也在《论语》《人间世》《宇宙风》《逸经》《大风》一类小品文杂志写文章。因性格关系,他的小品文字并不闲适。
老舍先生当过他的老师,老舍讲述的《小说作法》对他影响很大。他大学时代开始爱好文学写作完全是受老舍先生的指点和鼓励。但后来从习作小说转向文学研究而且重在古代文论,那是他遇到了叶石荪先生。
这是1936年,清华大学心理系的叶石荪教授,乘暑假之便来山大讲学。叶先生是朱光潜先生的好朋友,在美国、法国专攻心理学,还写得非常优美的旧体诗词。徐先生至今没忘,上叶石荪先生的课,让他一生受用。叶先生的讲授给了他四点启发:一是要有适合自己兴趣,有意义而且力所能及的研究目标;二是要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叶先生给徐中玉看了他的大量卡片和笔记,并且告诉他怎样做,怎样用;三是对不同学派要培养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四是不能为研究而研究。
徐中玉先生深得其道,自此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他曾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全国高教自学考试中文专业委员会主任,至今还是《文艺理论研究》杂志的主编。我很想听听他治学经验,徐先生却谦虚地说不敢妄谈,最后才用“实事求是”谈了其治学的“体会”。
徐先生说,首先要“实事”,治学应该从实事出发,也就是从实际出发。搞文学研究的人,“实际”同样是无比丰富、复杂的,有过去社会、过去各色各样人的实际,又有当前社会和当前各色各样人的实际。实际既记录、反映在书本里,有的也会生动感人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需要我们从种种现象中及时去捕捉、理解、思考。这句话的核心是“求”,而且是“求是”,即不但去求,还必须求出个“是”。知也无涯,是也无涯。所以“求”,一定要“勤求”、“力求”, 甚至“苦求”才有效。松松垮垮,打一天鱼,晒三天网,肯定不行。古人说:“业精于勤,荒于嬉”,真是心得良言。学术研究不能有丝毫懈怠之心,只有狠下功夫,学术之功,才能大有建树。求“是”,还要“博采众长”,无论谁说谁写的,只要是正确、合理、有长处的,就应该博采广集,取精用宏。
在很多学者心目中,徐中玉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其实他在读书期间做研究已经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特点,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曾去中山大学查阅过徐先生的档案,“因为看到先生在自传中说,自己的硕士论文有30万字,几乎不敢相信,特地去档案馆查阅了,发现果真如此。并且,当年徐先生为了查阅论文材料,辗转跑去连县图书馆,因缺少返程车费,结果不得不向学校申请资助。”
正是这“实事求是”,徐先生做学问没有半点虚伪。几十年来,他的著述已有几百万字,编写教学书刊逾2000万字,其代表专著有:《论苏轼的创作经验》《关于鲁迅的小说杂文及其他》《古代文艺创作诗集》《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激流中的探索》等。其主编的《古文鉴赏大辞典》获全国图书金钥匙奖一等奖,《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卷》获国家图书出版最高荣誉奖。
对如此的成就,他却说,“我搞文学研究工作,从未想建立什么庞大体系,高谈一套一套理论。我也从不迷信文学流域内五光十色的主义,特别是以为主义可以解决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这把钥匙可以开通所有的锁,切记主义容易变成陷阱。”
他认为中国古代文论专书最高明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并无理论专著,以创作为主的苏轼,则是留下最多文论资料、而且最有创新见地的代表人物。先生直言,现在的文学研究之风,远不如他们精细而阔大,富有艺术魅力。所以,他建议,今天的论者须把从使用电脑节省下来的时间精力,转用到精心思考和反复推敲上去才好。
平民生活,省下一百万捐赠作基金
这位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徐中玉教授坐在我的对面。我不能想象如此的大教授今天依然住在这样陈旧的房子里。先生的寓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造的华东师大教工宿舍,自后迁入,一直住到了今天。在这套90多平米的老房子里,书桌、五斗橱、沙发、茶几、床等等,没有一件新式的家具,甚至有些柜面和把手都已经斑驳或脱落了。
“我有很多书,到处都是书。”这是徐先生很自豪的话。当他笑着领着我观看他的藏书时,我估算着约有五万册,涉猎之多,宛如一个小型的中文系图书馆。桌子、架子、柜子、窗台,还有过道的走廊,所有可以利用的空间,全都放满了书。除了徐先生和保姆的床,其它两间房已没人睡的床上也堆满了书,成为名副其实的“书床”。
“我有这么多的书要看,哪有时间玩呀?”徐先生看着这些宝贝,珍爱之心溢于言表。五万册书,除了摆放在书橱里的能看出大致的分门别类,其余的都显得杂乱无章、随意无序,整理它们是一个难题,但对先生来说,每天在每个藏书间里“巡视”,就是在心里为它们整理秩序。
这里,似乎除了书,先生再无其它爱好。他不吸烟、不饮酒,也不喝茶,茶几上的保温杯里永远都是一杯温热的白开水。看书累了,他就用吸管喝几口。儿孙们给他买来的新衣服,他几乎都不穿,总是说“旧衣服穿着舒服”。甚至连那副老花镜,都是先生花15元钱在地摊上买来的。
如今,在卸任了所有社会职务之后,徐先生仍然每天戴着老花镜或是拿着放大镜,一如既往地为他写过的、编过的、出过的书纠错。“学问做了不少,但不一定好,有一些被大家讲得蛮好,”先生指着书桌上他近期经常翻看的书说,“在我看得到的日子里,能改多少就改多少吧。”
《大学语文》占据了徐中玉教育生涯中的重要地位,书桌上一摞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这是他最近正在看、正要改的书,“我们出的四五种大学语文教材,都还在修订中。”作为主编,他不提成就,而是一再重复地说,“还是可以(弄得)更好”。
徐先生现在每天依然要看三四小时报刊,见到好文章就剪下来,根据不同主题装在不同文件袋里。有的写着“孔子儒家”,有的写着“鲁迅研究”。“这样我写文章时,查资料就很方便。”徐先生解释道。从剪报中可以看出,老人家不但关注学术研究,还很关心教育。《“红警”拉响能否自动停工停课》《学生守则被指“空洞”行为规范其实“具体”》等文章,都是他在近期所剪下的,并在其中一些字句下划了重点线。
今年春节,趁着儿女们都在场,徐中玉先生表达了想要献出稿费等生平积蓄100万元在华东师大设立助学扶贫基金、并向学校和自己老家的图书馆捐出家中数万册藏书的意愿,结果,获得了家人的“全票通过”。
徐先生说,这100万元怎么用他不管,由学校决定,但他强调:“这笔钱不是资助一个人的,是一批学生。”阿姨在一旁说:“徐先生自己很节俭,他吃饭穿衣都不讲究。他现在早餐是牛奶麦片;中午小碗饭加薯类等粗粮;晚上则是馄饨、面条之类的面食。这些钱都是他省下来的。”
如今,徐先生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儿孙们来看望他,知名学者的光环之下,他也是一个希望享受天伦之乐的平常老人。“我现在是四世同堂,”说到这里他喜形于色,“最小的是我的重孙子,星期天他妈妈带他来看我。”先生的女儿在上海,两个儿子在美国,儿女们继承了老人的事业,都从事教师行业。女儿退休前是上海仙霞高中的生物老师,一个儿子在美国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工作。先生说,“过一段时间儿子就要回来了”,每隔三个月,老人的儿子就会回来呆一段时间,陪陪老父亲。